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学培养方案

篇1

1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生态学学科分支众多、知识体系庞杂,是当前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同时,其实践性强,应用面广,尤其与农林牧渔生产实践和环境污染修复治理结合紧密。此外,近些年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也使得生态学学科研究着眼于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很多重大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此,生态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实验课程对加深学生对生态学理论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学作为一门典型的实验性学科,其实验教学一直广受关注,但国内大学尤其是地方高校长期以来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相对陈旧的教学内容,这与目前生态学蓬勃发展的现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因此,笔者深感生态学实验教学,仅停留在教材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持深入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尤其应面对全球及区域生态环境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此外,由于历史原因,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仪器设备条件以及学科专业体系构建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由于长时间以来区域化、单一化发展模式的束缚,导致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对具体课程的实验教学也产生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2态学实验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已日益发展成为一门应用性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基础学科。而生态学实验教学则是生态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国内高校生态学实验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在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生态学实验教学实践及教学反思,对高校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总体可概括为如下5个方面:

2.1实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主导功能和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传统教学理念中一直认为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与补充,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应用性人才需求愈发强烈。因此,实验教学对于当今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对生态学这样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课程而言,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更是迫在眉睫。但当前生态学实验教学存在较为突出的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问题,更由此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功能和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出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足,实验课程处于从属地位,且其不健全的实验内容体系难以突显一个明确的主线和培养目标,因此由目标定位不明确和思想不重视共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2.2实验内容繁杂,课内教学时数严重不足

生态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多尺度、多层次的生态现象、生态过程和生态机制问题。而相对于理论教学,生态学实验同样包含分子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直至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等若干方面的内容,若再以实验对象和作用方式来分,则其包括的内容更为繁杂[3]。由于当前各高校在专业教学计划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总学分和学时数有较为严格的上限要求,因此生态学实验教学同样存在课内学时数严重不足的问题[4]。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足够多的内容,开展足够的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够接受生态学基本科研技术和方法的训练,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与初步的科研实践技能,这显然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换言之,仅靠课内实验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基于上述情况,国内一些高校开展了“第二课堂”,即由专业教师作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训练,或教师吸纳学生参与有关科研课题。毋庸置疑,“第二课堂”的开辟与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内教学时数的不足,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即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对学生的完全开放后的安全管理与维护问题。

2.3实验项目设置随意,内容体系不完善

如前所述,生态学实验内容繁杂,而面临的第一困境便是课内教学时数不足这一现实问题。因此,很多高校在生态学实验教学方面,为符合课时数要求,在实验项目设置方面常有随意化的现象出现。而实验项目的机械叠加和堆砌,常导致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不完善,甚至培养目标的错位和主旨的缺失。虽然,近年来很多高校将生态学实验独立设课,并在实验项目中分出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等类目,但划分标准和依据模糊。另外,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实验仪器设备等基础条件先天不足,在生态学实验教学中,还常出现一种现象:实验项目列出多、开设少,实验类目层次多、效果差。基于上面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大力加强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尤其对其内容体系和实验项目构成进行改革与完善。

2.4实验教学过程管理不到位,实验报告欠规范

显而易见,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加之实验保障条件有限以及任课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投入的不足,自然导致实验教学从课程设计到项目执行直至最后考核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在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对组织教学重视不够,通常以完成形式上的课程教学为主要目标,同时对于分组进行的某些实验项目管理不到位,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处于身份游离或角色缺失状态。另外,也存在学生实验报告撰写不规范,实验结果缺乏必要的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导致生态学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2.5考核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评价不全面

现有的生态学实验课程考核,多采用笔试形式进行,而学生为完成考核,则只需简单复习相关实验项目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即可。而即使设置实践操作能力测试环节,期考核内容也多以已在课上做过的实验项目为主。这仍属传统考核形式,无法通过考核进一步巩固强化生态学理论基础和拓宽学生实践能力范围。换言之,缺乏一种对学生实验课程学习情况的过程考评机制,以及最后对学生结课考核的综合测评。综上,现有生态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评方法等各方面均存在不足,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间存在偏差。

3现实问题的主要成因

3.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课程功能属性和目标定位不明确

课程是构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素,是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本载体。而在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并非单一孤立的存在,而是作为有机体系要素而发挥作用。因此,对于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当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的首要任务。但目前对于新建地方院校来讲,恰恰缺乏培养方案制定前的充分调研与论证,甚至照搬照抄其他高层次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导致目标不清、定位不明。

3.2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内容缺乏设计论证,实验保障不力

由于生态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多学科交叉性等特点,因此在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空间和余地。怎样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优化完善实验项目体系便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国内高校中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风气,致使在实验课程教学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不足。尤其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前身多是高专类院校(以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为主),无论在师资队伍,还是仪器设备、专业结构、学科水平等方面均较薄弱;同时,因多地处欠发达地区,升本后后续发展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加之经费紧张,致使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建设滞后。对于生态学实验等需要大量测试分析仪器的课程而言,更是难以保证其教学质量。因此,在实验项目设置上、内容体系的构成上,均处于为开课而开设、重数量轻质量的状态。

3.3专业教师队伍薄弱,实验课程组织教学不力

对于高校课程教学,应该既注重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效果。对于生态学实验教学来讲也是一样,不仅要求学生把握好学习过程,也应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师资队伍人员构成复杂,学历水平、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系由3所高专类学校及3所中专类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单位教师按相应学科专业并入有关院系。在实验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大量无专业背景的教师充当实验管理、实验教学教师进行实验课程讲授,因此,实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此外,虽然近年来新引进大批硕士、博士等青年教师,但很多青年教师无教学经验或师范教育背景,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教学设计、组织教学等环节,常导致实验课堂上学生不注意听讲、纪律涣散、秩序混乱等状况出现。另外,很多实验指导教师不熟悉实验设计与数理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因此导致在学生实验报告撰写和数据分析指导中存在数理统计方面的缺失。

4结语

篇2

高职教育经济学科环境生态学应用

随着教育事业进程的不断加深,高职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社会建设人才,是促进当前社会前进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同时由于环境危机的加剧,节能环保理念的大力提倡,在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应用环境生态学思想,对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1环境生态学概述

从学科体系方面来看,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分支,属于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是生态系统内部机制在人为干扰下发生的变化规律以及给人类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对生态系统受损情况进行探索研究,提出恢复生态系统的科学对策,从而对生态系统进行重建和保护。环境生态学是一门基于环境危机日益加剧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解决环境问题的学科,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在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融入环境生态学思想的重要意义

