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精神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精神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

在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在就业岗位提供、产品质量把控、废弃物排放等方面既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也制约世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为地割裂两者的联系,任意地偏颇其一,已给经济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思考。如何妥善地处理两者的关系成为理论与现实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也将成为解决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当前与未来等矛盾的抓手。把握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小企业本身更具有现实可行性与紧迫性。

一、中小企业社会责任

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定义是件困难的事情。对社会责任的正确理解须建立在对责任概念的准确把握上,简单地说,责任是分内必须做的事情(法律、职业要求)和分外应该做的事情(道德要求);不做就要承担后果。斯蒂芬・P罗宾斯(200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在笔者看来,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的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其中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是企业对社会的义务,企业必须承担,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企业应该承担。历史地看,企业往往迫于社会压力而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也往往外在地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到约束的作用。

德鲁克(1987),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是一个法律的问题和简单的立法过程,而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最基本单元组织,他们应当主动承担的责任。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主要器官,不仅要创造经济价值,更要创造社会价值,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其社会性的组织作用之需要,是企业保持和发展与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之需要,是企业自身伦理道德的需要。中小企业在为社会生产产品或提供某项服务的同时,也在生产或提供一些社会所不需要的副产品。我们并不否认中小企业在能力、实力等方面的差距,但现代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内在于企业的发展之中的,是作为企业的一种定位和一种必须担当的意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只会存在履行的方式差别,并不存在应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说法。中小企业在初创期时,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有限,其主要目标是企业生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维持生存方面,更多地要承担法律责任与经济责任。

二、中小企业企业家精神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企业家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经营理念决定企业的整体态度和行为。企业家精神充分体现了一个公司的创新与风险行为,有助于公司获取新的竞争能力,并提高公司的业绩水平。企业家精神是在不可靠的情况下,以最能动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造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熊比特(1932)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经济首创精神,即创新精神。在熊比特眼中,企业家精神代表着一种适应市场挑战不断进行创新活动的品质。企业家成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载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对于企业家精神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对企业家精神的所有界定中,其共同具有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家精神主要体现的是企业家创新精神与风险承担精神。首先,企业家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企业家是创新的倡导者,是创新组织者和激励者,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是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家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职业化企业家不仅要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而且还要积极诱发和引导市场的新需求,开拓新的市场,他们是“创造性的开拓者”,是“建设性的管理者”。其次,企业家还需具有风险承担精神。企业家之所以必须富有承担风险的精神,是由企业家面临的环境以及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不确定性决定的,包括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及时效性。

三、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关系分析

中小企业实力有限,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取决于企业家精神张扬所带来的能力的提升程度;企业家精神属于企业智力因素,其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成色决定企业能走多远。

(一)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伦理基础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是企业伦理的理论范畴,也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工具。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两者共同的伦理基础,逻辑地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两者的关系。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利益相关体,企业经营是一种合作活动,企业要有所有者。否则就不可能有企业,顾客是企业的服务对象、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员工是企业主体,员工素质越高,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越高。工作效率越高,也越容易对企业形成忠诚。企业要有供应者,企业不可能所有原材料、零部件都自己生产,不可能所有技术都自己开发。企业要面临竞争,离不开竞争对手的合作,还要有政府、社区、公众的理解、合作与支持。所有者、顾客、员工、供应者、政府、社区和公众也能从与企业的合作中获得好处。可以说,企业的任何决策、任何行为都会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怎样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是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社会经济学理论也认为,管理当局的社会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公司并非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独立实体。它们还要对社会负责,社会通过各种法律法规认可了公司的建立,并通过购买产品和服务对其提供支持。无论是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冒险精神,还是其他企业家精神,他们都是企业在与利益相关者交往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以创新为例,创新的源泉与归属都来自于为顾客创造价值。

(二)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众多企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那些能够深刻认识到社会的变化,并预计到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企业自身运作,并与政府监管机构相处融洽,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比较了解,与社区的互动有效的企业,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幸存者。企业是企业家精神的投射,是企业家精神的具体化。德鲁克(1987)认为,管理是一项崇高的使命,企业管理需要设立营销、创新、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物质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及利润八个方面的目标,八个目标之间应该达到平衡,管理重心是使工作有生产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管理需要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为支柱。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商业惯例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企业家个人和企业发展的驱动器,企业家个人因责任而生活的更加精彩,企业也会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发展和成长得更快。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精神支柱,企业

家必须具备强烈的对社会负责任的一种心态,就是说作为一个企业家不仅是企业的主人,还应是对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对整个人类、整个国际社会做出或准备作出贡献的人。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企业经营和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相适应已成为现代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进程中,企业和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法定的义务,而且也是一种道德的底线,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体现。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也就是企业家精神得到最好诠释的时候。企业要做一个社区合格公民,关注环境的保护,量力而行,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积极参与一切与人有关的社会公益事业。我国一些有远见的民营企业家提出,企业的增长不等于发展,企业不仅要通过竞争的胜利获得增长,还必须在竞争中与社会协调发展。企业主动承担了对员工、消费者和社区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会获得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赞誉,实现了企业与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只有企业家和企业有了社会人格的时候,才会有一个健康心理去对待社会,不会有投机心理,不会有取巧、假冒伪劣来讹诈社会利润的心理,才会更加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才能更加丰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三)中小企业企业家精神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提是大批企业家的涌现,而企业家不断涌现的前提是企业家精神能够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同。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促使中小企业更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以企业家自身特有的个人素质为基础。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风险承载为标志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品质和意志。对于企业家群体而言,企业家精神展现的是这个特殊群体共同的本质特征和职业属性。企业家精神象征着一种与普通人明显区分的个人禀赋,不仅仅体现为财富的多与寡或地位的高与低,这种禀赋使得企业家自然成为社会福利增进的主要承担者,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强大动力。

