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资源管理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资源管理的概念

篇1

我国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目前我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农业灌溉每年缺水达到30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和发展。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将达到极限。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目前,50%的地下水被污染,70%以上的地表水属于四类以上的水质,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此外,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出现海水倒灌,如华北地区形成的地下漏斗世人瞩目。

上述问题的解决,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科学的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加强科学管理能起到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作用,何况水利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管理的制约。

应该承认,目前我国很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必须承认,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现实的要求相差甚远,开展水资源管理系统研究,系统总结水资源整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指导我们的工作,迫在眉睫。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1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管理学

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尽管我们用的很多,但目前学术界尚不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权威的工具书,在不同的卷中,有不同的解释。

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开发水利和防治水害;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监督、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供水系统和水库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科学分配水量”(陈家琦等)(水利卷)

为防止水资源危机,保证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行政、技术、立法等手段对淡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措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调查水量,分析水质,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保护水源,防止水资源衰竭和污染等。同时也涉及水资源密切相关的工作,如保护森林、草原、水生生物,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砂化等(李宪法等,)(环境科学卷)。

运用、保护和经营已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工作。水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合理使用,确保安全,消除水害,增加水利效益,验证水利设施的正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技术、经济、行政、法律措施。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管理已逐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李石等)

作者认为,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很多,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不同的差异。水资源管理具有时代的内涵,不同时代,水资源管理概念是不同的。在古代,偏重于干旱洪涝灾害的管理,此时一切活动都围绕其进行,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不仅仅说明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可颂扬,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洪涝灾害依然是威胁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大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经济的迅速发展,淡水相对于人的需求供给不足,水向水资源转变,水具有了经济内涵,此时,人类面临的问题除了干旱洪涝灾害之外,增加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了增加水资源供给,人类加大了水资源开发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正在蚕食人类的文明。目前,人类同时面临着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多重危害,水资源管理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仅仅以水论水,解决我们面临的困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资源”,不仅仅包括通常我们所说的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而且应该包括能够被人类可利用的一切水,如海水、污水、微咸水、洪水等,只有将水资源管理放在与水有关的复合系统之中,从综合的角度出发,采取协调的手段才能解决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概念都存在存在时代的烙印,与现代水资源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陈家琦的定义偏重于开发利用,而且对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进行了部分阐述;李宪法的定义,是以解决水资源危机为出发点的;李石的定义最终落实在“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上,范围更加狭窄。用现代认识水平来看,这些概念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完善补充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定义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保护为开发服务,“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此概念大多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生态环境的概念缺乏;第四,资源高效利用问题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第五,概念尚需要进一步精练,在解释水资源管理概念的同时,有的将水资源管理的包含的内容也纳入进去,需要进一步提炼。

作者认为,所谓的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我们开展了系列的工作,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形成了大量的知识,但水资源管理否能已经成长为“学”呢?,尚缺乏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是否成立,主要取决于水资源管理学是否具有明确的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水资源管理才能渐渐成长为水资源管理学。

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已经清晰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水资源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水资源管理学管理的核心。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超生命周期理论等。

2.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正在成长的学科,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诸方面:

(1)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其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以及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综合管理。

(2)水资源法律管理

水资源法律管理,是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管理水资源行为,在水资源管理学中,水资源法律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水资源法律的比较、水资源法律演进、水资源法律具体内容、水资源法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等等

(3)水资源权属管理

水资源权属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水权的分配、交易、管理等。

(4)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行政管理,是通过行政手段对水资源管理的行为,是以水资源管理行政体制为研究核心,重点研究中央和地方行政关系、以及涉水管理部门协调管理的问题,实现政府管理“到位”而不“越位”等。流域管理和水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5)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未来科学描述。水资源管理学中的水资源规划,主要研究水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如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原则、水资源规划的方法、水资源规划实施的保障等。

(6)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之一,他是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平台的水的的分配,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我们长期挤占了生态用水,必须给予认真的考虑和回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能为水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南。

(7)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对水资源利用进行调节和干预。包括水资源价值理论、水资源经济管理体系、节水效益分析、水资源折旧、排污收费等等。

(8)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投资是维护水资源的重要保障,水资源投资管理主要包括与水资源投资有关的资金的筹措、资金的利用效率、资金的回收、资金的增(保)殖、资金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

(9)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既有自然风险,如干旱、洪水等,也有由于人为的作用产生的人为的风险,如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供水中断等,水资源风险管理研究这些风险的产生、降低甚至消除,提出风险发生情况下采取的应急对策措施。

(10)水资源利用保护技术管理

主要包括城市节水技术管理(工业、城镇生活节水)、农业节水技术管理、污水处理技术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技术、水利技术发展战略等等。

(11)水资源工程管理

我国的水利工程遍布江河南北,这些工程布局是否合理缺乏全局性的分析和研究。水资源工程管理就是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特点,研究水资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在水资源工程布局过程中,要将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和产业规模等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谋划优化的水资源工程布局,取得高的综合效益。

(12)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必将有传统的管理走向数字化管理,“3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将日益普及。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就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数字河流(湖泊)、工程仿真模拟、遥感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等是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13)行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具有多种功能,不同行业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利用技术、利用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对水资源管理也不相同,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行业水资源管理就是分行业研究水资源管理,如农业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景观管理、工业水资源管理等等。

(14)国际水资源管理

世界有众多的国际河流,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由于涉及到相关的国家,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处理更加复杂,水资源管理更具有特殊性。国际水资源管理,是以国际河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开发、利用、保护和协调等相关问题。

(15)水资源综合管理

涉及到水资源部门、行业和领域极其广阔,对水资源管理不能就就水论水,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复合系统中进行处理。森林管理、湿地管理、妇女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WTO条件下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水资源状况通过国际国内市场进行水资源贸易(包括间接贸易,如进口高耗水产品,出口低耗水商品等),等等,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

3、水资源管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

3.1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水资源学是一门综合叉性学科,目前该学科还没有完全定型,正处于成长时期。通常认为,水资源学是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并制定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规划,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对水资源实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经验的系统总结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水资源本身存在、运移、转化和调控的基本规律与系统论的基本观念和方法的结合上,研究的重点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对水资源系统评价、开发和最优调控的基本规律。

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他们在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交叉性,交叉点是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叉科学,在形成水资源学的过程中,也渐渐形成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水资源管理学渐渐成长。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面更广泛,而且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存在密切的关系。

3.2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叉科学,其目的就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5)。人的管理是管理学重要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中的管理对象是水资源,而管理学中管理的对象是人,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但管理是要靠人的智慧。因此,管理学的原理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为管理学延伸提供新的增长极。

水资源管理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3.3水资源管理学与水文学的关系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时空分布与运动规律并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学,作为水利科学的一部分,水文学的重要内容是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观测、评估与预测,并为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水资源管理学需要水文学的支持,水文学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基础数据,水资源的管理就是以水文学提供的各种数据为依据进行调控管理水资源,水资源管理学的基础是水文学,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但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比水文学研究的范围更广泛。

4、结语

水资源管理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年轻的学科,其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推动力和潜力,目前学术界尚未引起高度重视,相应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作者初论水资源管理学,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值得说明的是,作者及其同事合作成果《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即将完稿,并出版发行,但愿能为《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王浩,王建华,秦大庸等,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2,1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利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篇2

