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国际贸易试题
课程代码:0008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目前世界各国在统计本国的进口总额时,使用的价格术语一般是
A.FOB B.CFR
C.CIF D.FCA
2.根据《服务贸易协议的规定》,中国篮协聘请美国公民邓华德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该服务行为属于
A.过境交付 B.商业存在
C.境外消费 D.自然人流动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最早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2010年某国GDP总值为2万亿美元,出口总额为0.6万亿美元,进口总额为0.4万亿美元,则2010年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A.20% B.40%
C.50% D.60%
5.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学说中的劳动熟练说的提出者是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与俄林 D.里昂惕夫
6.荷兰式拍卖属于
A.增价拍卖 B.减价拍卖
C.密封拍卖 D.暗箱拍卖
7.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第三个阶段是
A.产品进口阶段 B.产品出口阶段
C.国外投资生产阶段 D.跨国企业经营阶段
8.假定A国净贸易条件以1990年为100,201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为120,进口价格指数为90,则A国2010年的净贸易条件为(计算结果取整数)
A.75 B.85
C.123 D.133
9.一国政府组织在各种报刊、价目表、样本上公布的商品售价是
A.交易所价格 B.拍卖价格
C.开标价格 D.参考价格
10.自由贸易区建立后非成员国的产品由关税较低的成员国进口,然后再间接运至关税较高的成员国销售属于
A.贸易偏转效应 B.贸易替代效应
C.贸易互补效应 D.贸易扩大效应
11.下列经济一体化组织中,属于全盘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是
A.拉美自由贸易协会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D.欧洲联盟
12.下列不属于国际服务贸易特征的是
A.无形性 B.不可储存性
C.移动性 D.不可度量性
13.下列不属于对外间接投资行为的是
A.中铁十一局在利比亚投资修建铁路
B.中信证券公司在NASDAQ股票市场买卖股票
C.日本政府为中国提供日元贷款
D.世界银行为津巴布韦提供贷款
14.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下列不属于跨国公司投资优势的是
A.所有权优势 B.内部化优势
C.区位优势 D.品牌优势
15.晚期重商主义学说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A.托马斯·孟 B.大卫·李嘉图
C.李斯特 D.凯恩斯
16.下列不属于关税主要特征的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预定性 D.间接性
17.下列关于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间接性 B.公开性
C.非歧视性 D.针对性
18.中国武汉船舶公司向菲律宾出口一批大型船舶,由于菲律宾要求延期付款,武汉船舶公司为了资金周转,特向中国进出口银行申请贷款,这种贷款属于
A.卖方信贷 B.买方信贷
C.补偿性信贷 D.福费廷信贷
19.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又被称之为
A.欧洲式最惠国待遇 B.美洲式最惠国待遇
C.亚洲式最惠国待遇 D.非洲式最惠国待遇
20.下列关于WTO的宗旨与目标描述正确的是
A.稳定物价 B.促进科技进步
C.拓展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D.维持世界和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二战后美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
A.贸易自由化 B.新贸易保护主义
C.加强外贸管理 D.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E.全面削减进口关税
22.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体现在
A.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 B.加快各国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融合
C.促进世界各国增加研发投资 D.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作用
E.扩大了世界市场上的交换内容
23.对外贸易为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重要途径
A.通过对外贸易,获得先进科学技术
B.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C.提供示范作用
D.发现并学习其他国家经贸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知识
E.通过实现产业链的构组,建立国际销售渠道
24.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主要包括
A.直接投资 B.许可贸易
C.咨询服务 D.技术服务
E.合作生产
25.按照征收标准分类,关税可分为
A.从量税 B.从价税
C.增值税 D.混合税
E.选择税
26.关于关税同盟可能产生的效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贸易创造效率 B.贸易转移效率
C.贸易扩大效率 D.可能增加走私
E.增加行政支出
27.下列关于跨国公司特征叙述正确的有
A.规模大 B.实行全球战略
C.公司内部实现一体化 D.经营多样化
E.实力雄厚
28.下列属于不可申诉补贴的有
A.普遍性的补贴 B.科研活动补贴
C.扶贫补贴 D.环境保护补贴
E.放弃财政收入补贴
29.进口配额制中的国别配额可以分为
A.自主配额 B.协议配额
C.绝对配额 D.关税配额
E.全球配额
30.《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部门协议包括
A.关于提供服务的自然人的移动协议 B.关于航空运输服务协议
C.关于金融(含保险)服务协议 D.关于电信服务协议
E.关于海运服务协议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专门贸易
32.混合型国际分工
33.毕业条款
34.绝对配额
35.出口信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6.简述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
37.简述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8.简述经济特区的主要种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篇2
根据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是否由于交易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国际服务贸易分为四种提供模式: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存在。这四种方式包含了跨境和非跨境两类交易活动,其中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属跨境交易,商业存在属非跨境交易。GATS只对服务贸易的范畴提供了原则性意见,并未确定服务贸易具体涵盖的内容。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5版(BOP5),则将服务贸易定义为某一经济体中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以外汇支付的服务交易过程,其中BOP5把服务贸易分为11类,分别为运输、旅行、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特许权使用和许可费用、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成员经济体均按BOP5统计口径和项目分类编制本国(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宁波市对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主要也还是采用BOP统计方法。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的地方主要在于:服务是无形商品,国际服务贸易是国家间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其生产、交易、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同时进行,不同储存;货物贸易的监管手段主要是关税、许可证、配额,而服务贸易的监管手段则主要是法律法规等;服务贸易的国民待遇不是自动获得,而是靠谈判。相比货物贸易而言,服务贸易则是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方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BOP统计只包括以外币形式支付的收入和支出,只包括通过宁波市进行外币支付的服务贸易收支,不包括通过异地的收付汇。BOP统计包括14个统计指标:分别是运输、保险、旅游、金融服务、通讯和邮电、建筑安装和劳务承包、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教育医疗保健、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宁波分局提供的2000-2006年度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表,对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分析如下:
1.从近6年数据来看,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势头极为迅猛
2001-2006的6年间,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受服务贸易出口影响,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到2006年,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7.73亿美元,其中出口16.53亿美元,进口11.20亿美元,分别是2001年的9.2倍、14.1倍和4.9倍。也就是说,2001-2006年5年时间,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年均增幅分别达到64.3%、93.8%、48.9%。
2.从国际服务贸易类别来看,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占了九成以上
从总体看,2001-2006年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总额中,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两项合计占比一直稳定在90%以上,其他项目虽都有所涉及,但所占份额均极小。2006年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出口合计占比达到99%。从服务贸易进口来看,运输项下进口占比平稳上升,从1999年的57.3%已升至2006年的72.3%;其他商业服务项下进口占比平稳下滑,从1999年的31.9%已降至2006年的19.6%;咨询、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项下支出增长较快,逆差态势明显,两项支出合计占比已从1999年的2.7%升至2006年的7.5%。
备注:其他商业服务收入(出口)主要包括外国驻华机构办事经费、佣金、回扣和服务项下尚未归入明确细项的收入;其他商业服务支出(进口)主要包括宁波市驻外机构办事经费、佣金、回扣和服务项下尚未归入明确细项的外汇支出。
3.从国际服务贸易市场来看,中国香港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宁波市服务贸易的份额超过六成
2006年,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前五大市场分别为中国香港、美国、英国、韩国,合计占比超过80%。其中,对中国香港服务贸易进出口11.36亿美元,占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40.9%,列各市场首位,其中出口5.39亿美元,进口5.96亿美元,贸易逆差1.13亿美元;对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2.49亿美元,占总额的9.01%,居各市场第二位,其中出口1.84亿美元,进口0.65亿美元,贸易顺差1.19亿美元。韩国、英国服务贸易额占比则分别为2.4%、1.7%。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美国、中国台湾市场,而逆差主要来源于中国香港、法国等市场。基本表现为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高附加值的服务,向东、南亚等周边地区出口相对低附加值的服务,这也体现了宁波市今后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提升质量的方向。
4.从国际服务贸易分行业数据来看,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交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实现顺差最大,而制造业企业支出了宁波市绝大部分的专利使用费和咨询费
2006年,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2.82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57.4%,说明宁波市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关联度还是很高,产生逆差3.31亿美元,其中运输项下逆差达3.16亿美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际运输市场上中外资航运公司所占份额的极不平衡,以及我国外贸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弱势地位。交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服务贸易进出口额3.12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14.0%,实现顺差1.86亿美元。制造业项下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支出0.32亿美元,占全市该项目支出的84.6%;咨询费支出0.28亿美元,占全市该项目支出的62.4%。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金融、保险、通讯、邮电等知识与技术密集行业,宁波市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在国际服务贸易进口中,除运输外,其他商业服务(主要为驻境外机构开支等)、对外咨询费、境外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占有一定比重。
以上BOP统计的数据仅是涉及到跨境的外汇资金往来,依靠现有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统计监测体系,无法全面掌握各服务贸易项下的完整业务信息,因此,目前所汇总反映的数据总体略偏小。
根据现有数据分析,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整体规模小、水平低,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弱,国际竞争力不强,严重滞后于国际货物贸易发展。究其原因,首先,宁波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国内服务业是服务的生产部门,也是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基础。二者的关系就如同制造业与外贸的依存关系一样,国内服务业发达,服务贸易就自然有了基础和潜力。作为全国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宁波市,工业所占比重较大,服务业(或第三产业)比重则相对较低,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宁波第三产业增加值1149.1亿元,增长15.9%,相比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幅最大,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偏低,明显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第三产业的不发达,影响到服务贸易的发展。
其次,宁波的传统物流仍占主要地位,港口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宁波拥有天然的港口优势,截至2007年8月底,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为3.1217亿吨(摘自交通部综合规划司),直追上海港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但从集装箱吞吐量来看,截至2007年10月底,宁波集装箱吞吐量达730万标准箱(摘自中国航务周刊),远次于上海、深圳、青岛,仅为上海集装箱吞吐量的不到1/3。集装箱运输所占总港口货运量的比重仅为2.76%,在同比四个城市中处于末位,与宁波市经济发展实力和在全国货物贸易中的地位很不相称。这说明宁波的运输业中传统物流还占有很大的比重,现代物流还需要大力发展。而且近年来,全球国际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向新型国际服务贸易部门转变,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比重下降,金融、保险、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等为代表的服务比重不断上升。宁波服务贸易多为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由于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第三,目前各界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意识普遍不足,宁波市政府部门缺乏统一权威的信息监测和工作协调机制,至今仍没有负责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商会、协会等中介组织,而这些组织又是必须的。因为服务贸易工作涉及许多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如外经贸、银行、保险、外管、旅游、电信、邮电、文化、信息产业、建筑、咨询等,涉及服务贸易的部门规章较多,而各部门之间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益保护和行业经营垄断现象,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如果没有统一的工作推进和协调机构,则会导致工作体制不顺,缺乏力度,协调难度大。而且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上也存在另两个不足:缺乏国际服务贸易全口径统计与监测体系,缺乏相关立法。随着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服务贸易种类越来越多,而目前外汇收支统计体系的项目设置已不能全面反映服务贸易发展的真实状况;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法规也缺乏,从目前非贸易外汇管理法规看,尽管也涉及到对交通运输、港口、邮电、广告、咨询、展览等服务业,以及对著作权、专利权和商誉等无形资产外汇收支进行规定,但除了境内居民个人外汇以及引进无形资产付汇管理法规比较细化外,其他都散落在《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等法规中,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而且,由于没有相应的法规依据,使得对一些违规行为无法惩处。