企业家精神具有诸多功能。首先,企业家精神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作为衡量企业经营者是否是企业家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企业家选择和任用机制上具有指导意义,它也能够更好地激发企业家的潜力,使之以最佳的状态投身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也能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家的素质,使之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社会的发展做更多的贡献。其次,虽然企业家精神代表的是企业家这个群体所特有的精神品质,但它对其他领域、其他的社会群体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究企业内部而盲。企业家精神的奉献精神对企业推行社会责任制度是一种催化剂,企业家精神可以推进社会责任制度系统化。最后,企业家精神其实也可以被看做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体现的是企业家的优秀品质,这对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和企业文化氛围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企业家的带领下,企业从小变大,从弱变强。使企业生存、发展、繁盛。在此前提下,企业更愿意自律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个体成长中的精神和其他各方面素质因素与外部激励约束的环境相互作用,它对其他各因素起到指导、传接和凝聚的作用。企业家素质、能力及其成长必然受到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并且在一些情形下,企业家精神直接决定了企业家把握企业创新和寻找潜在机遇的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和运用,这就间接地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做大做强,从而决定企业是否能够自律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四)基于创新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的耦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化的推进,中小企业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创新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不断创新是中小企业应付竞争、发展壮大的责任。目前,从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环境看,企业技术水平偏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人才短缺等方面是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共性问题。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力量是创新,包括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从西方中小企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小企业发展所依赖的是它们的创业者所具有的一种不同于大企业经营者的创新精神。可以说,企业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如果总是受一定的固定模式制约。最多只能取得与其他企业相同的业绩,若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创新。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不要把创新神秘化,不敢轻言创新,也不要把创新庸俗化,把每件事每个行为都说成是创新。对企业而言,创新的本质就是不断调整,不断变革,勇于探索,创造新价值,创造新客户,进而创造新财富。一般而言,与大企业一样,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对于立志成长,追求成功的中小企业而言,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不断创新其实是一种责任,这在后危机时代尤其明显。

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创新精神是企业家角色的本质规定性,中小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家对自身价值和使命的自觉,企业创新的成功,离不开企业家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信念。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往往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国不是缺乏企业家。而是缺乏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创新的主体条件,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基于对事业的热爱和全身心投入,只有当创新成为广大企业家内心对卓越人生价值的主动追求时,才能有创新灵感的激发、创新潜能的发挥、创新活力的保持,才能够在既有条件下取得卓越的创新成果。

篇2

[关键词] 先秦儒家 义利观 社会责任 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B82-0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539(2013)02-0147-0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物质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道德这些“无形”的素质要求,成为制约社会永续发展的不和谐杂音。

一、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及发展

企业家社会责任(entrepreneurs’social re—sponsibility)是源自西方的理念,经过了近百年的实践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家社会责任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个问题才逐渐受到重视。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Schumpter)在“经济增长模式理论”中提出:“企业家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谢尔顿于1924年明确提出,企业家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的第一要义。1953年霍华德·博文(Howard R.Bo—wen)出版《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明确提出企业家应为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此书标志着社会责任思想之现代研究的开始,霍华德·博文因而被后来的学者推崇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到20世纪80年代,企业家社会责任概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这意味着企业行为的目的不能仅仅是为了追求更多的企业利润。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最大追求必将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恶化、贫富差距加大、劳工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等。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就要顾及整体利益,这至少要包含三部分的整体利益:一是企业的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二是政府部门、当地居民;三是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为此,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

经济学要求企业家实现利润最大化,管理学要求企业家对企业进行合理高效的管理,伦理学则要求企业家作为“经济人”在满足以上的要求外,能够对社会责任、伦理道德做出贡献。这就是说,企业家作为“经济人”与“社会人”的双重角色,要承担多项社会责任,至少包括经济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慈善责任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经常被混淆。在我们看来,作为一个企业,其社会责任是一种可以外显化、制度化、量化的价值观。而作为一位企业家,其社会责任更多地依赖于企业家精神以及自身的修为和综合素质。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受到企业家自身的价值观、素质、能力、态度的影响,也受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那么,如何提升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呢?学者们认为有两条途径。一是从社会大环境的视角,建立社会责任的量化标准。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外在环境体系。盘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关社会责任指导性标准IS()26000就要求政府、企业等不同组织全面履行社会责任;SAI(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组织则定期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和业绩。二是从企业家个人的角度,提升企业家的人生境界、伦理道德修养,构建企业家内在的伦理道德风险防范机制。

正如孔子所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法律、法规的制裁建立在强制的基础上,人们可以想办法钻空子免于处罚,但没有知耻之心;道德伦理的教化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人们会自觉地从思想上约束自己的行为,可以起到自觉自律的效果。

长久以来,奸商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极坏的印象,这种印象被无限放大,以致中国民间有“无商不奸”的谚语。而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内在诉求正是要求重新塑造企业家的道德人格魅力。那么,中国企业家道德人格的塑造,到哪里去获得精神的食粮和营养呢?

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企业家道德人格塑造的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和营养,本文拟从先秦儒家的文本出发,探寻先秦儒家“义利观”对于构建当代中国企业家社会责任的重要现实意义。先秦儒家把义利观同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责任联系在一起,倡导人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长道路来处理义利关系,反映的是一种积极的伦理追求和社会责任意识。本文将在概述先秦儒家“义利观”的三个主要层面的基础上,阐述先秦儒家“义利观”对我们今天构建当代中国企业家社会责任体系的重要启示。

二、先秦儒家“义利观”的三个层面

朱熹曾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朱子全书·与延平李先生书》)儒家的“义利之辨”这一著名命题是儒学对于社会责任理论的最大贡献。先秦的孑L子、孟子和荀子对“义利”问题都给予了充分关注,其中孟子对此论题讨论尤多,也更为典型。孟子提出:“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义”是一种引导人们正确行动的规范或准则,是有利于社会、国家、人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义即道义、公正和正义。而“利”是指物质价值,如社会财富、地位等。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分别有“先义后利”、“见利思义”、“舍生取义”三个不同的层次。

(一)先秦儒家“义利观”的核心:先义后利

翻开《孟子》,就可以看到孟子与梁惠王围绕义利问题的一场对话。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

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

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

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

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

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

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

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日利?”(《孟子·

梁惠王上》)