关键词:水循环; 水的良性社会循环; 水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水循环

1.1 自然水循环

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理环境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水循环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营养物质的循环和水循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②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和利用的作用;③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流失,而另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沉积往往要通过水循环来完成。

1.2社会水循环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破坏日益加剧,水还由于人类的活动而不断地迁移转化,形成了水的社会循环。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不断取用天然水体中的水,经过使用,一部分天然水被消耗,但绝大部分却变成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排放,重新进入天然水体。

社会水循环是自然水循环的一个附加组成部分,对自然水循环产生强烈的相互交流作用,不同程度地改变世界上水的循环运动。开发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对水资源时空分布进行干预的直接方式,在人类大兴水利带来巨大生产效益和能源效益的同时,社会水循环对自然水循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

2. 新型社会水循环概念

鉴于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紧密的交织在一起,社会循环依赖于自然循环,又对水的自然循环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而且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已经威胁到了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张杰院士与李圭白院士分别提出了“水的健康循环”与“水的良性社会循环”的概念。

2.1 张杰院士 “水的健康循环”概念

“所谓水的健康循环,是指充分尊重水的自然运动规律,合理科学地使用水资源,同时对废水进行再生净化,使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水域的水体功能、社会循环不损害自然循环的客观规律,从而维系或恢复城市乃至流域的良好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张杰院士如此定义水的健康循环。 依张杰院士的观点,实现水健康循环的策略包括节制用水、污水深度处理与有效利用、修复城市雨水水文循环、控制面源污染以及实现水资源统筹管理等。其中城市里的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即再生水供应系统是关键,是我国水健康循环的切入点。城市排水系统是促进城市用水健康循环、恢复水环境的生命线。

2.2 李圭白院士 “水的良性社会循环”概念

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使其排入水体不会造成污染,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称为水的良性社会循环。城市由未受污染的天然水体取水,一般是比较经济的,因为为满足用水对水质的要求(特别是生活饮用水)而进行的水处理比较易行。当水资源短缺危机出现时,为减少由天然水体取水的量,可以采取循环回用使用过的污、废水的方法。将清洁的冷却水循环使用于工业用水,比较简单,也比较经济。将含废弃物较多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回用于工业,为满足工业用水水质要求而进行的水处理会复杂得多,且也比较昂贵。将尽量多的污、废水回用于工业,可以显著减少由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

3. 水资源管理

那么什么是水资源管理呢?我国的水资源管理现状又如何?从水资源管理角度,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来优化水资源的利用,进而向形成水的良性与健康社会循环迈进呢?

3.1 水资源管理概念

水资源管理是指水行政主管部门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以求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对水的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3.2 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绝大部份仍采用计划经济的形式。管理体制亟待改变。水资源管理矛盾甚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管理体制和价格关系混乱。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所有权、行政权和经营权混乱,以行政权、经营权代替所有权的管理。国家水资源所有权受到条块分割,水资源产权虚置或弱化,各种产权关系缺乏明确的界定。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关系复杂,协调难度大。水行政主管部门也存在政企、政事不分的情况,由于混乱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了水资源价格管理的混乱。

二是价格水平明显偏低。由于水价偏低,水利部门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和发展。水利工程老化,缺少资金维持和管理,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受到限制。由于低价供水浪费巨大,加之排放、污染治理和节水措施开展不力,给水环境和供水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3.3 我们所能采取措施

为了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参照国外水资源管理的体制与共同做法,我们国家对水资源管理开发和有效配置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重新确立对水资源价值的认识

我们改变过去对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点,重新确立水资源价值的观念,确定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

2、理顺管理体制,实行“多龙治水,一家管水”

首先要进一步坚持国家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执行主体地位,做到权利和责任统一。二是现在执行的《水法》是我国制订的第一部水法规文件,对规范水事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适时修改“水法”,实行“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依法用水”的新格局。三是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多龙治水,一家管水”。在认识问题、法律关系问题上理顺后,还应该按照“事权分开、专业高效”的原则,调整部门职能。

3、改革水价制定依据,逐步实现成本定价

随着用户支付能力的增强,实现内部成本水价收费制度。在此基础上,增加考虑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的、必要的如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治理、水灾害防治等外部成本,实现全成本定价。即逐步实现由成本定价向边际成本定价过渡,最后达到边际机会成本定价,使水价格真正地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在改革水价过程中,还应注意年度的水价结构,实行递增水价和季节水价,以较好地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匀的矛盾。

4、充分运用经济手段,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通过对水资源和水价的分析,水的定价原则没有实现商品定价原则时,水利水电行业是“不完全竞争产业”,它不同于完整意义上的竞争产业。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创造条件,使水利行业向“两化”过渡,即向水利服务功能社会化、水利经济产业化过渡。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是水资源开发、保护、利用的两把利剑,缺一不可。

4. 总结

综上所述,水资源是地球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一切生命体赖以生存的基础,水循环对整个地球物质的持续与平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于人类,水资源与水循环都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为了我们自身及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行动起来,采取措施,对水资源进行管理,以求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从而减少对水的大循环的影响,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王浩. 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现状和未来[J ] . 水利水电技术,2006 ,37 (2) :7 - 14.

[ 2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R] . 北京: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02.

[ 3 ] 中国工程院“西北水资源”项目组.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 . 中国工程

篇3

摘 要 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对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流域又是水资源管理的最佳单元,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方面:管理体制的建设以及流域内生态补偿问题,这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流域的可持续管理 管理体制 生态补偿

An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Watershed Management

Abstract The achievement of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human society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and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the best unit,therefore,this paper discusses two important aspect of watershed management: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building 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basin,these two problems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China needs to urgently address the problem.

Key words sustainability of watershed;management system;ecological compensation

一、引言

水资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命之源泉,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为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经济和生存环境,其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而实现这种可持续性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对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多数国家根据水资源的流域性特点,成立了不同形式的流域管理机构,探索流域的统一管理,将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管理,是最科学,最适合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的,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水资源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流域可持续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

(一)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

1.国外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

流域水资源管理在各国的国情不尽相同,但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按行政分区管理为主,二是按流域管理为主,三是流域管理与行政分区管理相结合。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水资源属州所有,在水资源管理上实行以州为基本单位的管理体制。而英国则实行的是中央对水资源按流域统一管理和水务私有化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法国则采用“议会”式的流域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流域水管局来统一管理流域水资源。

2.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一种“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2002年新颁布的《水法》中,明确将其修改为“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行政区域分割管理体制,即以政府行为为主导、以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体制。

(二)流域内的生态补偿

一个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补偿主客体

补偿主客体: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切从利用流域水资源中受益的群体;二是一切生活或生产过程中向外界排放污染物,影响流域水质和水量的个人或单位。

2.补偿标准

对成本收益逐一进行分析后,选择能实现社会净收益最大化的治理成本为补偿标准。我们在考虑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需结合社会总收益与社会总成本,去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

3.补偿方式

通常我们将补偿方式分为“输血型”补偿和“造血型”补偿,从现实来看,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方式主要是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输血型”补偿方式。

4.补偿应用与监督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部门权力交叉,地方政府挪用资金,测量技术不够完备等问题,因此,加速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明确的管理部门相对应的权利与义务责任制,提高水质的实时测量技术就成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三、结语

