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食品与生产技术

篇1

关键词:绿色畜禽产品;管理机制;技术措施;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S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08)04-0015-02

畜禽产品是人们的日常食品,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最有潜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农产品之一。目前,人们对绿色畜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国际市场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力发展绿色畜禽产品是解决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方向。因此,正确认识绿色畜禽产品,完善管理机制,掌握绿色畜禽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引导采用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我国绿色畜禽产品,是今后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 绿色畜禽产品的概念和内涵

绿色畜禽产品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无疫病、对人体健康无害、质量安全且优质的畜禽产品。

绿色畜禽产品应具有以下条件:畜禽产品产地应符合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畜禽养殖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畜禽产品应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畜禽产品的加工、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其特征是“安全和优质”双重质量保证,“环境与经济”双重效益。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的生态环境”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的质量控制”,其中每一道程序都是产业化生产不可缺少的一节链条,只有完整的产业化链条,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绿色畜禽产品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无任何污染条件下生产的畜禽产品;第二类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添加对人体无害的生物制药而生产的畜禽产品;第三类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添加作用强、代谢快、毒副作用小、残留量低的非人用药品和添加剂而生产的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畜禽产品。

2 完善管理机制,实现我国绿色畜禽产品的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

2.1 健全我国的畜禽产品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绿色畜禽产品的标准制定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畜禽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建立、健全以《畜牧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主体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以法律形式确定各畜牧行政主管机关的地位、职能、职责和主要任务,监督并加强法规的实施。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制定出中国畜产品认证标准:《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准则》,上述准则已通过农业部审定,正式颁布执行。农业部对畜禽产品生产制定了相关的无公害化生产规程、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及相关绿色指标项目标准,在现有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及做好与国际安全标准体系接轨工作。

2.2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治化、规范化

各级拟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对当地农产品进行监测,定期公布农药残留检测和质量安全信息,加强舆论监督,对违规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行必要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2.3 建立各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保证畜禽产品安全监管的公正性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部、省、县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这为加强我国畜禽产品的检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各级检测机构要保证对畜禽产品安全监管的公正性,独立执法。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级监督检验测试机构进行多层次的委托检验及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工作。

2.4 完善兽医管理体系

建立统一的兽医行政管理监督执法体系。改变现行的分散管理格局,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官方兽医制度,尽快与国际接轨,强化畜禽生产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2.5 建立绿色畜禽产品市场发展机制

绿色畜禽产品隐藏着无限商机,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有待投资开发。人人都想享受绿色食品,又恐上当受骗,要使消费者买到真品,生产者有利可图,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绿色畜禽产品专营市场。严格实行准入制,使合格产品进入,不合格的淘汰。二是要扶持绿色品牌龙头企业,让绿色品牌和龙头企业结合,使绿色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真正提高其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定期公布各市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和绿色畜禽产品各项指标监测情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2.6 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

农药、化肥以及工业废水的质量状况、安全性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要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不出问题,就必须把住农业投入品质量这一关,要加强农药、化肥质量监督管理。要对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地下浅表水定期进行监测,保证农业灌溉用水不受污染。

2.7 加强畜禽档案管理

加强绿色畜禽的档案管理,全面反映畜禽出圈、兽药、饲料使用、防疫消毒、隔离治疗、休药期、出栏、屠宰、检疫检验、冷却、销售等各方面原始登记数据,实行终生的耳标、翅号管理,耳号、翅号能反映畜禽的来源。饲养地乡、村、户,特征和个体号等信息。

3 掌握绿色畜禽产品生产技术措施,严格产业化过程,保证产品质量

3.1 选择优良生态环境,加强育禽场环境治理

饲养畜禽场区的环境应符合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的《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标准,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被污染、周围无污染源的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地区,离城镇、居民点、交通要道和其他畜禽场1000m以上,地势高燥的地方。各环境质量指标必须经权威部门检测合格。畜禽场建设布局特别有利于疫病控制及粪污处理,场内部局合理、绿化完善。

良好的养殖环境是绿色畜禽产品生产的前提与保证。其具体措施有:一是建立绿色屏障。在养殖场周围种植防护林,各区间种植隔离林,道路两旁搞好绿化。空地沙地植草覆盖。这样有利于空气净化,减少灰尘,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二是实现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这主要决定于当地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要适量控制地区内的养殖密度,尽量使粪便的利用在本地区范围内解决。对养殖场的要求就是在建筑设计畜禽舍时,考虑能最大限度的将粪便中的固体物和非固体物分开,以便使固体物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3.2 保证饲料原料质量

大力推广绿色生态营养饲料是发展绿色畜禽产业的物质基础。只有用纯天然、无污染、无毒害、无副作用的“绿色饲 料”,才能保证生产出质量安全的畜禽。

把好饲料原料关。除了对饲料原料进行感观检查和常规指标的测定,严格禁止霉变原料使用外,还应测定其农药、铅、汞、铜、铬、氯等有毒元素的残留量,将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才能确保原料的绿色安全。