这段文字被置于《孟子》的开篇,绝非偶然。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当时人们趋“利”若鹜,这正是当时“义利之辨”大讨论的历史背景。孔子对当时人们追逐利欲颇不以为然,《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于“利”的态度——“子罕言利”(《论语·子罕》)。孔子曾说:“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义利观上,孟子同孔子的观点是一致的,但说得更为透彻。当孟子来到魏国,梁惠王问他何以“利吾国”时,孟子直陈:“先义后利’,方为治国之本。孟子认为动辄言利势必造成“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的结果。君王如带头讲利,就会带动人人言利,引起相互争夺,天下大乱。只有“先义后利”,一个国家才会有正常而良好的社会秩序,统治者也才能因此而得到好处。义利之辨的第一个内涵是说,首先要建立一个有道德原则、法律秩序、公平公正的大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人们一味地追求利益,那么诸侯就会想着取代天子,大夫就会想着去取代诸侯,士就会想着取代大夫,天下就会永无宁日。而这也正是孟子那个时代的写照,孟子的“义利观”首先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孟子告诫人们,在一个无序、混乱的社会中,首先应该想到的不是如何追求利,而是如何建立秩序和公正,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良善关系。孟子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孔孟“先义后利”的义利观运用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就要求企业家从长远战略的高度,为了谋取企业的根本利益而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意识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大更长远的利益。否则,所有的企业都将在无序、非理性的相互竞争和倾轧中受到伤害。

(二)肯定“利”是“义”的物质基础,主张“见利思义”

先秦儒家“义利之辨”的第二个层面是:孔孟除了强调“义”先之外,也充分肯定了“利’’的作用和价值,即利是义的物质基础。无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候,人们都不可能完全排斥物质利益。孔子对此也是认可的。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在此,孔子认为“富”、“贵”这些物质欲求是人人都想得到的,“贫”、“贱”是人人都想避免的。孟子则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滕文公上》)“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善之,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他看到精神追求与物质条件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物质条件是精神追求的基础,一个和谐而稳定的社会是由丰富的物质条件所构成的。当物质条件得到充分满足,即“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时,人们才不会铤而走险、犯上作乱,从而知廉耻、知礼义,这样社会就能达到不治而定了。

复旦大学杨泽波教授指出,孟子在讨沦义利关系时,存在民、土、君三个不同的向度,是有很有道理的。孟子认识到民、士、君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其需要、表现是不同的,所以在利益的分配上需要区别对待。民众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们具有了固定的“恒产”,才能有为善的“恒心”。如果没有“恒产”,生活陷入困顿,人民也就没有了“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所以先王、明君施行仁政,首先要“制民之产”,设计相应的经济制度,使民众上足以奉养父母,下足以养活妻儿,丰年一年到头温饱,荒年可免于死亡,然后驱使他们向善,这样百姓就很容易听从。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设为庠序之教”。所以对于民要先制“恒产”,很好地解决人民的衣食,亦即物质利益问题,在此基础一卜通过教化改善人民的道德状况,社会才能长治久安。由此可见,孟子所讲的“义”是以“利”作为基础的。

《孔丛子》中载子思与孟轲的一段“对话”,对义、利的这种关系讲得更为清楚。

孟轲问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

曰:“君子之所以教民,亦仁义.固所以利

之乎?”

子思曰:“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

下乐为乱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

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此皆利之大者也。”

此段文字中的“利”是指民众的物质利益,故“子思”主张“先利之”。在早期儒家学者看来,执政者本来就是要为天下百姓谋划“利”的,执政者若奉行仁,遵守义,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此皆利之大者也”;执政者若放弃了仁,违背了义,百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流离失所,甚至铤而走险,“此为不利大矣”。所以,义和利实际是统一的,或者说应该是统一的,这里“义”是指道义原则和公正、正义,“利”则是指社会的整体利益,是百姓民众的物质利益a强调义利的统一是“义利观’’的第二个层面。

(三)舍生取义: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是十分珍贵的,在“义”面前,孟子认为,我们应当做一个有道德感、有使命感的人。但是面对这个充满了诱惑的世界,我们怎样才能使人具备“舍生取义”的品德呢?孟子认为,最根本的是应当培养人的完美人格,“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减少物质欲望是一个人得以修身养性的方法,如果减少了欲望,人的善性就能得以保存,反之,如果一个人内心充满物质欲望,他就会迷失在欲望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他的善性也就会因此而丢失。义利观的第三个层面是指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孟子认为,人生存在世界上,固然离不开物质条件,然而谋取物质利益并不是生命的唯一目的,甚至不是人生的主要目的,人活着应当不断提升个体生命的境界,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实现理想人格就是孔孟成人之道的最终目的。

孟子“义利观”所体现出来的层次性对于中国企业家社会责任构建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从人的生存上讲,人是先利后义,利是物质基础,先要满足物质生活,然后才能追求道德、伦理生活,但从人之为人、从生命的本质意义上来讲,当利与义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时,应把义(道德价值)置于物质利益之上,这样才能显现出人之为人的价值与尊严。先秦儒家“义利观”的不同层次可以分别视为中国企业家通过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内圣外王”的过程来完成社会责任不同层次的构建。

儒家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天下大同的至善社会,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就是首先要对义利进行区分、辨别,区分出长远利益与短期效益,区分出国家、民族的大义与个人的一己之利。也就是要把个人人格的完善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相连接,以承担社会、家庭责任义务为己任,以国家与人民之“大利”为“义”。个人的私利是国家人民“大利”之一部分,要服从于大义,义利不仅是相对待的,更是统一的。儒家强调作为君子不能见利忘义,而应以义为利,舍生取义。这一思想体系正是当今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源头活水。