我国的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上面对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管理体制及生态补偿问题的探索发现,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更好的开展流域的可持续管理,我们必须首先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治水制度

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流域性问题,而良好的治水制度是改善中国流域的基本出路。为了实现改善治水制度的目标,需要构建以法律制定、体制改革、公众参与等领域的概念框架,并在这框架下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和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模式向流域综合管理转型。

(二)引入生态补偿机制

制定流域管理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为建立上下游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以全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可持续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共同目标,按照受益者补偿、损害者赔偿的原则,制定生态补偿政策。

参考文献:

[1]章铮.生态环境补偿费的若干基本问题.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2]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

篇4

关键词:水资源,发展策略,人水和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1. 引言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水矛盾也日益突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100亿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稍微多点,是世界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此外,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有效解决人与水之间出现的矛盾,协调好人水关系,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大部分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地下水超采严重,海河、黄河、淮河以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超过50%,其中海河流域开发利用率超过100%,有超过50 个城市发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超过200 mm,沉降总面积高达71 9 万km2。为了解决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刻不容缓。

我国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水资源的发展策略,有效解决人与水之间出现的矛盾,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和谐调控,实行最严格管理制度,解决我国特殊的水资源短缺形势和水资源管理力度不足。

2. 人水和谐

人水关系是指“人”(指人文系统)与“水”(指水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人水关系中的人文系统和水系统之间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既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相互竞争,是一种有冲突的和谐。所谓人文系统,指以人类发展为中心,由与发展相关的社会发展、经济活动、科技水平等众多因素所构成的系统。所谓水系统,指以水为中心,由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所构成的系统。人水系统是以水循环为纽带,将人文系统和水系统联系在一起,组成的一个复杂大系统。

伴随着日益严峻的水问题,人水和谐思想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人水和谐的概念可以看出,包含水系统自身的健康得到不断改善;人文系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水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保障,人类主动采取一些改善水系统健康,协调人和水关系的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观念上,要牢固树立人文系统与水系统和谐相处的思想;在思路上,要从单纯的就水论水、就水治水向追求人文系统的发展与水系统的健康相结合的转变;在行为上,要正确处理水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人水和谐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协调的状态,使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本保障。

以人水和谐为目标,,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人水和谐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从和谐论的观点出发,对人水关系进行调控时,在考虑水利工程的兴建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更要考虑到水量的变化对水质、水环境的影响;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更要注重水污染的防御和保护。

3.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它是指根据区域水资源潜力,按照水资源利用的底限,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排放标准,并用最严格的行政行为进行管理的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取水、用水、排水3 个方面对水资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根本上要靠制度、靠政策、靠改革。根据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系统总结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针对中央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战略决策,国务院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提出具体管理措施,全面部署工作任务,落实有关责任,必将全面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控制用水总量。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并且要进行用水效率控制,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最后还要严格限制水污染,保护生态系统。

4. 结语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及人水和谐发展策略,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左其亭,马军霞.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和谐论解读[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6):133-137(核心期刊)

[2] 刘军辉,左其亭,张志强. 水资源利用矛盾的和谐论解决途径[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3):106-110(核心期刊)

[3] 左其亭,胡德胜,窦明,张翔,马军霞. 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框架及核心体系[J].资源科学,2014,36(5):0906-0912 (核心期刊)

[4] 左其亭,毛翠翠. 人水关系的和谐论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4):469-477

[5] 郭丽君,左其亭. 从和谐论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略,《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21(4):81-85

篇5

网络接入交换机、入侵检测、防火墙、漏洞扫描、安全审计系统、客户端、病毒防护、监控中心及咨询环境等。水源地、取水口、省市县际行政边界河流控制断面、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地下水超采区等水资源信息自动采集设备依据实际布局的需要被放置在各监测对象的位置。

2面向用户的综合集成服务平台

面向用户的综合集成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分为用户层、应用层、资源层和支持层4个部分,其支持环境主要是鼓励用户在决策过程中参与决策,建立并完善用户参与的反馈机制。通过知识图表达比通过自然语言表达的概念体系模型更加清晰直观,对于知识的积累、分类、复用和集成更加便捷;同时,便于决策者、专家针对某一主题表达不同的见解,并提供给专家实时、全面、可靠、准确的信息支持。

2.1知识可视化可视化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学,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显示到屏幕上,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知识图是一种知识管理方法,其以图表方式进行表达,能够实现显性及隐性知识的获取,知识图能够将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信息转化为结构化信息,用户能够对关注的“焦点”问题依据需求定制个性化信息,描述异构信息源联系及概念间的层次逻辑关系。

2.2系统网络知识图构建知识图不仅可以有效地描述规范化、系统化的显性知识,对于描述隐性知识也具备优势。知识图中可以体现如下内容:①地区基本信息:水资源条件、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社会经济情况、用水定额及节能减排目标等;②各用水单元的水要求:用水现状、用水定额管理;③各用水单元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相应的用水要求、生态环境指标、社会经济指标等;④实行水资源严格管理制度划定的“三条红线”的指标控制标准。庆阳市是亟待腾飞的工业大市,能源储备量大,中央和甘肃省对庆阳市能源大开发十分重视,该市辖有环县、庆城、华池、宁县、镇原、正宁、合水及西峰区共七县一区,本文以西峰区为例简要说明模型开发的主要部分。这一主题的知识图如图1~4所示。通过知识图可以直观显示实行水资源严格管理的工作流程,通过知识图能够为实行水资源严格管理提供指导,并为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撑。

2.3综合集成服务平台综合集成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以下4大部分:①知识图编辑。在平台上,专家与专家以及专家与计算机间知识和信息的交换和协商主要是通过知识图完成的。通常为满足决策需求,决策者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和运用。知识图编辑的图形界面如图5所示。②知识图应用。知识图能够体现专家组的智慧,知识图的正确性有待于实践的验证,使其逐渐接近实际,通过对知识图的验证,评估其展现的决策结果,通过逐渐迭代使知识图接近实际;对专家组研讨结论,运用相应的综合方法,处理协作知识图,最终得到体现专家组意愿的对严格管理决策问题的解决方案。③模型集成。定量化的知识能够通过模型组件描述出来,通过链接使其与知识图建立联系。加载知识图,能够输出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决策结果。基于可视化的人机接口,创建和模型组件,专家便可直观的描述定量模型组件;通过模型组件创建定量模型,需有效地集成组件,同时创建和知识图相应的公共概念管理模块。④协作管理。针对研讨的主题,参与的专家对知识进行探讨和修改,共同协商水资源严格管理应用,为专家基于知识图进行的协作研讨、合作提供支持。

2.4组件定制与知识图链接知识图绘制完成后,它只是概念层次上的抽象,必须照定制人的意愿表达制作出符合定制人要求的意愿,并为知识图中的相关节点定制相关服务;根据知识图的定义,通过该步骤定制组件并且将组件与知识图进行关联,达到从定性概念到定量的数据、信息表示,从而实现应用。组件的定制流程如图6所示、

3水资源严格管理规划系统的应用

水资源严格管理系统是在不同规划情景下的水资源严格管理的结果。以实行水资源严格管理“三条红线”为基础,在对来水、需用水和排水进行动态监测的基础上,确定考核指标系统、设计考核制度和方法,建立实行水资源严格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与控制系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系统、水资源管理调度系统、水利建设与管理系统、水保和生态监测系统、集成的决策咨询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水资源管理保障及奖罚措施系统等。在水资源严格管理方案的基础上,新模式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区域潜力分析,主要目的是分析整个区域或区域内各地区的水资源供需、土地资源、新增用水户、水生态环境承载及碳减排等方面的潜力。

