智慧交通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交通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交通在生活中的应用

篇1

案例

本课是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日行千里不是梦”中主题二“交通运输方式多”的内容。“日行千里不是梦”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内容。“交通运输方式多”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初步学习如何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利用iPad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旅游活动,以学生在旅游中涉及的交通工具及前期准备来引导学生综合考虑出行中选取的交通运输方式。本课注重使用iPad作为辅助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解决问题。面对教师提出的如何设计一次出行计划的问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讨论、汇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会遇到的出行问题。

反思

在数字信息时代,技术的革新已然成为趋势。本节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将重点的识图内容与iPad技术应用有机结合,带给学生视觉上的新体验。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有机结合,更好地突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特点。

1.课堂更生动

采用iPad教学,改变原有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将课堂变为师生智慧共生的场所,将每个人的功能都发挥出来,课堂更显活泼生动,从而在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中应用了iPad的批注、标画、截图、拍照等功能以及系统平台中的资源、素材及作业等形式。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iPad画笔的功能进行快速有效的分类,让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认识有了准确的把握,从而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了解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五种交通方式。除此之外,利用iPad的相关工具,让学生通过填表格、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同时,提高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iPad中的功能应用与教师教学过程有机的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究,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展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篇2

摘要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学的人物之一。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数学知识内化的载体,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其内化的动力,使其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只会得到发展。

关键词培养;大纲;模型

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他们除了要学好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推动时代的发展。我们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学的人物之一。《新课标》中就有如下论述:“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在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是,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使用价值”,“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我们普遍认识到大多数人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领会或理解数学,更主要是为了使用数学,同时,为了培养具有数学文化素养的跨世纪人才,先进的数学教学正在从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三大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主要目的,进一步加强培养数学观念,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和培养广泛的数学能力的分量。所以,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应切实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真正竞争力的人才。这是信息时代对我们广大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迫切要求。

学生的心理发展表明,他们的认识能力还不成熟,还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其智慧的发展需要介入教师的媒介而产生。但是教师并非能直接规定学生智慧的发展,学生终究要用自身的力量把所学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我们知道数学应用意识是指学生能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字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探索其应用价值,达到用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在处理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时表现出较灵活的思维、较开阔的思路、较好的数学素养等,这样对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无疑是很有作用的。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启迪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领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促进知识内化,达到发展学生智慧的目的。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知识,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分析﹑直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最终的目标。

二、如何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数学知识内化的载体,是一个复杂多维的连续递进的过程,需要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其内化的动力,使其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只会得到发展,涉及的不仅仅是数学方法问题,而且也是数学教学理念的重要改变。

(1)引导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要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状态,促使其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数学的动力逐步从有趣转向有意义,并逐步建立学习数学的稳定心理定向,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了这一看似抽象却简洁明了的数学语言,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和力量。

(2)动手操作,强化应用意识。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应用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通过这类实践性活动,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不仅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强化了数学应用意识。

篇3

关键词:人工智能;AI;视觉技术;计算机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了人工智能时代。2016年3月,当人工智能机器AlphaGo以悬殊比分打败世界围棋冠军、韩国围棋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后,世界为之惊呼:人类智慧是否要被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超越?而在现实当中,人工智能的运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医学、机械、地质勘探、石油化工、安保、交通、通讯、军事等领域,人工智能已经显示出了其强大的作用。在2016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被冠以“四大热词”之一备受关注,世界互联网大佬们都对人工智能抱以极大的重视和热情。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必将像人类历史上的几次科技变革一样,颠覆性地改变人类的未来生活。

一、人工智能的概念

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这个说法通俗地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

二、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断更新着人们的生活观念,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说,未来的时代是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那么,人工智能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格局、而且展示出未来无可限量的使用前途的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与发展,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成熟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第一阶段: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期。这个时期是以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是人工智能探索的前期。1950年,英国数学家图灵提出机器可以思维的问题,直接推动了现代人工智能的发展。

(二)第二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这个时期被称为经典符号时期,人工智能开始与认知心理学融合发展。

(三)第三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现在,这个时期又被称为人工智能发展的联结主义时期,主要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来模拟人脑的智力活动,当然也开始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运用在逐渐普及,人类已经开始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机器具备一些人工智能,并且能做人无法完成的工作,这种双重属性,让人工智能技术拥有广泛的运用空间。

首先,人工智能的“觉”技术应用广泛。在医学上,可以运用人工智能进行预测、检测、诊断和治疗;在高端安防和监测领域,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能够成熟运用。

其次,人工智能已经运用于互联网尤其是搜索引擎技术当中。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谷歌搜索,表面上是一个搜索引擎,实际上里面的搜索机理跟人工智能程序相同。我们现在觉得搜索引擎是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人性化,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我们通俗意义上理解的机器人,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它们可以带着“人”的特征,做一些我们真正的人做不到的事情,或者为我们人类提供生活上的服务。比如航空航天领域的机器人、地质勘探中使用的机器人设备、游戏博弈领域的机器人棋手等。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开启了新的篇章,很多以前只能在科幻片里看到的场景,已经开始变成了现实。

