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水旱灾害,成因,防治措施
洛川县位于东径109°-110°,北纬38°-39°之间。属渭北高塬沟壑区,塬大沟深,沟谷与塬面高差达百米以上。土壤以垆土、黄绵土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在1000-1200m,年平均温度9.2℃,昼夜温差大,且紫外线照射强烈,自然资源丰富,是发展苹果生产的良好基地。全县水资源总量6633.8万m3(地下水可采量1533.7万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26.8 m3,亩均占有水资源24.5 m3,多年平均降水量623.2mm,蒸发量860.3mm,降雨偏少,水资源严重缺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十年九旱,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干旱缺水是制约全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乃至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矛盾。论文参考网。水旱灾害是洛川县的主要自然灾害。旱灾与水灾相比,其发生的频次范围、危害程度更为严重,因此旱灾是主要灾害。现就洛川水旱灾害的成因、特征、规律及其防治措施作以浅析。
1.水旱灾害成因特征
1.旱灾
1.1.1特征
(1)、据省自然灾害记载:从公元1759年到1940年的182年中,洛川大旱38次。频率为5年一遇。光绪三年“秦晋历冬经春及夏不雨。地千里,秦晋连、人相食、道堇相望,卖女弃婴,指不胜屈”。论文参考网。1931年“洛川、旱、黄连镇与吴庄镇等九镇无收”。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2)、洛川气象站1955-1980年气象资料记录,26年间出现大小干旱40次,其中春旱和伏旱各占25%,秋旱占23%。大旱,旱期在100天以上,降水比正常年景偏少60%以上;中旱,旱期50天至99天之间,降水偏少50%;小旱,旱期30天至49天,降水偏少40%。
洛川县干旱分类频次调查表
1.1.2成因
旱灾的形成,因素很多,是自然和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自然或气候因素作主要分析。
(1)、洛川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受东南亚季风影响较弱,降水偏少,是本区域多干旱灾害的基本原因。
(2)、降水量不能满足作物所需,多年平均降水量627.7mm,季节分布不均,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且多以暴雨出现,降水形成径流流走,造成了本区域旱灾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3)、洛川以苹果为主导产业,其品质独特,品味享愈全国。截止2009年底全县已发展苹果种植面积5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0%左右,年仅苹果一项人均纯收入53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0%。就苹果需水规律而言,每生产1g干物质需水146-233g,果树吸取的水量95%以上都消耗于蒸腾。据资料计算,1株3年生长的果树,平均每天大约蒸腾失水110kg,年每株折合17T,或每亩100-110T,相当于降雨量150-170mm,即是在分布均匀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果树吸收的水分也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论文参考网。且降雨量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内。而苹果树需水高峰期的三至五月为幼果膨大期如遇干旱,新梢和叶片生长受阴,落果严重,直接影响当年品质、产量和下年产量。而此时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10%左右,远远满足不了果树生长需要,这个差额必须要以灌溉补充。
(4)、旱地面积多抗旱难度大,全洛川总面积1804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260 km2,占70%。统计资料表明,全县耕地52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旱地农业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丰欠与否,直接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繁荣。
1.2水灾
1.2.1特征
(1)、洛川水灾多以暴雨形式同现,据洛川气象站1955-1980年26年的统计资料,洛川暴雨大多集中发生在7-9月,共出现19次,频率为95%。据《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记载,洛川1933年6月山洪暴发,冲没良田无数。厢西堡、菩堤等十余村7月2、3日恶风暴雨,雹大如拳,山洪暴发,继以大水,深约数尺,冲没禾苗,摧毁房屋,灾情奇重。
洛川县历年暴雨出现情况
(2)、水灾频率
一般洪水(10-20年一遇)平均出现3次;大洪水(20-50年一遇)约2年出一次,特大洪水(大于50年)约10年出现一次。
(3)、自然灾害中还有冰雹、连阴雨、霜冻、大风等。
1.2.2成因
(1)、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受东南亚环流季风变化影响,气候多变,夏季多阵雨暴雨,秋季雨连绵。阵雨或暴雨至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造成洪水灾害。
(2)、人类活动。随着各行各业的建设和人类活动,造成区域下垫面的变化,植被破坏,基本建设中忽视自然规律等。
2.防治措施
多年来,本区域人民饱受了水旱灾害之苦,在同灾害的斗争中,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条措施。
2.1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措施,减轻旱灾频率和影响。
(1)工程措施:节水灌溉措施种类很多,渠道防渗措施,低压管道输水管灌、渗灌、喷灌、微喷灌、脉冲灌等,其它节灌措施如膜上灌、膜下灌、沟畦改造等。
(2)农业综合节水措施:耕作保墒、覆盖保墒、水肥耦合措施等。
2.2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水保措施、生物措施,整好一块田,建造一片园,蓄起一池水,做到拦、蓄、管、节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的拦蓄了地面径流和泥沙。
2.3增强水患意识,抗御洪涝灾害。修建水利骨干工程,提高抗洪减灾能力,树立长期抗灾思想,加强工程管护与洪水预报,制定防、抢险预案,提高抵抗洪涝灾害的综合能力。
2.4 要重建重管,制定严格的工程管理和使用办法,改变过去重建轻管,猴子搬包谷式的建设水利工程,确保工程能可持续长久的发挥作用;
3.结语
洛川县是一个农业县,水旱灾害是县域内所有灾害中最严重、影响最大的灾害,水旱灾害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增产增收乃至社会稳定,分析了水旱灾害的特征、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叶守泽,夏军.水文科学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展望[J].水科学进展,2002,13(1):95-961.
