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泡沫最初发生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泡沫最初发生的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投机性泡沫的反馈理论是广为人知的,它是一个科学术语,通常被称作恶性循环、自我实现预言、一窝蜂现象。尽管投机性泡沫一词在一般叙述中有不止一个含义,但通常指这种反馈。
反馈理论的一个最流行的说法,是建立在适应性预期基础上的,这一说法认为,发生反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增长,产生了对未来价格增长的预期。通常认为,这种反馈是对价格持续增长模式的反映,而不是对价格突然增长的反映。
投资者信心反馈理论,在当前的股市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能是由于情绪因素才发生反馈的,情绪因素与预期及信心都不相关。经济学家康普贝尔和约翰·科其雷恩提出了习惯形成理论,该理论也能解释股市放大的反应过程。在他们提出的模式中,人们慢慢习惯了从股市高涨中预期得到的高层次消费。股市上涨后,人们就会经历高水平的消费,但还没习惯。在股市中赚了钱的投资者,可能愿意冒更多的风险,因为他们相信,如果投资损失要求放弃高水平消费,他们能够做得到。因此,在高价时持股的意愿,扩大了价格催化因素的作用。
不管哪一种反馈理论在起作用,投机性泡沫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也不可能永远扩大,当这种需求停止时,价格增长也会停止。根据预期反馈理论的说法,在需求停止时,我们就会看到股市的下降,即泡沫破灭,因为投资者认为股市不会继续上涨,没有理由继续持股。然而,反馈理论的其他说法并没有提及泡沫的破灭,因为他们没有对持续增长的价格作出预测。
实际上,即使是反馈理论的最流行说法,也没有认为泡沫会突然破灭。因为投资者需求多样化,对过去价格反应的不可预测性以及投资者之间同步性的缺乏,都会支持泡沫的存在。此外,过去价格变化所产生的入市还是出市的诱惑,不可能仅由最近的价格变化决定。投资者在判断近期股市的表现是否有诱惑力时,可能会回顾一下几天、几周或几个月的价格变化。因此,这种简单的反馈理论和摇摆的价格变化模式是一致的。
对于任何一种反馈理论来说,都可能意味着发生负泡沫,即反馈向反方向发展,由于最初的价格下滑使投资者失望,引起价格的进一步下滑。价格继续下滑直到不可能再继续下跌,这时人们没有理由远离股票。尽管如此,如同正泡沫一样,这种破灭也不是突然的。
投机性泡沫的庞氏骗局
要证明投资者产生高度信心和热情的价格反馈机制是金融市场中一个组成部分,确实十分困难。我们可能会有一个自然的印象,认为投资者表现出的热情,是对过去价格增长的反映,但是,我们看不到有力的证据,能够证明反馈确实影响了他们的决策。
为了证明这种反馈机制确实在金融市场中发挥了作用,看一下庞氏骗局或金字塔骗局的实例,会很有帮助。在这种骗局中,骗局制造者“创造”了从当前公认的投资收益到未来投资收益的正向反馈。这种骗局已被多次使用,政府不得不宣布其违法,然而,这种骗局仍在流行。这种现象很有趣,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受控实验,表现出的是在正常的市场状态或实验性质的心理学家实验室中并不明显的反馈特征。
在一个庞氏骗局中,骗局制造者向投资者许诺,投资便能赚得大量收益,但是投资者的捐款,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进行真正投向任何真正的资产。相反,骗子将第二轮投资者的捐款,支付给最初的投资者,将第三轮投资者的捐款,支付给第二轮投资者,依此类推。庞氏骗局吸引了最初的投资者,当这些投资者赚得大量钱后,便将自己的成功故事讲述给另一轮的投资者,依此类推。
骗局的名字来源于一个著名的实例,这个实例是由查里斯·庞氏1920年在美国操作的。这一骗局注定要终结,因为投资者不可能永远增长下去,骗局的策划者无疑是知道这一点的。策划者可能希望不付钱给最大一轮投资者便退出,然后逃离法律的制裁。
我们知道,庞氏骗局成功地使策划者变富,至少在被逮捕前是这样。1920年,查里斯·庞氏在7个月内吸引了3万名投资者,开出了总价值在1500万美元的票据。在最近的一个著名事件中,家庭主妇雷吉米·勃汉姆在阿拉斯加的一个乡村小镇上,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她许诺说,投资者在两个月之内会拿到50%的收益,这个骗局1989年至1995年吸引了来自42个州的1200名投资者,总收益在1000万至1500万美元之间。
作为其策略的一部分,成功的庞氏骗局向投资者编造故事表明赚大钱的可行性。在这些庞氏骗局中有一个重要的现象:最初的投资者对这些骗局是持非常怀疑态度的,因此,只进行了少量的投资。如果只是直接向人讲,而没能证明别人已经赚了许多钱的话,这一骗局还不足以吸引大量投资者,直到投资者看到别人已获得大量收益时,才会对这一骗局真正充满信心。
这些所谓的投资回报,实际上仅仅来源于新加入的投资者,而在这些骗局暴露之前,这种投资回报通常是不断上升的。当然,骗局制造者会公开否认投资回报来自新投资者。许多人在后来仍相信这些骗局,这一点似乎令人十分不解。对于旁观者来讲,相信这些骗局是十分愚蠢的。但这也表明了,别人赚得巨额钞票的现象,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许多人来讲,别人赚了钱是很有力的证据,支持自己加入庞氏骗局的投资事件中——这些证据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对这些投资事件所进行的最有力的判断。
自发性庞氏骗局的影响
从上述的实例可以推测出,庞氏骗局的反馈机制的确在发挥作用,而且没有经过骗局制造者的特殊设计。即使在整个股市中,操纵者没有捏造虚假的故事或故意地欺骗投资者,关于股市的神话也随处可见。当价格多次上涨时,就如同在庞氏骗局中一样,投资者会在股市的价格变动中获得回报,仍旧有许多人(实际上,股票经纪人和整个互助投资业)从讲述股市会进一步上涨这类故事中获利。
篇2
关键词:资产价格;金融危机;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微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132-03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再次认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但是,金融危机往往更大程度上是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引发的,而并非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所引起。然而,传统金融监管的重点是金融机构行业准入、持续经营和行业退出的合规性监管,防范的是金融市场交易一方金融机构的违规操作,即目标是平衡金融市场交易双方的力量以达到均势和公平。但诸如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是金融交易双方的非理易结果,需要的是对市场交易双方非理易行为的矫正。金融危机往往源于金融资产价格泡沫,传统资产价格泡沫研究所提出的对策往往寄希望于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然而我们认为,通过金融监管和微观调控措施更能节约调控成本。因而,我们有必要结合金融资产价格理论和金融监管理论重新审视金融监管的目标体系和监管内容、监管方式。
传统监管理论主要强调对金融机构行为的监管,出于金融市场交易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垄断等所形成的市场不公平交易及不能反映真实交易信息的价格,没有系统提出对市场非理易价格的监管,即实际应是对交易双方的监管,对非违规行为的监管,或对个体和集体非理易行为的监管,也没有系统提出针对这种情形监管者能够采取的适当策略选择集。而我们认为,金融市场交易价格的判断基于预期,即便在充分信息条件下,交易的主观性也很高,主观判断受到太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情绪的影响,很难做到理想的理性承担,因而金融市场的过度预期(包括过度乐观、过度悲观预期)条件下的非理易行为是导致金融市场波动的重要原因,也往往会因此通过传导效应导致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和更大范围的经济秩序不稳。这种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在没有交易者违规条件下并不是传统金融监管和调控的对象,但是其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威胁是现实的,并且通过具有时质性的宏观调控措施予以较高的成本。因此,我们认为,应使金融资产价格监管成为金融监管机构新的重要监管内容,并研究相应的具体监管方式,通过微观调控措施减少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降低调控成本。
一、金融资产价格泡沫、金融危机与市场失灵
从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到2007年起始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17世纪荷兰郁金香事件到最近的次贷危机,每次的金融、经济危机都存在资产价格波动和价格泡沫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信用经济条件下,资产价格泡沫与资产抵押信用相结合,从而使资产价格泡沫与信用和金融体系联系在一起。因而,资产价格泡沫问题也成为众多金融学者、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对于金融资产价格及金融资产价格泡沫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金融资产价格产生机理,一般认为资产价格泡沫是金融市场的一种常态。最初的研究认为资产价格泡沫产生于投资者的理性预期与投机行为(Diba & Grossman,1988;De Long,1990)。比如,当部分资产供给弹性有限时,其供给将有可能在特定时期出现短缺,在理性预期驱使下其价格可能出现泡沫性上涨,甚至高于其替代资产价格(Blanchard & Fisher,1998);理性预期相关的资产价格泡沫也可以用市场投资者的数量和投资者生命预期进行解释,如具有无限市场投资者和有限投资者生命预期条件下,资产价格存在理性泡沫的可能性(Tirole,1985;Weil,1989)。但是,我们发现理性泡沫的概念更多地是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因为其对许多现象缺乏解释且实践中较难检验基础价格与价格泡沫的差异。非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理论则从新的视角考察资产价格泡沫产生的机理。非理性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可能源于投资者对于社会热点投资预期收益的过度乐观情绪及其相互影响、激励(Summers,1986;Shiller,1990);也可能源于噪声交易者对投资收益预期的过高估计(De Long & Shleifer,1991);或者源于投资交易者“买涨不买跌、卖跌不卖涨”的资本市场价格正向反应交易特征(De Long J.B.,Shleifer A.,Summers L.H. & Waldmann R.J.,1990;Jones S.,Lee D. & Weis E.,1999);或者源于“从众”交易决策所导致的价格波动(Topol,1991;Lux,1995);或者源于投资者对于收益预期过度乐观的传递作用(Scheinkman & Xiong,2003)。从信息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的角度也可以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或泡沫的产生做出解释(Allen & Gorton,1993;Hong & Stein,2003)。另外,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系统论、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为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问题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许多学者开始从协同论、突变论等角度分析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Frankel & Froot,1986;Brock & Hommes,1998;Carl Chiarella,Roberto Dieci & Laura Gardini,2006)。
通过上述关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或泡沫问题研究的认识,我们发现,尽管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产生机理的解释存在差异,但上述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理论均认为在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是一种常态,在不违反现有交易规则的前提下仍然会产生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即现有交易规则并不能有效防范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尽管自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以来针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曾间断,但是金融危机仍然呈现周期性的现实。只要资产价格泡沫产生与消失的演化过程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之内,就不会引起金融、经济大范围的波动;但是,一旦资产价格泡沫得到较长时期和较大程度的积累被大幅度地放大,并且不能或没有得到有序释放,而是通过短时期、突发性的方式破灭,则会引起较大范围和较大程度的波动。而且由于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与破灭无论源于理论或是非理性因素,都是金融市场自身运行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在没有交易者违规条件下金融市场交易过程中产生的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市场在控制泡沫产生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恰恰是金融监管介入的原因。
许多研究也提出了应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问题的措施,但是,目前所提出的这些应对措施多倾向于运用货币政策手段进行治理,尚未见到明确、系统通过金融监管方式应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
二、金融监管与金融资产价格监管
金融监管和通过货币政策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是政府在金融市场领域发挥干预职能的主要方式。传统上对于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认识侧重于对金融机构市场行为的监督管制。对于金融监管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和监管方式,最早涉及金融监管领域的概念是“最后贷款人”(Thomton Herry,1802),强调通过中央银行等政府机构的干预以避免挤兑和金融机构链式危机的发生而给经济造成大的影响。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支撑为公共选择和市场失灵。经济周期会引发信用危机,从而暴露出金融的脆弱性特征(H. Minsky,1985;Kindleberger,1985);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中介职能也是其脆弱性的根源(Friedman & Schwartz,1986;Diamond & Rajian,2001);另外,危机还有在金融中介机构之间传递的特点(Cagan,1965;Kaufman,1996)。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有必要通过金融监管以弥补市场失灵(Fisher,1933;Stiglitz,1981;Varian,1996)。并且金融监管的介入在实践上发挥了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Anna Schwartz,1988;Zenta Nakajima & Hiroo Taguchi,1995)。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观点同样应用到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分析领域,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成为需要进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原因,从而能够维护公平的市场交易,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Diamond & Dybvigr,1983;Stigliztz & Weniss,1981;Walsh,1995)。基于信息与博弈理论的分析强调需要通过信息披露监管以提高信息对称性,但是,正如我们在上一部分内容当中所分析的那样,许多情况下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和泡沫的出现并不是由于在信息方面的金融机构或投资者违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针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或泡沫的金融监管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监管,而是将会具有更加广泛的职能。
尽管目前的许多研究在分析了金融监管介入金融交易过程的必要性之后赋予金融监管一些具体的职能,但是,这些监管措施均针对在信息披露、市场准入、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交易准则、交易范围和交易规模等方面违规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违规的交易行为,尚未见到明确提出通过金融监管直接应对理性和非理性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及价格泡沫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
我们认为,传统金融监管关注违规监管,而完全非违规的理性与非理性价格泡沫属于市场交易行为的结果,尽管存在市场失灵,但涉及监管机构对市场交易和市场价格的干预。这种监管没有较为明确地列入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范围,然而其危害是非常明显的,也是历次金融危机和现代经济安全最大的威胁。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表现出金融市场交易活动中的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是金融乃至实体经济在内整体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扩展原有金融监管的主要职能,实施针对金融资产价格的金融监管应成为金融监管变革的一个方向,并应明确列入金融监管范围、详细具体措施。
