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土壤改良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碱性土壤改良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园林绿化;土壤;质量;土方设计;改良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18-02
在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植物生长不良的现象随处可见,枯死株也屡见不鲜。出现这种现象,既有种植管理不当的原因,更有不良土壤环境的影响。园林绿化土壤中,有些土壤掺杂大量的建筑垃圾,有些土壤因大型机械碾压而严重板结,还有些土壤不适应特定植物的生长特性,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合理的土方设计及土壤改良,可以有效保障园林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美化城市的风景。
1 园林绿化土壤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面积迅速扩张。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因发展前期未重视土方质量,在后续养护管理中暴露出一些土壤质量引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种植土壤含有建筑垃圾
在绿化建设初期,由于绿化主管部门缺乏经验,未意识到土方质量的重要性,加之监管制度不完善,造成了相当部分的回填土方质量不合格,包括原有建筑垃圾清理不彻底,埋下了日后绿化植物生长不良的隐患。据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2005—2011年的调查,主城70%以上的园林土壤属于碱性土壤,约40%的园林土壤中石灰、砖块等建筑垃圾含量超标。
1.2 种植土壤严重板结
绿化工程中,有些地段车辆频繁进出,还有挖掘机、推土机的施工作业。经过这些大型机械的来回碾压,土壤中的毛细孔遭到破坏,深层吸水和渗水能力几乎为零。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的植物根系局限在种植穴范围内,极易造成植物生长不良。
1.3 种植土壤不适应树种生长特性
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土壤一般中性偏碱,大部分绿化树种能够适应这样的土壤;但香樟、广玉兰等喜酸性植物无法适应。因此,当地种植此类植物往往生长不良,严重的还会表现各种缺素症状。
2 绿化土壤理化性状分析与土方设计
在园林绿化的技术准备阶段,需要收集地形、土壤、水文等详细技术资料,经过专业图纸会审、设计及施工交底后制定出最佳施工方案。在此过程中,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和科学的土方施工方案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2.1 绿化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一般绿化土壤是在适当清理建筑垃圾的空地上回填一定厚度的回填土,因此绿化土壤的理化性状分析必须包含原土壤和回填土方2种类型。土壤理化指标中,土壤pH值和通气孔隙度2项指标较为重要。
2.1.1 土壤pH值。土壤pH值是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高低直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和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根据当地几年来的检测结果,良好的绿化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7.5;而混有建筑垃圾的种植土壤pH值一般在7.6以上。这样的碱性土壤严重影响铁、镁、锌等微量元素的活性,造成喜酸性植物生长不良或引发缺素症。
2.1.2 土壤通气孔隙度。土壤通气孔隙度俗称土壤通透性,是指土壤具有通气、透水以及植物根系穿插的特性。土壤通透性指标直接影响土壤中的水、气、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的有效利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1]。
2.2 绿化工程土方设计与施工方案
2.2.1 地形地貌设计。按照园林绿化整体规划的需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等相关技术资料,充分考虑与建筑的协调性,设计相应的地形和地貌。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将其配置在特定的地形。
2.2.2 现场渣土清理。在回填土方之前,施工现场特别是种植区域的渣土要进行彻底清理,这对植物今后的正常生长十分必要。按照土方施工方案,对现场土方进行清理,过筛后好坏土要分开存放,渣土集中外运。
2.2.3 回填土方作业设计。根据植物根系生长需要回填符合要求的土方至设计标高,在回填中因机械碾压造成的土壤板结不可避免,所以回填土方后要对种植场地进行翻挖,配合实施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3 植物生长特性对绿化土壤的要求
当地绿化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7.5,可以满足大部分绿化植物的生长;喜酸性植物适宜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6.5,种植此类植物的土壤应该进行调酸处理,将土壤pH值改良至5~6。
当地绿化土壤通透性略显不足,可以根据植物需要局部进行改良。一般树穴土的土壤通气孔隙度要求≥8%,一级草坪种植土壤通气孔隙度要求≥45%[2]。
4 绿化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当地绿化种植土壤一般中性偏碱,土壤肥力较低,根据栽植管理以及特定植物的需要,参照相应标准,在种植前及种植后的养护管理中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土壤改良。
4.1 碱性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4.1.1 酸性溶液灌根。结合抗旱,应用浓硫酸或磷酸6 000~8 0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稀释后的酸性溶液pH值一般在2.6~3.0,可以快速降低土壤的碱性,但需要多次应用。浓硫酸属于化学危险品,腐蚀性强,操作中要特别注意安全。
4.1.2 土壤施用硫磺。硫磺在土壤微生物以及空气的作用下,缓慢发生硫化反应,形成硫酸根离子,逐步降低土壤碱性。施用硫磺粉2~3 kg/m2,一年2次,可以使土壤pH值降低1.0~1.5。种植前改良可一次性施用硫磺粉5 kg/m2,30 d后可以栽植。操作中注意撒施均匀,在土壤表层5~10 cm施用[3]。
4.1.3 施用生理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是指肥料中离子态养分经植物吸收利用后,其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提高的肥料,主要种类有硫酸铵、氯化铵等。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针对喜酸性植物或弱碱性土壤,一定要适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4]。
4.2 板结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4.2.1 严重板结土壤的翻挖。因大型机械碾压造成的土壤严重板结,必须采用机械翻挖,翻挖深度:乔木不低于100 cm,大型深根系乔木150~200 cm,花灌木40~50 cm,草坪30 cm[1]。翻松土壤过程中,往土壤中掺入腐叶土或有机肥等,增加土壤通透性,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2.2 栽培基质。在种植前,对于通透性不够理想的绿化土壤,可以采取局部改良措施,翻松土壤并往其中掺入腐熟秸秆、稻壳等多孔栽培基质,扩大种植穴范围,基质和土壤体积比为0.5~1.0∶1。
4.2.3 施用有机肥料。在养护管理中发现有植物生长不良现象,要施用有机肥配合其他改良措施,施用量0.5~1.0 kg/m2。严重的可在树冠正投影范围内扇形开挖,深度达到根系密集分布层,尽量不损伤主要根系,分3~4次改良根际土壤。
园林绿化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城市重要的资源,而且越来越稀缺,合理利用好有限的土壤资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园林绿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日益紧张的绿化种植土壤资源,对建筑垃圾、园林及其他废弃物进行处理,转变为可利用的园林资材,既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具有相当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5]。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T 340-2011绿化种植土壤[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2] DB440300/T34-2008园林绿化种植土壤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 姚晓芹,马文奇,楚建周.不同酸性物质对石灰性土壤的酸化效果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68-71.
篇2
关键词 新垦茶园;酸性有机肥;土壤改良;湖北宜昌;夷陵区
中图分类号 S15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42-01
宜昌市夷陵区地处鄂西南,位于长江中上游,是世界第一大水电工程――三峡大坝所在地,素有“三峡门户”之称,是全国茶叶优势产业区域、湖北省特色农产品茶叶优势区域和湖北省重点产茶县(区)之一。境内生态环境优越,是优质绿茶的理想产地,截至2013年底,茶园面积1.42万hm2,产量1.7万t,产值5.5亿元。
在三峡大坝的修建过程中,逾200 hm2土地被新开垦建成茶园,由于用江底淤泥作为茶园耕作层,未充分熟化,有机质含量较低,供水供肥能力差,土壤属轻壤,呈碱性,pH值为7.0~8.5,不利于茶叶生长。为了改良新垦茶园土壤的酸碱性,熟化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肥力,提高茶苗成活率,将坝库区建成三峡观光茶园,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3]。夷陵区茶科所、土肥站与宜昌邓村绿茶集团在经过前期调研和方法改良后于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新垦园区开展了以施用酸性有机肥为主的土壤综合改良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新建茶园的土壤改良和荒山开发利用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位于三峡坝库区乐天溪镇瓦窑坪村茶园基地。供试肥料为商品酸性有机肥,总养分≥4.0%,酸碱度(pH值)为5.3,有机质含量为63%(NY525―2011)。
1.2 试验设计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选取瓦窑坪基地4号土壤采集点所在的茶园进行有机肥施用,设置3个处理:施酸性有机肥7.5 t/hm2(A)、15.0 t/hm2(B)、30.0 t/hm2(C)。
1.3 试验方法
1.3.1 土样采集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方法,采集6个土样,采集深度0~30 cm,样品自然风干后碾碎,分别制成60目样品和10目样品,检测土壤有机质和pH值。
1.3.2 土壤检测方法。土壤pH值的测定采用电位测定法,有机质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检测结果
2.2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土壤的改良效果
施酸性有机肥15.0 t/hm2能使土壤pH值下降0.6,对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离茶叶适宜生长环境还有一定差距;施酸性有机肥30.0 t/hm2,pH值下降1.2,接近茶叶生长适宜的酸碱度。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有利于改善土壤酸碱度。为了达到长期改善效果,结合茶园实际情况,提出瓦窑坪茶园基地土壤综合改良建议。改良建议:①瓦窑坪基地茶园土壤改良以施酸性有机肥30.0 t/hm2为宜。②应用客土法改良土壤,取当地酸性结晶岩黄沙壤,抽槽置换定植茶树行的土壤。③在基施生理酸性有机肥时,混施硫磺粉75~150 kg/hm2。④定植茶苗后,在空行种植绿肥还田,并每年施用一定的有机肥[4-6]。
2.3 综合改良技术对土壤的改良效果
根据酸性有机肥料对瓦窑坪村茶园基地土壤的改良效果,结合专家建议,宜昌邓村绿茶集团采纳瓦窑坪基地改良方案:①茶叶种植行进行抽槽60 cm×40 cm;②槽内回填太平溪镇长岭村酸性结晶岩黄沙土(pH值6.1);③槽内回填客土,混施酸性有机肥15.0 t/hm2;④槽内回填混酸硫磺粉120 kg/hm2。2012年2月21―24日按上述方案实施完毕,2012年3月9日定植茶苗,3月10日结束。在这1年的田间管理过程中加强肥水管理,清除杂草,同时2012年4月18日进行行间种植绿肥,7月24日进行绿肥还田。2012年12月6日按项目实施前同样田块布点采集土样6个,再次进行土壤酸碱度pH值和有机质项目测试,结果见表3。
根据表3可知,实施综合改良后,茶园土壤的pH值降至6.1~6.3,适宜茶叶生长,同时增施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提升[1-3],将来通过不断熟化土壤,土壤的保水、保肥、供水、供肥能力将大大改善。目前茶苗生长正常,达到了预期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宜昌三峡坝库区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借助三峡旅游地域优势,建立三峡旅游观光茶园,既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能够很好地保护环境,因此为了新建茶园,土壤改良十分必要。
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土壤综合改良技术,能够有效调节茶园土壤酸碱性,且改善效果很好。采用施用酸性有机肥15.0 t/hm2与抽槽回填混酸硫磺粉120 kg/hm2相结合的方式,并伴随抽槽换土、回填客土[5-6],能够将土壤的pH值从7.5~8.0调节至6.1~6.3,将有机质含量从0.48%提升至0.96%,适宜茶叶生长。由于碱性土壤改良后存在返碱现象,因此试验区将继续长期关注土壤改良效果,促进旅游观光茶园建设,促进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樊丽琴,杨建国.工业废弃物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2(1):21-24.
