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

篇1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气候移民;概念;类型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6-0164-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6.027

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所导致的现实或潜在的大量气候移民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是现阶段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模式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确定性的增加已导致地球海洋洋流流向的变化,使得热带海洋表面气温不断上升,全球海洋风暴持续时间延长、强度增加,海平面上升,荒漠化加剧,干旱、洪涝频繁多发,气候开始变得极端无常。极端而无常的气候,催生了大量的“气候移民”,他们因气候变化、生态失衡、地质变异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而受灾不得不进行迁移。环境正义基金会主席史蒂夫·特伦特指出“气候变化影响家庭、基础设施、食物、水及人类健康,还将会导致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群迁移”[1]。据联合国环境和人类安全组织、香港发展与救援NGO组织——香港乐施会等组织机构在2009年的预计,在1998-2007年间,全球每年受气候灾害影响的气候难民人数约为2.43亿人;2015年后气候难民人数将达到3.75亿人以上。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气候难民已开始进行自发和有组织的气候移民,世界上现在已有约2 600万因为气候变化而被迫迁徙的气候移民,到2050年,全球估计将有2亿人沦为“气候移民”[2]。

气候移民是人们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的重要机制之一。关涉气候移民的研究,早在莱文斯坦的迁移法则中就将不适宜的气候、不公平的法律、重税、不适宜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刺激等看作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美国地理学家Ellen Churchill Semple更是认为“寻找更好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和容易居住的环境是人们迁移的动机”[4]。尽管早期人们将气候变化作为一种重要因素纳入了对气候移民的解释和理解之中,但随后就逐渐消失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有一些关于气候移民的理论著作问世。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关气候移民规模的预测方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由于早期关于气候移民的研究和政策讨论偏重于以未来为导向的警示性预测,而不是观察分析迁移流,以致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自然科学家认为环境恶化和迁移之间存在内在联系[5],社会科学家认为环境仅仅是影响人们迁移因素中的一种[6]。当前,有关气候移民的争议仍旧存在,但学科间的认识分异逐渐减少,环境科学家和人口学家都认为自然环境是迁移的动力因素,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力逐渐凸显,观察或试验研究逐渐取代预测,但其研究结果仍旧非常有限。

如何以已有研究为基础,突破社会文化交叉法、经济视角的牵绊,提升人们对气候风险导致气候移民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对气候移民进行概念上的梳理与界定,类型上的归类与划分,剖析造成气候移民问题的制约性因素,将气候移民从经济迁移大流中分离出来已是一个摆在世人面前不容回避的现实性、迫切性的重要议题,深刻认识把握这一全球性的社会现象,有助于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

1 气候变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对人口迁移的影响1.1 气候变化的表现形式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全球气候近50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气候变化现象怪异难料,沙尘暴、飓风、雪灾、干旱、洪涝等气候灾害的能量与数量不断升级,已对自然系统、生物系统和人类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已带来严重挑战,已成为人类最迫切需要关注与解决的问题。

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对气候变化的定义,并结合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社会现实,本文对气候变化的概念定义为:气候变化是指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自然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在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7]。其原因或因于自然自身的演变历程,或为外界条件使然,亦或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大气组成成分和自然资源利用的改变。如此,对气候变化诸现象展开分析,既突出了气候变化中的人为致因又可与主要由自然原因导致的气候变率相区别。

总体看来,现阶段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陈绍军等:气候移民的概念与类型探析

篇2

关键词:人为驱动力;气温;降水;气候变化特征;新密市

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3002106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逐步成为深刻影响21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近100年来(1906年-2005年)全球气温线性增加趋势为074 ℃,这一趋势大于第三次评估报告给出的06 ℃的相应趋势,且目前陆地区域的变暖速率要快于海洋[1]。地球人口的爆炸,尤其是在20世纪内世界城市人口增加了近10倍之多,土地的开发垦殖使得接近一半的陆地已被人类改变和利用[2]。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明显受到人类的影响,气候分布状况随之改变,而气候变化又作用于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所以,近年来地球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影响己经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对象。

与发达国家相较,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在气候变化过程中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较低。中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气候的区域差异性强,由于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带来的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34],深入研究其气候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气候变化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探讨气候变化的原因,即驱动力因素作用。已有大量研究探讨过某些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人为驱动力[57]。本文根据河南省新密市气象统计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定量判断影响该地区气候变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力,总结对比主要影响因子,综合判断气候变化特征突变前后人为驱动力因子的时空变化特点,为该区域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的1971年-2010年气温及降水量数据来源于新密市气象局;1981年-2008年社会经济资料数据均来自新密市统计局《新密市统计年鉴》及新密市水务局。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为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及灰色关联分析法。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MannKendall检验是一种常用的突变检测方法,能够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序列在某段时间内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且明确突变的开始时间及区域,是一种适用于水文、气象等非正态分布数据的非参数检验方法[810]。主要计算公式介绍如下:

对于具有n个样本量的时间序列x,构造一秩序列:

Sk=∑k1i=1ri(k=2,3,…,n)(1)

其中,ri=+1,当xi>xj

0,当xi≤xj(j=1,2,…,i)(2)

在时间序列随机独立的假定下,定义统计量:

UFk=[Sk-E(Sk)]1var(Sk)(k=2,3,…,n)(3)

式中:UF1=0,E(st),var(st)是累计年数Sk的均值和方差。UFk为标准正态分布,是按时间序列x顺序计算出来的,给定显著性水平α,若|UFk|>Uα,则表示序列存在明显的趋势变化。同理,可按时间序列x逆序计算出UBk,且使UBk=-UFk。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的定量描述和比较。关联度是对两个系统或因素间关联性大小的度量,它描述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相对变化的情况。对一个灰色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时,要先解决如何从随机的时间序列中找到关联性、计算关联度,以便为因素判别、优势分析、决策提供依据。主要计算步骤包括原始数据变换、关联系数计算、求关联度、排关联序[11]。

数据变换方法采用均值化变换,经变换的母序列{x0(k)}与子序列{xi(k)}关联系数L0i(k)由下式求出:

L0i(k)=Δmin+ρΔmax1Δ0i(k)+ρΔmax(4)

其中:Δ0i(k)为两个比较序列的绝对差值,即Δ0i(k)=|x0(k)-xi(k)|(1≤i≤m);Δmax和Δmin分别表示所有比较序列各时刻绝对差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一般取Δmin=0,ρ为分辨系数,本文取为01。

两序列关联度用两个比较序列各时刻的关联系数平均值计算,即:

r0i=11N∑N1k=1L0i(k)(5)

式中:r0i为子序列i与母序列0的关联度,N为比较序列的长度。

最后将m个子序列对同一母序列的关联度按大小顺序排列,组成关联序,记为{x},反映各子序列对母序列的优劣关系。

2新密市气候变化特征

新密市隶属河南省省会郑州,多年平均气温147 ℃,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63 mm,历史最大、最小年降水相差784 mm,年际变化量较大,属典型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表现为夏季集中、春秋不足、冬季偏少,空间上表现为米村-岳村以北及王村-大隗以南山区降水较多,大于675 mm,中部与东部河谷平原较少[12]。

2.1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2.1.1年代际变化

由表1中新密市不同年代四季平均气温可以看出,无论是年代平均气温还是各季平均气温在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都相差不大,80年代以后逐渐上升。21世纪初较20世纪80年代,年代平均气温上升近12 ℃,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分别上升近19 ℃、09 ℃、08 ℃、13 ℃,其中80年代到90年代各平均气温增幅异常明显。

表1新密市各年代年和各季平均气温

Table 1The annual and seasonal atmospheric temperatures

of last several decades in Xinmi

(℃)年代1年代平均

2.2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2.2.1年代际变化

表2显示了新密市20世纪各年代四季平均降水量。可以看出,新密市年平均降水量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有所增加,而后至世纪末逐渐减少,21世纪初又逐渐增加,较20世纪90年代增加近92 mm。春季平均降水量从70年代至90年代逐渐增加,在90年代最大,而后至21世纪初呈减少趋势,减少近24 mm。夏季平均降水量各年代变化趋势与年代平均降水量变化一致,21世纪初较20世纪90年代增幅明显,平均降水量增加近116 mm。秋季平均降水量各年代之间整体呈减少趋势,但变化不是很明显。冬季平均降水量整体变化幅度不大。

3新密市气候变化人为驱动力因子分析

3.1人为驱动力因子指标体系

本文结合新密市气候变化的人为驱动力指标,并考虑数据资料搜集的限制性,构建了生产过程、消费过程和生活过程三个一级指标,见表3、表4。一级指标是影响新密市气候变化的人为驱动力的总类;在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中细化了不同总类下的人为驱动力指标。其中影响气温的二级指标有14个,影响降水的二级指标有10个。这些指标间存在一定关联性,且较全面地阐释了新密市气温变化及降水量变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力影响因子。