三、经济调控成本与微观经济调控机制
除了金融监管以外,通过货币政策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是政府在金融市场领域发挥干预职能的主要方式,在应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领域里,传统理论与实践都倾向于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的方式进行。但是,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在应对资产价格波动风险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从而会贻误调控时机、增加调控的负面效应、提高调控成本;而通过金融监管的形式应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经济安全带来的影响会更加及时、有针对性和减少调控成本,因而有必要赋予金融监管以新的、更强的金融资产价格监管职责。
根据传统意义上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的认识,只有资产价格大幅度和大范围偏离价格基础才能被认为存在资产价格泡沫。金融资产价格泡沫传统治理模式往往在资产价格泡沫已经形成或其形成的趋势已经非常明确时采取相应措施,并且主要依赖货币政策调控,采取提高利率、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债券等具体措施减少流动性。但是,货币政策措施在治理金融资产价格泡沫问题方面却缺乏及时性和针对性。一方面,实施货币政策的时机往往已经有较为明显的泡沫显现,错过了初期治理的时机,并且货币政策效果的显现也存在时滞,这都将会提高现实经济损失和治理成本;另一方面,应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不仅影响资产价格,其覆盖面将远远超出政策目标范围,使得产业资金需求、创新资金需求都受到相应影响,波及较大范围正常运行的资金链,产生较大的治理政策副作用,增加了宏观经济的治理难度。根据我们的分析,在治理金融资产价格泡沫问题方面赋予金融监管机构更大的职能责任,以金融监管的模式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进行微观调控则可以降低治理成本,具有及时性和针对性的优势;通过建立对于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等核心和主要金融、融资抵押物、金融相关资产价格监管体系,形成资产价格泡沫预警系统,及时预测资产价格泡沫的发生,根据泡沫发生程度、范围和趋势、发展速度做出分级预警(比如以绿、黄、橙、红等颜色由低至高进行程度预警),并采取不同的市场干预措施(比如风险提示、市场价格警示、交易限制措施、交易参与、价格限制措施等价格干预和影响)及时化解资产价格泡沫威胁。
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对宏观经济形成威胁。如果在宏观经济层面进行调控和治理,一方面,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不能在泡沫产生初期发挥效力;另一方面,在泡沫演化成为宏观经济失衡时,则已经贻误早期防范的时机,增加了经济损失和治理成本。因此,我们认为,通过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资产价格的监管和相应的微观调控机制,能够及早防范这一对宏观经济的潜在威胁,降低经济调控成本。
参考文献:
[1] 李成,龚杰.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金融监管制度变迁解读[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
[2] 刘凤元.资产价格泡沫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3] 潘志刚,李忠民.西方金融监管理论演变文献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6).
[4] 文彬.信贷扩张、资产价格泡沫及在中国的经验分析[J].经济问题,2007,(11).
[5] 吴卫星,汪勇祥,梁衡义.过度自信、有限参与和资产价格泡沫[J].经济研究,2006,(4).
[6] 杨爱文,林丹红.金融监管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2,(3).
[7] 叶静雅.资产价格泡沫理论综述[J].皖西学院学报,2008,(4).
[8] Allen,Franklin,Gorton and Gary.Churning Bubble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3,60(4):813-36.
[9] Carl Chiarella,Roberto Dieci,Laura Gardini.Asset Price and Wealth Dynamics in a Financial Market with Heterogeneous Agents[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006,30(9):1755-1786.
[10] De Long J.B.,Shleifer A.,Summers L.H.,Waldmann R.J. Positive Feedback Investment Strategies and Destabilizing Rational Expectations
[J].Journal of Finance, 1990,45(2): 379-395.
[11] Jones S.,Lee D.,Weis E.Herding and Feedback Trading by Different Types of Inference on Cointegra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Demand
for Money[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9,52(2):169-210.
[12] Jose A. Scheinkman, Wei Xiong. Overconfidence and Speculative Bubbl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3, 111(6):1183-1219.
[13] Kaufman,G. G, Bank Failures,Systemic Risk and Bank Regulation. CATO,Vo. 1996,(16):17-45.
[14] Lux T.Herd Behavior,Bubbles and Crashes[J].The Economic Journal,1995,105(431):881-896.
[15] Stiglitz J. E. and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3(3):
393-410.
[16] Topol R. Bubbles and Volatility of Stock Prices: Effect of Mimetic Contagion[J].The Economic Journal, 1991, 101(407):786-800.
篇3
关键词:虚拟经济、泡沫经济
一、虚拟经济:形成机理、发展与规模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实体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虚拟经济则不同,它是指与虚拟资本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也即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因此,讨论虚拟经济可以从虚拟资本入手。
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与实际资本相分离的,本身无价值却能带来“剩余价值”、并具有独立的价值增值运动规律的各种资本凭证。虚拟资本的形成是与货币的产生分不开的。货币开始是为突破物物交换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交换媒介,但货币发展到由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一种价值符号以后,在交换媒介功能之外,又增加了价值储藏功能,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为可能。在信用关系出现后,资金借贷双方联系日益密切,资金需求者愿意向资金供给者支付利息,货币产生了“收益”,从而转化为了虚拟资本(借贷资本)。借贷资本的大规模发展产生了银行信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便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必然寻求新的融资渠道,于是股票和债券应运而生,它们是最明显的虚拟资本。在当今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资本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势,资本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继股票、债券之后,又出现了证券化资产和金融衍生产品。证券化资产是因资产证券化而发展起来的。银行将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各种信贷资产经过重新包装后实行证券化,或者在一些低信用等级的证券中加入较高信用等级的证券,并用其作为抵押发行新的证券,从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这样等于是在本身就是虚拟资本的信贷资产及初级证券的基础上,又产生的虚拟资本,大大提高了资本的虚拟化程度。金融衍生产品是虚拟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产品,金融期货、期权合约的买卖者并不真的拥有合同中规定数额的证券或货币,也不必在交易清算时真的买入或者卖出这些证券或货币。特别是指数期货和期权交易,实际上是就指数的涨落打赌,无任何实际对应物,是最彻底的虚拟资本。
与虚拟资本的发展相适应,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来考察,虚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闲置货币资本化。这是虚拟经济的最初阶段。例如,当某人持有暂时不用的闲置货币,而另一人却急需生产经营资金时,前者便可将其闲置货币让渡给后者去使用,后者则承诺对借入资金按期还本付息。在这种货币的直接借贷行为中,由于贷方并未从事现实的生产经营,而是仅仅凭借代表借贷行为成立的借据或凭证获取利息收益,因此,这种借据或借贷凭证便成为虚拟资本的雏形,贷方据以获取利息收益的活动也就是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
2、借贷行为中介化。这一阶段的标志就是银行的产生。在这一时期,货币资金借贷主要不再是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而是表现为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借贷。此时,对广大的存款人而言,其持有的能够带来利息的存款凭证就是虚拟资本。因此,借贷行为的中介化实际上意味着虚拟经济活动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由于能够扩大社会的资金借贷规模,提高社会范围内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因而,对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证券交易的市场化。随着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大量发行,客观上要求形成一种便于有价证券实现流动性的机制或场所,于是,证券市场应运而生。虚拟资本交易的市场化可以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从而有利于优化社会资金的配置结构,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
4、虚拟经济国际化。进入20世纪后,较大规模的跨国证券投资开始出现,虚拟资本的发展由此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关贸总协定推动下最终形成的规模巨大的国际金融市场,更加便利了虚拟资本的跨国交易,从而使虚拟资本交易日益呈现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可以促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并使资本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5、金融工具创新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虚拟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国际性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规模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包括各种金融期货、期权等在内的金融创新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工具的创新化使得虚拟资本的交易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使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日益呈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
80年代以来,各主要工业国家的金融资产迅速膨胀,交易规模迭创新高,使得虚拟经济的运行愈发脱离实体经济而扩张。据报道,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仅为3%左右,国际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5%左右,但国际资本流动却增加了25%,全球股票的总价值增加了250%。1997年全世界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40万亿美元,约为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总和(28.2万亿美元)的4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的平均流动量已高达1.5亿美元以上,约为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膨胀。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中,实体经济是第一位的,虚拟经济是第二位的。虚拟经济是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同时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麦金农,1973;格利和肖,1960)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而且资本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的套期保值等服务,还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稳定的经营环境,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和因价格或汇率波动引致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使实体经济能够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虚拟经济自身产值的增加本身即促进了GDP的增长,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具体而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通过发行并交易虚拟资本,发现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价格,是实现增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优化配置的主要诱导工具。同时,金融市场还为存量资本优化配置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可以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盘活因投资决策失误或市场需求结构转变而闲置的存量资本,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效率。
2、有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其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创新,使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同时也使企业产权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相对分离,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与处置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弱化,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增强。其二,资产证券化、ABS(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企业资金安排、投资选择、规避经营风险等具有重要影响,如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外汇掉期业务,可使企业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和汇率变动带来的经营风险,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