[2] 王慧.利辛县耕地土壤类型特点及改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9):257-264.
[3] 刘义平.福安市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及改良途径[J].江西农业学报,2009(8):61-63.
[4] 郭永忠,李凤霞,王学琴,等.不同改良措施对银川平原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2(11):58-63.
篇3
关键词:黄河风情线;柳树穴;全盐;pH;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 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1],是陆地生物圈的重要碳库[2],提供了作物生长所需的95%以上的氮、硫以及20%~70%的磷。其中, 慢性组分的分解是矿化氮和其他养分的重要来源,并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 3],其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合成过程可影响土壤营养元素的有效性[4] ,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 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土壤全盐含量也是评价土地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土壤的盐渍化等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土壤的全盐对土壤的保护和改良有重要的意义。土壤pH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不同植物对土壤pH的最适范围不同,pH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且土壤pH对土壤元素转换、微生物区系、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并因此对植物生长产生一定作用[ 5] 。土壤pH决定着土壤矿质元素的溶解度和分解速度,pH 6~7的微酸状态下,养分的有效性最高,对植物的生长最适合[6]。
兰州市坚持建设节约型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增加城市绿量,营造精品园林,建设优美环境,创建园林城市”为目标,科学规划,强化管理,依法治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百里黄河风情线风景优美,被誉为兰州市的“外滩”,但黄河沿岸行道树柳树长势差,寿命不长,使城市绿化高投入低产出,且影响了城市绿化美化的景观效果。研究对黄河风情线沿岸行道树柳树穴的土壤有机质、全盐含量、pH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以期为黄河风情线绿化植物类型的合理配置,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样品采集
2012年10月分别对北滨河路中山桥―龙源、北滨河路安宁桥―省委党校、北滨河路省委党校―银滩桥和南滨河路秀川―兰炼火炬等地的分车带、柳树穴土壤的0~20、20~40、40~60、60~80 cm 4个层次用土钻采样,共25个样点。其中,龙源段3个,省委党校段11个,银滩桥段5个,兰炼火炬段6个,共采取土样100个。
1.2测定方法
对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风干,分别过0.5 mm和0.25 mm筛[7],按5∶1的水土比进行振荡,过滤后备用,测定有机质、全盐含量、pH。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采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土壤全盐含量采用雷磁DDS307电导率仪测定;土壤pH采用HANNA211酸度计测定[8]。
1.3数据的处理
试验获得数据经Excel、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黄河风情线行道树柳树穴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是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重要因子,土壤有机质分解产生的腐殖质酸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及其对养分的吸收,有机质中的有机物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9]。结果表明,黄河风情线沿岸柳树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土层差别较大,分别对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土层进行测量,不同土层最大值分别为67.98、28.87、28.82、23.67 gkg,最小值分别为5.83、0.82、1.42、3.19 gkg,平均值分别为24.20、14.07、11.81、4.58 gkg。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肥力状况分级标准[10]进行统计,0~20 cm土层高肥力土样占76.0%,中肥力土样占4.0%,低肥力土样占12.0%;20~40 cm的土层高肥力土壤占48%,中肥力土样占20.0%,低和极低肥力土样占32.0%;40~60 cm的土层高肥力土样占32.0%,中肥力土样占24.0%,低和极低肥力土样占44.0%;60~80 cm的土层高肥力土样占35.3%,中肥力土样占23.5%,低和极低肥力土样占35.2%。表明表层土壤肥力较高,深层土壤肥力较低。不同的采样地段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也比较明显,北滨河路中山桥―龙源段有机质平均含量最高,银滩桥―南滨河路秀川桥段有机质平均含量最低(图1),这与土壤的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均有密切的关系[11]。
2.2黄河风情线行道树柳树穴土壤全盐含量分析
土壤中盐类主要为碳酸氢盐和硫酸化物[12],不同土层深度的全盐含量不尽相同,0~20、20~40、40~60、60~80 cm土层全盐含量最大值分别为2.11、2.62、3.46和3.50 gkg,最小值分别为0.16、0.19、0.22和0.16 gkg,平均值分别为0.65、0.60、0.75和0.92 gkg;根据土壤盐渍化程度[13]测定结果统计,全盐含量小于1.0 gkg即土壤为非盐渍化土壤,
在0~20 cm土样占84.0%,在20~40 cm土样占84.0%,在40~60 cm土样占84.0%。在60~80 cm土样占86.5%;全盐含量在1~3 gkg即土壤是盐渍化土壤,在0~20 cm占土样16.0%,在20~40 cm土样占16.0%,在40~60 cm占土样12.0%,在60~80 cm占土样23.5%;土壤表层有极少部分土壤处于盐渍化,深层土壤盐渍化较严重,说明该地盐分离子的运动趋势以聚积为主,淋洗脱盐很少。不同采样地的盐分含量高低也是有差别的,南滨河路秀川―兰炼火炬的盐分平均含量高于北滨河路中山桥龙源段(图1),这与该地特殊的气候,如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等条件因子有密切的关系[14]。土壤大多数仍属于非盐渍化土壤,部分全盐含量高的土壤可选择种植耐盐植物。
2.3黄河风情线行道树柳树穴土壤pH含量
土壤pH是反映土壤酸碱性的指标,能影响营养元素的可利用性,对土壤肥力性质有较大的影响[15]。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全盐量与pH的正相关性呈增大的趋势[16]。我国土壤的酸碱度分为5级,pH
3讨论与结论
(1)测定结果表明,黄河风情线沿岸行道树柳树穴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肥力高,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北滨河路中山桥―龙源段有机质平均含量远远高于南滨河路秀川段。总体分析,处于中高肥力的土壤占多数,低和极低土壤肥力的土壤较少。由于城市园林植物的枯枝落叶、修剪的枝、叶和草都被运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不断减少,因此,必须重视绿地土壤中有机质的补充,可以将城市园林废弃物集中堆沤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料使用,同时也可使用重金属含量低、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城市污泥以及其他有机物,这样既可以将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也可改良城市绿地土壤理化性质[18],虽然黄河风情线沿岸土壤的肥力较适合植物生长,但要栽培根系较发达的乔木植物,深层土壤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良与优化。
(2)黄河风情线沿岸柳树穴土壤的全盐含量较低,北滨河路―龙源段全盐平均值含量最低,土壤绝大多数处于非盐渍化,对植物生长不产生盐害作用,60~8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部分较高,可选择种植耐盐作物,或对部分盐渍化土壤进行改良,常用的改良方法有土壤改良培肥,水利改良(水利工程,洗、压盐法等),化学改良(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含钙物质,例如石膏、风化煤、粉煤灰、炉渣)等[19]。
(3)黄河风情线沿岸柳树穴土壤大多数为碱性,只有少数是强碱性土壤,且土壤的pH随着土壤的深度增加有所增大,但都在碱性植物可以生长的范围之内。城市园林土壤为中性偏碱,这与园林工程建设时大量利用客土有关,同时由于融化道路积雪的氯化钙、氯化钠和其他盐类随地表径流积累在土壤中;建筑废弃物中水泥、砖块和其他碱性混合物中的钙释放;大量含碳酸钙和碳酸镁的灰尘的沉降,使土壤成碱性。植物长期生长在碱性土壤环境中,易导致生理性缺铁[20]。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种植时,必须注意适地适树、适地适花(草),或者通过施用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的酸碱性,达到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何牡丹,李志忠,刘永泉.土壤有机质研究方法进展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26(3):249-251.