经济学科的研究内容就是对经济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利用有限资源持续开发人类需求产品并合理分配的目的。通过分析环境生态学和经济学,不难发现两门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以往,高职经济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使其成为经济型的专业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单一的教学培养人才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了,不利于人们的生存环境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变其教学思想和模式,在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融入环境生态学,培养出即身负专业经济知识又兼具生态思维的新型综合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上课时不仅要传授经济学科知识还应大力宣传环境生态学思想,这是当前高职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高职院校毕业的广大学生成为即身负专业经济知识又兼具生态思维的新型综合人才。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环境生态学,在经济学科教学中融入环境生态学思想,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

3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环境生态思想应用现状

3.1教学环节中没有应用环境生态学思想

高职院校经济学科教学环节内容众多,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等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专业经济学人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科的教材建设中,没有融入环境生态学思想,即便教材内容中有着一定环境生态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两种学科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导致教材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建设教师队伍时,不同的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各有不同,这就导致在经济学科教学中即便融入环境生态学思想,但是所获取的效果也仍不理想,同时环境生态学科教学的教师又不具备专业的经济学知识;受我国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影响,实践教学并不受重视,当前高职院校中很少开展经济生态学方面的实践活动。

3.2“经济人伦理”影响大

现阶段,经济学科教学“受经济人伦理”影响极大。然而现代化社会发展极为迅猛,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经济学科体现出的物质利益,使得人们高度重视经济学科教育,但是却忽视了经济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究。目前高职院校经济学科教学体系和相关教材都是从国内外高等院校中借鉴而来,所以,受“经济人伦理”影响极大。

4环境生态学思想在高职经济学科中的应用

4.1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机制

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出专业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经济学科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学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所以,必须将该问题明示出来,以便让教育部门、教师及学生明确了解该问题,而后高职院校对教育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机制,明确教育发展目标和方向,同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以此切实提高学生素质,促进社会发展。

4.2将环境生态学思想融入教学环节中

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借鉴国内外生态学方面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结合自身实际,融入环境生态经济学思想,并且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如何将环境生态学思想融入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这是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难点,这就需要教材建设人员不仅应具备极高的专业经济学知识,还对环境生态学思想有着充分认识和了解,从而使得建设的教材中将经济学与环境生态学两门学科有效结合,实现教材绿色化。绿色化的教材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在建设师资队伍时,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的经济学知识,还掌握了一定的环境生态学知识,并切实领悟到环境生态学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课堂实际情况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有助于加速环境生态学思想的融入。国家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发挥社团的效用和价值,从而营造出绿色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环境生态学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这对于培养全面的经济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5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引起人类的深思,毕竟地球只有一个,一旦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也意味着人类是在自取灭亡。而高职院校作为社会输出大量人才的场所,在其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应用环境生态学思想,实现了教学绿色化,推动了环境生态学思想的传播,同时高校还应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机制,开展丰富的环境生态学实践活动。参考文献:

[1]李文进.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环境生态学思想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3:216.

篇3

[关键词]CDIO 城乡规划专业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156-0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学科的作用日益突显,“规划”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起到了前瞻性的作用,全国各地每年都编制大量的规划方案,有多少能够得到实施?实施效果如何?多少方案促进了城乡建设?有多少阻碍了城乡发展?有多少毁坏了历史的遗迹?有多少打破了生态平衡?此类问题逐渐呈现在广大城乡规划工作者的面前。这些问题同样引发了对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模式的思考。城乡规划专业是集理论、技术和实践于一体的学科,涵盖城乡发展的各个领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支柱,担负了创造历史、承载历史、继承传统、弘扬文化等多重使命,原有填鸭式和纸上谈兵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引入将有助于创建有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CDIO模式概述

CDIO是一组英文缩写,是针对有实践需求的工程类学科开发的一种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实施措施和检测标准(C-Conceive,D-Design,I-Implement,O-Operate,构思、设计、实施、运作),200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大学、林克平大学以及瑞典皇家技术学院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以MIT为首的几十所大学采用了该种教育模式并获得一定的成功。CDIO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工程和实践融为一体,以产品设计从研发到生产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以主动的方式学习工程类学科。CDIO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欧美多年来的工程教育理念,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措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

二、基于CDIO模式的特色专业建设

(一)专业建设现状

1.逐步更新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

从2005年至今,逐年对培养计划进行完善,已将生态学基本理论作为专业必修课程融入培养计划,修改了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取消了部分重复课程。

2.已经初步形成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北航北海学院可利用的各种专业实验室面积1891 平方米,全校设备总价值295.92万元,能基本满足学生实验、实训、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的需求。

3.已将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纳入实践教学体系

开设建筑师实务、规划实务等课程,且聘请一级注册建筑师和注册规划师授课,引导学生参加资格考试的培训,聘请有经验的专家进行讲座。

(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

确立以培养适应城乡规划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完善专业培养计划,采用CDIO的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引入生态学专业基础课程,制订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既掌握生态学理论,又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新型规划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

2.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学生考核和评估体系,以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同时融入生态学基础课程,组织多种实践实习课程教学,让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推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完善生态课程体系和老村庄调查与研究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3.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按照300-350个在校生的规模完善设计室和实验室建设,到2015年实现学院专业实验室面积2500平方米,全校设备价值350万元;实现实践基地数量:20个。这些实习基地包括甲级设计单位、国内外设计公司、高等学校和企业等。推进学校与企业的进一步合作,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设备和情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特色专业建设成果

本专业于200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开设,同年开始招生。专业自开设之初就开设了生态学原理、普通生态学等生态学课程,目前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规划生态学、建筑生态学两门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编写了两本专业教材,并已经列入培养计划,且正在执行。这两门课程所有的自编教材已经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计划项目》。精简了重复的专业基础课程,创建了造型基础课课程体系,2012年根据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村目录增加了老村庄调查等课程,结合毕业设计进行老村庄系列调研工作。申报创建特色专业后,完善了规划生态学、建筑生态学两门特色课程教学。新建老村庄规划调研和实践的系列课程体系,组织完成编著《老村庄历史与文化》《老村庄调查与研究》专业基础课教材,《老村庄的规划布局》专业课教材等。

1.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的制订

依照教育部和国家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规定,结合广西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制订有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发挥生态学专业特色,深化跨学科、专业培养学生的理念,进行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动手职业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3-5年的建设,形成鲜明的专业培养特色。

