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知识普及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叶知识普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茶叶知识普及

篇1

关键词:市级综合医院;空气质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Air Quality of the Patient Waiting Room and Infusion Room in the General Hospitals in Huangpu District XU Min, WANG Jue, ZHANG Yun-hui, CHEN Xian-hua, XIE Li-bin(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Supervision of Huangpu District Health Bureau, Shanghai 20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ir quality as well as its affect factors of the patient waiting room and infusion room in general hospitals in Huangpu District. [Methods] Detecting the hygiene indexes by GB17220-1998《Specifications for Health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Public Places》 and evaluating them by GB9671-1996《Hygiene Standards for Waiting Room》 and 《Hygiene Specifications of Central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in Public Places》. [Results] The passing rate of noise is 0% while carbon dioxide 24.07% for indoor hygiene indexes. The passing rate of PM10 is 52.78% whil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24.07% for the central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hygiene index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spaces are in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the person densities(r1=0.963,r2=0.929),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1) between areas with different ventilation conditions while with the same person density. [Conclusion] In the patients waiting room and infusion room of the general hospitals,noises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dioxide are the worst problem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dioxide in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entilation condition and person density. The Managements of the central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need to be standardized.

Key words: general hospitals; air quality; central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有大量的各类病人和陪伴者聚集,尤其在市级综合医院病员密度高、流量大,候诊室和输液室常常是人满为患。为了解这一特定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我们于2008、2009年开展了辖区内市级综合医院候诊室、输液室卫生学调查,探究该特定区域空气质量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卫生学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现况调查方式,辖区内3家市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候诊及输液区域为调查对象,对11个候诊室、3个输液室以GB9671-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卫生要求对上述区域开展检测与评价。

1.2主要调查内容:

1.2.1.室内卫生指标合格率: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空气细菌总数、噪声。根据GB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设点检测。

1.2.2. 集中空调通风设备的卫生指标合格率:

1.2.2.1送风卫生指标: 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溶血性链球菌。

1.2.2.2风管表面卫生指标: 积尘量、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

1.2.3调查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人员密度及通风设施之间的关系。

1.3评价标准

GB9671-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2.结果

2.1室内卫生指标

空气及环境质量指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及噪声,合格率最低是噪声为0%,其次为二氧化碳为24.07%,甲醛和可吸入颗粒物合格率分别为81.48%和96.30%。

不同季节的比较,其中二氧化碳差别有极显著性,p<0.001,其他因素差别无显著性,p均>0.05。具体结果见下表1。

表1 候诊输液室环境卫生指标检测合格率不同季节比较

2.2集中空调通风设备的卫生指标

PM10及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52.78%和83.33%,其他指标均合格。夏季与冬季比较,细菌总数差别有显著性。具体结果见下表2。

表2 候诊输液室集中空调卫生指标检测合格率不同季节比较

2.3二氧化碳浓度与人员密度关系

观察就诊人数的变化,追踪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发现二个不同通风条件的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人员密度均呈直线正相关,见图1

CO2 (%)

人数(个)

─── 通风不良:r=0.963,γ=5, t=8.016,p=0.000,

------ 通风良好:r=0.929,γ=5, t=5.598,p=0.003,

图1某医院二个不同通风条件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人员密度关系

2.4二氧化碳浓度与通风条件关系

在人员密度相似的情况下,二个通风条件不同的场所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差别有极显著性,见表3。

表3 不同通风条件的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比较

3.讨论

根据国家标准《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1-1996),医院的室内环境质量指标主要指室内空气质量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和空气中细菌总数,其次还有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噪声。有文章报道,医院门诊主要问题是噪声和可吸入颗粒物[1],也有的认为是细菌总数、相对湿度与噪声[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院候诊输液区域主要问题是噪声和二氧化碳,其次还有甲醛和可吸入颗粒物,噪声合格率为0%,二氧化碳合格率为24.07%。分析二氧化碳超标原因,主要与建筑物通风设施不佳与场所人群密度高二个因素最为相关。

建筑物通风设施包括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影响建筑物自然通风涉及建筑物的形状、朝向、门窗以及布局,目前大型医院建筑受限于占地面积等因素,向高深发展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造成建筑物朝向不理想,布局不佳,加上内部分隔不合理等因素,室内自然通风条件较差。本次所调查的部分候诊输液场所,窗户很少,甚至有不合理分隔造成没有窗户,无法利用自然通风来实现通风换气。此外,在自然通风无法实现而须依赖机械通风时,又由于通风设备管理不善,造成新风量不足,这样空气质量就受到很大影响。本次调查选择二个不同通风条件的场所进行观察对照,A场所没有窗户且机械通风新风量仅为设计要求的30%,B场所窗户占墙面积16.67%,有一定新风量补充,在人员密度相似的情况下二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差别显著。前者浓度均数为国家标准的1.45倍,而后者均在国标以内。

冬、夏与春三个季节的二氧化碳合格率分别为0%、33.33%和38.89%,表现为冬季明显比夏春季差,这同样也说明了与场所通风条件相关,冬季往往出于保温而少开窗户。

人员密度因素对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在对二个场所人员密度与二氧化碳浓度关系的追踪检测发现,随着人员密度的上升,二氧化碳浓度随之上升,经统计分析,人员密度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呈直线正相关。这提醒医疗机构在机械通风设施使用管理上,应对日益上升的日均门急诊病人数量要有足够新风量的考量。

噪声的声源主要来自人们活动产生的声音,人员密度高,且行为习惯不良,随意大声讲话、打手机的现象普遍存在。

集中空调通风设备除了新风量问题以外,设备清洗等日常管理问题也较为突出,本次调查的医院自空调系统安装以来从未开展清洗,因而出现了PM10及细菌总数指标的超标现象。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建议政府卫生监管部门和相关医疗机构要重视上述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综合性管理措施改善候诊输液区域空气和环境质量。要保证这一点,医院建筑物建设时的建筑设计至关重要,要把好建筑设计卫生审核关,避免建筑物结构、形状与布局不科学的问题,保证建筑物有良好的自然通风。要加强医院集中空调的设计和使用管理,特别在设计阶段,针对当前日益增加的日均就诊病人数量,要考虑足够的新风量。要严格执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定期开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并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空气净化消毒处置能力。对最为突出的二氧化碳问题,除上述措施予以改善之外,建议在主要场所安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线监测设备,及时获得有评价意义的数据,来指导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运作。

4.参考文献

[1]李志清。成都区二乙及以上医院候诊室卫生状况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06,10(22):763-764

[2]唐晓敏,梁克为,杨振洲等。医院空气监测及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2003,13(2):133-134

基金项目区科协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徐敏(1956-)男,本科, 副主任医师

篇2

关键词:茶叶 现状 对策

茶叶是黄冈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已成为黄冈市当前效益农业的主要发展支柱产业。具有显著特色和地域优势的黄冈茶产业已成为黄冈市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发展黄冈市茶叶经济已迫在眉睫。

一、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

1、黄冈市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无霜期长,适合茶树生长。黄冈市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黄冈就有宫廷贡品茶,宋代朝廷在蕲州就设有专营茶叶的机构。改革开放以后,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茶叶经济,现在黄冈市七县二市一区均产茶叶,茶园面积共计30万亩,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0余万人,茶叶总产量6500吨,总产值5亿元。今天,黄冈市正发展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导的农业生产体制下,黄冈市的茶叶产业资源被分配到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几千余家企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80%从事生产的茶叶企业,茶园面积在500亩以下,产值在10万元以下,有近一半面积的茶园在农户手中,从事加工的茶叶企业平均年生产能力在1000公斤以下,销售以个体户零售为主,经营分散,缺乏具有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茶叶企业。

2、黄冈市茶叶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

茶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入世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黄冈市茶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部分地方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户”的管理运作模式,发展壮大了一批茶叶企业,使他们生产的茶叶占据了黄冈30%以上的市场份额,主导着黄冈市高档茶叶的生产消费市场。尽管如此,黄冈茶叶企业的发展仍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80%以上的茶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员是以农村务农的农民为主,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缺乏技术骨干,难以接触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管理粗放,产品技术含量低,故导致黄冈茶叶在低附加值产业链上徘徊。