建立绿色饲料原料生产基地,对原料生产的田间管理、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和原料贮存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长期保证稳定供应高质量的原料。

生态营养饲料能够解决畜禽产品无公害和减少动物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配合日粮中应大力推广应用生态营养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的安全性。其主要包括微生态制剂、酶制剂、低聚糖、小肽类等,这些都是当前提高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和生产绿色高效配合饲料首选的添加剂。

3.3 畜禽用水

畜禽的饮用水必须要达到《NY 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要对畜禽的饮用水定期进行检测,主要控制铅、砷、氟、铬等重金属及致病性微生物等指标,从而保证畜禽用水的安全质量,所有畜禽都提倡使用饮水器饮水。

3.4 育禽养殖管理

选择优良畜禽品种,饲养商品杂交畜禽,不断改进畜禽肉品质,推广先进的改良技术及人工授精技术,满足绿色食品安全优质的要求;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地避免疫病传人,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尽可能为畜禽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减少应激。饲养管理人员必须经过系统培训。保证按照饲养管理规程操作。

3.5 控制育禽疫病

了解本地畜禽疾病发生的规律,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治体系;贯彻综合性防疫措施,坚持预防为主,认真做好卫生防疫、定期消毒和疫苗免疫;定期进行舍内外环境和用具消毒。对产仔的母畜和产房更要注意彻底消毒;对于发病的畜群,执行绿色治疗方案,首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兽药和中成药,其次慎用抗生素治疗。如果绿色治疗的效果不好,为了保护农户的利益,可以改为普通治疗,但康复后出栏的畜禽,只能作为普通畜禽回收处理。

3.6 育禽屠宰加工

宰前进行检疫,严格剔除病害畜禽;定期对畜禽产品进行药物残留、重金属、致病性微生物检测,实行安全指标检验;使用单独的生产线,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必须采用分批屠宰的方式,确保不发生交叉污染;按市场要求进行严格分级、清洗、消毒、包装,防止宰后污染;严格对宰后畜禽产品检疫检测。对绿色畜禽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和标签规定。

3.7 产品贮运销售

畜产品贮藏期间,宜采用机械物理方法如冷风库、地窖等方法贮藏;或选用无毒无害的天然制剂;运输过程中牢固安装并控制温湿度,搞好低温保鲜等措施,加强卫生控制;搞好加工设备的卫生管理与控制;搞好绿色畜禽产品的销售环境卫生,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加强销售人员的卫生管理,定期对操作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等。

4 加快畜禽产品检验技术研究,加强畜禽产品检验检测

近几年,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畜禽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但总体来说,标准的制定数量、技术水平与现实要求差距很大,尤其大大落后于国际标准。为了保障家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加强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力度,增加必要的检测项目,提升检测能力与水平。

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绿色畜禽产品生产的每一环节标准,加强畜禽产品的检疫检测。

绿色畜禽产品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如汞、铅、砷、铬、镉等。这类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来源主要是空气、水、土壤、饲料;二是农药(最具代表性的有二佑、DDT、多氯联苯、敌敌畏、甲胺磷等)、兽药(如四环素类、磺胺类、呋喃唑酮、氯羟吡啶等)残留的检测:三是加强激素类残留检测,主要检测指标如雌二醇、已烯雌酚、盐酸克伦特罗等;绿色畜禽产品的检测还包括一些致癌物质的检测及一些致病微生物的检测,致癌物质主要是黄曲霉素、苯芘亚硝胺、多氯联苯等,畜禽产品中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5 选择合理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畜禽产品生产

(1)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安全化、现代化养殖经营模式,建立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基地,扶持绿色龙头企业,是实现我国绿色畜禽产品产业化的根本保障。用生产绿色名牌产品和市场营销新理念,实施品牌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我国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畜牧业和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畜牧业,真正地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绿色畜禽产品。

(2)完善“公司+农户”饲养模式,建立绿色畜禽公司,通过其与分散的农户有机结合,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使分散的小农户组合成有规模的畜禽产品生产基地。

篇2

【关键词】绿色食品;生态农业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人均资源少的农业大国,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我国传统农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为生产和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基本条件,绿色食品又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是生态农业建设成果的载体。要发展绿色食品必须发展相应的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是发展绿色食品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特别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无污染的原料基地为基础,以环境监测、食品检测为保障,以教育培训和宣传为推广手段。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科学合理的耕作技术为其前提条件。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全面实施和发展,为绿色食品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集中表现如下:

其一,有利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进程。其二,通过加强农村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三,通过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使农业生产更趋合理,促进农业生态的改善和提高。其四,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水平,从而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并向深加工、精加工方面拓展,为绿色食品的开展服务。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强调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开展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些措施恰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搞好了生态农业也就为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质量就得到了保证。