三、推进宁波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增强宁波国际竞争力,推进宁波国际服务贸易的首要战略举措。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础,目前宁波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对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金融中介等相关服务业的需求十分巨大,但是支持生产的服务业还没有跟上来,导致宁波市的综合竞争力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要突破这种局面,就应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业上来。一是要全力推进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产品市场服务业的发展,加快编制六大生产业领域产业发展规划。二是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包括五大服务平台,即宁波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会展服务中心和以国际服务业外包为龙头的生产基地(软件外包、信息服务、商品检验检测、科技研发与服务),为宁波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并以向制造业的两端延伸和中间分离为突破口,以软件业为重中之重,拓展生产服务业的发展领域。三是要积极争取服务外包试点机遇,建立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服务业外包不是简单地将企业内部的工作和流程转移到外部,还伴随着产业分工的继续深化,逐步形成多种新兴服务业,这些新兴的服务业统称为外包服务业,并可以细分为物流外包、软件外包、金融外包、管理外包等。服务外包影响着广泛的服务活动,遍布各个产业。由于外包服务往往以跨国公司的非核心商业流程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外包服务方面拥有低成本优势。
在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宁波发展服务外包也因此具有积极意义。加上服务外包的各种载体也有望为宁波拓展服务外包创造新的推力,如宁波研发园区(启动区)及一系列软件园区工程启动、中石化的科研机构落户宁波、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区创意产业基地开建、宁波市与微软达成合作意向,共同组建“宁波微软技术中心”等等。未来几年,宁波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契机,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聚焦重点区域,优化空间布局,积极打造以保税区、开发区、科技园区、镇海区的服务外包示范区,重点发展软件开发外包、研发设计外包、物流外包。并在现有外包企业中,发展重点企业的外包业务。政府应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品牌形象的规模企业,鼓励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通过购并、重组等资本运作手段,尽快形成若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的运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对于重点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实行一企一策,在引进高端人才、定向培训可适用专业人才、国际标准认证、投资融资方面给予财政补贴,支持企业争取商务部扶持出口型企业研发资金,支持企业拓展海内外市场,发展外包业务。
2.建立如货物贸易那样有效的国际服务贸易促进机制,加快形成部门整体协调机制
目前,我国的货物出口促进机制相当完善,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外贸出口、提升外贸发展质量的政策、措施。但支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都尚待制订,有效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平台也需要探索建立。此外,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政府部门多,情况分散复杂,在推动和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部门整体协调机制。货物贸易出口的迅猛发展与“大通关”建设、银贸、税贸合作密切相关。因此,加快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也需要建立起由外经贸、金融、旅游、教育、文化、信息等诸多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机制,以便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服务贸易。建议将服务贸易工作纳入政府评价管理渠道,把服务贸易作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制定鼓励和扶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专项发展资金,落实金融、税收等部门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建立工作目标评价体系,市政府应把发展服务贸易工作作为全市外向型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针对服务贸易工作的不同类别和特点,实施分类考核,逐步建立服务贸易的目标评价体系。
3.充分发挥政府的孵化、激励作用,审慎建立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
政府对构建城市竞争优势的作用除了体现在对科技进步的孵化上,还应体现在对企业创造力的激励上。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当地政府为了鼓励服务出口,长期以来给予服务企业很多优惠,同时非常重视技术研究、开发与教育。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宁波市要加大对国际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措施,辅之以积极的产业政策,努力提高宁波国际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另外,随着我国相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进,目前宁波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计算机数据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方面势单力薄,很难与外商抗衡。为此,宁波应加快建立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同时要深入研究并合理运用WTO的“保障措施协议”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条款,做到有备无患,并多方寻求法律、法规的支持,有理、有利、有节地保护宁波的弱势服务业。
参考文献:
[1]曹吉云.我国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探讨[J].国际商务,2007,(4).
[2]陈景.简述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7,(2).
[3]宋雪莲.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正在加大[J].中国经济周刊,2007,(3).
[4]廖晓淇.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呈现的新特点[J].商业研究,2007,(4).
[5]黄建忠,叶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与沿海中心城区的服务业招商引资策略[J].亚太经济,2007,(1).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国际结算;实施方案
国际结算是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实务课程,其课程主要包括跟单信用证、跟单托收、汇款、银行保函、国际保理服务、包买票据业务等贸易结算方式和侨汇、信用卡等非贸易结算方式以及与之配套的票据和商业单据等内容。国际结算课程不但内容庞杂,而且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单纯的课堂讲授方式无法满足课程本身知识量大和实务性强的特点,也容易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业务操作相脱节而感到无所适从的现象。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国际结算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在理论讲授中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解决,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国际结算的学习必须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案例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较好的启发性及突出的实践性,并且能够在师生的互动中较好的达到教学的效果。
国际结算课程本身的实务性特点非常突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结算工作紧密结合,如果单纯结合课本进行知识点的讲述,学生学习和记忆的只是枯燥的概念和理论,往往感到国际结算课程的难学,既无法深入理解理论的内涵,也无法把握学习的重点,更无法在实践操作中熟练应用。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大量实际案例的应用与分析,通过学生对不同贸易、结算角色的扮演加深对概念与惯例的理解与记忆,也可以提前熟悉工作业务的流程,更可以提前面对结算业务中的各种突发事件。
二、国际结算的教学必须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国际结算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包括各种结算工具、结算方式和结算单据,还包括结算过程中应用的国际惯例与各国法规,课程内容的千头万绪往往令授课教师感到需要讲的内容太多,讲的过多过细则课时不足,讲的过少则内容空洞学生无法学到实际知识。案例教学则可以弥补教师教学手段的不足,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性思维。能够把所学知识和理论内化为发现问题的认知思维、分析问题的推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判断思维。
国际结算的课程内容也十分枯燥,不仅概念和国际惯例非常多,而且其识记要求十分精确,理解上对于初学者也有一定的难度。应用案例教学能够生动的解释枯燥而难以理解的概念,在师生的互动中轻松的完成知识的传递,如对于理解信用证是自足性文件与单据化文件这个特点上,可以用一个合同与信用证有关货物描述不一致而被拒付的案例来说明,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实际工作的环境,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深对概念的记忆与认识。
三、国际结算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笔者在日常的教案准备和课堂讲授中不断进行尝试,逐渐总结出一些案例教学的实施手段,并形成了具体的方案。
(一)专业区别
在教学案例准备的过程中,应就所教学生的专业来挑选合适的案例。如所教学生是金融学专业,应在银行实务中有所侧重,案例选择和分析的切入点以商业银行为主,着重选择银行办理各种结算方式的业务流程、信用证的制作和信用证下交易所的审核中的案例;如为国际贸易专业,则应侧重贸易实务,案例选择和分析的切入点以企业为主,着重选择各种结算方式中如何防范贸易风险和制作各种单据的案例。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的融入实际工作的氛围中去,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
(二)重点适用
在案例的安排上,应根据有限的课堂时间,主要侧重于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按知识点的先后顺序来安排案例的讲述。笔者往往以案例为引,介绍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安排课后思考,让学生课下分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讲授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由浅入深,也可以使学生在课后的讨论中巩固所学知识。
(三)问题设计
在案例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上,应当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梳理好案例的层次关系,设计好案例的问题,以激发起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兴趣。如在托收的付款交单方式的讲叙中,应用如下案例:某出口商A拟采用D/P即期的方式出口商品。但进口商B不同意采用这种方式,相反却要求采用D/P60天的结算方式,与此同时要求由进口商指定代收行。问如果出口商答应采用这种结算方式,会有什么后果?进口商B是否会获得好处?通过让学生分别从进口商和出口商的角度来切入问题和回答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进口商可以通过相熟的代收行凭信托收据提前借单,收取货物,避免资金的占压,有利于本身的资金融通,而出口商则是在进口商商业信用的担保下对其进行了融资,相对即期付款交单而言风险较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加深对两种付款交单方式的认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到这方面的风险。
(四)动态更新
案例教学的应用也应与国际结算的发展动态密切联系,不断进行新的调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交往的深化,国际结算业务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一些新的结算方式不断出现,有关国际结算的法律法规、国际惯例也在不断修改更新。这就要求我们随时关注国际结算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国际结算业务的最新动态。如2006年11月,国际商会终于在全球范围内正式了有关信用证领域的最新国际惯例――《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7年修订本)》(简称UCP600),并决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全面取代实施了长达13年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1993年修订本)》(简称UCP500)。UCP600的公布和实施无疑是进出易领域十余年来的头等大事,需要学生准确掌握,灵活运用。因此,在信用证案例的选择中,要体现UCP600的特点以及对实际业务的影响之处,并将其作为重点来讲授。
(五)教学辅助
在案例教学的实现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手段。如案例相对简单,且只起到说明作用,可以随堂口头简述,例如各种本票汇票的伪造案件;如案例稍微复杂,则可以在PPT中展现,让学生阅读思考,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的问题,与学生互动,例如国际结算方式中各种违约案例;如案例较为复杂,涉及当事人较多,案情较长,则可以在PPT展示的基础上,布置成课后作业,让学生下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并且在后续的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切身体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如结算方式中信用证、保函和保理业务中各种单据的制作与审核等案例。
(六)深入实践
另外,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注意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及对案例讨论的汇总,同时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法、双语教学法和实验课程,给学生创造一个国际结算的实践教学环境,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以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综上所述,国际结算案例教学实施方案可以以图1示之。
从图1可看出,在国际结算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是辅助,其职责是精心选择、编写案例,指导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的讨论思路;学生应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深入案例情景,基本独立的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讨论案例,并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国际结算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实施应注重时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并结合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点,使教师教的清晰明了,学生学的轻松透彻,不仅让学生课堂知识学的牢固,还能在毕业后迅速融入实际工作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50.