[2]PostW M,Emanuel W R,Zinke P J,et al.Soil carbon pools and world life zones[J].Nature,1982,298:156-159.
[3]Baldock J,Nelson.Soil Organic Matte[M].Sumner M E.Handbook of Soil Science.Boca Raton (USA):CRC Press,1999:187-189.
[4]袁可能.植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261-295,336-544.
[5]杨世琦,张爱平,杨正礼,等.黄土高原果园土壤 pH变化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6):1385-1387.
[6]姜汉侨,段昌群,杨树华,等.植物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9-280.
[7]卢瑛,龚子同,张甘霖.南京城市土壤的特性及其分类的初步研究[J].土壤,2001(1):47-51.
[8]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9]张勇,庞学勇,包维楷,等.土壤有机质及其研究方法综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10):72-78.
[10]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1]章明奎,徐建民.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2002(3):277-282.
[12]阎洋.对于盐碱地园林绿化栽培技术的探究[J].北京农业,2012(9):58.
[13]李明,周静永.人工林施肥效应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5,34(1):36-39.
[14]王海林.共和盆地弃耕地盐碱化主成分分析[J].草原与草坪,2008(6):61-65.
[15] 赵军霞.土壤酸碱性与植物的生长[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6):
[16]郑汐,王齐,孙吉雄.中水灌溉对草坪绿地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1(2):61-64.
[17]蒲小鹏,郑立颖,许正强,等.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古树土壤营养分析[J].草原与草坪,2011(3):81-84.
[18]韩继红,李传省,黄秋萍.城市土壤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J].中国园林, 2003,19(7):74-76.
篇4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园林;绿化
1前言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土壤退化变得更加明显,所以,人们逐渐在土壤中使用土壤改良剂,从而使土壤尽快得到修复。到目前为止,国家上已经研发出多种土壤改良剂种类,例如:松土剂、消毒剂、土壤改良剂等,这些土壤改良剂品种都对土壤的修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从而导致大多数的园林绿地逐渐消退,由此看来,给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剂已经势在必行,这样才能减少园林绿地土壤的消退。
2土壤改良剂的发展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干旱、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的施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现如今,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加节制的使用土地,例如:大量施用各种农业与化肥,这样一来,便加快了土壤绿化的消退速度,不能充分利用土壤生产力的稳定发展。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快速修复消退的绿化土壤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大量使用土壤改良剂。近几年,我国对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后,有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广泛推广和使用了土壤改良剂。
3土壤改良剂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由于土壤改良剂的种类偏多,因此,不同的改良剂会有不同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第二,提高土壤的抗水蚀能力;第三,改善土壤中的酸碱成分,中和PH值;第四,有利于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数量,同时酶的活性也会大大提高;第五,土壤肥力增强,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4土壤改良剂的分类
现如今,由于市场中的土壤改良剂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因此,必须哟对土壤改良剂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与分类,这样一来,变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与使用土壤改良剂。在实际生活中,土壤改良剂的可以按照其性质与用途加以细致分类。按照其性质可以把土壤改良剂分成酸性与碱性土壤改良剂、有机物与无机物土壤改良剂;而按照其用途进行分类,便可将土壤改良剂分成防土壤退化与防土壤侵蚀微生物改良剂、生物制剂改良剂等多个品种。
5土壤改良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重要性
5.1土壤改良剂在贫瘠土地上的应用
一般来说,园林绿化都是在城市和城市周围进行的。近几年,由于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而且,在大面积进行土地绿化时,势必会大大降低土壤的能力,从而会使绿化种植条件变得非常差,有些甚至会在土壤中混入建筑垃圾,如果在表层种植草坪与树木,这样一来,草坪与树木的成活率就会大大降低。传统的方法是在土地表面覆盖异地土,尽管这些做法都是可行的,另外,又能增加用土量,甚至会提高运输成本,与此同时,也会导致土壤的能力下降。
5.2土壤改良剂用劣质水灌溉的应用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导致水资源非常缺乏,从而使城市生态用水比例会大大减小。为了更好的满足绿地的观赏、生态的需求,逐渐扩大绿地面积,这样一来,我国水资源缺乏变得更加明显,由此看来,园林绿化应该大量开辟水源,从而使劣质水的比例会逐渐增多。如果过多的使用劣质水,那么会增加土壤中有害物质的量,有机物变会快速分解,但是,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是非常大的,通常污染具有隐蔽性、不可逆转的特性。另外,由于长期的重金属污染,从而在土壤中会积累大量的重金属,直接会影响到树木与草坪的正常生长,园林景观效果也不可观。
5.3土壤改良剂在预防土壤病害上的应用
土壤病害指的是某些土壤病原物侵染所导致的植物病害。其中主要包含各种病菌,例如:真菌、放线菌、线虫等,在这些病菌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真菌。特别是在园林绿化中,草坪病害非常多,尤其是土传染病害,情况严重时会使整个植株受到污染,一般来说,大多数病菌都是由根部可是侵入植物的器官,到目前为止,治理这种病虫害主要以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为主。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及时改变传统施药的方式,并在土壤中大量施用多种生物改良剂,例如:甲壳素,这样一来,能够减少土壤病害,另外,也能使药物次数与用量大大减少。
5.4在草坪种植上的应用
近几年,由于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绿化面积逐渐增加。可以说,在园林绿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是草坪,而且,所占的比例也是非常大的。由此看来,绿化、保护、改善园林绿化面积变得更加突出。由于草坪的根系在表层土壤的5—10厘米。一旦根系过于密集,那么土壤表层土壤的水分就会很快被消耗,所以,必须要灌溉大量的水,否则势必会影响草坪的正常生长,有些甚至还会死亡。另外,灌水量的增加,使城市生态需水量也加大了,这样一来,水资源缺乏问题会越来越明显。其中,聚烯类土壤改良剂,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除此之外,土壤也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与化学状态,释放更多的肥料,然而,这样做,会大大增加成本费用,有些中间产物还会产生有毒的中间物,因此,这些土壤改良剂要尽量少施。
5.5在树木移栽上的应用
在园林绿化中,经常会移栽树木,这样一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起到美化与绿化的效果。在将树木从原有土地移栽到其它种植地时,极易使植物的根系受到损伤,再加上,一旦施肥不到位,会导致植物死亡,因此,在移栽树木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除此之外,移栽树木后,通常会移栽到道路两旁和建筑场所,所以,会在土壤中掺杂很多建筑垃圾,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中的成分,导致吸水能力大大降低,这样一来,树木移栽的成活率就会有所降低。经过大量实践证明,保水剂与有机肥料相结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5.6调节土壤酸碱性的应用
各种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是土壤,因此,土壤中的成分会影响植物的生产速度与质量。其中,有些花草树木对土壤并没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是,有些花草树木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除此之外,由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有所提高,人们在假日送花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对花卉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然而,因为南方花卉都是生长在酸性土壤中,但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呈碱性,因此,在种植花卉时要适当的条件土壤的酸碱性。
6土壤改良剂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现如今,我们所使用的土壤改良剂都是水溶性的,这样一来,便可以快速溶解在土壤中,从而收到俩个号的改土效果。为了改良土壤,我们通常会混合使用改良剂,特别是和多种有机肥料同时使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在使用土壤改良剂过程中,选择最适合的比例,改良剂施用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如果用量过多,有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用量很少,改良效果又不是非常明显,因此,在改良土壤时,必须要注意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义群,董元华.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生态环境,2008(3).
[2]高伟,邵玉翠,杨军.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筛选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1).