三、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影响

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展示出来的未来远景,让人相信它必将为人类的未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有观点认为,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或许有一天人工智能设备将对人类的生存带来挑战甚至是危险。那么,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的生活将有哪些影响呢?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让我们人类更安全。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未来可以代替人来照顾老人和病弱者,让人生活得更长久,并且可以把更多的人手解放出来;车祸和天灾将会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变得更少,人们可以根据危险情况采取更有效的扼制手段。

(二)人工智能技术将使人变得更能干,工作效率更高。把人工智能技术和人的智慧结合,相辅相成,可以让人类的思想认知得到延伸;同时,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我们人类将变得更为强大,完成为我们人类自身现在还不能完成的事情;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也许未来人类将变成我们现在想象当中的“超人”,拥有超出目前视觉、听觉和操控力的超能力。

(三)人工智能技术将解决许多我们人类目前无法解决的一些难题。比如现在人类面临的大气变化、环境污染等世界性难题,可能会因为智能科技的发展而在某一天得到彻底解决。如果说,人工智能在未来可能会拯救世界,这绝对不是一种夺人眼球的夸夸之谈。

(四)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让我们人类生活的空间得到大大的拓展。我们人类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外太空的探索。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宇宙空间探索事业而言无异于如虎添翼。

(五)最后,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人类多了一位“朋友”。只要做好对智能设备的控制,那么人工智能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生活服务,并且风险降到最低。

四、结语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拓展,锐意创新,真正让人工智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大化地惠及我们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篇4

一、去除花哨,设立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目标

接到区研究课的任务,内心还是十分忐忑的,虽然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但由于六年级课程临近尾声,翻看了目录发现大部分内容并不是自己所擅长的题材,学生的参与程度有限,害怕课堂的氛围不出彩清冷。最终反复斟酌选定了《科学技术的喜与忧》这一课,因为自己对于这方面多有了解,可以给学生搭建足够的延伸平台,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是足够引起孩子的共鸣的话题,现代的科技飞速进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有着深刻的感受的,是贴近他们生活的,并足可激发他们能说、想说、多说。基于此,在初次试上预设本课目标时,我设定了如下几个目标:1.以3D打印技术为起点引发学生共鸣,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衣、食、住、行等)的影响,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2.举例智能手机链接文本,启迪思考,初步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3.深度思考科学技术为人所用,人为造成了喜或忧。

我一直认为,导入部分是一堂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几分钟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整堂课的走向。在这堂课的预设中,由于3D打印技术是自己最近的兴趣点所在,所以在选择导入时自然地想到了用它,并且自认为学生对此也是应当有所了解的。事实证明这次错误的选择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人为地拔高了学生讨论的难度,这也直接导致了第一次试上的冷场乱场。第一次试上最直观的感受是预设与现实的脱节,课前我搜集了关于3D打印的大量资料,做课件,找来了3D打印的实物,但是当高端大气上档次的3D打印穿起了课堂整条线索,引起了学生足够的兴趣后,却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感受引入了一个歧途――只有像3D打印这样的才能称之为科学技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微之处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反而忽略不计,完全被带离了预想中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对接,课上我也是越来越急躁,甚至漏掉了本该出现的一些环节。

3D打印这一部分的课件花费了我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图片、视频、资料一个不少,看似一环扣一环紧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反而被动地跟着课件走,成为了课堂的一种干扰,不仅仅是这样,过多的课件给学生,阻碍了学生自我检索、自我思考的过程,灭失了本可以在学生间、师生间随意聊聊启发的机会。所以课件只是完成教学的手段之一,教师要回归、利用好书本。

二、敢于舍弃,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情,激发童言

鉴于3D打印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自然地将科学技术这一话题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在第二次的试上中,3D打印技术这一话题必须被换掉。想到之前为了准备这一话题做的种种努力,心中还是有许多遗憾的,用黑白彩色照片吗?好像也太久远,用互联网技术吗?会不会还是太高端?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萦绕了数日,初夏的南京,街边的水果摊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摆上了西瓜,看到无籽西瓜我是灵机一动,这不是生活中的科学技术最好的写照嘛。第二次的试上,总的来说完全按照预设井井有条地铺开了,我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们却仍然无从下手的样子,也许是六年级学生特有的羞怯,课堂相对安静,发言同学比较少,这样的学情状况着实让人着急,怎么办?只有继续调整教学子目标,将讨论的难度一降再降。我的思维一直在设想着如果我是孩子,我感兴趣的点是什么,我在生活中接触的是什么……

