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安全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细化工安全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细化工安全技术

篇1

[关键词]化工企业;检修;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Q0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051-01

导言:由于精细化工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快、生产工艺的及时调整,设备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内部介质的压力、温度、腐蚀等作用,或因结构、材料、焊接工艺等先天缺陷,在生产过程中随时需要抢修,电焊、气割、塑焊等动火十分频繁,平均每天动火都在十多处,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中容易出现马虎和纰漏。如果不能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不采取必要的清洗、置换、监控等措施,就会引起火灾、爆炸、灼伤和中毒等事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针对一个需要动火的某个生产单元,某一台贮罐或某一台反应釜,一定要清楚容器内部和外部物料的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料的危险特性,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1 将动火物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动火

为便于管理,规定机修车间作为固定可动火区。凡可拆卸并有条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焊割的物件,必须移至固定动火区内焊割,从而减少在生产车间或厂房内的动火工作。固定动火区也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对策:要进行适度清洗置换,没有可燃物;设备、管道及周围l0米范围内没有可燃物料;设备、管道在动火过程中物料分解放出可燃气体时,可燃气体或蒸汽不能扩散到其他场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作业区周围要划定界限,设立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2 卸压和卸料

为避免设备管道因降温降压收缩不均匀,易产生应力而损坏的特点,要缓慢降低设备内的压力和温度,同时接好静电接地线。将设备内物料通过放料管接入专用中转桶或清洗干净符合要求的产品贮存桶,在放料过程中严格控制放料速度不大于每秒一米,并注意观察有无异常情况。物料温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下。容器内压力降到常压时要打开放空阀门。在卸尽物料后关闭放料阀门,标明物料代号及相关注意事项。将物料桶移到十米以外的专用仓库中存放。

3 切断隔离

现场检修,要停止与待检修设备相连接的运转设备系统。 隔断与此台设备相连接的所有进出管,使检修、焊割的设备与其他设备(特别是正常生产的设备)完全隔绝,以保证可燃物料等不能扩散到其他设备及其周围。可靠的隔绝方法是安装盲板或拆除一段连接管线。

4 清洗

容器及管道置换处理后,其内外部必须仔细清洗。因为,有些可燃易爆介质被吸附在设备及管道内壁的积垢或外表面的保温材料中,液体可燃物会附着在容器及管道的内壁上。如不彻底清洗,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可燃物会逐渐释放出来,使本来合格的动火条件变成了不合格,从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5 置换

做好隔绝清洗工作之后,把容器及管道内的可燃性或有毒性介质彻底置换。常用的置换介质有氮气、氩气等。置换的方法要视被置换介质与置换介质的比重而定,如果物料的比重大于氮气的比重,氮气应从釜上入口进,从釜下出口排出,如果物料的比重小于氮气的比重,氮气应从釜下入口进,从釜上排出,如比重相差不大,此时应注意置换的不彻底或两者相互混合。置换气体用量一般为被置换介质容积的3倍以上。以水为置换介质时,将设备管道灌满并有水从最高点溢出。

6 通风与检测

应打开容器的人孔、手孔、物料孔等,自然通风冷却,也可以用鼓风机对设备内部进行强制通风,通风冷却的同时可增加设备内部的氧气含量。

动火检测分析就是对设备和管道以及周围环境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动火分析不但能保证开始动火时符合动火条件,而且可以掌握焊割过程中动火条件的变化情况。在置换作业过程中和动火作业前,应不断从容器及管道内外的不同部位采取气体样品进行分析,检查易燃、易爆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检查合格后,应尽快实施焊割,动火前半小时内分析数据是有效的,否则应重新取样分析。取样要有代表性,以使数据准确可靠。焊割开始后每隔一定时间仍需对作业现场环境作分析,动火分析的时间间隔则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正常是不超过2小时。若有关气体含量超过规定要求,应立即停止焊割,再次清洗置换并取样分析,直到合格为止。

7 审批

由生产车间或项目负责人对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是设备及管道内部和周边环境及地沟是否确保没有可燃物。由生产车间或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助理到安全管理部申请动火作业证。安全管理部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到现场核查,符合动火条件予以批准,不符合动火条件要说明情况落实重新清洗置换的措施。对有较大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料特殊作业场所动火,安全管理部要会同生产、技术、设备等部门会商并报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审批。

8 动火

动火人要查验动火证并熟悉作业现场情况。如不符合动火条件,有权拒绝执行并立即向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在动火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周边环境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动火并报告。特殊作业动火主要有带压不置换动火和登高焊割动火。带压不置换动火,就是严格控制含氧量,使可燃气体的浓度大大超过爆炸上限,然后让它以稳定的速度,从管道口向外喷出,并点燃燃烧,使其与周围空气形成一个燃烧系统,并保持稳定地连续燃烧。然后,即可进行焊补作业。

9 监火

监火人必须是具有半年以上本公司本岗位工龄,懂生产操作规程,懂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懂报警方法,懂急救措施,工作责任心强,动作敏捷,站在便于观察周边情况和便于扑灭溅落火花的位置。配置二台以上的灭火器,备用浇灭火花的水管。戴好安全帽和防护眼镜。监火期间不得离岗,不得兼作其他工作。特殊情况需短暂离岗必须落实人员临时代替。较大危险岗位监火要安排二人或二人以上。

10 清扫与验收

动火结束后,要在关闭进料阀和关停相连接设备运转系统的情况下拆除盲板,连接好相关管道,同时要防止物料泄漏溅落。监火人要同动火人清扫动火现场,防止有遗留火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离开现场,并及时向车间主任或项目负责人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11 设备试压

对动火维修以后的设备及管道在使用前应进行试压,检查焊接点泄漏情况。试压方式主要有水压和气压。对密封要求较高的设备管道在气压试验过程中可以用肥皂水检查,也可以在惰性气体中加入体积比为1%的氨气,在检查点贴上硝酸银试纸,如试纸发黑则是泄漏点。在恢复供汽升压过程中均应缓慢进行,不可急升急降。

12 非正常情况不动火

篇2

关键词: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管理

精细化工生产企业运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化学原料,这些材料多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造成停工停运,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精细化工企业不能正确认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安全管理缺位、自动化控制水平不足、安全风险预防不到位,这就很容易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1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基础管理薄弱

化工产业危险系数高、安全隐患多是有目共睹的现实,我们在实践调研中发现:管理体系老旧、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表现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制度与实际工作相脱离,这大概率是管理层认知错误,安全生产责任未落实,整个企业由上而下形成了一种漠视安全的不良风气,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二是制度建设和管理理念不到位,导致制度不能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良好指引,不仅降低了制度执行力,还使得风险辨识管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等工作流于形式。三是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敷衍了事,人员流动性较大,安全培训不足且入职人员安全素养薄弱,不了解、不熟悉岗位设备、工艺、异常情况发现和处理、应急处置措施等上岗作业,这对于危险系数较高的精细化工产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提升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

1.2自动化控制水平不高

我国精细化工产业产品品种多、更新快、需求量大,但目前为止,大部分精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性缺失,其产品生产涉及多种类别的危险化学品和高危工艺,未通过安全设计提高本质安全性,且高危工艺未实现自动化系统控制,很多设备运行都需要人工现场操作和参数观察,使得生产现场操作人员数量多和凭经验操作,一旦高危工艺发生参数波动及异常运行未能及时调整或紧急处置,生产装置发生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对岗位人员生命安全危害严重,其爆炸冲击波、有毒物质扩散等波及周边会造成群死群伤的次生危害。