三、基于先秦“义利观”的中国企业家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

(一)先秦儒家“义利观”为构建我国企业家社会责任体系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习儒家的义利观,有助于人们从新的视角去理解企业的效率目标与价值目标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义”、“利”的辩证关系是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义”因“利”而设,“利”因“义”协调。无“利”,人类将无法生存;无“义”,社会将变得无序。孟子义利观的三个层面从宏观上指导人们建构公正、有序的经济秩序和社会责任体系,从中观上塑造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从微观上提升企业家的人生境界和企业员工的道德品质。追求经济利益和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儒家“义利观”强调在谋取利益和伦理行为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这与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它为中国企业家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道德合理性与知识合法性提供了本土化的哲学依据,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儒家义利观理念。它对提升中国企业家精神境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儒家“义利观”不仅是完善自我修养的理论,也是企业家提升自我境界、完善个体人格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企业家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其价值观、世界观及其言行深刻地影响着员工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同时,企业家作为品牌拟人化的象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企业家精神的外化,其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理念将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孟子义利观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和重要作用,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既有行为准则上的“见利思义”,也有价值判断上的“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这些思想可以帮助企业家注重、关心企业、国家的长久之利。所以企业家除了制定和执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外,必须从道德、人生价值取向上继承和弘扬儒家的“义以为上”的义利观。儒家“义利观”有助于提升企业家的人生境界、道德伦理素质,为现代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构建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三)儒家“义利观”是企业家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是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强调企业家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一套未明确写出的相互期望,包括利益相关者之间未言明的相互义务、约束、保证、信任、理解、信念与期望。儒家“义利观”通过强调利益相关者之间互尽义务的契约关系,为企业家提供了一幅理想行为关系图,使企业家将“义”、“利”统一起来(也就是将价值准则与经济行为相结合),考虑到社会责任体系中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共生共赢。企业家将义利准则纳入生产、经营、管理行为中,做到“见利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不违背道义的基础上追求自身的物质利益,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外部的不“义”行为,守住底线。

(四)孟子的义利观对实现中国企业的基业长青具有战略指导作用

篇3

如今,一些中国的企业家也持相似观点。搜狐CEO张朝阳就认为:“(企业家)是不是要做很多其他的事情来尽自己的社会责任,比如投身慈善事业,我觉得那完全是个人的选择。一个企业家能够为经济作贡献、创造就业机会、纳税,这才是他的本分。如果不专心做这些,有了钱就去捐献,对社会来讲只是小的贡献。”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明确反对弗里德曼的“相互排斥论”。波特认为,企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竞争环境,而企业家的战略性慈善行为常常可以改善企业竞争环境:当今企业竞争力并非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而是取决于要素生产率的高低。企业控制污染和浪费是在直接提高要素生产率。而企业通过捐赠改善教育与基础设施等,无疑是在以间接的方式推进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国外研究表明,企业家捐赠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关系的逻辑基础是慈善责任为企业带来了长期利益,足以补偿其付出的成本,这些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如今,公众期望企业能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而且这种社会期望呈增长的趋势。企业家的捐赠行为,实现了消费者的某种期望,使消费者对企业和企业产品更加尊敬和信赖,正像一个做好事的人会获得人们的良好印象和评价一样,企业可获得更多忠诚的顾客。

使员工的目的更明确、更重奉献。企业家的捐赠行为对员工的思想具有良好的触动作用,有利于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毕竟在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企业里工作,员工的目的更明确,更讲究奉献精神。

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接受有责任感、诚信的企业。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说,76%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资助过慈善事业的企业的产品。

融洽公共关系。企业家通过捐赠,获得“更高层次”的形象属性,不仅有利于融洽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还有利于融洽企业和社会公众、社会组织、政府机构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的各项公关活动。在中国,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比较多的情况下,企业和政府关系的融洽是很重要的,企业家的捐赠行为,容易使企业得到政府的认可,有利于减少政府干预,甚至获得较多的发展机会。

显然,慈善行为不仅有利于社会,也能够有利于企业。在精神、道德层面上,企业家是社会的主流,企业家的捐赠,在客观上影响了社会道德规范的重塑。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家通过捐赠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长远来看对企业还是有益的,仍然是为企业家自身服务的。

总之,不管企业家捐赠的主观动机是什么,从实际结果来看,决非满足其个人心理需要这么简单,捐赠对社会的价值符合了经济学理论。

专家眼中的企业捐赠

长期以来,有不少企业家认为,一旦从事捐赠之类的公益事业,必将增加企业成本和负担,且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如何理解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就此问题,《新财经》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张继焦、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单忠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葛道顺。

《新财经》:在早期管理理论中,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企业利润,企业家在追求自身利润过程中,无意间承担了社会责任。如何协调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张继焦:很多事情都是两面的,不完全是对企业家有利,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一样的。企业家既要谋求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要顾及企业内外部责任。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家会把慈善作为相辅相成的事业来做。

目前比较多的跨国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实际上也把慈善捐赠作为公益营销或者社会营销的过程,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在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中国的企业家比较特殊,即使在捐赠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仍有不少企业家主动捐赠。确实应该对这些企业家进行表扬,他们其实是在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新财经》:新希望的刘永好说,“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短期来看,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从长期来看,企业也得到了社会的信任,培养了与客户的感情,加深了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提升了自己的持续竞争力。”应该如何从这一点出发看待企业的长短期利益?

张继焦: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和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企业追求的都是长期利益。新希望的做法一定是追求长期利益,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小规模企业的企业家可能顾虑更多的是如何在短期内得到收益。一个企业因为没有达到一定实力而进行短期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单忠东:从长远看,企业家投身公益可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容易赢得市场和公众的认可,本身就能够带来经济利润之外的辐射效应,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投身公益使得企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统一起来,还可以通过改善教育、提高当地的生活质量来使得企业自身受益。

葛道顺:作为企业,既要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商业道德,还要对利益相关的群体负责。捐赠,不仅是“爱心”,更是“市场”,企业家可以获得政府、社区、员工等多方面的认可,同时还可得到许多市场手段得不到的东西,如品牌形象的提升,依法享受减、免税,有的还可以获得一些社会给予的称号,或者参与到政治中,等等。

