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美业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时代美业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媒介;课程结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133-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新媒体的发展带动了广告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对广告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单一的广告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求,顺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培养新型广告人才,已成为广告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创新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一、新媒体时代广告人才的需求变化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众说纷纭,目前尚无定论。从广义角度来看,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渠道,以电脑、手机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媒体形式。随着新媒体的盛行,广告行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但要求知晓各种广告媒介概念和了解媒介特性,熟知媒介计划和执行的流程,还要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求,对受众心理、消费者行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全新的研究。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对广告媒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较深刻的认识,还要对新理论、新技术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能够紧跟新媒体发展的步伐。
另外,广告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也决定了新媒体时代广告人才不但需要熟练掌握广告媒体投放计划步骤,而且更需要深入了解媒介市场和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软件及网络应用技术,并能将各项广告技能在新媒体广告中综合运用得当。除此之外,也对广告人才的媒介技术理解力、市场敏感度、创新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被视为朝阳产业的新媒体行业中,这些既具备新媒体传播技术,又具有前瞻意识和媒介业务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必将成为未来广告界的新宠。
二、新媒体时代广告专业教学的困境
应该说,新媒体对广告业和广告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然而,我国高校专门培养广告人才的广告专业之广告媒介课程并没有对新媒介时代的到来做出足够积极的应对反应。其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材内容陈旧,难以适应时展需要
广告媒介目前所有教材大多都是以陈俊良的《广告媒体研究》为主要参考体系,内容缺乏创新。而陈俊良的教材完成于1997年,距今已有十五年的历史,这期间,媒介环境、消费者的需求、广告效果的考评方式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材难以跟上时代的需要和变化。目前教材中比较权威的还有由陈培爱、覃胜南编著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告媒体教程》,本书整体上体系和内容比较完整,但对各广告媒体特性及广告媒介市场偏重较多,对广告媒介计划偏重较少,没有突出本门课程的重点。另外,由于编著时间的原因,对新媒体的特性和评估方式涉及较少。
(二)教学手段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广告媒介教学中,由于本门课程概念多、图表多,所以一般以教师主讲为主。这种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吸引学习的兴趣。同时,伴随着新媒体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便利,不再是单一被动的接受课堂内容。这就对教师如何吸引学生,课堂如何留住学生这一基本问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课堂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课堂教学与业界脱节,难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
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广告媒介所涵盖的范围,这要求广告媒介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而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理念、教材等的限制,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新慢,难以跟上广告媒介快速发展的步伐,造成了课堂教学与业界的对接难。另外,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学校教学条件和学生奖惩励机制的限制,影响了师生进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广告媒介课堂教学内容与业界的脱节,造成学生就业上手难的问题,这一点也颇受业界诟病[1]。
三、新媒体时代广告专业教育的变革方式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发展必然引发广告专业教育的变革,对广告课程体系的设置及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教师要常教常新转变思路,这样才能适应媒介不断变革对广告人才需求变化的现实。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创新广告媒介课堂教学形成了如下思考:
(一)重构课程内容体系,适应新媒介变化的需求
面对广告媒介教材的诸多问题,重构广告媒介课程内容体系显得越来越迫切。在对广告媒介课程内容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在尊重原有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以下内容:首先应突出新兴媒体的特性,这些新兴媒体包括网络广告媒体、手机广告媒体、社交媒体等,探讨这些新媒体受众在收视、阅读习惯上不同于传统媒体受众的特点;其次,在了解了各大媒体特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新媒体背景之下,传统媒体要想生存与发展,所要采取的创新策略,比如媒介的融合、传统广告方式的创新等等。最后,应完善传统媒体考评标准,比如对电视栏目的考评既要考察它的收视率,还要考虑它的收视份额。同时还应引入新媒介的考评方式。如网络广告评价的标准是点击率,手机广告的评估主要从市场价值、效果价值、用户价值、媒介价值四方面进行考量。
(二)利用新媒体,教学方法向互动、多元化的方向转变
教师要想要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必须注重互动式教学法的使用。尤其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灌输的知识信息的课堂教学理念。而是要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利用各种资料和工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在课时设计上,要偏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设置。通过这种方法,积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超前的专业观念和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则要加大案例教学、学生讨论、自主学习的比重,改变传统的单一广播式课堂教学,逐步加强师生互动。课堂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互相学习的过程。鉴于90后学生学习耐心下降的现象,笔者认为,在不牺牲学术的严谨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树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的塑造, “以人为本”提高课堂知识传播的“吸引力”。
其次,由于新媒介背景下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所以网络资源就成为补充广告媒介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归纳、选择整理相关内容信息。新媒体时代为信息泛滥提供了舞台,面对众多的信息与备选方案,教师对于信息选择与归纳成为关键。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在利用网络资源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另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也必不可少。在广告媒介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课程[2]。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如演示案例及相关图表,这些资源丰富了广告媒介的课堂教学,增强了本门课程的趣味性。网络课程是信息化条件下本门课程新的表现形式,是利用网络平台展示广告媒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它包括广告媒介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资源[3]。网络课程从另一个方面满足了学生对于广告媒介资料和信息的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渠道加强与业界联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应主动加强与业界的联系,多渠道收集最前沿的信息。笔者认为,已毕业的学生也是实现与业界有效沟通的渠道之一。笔者曾于2011年暑期前往北京等城市对工作于媒介公司的学生做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访谈,搜集了一些广告媒介的最前沿的信息和案例,随后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加强学生与业界的合作和实习工作训练是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技能的有效途径。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广告公司与媒体的支持,学校应加强与广告公司和媒体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实习工作训练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环节。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到广告公司和媒体学习,获得更多的实习和实际上岗操作机会。通过实战,学生不但可以更加全方位地了解媒介业务工作规范,培养了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了广告敏感度和策划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并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成才开拓现实途径。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技能竞赛活动,比如我校教师每年指导、鼓励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学院奖、金犊奖、网络广告制作大赛等,让学生在竞赛中得到更多锻炼。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业界的资深人士或者广告人定期来校与学生座谈、开设相关专题讲座,从而使学生了解业界最新动态和信息。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应学会使用各种新的思维模式与方法来适应这种变化,以不同的角度,不断的质疑与解决问题,来思考广告媒介的教学改革。从而逐渐养成从新的角度看待、并得出自己的合理结论的思辩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适应学生未来就业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 岳琳.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今传媒,2012(6).