1.3生产安全预警机制缺失

风险防控与安全预警机制是一种较为新颖的事故预防技术,通过对生产现场的潜在危机进行超前信息警告,将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从而达到超前预防事故的目的。其先进之处在于用动态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静态安全管理模式,用系统、多元的管理体系代替了传统单一、零散的管理模式,在安全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关于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2.1加强安全基础管理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繁琐的过程,它的顺利实施离不开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针对现阶段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应当积极加强安全基础管理。一是要明确权责划分,可以将整个生产车间作为一个整体,对不同区域、不同生产线进行科学划分,在此基础上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并落实到具体个人身上,配套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和追责机制,对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生产隐患的员工,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对于个人疏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及时进行追责。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多个安全管理小组做好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从而实现管理任务的分解和细化。二是要积极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完善安全管理架构组建和制度更新,并将“安全生产”的理念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安全文化,积极利用晨会、总结会等契机,加大安全理念的灌输,建立专业性和多层级的安全生产巡查组,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员工违规操作要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发现设备运转不良、管道泄漏等问题要及时进行上报和消除,保障设备安全有序运行。对以往发生的安全事故,要详实、准确记录并妥善保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生产区域和事故类型进行匹配,还可以综合运用安全表检查、工艺危害分析、危险度评价等科学分析方法[1],在生产前和生产进行中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模式。三是企业还应当建立起严格的安全培训制度,从而对员工的操作行为形成约束和规范,将安全知识纳入岗前、岗中的培训体系中,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分享会和应急处理演练,提升员工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

2.2加强设备安全保养

精细化工生产存在连续性和间歇性生产特点,但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经常处于高温、高压的环境,某些化学品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腐蚀性,对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加强设备安全维护保养至关重要。应积极促进设备操作流程化和维修保养制度化,在投产使用前,技术人员应当综合设备型式、规格、种类等的特点,制定专门维保计划对关键部位定期维修保养,关注容易磨损、锈蚀的部件,岗位操作人员对运行设备及时巡查和故障排除,坚决杜绝设备带病运行。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则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管道、阀门、设备等进行分类管理,存在易腐蚀性的设备设施制定防腐蚀管理制度,定期对易腐蚀性部位进行检验检测并给出结论,对不能继续使用的进行更换和淘汰,并按照国家的相关文件停止使用或淘汰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爆炸危险区域必须配置相应型号的防爆设备。

2.3推广自动化安全生产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维持产品质量,还能够在安全生产保障上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DCS作为典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精细化工生产中,可以实现对所有操作动态的实时监控,提升仪表数据储存和分析能力,还能实现自动误差纠正,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能得到保障。在控制设备和数字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将区域操作信号及设备信息等反馈到总线控制区域,从而实现对生产工艺参数的全盘控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网络通信状况的制约,因此企业在设计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其次是SIS安全仪表系统,是独立于DCS系统之外的安全保护系统,它能够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自动检测参数变化,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紧急应对,安全性能极高。通过压力、温度、液位等仪表独立与工艺数据的采集系统之外,在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应当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合理计算基础逻辑以及检测、执行单元的关联关系[2],提升三者之间的配合度。采集数据与安全设定参数进行比对,若超出安全参数系统会发出联锁保护信号,将关闭阀门切断物料、打开泄放阀排泄物料、增大冷却性等联锁动作防范工艺和设施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2.4安全风险防控及隐患排查体系建设

精细化工生产的危险系数相对较高,一旦发生爆炸、泄漏等事故,不仅严重危及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对周围的重要防护目标产生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因此在化工生产中,事前控制一定要优于事中和事后控制,要将安全风险防控的隐患排查体系的建设纳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中。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制定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体系责任划分清楚。二是依据风险分析方法和防控等级要求,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等级划分。风险辨识应针对全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风险管控应按照管理难度、专业性等设定管理层级和责任,形成安全风险清单和管控责任清单。三是应分级排查整治安全隐患,企业全员都应参与隐患排查治理,针对风险部位的关键点排查必要的隐患内容,根据风险清单制定各级别排查表。按照隐患分类制定措施整治,要形成闭环管理,在整个企业中公开隐患整治信息,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扩大警示和提高层级监督。

3结论

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专业性较强,生产环境复杂,危险系数较高,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不仅会给化工企业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精细化工生产企业一定要充分重视安全管理,积极加强基础安全管理,出台相应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推广自动化安全生产技术,不断完善安全风险防控及隐患排查体系,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宝平.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探究[J].化工管理,2018(07):104.

篇3

2020年是我在山西协城监理部收获最大的一年。我勤奋工作刻苦努力。一心一意埋头在******项目上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在监理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了协城监理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工园区西段原料管线及公用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自2020年7月1日调入该项目以来,已近时2个多月,截至目前连续安全生产60天,连续安全施工达到了238200天人工时,施工现场HSE管理工作始终按照山西协城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及华锦集团工程管理公司HSE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现将本年度的HSE实施状态,HSE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培训情况,现场检查,隐患整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HSE管理策划

在2020年进入该监理部伊始,我严格按照山西协城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程序文件》《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HSE)管理规定》《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HSE)管理手册》的要求对项目施工HSE管理进行了策划,针对项目的施工特点了《环境因素清单》《环境因素辨识评价控制措施表》《危险因素辨识评价控制措施表》《危险源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18项HSE管理规定,现场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救援、火灾)管理性文件,以期指导HSE工作.18项HSE管理规定目录如下:

1、项目现场HSE教育培训管理规定。

2、项目现场HSE检查管理规定。

3、项目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4、项目现场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5、项目现场动火作业管理规定。

6、项目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7、项目现场机械设备及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8、项目现场起吊设备及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9、项目现场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10、项目现场危险品安全管理规定。

11、项目现场动劳保护管理规定。

12、项目现场安全标志设置管理规定。

13、项目现场危险品安全管理规定。

14、项目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15、项目现场宣传管理规定。

16、项目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17、项目现场生活和卫生设施管理规定。

18、项目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二、HSE管理的实施

1、HSE教育培训。

一级、二级教育有辽宁华锦集团安环部、精细化工园区西段原料管线及公用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组织,教育培训的内容是项目HSE实施计划现场HSE管理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三级教育由份包商组织教育培训。2020年7月1日至2014年8月15日共进行HSE教育培训36次,共计397人,其中:吉化安装一队5次72人,吉化安装二队12次,86人,吉化安装三队8次107人,吉化防腐队2次38人,土建清净水雨水池队9次94人。

2、HSE监督与检查

(1)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和持证上岗情况。

(2)施工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的配置情况。

(3)施工机具,设备等安全性能检查和报验合格情况。

(4)现场安全标示危险区域标识,隔离情况。

(5)施工作业条件控制和施工安全技术执行情况。

(6)现场安全、劳动保护、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或制度落实情况。

(7)应急计划及其人员、物质、设备落实情况等。

3、HSE现场管理

安全按照HSE实施计划的指导开展工作,“开工前检查,日常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和节假日前检查”均按部就班的进行,现场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坚决消除安全隐患。绝不迁就姑息。

除每天日常现场监督检查外,共进行周大检查1次。月在检查2次。专项检查7次。(检查主要项目分别为脚手架,临时用电,个人防护用品检查。现场起吊设备,文明施工,消防器材等)发现安全隐患236个,当即整改209个,两日内整改27个。整改率100%。现场HSE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全年未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未发生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中毒事故,轻伤事故发生率为零,火灾事故为零。

4、应急准备

现场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救援、火灾)是基于现场所处位置及条件进行修订。更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应急救援计划,预计2014年7月15日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三、2014年HSE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力度。让安全深入人心。使“我要安全”成为所有参建人员的基本行为准则。牢记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

(2)加强对施工企业安全资质,特种作业人员资质及大型施工设备验收的审查力度。

(3)加强程序控制,对重点部位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重点审查。并严格按照审查通过的方案进行合格性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列工序。

(4)深入施工现场,加大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认认真真找问题,扎扎实实抓落实,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切实做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使安全管理工作更上新的台阶。

篇4

1 建筑施工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管理是指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具体解决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施工关系的一种管理,是建筑企业为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开始到工程交工验收为止的全过程中,组织设计中的东西要靠施工员在现场监督、测量、编写施工日志,上报施工进度、质量,处理现场问题。施工管理的任务是根据不同的施工项目对象、不同的施工工程特点、不同的现场施工条件,结合建筑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周密的分析研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利用人力、物力,采用较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保证协调施工,提高施工进度,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确保施工质量,以取得建筑施工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