比尔・盖茨看捐赠

篇4

关键词:企业责任;社会责任;缺失

一、企业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商业信誉的缺失。商业信誉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的商业信誉缺失已经影响到我们国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商业信誉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信用的缺失;二是对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的缺失。企业的商业信用问题缺失主要表现为:商业诈骗现象屡见不鲜,企业违约现象层出不穷;在银行贷款、产品销售、工程监管、企业上市等环节中都会出现商业贿赂、拿回扣的现象,并且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屡禁不止;财务造价现象也频频发生,企业为自身利益的需要或隐瞒利润或扩大虚报利润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企业对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对产品质量的造假上。企业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在产品的加工和制作上偷工减料,制造不符合质量规范的假冒伪劣产品,这些存在健康和安全隐患的产品对消费者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给自己的企业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不仅如此,另一些企业利益虚假广告、虚假折扣、价格欺诈等手段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夸大产品和服务的性能和范围,欺骗消费者。产品名不副实,中国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

(二)企业人本思想的缺失。员工在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员工甚至是一个企业效益的推动力量。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企业有义务给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稳定的收入、专业技能的培训等。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存在劳资失衡的状况,资本强大,劳工弱小,两极分化严重。一些企业不仅不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还不给员工买保险、克扣员工工资、延长劳动时间等。安保措施做的不到位,长期对生产安全的不重视,导致员工的人身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胁,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出现,加上利益的分配不均,劳资冲突加剧。

(三)生态保护意识的缺失。企业的生产会消耗大量资源,也会给环境带来污染,目前企业已经成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体,秉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国家的企业发展走的是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粗放型的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模式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企业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不惜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寻求眼前的利益,不考虑今后的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生产过程中缺少绿色无公害产品的生产,不重视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和谐,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综上,企业责任的缺失,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市场正常运行的主要障碍了,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与自然、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企业责任的重新构建

(一)提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家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能立足于市场不败的主导力量,所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一是政府要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给予优惠政策的扶持。对于税费减免要优先考虑那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企业,对于那些违法乱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得享有优惠政策,还要在经济上进行惩罚;二是要经常给企业家做培训,灌输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可以依托政府、媒体、行业协会的力量来组织培训活动,针对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培训方案,方案的制定要与企业家的思想实际保持一致,以便于企业家能够接受这一培训的理念;三是利用典型示范的方法,对于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表彰,媒体也要大力宣传具有责任感的企业家们,当然那些完全漠视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媒体也要积极曝光。

(二)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监管职能首先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做为基础。一方面政府要将当前的市场实际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修改那些已经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法律条文。另一方面,政府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写入法律条文当中,把社会责任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来衡量一个企业;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要严格的按照法律规定对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政府要不定期的对企业进行大检查,加大对违反法律法规企业的惩罚力度。

(三)提高员工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欠缺与企业自身脱不了关系,但同时也与企业员工自身的维权意识淡薄和维权能力低下有关。因此,要通过宣传和教育使企业员工树立维权意识,让他们知道社会保障是法律给予他们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还要增强企业员工的维权能力。定期给企业员工进行普法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让企业员工了解掌握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提高维权意识,运用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企业员工在劳资冲突方属于弱势群体,即使有了维权意识,也会遇到投诉无门的情况,维权道路慢长艰辛,这要求我们政府和工会的劳动保护监督组织机构积极承担起责任,做员工维权道路上的坚强后盾。企业员工也要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维权道路上的不公平现象。

参考文献:

篇5

由来: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为冲破旧的管理体制束缚,争取企业经营自。联合向福建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松绑”放权的呼吁,喊出了广大厂长(经理)的心声,人民日报刊登了他们的呼吁书,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从而拉开了企业改革的序幕。

1993年12月20日,福建、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北京、天 津、广东、辽宁、云南、四川、河北、陕西、广西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 业家协会 联名向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提出申请报告,热切希望每年举办 一次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报告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企业家阶层正在形成,如能确定一个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对企业家们将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为顺应广大企业家的心愿,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增进他们勇于改革的光荣感、使命感和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培养造就一支大力推进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家队伍,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于1994年 2月21日作出决定,同意从1994年起,每年举行全国“企业家活动日”。1994年 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于3月24日在福州市结合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要求“松绑”放权呼吁书发表十周年纪念活动一道举行。同时决定从1995年起,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定于每年4月21日举行。

活动意义:

从2000年第七届全国企业家活动日至2003年第十届全国企业家活动日,连续4年活动日的主题都是紧紧围绕中国企业如何面对经济全球竞争的大舞台,提高战略决策能力及着眼于全球化视野进行的,并提出在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勇于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因素,为顺应时展的需要,一批创业型优秀企业家随即脱颖而出。

篇6

最近,“企业家精神”成为网络热词。总理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是百年老店两大支柱――以工匠精神保证质量、效用和信誉,以企业家精神经营壮大形成产业。马云在浙商大会的2017年年会上称,“浙商要向技术要红利,向企业家精神要红利,要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别人不肯做的事情。”

该如何定义企业家精神?恐怕言人人殊。被指最早论述企业家精神的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企业家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在他看来,企业家精神包括“对胜利的热情、创造的喜悦、坚强的意志”等方面。尽管企业家精神没有较为统一的说法,但不少企I家谈及此话题时往往都会提到一个词:责任。

比如马云说过,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一个人的财富值,“首富”应该是“首负”,负责任的“负”。王健林说:“什么叫企业家精神?罗曼・罗兰有一句话‘最高尚的人,不为自己活,不为自己死’,我觉得这就是企业家精神。”万达集团把“共创财富,公益社会”作为企业使命,恐怕并不偶然。王石则认为,企业家精神一定包含对社会的某种担当、承担。既然是担当、承担,就要承受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东西。刘永好说,企业家精神是有爱,有创造,有担当……

没有企业家,就难有企业家精神。乔布斯之于苹果,李健熙之于三星电子,盛田昭夫之于索尼,马云之于阿里……对于企业来说,掌舵人的贡献无可比拟,但是要想做成百年老店,非有企业家精神不可,毕竟企业家终会老去,而企业家精神则会薪火相传。

今天我们理解企业家精神,应该设定一个基本的价值坐标,即“企业家精神”不是如何成为一个企业家,而是企业家存在的巨大意义。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企业家,缺的是企业家精神,我们呼唤企业家精神,实际上是冀望企业家敢创新,有担当。诚实、正直、创新、理想主义……这些当然应该成为企业家的特质,但是,如果没有担当,一切都失去意义。