3.2人为驱动力因子识别

根据文中新密市气候变化人为驱动力指标体系内容,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及原理过程,运用DPS软件对指标进行处理,从气温变化和降水量变化两方面分析其人为驱动力因子。人为驱动力因素对1971年-2008年新密市气温变化及2000年-2008年降水量变化的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见表5、表6。

从表5中可以看出,人为驱动力因子与气温变化的关联度排序为:人口密度>总人口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年末耕地面积>大牲畜存栏头数>工业用电量>第一产业总产

序号1因子1关联系数X111人口密度10.973 3X101总人口数10.956 5X5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899 1X41年末耕地面积10.879 5X61大牲畜存栏头数10.726 6X71工业用电量10.594 8X11第一产业总产值10.577 9X81农村用电量10.541 5X13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530 5X141农民人均纯收入10.519 8X31人均生产总值10.510 4X21工业总产值10.494 3X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77 0X91民用汽车拥有量10.439 4值>农村用电量>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民用汽车拥有量。对新密市气温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口密度,关联系数达到0973 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年末耕地面积、大牲畜存栏头数与其关联系数也都在07以上,工业用电量、第一产业总产值、农村用电量、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生产总值与其关联系数在0.5以上。可见,人口密度快速增长是新密市气温变化的主要动力,其次是农业发展,能源消耗也对气温变化有较大的贡献。

表6新密市人为驱动力因素对降水量变化的灰色关联度

Table 6The gray relational grade of anthropogenic

driving forces to precipitation change in Xinmi

序号1因子1关联系数总人口数10.510 6Y11年末耕地面积10.438 4Y31农业用水量10.390 5Y81建成区面积10.385 8Y41工业用水量10.338 5Y51生活用水量10.333 5Y71城市化率10.306 5Y10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277 5Y21有效灌溉面积10.238 8Y91道路铺装面积10.210 7表6显示,人为驱动力因子与降水量变化的关联度排序为:总人口数>年末耕地面积>农业用水量>建城区面积>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城镇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道路铺装面积。对新密市降水量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总人口数,关联系数达到0510 6,年末耕地面积、农业用水量及建成区面积与其关联系数也都在04左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道路铺装面积等与降水量变化的关联系数较低。综上所述,人口及社会工农业发展状况是新密市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动力,下垫面性质对其影响较小。

4气温突变前后人为驱动力因子变化分析

如前文所述,1971年-2010年新密市年降水量未出现突变的时间区域,因此本文只对气温突变前后人为驱动力因子进行了比较分析。

4.1气温突变前人为驱动力因子识别比较

对数据均值化处理,计算在ρ=01时,新密市各人为驱动力因子与气温变化的绝对差值,得到表7,其中所有子序列和母序列各时刻绝对差值最大值Δmax为2328 5,是1993年气温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对差值。由此可知,气温和14个驱动力因子间的绝对差值中有8个因子序列的最大值都出现在1993年,如:工业总产值、工业用电量、农村用电量、农民人均纯收入等,说明在1993年气温变化和各驱动力因子变化差异达到突变前的最大值。

8以上。此外,总人口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民用汽车拥有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也具有较高关联度。1980年以来,新密市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均取得显著变化,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年均2125%的增长速度,但发展不平稳,1990年以前发展比较缓慢,以后增长速度加快。20世纪90年代初期,新密市全市的农业产值保持年均1074%的增长速度,这些发展过程中的人为力量给城市气候带来了影响。

4.2气温突变后人为驱动力因子识别比较

和前述内容一样,首先对新密市气温突变后的各指标因子进行均值化处理。鉴于篇幅限制,对均值化处理结果及气温与人为驱动力因子绝对差值统计表在此不再展现,其中最大差值Δmax=2.780 6。当分辨系数ρ=01时,得到新密市各人为驱动力因子与气温变化的关联度,见表9,从中发现人口密度与气温变化关联度最高,关联系数达0918 7。总人口数、年末耕地面积、粮食作物耕地面积、农村用电量的关联度紧随其后,即在关联度最高的前五位驱动力因子中,在农业发展、能源消耗等方面对气温变化的影响最明显。

与突变前相比较,发现人口密度和农村用电量的增加与气温变化的关联度显著提升,分别由突变前的第三位(0833 1)、第十二位(0367 4)提高到突变后的第一位(0926 5)、第五位(0781 6),同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大牲畜存栏头数的关联度值由突变前的第一、二位下降到突变后的第四、六位。可以看出目前新密市的农业及畜牧业发展不容乐观。另外,民用汽车拥有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度值也有显著下降。

本文利用新密市1971年-201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及1981年-2008年社会经济资料,运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新密市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趋势及突变分析,对其人为驱动力因子进行了识别,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近40年来新密市气候变化特征表现为年、季平均气温持续上升,年平均降水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突变检测结果显示,1993年发生气温上升突变,1993年以后为突变的时间区域;1982年和1999年降水量出现增加突变,但并未出现突变的时间区域。

(2)人口密度快速增长是新密市气温变化的主要动力,其次是农业发展,能源消耗也对气温变化有较大的贡献;人口及社会工农业发展状况是新密市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动力,下垫面性质对其影响较小。

(3)新密市气温在突变前,农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对气温变化作用明显,贡献较大,为主要影响因素。气温突变后,农业发展仍然对气温变化的影响最明显,其次能源消耗等方面对气温变化的影响程度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IPCC,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eal Scienee Basis.Contriburion of Working Group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丁一汇,任国玉.中国气候变化科学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19.(DING Yihui,REN Guoyu.Science Overview of Climate Change in China[M].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2008:19.(in Chinese))

[3]McCarthyJ J,Canziani O F,Leary N A,et al.Climate Change 2001 Impacts,Adaptation,and Vulnerability.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Ⅱ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夏军,左其亭.国际水文科学研究的新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3):256261.(XIA Jun,ZUO Qiting.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Hydr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J].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06,21(3):256261.(in Chinese))

[5]王宁练.冰川平衡线变化的主导气候因子灰色关联分析[J].冰川冻土,1995,17(1):815.(WANG Ninglian.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of the Leading Climatic Factor Influencing the Changes of the Equilibrium Line[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1995,17(1):815.(in Chinese))

[6]白晶.秦岭南北气候变化特征及人为驱动力差异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 BAI Jing.Anlaysis on the Climate Change Status and the Human Driving Force in Guan Zhong and Shaannan Region[D].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2011.(in Chinese))

[7]许云锋,左其亭.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变化与径流变化特征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1,29(12):14.(XU Yunfeng,ZUO Qiting.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 and Runoff Variation in Tarim River Basin[J].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2011,29(12):14.(in Chinese))

[8]陈燕飞,张翔.应用推理公式推求不同形状小流域设计流量[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6):68.(CHEN Yanfei,ZHANG Xiang.Longterm Variation Trend and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Evaporation and Runoff in Hanjiang Basin[J].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2012,30(6):68.(in Chinese))

[9]Jiang Yan,Zhou Chenghu,Cheng Weiming.Streamflow Trends and Hydrological Response to Climatic Change in Tarim Headwater Basin[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7,17(1):5161.

[10]赵锐锋,陈亚宁,李卫红,等.1957年至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径流变化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6):11961230.(ZHAO Ruifeng,CHEN Yaning,LI Weihong,et al.Trends in Runoff Variations of the Mains Tream of the Tarim River during the Last 50 Years[J].Resources Science,2010,32(6):11961230.(in Chinese))

[11]陈林,王磊,张庆霞,等.风沙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灰色关联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9,26(6):840845.(CHEN Lin,WANG Lei,ZHANG Qingxia,et al.Analysis on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WindBlown Sand Area[J].Arid Zone Research,2009,26(6):840845.(in Chinese))

篇3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全球变暖; 应变

中图分类号: X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64-01

一、造成气候变暧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并非单方面因素造成的,气象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不断与历史资料时行比对最终认识到决定气候状态和变化的原因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大气中,而是取决于由大气、水、冰雪、生物和岩石等几大因素所组成的“气候系统”的整体相互作用。因此引起当代全球气候异常及全球变暧的原因是十分复杂。但总的归纳起来,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人为因素的影响

适量的温室气体因子对地球上的人类和自然界的生物来说应该是件好事,因为地球上的温度就是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氧化亚氮、甲烷等“温室气体因子”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来维持着。由于我们所排污染物中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成分中二氧化碳居多,而它在大气中存在的寿命较长,可达200年左右。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逐年急剧增加,这必然会导制“温室效应”的加剧,相关的资料表明,如果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1倍,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将升高1.5~3.5℃。此外核爆炸产物、氨肥的分解物,其中可能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甲烷等几十种化学物质的过量排放,也都是人为造成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自然因素的影响