三、以点带面,使学生有话可说,回归童真、感受童趣

正式上课使用的是六一班,这个班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肯动脑,课外知识有一定积累,与他们在一起讨论,我还是有把握的。课堂上,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利用西瓜从有籽到无籽的变化,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教学的目标――感受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接着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从学生的衣食住行中寻找有哪些科技产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课前调查,小组交流学习汇报,学生从生活实例中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在课堂的第二板块,是学生思想放飞自由讨论的时刻,就是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的发现。考虑到前两次试上的种种弊病,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缩小了话题讨论中的点。

说食物,让学生从方便面开始,因为这种食物是孩子们常见的;袁隆平,在他们的语文课文中出现过,他们应该了解;南京的鸭子,蜚声国内,这些都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就有话题,同时舍去了之前试上中出现的基因过程,各种添加剂的专业名称等远离学生生活的东西。说交通,讲交通工具,讲如何出行,舍去了公共设施等令学生概念模糊不清的部分,利用实物感受牛奶利乐包,引导学生扩展到生活中去,更多地考量科学技术影响生活的几个重要因素: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或生活的重要影响。

在这节课上,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讨论知道了,科学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学生说的穿着,前段时间阴雨绵绵,学生自然就会想到防雨的鞋。马上就是夏天了,有一个女孩回答防晒衣,这很正常呀,女孩子爱美,怕晒黑,晒伤,你看,这就引发了女生们的关注热点。住的部分,恒温,路灯的声控,电梯解决了爬楼梯的问题,买了重东西如何运回家的问题等等,这都是人们生活中需要面对的。通过拓展延伸,学生的视野被老师、被自己、被同学们延伸到更远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们最有话可谈的是眼前的改变,是我们校园的改变。抗震加固的改造是我本身一直参与的,学生们也有所体验,这让学生们更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现代社会前进的动力。在课程的最后,从身边日常生活中的手机谈起,逐渐扩大学生的视野。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争辩中,引发学生的忧患意识,思考科学技术的弊端。这样,比较完整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篇5

关键词:模拟乘法器;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同步检波器

1引言

集成电路是指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它是采用一定的工艺手段,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电子元件用布线相互组成一体,最后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把制成的产品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电子元件在结构上,已经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

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元,增速高于全球市场。据中国报告大厅的《2014-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受多样化应用的驱使,电子市场规模仍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投资达到1.2万亿元,占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的半壁江山,同比增长将超过10%,远超全球3%的增速,继续成为引领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增长的势头。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内政策、资金环境的改善,将促使全球产业格局发生变动。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下,技术、资金的转移加速,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预计2015年,国内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35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

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进步推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不断改善用户体验的今天,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智慧城市的各种项目不断落实,带动能源管理、城市安全、远端医疗、智慧家庭、智慧交通等相关应用领域对IC芯片的需求不断提升。这些都是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完成的,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的知识,如电子行业的发展,可以促进高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已经离不开这些高科技的产品,如人们使用的手机、电视机等等,一系列的电子产品。

总之,电子产品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介绍电子行业中的基础器件模拟乘法器和同步检波电路。

2模拟乘法器

近年来,单片的模拟乘法器发展非常的迅速,由于高科技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制成的模拟乘法器性能也不断提高。另外,价格也比较实惠低廉,使用非常方便,所以在生活中应用也比较广泛,不仅应用在模拟信号的运算,而且还扩展到电子测量仪表、无线电通信各个邻域。

模拟乘法器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且输出电压与这两个输入端的电压的乘积成正比,公式(1)所示:

u0=kui1i2 (1)

式中k为比列系数,可以取正值也可以取负值。当k取正值时,为同相乘法器;当k取负值时,为反相乘法器。提高乘法器的线性度,减小非线性误差成为研究模拟乘法器的一个重要方向。

能实现乘法器的方式有很多,在这主要介绍一种乘法器,那就是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这种乘法器电路比较简单,还容易对它集成以及工作的频率比较高。目前已被人们公认为是优良的通用性模拟乘法器,被许多集成的模拟乘法器所采用。

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是以恒流源式差动放大电路为基础,采用变跨导的原理而形成的。我们知道恒流源式差动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如下公式(2)所示:

从公式(5)中可以看出,输出的电压u0与输入电压ui1和ui2的乘积,最终实现了乘法运算。目前已经有人给出了基于ADL5391的宽带乘法器的典型应用电路,并对其进行了测试.最后设计了基于ADL5391的二倍频电路,测试结果表明该二倍频电路具有性能稳定、工作频带宽、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如果用于实际问题中,它还存在漏洞。譬如ui2幅度较小不满足ui2>>uBE3时,运算误差较大,实际的乘法器还要在这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3模拟乘法器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模拟乘法器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应用于模拟量的运算,还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仪表、自动控制等科学技术领域。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可以构成性能优良的调幅和检波电路,其电路元件参数通常采用器件典型应用参数值。作调幅时,高频信号加到输入端,低频信号加到Y输入端;作解调时,同步信号加到x输入端,已调信号加到Y输入端。调试时,首先检查器件各管脚直流电位应符合要求,其次调节调零电路,使电路达到平衡。

篇6

【关键词】助人能力/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边界/教育的道德属性

助人是一种美德,也是对人的能力的一种考验。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这样那样需要帮助的人:一个小女孩在路边乞讨、一个男孩在水里呼救、一群受灾的农民衣食无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想帮助他们,想赶走他们的痛苦,增进他们的快乐,可是,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吗?在教育中,我们教导学生要乐于助人,看到他人有困难时要有主动帮助的良好意愿,做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然而,我们的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呢?

