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积极性;创新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素质教育下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在改革实践中,情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广受师生欢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很多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营造课堂氛围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教材内容,并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奠定文化基础,特别是在民族气息浓厚的民族区域中,情境教学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情境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实现学以致用,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
学生在小学阶段时,其心智和思维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于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很难完全掌握,容易使教学内容出现漏洞,从而降低教学质量,并且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情境教学模式,能够将课堂内容与实际内容相结合,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设情境教学设计
情境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形成语文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空间。随着情境教学被广泛应用,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有一定的变动,情境设计内容必须落实到教学内容上,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起到引导学生思维的作用。
1.确保情境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知识主要是对知识的读、写阶段,更多的是通过教材内容进一步了解文章含义和内在情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图片、文字、声音集一体,从而将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展示到学生面前,进而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情感体验。
例如,在《少年闰土》的教学中,学生一般是通过阅读文章来了解文章内容,很难掌握闰土的形象、动作、语言的描写,并且无法体会文章作者的内在情感。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情境教学,教师可以创造出闰土所向往的生活环境,之后再创造出文章作者的生活环境,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对比,让学生对两种环境产生印象和疑惑,让学生了解到文章的本质,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进而抓住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2.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模式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情感内容带入到情境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性,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小学教材中有很多适合情境教学模式的作品,但是学生很难找出文章的内涵,而这些作品之所以被流传的重要因素就是其中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情境中加入情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桃花心木》的文章时,其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含义,文章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课前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有关教学内容的情境:“学生都有给金露梅、狼毒花、高山杜鹃等植物浇水的经验吧?如果你们不给它浇水会怎样?如果天天浇水会怎样?”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一般情况下,面对这种开放式问题,学生都会得出多种答案,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之后教师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树苗也和人一样,要用有限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才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进而让学生了解到文章的精髓所在,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找出文章的价值所在,在加强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摆正了学生的“三观”。
情境教学模式可以说非常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在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地区,其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境教学模式要根据情境展开教学内容,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未来语文科目的学习生涯拓宽道路。
参考文献:
篇2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小学生活泼好动,对生活中的诸多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下面我以《四季》一课为例,谈一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诱发学习动机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有经验的教师十分讲究课堂导入语。好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情境,是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关键。如在教学《四季》一课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多幅关于四季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四季,听听四季的声音,在听的过程中概括四季的特点,为以后的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
二、品读课文,快乐识字
新课程提倡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即让学生在听、说、读的过程中尽快地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相机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教给他们四步读书法。
初读:读准字音,慢速地、大声地读课文。
再读:整体感知,读通句子,速度稍微加快。
三读:把课文要求识记的生字圈出来。
四读:把课文通顺、流利、有感情地读出来。
通过以上训练,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生字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为了帮助他们加深印象,我又为他们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选花朵,认生字”的识字游戏:一朵花儿对应一个课文要求认识的生字,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花,并快速地读出生字。
课件出示花朵。
师:孩子们,这些花后面都有秘密。你们比较喜欢哪种花呢?记住要把后面的秘密告诉大家。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我给予学生充分选择的时间和机会,拓展了他们的课外知识,让生字和他们多次见面,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识字,达到记忆汉字的目的。
三、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四季》这一课对季节的描绘是成功的,段落结构简单,语言简练优美,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口语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有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接着,我又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模仿课文说话。我先请学生回忆每个季节最有代表性的事物,然后给出说话的格式:“__________,它__________说:‘我是__________天。’”
我本想请一两个孩子说说就结束这个环节,没有想到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住了,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我不想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就给他们说的机会。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想出来的话语还挺有意思的。
(燕子飞来),它(对小朋友)说:“我是(春)天。”
(冰淇淋甜甜的),它(对太阳公公)说:“我是(夏)天。”
(苹果圆圆的),它(红着脸)说:“我是(秋)天。”
听了孩子们精彩的回答,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我知道这节课成功了。我神采飞扬地大声说:“同学们说得真棒!只要用心观察,你们会发现每一个季节的景色都非常美丽。让我们一起用最悦耳的声音朗读这首优美的诗!”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篇3