3、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在增加GDP规模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虚拟经济日益发挥出对实体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的同时,虚拟经济自身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1980年相比,1996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总额均成倍增长,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的增长迅猛,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但是,虚拟经济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这是因为:虚拟经济要正常运转,需与实体经济的规模相适应。然而,虚拟经济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却越来越表现出相对独立性。在证券市场中,人们对于证券市场未来价格的预期往往并不是基于公司的财务状况,而是基于一种心理预期和想象空间。这种投机者的“市场接力棒理论”(金德尔伯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生动地描述了投机者普遍存在的“博傻心理”,即投机者见到大家都看好某一金融资产,自己也加入这一行列,期望自己的“接力棒”下传,由于大家有相同的预期,在相反的预期未形成主流之前,市场接力棒就不乏接手者,从而带来市场的火爆,使市场价格脱离客观价值,形成泡沫。前面所提及的虚拟化程度较高的证券化资产和金融衍生产品,更是在虚拟资本基础上的再次虚拟化,几乎与实体经济没有联系,易形成泡沫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投资中也可能存在着泡沫成分。企业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可以向银行贷款,也可以发行股票和债券。但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遇到经济全面衰退,企业破产倒闭,实际资本创造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企业先期的银行贷款和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较之实际资本来说,就成了空中楼阁。实际上也是一种泡沫。
经济中出现泡沫并不意味着泡沫经济的出现,经济泡沫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市场供求机制而自动恢复均衡,只有当虚拟经济中的泡沫成分不断加重,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度地偏离或完全脱离由实体经济因素决定的资产价格时,才会导致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会扭曲资源配置,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泡沫经济所造成的虚假繁荣现象,会扭曲消费行为,恶化国际收支,破坏经济均衡;泡沫经济所造成的混乱的信用关系,会影响金融系统的运行,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并引发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譬如1978-1981年发生在墨西哥的泡沫经济,在1981年股市崩溃之后,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持续的通货膨胀,导致大批企业和个人破产,失业率上升,社会贫富差距增大,整个墨西哥经济一片萧条;80年代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的迸裂同样使经济实力雄厚的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之中,至今难以自拔,所谓的“日本神话”由此破灭。
泡沫经济的产生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看,主要是由金融投机引起的。人们在“博傻”心理支配下,金融资产价格越高越买,越买价格越高,导致金融市场超常规膨胀,引发泡沫经济。从客观上看,实体经济的内在失衡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由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可见一斑。发展中国家在实体经济实力不强、结构性问题突出的情况下,金融市场过度开放,会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发泡沫经济。七十年代以后,东南亚等地区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受金融深化理论的误导,上述各国相继开放金融市场,企图通过金融完全自由化,依靠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由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偏低,且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虚拟经济过快发展超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最终引发了泡沫经济并导致了一系列金融危机。以泰国为例,泰国工业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匮乏、出口以资源型产品而非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虽然泰国政府力主投资并着重发展重化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但受教育和科技水平限制,严重制约了泰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实体经济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和金融监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泰国政府却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管理上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加速了金融自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使虚拟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该国实体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短期外资大量流入,且被投入到房地产和股市炒作而非实体经济领域,使泰国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趋严重,并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三、我国经济中的泡沫风险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商品价格由国家决定,基本不受市场影响,而且金融交易近乎为零,基本不存在泡沫现象。但进入90年代以来,深沪股市的建立和房地产市场的开放,使“泡沫”的威力大大发挥出来。
我国股票二级市场上的泡沫是众所周知的。我国股市上有很多股票的市盈率都达到50倍以上,大大高于美国的水平(NASDAQ的平均市盈率虽已经高达90倍,但美国工业类股票的平均PE(市盈率)仅为25倍,运输业股份的PE平均为12倍,银行业平均为13倍,公用事业股为20倍)。今年ST板块的几番上涨,也有利地说明了我国股市的投机性强,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泡沫。
在股市泡沫严重膨胀的同时,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较之房地产泡沫,犹如小巫见大巫,这是由于体制漏洞而导致的疯狂炒作的结果。而且,股市炒作的参与者绝大多数是居民个人,而房地产的炒作主要是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的,资金量大,泡沫膨胀更加厉害。时至今日,房地产泡沫导致的后果依然是触目惊心的。
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都是泡沫的表现形式。在我国,除了这两种泡沫以外,还存在更严重的泡沫形式,即由于实体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而造成的泡沫。这种泡沫集中反映在银行的不良贷款上。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作为中介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只有企业经济效益好,银行、存款人和企业之间的资金循环才能正常进行。企业效益不佳则会给银行带来风险。若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清算价值无法还清贷款,银行会出现坏帐,若拖欠贷款,则会形成呆帐。企业风险只是单个风险,但当它通过不良贷款转嫁给银行以后,就成为金融系统风险。我国企业由于体制原因、经营管理不善所导致的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使我国经济潜藏了危机。
四、结论和建议
以麦金农、格利和肖为代表的众多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金融深化而不断增加,因此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这一主张是片面的。西方发达国家自80年代以来已相继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资产总量迅速膨胀,目前均已大幅度超过本国的GDP,但在金融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GDP并没有随之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反而有所下降,而且,在欧洲还引发了90年代的货币危机,在日本则产生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许多发展中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在80年代中后期推行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深化程度迅速提高、虚拟经济膨胀速度超过发达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益严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
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确实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盲目的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却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内部经济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应当慎重,我国对金融市场的开放应是逐步的。我们应当下大力气进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体系的完善,以适应加入WTO后的国际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加快资本市场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应着力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不仅包括扩大证券品种的规模,也不仅包括增加新的证券品种,而且包括拓展和开辟新的市场,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企业获得资本性资金的渠道。其中,存量股份制、债权转为社会股权、将建设国债建立在运用资本经营方式运作国有资产的基础上等,都是应当重视的具体措施。
2、积极推进创业投资,加快高科技产业化步伐。知识经济是将知识转化为经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投资的功能极为重要。在资本市场的配合下,积极推进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国家的经济结构。
3、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实物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实物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物的非货币化,有着诸多弊端;资产的非证券化,严重限制着资产的准确定价和资产存量的盘活。
4、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何种机制和规范。在双重体制并存的条件下,运用计划经济机制,虽一时抑制了某些现象,但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成长,结果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为此,应特别重视运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强化金融监管。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98。
2、麦金农,1998:《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3、J.G.格利,E.S.肖,1996:《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4、金德尔伯格,1992:《泡沫》,载伊特韦尔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5、刘骏民,1998:《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
6、谢太峰,1999:《正确认识虚拟经济》,《金融时报》10月30日。
篇4
摘 要: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都有关于货币理论的教学内容。文章认为,可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讲授货币理论内容,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经济学家如何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考察经济现象,解释现实经济问题。通过分析比较,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发展学生的鉴别评判能力。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货币理论 比较教学法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程当中都有货币理论的教学内容。货币理论是经济学当中最富有争议的领域之一。从货币的本质与作用到货币的变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等,这些内容都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方面,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不但说明了货币是如何产生和演化的,而且阐明了在现实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关系下货币作为资本职能被虚拟化的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数量理论重视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分析,深入研究货币数量作用于物价水平、国民产出之间的传导机制,为货币政策制定和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讲授这两门课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两门课程中的货币理论的差异?笔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讲授,向学生展示两种理论对货币问题不同的解释。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对货币理论的相关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政治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
(一)货币的产生与演化
对于货币的形成和诞生过程,马克思始终围绕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其外化这一中心展开。商品的内部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两种商品的外部对立。作为商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而且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特性,但是它直接表现出来的是使用价值,它表现不出自己的价值,这就构成了矛盾。商品的价值形态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才能得到表现。由此,通过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论证了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演变历史,就是货币产生的历史。货币本质上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从商品界逐渐独立出来的。马克思揭示货币产生历史过程背后的逻辑,又通过逻辑关系的分析再现历史过程。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它们共同体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前者是表现商品的价值,后者是实现商品的价值。由于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买到一切商品,它就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具备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发展中逐渐脱离贵金属转化为信用货币。流通手段职能使得货币脱离开金银成为一种可能。作为流通手段,货币在人们手中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因素,所以人们关心的并不是货币足不足值,而是利用这个货币能否买到其他商品。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可能性,可以用贱金属代替贵金属,甚至用没有价值的纸币代替有价值的贵金属作为流通手段。交换当中不需要真正的足值货币,于是就产生了纸币。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也是信用货币产生的基础。货币的支付手段使得人们只要保证这个票据支付的可靠性,这时候用票据代替货币流通也是可以的。因此,在支付手段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货币。