[2]史雪娜.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 (3):55-56.
[3]周锦.案例教学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3):148-149.
篇4
【关键词】农业发展;特点;问题;对策
会展是各种会议、展览、展销活动的简称。农业会展主要包括有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种主题论坛、研讨会和各种类型的博览会、交易会、招商会等活动,具有各种要素空间分布的高聚集型、投入产出的高效益型、经济高关联性等特点,是促进城市了解地方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现代化平台。农业会展经济源于农产品市场交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繁荣,是农业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旅游、贸易等产业一起必将成为颇具前景的朝阳产业。
一、农业会展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会展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农业会展与全省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会展作为一门系统工程,与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有较强的关联性,需要其提供完善的服务,满足参展客商的多样化需求。农业会展经济让特色的产业培育出有特色的展览项目。
(2)农业会展能有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市场发展体系,必须有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支持。农业会展能高效率促进经济贸易合作。
(3)农业会展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农业会展涉及交通、通讯、商业、广告、印刷、餐饮、住宿、旅游等多个行业,可直接或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二、农业会展经济的特点
(1)农业会展经济是一种服务型经济。我省农业产业经过了农业生产的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现已逐步向发展现代农业转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三产业将会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会展经济能产生可观的直接效益。同时带动了服务、交通、旅游等第三产业消费链,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及相关硬件设施建设。
(2)农业会展快捷有效传播信息、知识和观念。农业会展属于市场调节行为,先进的农业技术通过展会形式,快速进行展示和推广,并广泛应用于千家万户。特色农产品在吸引众多参与者的同时,不断创造和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促进农业进步和农业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三、我省农业会展存在的问题
山西农业会展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就整体规范性、竞争力、效益水平而言,尤其是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省农业展馆数量少、面积小、层次低,国际化品牌少。由于各地区利益突出,重复办展现象严重,缺乏统一的规划与整合。
(1)明确政府在会展经济中的定位。一是政策投入和经济投入。在农业场馆建设、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二是为本省企业提供出省、出国参展经费支持。三是协助、配合展会开展推广工作。
(2)发挥农业部门“搭台”的主要作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收入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在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但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卖难”的现象。农业会展作为促进农业市场建设和农产品营销手段,政府应在政策和投入上给予大力扶持,积极搭建农产品展销平台,在农业展馆租金、企业参展补助以及物流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补贴,调动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农民组织进入市场的积极性。
(3)加快农业会展专业化建设,打造会展经济品牌。农业会展经济应该是一个发展的经济体,应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我省应积极吸取国内外农业会展发展经验,不断提高农业会展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篇5
关键词:争端解决机制;NAFTA;CAFTA;中韩贸易协定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6-0145-03
一、TPP争端解决机制概述
秉承自由贸易的精神,TPP中的很多规则打破了传统国际贸易规则的守旧模式和弊端,这其中就包括了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和变革。TPP的争端解决机制设置在B部分,它通用于TPP成员国政府间就TPP协定的普遍适用、解释和实施所引发的纷争。TPP争端解决机制的框架主要为适用范围、磋商和谈判、仲裁三大部分的内容,也就是说,TPP的争端机制为“一局终裁”制,通过建立临时专家组(Ad hoc panel)一次性解决问题[1]。
B部分适用于当事方与另一当事方的投资者之间有关协定涵盖投资的争端。协定涵盖投资指:就协定一当事方而言,在协定另一方投资者领土内的投资,该投资在本协定生效之日业已存在的,或本协定设立、取得、随后扩展之日存在的,该投资是根据法律和法规具有符合宪法地位的,前提是这种形式要求没有实质性地损害一当事方给予另一当事方投资者的保护,或本章下涵盖的投资。
如果发生相关的投资争端,争端相关方应该先通过磋商和谈判解决争端,这包括利用无约束力的第三方程序,如斡旋、调解和调停。磋商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并说明争端的性质。一旦收到相关通知,国家当事方可要求相关投资者在3个月内先寻求国内可适用的行政审查程序解决,该种程序是该国家当事方法律和法规有专门规定的。这实际上规定了“先用尽国内行政救济措施”的程序。这里需要注意的,仅提出了用尽行政程序,而不是法院程序。
TPP国家当事方与投资方之间的投资争端的解决方法主要是仲裁。TPP内涉及内容包括提交仲裁的事由、同意仲裁的表示、各方同意的前提和限制、仲裁员的选择、仲裁的进行、仲裁程序的透明、适用法律、案件合并、仲裁裁决和文书送达等内容。
总体来看,这种争端解决机制打破了传统国际贸易多边解决机制的做法。也应该看到,之所以有这种争端解决机制的出现,缘于成员国以往国际贸易谈判的经验和对传统争端解决机制变新的要求,是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纵深发展的最新成果。
二、TPP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对传统解决机制的冲击及其评析
(一)TPP争端解决机制对传统解决机制的冲击
1.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冲击
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端解决模式方面。根据WTO《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英文简称DSU)的规定,WTO成员自身经贸措施所引发的成员政府间的纷争实行“两审终审制”,以常设上诉机构(Standing Appellate Body)的上诉复审(Appellate Review)强化WTO争端机制的司法功能。该制度是WTO最引以为傲的成就,并成就了其国际法典范的地位。而TPP实行的是“一局终裁”制的争端解决模式,一次性解决争端,不可谓是对WTO多边争端解决模式的突破和创新。
二是引发管辖权争议。这是由于TPP力主自由磋商解决争端,TPP参照WTO确立的争端解决机制,设置磋商机制和专家组裁判机制,各方一旦将争议提交至专家组,那么专家组的最终报告将对成员国具有法律效力,成员国将必须履行。这种争端解决机制在简化争端解决程序和强化专家组报告法律效力的同时,也导致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相竞合的可行性出现。也就是说,争议的各方既是WTO的成员又是TPP协定成员时,将必然会出现“挑选法院(Forum Shopping)”、“平行诉讼(Parallel Litigation)”等管辖争议问题的出现。而关于这个问题WTO未做规定,TPP协定尽管对冲突条款进行了设置,但对于WTO产生平行诉讼应如何解决也未作进一步的权威性说明和解释。①
2.对TPP对亚太区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冲击
2010年10月APEC会议上正式决议成立亚太自由贸易区,截至目前,该自贸区仍处于推进建设中,相关争端解决机制还未出炉。但是,在亚太区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区,也就是有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这两个区域自贸区自成立以来,运行良好,强有力地促进了本自贸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以这两个自贸区作为亚太区域自贸区的代表,论述TPP对亚太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冲击。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包括两项补充协定)规定了六套争端解决机制,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争端,并针对不同的领域设置了配套的争端解决机制,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活动提供了全面而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NAFTA的争端解决机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套争端解决并存,受案范围广泛。但是,该配套解决机制的不足也显而易见,诸如程序复杂、没有固定而统一的争端解决机构以及仲裁机构的效力无法保障等问题。而TPP争端解决机制恰好在吸收NAFTA优点的基础上,弥补了以上不足。
相对NAFTA来讲,由于CAFTA是后来成立的,因此CAFTA的争端解决机制相对要成熟一些,在很大层面上弥补了N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足,并结合了成员国多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设置了一些个性化的规则。例如,实行“一裁终局”模式、采取准司法争端解决机制、操作性比WTO以及NAFTA争端解决机制要明显加强、协调了与WTO管辖权问题等等。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C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足也凸显出来,如仲裁员的组成、裁决的效力以及执行力度等等问题。与NAFTA争端解决机制相同的是,TPP也对CAFTA争端解决机制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越方面进行了吸收,并对以上缺点进行了弥补。