一、充分预设,用丰富的言语创设情境
低年级小学生,思维简单,认知基础弱。教师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感染性的言语,将小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感悟,让他们体会,从而不断激发小学生的思维。当然,语言情境的创设必须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想象,通过教师准确、精炼、生动、丰富的语言,引发学生根据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具体的形象,促使学生自然地踏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作者的情感。此间,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自己的情感,将自己丰富的爱憎情感由始到终地贯穿其中,让学生在老师的情感牵引下自然而然的与作者的思想对接。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过:“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所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试想,一个冷若冰霜、面无表情的教师怎能演绎那些令人动情,让人为之动容的文章,又怎能要求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的氛围中来?如在教学《木兰从军》、《母亲的恩情》、《司马光》等课文时,学生对花木兰、孟郊、司马光等著名历史人物并不了解,缺乏相应的感性基础,不容易走进课文的意境,很难达到认知的相通相融。为此,我在课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我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了这些人物的伟大品格,也使他们感受到了这些人物的高尚与伟大。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首先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再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很快就会进入课本描述的状态,领会人物的精神,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二、巧用资源,用恰当的图片拓展情境
图片能给人带来鲜明、直观的视觉冲击,它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注意指向朝着教师的预设发展,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现行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贴近学生认知心理,每一课都配有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插图,而每一幅的插图又都紧紧围绕课文内容,依托课文主旨,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利用这些插图,可以让课文情境得以重现,最大限度的展示课文情境。如二年级的“识字”部分,课文中的每一幅插图都是识字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引导学生走进情境,启发指导学生认字、领悟,再通过文字加深对图画的理解,由此反复,相得益彰,不仅能促使学生轻松积累语言,体会语言现象,还能使学生在惟妙惟肖的画面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接受美的熏陶。
三、创新方法,用生动的故事演绎情境
低年级小学生天真大胆,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贴近学生心理,适时地将课文内容改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课本剧,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或者让学生以角色的心理来叙述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让学生把课文中两者对话的关键部位突出出来,让学生进行表演。看着学生有板有眼,惟妙惟肖的表演,可以明显的看出,他们已经真正走近了文章,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此外,教师还可通过演示课本情景给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感悟和认识课文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小鹰学飞》一课时,我准备了两个小鸟风筝的模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学生在教师的演示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四、突破常规,用高效的媒体营造情境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创新策略;教学情境
语文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学中,由于受到师资、思想观念等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今后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课程内容安排不科学,往往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随着经验的积累,往往养成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束缚了教师的思维方式。在不同的课堂,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往往会采用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2.教师素质待提高。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掌握的知识比较陈旧,一些教师没有及时更新知识,导致不能适应教学新情况,不能很好地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些教师不专心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难以接受,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创新意识,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3.教学评价不完善。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常常采用单一的期末考试进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得教学过程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另外,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忽视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评价,难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交际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小学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应当成为小学语文知识的主动接受者,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指导学生的学习,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与学习习惯。
2.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对此高度重视,推动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教师应该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知识创设良好的氛围。例如:在每堂课文内容学习之前,可以根据本章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情节,利用多媒体设置短小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3.优化课堂内容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设置以下内容,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当中。设置学生主动质疑的内容,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使学生养成善于提问、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此外,还要设计让学生积极动手的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当中。
4.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练习形式。在一部分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教师应该设置丰富的练习形式,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通过问答形式、小组接力赛、即兴演讲、辩论等,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正意见,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5.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在创新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对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引进工作,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注重引起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以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注重教学观念的创新,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6.完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教师不能忽视这项工作,在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让评价既发挥改进教学的依据,也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例如:采用及时评价的方法,当场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并提出改正意见;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改变单一的将卷面测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同时,将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流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总之,语文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门课程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热爱,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在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启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反思[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2).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效果提升;对策