2建筑施工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2.1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首要经营方针

建筑安全施工是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广大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大事。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始终是建筑行业最头疼的问题, 尽管总是从不同角度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但建筑施工现场上的各种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如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机具、新设备和新工艺方法时,由于没有做到充分的技术专业培训,造成误操作或者操作不当,造成施工人员安全危害,或者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另外一些建筑施工项目承建人只是从中收取施工管理费用,从而把部分放任于项目承建人,项目承建人又把建筑工程进行层层转包或分包,从而建筑施工安全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安全工作无从开展,给建筑施工人员带来了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工作,把隐患消除到最小化。

2.2 建筑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直接和项目投资目标挂钩,如果按时完成施工项目,投资回报才能实现,因此施工进度也是建筑施工管理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影响建筑施工进度的制约因素很多,如建筑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环境、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劳动力状况等等。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承包商对这些问题没有科学有效的措施,往往一个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一种“共振效应”带动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于这种影响由于没有做到充分的计划和管理,往往都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造成管理组织上不能够保证进度目标的实施,人浮于事,重关系轻技术现象严重,导致执行能力很差。项目施工成员只注重自己是否得利,而不管项目目标是否顺利实现。另外建筑工程进度与成本、质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众所周知,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高低,加快进度投资成本就会相应提高。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管理人员没有考虑到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均衡。如何有效配置施工现场资源,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更是施工人员必须精细化探讨的问题。

3 施工管理精细化探讨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最终的目的实现双赢,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赢得社会效益,这就要求在整个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施工现场安全,更要关心整个施工过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3.1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检查是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必须不断改善建筑施工条件和作业环境,使施工现场环境达到最佳状态。消除安全隐患精细化工作如下:(1)隐患检查内容。安全检查内容按照建筑部颁发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对照检查执行情况;基槽临边的防护;施工用电、施工机具安全设施,操作行为,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安全防火等。(2)隐患消除周期。项目部施工工地每周检查一次,由项目经理组织;各施工队每天检查,由施工负责人组织,生产班组对各自所处环境的工作程序要坚持每日进行自检,随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3) 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工程开工时,由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向组织施工的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班组长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使执行者了解其安全隐患以及现场施工技术安全工作,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打下基础。通过以上具体工作的实施,并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体制,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确保建筑施工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达到安全事故最小化。

3.2施工进度控制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以及建筑企业信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做好工程进度控制管理,确保整个建筑施工项目保质保量按时交工,是当前建筑企业最为关注的管理工作,必须加强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管理机构,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规模、环境、专业性质等要求优化配置,做到因岗设人、作业高效、结构合理,并层层分解工期目标,落实相关责任,制定规章制度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都是建筑施工中有力的管理措施。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1)施工进度计划制定。 施工进度计划是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依据,根据施工方案编制的进度计划进行施工,但施工进度计划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要定期及时地检查,掌握实际情况,分析进度超前或推后的原因,研究对策和措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2)建立高效施工团队,实施科学管理。建立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是建筑施工进度及质量的保证,高效的团队对于施工技术、图纸设计、计划执行力、进度控制都有严格的执行效果,可有效加快施工进度管理。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上下功夫,向管理要进度要工期,向施工技术人员要质量,营造一个积极的建筑施工氛围,保证建筑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只有针对现场实际施工管理合理优化配置,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是完全能达到建筑施工项目的目的。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才能把建筑施工过程阶段的工程控制好,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孙玉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价值工程;2010年16期

[2] 蒋旭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分析[J]; 山西建筑. 2010年33期

[3] 李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年05期

篇5

关键词:工程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前景

1计算机技术应用优势

1.1有利于竞争力的提升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当中,如果工程项目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把各项资料实现分类与精细化的管理,信息资料进行电子化管理的方法,对传统的人工管理来说将更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对公司的外界形象有着很大的提升。在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之下,管理单位对工程的变动可以计算出一定的规律,并且通过对工程具体数据深入的分析,在管理指标上来不断进行调整,在高效的数据管理模式之下,计算机技术将对工程的总体形象进行不断的提升和优化,从而让工程在高效率的情况下得到人们的认可,从而让工程管理单位快速提高自身的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拥有一席之地。1.2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在对于工程来说,确保施工质量与工程的总体进度是具有复杂性,在其中就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如果采用较为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来进行的话,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发生失误机率比较高。但是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之下,计算机可以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与整理,并且为工程管理提供相关的数据,从而来提高其管理的效率,更为方便快捷的实现该工程的绩效考评与评价。

2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软件专业性不足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计算机软件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现阶段有关软件的使用状况来说,软件并不能够来支撑一个工程的整体性的数据记录与计算。由于市场当中有关的软件功能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而且软件的种类较多,因此在质量上有着一定的区别,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很难找到非常合适的软件。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市场当中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软件普遍缺少统筹性的规划,软件功能性比较分散,而且缺少专业性,所以,有效软件只能够对工程项目当中的简单操作进行管理之外,就无法来实现统筹管理工作。2.2硬件配备落后硬件设施是工程项目管理当中通过计算机方式管理的必要投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买计算机与网络设备以及电缆等硬件基础设施,从而来实现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设备安装需要的人力资源与物力。硬件问题对于软件来说是比较容易解决,现如今大多数的工程项目企业是愿意在硬件方面投入资金,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可以为后期做好基础,就不再需要重复的投资。但是问题在于一些企业认为硬件是属于一次性的投资,在对于后期硬件设备的老化与更换以及维修保养方面就不需要进行重视,从而造成硬件设施就无法很好的满足软件运用的需要,因此会严重影响到计算机管理当中的效率。2.3操作技术问题工程项目当中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间的沟通是导致计算机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出现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当前由于沟通当中缺乏频繁性以及沟通态度不明确,从而造成在具体运用的过程当中项目管理人员缺少关于计算机技术的管理经验,就无法向技术人员提供有关的数据,并且技术人员缺少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深入考察,就无法了解相关的数据资料。在这一情况之下,项目管理人员虽然在管理方面有着非常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管理的经验,但是缺少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因此就无法实现对人才的统一化。

3具体应用体现

3.1管理项目系统企业项目管理人员是要负责提供项目的进度与项目的投资以及项目的计划等多方面的内容,由于上述任务有着很大的信息量,如果能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当中运用计算机技术,那么项目管理人员在查阅信息的时候就能更加的方便。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归纳与筛选复杂的信息,这将有利于项目管理人员选择和有关要求互相符合的优秀项目。此外,还能够为技术人员查询信息资料提供有力的保障,这样使得技术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如果在工程施工期间出现意外的情况,将使工程管理人员立即察觉,并且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项目管理系统当中全方位运用计算机技术,这将使得在管理当中的精细化得到很好的运用,并且有利于管理人员顺利的进行管理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实施做好基础。3.2高效收集信息一些工程项目要求要有多个部门来进行共同的讨论与合作以及参与,为顺利开展施工环节提供有利的保障。所以,企业以及单位要建立很好的交流平台,从而保障全部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平台当中进行良好的交流,通过专门的工作人员完成手机交流信息的工作并进行整理反馈。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分析获得的反馈信息针对性的改变工程项目管理当中的内容,将有效促进管理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要有效的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企业生产期间获取的信号进行收集检测,并且将获得的检测数据录入计算机当中,工程师有效的分析处理收集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信息有效的检测施工的工程。