篇2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人才;实践教学
传播科技的发展正在使大众传播媒体走向融合与汇流,“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正在形成。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之间协作经营、构建共享平台、优化信息传播能力的趋势正在深刻改变着传播业界,进而也会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业界更加需要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传媒类院校或专业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途径优化上下功夫,实施“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的组织结构和内容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闻生产不再是“作坊式”的单一生产,而是出现了真正现代化意义上的跨媒介融合生产的态势。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指出,未来媒体会大规模合并与联合,媒体将穿越不同的形式,打破藩篱,创造出媒体融合的新平台,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美国学者针对世界上第一家融媒机构《坦帕论坛报》的从业人员的深度访谈显示,媒介融合时代的从业人员应具备以下四种能力:一是一专多能的技能储备;二是要重视新闻写作与报道在各平台中的基础作用;三是快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四是跨平台的人际交流能力。在国内,中国人民大学的倪宁教授认为媒介融合使业界特别需要两类人才,“一类是能够对多种介质的媒介平台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第二类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掌握各类传播技能的全能型记者编辑”。
尽管两位教授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就其实质来说相差无几。概括起来,在全球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融合新闻”的生产需要新闻从业人员除了具备更加复合纵深的知识结构之外,还需要掌握“全媒体”的业务技能以及跨媒介平台的资源整合与管理能力。
二、当前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暴露出诸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理论与实践关系建设上面。一方面,单一的传统媒体培养方向出现了就业困难,传统新闻教育中,纸质媒介、广播电视媒介专业是分离教学的,而媒体融合背景下需要的是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于一体的全能型人才。现行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划分过细,无法适应全媒体的工作要求
目前国内高校的新闻教育大多是在细分化的专业方向下进行的,如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学等。这种按照媒体形式划分专业的结果就是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也是分开进行。纸质媒体专业的学生对广播电视新闻的操作流程和技术不熟悉,而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对纸质媒体的新闻运作不感兴趣,同时传统媒体专业的学生对网络等新媒体的技术掌握也过于肤浅。这样一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之间缺乏深层次的融合训练,很难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全能型人才。
(二)人为隔断新闻实践体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欠缺
一些高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或实践教学的安排不科学,缺乏完整的实训计划且实训内容比较单一,很难让学生得到真正动手能力的训练。在新闻传媒内部,系统的生产应该包括策划、采访、写作、拍摄、剪辑、编辑、设计、制作、评论等一系列流程。但大多数的新闻实验课片面强调技术与制作的部分:即拍摄、编辑和后期制作部分,在教学中也重在向学生传授这部分的技能,没有很好地把整个新闻生产的流程衔接起来。如果没有很好的前期策划,也很难打造出一个优秀的、高品质的新闻成品。这种割裂的、片段化的教学体系很难适应媒介融合下的跨新闻生产趋势。实践效果的不理想,也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明显感到生疏,缺少足够的信心,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实务界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实习实践基地松散,学生直接参与新闻制作的机会少
地方高校的新闻专业多数是与当地媒体联系,建立实习合作的关系。由于媒体自身所处的激烈竞争的环境,再加上学校也缺乏对实习学生有效的管理,有时也无法与媒体进行及时沟通。学生在实习基地所做的工作往往比较零碎、单一,不够系统,不能直接参与到新闻策划构思及制作当中,学生的实习效果好坏甚至有时全凭个人造化。而且学生在校期间到实践基地实习的时间相对集中,但媒体的工作往往是突发性、阶段性的,这会造成媒体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冲突,在媒体真正需要实习生参与的时候学生无法离校,而等学生安排好时间专门实习又会遇到无所事事的情况。
(四)新闻专业的学生工作时虽易上手,但后劲往往不足
在一些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地方高校,为尽快达到地方媒体的要求,促进学生就业,会着重培养学生操作机器设备的动手能力,从而忽视其他知识比如文史哲或经济、法律方面的常识的培养,不注重艺术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熏陶,认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行了,导致学生就业后劲不足,难以有长远发展。
三、媒介融合下新闻实践教学的改进思路与措施
当代媒体需要与高校毕业生形成无缝对接的关系,即媒体所招人员无须经过岗前培训,直接能参与到采编工作中,并能出色完成采编播任务,形成“来则能战,战则能胜”的局面。这种高标准的要求给高校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何靠近甚至达到这种理想境界,成为高校新闻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提出的对策有:
(一)科学制定新闻人才的培养方案,融合实验课程设置
媒介融合给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外部推动力。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媒介融合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是普通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业界对于跨媒体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求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专业能力培养理念必须突出前瞻性,科学制定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特色。在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开放思维,积极实施专业拓展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在原有新闻学专业主干课程中,打破专业界限,建构跨媒体思维观。课程适应于纸媒、广电、网络几个不同专业,学生学习了解各自媒体的组织结构和采编流程,理论课重点是强调各媒体采编业务的差异,建构学生的跨媒体思维观。
要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对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各种设备有深入了解,并能够进行较熟练的操作。媒介融合下的新闻实验教学不再是过去以媒介单一划分的各自独立的实验,而是将多种媒体业态融合,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实验课程设置不再按专业进行划分,而是把以前按照媒介划分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与融合。不论是新闻学或者广电还是网络传播方向的学生,都要接受纸媒、广电、网络和新媒体的实验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还要增加新媒体及网络传播的课程设置,开设网络及新媒体专业课程,使学生在新媒体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得到发展,掌握其技术性、实用性、多变性的特点。