3、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高产品知名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名牌产品带动战略,黄冈市名优茶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农产品评比中,黄冈市茶叶获得2个金奖,3个银奖,在第五届“中荣杯”和第三届“中荣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有2只茶获特等奖,5只茶获一等奖。在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的带动下,名优茶生产始终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名优茶已成为黄冈茶农增收的主要来源,从而也终结了黄冈茶叶“有茶无名”的历史。

4、扶持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提高茶叶经济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显突出。近年来,黄冈市重点培育了一批茶叶加工龙头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引资等多元化方式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和茶叶加工厂,引进国内先进的清洁化、标准化茶叶生产加工线,从而实现了茶叶生产的规模化和加工标准化,初步形成茶叶产业化格局,提高了茶叶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了在黄冈茶农中普遍存在的“户户冒烟,家家炒茶,分散经营”的小作坊现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近几年黄冈茶叶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茶园分散在农户手中经营管理,导致规模化程度低,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不规范,产品质量不稳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之间已初步建立了松散的利益共同体,但联合的紧密度不够,辐射带动能力仍较弱,各企业在价格上的无序竞争普遍存在。 2、茶叶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小茶叶加工企业为了一已私利,相互杀价,质价不符,以次充好,冒牌茶叶等现象时有发生。比如黄冈茶叶中尤以英山云雾茶最为著名,而市场上假冒的英山云雾茶更是比比皆是,使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严重扰乱了黄冈茶叶市场竞争秩序,影响了黄冈茶叶的声誉。

3、茶叶产品品牌化意识差,良种茶园比例小

黄冈茶叶尽管在几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和近几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均获得过好的奖项,但产品的产业化程度低,品牌知名度低,茶叶加工中标准化意识差,无标生产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分散的茶园管理和小作坊茶叶加工方式,导致技术推广普及率低,获得“中茶杯”特等奖的茶叶藏在深闺,没有形成更好的经济效益,真可谓“好酒也怕巷子深”。同时黄冈市现有的投产茶园和近几年新植的茶园仍以群体品种为主,没有引进良种和当家品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茶叶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对策

针对黄冈茶叶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特制订出可持续发展对策,主要有如下几点:

1、扶强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黄冈茶叶生产主要是农户分散经营,家家炒茶,户户卖茶,生产规模小,成本高,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社会服务化程度低,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普及进度缓慢。同时以茶农个体为主参与市场流通,由于信息不灵而导致产销脱节,茶农承担风险大。所以全市茶农应在自愿的基础上搞好联合,鼓励企业承包,租赁茶园,扩大规模,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广大茶农就会在这种联合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2、搞好“双培”工作,提高科技素质

面对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管理的局面,要根据茶叶分散经营实际和生产季节性强、周期性长的特点,对基层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对茶农采取课堂讲授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普及科技知识,全面提高业务干部和茶农的科技素质。通过技术培训,使黄冈辖区内的英山县、麻城市、浠水县、武穴市等重点产茶县市基本达到村有技术员,户有明白人,从而促进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水平不断提高。

篇3

世界各国关于茶叶农残标准的争论,既有保障食品安全的因素,也有技术壁垒的因素。如日本,因其本身也是产茶国,所以其限量农残种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允许使用的80多种农药品种,多数我们还未建立检测方法,甚至无法获得其中有些农药的标准品;欧盟于2012年1月集中通报我国4批茶叶(涉及产品包括茉莉花茶、绿茶和乌龙茶)农残超标[14],其中某些农药种类也不在我国国家标准要求之列。因此,要尽快加强对国际标准的分析研究工作,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茶叶农残限量标准。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在对农药进行毒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和指标,设置合理、公正,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CAC标准中有8项指标我国国家标准未设置,且这些农药在我国茶园都有使用,建议将这些指标纳入我国国家标准中。欧盟的农药残留指标中有很多项指标在我国标准中未涉及到(如杀螨特、六氯苯、双甲脒、灭芽磷、优乐得、倍硫磷等多种农药),建议在毒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茶叶中残留状况和实际生产使用情况,合理制定标准;日本对草甘磷等指标的制订、CAC对克螨特等指标的制订都比较合理,可考虑采用[15]。此外,加强标准的宣传贯彻极为重要。我国茶叶的生产正在规模化发展,使所有生产者明白并自觉按标准进行生产,需要依靠主管部门强化标准的宣传和推行力度来实现,落实源头管理,这是扶持农业发展,应对国际贸易竞争的有效方式。

合理选用农药,研发替代农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针对不同进口国家或地区,选用合适的农药品种。2008~2010年,日本通报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主要为三唑磷超标,累计10批次[13],选择其他农药品种能够很好的解决这种问题。出口欧洲的茶叶生产和出口日本的茶叶生产,在选择农药种类上就有很大差异,日本相对比较宽松些,可选农药更多些[16-17]。欧盟、日本针对个别农残限量要求不得检出(ND)或≤0.02mg/kg,说明这些农药在这些地区已经被禁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停用或限用一些农药品种的同时,必须注意新的替代品种的开发、引进并试验推广,要提出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不同常规农药品种的“候选品种”,并注意价格上的“适宜性”。同时,农技推广部门应加强技术储备,尽快掌握合理使用新品种农药的技术标准,从而在茶农中做好技术普及。茶园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可持续发展的防治技术。提倡通过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进行害虫的生态调控,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合理、安全地使用农药,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安全间隔期实施。

源头控制,提高茶叶安全性

篇4

关键词:茶叶现状对策

茶叶是黄冈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已成为黄冈市当前效益农业的主要发展支柱产业。具有显著特色和地域优势的黄冈茶产业已成为黄冈市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发展黄冈市茶叶经济已迫在眉睫。

一、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

1、黄冈市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无霜期长,适合茶树生长。黄冈市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黄冈就有宫廷贡品茶,宋代朝廷在蕲州就设有专营茶叶的机构。改革开放以后,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茶叶经济,现在黄冈市七县二市一区均产茶叶,茶园面积共计30万亩,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0余万人,茶叶总产量6500吨,总产值5亿元。今天,黄冈市正发展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导的农业生产体制下,黄冈市的茶叶产业资源被分配到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几千余家企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80%从事生产的茶叶企业,茶园面积在500亩以下,产值在10万元以下,有近一半面积的茶园在农户手中,从事加工的茶叶企业平均年生产能力在1000公斤以下,销售以个体户零售为主,经营分散,缺乏具有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茶叶企业。

2、黄冈市茶叶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

茶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入世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黄冈市茶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部分地方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户”的管理运作模式,发展壮大了一批茶叶企业,使他们生产的茶叶占据了黄冈30%以上的市场份额,主导着黄冈市高档茶叶的生产消费市场。尽管如此,黄冈茶叶企业的发展仍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80%以上的茶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员是以农村务农的农民为主,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缺乏技术骨干,难以接触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管理粗放,产品技术含量低,故导致黄冈茶叶在低附加值产业链上徘徊。

3、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高产品知名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名牌产品带动战略,黄冈市名优茶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农产品评比中,黄冈市茶叶获得2个金奖,3个银奖,在第五届“中荣杯”和第三届“中荣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有2只茶获特等奖,5只茶获一等奖。在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的带动下,名优茶生产始终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名优茶已成为黄冈茶农增收的主要来源,从而也终结了黄冈茶叶“有茶无名”的历史。

4、扶持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提高茶叶经济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显突出。近年来,黄冈市重点培育了一批茶叶加工龙头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引资等多元化方式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和茶叶加工厂,引进国内先进的清洁化、标准化茶叶生产加工线,从而实现了茶叶生产的规模化和加工标准化,初步形成茶叶产业化格局,提高了茶叶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了在黄冈茶农中普遍存在的“户户冒烟,家家炒茶,分散经营”的小作坊现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近几年黄冈茶叶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茶园分散在农户手中经营管理,导致规模化程度低,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不规范,产品质量不稳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之间已初步建立了松散的利益共同体,但联合的紧密度不够,辐射带动能力仍较弱,各企业在价格上的无序竞争普遍存在。2、茶叶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小茶叶加工企业为了一已私利,相互杀价,质价不符,以次充好,冒牌茶叶等现象时有发生。比如黄冈茶叶中尤以英山云雾茶最为著名,而市场上假冒的英山云雾茶更是比比皆是,使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严重扰乱了黄冈茶叶市场竞争秩序,影响了黄冈茶叶的声誉。