4结论

篇6

关键词:水务一体化;改革;优越性;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日益加快,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统一管理和科学配置水资源,已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科学选择。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我灌域旗县区和水利基层单位进行了调研。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1.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水务”一词是从国外水务公司名称翻译演化而来的,“水务”一词含义也逐渐从“供水服务”扩展到“涉水事务”。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2.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极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1.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团结治水”,体现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机构设置原则,革除了过去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端,进一步明确了水资源管理的职责,提高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了水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就是说形成了完整的水务规划体系,使水资源合理综合规划与防洪、水源、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节水以及水景规划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统筹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优化配置区域内外水资源,实现城乡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和区域联网供水来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乡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强化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有效地保护了城乡水资源的水质,提高了区域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4.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解。

5.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不仅为理顺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城乡水价体系和标准提供了良好的体制保障,而且有利于实现以工补农、以城补乡的水价政策,促进城乡供水事业的共同发展。

6.推动水务市场的良性发展。

水务一体化管理为之提供了相适应的管理平台,有利于克服部门分头管理带来的产业发展不配套问题,对水务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水务一体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是目前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多龙管水、政出多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属性被人为分割、支解,不仅违背了水循环的自然规律,而且也无法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从供水、排水到污水处理的合理的价格体系和经济调节机制。结果导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内河水、地下水的污染不断加重。几个部门管理,却又无人负责的局面。

2.水资源意识淡薄。在人们的意识中更多的是洪涝灾害意识,很少有人知道“水资源”这个概念。虽然很多人意识到周围的水质在变坏,但很少有人会从水务管理一体化这个水资源管理体制作为切入点来考虑。

四、关于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1.积极进行职能整合和转变,切实做好水资源公共管理。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后,没有了职能的交叉,可以大大提高水行政效率效益:一是对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管体系;二是在水资源的分配上,运用市场化手段,比如价格调整,使个人用水和企业用水趋向合理;三是可以找到公共政策与市场的结合点,资金和政策配套,把水资源的市场激活,把一批企业资金引到节污水处理上来。

2.加强水资源综合规划,争取投资,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治理力度。

要对全灌域水资源重新作出科学的考察评价,进行统一规划。特别是要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对水质、地层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进行考察,为科学统一规划和开发水资源提供依据。积极开展节约用水、供水、排水、防洪、农田水利、水污染防治等专业规划的编制,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水务规划体系,为我灌域水利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3.全面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

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治水管水向全面依法管理转变,充分发挥水行政执法队伍的作用,全面启动水行政执法工作,依法查处典型的水事案件。同时,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扩大法制教育的影响范围,加强执法巡查,尽可能地减少水事违法案件的发生。

4.统一管理,使水务成为大市场。

统一管理后,可对公益部分和市场部分作出合理的划分,制定不同的政策。分清水的公益职能和市场运作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

5.强化宣传,营造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氛围。

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的宣传力度。以达各个部门理解与支持水资源一体化管理,进而推动汉水资源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只有推行这样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证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水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具有很多特性,而自然循环、可再生性是水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基本自然属性。水的自然属性要求把水资源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水务一体化管理是遵循水资源自然属性和利用规律的客观要求。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客观需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

作者简介:曾海兰(1976―)现主要从事灌溉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沈大军.水管理学概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水联网,智慧水利,水资源效能,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101-01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在水资源的供求方面矛盾日益凸显,随着 各种极端气候频发,对我国的水利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在极端气候发生为常态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在极端天气下面临着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日常的农业生产要有极强的调控性,随时调整策略来适应新时期水利资源管理,加强基层观测站的建设,通过各观测站来收集数据来分析当前水资源形式以及预测未来形式。利用现代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及时准确获取各地的实时水资源数据,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更高的平台,为水力资源信息化技术的推进提供发展契机。抓住此次信息技术变革,将为水利现代化迈向更高的台阶。

二、基本含义

2.1 水联网

水联网的概念:利用信息传感器以及计算机技术,检测水文、水质等相关水利要素,采集的信号传导到网络上面去,经过计算机的运算、识别、定位、监控、预测和管理的一种管理水利信息的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时的了解如下水资源信息:水文、洪水、水土流失、土壤墒情、湖泊江河的各种水利状况数据。

2.2 智慧水利

关于智慧水利(smart water)是水联网的有一种称谓,这样的叫法更容易理解,更有号召力。本文后面将智慧水利和水联网合并称谓,二者想通互为代表。

2.3 水资源效能

水资源效能(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主要包含两方面:1、对水资源利用率(water utilization rate)2、水资源生产效益(water productivity)二者综合论述,还包括了水资源开发本身的内涵和水资源利用的外延效率[1]。

三、关键技术

3.1 水资源预测云计算

云计算技术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实现对信息资源较为专业的管理,通过获取需求信息并透明消费的计算模式,为智慧水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智慧水利的云计算通过收集各地的水文情况、水分配和水调控数据,在经过计算机模拟推算一段时间水利资源的情况。智慧水利即为水联网,通过云计算建立起水联网数学模型参数管理、水联网数学模型服务标准等水联网关键技术[2]。

3.2 水资源需求云服务

计算机技术提供的云服务为智慧水利提供便利条件。在供水环节上智慧水利通过云计算,完成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例如既要满足当前的广大用户需求,同时又要考虑到未来用水高峰期供应。采用云计算,将各个时期的供水数据加以分析,计算出符合要求的供水模式,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3.3 多水源供给智慧调度

水联网提供的径流预报以及需求预测可以给多水源的实时调配提供重要的前提与依据。由于水联网所提供的径流预报与需求预测,两者的结合可以在综合考虑水库调度基础上使多种水源(如地表水与地下水,本地水与外调水,新鲜水与再生水以及常规水与非常规水等)得到联合优化,这样可以在实时管理层面最大程度满足动态用水需求。

3.4 水资源管理精准投递

对于水资源管理运用到工业过程控制思路,实时控制水资源系统中的所有涉水过程,让该系统保持最优状态,根据订单要求将其准确送达目标,让水资源效能得到提高[2,3]。

3.5 水效能评价过程控制

在水联网下的水资源利用对需水量的失控分布以及水量、用水的及时性、高效性以及准确性都不同于常规的水资源利用模式,有其新的要求。水联网的性能与服务能力决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提高与否,配水的准确、及时性决定水资源利用效能的高低,水资源保障可靠性下的用水对象结构决定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因此,两者是相互支撑的。水联网的性能分级评价、水资源利用效能的分级评价以及两者的联合评价已经成为了水联网体系建设下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设想与实践--灌区智能管理系统

当前在我国的一些高新节水滴灌示范区域已经实现了滴灌、喷灌的智能化,但由于其对水源以及能源动力的特殊要求使得其的发展与应用受到特定条件的限制。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一代的土壤墒情传感器以及测控一体化配水设施得以发明并发展起来,世界上一些相关技术发达的国家也实现了面向自流灌区和常规灌溉方法灌区的生产阶段的灌区智能管理单元雏形。我国在向国外学习此类先进技术的同时,在我国诸如山西等地作为了灌区试点地区。在试点地区,量测、控制一体自动化闸门与全程控制系统的引入,加入多层墒情传感器,实现了对于灌区引水、供水、配水以及耗水的优化控制,同时实现对用水量与经济效益的同步监测,此外还能够进行水资源效能改善效果与关键环节的分析,成效显著。

当前,从智能灌区建立的初步评估可以看出,主要分为两步:第一就是运用水联网的相关数据采集、运输、存储设施来获得相应的实时水情、墒情以及旱情等信息;第二就是充分发展社会经济供用水预报与水资源高效利用优化配置等模型,实现对各个用水户的准确预报及优化调配,实现高效配水以及水资源的高效利用[4]。

五、结论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将水联网和智能水利定为迅猛发展的水利信息化及现代化进程中革命性的方向。可以说,不久的将来水联网及智能水利将成为水资源管理制度得以严格实施的强有力工具,同时也是大幅提高水资源效能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芮晓玲,吴一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水利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2(06).