(二)整合实验教学体系,改进实验教学手段
新闻实验课程的体系应该包括新闻信息采集、写作、编辑、审查和播发等新闻生产流程,而不仅仅指新闻的制作与编辑。实验课程的内容由学生与教师依据课程设置的需求共同架设,然后根据计划安排按照课程计划表加以执行。在整个实验课程里,学生将实际扮演记者和编辑的角色,实际操作每个环节:从选题策划、收集资料、规划采访到整理采写资料、写作、作品完成。为了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还有必要进行全能记者的训练,因此,实验课程中学生必须学会完成文字与影音新闻,并且完成信息图标与相关新闻链接等。在采访报道新闻之外,学生必须学会实际操作完成新闻编辑的每个环节,包括平面、广电、网络以及新媒体的编辑工作。同时,还要要求学生学会进行融合各种媒介进行多媒体报道,根据不同媒介的特性制作新闻,毕竟同一新闻事件,文字、影像和网络以及新媒体会重视不同的层面,把适合文字表述的部分,用文字陈述,适合影音的用影音表现,新闻背景和注释可以用网络链接的形式加以呈现。这样可以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让受众有更多获知信息的选择和比较容易理解报道的内容。
改变传统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操作平台,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媒体的工作环境中。在实验课堂中,师生角色也要发生转变。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加以指导,教会学生各个新闻生产的流程知识以及媒介设施与软件的操作,同时还要延伸到媒体办公和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在这种以新闻生产为主导的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操作并与教师不断对话,不再是被动的学而是融入了全真环境下的多媒体运营流程。
在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上,有学者提出要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引领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以及新闻现场教学法等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有效手段。
(三)加强和业界的互动,培养产销对路的人才
要积极联系媒体,形成新闻传播院校和业界人士的良性互动,结合传媒市场与相关人才的需求变化进行新闻传播学教育方案的及时调整,要保证教学不和业界脱节,不离实际太远。一方面地方高校可以联系地方媒体,让年轻教师参与到媒体实践中去,熟悉媒体运作模式;另一方面,构建教师与媒介从业人员的交流沟通平台,使教师了解业界动态,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除了让教师走出去,请进来也很重要,高校可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懂经济、懂管理和在实践中搞编采的记者、编辑、广告经营人员不定期地进校授课,现身说法,补充和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改善师资结构。
(四)建设好校园媒体,打造全媒体平台,为学生实践作品提供展示终端
实践教学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平台。利用新闻教育专业实验室资源,让学生自办报纸;利用校园媒体资源比如校园广播台、网络电视台等让学生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办电子杂志;利用社会媒体资源让学生熟悉当下媒体的运作流程。这些业务实习平台的搭建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就能强化校园实践练习,增加全媒体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策划、采访、写作、编辑、摄影、摄像等多种媒体融合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一门课程的实践活动实现多门课程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新闻观察力、采写能力、网络传递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为学生的实践作品提供一个发表和展示的终端,有利于形成系统的和循序渐进的锻炼平台,为学生具备多种传播技能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J].新闻大学,2009,(01).
篇3
【关键词】远教平台;远程教育;煤炭行业现代远程教育;使用模式
煤炭行业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快速发展的煤炭经济和煤炭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极其强烈,而煤炭行业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在传统意义上进行教育培训难以解决和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全国煤炭行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网(以下简称煤炭远教网)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了集在线直播平台、企业局域网平台、互联网及有线电视点播平台“一网四平台”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构建了四种学习平台,创建了多种基于四种学习平台的使用模式,实现了煤炭行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方式的变革,形成了“推动、支撑、引领”的发展思路,开创着煤炭行业教育培训的崭新发展时代。
一、开展煤炭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使用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炭企业大多地处偏远地区,信息交流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企业员工文化素质、职业技术能力明显相对低于其他行业,职工的继续教育仍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大多数煤炭企业无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培训质量不高;以院校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存在企业参培人员有限、工学矛盾、培训成本高等突出现实问题。因此,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和发挥覆盖面广、传播手段灵活多样、教育资源和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等的特点,探索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实时互动的教育培训服务成为了可能。
煤炭远教网自2004年成立以来,煤炭远教网会员企业已由17家发展到国有煤炭企业的一半强,覆盖了大部分的国有大型特大型煤炭企业,其中山西、河南、四川、重庆、宁夏、甘肃、青海、湖南等省(区、市)实现了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网络全覆盖,企业入网已经成为了行业趋势。建网已经在煤炭行业企业中实现了大的跨越,用网、用好网成为了入网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成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要很好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开展煤炭行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使用模式研究成为了必然。
二、“一网四平台”的平台划分和使用模式
煤炭远教网经过九年的发展,已经很好的将企业的技术条件和其自身的技术状况实现了技术衔接,将之统一整合在“一网四平台”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体系之下。“一网四平台”是指煤炭远教网的在线直播平台、企业局域网平台、互联网平台及有线电视点播平台。
(一)基于在线直播平台的煤炭远程教育培训使用模式
第一种模式,建设在煤炭企业的煤炭远教网远端直播中心利用直播平台随网即时学习,企业可以现场直播平台上所播出的内容和栏目,组织好相关的教学服务,也可以为之配备相关的教师进行现场补充讲解,实现信息和资源的第一时间使用。
第二种模式,煤炭远教网数据中心定期投递多种格式的课程资源,企业远端教学中心下载后,通过自有网络或刻成光盘或通过移动存储等方式在企业集团和矿上使用,远端教学中心在资源接收、下载、分发等方面做好先关工作。
(二)基于会员企业局域网平台的煤炭远程教育培训使用模式