地球的周期性变化为我们人类带来了白天、黑夜以及四季的变化。这使我们对气候以及温度的变化产生了认识,但现在由于自然界因素的影响,地球已经出现了异样的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其变化的主要表现。早期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的认识是友好的,1925年意大利人斯科特回忆了1891年秘鲁沿岸出现海水增温时的情景,“首先是沙漠变成了绿洲,土壤被倾盆大雨浸泡着,在几个星期内,整个国家四处覆盖着丰盛的牧草,牛羊成倍增长,棉花等农作物能生长在以往年份不长植物的地方”。尽管当时人们也看到了海水温度升高引起了大量海洋生物和鸟类消失,但他们还是将这样的年份称之为“丰年”。

(三)其他因素的影响

除以上两大因素外,臭氧层的破坏使地球直接受到紫外线强照射,威胁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进化和生存。地表植被和海洋浮游生物的减少或消失必然减少贮存在植物体中的二氧化碳和用于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使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把1500万吨以上的氯氟烃排放到大气中。进入大气中的氯氟烃,只有一部分参与臭氧层破坏作用,大部分还在大气中游荡,因而,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停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烃,臭氧层仍然会继续遭到破坏。

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森林的锐减和物种的灭绝,土地的沙漠化,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都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诱因。除上述对温室效应有正效应的因素外,大气中还有一些因素对温室效应起负效应,如气溶胶对大气温度主要起降温作用。水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也是复杂多变的,水汽是大气中最主要的一种温室气体,空气的含水量越大,温室效应也越强,形成正效应。但是当水汽达到饱和水汽压时,就会凝结成云,云对太阳辐射作用主要是散射和反射,减少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总量,这样会对全球增暖产生负作用。

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气候带移动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带将北移,全球气候的变暖对人类健康是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地球升温最为敏感的当属一些居住在中纬度地区的人们,暑热天数延长以及高温高湿天气直接威胁着他们的健康,1995年的夏季热浪造成全世界许多大城市出现了死亡率特别高的现象。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增加,有可能对我国和夏季风边缘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雨水增加,有利于农业生产,而有的地区将面临洪涝威胁;高纬度地区冬季降雪量也会增加;而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将会减少,降水减少将使这些地区干旱加剧,造成供水紧张,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气候变暖也会引起生态系统及环境的改变。

(二)海平面上升

由于近年来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造成了全球性气温上升,导致海水受热膨胀、高山冰川融化、南极冰盖解体,使得海平面上升,并且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陆地地面沉降,又造成了海平面的相对上升。如果海平面上升过快,将使湿地面积大大减少。而湿地是许多鱼类、鸟类和稀有动物的主要生活环境。海平面上升还可使珊瑚面临危险,珊瑚礁岛屿面积会大大减小甚至消失。海平面上升还将通过盐水侵入地下水资源,进一步使土地盐碱化,沿海地区淡水匮乏。

(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由于气温的异常变化,死亡率将显著上升,与此同时“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更为显著,又给许多疾病的繁殖、传播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温床。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有时会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使之随饮食而侵入人体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到人体。通过呼吸而侵入人体的有害物质危害最大。它会使人类患上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致于患上癌症。因此气候变化是人类健康的重要障碍之一。

(四)其它影响

随着气候增暖,全球工业化和人类生活所须能源消费增多,所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人们对酸性排放物已经有了控制,但仍然还有酸雨现象。全球进一步变暖,炎热时间增长会使城乡用水量增加,全球环境沙漠化进一步发展。气候变暖还往往伴随着水灾、飓风等自然灾害,致使大量植被,森林死亡,土地多被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侵食,从而加重了水土流失。

三、相关对策

(一)强化可持续发展目标

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目前我们要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大力度保障自然环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量。

(二)发展保护绿色环境

因为植物具有吸收和除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将这个大气碳平衡、缓解大气污染的有效工具有效的发展保护下去。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对大气化学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它们既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吸收者,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氧气制造者。因此,我们要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这需要我们全人类的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篇4

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修正案,为相关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设定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指标。会议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增加出资规模,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会议还对德班平台谈判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总体规划。本次多哈气候大会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作出决定,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大幅减排并对应对气候变化增加出资,中国代表团对大会结果表示满意。

【相关链接】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考试要点】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成了高考考查的热点。以最新时事材料为背景,或与温室农业等具体案例相结合,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是值得关注的命题趋向。主要考点有: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效应、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中国节能减排的措施等。

1 全球变暖的原因

2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小试牛刀】

1 以下关于气候谈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

B.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

C.发达国家反对,成效不显著

D.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 我们现在强调的气候变化主要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以下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海水温度升高,使世界海洋渔场范围扩大

B.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农作物获得更多的热量,使世界粮食产量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破坏港口设备、影响航运

D.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干旱、洪涝灾害的频率和强度降低

3 中国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不懈努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淘汰低能耗产业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工业部门( )

A.炼钢

B.水泥

C.建筑

D.造纸

4 结合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如果只考虑其对洋流、气候的影响,未来可能会出现( )

①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

②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加强③北美东部和欧洲气候变暖④北美东部和欧洲气候变冷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甲烷

B.氟氯烃

C.二氧化碳

D.氧气

6 以下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

B.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

C.物种不易患病,抗虫害的能力提高

D.使植物的生产率降低

7 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增强,我国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一淮河以南

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将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8 为了抑制冰川消退,人类采取的以下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植树造林

B.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C.控制人口数量

D.推广清洁燃烧技术

9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______,造成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______。其中,中纬度地区_______,低纬度地区_______。

(3)气候变暖可能对江苏省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三点)

(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10 美国情报委员会公布了名为《2025全球趋势——变革的世界》的报告。该报告声称,环北冰洋国家都将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受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等温线判断,该图反映的时间可能是_______月(填1或7),P点与0点之间的主要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Q两点之问的自然景观与北冰洋沿岸的自然景观有较大的差异,這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___。该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图中,与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基本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M港是北极圈内世界著名的不冻港,该港口冬季不结冰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全球气候变暖使图示国家种植业和海洋运输业受益,试说明对二者有利影响的具体表现。种植业: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运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D 6.A 7.B 8.B

9.(1)暖 过度砍伐森林、燃烧矿物燃料等

(2)地域差异(区域性) 明显变暖 变暖不明显

(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到影响;降水变率增大,易形成旱涝灾害等(任答三点即可)

(4)节能减排,能缓解能源紧张,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保护环境,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

10.(1)7亚寒带针叶林带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3)甲图 P点至Q点之间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该地气温低,即该地可能为山地

篇5

1 沿海城市的环境概况

1.1 沿海城市的环境特征

根据国际间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海岸带和江河平原地区是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区域,这主要体现在沿海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与气候变化的敏感关联。地球的地质运动不断改变地球的现状,直到今天这些运动仍然在或快或慢地继续着。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海岸地质环境受到影响,因为地质的构造运动而发生区域性的下沉现象。其次,由于沿海地区本身土质湿润、地基松散,其上层受到一定的压力荷载后容易发生沉陷问题。

对于沿海城市来说其空间形态的发展受到了沿海特殊的河道和海岸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受灾风险特征,城市形态受河道、海岸的影响大、接触界面多其相应的受灾可能性就增大,反之则较小。

1.2 沿海城市在气候变化中面临的风险

1.2.1 海平面上升。全球范围内西北太平洋与东印度洋海面的上升幅度最大,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倍;北半球的季节变化幅度要高于南半球;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季节变化幅度要高于其他大洋。在一些太平洋和大西洋沿海地带海平面上升的峰值还与台风、飓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重叠,而这些地区却是城市密集、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造成更为严峻的城市安全威胁。

1.2.2 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促使海水向内陆地下入侵影响内陆的水资源环境。在地下水位偏低的沿海区域,其淡水资源主要来源是位于咸水层以上的淡水层,海平面上升将造成海水地下入侵的速度和面积增大,淡水资源被咸化加快,加剧沿海区域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世界上许多发达的城市都位于沿海或沿海地带,海平面上升不但影响了这些城市的供水系统,还对这些城市的生活和工业的排水工程带来了困难,进一步影响这些城市和地区的长久发展。

1.2.3 海岸侵独。引起海岸侵烛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海岸动力对岸线的直接破坏,二是海岸动力作用使沿岸泥沙亏损而引起岸线后退。这些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影响。海岸侵烛和淹没沿海低地是海平面上升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后,相应区域的相对水深和潮差都会变大,使海浪和潮流的作用增强,海岸侵烛加剧。