篇5
关键词:草坪;绿地;施工;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辽西当地采用的是(百三叶)混播草坪的建植。白三叶是多年生草本,以匍匐茎扩展,单株占地面积可达到1m2。茎节生不定根,根系主要分布于表土15cm以内,掌状三出复叶,叶片中央有“V”型白斑;总状花序白色或淡粉色。白三叶喜温凉湿润气候,适宜生长温度19-24℃。适应能力较强,比其它三叶草耐寒、耐热和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不耐盐碱;白三叶耐践踏能力有限,但耐修剪,再生能力强。与传统的牧白三叶品种相比,草坪型三叶草品种具有叶片更小,生长更低矮致密,持久性更好,混播融合性更好,以及可耐更低修剪和更耐践踏。利用禾草与白三叶混播可以免受其他杂草的竞争同时他们不同的叶型可更有效的利用光线并使草地获得较为理想的覆盖度而获得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但是在混播时存在的一些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首先是牧草型品种叶片太大,混播融合性不好,景观效果差,呈现出三叶草的块状不均匀分布;再有牧草型三叶草的匍匐性比草坪型品种差,形成的草丛太高,不能很好适应草坪的低修剪;最后与草坪型禾草相比,白三叶的扩展侵占性不够强,不容易在混播草坪中保持合适的比例。
1.冷季型草坪的建植与养护技术
1.1草坪的建植
1.1.1坪床的准备
坪床是建坪的基础,坪床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草坪的功能及保持。建坪前,应对欲建植草坪的场地进行必要的调查和测量。全面整地,深度25Cm 以上,清理石块和杂草(根);将土块耙细、整平及土壤改良;确定安置草坪内的排灌系统和草坪灯的位置。用10g/m 复合肥作为基肥,每667m 用l Okg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1.1.2草坪种子的选择和配制
种子选择应遵循在我区表现突出具有优势品种进行选择。经过几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和早熟禾混播已取得成功,能在当地环境条件下健壮生长。草种混播比例为:高羊茅(60%)+多年黑麦草(3 0% )+早熟禾(1 0% )。
1.1.3播种
播种时间在3月中旬,播种量为30 40g/m 2。用分区定量法,为保证播种的均匀度,可将混合后的种子分成两份,从垂直的两个不同方向各播一次。用过筛的黄心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用碾子滚压,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用喷灌进行喷水浇透,最后全面覆盖农膜,表面放少量土块。
1.1.4 揭膜
播种后5―8d发芽出苗,出苗率达85%,选择在阴天或晴天下午揭去农膜,及时除去杂草,清除时力求连根拔出。保证坪床的湿润, 适当喷水,以利于幼苗扎根。
1.2草坪的养护
1.2.1修剪
修剪是草坪养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修剪的原则应遵循剪去1/3量的原则,如留茬高度为6cm,则是草长到9cm时修剪。第一次修剪在草坪高度lOcm左右进行,留茬高度6cm。草坪在春季和夏季生长最快,应经常修剪,留茬高度应控制在3 5cm。修剪时间以上午露水干以后进行,避免病害传播。生长旺盛季节根据实际生长情况而定进行修剪。当草坪进入休眠期后,做好草坪最后的修剪工作并及时清理草垫。在返青前用耙子将枯黄草叶清理干净,以促进草坪保绿返青。
1.2.2浇水
确定浇水时间:当草坪有明显失水症状,应立即喷水,用小刀或土壤钻分层取土,当土壤干至10~15 cm时草坪需及时浇水。当干旱的土壤呈浅白色,在早晚进行喷水。干旱高温炎热天气,2d浇一次水,凉爽天气隔lOd浇一次水,在休眠期间浇水2―3次,浇水量需达到1Ocm以上。
1.2.3施肥
养分是草坪生长最为关键的营养因素。由于草坪生长时间长,土壤中养分消耗快,因此及时补充养分的办法就是追肥。 用叶面追肥和土壤追肥两种。当草坪养分不足出现草坪枯黄时,喷施0.02%的磷酸二氢钾和0.5%的尿素,可以使草坪迅速返青。也可用尿素或复合肥按10g/m 进行均匀撒施草坪,施后立即喷水。春季冷季型草坪草生长速度快。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早春尽快施,但施肥量不能过大,如果过大将加速草坪草生长,草坪修剪频繁而消耗大量营养,导致越夏能力下降。冷季型草坪夏季处于高温高湿的逆境下, 不宜施氮肥,以避免病害的发生。结合浇水和修剪等管理措施的调控,一般只在草坪出现严重缺绿时施用少量氮肥或叶面喷施尿素,施用磷酸二氢钾可促进草坪草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培养健壮的根系,从而提高草坪的抗病性。秋季施肥应在9月份进行,主要以尿素为主。施用2 5g/m 的氮、磷、钾按9:6:4比例的复合肥,再追施10g/m 尿素,这样可以促进草坪草从夏季高温高湿的逆境中恢复过来,以促进新分蘖枝生长发育和养分的积累,并满足秋季草坪生长需要。为使冷季型草坪安全越冬,加强冬季草坪施肥也非常重要。草坪进入封冻前要增施有机肥,如牲畜粪尿、草炭及腐殖酸,并灌足越冬水,可保证草坪根系安全越冬。
1.2.4除草
药物除杂草春季建植的草坪,会有大量阔叶杂草长出,可用2.4 D丁酯等除草剂防除,使用除草剂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并每间隔10d左右重复使用1次。人工除杂草草坪出全苗后,及时对草坪内杂草进行人工清除,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除草时,应从根部除掉,切忌只拨出地上部分。草坪建植当年杂草较多,每隔lOd需清除一次,保持草坪内无杂草。
1.2.5病虫害防治
在炎热夏季,可用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代森锌60%可湿性粉~,1500倍液喷施草坪,预防锈病、叶斑病、褐斑病的发生。用1/1000的敌百虫液或1/1000的敌敌畏液喷洒草坪,可除治蝗虫、小地老虎、喽咕、蛴螬等害虫。
2.草坪退化的原因
2.1草种选择不当
这种现象一般多发生在新辅设草坪上,因盲目种植不适宜的草种,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或不能满足草坪的使用要求;再如白三叶草一旦在碱性稍重的地区栽培,其喜酸性的根瘤菌被杀死,影响了白三叶草的正常生长。
2.2土壤紧实
土壤颗粒被挤压导致土壤密度增大、孔隙减少
2.3枯草层增厚
当枯草层过厚时草坪草的分蘖节将向上抬升,使草坪草的根、根茎和匍匐茎大部分则在枯草层中生长发育;由于与土壤相比枯草层更易变干,而且变干后重新恢复湿度相当困难,使土壤对大气温度变化的缓冲作用失效,草坪草易受到高温等胁迫的损害;枯草层还使草坪变得蓬松,草坪草茎基抬高,在修剪草坪时,过厚的枯草层会使剪草机轮子下陷,造成剪草过低,严重损伤草坪草;在交播过程中,如果暖季型草坪的枯草层积累过多会降低冷季型草坪草的出苗率,不利于形成均匀一致的草坪。
2. 4种植过程中未科学掌握播种时间
3.草坪退化防治措施
3.1应用保水剂
他能吸收自身重量100―180倍的水分子。土壤水分充足时,保水剂吸附并固定大量的水分子,并能减少土壤水分蒸腾和流失,当植株需要水分时,被保水剂吸附的水可以缓慢释放,能够保证较长时间为植株提供水分,减少灌溉次数。经过一段时间失水后,遇浇水或降雨时保水剂能重新恢复吸水能力,反复利用。
3.2土壤改良
选择最适宜的土壤;PH值6.0―7.0左右;对于沙性较强的土壤,为了提高其保水保肥能力,宜掺入适量胶粘土、河沟淤泥等。无论粘土和沙土,大量增施有机肥,因地制宜掺入草炭、泥炭、蛭石等物质,对改良土壤都具有极大好处。对于酸性、碱性土壤应进行PH值调节。对于偏碱性土壤可采用掺施石膏、硫磺、施用酸性肥料(如过磷酸钙、硫酸铵、硫酸亚铁)等办法,对于酸性土壤应采用掺施生石灰来调节。
4解决草坪退化的条件
4.1土壤条件
土壤条件好坏是决定草坪生长优劣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城市建植草坪相当部分是利用拆迁改造或垃圾填埋地。由于土质差或土层深度不足,导致草坪枯死、斑秃,过早退化。草坪草能在不足30厘米深土壤(土层厚度)中生存,但表现生长不良,易枯死,难养护。若土层40至60厘米深将生长良好,土壤越深厚疏松,越有利于根的生长,根繁叶茂,抗逆性强,也越容易养护。所以,建植草坪土壤深度不应小于40厘米。如果土质盐碱度高,要进行换土,进行防盐害处理。土壤中的垃圾等杂物,要结合深翻拣除或过筛,含量过大的也要进行换土。
4.2深翻施肥
播种前要进行深翻施肥,土壤深翻要达25至30厘米,结合深翻施足底肥,可按每亩4至6立方米腐熟肥施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视土壤情况适量施入化肥、磷肥或暂不施,以后根据苗情再分次施入。
4.3适地适草
合理密植: 草坪草品种选择要适合建植地的土壤条件和环境条件。首先要了解草坪草的生物学特性,如抗高温、耐干旱、抗盐碱、耐贫瘠、抗病虫害、耐践踏、耐阴等特性,以及草的高矮、叶色、叶宽、质感等特征确定适宜的品种
4.4防止出现草垫层
也是造成草坪草过早退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草坪草枯死的茎叶在地表形成枯层,枯层的腐烂,会造成土壤氧含量减少,从而影响根的呼吸,造成叶子发黄干枯,严重时导致草坪草枯死,解决的方法如下:早春返青前,要用钢耙将草坪细耧一遍,清除枯茎败叶。返青后的第一次修剪要适当压低,每次修剪下来的茎叶都要收集清除干净。若草坪密度大用疏草机疏草,降低密度。
参考文献:
[ 1 ] 赵振斌, 朱传耿, 蒋雪中 结合城市自然保护的城市绿地体系构建[ J ].中国园林, 2003, (9).
[ 2 ] 李敏 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的与进俱进[ J ].中国园林, 2002, (5).
[ 3 ] 祁支枝 养生保健型生态群落在城市园林中的构建[ J ].中国园林, 2003, (10).