[2] 刘庆涛,崔瑞玲,耿丁蕤.水利信息云建设初探[J].水利信息化.2012(02) .

篇8

关键词:新疆煤田开发区水危机预警

中图分类号: P641.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新疆几大煤田(三塘湖、沙尔湖、淖毛湖煤田或煤矿区)资源勘探的临近结束,新一轮的煤炭资源大开发即将拉开帷幕。由于新疆煤田区的水资源调查相对滞后,针对煤矿区建设的供水水源地勘查基本没有进行。因此,尽早开展煤田开发区的水资源规划,明确煤田区水资源勘查利用方向,是规避煤矿区开发建设中水危机出现的前提。在目前新疆几大煤田的开发中,若没有水资源规划,势必出现日后的竞争性用水问题的突出,导致无序投资竞争。水资源在地区间、部门间和多目标用水间的合理分配问题已成为新疆几大煤田这一缺水地区在发展进程中诸矛盾的焦点。希望本文能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及早重视。

2、水危机概念简介

水危机是指自然灾害和社会与经济异常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对正常的水供给或水灾害防御秩序造成威胁的一种情形。看待水危机的视角不同,建立的应对机制与做出的决策将大不相同。根据国外经验,一个国家用水超过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20%时,就很有可能发生水危机。

在水资源的规划研究中,将水危机分为直接水危机和间接水危机。 直接水危机是指突发事件对水安全直接造成的威胁或危害,包括天灾和人祸。天灾也称自然危机,是自然力直接破坏水供给与防御的稳定而造成的威胁或危害。如洪水和干旱等,使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或危害。这种自然危机虽然是不可抗拒的,但因有自然规律可循,一般是可预报的。人祸也称人为危机,指人的主观行为直接给水安全造成的威胁或危害,如人为水污染,人为水工程破坏等。这种人为危机之所以看作是直接水危机,是因为这些人为突发事件与水直接相关,具有相对固定的行为主体,如工厂向河道、水库排污,水库周边的炸鱼事件等,是水管理部门根据以往的管理经验可以预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的。而间接水危机是指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水无关的突发事件对水安全间接造成的威胁或危害。主要是指人祸,如战争、疾病、恐怖活动、爆炸、罢工、游行等其他政治或经济突发事件给水安全造成的威胁或危害。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带来的疫区水质问题,特别是定点收治“非典”病人的医院污水排放与处理问题等。这种表面上与水无关的突发事件一般是不可预见的,随机性很大,无规律可循,水管理部门无法根据以往的管理经验来判断其发生的规律性。煤矿区未来缺水可能引发的局部水危机应该属于直接水危机。

从上所述可知,地下水盆地的规划管理尚未列入水危机防护措施体系。而水资源勘查规划预警也自然不在其中。既然是人为管理的空白就暂且简称其为水危机预警。至少应该包括水资源勘查危机预警和水资源规划危机预警。

3、煤矿区水危机的可能

水资源从空间分布上主要有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两部分组成。传统水资源管理的主要部分是地表水资源,水危机的预警也是针对地表水。本文针对新疆地表水相对于地下水的利用特点,将水危机管理理念引入地下水的管理与规划中,目的是针对新疆这一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区的水危机能够及早重视,防患于未燃。对于新疆的大部分煤田或煤矿区而言,应该以地下水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主。尤其是对煤系地层上覆地层中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本着早预见早准备、早勘查早规划、早投入早利用的理念,防止煤炭大开发使原本地表水源就已经缺乏的煤矿区可能引发的新一轮地下水水危机。

对于缺少地表水资源的新疆煤矿待开发区而言,没有水资源可利用勘查量保证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问题不解决矛盾会依然存在,出现水危机将是无法避免的。现已提交的煤炭资源勘查报告中的水文地质资料,尚无法满足矿区水资源规划利用的现实需要。大部分煤田地质勘查报告中的供水水源仍然是以利用现有水源为主,有保障新的供水水源就是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煤田或煤矿区的开发是必然的,不同井型的煤矿需水量也是大致可知的,很多矿区现有水源连勘查施工都难保证,基本都是从区外较远水源进行拉运,煤矿区未来开发缺水是自然的。由于受地表水资源量的限制,煤田区开采地下水资源已经无法避免,如其一面缺少水资源可供利用而面对水危机,一面又任由宝贵的煤层上覆含水层中的水资源流入井下成为水害,还不如先期进行区域水资源合理规划,将煤田区的可利用地下水水资源尽早勘查利用以弥补和推迟水危机。

4、预防煤矿区水危机分析

在水资源调查中,一般都是至少包含着补、迳、排这样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可是在新疆的煤炭资源勘查区划中,基本没有与水文地质单元相对应的。尤其对于矿区水文地质边界条件的确定也是缺少整体而简单定性的。因此,为了规避煤矿区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部水危机,及早开展煤矿区可供利用水资源的调查与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分析研究现已提交的煤炭资源勘查报告,其中各勘查阶段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资料对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揭示都是不足的,等水位线图不是没有就是数据获取或采用值值得推敲。更没有主要影响预算涌水量中的补给量数据的系统依据。而且主要是针对于首采区或首采地段进行工作投入的。对于具有区域供水意义的断层或断层带的富水性、导阻水性和采空区、火烧区积水量均没有实质查明,没有可供开发利用的系统资料。对于矿区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也只是停留在常规叙述上,也没有投入针对性的查证与分析研究工作。尤其是在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以上的矿区,尚且缺少具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的投入。局部矿区中的单孔抽水试验成果与矿区或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特征不符也没有验证分析。以煤炭资源勘查为主的地质报告中,水文地质基础资料的收集、获取及利用没有得到水资源专业指导下的标准化统一。煤矿区的地下水没有被当成资源而充分重视起来,还是一直被视为水害来勘查、规划和防治。