2 沿海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灾害适应性实施策略

2.1 基于防御基础设施的风景园林适应性设计

城市基础设施是为城市提供基本服务,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基础。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了提供生态服务的城市绿地、农田、公园等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同时还包含了城市的道路交通、市政管网、电力通信等保证城市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必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防御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安全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景观防御工程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海岸的防御能力,是一种常见的景观干预手段来应对由自然灾害事件,如气候变化过程带来的风暴、洪水和侵蚀。目前,防御景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人工为主的硬性工程设施和以自然系统为主的软性工程设施两大类。

2.2 基于自然动态的风景园林适应性设计

风景园林本身就是自然界组成的一部分,1个公园、1个庭院,甚至是1颗树、1朵花的兴衰发展和变化都是自然动态过程的显现。回顾历史,无论是东方自然山水园,还是西方的几何式景观,都源于广阔的大自然背景之中。虽然,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已经从过去庭院中的自然走向更加广阔的自然,从公园、风景区规划、到废弃地恢复、绿道体系、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自然元素始终是风景园林设计发展过程不可脱离的基石。

2.3 基于景观技术创新的风景园林适应性设计

对于沿海海岸环境来说,在海平面上升海岸灾害加剧的背景下,探索新的景观技术,无疑是未来海岸景观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途径。由于海平面上升产生了许多不可预测灾害的可能,因此过去的景观形式和技术无法满足新的为应对复杂海岸环境条件的景观策略。这些技术能够为新的景观形式创造、新的空间利用方式提供可能。例如为了加强自然系统而建立新的人工湿地景观的技术方式,或者为了适应未来洪水灾害而加强活动场地本身的可调节功能需要的技术方式,又或者是为了增加海岸空间生产性景观功能而要求的技术支持。

篇6

关键词:低碳农业;外部性;市场失灵;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2.018

Low-carbon Agriculture Externality and Market Failure

ZHANG Xin-min

(China Center for Industrial Security Research,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Analysis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the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positive externality, market failure was proposed to restrict the low 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as the found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agriculture.

Key words: low carbon agriculture; externality; market failure; climate change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途径。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挑战之一,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口大国,也对全球治理气候变化承担重要的责任。联合国粮食机构指出,低碳农业既能遏制气候变化,又能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并呼吁增加低碳农业投资,引导现代农业向低碳农业发展。因此,低碳农业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虽然低碳农业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对于具体的农业生产者来说,其行为选择是理性的,他们更关注经济效益,机会成本增加和收益溢出,导致低碳农业发展动力不足。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是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1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所谓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于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一种未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出来的影响,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大效率,即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由于这种影响是某一经济主体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对局外人产生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又是处于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之外,故称之为外部性。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市场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而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由于正的外部性所造成的市场失灵,通常需要政府介入,通过财政补贴或税收机制来解决。

外部性的存在,使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与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相背离。作为经济理性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决策时,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会考虑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虽然可做到个体最优,但很难达到社会最优。以有机农业生产为例,由于在生产中严格限制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遵循生态学原理进行农业生产,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常规农业生产成本,这种成本投入,并不能完全转化为经济产量,也就是说,有机农业生产负担了本应该由社会负担的环境生态投入成本,而由此产生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能完全由有机农业生产者占有,就出现有机农业生产的经济外部性,结果导致有机农业生产供给不足,社会福利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解决外部性和市场失灵问题的典型办法有:一是征税和补贴,对负的外部性进行征税,对正的外部性进行补贴。二是重新界定产权,1960年,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案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权利(产权)初始界定清楚,并允许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或社会产值最大化的安排。由这个表述可以看出,科斯提出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案包含3个要素:(1)交易费用为零;(2)产权或权利界定清楚;(3)允许产权或权利在当事人之间自由交易。三是企业合并,使经济外部性内部化。

2 低碳农业能够减和适应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大最大挑战之一,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2004),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36.50亿t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分别占73.05%、19.73%和7.22%,农业活动导致了50%的甲烷排放和92%氧化亚氮的排放。由于二氧化碳的农业排放很低,没有报告,因此,农业生产活动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包括稻田甲烷排放、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粪便管理系统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以及动物肠道发酵甲烷的排放。

低碳农业对气候变化影响包括减和适应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减是指为了减少对气候系统的人为强迫而进行的人为干预,它包括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适应是指自然或人类系统,为应对实际的、或预期的气候刺激因素、或其影响而做出的趋利避害的调整。

以水稻为例,通过改变稻田的生长环境、生态环境及相关管理措施,可以减少稻田甲烷的排放,如稻-鱼共栖生态系统,能显著降低甲烷排放量,主要原因之一是该系统改善了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低碳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遵循生态学原理,不使用或减少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农药,注重生态环境管理,稻田水生动物增加,其活动起到搅动土壤,降低氧化还原作用,从而减少了甲烷的排放。又如稻-鸭生态系统是低碳生产通常采用的生态模式之一,该系统利用鸭子好动、勤觅食的生活习性,搅拌土壤,起中耕、除草作用,并增加土壤养分,改善田间小气候,在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减少了甲烷的排放。

农田土壤是大气中N2O的重要来源,化学肥料特别是氮肥的过量施用是氧化亚氮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碳酸氢铵和尿素是中国农业的主体肥料,但它们的肥效期短,挥发损失量大,氮素利用率低。有机农业禁止施用化学肥料,通过生物措施和施用有机肥来保持和恢复地力,从根本上解决了N2O排放的来源。

低碳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料,为了解决肥料来源,发展沼气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多种细菌发酵作用形成的一种混合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通常占总体积的50%。通过发展沼气可以有效地减少由畜禽粪便等引起的甲烷排放以及燃煤、薪柴等导致的CO2排放,从而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

低碳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巨大潜力,发展低碳农业是减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在减少化学物资和化石能源投入的同时,注重物资和能量的循环,直接和间接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碳汇。有机农业兼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之一,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3 低碳农业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类为了生存和养活更多的人口,各国农业生产均以追求最高产量和最高利润为目标,农业耕作强度不断增加、种植结构越来越单一、过多使用复合肥及农药除草剂等,导致土壤肥力衰减、土壤侵蚀酸化严重、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下降,农业遗传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低碳农业通过间作套种来恢复地力和防治病虫害。农田作物的间作套种打破单一的作物结构,作物多样性提高,对昆虫种类、数量的增加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提高起积极的作用。而农作物的间作套种有利于杂草和虫害的控制,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间接作用。相对于传统农业来说,低碳农业更好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 低碳农业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低碳农业能改善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态质量,降低自然灾害,减少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现代农业的低碳生产是中国“天人合一”传统文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体现,它以人类、生物、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动态相互作用为基础,最大程度地依赖当地可获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真正的环境友好型生产。

4.1 低碳农业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保持土壤健康活力

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的污染,主要集中于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污水灌溉,施用污泥等几个方面。目前,中国每年要施用80~100万t的化学农药,高毒农药占37.4%,其中对土壤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机磷、有机氯和含汞、砷等重金属的农药。由于施用方法和农药种类的影响,大约有50%左右的农药会进入土壤。残留在土壤中的一部分农药,最终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进入人体并造成危害。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则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进而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的种类和数量。土壤环境健康是农村生态环境健康的基础,土壤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之一。因此,保护土壤环境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之一。

低碳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减少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除草剂,通过物质内部循环、作物轮作以及生物技术来提高土壤肥力,防止病虫害,控制了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与常规农业相比,长期进行有机生产的土壤,其有机质含量、土壤团粒结构、微生物和有益生物的数量都能得到非常大的改善,土壤活力明显增强。

4.2 减少地下水污染,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天然地下水是洁净的,含氮量极低,远低于国家饮用水纯氮10 mg・L-1的标准。但由于农田化学肥料大量使用而造成的土壤养分特别是氮肥养分流失,已经导致严重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土壤―植物系统内过量的氮素会以硝态氮的形式淋失,进入地下水,污染井水、河流和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据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凡施肥量超过500 kg・hm-2的地区,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都超过饮用水标准,硝酸盐污染不仅发生在浅层地下水,而且已经进入深层地下水。研究表明,饮用水和食品中过量硝酸盐会导致高铁蛋白症,同时有致癌危险。中国许多地区地下水和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已经超标。例如,对京、津、塘地区69个乡镇的一项调查表明,地下水和饮用水1/2以上硝酸盐含量超标。

低碳农业生产中,减少施用各种化学合成的肥料,通过施用有机肥来恢复地力,大大降低了氮、磷等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从而有效减少这些营养元素进入水体的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下水的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