(二)货币资本与资本主义信用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下,货币还执行资本的职能,也就是说作为价值增值的手段执行的职能。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才成为资本。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互分离,货币可以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商品,这个时候它才转化为资本。任何一种资本最初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总是以一笔货币的形态出现,所以称为货币资本。由于资本和利润之间有一种稳定的联系,即等量资本要带来等量利润,而资本的第一形态是货币,这样就使得货币获得了一种新的用途,即为它的所有者带来额外收益的用途。因此,货币就具有了借贷资本的职能。
货币的借贷资本职能是现代银行业及各种金融业的发展基础。在借贷资本运动的基础上,资本主义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货币和证券等信用工具的交易使资本有了二重存在形式。一重是以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形式存在于职能资本家手中,另一重是以所有权资本或信用工具的形式存在于借贷资本家手中。有价证券也能为持有者带来收益,所以这也是资本,是虚拟资本。由于在经济当中存在信用工具,存在虚拟资本,就产生了围绕虚拟资本运动的活动,即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没有价值基础的经济活动,它们可以在没有实体经济相应增长的条件下,仅靠虚拟资本价格的上涨而得到扩张。如果虚拟经济的价格普遍被高估,就会出现泡沫经济。
(三)货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流通是保证和促进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因此,为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在流通中要有一定的货币量。因为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是交换的媒介,所以货币量首先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总额。另外,在一段时间内货币要完成多个商品的交换,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如果用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用Q表示商品数量,P×Q就是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用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则流通当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写为:G=(P×Q)/V。
当货币由金银变成纸币时,货币创造起来很容易,纸币的发行量有可能超过流通当中所需要的真正的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纸币贬值使同样商品的价值表现为更多的纸币数量,出现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产生通货膨胀。
在资本主义证券市场发展的条件下,纸币不仅充当流通手段媒介商品流通,而且用于进行证券买卖。因此,需要对货币流通公式做出调整,用M代表所发行的货币(纸币及其他形式)数量,Q■表示金融资产的数量,P■表示金融资产的价格,用V■表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流通速度,用V■表示金融资产的货币流通速度,则扩展的货币数量公式可以写为:M=(P×Q)/V+(P■×Q■)/V2。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虚拟经济的膨胀容易诱发通货膨胀。公式中,等号右边第一项属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膨胀起来不容易;第二项属于虚拟经济,这部分膨胀起来非常容易。如果虚拟经济部分发生膨胀,货币当局就需要增发货币满足社会上交易有价证券的货币需求。如果货币供给随着虚拟经济的膨胀而增加,当这个泡沫破灭时,这些货币仍留在流通当中,这时货币量就超过了商品交易当中需要的货币量,就会产生通货膨胀。因此,泡沫经济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
(一)早期货币数量理论
20世纪30年代之前,货币数量论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宏观经济理论。早期的货币数量论用来解释经济体系中名义变量的决定。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数量论形式,第一种形式与欧文·费雪有关,第二种形式马歇尔和庇古的剑桥方程式。
费雪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把货币视为交易的媒介,从而探讨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多少货币支撑。费雪的货币数量理论可以表述为一个交易方程式Py=MV,其中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为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其中V是由公众的支付习惯、使用信用范围、交通和通讯的方便程度等制度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变化不大,所以V不变。Y是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的国民产出,短期内它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V和y可以视为常数。这样的话,均衡的物价水平就取决于货币数量。
与费雪强调货币交易媒介作用不同,剑桥学派把货币视为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认为货币不但具有随时购买商品的能力,而且可以存储起来延期使用。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剑桥方程式”:M■=KPy。其中,M■表示持有名义货币余额的需求,K为经济行为人希望以现金余额和存款形式持有的货币占国民收入(Py)的比例,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y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国民产出。为了解释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还需要引入货币供给。假定货币供给M■是由货币管理当局决定的,那么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M■=M■,将货币需求方程代入均衡条件得到M■=KPy。由于K和y是不变的,因此M■决定P。这样的话,假如货币市场最初是均衡的,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会引起不均衡,货币市场的新均衡只有在价格水平上升时才能得以恢复。
(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凯恩斯在《通论》中首先批评了古典经济理论的充分就业假说。古典理论认为市场的调节机制能使国民经济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这种看法成立与否主要取决于古典利率理论是否成立。在古典利率理论下,货币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可贷资金的供给也即储蓄,可贷资金的需求也即投资,只要利率恰当,储蓄就必然全部转化为投资。
与古典利率理论不同,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分离的,两者之间并无逻辑联系,利率也不具备调整两者至均衡的能力。一方面,一国的投资量不完全取决于利率,而主要依赖于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只有当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大于利息率时,人们投资才是明智的选择。另外,不确定性、风险、期望和投资者信心都会对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一国的储蓄量取决于国民收入和边际储蓄倾向。如果边际储蓄倾向递增,那么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当中用于储蓄的那部分将会递增。因此,一国的储蓄量与投资量并不必然相等。
在批评了古典利率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引入了非充分就业假设。他认为,在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情况下,古典的货币数量论需要做出修正,即一般物价水平P应为常数,而国民收入y会变动。也就是说货币数量的增加对P没有任何影响,而就业量从而国民收入y会和货币数量的增加所导致的有效需求做出相同比例的增长。这一过程将持续下去,直到实现充分就业。此后,货币扩张将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这时“古典理论就会再次盛行起来”。
凯恩斯模型中更复杂之处在于货币数量的变化和有效需求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具体来看,一方面,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满足人们交易需求的活动现金余额Md1,另一部分是满足人们预防与投机需求的非活动现金余额Md2。Md1与国民收入y成正比,Md2与利率成反比。在这里,凯恩斯首次将利率作为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加入到货币需求函数当中。另一方面,货币的供给是由货币管理当局决定的。货币当局通过货币供给的调整,能够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
(三)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弗里德曼继承了马歇尔、凯恩斯等人的观点,把货币视为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弗里德曼把货币需求当做财富所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加以考虑。他认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可以用一个多元函数表示货币需求函数:Md/P=f(yp,w,rm,rb,re,dP/Pdt,u)。其中Md/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yp表示实际持久性收入,用来代表财富;w表示非人力财富与持久性收入的比例;rm表示预期的货币名义收益率,rb表示预期的债券名义收益率,re表示预期的股票名义收益率,dP/Pdt表示预期的价格收益率,u表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因为利率的变动往往是和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同方向变化的。由于影响货币需求的是货币和其他资产之间相对预期收益的高低,因此当货币的预期收益率与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同向变动时,货币需求将相对保持不变。事实上,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往往是同向变动的,所以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只是持久性收入,即Md/P=f(yp)。这就意味着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进而影响一般物价水平变化的主要是货币供给。
三、比较与评价
政治经济学对货币本质、产生原因及货币价值尺度职能进行了详细分析。马克思之前,人们只是承认货币存在,但并没有说明货币是如何产生的。马克思从历史的逻辑出发,认为货币的产生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化。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内在矛盾获得了一种外在表现,一边是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另一边是价值独立化的表现形式——货币。马克思指出了货币向纸币这种价值符号发展的趋势,自货币符号化以后,它的社会属性便更加明显,货币的虚拟化是价值形式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西方经济学货币数量理论为讨论货币数量问题提供了方法借鉴与思想启示,为货币政策制定和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凯恩斯批判了传统货币数量论“价格上升仅仅是货币数量增加的结果”的说法,从而否定了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观点。凯恩斯认为货币通过利率对经济发生了实质性影响,这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打下了理论基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继承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但同时也受到了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影响。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则吸纳了动态因素和制度因素,使得理论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课堂中适当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领会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深度及其科学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理解的准确度,并认识到它的一些原理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解释力,还可以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发展鉴别评判能力。
参考文献:
[1]蒋雅文,耿作石,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张彤玉,张桂文.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价值;社会价值;广义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2)03――0029――06
关于价值的讨论日久弥新。从横向上看,不同学科对价值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差别。从纵向上看,随着时间的发展,价值这一范畴,较之其最初的界定,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笔者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结合阅读林左鸣先生《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一书的感受,并依据多年来对“价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和体悟,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价值做一些说明和阐释。首先是解释价值的一般含义。其二,是从经济学意义上对价值的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最后,再对价值的两个相关方面做出补充说明,以尽可能完善对价值这一范畴的认识。
一、价值的一般含义
价值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用法和意义。比如在哲学中,价值更多地体现了其“属人”的特点。在生命程中,人一方面是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由根据其内在尺度和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然世界中提升出去。这种人对自然的超越,就标志着价值存在物的诞生,也正是由于价值世界的确立,人才得以作为“人”存活。因此,价值最本质的就是对自然事物预成的、宿命的、封闭的存在方式的突破和超越。
在文学中,价值主要体现在作品里的必要的思想和精神上,即其艺术价值。殷谦和罗崇敏等学者认为诗性的意味和纯正的美感、健康的趣味、悲悯的情怀、行文的温暖、客观的洞察、坚持的自由与尊严、独立的思考和客观的叙述等尺度构成了文学作品的普遍价值准则。
此外,在物理学上,价值也有相应的解释。价值被定义为“对于确定的主体,事物所具有、所释放的广义有序化能量就是价值,用Qg来表示(为了简便起见,可用Q来表示)。价值的度量单位与能量的度量单位“焦耳”相同。对于不同的主体,由于目标不同,因此价值也会不同。价值会随着环境条件和主题的内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价值会因选取的衡量标准不同而不同。
可以看出,价值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其特定的形态,比如社会价值、哲学价值、文学价值、物理价值等等。因此,对价值这一范畴的考察,可能首先应该对研究的领域或者学科进行一定的说明和限定。二、价值的经济学含义
上文中已经从多个学科的视角对“价值”的含义做了简要的阐述和说明。作为经济学者,自然对“价值”的经济学含义更感兴趣。在本部分中,笔者将对价值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价值的界定、价值的属性、价值的分类以及对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价值的界定
关于价值的界定,学者们各有见解。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价值的界定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归纳。其一是供给角度,其二是需求角度。
从供给角度界定的价值,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这是第一次有意识地将价值的源泉归结为劳动,从而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随后斯密、萨伊等人对这个思想进行发展,最终,马克思在区分了使用价值、价值等范畴之后,确定了“劳动价值”一元论。
从需求的角度界定的价值源于主观效用。这大体符合一般人的想法。
此外,在《现代经济词典》(D.格林沃尔编撰)中,“价值”被定义为:“某一种货物或劳务在市场上所表现的价格”。晏智杰也认为,“价值是价格的长期水准。”
从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位上可以看出,根据是否考虑竞争和社会供求的因素,价值由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在Ⅰ中,由于排除了供求变化的因素(实际上就是鲁滨逊一人社会或完全计划经济),因此更多的是强调一种自然价值。而在Ⅱ中,随着对全社会供求关系的变化的考虑竞争因素的引入,这里的价值则包含着更多的“社会价值”或者“历史价值”的意味。根据以上阐释,价值按照“社会性”这一标准划分,有两个考察维度。其一是自然价值,其二是社会价值。