因此,可以说TPP争端解决机制是成员国对以往国际自由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优点的集大成,在对旧有争端解决机制形成冲击的同时,另起炉灶,代表了新时代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新典范。
3.与中国自贸协定下的常规争端解决机制的比较
当前我国已与多个家和地区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关系。在具体争端解决机制上也采取了不同模式,并没有统一化。当前学术界比较关注的自贸区就是CAFTA、中韩自贸区以及上海自贸区。本文就这三个自贸区的争端解决机制问题做简要阐述。CAFTA的争端解决机制上文已经简单论述,不再赘述。
中韩自贸区于2015年6月1日刚刚成立,关于双方争议的解决规定在第20章。从此章的内容来看,中韩自贸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解决继续遵循采取双方合作和磋商的方式,并可以选择WTO或者双方共同参加的协议中规定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纷争,明确规定了对国际公法解释惯例和世贸机构裁决的采纳和考虑。①
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9月正式成立,其争端解决机制在很多方面吸收和借鉴了我国双边和多边自贸区的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争端解决机制。上海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力图在国内建立一个自贸区典范,因此在争端解决机制上设立了集中管辖制度、允许当事人自由选择适用法律、审理临时仲裁和友好仲裁制度,创新出“一局仲裁”制,确立严格的专家组遴选标准以及简化裁决程序等,呈现出与TPP同趋向的争端解决规则。但也可以看到,在审理透明度以及对裁判者资质、遴选的要求方面,没有办法与TPP争端解决机制相媲美。
通过以上三种我国自贸区争端解决方式的简述,可以发现我国在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和规划方面一直秉承的是时代特色和自有特点相结合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到TPP协定确实对以往的争端解决机制,尤其是以WTO为代表的争端解决机制造成冲击。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国际自贸区实践的发展,旧有的争端解决机制已经显现出滞后性,区域性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灵活性和特色恰好说明了这一点。TPP协定规定的争端解决机制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美国自贸区的实践和成员国以往经验,因此,TPP新型争端解决机制的出现是一种必然和趋势,我们必须慎重以待,吸收和借鉴其先进之处。
(二)TPP争端解决机制评析
TPP协定带来的冲击不仅仅表现在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它所要求的全领域、高标准以及高透明化的投资贸易方式以一股飓风般的架势席卷着亚太地区的各个生活领域,包括一国的政治生活。因此,很多学者在讨论TPP时往往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然而,通过上述TPP对现有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冲击可以看出,TPP代表的是一种时代趋势,因而,它的积极方面是应该得到我们的正确看待和评价的。就TPP的争端解决方式而言,它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1.力促争端解决机制在公法与私法性质方面最大限度的衔接和融合
众所周知,传统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仅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争议,也就是受理的内容主要为成员国内的措施涉嫌违反了协定的规定而导致的纷争,对于私人主体性质的纷争往往无所作为。TPP的争端解决机制在这一方面实现了突破。TPP争端解决机制一方面规定了常规化的争端解决机制,也“鼓励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的运用,只要成员国认为有益于争端的解决[2]。”但这并不意味着私人可以在国内提讼,并且TPP明令禁止这种行为[3]。TPP鼓励多元化的争端解决机制伴随着成员国一定义务的设定,也就是说,“成员方应当提供适当的程序,以确保有关提起仲裁的协议得以遵守,并确保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4]这也说明,此规定将争端解决机制在公法和私法性质方面尝试做最大程度的融合。可以看到,我国上海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在此方面吸收了此规定,或许这也代表了今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方向。
2.实现对“非贸易价值取向”义务的同等维护
TPP协定以全面性著称,这里的全面指的是贸易领域的全面性以及在争端解决机制上最大限度的多元性。但全面也只是相对的,TPP协定也不是以多元化为发展追求的。因此,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也只是确保TPP整体上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故而也不乏例外规定的设置[5]。从TPP争端解决机制排除在外的情形,有很大一部分WTO所未能调控和涉及到的领域,因此,就这些排除情形的争议解决问题,构成了TPP强制力无法覆盖的领域。但这也并不意味这些领域的争端无法解决,因为TPP争端解决机制赞同磋商和合作,这也就意味着允许政治手段来解决纷争。
TPP争端解决机制最让其成员引以为傲的突出亮点在于其争端解决机制对“非贸易价值取向”义务的维护,这主要表现在TPP争端解决机制对劳工标准和环境标准的严格设置上[1]。它打破了传统争端解决机制对这两个问题的不重视,辅之以常规解决机制来保障协议的效力和执行力度,因此,是迄今为止最为严格以及最高标准的劳工和环境问题争端解决机制。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体现的是“非贸易价值取向”义务,体现了TPP对这两种义务的同等维护。
3.TPP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性更为鲜明
前文中讲到TPP实行的是“一局终裁”模式,打破了WTO传统的争端解决机制模式,并且吸收了N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有益经验。从处理争议的时效性来看,TPP争端解决的时效比WTO缩短了数月。此外,在裁决的执行上,也相较WTO有很大程度的简化,并没有规定复审程序,这就大大提高了争端解决的效率。
众所周知,WTO上诉程序的设置是为了保证裁决的公正性和司法性,但上诉机制却不是唯一路径。因此,为了强化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性,TPP争端解决机制改进了WTO中同样存在的专家组程序,并实现了突破。这主要表现在对庭审公开性的要求、争端方诉讼材料最大限度公开的要求以及要求专家组接纳非官方书面意见的要求等[1]。另外,对于专家组成员的资格及其遴选也在WTO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和更为严格的要求。这些都凸显出TPP争端解决机制鲜明的司法性。
4.法律技术操作上更为精细
由于TPP争端解决机制实行的是“一局仲裁”的简易模式,因此对专家组法律技术的操作性明显加强,这也是争端解决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上,TPPM行了细致化和精细化的要求。这就为具体的法律适用提供了明确的公约依据。这是因为WTO的只是笼统以“依照解释国际公法的习惯规则”来进行说明,并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并且给争端方也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TPP法律技术的精细还体现在对WTO裁决的先例的认可上,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要求专家组对已有WTO裁决意见的考虑,将WTO法理纳入了TPP协定的解释要素中,这也是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突破。
三、TPP争端解决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一)提高适应争端解决机制的能力
通过前文对TPP争端解决机制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TPP争端解决机制无疑是目前最为先进和前沿性的争端解决机制,集大成以往国际贸易传统争端解决机制,它代表的是今后国际自由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方向,因此,问题的焦点已经不是制度本身的合理性,而是如何提高自身对这种争端解决机制的适应能力问题。尽管我国新签订的自贸协定(诸如《中韩自贸协定》、《中澳自贸协定》)以及上海自贸区的争端解决机制在很多制度设计上都有TPP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类似设置,但也应该看到我们背后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已经不仅仅是规则层面上的简单考量,而是国家的整体能力方面的考虑。因此,为了更快地与国际接轨,我国应在国家整体经济建设以及暂时不能加入TPP谈判的一些考虑因素方面,得到提升和强化,以争取尽早加入到TPP谈判中,实现我国自身的利益诉求。
(二)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对庭审透明度的强化
近年来,信息公开成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是保证权力得到有效监督的重要途径。同样的,对于争端解决机制而言,庭审透明化是裁决司法化和公正化的强力保障。我国新近签订的自贸协定中均对这一方面没有明确规定,不可谓是明显的不足。我国应积极借鉴TPP争端解决机制中对庭审透明化的要求,接受公众对庭审裁决的监督,从而保障裁决的效力和公信力,并逐步实现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要求接轨。
(三)严格对裁判员资质的要求和遴选
前文中讲到,上海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中韩贸易协定》以及《中澳贸易协定》对专家组裁判员资质的要求上,较之以往更为严格,并呈现出与TPP同趋向的要求,但裁判员的资质水平要求和遴选程序上仍有不足,应以TPP为范本,积极借鉴有益经验,构建一套更为完善的裁判员资质和遴选规则出来。
参考文献:
[1] 《TPP协定》概要.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官方网站[EB/OL].https://ustr.gov/about-us/policy-offices/press-of
fice/press-releases/2015/october/summary-trans-pacific-partnership.
[2] 龚红柳.TPP协定下的常规争端解决机制:文本评析与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1).
[3] Onathan Band,The Sopa-TPP Nexus[M].America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2012.