4.3 低碳农业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常规农业大量施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农药,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畜禽粪便处理成为一个难题,严重威胁着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每年有大量作物秸秆被焚烧和丢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成为影响农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低碳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有机肥是最重要的物资投入,将畜禽粪便处理、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生产有机肥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生活环境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有机肥的来源问题。因此,低碳农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低碳农业生产具有正的外部性,而这种正的外部性带来福利和效益不可能由有机农业生产者自己独自占有,也就是说,低碳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大于其个人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由于低碳农业生产投入大于常规农业生产投入,而这种成本并不能完全通过高质量的低碳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来弥补,结果就会造成有机农业生产的供给不足,导致低碳农产品市场的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

5 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

弥补市场失灵,促进低碳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将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引入低碳农业发展当中,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弥补外部性带来的额外成本,实现外部的环境效益和农民的经济效益均衡一致,适应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5.1 政策补偿

政策补偿是实施生态补偿的重要前提,包括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工业部门等农业部门的补偿,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确定补偿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监管等具体措施。

5.2 资金补偿

资金补偿是生态补偿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涉及面较广。主要包括农业补贴、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建立资金补贴既可以直接发到农民手中,也可以向农民提供替代物质(如生物农业、有机肥料等),从而有效促进低碳农业的健康发展。

5.3 技术补偿

低碳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是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技术密集型农业。不断开展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创新,对低碳农业从业者开展智力服务,提供无偿技术咨询和指导,培养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农民人力资本价值,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共和国农业部.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农业行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胡鞍钢,管清友.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小燕,黄璜,杨治平,等.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CH4排放规律研究[J].生态环境,2006,15(2):265-269.

[4] 陈欣,唐建军,王兆骞.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1999,7(3):234-239.

[5] 顾加力,孟凡桥.有机农业的环境保护作用[J].世界环境,2008(1):48-51.

[6] 邢方红,翟满仁.发展生物有机肥的意义[J].磷肥与复肥,2005(7):78.

[7] 刘玉晓,何学良,李春媛,等.浅谈低碳农业在中国的发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6):123-124,127.

[8] 刘绍伟,李凤菊.推进传统农业“生态化”转型――农业生态产业链网构建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3):81-84.

[9] 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0] 张新民.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农业展望,2010(12):46-49,54.

篇7

关键词:气候变化;国际碳排放权;气候正义;分配

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5)01―0034―07

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气候协议制定减排制度已一种共识。然而《京都议定书》之后,国际社会并没有形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原因是各国对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存在巨大分歧。如何为各国分配碳排放权才是正义的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为此,本文从气候正义的视角提出国际碳排放权分配的原则和路径。

一、国际碳排放权的缘起

国家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从不受限制的自由到一种由协议规定的权利,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事实。即科学界、国际社会和国家间对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共识。

(一)全球变暖已是科学界不争的事实

气候变暖问题首先是由科学界提出并推动的。1820年开始,全球变暖就引起西方科学家的关注。德国天文学家Herschel最早研究太阳黑子对地球气温的影响。1827年,法国物理学家Fourier提出了二氧化碳可能吸收太阳能的结论。1861年,爱尔兰物理学家John Tyndall通过实验发现,大气中的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具有很强的热辐射吸收和释放能力,其量变可能引起气候的异常。1896年瑞典物理学家Arrhenius将Fourier的理论定义为“温室效应”,并首次提出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对气候造成显著影响。

全球变暖问题在20世纪后半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重视。1971年,美国大气研究员会的威廉・凯洛格在一次会议中提到“因人类的疏忽而对气候造成的影响”问题。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提出:倘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仍如现在这样不断增加,那么20世纪末气温的上升将达到可以测量的程度,到21世纪中叶将出现显著的增温现象。1989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PC)”,该组织现在是气候变化报告最权威的机构。截至目前,IPPC已经了五次评估报告,结果证实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同时,证据也表明“温室效应说”解释全球变暖是科学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理论有“温室效应说”“太阳活动说”“天文冰期说”“潮汐调温说”“海洋调温说”等理论,但只有“温室效应说”属于人类影响气候的范畴,并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对冰芯的空气采样研究表明,过去长达65万年内,大气二氧化碳的碳浓度一直保持在180ppm和300ppm之间。但从工业化革命早期到2005年,这一数值从大约为280ppm达到了379 ppm,并且其他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在快速增长,如甲烷从715ppb上升到2005年的1 774ppb,氧化亚氮从270ppb上升到319ppb。虽然甲烷和氧化亚氮在大气中的浓度小,但甲烷对增温效应的贡献是15%,氧化亚氮单分子增温潜势却是二氧化碳的310倍。目前,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被认为是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却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因此,从科学上讲,防止气候变暖必然要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

(二)气候变化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1979年,世界气象组织发起了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大会以“气候和人类”为主题。大会承认因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的问题需要迫切的解决。大会同意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科学委员会共同负责制订一个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定期讨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20世纪8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1982年在内罗毕人类环境特别会议的召开表明:国际社会不但意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而且开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1985年在奥地利召开的温室气体国际研讨会呼吁,必要时考虑草拟一个控制温室气体、气候变化和能源利用方面的国际公约。1988年在加拿大召开的主题为“变化中的大气:对全球安全的影响”世界大会,呼吁全球应当采取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1989召开的几次有关气候变化的会议,均表明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重视和采取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

20世纪90年代后,气候变化不但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而且由国际社会达成应对的国际公约。1990年,第二届世界气候大会呼吁立即开启气候变化公约谈判,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保护气候的第45/212号决议,决定成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问谈判委员会。1991年,政府问谈判委员会正式成立,气候变化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序言中承认,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1994年公约生效,为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公约缔约方自1995年起每年召开缔约方会议(COP)。1995年,公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召开,通过了“柏林授权”,并成立“柏林授权特别小组”,负责进行公约的后续法律文件谈判。

(三)各国政府共同制订《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开启了国际社会以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时代。为了保证公约得到有效实施,1997年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提出了碳排放的总量控制目标,即“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同时该议定书明确了附件B中的缔约方在第一减排阶段减排目标,并规定了缔约方实现减排目标的三种机制。应当说,《京都议定书》最大的优点是其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如果不采取多边协定的方式约束缔约国的,就无法在对抗气候变化上取得显著进步。所以,《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和生效,标志着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并上升至法律层面,碳排放权成为一种由法律赋予或规定的权利。

二、国际碳排放权的厘定

全球大气环境中,一定含量的温室气体不会引起气候变化.但如果温室气体超过一定的浓度,就会造成明显的气温升高,引起气候变暖。应对气候变化要将温室气体含量控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碳排放权就是这种容许范围内的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它不同于传统的权利,而是由人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

(一)国际碳排放权的内涵

国际碳排放权是国际法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国际条约所赋予的向大气排放一定数量温室气体的权利,其实质是权利主体获取的一定数量的气候环境资源使用权。这种权利不同于传统的权利,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权利的本质上不仅仅是权利,更是义务。国际碳排放权形式上表现为国际条约允许某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实质上是重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即只有在该指标规定的数量范围内排放温室气体才是合法的,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权利的主体范围广泛。气候资源无法为任何国家独占使用,是公共物品,全人类都有权使用.所以国际碳排放权的主体是全人类。但国际碳排放权经过分配后,其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自然人、法人等。

第三,权利的客体是大气环境的温室气体容量资源。碳排放权概念是在大气环境容量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权利以大气环境容量为客体 。人类的早些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大,并没有超过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或一定的温室气体含量.也就没有将大气环境的温室气体容量作为一种资源。只是由于化石燃料大量使用,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长太快,严重超过了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使得大气环境的温室气体容量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种资源不具有特定性和排他性,与传统物权法中的客体有所不同。

第四,权利的内容是主体对若干大气环境温室气体容量资源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具体而言,权利主体可以占有其拥有的排放指标而不做任何使用,也可以自己排放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或者将盈余的排放指标赠予、出卖给其他主体。但权利主体一旦使用,或以其他方式处分了排放指标,这种权利就予以消失。

(二)国际碳排放权的属性

关于碳排放权的性质,目前存在准物权说、生存权说和发展权说。本文重在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所以仅分析其生存权和发展权属性。

1.国际碳排放权是一种生存权。

生存权是基于人类生存本能而产生的自然权利或者是“法前”权利,即伴随人的出生而产生的一种权利,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和历史条件下,人们应当享有的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权利。它不仅指个人的生命在生理意义上得到延续的权利,而且指一个国家、民族及其人民在社会意义上的生存得到保障的权利;不仅包含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还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财产不遭掠夺、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保障和不断提高。