[2]邓铭江,郭春红.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问题.
[3]洛川县志.
[4]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
篇2
【关键词】地面沉降;灾害成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150-01
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它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它是一种不可补偿的永久性环境资源和资源的损失。地面沉降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成因复杂以及防止难度大。地面沉降对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城市建设以及人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灾害。地面沉降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较普遍的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
一、国内地面沉降现状
目前,中国在19个省份中超过50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总面积超过7.9万平方公里。地面沉降的重灾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这三个区域。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综合研究》及《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显示:华北平原不同区域的沉降中心有连成一片的趋势;长江区最近30多年累计沉降超过200毫米的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1/3。
二、地面沉降的原因
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下几种人为因素:
1.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大多发生在大量开采松散沉积物孔隙承压水的地区。根据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体的自重应力由颗粒和孔隙水共同承担,由土颗粒所承担的那部分应力为有效应力。当抽水引起承压水水位下降时,含水层本身及其上下隔水层中孔隙水压力也随之降低。在总应力不变的条件下,饱和土体中孔隙压力减小必然会使土中有效应力等量增大。使土体被压密并导致地面沉降。
2.工程降水引起局部地面沉降。在深基坑和地下构筑物的开挖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地下水位高于施工作业面的情况,为防止基坑边坡失稳,保证顺利开挖,避免水下作业,须进行基坑降(排)水。但是,降水方案不当,会引起周围地面沉降。
3.开采固体矿产引起的地面沉降。矿区采空塌陷分布在各矿区,以采煤塌陷最为突出。
4.开采石油天然气引起的地面沉降。
三、地面沉降的危害
1.对建筑物造成危害和影响,使建筑地基下沉,房屋开裂等。
2.形成地裂缝,直接或者间接的对建筑物造成破坏并恶化环境。
3.影响建筑物抗震能力,致使地震灾害加重。
4.由于地面沉降作用,局部改变地形地貌条件,形成地面沉降降落漏斗,降低防洪排涝工程效能,造成大面积积水,洪涝灾害加剧。
5.造成海水倒灌。地面沉降区多出现在沿海地带。地面沉降到接近海面时,会发生海水倒灌,使土壤和地下水盐碱化。对地面沉降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地面沉降的不同原因而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四、地面沉降的预测、监测与防治措施
(一)地面沉降的预测
国内外有关地面沉降的预测方法很多,主要有模糊神经网络、灰色理论等当沉降均匀平稳时,宜采用灰色预测,当沉降波动较大时,宜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沉降是一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其影响因素与沉降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正确选择预测方法和建立相应的模型,对于精确的预测沉降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二)地面沉降的监测
地面沉降的监测项月主要有大地水准测量、地下水动态监测、地表及地下建筑物设施破坏现象的监测等。监测的基本方法是设置分层标、基岩标、孔隙水压力标、水准点、水动态监测网、水文观测点、海平面预测点等,定期进行水准测贷和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地下水水质监测及地下水回灌监测,同时开展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因地面沉降而破坏的定期监测等。根据地面沉降的活动条件和发展趋势,预测地面沉降速度、幅度、范围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三)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一旦出现很难治理,因此地面沉降主要在与防治。目前,国内外顶防地面沉降的主要技术措施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监测工作;开辟新的替代水源、推广节水技术;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开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实行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计划开采和目标管理。
除上述措施外,还应查洁地下地质构造、对高层建筑物的地基进行防沉降处理。在已发生区域性地面沉降的地区,为了减轻海水倒灌和洪涝等灾害损失,还应采取加高加固防洪堤、防潮堤以及疏导河道,兴建排涝工程等措施。
篇3
[关键词]石漠化;喀斯特脆弱生态;软实力;高师地理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谌洪星,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与地理科学系副教授,贵州六盘水553004
[中图分类号]F3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3-0144-05
梭戛苗族彝族乡位于六枝特区西北面,距六枝32公里,与本特区的新华乡、岩脚镇、新场乡、牛场乡毗邻。和毕节地区的织金的鸡场乡、阿弓镇接界,是六枝特区的西北大门。全乡并村后辖7个行政村62个村民组,面积5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65亩,其中水田600亩,25度以上坡地6760亩。2004年共有4173户17650人,其中农业人口16615人,劳动力8902人,苗、彝、回、布依等少数民族6770人,长角苗是苗族的一个分支,全国仅有5000多人。中挪文化合作项目――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信息中心坐落在该乡高兴村,是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由于独特的“长角苗”文化现象,梭戛也越来越为外界知晓,民众文化素质明显比从前提高。但是,同中国西南广大的喀斯特地区的生态脆弱状况一样,这里的石漠化现象也较为严重,大众对其成因的认识和理解欠缺以及对防治措施的配合和治理后的维护等问题,都成为石漠化防治的困扰因素。虽然喀斯特石漠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关注,并且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治理措施的科学化及政府政策上的重视和资金上的倾斜,石漠化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环境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石漠化问题仍困扰着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梭戛乡也不例外。在这一严重的生态不安全状况下,教育尤其是高师地理教育教学这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加以重视和倾斜,使其成为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本文以梭戛苗族彝族乡为例,在问卷调查、资料研究和访谈中,了解石漠化治理中的大众素质问题及与地理教学的关系,力图从另一视角思考和解决石漠化治理中的另一种实力,并将其加以落实。