[4] Margot E.Kam inski,TheU.S.Trade Representative's Democracy Problem:The Anti-Counterfeting Trade Agreement(ACTA)As
篇6
关键词:剪切;精度;成材率
1 概述
我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势头依旧良好,建设规模继续扩大,虽然仍将面临诸多压力,但我国经济稳中求进,GDP增速仍将保持在6.8%左右,各种需求仍然较为强劲,但是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随着钢铁下游产业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用户不仅在产品质量、价格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供货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求钢铁企业大幅度缩减交货周期,以减轻钢铁原材料的库存和资金占用。特别是部分冷轧汽车钢板用户甚至要求提供“即时供货服务”以实现用户钢铁原材料采购的无库存管理。另外有些企业在采购钢材的过程中提出要求能够为其提供钢卷和钢板的分卷、剪切、预加工处理和配送服务以提高其钢材利用率,降低其投资成本和生产、运输成本。钢材用户结构中中小型用户数量快速上升,中小型用户的比例越来越高。中小型用户采购的特点是采购次数多,每次的采购量较小,采购的钢铁产品规格多,钢种要求复杂。而且,交货周期短、交货期要求严格,也更希望能得到钢铁企业提供的即时供货服务和钢材预加工处理服务。随着国内现代物流配送业的快速发展,以汽车、家电、造船、集装箱为主的客户,对钢厂销售的个性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对板材进行剪切加工、合理套裁配货,已成为钢厂及大型流通商钢板销售的主要模式,是钢厂产业链向市场终端延伸的服务平台,国内多家钢企都开展了冷轧卷板开平剪切生产线的建设。
2 冷轧卷板加工生产线的定义与特点
2.1 冷轧卷板加工生产线的定义
冷轧卷板加工生产线分为纵切生产线和横切生产线,所谓纵切生产线,是指冷轧卷板在冷加工状态下按指定尺寸,纵切成若干小卷,并重新卷起的生产流水线;所谓横切生产线,是指冷轧卷板在冷加工状态下矫平后,按指定尺寸,横切成若干块钢板,并成垛包装的生产流水线。
2.2 冷轧卷板加工生产线的特点
2.2.1 尺寸精度高。冷轧卷板加工生产线是在钢材冷状态下剪切,横切产品定尺精度可达±0.3mm,纵切产品定尺精度可达±0.03mm,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精确加工。
2.2.2 消除钢材内应力。开平板是在冷轧状态下机械开平,可以大大消除卷板内应力,其应力消除一般在60%-80%,内应力的消除对钢板的各项机械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2.2.3 钢材利用率最大化。钢材按客户要求精确剪切定尺,定尺后的尺寸基本按照金属产品最后的规格量身定做,在下道加工工序中,产生的头尾、边角料大大减少,从而大幅提高了钢材利用率,冷轧卷板开平剪切生产线的成材率可以达到98%。
2.2.4 轧制成材率上升。冷轧钢厂轧制过程发现卷板存在缺陷的,通常判定为废板或次板,而冷轧卷板通过冷轧卷板加工生产线开平,开平后剪切掉存在缺陷的部分,其余部分仍可作为合格成品板出售,从而大幅提高了冷轧钢厂的轧制成材率。
3 冷轧卷板加工生产工艺介绍――以江西新钢板材加工有限公司拟建设的1650冷轧卷板加工横切生产线机组为例
3.1 生产品种与规格
3.1.1 产品品种。1650mm冷轧卷板开平横切生产线以开卷、平整1650mm的冷轧卷板产品,并按客户要求剪切成定尺板产品。
3.1.2 产品规格。1650mm冷轧卷板开平横切生产线产品规格:厚度:0.3~3.0mm;宽度:700~1650mm;长度:400~4000mm;垛重:Max.6t。
3.2 执行标准
车间产品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检验和交货。根据用户要求,产品也可以按不同的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检验和交货。
3.3 原料及金属平衡
3.3.1 原料。1650mm冷轧卷板开平生产线车间所用原料为新钢1550mm冷轧厂生产的冷轧卷板。
原料规格:带钢厚度:0.3~3.0mm(冷轧卷为≤2.0mm,>2.0mm的为酸洗板);带钢宽度:700~1650mm;钢卷内径:508mm和610mm(带内筒);钢卷外径:max.φ2100mm;抗拉强度:厚度≤2.0mm的max.980MPa,>2.0mm的max.490MPa;最大单重:25t。
3.3.2 金属平衡。冷轧卷板开平横切生产线生产20万吨成品板时,年需原料20.4万吨,产品按客户要求尺寸剪切后,头尾、边角料回收作为炼钢用废钢。
3.4 生产工艺流程
3.4.1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工艺流程:原料区域的吊车将冷轧钢卷放到横切机组的原料存放台上,人工拆除捆带后上卷小车从钢卷存放台上把钢卷托起并送到开卷机旁位置;与开卷机卷筒垂直对中后,上卷小车把钢卷送到开卷机中间位置,开卷机卷筒涨径同时压辊压住钢卷,上卷小车下降并退出作业线。
引料台摆起并伸到位,点动开卷机,打开钢卷并把带头送入夹送辊。夹送辊与开卷机联合点动送料,将带头送入切头剪,将超厚的带头切掉后(料头废料小车收集,板型好,也可根据客户需要不剪切),经对中装置对中后,经3辊矫直机初矫、初矫后再对中进入六重19辊矫直机精矫、精矫后NC电脑控制定尺,喂料夹送装置送进飞剪剪切,横切剪先剪切一次清零后,全机组联合启动,定尺夹送装置按定尺喂送带钢,并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横切剪的动作。剪切后经皮带输送机送入垛板机进行垛板(垛板机上预先放置好了垛板架)。根据设定的张数,垛满后的成品垛板台下降,把板垛放到板垛输出辊道上,然后将板垛送至旁边的包装工位上,手动打包机打包,包装好后由吊车将板垛(包括垛板架)放至成品存放场称重后等待发货。
3.4.2 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如图所示。
4 结束语
随着钢铁下游产业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用户不仅在产品质量、价格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供货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求钢铁企业大幅度缩减交货周期,以减轻钢铁原材料的库存和资金占用。部分用户甚至要求提供“即时供货服务”(Justintime)以实现用户钢铁原材料采购的无库存管理。另外有些企业在采购钢材的过程中提出要求能够为其提供钢卷和钢板的分卷、剪切、预加工处理和配送服务以提高其钢材利用率,降低其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
随着国内现代物流配送业的快速发展,以汽车、家电、造船、集装箱为主的客户,对钢厂销售的个性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对板材进行剪切加工、合理套裁配货,已成为钢厂及大型流通商钢板销售的主要模式,是钢厂产业链向市场终端延伸的服务平台。因此,筹建开平剪切生产线,是服务江西及长三角地区的汽车、家电、造船等终端客户,提高核心市场份额,实现板材营销目标的必备手段。我国钢铁行业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钢铁生产企业、贸易企业都在探索如何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漩涡,跨越企业、行业、地域界限,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建立牢固的产业供应链体系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与终端客户群建立共存的供应链和产业链,获取稳定的、持续的、忠诚的、有一定规模的终端客户群,已经成为钢厂和钢铁贸易商参与市场竞争、摆脱市场波动、获取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和竞争优势。钢材加工开平剪切生产线的建设已经被证明是与终端客户群建立共存供应链体系的重要手段。
篇7
关键词:港口;港口物流;物流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129-02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逐步复苏,后金融危机下的现代物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现,物流产业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其战略地位日益加强,并已成为能否有效地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的重要依托。因此,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可持续性的发展将是各个港口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各港口保持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港口也已意识到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纷纷加快了对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使其从传统的装卸服务型港口向物流服务型港口转型,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国外主要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流阶段、配送物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而今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国外港口吞吐量较大的几个港口,在港口物流建设上,也走在了世界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前列。
1.1鹿特丹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
鹿特丹港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港口管理局拥有很大的经营管理自和土地使用权,由其统一港口地区的码头设施和临港工业以及其他设施的用地管理。通常港口管理局拿出一部分仓库和堆场开辟为公共型港口物流中心,但其只负责管理和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本身不直接参与物流中心的经营。当物流中心建成后再由港口管理局有重点地选择业务基础牢固,信誉好的物流经营方加盟,逐步吸纳工商企业加入物流中心,便其将原材料采购,配送等职能交由物流中心负责,参与供应链管理。一般说来鹿特丹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租赁给企业自主经营;二是港口配套设施齐全,储、运、销形成一条龙服务;三是港口物流中心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四是港口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物流链。
1.2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安特卫普港的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共同出资型物流中心模式。该模式通常是以港口为依托,联合数家水、陆运输企业或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现代物流中心,成为装卸、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的统一体,开展一条龙、门到门、架到架的综合。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解决港口资金缺乏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化物流中心的经营和管理技术及运作方式。一般来说安持卫普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由港务局与私营企业共同投资;二是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三是有着畅通的集疏运网络;四是有着高效的政府管理方式。
1.3新加坡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具有供应链型物流中心和联合型物流中心两种模式的特点。供应链型物流中心是由港口物流企业与航运物流企业共同组成物流中心,这种模式是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各方分工合作,共同投资组成紧密型物流集团来经营航运与物流两个供应链环节。联合型物流中心是由港口与保税区,或者与所在城市共同组建的物流中心。一般说来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实行自由港的政策,为客商提供方便和优惠;二是物流分工明确,集约经营;三是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四是物流服务形式多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图1
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不断深人与成熟,发展中心城市的港口物流已经越来越引起物流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港口物流取得迅速发展。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宁波、青岛、广州、深圳等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加上香港、高雄、我国亿吨大港口已占世界亿吨大港半数之多。与此同时,集装箱吞吐量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最大亮点,香港、上海、深圳港均位列世界集装箱港口前列。当前,国内港口拓展物流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在码头建设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港口提供装卸、仓储等服务。如上海港、大连港、汕头港、天津港等都已建设港口物流园区。但从目前港口物流发展整体现状来看,我国的港口物流还基本上处在传统物流状态,与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集疏运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充分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2)物流规模普遍较小,辐射范围狭窄。港口物流与相关的海运、铁路、公路等大型物流企业联系不紧密,缺乏长期、紧密的伙伴关系。
(3)我国港口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不多,系统利用率不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4)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决策层、管理层对现代物流的认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5)大多数港口在物流建设上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与远景规划,有的港口发展战略与规划脱离了自身实际,可操作性差。
(6)港口布局网络尚不够合理,枢纽港、喂给港体系还未确立,信息化水平较低,港口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还没有真正形成。
3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启示
3.1要重视港口的管理模式对港口物流的影响
港口管理模式对港口的运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港口的发展。而港口的发展又是港口物流发展之源,没有港口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所以,港口的管理模式将通过对港口发展的影响间接影响港口物流的发展。纵观世界港口的发展历程,政府或国有企业共同管理港口的模式普遍存在,目前出现的港口民营化趋势,主要是为了有利于有效克服港口公有公营的种种弊端,提高港口管理效率,有利于有效筹集和利用资金,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该模式把政府参与管理、发挥港口的社会公益性与私人或股份制公司经营发挥其市场化经营的高效性相结合,有利于港口的公益性、经济性同时发挥。
3.2积极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
临港工业是当今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首选产业,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内外临港工业发展情况看,沿海国家和地区首先以沿海港口为依托,吸引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向沿海港口集中,形成贸易、加工、金融和运输中心,通过沿海港口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经济中心沿海化,促进港口城市和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3.3加大港口物流整合力度,凝聚合力,营造秩序
一个完整的物流链可能包含海运、港口、铁路、公路甚至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涉及到海关、商检、金融等诸多部门,这些部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要发展好港口物流,必须取得政府支持,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加大力度对港口物流所涉及到的产业进行整,积极引导传统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对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的经营者,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或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利益共同体,规范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各种运输资源的合力,保证物流链的通畅和高效运行,促进物流规模的不断扩大。
3.4积极促进港口物流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建设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覆盖港区生活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实现各企业、客户和有关管理机构的信息充分互联,形成港口与港口、港口与海关、港口与货主、港口与承担商连接的有机整体。不断完善港口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建立港口完善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在内部的业务流程之间以及与业务伙伴之间做到信息共享,交换和流动的同步化,在物流管理术语、物流安全管理技术系统、集装技术系统、物流成本合算方法、物流单证体系、商品信息编码体系、物流管理信息平台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高标准化程度。
3.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通晓港口物流管理的技术人才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要立足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全面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同时,大力构建引进人才平台,开辟招才引智渠道,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港口物流等专业的海洋经济发展人才,突破人才瓶颈制约。构建多层次的奖励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人才创业创新。大力推广全国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注重培养与港口物流实践相结合的人才,造就一批熟悉港口物流运作规律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提高整个港口物流产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6要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制定实施高起点、科学化的物流发展战略与规划
目前的现代物流逐步在向全方位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全方位主要体现在各港口物流中心均围绕主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增值服务,包括提供各种金融、保险服务和最佳物流解决方案等服务。一体化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流企业内部的一体化。另一方面是物流企业与港口其他产业及至腹地发展的一体化。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除了需要对传统装卸业务进行改造和深化外,还要求建立相应的配送园区,货物深加工区等,并有效整合各个环节,使之和谐运作;同时,还要求走港区联动之路,把港口经济与自由贸易区域或保税区的功能加以配套,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言秋.金融危机对港口物流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理论学刊,2009,(7).