2.CDIO模式下的课程设置

为创办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我院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建设重点放在形成几个板块的课程体系上。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专业基础课程群、规划生态基础课程群、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群、老村庄调研与实践课程群,这些课程都是设计表达、设计工程和设计理论的综合体现。课程体系设置见表1。

(1)专业基础课程介绍――以造型基础为例

造型能力是一个综合素质,对于建筑、规划、园林等工科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基础造型能力是关键。因此针对学科特点对原有的素描、色彩、构成等课程进行精简改革,创立造型基础课程,融入素描、速写、平面构成、图形设计、色彩原理、色彩写生等课程的内容,通过5年的试行,证明其适合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等非美术专业的零绘画基础的学生使用;同时编写了针对性较强的配套教材《造型基础――形态篇》和《造型基础――色彩篇》,被列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向全国同类院校和专业进行推广。创建了合理的评分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设计,实践课程设计,标准化评分体系,学生作业及教学成果展览等),建立相对统一、完整的教学课件,并将课后作业展览融入教学计划,作为课程评价体系的一个因素。

(2)生态规划课程介绍――以规划生态学为例

经过6年的实践和探索,生态规划课程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果,规划生态学课程建设效果最为显著。主要成果如下:

A.引入生态规划课程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有所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授课方法比较认可,对教学整体评价很高。

B.课程设置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和自主科研能力,具有生态规划知识的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的就业率能够达到90%,有部分学生因为有了生态学基础被香港和国外院校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C.生态类课程自成体系后,促进教师的自我提高和师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继续学习和深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已派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交流访问和学习。

D.课程特色同时提升了本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影响力。课程组的教师从事城乡规划项目编制或评审工作增多,在区域业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3)老村庄调研课程介绍――以老村庄历史文化保护为例

中国传统村落(也叫传统村落或老村庄)是农耕文明的精髓、中华文化和民族历史的体现,虽经历久远的年代,但至今仍然留存和发展着;其村落选址、村落空间格局、建筑环境、建筑风貌都未有过大的改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景观资源,是人类的自然遗产,是活化石,是生态的博物馆。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势在必行,老村庄调研课程体系的创建,意在引导学生自主研究问题,继承中华传统,挖掘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在开设老村庄历史文化、老村庄调查与研究、老村庄规划布局等课程后,为了更好地实施老村庄调研课程体系,学院将专业认知实践课和毕业设计统一命题为“老村庄系列专题”。

(4)其他实践课程介绍

结合独立院校学校和工科设计类专业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中60.6%的课程均设有课程设计的实践课来配合理论教学,分学期安排实践类型的课程,使专业实践性课程共占总学分15.28%,除通过多门课程的教学实习外,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实习、项目和竞赛等活动。例如: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称:北海市“老街”的保护性规划,项目编号:CX201307),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竞赛等,确保学生更多地接受到动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使毕业生能掌握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工作,具有能参加小城镇规划、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城市设计等专业规划工作的基本能力。

3.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服务社会、服务地区”为己任,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技术+技能型”的培养规格为准则,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注重校企合作基础,创建无缝对接的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规范管理,责任到人,改革管理方法与手段,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场所,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实践类型的课程注重课程体系各课程内容之间的协调与统一,理论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实践课大纲、实践教学进度表、考试大纲、考试评分标准等教学文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规范统一,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即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指定专人负责,由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全面负责该课程的教学安排与建设。注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结合,训练、讲解与展开讨论结合,为增加直观感受,拓展知识视野,将课后进行的作业展览写入教学大纲,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为学生提供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也弥补了精简课时情况下大容量教学内容的要求。规范的过程管理和责任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保证了高质量日常教学的正常开展。校外实践合作单位包括:北海市城乡规划院、摩德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等。

(四)目标完成情况

三、结语和展望

依照教育部和国家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规定,结合广西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制订和完善了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开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核心、主干课程的基础上,跨学科整合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强化生态学课程,加强规划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方案设计;课外联合企业和设计院提供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及专业素质。

今后将在发挥生态学专业特色,深化跨学科、专业培养学生的理念的基础上,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核心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结合CDIO理论,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动手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再通过3-5年的学科建设,形成鲜明的专业培养特色,并建成系列校级和区级精品课程,也为以后广西区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申请打下基础。最终实现以生态学为背景的跨专业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董杰,马曙晓.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城市规划专业改革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35):264-265.

[2] 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0).

[3] 庞然,吴彪.基于CDIO培养模式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改革与探索[J].林区教学,2013(10):88-89.

[4] 孙明,刘维彬,王玉芬.融入CDIO理念的高校城市规划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森林工程,2012(5):113-117.

[5] 孙明,闫建新,朱天宇.基于CDIO模式的城乡规划学毕业设计教学体系探索[J].山西建筑,2013(35):251-253.

[6] 夏宏嘉,李冬梅,张卓.基于CDIO模式的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12(5):270-271.

[7] 于学斗.CDIO理念在高校实验室规划管理及实验教学中的借鉴和探索[J].电脑学习,2010(2):55,56,62.

[8] 张洪祥.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21,23,20.

篇4

1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情况与方法

作为较早成立的老牌农林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林科大”)的工程类学科巳经发展得较为全面,其中建设与发展得最为成熟的特色优势学科木材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已建立了国家级工程实验中心、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与研究中心等。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农林院校,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办好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号召,自2008年起,林科大开始构建学科交叉性科研平台,并在校内选取了生源较好、科研能力较强、师资队伍雄厚的5个学院、5个专业作为试点,尝试探索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博士、学术型硕士两个层次)培养的有效模式与方法。截至2014年底,这一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已初见成效,并将进一步在其他学科和专业中扩展与延伸。

1.1制订跨学科研究生联合招考方案与计划,确保招生质量

林科大在国家研究生录取大纲的指导下,多次组织召开全校工科范围内的评审和专题会议,尤其是针对5个试点专业的学术委员会特别会议,以“拓宽培养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保证考生具有一定的前期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分专业拟订了跨学科研究生联合招考的专业条件、招生数量和考试科目。

因跨学科研究生录取与单学科研究生招生有较大区别,在入学考试的专业课考察和面试环节中,林科大提倡以宽进严出为指导思想,实施较为宽松的、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录取政策。尤其在确定推免生录取方案时,适当放开导师自主招生的权利,并赋予导师跨学科、跨专业联合招生的特权,鼓励导师结合自身课题和培养条件招收跨学科研究生。