2.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和桥梁

2.1推广绿色食品技术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绿色食品要求有一个良好生态环境的生产基地,要求有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这些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对绿色食品生产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发展绿色食品的这些标准规程和措施的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工业“三废”、生活“三废”和化肥、农药等的污染。推广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防止和减轻环境污染。发展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和技术措施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发展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推广应用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和技术措施,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和桥梁

生态农业建设的目的:一是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二是要用过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农业建设追求生态效益是前提,是正确的,但生态农业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生态效益,在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是目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是为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后劲。这就进一步说明了生态农业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是为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急功近利,忽视生态效益,只顾目前的经济效益,所以导致了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牺牲环境去千方百计获区经济效益,这种效益是不会长久的,必然会导致大自然的报复。另一种倾向是生态农业建设重视了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研究不够,重视不够。而农民致富的现实矛盾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则群众对农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就会下降。而绿色食品是解决生态农业建设以生态效益为基础,达到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生态农业建设将生态效益成果转为经济效益成果的良好载体。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了绿色食品的发展,通过了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点,提高生态农业试点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生态农业试点的农业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农业试点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发展绿色食品,又可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一致的。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绿色食品可以体现生态农业的成果,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是生态农业和市场农业连接的桥梁。

3.生态农业的模式适合绿色食品的开发

生态农业的核心可以看成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因此结合生态农业典型模式进行绿色食品生产和开发对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绿色食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成功的运用和总结了许多典型的生态模式。如多样性、有序性增强抗灾力的生态模式:该模式强调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有序性,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以减缓由于滥用化学农药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内部物质的循环利用,所谓“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利用,是将“种、养、加工”三结合物质循环利用和“种、养、沼”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科学合理、实用、配套;清洁工艺模式:工厂排出的余热,释放的二氧化碳、硫和氮化合物等通过回收和净化加工利用,这种兼顾生产和环境的工艺被称为清洁工艺,若干工艺所构成的工程体系,被称为清洁工程。这些模式为我们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实用技术,它们既可以直接用于开发某种绿色食品,又可以根据一般原理和某些绿色食品的特殊要求因地制宜地加以创造性的重新设计、组装,已形成新的优化生态模式。

篇3

[关键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

[中图分类号]F42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034-03

在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下,“绿色”已然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所追求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绿色环境、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食品等都逐步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中。黑龙江省地大物博,所拥有的物产资源更加绿色天然,为绿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随着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不断发展,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也随之而来,其区域品牌竞争力较弱便是其中较为主要的问题之一。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想要有所发展就需要去竞争与创新,竞争力弱的事物只能够故步自封,最终被时代所淘汰。对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而言也是如此,注重提升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区域品牌竞争力,是促进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发展的关键部分。

1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现状及趋势1.1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品牌本就是我国极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其不仅开发起步时间较别省早,而且不论是发展速度、规模、质量,也均在我国名列前茅。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产量便已经占我国绿色食品产量的1/5左右,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收入更是黑龙江农民生产者的最主要收入来源之一[1]。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黑龙江省省内绿色食品的不断发展,其区域内部的绿色食品品牌竞争便开始形成与发展。且由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缺乏系统化的规划、在资金方面也较为不足,这些都一度让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变得混乱,缺乏良好的竞争力。时至今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可谓是陷入了瓶颈期。

1.2发展趋势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发展整体上呈现下滑趋势,区域内部绿色食品品牌恶性竞争现象较多。并且,随着其他地区绿色食品品牌竞争力的增强与发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其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反而不断地加以显示。发展资金的欠缺、发展规划的模糊、发展技术的落后都成了制约其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2]。当然,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发展也并不是必然下降,只要黑龙江省相关企业部门能够对其发展制定出良好的规划,并增强其发展资金与专业人员,那么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发展则有可能进一步突破创新。

1.3发展特点

总的来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发展特点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目标不明晰。从发展目标来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一度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对于自身区域品牌的发展缺乏明确的认识与系统化的规划。

(2)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内容较为局限。从发展内容来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内容主要针对于地区内部绿色资源,传统型特征十分明显,无法满足于新时代环境的发展需求。

(3)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模式较为单一[3]。从发展模式来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区域内部及出口发展,在国内其他区域的发展力度较为不足。

(4)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效果较为不足。从发展效果来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效果较过去相比有所下降,品牌竞争力及优势的不足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2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优势及不足2.1优势之处

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发展优势来看,其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地理区域、充足的文化经验都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关键要素。

(1)自然资源的优势。从自然资源的优势来看,黑龙江省地大物博,虽然位于我国的最东北之端,但是却拥有十分著名的三江平原与松嫩平原,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了天然的保障,极其有利于绿色食品的种植与生产[4]。