篇6
【关键词】园林施工;微地形、土壤、植物配置、管养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直接决定这城市园林建设工程质量,暗示着园林绿化施工特点决定园林绿化的最终品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微地形、土壤要求、苗木形态、植物配置等各项问题,都需严格把控,使得施工顺利,质量合格,以保障达到最佳品质效果。
1、园林绿化施工过程
1.1 微地形处理及土壤处理
园林地形指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园林微地形”是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状况。在造园工程中,适宜的微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园林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地形就像动物的骨架一样,没有地形就没有其他各种景观元素的立身之地,没有理想的景观地形,其他景观设计要素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视线开阔地形平坦的微地形可以构成开放的空间;坡地、山体和水体可以构成半封闭或封闭的景观。连绵起伏的小山丘,优美的坡地曲线,使组团与组团之间错落有致,达到步移景异的美学功能,植物顺坡而种,我们的观感会更加饱满立体。我们利用地形造就的连绵起伏、功能分区,使乔灌木、蔓藤植物、地被、散石、小品这些景观要素对园中的水沟盖板、电井盖和污水井盖这些生硬碍眼的物体进行视觉遮挡。微地形处理,不仅能造就适当起伏的地形,还能将园中的一些妨碍美感的物体在一定程度上隐约呈现,不妨碍园林景观效果。我们南方地区,雨水比较充沛,利用微地形的起伏能起到排水、散水,防止园区地面内积涝。
园林绿化种植土质对绿化苗木的成活、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掌握绿化种植土的质量要求和改良措施是开展绿化施工、后期养护的关键工作。土壤改良,一般都是对原良,其主要措施都采用增施有机肥。多施有机肥可使土壤变得疏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园林植物对土壤的酸碱度适应能力不同,但是大部分植物适宜在微酸或者微碱性土壤中生长,一般PH值为6.7-7.5.而我们南方地区的酸性红黄壤地区的侵蚀土壤磷素缺少,苗木种植的后需要增施磷肥,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1.2苗木形态选定
绿化苗木在种植过程中,除了定点、放线勾勒出绿化苗木的走向之外,更加重要的是苗木的形态,苗木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组团的美学效果。一个组团讲究的是自然形态,那么在选择常绿乔灌木树形的时候就要选择生长健壮的、主枝条有3-5个的均匀向上生长、冠幅大、色泽正常的;落叶乔木就应有一定数量的分枝条,而且枝条高度要高。园林组团讲究的是规整形态的,那么乔木、灌木栽植后就要适当地按照原有树形修剪出半球型、球型、圆型,但是始终要保证苗木有固定的树形才显得自然。
1.3植物配置及视觉效果
要使植物观赏达到最佳状态,就按植物的高低、大小、色彩,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灌、地被和草皮)。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乔灌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园林中有了堆坡,就更加能体现乔灌木配搭出来的线条、乔灌木花坛搭配出来的层次图案);另一方面是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融合,如山石、水体、小品、园路、建筑等相互之间的关系。植物配置需要凸显山石、水体在人造园林中的自然形态;凸显小品的趣味性;各个植物之间的紧凑、红绿黄搭配、高矮搭配、三面观赏四面观赏关系,彰显出来的效果是很明显也很强烈的。在搭配一个组团的时候要考虑常绿和落叶的比例,芳香及色彩的利用,要表现出群体美,具有"成林"之趣,组团中一定要有常绿植物,因为南方一年四季不分明,无法像北方那样体现黄金落叶之美、白雪皑皑之美,唯有常绿才能保证这个组团在冬天不会有破败感。
我们要考虑人们观园的视觉停留位置,视觉停留在哪里,我们就要把植物最佳观赏的一面呈现在这个空间。在不同的转角处、平台上、景亭内、湖边、不同的停留地点,都有一个视角停留位置,我们需要让人们从这个视角位置上,能看到植物配置最好的一面。一个好的植物配置,给入园的人带来的是舒心。可是一个稀疏凌乱的植物配置,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乱心。
2、园林绿化管养技术
园林绿化施工完毕后,进入一系列的成活期养护,日常养护。养护管理就像抚育孩子成长一样,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后期养护管理中,会因为天气、人为破坏、不同物种的侵略导致苗木生长出现各种现象,如:死苗、发生病虫害、黄土或土壤硬化、A植物被B植物覆盖等。所以就要在适当的季节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防范会出现的问题。在广东地区,冬季一般是比较温和的,但是也要注意枯枝落叶和防止冻死苗,等到第二年春要开始进行补植;进入梅雨季节、大雨时段,就要注意植物的排水问题以及防范乔灌木被风吹倒,要采取扶正、固定等措施;进入夏季,蒸发量大,就要防止植物缺水、土壤干结、杂草丛生、病虫害等。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养分;现状;变化;评价;安徽利辛
中图分类号 S15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246-03
利辛县于1982年开展了第二次土壤普查,查明了土壤类型、数量和分布情况及土壤养分含量,为农业的综合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30余年来,由于种植制度、耕作措施、施肥水平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促使土壤的养分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及时了解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原因,对于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1-2]。因此,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06―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所获取的大量数据,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基本查清了全县的土壤肥力现状,为科学用肥、培肥土壤、合理利用改良土壤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区域概况
利辛县位于淮北平原中部南端。地处东经115°54′~116°31′,北纬32°51′~33°27′。全县辖23个乡镇,357个行政村。土壤类型主要有砂姜黑土、潮棕壤、黄潮土三大类,其中以砂姜黑土为主,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5%以上。
1.2 调查方法
1.2.1 样品采集。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依据利辛县行政区划图、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在项目实施区域内合理布点,2006―2012年共采集分析化验土壤样品12 000个。
1.2.2 样品化验分析。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项目和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3-4],全氮,凯氏蒸馏法;速效磷,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中量元素:有效硫,磷酸盐-乙酸或氧化钙浸提-硫酸钡比浊法;有效硼,甲亚胺-H比色法。微量元素: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3 评价及统计方法
土壤肥力评价依据与评价标准:依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进行统计分析评价[5-6]。试验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养分现状
2.2 土壤养分评价
2.2.1 土壤酸碱度。由表2可知,pH值为6.6~7.5的中性土壤面积占比最高,利辛县耕地土壤趋于中性,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碱性土壤与酸性土壤面积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多年来土壤改良措施与平衡施肥大力推广。
2.2.2 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由表3、表4可知,有机质样次主要出现在四级别(12~18 g/kg)、五级别(8~12 g/kg),四级别、五级别总代表面积11.05万hm2,由此说明利辛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低等级水平,需要加大有机质提升工作;全氮样次主要出现在四级别(1.2~1.7 g/kg)、五级别(0.8~1.2 g/kg),四级别、五级别总代表面积10.76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92.1%。由此说明利辛县土壤全氮含量处于中低等级水平,需要增施氮肥来提高产量。有效磷样次主要出现在三级别(12~18 mg/kg)、四级别(6~12 mg/kg),三级别、四级别总代表面积10.48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9.7%。由此说明利辛县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高中等级水平,作物施肥要稳磷或适量减磷。速效钾样次主要出现在四级别(50~80 mg/kg)、五级别(35~50 mg/kg),四级别、五级别总代表面积10.46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9.6%。由此说明利辛县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中低等级水平,作物生长要增施钾肥。
2.2.3 土壤中微量元素。由表5、表6可知,有效硫样次主要出现在三级别(12~18 mg/kg)、四级别(8~12 mg/kg),三级别、四级别总代表面积11.66万hm2。全县土壤整体硫含量属中等水平,需适量增施硫肥;有效硼样次主要出现在三级别(0.5~1.0 mg/kg)、四级别(0.3~0.5 mg/kg)、五级别(
2.3 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较
由图1可知,大量元素有“三升一降”的趋势:2012年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6.3 g/kg,比1982年12.5 g/kg增加3.8 g/kg;全氮含量平均值1.17 g/kg,比1982年0.95 g/kg增加0.22 g/kg;有效磷含量平均值12.36 mg/kg,比1982年5.87 mg/kg增加6.49 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值78.9 mg/kg,比1982年164.6 mg/kg减少85.7 mg/kg。
3 结论与讨论
多年来化肥的大量投入,土壤中氮、磷残留在土壤中被固定和吸收,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中氮、磷含量有所提高,利辛县大力推广秸秆还田,以及实施有机质提升工作,使土壤有机质得到补充和提高;利辛县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复种指数较高,虽然近年来有机肥用量加大,但农民主要还是以施用化肥为主,且化肥品种施用单一,钾元素肥料不施或少施,造成钾素和中微量元素过量消耗,导致土壤内钾元素含量降低。
可采取培肥土壤措施:一是大力发展机械灭茬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生产上的作用,利用春、秋2季大搞机械灭茬直接还田和乱稻草还田,有条件的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二是发展农家肥积造,增加有机肥施用量。通过秸秆过腹积造有机肥,发展高温造肥,坑沤肥,堆沤肥,增加农家肥的积造数量。同时结合利辛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的实施,大力开展农村沼气,利用沼渣、沼液作为养殖饲料或肥料。三是借助国家对农户加大农机补贴力度的有利时机,全面做好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入户工作,对耕层小于15 cm的耕地进行深翻,增加耕层厚度。四是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合理、均衡施肥,培肥地力。
4 参考文献
[1] 张国云,郭晋,孙江静,等.盈江县耕地土壤养分特征分析及应用[J].热带作物学报,2014(4):686-692.