1.2针对不同学科要求制订培养方案,革新学习方式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以最能反映本专业领域的创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依据编排综合性、跨专业的课程。对于工程类研究生而言,则更应加强其对数学、力学和材料学科内容的学习,并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较为成熟、实用的优化理论、算法与软件学习课程,如运筹学、有限元法、神经网络工程应用等,使学生在后期的学术和学位论文撰写中尽快进人角色,解决课题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

林科大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依靠课堂讲授与讨论、提交作业与读书报告的形式,采用课堂教学、现场实训、模拟实践、论坛汇报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依托各学科专业科研条件良好的研究所、实验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开展学生工程实践训练和科研实验模拟。与此同时,积极鼓励试点专业学生借助学科平台,结合导师科研课题和自身学习兴趣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并对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基金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和配套资金。

1.3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位论文考核制度与办法

烟台大学的马晓丽教授曾明确指出:“跨学科人才培养应与跨学科科学研究相结合,与培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相结合,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应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为真正实现培养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创新思维与科研方法的目标,林科大研究生院经多方调研与论证,制订了《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及论文选题须结合科研课题实践,……研究生第二学年参与课题研究的时间不得短于8个月。”将管理办法落实到具体考核指标上,则表现为由原来的考察专业知识转变为考察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解决学术前沿科学问题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

1.4大力调整师资结构和管理制度,强化跨学科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为最大限度地提升跨学科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素质和指导水平,完善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导师指导体系,林科大研究生院与各学院学术委员会和校人事处进行多次讨论与磋商,决定尝试采用“取消户籍、强强联合”和“建立小团队”两种方法,力争在3~5年时间内初步建立一支具有跨学科指导能力的导师队伍。

所谓“取消户籍、强强联合”,是指在当前现有条件下,改进导师指导体系,整合与优化现有师资力量,打破学院与学科间的“户籍”壁垒,确立多学科联合培养的基本职责。为此,研究生院建立了较为严格的跨学科研究生导师选聘制度,在充分考察每个学科内研究生导师学科背景、科研实力、指导水平、师风师德和责任心的基础上,遴选出实力较强、师德高尚、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导师,在课题研究、薪酬分配、研究生招生和继续教育方面给予激励政策,取消跨学科招生导师原有学科和专业的“户口”,并鼓励导师根据课题和研究需要自主建立跨学科科研团队,结合实际需求招收与培养跨学科研究生。

2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的实践中,林科大一贯强调发挥学校特色学科优势、结合林业特点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实施6年多以来,各试点学科与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制订课题攻关方案与研究生培养计划,整个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2.1基于学科特色,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自2009年土木工程专业实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以来,已初步构建了土木工程学科与生态学科、木材学科、食品学科和环境工程学科相交叉的科研创新平台5个,各平台研究队伍分别来自不同学院,在增强了导师流动性的基础上,整合了学校相关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既避免了科研资源闲置与浪费,又提高了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土木学院还积极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在建设产学研科研基地的同时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如与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开展联合研究生培养,依托行业优势和需求联合招收、指导土木工程与交通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为服务社会、促进合作创造了条件。仅2012~2014年3年间,土木工程学科依托各交叉学科平台已成功获批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4项、地厅级及以下科研课题10余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2结合科研课题,制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完善现有的培养方式与体制,各科研团队结合学科特点对不同层次、研究背景的研究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并为每个跨学科研究生选派了1位导师和1~2位副导多师,保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综合性、灵活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现。如由土木院肖宏彬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结合承担的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林草一体化髙稳定性生态护坡技术引进”’于2012年招收了本科专业为生态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1名,为使该生能够明确生态学科与土木学科对土壤、植被和生态防护研究的异同点和关联性,尽快融人课题中,课题组为其制定了包括公共选修课(多元统计分析、高等工程数学等)、生态学科课程(高级土壤学、土地生态学、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及实验技术等)、土木学科课程(高等土力学、有限单元法、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等)、学术报告与讲座(生态学前沿及专题讲座、恢复生态学与生态工程讲座、植被生态学专题、生态护坡技术研究进展等)和生产实践在内的一系列培养环节,并选定林学院一名教师为副导师,指导其学位论文研究方案中“建立网格型髙强度林草混交根系成型技术”部分内容。

2.3拓宽培养口径,构建跨学科研究生立体知识结构

土木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以加强能力训练为基本思路,寻求构建跨学科研究生立体知识结构的途径与方法。具体做法是:1)按照知识结构的需求和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背景安排选修课程,同时鼓励与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和社会活动,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力。2)改变理念、调整模式。在横向上把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在纵向上由过去的以专业理论和知识积累为中心,转向既注重积累又强调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主要通过邀请跨学科专家讲座、举办跨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建立校内和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增开工程实践课程和软件分析课程等方式,压缩不必要的课程,培养在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积累上有充分准备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3)对于某些跨学科课程采用分学科联合授课的形式,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将整个课程划分为不同模块,各模块可以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论坛等形式开课,拓宽学生的视野。如跨专业选修课“复合材料选论”目前已包括“高等胶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木材学”“现代材料实验技术”“材料结构表征与应用”“材料科学工程导论”“现代材料成形理论与技术”和“工程材料设计与测试”在内的8个模块。

3结语

林业院校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立与机制的优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研究与探索’林科大的改革实践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课程体系不健全、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不完善、导师指导水平欠提升和跨学科研究生管理方法有待提髙等不足,这也是林科大今后在跨学科研究生管理与培养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完善的方向。

篇5

关键词: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本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102-0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也是一门普及生态教育、提高大众国民生态意识的科学。当今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复杂,而由生态学支撑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平衡等理论,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卫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生态学人才培养对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1977年内蒙古大学创办全国第一个生态学专业以来[2],截至2010年底,本科院校开设生态学专业的院校已达52个[3]。为加强生态学人才的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最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2年)》中,将生态学由原来隶属于生物学的二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这说明了国家对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给生态学专业人才发展提供了更广阔前景。然而,近年来我国生态学专业人才就业并不理想,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对2010―2012年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图1),由图可知,2010年就业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约占42.8%,无关的约占57.1%;2011年就业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约占52.1%,无关的约占48.9%;2012年就业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约占47.9%,无关的约占52.1%。结果显示,生态学专业就业形势不乐观,人才流失逐年上升。因此,本文在分析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这一薄弱环节,提出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旨在为学生创新培养和生态学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生态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我国大多数高校将生态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较全面地掌握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过生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系统的现代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验技能,熟悉生态学现状、前沿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4]。然而现实情况却反映出生态学本科专业人才缺乏合理定位。一是本科生四年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定位,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联系不紧密,尤其是在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方面还有待深入探索。二是各高校在本科生培养定位上没有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陷入了“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的尴尬局面。三是长期偏重理论教学,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