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一直处于发展相对缓慢的过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制约。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致力于教学过程的简化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语文教学是充满无限活力的。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把握。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人员的限制,那么提升总体效果,就需要充分把握时间和效率的原则,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富有生机和活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
我国的小学语文课程经历了四个变革阶段。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小学语文教学思想从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逐渐发展为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素质的拓展等新的思维。在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多个转折。每一次改革都带来新的冲击,每个冲击都给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在知识与能力之间、在素质与素养之间形成不断的交叉和连接。语文课程成为学生必须要经历的学习过程。小学语文教学从1949年到2014年,历经60多年的变迁后,改革的思想已经渗入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广大教师对小学改革已经实施在每一天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改革的主阵地,是改革思想的实施场所,是改革成果的试验室,是改革结果的评价平台。新时期在小学语文改革的推进下,课堂教学必须要实现新的突破,使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真实,回归语文学习的乐趣形成和能力增长。
二、教学改革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方式和途径
1.将美学思想引入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是丰富而美丽的。因为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是经典的美文。语言的美、色彩的美、环境的美,都能够让学生充分感觉到美感。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是直接的、纯真的。将美学思想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渴望。学生渴望与美感十足的事物产生联系,而美感也会教育学生产生心灵的纯洁和美丽。如,在教学《五彩池》一课时,课文中的语句仿佛一幅画,学生对语言充满了喜爱之情,教师就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引领学生感悟课文的精美之处,给予学生美感的引导。
2.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中,提出了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空间,给学生能够发挥自由讨论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形成和谐的统一体。教师要充分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活动中,这样就使教学活动能够保持旺盛的活力,同时又使教师和学生和谐同步发展。
3.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倡兴趣培养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智力发育的提升时期。他们对外界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知识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中,教师就要讲解内容发生的年代和背景,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充满兴趣。故事性的讲解和引导,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感触。
4.突出情境教学的优势,把握环境的积极作用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实施教学改革存在很多空间。情境教学模式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多好的成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情境教学设计上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都有初步的了解,在情境设计上尽量不要伤害学生的缺点,让情境教学能够服务于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提升课堂效果的途径有很多,运用每个方法都需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从科目特点出发、从教学内容出发,以教学目标为要求,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新思想和新内容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中,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作用,才能为其他学科提供更好的基础性支援。在改革中需要不断地实践,需要理论与现实的充分结合,在实践中要不断完善教学改革的内容,努力建构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篇6
我国的教育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当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其中十分具有教学效果的就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就是通过设立合理的情境故事把学生和老师引入到特定的故事场景中,将具体的情境和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
1.基本内容
情境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利用实物和音乐等具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出具有真实形象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对于学习都具有很高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情境故事当中去,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个性和个人魅力得到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可以健康全面地发展。通过不断的实践可以证明,情境教学法将现代教育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2.优势
学生通过情境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可以经自身的感受能力进行提高,借助各种教学资源将现实的情况真实反映出来。可以将单调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跃。通过生动的情景的设置,学生的协作意识也不断提高起来。大多数的小学生普遍都会喜欢玩游戏,所以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点,为学生创设出丰富的游戏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增加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具体的游戏和玩耍的时间里就将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得到提高,思维也得到了活跃,学生在整个过程当中还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强化学生对于语文课堂内容的欣赏能力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具体的实际生活进行虚拟,这也是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最大的特点,可以将图像、音乐等具体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对现实生活进行展现。为学生提供对现实胜过进行高度还原的模拟情境,这样可以将学生的内在情感进行激发,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场景进行再次的感受,将学生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