煤炭企业大都建立了企业自身的局域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局域网都在技术上实现了统一的接口,因此,在将煤炭远教网企业局域网和会员企业局域网进行网络接口中,企业已有局域网在线学习平台的,将远教网在线学习平台和其融合后综合使用;企业没有局域网在线学习平台的,可直接使用远教网在线学习平台。企业局域网使用模式下,企业内集团、矿(二级单位)、区队及个人可以集体进行学习,也可以个人点击自主学习。这种模式下,在远教网在线学习平台上,企业可以本企业新闻和消息,上传自有资源,但仅限定在本企业内使用。该种模式的特点是,融合、自主、自有、管理。
(三)基于中国煤炭教育网平台的煤炭远程教育培训使用模式
在本文中,互联网特指中国煤炭教育网,该网是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根据行业需要开发的集行业教育、培训、人才招聘等为一体的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网站。在中国煤炭教育网上开设有专为煤炭远教网会员企业服务的企业网上大学学习平台。企业网上大学具有的功能:个人学习记录,学习心得,在线时间统计,管理员账号管理,新闻消息。在这种网络平台下,煤炭会员企业和煤炭企业的个人可以有两种学习模式,其一是在线点击学习,其二是下载后自主学习。这种使用模式的特点是只要网速允许,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四)基于电视点播平台的煤炭远程教育培训使用模式
煤炭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煤炭企业有线电视网的建设提供了条件,现在,煤炭企业大多拥有自己的专有电视频道或内部网络条件,这为煤炭远教网实现向有限电视渠道的延伸提供了可能性。将煤炭远教网的资源通过网络体系传输到会员企业的有线电视网上,会员企业的电视台经过转换实现在内部网络的播放,企业员工可以在家中通过电视进行学习。
三、煤炭企业基于平台划分的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使用模式实践
在四种平台之下,煤炭远教网会员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创新,将煤炭远程教育培训的应用推向了新的高度,本文在会员企业的实践中,综合以上四种平台的使用模式,以其表现出来的新的模式进行了分类。
(一)网络拓展应用模式
兖矿、新汶、开滦、徐矿、松藻等企业充分利用煤炭远教网上的资源,建立了自己的远程教育培训网,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并利用企业局域网,将远教网延伸到矿处、区队、个人用户。目前兖矿开通远教网二、三级用户,绝大多数煤炭生产单位区队实现了覆盖。同时,他们还将自备课件挂到网上,丰富网上的资源,利用两种资源开展多种培训,效果明显。新汶集团也为在线学习制定了有力的保障措施,覆盖全集团公司的网络培训平台,已成为企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将煤炭远教网企业局域网平台和会员企业网络平台进行结合过程中,又出现了三种代表性模式,第一种是永城模式(全盘接收模式),第二种是晋城模式(嵌入模式),第三种是徐矿模式(融合模式)。
(二)随网办班应用模式
许多会员企业利用煤炭远教网随网办班。兰花集团伯方煤矿一次就组织30多人参加了中级职业经理人认证网上培训;双鸭山、太原煤气化、华晋焦煤、肥城、中平能化等集团也随网开办了各种取证的培训。另外,不少单位将远教网开设的高端栏目作为集团公司和二级单位学习的重要内容,如湘煤集团、福建煤电公司、鹤煤集团等单位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直播平台的优势,及时组织领导干部在线学习了国家安监总局石少华巡视员解读23号文等等。
(三)脱网办班应用模式
中平能化集团2010年有1183名各级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工商管理脱网培训,2000多人参加“653工程”的脱网培训,此外郑煤、焦作、肥城、充矿、太原煤气化、天府、潞安等集团充分利用远教网上的工商管理培训和“653工程”培训资源,为企业培训了大量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四)井口学习应用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强抓终端、织网布线、机动灵活、效果凸显。徐矿、开滦将远教网的终端铺设到井口,设计了富有趣味的测试题目,充分利用煤炭企业员工入井前、升井后的空闲时间,通过一日一题的方式,发挥资源的效率效益优势,引发了生产一线工人的学习兴趣。
(五)集团统筹应用模式
川煤集团统筹下属七家公司、重庆能投集团统筹下属三家公司、河南煤化集团统筹下属三家公司,实行煤炭远教网集团统筹应用方式。这些集团的共同特点是,都健全了管理执行机构,明确集团人力资源部为总的统筹归口部门,把员工远程培训工作纳入集团年度工作计划,在“设点配人,统筹使用,分类指导”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加强硬件建设,如河南煤化集团焦煤分公司2009年以来投入397万元更新设备,改善教学环境。
(六)特色煤矿应用模式
特色煤矿的加盟,丰富了煤炭远教网的服务内涵。而特色煤矿应用模式兼顾了通用和特色人员及内容的学习、兼顾了办公区域和特定要求区域的空间距离。太原西峪是这种模式的成功应用者。
篇4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7―0042―0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有美育在心头,便是教育好时节。大自然四季更迭塑造着自身的美,奉献给生存在自然界的人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世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形象美,时尚富贵的外表美,但比形象、外表更美的是心灵美、智慧美。因精彩而美丽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美。美育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的精神支柱,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认识美、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学习美
学校是教育学生学习美的主阵地,因为美就在你身边。我们身边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最美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十大最美乡村教师”、“十大最美乡村医生”、“中华传播文化年度人物”、“十大最美消防员”……这些最美人物和他们生动、感人的故事奏响了时代美的强音。还有振奋、激励我们的美好事物:中国航天故事、“神十”飞天、“蛟龙”下海……鼓励我们奋发向上创造美。无论是最美的人,还是最美的事物,他们的人格风范和科学创造,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非凡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他们的崇高理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成为时代美的榜样。榜样是一种光亮,能为人指引方向;榜样是一种力量,能使人变得坚强;榜样是一种理想,能使人坚定信念。因此,把这些中华民族涌现出的时代最强音开发成校本教材,刻录成光盘;或作为主题班会讨论;或以校园专栏的形式宣传等,为学生学习美树起标杆,建构一把道德标尺,弘扬中华民族儿女的时代主流价值理念,既丰富课堂内容,启迪学生人生,为楷模感动,升华学生人格,又能使学生从这些时代典范身上感悟出所蕴含的震撼心灵美的精神力量,以楷模为榜样,勾画美丽人生。
二、拥有美
美不但在我们的身边,而且在我们的心中。教师就是一个美的职业。千千万万的老师,以默默无闻的坚守,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赤胆,构筑起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石,擎起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希望;老师志存高远,立足平凡,竭尽己能,担当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任,为共和国教育事业的辉煌明天增光添彩。老师心中拥有信念和理想之美,甘愿清贫,无怨无悔,并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献出青春,甚至是生命,成为学生拥有职业美的典范。学生不仅拥有老师职业美的境界,还拥有美的学习环境。穿过透视围墙,校容校貌一览无余,校门别致新颖,校园平整干净,绿草茵茵,绿树成排,蕴藏生机。塑胶操场,弹而有力,奔放向上,充满活力。教室明亮净几,白板无瑕,投影挂壁,桌椅新齐,处处彰显着时代美的气息。学生更拥有心灵美、知识美的老师。学生面对的老师学高、身正,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言传身教,用赤诚的爱唤醒学生的迷茫,哺育学生的自信,点燃学生的青春,催发学生的征帆……把学生引向阳光多彩的人生航标。
三、追求美