2.教学存在不足。由于生态学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造成了教学上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比如在课程设置上为了面面俱到,开设了涵盖生态学的所有内容,包括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等不同尺度的生态学内容,但缺乏系统课程体系构建,使得各个课程教学内容出现了较多的重复,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高校为了专业排名,过多注重生态学科学研究,忽视社会实际应用需求,导致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就业渠道狭窄,对口性不强。

3.教学资源薄弱。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但是一直以来,本科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实验课时少,教学内容陈旧,生态学先进精密仪器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等没有引入本科实践教学中。此外,一些年青教师多是刚出校门即上讲台,有点“赶鸭子上架”,教学经验不足;一些骨干教师也因科研任务繁重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精力不足,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些导致学生专业知识流于表面,专业知识结构不够系统,甚至存在盲区。

二、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生态素养。所以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生态素养与个人定位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因此,笔者认为,应在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促进课内外衔接、产学研结合、融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的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1.构建与理论教学有机互补的实践课程体系。传统的生态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基础实验、野外综合实习、毕业论文3个方面。课程体系改革首先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社会实践与第二课堂、毕业论文实习(设计)在内的“五环节”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首先将一些联系性强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安排在同一学年进行,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和简单性,又能在暑期进行综合性实习。比如将气象学、测量学、植物学、树木学、土壤学、普通生态学,整合成“生态学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主要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自然结合起来,系统理解森林生态奥秘和野外调查的技术;将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环境工程技术、生态监测与评价等课程实习结合起来,整合成“环境生态监测和修复综合实习”,主要使学生理解污染生态过程,从而明确生态监测和修复的方法。

其次根据需要增加实践教学时数,生态学本科生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基础实验9门,专业实验课17门,野外实习课12门,专业生产实习(生态学专业综合实习和生态学专业能力训练)2周,毕业论文实习16周。实践学分由原来总学分的30%提高到40%以上,总周数也由原来不足40周增加到47.6周。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学生既可以掌握较为完整的野外调查技能,又能提高对各类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对实际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2.改进和规范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我们要将生态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软”、“空”、“泛”现状向“硬”、“实”、“深”改变,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2∶2∶1的比例,把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探索性实验三个层次。

基础性实验主要是一些验证性实验,一般以单个指标的测定为主,如植物生物量测定、土壤有机质测定、土壤pH值测定等。在实验过程中,先由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通过自身动手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植物、土壤和水样品的收集和处理及其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和操作规范。

综合性实验是基础性实验的拓展和延伸。除了需要测定多个分析指标外,还要把其他一些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首先由主讲教师提出一个主题,再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最终确定相关题材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如城市森林降水水质的研究。实验内容包括了大气降水、经林冠截留后的穿透水、树干茎流的水质测定,即监测点的确定,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水样指标(pH值、溶解氧、电导率、铵态氮、硝态氮、硫)的分析测定。学生通过这个过程能将《森林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等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分析测定结果,完成研究报告。由于综合性实验的题材融入了学生平时对相关学科关注的一些热门话题以及科研兴趣的题材,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显,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拓能力。

研究性实验结合毕业论文一起进行。学生自主选择科研选题,选题确定后,学生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文献资料,文献阅读结束后与老师一起设计、确定实验方案,然后开展分析测定,测定结果运用SPSS、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完成毕业论文。优秀的毕业论文在老师帮助下修改,以科技论文形式公开发表。通过这个过程的训练,学生具备了熟练的文献检索技巧,学会使用了相关软件,学会了遇到问题后通过检索文献,参考同一领域其他研究者的方法与结果,从而找到解决科研问题的方法。加强学生对科技论文写作的认识,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大有益处。

3.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教育应对素质教育的挑战而进行的教育改革新探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也是高校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内容包括:师生双向选择;沟通交流;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学校应实施全程导师制,即从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让本科生选择导师,让本科生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申报省级或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活动,与研究生组成科研团队尽早地进入科研工作之中,使大学生更早地获得导师的“学术关怀”,稳定专业思想,制订学业发展规划[5]。

4.打造优质高效的实验平台。依托生态学科拥有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森林生态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根据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能力提供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平台。

(1)针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建立基础实验平台。拥有数量充足的基本实验设备,如水土气取样仪、光照度计、水质分析仪、pH测定仪、GPS、天平、烘箱等,保障了基础实验的需求。

(2)针对开放性实验,结合学科老师主攻研究方向,建设专业方向性实验室。包括样品处理室、土壤生态实验室、环境污染物检测分析室、微生物实验室、分子生态学实验室等,均向本科生开放,同时开放城市森林生态观测站,促使学生较好掌握高精尖仪器的使用,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建立本科生与研究生交流机制。建立本科生与硕士、博士研究生交流平台,在实验室一起学习研究,提高本科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提升本科生研究能力。

(4)按照“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目前,我们已与湖南省植物园、长沙金霞污水处理厂、黑麋峰自然保护区、湖南天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实现学生与企事业单位沟通交流,让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规划自己学习目标。

(5)逐步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和管理的网络平台,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使实验指导、实验题目、实验所需数据、资料等都能通过网络进行,实验课件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以此增加资源共享。

5.健全实验实践技能考核制度。考核方法关乎学生实验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性,也是强化与巩固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改革后的实验考核采取多元标准,基础实验、技能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实验、实验态度和观念态度五项,分别占总分的20%,并要求由学生书面设计一个综合性实验,重点是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实验报告的科学性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考核的形式,也改为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实验小组首先要对实验开展情况做出总结和汇报,其次要求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做出小结,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评价,以此考核学生科学素养、数据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编写优质实践教材,打造实践教学精品课程体系、制度化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总之,上述的实践教学的改革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可以较好满足社会对于生态学既重应用又重学术的人才要求。

参考文献:

[1]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建柱,张文丽,陈芳清.我国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2010,(32):211-212.

[3]纳佳.本科专业介绍及其开设院校之生态学[EB/OL].http://.2010-07-06.