自然价值,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价值。具体说来,就是在一定时间之内,通人类劳动而获得的价值。这种价值来源于劳动时间的投入,高强度的劳动是低强度的倍加,因此,自然价值归根结底是一种时间价值。自然价值,或者时间价值,主要适用于诸如鲁滨逊这样的一人社会之中。举例来说,鲁滨逊在将24小时配置之后,运用X小时做饭和Y小时打猎所获得的价值,就是完全通劳动时间的投入获得的价值,它反映这个社会的共性的、无差别的价值,是一种自然价值。
自然价值在多人社会中也存在,但是多人社会中更多的是社会价值,自然价值仅仅是社会价值的一个特例。价值,在更广的范围内,都是以社会价值形式存在的。这个价值的形成,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贡献和竞争。从时间这一纵向的维度来看,在一定的时点,社会条件的变化引起价值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价值也不同。因此,社会价值就是一种历史价值,是随着历史中某个时点的社会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比如有句古话道“乱世藏金、盛世藏画”,即是说在乱世之时,黄金价值很高,字画可能价值较低。而在盛世之时,字画的价值剧增,而黄金反而价值相对下降。由此例子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同一事物的价值是不同的。
值得注意的是,价值的变化都是真实的。就如在上例中,乱世中黄金价高而盛世中黄金价贱。这两种价值都是真实存在的,其差异都是由于受到不同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并不能简单的否定某种『青况下价值的真实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价值在每天、每时、每刻都可能变化,社会价值是通市场交换来实现的。当交换实现的时候就成为真实的价值,关于这一点,茅于轼先生也有相同的看法。因此,实现时的价格就是价值。没有实现的价格只是价格,最多是可能价值,价值一定是实现的价格。价值的实现需要市场,市场需要买卖双方,进而可知价值归根结底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价值。事实上,除了价值这一范畴,整个经济学“都是人类活动的学说;经济活动图式首先是人类活动图式。”
(二)价值的属性
价值归根结底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问的关系。而在(也只有在)市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地分为买卖关系,即供给和需求关系。因此,对价值社会属性的考察,可以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1 供给:必要条件
供给是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没有供给就没有价值载体。供给,即通将各种生产要素投入,从而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或劳务,这个生产出的产品或劳务,就是价值的载体。需要指出的是,为生产提供供给的要素不止一种,其中劳动只是供给要素的一种,也是供给的必要条件。劳动当然是生产劳动与流通劳动之和。不言而喻,劳动成为价值形成或者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对于“劳动”这一范畴的认识,如果仅仅局限于马克思当年的阐释,就会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马克思最初定义“生产劳动”时,认为生产有形物质资料的劳动才称为“生产劳动”,而“非物质资料”的劳动称为“非生产劳动”。随着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形成共识,即生产劳动还应包括提供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各种服务劳动,以及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笔者认为,对劳动内涵的扩展,有必要做以下几点进行说明。
首先是服务业中的体力为主的劳动。比如T台走秀和街头卖艺。无论是走秀还是卖艺,都是人类劳动的支出。对于这类劳动,不仅在实际生产服务环节付出劳动,在“出售服务”之前,艺人和明星经历的培训、排练等都是构成劳动的一部分。从价值的角度来讲,如果走秀和卖艺存在市场,二者交换达成实现了价值,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服务业中的体力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必要因素。
其二是脑力劳动。脑力活动,在有些情况下是否能够成为脑力劳动,其劳动的量的衡量,通常都成为研究的棘手问题。比如在斯密《国富论》中,提到一个贪玩的小孩把绳子系到机器上,活门就可自动关闭,大大节约了看管机器的时间。这种发明创新程,在笔者看来,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劳动。一方面,他的这种创新程,达到了看管机器的目的(工作或者劳动),此外,通他的思考创新,简化了体力劳动的程,提高了劳动效率。因此,这种直接或者间接针对工作或者劳动而进行的发明创新的脑力活动确是属于生产活动。另外,笔者认为,决策活动也是脑力劳动。决策的制定需要一个较长的思维程。根据一般的管理学理论,做出决策大致需要经八个程序,首先是识别决策问题、其二确定决策标准、其三为决策标准分配权重、其四为开发备择方案、其五为分析备择方案、其六为选择备择方案、其七为实施备择方案、最后为评估决策结果。在决策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思考该决策给组织带来的效用和成本,都是基于如何在有限或者一定的资源投入约束之下,形成或者创造出最大化的价值量,比如如何保证产品的销量、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等等。此外,笔者提出,做梦活动也应是一种脑力劳动。从古今中外的案例中就可窥豹一斑。1890年,化学家凯库勒梦见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明白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1921年,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伊梦见神经冲动化学传递试验。1869年,化学教授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周期表。19世纪40年代,埃利亚斯―豪梦见工业缝纫原理。梦是创新的源泉之一,创新是一种脑力活动,那么做梦也毫无疑问,会对价值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作用。其实,梦就是信息,做梦就是生产信息,而信息都是有价值的,无论正负。
综上,无论是最初马克思所定义的最狭窄的生产劳动,还是扩大了范围的生产劳动,包括发明创新、决策、甚至做梦,都属于劳动的范畴。因此,可以说广义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
2 需求:充分条件
在上文中已经论述,只有交换才能使得价值真正实现。交换包括供给方(生产方)与需求方。第一,从效用价值论的角度讲,价值的确定是由消费者或者需求者的效用决定的。第二,生产的商品,只有得到市场的接受,只有需求的认定,商品才能得以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比如很多发明专利生产出来之后并没有投入市场,或者没有满足需求或诱导新的需求,那么这种发明专利的价值就无法形成,更不可能实现。第三,价值量的高低也受到需求(或者人气)的巨大影响。比如,林左鸣提到,一幅字画的价值,无论是用“劳动时间”还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都不合适,其价值只能以“本身承载的时空信息(包括美的信息)和欣赏主体的视界融合程度和接受程度为确定依据。即价值这一关系范畴,是与人的本质的需求力量相联系的。又比如像房地产、股票等资产,甚至可能由于一个虚假消息而引起投资者的大量买入(卖出),形成其价值的剧烈上扬(下跌)。再比如,面对同样数量的观众,当观众的需求和热情高涨时,演员的演出也就更为精彩,很多即兴创作也更为出色,这时候的需求不仅刺激了价值的创造,其本身也在参与价值的创造,因为满足越高,价值越大。因此,价值的高低满足,并反映了这种情况下的人气、心理和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需求是价值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对一个商品有市场需求,则该商品一定有价值,然而,一个有可能价值的商品不一定存在有效需求。这种情况通常存在于有价无市的商品之中。
根据以上分别从供给层面和需求层面对价值属性所做的分析,可以对价值的社会属性做以下三点总结。
其一,价值本身体现人与人的关系。一个人的社会不存在(社会)价值,多个人的社会才存在社会价值(不包括计划经济的计划者价值)。正如林左鸣先生所说,“很多财富是被社会确定的,与传统的劳动本身没有联系”。
其二,价值的变化,是由于决定价值的条件发生的变化。这个条件主要就是指环境条件和社会条件。价值随时都在波动,每一个价值都是真实存在的,价值量的变化,如果其本身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就是决定这个价值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也就是价值的组成因素。
其三,价值的最终实现,必须通市场供需双方决定。价值不是事先确定的,而是在共同的活动、生活中供需双方共同确定的。社会上所有的商品都必然有人的烙印。供给者需要空间和时间进行生产,生产出的产品需要社会的认定和认可才能实现交换,也就是需求者的介入。如果仅有生产者,消费者不认定,那么价值无法实现。如果消费者有需求而无生产,则虽然不可能形成现实的社会价值,但已经有潜在的社会价值,它会导致供给。价值的实现,是双方共同决定的,但需求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就是需求价值。
(三)价值的一种分类
对于价值,根据规范和实证两种不同的逻辑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应然价值和实然价值。
应然价值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目标确定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应然价值的确定需要时间因素,比如在一周之内,某商品的应然价值,或者在一年之内某商品的应然价值。从某个角度说,应然价值是商品或事物在人们理性的选择或者交易下形成的价值,因此应然价值就是一种适当价值。
实然价值即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价值,实然价值就是完全由具体市场决定。当市场的需求高涨之时,实然价值就很高,如果条件发生变化,比如泡沫的破灭,实然价值就会下跌。因此,假设货币本身价值不变,那么这个价值就是具体的、现实的、已经实现的。如果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实然价值就会发生变化。比如,暴涨或者暴跌,这些情况都是客观的,在这些情况下所形成的价值也是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商品的价值不能因为条件的变化而被否认,如果说这个价值与其本身的“应然价值”或者“长期价值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偏差,其原因只能是造成这种价值的条件可能存在不理性的情况。比如在《广义虚拟经济》一书中提到“以石油为代表的基础原材料泡沫,顷刻泡沫破裂,世界经济坠入库了可怕的深渊”。石油的价格与其“应然价格”或者“长期价格水平”发生较大的偏差,是由人类的经济行为不理性造成的。然而,人总是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循环,非理性的出现、泡沫的出现以及偏离的形成都是正常的、客观的现象,都是价值的实然体现。
(四)价值与价格
行文至此,可能读者会产生疑问,上文中很多地方涉及的“价值”和我们通常理解的“价格”之间有交叉、有重叠,甚至相同。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将价值和价格进行度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也是无意义的。有些传统理论认为,价值是内容,价格是形式,价值决定价格。在简单商品生产阶段,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交换;在商品经济时代,价值通竞争的演变为生产价格,并按照生产价格进行交换。这里的生产价格其实就是价格,已经在后面把价值等同于价格。一些比较流行的看法常常把价值假设为“纯洁的”、“永远正确”的一个范畴,而价格则通常意味着“丑陋”的、不合理的泡沫,但是,实际上,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博弈的对象,价格的波动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价格与实然价值对应,可以相等也可能不等,价格是可能价值。
此外,有些传统观点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实际上,交换价值就是价值。首先,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时候,价值――社会价值,是通市场交换来实现的。市场买卖双方通力量的博弈,最后完成买卖交易。因此,该商品实现时候的价格――交易价值,实际上就是该商品的价值,在交换之前,商品价值无法确定,只有通交易才能显示出价值量的高低或共同的认定。其二,在某些时候,有些商品存在“有价无市”的情况,比如需求旺盛但是卖方惜售,此时市场上可能存在该商品的“价值”,但是准确的说,这个价值只是该商品真实价值的估计价值、预期价值或者理论价值,只有在该商品实际交换后,这个价值才能得到确定。正如上文所说,物质,并非是单纯的物质,其生产程、流通程、交换程和消费程必定都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投入、需要人的介入。这些程能够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社会对该物质或者该商品的认可。这种认可,就是通交换完成的。(社会)价值通市场交换实现,市场实现的交换价值,实际上就是价值。而价格是不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否一定要通一般等价物来与价值产生关联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价格或者价值在某个时刻被整个社会认可,那么这个价值或者价格在这个条件下就实现了。
三、价值的补充说明
上文对价值的经济学含义做了比较详实的阐释之后,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个更大的范围,或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广义经济视角来审视价值这一范畴。下面对“劳动对象化”和“创造价值”这两个问题做简要的阐释。
首先对“劳动对象化”这一说法做一点说明。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价值就是“劳动对象化”,即劳动投入,最终转化为产品。然而正如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论述的,劳动并非价值形成的充分条件,还有很多因素影响价值的形成。因此,仅仅“劳动对象化”则范围窄,林左鸣先生提出“生活对象化”。对“生活对象化”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对“劳动”的外延进行扩充。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越来越成为“自我表现和创造体验的机会。”是一种非强制的、快乐的活动,也就是生活的全部活动,那么“劳动对象化”实质上就扩充为“生活对象化”。其二,是类比“劳动对象化”这一概念对生活对象化做一描述性的解释,生活对象化就是将生活中的各个因素,比如劳动、休闲、娱乐等作为要素投入后,成为另一种生活的产出。比如第一天的生活要素投入后,就形成了第二天的生活。比如观众将入场票价钱、观看表演的热情投入之后,艺人和表演者形成效用(收入效用和心理成就效用),这也是一种生活产生另一种生活的形式。生活就是活动,上一时刻的活动会对下一时刻的活动产生影响,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林左鸣先生提出“人的本体是生活,价值本体就是生活”。因此,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生活在复制生活,通上一时刻生活,形成下一时刻生活的价值。
篇6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机制运行效率的提高,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又会引致泡沫经济,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入WTO后,金融服务业将被迫对外开放,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进程将日益加快,研究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制,以便在充分发挥金融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同时,防止金融深化过程中发生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进而引发泡沫经济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的重要课题。21世纪是虚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必须超越一国范围之外、在实际范围内确保资源自由流动,淘汰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将虚拟经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
关键字:虚拟经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困难与预期虚拟经济模式全球化虚拟经济的黄金时代