(2)地理区域的优势。从地理区域的优势来看,黑龙江地处平原,属于季风气候,冬天寒冷干燥,夏天凉爽潮湿,非常适合种植大豆、马铃薯、甜菜、亚麻等生育期较短或喜冷凉的作物。也很适合种植水稻、玉米、早熟马铃薯等高产作物。这些作物不仅能够提升黑龙江省农作物生产的经济价值,而且也是绿色食品生产发展的最主要条件之一。

(3)文化经验的优势。从文化经验的优势来看,自古以来,黑龙江省便被冠以不适合于人居住的名号,那是因为在古代,黑龙江省优质的自然资源还未被开发,地理区域优势也不明显[5]。时至今日,黑龙江省已经拥有充足的农作物生产经验,当地居民及企业对绿色食品的种植与生产都有了自己的技术与技巧,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经验优势。

2.2问题与不足

(1)区域品牌混乱且缺乏竞争力。虽然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其区域内品牌的竞争发展却是十分混乱的,甚至存在一些恶性竞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良好竞争与发展。另外,在此区域内,各个品牌的绿色食品良性竞争力度是十分欠缺的,缺乏良好的竞争力也在无形之中影响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总体发展。

(2)发展流通性及创新性较为不足。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流通性是比较局限的,尤其是在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下,其区域自然优势开始下降,很难与其他地区绿色食品品牌相竞争。加上其区域品牌竞争缺乏创新力度,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有些故步自封,不符合时代与受众们的双重需求。

(3)营销手段与应用技术较为落后。在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以技术手段为基础,以营销手段为前提,但是营销手段与技术手段在黑龙江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中却都是十分欠缺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的营销手段与相应的生产技术都较为落后,为其区域品牌的竞争力与创新发展制造了一定的难题。

2.3造成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问题的原因

(1)缺乏系统化的发展规划。想要保证区域品牌的竞争力,让区域品牌有规律、有目标地创新发展,那么相关的部门及公司企业就应当为区域品牌的发展制定出系统化的发展规划。对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而言,缺乏系统化的发展规划,不仅让其区域品牌形成了恶性竞争的局面,而且也降低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2)缺乏强有力的发展资金。缺乏强有力的发展资金,是造成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发展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对于现今处于瓶颈期的黑龙江绿色食品区域品牌而言,其发展需要规划、技术、创新和流通,而能够实现这一切的便是发展资金。注重对原始发展资金的累积,便能够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竞争力注入巨大的推动力量。

(3)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力量。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其专业性技术力量的匮乏,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力量。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注重对专业性技术力量的学习与累积,对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都有所作用。

3提升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3.1应注重加强对区域品牌竞争的宏观引导调控力度

从相关政府部门及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企业的角度来看,想要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竞争力与发展力度,就应当首先从发展规划的角度入手,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宏观引导调控力度。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制定部分鼓励黑龙江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的政策,让其发展能够得到地方政府的鼓励与支持,同时也能够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进行规范,避免恶性竞争与区域品牌发展混乱的现象出现。而相关公司企业更应当对自身公司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制定最合理的发展规划,充分地发挥出公司的优势,完善发展中问题与不足的现象,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铺垫好前提基础。

3.2应注重加强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资金的投入

在拥有系统化的发展规划后,相关政府部门与公司企业则应当注重加强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资金的投入。充分地认识到发展绿色食品在新时代社会环境下的重要意义,让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能够拥有充足的发展资金,从而使其从发展目标、发展内容、发展方式、发展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完善与创新。以资金投入的形式帮助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度过瓶颈期,为其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充足的资金基础。

3.3应注重构建起具有专业技术的区域品牌竞争团队

除了充足的发展资金之外,相关政府部门及公司也应当注重构建起具有专业技术的区域品牌竞争团队,从技术角度出发,帮助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积累专业性人才与技术。技术是创新发展的根本,在日常的生产发展过程中,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公司企业应注重对专业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构建起属于自身的区域品牌竞争团队,并注重对相关专业生产技术、营销手段的学习与积累,每一个发展角度都要给予重视,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提升自身的区域品牌竞争力。

4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论述,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看出,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发展优势来看,其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地理区域、充足的文化经验都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关键要素。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发展的问题与不足来看,区域品牌混乱、缺乏竞争力、流通性与创新性的不足、营销手段与技术手段的落后都是影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发展的重要部分。而造成这些问题与不足的原因,则与其发展缺乏系统化规划、缺乏发展资金,及缺乏专业性技术力量是密切相关的。针对于此,想要去有效地提升其区域品牌竞争力,那么便绝不能够从某一个方面入手,而是应当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加以促进与发展,注重加强对区域品牌竞争的宏观引导调控力度、注重加强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资金的投入、注重构建起具有专业技术的区域品牌竞争团队,整体性地让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吕佳,孙艳萍,石丽英.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1(18).

[2]刘黎黎,穆久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09(8).