一、助人需要哪些能力

助人是需要能力的,助人者要在主动活动中将自己的知识、智慧、能量传递给受助者。但帮助他人需要哪些能力,则是由助人活动所处的具体情境决定的。帮助他人的前提,是他人正处于某种困难状态;帮助他人的方式,是由他人的特定困难所决定的;帮助他人所需要的能力,又依据所选择的帮助他人的方式而确定。困难情境不同,困难类型不同,助人方式不同,助人者所需要的能力也因而各异。

笔者尝试设计几种帮助他人的情境,据此对“助人需要哪些能力”展开分析。

情境一:

一个小男孩穿着破烂的衣服来民生家讨饭。民生拿给他一个馒头,小男孩高兴地走了。

情境二:

隔壁的孤儿生活无依无靠,民生决心解决他长期的温饱问题,可是田里的收成现在只够自己糊口。于是,民生更加勤奋地种田,顺应气候调整种植结构,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终于提高了收成,可以抚养这个孤儿了。

情境三:

民生知道镇上穷人很多,而如果能够改善大片荒地的土质,这些人的生活就不成问题了。于是,民生潜心研究土壤改良的技术,反复试验,终于成功了。镇上的穷人都因此而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

情境四:

民生希望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其他地区,帮助更多的穷人,但遭到人们的怀疑以及一些机构的阻挠。于是,民生一方面扩大对成果的宣传,另一方面求助于地方政府,终于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了。

在这四个情境中,主人公民生(化名)进行的社会活动都可以归属为助人活动,但不同情境中的活动有着显著的差别。情境一中,为帮助解决一个小男孩(受助者)的一顿晚饭(需助困境),施助者民生发出的施助行为是赠送一个馒头,这一行为对施助者的能力要求是很低的,只要主人公具有起码的思想能力(能够记得馒头放在什么地方)和行动能力(能够取出馒头、走到小孩面前),他就能完成这一助人活动。情境二中,为帮助解决一个孤儿(受助者)的长期温饱问题(需助困境),施助者民生发出的施助活动是提高自家收入,向孤儿提供长期抚养。这一活动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包含了长时间的努力,并且施助活动对施助者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施助者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以胜任繁重的农业劳动;丰富的天文学、地理学、化学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知识,以提高农业产值;懂得如何操作现代化农业机械;善于量入为出,协调家庭的各方面开支。施助者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有可能真正完成这一助人活动。情境三和情境四的难度依次递增。情境三中,为解决镇上许多穷人(受助者)的温饱问题(需助困境),民生采取的施助行为是通过研究改善土质,提高全镇农业产值。施助活动对施助者的能力要求在第二种情境基础之外,增加了“系统全面的化学、生物学等农业相关知识”和“胜任农业实验研究的能力”。情境四中,为解决各地穷人(受助者)的温饱问题(需助困境),民生采取的施助行为是通过宣传与游说,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各地农业产值。施助者不仅要懂得技术开发,而且要能够与人沟通,通过社会交往争取别人对自己的支持。笔者将这四种情境表解如下,见表1。

如果我们将这四种情境看作众多助人情境的代表,我们就会发现:助人是需要能力的,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施助行为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努力的;助人不是简单的机械活动,而是要求施助者具备相应的(在很多情况下是相当发达的)知识、智慧与能力的复杂活动。

二、道德教育的边界何在

学会关心,乐于助人,一直以来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当我们考察了助人的能力要求之后,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深层问题就浮现出来:助人是需要能力的,道德教育是否应该关注学生助人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中,家长、教师习惯于培养儿童的助人意愿,而忽视助人能力的培养。似乎只要有了良好意愿,就一定能取得良好效果;或者,只要有了良好意愿,不管施助行为是否成功,都是值得提倡的好事。然而,事实上,仅有助人意愿而没有相应能力,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伤害,如,不懂得救火知识的儿童跑去帮忙救火可能会使自己葬身火海;对机械操作一知半解的好心人的指点可能会导致生产事故,“好心干坏事”、帮倒忙的事情是很多的,而且绝大多数与施助者的能力不足密切相关。