[2]庄倩玮,王健.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启示[J].物流技术,2005,(6).
[3]纪少波.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港口装卸,2004,(3).
[4]王凌峰.海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简况[J].中国水运,2008,(11).
[5]邢丽新.简述我国港口物流发展[J].实践与探索,2008,(6).
[6]范立力.全球港口物流一瞥[J].中国港口,2008,(11).
篇8
(一)调查的目的
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外贸业务单位对第一线工作人员在外贸英语应用能力上的要求,改进我院外贸英语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我院培养的国贸专业毕业生能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
(二)调查的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与高职院校对口的一些外贸业务用人单位中的从业人员,其中单证员占21%,报关员占17%,报检员占12%,外贸业务员占33%,货代员占10%,其它占7%。共发出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60份。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的主要内容有:1.您目前从事的工作;2.您的最高学历;3.您认为以下哪一类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最适合从事外贸行业一线工作?4.您所在的工作单位中,那些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人与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人在国际贸易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上的区别;5.您在学校学到的外贸英语知识和技能能否满足您目前工作的需要?6.外贸英语学得不好对就业和升职的影响;7.您通过了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几级考试?8.拿到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对您的就业是否有帮助?9.您在大学期间学过以下哪些外贸英语类课程?10.您认为以下哪门课程对您的工作最有帮助?11.您在工作中使用外贸英语的机会;12.外贸英语在您的工作中主要用于哪些方面?13.您毕业以后是否坚持学习外贸英语?14.在高职高专外贸英语类课程教学中,您认为应把以下哪项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15.您是否赞成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
二.调查结果及理性分析
(一)调查结果
1.您目前从事的工作A.单证员(21%)B.报关员(17%)C.报检员(12%)D.外贸业务员(33%)E.货代员(10%)F.其它(7%)2.您的最高学历A.研究生(0%)B.本科(23%)C.专科(67%)D.其它(10%)3.您认为以下哪一类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最适合从事外贸行业一线工作?A.专业能力强,但英语较差(5%)B.专业能力差,但英语能力强(3%)C.专业能力强,英语能力也很强(92%)4.您所在的工作单位中,那些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人比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人在国际贸易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上A.更强(42%)B.更弱(5%)C.差不多(25%)D.不知道(28%)5.您在学校学到的外贸英语知识和技能能否满足您目前工作的需要?A.能(18%)B.不能(82%)6.外贸英语学得不好对就业和升职的影响A.有很大影响(33%)B.有一些影响(55%)C.没有影响(12%)7.您通过了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几级考试?A.一级(BEC1)(22%)B.二级(BEC2)(8%)C.三级(BEC3)(0%)D.没有通过(70%)8.拿到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对您的就业是否有帮助?A.帮助很大(35%)B.有一些帮助(45%)C.没有帮助(5%)D.其它(15%)9.您在大学期间学过以下哪些外贸英语类课程?A.外贸英语阅读(33%)B.外贸英语口语(87%)C.外贸英语函电(87%)D.经贸知识英语(27%)E.外刊经贸知识选读(40%)F.外贸英语写作(27%)G.其它(42%)10.您认为以下哪门课程对您的工作最有帮助?A.外贸英语阅读(20%)B.外贸英语口语(30%)C.外贸英语函电(23%)D.经贸知识英语(7%)E.外刊经贸知识选读(13%)F.外贸英语写作(3%)G.其它(3%)11.您在工作中使用外贸英语的机会A.很多(57%)B.一般(43%)C.很少(0%)D.不用(0%)12.外贸英语在您的工作中主要用于哪些方面?A.阅读和翻译资料(33%)B.与客户口头交流(30%)C.起草函电、合同等文件(27%)D.商务谈判(8%)E.其它(2%)13.您毕业以后是否坚持学习外贸英语?A.是(83%)B.不是(17%)14.在高职高专外贸英语类课程教学中,您认为应把以下哪项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A.听(2%)B.说(38%)C.读(25%)D.写(27%)E.译(8%)15.您是否赞成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A.赞成(20%)B.不赞成(67%)C.无所谓(13%)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下面对问卷调查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统计结果进行一些理性分析。
第一,从事外贸一线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从调查结果看,对“您认为以下哪一类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最适合从事外贸行业一线工作?”这个问题,92%的人都选择“专业能力强,英语能力也很强”这个答案,只有5%的人选择“专业能力强,但英语较差”,3%的人选择“专业能力差,但英语能力强”。由此可见,既懂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又懂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是外贸人才就业市场的宠儿。另外一个问题也证明了外贸英语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您在工作中使用外贸英语的机会”,57%的人选择“很多”,43%的人选择“一般”,0%的人选择“很少”,0%的人选择“不用”,说明被调查的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使用到专业英语。专业英语能力的强弱还会影响到个人的就业和升职,对“外贸英语学得不好对就业和升职的影响”这个问题,33%的人认为有很大影响,55%的人认为有一些影响,只有12%的人认为没有影响。
第二,外贸英语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对于“您在学校学到的外贸英语知识和技能能否满足您目前工作的需要?”这个问题,仅有18%的人认为能满足目前工作的需要,82%的人都认为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确,高职院校当前的外贸英语教学存在教学模式老化,大纲设置不能跟上时代要求,师资力量薄弱,书本知识与实际运用脱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素质复合型外贸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的外贸英语类课程进行改革。探讨出一套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加强专业英语的技能训练,有效提高外贸英语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个高职院校外贸英语教师面前的课题,值得进行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
第三,获得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能提高学生就业率。第8个问题是“拿到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对您的就业是否有帮助?”35%的人认为帮助很大,45%的人认为有一些帮助,认为没有帮助的人只占5%。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考试根据商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需要,对考生在经济贸易和商务活动的一般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的能力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并提供标准统一的权威证书,即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因此,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可被各类涉外企业、部门、组织或机构用来招收职员时作为英语能力的证明,也可被商务工作人员或英语学习者作为提高英语水平的验证等,对即将进入就业领域的在校学生或已工作的青年来说,它是就业、求职的重要砝码。
第四,在外贸英语类课程教学中,应把“说”这一项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对于问题“在高职高专外贸英语类课程教学中,您认为应把以下哪项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选择“说”的占38%,选择“写”的占27%,选择“读”的占25%,选择“译”的占8%,选择“听”的占2%。外贸英语类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外贸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的密切结合,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强化学生的外贸专业技能,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鉴于从事外贸一线工作的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的大多数时候都要运用英语与客户进行口头交流或商务谈判,(这一点可以从问题“外贸英语在您的工作中主要用于哪些方面?”中得到证实,选择“与客户口头交流”的占30%,选择“商务谈判”的占8%,这两项加在一起占38%,而选择“阅读和翻译资料”的只占33%,选择“起草函电、合同等文件”的占27%),所以外贸英语在进行听、说、读、写、译五大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说”这一项技能的培养。
第五,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不适合实行双语教学。对“您是否赞成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这个问题,持不赞成态度的占67%,持赞成态度的占20%,认为无所谓的占13%。在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运用双语教学,即用母语(汉语)和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讲解和演示,可使学生在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英文听、说、读、写等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使用两种语言进行相关知识交流的技能,并具有适应不同语言环境下工作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四型”(国际型、复合型、创造型、应用型)的国际贸易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专业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学生的英语水平必须达到教学所需要的程度,教师必须拥有用英文表达学科知识的能力、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等重要素质,还要求使用外语原版教材。然而,目前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国贸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基础普遍较差,实施双语教学的师资严重匮乏,且缺少适用的原版教材。可见,在目前情况下,高职院校实施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条件还不够成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三.教学改革的思考