[3]周云峰.绿色食品及其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关联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0(5).

[4]周云峰.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销售效率研究[J].农业经济,2010(5).

篇4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

河北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一直是北京和天津在农业食品供应方面的巨大后勤保障。北京天津历来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是承担京津冀绿色食品大力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支柱。绿色食品产业是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轻北京的压力和推动天津、河北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作用。本论文首先简述了京津冀绿色产品发展概况,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京津冀发展绿色食品的优势和京津冀绿色食品发展遇到的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总结了关于推动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本论文能进一步的推动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协同发展。

一、简述京津冀绿色产品发展概况

1.京津冀农业发展现状

京津冀三个地区协同发展,在地理、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都关联机密。但在基本农业领域,京津冀三地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人口密度大,巨大的人口压力制约着北京发展传统农业。在北京,休闲农业、设施农业、采摘农业是最为常见的农业类型。与此同时,北京地区的农业具有科学技术水平高、设备紧密等特性。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北京成为农作物更新换代步伐最快的城市,科研育种居于全国领先。(2)天津是紧邻海洋的直辖市,具有丰富的海洋产品。天津以高新农业产品为主,同时兼顾丰富的海洋渔业产品,是典型的及休闲、使用、加工和物流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结构体。天津地区自古被称为北京的“菜篮子”可见其农业在质量、种类以及产量等方面的优势。(3)如果说北京是新型农作物的诞生地,天津是新型农作物的试验地,那么河北就是当之无愧的发展与壮大地。河北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一直是北京和天津在农业食品供应方面的巨大后勤保障。河北具体北京和天津很近,在畜牧、水果、蔬菜以及其他农产品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生产与销售能力,光是蔬菜这一项就已经位列全国第二的地位,是名副其实的京津后菜园。另外,河北在粮食产量、肉类供应、牛奶供应方面分别位于全国第3位、第4位、第5位。

2.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

经紧急协调统一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京津冀绿色农业食品产业的发展,这是重要的保障性措施。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以下面三个方面进行解决:(1)绿色产品产业结构布局独具特色。河北主要承担了针对于绿色农业产品的生产地与加工、销售地,而北京、天津则依靠技术、市场、资金、消费群体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绿色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北京、天津在绿色食品的销售和物流方面存在巨大的优势,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绿色产品供应与集散区。(2)绿色农业产品生产企业发展迅速:河北处于北京和天津的中心位置,无论是在绿色产品的生产还是发展都处于全国领先的位置,这是由于市场的反馈作用实现的。在河北地区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的绿色农业产品领头企业,具有过硬的生产技术和巨大的生产规模。在过去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市场上的绿色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大幅增长,极大的满足了京津地区的市场需求。(3)绿色产品的产学研合作紧密。北京具有全中国最高端的技术人才和研究设备,河北具有最广阔的种植基地和生产企业,是发展绿色农业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绿色食品专用生产资料研发、新产品开发、综合技术集成等领域具备强大科研实力,区域产学研对接不够流畅,基于优势资源共享的协同发展格局尚待破题。

二、京津冀发展绿色食品的优势

北京是全国的行政、文化、金融、贸易中心,作为人生存之本的食品在这个区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基于社会上食品问题盛行,绿色食品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青睐。京津冀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具有如下的诸多优势:(1)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绿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相关行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为基础的,是重要的经济调整产略和市场调整战略,无论是减轻北京的负担还是促进河北与天津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以绿色食品发展为基础的一系列行业育领域的更新都处于重要的发展地位,是加快形成该区域产业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2)资金充足,市场广阔。北京天津历来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是承担京津冀绿色食品大力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支柱。除了资金,来自于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优势。北京、天津市场广阔,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河北土地肥沃,气候适合是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的首选,河北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可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3)地理优势。京津冀包括了两个重要的直辖市和一个农业大省,交通便利,是转移企业。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条件。京津冀具备郊区绿色食品区、农村腹地绿色食品区和偏远地区绿色食品区等差异化、特色化突出的供应区,现代化农产品商贸流通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三、京津冀绿色食品发展遇到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内容详细的介绍了关于京津冀绿色产品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优势,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尖锐问题,具体如下:(1)产业衔接性不强。通过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京津冀地区缺少一条龙式的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绿色产品生产企业,相关环节的关联度降低,严重影响了其实际带动与发展能力。中间环节的丧失不仅降低了实际的运行效率也间接的阻碍了本产业的发展,并未充分发挥来自于资金、政策、人员等方面的优势。(2)京津冀地区关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缺少新事态、新理念、新方式的参与,人才流失严重,缺少核心竞争力。产业分工、协作、集群效应尚待形成,亟待通过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互联网+”发展模式尚未有效建立等,需要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使其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四、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1.编制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的编制要充分考虑来自于三个区域的各种方面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政策、资金以至于自然环境等方面。要建立绿色产品产业园区,北京要承担起技术与设备的主导者,天津承担必要的实验和研究工作,而河北则是大范围种植的提供者。各个区域都要重新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调整,培育更多的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河北要加快自身的科技发展,积极承建相关项目的实践工作,有效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就近尽快转化,发展相关企业集群化,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北京与天津要依靠自身的优势,在保证自身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拓宽市场,优化布局,科学编制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整体规划。