美是心灵的写照,追求美是人的天性。教育学生追求心灵美、知识美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美是多姿多彩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已多元化,外表美、职业美、财富美、享受美等等。学生对美的追求也不乏其外,追求名牌、衣食住行的时尚美,把追求心灵美、知识美往往淡化。因此,我们要用时代典范生动鲜活的事例,正面引导教育学生追求心灵美、知识美。如:用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生动事迹感触学生灵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是以智殉国,致死攻坚,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的林俊德;孝更绝伦足可矜,坚守教育岗位的陈斌强;在病痛中还不忘善济他人的12岁女孩何;主动为民生奔波,体恤民生艰难的人民公仆陈家顺;心怀幼吾幼及人之幼的最伟大的母亲高淑珍;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救学生但下肢被截最具纯正师德魅力的张丽莉;位卑未敢忘忧国,大浪孤胆守海疆的李文波;为海峡亲情骨血相连,抱回54个老兵骨灰罐的75岁老战士高秉涵;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残疾人周月华;告慰逝者及家属,维护祖国法律尊严的湄公河“105案”专案组。他们,无疑是这个社会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他们,用一个个“善举”忠诚事业,无私奉献,照亮人生,温暖社会,贡献国家,激励他人。让学生走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就是要让他们的“美丽”引领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诚信友善、充满活力,从小崇尚科学,立志成才。同样,用“十大最美乡村教师”生动事迹,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赤胆,在教育岗位上的默默坚守,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我们不仅要向美致敬,而且让美与时代同行。用“十大最美乡村医生”动人事迹,弘扬舍生忘死的精神。通过这些感人的事迹,弘扬和学习乡村医生“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让学生重新发现人性的真善美,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与美同行,从小塑造真善美的德行,使自己的一生无愧于伟大的时代。用“中华传播文化年度人物”感人故事,弘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把中华文化播撒到世界各地开花结果,让每一位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拥有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体会到中华文化影响世界的魅力。用“中国航天故事”,弘扬崇尚科学的精神,学习航天人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勇攀高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铸就美丽人生。
四、传递美
一个国家的发展之路充满艰难困苦和荆棘坎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四川汶川2008年“5・12”8.0级大地震、雅安芦山2013年“4・20”7.0级地震,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凝心聚力,鼓起精气神,增添新的正能量,众志成城,共渡难关,走向复兴,实现了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美梦。还有涌现出的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战士,最美......这些人把爱和关怀的美永远留在人们心中。说实在的,我们的生活中缺少的是培育美、发现美、传递美,缺少的是滋养传递美的土壤。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会遇到艰难困苦,充满坎坷,所以,我们在学生中倡导“助他人,乐自己,美大家”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学榜样,见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去关心父母、老师和同学。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学习上,相互帮助,攻难解疑;在运动场上,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在生病时,有一句亲切的问候;在成功时,传递一个自信的眼神;在失败时,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爱和关心奉献出去,去收获美丽。帮助人的人,代表着一种美的正能量;被帮助的人,也会把这种美的正能量传递下去,做一名传递美的使者,让美永远接力。
五、创造美
把“中国航天精神”、“中国航天员故事”引入课堂,弘扬崇尚科学的创造精神。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顺利着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自从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到“神七”、“实践十二号卫星”、“天宫一号”、“神舟八号”、 “神舟九号” 搭载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又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搭载的三名航天员是聂海胜、王亚平、张晓光。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已完美收官,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篇5
音乐审美教育承担的使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它包括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等。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即通过音乐作品和课堂演示所体现的健康、积极、高尚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人格,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真善美的陶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心灵境界。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养成学生细心、耐心和坚毅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协作能力。例如,通过革命传统歌曲的演唱、演奏、欣赏,能培养当代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即通过乐理、乐器、作品的讲析和教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音乐水平。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必须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为审美教育服务。其内容和要求必须从感受与音乐表现的情感需要出发,另外必须与演唱、演奏、欣赏等活动相结合进行,不宜作过分的、独立的、技能性的训练,否则音乐教学便丧失了愉悦性,违背了“寓教于乐”的教学规律;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审美性,这种审美性质主要是以音响为表现手段,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使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如果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恰当地表现出这种艺术美,甚至能够融入自己独特的创意和发挥,那么对渴求美的滋养的青少年学生所产生的审美教育作用必然是强烈而又持久的。
音乐审美教育的决定因素是教育主体,即音乐教师。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为制定计划、组织教学、管理考核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性教育,即音乐教师通过自己的演唱教唱,对歌曲主题形象的理解和阐述,乐器的演奏和伴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师的道德、心灵境界等。因此,音乐审美教育要想不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满足新生一族学生对音乐的期待和渴望,音乐教师就必须全面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修养。新时期审美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只是指专业技能方面,还包括自身的良好职业修养。
那么,音乐老师还需要提高哪些艺术素养及职业素养呢?