担当,起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确保企业活下去、活得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为国家纳税,就是担当。很难想象一家活不下去的企业,在那里夸夸其谈地论说担当。同时,企业赚钱应该以合法经营为前提,否则也不能赢得尊重。正如著名学者资中筠所称,一个煤老板可着劲地污染环境,然后给贫困生捐奖学金,不能认为他的形象就很好。二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富了之后怎么做?花天酒地,夜夜笙歌,当然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过那种穷奢极欲的生活体现不了精神的富有。不仅创造财富,更要让财富具有公益内涵,造福社会,才令人钦佩。

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Q3财报,在财报中列入了一组与商业体系无关的数据,比如,公益项目“团圆”――助力全民反拐,7个月信息648条,成功定位到失踪儿童611名;集团每年收入千分之三用于支持公益,仅一个季度就投入1.59亿元做公益……不是所有的企业和企业家都有如此大手笔,但是力所能及地参与公益事业,当是企业和企业家的责任。

再以刘晓光为例。1月16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创始会长,首创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晓光病逝。人们记得并感怀刘晓光,未必是因他的企业家身份,而是因为他的公益面孔。他带领企业家群体与不断恶化的环境作战,他曾在诗中写道:“这个地球需要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需要美丽的容颜,做一个无名英雄吧,大地用青翠为我们加冕。”这不同样体现了企业家精神吗?

篇7

关键词:企业;企业家;伦理道德

当代社会,企业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企业家的伦理道德已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本文当中,将谈谈当今形式下企业家存在的伦理道德观念问题以及道德的创建。

当前形式下,中国企业商业伦理关系中存在的企业家道德观念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不太熟悉商业伦理和容忍非道德行为。企业经营对商业伦理的熟悉程度尚不够,对商业伦理规则处于低水平的自发遵循状态,对商业伦理重要性的认识与对实际生活中非道德商业行为的高度容忍形成强烈的反差。

问题二:理想中的维护道德,现实中的违反道德。经营者们期待感诚信.公正.合乎人情的商业伦理关系,但是利益和现实功用的驱动性往往使大家屈从于违反道德价值的现实。即经营者们经济角色和道德角色两者相分离的现象。当对这一问题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待时,会发现,经营者的经济角色和道德角色相分离的背后是一定社会的文化产生了问题。

问题三:崇高良好商业伦理却不能从自身问题反省。企业经营者崇高良好的商业伦理道德,但认识上不够透彻,将不良道德习气归咎为社会环境的作用,却不作自我内在的深刻反省,反而成为企业经营中非道德现象蔓延的重要原因。

问题四:商业伦理规则的制度化水平有待提高。总体而言,中国商业伦理规则的制度水平尚不高,规则制定的主要推动者是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与上级单位,而不是企业全体员工自发的伦理道德意识。由于缺乏对企业全体成员道德诉求的整合,因而存在着将商业伦理规则作为某种工具性的管理手段,使其难以成为企业从业人员由衷接受的共守规则。

1道德伦理实践:企业领导者以身作则

中国谚语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根据普卢塔克的作品{《恺撒传》XI}。恺撒可能因为“恺撒之妻怀疑不得”而休了其妻庞培娅。援引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不仅领导者,任何一级的负责人都必须起模范作用。此种模范性应该是伦理道德的核心,它是雇员对他们的各层上级信任的基础。一个为了获得市场而施以贿赂的企业主,怎能禁止他的雇员接受供货商的礼物呢?如果容许自己加薪水或拥有股票期权,那还谈什么工资制度的严肃性?当然,对个人道德规范这个问题,不是人人都同意的,而勒戈夫(1996年)却予以坚持。他认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所依据的原则有这样几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敢说真话,尊重他人,谦虚”这些标准应该指导管理人员的行动,而不应该成为“仁慈的意向宣言”其主要的目的是“避免在对企业内部人员的指挥过程中采取欺骗手段。”在一个企业中虽然各级的榜样作用是企业道德伦理的必备的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领导者必须具备个人道德,那么,领导者的道德规范是否成为应该学习的典范,成为必须效仿的榜样,或者成为使其权力合法化的手段呢?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领导者的道德规范应该始终是个人的,应该有一种完全有别于领导者个人的道德伦理管理的集体准则。这种集体准则产生于企业主的这种意愿。他力图使这种集体准则在普遍推广之前先在自己的企业中形成,然后确保它的贯彻执行,从而对违反行予以惩罚。想法可能是好的,不过在实际当中,尤其在伦理准则方面,所传达的各种价值观似乎基本上都是领导者提的。

2构建伦理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家的道德支撑

在对文化的定义中,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处理企业内部与外部各种矛盾的一种哲学,这种哲学的存在使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其核心价值观定义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而不是利润。在企业文化中,企业哲学能够将这些貌似不可能融合的矛盾巧妙地协调成一种公司向上的动力,而不是一般公司认为那样,它们是相互独立、互相排斥的价值观。企业伦理在企业文化中属于的社会文化层面,它是通过道德规范来调节企业和员工行为的。无论是企业与其员工之间的关系,还是职工与职工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都处于各种经济必然性和社会尽然性之种种矛盾的中心,同时也是职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的关键。而企业领导者的做法常常是相互矛盾的,他们一会儿把职工看成调整的变数,一会儿又当竞争的有利条件,甚至视为思想的重要筹码。可以看到不尊重人权(精神和性骚扰以及个人的私生活)是造成为伦理道德方面主要冲突的原因。未来全球性规则需要的是有效性,所以必须找到新的目标标准和方法,一种新的文化就是从新的规则中产生的。对任何一位企业家来说,企业机制的建立,文化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开拓市场的新型武器,文化不可能复制而要不断创新,所以企业文化已成为目前企业间最重要的竞争武器。