一、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乡石漠化问题认识调查状况
(一)调查对象
在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乡境内,分别以成年村民、乡村工作者、教师、学生四个板块作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1 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共13个题目,涉及的主要内容为:石漠化的概念、石漠化的成因、石漠化的危害、石漠化的防治及自己应作的努力等问题;调查之前向调查对象作出说明和提出要求,让其认真阅读题目,仔细考虑后如实回答。
2 电话调查。自行设计问题10个,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向村民、乡村干部、教师、学生进行调查。
3 当面访谈。自行设计问题10个,以面对面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力图了解问卷和电话调查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
发出问卷460份,收回有效问卷386份,结果
二、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乡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一)石漠化及其成因与危害
南石(石漠化)、北沙(沙漠化)是制约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生态环境问题。西南喀斯特地区(102-111°E,23-32°N),面积约为54万km2,包括以贵州为中心的桂、滇、川、湘、鄂、赣、渝八省市(区),在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中连片碳酸盐岩的面积最大,是青藏高原隆起在南亚大陆亚热带气候区形成的一个海拔梯度大、地势格局复杂、生态脆弱的独特环境单元。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溶岩成土速率缓慢;(2)水文过程变化迅速,旱涝时常发生;(3)水平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4)水热因子的高度时空异质性贯穿在喀斯特生态系统形成与演化的各个环节;(5)氮、磷、钾极度缺乏的高钙/镁土壤环境;(6)环境容量小,生态系统可恢复性低。同时,该区居住着1亿多人口,48个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表土和养分流失与生态系统退化是最基本、最突出的问题,综合的表现形式是石漠化。关于这一认识,国内外理论界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已很重视,自Le・Orandl973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文指出了喀斯特地区地面塌陷、森林退化、旱涝灾害、原生环境中的水的质量等生态问题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1983年5月,美国科学促进会在149届年会安排了“喀斯特环境问题”专题讨论,并将喀斯特环境列为一种脆弱的环境;1983年9月,贵州环境科学学会召开“贵州喀斯特环境问题”学术研讨会。喀斯特石漠化现象及其成因已成为学术界长期以来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处于这一脆弱生态中的民众,对自身这一巨大的现实危险和潜见表2。
在危害的安全性认识又是怎样的?从问卷的回答来看,总的表现为:(1)认知欠缺:文化层次稍高的人如乡村工作者和教师当中,有一部分人听说过石漠化现象,也能理解石漠化的基本含义、表现特点及对人类的危害,但对防治措施等问题并不了解也不关心。(2)认知模糊:在学生中,小学生基本上没听说过石漠化概念,至于其成因和危害及防治问题更是一无所知。中学生当中,有一部分人比较了解石漠化的成因和危害及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能理解相关的治理措施及自身的努力与石漠化防治的关系,但是这种认识仍属于比较模糊的认知水平。他们对石漠化的成因既没有科学的、全面的、深入的认知,对其危害的描述也是片面的和肤浅的,表现出的情感也是淡漠的和置身事外的。(3)认知错误:村民对石漠化基本没有概念,不理解其表现和成因,他们能够切身体会到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岩石等现象对于自身的危害,但不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他们更多的认为防治工作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同时他们还认为防治工作主要靠资金,认为金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学者们对于这一现象的成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的研究与大众的认知欠缺、模糊、错误两者之间差距太大。大众的无知是石漠化防治中的巨大困扰因素。所以,有关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工作必然历史地落在教育事业上,尤其是高师地理教学。
(二)石漠化的防治措施
关于石漠化的防治,理论上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已达成共识,例如,治理的主要途径为:(1)开展生态建设,促进植被保护和恢复;(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3)发展县域经济,搞好新时期扶贫开发;(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5)完成政策引导机制,加强资金投入的统筹安排。治理工作的重点及相关工程有:(1)加大石漠化及其环
境条件调查力度;(2)以岩溶流域为基础,以县为单元,制定“西南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3)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有关工程建设力度。具体的工作有: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岩溶水开发利用工程;农村能源工程;认真总结、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试点工程。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防治措施,无疑给西南广大地区石漠化的治理创造了条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调查结果看,石漠化区域内的大众素质及对治理中的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状况令人担忧,其特点为:
1 不理解。在治理过程中,牵涉到一些群众的利益时,往往他们不理解,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而看不到整个治理工程的长远意义,他们也不关心这一意义,更不会以实际行动加以配合,表现为有抵触情绪和行动。
2 理解。积极作为者:在治理过程中,有的群众表现为能够理解政府的政策、措施,能够牺牲个人眼前利益,他们看得更长远,他们是积极的作为者。但缺乏科学的指导;消极的作为者:他们不管对石漠化治理措施理解与否,只干点表面工作。
三、石漠化治理的软实力:大众素质教育与高师地理教学目标