4应用前景

4.1电子化管理资料工程档案是重要的工程技术资料,也是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的历史凭证,更是工程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管理、维修、改建、扩建的重要依据。因此,工程档案资料的保管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能够更快更有效更完整的保存工程档案。在现阶段,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来说,在图纸的绘制与保存上多数都是采用纸质打印的方法,但是由于纸质方法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也容易出现由于保存方式不正确而造成发霉与破损的问题发生,从而严重影响工程后期资料的查阅。如果采取电子化方式的保管,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提高了资料的保存当中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在这方面来说,首先要在计算机技术上加强操作,通过计算机绘制图纸,在工程进展期间其变动也要体现与电子文件当中,从而保障电子资料的功能性要高于纸质资料。4.2丰富的管理软件在现阶段管理软件依然是处于在比较单一的状态,面对复杂的工程数据,可能表现出处理效率的下降与无法记录众多数据的情况。工程项目往往分为许多的子项目,并且在分工上比较精细化。所以如果需要采取计算机全面管理整个工程,就要让有关软件向着多方面发展,要不断更新软件功能与涵盖范围。与此同时,软件需要这种技术的更新与功能上的更新,要根据我国相关政策的改变与施工材料的变更以及施工标准的提升而不断进行更新4.3管理不断精细化工程项目往往将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子工程,其中数据包括了材料的收集与子工程项目的规划以及人力资源的规划等内容,其复杂性就需要要求计算机在运算上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庞大的数据。在现阶段简单计算机与人工整理方式都无法很好的满足施工计算的需要,所以在发展前景上,工程的造价预算管理与预算材料数据等都要通过计算机收集控制,消除由于人为因素与计算因素所产生的误差,这就需要让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更具有智能化。总而言之,在未来工程的管理当中,计算机技术要将核心定义为编程,为控制工程造价与提高管理精确度做好基础。

5结束语

工程建设是否有着很好的质量与材料储存管理以及材料运输管理、材料整体质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之下,各个文件与数据以及材料都可以实现高效化的管理,从而使得计算机技术有着更为广泛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许瑞.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4(06):66.

篇6

关键词:工程设计;危险区域划分;释放源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author in the process of work in some experiences and experience, with the case in the design of chemical indus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explosive gases danger zone division problems.

Keywords: engineering design; Danger zone division; Release the source

中图分类号:T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众所周知,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原材料,或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多都是危险易燃物质。当这些危险易燃物质泄漏到空气中,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其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时,存在足以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就会爆炸,产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所以,石油化工的防爆安全就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患于未然,需在工程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工程设计上采用的防爆安全措施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称为一次防爆措施,如建筑物的防爆设计,通风设施等。第二类称为二次防爆措施,如选用防爆的设备等。采用这些措施,不管是建筑物的防爆,还是设备的防爆,投资成本都较正常情况下的高,并且这些地方和设备在日后的运行和维修维护时,都较正常情况下的难度大。只有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合理正确地划分爆炸危险区域,才能有效地防止爆炸条件形成和减轻爆炸的危害程度;才能正确地选择设备,防止爆炸的产生。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工艺条件

一般情况,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都是根据工艺专业提出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条件,并由电气设计人员根据相关的标准规范绘制的。所以为了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合理正确地划分爆炸危险区域,工艺专业所提的条件必须详细和准确。

释放源

释放源必须根据易燃物质的性质、通风条件、障碍物及生产条件、运行经验等明确规定。只有准确确定释放源,才能完整地绘制爆炸危险区域,不至于漏掉必须绘制的区域,从而出现安全隐患;或者多绘制不必要的区域,从而导致在做一次防爆措施和二次防爆措施时,增加了投资成本。

释放源的位置

必须正确区分这些泄露点,才能有助于设计人员快速正确地绘制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同样,如果漏画释放源,则爆炸危险区域就会变小,或不完整,从而存在安全隐患,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如果多画释放源,则爆炸危险区域就会变大,会使得一二次防爆措施投资成本的增加,如建筑面积的增大、设备防爆要求的提高等等。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是按照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确定的,规定如下。

首先按释放源的级别划分区域:

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

存在第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1区。

存在第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2区。

在工艺生产装置区域内,爆炸危险区域大多数划分为2区,只有在易燃物质可能大量释放并扩散到15m的情况下,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才划分多附加2区。

其次根据通风条件调整区域划分:

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当通风不良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局部机械通风在降低爆炸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更为有效时,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这里只是针对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如果是爆炸性粉尘环境,则不同。

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可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中,在生产中0区是极个别的,大多数情况属于2区。在设计时应采取合理措施尽量减少1区。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该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的第2.3.3条~第2.3.17条中典型示例的规定,并应根据易燃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工艺生产过程的工艺情况,结合实践经验确定。

工程案例

某精细化工项目,共有四个生产系列装置,分别是二乙苯胺系列装置、吡唑酮系列装置、苯胺黑系列装置、酸性中性染料系列装置。在这项目里,就出现了上述的一些问题,如释放源的确定、释放源的位置等等,所以造成在绘制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无法准确地绘制爆炸危险区域,或绘制出的爆炸危险区域不合理。

释放源不明确

二乙苯胺系列装置和苯胺黑系列装置中,生产过程中都有用到易燃物质苯胺。在确定释放源时,这两个系列装置没有统一。最初,二乙苯胺系列装置的苯胺上料和卸料泵、苯胺储罐等都没有确定为释放源;而在苯胺黑系列装置中也就只把苯胺上料泵及其储罐确定为释放源,但生产过程中的有苯胺进出的蒸馏接受器却没有定义为释放源。这样没有统一确定释放源,就使得同一生产厂区里面,对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系列装置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就不相同,绘制出来的区域划分图就不合理,应该绘制的危险区域没有画出,把没有危险的区域画为危险区域。

释放源位置不明确从而导致绘制区域不合理

由于没有具体的释放源点,则设计人员很难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来绘制爆炸危险区域。如果按照整个釜面来绘制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则区域范围的半径为釜面的半径加上15m或7.5米等等,这样就会没有针对性,从而把危险区域放大了,最终导致投资成本的增加。所以有必要把释放源的具置明确出来。对于这种情况,只有根据实践经验,确定反应釜或缓冲槽最边缘的出入口为释放源点,这样才能正确地绘制爆炸危险区域,不至于减小或放大了危险区域,存在不安全因素或增加投资成本。

结束语

正确地划分爆炸危险区域,才能选择正确的设计方案,合理地选择防爆设备,从而保证进行安全生产,预防危险事故发生。本文是笔者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对规范的一些理解,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杨有启、钮英建编著,电气安全工程,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篇7

论文摘要:就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特色,如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修订、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专业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必要的措施。

1.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对化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改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过程装备越来越趋向大型化、精细化和自动化,流程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与过程进行要求必须实施精确的自动控制,这是过程装备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的根本保证。将“过程”、“装备”与“控制”三个相关学科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过-装-控一体化”,已是化机专业改革的必然。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化工设备与机械”本科专业正式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新专业是“以过程装备设计为主体,以过程原理与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其两翼(简称‘一体两翼’)”的大类学科交叉型专业。这并不是专业名称的简单改变,而是要求赋予专业以新的内涵,因此应结合内蒙古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和特色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慎重确定专业的培养方案,做出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以适应培养21世纪人才之需要,并充分体现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

2.专业建设思路

内蒙古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于2004年获得批准,于当年招收第一届学生,现已累计招生四届八个班共计300余人。依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专业总体框架,结合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建立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过装控一体两翼”的总体架构,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涵盖学科领域宽、柔性大、适应性强的专业,能够培养21世纪内蒙古及全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专业建设规划

校院领导非常重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工作,动员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给予大力支持,学校已安排购置了75万多元专业必需的实验设备,学院已购买数量可观的教学科研图书资料。过控系全体教师均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究,集体讨论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修订、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3.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原专业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均毕业于原化机专业或机械专业,过程控制或过程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比较欠缺;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大(约占总数90%以上),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而且缺乏工程实践知识。因此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当务之急。学院采用的办法是:

(1)引进硕士以上专业对口的高学历人才。

(2)提高青年教师的水平。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或攻读高一级学位。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评比和研讨,对教学质量差的青年教师,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他们帮助和指导。支持专业课教师参加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术交流活动,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教学和科研能力。由此逐步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研究生以上占100%)、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45岁以下占80%,高级职称占50%)、专业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3.2.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学计划的修订