2.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创设情境教学法的采用,使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到语文教学当中去,将自己的思维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将过去单调、枯燥的语文课堂氛围进行改变。小学生普遍存在很大的好奇心和非常活跃的思维,创设情境教学法对于语文课堂内容进行丰富,使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尽量发挥出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将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互助不断增强
教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时候应该将那些有趣的游戏加入进去,通过游戏的设置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起来。学生在讨论问题和参加游戏的过程中,都需要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进行相互的合作,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变得更加和谐、团结、互助、友爱。
三、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应用的具体措施
1.将语文课文融入情境教学法当中
要想将小学生吸引到语文课文的情境中,这就依靠教师将生动形象的导语进行设计,教师主动带领学生参加到课堂活动当中。这就需要教师对于教材进行细致的研究,将最适当、最有效的情境教学法设计出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将语文知识掌握在自己手中。
2.将学生的情感带到情境当中
小学语文课文中包含着特别多的优美的文学作品,情境创设可以将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出来,对于课文的深意有更深的体会。所以,对于小学语文课文中含有的丰富的情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起来,用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将学生不断向艺术的境界引领,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
3.利用情境进行理性思考
情境教学的创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在欢快娱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进入到具体的情境当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理性的思维进行思考。所以教师在情境教学中,应该时刻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合作,进行研究和思考,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向理性思考方向不断转化,将语文的课文知识进行完全的掌握。
四、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情境导入
教师应该将语文的教学目标预先设计好,利用各种方式,将学生带入生动形象的具体的情境当中,以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小学生的设计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此为依据来选取图片和音乐以及故事,使其可以保证语文教学的正常有效进行,对于这个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及时给予改正,不断进行完善。
2.情境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带进已经设置好的情境当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将语文课程内容和自己的想象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可以真正融入具体的情境当中,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
3.情境转化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将各种方法进行综合运用,让学生对于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领会,将这些语文知识点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生活当中去,实现情境回归。
五、结束语
篇7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实现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科目,而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因此,通过贴近小学生生活方式的方法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体现,同时也是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做法。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贴近生活的实践方式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实践方式价值解读
语文教学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现实生活中,体会、表达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事实和情感。用贴近生活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既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也是语文教学本质的要求。
l 生活化教学实践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通过贴近生活的实践方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贴近生活的教学实践策略的应用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从根本上实现了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意义。语文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重要人文学科,是对人类语言功能和人文素养进行教育的重要科目,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有效实现了”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教育服务生活”的根本理念。其次,贴近生活的实践教育方式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方法,不论教师是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还是应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都能够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好人文精神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最后,贴近生活开展的教学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最直接意义和表现就是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通过刺激小学生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引导小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语文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在优化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小学语文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的方法和途径
2.1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
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学元素或者是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是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的首要步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活动与课文知识内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例如在《咏鹅》这篇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鹅”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对诗词中的”白毛”、”红掌”等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加深学生对诗词征描写的印象,强化教学效果。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会将真正的”鹅“带入到课堂中,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或者是在组织乡村郊游的过程中遇到鹅的话引导小学生结合古诗词对鹅进行观察,加深学习印象。