高师地理教学总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教会地理实践能力,形成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和相应的关心品质,为将来作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其作为地理工作者、环境工作者,促进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行为养成及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支持等打下基础。因而,在高师地理教学过程中,面对任何环境问题时,都应教给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环境观念,并把其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加以落实。在石漠化治理的问题上,有关教材中并没有很多内容,仅在喀斯特地貌一节中谈及,并且很多教材的论述方式着重于纯自然地理的表达,如喀斯特地貌是在一定的大气、气候和生物条件下,水对岩石溶蚀、侵蚀及沉淀沉积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大气、生物、岩石的相互作用。而这一表达是在“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一节。可以说,在教师讲课和学生阅读理解教材的过程中,这一着墨不多的开场白其实包含着丰富的地理、气象、生物、化学知识,如果一笔带过,教学任务也能完成,甚至可以不必作为必讲必学的知识,事实上长期以来的教学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复杂机理对其石漠化的形成埋下了怎样的“伏笔”,教材未曾涉及;另外,书中进一步论述喀斯特的作用,描述为“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为辅的破坏与改造作用,叫做喀斯特作用”。继而说明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为: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水的溶蚀力;水的流动性。再进一步解释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是:(1)CO2溶解于水生成碳酸(O2+H2OH2CO2);(2)碳酸离解形成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H2CO3H+1+HCO3-1;(3)氢离子与石灰岩反应使碳酸钙溶解,H++CaCO3HC03-1+ca+2。如果这样的教材语言表达方式不能与实际结合的话,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是非常抽象的。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喀斯特地貌特征,书中论述了地面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如溶沟、石芽、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溶蚀谷底、蚀平原以及干谷、盲谷、峰丛、峰林、孤峰等;还论述了地下喀斯特地貌,如溶洞、地下河、天生桥、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等。这些知识再配以适当的图片讲解,学生们会以为在欣赏美丽的大自然。的确,喀斯特地貌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能作为旅游开发的项目加以利用,但由于这一地区独特的大气、水、生物的相互作用及人力的破坏作用造成的石漠化及其给环境带来的巨大损害,又反作用于人类,致使人地矛盾尖锐的现象,很多的教科书中未曾谈及。对于专业学生都不了解的问题,乡村干部、教师、村民、中小学生当然认识更加欠缺。针对这一情况,结合六盘水实际,高师地理教学应在这一问题上倾斜,把其视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加以落实,为石漠化的防治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转变观念:形成科学的地理教学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观念导致科学的行为;反之,则会带来不良影响。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影响,很多人已形成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知识、轻实际操作这一观念这对培养高师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是一个重要的阻碍。所以,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摒弃其不合因素,树立全新的地理教学目标观。对于高师地理专业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对于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的改善都有积极的作用。具体到石漠化问题上,科学正确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一分为二地看待喀斯特地貌,既要向学生讲解清楚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及表现特征,从地质知识上真正理解喀斯特作用的机理。认识其地貌特征具有的独特性和价值;又要充分理解这一地质地貌情况下出现的生态脆弱状况。即水土流失严重、植被遭破坏而导致的大量岩石,即石漠化现象给环境带来的巨大损害,认识到环境的不安全已成为影响世界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及生态恢复的重要性等问题。事实上,在教学和调查中发现,“只有一个地球”,绿色、环保的观念,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都根植于心。但是,对于普通大众,他们不太能认识到这一点,至于农村村民,虽然认识到土地、环境、植被与人的关系很密切,但生态破坏后的严重性,环境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或者说石漠化是其贫困的根源等认识问题,对他们来说几乎天方夜谭,遥远而神秘。这就要求地理教学在自身的目标观念上加以明确,并且具有紧迫感。地理教学观的转变又包括两方面:
1 教师地理教学目的价值观的转变。这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转变途径为:
(1)学校组织的专业学习。以石漠化教学目的的价值取向为例,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上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教师也基本不讲,或者教师适当讲解,没有把这一问题提到很重要的位置。而通过组织的专业学习,教师在这一问题上已达成共识:六盘水地区石漠化问题非常严重,在六盘水石漠化治理工作中,高师教师具有责无旁贷的作用。
(2)自我的业务学习。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石漠化的研究和调查很丰富,有大量的理论和调查数据及结果,对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还有很多防治成功的经验。教师通过大量的学习,从思想上彻底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已经深刻意识到自己在石漠化防治中的责任和义务。
(3)深入的调查研究和野外考察。以前的野外考察侧重于地貌成因分析及地貌特征、特点的鉴别、欣赏,是一种纯学者气息的研究,而近几年来的野外观察、观测,更注重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环境恶化的研究、探讨,更深刻认识到地理教学的人地和谐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学生地理专业学习目的观的转变。通过教师的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的目的观也发生重大转变,经历了以下三阶段而达到成熟。
(1)纯学习关注阶段。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
学生只为学习地理知识,或者说只为考试及格、考试成绩优异、顺利毕业而学习。他们基本不关注环境问题。如石漠化、沙漠化、水资源缺乏、植被减少、大气污染、气候变暖等。
(2)虚拟环境关注阶段。通过实物观察、图片观察、电视片、网络观察及野外考察,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以及“增长的极限”的含义,但仍是属于书生意气,并没有真情实感,也不能真正影响大众及提高大众素质。
(3)真正环境关注阶段。在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后,看到严重的水土流失、旱涝的发生、土地贫瘠、土质稀少、植被破坏、岩石现象后,深刻的忧虑感和深重的使命感根植于心,化作学习的动力。
(二)开发课程资源,实现地理教学关注环境的目标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学生形成科学人地观念、真正关心环境问题的前提条件,高师地理专业选用教材的确为学生系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提供了最便捷的条件。但是,任何学习都不能只靠一两本教材便可以完成,教科书的学习与参考书目的阅读以及对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几者的结合,方能拓展学生视野,使之从多角度思考地理问题。而课外的实践活动则能使学生更充分地把握事实和现象。就石漠化的学习而言,也必须在这几方面加以拓展。这也是为六盘水乃至西南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所作的努力。