3、茶叶产品品牌化意识差,良种茶园比例小

黄冈茶叶尽管在几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和近几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均获得过好的奖项,但产品的产业化程度低,品牌知名度低,茶叶加工中标准化意识差,无标生产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分散的茶园管理和小作坊茶叶加工方式,导致技术推广普及率低,获得“中茶杯”特等奖的茶叶藏在深闺,没有形成更好的经济效益,真可谓“好酒也怕巷子深”。同时黄冈市现有的投产茶园和近几年新植的茶园仍以群体品种为主,没有引进良种和当家品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茶叶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对策

针对黄冈茶叶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特制订出可持续发展对策,主要有如下几点:

1、扶强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黄冈茶叶生产主要是农户分散经营,家家炒茶,户户卖茶,生产规模小,成本高,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社会服务化程度低,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普及进度缓慢。同时以茶农个体为主参与市场流通,由于信息不灵而导致产销脱节,茶农承担风险大。所以全市茶农应在自愿的基础上搞好联合,鼓励企业承包,租赁茶园,扩大规模,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广大茶农就会在这种联合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2、搞好“双培”工作,提高科技素质

面对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管理的局面,要根据茶叶分散经营实际和生产季节性强、周期性长的特点,对基层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对茶农采取课堂讲授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普及科技知识,全面提高业务干部和茶农的科技素质。通过技术培训,使黄冈辖区内的英山县、麻城市、浠水县、武穴市等重点产茶县市基本达到村有技术员,户有明白人,从而促进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水平不断提高。

3、依托科技优势,走院企合作之路,发挥品牌效益

篇5

中国茶文化向世界传播的经济影响巨大,并催生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茶产业,诞生了世界茶叶贸易行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催生世界茶产业。中国茶向世界的传播,也是茶产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作为茶树原产地的中国,最早利用、驯化、栽培茶树,进行茶叶采摘、加工、制造、销售,形成了茶产业,诞生了茶经济。随着中国茶向外传播,茶叶知识、茶树栽培、茶叶生产传到国外,世界茶产业应运而生。现在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种上了茶树,不同程度地发展了茶叶生产,促进了国际贸易,加强了国际协作,繁荣了茶叶科学。在世界农业经济作物中,茶业逐步成为令人瞩目的产业。现在五大洲都有茶区分布,茶园分布最广的地区介于北纬6度至22度之间,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区索契山地的图亚普谢区茶区为当今世界最北的茶区,阿根廷的米逊斯茶区是世界最南的茶区。亚洲茶区分布最广,非洲次之,美洲再次之,大洋洲、欧洲分布较少。茶业在各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从茶产量可见一斑。年产量20万吨以上的国家为世界最重要的产茶国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这三国茶产量占世界茶产量的60%以上。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肯尼亚、日本、土耳其。以上这些国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茶国。年产量万吨以上的产茶国有孟加拉国、坦桑尼亚、马拉维、乌干达、伊朗、莫桑比克、越南、阿根廷、巴西、津巴布韦、卢旺达、南非,这些国家是世界上比较重要的产茶国。此外,缅甸、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尼泊尔、菲律宾、朝鲜、韩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卢旺达、马里、几内亚、毛里求斯、埃及、刚果、喀麦隆、布隆迪、刚果(金)、埃塞俄比亚、留尼汪岛、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危地马拉、巴拉圭、牙买加、墨西哥、玻利维亚、圭亚那、美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澳大利亚、葡萄牙、格鲁吉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茶产量在世界上虽无甚影响,但茶产业在本国经济中仍占有一定地位,在满足本国饮茶需求的同时,对减少茶叶进口,平衡贸易格局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仍具有产业意义。

推动世界茶贸易。中国茶向世界的传播,推动了世界茶贸易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发展与饮茶风俗的传播关系极大。长期以来,中国茶主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虽然茶叶贸易随之兴起,但贸易数量仍然有限。只有当饮茶风俗传入欧洲,并随西方殖民扩张传播到世界各地后,茶叶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茶叶贸易勃然兴起,世界茶贸易数量才不断被刷新。19世纪40年代前,中国几乎提供了世界茶叶贸易的全部货源。据笔者推算,16世纪的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微不足道,17世纪约在21010担以上(1050.5吨),18世纪增至8889241担以上(444462.5吨),19世纪40年代,达1500万担左右(75万吨)。如果加上每年2.5万~5万担的帆船运茶出口量,则总数更多。从16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前的约300年间,中国出口茶叶总计2396万担(约119.8万吨),1840年约为40万担(2万吨)。此后,世界茶叶市场上出现少量日本绿茶、印度红茶,且数量不断增多,但中国茶叶出口量也不断增加,1886年达到巅峰的13.4万吨。这一时期,中国茶叶90%以上销往欧洲。20世纪40年代后,由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世界茶叶生产、出口、消费均有所下降。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茶叶产量迅速增加,但世界茶叶贸易额同样增加迅速。世界茶叶出口贸易由19世纪70年代的12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78.37万吨,显示了这一贸易产品的巨大活力。

刺激世界茶生产。中国茶向世界的传播,刺激了世界茶的生产。随着茶的传播,茶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茶国家和地区逐渐增多,茶叶生产得到稳步发展。笔者曾估计,中国茶作为世界茶叶唯一产地时的1832~1837年,年均茶园面积为34.73万公顷,茶叶产量13.03万吨,单产374.9公斤/公顷。由此可知,中国茶向世界传播对茶叶生产的巨大刺激作用。以1832~1837年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单产为基数,1934年这三项数据分别增长了2.59倍、2.93倍和1.13倍,1990年这三项指标则进一步增至7.2倍、19.3倍和2.68倍。从1934年到1990年,世界植茶面积增长1.78倍,茶叶产量提高5.6倍,茶叶单产增加1.36倍。进入21世纪,世界茶叶产量持续增长,每年均超过300万吨,2010年跃至408.7万吨,2012年增至452.80万吨。茶叶生产的惊人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二、丰富人类文化礼仪

中国茶向世界的传播过程,不仅是饮茶风俗的传播、茶叶知识的输入、茶叶贸易的开展及茶产业的兴起,更重要的是礼仪文化的传播。与中华文化一道远播海外的茶文化,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结合,日益生根发芽,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饮茶礼仪、饮茶文化。在新产生的茶文化中,东方茶文化最具典型的是朝鲜茶礼、日本茶道,西方茶文化最为典型的是荷兰茶会、英国下午茶。这几种最为典型的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茶风俗传入这些国家的产物。朝鲜茶礼。随着中国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流入朝鲜,茶随之传入该地,并加以传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唐太宗时期茶传入朝鲜。据朝鲜正史《三国史记》载,新罗善德女王(632~646年在位)时,留学僧人从中国带回茶籽种植。《三国史记•新罗本纪》(第十)兴德王三年(828年)十二月条载:“入唐回使大廉带回了茶种,种植于地理山上。在此之前,善德王之时茶已有之,但是自兴德王时代兴盛起来。”朝鲜李朝文献《东国通鉴》说“:新罗兴德王时,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帝(827~840年)赏赐茶籽,公元828年种于金罗山的异山。”这是茶的再次传入,表明饮茶已有一定程度的普及。新罗时代已全面输入中国茶文化,饮茶由上层社会、僧侣、文人向民间传播、发展。这一时期新罗国内开始植茶、制茶,茶文化进入兴盛时期,茶礼形成。日本茶道。日本奈良时代,“文化的引进,并不仅仅限于制度、技术等,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也被热心地学来了。其中之一,即饮茶之习惯也被热心地学来了。”