1.加强音乐教师语言艺术的培养。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标准、准确、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为一堂音乐课增色不少。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一般教师的规范化要求外,还应具有音乐性、语言美感,使学生不仅明白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还感受语言的魅力。唯有美的语言,才能与音乐美、音乐审美教育相得益彰。音乐教师的普通话水准是尤其值得重视,必须是纯正达标的。除了用某种方言或外文演唱的歌曲、戏曲选段之外,所有的歌曲都要力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教唱。教学的语言也应该是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而不是当地方言或是带着方言口音的“某地普通话”。因为在示范性的演唱中要求吐字发音标准、清晰,富有色彩和变化。
2.加强音乐教师各艺术素养的均衡发展。长期以来,谈到音乐教育,人们便很自然地与是否教识谱、会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即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偏面和狭窄的,它既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更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价值。新时代音乐审美教育突出了音乐审美的艺术性,注重加强了音乐与现实生活、自然与社会的联系。时代的发展需要使人的素质趋于综合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专业以外诸多学科的知识。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促进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需要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篇6
论文摘要:如何进一步重视学校艺术欣赏教育和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艺术欣赏,本文就此给出了艺术欣赏的评价标准,并指出需要我们去努力创造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艺术,借界的魅力,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素质。解决在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转变艺术欣赏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感受艺术世界的魅力,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素质。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改革形势喜人,加大了艺术欣赏内容的幅度,高中艺术欣赏课的开设增补了中小学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长期匾乏的空白,而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课程门类多达数十门,其内容涉及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摄影、美学、文艺理论等方面,为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把艺术欣赏放到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前锋,担负着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新一代的重责,如何进一步重视学校艺术欣赏教育和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艺术欣赏,解决在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欣赏内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艺术欣赏形式的多样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充满种种矛盾的艺术欣赏教学现状,找出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和办法来改变它,使我们的学校艺术欣赏教育真正短时高效,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我们去努力探讨能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艺术欣赏教育观念。
一 艺术欣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技能,轻审美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倾向,重视少数尖子,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艺术欣赏就成了薄弱的环节,违背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基本性和全面性原则,严重阻碍21世纪全民族的整体的审美素质的提高。
有专家预言,艺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适应21世纪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通过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对学生实施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重视美育,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谦握,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通过学校艺术欣赏教育这一具体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能正确的理解美和感受美,从而为创造美打好基础。
二 艺术欣赏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艺术欣赏是在接受艺术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戴之情。在开放.的艺术博物院,一个个画展,一堂堂艺术欣赏课中,让学生在漫漫的艺术长廊中流连忘返,品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艺术珍品,感受艺术世界的广阔无限,从艺术的解放去认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取得的巨大成果,例如欣赏彩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人类童年时代”。正如别林斯基说的,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把德国杰出的、为无产阶级大声呐喊的女性艺术家坷勒惠支的版画作品《面包》介绍给国人,通过画中处在历史重压下,为捍卫劳动者而献出自己一切的伟大的母亲形象,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使欣赏者达到对世界最深刻的认识,扩大生活的视野。在艺术作品面前感受美,在艺术强大的魅力牵引下,去感慨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的程度。
三 艺术欣赏以情感介入为重要标准
欣赏中国花鸟画,认识一个人的情绪、意识,进而体会一个时代的一代人的命运方面往往有更形象的“历史”内涵,明徐渭墨葡萄,作者“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情绪和点点泪痕般的墨叶,使欣赏者在伤口的形式技巧的审美之外,进一步体味到作者凄苦的命运和倔强的个性,对那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意识,以及封建专制下的平民的命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艺术考核教育的重要特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起到教化的作用,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只有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共鸣”,才能使艺术品的存在具有价值,才能使艺术美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情操、胸襟。
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科学家日益认识到,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通性。艺术通过欣赏作用于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激发和强化了人的创造冲动,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比智力更具有功效。
在旧的艺术形式不断翻新,新的艺术形式迅速涌现的今天,只有以情调动学生的全部的艺术审美感官,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领悟各种艺术形式的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 艺术欣赏以个体感受为评价标准
21世纪对全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便是提高整体的审美素质水平,.针对学生而言,则指,使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爱美、求美,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审美经验,有较强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就不能沿用旧有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作业评价或用所有学科共用的“百分制”来抽象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结果。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利于艺术的个性发展,对艺术欣赏评价的改革应首先注重艺术的这种个性发展,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都给予极其个性化的评价。
“皮格马利翁”的心理效应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你挺有创意”、“你的观点不错”、“你的想法有意思”……,这种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其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回报的是他们信心百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加每一次的美术欣赏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态度,体会美就在我的眼前,我的心中。
篇7
关键词:审美教育;大学语文;学生;全面发展
一、审美教育的意义
有时候大家会觉得审美教育只和音乐、美术这样的课程有关,这是一种很不全面的看法。审美能力不但是一种文化素养,还是一种精神面貌的综合展现,审美教育在所有的学科中都有不同的展现。学生的感情、精神的发展越是充分,他们的审美能力就越高,他们所接受的知识可以带动他们的联想能力,这对他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审美能力的提高可以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兴趣。语文课上,教师要进行精心的教学安排,带领学生到达一定的审美意境,让他们身临其境般地走进教材,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去不断地思考和研究,不断提升审美能力。所以,在进行语言文学知识的教课时要充分使用想象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到达一定的意境,这会比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发现美,欣赏美
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优秀的文学篇目,在这些优秀的文章中,有很多美的展现: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作者对她的服装和样子进行了艺术性的勾画,字里行间都显示出了美。教师要把美贯穿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把文章与音乐结合起来,也可以借助视频来进行教学,通过整体性的展现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从不同的角度激发起学生对于美的感受。
(二)指导学生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
1引导学生学习说话的艺术
为了让学生学习一些和礼仪有关的知识,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百家讲坛》等。经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礼仪,还可以塑造他们良好的个人性格和修养,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和社会进行交流。在企业来看,员工的良好素质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可以提高服务质量,让企业收获最终的效益。
2领悟服饰、色彩搭配之美
服饰美不但展示了一个人的外在美还展示了一个人的内在美。一个会自我打扮的人不会太关注自己身上的衣服值多少钱,而是注重怎么可以利用服装表达自己的个性。美的服饰要与自身的特点进行结合,如自己的性别、年龄、时间、场合等。很多学生只是一味地追求时尚,所以,有时候选择的衣服并不适合自己。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进行服饰搭配的教育。经过对一些服装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不能只是为了追求时尚而穿一些不符合自己身份的衣服,要树立正确的穿衣观念,通过一些简洁、干净的衣服来塑造自己的形象。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提升了他们的穿衣品位。
3学习毕业自荐书的设计
为了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设计自己的毕业自荐书。不管是封面的图案和色彩的选择搭配还是内容,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自荐书的设计过程中,学生都比较积极,所以设计了很多精彩的自荐书。但是因为学生都是第一次进行设计,所以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选择的图案虽然很漂亮,但是比较幼稚或与内容不统一;有的学生设计的封面色彩比较亮,有的颜色却比较灰;自我介绍的内容有的过于简单,有的又太复杂。面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教师要一一进行指导。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具体应用
要想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要将审美教育与语文课程教学相互融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功底,还可以美化他们的心灵,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听”是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
大学教师在语文课中进行审美教学的时候,首先要保证学生有兴趣听。教
师在进行审美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去听,那么不管教师讲得多好,都失去了审美教学的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情感和人格上都有共鸣,形成一种默契,从而达到审美教学的目的。
2“读”是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在语文课的审美教学中,读所起的作用是很广泛的。大学语文不管是在思想内容还是在结构、风格、体裁中都会呈现出一定的美,大学语文的中心就是围绕着美,大学语文课程不但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还有一定的内涵,所以,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欣赏美。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经典文学,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美。在阅读这些经典作品的时候,学生要多向那些作家学习审美能力,树立起自己的审美概念,用自己的思想对美进行鉴赏,才会有共鸣,有阅读兴趣。
3“说”是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环节
老师在语文课堂中要打造出美的交流气氛,用学生喜欢的、能接受的讲课语气和方式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深入到课堂审美学习中来。与此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一起互动,让学生逐渐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老师有感情地进行语言讲解和授课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产生情感,这就是美所引起的效果。文章中很多真实的情感,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心灵,从而产生美的力量。
4“写”是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手段
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写”。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听、读、写都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里真实的美,让学生明白审美产生的感情是可以和生活相结合的。可以对生活中的一些美的现象进行解释,可以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对生活和文章中的美进行立意和分析。在语文课进行文章欣赏时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写出美好的文章。然后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借鉴,使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综上所述,学校要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审美教育,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大学语文的课程中加入审美教育是促进大学语文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和时代的需求相融合的。
参考文献:
王红艳.谈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7).