1 国家课程的学习与拓展。如地球概论,地貌学、地质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都应把地表环境恶化、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当作重要的内容加以落实。
2 地方课程的开发。结合贵州六盘水情况,开设乡土地理课程,更有针对性,也更能形成和发展真正的关心品质。
3 校本课程开发。结合本校区域特点和办学特点开设学校课程。
(三)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进行大众宣传
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空气和水污染、臭氧层消失、人炸、热带雨林锐减以及物种灭绝等环境问题。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索求也在加剧,扩张和贪欲无所不在。学校对环境问题有所注意,但是却对培养富有真正关心精神的人不能给予应有的重视,环境教育仍嫌抽象,有关的课外活动如废物收集作用非常有限,根本达不到环境教育的目的。高师地理教学要培养真正关心环境、关心人与环境关系的“富有真正关心精神的人”,唯有他们,才能真正投身于大众科普事业中,提高大众素质,为石漠化防治、环境改变做大量工作。这一类的宣传有:
1 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正如温代尔・柏利(Wendell Beery)所言:土地是一切生灵的连接者,土地是生命之源,土地是我们最后的归宿,土地治愈我们的创伤,赋予我们希望,拯救我们的灵魂,土地将疾病变成健康,衰老变成年轻,死亡变成生命。如果不善待土地,我们将失去生活的空间。没有土地,我们将没有生活。但是,石漠化已使我们的土地流失而难以恢复,使我们的土地日渐贫瘠。这样的宣传与教育,是大众尤其是农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当然,配合有关的数据及图片、影片展示,更能收到好的效果。这无疑是石漠化治理中最有效的宣传方式。
篇4
关键词:低丘缓坡 综合开发利用 环境影响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仁怀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地理坐标介于东经l05°59′36″~l06°35′15″,北纬27°33′26″~28°10′56″之间,南北平均距离68.50公里,东西平均距离58.60公里。全市国土面积1789.92平方公里。仁怀市地处贵州高原北部边缘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势总体上东南部高峻,中部相对平缓,西部和北部急剧降低。海拔高差悬殊,山地丘陵面积比重大。地貌属于山原、中山峡谷地貌,中部、南部主要为低山、中山、丘陵盆地;西部、北部主要为坡地峡谷,间有小型河谷盆地;按成因可分为溶蚀地貌、侵溶蚀地貌和侵蚀地貌三大类。
2 研究区土地资源现状
仁怀市地处大娄山山脉的西北斜坡地带,具有地势起伏大,切割强、坡陡谷深等特点,土地资源山地特征显著,地块破碎。仁怀市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8.10%,坝地仅占1.90%。山区地势地貌严重制约土地利用,坡耕地比重大,坡耕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1.04%。仁怀市碳酸盐岩分布较广,岩溶地貌发育,地貌类型复杂。碳酸盐岩石成土速度慢,残留物质少,加之境内地表切割强烈,坡度较陡,土层相对浅薄,如果耕作不合理,易导致水土流失。此外境内河流均为雨源性山区河流,暴雨集中时,水土流失加重,局部地区易出现洪涝灾害,增加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
3 研究区资源和环境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
3.1人多地少,耕地保护压力大,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仁怀市人口密度370人/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率93.59%。人均耕地不足1.26亩/人,随着仁怀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步伐,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使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压力增大。
3.2坡耕地面积广,生态环境脆弱,增大水土保持压力
仁怀市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91.04%,较全省坡耕地比例46.74%的平均水平高出44.30%。由于地势陡峭,地表破碎,在森林植被等生态环境遭破坏情况下,可能诱发水土流失。当前仁怀市正处于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重要时期,建设用地需求将持续增加,为保证耕地占补平衡,需要开垦一定数量的坡地。在土地开发中容易引发水土流失,使得水土保持压力增大。
3.3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压力大
随着仁怀市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进而各种污染物不断增加,赤水河流域,茅台酒生产水源保护生态安全受到了一定威胁,使环境保护压力增大。
4 研究区土地开发中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引起的环境影响
仁怀市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使原有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变化。变化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未利用地,主要把未利用地开发为农用地。在开发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耕地和优质林地增加,提高了低丘缓坡区生态功能与环境的稳定性。
4.2 土地利用布局调整引起的环境影响
仁怀市属生态环境较脆弱地区,应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中建设用地布局避开了环境敏感区域,对环境敏感区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保护用地,将保护现有生态环境。
4.3 建设项目引起的环境影响
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人工开挖坡脚,破坏了坡地结构,降低了坡地的稳定性,当切坡过高过陡而又缺乏工程保护措施,易形成坡地灾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大量弃土,若处理不当,在雨水冲刷下,易产生水土流失;工程建成后将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变成人工生态系统,使区域内生物量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另外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地表土壤永久覆盖,会对流域内水系流动交换形成阻断,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5研究区土地开发中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
5.1构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减轻环境的负面影响
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在充分协调与明确各部门职责的同时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确保土地生态建设规划目标实现;结合生态建设与规划目标,进行行政干预与调整,将规划实施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范围。
5.2加强水土流失防治与治理,加大水土保持执法力度