[2] 邓新文.黄山市屯溪区土壤主要养分的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35):13557-13558.
[3] 梁宏玲,袁辉.土壤养分速测仪与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35):13544-13545.
[4] 张颖.浅析共青农场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养分规律[J].现代化农业,2014(4):11-12.
篇8
关键词:毛白杨;深州杨;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园林、经济林树种之一,在西北地区及长江流域也可种植,由于毛白杨等白杨派树种硬枝扦插不易生根,目前生产上主要用嫁接、埋条和嫩枝扦插等方法进行繁殖,这些繁殖方法育苗周期长、成本高,限制了毛白杨造林的迅速发展。河北省深州市当地群众利用易生根的大官杨(p. dakuanensis hsu)为砧木、用毛白杨为接穗进行芽接繁殖苗木时,从中发现了一种毛白杨的变异植株,经研究发现这种变异植株为毛白杨和大官杨的嵌合体(chimera),通过纯化,选育出了遗传性状稳定、无性繁殖容易、抗逆性强、生长速快、树型美观、材性优良的嵌合体无性系,并定名为深州杨。
1深州杨生物学特性
深州杨喜光照、湿润,耐阴凉。在年降雨量500~800 mm、年平均气温11.0~15.5 ℃条件下生长良好。深州杨适应性强,抗风、抗烟雾、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力强,耐盐碱、耐贫瘠、耐干旱。其根系发达,在肥沃湿润的中性或微碱性壤土、沙壤土上育苗或种植均长势良好。
深州杨分为a型、b型和c型3种类型。深州杨a型为雄性无性系,树干通直圆满,侧枝与主干夹角40°~50°;五年生树高10 m、胸径12 cm左右,树冠圆形或卵形,树皮青绿色,皮孔多为菱形、灰褐色,多散生;枝向上斜伸,长枝和新枝初具短绒毛,后渐脱落;叶呈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前端短,渐尖或骤尖,基部心形或截形;叶片正面暗绿色,背面具短绒毛,叶脉网状;叶柄侧扁,基部近圆形,长5~8 cm,有白色绒毛;幼树和长枝叶片长达15 cm;柔荑花序,花序长约10~13 cm,雄性,雄长5~11 cm,花药深红色;侧芽近三角形,灰褐色,长4~6 mm。表现为毛白杨特征,属白杨派新无性系。
深州杨b型为雄株,五年生树高4~5 m、胸径10 cm左右,树冠圆形;树皮灰绿色;皮孔菱形或圆形、灰褐色,多连生成片;长枝或萌生枝灰绿色,有明显的条棱,初具短绒毛,后渐脱落;枝向上斜伸,侧芽饱满。深州杨b型为嵌合体,萌发后常分化为深州杨a型,扦插后可由顶端愈伤组织萌发成深州杨c型。
深州杨c型树皮灰白色,枝棱明显,枝向上斜伸,枝上无绒毛;叶菱形,两面均无毛,叶柄红色,无毛。据观察,深州杨c型由深州杨b型插条上部愈伤组织发育而成,一年生幼苗侧枝较多,生产上多不采用[1]。
2深州杨分化特性
深州杨a型为雄性,表现为毛白杨特征,具有树型美观、不飞絮、生长快等特点;但硬枝扦插繁殖困难,形成的无性系分株可保持稳定,不会发生新的分化,可作为优良无性系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因此称为“造林系”。深州杨b型作为繁殖材料扦插后,有20%左右的仍形成b型植株,78%左右分离成a型植株,约2%分离成c型植株,且分化规律稳定。深州杨b型由于具有稳定的分化性能,既能源源不断地提供a型苗木,又能保证深州杨易生根的特性长期保持下去,因此称为“繁殖系”。
3栽培管理
3.1扦插育苗
3.1.1苗圃地选择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阳光充足、水源丰富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湿润、富含有机质,土层厚度在1 m以上,土壤ph值在7.5左右,土壤含盐量在1.5%以下。同一苗圃连续培育杨树苗一般不超过3年。
3.1.2整地及土壤处理土壤在封冻前进行整翻,深度在30 cm左右。翌年春季整地前,苗圃地可施腐熟的有机肥和高效复合肥;发现有地下害虫的苗圃地,可用炒熟的麦麸拌呋喃丹均匀地撒于土壤中进行处理。酸性土壤可施用适量的生石灰进行改良;碱性土壤可施用适量的硫酸亚铁进行改良,用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扦插前,苗圃地浅耕细耙,平整土地。苗床方向以南北向为宜,床面宽一般为200 cm左右,长度依具体地形而定,苗床间的步道宽约50 cm左右、深25 cm,并使苗床靠近排灌渠,确保能灌能排[2]。
3.1.3插条选择一般在冬季采集插条,经沙藏处理后于翌年春天进行扦插。在12月份采插条时,要严把插条质量关,选用生长健壮、腋芽饱满的一年生深州杨b型苗枝条做插条。
3.1.4插穗剪截将插条剪切为13~15 cm长的枝段,每段保证6个芽左右。按其在插条上的基、中、上3个部位分别打捆,每捆50根。为了保证成活,插条基部插穗稍短,梢部略长。插穗
上切口处有1~2个健壮芽,最上部的芽距离上切口处1.5 cm左右。下切口剪成铲状斜切口,以利扦插和促进生根[3]。
3.1.5插穗贮藏选背风向阳的地方挖贮藏坑,坑深度和宽度一般为100 cm左右,长度依插穗多少而定。把捆好的插穗基部向下摆放在坑内,排列2~3层。用湿土填埋,并竖草把通气,最后覆盖10~15 cm厚的沙土,以利保湿和安全越冬[4,5]。
3.1.6扦插操作一般采用垄作育苗,垄高15 cm左右,垄间距60 cm左右,每垄扦插1行,株距30 cm左右,插穗上端比地面低1 cm,然后覆土踏实。初植密度5.25万株/hm2,根据芽成活及分化情况,使深州杨扦插密度保持4.50万株/hm2左右。插后可用地膜覆盖,利于保墒保水,提高成活率[6]。
3.1.7苗期管理加强施肥、浇水、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促使苗木快速生长。苗期主要害虫是取食根部的蛴螬、金针虫和地老虎,危害芽和叶片的害虫有黑绒金龟子、铜绿丽金龟子、大灰象鼻虫和杨扇舟蛾等,做好药剂防治[7]。
3.2造林技术
3.2.1整地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尽量减少破土面,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地形起伏较大的造林地,在造林前要平整土地。杂草丛生的生地可先种植一年生农作物或牧草,待土壤改良后再造林。
3.2.2苗木处理造林前应对二年生深州杨苗木进行筛选,选择苗高3 m以上、胸径在3.5 cm以上、根幅50 cm以上的健壮苗木用于造林。对受损伤的根系,在损伤部位以上进行短截,过长根系适当剪短,利于侧根生长。起苗后,暂不能定植的苗木,将根全部埋在湿土中,把土压实。若需要假植越冬,则将苗木长的1/3~1/2埋入土中。运苗前,将苗木根系浸泡在泥浆中,使根系均匀沾满泥浆,也可用1%左右的保水剂浸泡根部,然后进行打包运送。
3.2.3造林在3 月中、下旬造林为最佳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降低深州杨的成活率。造林密度依立地条件、培育措施、经营目的、林木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异。深州杨人工林株行距一般以3 m×4 m为宜,4~6年后可间伐成4 m×6 m;单行行道树可采取株距3 m左右定植;农田防护林可采取路林排灌结合的方式,路两侧各植树2行,株距3 m左右、行距1.5 m左右。造林前可对苗木进行截干处理,保留3 m左右。栽植采用穴植法,挖直径、深度分别为80 cm左右的定植穴。挖穴时,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栽植时根系要舒展,回填时先填入湿润而细碎的表土和腐熟农家肥,然后填心土,踩实。栽后立即浇水,隔15 d再浇1次;并注意墒情,及时浇水。前3年每年浇水4~5次,追施适量氮肥。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灌溉、整枝、施肥和病虫草害的防治。
深州杨目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还不是很大,但是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可在我国大面积推广,适宜种植的区域有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长江流域。
参考文献:
[1] 崔俊茹. 深州杨(暂定名)特定的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2.17-21.
[2] 查春霞,毛爱国,李金兰. 杨树扦插育苗技术[j]. 林业科技情报,2007,39(2):17-18.