资源勘查是为保障资源量对国民经济的工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进行有效供应、科学开采、规划管理、合理利用的基础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资源消耗量迅猛增长,造成资源开采、规划、利用、管理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矛盾不断突显,从而也唤醒人们对如何勘查、开采、管理和利用资源应有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研究资源数量上的合理分配,还应研究资源质量的保护;不仅研究资源对国民经济的效益和人类生存的需要,还应研究资源对人类生存环境或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不仅要研究资源涵养上的保护,还应研究资源涵养质量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不仅研究如何满足当今社会对资源主次利用的权利,还应研究如何满足未来社会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权利。因而,决定资源合理配置体系的基础应该从资源的合理勘查配置这一源头就开始抓起。煤矿区的水资源危机也要从源头抓起,尤其是新疆煤矿区及邻近区的地下水应该同视为资源之一从源头抓起。也就是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首要的是通过勘查工作查明资源体系的种类、构成和相互关系,才可能合理规划、开采利用和管理资源体系。所以,资源勘查体系不仅应适合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还应尽可能地满足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对资源的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资源的基本需求。一般而言,进行合理的勘查配置是人们在对有限资源进行充分开采、保护、利用和管理时的目标和愿望。合理勘查配置的结果是追求其总体效益最大化,也是预防水资源危机的方法之一。

受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启发,在当前产能过剩和经济转型的条件下,从发展模式的高度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认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由水资源的勘查规划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的作用出发,从根本上理顺水资源管理中需水管理、供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价管理的相互关系,以及水资源管理中的经济机制、法律机制和行政机制的作用,完善水资源管理科学体系,依靠多专业相关预警切实防止水危机的发生。

新疆煤田开发区的水危机如果及早进行水资源的规划和尽快投入勘查是完全可能避免的。例如三塘湖煤田现划的四个待开发区。其中显现西部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在含煤地层上部地层中具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可供利用;在东部勘查区也有个别钻孔显示自涌或涌水量较大的情况,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内具有局部富水地段也有可能存在。如果按照现有资料进行统一规划投入专门的矿区水资源勘查,充分利用煤田区水资源量分布不均和含水层空间分布规律,总体规划供水水源井与矿区疏排井的合理分布,兼顾地表脆弱生态的保护利用和戈壁草场再造,将水资源涵养条件充分激发,形成整个煤田开发区水资源科学的综合规划利用系统,并以此示范其它煤田开发区的水危机防范管理体系的建立。

主要参考资料:

⑴、闫连群,盖春平,新疆煤矿区水资源的利用探讨[J],新疆煤炭,2008,2,

⑵、关克然,盖春平等,新疆煤矿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前景[J],科技信息,2010,12,

篇9

《常德日报》报道:据市环保部门统计,湖南省汉寿县13家苎麻企业全部没有污水处理设备,污水直排安乐湖,污染十分严重。

2006年6月8日,记者随环保执法人员来到位于汉寿县蒋家嘴镇的湖南广源麻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废水只经过简单沉淀、清污分流排放,含大量污染物质和有害物,对人类和动物会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还通过蚊蝇传播疾病。污水排放曾导致安乐湖发生死鱼事件,该公司已累计向渔民赔偿损失近50万元。2005年,常德市环保局将其列入27家控排污限期达标企业,今年该公司在全市企业环境行为评比中排名居后5名。令人担忧的是,除广源、紫阳、供销外,其他10家苎麻企业因受经济实力等条件的限制,尚未启动“脱胶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直接威胁目平湖湿地保护区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汉寿县号称亚洲最大的麻业基地,全县苎麻产业年产值将近突破30亿元。然而,目前汉寿苎麻企业的污染已经到了让人触目惊心、不得不引起重视的地步。

由此可见汉寿的水资源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关头了。应该说,大自然对汉寿在水资源的给予是格外关照了。沅水和澧水两大河流横贯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沟港河汊纵横,可谓水系发达。但扪心自问:我们还有多少净水?在农村,许多农民不得不靠打井抽取地下水生活,有不少地方甚至浅层地下水也不能饮用;而在城市,要在城市的旁边找到可靠无污染的水源已是很难……生活在水窝子里的人们,吃净水都快要成为一个奢侈的要求,有比这更尴尬的事情吗?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1.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水务”一词是从国外水务公司名称翻译演化而来的,如英国的泰晤士水务集团公司等,国外水务公司的服务从最初的供水扩大到水净化处理、供水管网、排水、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等,有的甚至扩展到能源、交通、垃圾处理等,“水务”一词含义也逐渐从“供水服务”扩展到“涉水事务”。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2.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极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1、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4、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解。

三、我县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1.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是全县水资源形势发展的需要

汉寿县地处洞庭湖南岸,东近省会长沙,西靠常德市区,古为“西楚唇齿、云贵门户”,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境内湖泊众多,水面面积426.7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雨量丰富,据1952年至1980年29年记载,年平均降雨量1343.3毫米。全县年降雨总量27.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12.51亿立米;汇入县境客水,多年平均径流量2.43亿立方米;取回归系数P为0.4,灌溉还原多年平均实行值3.11亿立方米;沅、澧水洪道多年平均径流量957.43亿立方米。除过境水外,地表水资源总量18.05亿立方米。按耕地总面积,亩平1596.8立方米,按1984年人口(1984年人口66.753万),人均2704立方米。因此可以说我县的水资源还是很丰富的。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县水资源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水资源“丰而不优”。

①以县城为中心的水环境污染正向农村蔓延,污染危害与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乱采滥挖造成资源破坏、水土流失在发展。局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影响和威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在一些乡镇,未经环保部门审批且污染严重的作坊式工业项目大量存在。

②畜禽养殖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水污染日趋严重。畜禽粪便的大量流失,造成农村水库、堰塘水体发黑发臭,水生生态系统破坏;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和流失,还造成了农村水体氨氮和总磷超标,呈现出严重的富营养化,农村天然饮用水受到威胁。

③工业企业的达标工作成果仍相当脆弱,实现的仅是低水平、初步和阶段性的目标。造纸、纺织等行业治理难度大,治理效果不明显。有的企业未上治理设施,有的企业上了治理设施但治理效果也不尽人意。

④几乎所有的乡镇包括县城都没有正规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粪便不经任何处理全部直接排入或倾倒入内河、内湖,也造成了内河、内湖水体的严重污染,有的已经臭气熏天、微生物满湖。并且,这种水通过地下渗透等方式以严重影响了附近地下水的水质。如毛家滩乡因其内河污染严重,其居委会的浅层地下水全部有异味。更为严重的是汉寿县白毛湖垃圾场,由于垃圾场选址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仅给当地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而且还威胁到洞庭湖和长江的水质安全。今年6月1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曾做过专题报道。

⑤湖区地下孔隙承压水,铁锰离子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10~20倍,最高达100倍,砷的含量亦超标。同时我县有28个乡镇是血吸虫的严重疫区或疫区,给当今的湖区和疫区人民生活用水带来很大影响,出现了饮用水的水质型缺水。

1.2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

我县目前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城乡防洪、灌溉、排涝、水土保持等由水利局管理;城乡供水、用水、排水由城建部门管理,水质、污水处理与回用由环保部门管理。以致管水量不管水质,管水质不管供水,管治污不管污水利用。这种管理体制,多龙管水、政出多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属性被人为分割、支解,不仅违背了水循环的自然规律,而且也无法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从供水、排水到污水处理的合理的价格体系和经济调节机制。结果导致我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内河水、地下水的污染不断加重。几个部门管理,却又无人负责的局面。

1.3水资源意识淡薄

汉寿县地处洞庭湖西滨,境内河流、湖泊众多,在人们的意识中更多的是洪涝灾害意思,很少有人知道“水资源”这个概念,认为“洞庭之水天上来”。虽然很多人意思到周围的水质在变坏,但很少有人会从水务管理一体化这个水资源管理体制作为切入点来考虑。