[2]以最澄、空海、永忠为代表的学问僧在学习、传播佛教的同时,还带回了中国的茶籽、茶饼、茶具。从弘仁饮茶中对陆羽亦步亦趋的模仿及弘仁茶诗与中国茶诗的相似表达,可以推测《茶经》一书及唐代饮茶诗文也由以此三人为代表的学问僧带到了日本。以嵯峨天皇为首的日本上流社会对新传入的饮茶文化怀有极大热情,尤其是嵯峨天皇不仅多次参加茶会,还在皇宫中开辟茶园,下令在近畿地区植茶。饮茶文化在日本迅速发展,形成一股“弘仁茶风”,为13世纪后南浦缫明、村田珠光、千利休等人在日本传播茶道打下了基础。荷兰茶会。欧洲茶会,以荷兰为最。中国茶传入欧洲时,价格高昂,非普通人所能饮用,只有贵族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要人才能享用。荷兰输入中国茶叶的同时,中国茶壶、茶杯也一起被输入,使之能够同时使用。1637年前后,有些富商的妻子开始以茶待客,于是茶叶输入量稍微增加。1666年,茶价有所下降,但每磅售价200~250弗洛林(相当于80~100美元),茶叶仍然只能为富人所享用。此后,输入量再次增加,价格下降,饮茶略有普及,这个时间是1666年至1680年。富有的家庭辟有专门茶室,普通市民则在啤酒店饮茶。饮茶俱乐部的形成,推动了一般妇女的饮茶热。茶会是一件十分郑重其事的事,饮茶客人多在下午2时光临,主人郑重接待,礼貌周全。女主人取出各种茶叶,放入配有银制滤器的小瓷壶中。女主人请每位客人选好自己的茶,然后放入小杯中。需要加其他饮料的客人,女主人则以小红壶浸泡番红花,用较大的杯盛放较少的茶递给客人,让其自行配饮。饮茶时,要咂吸有声,表示女主人的茶味美好。大家足靠火炉,一边喝茶,一边吃着糖果饼干,一边交谈。饮茶结束后,再喝白兰地酒,吃葡萄干、糖等食品。茶会风靡一时,成为荷兰妇人重要的社交方式,这一著名活动丰富了她们的日常生活内容。饮茶习俗对荷兰人社会生活产生了许多潜移默化积极影响:政府通过社区免费聚餐,加强与民众的互动与沟通;生意兴隆的茶馆,丰富了近代荷兰的城市服务业,促进了人们之间的彼此联系;追求饮茶,刺激了人们对茶器收集及茶亭兴建的热情。

[3]英国下午茶。欧洲茶会,以英国为次。英国饮茶晚于荷兰,但发展势头迅猛,至18世纪已形成午后茶。1763年,在哈罗门诸贵妇轮流供给午后茶与咖啡。此后,鉴于人们早餐食用丰富,中餐与晚餐间距时间太长,晚餐后则在会客室饮茶的情况,第七世裴德福公爵夫人安娜推出了17时进茶、饼干的项目,午后茶遂成为时兴礼仪。这种礼仪一经产生,风靡一时。同时,饮茶习惯迅速普及全国各阶层,英国遂成为世界最大茶叶消费国,人均年茶叶消费量最多时竟然达到10磅。饮茶方法的讲究,为其他国家所不及。泡茶是一种艺术,全国男女老幼都懂得怎样泡制一杯合口的好茶。[4]

三、其他方面的影响

篇6

关键词:茶汤 色差 感官 品质

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4-0003-02

茶叶不仅含有诸多对身体有益的元素,其品饮更是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茶叶的色、香、味及其品是饮茶文化的关键词,其中茶汤的色泽能够给人以直观感官上的享受,而其本身也是饮茶和茶叶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茶叶分布广泛且品种多样,不同品种的茶叶的茶汤颜色各异。而同一品种的茶叶,茶汤也会因茶叶大小、制作手法、存放年限等原因而不同。茶汤的色差与其感官品质密切相关,直接影响茶叶的销售和饮用效果。

1 茶汤颜色的形成及变化

茶汤的颜色的形成主要是因所含元素本身颜色,或发生氧化、发酵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不同茶叶的茶汤会因茶叶品种、制作工艺等原因而不同。而泡好的茶叶也会因水质、时间、沏茶方法而不同。常见的绿茶茶汤中含有黄绿汤色的物质,绝大部份是茶多酚及其氧化物。组成茶多酚的有花黄素与花青素,大多能溶于热水的有色物质。花青素的种类很多,有黄色、有绿色,是绿色茶汤的重要部份。儿茶素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部分氧化,变成极易溶于热水的黄色物质,绿茶汤色的主要物质,加工过程中茶温度不够高,会使儿茶素进一步氧化,由黄变红褐色。一杯茶若放久了,颜色会加深;茶叶保存不良,冲泡出来的也会呈现深色,是因茶多酚氧化所引起的。

再如红茶,因红茶不经过高温杀青处理,茶多酚变化剧烈,尤其经过发酵以后(渥红),茶多酚大量氧化,颜色加深,变成红黄色、红褐色物质;主要有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统称为红茶色素,所以优质红茶的茶黄素与茶红素含量较多。此外,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冲泡后的茶汤呈黄红色。黑茶都是用粗老的鲜叶为原料,茶汤为棕红色。黄茶类茶汤色泽黄色,叶底黄色。白茶属于轻度发酵,茶多酚在未经氧化的条件下属无色,而稍有氧化就变成黄白色,因此白茶的汤色黄白而明亮。

从上可以看出,茶汤的颜色与茶叶的品种直接相关,同时也受茶叶加工方法的影响。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茶汤和变化规律。因此,茶汤的色差与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必须建立在茶叶品种识别,茶叶加工工艺等的判断的基础上。此外,消费者的主观感受也直接影响着茶叶的感官品质。

2 茶汤色差的消费偏好

消费者对茶汤的偏好差异较大,有的人喜欢清亮的绿茶、白茶,而有的人喜欢浓郁深色的乌龙茶、黑茶等。茶汤色差与茶味相配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茶品,因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得以满足。而对于行家或茶叶经营者而言,茶汤色差则直接反映出茶叶的品质,从感官看就能判断出茶叶的原料品质、存放、制作工艺等等情况。

2.1 消费者的茶汤色泽偏好

普通消费对于茶汤的偏好,完全依据个人的直观感受。大部分消费者都能接受绿茶、花茶等颜色较为透亮,香气较为清新的品类,而如铁观音、乌龙茶等味道浓郁、颜色较暗的品种,则受大众关注的规模稍微小一些。消费者对于茶汤颜色的偏好与年龄、性别及职业等有较强关联。如某些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限,且无闲余时间进行品茶,他们更喜欢颜色和口感能够持续很久的品种,铁观音及大叶绿茶是他们比较日常消费最多的。对于只能持续一两冲,且颜色较淡的品种,并不能引起这类人群在感官上的共鸣。而对于一些白领阶层,则更加喜欢颜色清淡,气味柔和的品种,如龙井、普洱等。

随着各种饮料的诞生,喝茶,品茶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如何识别茶汤更是只有少数人有兴趣去学习。许多新生代对于茶叶并没有强烈的感官认识,如他们对于大部分的绿茶不能很好地分辨,而只关注口感是否好。

2.2 以茶汤辨别茶的优劣

对于行家而言,茶汤的色差是茶叶品质的辨别重要标准。各类茶基本上都有其标准的茶汤颜色,大多数以透亮澄清其颜色突出者为上,红茶除外。如绿茶茶汤颜色碧绿,而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乌龙茶茶汤呈橙红色,具有熟果味的芳香。如果颜色昏暗、有青草味或涩味,甚至一泡后就淡然无味,则说明茶叶品质较差或已变质。当然,茶汤的颜色也会因为器具、水质而不同,因此在对茶汤的颜色进行鉴别时,需要认真筛选并清洁茶具。茶树在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因此使用偏酸性的水进行冲泡,可使茶叶的颜色表现地更加突出。而我们常用的金属容器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在用金属器具烧水冲泡时,会使得的茶汤颜色变暗发黑。

3 茶汤色差与感官品质的关系

茶汤的色差包括不同品种之间的颜色差异,也包括同品种茶叶中因不同原材料、制作工艺等呈现不同的颜色。茶汤的色差与感官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受消费者的偏好和认知、茶叶的品质、泡茶的器具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是简单的色差大小与感官品质之间的正向或负向的关系。因此,综上所述,茶汤色差与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包括:茶汤色差与品种直接相关;消费者偏好决定其对茶汤色差的感官认同;茶汤色差反映茶叶品质:

3.1 茶汤色差与品种直接相关

茶汤的色差在不同茶叶品种间的差异较大,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茶汤色泽,因此没有优劣之分。因此,每一品种的茶都应保持其特有的茶汤颜色,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身的差异性。在同一品种茶叶中,茶汤颜色会因为季节、叶芽生长阶段、加工深度等的不同而不同。在对茶汤的感官品质进行鉴定时,必须以明确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为前提。而不能过于死板,否则会做出不科学的判断。

然而目前,在市场上,不良商家利用添加色素等等手段,人为改变茶汤的颜色,以冒充优质名茶。这不仅影响到正品的声誉,更是对消费者的权益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但是,经过人为处理的茶叶,在经过几次冲泡和品尝后,其本质会很快显现。因此通过观察茶汤及口味的变化,能够高效地识别出茶叶的品质。

3.2 茶汤色差反映茶叶品质

对于同一品种的茶叶而言,茶汤的色差能够直接反应茶叶的品质。以普洱茶为例,茶汤呈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则表明鲜叶采制及时,杀青恰当,干燥迅速不受沤的优质晒青毛茶汤色,早春茶常见此汤色。随着生茶的不断陈化,汤色逐渐变为杏黄明亮。而当呈现黄汤时,即晒青毛茶汤色黄而无绿色,则表明晒青茶在加工时,杀青叶湿热“闷黄”或揉捻叶受沤变黄的表现,属不良茶品。

通过茶汤对茶叶进行品质鉴别,需要具备深厚的茶叶知识。对于广大群众而言,茶叶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在购买茶叶时仅仅凭借感觉,而不法商贩在销售的过程中,往往会利用优质的试用茶来让消费者辨别,真正的包装中却是经过处理的次品茶叶。因此,质检工商部门,应当建立起茶叶销售和追踪的信息管理体系,对于问题茶叶进行追根溯源,并禁止不法商贩从事茶叶生产和销售行业。只有消费者有信得过的品牌和检验,才敢放心大胆地喝茶。

3.3 消费者偏好决定其对茶汤色差的感官认同

茶的感官品质也是一个主观的感受,它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和认同。首先,消费者必须对不同的茶叶有基本常识性的了解,如优质的绿茶、红茶的茶汤颜色一般是什么样子的,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如何变化。其次,消费者都有自己喜爱的茶叶品种,对茶汤的颜色也是一样。对于自身偏好的茶来说,其茶汤的感官品质也是最高的。因此,从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讲,只有消费者具备辨别茶叶标准茶色的能力,才能客观反映茶的感官品质。

对于茶叶生产和销售企业而言,通过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普及茶叶知识,能够更好地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例如,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可以根据其喜好的茶叶,赠送“品茶知识卡”,图文并茂地宣传其所买茶叶的特征,茶叶辨别方法,品茶技巧等等。特定消费者都有一定的茶叶偏好,并长期保持不变, 一旦消费者学会了识别自己喜爱的茶的方法,那么对于后续的销售而言,能够跟进一步与消费者进行品茶及茶文化层面的交流,增进消费粘性。

4 结语

茶汤的色差存在于不同品种的茶叶之间,也存在于同种茶叶的不同产品之间。茶汤的色差是特定茶叶的特色,因此不能以色差来直接论定感官品质的好坏。同时,茶汤的感官品质是人的主观判断,反映的是个人对茶叶的偏好,因此感官品质必须与消费者的偏好紧密联系。此外,通过茶汤能够判断茶叶的品质,消费者必须对自己偏好的茶叶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进行所谓的品茶。同时也是作为一种防伪的方法,避免自己受到欺诈。

参考文献

[1]方元超等.茶汤色、香、味的变化机理及提高茶汤品质的方法[J].冷饮与速冻食品加工,2000(4).

[2]孙庆磊等.不同浸提方法对茶汤品质的影响[J].茶叶,2005(2).

篇7

关键词:英美文学;茶文化;文学性;交织与融入

1英美国家茶文化的流入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起源于中国,并在中国发展壮大,在唐宋时期中国的茶叶大量远销海外,受到西方国家的欢迎,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只有贵族才有机会享受茶叶。在当时的欧洲,尤其是在英国,中国的茶文化迅速发展普及,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那个时代的茶叶在欧洲国家是一种奢侈品,贵族和皇室都将茶叶作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茶叶受到人们的狂热的追捧。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茶叶也渐渐由欧洲的上层社会走向普通民众,当时欧洲的知识分子将他们对于茶叶的喜爱表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在当时的文学界形成了一股风尚。伴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欧洲的殖民扩张,茶叶被带到了美国,但是由于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人们都在一个快节奏的状态下生活,茶叶很难融入美国人的生活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不喝茶,只是喝茶不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更愿意去和红茶等饮料。但是,英国作为一个进行过广泛的殖民扩张的国家,其文学对欧美大多数国家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的茶文化对美国的文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2茶文化的文学性在英美小说中的交织与融入

文化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文化不断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影响。茶文化在进入欧洲社会以后,就迅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欧洲文学多以贵族的生活状态为题材,反映当时的社会。在欧洲文学中,茶文化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出现了一大批热爱茶文化的作家,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2],她是英国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十分喜欢茶文化,几乎达到了狂热的境界,而且她不仅对茶艺、茶桌文化有着很深的见解,而且她对茶文化的文学性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在她的作品中大多是描写当时英国贵族的生活,且多以女性的婚姻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当时最真实的英国社会面貌。在她最富盛名的作品《傲慢与偏见》中,以农场主贝纳特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和英国贵族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为线索,文中有很多关于沏茶的描写,尤其是每次家里来尊贵的客人时,都是最得宠的大女儿简去沏茶,而伊丽莎白只能被安排去煮咖啡,这就明显的表明茶是当时英国社会地位的象征,也说明了茶文化对英国作者阶层的影响。这样的情节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也有着体现,作品中沏茶代表了身份和地位的高贵。在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关于茶文化的描写,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体会到茶文化对当时社会的作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茶文化在当时的社会中有着深刻的寓意,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欢迎。

3茶文化的文学性在英美文学诗歌和散文中的交织与融入

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小说中,还体现在英美诗歌和散文中。我们熟悉的法国作家安莫洛亚,在他的诗歌散文中有大量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在他的作品《拜伦传》中,拜伦是一个对茶文化的喜爱近乎狂热的人,在他的生活中,只要有茶,其他的好酒好肉等任何东西都可以抛弃。出身贵族的拜伦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他对艺术和美的事物有着最崇高的追求,他认为茶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任何事物在茶面前都显得平淡无奇,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茶。拜伦对茶的这种狂热的追求正是当时英国贵族社会的价值观的一种反应,说明了茶在英国人生活中有崇高的地位,人们都以茶文化为荣。另一方面文章也是通过茶来表示拜伦的与众不同,衬托他高雅的情趣和尊贵的身份。除此之外,在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诗文中也有大量关于茶文化描写[3]。学来的作品中写了大量英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他们悠闲自在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休闲时刻就是品茶的时候,英国人常常在聚会中一起品茶,谈论茶文化。除了这些放映英国的诗词作品,还有很多诗人用自己的作品来咏茶,雪莱就曾经写了一首关于中国茶文化的文章,他不仅在作品中用大量的辞藻赞美中国的茶,还对茶文化中的沏茶、品茶、饮茶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描写。诗人雪莱曾经公开表示自己十分喜欢茶文化,甚至表示他对茶文化的喜爱不亚于拜伦,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参加友人的茶话会是他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他的一生都对茶文化十分钟爱。在英美散文作品中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就更多了,在英国散文《四季随笔》中,茶文化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中有大量的篇幅都是对茶文化进行议论和描写的,文章不仅仅从茶文化本身进行描写,还从当时人们对茶文化的看法及评价来体现茶文化的重要性。当时这篇散文一经出版就受到英国茶文化爱好者的强烈追捧。在散文《花园茶会》中,描写了英国人在休闲时参加各种各样的茶话会,这些茶话会都是上层社会人的娱乐方式,展现了茶文化在英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这些作品都表明茶文化与英美国家的茶文化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茶文化为英美文学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英美文学为茶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自从茶文化传入欧美世界就受到欧美人们的欢迎,并与当地的文化相互交织和融入,茶文化进入欧洲人的生活中以后,欧洲人将茶文化与本民族的文化结合起来,融合各自的文化特点,对茶文化进行发展和丰富,并形成独特的茶文化表现形式。此外茶文化对生活的影响还延伸到文学作品中,尤其是热爱茶文化的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大量关于茶文化的描写,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研读,我们可以发现茶文化是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的,并且这种文学性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它们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篇8