国际碳排放权是国家存续的前提。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或民族,只要存续,其衣、食、住、行等过程必然产生温室气体,所以碳排放权的享有及其指标多少直接关系到个人、国家或民族的生存空间和状态。从这个意义讲,国家争取碳排放指标就是保障国家的生存空间,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碳排放权是其他权利的基础,没有碳排放权就没有生存权。产生影响。第一,它是一项天然权利,其是否享有与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发展程度无关,分配过程中不能随意剥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需要。第二,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人权首先是生存权,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人权都无从谈起。国际碳排放权对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意义如此重大,分配方案应考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生存需求。第三,它最终是为了满足国民生存的基本需求,分配方案应当考虑国家的人口因素。第四,生存权是一种靠国家的积极十预来实现人“像人那样生存”的权利。,意味着积极谋求碳排放权是国家的一种责任,国家不能在气候谈判中随意妥协。

2.国际碳排放权是一种发展权。

发展权是个人、民族和国家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生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受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剥削和控制,争取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而提出的。后来,瓦萨克提出第三代人权理论时,将发展权归为第五代人权。l979年,联大第34/36号决议通过的《关于发展权的决议》强调发展权利是一项人权,平等的发展机会不仅是国家的特权,而且是各国内个人的特权。1986年,联大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指出:“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

目前的大多数二氧化碳排放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的“副产品”,“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个发展问题”。所以发展中国家强调气候变化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关研究表明.任何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均出现了人均二氯化碳排放高峰期的现象,所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就要增加碳排放,排放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就要改变原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因此排放权是…种发展权,这种观点也体现在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条约中。

发展权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之上,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积极努力消除发展的各种国际,进而平等的参与国际气候事务,还要求发达国家应采取行动为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应对气候变化是各国共同的义务,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不同。具体而言,在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中,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需要,给予特殊的制度安排。

三、气候正义在国际碳排放权分配中的适用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运动向气候变化领域的延伸,它强调在对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利益和负担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各个主体必须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气候正义关系到减排协议是否能够被各个国家所接受,所以“如果不解决气候变化与正义之间的相互影响,就绝不可能成功应对气候变化。但是,公平、正义作为判断一种法律制度具有正当根据的价值标准,具有丰富的内涵, 正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墨说:“正义有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可随心所欲地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模样”。但从发展中国家来看,气候正义至少应当包括了程序正义、矫正正义和代际公平。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亦应遵从合国际法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和国际帕累托主义原则。

(一)合国际法原则

国际法体现了各国的协调意志,是各个国家互谅互让、的结果。国际碳排放权问题事关各国的生存和发展利益,其分配必须符合国际法,否则其分配协议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合国际法原则要求国际减排协议应当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其内容与现存的气候协议相一致。首先,国际减排协议的拟定过程是透明和民主的。公约所有缔约方都有参与协议拟定的机会,都能充分表达自己意愿,而不仅仅是个别强权国家或利益集团的参与,或者是由个别利益集团依据区域性条约进行的制度安排。如欧盟单方面对国际航班征收碳税的措施,引起了各国政府和航空公司的不满,其合法性也受到了质疑。其次,国际减排协议的谈判应建立在已有的气候协议机制之上,如《公约》《京都议定书》等,不能抛开现有的机制,以未被国际社会接受的新机制进行。最后,国家减排协议的内容应与现有的国际法规范一致,如《联合国》、国际社会公认的原则、国际习惯.特别是他们不能与《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存在矛盾或冲突。

(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国际环境法领域中,“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最早出现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中,最终由1992年《里约宣言》予以确认。同时,该原则也写入了1992年公约的序言、第3条和第4条。《京都议定书》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但对公约附件一国家和其他国家规定了不同的减排义务,这种制度安排是共同但有区别原则的具体实施。气候变化是由温室气体累积的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较早进入工业化,温室气体历史排放值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起步较晚,历史排放值少。且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度也明显强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在国际碳排放权分配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祖父原则”,应考虑各国的碳排放和碳汇贡献,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做出不同的制度安排。同时,还应当考虑发展中国家减排的压力和面临的困难,由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减排技术和资金的援助。

(三)国际帕累托主义原则

国际帕累托主义不是一条伦理原则,而是一种实利性制约因素:在国家间体制下,如果协议得不到所有国家的认同,那么它是不可能达成的,国家只会加入服务于自身利益的协议。全球减排协议必须遵守国际帕累托主义原则,即所有国家必须相信自己会因为国际减排协议的签署而使自身境况自然好转。并且,“有效的气候行动必须把绝大多数乃至所有的排放量较大的国家动员起来”。所以,全球减排协议必须反映各国的利益需求,让所有国家能享受到减排带来的好处,不能因为减排让某些国家的发展受到阻碍,或者让个别国家享有“超额”利益。

四、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路径

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路径,是国际社会通过何种方式将碳排放权分配给各个国家(包括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问题。气候变化的应对需要全球各个国家共同行动,国际减排协议的实施更有赖于各国的积极遵守,所以其拟定者应满足全球性、政府性和职能性三个特征。目前主要有两种路径,即国际社会以公约缔约方大会、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大会的形式通过碳减排协议,分配国际碳排放权。

(一)公约缔约方大会

根据公约的有关规定,公约的缔约方会议有权通过国际碳排放权分配的协议。公约第二条规定:“本公约以及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最终目标是:根据本公约的各项有关规定,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缔约方会议作为本公约的最高机构,应定期审评本公约和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履行情况,并应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为促进本公约的有效履行所必要的决定……”据此,公约缔约方大会有权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文书和促进公约有效履行的必要制度,这种法律文书和必要制度当然包括含有国际碳排放权分配的减排协议。事实上,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各缔约方也积极履行了议定书的内容,说明国际社会承认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气候协议分配碳排放权的方式。目前缔约方大会主要是通过柏林授权特别小组,负责进行公约的后续法律文件谈判。

篇8

史料记载,“佛面山,在迁安县北五十里,其山高峻,人迹罕至,远望如佛像,又名达摩谷。”明朝蓟镇总兵戚继光曾在这一带修补长城,驻守边防,晚年政治上受排挤后曾在此隐居,所以,当地百姓更愿意将此景观视为戚将军的化身。

日本执意捕鲸遭世界围攻

去年11月,日本捕鲸船队进入南极海域开始新一轮“捕鲸之旅”,计划捕鲸1000头,包括50头珍稀品种的座头鲸。这项倒霉的计划遭到了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反捕鲸国际人士的强烈反对。捕鲸问题成了日本政府不得不面对的大麻烦。

虽然国际捕鲸委员会早在1982年就了商业捕鲸禁令,但日本一直以“科研捕鲸”的名义从事实质上的商业捕鲸活动。令人着恼的是日本对国内出售鲸肉的事实并不避讳。

12月12日,日本政府在美国的呼吁下,暂时放弃捕杀座头鲸,但仍将捕杀935头小须鲸和50头长须鲸。这意味着每天将有3头小须鲸丧命。此后,绿色和平组织派出船只“希望”号追踪日本捕鲸船,声称要通过“非暴力行动”迫使捕鲸船队返航。

今年1月15日,两名动物保护组织成员勇敢地登上了在南极海域的日本捕鲸船“第二勇新丸”号,递交捕鲸抗议书,但是遭到了日本人的扣押。

3月3日,反捕鲸人士在“海上守护者协会”所属船只“史蒂夫・欧文”号上向日本捕鲸船队旗舰“日新丸”号投掷了20多颗“酸弹”――装有丁酸的瓶子,造成3名日方人员眼部灼伤。他们成功地干扰了船员切割鲸肉的工作。丁酸是一种白色粉末,用腐烂的黄油制成,带有腐肉的臭味,虽然无毒,但有腐蚀性,会灼伤眼睛。由于“日新丸”号负责将捕捞上来的鲸鱼杀死并进行处理,其他捕猎船无法离开它单独工作,因此在“日新丸”被逐出捕鲸后,整个捕鲸船队陷入瘫痪。

“现在的食品这么丰富,当然不吃鲸肉也可以,但这是我们日本人的传统饮食文化呀。国外的那些组织一抗议,我们就感到好像把我们的文化给否定了似的,实在难以接受。既然是日本的传统文化,就有必要去保护和继承。”这可能是大部分日本人对于捕鲸的真实心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捕鲸国,日本捕鲸、食鲸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日本很多文艺作品也常常提到鲸,但是充满了对国外指责的排斥。

全球变暖“很可能”是人为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近发表的《气候评估报告》中说:全球变暖,人类要负90%的责任。

报告称:“已观测到的大范围的大气和海洋升温以及冰层大量融化,支持了这一结论:过去50年中的气候变化很难不用外力来解释,而且很可能不只是由于已知的自然原因。”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全球变暖的最严重的警告:即这一变化“很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

这份报告认为,不管人类现在如何控制污染,也无法阻止大气升温、海平面升高,这个过程将持续几个世纪。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8~4℃。本世纪海平面将至少上升19~37厘米。而干旱区的继续扩大,将使非洲各国、澳大利亚、中国和南亚一些国家受到巨大影响。到2080年,将有11~32亿人口遭受缺水之苦,饥饿人口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6亿。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创建的,委员会的3个工作组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名专家,分别负责对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进行阐述、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相关问题以及提出减轻气候变化影响的对策。