2、水务一体化管理是落实《水法》、提高水行政效益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调动全社会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积极性”。同志在2002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就强调指出:“通过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002年新修订实行的《水法》也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后,没有了职能的交叉,可以大大提高水行政效率效益:一是对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管体系;二在水资源的分配上,运用市场化手段,比如价格调整,使个人用水和企业用水趋向合理;三是可以找到公共政策与市场的结合点,资金和政策配套,把水资源的市场激活,把一批企业资金引到节污水处理上来。在此举一个例子,对自来水公司来说是供水越多越好,对污水处理部门来说,节水越多水则越好,水务局统一管理后,就要承担水资源公共管理的职责,起公共调节作用,不是追求最大用水量为目标,而是要为社会提供水资源配置的最优服务。再举一个例子,70年代,纽约曼哈顿缺水,纽约市政府计划用10亿美元调水,后来经过研究提出,如果用几个亿补贴居民购买节水马桶,那会怎样?经过测算,用5亿美元改造马桶后,节约的水恰好等于计划调水的量。

我县水资源虽然较丰富,水量型缺水不存在,但水质型缺水却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如果还是多龙管水,不对内河污染加以治理,那将广泛影响我县地下水水质,造成饮用水水荒,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汉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3.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是适应外部气候、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国际形势来看,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已成为趋势和潮流。国外也比较重视水务的一体化管理,如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新加坡为一花园之国,面积641km2,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11m3,排名世界倒数第二,以如此之少的水资源量支持发达的经济与社会,新加坡的水务部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加坡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归国家贸易局和工业发展部下属的公用事业局管理,具体业务由其下属的水务署负责。水务署负责全国的水政策、水规划、水生产、水供给和用水管理。

从国内形势来看,从1993年7月全国第一个水务局——深圳市水务局成立到2004年3月31日,全国成立水务局及由水利系统统一管理的单位共计1239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52%.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除外,其余30个省、自治区、自辖市均开展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全国成立各级水务局共计947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40%.其中省级水务局3个,为北京市、上海市和海南省;副省级水务水务局5个,分别为深圳市、武汉市、西安市、哈尔滨市和大连市,占全国副省级总数的33%;地级水务局105个,占全国地级行政区总数的32%;县级水务局834个。占全国县级行政区总数的41%.水利系统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的单位共计292个(其中地级17个,县级275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12%.我市的津市市也已成立水务局,通过他们的实践证明,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将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灾能力,统筹解决各种水问题,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汉寿还不提高认识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那水资源的水质型缺水终将成为汉寿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四、我县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构想与建议

我县水务管理的原则应按饮水保障,防洪安全,粮食供给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建设的次序优化配置水资源。从而达到提高水行政效率和效益、实现汉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政府职能转变是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关键。

将汉寿县水利局更名为汉寿县水务局,作为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政府部门。水务局要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根椐现有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及市场规则和企业服务标准,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监督企事业单位运行方面来,对各类水事活动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的运行机制,实现水务政务公开、公正、公平,树立水务新形象,为汉寿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水资源综合规划,争取投资,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治理力度

要对全县水资源重新作出科学的考察评价,进行统一规划。特别是要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对水质、地层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进行考察,为科学统一规划和开发水资源提供依据。积极开展节约用水、供水、排水、防洪、农田水利、水污染防治等专业规划的编制,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水务规划体系,为我县水务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水务部门要积极争取本级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对我县水污染防治的重视和投资。加大对已污染内河、内湖的治理力度。并要标本兼治,

在县城和太子庙等大的乡镇修建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同时还要修建至少2座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填埋厂,杜绝向内河、内湖倒垃圾的现象发生。也要采取激励和教育措施鼓励群众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以便进行回收和处理,从而减少垃圾的处理难度和工作量。

要把水污染防治工作和水利血防中的人畜饮水工程、其他水利工程以及自来水厂等工程结合起来考虑,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3、加强水务机构建设,工作中要借鉴外省市县的成功经验。

应使从各单位划并的各项管理职能相互协调,在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指导下引进人才、加强培训、扩展专业知识结构,建设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水务队伍,为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同时,注意也要向水务工作先进地区学习管理经验,使我们的水务工作少走弯路,达到提高水行政效率和效益、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目的。

4、加强取水许可管理,狠抓节约用水

严格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对取水申请严把审查关。所有新增取水项目必须进行包括水源、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等内容的水资源论证,未通过水资源论证的取水项目,不予受理。同时通过合理的水价制度提高人们的水资源意识及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利用率。大力推广使用节水新工艺和新技术,逐步推进用水管理,对超计划的用水户,实行累进加价收费。要把节约用水作为减少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5、全面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

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治水管水向全面依法管理转变,充分发挥水行政执法队伍的作用,全面启动水行政执法工作,依法查处典型的水事案件。在通过排查摸底,掌握初步情况的基础上,选择2~3起无证取水和违章建设取水和水污染的典型案件作为试点,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查处。同时,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扩大法制教育的影响范围,加强执法巡查,尽可能地减少水事违法案件的发生。在执法检查中要注意积极争取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公安、法院等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6、统一管理,使水务成为大市场

涉水事务既有极强的公益性,又是个不完全市场。政府不可能把本来可以推向市场的部分包起来,不仅财力达不到,还有推诿扯皮、效率低、效益差等许多弊病。但统一管理后,可对公益部分和市场部分作出合理的划分,制定不同的政策。分清水的公益职能和市场运作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例如,水资源的保护就应该由政府,而不是任何公司承担;自来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建设有相当的公益性质,政府应该投资或给予补贴,加快建设进度;对于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条件成熟的乡镇和农村可以鼓励民营资本的进入,进行市场化的运作,但政府应调节水价,监测水质,形成一个由水务部门严格监管实行准入制度的规范市场。

7、强化宣传,营造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氛围

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如在网上建立汉寿水务网、在汉寿电视台设立水务专栏、制作汉寿水资源现状的电视片等办法,加大全县人民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的宣传力度。宣传全国水务体制改革进展、成效和主要经验;宣传汉寿进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宣传典型水事案件的处理情况。以达到全县人民和各个部门理解与支持水资源一体化管理,进而推动汉寿县水资源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水环境被污染后,不但要付出极大的投资去治理,而且在治理以前,公众的生命及财产便已然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众所周知的云南滇池,周边所有企业的年产值加起来还不够其一年治污的费用。为了在水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许可的前提下,促进人与自然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及功能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统一的水务管理体制,以对汉寿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回用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即变“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实现水务一体化。只有推行这样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证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10

地下水开采降落漏斗的产生和环境地质问题

齐市中心城区目前城市供水主要由市政供水和企业自备水源两大供水系统组成,其中市政水源7处,年开采量4015万m3,企业自备水源井187眼,年开采量3230.7万m3,呈污染趋势。工业及生活用水主要开采第四系中更新统孔隙承压水。由于长时间的大量集中开采,承压水天然状态已被破坏,形成较大的封闭状的开采降落漏斗,降落漏斗呈椭圆形,长轴北东至南西向,漏斗中心在龙沙水厂,中心最大水位降5.121m,降落漏斗范围约200km2。开采降落漏斗的形成引发了环境地质问题的出现。