篇9
关键词 柑橘园;土壤养分;现状;施肥建议;湖北宜都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233-03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鄂西南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北纬30°5′53″~30°36′3″,东经111°5′47″~111°36′6″。柑橘生产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1 500年之久,是全国闻名的柑橘之乡,2011年,全市柑橘面积达2.02万hm2,柑橘年产量48万t。摸清柑橘园养分现状,实施配方施肥是确保柑橘优质增产增收的最基本的技术措施。近几年,宜都市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借鉴过去柑橘栽培经验,结合土壤测试结果、柑橘需肥规律及田间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优质蜜柑配方施肥技术。
1 基本情况调查
1.1 橘园基本情况
宜都市现有柑橘面积2.02万hm2,分布于长江、清江、渔洋河沿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橘园面积中山区占11.7%,丘陵占79.5%,平原占8.8%。宜都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7 ℃,无霜期273 d,降雨量1 350 mm,年均日照时数约1 705 h,主导风为东南风。全市土壤质地以中性为主,共有红壤土、黄壤土、黄棕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7个土类。宜都市由于地处柑橘北缘地带,品种以宽皮橘类为主,特早熟蜜橘宫本、大浦等占10%,早熟蜜橘鄂柑2号、国庆1号、兴津等占40%,中晚熟蜜橘大叶尾张等占40%,脐橙、椪柑、杂柑等占10%。
1.2 土样采集
按照《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执行,一是合理布点,布点突出代表性,兼顾均匀性。根据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地形、品种等因素,将采样范围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尽可能均匀一致。二是严格采样标准。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稳定性与典型性,避免各种非调查因素的影响。采样时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随机”原则保证采样单元内的所有点都有同等机会被采到;“等量”原则保证每一点采集深度一致,数量一致;“多点混合”原则保证单元内各点采取的土样均匀混合成一个混合样品,以提高样品的代表性,一个混合样品由15~20个样点组成。全市累计采样7 090个。
1.3 分析化验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21.3-2006。测定土壤的酸碱度,一般将土壤酸碱度分为5级即极酸、酸性、中性、碱性、极碱,pH值分别为<4.5、4.5~6.5、6.5~7.5、7.5~8.5、>8.5。土壤有机质丰缺评价指标分为5个等级,即极缺、缺、临界缺乏、不缺、高,其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0.0、10.0~14.9、15.0~25.0、25.1~30.0、>30.0 g/kg。土壤碱解氮丰缺评价指标分为5个等级,即极缺、缺、临界缺乏、不缺、高,其碱解氮含量分别为<50、50~100、100~150、150~200、>200 mg/kg。土壤速效磷丰缺评价指标分为5个等级,即极缺、缺、临界缺乏、不缺、高,其速效磷含量分别为<4.5、4.5~7.4、7.5~15.0、15.1~22.5、>22.5 mg/kg。土壤速效钾丰缺评价指标分为5级,即极缺、缺、临界缺乏、不缺、高,其速效钾含量分别为<60、60~89、90~150、151~190、>190 mg/kg。
2 柑橘园土壤养分现状
2.1 土壤的酸碱度
橘园土壤pH值5.5~6.5的占抽检样品70.6%,18%的橘园因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农家肥施用不足,呈现酸化趋势;11.4%的长江、清江沿岸橘园,属于潮土灰潮土亚类,偏碱性。土壤的酸碱度是评价土壤理化性状的重要指标,柑橘最适宜在pH值5.5~6.5的土壤中生长。过酸和过碱均不利于柑橘生长发育,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良,例如对于过酸的果园可以施用一定量的石灰进行中和。
2.2 土壤有机质
橘园有机质含量受气候、土壤类型、耕作措施等多种因素影响。测土结果表明,橘园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3.1 g/kg,变化范围为2.7~46.0 g/kg,89.41%的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5 g/kg。
2.3 土壤碱解氮
橘园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为94.1 mg/kg,变化范围为18~277 mg/kg。95.05%的橘园其含量大于50 mg/kg。
2.4 土壤速效磷
测土结果表明,全市橘园土壤速效磷含量为水平中等,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为13.4 mg/kg。部分果园磷较缺乏,其含量小于7.5 mg/kg,这部分橘园要注意补充磷肥,否则磷将成为作物生长的限制因素子。
2.5 土壤速效钾
橘园耕层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26 mg/kg,变化范围为12~334 mg/kg,65.44%的橘园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90 mg/kg,其中24.50%的橘园大于150 mg/kg,这部分橘园土壤钾素含量水平较高,可适当节约施钾肥(表4)。
3 柑橘肥效试验示范及配方筛选确定
2006年以来,宜都市实施柑橘肥效田间试验10个,其中“3414”试验2个,“3410”肥料指标试验1个,田间小区肥效试验2个,田间示范对比试验5个。
3.1 “3414”试验分析
柑橘试验设计的2个“3414”试验,所反映的作物产量与肥料养分的效应关系呈抛物线关系,这与理论上和以往的试验研究结果相一致。所拟合的三元二次效应关系方程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同时“3414”试验拟合的柑橘产量与氮、磷、钾养分的一元二次效应方程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且试验拟合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氮肥效应方程不符合实际。故“3414”试验均采用三元二次效应方程预测柑橘的最高、最佳产量及其相应的施肥量。
3.2 “3410”试验分析
“3410”试验不同处理产量结果分析表明不施氮肥对柑橘产量的影响很大,其产量最低,磷肥和钾肥次之。氮肥施用能明显提高柑橘的经济效益,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最少新增产值4 954.5元/hm2,最多新增产值19 326.0元/hm2,其节本增效最少735.0元/hm2,最多1 027.5元/hm2;施用磷肥最多新增产值6 442.5元/hm2,其节本增收最多达450.0元/hm2;施用钾肥对柑橘产量影响不明显,但能明显改善柑橘外观与品质,施用钾肥节本增收最多达600.0元/hm2。结果说明只有在氮、磷、钾三要素施用适当、比例合理的情况下,节本增效最显著。
3.3 “3414”常规试验
从“3414”常规试验5个处理可以看出,氮肥的施用对柑橘产量的影响最大。其土壤氮的平均利用率为110.51%,土壤磷的平均利用率为137.40%,土壤钾的平均利用率为46.30%。钾肥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肥料养分当季表现利用率随之增加,呈正相关关系;氮、磷、钾肥在N2P2K2处理中的当季表现利用率达到最大。从试验结果可看出,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柑橘产量,且其氮、磷、钾肥料养分表现利用率最高,是实现高产、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3.4 小区试验
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相比习惯施肥,表现出明显的增产增收、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等效果。效果试验中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平均增收7 057.5 kg/hm2,平均新增产值7 762.5元/hm2,且产投比和肥料利用率也有大幅度的提高。无论从柑橘产量,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考虑,配方施肥都是最佳选择。
3.5 示范对比试验
示范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示范小区的测土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在柑橘平均产量、经济效益、平均肥料养肥利用率方面都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示范对比试验中测土施用配方肥比习惯施肥平均增收294元/hm2。故配方施肥在提高产量及其肥料养分利用率上都有一定的作用。
4 施肥建议
针对调查发现以下问题,如:轻视有机肥的投入与土壤改良培肥,土壤酸化严重,瘠薄果园面积呈现扩大趋势;农户用肥量差异较大,肥料用量、氮磷钾配比、施肥时期和方法不合理;部分果园严重缺钾;钙、镁、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缺乏问题普遍,缺硼缺锌表现更为突出;水土流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等,提出施肥建议。
4.1 施肥原则
一是因土施肥。各地果园土壤类型不同,施用的肥料应该不同[1-2]。碱性土壤应施用酸性肥料,酸性土壤应施用碱性肥料,酸化严重的果园,适量施用石灰。砂质土壤应“少吃多餐”,增加施肥次数,多用颗粒肥料,黏土土壤应“少餐多吃”,可减少施肥次数。不砂不黏的土壤,则介于上述3种类型之间。二是因树施肥。小树少施,中树中施,大树和老树要多施。浅根树浅施,深根树深施。三是因产定肥。以橘树大小,预估可能的生产量,根据预估产量,估算每年所带走的养分数量;还要考虑落花、落果、落叶和修剪等活动所造成的养分消耗,推算出适宜的施肥总量,否则就是盲目施肥。四是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大力发展果园绿肥,实施果园覆盖。结合果园间伐抽槽改土。五是氮、磷、钾搭配,中、微量元素配合。柑橘除了需要氮、磷、钾三要素外,还需要钙、镁、硫等中量元素和铁、锰、锌、硼、钼等微量元素[3-5]。
4.2 施肥方法
一是环状沟施肥。在树冠滴水线外侧,挖1条环沟或半环沟,沟宽30~40 cm、深约20 cm,或以见须根为度。多用于青壮年树。二是长沟状施肥。在树冠滴水线东、西或南、北2方,开深20~40 cm、宽30~50 cm、长为树冠1/3~1/2的平行沟,每次轮换开沟位置,并随着树冠的扩大而往外推移,直至全园。这种方法伤根少,也有改土效果,适合成年橘园深施有机肥和绿肥时使用。三是叶面施肥。在主要生长季节结合病虫防治,叶面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光合微肥、0.2%硫酸锌、0.2%硫酸亚铁、0.2%硼砂溶液。
4.3 施肥量
产量22.5 t/hm2以下的果园,施有机肥15.0~22.5 t/hm2,氮肥(N)225~375 kg/hm2,磷肥(P2O5)90~120 kg/hm2,钾肥(K2O)150~300 kg/hm2;产量22.5~45.0 t/hm2的果园,施有机肥15~30 t/hm2,氮肥(N)300~450 kg/hm2,磷肥(P2O5)120~150 kg/hm2,钾肥(K2O)225~375 kg/hm2;产量45 t/hm2以上的果园,施有机肥15~30 t/hm2,氮肥(N)375~525 kg/hm2,磷肥(P2O5)120~180 kg/hm2,钾肥(K2O)300~450 kg/hm2。缺硼、锌的果园,施用硼砂7.50~11.25 kg/hm2、硫酸锌15.0~22.5 kg/hm2,与有机肥混匀后于秋季使用;pH值
4.4 施肥比例
催芽肥:30%~40%的氮肥、30%~40%的磷肥、20%~30%钾肥于2—3月萌芽前开沟土壤施用。对于树势较弱的果树,在花蕾期和幼果期,用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缺硼果园在幼果期用0.1%~0.2%的硼砂溶液,每隔10~15 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缺锌的果园用0.1%~0.2%硫酸锌溶液,在幼果期喷施。壮果促梢肥:进入7月后,果实进入膨大期,春梢的花芽分化开始,秋梢即将抽发,需要补充大量养分,促进果实增重。壮果肥:30%~40%的氮肥、20%~30%的磷肥、40%~50%钾肥在6月底至7月上旬施用。此时正值高温,应边挖沟、边施肥、边回土,结合抗旱及时灌水,避免伤根。还阳肥:为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充实结果母枝,增强树体抗寒能力,应重施还阳肥,为翌年丰产打好基础。采用基肥秋施,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40%~50%,施用方法,基肥应深施,结合抽槽改土于10月底至11月进行,挖槽施入,槽深50 cm以上。
5 参考文献
[1] 周宏美,宋晓,张彦玲,等.豫东潮土区耕地土壤养分动态监测与培肥途径[J].河南农业科学,2006(3):68-71.