2.创新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机制

(1)建立健全相关协调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形式发展模式,校企合作、企业研发等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模式。要广泛调动来自易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力量,对协调发展中涉及的政策制定、市场行情、科技问题等定期会商,共同分析与研究,及时做出反应。(2)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和资金使用规划,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正是基于其重大的效益,要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领、相关主体共同出资的资金来源。建立京津冀绿色食品与生态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基金,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实现双赢或多赢。

五、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首先简述了京津冀绿色产品发展概况,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京津冀发展绿色食品的优势和京津冀绿色食品发展遇到的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总结了关于推动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本论文能进一步的推动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创新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1):21-23.

[2]王德章,李翠霞,杜会永.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39-44.

篇5

[关键词] 无公害;绿色;苹果;技术规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已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天然、安全、优质、营养、无污染的绿色果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需求愈来愈强烈,给“绿色果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入世后,为增强我国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果品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已刻不容缓,是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

一、“无公害、绿色”苹果的概念及生产意义

“无公害、绿色”苹果不是指绿颜色的苹果,而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最终产品质量等符合国家或行业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并经过检测机构检验合格,批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初级农产品,并授权使用专门“无公害”、“绿色”标志的苹果。其现实意义在于:一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保证人体营养的需要。二是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增加果品竞争力,克服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和国内市场准入条件的需要,三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需要,四是在新形势下,尽快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需要。

目前,农业部已将苹果等13个树种纳入“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了这13种水果的无公害果品标准、生产基地环境条件和生产技术规程。发展无公害、绿色苹果时,一定要按照《无公害水果的安全要求》(GB18406.2-2001)及《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5012-2001)等标准严格进行生产。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就我国现有的苹果园管理水平,生产AA级的绿色食品苹果还有一定的难度,有待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基本途径与生产技术

1.基本途径

依据无公害、绿色果品的生产标准及生产的特异性制定以下无公害、绿色果品的基本途径:果园建立—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贮藏包装—市场营销。认真执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果品产地环境条件》(NY/T5013、2002)和《绿色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T391、2000)标准,努力做到;

(1)新建“绿色”苹果园一是选择5- 10 km外没有煤矿、电厂、砖瓦厂等工矿企业,且远离交通干线;土壤、大气、灌溉用水经国家有关部门监测,符合生产绿色 A级果品要求。二是严格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1— 2 0 0 0)中的相关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进行衡量。大气评价参数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物、氟化物;土壤评价参数为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及质地;水评价参数为 p H值、汞、镉、铅、砷、铬、氯化物。

(2)建园前应同环保部门对果园附近的大气,灌溉水和土壤进行检测,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而且这种检测必须相隔2-3年进行一次。

(3)已经发展起来的果园应在小范围内防止大气,水体,土壤污染;责令某些相关工厂对“三废”及时处理或逐步迁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垃圾未经处理不能作为灌溉用水和果园肥料。

2.生产技术

认真执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5012—2001)行业标准,着眼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紧紧把握消费趋向,继续实施优果工程,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尤其要在农业投入品上下协夫。着重建立生态果园模式和科学施肥制度,大力推行施用各种有机肥、生物肥、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肥;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有效地实行综合防治。

(1)建立生态型果园模式

推行无毒化栽培:无毒栽培是水果发展的新方向,是果树进入现代化栽培的一个标志,也是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水果栽培技术接轨的一个标志。为此,新建园要选择无病毒苗木,高接换种园要选择无病毒接穗,以充分发挥 “抗性强、长势旺、产量高、品质优、省肥水、好管理” 无病毒苗的优势。

(2)建立科学施肥制度

a、施足基肥:秋季采果后结合深翻扩穴,施足基肥。一般 亩(亩)施有机肥 3000 kg以上,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营养水平。禁止施用未处理的城市垃圾,以防污染。

b、果园生物覆盖:为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蓄水保墒,秋收后选用玉米秆、玉米芯、落叶、豆秸等沿树盘覆盖 15 cm厚,并适当压土。

c、果园生草:为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给益虫提供良好的栖息地,推广果园生草,主要选用豆科牧草等。

d、利用沼液喷施叶面:沼液是有机物经过厌氧发酵的产物,据测定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达1.0-1.16mg/升。还含有7种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沼液中各种营养成分均为水溶性,无毒无菌,对防治果树病虫具有良好效果。可显著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和品质,果农称为“果树的液体面包,肥、药两用的增效剂”。