虚拟经济实际上是对传统经济的一种异化。虚拟经济在国外一般有三种叫法:一是fictitiouseconomy,是指虚拟资本,比如证券、期货、期权等等的交易活动;二为virtualeconomy,也译作虚拟经济,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三是visualeconomy,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即用计算机模拟市场来进行经济政策的模拟等等。而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当今的交易是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尤其是在金融领域,正确地看待虚拟经济,合理的运用虚拟资本往往会对经济的整体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经济模式与虚拟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传统的经济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实体经济,主要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虚拟经济逐渐独立于实体经济,形成其特有的对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相对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而言,现实所能提供的满足是永远也不够的;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弥补现实不足的手段,经历了五个阶段最终确立了其不可撼动的地位。第一个阶段为虚拟货币的资本化,即使用闲置资本成为生息资本,这是产生虚拟经济的第一个最初级的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通过银行起搜集闲置货币,使它们更好的成为生息资本;第三个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就是银行发行的有价证券最后发展为企业的有价证券进行市场交易,建立金融市场;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最后一个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余地。
虽然在传统经济在某些领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但是虚拟经济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无论虚拟经济发展多快、规模多大,其根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将无从谈起,即实体经济是第一性的,虚拟经济是第二性的。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无法脱离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中各种金融工具及其衍生物已经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必须借助虚拟经济的支持。忽视虚拟经济,会给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障碍。
不可否认,虚拟经济制造出空前庞大的金融财富体系,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提高整体经济协调、健康地运行效率。凭借发行股票、债券,并购等多种方式,为企业规模扩大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推动了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建立和完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优化重组,对劳动力、技术、资金,自然资源等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合理调配,保证正常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有助于优化全社会资本的配置。虚拟资本通过市场发行并交易,并调节资金流向,促进优势企业快速发展;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形式,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三是,有助于将低企业经营风险。各种全新的贷款模式以及最具代表性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ABS(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对企业资金分配、投资方向选择及调整具有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四是,虚拟资本节省了交易所需要的时间,充分的发挥了其作为货币数字化代表的作用。五是,虚拟经济的扩张,不仅增加GDP的规模,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大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
在虚拟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其规模已经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然而,虚拟经济存在着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对虚拟资本的最优化利用。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单方面地强调虚拟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实体经济的进步。因为虚拟经济的超前发展,不但不能带动实体经济的超速发展,反而会引发泡沫经济,甚至诱发金融危机。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爆发的经济危机就是由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所导致的,一度对该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并且波及到欧洲和美国,震荡了全球的金融市场,上千亿的资产在这次危机中流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这些金融危机的发生的几率会不断提高,通过国际贸易、汇率变动以及资本流动等渠道,蔓延到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金融危机。价值,不同行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金融危机扩展着自己的危害范围,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相关的服务行业都成为了危机延伸的范围,贷款呆帐、坏账,不良资产的数量已指数的速度增长。所谓的“东亚模式”,“主办银行制”,经济计划与产业政策,追求企业规模,多样化经营的大企业集团等等,曾经是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名字,也随着这场空前的浩劫灰飞烟灭。
虚拟经济的现实困境以及人们的预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提到“虚拟”,人们通常会习惯性的将之于“虚假”联系起来,这其实是个误区。实际虚拟是现实存在的一种活动或一个过程,其活动产生的结果,尽管有些具有“无形”的特征,但是却都是现实存在的。
然而,经济危机的出现令许多人对虚拟经济开始望而却步了,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对传统的实体经济的关注和支持上,导致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一度减慢,并出现了短暂的局部停滞和失控状态。2000年开始,由于日本放松了对金融等虚拟资本的控制,造成了一段时间内日元升值的巨大压力,严重的影响了当时正在经历泡沫冲击的国内经济,加剧着已经恶化的日本“两头在外型”的经济。但是这并未唤起人们对于虚拟资本的重视,而是回避它转而将创造财富和分割财富的方式和范围限制在传统经济的范畴之内,将“虚拟”等同于“虚假”,认为虚拟经济只是一系列虚假经济行为的美妙的变体。
虽然在所谓的传统经济中,正常的经济活动也处处需要有与其的支持,但是与其对于虚拟经济,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简单的说,预期之所以重要,是由于人的行为动机中,最有力的动力就是对自己有利的预期,所以,预期就成为了人们进行各种选择判断的基础,必须先行做出。在虚拟经济模式中,因为其所使用的手段是虚拟的,源于人的思维活动,于是其重要性就一目了然了。
预期的形成过程比较的复杂,是建立在对大量相关信息的综合处理的基础上,经过对相关的信用、制度以及技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之后,从而做出相应的反映。
预期维系着现存的所谓“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反之,一种社会制度安排缺乏足够的约束或稳定性,就会造成人们预期的波动,干扰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降低人们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效率。因而,具有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寄生和周期性的虚拟经济就会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态的形势,从而人们对于它的预期自然不会高。毋庸置疑,这是虚拟经济经常被冷落的原因之一,不过人类的认识能力会不断的提高,对于它的把握也会更加客观,公正。
我国金融改革过程中虚拟经济带来的挑战
在虚拟经济的重要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按照传统金融理论难以解答的问题,对我国的金融制度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全球经济、政治、技术急速变化,尤其是政府管制的放松,全球金融正在经历着一个持续的字优化和一体化的过程,从而导致金融制度的风险已指数方式增长,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创新,新型的货币形式或者交易方式的出现,促进了多元化货币体系的形成和交易空间的扩展。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宏观经济也提出了挑战。比如,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金融资产,开辟了多种的资金创造的途径,从而改变了国家对货币供给量等的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表现在股票市场就是对股价的宏观干预。而传统意义上所讲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发行增多,已经不会必然引发通货膨胀了。在虚拟经济的耗散结构的自组织弱混沌系统中,政府的作用渐渐弱化,市场的影响逐步扩大。
除了给市场带来的挑战之外,虚拟经济在各个行业间的不断渗透给企业的经营,发展也新的问题。原来被市场看好的上市公司在年报或者季报中显示严重亏损,而退出金融市场,并表现为短期内国际投机资本的撤出和巨额外债的归还,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又缺乏足够的能力扭转该经济体外汇储备减少,甚至出现汇率贬值的现象。企业为偿付外币债务而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可能被迫降低转让未来的收益,而当转让价低于债务总额时,流动性缺乏将导致借款人失去清偿力,并通过债权人使得金融市场无法为有清偿力,并且缺乏流动性的借款人提供新资金,从而流动性危机变为债务危机,导致许多企业停业甚至破产。这使得追求虚拟价值增值的游资游离到其他领域,并通过金融传染作用引起可待资本的减少,从而引发货币危机,甚至形成金融危机。
然而,一些已经有一定经验的企业来说,虚拟的经营方式使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特别是在知识、技术等方面,虚拟化的形式,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促进产品快速扩张,发挥市场竞争优势,充分利用了虚拟资本追求盈利的特性,扩大了市场的占有率。北京真维斯公司就是目前国内成功运用虚拟经营策略的典型企业之一。这家创立于80年代末、以生产休闲系列服饰为主的企业,目前已拥有上千个品种、年产销量达500多万件。而这样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走的主要是外包加工的路子,借助外包给广东、江苏等地的多家企业加工制造的方式,节约了上亿元的生产基建投资和设备购置费用。在销售上,公司也主要采取了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特许连锁经营的方式。其店铺已经覆盖了全国30几个城市和乡镇,与各地的其他相关企业相互之间以协同竞争为基础,资源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了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
由此可见,虚拟经济的发展,虽然来势汹汹,大有让人应接不暇之势,不过,这只不过是暂时的现象,大可不必“草木皆兵”。这正如在沙堆累积的过程中,偶尔会有一颗沙粒引起一个小的崩塌,随着沙堆越来越大,稳定性也就会越来越强。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相脱离实际上是一个异化的过程。最初为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资源而出现的虚拟经济最终会异化为彻底独立的运动过程,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便异化为对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真正的虚拟利润的追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林顿·拉鲁什指出,现在全球每天的金融交易中,仅有2%与实体经济有关,而世界衍生工具交易总量已突破40兆亿。国际外汇市场上每天约有2万亿的交易额大多与实际贸易活动无关。这种倒金字塔结构图就清楚地说明了金融上层和实物经济的巨大反差。可见,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过度背离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成为货币危机爆发前所潜伏的最典型的特征。
金融的创新过程总是伴随着技术的革新,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网络是一个系统,网络经济是通过系统提供信息的一种经济活动。网络经济的存在为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以网络为条件构建电子商务活动,形成虚拟企业,则网络产生的活动就成为虚拟经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信息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比如IT产业,它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从IT业的变迁中可以窥见到经济的总体走势,经济的发展因此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整个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随之增多。
21世纪——虚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经过20世纪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踏入更加光明的21世纪。在新的经济领域中,虚拟经济将全面展开,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全面渗透,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信用意识的增强,进入虚拟经济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冲击下,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必须超越一国范围之外、在实际范围内确保资源自由流动,淘汰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将虚拟经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出了更多地将交易对象符号化的要求,极大地推动了虚拟经济的发展。而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对于交易合法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则是涉及到虚拟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因此,交易方式的演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信用体系的缺失或者不健全,会提高成本降低效率,使得交易者合法权利受到损失,引发信用危机。为此,国债回购几经风波、不得不暂停交易;柜台交易市场勉强维持了近10年,最终被迫关闭;期货市场近几年不断畏缩;企业债券市场也已多年陷于停顿,导致投机成为市场交易主体的主导。相比之下,当引入虚拟经营方式之后,股票、期货市场的发展速度加快,成效显著,成为经济走向的“晴雨表”。
为适应新世纪的诸多变化,人类需要一种新秩序,使各国都能安全生存并发展,而不同的,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需要以一种更为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而虚拟经济在人类提高技术的过程中,有效性会逐渐为人们所发现,通过其强大的驱动作用补偿实体经济的不足,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
参考书目:
1.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刘骏民:《稳定虚拟经济系统是关键》,《人民日报》2003年4月1日
3.曾康霖:《虚拟经济:经济活动新领域》,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9月
3.成思危: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挑战和机遇,《经济界》,1998年第四期
4.张宝林、但凌《虚拟经济与货币危机(上)(下)》,中华财会网
5.《“虚拟经济”导致“泡沫经济》,《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月15日
6.程思危:《虚拟经济和金融危机》,南开觉悟
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2]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
”,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2006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万亿美元,比1996年末增长约6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达到3%,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7%。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亿美元。800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7).
[3]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2).
[4]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11).
篇8
一、“保险泡沫”何来?