3生态保护意识:企业家最低退度的道德责任要求

关心环境是企业家道德责任的最低标准,因而也不难判断绿色管理是一种合乎道德责任要求的管理。实施绿色管理应该是企业家不可推脱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家掌握竞争主动格的重要法宝。企业家们应当通过绿色管理,推出对人体健康有益,生产的环节尽量不对大气造成污染,平时做到节省能源,资料可供回收,售价合理及包装简单的绿色产品。这样的企业活动对会因为灌注了关心消费者,关心社会的伦理精神而获得成功。因此,富有远见的企业家具有明确的绿色管理办法:第一,对企业的产品定位(绿色市场)。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或借助咨询公司来搜集各种绿色信息,调查和预测绿色需求,分析绿色市场,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进行绿色经营战略决策制定绿色计划,引进和开发绿色技术,对企业现有的产品进行绿色技术改造,为绿色生产经营作铺垫。第二,实施绿色生产。企业在生产中真正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营模式,以追求节能、省料、减污(无污)、增美的综合效果,满足人们的绿色需求。第三,取得绿色认证。我国企业面临的重要选择就是所生产的绿色产品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一个必备的条件要取得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4完善企业家伦理修养:形成道德企业家阶层

如果道德伦理不是一种时髦,而是一场实质性的运动。那么从长远来看,施行道德伦理行为的企业(“橱窗”式的除外)在市场上一定能获得相对优势。企业家道德并不只是狭义的道德,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的价值取向也可以反映一个企业家的道德状况,也是通向道德企业家的风帆。那么企业家应该要以自己的精神为社会说塑造一种气质,而企业家精神正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气质。(包括契约精神.信用精神.竞争精神.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大未来精神等等)一个社会要进步,一个企业要发展要成功,企业家的整体道德素质成为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从某处意义上讲,中国企业现在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市场秩序混乱,不正当竞争盛行,假冒伪劣猖獗,环境污染严重等等,都需要通过提高企业家整体的伦理道德素质来觖决,仅靠法律或规则的强制力约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还须要靠企业家群体的道德自觉,这种法律的他律和道德的自律的共同结合,才能更有效的控制企业家的非道德因素。因此企业家们都应当自觉的加入到这一次“塑造活动”中来,不断完善自己,在职业素质.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突破和超越,从而达到完善伦理道德修养,促进道德企业家群体形成的崇高目标。所以在当代整体意识的提高上,塑造道德企业家阶层不在是一种空想,而是会真正体现出来,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已经透射出来了这种精神和真理。

企业的最高目标是为社会做贡献,而企业家就是要真正做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

参考文献

[1]林恩夏普佩因(美)著.杨涤译.公司道德:高绩效企业的基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默恩(德)著.沈赐良译.企业家看社会责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3]张雪松.哈佛决策[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篇8

一、公益奉献与志愿精神

公益奉献,指的是基于志愿精神,对于社会上不特定多数的受益者提供物质或者非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行为,公益捐赠、志愿服务是其典型的形式。

志愿精神(volunlee rism)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基于这种无私的理念,人们无偿地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财富和时间。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被作为国民精神大加倡扬,成为其公民社会的基础。

志愿精神是人类的天性。可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公益志愿精神的源泉。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传统的解释是包括生理的、安全的、社会的、自尊的和自我实现的五个基本需要层次,1969年马氏又提出需要第六层次,即所谓“心灵的需要”。如图1所示。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当低层次的物质欲望得到满足以后,便开始进入高层次的精神层面,追求社会的实现、自尊和自我意识的实现,以及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灵的需要。参与志愿者服务,在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在利他主义、慈善主义精神的感召下,追求心灵的满足和更完善的人生。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特・杜拉克在谈到志愿精神时作了这样的概括:

公益捐赠和志愿服务“的本质与特性,主要在改善人类生活,以及提升生命品质的一种无形的东西:使人获得新知、使空虚的人获得充实与自在。其精神是仁爱的、利他的、为公益着想的,其做法应兼具系统性、持续性与前瞻性。”

志愿精神的存在,为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提供着重要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即公益捐赠和志愿服务。

多家慈善组织每年募集到慈善款物约为50亿元,仅相当于中国2004年GDP的0.05%,而美国同类数字为2.17%,英国为0.88%,加拿大为0.77%。另据有关调查显示,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其中有过捐助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贫富差距也在显著拉大。据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调查数据,2002年,我国收入最高的1%人群组,获得全社会总收入的6.1%,比199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最高的5%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20%,比199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最高的10%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32%,比199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从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O.16,2003年已达到0.458,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到达危险的边缘。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65,2005年更达到0.47。正是因为贫富差距的显著拉大及其反映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们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通过公益奉献,致力于面向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包括广大民建会员在内的企业家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如前所述,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同样,企业家参与社会公益奉献活动,也有丰富多彩的多样化形式,比如:

第一,公益捐赠即作为捐赠人,向各种非营利的公益慈善机构、基金会等捐赠金钱或物资,通过这些机构开展的公益慈善活动救助各类弱势群体。这是一种典型的公益奉献行为,由于存在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三种不同角色,以及委托权、受托权和受益权的三权分离,一方面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有赖于较为健全的社会资本和社会信用关系;另一方面有着简捷性、低成本、高效率、专业化的特点,成为最为普遍的公益奉献形式。许多企业家通过经常性地捐赠钱物给某个公益慈善机构,长期开展公益奉献活动。

第二,公益活动即作为资助人,直接面向受益者兴办各类公益设施,如建设希望小学、建设养老院、建设绿化基地、购置公益健身设施等。这种形式的公益奉献直接由资助者出资甚至建设,并且面向受益者,通过对设施的使用让受益者直接受益,具有直接性、透明性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成本高、周期长的特点。

第三,志愿活动即作为企业家,一方面提供一定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另一方面组织企业员工共同开展以公益奉献为宗旨的各种志愿活动,例如开展绿化植树活动,开展对贫困地区“送温暖”活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等等。这种形式的公益奉献活动具有群体性、参与性、互动性的特点。