参照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总体框架,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工程实施能力和良好的业务素质。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制药、食品、生化、煤化工、机电及劳动安全部门等领域中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及开发等工作。

按此培养目标,结合内蒙古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框架,如表1所示,其由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两大部分组成。基础理论知识包含人文基础、科学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三方面,以科学技术理论为重点,人文基础和实践基础辅之。科学技术理论包括公共理论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专业知识的获得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方向知识以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设计和过程流体机械为主体,过程工程原理与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为其两翼,并增设煤化工技术及装备等专业课程,以突出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

3.3.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

根据“一体两翼”的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建立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以适应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弹性大、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1)增设控制类有关课程,满足专业拓宽的需要。如开出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PLC技术及应用课程,使学生掌握过程装备控制学科的有关知识,以适应过程装备大型化、自动化的需求。(2)加强理论基础、淡化专业。将专业课学时数控制在总学时的20%左右。如对过程流体机械以解决选型和应用为主,将课时由72减少至48左右;增加流体力学及粉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理论基础课程;同时开出适当的专业选修课,如有限元原理及应用、过程装备CAD、药物制剂工程与设备、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过程装备密封技术,以增加专业的柔性。(3)加强外语、计算机基础教学。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增开过程装备高级程序设计课程,使得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和较深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4)加强实践性环节,积极创造条件。如增设工程教育实践,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专业教材使用与更新情况

为了规范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保证教学质量,专业核心课程按新专业的要求全部采用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煤化工技术及装备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编写。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整合,使之更适应我校的实际情况。

3.5.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采用比较式、启发式教学,讲课中要求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以提纲式教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学与教师课堂讲授、指导、答疑相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也积极进行探索。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与过程流体机械等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图片资料讲解,加深学生对过程设备结构的认识,节省在黑板上画图及板书的时间,以提高授课速度并充实授课内容;过程装备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需要增加典型容器的制造工艺,可用观看录像来代替课堂的抽象讲解;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被作为学院重点课程予以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CAI课件和研制典型过程设备的设计计算软件以提高专业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3.6.实践性教学环节规划情况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工科学生动手能力、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规划与安排。

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如表2所示,鉴于实验经费投入数量有限,大规模地进行实验设备的购置不切合实际,在利用相关院系实验资源的基础上,我们主要计划先期建设能够满足学生基本专业实验要求的压力容器综合实验、空压机性能测试及超声探伤实验、过程装备结构拆装实验和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实验四个实验室。第一期专业实验室建设中用于购买实验设备的经费约为75万元,其中压力容器综合实验装置我们使用南京化工学院李健教授研制的专利产品——压力容器三合一验证性实验装置,其特点是结构设计巧妙,试件易得,实验效果良好,实验数据误差较小,价格仅为通用压力容器实验装置的二十分之一,许多高校如东南大学在使用该实验装置。通过第一期的建设,实验室的教学环境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实验室第二期建设正在拟申报之中(含过程装备与控制仿真实验、过程装备密封实验装置、煤化工技术及装备实验装置等),相信经过两期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将得到很大的改观,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选择了区内外一些优秀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如南京紫光精细化工厂实训基地、南化集团、天津碱厂、神华集团煤化工基地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得到了厂里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完成工程师素质基本训练的一个关键性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一方面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和毕业设计指导书,另一方面注重指导教师自身工程实际知识的加强,再者依据培养目标选好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安排一定比例的学生参与教师纵向科研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提高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束语

相信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和实践探索,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将会获得较大改善与提高,社会影响力逐年递增,师资队伍建设渐趋合理优化,为积极准备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点的申报创造条件。知识结构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特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均有望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程树珍.关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J].化工高等教育,2003,1(75):57~58.

[2]陶秀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J].煤炭高等教育,2005,5:91~93.

[3]喻九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4,3(81):17~19.

[4]周勇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2:165~169.

[5]张锁龙.《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4,3:59~61.

[6]余历军.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功能与基地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4,6(58):95~98.

篇8

关键词 自动化;工业仪表;施工技术;安装工程

中图分类号:TH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4-0069-02

自动化工业仪表的系统比较复杂,在安装仪表时存在影响的因素很多,导致自动化工业仪表在安装工程中产生许多问题,而相关的工作人员结合工作经验完善施工技术,提高安装技术和效率,同时也为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同时也对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的相关操作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技术要求和操作准则。

1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的概况

自动化工业仪表又称为工业自动化仪表,是工业的生产过程时,对工艺的参数进行必要的检测、记录以及控制的一种仪表。由于我国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观,自动化工业仪表逐步成为了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自动化工业仪表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着不同分类,其分类主要5种:1)从安装工程中形式来看,自动化工业仪表由现场仪表、盘装仪表以及架装仪表组成;2)对于组合形式的来说,自动化工业仪表是由单元组合式、综合组合式以及基地式的仪表等组合而成;3)从能源的使用情况来看,自动化工业仪表可分为电动化仪表、气动仪表以及液动仪表;4)对于信号的传输来说,自动化工业仪表是由数字仪表以及模拟仪表组成;5)从有无接人的系统来说,自动化工业仪表可以分成飞自动化的工业仪表与自动化的工业仪表。无论从哪几个方面明确的将仪表划分清楚,他们相互之间是相通和渗透的。

2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的特点

2.1 自动化工业仪表记忆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自动化工业仪表是组合逻辑性电路和时序性电路,然而他们只能在相对的时间里简单的记忆某些状态,等到下一个状态来临时,就会失去前一状态的记忆。但是自动化工业仪表在运用之后,其随机的储存器是可以记忆上一状态的信息,一旦在通电的状态下就会一直保留上一状态的记忆,同时也可以对其他状态下的信息情况保持,最后进行信息的有效处理。

2.2 自动化工业仪表数据处理的特点

在应用和测量中,可能会遇到不可预见性的问题,比如说抗干扰、自检自校、工程值、测量值以及线性处理转换等待。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工业仪表通过微软的处理器及软件使得我们处理此类的问题就简便了很多。1)完善了处理的功能;2)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软件商的承载负担。从其他方面来看,自动化工业仪表还有优化和检索的功能。

2.3 自动化工业仪表具有可编程的特点

在电路的控制过程中,自动化工业仪表软件的编程是通过储存的控制程序替换往常顺序控制,硬件的软化则由 其他的方式来控制。假如在这个使用过程中要用硬件代替,那么就需要一个完整的控制和定时电路。由此可看出,如果在仪器仪表内植入可利用软件来替代常规逻辑电路,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简化硬件结构,从而提高自动化工业仪表的可编程功能。

2.4 自动化工业仪表具有计算的特点

由于在自动化工业仪表中配置微型计算机,所以可以实现多种复杂而又精确的计算。在自动化工业仪表的计算过程中,往往还是可以对极大、极小以及一个常数的乘除等方面进行运算和比较,从而使得计算的结果更加的精准。

3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的施工准备

3.1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的资料准备

在安装自动化工业仪表之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1)施工图与自控的安装图册;2)常用标准图和质量的评验标准;3)施工技术熟练的要求;4)关于自动化工业仪表的各种手册等。施工单位应该在建设单位取得相关的施工图纸,然后以此为根据编制相关预算,准备各种记录表格、质量的记录表格和报验单。

3.2 自动化工业仪表技术准备

在施工设计编制的过程中自动化工业仪表是需要参与整个完备工程的,并且还需要对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调整。然而施工工序与施工方法是整个施工方案最主要的重要部分,所以应当阐述清楚和具体,这样就方便施工的相关人员能够在得到施工方案时自行工作使用,并解决相应的难题和保证质量。在整个方案的实行过程中,施工方案是基础,只有在保障质量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加快施工进度。