泡沫这个词在近些年来已经被广泛使用,频繁见诸报端,什么“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等等,最近有人又提出“保险泡沫”。经济学中所借用“泡沫”_词,一般是说﹁个经济部门或很多部门生产的产品供求脱节,特别是供大于求,使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能实现,不能实现的那部分价值虽然也可以用货币计量,可能被计入GDP,但价值不能实现的那部分就是“虚”的,就是“气泡”,如果这种“泡”太多,大量“聚集”就会产生了“泡沫”,造成“虚假繁荣”。显然,这种“泡沫”对经济是有破坏性的,不仅仅是经济统计数字不真实,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就会造成某个生产部门或多个部门的危机。某些亚洲国家在1997年以前就出现过这种“虚假繁荣”,GDP、GNP增长速度很高,人均GDP、GNP也比较高。但是国民经济中一些部门(如房地产、股市),“聚集的小泡”太多,加上国际大“炒家”的恶意炒作,最终导致资金链的大面积断裂,引发了金融危机。
有学者称,我国保险业近年的发展也有泡沫,而且泡沫数量相当惊人,有40%之巨。这种论断值得分析和推敲。目前,我国保险业中的供求关系还看不出有什么脱节,保险价格也未有虚高的问题,保险业持续以30%以上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保险公司实实在在收集了保险费,不断积累起越来越多的保险基金。保险资产到目前已达11000多亿元。即便如此,从各种分析来看我国的保险密度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相对较低的,我国居民的储蓄余额相当大,2004年前半年已经达到近12万亿元,对保险的购买力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适应居民需要的保险产品还不够多。就是说我国保险资源相当丰富,需求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掘。我国的保险供给不是太多了过剩了,而是需要增加。另一方面,外国保险资本、金融资本和其他产业资本、国内的各种产业资本都看中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强烈希望投资保险产业。适应这种发展态势,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近几年履行人世承诺,批准一大批外资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最近又新批了18家中资保险公司,增加了保险市场的供给主体,以适应保险发展的需要。显然,“保险泡沫”论是站不住脚的。
二、保险产品中的“投资”、“储蓄”部分不是“泡沫”
“保险泡沫”论者没有定义什么是“保险泡沫”,但从媒体的相关报道来看,似乎是指近年在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业务结构中,投资型和分红型保险产品所收保费在寿险公司的保费总收人中所占比例太大,或者说投资型保险产品和分红型保险产品,太偏重投资和储蓄功能而保障功能不足。认为投资和储蓄功能不能算保险,而是属于“泡沫”,应当“挤出去”。此观点持有者还引用某些不同于我国统计口径的其他国家保险现状作论据。
上述论断有两个误区:其一,投资型、分红型保险产品从原本来说都是“舶来品”,都曾经是保险业发达国家的保险创新产品,如今它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不少国家这类产品所收保费在寿险公司的总保险费收人中的比例是持续上升的,有的国家仅投资型产品保费的比例就超过了60%.尽管有的国家对于投资连结型产品不叫保险产品,但大多数国家都是将这类产品中的投资账户或储蓄账户部分算作保险费收入,并没有将这类产品计入保费要“打折”或者把“投资”、“储蓄”部分当作“泡沫”挤出去。因为无论投资连结产品还是分红型产品都具有风险保障和养老保障的功能。保险产品和银行产品的根本区别是保险产品具有不确定性,而银行产品都是确定性产品。这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界定。这种界定是有意义的。目前我国任何投连产品或分红产品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都是保险产品,购买这些保单的保费毫无疑问是保险费。至于这类保险产品中所谓“保障”的份额的大小,并不是区分保险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的本质要素。
其二,不同国家对于保险业的统计口径并不一样,与有没有“泡沫”没有关系。至于寿险产品如何统计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所谓“国际惯例”。有的国家将养老险、个人年金等产品在统计时另列项目,只是为了监管的方便或者本国的统计惯例,并不表明这些国家是将投资类、分红类保险产品产生的保费当作什么“虚假”保费,或“泡沫”。如果说投资型或分红型寿险产品中的储蓄保费是“泡沫”的话,传统型生存寿险产品的保费中大部分也是储蓄保费,也该属于“泡沫”,如果这样推论,无论中外寿险公司其大部分保费都应届于“泡沫”了。这显然不是事实。可见,“保险泡沫”论者所作定义及其某些依据是站不住脚的。
三、分红等投资型产品本身不容否定
“保险泡沫”论者进一步认为挤出保险业“泡沫”的途径只能是让保险业回归保障,让保险业回归主业,即不是看中保险的投资收益,而是转向注重投保收益。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分红险等投资型险种本身。其实这是一个如何看待保险业的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问题,涉及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方面,保险从纯保障走向在保障功能的基础上不断衍生新功能,既是产品创新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的需要,这是必须肯定的发展方向,不能因为新型产品发展出现一些问题就矫枉过正地全盘否定。
保险产品与任何其他有形产品一样,要适应市场,适应消费需求,必须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我们以手机为例,手机最初的基本的功能是打电话,但是现在手机衍生出一系列的新功能,摄影、文字、图像传输、上网、甚至用来进行银行无线结算等,而这些衍生功能正是消费者追求的热点,没有人认为手机新的卖点是泡沫。如果现在要求手机回归到打电话的单一功能,是非常可笑的。同样,投资型分红型理财寿险产品,都是在传统寿险产品基础上的创新,是在保障功能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功能,这是市场的需求。市场需求是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投资型保险产品在美国诞生就是因为具有固定预定利率的传统寿险产品,无法有效对付通货膨胀对保险金给付的侵蚀。而投资型寿险产品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发现从趋势来看,股市指数与物价指数是正相关的。所以,这种新产品问世之后,很快赢得了消费者。如果当时不创新,寿险的发展就面临危机。在我国投资型产品的问世和受到欢迎,同样是在低预定利率的传统寿险产品缺乏吸引力,和保险公司需要对巨大利差损风险进行有效分散的背景下出现的,直到现在,仍有不少消费者对其有购买兴趣。这就是市场,这就是需求,没有什么对与错的判断,与“泡沫”毫不相干。保险产品无论寿险还是产险都还会进一步创新,与银行产品、证券产品结合,一定会出现具有更多功能的更加方便消费者的产品。记得有一位朋友介绍过香港一种与信用卡结合在一起的生存寿险产品很受欢迎,因为它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假如要这种与银行产品相结合的寿险产品也要回归,那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否认,传统的寿险产品也还会有其市场,当然传统的寿险产品也需要创新。但是无论是谁既不能要求保险公司只能卖传统寿险产品,也不能要求消费者放弃追求新型的理财产品。保险世界是多元的,因为消费需求是多元的,保险及其产品只会向前走,恐怕不会“回归”。
四、保险产品保障功能弱化值得关注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将分红险等投资型寿险产品中非风险保费收入视为“泡沫”是不妥的,将这类产品本身完全否定是不对的。但另一方面,“保险泡沫论”者提出的另外几个问题确实很有警示意义:分红险等产品中投资功能和保障功能的比重失调、产品期限超短期化倾向以及趸缴与期缴保费比重失调等。
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逐年下降,分红等投资型产品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可观收益,而经营费用却有增无减,短期性新型产品弊病开始显露,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可观收益。事实上,投资型产品正是基于长期投资的理念设计的,所发生的费用期限一般都长达20、30年,是一种长线投资渠道。在国际市场上,它往往被投资者作为一种养老金的积累和孩子未来教育的资金。
因此,经营新型产品的公司要树立长期运作的理念,逐渐减少、甚至停止销售期限太短的新型产品,有必要将重点放在长期性新型产品的经营上来。
投资型产品自1999年在我国问世后遭遇到一些挫折,其重要原因是,产品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误导和偏差,使得其投资功能被片面放大,再加上投资环境不佳,客户对产品投资回报率的心理落差过大。因此,在产品兼具保障、投资功能的情况下,考虑到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现状,在发展思路上应适当扩大产品的保障功能。我国目前保单覆盖率很低,保障应是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最迫切需要的。保险公司可以针对短期同类产品保障功能低的缺点,在加大保障功能方面多做文章。比如,可以期限较长的新型产品为主险,附加重大疾病险、意外伤害等保障功能强的险种,附加险的保费较低,保额却很高,这样可以附加险为卖点,吸引客户购买其长期的投资型产品,从而很好地协调产品的多维功能。
同时,新型产品的发展不能以传统产品的萎缩为代价,二者应该相互配合,共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共同把保险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国内居民的保障需求远未达到基本保障的程度,在许多人还根本没有保障的特定环境下,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是现阶段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寿险公司发展业务的基石和重点。当然,如前所说,传统产品也要创新,使其更加适合消费者的胃口。最近,央行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对于保险公司开发更加有吸引力的传统寿险产品也许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五、产品结构不合理隐含的风险亟需关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保险泡沫”论者的本意不是要否定保险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不是认为保险公司的业绩有水分,而是需要优化业务结构。近年来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的确存在业务结构不够合理的情况。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短期分红型产品占比过高和趸缴业务占比过高。比较而言,我国中资寿险公司和同台竞技的外资寿险公司有较大差距,外资寿险公司的业务结构相对较为合理,其期缴个险长期业务比重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03年,外资寿险公司的续期保费收人为30.61亿元,占全部保费收入的53.44%;趸缴保费收人为10.22亿元,占全部保费收入的17.84%,大大低于整体人身保险业务46.12%的平均水平;个人营销业务保费收人为50.44亿元,占全部保费收入的88.05%,大大高于整体人身保险业务57.20%的平均水平。
趸缴比例较高的短期分红型业务比重占比过高,其实是对保险资源的一种过度开发,其发展难以持续,目前寿险业增长趋缓的重要原因可能正在于此。在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和加息的市场环境下尤其如此,退保率有可能会上升、续保率有可能会下降,有些保单持有人很可能利用保单贷款等形式,套取现金从事获利更高的投资活动。同时,在物价指数和利率上升过程中,公司为应对竞争,需要提高分红保单的分红水平,实际负债成本也将随着上升。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业务结构主导的增长模式在未来若干年保险给付大幅增加,但其难以持续的增长却使未来的现金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最后有可能酿成现金流严重不足的流动性危机,严重影响甚至危及公司的财务稳定性。
另外,目前我国寿险业的投资资产主要由定期存款和固定收益证券组成。一方面,这种资产结构下投资收益率较低,这与短期分红型产品占比较高的负债结构下的分红压力不匹配。特别是在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下,物价指数上涨和利率趋升将使固定利率债券等固定收益证券类产品的市场价格下跌,一旦寿险经营中新增资产投资收益跟不上物价指数上涨幅度时,大量以保值增值为目标的被保险人,将退保而转向投资基金、股票等收益率能随通胀率变动而变动的投资工具。
另一方面,由于利率敏感型产品在资产构成中占比偏高,保险投资过度依赖利率敏感型产品,以至于利率的较小调整和物价指数的变化,都有可能对保险资产的价值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金融市场普遍缺乏长期固定收益证券,公司难以通过对资产和负债平均期限的管理来控制利率风险。
综上所述,寿险业趸缴短期分红型占比过高的业务结构不合理,将有可能导致其未来的业务成长难以持续发展,如果不采取更大的力度优化和调整产品和业务,将有可能诱发现金流严重不足的流动性危机。而在通货膨胀压力下,水平低下的投资收益率将进一步降低产品的吸引力。随着客户以退保和保单抵押等形式的流失,现金流的流出将明显大于流入,这将进一步加大流动性风险,对此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庹国柱,朱俊生。重新反思人身保险新型产品[J].中国保险,2003,(8)。
[2]庹国柱,朱俊生。保险新品迷途十字路口[N].中国证券报,2003—06—13.
[3]齐瑞宗,朱俊生。反思投连险荣辱[J].上海保险,2002,(5)。
[4]朱俊生。发达地区寿险市场的公司发展战略[J].中国商业保险,2004,(5)。
[5]朱俊生。警惕寿险业流动性风险[N].中国保险报,2004—07—07.
[6]朱俊生,庹国柱。追问寿险业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源[N].中国保险报,2004-07—15.
[7]朱俊生。中国人寿增速缘何趋缓——解读中国人寿2003年度年报[N].国际金融报,2004—06—02.
[8]朱俊生。分红保险怎么了[J].中国保险,2003,(6)。
篇9
对于虚拟经济的概念经济学家们并没有达成共识,在金融市场领域,通常将与证券等虚拟资本交易、依托于科学技术、以计算机科学模拟的可视化等相关的经济活动都称为虚拟经济。广义上的虚拟经济是指除了物质生产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劳务之外的一切经济活动,而狭义上是指金融活动、房地产业等的虚拟部分。虚拟资本具有一定的扩张效应,所以会造成经济的金融深化,同时虚拟资本的扩张与房地产业的虚拟价值膨胀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经济中的虚拟部分,进而构成了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一种间接、隐式的经济运行体,与实体经济相比,其活动成本更加低廉、能够实现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同时还具有报酬递增的特性。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包括股票、期货、期权等虚拟特征较为明显的交易活动,还包括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开展的数字经济、可视化经济活动等。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依托,在实体经济基础上发展,利用现代化的载体完成经济交易,所以虚拟经济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不稳定性。
伴随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虚拟经济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化发展阶段:首先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经济活动由最初的私人间借贷逐渐演化为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当闲置资本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逐渐实现了生息资本的社会化。然后由于经济资本的不断扩张,衍生出虚拟经济,并逐渐演化实现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当有价证券市场化逐渐完善时,金融市场逐渐实现国际化。最后随着股票、外汇、债券等不断投入市场,国际金融达到集成化的状态。虚拟经济演化发展的具体阶段及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
二、虚拟经济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
(一)虚拟经济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虚拟经济在资本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大,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也不断扩张,首先对于消费市场来讲,虚拟经济会导致一种财富效应和资产流动性效应。当资产持有者的实际财富增加时,其会倾向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那么就会有较高的消费欲望,这就会使得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会极大地带动企业效益的提升,为企业融资提供新的思路,让企业得到广阔的社会资源的支持,进而会间接给人们带来财富,刺激消费。虚拟经济所带来的流动性效应实际上是从虚拟经济改变消费者的投产投资结构出发,让消费者的消费按照预期发生改变。对于汽车、楼房等耐用品,其在市场中的流动性非常差,如果消费者手中持有的资产都是这种非流动性资产,当其急需现金时为了筹集资金,就会出卖耐用品,而在这种情况下出售往往会大面积贬值,造成消费者的损失。但是如果消费者手上持有流动性资产,那么就比较容易在市场上变现,并不削减资产的价值。从流动性效应的观点出发,当消费者在财务上需要紧急周转时,他们更倾向于持有流动性较强的虚拟资产,故而流动性效应对耐用品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二)虚拟经济在投资市场的信息非对称效应