阻碍教育者认识到助人需要能力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教育中将所倡导的助人限定在较低层次,对人的能力要求很低。我们教导学生把食物分给同学,把文具借给同学,把公交车上的座位让给老人,在这种捐赠之类的助人活动中,助人只是举手之劳,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有良好意愿,就能帮助他人脱离困境。当前社会中所提倡的助人大多也属于此类:捐资助学,捐助灾区,把宝贵的评优指标、住房指标让给更需要的人。尽管这些活动都意味着施助者自身利益的削减,但这些资源都在自己掌握之中,转让其中的一部分并不需要多少体力、智力和能力。当我们将视野扩展到社会中纷繁复杂的生活困境与助人情境时,我们就会知道助人所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良好意愿:让一个位子给老人是容易的,而想使所有乘坐公共汽车的人都有座位坐,就足够交通局长用尽毕生的精力,而且不仅仅是交通局长的事;抢救落水儿童对专业救生员来说是容易的,但一般人必须要有熟练的游泳技能和充沛的体力才能胜任。

认识到助人的丰富与多样,承认助人行为对施助者的能力要求,道德教育就必然要面对一种边界的选择。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思路中,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是截然分离的:人们将道德教育的职责限定为将社会所认可的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和道德理想传递给学生,由此,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仅关注学生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亲社会意愿,而不关注学生的能力、智慧发展;培养多方面能力,则被视为学科教学的责任,与道德教育无关。然而,能力的发展恰恰是与道德成长不可分割的。既然承认助人是需要能力的,我们就不能在课堂上空洞地片面地强调关心他人的良好意愿,也不能在教育安排上将意愿培养与能力培养割裂开来——设想用每周两节课来培养良好意愿,用其余的课时来培养各方面能力,也是一种不合理的设计,因为这样就将德育课教师置于一种空洞说教的尴尬境地。

助人是需要能力的,其他德目如负责任、诚实、守信、勇敢等也是如此。既然这样,道德品质培养与能力、素质培养就融合为一而非彼此独立了,道德教育相对于学科教学的独立边界也必然要消解。学校教育因而成为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整体:学校教育要把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这个有益的人不仅要有良好意愿,而且要有实际的服务社会与他人的能力,由此,学校教育就要培养儿童的良好意愿与多方面能力,意愿是亲社会的、服务社会的意愿,能力是亲社会的、服务社会的能力,意愿培养与能力培养在学校教育的全部时空中

都同时在场,教育因而成为德(品德)、智(智慧与知识、活动能力)、体(良好体质)和谐发展的过程。

三、道德教育与教育的道德属性

如果取消了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边界,那么,我们如何理解道德教育呢?道德教育是否因此而受到忽视,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会不会因此而大幅度下滑?要全面理解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讨论道德教育的本质。

首先,道德教育本来就不是学校教育的独立部分。尽管在学校中“德育工作”的提法相当通行,但教育学研究向来不支持这种将德育单列的做法,因为:(1)在学校教育的全部时空中,学生的道德成长都在进行;(2)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构成学生道德成长的环境,都对学生道德成长发生影响。因而,在研究者所提示的道德教育设计中,道德教育已然挣脱了传统的边界,转而与学科教学和学校生活融为一体。

其二,生活德育论对道德教育的理解仍然仅考虑学生的意愿培养,而未考虑学生的能力培养,因而是不全面的。生活德育论作为新世纪道德教育理论的代表,突破了传统德育论的边界,将道德教育考察推展至整个学校生活。研究者具体分析了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时间安排、空间组织,要求学校教育的全部过程体现尊重、平等、关心等原则。然而,生活德育研究者并没有很好地考虑道德行为与个体能力的关系,在论述中也仅关注了教师、学生对规则的遵守,而未考虑合乎道德的行为(如助人)对个体能力的要求。因而,在生活德育的论述中,道德教育目的与学科教学目的被视为教育的不同目的或教育目的的不同领域,道德教育仍然是狭隘的。

其三,道德教育的实质是教育的道德属性。如果我们不再将道德教育的范围限定于遵守道德规范,而是考虑到合乎道德的行为对个体的全面要求,就应该承认道德教育的实质涉及学校教育的定位和根本属性。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学校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育新人的使命,教育的目的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人,即青少年要有发达的亲社会情感和全面的社会行动能力,能够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积极角色,推动社会发展。这种教育目的其实也可以被看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目的:学生不仅要有关心他人和帮助他人的良好意愿,而且要有相应的知识、智慧、行动能力以及健康体质。基于良好意愿培养与社会行动能力培养相统一的新思路,学校教育在总体上应该成为一种合乎道德的教育,一种培养真正合乎道德要求、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的教育。而在这种道德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将发展和谐的道德意愿与社会行动能力,具有一种更全面的道德人格。认为“取消道德教育的独立性会带来道德修养的滑坡”的担忧大可不必。

【参考文献】

[1][美]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篇7

关键词 课题学习 实践 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新教材的实验与推广,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新教材无论从内容设计上还是呈现形式上,都给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冲击,也给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们带来了一个新课题──如何上好“课题学习”课。课题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合作学习、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不是学习新知识或者获得问题的结论。新《课标》也给我们明确提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对不同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在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头脑中所理解的数学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之下,数学教材需要改变原有的内涵和形式。

二、加强课题学习实践活动课的三点措施: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课题学习活动课的认识