然而从安全技术方面来看,安全问题始终是放在第一位,也是应该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认真贯穿实施的。在技术准备时应当包括会审设计图纸,应该及时发现自动化工业仪表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在施工阶段之前由专门的部门来协调或解决这一问题。在施工准备的整个过程中,应该有3个交底:1)建设单位邀请施工单位参与,并由施工单位交设计交底;2)各个专业对底;3)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交底。

3.3 自动化工业仪表物资准备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人员依据施工图纸领取所有相关的材料和设备,例如各种管材、电缆、补偿导线、垫片等。除此之外,施工图纸上尚未提到的辅助材料也应该如实的领取,例如电工胶带、电焊条、各种包箍、生料带以及螺丝螺母等。在自动化工业仪表的物资准备中应当保管好领取的各种材料,防止各种材料的损坏,这样既能保证材料的完整性,又能保障施工的进展。所有的仪器设备直接材料和辅助材料经过自己检测合格以后,将合格证和质量保障书等进行相应整理之后,填写好相应的资料送至监理审查,经过监理的同意之后才可以进行进场安装。

3.4 标准仪器和仪表安装工具机的准备

标准仪器也可以具有报警、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等功能,同时它主要指的是调校仪器。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经常使用的工具机包括:切割机、电钻、开孔机、电动套丝机、电焊机等,另外的辅助工具扳手和榔头也应该准备妥当。上述说明的常用标准仪器和仪表安装工具机在施工之前就应该全部的准备妥善,以便在施工阶段提供便利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4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4.1 施工技术中的控制技术

在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工程中,施工控制技术可分为常规控制、先进控制及优化。其中,顺序控制、连续控制、以及批量控制等是自动化工业的基本控制且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这些基本的控制策略都可以在单元组合的仪表、常规的分散控制系统以及新一代的分散控制系统中可以体现出来。这些常规的控制包括许多方面:1)前馈调节及分成调节;2)串级调节及自动的选择调节;3)均有调节及单回路的控制;4)比率调节及连续调节;5)非线性的调节等。但是,其中最基础的还是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参数。具体的来说,控制算法与功能模块几乎是没什么变化的,而控制方案是最大的变化。

4.2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的先进控制与优化

在工业的迅速发展的今天和现代化控制的推动下,各种不同先进的控制与智能算法层出不穷,而且智能的控制器和多变量的控制已经运用在许多领域。虽然先进控制的基础分散控制系统,同时也是软件包或者独立个体。然而多变量的动态测量技术与模型的辨识技术都有着莫大的联系,大部分都是运用PID测控控制与串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例如,在石油化工业中,除智能的PID的控制器外,其余多变量的控制均在炼油行业以及石化行业的生产实践中得到运用。从而使得炼油厂中单一油源成功几率最高,尤其在卡边的控制上,自动化工业仪表施工技术的操作稳定,为其增效提供了良好的施工技术控制。

4.3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的人机界面技术

从以前的工业到现在自动化工业的转变,现在的控制室不仅仅是一对一的方式,而是一个控制室应对多个装置的形式。而人机界面的主要是通过CRT与LCD显示屏体现出来的,有时也会有一些辅助的指示灯以及显示仪表。但是自动化工业仪表的人机界面以键盘与鼠标为主,然而辅助工具是按钮和触摸屏。

在分散的控制系统组态中,人机界面控制策略与操作策略是相伴的。在操作过程中,分组画面、细目画面以及趋势的画面都可以紧紧相伴的,但是在制作模拟图时则要谨慎,如果我们要实现这些就必须严格的按照工艺的要求,而且不仅仅关系到优化的操作和事故的判断,还关系到对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报警等自动化工业仪表人机界面能否友好的相处等问题。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必须提高分散控制系统等产品的功能;2)需要更好的控制方案;3)更需要注意系统形成过程中对硬指标的控制;4)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提高无私服务的思想,并且加强工艺操作的相关人员之间的紧密配合,使得体现工艺的装置的最完善的操作。

4.4 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安全仪表的系统

当今社会在对安全性方面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而再对自动化工业仪表安装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主要包括:1)由于硬件的易燃易爆硬气的安全隐患问题;2)软件自身的问题;3)在工艺装置的过程中和工作的连续化导致的安全隐患。以前的用来保证安全的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工业企业的需求。所以在自动化工业仪表中加入了紧急的停车系统,用以更好的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使自动化工业仪表的安全系统不断的满足企业的安全发展的要求。

5 结束语

自动化工业仪表的安装是极为复杂的一项工作,必须在施工进行时注意到每一个环节应该注意的技术管理。综上,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城市化的脚步不断的深入,自动化工业仪表在高速发展的工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的同时,自动化工业仪表正一步一步的迈向生产的进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管控职责。在各种生产自动化工业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自动化工业控制仪表的灵活性、多功能性以及创新的高科技性使得其必然会更多的发挥功能优势,促使我国的化工产业进一步提升,不断的向着更高更强的层次稳步迈进。

参考文献

[1]张雷,徐秀菊,杨诗洪.自动化仪表在石油化工发展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8(17):60-61.

[2]高大勇.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仪表特点与控制技术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08(11):68-69.

[3]江迎武.精细化工企业中自动化仪表的设计与施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09):39-40.

[4]耿平.炼油化工装置仪表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探讨[J].项目管理与EPC,2010,05(10):135-136.

[5]许鑫.试论自动化仪表专业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1(09):92-93.

[6]蔡德成,傅友强.仪表安装工程浅谈[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3,01(40):930-931.

[7]易荣盛,苗丽君.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析[J].价值工程,2013,02(27):129-130.

[8]李伟,张晓峰.仪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J].施工技术,2011,06(40):443-444.

[9]常苹莉.自动化仪表在石油化工发展中的作用[J].科技与企业,2013,02(2):178-179.

[10]张文全.试述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6(13):231-232.

篇9

方光辉

起步

1992年春,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年仅32岁的陈义龙同我国电厂化学专业奠基人之一钟金昌教授激烈地讨论着:如何利用自己刚发明的新工艺和研制的新产品――燃煤电厂灰管及热力系统在线高效除垢剂,使现有的校办企业发展成为具有现代科学管理体制的股份制企业。

带着创业的冲动和激情,陈义龙和另外几名电力学科的年轻人完善了不停运在线清洗技术。此项技术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燃煤电厂的大难题:当时的燃煤电厂输灰管道结垢后,不但要停产而且除垢效果很差。

北京中联动力化学公司看准了这些年轻人的实力,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凯迪科技开发公司等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成立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2月,凯迪电力悄然揭牌,陈义龙出任总经理。一年后,凯迪的系列高效清洗除垢剂、灰水阻垢剂产品,占领国内电力系统90%的市场,并于1995年获得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级新产品奖。

1996年,公司注册资金由3060万元跃升5800万元,并相继成立6个控股子公司。

发展

1999年9月23日,凯迪电力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代码000939)。上市后,凯迪公司迅速向以环保为核心的产业转轨,致力于环保产业、新能源及电力工程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主要经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洁净煤燃烧技术及工程、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火力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工程、锅炉补给水工程、冲灰水及其回水除垢防垢工程的设计、成套、施工、安装、调试、培训等工程总承包业务。

2001―2003年的3年时间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由42299万元增长到90952万元,年均增长38%,业务利润由14219万元增长到17836万元,累计实现净利润24231万元,平均每年实现净利润8077万元。

(一)曲线发展国家支持的产业和技术不一定就是赚钱,但一定存在着很大的赚钱机会,公司以环保产品为概念,争取政策;以环保工程创利润,扩大市场;以工程总包,带动环保装备生产。

将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有限、拓展困难的产品盈利机会融入到系统工程承包,延伸了产品的市场规模和增值空间,有效地形成技术和规模最大化、双赢化的局面。

(二)战略转型

集团公司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公司把产品开发与企业转型相结合,由生产型向工程型转变,从掌握一项初级脱硫技术,到利用募集资金加快、加深脱硫技术开发,最终实现向脱硫工程总承包的角色转换,成为拥有核心技术、熟练的项目管理人员、主要从事脱硫产业的一家工程承包类型的专业化大公司。