笔者认为,要切实把外贸英语类课程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就要花大力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已在高职院校从事了几年的外贸英语课程教学,亲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不够重视,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不浓厚。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专业英语课程不如大学英语课程重要,学起来没什么动力。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高职院校普遍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大学英语三级或四级考试才能拿到毕业证书,这一要求给学生施加了学学英语的压力,同时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动力;而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国贸专业学生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上并没有做出较为具体的要求,也没有要求他们必须拿到专业英语能力证书,这就难以促使学生形成强大的学习专业英语的压力和动力。而在现实社会中,专业英语能力的强弱与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外贸从业人员的升职联系非常紧密,这一点在这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中也被反映出来。可见学生的认识和现实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对外贸英语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不够浓厚,这主要跟此类课程的特点和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外贸英语类课程不是单纯的外语课,也不是经贸课,而是英语和经贸并重的课程,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技能,还要学习外贸专业知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难于大学英语。另外,当前的高职院校在此类课程教学中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以上问题,高职院校要想在其外贸英语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取得良好的成效,第一步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培养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兴趣。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在传统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影响下,外贸英语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最典型的是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这种以形式为中心的教学,即语言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对学生了解语言体系的概念、规则及句法特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意识,在语言交际中能自动识别形式,顺利处理信息构建意义,的确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学主要表现为对各种语言点(包括外贸专业术语、疑难词汇、复杂句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如词汇搭配、句型操练、难句翻译等。但是,在外贸英语教学中,只注重形式教学,与教学目的相距甚远,有“见树不见林”之嫌。依笔者之见,传统的外贸英语教学模式至少有三大不足之处:1.上课以教师为中心,师生之间交流不够,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上课教师“满堂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讲和记笔记。学生把笔记量的多少作为上课收获的标准,害怕参与交际活动。2.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太少。学了几个学期的外贸英语,懂得几个外贸术语,如FOB,CIF,CFR,但具体哪一种环节使用哪一种外贸术语却不得而知。3.学生的思辨能力得不到锻炼。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形势,外贸人才需要有较强的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谈判时说话有条有理,思路清晰,语言严谨;书面表达时落笔流畅,文字优美。但是由于上课交际活动太少,很少用英语思维,学生用英语表达时难免磕磕碰碰,“迁移”到书面表达时,也是词不达意,思路狭隘。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外贸人才素质的提高,难以实现高职高专“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改革其外贸英语课程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近年来兴起的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授课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组织者转变为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与教的关系,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大胆加以改革和创新。
(三)鼓励学生考取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证书,提高就业率
剑桥商务英语证书(CambridgeBusinessEnglishCertificate,简称BEC)考试,是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UniversityofCambridgeLocalExaminationSyndicate,简称UCLES)专门为我国设计的英语水平考试。它是根据英语为非母语国家的人员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需要而设计的。BEC属专门用途英语考试。与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英语水平考试如大学四、六级考试不同,后者主要是针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考核。BEC考试则主要考查考生在商务方面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BEC考试分为三级:BEC一级、二级和三级。BEC1为初级语言水平考试,难度相当于我国大学英语四级,就剑桥英语考试系列来说,它介于入门英语考试和初级英语考试之间;BEC2介于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之间,相当于剑桥第一证书英语考试;BEC3介于我国大学英语六级和英语专业八级之间,相当于剑桥熟练英语证书考试。目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学生中有一些人英语基础比较好,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再经过几年的外贸英语课程的学习,通过BEC一级考试的可能性很大。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证书为希望在国际商务环境中使用英语的学习者提供了英语语言的合格证明。BEC1证书是为需要在办公室工作中使用商务英语的雇员而设计的。在招聘人员时使用BEC1证书作为基本商务英语语言要求,可以使公司准确评估应聘人员的真实商务英语运用水平;BEC2证书适用于中级管理层的雇员,作为鉴定具有中级商务英语水平雇员的工具;BEC3证书证明了证书持有者在广泛的专业领域使用商务英语的能力。BEC证书正被许多大公司用作商务英语测试标准,以便公平地评估在真实商务环境下雇员的英语水平,使人力资源部门和培训部门能准确评估雇员商务英语的运用技能。鉴于此,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学生如果能考取BEC1证书,将为他们的就业、求职增加了一个重要砝码,这一点在此次问卷调查结果中也得到了体现。由此可见,鼓励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学生考取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证书,提高就业率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篇9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历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是
A.花旗银行 B.汇丰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大通银行
2.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
A.金融服务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信用中介
3.单一银行制在以下哪个国家最为普遍?
A.美国 B.中国
C.英国 D.日本
4.银行权力机构是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行长办公室
5.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属于
A.经营成果报表 B.静态报表
C.内部财务报表 D.动态报表
6.下列对RAROC评价法表述正确的是
A.是国际上商业银行最为普遍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B.其理论基础是股东必须获取一定收益以补偿投资风险
C.是收益与VAR值的比值
D.运用中考虑的成本费用少
7.《巴塞尔协议》规定,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
A.2% B.4%
C.8% D 10%
8.在以下存款品种中,属于交易账户的是
A.通知存款账户 B.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C.养老金存款账户 D.储蓄存款账户
9.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梯形期限法是
A.将资金分别投放于短期和长期证券
B.根据商业循环周期买卖证券
C.将大部分资金投入长期证券和中期证券
D.将资金平均投入各种期限的证券
1 O.融资租赁的特征是
A.租赁合同期限基本与设备耐用年限相同
B.出租人负责设备维修和保养
C.由出租人选定设备并出资购买
D.租期届满,承租人必须将设备退回
11.以下表外业务中,属于无风险业务的是 .
A.贷款承诺 B.信用证
C.结算业务 D.远期利率协议
12.“票据发行便利”属于
A.存款业务 B.借款业务
C.表外业务 D.证券投资
13.美国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NMA)的主要业务是
A.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B.为抵押贷款提供担保
C.充当商业银行抵押贷款业务的经纪人 D.购买抵押贷款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
14.以下属于市场风险的是
A.利率风险 B.流动性风险
C.违约风险 D.经营风险
15.出口押汇属于
A.国际结算 B.贸易融资
C.外汇买卖 D.项目贷款
16.所谓“卖方信贷”是指
A.出口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贷款
B.进口国银行向出口商提供贷款
C.出口国银行向进口商提供贷款
D.出口国银行向进口国政府提供贷款
17.如果银行以100元的价格购入一张票面收益率为10%的证券,如果在持有该证券期间, 通货膨胀率为12%,则银行的实际收益率为
A.-4% B.-2%
C.2% D.4%
18.银行采用价格领导模型对贷款定价时,使用的优惠利率是
A.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B.大额存款单利率
C.对优质客户提供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 D.国库券利率
19.银行信托业务的特点是
A.委托人同时也是受益人
B.体现“受人之托,为人管业,代人理财”
C.银行除收取手续费外,还能参与一部分收益分配
D.主要业务品种是和咨询
20.如果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是负值,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是
A.当利率上升时,净利息收入增加
B.利率变化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不确定
C.当利率下降时,净利息收入增加
D.利率变化对净利息收入无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分行制的优点有
A.易于调剂资金 B.具有规模效应
C.限制垄断 D.易于管理
E.风险分散
22.商业银行的第二级准备包括
A.短期证券 B.库存现金
C.存放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D.通知贷款
E.存放同业款项
23.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有
A.获取利息收益 B.增强流动性
C.分散风险 D.获取资本收益
E.获取手续费收入
24.商业银行流动性经营管理原则要求
A.控制信用风险 B.随时满足客户的提存要求
C.使股东获得较高的收益 D.满足客户必要的贷款需求
E.为政府创造税收
25.银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包括
A.发放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B.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
C.从中介服务中获得的手续费 D.吸收存款取得的现金
E.发行债券取得的现金
26.国际上流行的信用风险分析模型有
A.Credit Risk+模型 B.KMV模型
C.VaR模型 D.Credit Metrics模型
E.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
27.根据《巴塞尔协议》,在商业银行资本计算中,以下项目应予扣除
A.重估储备
B.对从事银行业务和金融活动的附属机构的投资
C.长期附属债务
D.混合资本工具
E.商誉
28.在以下风险管理方法中,属于“风险转嫁”的有
A.贷款信用保险 B.远期外汇交易
C.将风险报酬计入贷款定价中 D.建立风险损失准备金
E.贷款转让
29.关于证券收益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当期收益率是票面收益和证券现行市场价格的比率
B.到期收益率未考虑证券的资本收益
C.票面收益率等于当期收益率
D.当期收益率考虑了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化
E.到期收益率是当期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之和
30.导致国家风险的具体因素包括
A.利率波动 B.紧缩银根政策
C.政权交替 D.经济制裁和经济封锁
E.汇率波动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1.简述贷款五级分类法的含义。
32.什么是经济资本?与传统的银行资本管理相比,经济资本有何特点?