(1)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例如,七年级(下)学生在学习了轴对称后,设计“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实践活动关注“过程”的教育价值。我们的教学往往让学生去记忆现成的知识,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而,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意志等个性品质特征的培养大多是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强调学生活动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时也会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育。实现了智力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3)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课,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演示学具,得出V= SH,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一般分为课内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两种方式。课内实践活动以解决单一知识点为主,活动内容一般课内完成。课外实践活动相对范围较宽,多用于众多知识点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训练等,而且活动时间较长。教师设计实践活动一般要从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来考虑,小学阶段常用的实践活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类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例如:教学“同类项”,让学生操作学具,在大量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同类项的概念;再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使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修理家中或班级中坏了的课桌椅等);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之后,让学生制作各种纸盒等。这些教学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2)游戏竞赛实践活动。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游戏对双方公平”一课现实性的生活内容,能够赋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对许多学生来说,“扑克”和“游戏”是很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也具有现实性,即回归生活(抛硬币、骰子)——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让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身边的数学”。

(3)观察、调查实践活动数学来源于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红灯与绿灯”一课,这是一个与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相结合的课题学习,让学生从真实数据中寻求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尝试着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提出问题,锻炼用数据、图表等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篇8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教材的呈现方式应当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要求,实现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逻辑的统一.7~9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教材内容的呈现应关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还应注意用生动形象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注意与生活的联系.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返璞归真,让科学回归生活”,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之一,以下是笔者实施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1情境创设“生活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问生答,思路是在教师限定的框架里,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久而久之,许多学生不仅不会思考,而且缺乏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能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努力探索、寻根问底,产生自发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欲望.

如在教学《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新课之前,笔者先打开录音机,当喇叭里响起“我爱你,爱着你,就象老鼠爱大米…”时,教室里一片哗然,胡科和许扬齐声说:“这是杨臣刚唱的老鼠爱大米.”我趁着学生高涨的热情,问:“这美妙的音乐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到同学的耳中的?”“ 胡科和许扬是怎么知道这首歌是杨臣刚唱的?”…这样通过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引入新课,把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等知识潜以默化地教给了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获得了新知,达到了教学目的.

又如,在讲气体的溶解性前,笔者描述了这样一个生活中的情景:丽丽很喜欢小金鱼,她在家里养了好几条金鱼,有一天,她想清洁一下鱼缸,让金鱼长得更健壮,她用冷开水换了原来金鱼缸内的水,因为她想:冷开水经过高温沸腾,消毒效果肯定比一般的水好……可是后来丽丽发现金鱼很快就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就激起了知识之间的内部矛盾,激起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了迫切想明白其中道理的愿望,接着我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及讨论得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道理.

2教学内容“生活化”

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发展的科学教学生活化,必须是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科学,作为科学老师在教学中可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入手,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以几个案例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来说明.

2.1吃得健康

饮食中的学问.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并能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科学;(2)科学知识在日常饮食中的应用;(3)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科学知识能触类旁通.

2.2穿得舒适

气象中的科学―天气和气温.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2)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今天你穿了什么衣服?若穿棉袄、穿裙子舒服吗?衣服的穿着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天气与气温)

2.3行得安全

汽车中的科学: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并能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科学;(2)汽车与运动和力学、简单机械、能量转化、相关知识的应用;(3)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科学知识能触类旁通.

自行车中的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究自行车的构造和它对应的物理原;.(2)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科学的动力;(3)让学生亲身参与,将枯燥的知识传授变为有趣的综合实践;(4)结合自行车的构造和交通案例,进行安全教育.

2.4住得放心

住房中的科学――常见的建筑材料.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通过学习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有机合成材料,使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用途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

家电中的科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2)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会画出电路图;(4)会使用电流表与电压表;(5)能正确连接和使用滑动变阻器,理解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一起探究:台灯上的电学奥秘达到复习相关电学知识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台灯上的电学奥秘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增强安全用电意识,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源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科学理念.

3习题选择“生活化”

科学学习中,学生在新课上获得新知识,而这种初次接触到的新事物,学生对它们的认识是表面的,片面的,孤立的.同时初次记住的东西有记忆淡薄,容易忘记的特点.因此如果不做好巩固深化,将影响对知识掌握的完整性、联系性以及不能做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因此,科学课堂上的习题教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学生学习科学就是要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因此科学习题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学生做练习,应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使其具有个性化、生活化.生活世界是生动的,习题与生活世界密切联系,能增添内在韵味,避免解题中的枯燥、乏味,从而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与价值,增强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例1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昼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下来,而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这种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一般是在农历的

A.初一B.初七或初八

C.十五或十六D.二十二或二十三

例2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可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1所示.这是利用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D.光的可逆性

这样,在科学习题中创设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习题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也能给学生施展才华、发展智慧的机会.这样的科学习题,对培养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地学习都有着重要作用.