1万年后人类会丧失情感

英国科学家、伦敦经济学院达尔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奥利佛・加里博士最近提出了一个让人想来会有些不安的新设想:1万年后人类会丧失情感。

加里博士认为,大约在公元3000年时,由于不同种族的人大量通婚,人类将没有肤色的差别,咖啡色将成为人类共同的肤色。人类的身高普遍能达到2米左右,平均寿命也能延长到120岁。而且由于基因改造、美容手术和配偶选择的技术成熟,人人都将拥有迷人的外貌。

然而,他还预言走向巅峰的人类并不能永远保持辉煌。到1万年以后,人类将面临各种困扰:由于过于依赖高科技和医学手段,人类的社会生存和交际能力将逐渐下降,基因进化功能也会逐渐消失,人们很可能会越采越缺乏情感能力,爱、同情、信任、尊重等情感将越来越淡出人类心理,这将影响人类关爱他人和协作互助的能力。虽然癌症已不再是绝症,但这些疾病基因反而会变得更加普遍。人类对药物越来越依赖,免疫系统也会因而受到损害。由于长期食用加工食品,咀嚼功能退化,下巴变短,人的相貌看起来会更年轻一些。

来自加里博士的“最糟糕的消息”是:10万年后的人类将分化成两个“亚类”――身高2米、体格对称、有创造力的“基因贵族”和身高1米、身材不均的“基因穷人”。那时不仅婚配要严格讲究“门当户对”,就连社交也会被限制在“门当户对”的范围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基因上的分类。

宇航员客死火星怎么办?

探秘宇宙,在各种奇思妙想和解密欲望中,人们走得越来越远,载人飞船不断升级更新。如今,在美国人欢庆探秘火星成功的同时,就有人提出了一个过去不曾想到却又是未来的宇宙大开发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如果宇航员客死火星,他的遗体该怎样处理?

篇9

关键词:粮油作物;合理种植比例;气候问题

中图分类号:S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212

现阶段全球气候不断变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气候变化会改变粮油作物生长和产出情况,因此研究不同气候条件下粮油作物的种植比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粮油作物的生长情况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所以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粮油作物的种植比例已成为现阶段的研究重点。文中主要探讨气候影响与粮油作物之间种植比例的关系,希望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1 长江沿岸农业概况

1.1 长江沿岸概述

长江经济带范围极广,包括9省2市,总面积约为205km?,人口与生产总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优势显著。而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均衡,仅就农业来说,长江经济带中现有的农业耕地为4267hm?,为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3,生产总值为全国农业总产值的40%,总产量也在40%左右,主要作物水稻产量为全国总产量的70%,棉花占全国总产值1/3强,其他经济作物如芝麻、蚕丝、茶叶等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农业生产核心区。

1.2 粮油作物现状

农业的主要是种植业,是确保国计民生的基础与保障。但受到各类因素影响,长江沿岸的粮油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偏低,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及玉米以及部分果品,粮油作物种植比例达到75%,从这里可以看出粮油作物的重要性。长江沿岸是我国主要的粮油产地,近些年随着农业技术发展与完善,粮油产量一直稳步增加。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国家给予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长江沿岸各级政府也纷纷结合自身情况建立不同级别的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示范基地(县级、地市级、省级及国家级等),迅速实现农业生产的集聚化与连片化。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方式是建设农业项目与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等,这也使得地区垄断性趋势不断增强。长江沿岸正表现出集聚的特点,农业产业布局的区域化特征更加明显,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带与块状生产布局,粮食、蔬菜等产地布局逐渐朝着农区转移。

2 长江沿岸农业现状

近些年笔者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对长江沿岸经济带各省市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发现现阶段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不同的问题,将其归纳总结如下,为后续合理种植比例的气候分析奠定基础。

2.1 耕地资源逐渐减少

长江沿岸粮油作物耕地存在盗考跎儆胫柿肯陆档奈侍猓主要表现为部分耕地被当作建设用地使用,造成耕地资源流失与数量锐减。耕地质量也出现下降的问题,现有耕地中存在情况不一的撂荒问题,原本肥沃的农田被杂草覆盖,部分田地因为建设变成水泥地,有些田地管理不善出现酸化变成贫瘠地等。长江沿岸水资源总体充沛,通常不会出现缺水问题,但随着用水总量的增加,加上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存在严重污染,使得部分地区农业用水不足,直接影响当地粮油作物的生长。再就是农业资源逐渐减少,比如农村劳力、农业生物资源等。

2.2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长江沿岸各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直接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区域农业生活与环境,直接破坏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现阶段长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水体泥沙含量增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枯水期不断提前、水质逐渐恶化、物种受到威胁。长江流域天然自我清洁功能也逐渐降低,污染加剧。

2.3 水土流失情况严重

长江沿岸水土流失情况严重,直接影响粮油作物的可持续发展。长江沿岸长期受到自然因素与人为原因的影响,区域内已经出现生态环境失调与水土流失加剧的情况,农业生产条件逐渐恶化,直接影响粮油作物产业的发展,影响中下游广大平原地区的安全。全国第2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显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63.74万km?。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其中流域80%的范围在这1地区,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关注。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当地农业发展:削弱农业生产基础,直接制约农民生活改善,危机区域经济发展,陷入到流失-贫困-流失-贫困的怪圈中不可自拔;直接毁坏耕地降低肥力;造成江河湖库淤积,引发洪涝灾害;影响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

2.4 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长江沿岸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接下来笔者主要分析影响农业种植的水污染与土壤污染。长江沿岸存在严重的水污染状况,相关调查发现长江已形成600km的岸边污染带,污染带中含有多达300余种有毒污染物。从2007年开始长江流域中废污水排量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其接纳的废水量占全国总废水量的近40%,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业结构性污染;存在严重的土壤污染,这里笔者以四川省土壤污染威力简单分析:2014年11月29日《四川日报》公布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土壤污染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就是铬,而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高土壤环境背景值、工矿业与农业等的人为因素。

3 粮油作物合理种植比例的气候分析

上文笔者主要分析长江沿岸农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接下来主要阐述如何结合气候特点与长江沿岸农业具体情况,确定粮油作物的合理种植比例,希望为同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3.1 选定研究方案

3.1.1 对象确定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气候差别极大,种植的粮油作物也存在很大区别,因此笔者无法全面调查全国粮油作物的种植比例,本文主要将目标定位为长江沿岸地区,以长江流域主要生产的粮油作物与气候情况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后续做好铺垫。

3.1.2 研究方案

本研究中主要以湖北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当地气温、降水资料为基础,通过线性回归方法与方差分析周期法对这些气候数据进行分析。

3.2 气温变化对粮油作物影响

近些年全球气温明显上升,我国中部地区平均温度30a内出现明显增长,两者趋势相同;接着分析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及年平均最低气温这3个变化值,通过拟合分析得到一个拟合方程。

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及总结自身经验,发现粮油作物的产量直接受到气温的作用与影响。有学者研究表明,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明显减轻粮油作物冬季冻害情况,还可以有效缓解夏季低温威胁,总体对粮油作物生长有利,当然这个提高程度不能超过某个基准温度,一旦超过同样会产生不利影响。就拿湖北来说,夏季平均气温偏高基本在基准线以上,这样温度升高的有利性在夏季上难以体现。而且当实地温度高于基准温度并且持续升高,会给粮油作物生长产生胁迫影响,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还会造成生长中断,当温度继续升高,粮油作物将完全停止生长,给农业造成巨大损失。

3.3 降水变化对粮油作物影响

现阶段湖北中部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明显偏高,这直接受到当地位置与气候特征的影响。但总的来说,该区域的年降水量与过去20a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如果当年秋季降水量与往年平均值相比偏多的话,则冬季降水量会出现环比下降的情况,但当年的总体降水量与往年相比会基本保持一致。

粮油作物的生长情况受到降水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多方面、综合性的。总的来说降水量增加对粮油作物有助长作用,大部分粮油作物表现为产量增加。但也有研究结果表明,类似于玉米的粮油作物其增长情况当受到降水量与温度共同影响时才会出现改变。与气温因素一样,降水量增加也有一个基准范围,如果超过或远低于这个基准范围,则极有可能出现粮油作物产量锐减,引发欠收问题。