关键词:地理标志 文化保护 茶产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识别技术与区域经济贡献评价方法研究”(编号:201210010-3)研究成果之一。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产自特定地区,具有一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本质,并与当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有重要联系的产品。文化保护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核心属性之一,理应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地理标志产品中,知名茶品的质量和声誉特征,深受当地自然或者人文因素的浸润和影响;同时,其发展和受众的接受度也以茶文化为主要载体,因此,茶叶的地理标志特性对文化层面的连带影响尤其显著。

一、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文化保护作用机制

(一)地理标志保护与文化保护具有一致性

地理标志保护强调对于产地特定地理空间环境的保护。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积累等成为文化产生的原因和文化发展的载体,共享的特殊地域,成为地理标志保护和文化保护的一大联系,且这一特点在茶产业中显得更加突出。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所具有的独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社会声誉等等,都带着浓厚的历史积淀。在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中,品牌和声誉的形成中有较大部分源自产品背后的传统文化特质,如传统的制茶工艺、传统茶文化和茶叶传播历史等。一方面,茶文化有必要依附于优质茶叶,以便更好地实践茶文化、宣传茶文化,需要对茶叶进行地理标志保护;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维护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特点,也需要加强对茶文化的保护,两者相辅相成,使得文化保护在地理标志保护的同时得以实现。

(二)地理标志保护有效改善文化保护氛围

地理标志保护的一系列标准对产品生产的环境、工艺、数量、质量等都有较为严格的制约和规范,有效监督和约束产业开发行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现实生活的需求,大多数生产者往往不能够有意识地按照保护古茶的要求合理采摘,也不按照古法的生产方式进行加工生产,而是以高产量换取高收入,这种简单粗放的种植加工方式,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动摇了产品地区优势,更不利于传统茶文化的保留和推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能为传统工艺的存续提供经济诱因与制度保护,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能够带来激励效应

以原产地命名带来的是产品高度的地域排他性。如果将地理标志保护广义上理解为一种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则地理标志保护带来的是区域较为清晰明确的私有权益形式,能在市场力量下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有效避免“公地悲剧”。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可以激发区域相关利益主体对于区域产品文化保护更高的积极性,有效统一自身效益目标与社会效益目标,推动文化保护的执行。同时,可以使产地民众对本地区的文化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文化观念上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形成对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积极社会氛围。

(四)地理标志保护对文化保护产生集聚效应

地理标志保护有效集中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并吸收外部资金和人才,增加所在区域经济实力以及就业机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资源的大量集中又能够将原本散落各地、影响范围小的分支文化积聚到一处,由此增强了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由经济集聚带来的文化集聚,对文化的存续以传承能够起到良好的正向作用。

二、大陆与台湾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对比

大陆和台湾在茶叶地理标志保护过程中存在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文化保护氛围的方式不同

大陆主要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等资格认证,从制度上肯定文化存续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必要性,为文化氛围的形成提供制度诱因,同时能够从正面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但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等资格认证仅相当于一个准入平台,获得认证之后具体如何维持认证并获得持续发展,强化对相关文化的保护力度,各地均尚未形成明确有效的机制。

台湾主要通过将茶文化的传承推广与休闲观光农业有机结合的方式,以观光旅游业发展为抓手强化相关文化保护。具体实施过程中,则是将游览观光与茶叶种植,茶文化展示推广,茶道普及,茶叶食品加工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产销体系,以旅游景点为切入点,利用自身良好的自然条件吸引大量观光客,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茶叶销售、茶文化展示,获取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强化相关文化保护。

(二)提升文化保护成效的方式不同

在大陆,政府主导通过制度制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确保文化保护具备现实基础。出于对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等因素的考虑,在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上,大陆并没有将传统生产工艺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纳入生产流程。

台湾地理标志保护因素在产品竞争力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其制度设计更加注重私人权利,通常由相关权利人或者集体自行寻求保护,经由消费者的集体行动构成对实物产品与文化产品市场的监督,确保文化保护的品质和成效。通过普及电子化认证查询系统以及网上公示等方式,强化信息透明度,发挥消费者对茶产业发展的强大外部影响,为产业文化传承与保障建立重要基础。台湾各茶叶生产地设立茶艺协会来研究制茶古法与茶道技艺的传承,并将散布各县市的同类协会联合起来,构建覆盖全台的信息网络,营造出重视制茶古法与技艺的氛围,借由民间的力量推动古法的保留。这种文化氛围也在价值观上将利润与文化传承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使保护制茶古法被纳入生产流程的考量,为文化保护提供良好的物质支撑。

(三)促进文化对外推广的方式不同

大陆的地理标志产品,往往依托政府的力量向外推广。即使是西湖龙井等知名茶种,也往往由政府主导,通过依托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以旅游带动茶产业发展的方式向外推广。另外,随着国际市场日益增长,部分茶叶产品依托政府对外签订的贸易协议,实现打开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

台湾以消费者需求作为市场导向,在产品包装方面迎合消费者的爱好与习惯,并引导出“全民品茶”的风潮,增强茶产业在各个年龄层次的影响力,开拓市场空间。同时,通过建立品牌,发展连锁企业,引导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倾向性,再以程序化和标准化的服务促成购买行为,保证了经济效益,巩固了茶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物质基础。

三、台湾地区经验对于大陆的借鉴意义

(一)深度挖掘休闲茶业的资源潜力

休闲茶业在台湾茶商的运作下逐渐成为台湾休闲产业中的“新兴产业”。目前,台湾的观光休闲茶业主要是以自然生态资源集合茶叶产业文化,利用经营理念营销休闲茶业,将茶业从第一产业产业提升到与第三产业结合,并通过这种有效整合多种资源的模式,使得文化保护能够长期持续的进行。大陆有良好旅游资源的茶产地,可效仿台湾发展架构,推动形成适合当地的具体作用路径。

(二)充分发挥文化研究的引领作用

台湾本土茶文化源于闽粤工夫茶之好客随俗风尚,融入江南文人茶之风雅。20世纪70年代,台湾在传统茶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突破,引导、兴起“茶艺馆”的卖茶、饮茶模式,引导年轻人喝茶,并把喝茶、斗茶、品茶作为一种流行时尚,同时带动了民俗艺品、陶艺品、国乐及仿中国古典建筑之怀古风潮,拓展了茶器艺术的视野。台湾茶文化的研究积极引导了茶叶消费、刺激了茶叶生产。借鉴此,大陆应加强文化保护的成效,明确该文化的鲜明特性,以确定正确的保留方式和发展策略,形成联动效应,而不是把各产业作为独立个体来看待。

(三)积极拓展激励机制的作用空间

台湾的原产地产品发展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强调文化影响力的普及力度,注重全民参与。通过将茶叶产品与茶文化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在茶产品市场竞争镇中,相关利益者充分认识到文化带来的茶品竞争力,将茶产品利润和文化价值等量齐观,使得经济利益相关体在对利润的诉求中,更注重对文化的保护,发挥市场经济对个人行为的激励作用。借鉴于此,大陆应在政府主导推行文化保护的同时,加强拓展激励机制的作用空间,通过强化相关利益者的文化保护意识,发挥民众自觉参与文化保护的主动性。

篇9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又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贸易和消费国。“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茶叶产业是六安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六安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介绍“六安瓜片”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六安瓜片”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六安瓜片;竞争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63-03