2.2教育方式和方法的生活化处理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展现出来,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化教学课堂。首先,基于生活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情境是一种有效的生活化教学实施手段,这主要是指在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支持下,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创设小学生熟知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让教学内容活化起来,在情感上拉近小学生与语文学习内容之间的情感。以《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的学习为例,教师就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北海公园的流水美、景观美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小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情景进行充分的感知,然后从网络上收集相关的”划桨”视频,让小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在北海公园”划桨”的情感感受,从而加深对这篇课文的情感,提高教学效果。其次,针对教学内容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设计,语文和生活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小学生对这种天然的关系进行观察、感知和体会。很多教学课文中传递的情感只有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才能够让小学生有效的感知。例如在《升国旗》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虽然每个小学生都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升旗仪式,但是除了极个别的小学生作为旗手之外,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无法感知课文中传递出来的那种严肃、庄重氛围和对祖国无法抑制的爱国之情,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强化小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情感认知,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旗杆下”,让小学生在升旗的实践中切身感受课文中体会和表达的情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3教学活动组织化的生活化处理
篇8
关键词:情景教学;语文教学;应用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一定的道具和方法,根据教学的内容,在教学阶段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带有一定感彩的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反映的生动情境。这种具体情境的创设要能够唤起小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和感悟,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文或教学内容,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改变了传统中语文教学刻板枯燥的印象,使语文教学变的更趣味和有效,也很好实践了现代教育改革提倡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杜威曾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到,思维是从直接经验的情境产生。小学生还在对外部世界形成初步认识的阶段,对于抽象化的学习内容的兴趣不高,需要教师耐心引导,结合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合适的情景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儿童学习的重要特点是他们会更容易接受和学习形象化的学习内容。所以说,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可以起到联系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感情的重要作用。下面本文介绍该如何将情境教学的方法具体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
1根据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情景
小学语文是将实用性和情感性牢牢结合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考虑怎么教会小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更要考虑怎么寓教于乐,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人文素养,让语文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相伴一生的挚友。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质量较高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语文教师在教学前应当结合教学介绍,了解文章创作的背景,揣摩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和用意,思考怎么才能准确给学生传达作者的情感表达。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形象生动的情景来更好地诠释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年龄尚幼,一般具有天真活波、善于发问、情绪色彩浓烈、对形象化事务的接受能力更强等特点,所以在教学情景的设置中要从感知、理解和深化这三个步骤入手,以情动情。兼顾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不能只讲解课文的一些文学知识,要围绕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让他们主动去思考追问,寻找身边类似的事物来结合学习理解感受作者的情感,在情景教学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营造一个高效率的、具有亲和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2使用音乐渲染情景
音乐艺术是传达美和情感的使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方式。音乐能从听觉上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当这种美与文字的魅力相结合的时候,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和相互强化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景教学场景时,不要忽略音乐的独特作用,结合课文内容寻找合适的音乐,为创设的情景增加渲染力,从而更好地导入语文内容的学习。例如在塑造春天的场景中,除了传统的课文,教师可以选用描绘春天的古典音乐,效果比较好的有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春选段或者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在课前,教师可以选放一段旋律优美,情景塑造感强的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抛出提问,要求学生描述他们对音乐的感觉,再让学生说说自身体验过的春天场景,紧接着在教师塑造的情景下结合课文,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万物苏醒,小鸟欢愉地歌唱,森林枝叶随风婆娑,呢喃私语的景色,在春光重返大地的情景中展开对课文的学习,这时学生对于文学作品里面描绘的场景就会有深刻的感悟和共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使用语言艺术表达情景
语言描绘是情景教育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绘声绘色,富有感染力的直观语言的暗示引导功能,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进入精心设计的情景时,教师要用浅显易懂,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出情景,朗读的语气要抑扬顿挫,情感要饱满生动,以情入情,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情景,在备课时还要注意情景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的衔接语言,力求自然简洁。
4使用图片描绘场景
在情景中使用图片描绘场景应该与语言互相结合,以达到相互强化补充,增强感染力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中,精心准备,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适用性强、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语言和图片,增强沟通的效果,成功塑造情景。例如在春天的情景塑造中,选用一些风景优美,体现大自然惊人魅力的图片,使学生感叹于大自然惊人的美丽的同时,也意识到春光易逝,更应该珍惜宝贵时光的感悟,教师的教学目的就很好地达到了。
5使用角色扮演体会情景
角色扮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鼓励他们在自己的理解上参与语文课堂的情景创设。是小学语文课堂中常使用的方法。角色扮演可以有很多形式,可以分角色扮演课文的角色,也可以根据课文编写短剧、对话等。学生如果想扮演好这个角色,那么首先就要在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上认真地揣摩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神态和语气。所以说表演是对文字的再创造,这种鼓励学生创造的方式能够真正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体会课文的兴趣,培养抽象化的思考能力。6结语卢梭说过,要善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师不仅要思考怎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地传递知识,还要考虑怎样传递的形式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春雨润物而细无声,这也是情景教育的要义。要注意地是,在思考实践情境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类型的语文课文和创设情境的实际目的,灵活结合本班学生已有的经历和生活经验,使用适用性比较强的情景来引导学习,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作者:田红 单位:四平市铁东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李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3(14).