1)开采降落漏斗的形成改变了地下水的天然流场,使原来单一的北部侧向补给变为四周环状补给,增加侧向补给带的长度,同时水力坡度的加大,也使侧向补给量得到增加,这就使处于龙沙水厂以南的大民氧化塘成为威胁水厂水质的一大隐患。

2)随着承压水层水位与局部潜水位差P的増大,使局部潜水向下部承压含水层的越流量得到增加,导致承压含水层的水质发生变化,局部地出现水污染现象,如第一机床厂和省农机厂等地承压水水化类型为HCO3一CL型,属污染类型,总硬度、矿化度、硫酸盐、氰化物等含量也高于其它地区。龙沙水厂至肉联厂一带,地下水中硝酸盐、氧氪、亚硝酸盐等指标都不同程度地超过饮用水标准,呈现超量、集中式开采地下水产生的水位降落漏斗是人为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资源状态的必然体现,是很正常的现象,据1987年至今的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结果显示,开采降落漏斗在枯水期扩大,丰水期缩小,这是由于齐市含水层厚度大,地下水储存功能、调节功能比较好,枯水期消耗的水量在丰水期能够得以充分补偿,地下水基本处于均衡开采状态,因此开采降落漏斗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可通过调整开采井布局和开采强度得到控制和恢复。但是也应看到开采降落漏斗的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水质的变化(潜水基本遭受污染,不宜生活饮用,承压水局部遭受污染),如果对此不加以重视和的话,那么我们引以自豪的优质承压水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其供水功效会越来越差,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失去可持续利用水源的有力支撑。

应对措施探讨

1完善与优化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对地下水资源的量和质分析和预警,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从1987年开始在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富拉尔基区布设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点,目的就是通过对地下水水位、水质的监测,掌握其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但现在看来对这些监测资料充分开发、科学利用不够,还没有开展对地下水发展变化趋势预报和预警方面的工作。地下水预警系统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比较热门的一个项目,是指在天然条件或人类活动作用下,对地下水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价,在达到某一质量限度时,适时给出相应级别的警戒信息。地下水预警研究包括地下水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地下水变化趋势的预测及方法,预警方法及预警模型,预警指标体系和等级值的确定,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等。具体说地下水预警就是对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动态变化过程给予定量的描述,分析其所处状态,预测其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度。地下水的预警与一般的地下水水量、水质评价方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以地下水的状态变化为识别指标,考虑地下水是否从一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变化或转移。2)预警的取值要反映一种变化趋势,重点不在于地下水资源状况属于哪一级,而在于与现状比较,其状况是向好的方向发展是向坏的方向发展。3)预警评价侧重对不同时间、时段的动态变化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是一个,而是随不同时间而变的系列,加强了动态的描述。地下水预警系统的总体结构见图1。对于水资源管理者而言,通过地下水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掌握动态性的地下水监测资料,为合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提供依据[1]。

2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地下水资源管理有机结合,是人类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地下水资源评价是指“对本系统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做出科学的、全面的分析和估计”。地下水资源管理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通过对某些决策变量的操纵,使系统既定的目标达到最优”。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地下资源评价与管理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地下源评价与管理两者往往相互脱节,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环境地问题。齐市20a来来先后开展了“齐齐哈尔市北市区供水水文地质“初勘”、“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齐齐哈尔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等项目,对地下水的量和质都有了明确的概念,但却一直未能建立科学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从而使我们管理工作未能从宏观角度出发,科学调配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产生了由开采降落漏斗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这就是人们普遍认为对一个地区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对其地下水资源开发前所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相对而言,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却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等到产生了危及人类生活生存的环境地质问题之后,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和管理模式。上海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形成了以市区地下水开采区为中心、最大沉降量达2.63m的蝶形沉降洼地。地面沉降造成沿江地区潮水上岸、地面积水、桥墩下沉、城市部分建筑物倾斜、开裂等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应以科学技术为先导,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让用水者获得最大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同时使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至最小。

3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上优化配置水资源、合理开采、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充分发挥其功效

优化配置水资源就是调整用水结构,分层、分质开发,分质、分类供水[2]采取相邻井中浅层(50~100m)和深层(100~150m)分段取水的办法,这样可以缓解开采降落漏斗的发展趋势。此外,对于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潜水,应在各项管理政策上鼓励用水者开发利用潜水,将潜水用于建筑施工、国林绿化、除尘、降温、消防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行业,科学地将部分开采量分配到潜水,加大潜水开采强度,这样不仅可增加嫩江向潜水侧向补给量,使已污染的潜水得到快速更替,降低污染浓度,改善水质,而且,潜水开采量的增加造成水位下降,降低潜水与承压水之间的水压差,减少了潜水向承压水的越流补给量,从根本上保护承压水,将优质的承压水用于满足居民生活饮用和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工业用水,地表水应用于用水量大且水质要求不太高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应因地制宜,地下潜水和地表水兼用。

4局部地段限制第四系承压水开采,开辟新水源

齐市中心城区中更新统承压水开采过于集中,鉴于目前已形成水位降落漏斗的情况,应限制增加开采量。为满足用水要求及应对用水紧急情况,在市区西北部的浏园和东北部的工人屯一带开辟新的水源地,保证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

5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节约用水

水资源管理要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加大供水管线,调整井点分布不均、过度集中开采的状况,不得随意增打新井,凡地下水资源必须按规划要求合理确定井距和成井深度,在用水方面建立循环用水系统,提高地下水重复利用率。农业逐步采取节水型灌溉技术,以喷灌、滴灌代替渠灌、漫灌。生活、生活用水方面减少供水系统的跑、冒、滴、漏,对各业用水实施用水定额制度、取水许可证制度等,便水资源管理逐步纳入依法治水、管水的轨道,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6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1)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按照水资源保护法的要求严格禁止兴建有污染水源的建设项目。2)加强“三度”的治理,严格执行排放标准。3)加速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7加强水文地质工作

凡是新建水源地要做好先期勘探试验和供需评价工作。富拉尔基区目前开采量较大,但没有做过专门的供水勘察工作,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应及时开展供水勘察工作;第四系下更新统含水层和第三系大安组依安组含水层勘探资料较少,今后应进一步开展工作,为地下水资源远景规划提供依据。

结语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人类似乎有一种通病,就是为长远着想者寡,急功近利者众,居安而不思危。当时间的脚步不断地向前迈进时,人们渐渐意识到人类忽视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结果是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的出现,紧接若是寻求控制和治理环境地质问题的办法,这又是一条艰难而耗资巨大的漫长之路。我市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或多或少还存在着问题,亟待解决。

1)未能实现分层、分质供水,合理调配水资源。受我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第八条“在城市供水管网范围内,不得凿井取水”的制约,大量优质承压水被用于建筑施工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行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资金浪费。

2)在水资源管理上还存在空白区。市自来水公司在我市地下水开采量中占地下水的总开采量>50%,本应列入水资源管理部门的重点对象,但由于种种原因,对自来水公司失于管理,使其各水厂的开采井布局及开采强度未能从宏观角度予以考虑,出现龙沙水厂采水井布局不合理,过量集中开采所产生的水位降落漏斗和由此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如果对这个问题再不加以重视的话,难保其它水厂不会出现类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