凯迪电力从1999年9月上市至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已经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变化,1999-2000年期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以火力发电厂、水处理工程和计算机销售为主,其中水处理工程收入占主导地位。

2001―200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已经不见了计算机销售收入,同时水处理工程收入从2000年的1.71亿元骤降至2001年的7351万元,而洁净煤燃烧工程收入、烟气脱硫工程收入和污水治理工程收入开始大幅增加。其中,洁净煤燃烧工程收入一枝独秀,2001年与2002年洁净煤燃烧工程分别实现收入2亿元和3.95亿元,分别占当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4%和71%。

2003年第一季季报,烟气脱硫工程收入占主营业务的比例已经从2002年的11%上升至43% ,而洁净煤燃烧工程的收入从上年末的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1%下降至51%。

子公司着力打造核心生产力,凯迪系皱形初现。

全资子公司:武汉凯迪动力化学有限公司、 武汉凯迪测控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凯迪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凯迪环球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武汉凯迪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武汉凯迪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南京中电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凯迪英泰计算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联凯迪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凯迪常青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凯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分宜凯迪发电有限公司、杭州华俊龙技术有限公司。

(三)股东设计与资源整合相结合

公司引入战略股东,产权变革与研发资源、资金资源、市场资源等外取资源紧密结合。

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构成:

1.北京中联动力化学公司,原名北京中联动力化学技术实业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1380万股,占总股本的23.79%,主要经营电站水处理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及其配套进口产品的销售。

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电力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联合组织,是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该股东的加盟,代表着电力行业协会的支持,能尽快得到政策层面的信息。

3.中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800万股,占总股本的13.79%,主要经营电力项目开发、运行、管理、技术咨询、工程承包、进出口贸易等业务。

4.洋浦新华能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505.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72%,注册资本1900万元,主要经营电力工业产品进出口业务。

5.江西省电业开发总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62%,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经营电力开发、电力设备检修安装、电力工程设计、施工和安装、科技开发、咨询。

6.湖北省电力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17%,该公司注册资本31500万元,主要经营电力生产及销售、电力建设、电力项目开发、电力设备制造。

7.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 现持有本公司股份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17%,该公司注册资本46211.5万元,主要经营水利电力生产建设所需的设备、材料的销售及进出口贸易。

8.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持有本公司股份4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28%,是隶属国家电力公司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已入选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

9.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持有本公司股份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17%,注册资本2700万元,主营冶金、热电建筑工程勘测、设计、工程承包、工程监理、工程咨询。

10.武汉经济技术市场发展中心,持有本公司股份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5%,是隶属于武汉市经济委员会从事技术咨询与信息服务的事业法人单位。

11.西南电力设计院,持有本公司股份16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8%,是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的从事电力工程与工业民用建筑勘测设计、工程承包、工程监理、工程咨询单位。这些代表行业的技术权威,对公司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持。具有研发能力、资金实力、市场资源的这些股东是公司宝贵的战略资源,是今后若干年内需要联合的战略伙伴、同盟,也是公司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四)高效团队

分散化的股权结构、专家化的决策层和高级管理人员队伍是凯迪公司形成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的基础。成为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又一保障。环保企业的发展应该是通过以技术为先导,以资本为依托,以服务为宗旨,整合社会资源和环保产业链来实现的,以技术为先导,可以实现低成本经营,以资本为依托,可以实现产融结合,以服务为宗旨,可以实现市场规模。整合社会资源与环保产业链是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战略联盟的竞合关系。基本前提是自身的社会知名度高、企业市场品牌形象好、企业的经营规模大、企业的创新能力强、企业的管理经验丰富、企业的技术水平先进、企业的资本实力雄厚。企业必须拥有良好的市场形象和知名的品牌形象,在形式上与技术、资本、服务等机构合作,以寻求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二阶段,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个集团下的控参股关系和同一个产业中的上下游关系。整合产业链,一是通过技术入股达到控股或参股;二是通过资本入股达到控股或参股。通过资产的重组或者联合,将技术、资本、服务等优势企业整合在一起,并以技术为先导、资本为依托、服务为宗旨。只有经过社会资源的整合,才能够发展整合环保产业链。产业链的整合主要是一种产权的整合,或者说是产融结合,是通过一种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将处于不同产业环节的多个企业联合起来,在一个统一的资源调配过程中,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

启示

(一)技术资源、市场资源、行政资源整合成股东资源

产权变革及股份制改造与企业“资源外取战略”紧密结合,使公司原有资源效益快速放大。大力引进战略股东,是因为它们的研发能力、资金实力、市场资源是公司的宝贵的战略资源,是公司在今后若干年内需要联合的战略伙伴、同盟,也是公司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二)主导企业、配套企业,上、中、下游企业,生产要素关联企业整合成集群

所谓企业集群,是指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众多关联企业及相应支撑组织在空间上的大量集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布局,由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构成自发性企业群落,通过衍生、扩张、拓展为更大范围、更大影响的区域布局,从而集聚生产要素和释放规模效应,调查发现,中小企业之所以采取集群化发展模式,主要是因为它具备成本、创新、市场、扩张四个优势。

(三)把核心能力、核心业务、核心优势,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股权流动,不断吸引战略投资者企业的产权变革不仅仅是产权明晰,还包括产权结构合理化、产权流动化,公司的产权,不断分散、不断流动,使企业在国际视野和国际市场范围内生产经营,同时也要接受来自国内外投资者的广泛监督;产权主体多元化,可集中多个股东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五)组织虚拟,形成规模优势

中小企业在建立了自己的专营业务的同时,可以与其他企业建立虚拟公司模式与网络制组织模式,这种由独立的企业组织起来的临时性公司,易于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具有灵活的经营优势。同时,虚拟公司能够动员众多的成员企业加盟,迅速融通巨额资金,综合成员企业各具优势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组成阵容强大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力量,从而又具有整体经营的优势,可以取得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规模经济效益,并达到能与大企业分庭抗礼的效果。

(六)项目运作模式,快速产品、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

项目发展模式,是借用项目管理的思路,对企业的新产品、新市场、新业务、新定单等进行“项目”管理,待时机成熟后再“转制”为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的企业发展模式,既可以屏蔽外部风险,也可以增加企业的发展能力。

科研开发与推广应用并重 促进煤炭行业安全科技进步

黄声树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煤矿安全工程中心)是依托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以下简称重庆分院)建设的煤炭行业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2003年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在促进煤炭行业安全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煤矿安全工程中心建设后期,正是煤炭行业整体复苏及对煤矿安全技术和装备急需之时。我们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建立完善了符合行业和自身特点的、具有自我投入、自我发展能力的运行机制,及时组织开发出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充分利用煤矿安全工程中心建成的研究转化条件进行产业化转化,大力开拓市场。把以系统集成(研究开发、灾害治理工艺技术、安全工程设计、安全工程咨询,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销售与市场服务为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成龙配套技术广泛服务于煤炭企业。既有力地促进了煤矿安全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煤炭安全相关产业的发展,又培育和壮大了安全产业,使安全产业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职工 人均收入逐年大幅增长。同时,培养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且具有良好合作精神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综合性企业团队。实现了向工业安全技术领域的拓展和延伸,使煤矿安全工程中心进入了科研开发投入―优质的技术和产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更多的科研开发投入这一良性循环轨道。经济收入由建设期初(1997年)的4961万元增长到建设期末(2002年)的13058万元,增长163%;2004年实现总收入2.9亿元。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成与运行,持续不断地为煤矿提供了成套工程化研究成果和高技术安全产品,适应了近几年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满足了我国大、中、小型煤矿企业对安全技术与产品的迫切需求。研究开发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在国有煤矿的辐射面达95%以上,地方中小煤矿的辐射面达到了30―40%左右,市场占有率总体上达到25%左右。同时,又有力地促进了重庆分院的改革和发展,加速了向现代企业转制的步伐,使重庆分院步入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实现了煤矿安全工程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转移为主要任务的建设目标,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煤矿安全工程中心在研究开发、国际合作、承担和解决行业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技术推广与技术转移等方面均已取得显著成绩。作为我国煤矿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基地,煤矿安全工程中心自建立以来始终承担着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艰巨任务,并起到了领头羊作用。目前已研究出了完善的瓦斯、粉尘、爆炸、火灾、通风等成龙配套技术,通过多种形式的成果转化和技术辐射,提升了整个行业安全科技进步。