篇6

关键词:生态学 综合素质 教学改革 生态伦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70-02

1 引言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综合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等,且这几个方面的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几句口号或几个报告所能完成的,而应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一学科中,通过教学改革,潜移默化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全球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使得生态学成为解决当前世界各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有力武器,也使生态学日益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1]。该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实用性,不仅涉及自然科学,还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等内容,是沟通科学与社会的桥梁,是生物类专业、环境类专业和资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2]。因此,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但是,传统的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以理论教学为主而轻实验教学、重知识传授而轻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重传统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将前沿和热点问题融入课题、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等,这就可能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与专业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时的能力与社会期望有一定的距离,远未达到使学生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观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2 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2.1理顺知识层次结构和优化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但是,传统的生态学内容广泛、知识分布相对较为零散,使学生不易抓住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理顺知识层次结构。尽管目前多数生态学的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是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和现代生态学的顺序,但学生在刚接触这门课程及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能理解和看透这种层次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开始及讲到每个层次结构时,要反复强调教学内容上的这种脉络关系,让学生一目了然。其次,在理顺知识层次结构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层次结构上,紧扣知识点,形成问题链,精讲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以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牢固掌握。

2.2 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新的形势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主要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3]。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呢?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相结合来完成教学任务。

(1)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是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在实际的生产现场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4]。如在讲个体生态学的部分章节时,当讲授光因子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植物的适应时,可以带学生到校园内观察生长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叶片接受光线的差异及他们各自的形态特征,然后让学生课后根据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归类分析,每位同学都积极地进行总结,大家相互补充,最后较为全面地得出了阳生植物、阴生植物、耐阴植物的适应特征。

(2)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等的优势很快就进人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同样,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图文并茂的展示生态学本身所富有的优美境界及生态学所特有的实用性等,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表现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这对于拓宽生态学教学视野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是十分有效的。此外,由于目前信息技术的发达,使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生态相关网站、设立公共邮箱或QQ群等平台,进行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如,共享辅导资料、组织讨论、答疑等,这可以突破时间,空间以及人为因素的制约,有效地解决了生态学越来越庞大的知识体系和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7

关键词:控制论;生物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04-02

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期解决当前国家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1]。国家、社会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使得生态产业成为了新兴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人才市场需求。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开办了生物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希望能为地方培养能真正扎根基层工作的专业人才。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范围和规模上的发展,本科生的培养质量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真正落实针对地方的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是当前地方高校相关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根据控制论的基本思想,遵循地方高校专业培养规律,立足地方,以学科为龙头,优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整体提升专业培养质量的良好效果。

一、控制论基本思想

美国数学家维纳首先提出了系统控制论[2],其核心思想在于,系统和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在此过程中根据系统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从而保证系统达到并持续保持在最佳状态。在维纳的控制论中,可总结出三个最为基本的概念:控制、反馈和调节。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受到内路和外路两条回路信号的控制,各种节点相互关联。内路(由学校、院系和学生组成)进行系统输出的超前控制,根据教学效果的反馈进行及时调节。外路(由用人单位、学生和学校院系组成),将系统输出的状况(即培养学生的质量)实时反馈给学校院系,学校院系通过反馈机制进行内涵建设的调节,不断完善优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师资和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最优控制。

二、地方高校生物学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构建

根据控制论的基本思路,将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看成具有反馈调节机制的复杂系统。学校的招生是系统的输入,毕业生的质量是系统的输出,学校和相关院系作为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节点,教学质量的信息回馈作为系统的内路反馈节点,社会用人单位作为系统的外路反馈节点,将教学中的“质量管理―过程监督―效果反馈”与控制论中的“信息输入―控制调节―反馈修正”进行比对,构建其共同的构式。

1.内路系统模式。内路系统模式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构架。当学生取得学籍进入学习后,本科生管理单位从过程管理、教学执行、教学质量监督与反馈、教学质量考核与改革四个方面开展人才培养。

2.外路系统模式。外路系统模式是学校人才培养得到社会认可的反馈控制过程。这包含两个层面的机制:(1)学校紧密跟踪用人单位,根据调查回馈信息重新调整前馈保障体系,进而更好的保障本科生的培养质量。(2)促进有关教师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以便及时掌握市场行业的发展动态,更好的调整教学内容。

三、吉首大学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吉首大学位于偏僻闭塞、经济落后的武陵山连片特困区,拥有生态学省级重点学科以及生命科学(含师范)、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药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为体现落实吉首大学“立足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根据多年来对与地区相关企业的交流和对湘西地区生态环保市场的了解,确定吉首大学生物学科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能适应地区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根据前述控制论的思路,吉首大学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内路系统模式方面做了如下重大修订:(1)首先明确办学的特色培养方向。从控制论的视角来看,作为系统的输出,吉首大学所培养的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是为地方生态环保市场服务的。因此,为了能让所培养的学生更好的被社会认可,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时,首先重点明确了吉首大学生命科学(含师范)、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药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特色方向。例如,环境科学专业以“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特色培养方向,环境工程专业以“水污染控制技术”作为特色培养方向。(2)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重大调整和修订。在课程体系上,改变过去课程设置过程中“大而全”的课程设置思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分别将“环境影响评价”和“水污染控制工程”这两门课程作为专业课程群的核心,而其余课程围绕这两门核心课程进行构架。

另外,吉首大学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外路系统模式方面也做了如下重大修订:(1)优质师资队伍的调整和建设。吉首大学与湖南省、四川省多家具有行业工程咨询资质、工程设计资质的企业单位进行合作,一方面聘请了企业部分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工程师担任部分课程的讲座教师,使学生理解当前企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和企业用人需求等信息;另一方面,结合相关教师的科学研究,积极开展与地方企业的科研项目合作。(2)经常根据反馈信息开展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根据用人单位、毕业学生等反馈的就业信息和生态环保行业的发展信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校内外专家、政府官员、已毕业学生等,适时经常开展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四、结语

为了更好的培养适合地方需求的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在其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上,基于双路控制系统的控制论原理,将人才培养质量模式过程与控制论中规划控制、信息反馈和效果调节三个要素契合,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反馈控制机制。吉首大学生物学科相关专业近年来以生态学省级重点学科为龙头,在明确办学的特色培养方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联合办学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改革。实践结果表明,相关模式得到了用人单位与社会的认可,生物学科相关专业的学生多年来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生态水利;问题

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和航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对河流生态系统形成了负面影响,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河道下游缺水或断流、水质下降、水体功能发生变化、维持原来水域食物网稳定的能力下降等都是由于水利工程施工造成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以牺牲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水利学”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相融合产生的新分支学科,它的设计与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有诸多不同之处,在设计实践中的问题也更加复杂。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有关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以促进生态水利设计的发展。