1 “六安瓜片”茶叶的概况

“六安瓜片”产于皖西大别山区六安市的金寨、霍山县及裕安区,属淮河流域,光照充足,气候湿润,相当适宜茶树的生长,是安徽省两大重点产茶区之一。六安产茶始于秦汉,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茶产业是六安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的特种茶类,采自六安当地特有品种,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瓜片的采摘时间一般在谷雨至立夏之间,较其它高级茶迟半月左右,待新梢长到一芽三、四叶时,将茶叶和茶芽用手一一攀下,嫩芽炒“银针”,叶片分老嫩片,炒制“瓜片”。六安瓜片的成品,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深受广大饮茶爱好者的青睐。六安瓜片是国内诸多名茶中惟一去梗、去芽仅用茶树嫩梢叶片炒制而成的茶叶,制作技艺绝妙。而且通过近几年的工艺创新,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六安瓜片在所有绿茶当中营养价值相当高,因为全是叶片茶生长周期长,茶叶的光合作用时间长,茶叶积蓄的养分多。如表1所示,六安瓜片内含有非常丰富的化学成分,儿茶素含量及非醋型儿茶素比例、茶多酚含量较高,从而形成了六安瓜片“醇厚、甘稍、耐泡”的滋味特征。与其他茶叶相比,瓜片还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具有较强的预防龋齿、降血脂、抗炎症、抗衰老以及减肥和防癌的作用。

2 “六安瓜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小农经营格局分散,茶农的组织化和机械化程度低,无规模效益。

六安地区的茶园种植规模与全国水平相比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与福建的安溪、云南的普洱等产茶大市却相差很多,而且茶叶产业的规模小。虽然自然资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却没有被很好的利用以发展大规模茶树种植。

当今国内茶叶生产的主流模式是大规模的茶园生产,而六安瓜片的生产主要是以家庭手工为主,大量小规模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对劳动力投入依赖程度高,机械化普及水平低,导致六安瓜片在生产规模上处于劣势。

由于受到规模的影响,茶叶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也较低。六安瓜片的生产和加工是主要是自主生产的茶农,茶区分散,低水平加工,茶产品种类较少,质量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就很难形成,这种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加上市场管理体制不健全,容易出现以次充好和假冒伪劣产品,成为发展生产、增加销售、扩大出口的严重障碍。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家庭小生产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不对称限制着生产,也影茶叶的市场流通。茶农缺乏中介服务,他们面临的主要是集市贸易以及茶叶收购站形式的初级市场,无法参与国内市场的大循环,更不用说与国际市场接轨。

(2)茶叶生产科研投入不足。

对茶产业而言,科研投入主要包括良种茶树育种栽培,有机肥及生物农药的研发及应用和相关的技术支持等等。六安地区有相当一部分老旧茶园基础比较差,由于良种化程度低,田间管理落后,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水平不高,所以科技对茶叶生产的贡献率相当低下。加之对科研开发的投资不够,茶叶资源利用不足,精、深加工程度不够,高附加值的产品稀少,所以茶叶制品基本上都是初级产品或原料性产品,效益不理想。

六安瓜片的种植过程中对化肥及农药使用水平较高,很多茶农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同时为了节约成本,给茶树杀虫除菌都使用毒性残留高的农药,而很少使用生物有机肥农药。由于一家一户的生产规模小,大部分茶农又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造成了茶叶中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比较大,卫生质量不过关,缺乏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欧盟、美国等国家(地区)先后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卫生要求,这些新的绿色壁垒或技术性贸易壁垒极大的损害了茶叶的出口。

(3)销售渠道窄,茶业电子商务空缺。

目前,六安瓜片仍然沿袭旧的生产和管理模式,仍然处于“有什么,销什么”的发展阶段,“原料”仍然是茶叶生产和销售的核心要素,缺少深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茶产业的生产、销售决策仍然是靠近产茶地。在江浙等经济发达省份,茶农是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善于把握市场行情,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而六安茶叶产品销售主要是通过茶叶企业向各个散户收集原料,出售初级加工产品为主。这种销售模式狭窄单一,容易导致茶农与市场脱节,处于被动的不利状态,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茶业行业是我国较传统的行业,目前的经销形式是以坐店经营、关系营销等为主要的经营方式。近些年互联网飞速发展,但六安在茶叶电子商务领域却几近空白。目前互联网上的有关六安瓜片企业的网站,关于茶叶的信息只局限于少数茶叶产品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而关于茶叶的特性、价格及生产加工方面的信息甚少,传统的茶叶行业和新兴的电子商务还没有有机的结合起来。

(4)茶叶品牌意识差。

六安茶叶历史悠久,品种丰富,但却没有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力的品牌,尤其是高档茶市场上竞争力更是捉襟见肘。长期以来,六安茶叶乃至整个中国茶叶市场都陷入一个“有姓无名”的怪圈里。有姓,是指茶叶有品种,目前只要说到茶的名字都以茶的产地出名如:六安瓜片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自己的品牌,一直以茶叶的产地作为品牌,产品的名称却没有办法脱离产地来独立。但说到英国红茶,人们想到的都是“立顿”、“川宁”这些品牌。

茶商在出售茶叶时的定价标准主要是茶叶产地和炒制技术,品牌意识淡薄。六安有很多分散的小规模茶厂,个体化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六安市场上所有的茶叶都叫“六安瓜片”,但不同的生产企业又有不同质量的产品,价格的差异也很大,每家茶行都有“特级瓜片”、“一级瓜片”等等分类,却无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很难达到茶叶标准化。市场上有无数家个体茶厂,但缺乏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来将品牌整合。品牌是质量的保证,是消费者的信心所在。名优茶叶的无序竞争,使得消费者对茶叶品牌产生混淆,更不要说对品牌的忠诚度了。

不仅仅在六安,整个中国茶叶市场都处于一种有名茶但无名牌的境地,中国茶叶的产业发展仍然处在依靠产品竞争的阶段,必须要加强依靠品牌竞争的意识。品牌的整合就是要把茶叶市场上的资源、资本、技术和人才综合起来。小型的企业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根本无法做到资源整合,只有发展龙头企业,才能打造出知名度高的茶叶品牌。中国茶叶长期以来虽然销售量大,但利润率很低,利润空间很小,就是因为没有品牌,所以缺乏竞争力。茶叶是一种商品,商品就是要依靠品牌去竞争,打造名牌产品,才能进一步拓展市场进一步提升六安茶产业竞争力。

3 如何提高“六安瓜片”的市场竞争力

(1)完善茶叶生产和销售的组织制度。

六安瓜片的生产和经营分散的现状已经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提高茶叶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不仅是实现茶叶品牌化经营的需要,也是提高茶产业竞争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最适宜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即茶叶公司通过土地承包形式在产区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在自主生产的同时,还与各分散的农户签订合约,由基地公司向农户提供优良的茶树种苗、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适时向农户进行培训、指导,对分散的农户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这样既提高了农户茶叶的品质又能增加茶叶的产量。农户产出的茶叶再由基地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规模化的生产、加工又能促进机械化操作的普及,减少人为因素对茶叶的标准造成影响。通过这种模式,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增强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保障了农户的基本利益,提高茶农的收入。把茶农的利益与茶叶公司的利益紧密相连,提高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扶持茶业龙头企业,增强品牌整合能力。

茶叶品牌战略的实施,应当与大企业集团战略相结合。目前六安瓜片的生产仍是一家一户小企业分散管理,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形式和产业化生产能力,就很难直接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品牌整合能力低是六安瓜片茶业多年没有创建知名茶叶品牌的主要原因。品牌整合能力实际上是一个资源整合、技术整合、资本整合和市场整合能力,分散经营的小型企业不具备这种能力,而龙头企业是集科技开发,市场开拓,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经济实体,具有强大的品牌整合,能开发和引导市场的方向发展。

目前在六安瓜片茶的市场上还比较缺乏具有强大实力的龙头企业,因此必需大力培植,加快形成市场、龙头企业、茶叶基地的农户连成一体的的茶产业实体。龙头企业必须有自己的原创品牌,“六安瓜片”只是一种知名的茶叶商品产地品种,它不能作为一种品牌,更不能代表产品和企业的形象。企业已有了产地品牌,还需要有证明商标,人们才能知道该产品是真正的六安瓜片茶了。品牌代表了企业的商品质量和信誉度,消费者购买品牌产品,实际上购买的是信任的产品质量、管理和服务。通过龙头企业的引导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品牌效应,带动“拳头”产品,扩大规模、上水平、上档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使六安瓜片走向国际市场,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茶叶品牌。