33.商业银行存款业务有哪些风险?为防范存款风险,监管*建立了哪些重要制度?
34.简述贷款定价方法的基本内容。
35.简述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四、计算题 (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4分,第37小题6分,共1O分)
36.A银行的资产是100万元,年净利润是1万元,资本是25万元,财务杠杆比率是4。假设资产收益率不变,如果银行将资产规模扩大到250万元,试计算该银行的杠杆比率和资本收益率。
37.B银行的总资产为100亿元,资本金为4亿元,红利分配比例为40%,未分配利润为4亿元,资本比率为8%,假设资产收益率为0.99%,资本比率不变,如果要支持12%的资产增长率,银行的红利分配比例应调整为多少?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篇10
【关键词】公共开放型 北海港口
保税物流业务 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80-02
自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立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以来,国际贸易对港口物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特别是广西保税物流开展以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保税物流贸易数量急增,而保税物流人才供不应求。2010年,《关于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的决定》文件确定了包括海洋经济在内的“14+4”产业集群,北海港口经济属于自治区重点打造的产业经济之一。2012年,国务院赋予北海港从事保税物流业务后,北海港口开始承办保税物流人才培训业务。本文探讨基于公共开放型的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模式。
一、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模式简述
(一)国外典型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
模式介绍
1.德国的跨行业培训型职业中心模
式。德国的职业培训不在单独工作岗位上实施,而是在不承担生产任务的大中型企业车间里实施,这类车间提供专门设备培训岗位技能。其呈现如下特点:(l)职业培训机构设置的培训包含两个方面,既有基础教育又有专业培训,接受培训者既能学习技能,又能学习理论,培养其工作后科技革新和继续学习的能力。(2)选择职业培训机构承担机构时,要考虑附近的职业学校,以便和职业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3)职业培训机构不能依赖每一企业而生存,应脱离企业,具有独立培训的条件和资源、可以进行独当一面的职业培训。(4)职业培训机构对所有符合职业培训要求的劳动者开放,特别是针对即将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劳动者开放,因为他们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2.新加坡的教育工厂型职业培训模
式。教学工厂是把企业的需求和职业教育进修有机整合和融合,通过教学工厂培养出来的劳动者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于一身,使职业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其特征如下:(1)创建优良的学习环境。学生不必到企业实习,由企业和职业院校派遣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和教师互动互学。(2)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通过项目训练、项目开发,学生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3)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学习,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组织、学习、探索的职业习惯和素养。(4)教学工厂与企业紧密联系。教学工厂开设的培训课程与企业需求保持高度一致,并且,课程技术水平要与时俱进,甚至具有超前性。
(二)我国主要城市公共开放型职业
培训模式介绍
随着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培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建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公共实训基地30多个,以院校为基础的开放型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1000多个。
1.苏州的公共服务职业培训模式。其具有以下特点:(1)职业培训为公共服务
产品,具有公益性特征,面向全社会开放。职业培训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开展免费实训和资培训,规范合理地获得政府公共职业培训补贴经费的支持。(2)形式多样。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行业、企业都可以创办。(3)条件优越。职业培训机构具有先进的培训理念,以及国内领先的教学设备和技能实训设备,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有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基地建设规划。根据产业发展特点,突出高层次、高技能、实践型、重就业和创业的特点。
2.温州的开放型职业培训模式。其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职业的先进性。主要承担企业和培训机构无力开展的高新技能实训项目,重点突出高(高端职业和技能)、新(新兴职业和技能)、长(长周期技能开发)、前(前瞻性技能开发)。(2)开展多元化服务。培训机构开展技能评价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同业交流、师资培训、技师研修等活动,做好新职业、新技能的研发试验。(3)实行政府财政支持的运作方式。职业培训有政府财政资助,对社会进行免费培训。同时,开展一些市场化服务运作项目。
(三)国内外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模
式的共性
1.职业培训主体的独特性。公共职业培训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培训,其主体应承担对社会的服务责任,因此,培训的主体不能以市场机制来衡量,应尽量体现主体的融合性,政府、企业、学校、社会都要在其中承担相应职责。
2.职业培训的公共性。劳动者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从而服务社会,减轻了社会的负担,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促进了经济与社会进步。因此,职业培训不是简单的市场化职业教育,应充分体现绝大部分受教育者免费培训的公共特性。
3.职业培训的开放性。开放性有两个方面含义,其一,在培训对象的定位上,职业培训应体现社会性,劳动者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应允许有需求的所有劳动者接受公共性的免费职业培训;其二,职业场所要创立开放的环境,时间上可以让培训对象自由选择;培训方式上,教师与受教育者平等相待,共同学习。
二、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现状
因为市场保税物流人才缺乏,所以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北海港口培训中心,从事保税物流业务培训。其培训现状如下。
(一)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情况
1.市场化是培训的主要机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活动围绕市场的需求而进行。既然北海港口有保税物流人才的需求,而依靠目前的教育体制,难以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如是,北海港口以市场化手段开展培训业务,北海港口培训中心对每一位培训对象收取6000元培训费,培训结束后,北海港口与培训对象签订6年劳动合同,然后逐年返回部分培训费用。
2.企业是培训的主体。在整个保税物流培训过程中,呈现明显的单一性特征,北海当地政府没有进行财政资助,没有对培训进行管理,当地职业院校没有提供场地和教师等教学资源,整个培训的运营都依靠北海港口培训中心单独进行,北海港口培训中心是唯一的合法主体。
3.收费制是培训的支撑工具。北海港口培训中心采取的是以费养训、人为自用的培训方式,企业不愿意承担额外的负担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然而,企业也急需这类人才,于是,采取收费方式,一方面,减轻了企业培训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也收获了人才,但所有成本都转嫁到劳动者身上。
(二)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存
在的问题
1.培训缺乏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投资缺乏政府的支持。培训中心的场地,教学设备、师资都是企业自筹自建,北海市政府没有发挥作用,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公共性培训应该是分期投入,不断建设,但是,企业具有短视性,往往是一次投资,终身使用,建成之日,就是投资结束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业技术水平的更新,当初的培训设备,往后将不可避免地为时代所淘汰,实训设备的改造没有资金的持续投入。
2.培训没有开放性。北海港口保税物流培训在招收学员上设置了一些条件,包括身高、性别、户口、文凭,导致很多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望而却步。另外,北海港口培训中心沿袭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对学员进行技能培训。并且,培训时间朝九晚五,周末培训中心封闭,这使一些希望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的人无法参加培训。
3.培训缺少多元化。其一,主体缺乏多元化。现代化职业培训是社会化的产物,仅仅依靠企业单打独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其二,技能课程开设单一化,北海港口培训中心只开展保税业务,不能提供与保税相关的延伸技能培训;其三,组织教学呆板。在培训时间和教学方法组织上,北海港口培训中心缺乏新意。
三、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向公共开放型模式转型的启示
如果社会化职业培训只是一种知识与经济利益的交易,那么就无所谓社会责任,社会化职业培训意味着将职业教育看做全社会的教育行为,其责任不仅在于以学校为主体的正规教育体系,还在于社会组织和企业行业,方式上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似的有目的的教学场所活动,其形式更为多样,时间上贯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发达国家,社会化职业教育解决了产业升级、技术换代、劳动者素养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等一系列关联性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伴随产业的更新换代,劳动者技能水平理应水涨船高。因此,对整个社会的劳动者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刻不容缓。至于广西,包括广西北部湾港口保税物流在内的高端技术产业群必将决定未来广西工业深层次发展的走向,高技能型人才配备也终将成为影响广西“14+4”千亿元产业集群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以政府扶持、高职院校主导、企业和民间教育机构多方参与的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模式应成为北海港口保税物流培训模式的必然选择。
第一,政府应成为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的投资主体。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刚达到4%,其中,投向社会性职业教育的比例少之又少。社会性职业培训不同处于正规教育体系中的本科、高职、中职教育,前者是教育的阶段性承接,是公民享受完义务教育后进行后续更高层次教育的一部分,后者是社会劳动者职业延伸适应性培训,这部分人或者是无法进入更高层次国民教育系统的公民,或者是步入工作岗位后职业技能低下的劳动者,所以,社会性职业培训要体现公共性和开放性,给予劳动者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充分显示社会的责任。鉴于此,政府应成为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投资的主体。
第二,高职院校应成为培训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对中职教育而言,高职教育无论是从理论教育上,还是从技能操作教学上都有明显的优势,所以,高职院校应承担起类似于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的社会性职业培训的重任,主要在培训计划、培训方法、培训场地、培训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当然,还要联合中职、企业共同进行社会性职业培训。
第三,企业应发挥职业培训的积极作用。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需求培训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广西正在极力打造的“14+4”产业集群,急需高级技能型人才支撑产业的发展,企业永远站在产业的最前方,对技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如指掌,因此,在职业培训中,企业应在职业项目开发、培训内容设置、师资供给、训练场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职业培训应体现市场多元化。一是在社会性职业培训投资主体上,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倡导企业、个人、团体开办社会性职业培训机构,但是,政府应按照这些机构培训的数量、质量进行财政资金补贴;二是在培训的对象上,培训机构不能私设门槛,凡是有需求的社会劳动者都应公平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三是在培训技能的设置上,应充分体现市场的特色,企业需要什么,劳动者对什么有需求,培训机构就针对性开设培训项目;四是在培训时间设定方面,应充分考虑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时间段,根据不同的群体,开设相应的职业培训项目。
【参考文献】
[1]杨清,覃惠芳,吴砚峰.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
[2]壮国祯.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2(2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1C0225)
- 上一篇:积累社会经验的重要性
- 下一篇:司法行政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