程民,刘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与实施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
张晓艳.谈大学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体味中国文学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 .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4).
篇8
关键词:美育 校园文化建设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感受环境美
优美的校园环境渗透着学校集体对真善美的追求,其美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它无声地以多种美的形式给师生创造了一个感受学校办学观念、领悟学校传统文化精髓并与之进行交流的充实空间,其教育魅力于无形中统摄着师生的灵魂,从而内化为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创造力量,有“润物细无声”之妙意。
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建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带给师生美的享受,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师生情操,激发师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学校外部环境要有美感,教室内部的布置也同样别具匠心,有专业特色。去掉一些陈规旧套平庸乏味的东西,让学生跨进校门、走进教室,接触到的一切都是美的,精美别致教学楼、洁白光亮的教室墙壁、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宽阔整洁的塑胶操场……这些都发挥着润物无声的育人功效,使学生积更多的审美印象,感到心旷神怡,变得高尚文雅。
二、加强教育宣传,净化心灵美
所谓心灵美,就是人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志趣情操和精神境界的美,是真善美和谐的统一。在教育学生追求心灵美这一点上,德育与美育找到了契合点,而美育往往更能避开枯燥说教,直指心灵。
贴近学生,就是要多宣传学生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如评选的“三好学生”“文明形象之星”、 “劳动之星”等等让学生认识到先进人物就在我们身边,他们优秀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求实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作风、勤奋的求学精神、辉煌的奋斗业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楷模和旗帜,我们通过努力也可以成为先进人物。
贴近校园,就是要通过艺术课堂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在学生亲身参与的艺术审美活动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净化心灵,塑造完美人格;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积极开展健康高雅、充满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广播电视台站、校园网站、宣传栏等媒介,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志愿者行动、等途径,愉悦其身心,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
贴近时代,就是要紧跟时代,善于捕捉当今社会上有着美好心灵的典型人和事,在学生中广为宣传学习,任长霞、郭明义等人,他们虽然奋斗在不同的岗位上,但都有着崇高而美好的心灵,是新时期里最值得人们学习的榜样。就是因为新一代先进人物的身上充盈着一种道德里讲求的品行美、人格美,更体现一种心灵美。
三、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做到行为美
行为文化是校园的“活文化”,是所有文化的总折射。 心灵美通过人的言行有意识地、能动地表现出来,便是行为美。它是师生员工在学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种行为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和文化品位,它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映。
让学生要参与校园各种文化活动,让学生动手美化、净化自己的校园教室,加强重点场所卫生治理,清除卫生死角,引导学生自觉摒弃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中小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学生行为美的养成,必须依靠持之以恒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约束。学校需要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如文明礼貌规范、课堂常规、教室规范、等等,将学生的一日行为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全体学生通过养成训练,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性。
四、加强课外文化活动,渗透美
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设计出来的重要隐性课程。在学校各类课外活动中,一方面是有组织的各类活动组。在这些活动组中,有的本身就具有美育意义,如文学组、书画组、摄影组、戏剧组、舞蹈组,等等。即便不是直接蕴含美育因素的科组、体育队等,也包含着科学美、技术美的因素。另一方面是课外的各类文娱、体育以及参观、旅游等活动,也都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也就是说,完全与美育无关的课外活动是不存在的。
校园里的各种高雅的审美文化活动会使学生获得自我表现的良好机会,使他们在学习生活、道德生活中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困惑、失衡得以放松、淡化、超越乃至解脱,从而促使潜能、创造性、个性得到充分的开掘与协调的发展。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审美教育,有利于防止课外活动中的世俗化倾向,有效地防止某些低级庸俗的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与冲击进入到课外活动中。审美教育渗透,能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向高雅、文明、健康的轨道。审美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使学生的情感在参加各种活动中获得不同程度的释放和宣泄。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学生的才能得到施展,能量得到释放,某些情感获得宣泄,而且正是在这种释放中情感又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篇9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意义;情感教育;审美能力
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基础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为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关键节点,高中音乐教育更是广泛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与诸位同仁探讨。
一、高中音乐教育有助于渗透情感教育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情感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开展高中音乐教育,对于情感教育目标的渗透具有现实意义。以花城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为例,每一首选入教材的音乐作品,无一不蕴含着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球之歌》让学生感悟到不仅人类拥有生命,大自然同样拥有生命,我们应当珍爱生命,保护自然;《感恩的心》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我们应当怀着感恩的心拥抱父母、拥抱同学、拥抱社会;《沃尔塔瓦河》让学生感受到捷克人民不畏、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鼓舞着他们的斗志。凡此种种,在高中音乐教材中还有很多体现,由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进行赘述。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尤为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音乐教育对于渗透情感教育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努力挖掘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的情感教育元素,于不知不觉间渗透情感教育目标,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进行。
二、高中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指出:“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实施美育教学的基本途径,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启迪高尚人格,提升精神境界。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它所蕴含的美感能量是多方面的,包括立意美、情感美、音韵美、曲调美、形式美、伴奏美等等。按照不同的教育目标和不同教育方法,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审美能力。例如:鉴赏《赶摆路上》音乐作品,从不同角度出发,学生可以领略不同的艺术之美。从立意美角度而言,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傣族人民无限欢乐、幸福的生活之美;从情感美角度而言,表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勤劳善良、乐观向上的情感之美;从音律美角度而言,旋律以“5612”构成,节奏灵活多变,代表了我国民间音调的特色之美;从曲调美角度而言,作品选自合唱组曲《云南风情》,具有傣族民族风味之美;从形式美角度而言,体现了女生三声部合唱形式之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高中音乐擦亮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当发挥音乐作品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提高学生发现美的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独到审美趣味的小小音乐家。
三、高中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培养是教育的永恒课题。无论是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还是新课程教学改革,都非常关注人才创新能力高低问题,这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竞争力。教育实践证明:高中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大有裨益,音乐创作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对创新思维的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上学期教学结束之后,考虑到学生已经接受了一学期的音乐教育,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假期作业:6人一组,任选形式,为学校新编一首校歌。相比较于留几张试卷,这种作业形式更加灵活,更符合学生的口味,同时也避免了互相抄袭情况的出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运用创新创造能力,开阔思路,思考用什么样的音乐形式、音乐手段表现校园,这不仅加深了对课上所学音乐知识的认识,同时提高了用音乐创造美的能力,体现了学习致用的教学理念。本学期入学伊始,当请学生自由展示创作成果时,他们一个个都兴致高涨。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促使教学改革工作者愈发关注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纵观高中音乐教育现状,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音乐不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即便学校开设了音乐课程,最终由于各方面的不重视、不配合,影响了教育质量。如何转变当前高中音乐教育的不利局面,全面发挥音乐对于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依旧有待全体音乐教师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慧玲.浅谈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7(9):123-124.