虚拟经济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还表现为一种投资市场的信息非对称效应,由于信息的不对等,容易造成信用差,进而给市场带来安全风险。资本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在信贷市场中,银行对于债务人的评估不够客观全面而又无法逆向选择,从而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进而造成银行的贷款意愿降低,进而导致企业投资支出受到影响,最终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在信贷市场中,银行是主要的信贷人,是整个经济交流活动中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债务人来自于各个行业、不同经济层段,银行很难对债务人的实际行为进行准确的评估,所以银行就承担了不知晓债务人还款能力和信用程度的风险,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应运而生。当市场中的贷款利率处于正常水平时,中高风险的债务人才会选择借贷,而低风险的债务人由于无法获得很高的效用而退出市场。为了保障银行的利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市场中往往采取提高企业净现值或者提高企业贷款的担保价值。上述解决方法本质上是通过增加企业的净值减小逆向选择和道德信用的风险,进而增加贷款刺激,拉动经济的增长。虚拟经济在投资市场上的信息非对称效应增加了银行资金运营风险,投资银行必须对虚拟资本进行有效的引导,使虚拟经济运作对整个市场起到有利的作用。
(三)虚拟经济导致的金融加速计效应
虚拟经济还会导致一种金融加速计效应,当企业的经济受到冲击时,公司的净现值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而信贷市场会放大这种冲击对企业经济所造成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加速计理论。在虚拟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信贷市场的这种金融加速计作用更加明显,随着金融市场的条件变好,虚拟资产的价格会不断上升,这样企业和居民所拥有的财富就会增加,进而信贷的可获得性也会增加,这样对外部融资的需求就会增加,消费、投资、产出也会随之增加。由于这汇总信贷、股票市场的条件的变化,企业经济受到冲击会进一步放大,起到整个金融加速的作用。实体经济的稳定、良好发展能够促进虚拟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稳步上升会使得企业的利润上升,进而股价上升,从而居民和企业的净现值增加,财务状况得到改善,贷款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会降低,从而使得借款人能够更好地获得融资贷款,最终促进经济的不断扩展。虚拟经济的金融加速计效应在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时能够促进经济市场的良性发展和迅速提升,但是在经济出现状况时,也会将风险放大,导致经济过度膨胀和失稳,所以必须正视虚拟经济在市场中的作用,完善市场风险评估和监管机制,实现虚拟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虚拟经济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金融市场中的投资风险管理
虚拟经济在整个金融市场中既发挥着关键的组成和促进作用,同时对经济运行的平稳性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所以为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首先要完善金融市场中的投资风险管理。对于上市企业来讲,要不断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健全信息泄露的责任机制,同时加强企业的诚信立法建设,建立企业诚信责任机制。在经济均衡发展的情况下,资本作为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基本上是稳定的,当资本用于投资的比例过大时,即超出于消费的既定比例时,就会使得消费的比重下降,消费市场的不景气反过来又会导致实体经济投资的减少。在整体的虚拟经济于实体经济传输机制中,金融市场发挥着关键的传导作用。例如。通过投资于虚拟资产、发放贷款等使储蓄向投资转化,加快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虚拟经济加快了金融市场中的资本规模和运转速率,所以为保障其平稳运行,必须完善市场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等机构要完善信息渠道和资金流动网络,在经济活动进行前、进行中、完成后的风险进行详细的预测和评估,并采取有效地监管、预防机制,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金融市场的危机具有很大的传染性,所以为保障国际金融市场的安全,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等有责任进行维护和援助,世界各国应肩负起自身的责任,为促进经济的繁荣而努力。对于投资者来说,要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建立恰当、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衡量和预测,做好规划和防范工作。金融投资总是具有风险性,这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对于金融市场中的投资风险必须积极应对,加强金融市场中的投资风险管理,评估各种风险的影响程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二)构建防范虚拟经济过度扩张的有效机制
在金融市场中除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外,还要尽可能地防止虚拟经济过度扩张,以避免引发金融危机等重大经济影响。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并不是说虚拟经济就是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虚拟经济的过度扩张会导致经济的泡沫化。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扩张从长久意义上来讲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虚拟经济的发展中投资于虚拟资产的比例变化会影响到剩余资本用于实体经济领域消费和投资的比例,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重视证券化市场的规模和深度建设,充分利用证券融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在防止证券资产过度膨胀的前提下,实现金融结构的优化,推动各子市场的协调发展。必须要规范上市企业的上市机制,保证企业的质量。其次要培育国际竞争力强、资本雄厚的大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企业的筛选作用。
近年来我国基金发展规模迅速增加,在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金融体系结构的不健全、融资结构不够成熟等。虚拟经济的过度扩张不仅会使得金融资本体系迅速膨胀,更会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造成产业的破坏,为了防止虚拟经济的过度扩张,一方面要保持虚拟资本的结构适度性;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风险预警体系。保持虚拟资本的结构适度性就要使债券、股票、期货及衍生证券等的比例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和规模相适应,各类证券的内部结构要保持合理性,国债的发行年度、发行比例等。建立科学的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确定合理的指标,使其既能反映国内经济系统的状况,又能反映国际市场与贸易的状况,然后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虚拟经济与生俱来的投机性决定了它在市场中的风险。因此,必须进行适度的金融监管,对银行金融体系、非银行金融体系建立相适应的监管机制。防止虚拟经济的过度扩张并不是限制虚拟经济的发展,而是从侧面促进经济的进步与升级,将虚拟经济的发展平稳化、科学化,这对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
篇10
通货膨胀正在全球范围内上升。澳大利亚和英国的通胀率超过3%,为近十年来最高。美国的核心通胀率为2.5%,还可能进一步上升。印度的通胀水平在近三年里几乎翻番,已超过7%。中国3月公布的数据也超过了3%。目前,全球通胀水平大约3%,是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通货膨胀不仅在上升,而且有加速的趋势。世界各国央行都对抑制通胀表现出乐观情绪,也在逐渐提高利率。但是在未来12个月的某个时点,他们可能会变得惊惶失措。果真如此的话,这可能导致全球资产市场的崩盘。
资产价格与通胀
1997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最大的担忧是通货紧缩。许多国家的央行在货币政策上都宁松勿紧,其基本方法是在经济出现下滑信号时大幅降息,当经济复苏时小幅加息。这种不对称的政策使流动性在经济下滑时大量积累,在经济上升时却收缩缓慢。
金融市场利用了这种不对称性。这种货币政策意味着看多比看空的风险更小,因为当市场真的出现超过预期的利空时,中央银行会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支持市场。这样的利好因素让华尔街的交易商们认为牛市将会延续下去。
对牛市的偏好具有自我持续性。如果很多人都在同一时间看多,短期内就会引发一轮牛市。但是上涨能否持续,还取决于几个因素:第一,市场究竟能提供多少流动性;第二,乐观预期能否持续;第三,不断改善的经济基本面。
流动性的扩张也具有自我实现的特征。流动性其实就是中央银行根据市场需求,在确定的利率水平上释放的货币。一旦央行确定了利率,金融机构可以据此决定借贷的规模,由此产生的货币数量就大约相当于流动性的规模。
如果所有机构都认为市场会上涨,他们就会在同样的利率水平上借更多的钱。当央行加息时,其紧缩效应往往会被这种更强的借贷意愿所抵消。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世界各国央行多次升息后,市场的流动性依然充沛。
流动性的来龙去脉表明,加息速度是决定流动性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央行决定快速升息,就会挫伤对牛市的信心,这样,同样的利率水平上的货币需求就会减小,因此,不需要特别大幅度的升息就能达到收缩流动性的效果。如果央行采用缓慢升息的办法,最终利率要达到很高的水平,才能达到同样的收缩流动性的效果。这种动态因果关系,是我之所以认为通货膨胀可能引发市场崩盘的一个核心依据。
市场乐观预期的自我持续是不成问题的。在2003年-2004年,即牛市的最初阶段中,很多金融机构都聘用了更多的交易员,其规模目前仍然处在创纪录的水平。如果市场转熊,他们中的多数都会失业。如果他们继续看多,并且牛市真的延续,他们就会因良好的业绩而得到大笔奖金。所以,他们想要挣钱就必须做多。如果市场中有这么多的交易员都看多,并且用他们所管理的资金去做多,这种流动性的潮水就会把市场推高。
经济的基本面同样可以自我持续。资产价格的上涨会同时刺激消费和投资。当房地产的价格上涨,就会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开发。股市和楼市的繁荣令人感到自己更加富有,消费的意愿也更强。这种增长的需求会增加公司盈利,并使牛市的情绪保持下去。
既然支持目前牛市的所有关键因素都可以自我持续的话,那么为什么牛市不能永久持续下去呢?毕竟,绝大多数人都想变得富有,而如果牛市足够长的话,所有人都可以变富。那难道不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么?
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很富裕的话,人们为什么还要继续工作呢?人们在富起来之后希望工作更少、消费更多,消费价格就会上涨。这个逻辑想说明的是,资产价格的膨胀最终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愿正视资产价格问题的中央银行,最终都会面临资产泡沫所引发的通货膨胀。
除了财富效应,资产价格上涨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向消费价格传导。例如,目前食品价格的上涨趋势,就是资产价格上涨间接导致的。大量资金已经流入大宗商品市场,原油价格去年达到每桶80美元的峰值,这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平均价格的4倍,现在仍在60美元以上徘徊。高油价推动西方国家政府寻找石油的替代品。他们把视线投向粮食(特别是玉米)转化的燃料乙醇。这种新的需求使玉米价格几乎翻了一番。农民自然会把一部分种植小麦的土地改种玉米,这让小麦价格也开始上涨。
食品价格的上涨对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有着显著的影响。由于食品在整个物价指数中所占权重接近一半,印度通胀率高达7%。在澳大利亚和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这一因素也在推动物价上涨,尽管食品支出仅占他们收入的一小部分。
流动性或者说货币供给向通货膨胀转化有两个渠道。第一,引起资产价格上涨,并通过财富效应带来更大的需求。短期内,供给能力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实际上,资产价格的上涨也会引发工资上涨,因为人们为赚钱而工作的意愿下降。第二,资产价格的上涨使生产成本增加,企业不得不用更高的价格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种成本推动会引发价格-工资螺旋上升。
这就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所发生的故事。这一恶性循环,直到保罗沃克尔接掌美联储后大幅提高利率才告终结。尽管通货膨胀得到了解决,美国经济却付出了大衰退的代价。
全球化利好见顶
目前,尽管通胀有上升趋势,但工资-价格螺旋尚未出现。过去五年中,美国真实工资增长率――名义工资增长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基本为零。但虽然工资低,西方的工人却令人惊讶的温驯。全球化是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某个国家的工人要求提高工资,跨国公司可以把工厂搬到另一个国家。但当所有能转移的工厂都已经转移,工资在全球化面前就不再脆弱,价格-工资螺旋再次成为可能。虽然几率不大,但这种恶性螺旋在可预见的将来是可能出现的。
资产泡沫正在引发通货膨胀。最明显的渠道就是通过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向消费品传导。尽管全球化大大拓展了制造业供给的可能性,但多数国家的服务业还是本土的。当人们决定更多地外出吃饭,餐馆就要涨价;当更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这些学校就会收取更高的费用。这是现在西方国家服务价格比商品价格上涨更快的原因所在。
目前的通货膨胀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当跨国公司开始把工厂从高工资国家搬到低工资国家,全球通货膨胀就被压低。但随着产业外移的深入,通胀就会出现反弹。最近通货膨胀的加速可能就与此相关。
衡量这一效应的办法是看贸易增长率。例如,由于这种作用,去年中日贸易增长就放慢了很多。今年中美贸易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形势。用经济学的行话讲,这意味着生产率增速放缓。当工作岗位最初从高工资国家转移到低工资国家后,由于高工资国家的工人会找到其他工作,高工资国家生产率会上升;而在低工资国家,工人购买力增加会带来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增长。这是许多国家当前的生产率增长比过去几年慢得多的原因。
目前,几乎所有国家的通胀率都超过了中央银行所设定的“适宜区间”(comfort zone)。但是,各央行还是镇定自若,不断向市场保证,他们十分警惕,通胀仍在可控范围之内。他们这种态度的依据是过去低通胀的经验。在经历了担心通货紧缩的十年之后,他们还难以相信通货膨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我的确认为,央行正在面临通货膨胀问题。只要他们还对控制物价保持乐观,继续缓慢升息,金融市场继续繁荣,就会带来更大的需求。但是,生产力增长已经减速,更多的需求很可能带来通胀。除非中央银行抑制资产价格,否则通货膨胀率怎么会降下来?
市场崩盘的种子也许已经埋下。外汇市场会令高通胀国家的货币升值,低通胀国家的货币贬值,由此通货膨胀会均匀地散播到全世界。在单个经济体中,这种汇率变化效应会减缓通货膨胀速度,但却令全球通货膨胀同步发生。主要经济体如美、英、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都同时出现3%的通胀水平,这并非巧合。由于各主要经济体正同时面对通货膨胀,这可能会让全球经济一起陷入低迷。从这个角度讲,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周期也趋于同步。
美联储不会减息
目前,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仍然是良性的。这一预期对于资产市场的繁荣非常关键。现在,全世界所有人都像是在朝着同一个方向运动。一旦中央银行告诉他们,他们在朝一个错误的方向运动时,他们就会陷入恐慌,因为他们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从市场中无损失地撤退。当人们同时退出时,市场崩盘。
支持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关键理由是,美联储将会很快减息,而如果美国经济从目前2%的增长率进一步走弱,减息会更快到来。
这样的观点是幼稚的。美国核心通货膨胀率现在是2.5%,仍然显著高于1%-2%的适宜区域。尽管过去四个季度GDP只有2%的平均增长率,美国通货膨胀并未下降。如同我前面提到的,是生产率下降让通货膨胀保持在高位。
事实上,美国经济已经处于一种温和的滞胀状态中。在未来数月,弱势美元很可能还会增加通货膨胀。政府也帮不上忙。现在控制了国会,政策将有利于劳工,工资更快的上升会恶化通货膨胀。美国核心通胀率的趋势值并未下降,反而可能会在今年超过3%。那样,美联储将不得不再次加息。对于金融市场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市场之所以崩盘,是因为市场已经过度膨胀了。由什么事件来触发,其实并不重要。例如,大宗商品市场就过分扩张了。尽管近期有所下降,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仍然比历史平均水平高出许多倍。
房地产是另一种容易受到冲击的资产。从马德里到上海,商用房与住宅的回报都处于空前的低谷。持有房地产的理由,越来越多地来自价格上升而不是收益。
孟买、上海等地的股票市场已经过度膨胀,另一些股市虽然看上去合理,但也相当脆弱。全球股票市盈率目前大约为15倍,从历史水平来看并不过分。问题在于,收入可能已经被牛市所夸大了。金融股票在非常低的市盈率上交易,从而拉低了市场平均水平。但是,金融行业越来越多地依靠从市场交易中获益,而不是来自其自身的资金。这些收益依赖于牛市,并不是可持续的。所以,股票其实并不像看上去那么便宜。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