4实验器材“生活化”

“生活化”不是一种姿态,不是一种包装,而是一种理念,一种“做科学”的有效途径.做细做深,就能在课程教学和创新培养中取得显著成效.当前科学实验教学主要问题,并不是教材实验设计上有多大缺陷,而是在老师做实验的频率和学生做实验的效度上有很大提升空间.生活实验的有效实施是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途径,是常规实验有益的补充.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易得物品、材料、器具等开发进行的一类体现创新性、体验性、趣味性、简易性、生活化的科学实验活动.例:利用矿泉水瓶完成多个实验:

5课题探究“生活化”

在《生活中的杠杆》的学习中,笔者布置这样一道题目,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搬运大小轻重不同的物件,如果用力的姿势不正确,就容易受伤.下面四种搬运重箱子的姿势中,正确的是哪一种?

大家议论纷纷,感觉生活中好像都使用过这样的搬运姿势,于是不知从何着手了.正巧学期初,不少同学在搬新书的箱子和书桌时感觉很费力,有的还因此闪了腰.于是笔者提示学生们想:是不是我们搬运重物的姿势不规范,导致更费力,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搬运重物是一件小事,但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技能却很多.能不能利用力学分析的原理进行研究,总结重物搬运姿势的规律,使我们的用力更科学呢?在老师的鼓励下,三个学生一起设计方案,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研究过程:1.提重过程中脊柱的受力情况在搬运重物时,不少人都采用图2中的弯腰姿势.这一姿势最大特点是直膝弯腰.重物上提全靠背部肌肉的张力.此时脊柱就相当于一个杠杆.背部肌肉紧张时所产生的张力即为杠杆的动力.阻力应包括两个部分,即被提起的重物和人体躯干的重力.杠杆的支点在躯干与大接的髋关节上,动力作用点在背部,阻力作用点则在躯干的中、上部.

师生一起对此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取一根实验用杠杆看做脊柱,接近一端的地方挂一重物看做提重,另一方向用一弹簧测力计看做背部肌肉的张力.我们用的重物是2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近10牛.通过受力分析发现:此时阻力的力矩有两个,且阻力臂远大于动力臂,故这是一个典型的费力杠杆(如图3).查阅人体生理解剖资料,我们也发现:人在弯腰提重物时,物体重力的力臂约为背部肌肉张力力臂的5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动×L动=F阻×L阻可知,当一名建筑工人提起一包质量为50千克的水泥时,他背部的张力接近2500牛!腰部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支持、负重和活动的作用.它由许多骨、关节、椎间盘、韧带、肌肉、筋膜和神经组成.具有运动灵活、活动幅度大和能适应各种姿势的特点,人们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它.然而,它却又是一个容易引起损伤的部位.劳动时的姿势不正确,动作不协调,猛然提起过重的物体,腰部活动时,没有思想准备,或肌肉未能适应,腰部活动范围过大,都可以引起腰部扭伤.由于腰部由多种组织构成,受到过度牵拉或扭转,这些组织均可伤,进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

那弯腰和直立时候腰段脊柱的负荷是否一样呢?我们由图4可以发现,物体重力的力臂大大减小,背部肌肉张力和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大大低于弯腰时持重(下表数据来自网络)

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的来源;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乃至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设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问题的来源

好的思考者同时是好的设问者,好的设问者也是好的思考者。好的设问决不是随机或随意提出来的,所以教师在设问之前一定要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反思。笔者认为问题的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实际中提出;从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联想、思考、分析中提出;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冲突中提出;从对新知识的要求中提出;从学生的思维节点、难点和疑点从提出

比如,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中,根据U=E-Ir做出的图线如图1所示,U随I的增大而减小,学生理解上并无困难。此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路端电压和电流同时也满足公式U=IR,据此公式,所得图线如图2所示,两种结论是否矛盾呢?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冲突中提出的,使学生陷入困惑的情绪中,并且为解决问题而主动探究。但是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欧姆定律、理解了图像的意义。

二、问题的类型

1、激趣型设问

这类设问的目的是激励学生思维能动性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探索、学习有目标、有方向。常用于新课的引入阶段或是由知识的低层次要求向高层次要求转变的时候。比如在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汽车追尾事故现场的视频资料,然后设问:你知道上海每年有多少人因车祸失去生命吗?你知道发生车祸的原因有哪些吗?要怎样做才能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从生活实际中提出上述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但不一定是热烈兴奋的场面,此时学生已深受震动,探究欲望被激发,认真严肃的思索并讨论起来,使得接下来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释疑型设问

这类设问的目的通常是纠正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或容易理解错误的概念。常用在学习了新的概念、规律之后,充分利用第一印象深刻的特点,在学生首次接触新概念的同时,对典型的错误理解或错误做法进行辨析、批驳,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同时也是及时获得学生对新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信息的渠道。

比如在学习了加速度这个概念之后,可以设置这样几个要求学生辨析并举例的问题: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吗?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吗?速度为零的物体加速度一定是零吗?通过对这几个常见错误的逐一辨析,并结合具体的例子,加深了学生对新的物理概念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今后再犯这类错误的几率。