煤矿安全工程中心把科研开发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围绕煤炭行业安全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展攻关研究,以实现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为主要目标。自2001年以来通过组织争取和承担国家有关部委科技计划项目、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及大型煤炭企业横向科技项目,先后开发完成了55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取得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井下煤层气规模开发、矿井通风、粉尘防治、火灾防治及瓦斯煤尘爆炸防治等重大科研成果4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1项。这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套技术和装备,大部分通过煤矿安全工程中心进行成果转化,应用于淮南、平顶山、晋城、松藻、阳泉、西山等重点矿区,辐射到全国90%以上的国有煤矿,为推动煤矿安全状况的好转发挥了作用。

篇10

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省委五届四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次全省科技与知识产权工作会议。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部署今年的工作。刚才,王路厅长就年的工作做了全面、实事求是总结,对年的工作做了部署,完全同意。请各市县、各有关单位回去后认真贯彻落实。会上7个单位分别做了典型经验介绍,各有特点,很值得学习借鉴。此次会议还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此,谨代表省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过去一年。省科技厅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下,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工作方针,贯彻落实“两大一高”战略,切实改进和加强科技工作,大力推进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服务“三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科技事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亮点纷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全省127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实现工业产值330多亿元,为历史最好水平。二是农业科技110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省农业科技110建设先后投入3700多万元,服务站总数达到189个,服务点达466个,服务范围覆盖全省85%以上乡镇,受益农民将近200万人。三是围绕改善民生开展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设立民生科技专项,年度省重点科技计划中投入188万元,支持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民生项目25个;以“科技创新,服务民生”为主题的第四届科技活动月取得圆满成功,共开展科普活动500多项,发放宣传、技术资料140多万份。四是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果。全省已建成23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和3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省专利年申请量首次突破800件大关,达873件,授权量341件,同比增长38.1%和15.2%争取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85个,落实经费6000多万元,对全省优势产业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省科技厅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下,全省科技战线的同志克服各种困难,与社会各行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此,代表省政府向在座的同志们并通过你向辛勤耕耘在科技工作第一线的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省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看到成绩的同时。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人才相对匮缺、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氛围不浓等方面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再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我省科技工作任重而道远。下面,就做好今年科技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科技工作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根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要求,年。深入落实省委五届四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两大一高”发展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省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围绕产业发展、服务“三农”和改善民生需求,找准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集中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力争在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当前。特别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正在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都超出人们预料,出现全球性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经济下行风险比预想的要严重,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年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而且可能会越来越突出。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抗风险能力不强,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减速和效益下滑的影响虽然来得晚,但影响正逐步凸显,经济增长减速,经济效益明显下滑,工业生产大幅下降,房地产销售市场回落,部分产品价格直线下跌,一些项目推进遇到困难。这些情况表明,年可能是近年来经济增长最困难的一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应清醒地看到知识和科技是国家和经济最具安全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也是增强产业、产品和企业竞争力的不竭动力。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尽快恢复经济平稳增长。沿海地区包括我省不少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拥有自主创新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这场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了更强的抵抗风险能力,这些企业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却能逆市而上,仍然保持了上扬的发展态势。实践表明抵御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加重视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最近,中央、国务院对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作为治本之策,对科技界寄予厚望。全省科技系统要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对又好又快发展支撑作用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二)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仍存在着产业规模不大,企业群体不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技术储备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比重偏低等问题。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宏观引导,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努力在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上实现突破,有选择地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要结合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全省发展重点,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一批科技研发专项,支持和鼓励发展资源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三是加强新兴产业的培育。积极培育海口光伏、文昌特种玻璃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提高太阳热能利用普及率,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试点推广,加快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和硅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一批科技研发专项,扶持硅产业、光伏产业、现代创意和航天航空高科技配套产业等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作为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发创新意识、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转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去年国家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标志着知识产权战略真正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推动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去年我省也启动了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今年将争取省政府审定通过《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并尽快实施。要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我省的重要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作用,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创意和航天航空高科技配套等领域,支持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支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科技工作要为解决民生问题做出贡献

保民生,改善民生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生活稳步改善”今年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科技工作必须围绕改善民生、围绕服务“三农”抓好落实。

(一)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110去年4月9日总书记视察我省农业科技110时要求将农业科技110服务到农村千家万户。今年要继续以做大做强、做精做专为目标。省科技厅要具体抓好组织实施。各市县政府特别是中西部一些市县,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将农业科技110经费列入市县财政预算或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整合资源,加快建设步伐。今年底要实现农业科技110服务覆盖全省202个乡镇,比全国提前两年实现农业技术服务全覆盖。二是提升信息化水平。省农村电话、手机、电视普及率较高,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已经用上了电脑,有较好的信息普及基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110信息平台建设,用信息化手段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要充分发挥省、市县农业科技110联合会的作用,加强和省农信社等信贷机构合作,为服务站提供信贷支持。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整合资源,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和农产品运销服务,使服务站实现两个转变,即从重视技术服务到开展农资服务、技术服务、市场销售服务全面服务的转变,从重视产中服务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的转变。更好地规范农资市场,提高服务站经营效益,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年翻一番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推广优良种苗。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视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新发展。

(三)提升民生科技支撑水平。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划纲要》中涉及公共安全、环保、人口、健康等诸多民生科技,体现了工业科技”向“民生科技”转向。年度国家科技获奖项目中涉及民生的项目达69项,占全部获奖项目的27.3%,体现出国家科技发展越来越惠及民生,体现了国家对民生科技的重视。科技管理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肩负着发展民生科技的社会责任。要加强社会领域的科技创新,着力打造“民生科技”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结合我省科技发展现状,当前发展民生科技要突出的重点是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全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建设生态省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强新药研发和疾病防治技术研究,研制开发具有资源特色的新药。支持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传染病、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安全、防震减灾等公共安全技术研究,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三、以改革促发展。

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是提高我省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能力的迫切需要。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强全社会的大力协同等方面抓好落实,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

(一)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机制。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和动力是国家科技竞争力,而形成国家科技竞争力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新技术的产生并不等于新产业的形成。特别是要形成规模效益,就需要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创造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条件。一是建立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政府部门在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要发挥好领导、协调、参与、支持、规范、管理、服务等职能,扩展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源头、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完善科技中介的发展机制等方面,要研究出台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产学研密切结合。二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组织产学研单位共同举办论坛、研讨会、成果展示会、洽谈会等,加强信息交流和对接。三是建立开展项目合作机制。推动企业委托研发、科研机构技术转移以及产学研联合攻关等项目合作,科技管理部门要给予科技项目立项大力支持。

(三)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配套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能力;推动设立省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机制,为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资金保证。

(四)加快科技机构、人员、资源的整合。跨行业、跨部门,容易造成政出多门,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因此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搭建科技机构合作平台。建立我省科技机构定期会商机制,沟通信息,推动人才、设备、项目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建立省科技人才库,加强人才交流和共享。完善省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有网平台建设,促进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和充分利用。二是建立厅市(县)会商工作机制。省科技厅要积极与市县沟通合作,建立厅市(县)会商工作机制,有效整合省、市(县)科技资源,推进市县科技进步。三是建立部门联动合作机制。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主动出击,加强与农业、工业、地震、旅游等产业部门联系沟通,整合多方优势资源,促进共同合作,形成科技工作的合力。四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