结合仁怀市地形地貌,在场地平整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对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防治,挖填方施工时要避开雨季,不能避开的要采取临时堆石拦挡、塑料薄膜覆盖等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边坡和侵蚀地表土壤。各类生产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减少地表植被的破坏,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5.3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减轻土地开发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应将生态农业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纳入规划设计中,以减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控制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严禁引进规模小、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鼓励、引导并积极支持循环经济建设,有效地实现工业污染的全过程防治。环保部门应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监督检查,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严禁超标排污。
6 结论
本文对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中所引起的石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现象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防治方法,制定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监督检查等缓解措施。对协调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卞正富,路云阁.论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4(2)
[2]范金梅,王磊,陈原,张海峰.关于中国农地整理中预测性环境影响评价问题[J].农业工程学报.2005(10)
[3]郑楚亮.低丘缓坡开发利用问题及建议―以江西省共青城市为例[J].工作研究.中国土地.2012年03期
篇5
【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 成对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中图分类号: 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000-00
当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时,就会出现富营养化的情况,这时水中某些藻类和水生植物会异常增殖,致使水质变坏等,严重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一般发生在水体流动性不高且水体更新时间较长的水域。而这种水体现象在我国很严重。淡水水域中,大部分的湖泊及水库都出现过富营养化(也被称作为“水华”),而“赤潮”(就是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也不容乐观。20世纪以前,只有少数海域发生过赤潮;而进入21世纪后,除去个别海域(比如:南海)还好,剩下的其他海域都经常爆发大面积的赤潮。而这种现象现在还在往更频繁、更大面积、更恶劣的趋势发展[1]。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引起了很大的重视,很多的权威专家对此问题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而本文主要就采用王维[2]的方法之一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控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1. 问题重述
水体富营养化在全世界都很普遍。而现在,随着世界的发展,人口数量增长迅速,生态环境也终将会受到更大的影响。伴随着水生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的生活质量将受到影响,人类的身体也将会受到危害。而我国是一个多湖泊、水库以及海域的国家,对于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尤为重要,为此,有必要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有效的建议。
2. 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分析
2.1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含有的氮、磷等可利用的营养物质较多,导致藻类繁殖泛滥而造成的。根据研究发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来源比较繁琐,所以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伴随着很多的因素,自然因素算一个,人为因素也算一个[1]。
2.1.1 自然因素
除了营养物质之外 ,还有一些自然因素也会促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比如:水体的深度、流速及气候环境等因素。
水体深度越浅,透光性会越好,温度就越适宜,含氧量也越高,同时满足了藻类生长、繁殖所需的阳光、氧气以及温度要求;水体流速越慢,营养物也就更容易囤积在水底,而营养物质的大量沉积是很难恢复的;水体的地质环境也对增加水体富营养化有影响。如我国的巢湖[3],蕴藏着丰富的磷灰石资源,所以巢湖的磷含量很高,容易导致富营养化。适宜的气候条件也具有易富营养化的性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会使藻类的繁殖速度增加。典型的就有巢湖[3]。
2.1.2 人为因素
在促成水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中,人为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
人为因素旨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向水体排入了大量的含氮、磷等营养物质,如工农业废水、有机垃圾和化肥等,超过了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底线。另外,还有人为的改变了水体的地理特征,如建造大坝、水闸等,会对水体的更新速度造成影响,致使其富营养可能性越高。
2.2水体富营养化的负面影响[4]
水体富营养化有许多负面影响。比如,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过度繁殖,影响水质,降低水体感官度;其次,水体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并会使水体中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生物带来危害,也会影响供水水质增加制水成本;最后,水体富营养化还会破坏水生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导致生态失衡。
2.3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因子的选取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的判断标准[5]:叶绿素a含量超过10 μg/L,生化需氧量每升超过1Omg,氮含量每升大于0.2~0. 3mg,磷含量每升超过0.O1~0.02mg,pH值7~9的淡水中细菌总数每毫升超过10万个。所以,我们可以选取评价因子如下:
1) .叶绿素a
水体如果出现富营养化状态,那就表明水体中藻类繁殖过快,数量过多了。所以,可以根据藻类的数量和生物的密度来判断水体营养化水平。而各类藻类中均含有叶绿素a,所以叶绿素a可以用来作为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
2) 高锰酸盐指数
由于光合作用的原因,营养化的水体会产生有机体,导致耗氧量增高,所以在反映水体需氧量时,我们通常选用高锰酸盐指数作为指标。
3) 总氮
过量的氮存在会使藻类异常繁殖,从而消耗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水生生物死亡,水体也会发臭。所以我们把总氮含量列为考察的指标之一。