一、生态水利工程学与传统水利工程学的区别

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学主要是指进人类为实现水资源的再分配和再利用而采取的工程措施,它主要是为了解决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问题,主要体现的是水利工程的资源、经济与社会性。而生态水利工程学研究的则是在保证水利工程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需求原理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阶段,应当将生态系统置于重要位置,使水利工程能满足生态水文的要求;第二,生态水利工程要尽量避免施工过程造成巨大的环境成本付出;第三,生态水利工程投入运行以后,任何调控过程都要以符合当地的生态规律为准,决不能强行打破原有的生态规律,这就需要一种即符合工程实际又兼顾当地生态规律的水利资源调配方案;第四,生态水利工程选址强调工程生态负面影响最小化原则,即水利工程建设地点应尽量选择那些对当地生态系统破坏小的地点,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日后水利工程运行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问题

(一)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规程、规范缺失或不完善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和工程力学规律,还要考虑到实践的可操作性以及标准,而我国当前用以指导生态水利工程的规程、规范并不是非常完善。

当前使用的很多水利工程技术规程、规范都是基于传统水利制定的,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对生态水利认识的缺乏,这些规程、规范中对生态水利设计阐述不足,虽然国家陆续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但是还不够完整和全面,如目前倍受关注的生态需水量计算规范、生态型河流护岸工程的设计规范都还处于缺失状态,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和方法也缺乏标准支撑;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性差异较大,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必须要考虑到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问题,但我国在这个方面尚未构建出合理的标准。

(二)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者合作不协调

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整体呈现忽视状态,在水利工程中也是如此,当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生态意识不强,很多的是考虑方案是否满足规划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需求,尚未建立一种将生态服务目标作为常规设计要素的生态意识。生态科技工作者往往都是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确认后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而此项工作应当是在可行性研究开始就应展开的;加上当前我国环境评价咨询市场运作尚未规范,环境评价单位往往从设计单位角度考虑,对生态目标考虑得相对较少,甚至部分评价单位会隐瞒工程真正的生态影响后果。以上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者合作不协调的现象,导致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与设计相对滞后,这也是我国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才匮乏,缺少高水平的设计

生态水利工程不同于传统的水利工程,它融合了水利工程和生态学,这就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水利工程设计的知识和经验,还要具备生态学相关理论。但在以往的人才培养上,水利工程和生态学分属于不同的专业,近年国家对生态水利工程人才培养虽然加大了力度,但具有两方面综合知识和设计能力技术人才仍匮乏,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繁重,技术性强,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水利发展的步伐,严重制约了生态水利建设的开展。

三、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对应措施

(一)完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

为了适应生态水利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制定和完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相关技术规程、规范。首先要对现有的水利工程相关规程、规范进行修改,增加关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内容,其次,要针对当前空白地带,编制专门规范,以指导和规范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通过制定和完善规程、规范的措施让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处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状态之下,既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又满足地域性动态河势的变化规律。

(二)有机结合生态水文与工程水文

如上文所述,我国的水文的科技工作者对生态水文学掌握有限,今后应当高度重视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配合工作,为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提供基础。在水利工程方案研究之处,就要有生态科技工作者介入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且生态科技工作者要提高技术水平和个人素质,公平评估,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影响深远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于不顾。

(三)加快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才的培养

生态水利工程人才的培养是保障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和关键。由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所需人才的特殊性,其需要特殊的培养和训练方式。目前我国高校中已经开展了生态水利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学习,旨在能够培养出即具备水利工程设计基础,又熟知生态学基本理论的综合人才,对于这些人才,设计部门要大力引进,以尽快提高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才队伍素质;此外,还要加强具有实践经验的生态水利设计工程师的培育工作,给与他们培训和继续学习的机会。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也在这个发展大潮中达到了空前的速度,水利工程管理也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转变。但在水利建设的过程当中产生的一些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不利于经济与生态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学,重视对生态水利工程的投入和研究的力度。

要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就要不断改进工程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完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鼓励多学科的合作与融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不断地推进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哲仁,孙东亚.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刘正茂,吕宪国,武海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28(2):28-30.

[3]刘正茂,赵艳波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J].水利发展研究,2007,(08).

[4]阎世忠.浅析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J].硅谷,2009,(18).

篇9

摘要:研究生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院《高级生态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达到增强学生生态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高级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08-02

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1],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从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改变[2]、课堂中引入科研实例[3]、教学模式改变[4、5、6]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研究、探讨及实践,以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科学研究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根据我校选修《高级生态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背景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希望找寻适合我校实际的、切实有效的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达到增强学生生态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一、我校《高级生态学》课程教学背景

本人从2006年开始讲授《高级生态学》,由于(1)选修本课程的学生生态学基础参差不齐,每年选修学生中有50%以上的没有学习过生态学;(2)选修课程的学生专业方向差异较大,有环境科学、草业、生态、农业资源与利用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因此让学生掌握生态学知识、理念及研究方法思路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方式也一直采用课堂教学,考核分基本知识掌握和综合应用二部分。由于授课及考核方式的单一,缺乏引导学生对生态学知识深入理念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不能完全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掌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科学研究工作对研究生要求的不断提高,此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求,需要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从教学目标、方法、考核手段等诸方面入手,使课程教学从知识掌握上较系统,从知识理解上更准确,从知识应用上更具指导性、创新性。

二、教学改革内容及课堂实践

1.对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的调,教学改革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调整开始,根据学生生态学知识背景的特点,将教学目标由生态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调整为:在学习和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的应用及分析能力的提高。课程教学学时:32学时。内容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基本理论授课,包括:绪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5大章,学时1时;②引导性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每章平均1小时,共计5学时③教师专题讲座,4学时④每位学生的Seminar报告,4学时。