第四,举办非公募基金会即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投入一定额度的资金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用以制度化地开展公益活动。非公募基金会是2004年3月颁布的新的基金会法规给出的一种重要的公益制度平台。在国外,非公募基金会是企业家、尤其是大企业家参与公益活动的最重要的制度形式,如洛克菲勒基金会、摩根基金会、福特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等等。2005年6月,由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出资5,000万元创办的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成为我国第一个由民营企业家创办的非公募基金会。这种形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法人制度化,通过举办法人形式的基金会使企业家的公益奉献制度化,最大限度地得到社会的公认并享受政策优惠。

第五,参与1%公益俱乐部这是发端于日本1990年代丰田公司等大企业的一种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形式。其主要思路是:成立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家俱乐部,要求所有成员每年采取一定形式将其年度利润的1%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这种形式的公益活动的特点在于:将企业家参与公益活动作为一种会员义务以制度化的形式规定下来,要求企业家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可能自主地开展公益奉献活动。由于灵活自主又便于实施,这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深受企业家的欢迎。目前在我国尚未出现,建议民建会可组织一部分会员企业成立类似的俱乐部开展尝试。

篇9

好企业就是消费者满意,员工幸福,社会(或者股东)放心。大凡企业做大了,产品和服务必有过人之处,盈利能力自然不会低,足以对得起消费者和社会。而内部员工是否满意、是否幸福就不一定了,富士康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其实,经营员工的幸福就是经营企业本身,也是经营人心。当员工入职到企业,如果没有大的变化,应该是把一生中最黄金的时先交给了企业,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无外乎几个方面:首先,希望得到公平对待。员工希望知道他们是否得到公平待遇,如工资、福利及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工作机会等。假如员工觉得薪水太低,低于同行业或周边企业,或者公司极为吝啬,以降低成本为由压低工资,压缩日常开支,这样的话,企业无论采取任何措施,对于提高效率提升业绩基本上都是徒劳。工资对员工而言很重要,既是其养家糊口的保障,也是其工作价值的体现。其次,员工希望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被关怀,被肯定。第三是归属感。这是员工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爱企如家不是道德层面的空话,需要给员工一个热爱企业的理由,他们才能发自内心去热爱,去付出。从管理学来看,马斯洛的心理层次需求理论从两个方面对此做了阐述。首先,人是有需求的,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句话说,人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能起到激励作用。其次,人的需要有轻重缓急、上下高低,某一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另一层次需要才会出现。这种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可以理解为,人是在不断满足需要的驱动下,实现梦想、价值、赢得尊重从而获得幸福感。企业也是在满足员工不断提升的幸福指数中得到更多的回报、更好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追求资本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神圣的使命,怎样在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着力关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尤其是与企业休戚相关、与企业融为一体的员工的利益最大化?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理,自己企业的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没有幸福感,没有尊严,还侈谈什么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家的道德和企业家精神?

记得一位知名的企业家说过,善待员工,让自己企业的员工幸福起来,这既是企业家的责任,也是企业家的良心。其实,善待员工就是善待企业的未来。正如他所说:“企业家最大的慈善就是善待员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就是让更多的人就业,让更多的员工有归属感。企业家应该让更多的人共同富裕,让更多的人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成果。对内厚待员工,对外博奉品牌,厚博源于侍奉,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篇10

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还是战略管理者,当他们在识别和完成新的资源整合时,他们的行为就反映出企业家应具备的特质,反映出企业家精神。18世纪后期的重农学派经济学家Quesnay和Baudo认为,创新和承担风险是企业家的两大特质;Say指出,企业家必须有果断的判断力、坚韧的毅力和全面的知识,有监督、管理的才能,务实和能动的特质;JosephAloisSchum-peter把企业家的根本特质定义为“革新”,强调“革新”和“创新”是企业家的准则。RichardCantillion和FrankRnight两位经济学家,将企业家精神与风险或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WilliamB.Gartner于1988年在《美国小企业杂志》上发表了主题极为鲜明的论文《“谁是企业家”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其基本观点是,企业家与非企业家典型的差异在于,前者创造新组织,而后者却并不创造新组织。行为研究方法把企业家精神理解为包括创建新组织在内的一系列活动,而过去那种特质研究方法却局限于企业家所具有的个性特质,因此,WilliamB.Gartner的观点改变了长期坚持的、根深蒂固的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观点。在WilliamB.Gartner看来,企业家精神的行为论把组织作为一个基本的分析层次,企业家的个性特质只是企业家行为的一种辅助。

二、地方高校企业家精神教育指标体系设置

1.明确指标设置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行动是对理念的践行。对学生开展企业家精神教育,将他们培养成未来的企业家,锻炼与培养他们具有企业家所具有的那些精神品质,如创新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锻炼出像企业家一样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由此,该指标的选取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这样才能保证选取的指标能够全面、系统、客观而科学地反映影响地方高校企业家精神教育效果的显著性。2.企业家精神教育体系设置目标在理念指导下,根据地方高校条件以及学生实际,制定出如下指标目标: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自主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成功信心,养成团结合作、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克己奉献的良好品质;理解创新要义,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培育具备健康心理特质及责任感的企业家人格,提高创新实践操作能力。3.企业家精神教育指标体系构成兼顾以前的传统观点与WilliamB.Gartner的新思想,在此把企业家精神教育指标进行系统分类,即分为观念要素、人格要素、思维要素和能力要素4个一级指标。其中,观念要素包括敬业观念、合作观念、学习观念和风险观念;人格要素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质、强烈的责任感、深厚的科学素养和坚实的知识储备;思维要素包括创新思维、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要素包括应变能力、识人用人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前3个要素分别是企业家能力要素的前提、基础和依据。结合相应评价标准,得出地方高校企业家精神教育指标体系。4.实施过程中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与MBA联动研究关于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的关系,国内早有研究。2002年,龚巧茹等提出了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本科教育基础之上的高层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观点,指出了两者关系的基本事实。2009年,刘培莉等从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的角度阐述了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衔接问题,提出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要注重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科技方法技能、写作能力等的培养,并提出了以课程资源整合,教学方式创新和科研项目参与等方法加以实现。另外,2010年,王根顺等也对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工商管理本科与硕士教育教学中的联动一方面对教学资源整合有一定理论及现实意义,同时MBA学员自身的特质及丰厚的职场经历对本科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