4) 总磷
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水体营养物质含量超标,而“磷”就是湖泊营养化的限制因子,因此,控制磷的含量已经成为当前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首选措施之一。
3.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首先做一些假设:1、收集的数据都是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测评后得出的准确值;2、所选湖泊所在地区在两次测评时间内没有发生特大的对水体环境损害严重的事,如化学污染、洪涝灾害、地震、水生生物成群死亡等;3、湖泊中水生生物流动性不大,没有其它河流海域的水生生物迁徙到该湖泊;4、不考虑数据库以外的指标的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方法有很多,本文介绍的是一中常用的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1 模糊综合评价法满足的原则[2]
将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应用在评价水体的时候,应当遵从最大隶属原则和加权平均法。
(1)最大隶属原则:假定模糊评价结果向量为。如果存在,则说明该评价结果隶属于第r级,这就是最大隶属度原则。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不合理的结果,所以在求隶属等级时还常常要使用加权平均法。
(2)加权平均法:表示权与其对应因素隶属度的乘积反映出的隶属情况,如式①所示。
①
式中:为指标的权。
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一般步骤[5]
1) 给出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集合和水体营养化程度的评价集合:
指标集合:
评价集合:
2) 建立模糊评估矩阵
,
其中,,,,表示第个指标对应的第种评价的可能性。
3) 分配指标权重,计算权属分配向量:
,且
4) 利用模糊运算将和合成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5) 对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
6) 根据最大隶属度进行评价
3.3 模糊评价矩阵的建立
从我国随机抽取一个湖泊,水体检测专家集中检测。
1) 给出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叶绿素a,指标选取参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见表1);同时确定评价等级。
指标集合={高锰酸盐,总磷,总氮,叶绿素a},
评价集合={贫营养,中营养,中富营养,富营养,重富营养}。
表1 湖泊水库特定项目标准值
营养化
指标
贫营养
中营养
中富营养
富营养
重富营养
高锰酸盐指数
2.0
4.0
6.0
10.0
15.0
总磷
0.01
0.025
0.05
0.10
0.20
总氮
0.20
0.50
1.00
1.50
2.00
叶绿素a
0.001
0.004
0.010
0.030
0.065
2) 根据表1以及水体富营养化中各指标的影响分析,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3) 确定指标模糊权向量:
由于各因素有着不同的作用,会导致“权重”不一样,这样最后得出的评价也不会不同,因此可以用层次分析法对4个指标建立成对比较矩阵来计算指标权重,尽可能的提高其准确度。
① 建立成对比较矩阵:(根据1-9尺度构建)
② 利用矩阵的和法运算求最大特征根;特征向量:
③ 为了使成对比较矩阵特征向量能作为较准确的权向量,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算其一致性指标:
计算其一致性比率:
其中随机一致性指标【6】RI的数值见下表
n
1
2
3
4
5
6
7
8
9
10
RI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51
矩阵A通过一致性检验,这说明将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是可行的。那么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的权重为:高锰酸盐指数0.2268、总磷0.2354、总氮0.1977、叶绿素a 0.3401,即权重集合:
4) 将和合成得到结果,即,再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可求出:
5) 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
从向量中可以看出该湖泊贫营养所占比例为2.85%、中营养所占比例为6.54%、中富营养所占比例为14.44%,富营养所占比例为32.43%,重富营养所占比例为43.74%,由最大隶属原则我们认为该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为重富。因此该湖泊有必要进行水体富营养化的调控与治理。
4.水体富营养化的调控
根据王淑芳[7]提出过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采取以下措施,尝试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①可以控制营养物质的排放;②借助水生生物吸收氮、磷元素;③引排污染源和实施截污工程;④采用工程性措施(注水稀释、底泥疏浚、机械除藻等);⑤利用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等化学方法除藻。
重定指标权重并建立模糊矩阵,判断措施有效性:
(1) 措施中①②③以及④当中的底泥疏浚、注水稀释等工程性措施,旨在去除水中氮、磷等有机物的含量(假定水体中氮、磷含量各减少25%),重建成对比较矩阵:
对成对比较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a.
b.
c. 通过一致性检验
故而可得权重集合为
模糊矩阵变为:
求模糊评价向量
依然是重富营养,但相比原来的43.73%,已经降低了7.26%,说明采用这类措施进行调控是可行的。
(2) 措施⑤以及④中机械除藻等旨在除去水体中的藻类(假定除去藻类50%),则重建成对比较矩阵:
对成对比较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a.
b.
c. 通过一致性检验
故而可得权重集合为
模糊矩阵变为:
求模糊评价向量。
还是为重富营养,但使其重富程度降低了6.34%,这又说明除藻类措施也是可行的。重富程度总共降低了13.7%,这充分证实了调控措施非常有效。
5.结束语
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过高不仅会破坏水生生态环境,同时还会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全世界多数水域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所以对富营养化的水体进行干预、调控已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模糊性数学的发展主流在其应用方面[8]。它不仅在环境研究上有了重大成果,在教育、医学、气象、农业、生物等等还有很多其他方面都有着不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高爱环.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广东肇庆学院学报,2005,10.
[2]王 维,苏文利,高 兴.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2012.
[3]韩小勇,孙璞.对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成因研究的探讨[J].安徽省水文局,2009.
[4]周志华、徐学良.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J].吉林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5.1.
[5]姚瑶、刘月、邓琴、罗世超,基于模糊评价法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预警和干预[J].《商业现代化》,2012.9.
[6]雷瑶、沈芳、杨川.乐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效果评价[J].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2012.11.8.