篇9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究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束缚,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功利色彩,教师的教学完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符合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小学语文的学习当中,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对这一点没有帮助。因此,新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可以使用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陶冶性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诗意性,能够让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一、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新的课程理念的提出,很多的小学语文老师已经对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构建一个诗意的语文课堂,很多老师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误解,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呆板的、枯燥的、严肃的、理性的,相反,它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感性的、轻松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构建诗意的小学语文课堂当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认真对待这个教学目标,这样老师才能够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传授一些语文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在陶冶性教学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大胆创新,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来给学生创设一些诗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很多人都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给学生传授知识、提高技能,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小学语文教学也是为了给学生传递一种文化情怀。比如说,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并不是要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模板写出相似的、规范的文章来应对考试,教师是希望学生能够学会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再比如说,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记忆一些古诗词,并不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古诗词的记忆来取得好的成绩,而是为了让学生以背诵的方式来学习和理解古诗词,从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基础的,知识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够仅仅只是知识的教学,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陶冶性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高度,也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学水平。
二、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1、形象的直观性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陶冶教学的过程中有一项必须要注意的内容就是形象的直观性,我们可以知道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一种更直观的体验是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而且语文教学中会遇到形形的人和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形象的描述,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形象的直观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就是通过形象的直观性来感受的,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尽量去选择一些形象比较直观的,我们可以看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本身就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别是古诗词的教学,老师需要丰富自己的语言,用自己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来帮助学生解答这些文章,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下图片,让学生通过生动的图片来理解文章中塑造的形象,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形象之后,学生会更容易接受语文语言,也会更容易受到文章的陶冶。
2、感情的真挚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陶冶性教学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流露的真情实感,老师要好好利用这些真情实感,用这些真情实感来打动学生。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在进行陶冶性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好好利用文章中的情感,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也能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产生情感的共鸣,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3、审美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审美,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中的景物美、语言美、情感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蕴含有深厚的美的意蕴的,教师需要重视这些内容的教学,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教师还要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
三、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学生可以对文章中的形象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情感产生一种共鸣。很多老师在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中都会使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扩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2、提高老师的素养
在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中对老师的素养要求是很高的,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需要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教材中的形象,老师需要有好的板书书写能力,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老师的板书非常漂亮,整洁、美观,看起来重点分明,这样的板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教师要多利用课余时间看一些课外书,这样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补充更多的课外知识,也才能够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游刃有余。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陶冶性教学不仅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帮助,也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帮助,教师需要重视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
参考文献
[1]钟小雨.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
篇10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互动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加强互动,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这样的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有利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比较被动,思维比较呆滞。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加入互动性成分。第一,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第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可以相互启发,使思维变得活跃起来。第三,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互动,可以让老师从学生那里了解教学反馈,比如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有效提高教学针对性。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互动的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互动,需要老师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采用游戏教学法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天性比较活泼好动,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笔者考虑到现在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于是,在教学中笔者就引进里面的人物,在识字环节,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是喜羊羊组、美羊羊组、暖羊羊组,将一个单元所学的新字全部归纳起来,玩“拼字成词”的游戏,让这三个小组进行比赛。学生们一听是玩游戏,都兴致勃勃,一个个都跃跃欲试,马上进入游戏情境中,这样的教学寓教于乐,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保证了教学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2.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有效提高互动性,老师还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探个究竟。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依托教学内容,巧妙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思维。比如在讲解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时,学完这一课之后,学生了解了林则徐的爱国精神,设立问题――如果林则徐还活着,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听完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马上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说:“你真是一位大英雄,我也要好好学习,多向你学习。”有的学生说:“你的行为让你钦佩,是我们国家的骄傲”等,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此外,老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做出相关假设,如“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的形式,让学生结合课文实际,引发学生思考。
3.加强实践教学
教学并不只是纯理论的教学,老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实际教学环节,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学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之后,让学生根据课文介绍,画出铁路的设计图纸。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各自画出设计图纸,老师再仔细讲解。又如,在学完《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后,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相关的游览示意图等。这样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