篇10
关键词:幼师美术审美教育;市场需求与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幼师美术教学为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完成审美教育,使幼师学生掌握美的规律,正确的欣赏美、认识美、理解美,分清是非美丑,并在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指导下进美的创造、实施美的教育是幼师美术审美教育的目标。幼儿师范的学生在毕业后大多数都会走向幼儿教师的岗位,他们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施者、提高民族审美水平任务的承担者和社会审美教育的重要力量。所以,幼师的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作为中职教育一部分的幼儿师范教育为了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社会、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学生毕业以后能较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很快投入到教学一线。但是在美术教学改革中过分强调实用、速成,很容易步入重技能、技巧,忽视审美教育的误区。笔者就不止一次的听到一些观点与建议:“幼师只要学会画简笔画、做做手工就好了”;“幼师培养的不是艺术家,一些美术鉴赏课可以改为技能训练课,没必要介绍太多的美术基础知识”。甚至有的幼儿园园长直接说“我们不需要懂多少美术知识的人才,我只要一个能适应教学、懂得装饰教室的老师就行了”。这些观点和建议无疑是舍本逐末、目光短浅的。在市场急需实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中职幼师学校生源美术基础薄弱在校学习时间短的情况下,审美教育更应加强。如果学生不具备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更何谈创造美、传播美?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幼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
“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审美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对学生的人生影响深远,作为美术教师须不断学习探索,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更要提高艺术修养,要厚积而薄发,从文学、诗歌、音乐等方面汲取营养,在教学中才能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开扩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使学生不但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更具有领略文化内涵的心灵,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人才。
二、注意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与迁移
审美教育在每个学科都有所体现,各个学科——不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中体现的人文精神与情感体验都是相通相融的。在教学中,一方面,美术的审美教育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例如:我校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认识各类植物的叶子时,让学生将叶子做成书签、拼贴画;数学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认识、理解形体,用不同的几何体来做纸雕建筑;音乐、舞蹈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感受韵律、节奏、画面感……这些都是与美术的审美教学相联系的。美术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引导、建议、评价,将审美教育融入其中。
另一方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也可进行学科间的联系与迁移。例如:讲到画面的节奏与韵律时可以与钢琴、舞蹈、声乐相联系。讲到中西方绘画鉴赏时可以与中西方文学相联系,讲到儿童故事画创编时可与语文学科儿童文学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联系、迁移其他学科的审美,旁征博引,会使课堂更加有趣生动,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的审美思考。
三、把握审美教育的随机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充满变化。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应是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始终的,在美术理论课、实践课中都应随机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一方式在目前技能教育占“主要地位”,美术欣赏课的课时量被压缩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把握审美教育的适时性
人类对美的认知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幼师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更决定了课程的内容、方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审美教育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体现时代的特色,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审美教育的适时性要求教师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审美取向要有敏锐的把握。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取一些时下流行的、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来进行分析与解读,例如:奥运会的开幕式所体现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点的结合;后学生流行的“非主流”装扮;新近优秀电影的视觉处理;服饰的流行趋势;世博会馆所体现的建筑美学等等。这些时下流行的元素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相比较枯燥的美术史而言,教师不失时机的解析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意文化的多
元性
当今世界一方面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日益交融;另一方面社会形态和文化表现出多元化。各种艺术流派和表现风格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现代派作品在我国迅速传播,改变了多年来写实作品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对人们的审美标准形成巨大的冲击,也为我们的美术审美教育提供了新的任务与挑战。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大量的美术作品、图片、影像资料为依托进行对比教学:可以是古今的对比;中外对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风格的对比;不同风格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对比;同一艺术家不同时期作品的对比等等。例如:在介绍毕加索的作品时,我们可以将他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写实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将他与中国同时期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分类来比较。加深学生对美术审美的印象、增长见闻、提高鉴赏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教师要不断成长、不断接受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幼儿师范学校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目标是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这不仅指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进修,而是包括了幼儿园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提升其工作能力的所有活动。学生只有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达到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要求。
七、培养学生将审美知识和技能表达之间的转化的能力
审美能力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实践上。学生在学会审美、产生创造美的动机的同时更要学会表达。美术审美教学不能只是在欣赏、分析,更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例如:我们在引导学生赏析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后,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所表达情感都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或再创作,可以是以文学的方式创作例如:写一首诗歌或者散文诗,用简短的文字来表达内心或是悲愤或是哀伤。或者进行绘画的在创作,将画面进行解构、重构,或者以手工等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审美过程思想得以升华,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