3、引导型设问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阶梯式设问,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全面、深入的理解概念、规律、特点或公式、定理、定律等,完成由旧知到新知、由浅知到深知、由表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和深刻性的有效方法。常用在新知识学习阶段,目的是不断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去发现新知识、创入新天地。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通过生动、趣味、新奇的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实验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内容的观察、研究、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解释物理现象的本质、内在规律。

比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节中,把课前准备好的提桶挂在门框上,并将提桶拉开一定的角度,然后请一位同学鼻子靠近提桶站好不动。提桶回来时并不会碰鼻!为什么呢?学生的好奇心被一下子激发出来了。通过趣味实验的刺激,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迫切想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于是带着这些问题,大家热情地投入到讨论、交流、探索中,经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获得了相关知识内容,也体验了探索的快乐,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2.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产、生活情景,或是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利于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提升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力矩的平衡》时可以从学生的审美内需出发,观看杂技芭蕾的视频片断,让学生感受力矩平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王子拉住白天鹅旋转的动作还可以抽象成物理模型在课堂的知识应用阶段引导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从生活实际中引出的现实问题,极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物理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渗透德育、生命教育等。

3.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动能》一课中,引入时用三段视频:风力发电、震撼飓风、9.11恐怖袭击。这三段视频形象直观且互相对比衬托,几乎将这节课所有内容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思考:什么是动能?物体的动能大小有不同,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动能既能为人类所用,又能给人类带来危害,特别是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面对这些,人类是否该由一些反思?在这三段视频的启发之下,接下来的学习非常顺畅、学生的讨论热烈到位,学习效率很高。

参考文献:

[1] 孙可平 :《现代教学设计纲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篇10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开放型教学 实施

教育的意义在于体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开放型教学就是按照学生个性发展和需求而进行的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启智慧、培养能力、力求创新上下工夫,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数学开放型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数学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目的。开放型问题的自主探索活动包括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索、交流与讨论、教师点拨、归纳总结等教学环节。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要树立人人能创造的意识,要向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道路前进。

2.学会应用数学。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应用数学,所以,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而开放型问题的设置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脱离了生活实际,那么他们的创新之源就会枯竭。

3.激发学习兴趣。要使学生感到数学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没有用的东西,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魅力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也只有这样才会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的无穷潜力得到挖掘。

二、数学开放型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1.教学目的: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和图形都要采取对称的式样?”,以此了解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意义。

2.实施步骤:(1)组织三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五名同学,第一组收集建筑图形,第二组收集交通标识,第三组收集商标;(2)把收集到的所有图形进行汇总,认真分析一些常见的图形(三角形、圆、四边形,等等)出现的频率。

3.分析总结:(1)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可以折叠重复;(2)在生活中对称图形无处不在;(3)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美学意义:给人以流畅、均衡、简明、平稳、和谐的美的感受。

4.应用实践:请每一个小组同学为我们班级设计班徽,并进行展览。

三、用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设计开放型问题情境。初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是和生产生活实际分不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从现实的开放性问题入手。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一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跑了20米后,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那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此时分组进行讨论,每一个小组的代表分别说出想法。①先向东走了20m,再向东走30m;②先向东走了20m,再向西走30m;③先向西走了20m,再向东走30m;④先向西走了20m,再向西30m。

2.选编应用性强的例题。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编写一些应用性强的开放式例题进行教学,去引导学生分析和联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如选编的一般符合:①要与教学内容相联系;②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吻合;③要符合趣味性和科学性;④取材要尽量涉及社会热点问题。

3.开展开放式教学活动。①按优差生均衡搭配的原则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来展开活动;②以小组为单位布置活动课题,由学生轮流写出解题报告;③各小组同学在班级里汇报报告,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同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表扬。

4.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探究。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帮互学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能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与认知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他同学通过帮助学困生,能使自己的认知水平能力得到提高;②小组交流合作方式的开放式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解决较难问题的技能;③书写结题报告及汇报总结增强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四、对开放型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1.重视学生的认知。在编制开放型问题的时候,要从内容上到形式上,都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发展水平。对于初中年级的开放型问题,应该浅显一些,必要时还要为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的点拨,使学生能有机会品尝到成功的快乐。随着学生的知识储量的增多和创新意识的不断发展,可以渐渐加深开放型问题的难度。

2.设计开放型题型。所设置的开放性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开放型试题就需要打破常规。教师要精心设计开放型问题,要结合新情景下的实际应用,多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机会,让学生不断地得到思维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增强。

3.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去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有效信息,教会他们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对开放型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数学开放型问题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老师本身,关键是要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想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索和研究。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提出新颖独特方法的机会,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应经证明了开放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模式,并已被大多数数学老师认可。新课程理念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实施开放式的教学,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相信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教育教学改革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兰红梅.怎样突破数学概念教学难点[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