[2] 郭小军,王晓燕,白志荣.对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9-10.
[3] 吴晓芳,阴小刚,余增钢,等.奉新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现状与对策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35-137.
篇10
关键词:南果北种;探讨;前景;种植优势
一、南果引N潍坊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潍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迅速,但栽种的都是当地桨果类和核果类品种,单一的采摘园区模式,加上进入冬季后较长时间的淡季采摘市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态采摘和对热带水果的高品质需求。面对贫乏的冬季采摘市场,将热带果树适当移植,进行温室设施栽培,可充分利用好果品供应的断档期,不但能从根本上提高果品的采收成熟度和各方面品质,更能充分利用南北方的地区差、价格差,从而填补潍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短板,促进当地农业生态园区的进一步发展。而从农产品质量安全角度来看,经过北方冬暖式大棚栽培成功的先行性探索经验,在成熟期可适时采摘,省掉了南方水果的运输环节,和各种相应的保鲜处理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果品品质和安全性,让北方人在家门口便可吃上放心水果。
二、南果北种,在潍坊种植的探讨
(一)气候条件
南果,是指热带和亚热带常绿果树,热带果树处于中国降水最多,热量最高的湿热地带,品种主要是香蕉、菠萝、椰子、芒果、柑桔、荔枝、龙眼、火龙果等。亚热带果树处于暖热湿润地带,主要是柑桔、杨桃、黄皮、枇杷、杨梅等。大部分热带果树对栽植区域的生态气候条件要求为:年平均气温大于15℃、年降雨量大于800毫米、无霜期240天以上,特别是1月中下旬至2月的极端低温不低于-3℃。海拔高度一般要求在600米以下。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5°41′-37°26′,东经108°10′-120°01′。属于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是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四季气温分布分明,年平均气温12.3℃,历年最低气温-16.0C,最高气温40.5C。无霜期191~253天。年日照总时数2500~2800h。年平均降水量为655.8mm,其地理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因此,当地气候能基本适应热带果树的栽植。特别是设施农业中冬暖式大棚,在提高温度的同时,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可营造棚内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有利于热带果树的生长。在潍坊北方地区设施温室引种热带果树,必然面临温,湿度等影响果树生长的不利因素,需要一整套的栽培技术作为支撑。塑料大棚常年封闭扣膜,盛夏和冬季根据不同热带果树的生长条件进行相应的调温控湿措施。日光温室大棚内,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和较大的昼夜温差。越是低温期温差越大。冬季在覆膜大棚内日增温可达3~6℃,阴天或夜间增温能力仅1~2℃。春暖时节棚内和露地的温差逐渐加大,增温可达6~15℃。夏季棚内增温相对加大,可产生50℃以上的高温,因此大棚内存在着高温及冰冻危害,需进行人工调整。夏天进行全棚通风,棚外覆盖草帘或搭成“凉棚”,可比露地气温低1~2℃。冬季晴天时,夜间最低温度可比露地高1~3℃,阴天时几乎与露地相同。因此大棚内必须建加温室,采用锅炉供暖,夜间及有寒流的情况下,根据棚内种植果树的不同需温要求保持18~25℃的生长适宜温度。
(二)土壤条件
潍坊自南至北分布着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和盐土5大土类,棕壤土类主要分布南部山丘地带,占可利用土壤面积的26.4%,适宜种植喜酸嫌钙植物,如松、柞、茶、栗等。褐土主要分布市域中南部,占37.29%,适宜喜钙嫌酸等植物的生长。潮土主要分布市域中北部,占19.9%,其中脱潮土是粮、菜精种高产土壤,湿潮土适宜种植小麦、大豆、棉花、麻类等。砂姜黑土主要分布胶莱河流域及其低洼地区,占8.98%。盐土主要分布北部滨海地带,占7.43%。土壤大部分呈弱碱性,有机质,氮及有效磷含量偏低,但钾含量较高。大部分热带果树以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好。当地大部分壤质土比较疏松,通风透气较好,符合热带果树的根系生长要求。对于弱碱性土壤,可进行相应的土壤改良,配以相应的硫酸亚铁或者硫磺粉,调节土壤PH值,达到果树所需的酸性土质要求。
(三)品种选择
1. 南方果树喜炎热气候,温度是限制因素,在当地温室中,可利用辅助加温来达到所需的温度要求。由于温室大棚加温后,浊度及湿度升高,光线较差,对果树后期授粉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选择易成花芽,坐果率高,且抗病及适应性强的品种。如香蕉,火龙果等。
2. 当地农业示范园区种植热带果树,主要是观光采摘为主,以新、奇、特水果来吸引游人,产生经济效益。因此选择品种要考虑树形,受大棚限制,高度不宜超过5米,密植矮化,以灌木类为主,乔木为补充。比较适合的品种有火龙果、柚子、菠萝、荔枝等。特别是火龙果的种植,在青岛、济南等地相继报导引种成功后。2013年11月27日,在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街道汶河东岸潍胶路以南的一处农庄的温室大棚内,首次试种成功,亩产达到5000斤。潍坊市水墨庄园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在自己的农庄中种植了柠檬、番木瓜、番石榴、杨桃等品种,作为热带果树引种的新探索。目前已建成水墨庄园家庭农场杨梅采摘园,成为当地有名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四)市场现状
目前,潍坊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912个,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2016年建成59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54家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在这些园区的引领示范下,生态休闲农业走出一条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路子。如今观光采摘已形成主流模式。但常规的采摘园区进入冬季后,已销声匿迹。特别是热带果树种植在当地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大力发展为采摘观光业的有益补充,必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发展效益
潍坊是全国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近年来立足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大力发展新兴休闲农业。形成了都市休e、自然生态保护、生态循环型三大类休闲农业。以潍坊市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潍坊金宝乐园为代表的都市型休闲农业中。玉泉洼主要建有农家乐采摘区、观景垂钓区、生态酒店、天然公园、儿童乐园、动物园及休闲娱乐场所。近年来,园区新建成潍坊市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山东农民新型教育培训基地、CS野战基地及一批功能齐全的客房。现有入社成员356人,员工161人,园区现总投资已超过1.2亿元,年产有机果蔬6000吨,产值8600万元,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增加周边农民人均收入1.8万元。潍坊金宝乐园,园内有特色采摘园、情缘园、潍坊动物园、潍坊防震减灾科普馆、综合娱乐区、天然氧吧区、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潍坊金泉寺等景区,集娱乐休闲、知识参与和趣味性于一体。2016年金宝乐园共计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000多万元,解决社会就业人员200多人。如果建成热带果树景观区,会极大提升休闲园区影响力和吸引力,特别是面对冬季漫长的采摘淡季,纷芸而至的客流,会迎来门票收入的巨增。不计算外地游客,按市中心城区180万人口,1%的游客来算,即可增加上百万的门票收入。入园采摘,新鲜成熟的热带水果,给人们带来新奇体验的同时,更是身价不菲。平均每斤采摘价格将会高出平常采摘园的5~10倍,游客骆驿不绝。
三、总论
潍坊的气候及土壤条件适宜热带果树的生长;蓬勃发展的休闲农业给“新、奇、特”热带果树园区的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也呼唤南果北种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我们则要继续加大不同热带果树在当地种植的有益性探索,为建设新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树军,袁静,王文波等.潍坊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0).
[2]马永柱.3种热带果树在北方观光果园设施栽培的表现[J].中国果树,2008(06).
[3]陈青华,姜全,郭继英,赵剑波.南果北栽的现状及品种选择[J].西北园艺(果树专刊),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