(3)采用综合栽培措施

a.合理进行整形修剪,冬、夏相结合,树形以小冠疏层形、纺锤形为主。

b.进行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摘叶转果、铺反光膜。果实套袋可减少农药对果实的污染,摘叶转果、铺反光膜可改善果实的外观,提高果实的商品性。

c.搞好病、虫情测报,充分利用天敌,实现病虫综合治理。一是充分利用天敌,以虫治虫;二是根据测报情况,达到治早、治小、治了;三是优先采用生物农药及低毒农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4)“无公害、绿色”苹果的销售

采收前后,对果农的每批果品取样分析化验,检测其各项质量指标及安全指标,对合格的农户才发给“绿色”或“无公害”证书及商标使用权。果品标签上要注明相关内容,同时要大力宣传,拓展市场,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见意

1.果农对优质无公害、绿色果品的生产意识比较淡薄,生产的自觉性不高,仍处于重数量轻质量阶段,没有实现 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跨越。

2.普遍不重视科学施肥,有机质严重不足,长期滥施化肥,并偏施氮肥,使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能受到破坏,硝酸盐类物质 含量过多,同时也使果品中硝酸盐类物质含量增加,果质下降,品质变差、不耐贮藏,效益降低。

3.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低,重治轻防;重化学农药防治,轻农业,生物措施的应用;任意乱购滥喷农药,随意增加用药次数,剂量,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大量使用农药还造成果园土壤、水质污染,病虫天敌减少,果树抗药性增加,生态平衡破坏。

4.为追求高产而大量使用激素类物质,使果品的营养成分降低,品质变差,不耐贮运。

5.发展地域和新建果园缺乏从生态环保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规划操作,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废渣 和生活垃圾中二氧化硫、氟化物、氯、汞等多种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物质,不但污染了大气、水源、土壤,而且在果品内积累,继而影响果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见意:生产者要有生态环保知识和远见卓识,同时要具备科学技术管理水平,政府及科究部门要进行科学指导,有效引导生产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及其相关标准进行推广、生产和普及。

参考文献

篇6

农产品绿色营销是指生产绿色农产品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求下,在考虑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绿色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全过程,引导和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各种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为尽快提高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省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但从总体上看,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还相对落后,整体潜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整个绿色食品产业与建设全国生态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还存在差距,对农产品的绿色营销产生了某些负面作用,我省农产品绿色营销现状如下:

(一)绿色消费意识不足,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观念尚未牢固树立

从需求层次的角度看,只有在人们解决温饱之后,才会对消费安全问题给予重视。由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很多地区的绿色消费意识没有形成,一些企业和个人也没有把保护生态和经济增长放在重要的位置,有时仅仅为了谋求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牺牲长远利益。虽然有一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已经意识到绿色营销非常重要,开始宣传绿色产品的优势,但只是作为一种促销方式或口号宣传,没有真正领悟绿色营销的内涵本质。

(二)绿色农产品的定价策略尚待完善

绿色农产品价格与生态环境成本成正比例关系。绿色农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约高30%~150%,有的甚至高出3~5倍。由于绿色产品很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被认为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钱去购买。但就普通消费心理来说,消费者更希望购买的产品价格越便宜越好,以获取最大的消费者剩余。一般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高价望而却步,使得绿色农产品的价值没能体现出来。

(三)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不完善

农产品的运输“瓶颈”有待突破。绿色营销能否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色营销渠道是否健全。产品产得出、运得出、卖得出,实现绿色农产品应有的价值是绿色营销的根本动力。当前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虽然初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农产品产地区域比较广,农户经营不集中,还尚未形成健全统一的市场体系和营销网络,在企业和客户之间没有建立起快速便捷的营销渠道。

(四)绿色农产品促销力度不足

省农产品的名牌策略立即全面实施。为了引导绿色农产品消费,扩大销售,企业应多方位、多渠道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目前,省内有规模、有实力的绿色农业企业很少,且布局不集中,尚未形成群体优势、规模优势。绿色农业企业整体的促销力度不足,一些企业仅仅安于获得绿色标志使用权,不重视对绿色农产品的广告策划和宣传,还有部分企业即使宣传,强度也不大,导致购买者对绿色农产品的内在价值缺乏了解,没有拉动有效需求,更不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绿色农产品的消费群体。绿色农产品中名牌产品数量不多,且未形成规模开发,市场优势不明显,还未能产生名牌效应。

二、省农产品绿色营销对策

(一)加强绿色教育,树立农产品绿色营销观念。

近年来,虽然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逐年增强,但因收入仍较低以及对绿色农产品认识的不足,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购买者仍购买相对便宜的非绿色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政府承担起对消费者进行教育的责任,针对不同的购买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人们的绿色农业意识,利用各种媒介工具和宣传方式,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和普及绿色消费知识,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消费。第一,需要引导和培养人们树立农产品的绿色消费观念,使他们知道绿色农产品与非绿色农产品的差别,了解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工业废水的排放等会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第二,需要引导和培养企业树立农产品的绿色生产观念,使绿色农产品的企业有觉悟的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快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开发纯绿色农产品,尽快推行农产品清洁和无公害化生产。