2.课前预习与课堂讲授相结合,针对超过50%的学生以前没有学过生态学相关课程,以及学生研究领域也并非完全是生态学研究方向的实际,加之受授课学时的限制,对学生提出课前预习的要求。根据学生研究领域或已初步确定的研究课题(本课程在研一第1学期开课)了解,如果涉及到相关的内容时,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出应注意的生态学问题,培养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应建立的生态学意识、思维方式,让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高级生态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增加引性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在以往的研究生教学过程发现,有的学生也掌握了基本的生态学知识,但遇到问题或综合考核题目时不知怎么应用生态学知识去分析,因此在本次教改的课堂环节增加了引导性讨论及案例分析。每章课堂理论授课结束后,配合3个引导性讨论题和1个案例分析。引导性讨论题通过教师有目的的针对主要知识点的应用进行引导分析,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尽可能利用照片或图片构建不同的讨论题目,这样即直观,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2-5章的案例尽量选择新疆干旱生态系统常见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资料,案例与每个章节的内容紧密结合、并体现综合性,方法是在课堂上先进行引导性分析,提示案例中应用或体现的生态学知识及规律,建立应用与实际结合的分析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综合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总之,通过教改实践,实现《高级生态学》的“自学-课堂讲授-知识应用-深入学习”的学习过程,对生态学知识和理论有较清晰、系统、全面的理解,并掌握生态学研究的理念及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科学研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2015年9月第一次课改实践活动,以课堂提问并开展讨论形式进行,但在课程结束时的考核中发现,没有达到设计希望达到的目标。分析原因:(1)可能是因为讨论仅是口头进行,有的同学真正理解了,有的同学并没有理解或完全理解,虽然讨论完成后老师进行了总结、归纳,但也没有注意;(2)课堂讨论没有与考核方式紧密结合,重视程度不够。2016年9月第二次课改实践活动中,总结上一学年的经验,在教师完成引导性讨论及案例分析后,由学生口头回答问题调整为课堂上完成书写答题,并作为最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通过对部分同学的调查,认为这种方法有助于对生态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有助于今后研究工作的开展。

4.增加对学生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考察,在完成教学计划的授课内容后,由每位学生进行一次Seminar报告。选题内容没有做严格的设定(因为学生所研究的领域有所不同,学生的学习背景也有差别),可选择将开展的研究工作涉及内容、计划进行的研究工作内容、自己感兴趣的生态学研究内容、最新生态学研究动态文献等。内容要求:必须是与生态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并能分析解决生态学问题及原理应用。

5.由单一的知识考核转向学习过程考核,以往的课程考核,主要针对生态学知识和原理掌握情况,兼顾知识应用。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考核,即没有体现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发现问题也没有时间补救,因此教改后调整为学习过程考核,这样学习进程可以掌握,存在不足或问题可及时发现,更有利于学生对生态学知识及理论的掌握。总评成绩=课堂引导讨论成绩(书面)(30%)+案例分析成绩(书面)(30%)+学生汇报成绩(30%)+考勤(10%)

三、结语

总体来说,通过2轮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教学设计目标基本实现,教学效果有所提高。今后在教学过程中,除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体现因材施教外,在教学方式应引进青年学生更易接受并参与的“翻转课堂”、“小慕课”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为硕士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文永勇.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80-181.

[2]占志勇.从教学内容来看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2,(7):179,+209.

[3]伍玉鹏,王佳,赵小虎,谭中欣.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实践与课式探索-以《现代生态学》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340-341,+344.

[4]葛皓,冯韵,杨森,李惠男,杨文丽,安江勇.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应用生态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J].凯里学院学报,2016,34(5):168-171.

篇10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研究性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Research-teaching Model of Agroecology

HUANG Lifen, ZHUANG Hengyang, SHEN Xinping, LIU Shiping, LU Jianfei

(College of Agricultur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Abstract "Agroecology" is for agriculture-related under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discipline-based courses, offered to develop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cro agro-ecosystems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capability.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agroecology" teaching, to explore the research-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model to expla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and problems in thinking.

Key words agroecology; research-teaching; teaching model

1 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时代背景

1.1 农业生态学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全球生态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了解和掌握生态学知识有助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对未来全球变化的预测能力,为全球范围的资源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社会的“生态热”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中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它的出现从生态系统的层次弥补了传统农业学科的不足。目前,农业生态学是面向农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而开设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针对当今农业的发展所面临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从宏观的、系统的、整体的角度出发来组织和管理农业,为使农业的发展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这一基本状况而设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宏观管理农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基本关系及调控机制;(2)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分析方法;(3)国内外宏观农业的发展与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

1.2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推行的必要行与可行性

长期以来,高校教学方法偏死、偏旧,基本上采取教师传授的方式,很少师生互动,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为了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作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正被逐步推进。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学生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实践性、独立性和探索性。它强调科学原理的认知和探索过程,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动机,其关键是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知识构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目的。

为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以往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十多年本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经历,以先进的研究性教学理念为引导,初步探索了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模式。

2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2.1 教学内容前沿化

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现有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教师本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研究性教学方法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生态学知识领域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生态学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且学科最突出的科研成果都发表在外文期刊上。为了及时更新本课程的知识体系,作为主讲教师必须站在知识的前沿,用自身的发现和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为了紧跟学科的前沿,同时由于教学和科研的双重需要,笔者围绕教学大纲这个主线,不断更新教学体系,将教学内容前沿化,养成了随时关注农业生态学领域最新发展动向的习惯,将权威杂志中与本学科相关的新概念、新发现、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文献与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惯例。这些在农业生态学学科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教学内容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的良好习惯。

2.2 教学方法多样化

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主动灌输地“教”,学生被动灌输地“学”,而本课程在推进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教学录相观看、生态案例讲解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喜爱本门课程的学习。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每堂课都会设立一些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问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兴趣的同时,师生互动频繁,学生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体。

2.3 考核方式多元化

在农业生态学课程考核中,我们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在考核方式上实行了多元化方式。第一种考核方式是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对课堂上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较好的学生进行加分奖励。第二种考核方式是增加课程论文考核方式。在2010年1月学期末,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递交生态农业调研报告,选择代表性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设设想。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很多同学写得非常精彩,对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充分调研,因地制宜地设计特色生态农业模式。第三种考核方式是在闭卷考试中加大论述题和综合运用题的比重,这两类试题重点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概念。

3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的成效与思考

3.1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的成效

在农业生态学课程中运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后,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看,获得了良好的成效。首先是营造主动学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教学评分一直处于学校同类课程前列,教学督导老师也对课程教学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到课率一直保持在100%,即使在课间休息时间,仍有学生主动复习知识点,主动提出问题。其次是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农业生态学已成为本专业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另外,研究性教学模式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与教学素质。针对学生课堂的提问与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教师必须要更充分地紧跟学科的前沿,用实际的案例和充分的数据来佐证一些学术观点,才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3.2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在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应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在相应章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讲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章节时,应带学生到田间参观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在生态农业章节,可考虑带领学生参观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使学生对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的理解不是停留在理论上,而是有一个实体轮廓的印象。农业生态学需要学生较为宽泛的知识背景,因此,必须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延伸至相关课程知识体系,如增强学生的土壤学、作物栽培学、气象学、地理学等知识背景,才能在相应章节的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教学改革课题基金;2008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衍达.对推行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19-20.

[2] 刘伟.以“问题”为着眼点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0.1:48-49.

[3] 骆世明.中美《农业生态学》教材的比较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0.29(7):1458-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