3.4 粮油作物合理种植比例与气候分析

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可以得知,湖北中部地区水稻夏季产量与夏季气温呈显著负相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中部地区夏季温度通常高于水稻生长所需的温度,对水稻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与其他时间相比水稻夏季产量出现减少趋势。其他月份这种温度影响并不是很明显,水稻与降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每年的10月、3月及4月是小麦的幼苗期,这期间气温与小麦产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温度偏高或低于小麦生长最低温度都会引发小麦产量下降。但小麦本身表现出需水性与趋低温性,所以实际中可以发现小麦在2月、3月及12月需水但不喜阳光,一旦温度过高会直接影响小麦产量。

针对中部地区而言,水稻的种植比例选取可以成为其他粮油作物种植比例选取的一个思考方向。具体而言,双季稻会在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呈现出一个年代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特征,其产值和产量均会因为环境气候的变化而产生改变,单季稻则在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呈现出一个对气候变化不敏感的特征,在种植中也存在单季稻对气候中、高等级的不同适应情况。因此,根据研究结论,湖北地区应该减少对双季稻的种植比例,提高单季稻的种植比例。

4 结语

通过本文论述可以发现,现阶段长江流域农业环境持续恶化,直接影响到粮油作物的产量,气候变化也对粮油作物生长与产出有重要影响。因此面对气候变化情况,长江流域各级农业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考虑粮油作物对气候的喜貉窈鲜实闹种脖壤。就像文中的湖北中部地区,为了减少夏季温度过高造成产量减少或品质降低的情况,就需要适当调整种植比例,通过混种其他粮油作物的方式实现耕地面的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沙尘暴形成原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125-02

沙尘暴是一种发生于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有的灾害性天气,而我国北方地区属全球四大沙尘暴区之一的中亚沙尘暴区,为全球现代沙尘暴的高活动区之一,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在2000年以来,沙尘暴的发生率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因此,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北方沙尘暴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北方沙尘暴的形成原因,提出今后对沙尘暴的预防及治理对策,已达到更好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1北方沙尘暴灾害的基本情况

我国北方地区,包括西北及华北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干旱半干旱气候,地面多为沙地,稀疏草地,植被稀少,春季气温回升,加之春季降水稀少,土质疏松干燥,遇到大风极易形成沙尘暴天气,特殊的地理背景和气候条件,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成为沙尘暴天气的高发区,总体来说,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具有如下特点。

1.1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繁

近50年来,我国沙尘暴发生次数或沙尘暴的日数总体上波动式减少趋势,其中50~60年代,发生次数最多,高达11次,60~80年代在波动下降,但趋势并不明显,80~90年代呈波动下降,尤其在90年代最少,8个年份低于平均值,1991年为最低,仅1次。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00年以来,沙尘暴的发生次数急剧增加,2000—2002年,我国西部地区连续出现了30多次的沙尘天气,出现之早,之高,影响范围大。在2003年,内蒙古22天内遭受了2次强沙尘暴天气的侵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土地不合理的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的迅速扩延,短期内,沙尘暴只会加剧,难以减轻。

1.2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危害严重

沙尘暴频繁侵袭我国北方地区,各种作用方式使得农田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另外,对交通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西北部是沙尘暴的多发区域,近5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共计发成了20多次沙尘暴,经济损失高达20多亿元,死亡人数累计超过200人。

2沙尘暴的形成原因

沙尘暴形成原因大致分两大类:(1)自然原因,包括沙尘暴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沙源、这是沙尘暴形成的物质条件;其次是要有风力,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条件;沙尘暴的形成还会受到温度和降水的影响;此外,还有下垫面的原因;(2)人为原因,近年来,人类滥用耕地,对地表植被的砍伐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

沙尘暴的形成首先要有沙源,我国北方由于地质地理还有大气的影响分布着大面积的沙地。西北地区多以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为主,而东北一带则以人类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化土地为主。西北地区的沙漠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沙物质,西北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源区有:(1)塔克拉玛干沙漠; (2)柴达木盆地;(3)乌兰布和沙漠;(4)毛乌素沙地。从我国沙尘暴的空间分布中可以看出,我国沙尘暴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与北方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分布相一致。

2.1.2大风

足够强劲的风力是沙尘暴爆发必要的动力条件,当地面风速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就会发生沙尘风蚀。张莉等分析发现沙尘暴和扬沙天气与大风的相关更达到0.946。我国沙尘暴高发区的共同特征都是降水少,植被覆盖率很低,沙尘源丰富,因此一旦大风出现就很容易造成沙尘暴。

其次,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为参照,在时间演变方面,沙尘暴的演变趋势和大风的演变趋势一致,由图1可以看出,近40年来,随着大风的减少,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和扬沙天气也随之减少。

从年内变化来看,沙尘暴在冬季,春季发生率较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是因为在春季和冬季北方天气冷,大风天气较多造成的,尤其在春季由于下层空寂温度急剧升高,并且空气层结构不够定,从而导致对流和湍流作用加强,造成了大风天气,使得风沙活动增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春、冬季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 大风天气数量增多,因此,在春季,沙尘暴更易发生。

2.1.3温度和降水

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因素,对于历史时期揭示沙尘暴与温度与降水的关系,张德二分析了中国历史时期温度与降尘的关系, 发现降尘曲线与温度曲线呈反位相关系, 即降尘频发期大致对应于气候寒冷期, 并对应于干旱。是沙尘暴的发生期与气候变化关系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沙尘暴的高发期与气候的降温期和温度比较低的时期是对应的。

温度与降水的变化可以影响沙尘暴的发生发展,根据统计显示,沙尘暴变化趋势与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呈反相关关系,同时从图3a中可以看出,近50年以来,沙源平均温度高,沙尘暴发生日数少,沙源平均温度低,沙尘暴发生的日数高;在降水量增加的年份,沙尘暴减少,降水减少的年份沙尘暴增多。

2.2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原因

沙尘暴的多发区处于我国的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加之人类极其不合理的开垦、砍伐、放牧,以及对于发菜、甘草、苁蓉等植物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土地沙漠化的加重,其中仅是过度农垦、放牧、樵采这三项原因所造成的沙漠化扩展高达85.1%。由于地质结构方面的原因,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地表多为疏松的沙质,一旦失去了植被的稳固,必然会导致沙丘活化,地表风蚀沙化,从而使得荒漠化土地面积进一步扩大。

因此,对于沙尘暴形成原因的研究,人为原因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合理安排人类的的生产生活,合理利用土地,可以有效的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3 沙尘暴的预防及治理

治理沙尘暴,用从沙尘暴的形成因素入手。沙尘暴的形成是下垫面与天气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但目前人类控制天气变化的能力有限,只能通过水土保持和调整下垫面生态系统的平衡来慢慢减少沙尘暴发生的次数和频率。抑制沙尘暴灾害的关键是改变不合理的人类生产活动,恢复植被的自然状况,减少沙尘物质的来源。

3.1遏制沙源,增加地表植被

遏制沙源的扩延,是治理沙尘暴天气发生有效手段之一,如果没有了沙源,再大的风也不会形成沙尘暴,所以在沙源地及沙尘暴经过的地区,通过设沙障、 建网格、适当种植耐旱灌草等措施,固定流沙,阻止流沙扩展,减少沙源。在干旱、半干旱沙区,采取生物、工程、农耕等多种措施,加大以灌草为主的植被建设力度,增加地表植被的覆盖率,逐步建立沙区生态安全防护体系。

参考文献:

[1]宋豫秦,张力小.历史时期我国沙尘暴东渐的原因分析[J].中国沙漠,2002,22(6):632-635.

[2]Wang S,J Wang,Z Zhou,et al.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kinds of dust storm events in China[J].Atmos Environ,2005,39:509-520.

[3]王金艳,王式功.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与气候因子之关系[J].中国沙漠,2007,27(2):296-300.

[4]张莉,任国玉.中国北方沙尘暴频数演化及其气候特征成因分析[J].气象学报,2003,61(6):744-750.

[5]周自江,章国材,艾婉秀,等.中国北方春季起沙活动时间序列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J].中国沙漠,2006,26(6):935-941.

[6]张德二.我国历史时期以来降尘的天气气候学初步分析[J].中国科学(B辑),1984,(3):278.

[7]黄长生,彭红霞,杨桂芳.中国地质灾害与气候波动的耦合性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2002,21(4):89-92.

[8]张冲,赵景波.我国西北近50年春季沙尘暴活动的变化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8(22):129-132.

[9]冯起,苏志珠,金会军.塔里木河流域12kaBP以来沙漠演化与气候变化研究[J].中国科学(D辑),1999,29(增刊1):87-396.

3.2实行封禁保护

在某些沙漠化十分严重,并且处于生态区重要区域的地区,在急需治理,但是治理条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可以将整片的沙漠化地区划定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从而使其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避免其扩散,与此同时,逐步增加该地区的地表植被,从而达到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保护下垫面不被破坏,减轻风力作用下引起的沙尘暴天气。

3.3改革农耕畜牧业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