篇6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养护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公路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其中以国道主干线为重点的国家高等级公路建设快速发展,成为公路基础建设的主要标志。由于沥青路面的诸多优点,90%以上的高等级公路都采用沥青路面铺装。按照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和我国交通环境的实际情况,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相当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早期修建的高等级公路陆续要进行大修,每年有6000-7000公里的沥青路面需要维修和养护,并且这个数量在不断增加。今后若干年内,在公路网基本形成的情况下,大修和养护的规模将超过在建的规模。
一、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
1.水毁
通过对我国水毁公路研究文献以及国外相关研究资料的调查发现,沥青路面水毁病害一方面是由于路面表层裂缝使得地表水下渗,导致路基沉降而引发。另一方面路堤路肩排水设施设施不畅也会导致对路基的影响,最终引发路面破损,影响公路交通的通畅。另外,对于山区或多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也会引发路面的水毁。了解引起沥青路面水毁的因素,才能够针对其因素进行治理。以此避免单纯的路面破损维修治理造成的病害复发。
2.裂缝
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沥青路面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性能、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3. 车辙
车辙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上。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
4. 坑槽
坑槽指沥青路面由于面层集料局部脱落或者基层和面层的集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路面洞穴。沥青混凝土本身孔隙率大或压实度不足或过分离析是路面产生坑槽的内在原因。坑槽通常是龟裂等其他常见病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过量的水分通过这些病害进入路面结构后,一些碎裂的小块面层或基层材料被驶过的车轮带走,而逐步形成坑槽,并进一步扩大。
5. 松散
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 以上。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局部区域或整个路面表面。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侵入后引起沥青剥离;(3)沥青结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随着时间慢慢降低,使面层与轮胎接触部分的沥青磨耗,造成沥青含量减少,细集料散失;(4)机械损害或油污染。
6. 泛油
沥青从沥青混凝土层的内部或下部向上移动,使表面有过多沥青,这种现象称做泛油。泛油对行车安全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沥青用量过大、油石比掌握不准确是泛油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夏季的连续高温,特别是南方地区阳光紫外线照射很强,以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也是诱发路面泛油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沥青路面的养护措施
1.水毁的治理
在现代沥青路面的养护中,常会遇到由于路基受损造成的路面水毁病害。如果单纯对路面进行修补,很难长期保障路面的完好。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发生路面水毁后,养护企业应通过对病害的调查以及实际勘探,制定治理方案,确保水毁治理效果。如果水毁发生后、路基收到冲断,公路养护企业应在重新填筑的过程中,注重对路基的加固。以天然砾石的良好透水性保障路基的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路面的重新铺筑,保障公路的通畅与使用寿命。如果水毁病害仅是路基缺口造成路面坍塌,可以通过及时填补粘土或砾石,并夯实的方式修补好缺损的路基,在此基础上进行路面的修复。如果,路基缺口较大时,应采用水泥砼桩护脚、袋装砂石填筑的方式进行修复,然后逐层进行路面铺筑。
2. 裂缝的维修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如果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如果在高温季节肯定是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要及时进行维修,控制裂缝的进一步扩大, 防止导致路面早期破坏,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同样在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时,要严格工艺操作和规范要求。
施工时,先把裂缝的旧迹凿掉,形成V形槽;再用空压机吹除V形槽中及其周围的松动部分和尘土等杂物,然后通过挤压枪把已经拌和均匀的修补材料灌入裂缝中,使之饱满。待修补材料凝固后,约一天左右即可开放交通。此外,如果由于土基、基层强度不足或路基翻浆等引起严重龟裂,应先处治好基层再重作面层。
3. 预防车辙
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对车辙的影响非常大,在重交通作用下,为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车辙,在今后路面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控制过程中应采取措施。(1)保证铺筑的沥青混合料包括充分的破裂捣碎的骨料,且骨料一定要有密级配足够的碎石,大骨料的结构表面一定要粗糙;(2)沥青含量要有足够的粘度。骨料颗粒周围的沥青薄膜厚度除了有足够防止早氧化的覆盖层外,还应有足够的粘结强度;(3)路面层必须充分压实以尽可能阻止由交通引起的附加压实,还有就是要确实保证沥青混合料按照规范进行充分压实
4. 坑槽的处治
针对坑槽,其处治措施主要有:(1)选择合理的材料,建议采用AC-1或AK-13改性沥青混凝土。(2)作业前的准备。将选择好的沥青混凝土装进贮料仓,并用液化气进行加热;将选择好的沥青注入贮罐,注意不要加满,因为沥青受热后会膨胀;检查整台机器的完好情况,坚持例行保养和及时维修;检查液压系统是否工作正常,检查乳化沥青管道是否畅通;预热乳化沥青,将清洗液贮罐加满柴油,便于及时清洗乳化沥青管道。
5.基于路面养护工艺选择
不同的病害类型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或者同一种病害类型可能同时采用几种方式来处理,因此在进行养护维修时,不要盲目的选择施工工艺,应该对病害成因进行分析,考虑当地和工程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工艺,再通过其它的因素进行抉择。针对预防性养护和专项工程养护方式,运用统计方法,推导各项因素的表达式,建立路面养护经费与交通量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以此构建路面维修费用模型,选择成本最低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结语
总之,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车辙、裂缝、松散、坑槽、脱皮等破损病害,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维修,将会进一步使病害加重扩散,加速沥青路面破坏,影响道路的使用安全性能。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了解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破损病害,应认真调查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及时进行维修,以保持路面的完好状态,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对沥青路面的养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决策程序上避免盲目性,对不同道路病害作出不同处理方法使市政管养事业向好的轨道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孙禾.辽宁省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特点及养护对策的研究[J].北方交通,2008,1.
[2]李福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分析与防治对策.人民交通出版社.
[3]张争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养护技术[M].第一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 上一篇:物业管理知识培训
- 下一篇:航空航天工程学科评估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洪涝灾害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