(3)推进高新技术的运用。

六安瓜片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与加工工艺、品种更新、产品优化、产品深度开发等技术性因素有直接关系。技术因素在六安瓜片的生产中至少有以下三个重要方面:首先,优良的种植工艺、加工工艺等技术性因素是六安瓜片产品质量的根本保障,六安瓜片正是因其特定的种植环境、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而得名;其次,品种更新、创新工艺有助于实现产品优化和产品深度开发,即能在传统的六安瓜片茶成品之外,扩宽加深其产业链,生产高附加值的茶叶开发产品,如茶饮料、茶保健品、茶药品等等;再者,在茶叶的对外出口过程中,面临着日本、欧盟等主要出口地区日益提高的技术壁垒,在六安瓜片的生产加工中采用高新技术,是一个有效的应对策略。

(4)充分发挥旅游文化资源优势。

相较于黄山毛峰等其他名茶,六安瓜片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在于其不仅只有优质的茶叶产品,还有深厚的茶文化、优越的人文环境为依托,这极高地提升了六安瓜片的文化品位,增强了六安瓜片在消费者心目中美誉度。人们品茶,其实品的是一种文化,先有了文化,才有了滋味的绵长。也就是说,因为有了茶经、茶诗、茶词漂浮在茶雾上,茶,才有了独特的味道。人们爱茶,热爱的当然不仅仅是茶香,更多的是爱它的品质。具体说来,六安瓜片的发展,应该构建在六安茶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构架之中,形成三者相辅相成,互助互利的良好局面。

六安不仅是产茶大市,而且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六安瓜片的品牌推广要与六安当地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让广大旅游者可以亲身接触、了解六安的茶叶,切身感受六安瓜片的种植、加工,切实感受其感官品质。因此,旅游者不仅成了六安茶叶切实的消费者,而且也成为潜在的推介者,借助于口碑效应带来更多潜在的消费者。大别山地区风景秀丽,生态茶园密布,可以推广茶园生态游、茶厂制茶体验、茶叶品尝会等等活动,建成融观光、品茶、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自然风景区,既能够让旅游者与六安瓜片有亲密的接触,也能推动大别山风景区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产业格局。

参考文献

[1]段传植,谢申海.六安茶叶标准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茶叶通报,2008,(3).

[2]王建安.安溪茶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福建: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7.

[3]齐运东.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J].茶叶通讯,2008,(03).

篇10

关键词:农药残留;农产品质量安全;茶叶;措施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27

1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原因

1.1 频繁施用农药造成污染

农药可分为具有内吸性的和内渗性的,具有内吸性的农药很容易在农作物上发生顽固残留,这些残余下来的药性经过农作物内部系统,随着新陈代谢传播到各个部位,并最终遗留至农产品中。内渗性农药易于分布扩散的特点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危害是遍及农作物的各个器官表里,包括根、茎、叶及果实,因此很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植株本身可以通过自身器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分解这些有毒物质,但因为农药施用过于频繁,农作物有限的分解功能难以完全、彻底地对单一某次用药进行作用,因而逐次累积有害物质,直至产生量变,甚至2次用药时间过短,在上次农药还未得到分解时,就再次受到药物干扰,其累积程度超出了植物自身分解的上限,从而导致分解功能紊乱和丧失。此外,农产品种植户及商家在采摘农产品时,对于农药残留问题的注意不够,致使一些尚存在农药残留的商品流入市场。

1.2 土壤中的残留释放

由于农药在使用时的方法不正确,基本上采用喷洒方式操作,而药水喷洒时的流量、力度、角度等控制不到位,导致药物洒落在土地中,其直接喷洒至目标的比例仅有5%~15%,这些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最终经过2种途径进行转移和变化。由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也有经紫外线照射后分解,将原本有害的农药残留转化为无害物质;部分残留物未能有效分解,从而残留在土质当中,与水分、养分等混合,最终在农作物生长时,经过吸收和新陈代谢的方式进入农作物体内各个部分。其中以DDT、毒杀芬等成分尤具代表性,这些物质由于自身结构过于稳定,很难被分解,作物在吸收之后也难以依靠自身的分解转化功能无害过滤。

2 应对措施

2.1 避免不科学使用农药

2.1.1 根据农药的用途针对性地选择农药种类

农作物灾害根据发生原因可分为病、虫害以及杂草滋生等,其危害程度与出现规律各不相同,而农药的应用作物与防治对象也各有差异,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农药才能有效防治农作物灾害。

2.1.2 用药时机与用药量要合理把握

病、虫害也分为不同阶段,不同阶段的灾害对农药的抵抗力各不相同。要有效防治农作物灾害就必须把握灾害的发生规律,通过实际情况了解灾害的发育阶段,根据其规律来选择用药时机,根据农药的特性来确定用药剂量。如完全成熟的害虫比幼生期的害虫抗药性强,因此要尽量在害虫尚未成熟时使用农药,若害虫已经成熟,则增加农药使用的剂量;杂草也是同理,萌发阶段的杂草抗药性较弱,此时使用农药效果较好,当杂草生长成熟时则需适当增加农药剂量。由此可见把握病、虫、草害的规律与特性十分重要,如果防治较早则可以减少农药用量,从根本上减轻农药残留问题。

2.1.3 严格控制农药剂量

科研人员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各种农药的使用剂量进行了确定,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应当按照这个说明书明确标注的标准来喷洒农药,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用药过多会使农作物无法自动分解农药,造成农药残留量大,甚至污染环境、妨碍农作物生长,但若用药过少则无法完全防治农作物灾害。另外,喷药的方式要灵活多变,根据不同农药的形态使用不同的喷药方式。如使用乳油形态的农药时,可采用兑水喷雾的方式喷洒。

2.2 创新农药生产

由政府方面出台相关的政策,对现有的农药生产进行控制和约束,同时鼓励农药创新生产,即研制和生产低毒、低害的农药产品,同时由农业部门设计相关的数据标准,严格对出厂农药进行检测。其中生物农药代表性较大,其所产生的环境危害和毒性较小,能够有效避免残留。除此以外,针对一些病虫害的防治,着重推广物理防治措施或生态防治办法,尽可能减少化学成分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这也是未来农药生产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

2.3 加强市场监管

须认识到农药残留对社会的危害,并组建专门的人才队伍,包括对种植户、销售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消费者等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树立全民防范意识的同时增强对农药残留的治理能力。由农业主管部门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限制农药的使用,并加强产品质检力度,减少有害产品流入市场。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并实现部门专项管理和整治,对于农药非法生产、销售进行严肃处理。

3 就茶叶农药残留问题作具体阐述

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是世界上茶叶出口国中超标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就使得我国茶叶出口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同时也造成了消费者的购买隐患。以下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作具体的分析。

3.1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来源

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来源有2个方面。直接喷洒农药,其中部分农药留在叶片表面,部分农药渐渐渗入茶树组织内部,在日光、雨露、湿度、茶树体内酶类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分解和转变成其他无毒物质,如果在这些农药还没有被完全分解时便采收下来,这种鲜叶经过加工后制成的茶叶中便会含有农药残留;间接来源,间接来源主要包括3个方面: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喷洒过程中约有80%会流失到土壤中,易被茶树吸收;由水携带,一些水溶性较高的农药会随着茶树用水灌溉时转移到茶树上;空气漂移,农药喷洒在叶片或土壤表面后可以通过挥发进入大气中,或吸附在大气中的尘粒上,或是成气态随风转移。这些被吸附在尘粒上或直接随气流转移的农药会在一定距离外直接沉降或由雨水淋降,构成茶叶芽梢中的农药残留。

3.2 应对措施

针对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成因,个人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农药残留问题:

3.2.1 从源头上解决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

加强技术宣传,普及茶园安全质量的知识,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农药在茶叶中的使用规定,要向基层技术人员和茶农进行宣传指导。在病虫害的防治上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策略,大力提倡生物防治,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和用药次数。

3.2.2 建立健全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的保证体系

茶叶从生产、生产资料供应、质量检验、流通渠道等环节的体系都应得以健全。产业生产管理部门应加强普及科学种茶、科学加工以及科学销售的知识;茶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茶叶品质的监督检查,严格控制茶叶品质,严把质量关。

3.2.3 加强科技投入

国家有关领导部门应予以立项,加大茶叶中农药残留监测技术的投入经费,以确保我国茶叶产业化能在现有基础上有进一步提高。

4 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点是农产品质量问题,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刻不容缓,希望以上论述对解决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刘牛.四川省农药残留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