(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我省绿色农业的产业化

我省农业企业的主要特点是农村人多、规模小、生产分散、管理困难等等。分散的生产和经营对控制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是不利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标准得不到统一,价格参差不齐,市场适应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差。因此,要提高我省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要加快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化,把不集中的、产销脱节的绿色农业生产转向综合、产业化生产,形成标准化的规模生产。

篇7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建设;消费安全;江苏海安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81-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安全消费意识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是确保消费安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海安县进一步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标准化生产,增强工作力度,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为进一步推进海安县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对全县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对策。

1 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现状

1.1 县镇监管体系不断健全

一是监管机构初步建成。根据海政办发〔2011〕51号和海编〔2012〕45号文件精神,2011年在县农委设立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科(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科”牌子),负责组织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农产品质量认证和监管、指导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等工作。各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所,在农业服务中心增挂了镇监管服务所牌子,负责镇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工作。二是监管人员兼配到位。县农委质监科现有工作人员4人,其中事业技术人员3人,事业工人1人。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所负责人、监管员和检测人员都由农业中心人员兼任,各镇落实了村级协管员,一般由村委会主任兼任。全县“三品”生产企业都配备了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为企业内部人员兼任[1]。

1.2 监管责任机制不断完善

一是落实了监管责任。随着机构设置和人员的变化,县农委及时建立、调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工作组,制定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意见,明确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及重点,与委属相关单位、各镇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委属各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执法、监测、推广、培训等监管服务责任、明确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三品”企业、规模养殖户等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明确企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二是健全了相关制度。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海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制度、职责包括投诉举报制度及宣传培训、巡查检查、工作记实等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创新制定印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记实手册》,推行镇级监管档案制度建设。统一印发了《农产品生产记录》分发给全县“三品”企业,指导督促“三品”生产企业按时如实记录农产品生产过程。三是强化了目标考核。县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对农委和各镇政府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农委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对部门及各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考核[2]。

1.3 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海安县优质农产品认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且产品的涉及领域不断扩大。10年来,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现拥有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229个、绿色食品11个、有机食品8个,建有无公害生产基地4.322万hm2、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389万hm2、有机食品生产基地86.67 hm2。“三品”基地占耕地面积的91.7%。

1.4 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海安县一直致力于农业新技术、新标准、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组织制订修订农业地方标准,开展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目前,由有关部门批准全县省级农业地方标准28项。通过标准的制定,使农产品生产实现有标可依。累计建有国家、省、市标准化示范区11个,建有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1家、南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质量控制试点项目13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镇1家。通过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2012年全县3.389万 hm2的国家级海安县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通过验收,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1.5 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自2007年以来,多次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正常开展了假劣农资、高毒农药、瘦肉精、生鲜乳、兽用抗菌素、水产品及农业“三品”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农资经营单位执法检查,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农资,杜绝高毒农药禁用添加物进入农资市场。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检查,重点加大“三品”企业规模种养大户监管力度,对产地环境状况、台帐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标准化执行、包装标识等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检查,指导督促市场做好检测、索证索票、进销台账等制度建设工作。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处置能力[3]。

1.6 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意识不断增强

充分利用媒体及相关活动,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近3年来,制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与监管》《农产品品牌建设与生产技术要点》《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生产技术》等课件;对镇级监管员、“三品”企业内检员、科技示范户、村干部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达26场次,培训2 500人次。制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展板参加广场宣传活动3次。县农委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多次走进“941”、“法制热线”等电视电台栏目,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9次。向农产品生产企业、公众、种植基地发放了“给农产品生产企业一封信”、“绿色食品统一生产手册”、“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农产品生产企业良好规范”、“国家禁用农药名单”和“蔬菜常用农药品种安全间隔期”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明白纸及法律法规逾2万份。通过培训宣传,不断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意识。

2 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县、镇监管机构及监管人员均为兼职设置,县级人员编制都挂在其他专业站,无专门编制,镇级都是技术推广人员兼任,一员多岗多责现象严重,工作开展精力不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监管任务、责任不相适应,镇级监管员平均分工岗位2.6个,执法装备水平低,县镇无专用监测和监管车辆。工作经费缺乏,尤其是乡镇、县级以下各级财政预算主要是人头费和日常办公运转费用,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经费较少,有的地方还缺乏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预算经费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开展[4]。

2.2 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一是法律责任规范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约束的主体是广大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小规模生产监管难度较大,导致很多生产行为不能依法实施监管。如在农药监管上,国家禁用农药在公开市场已难觅踪影,但还存在于混配农药中,无形中增加了监管难度,违法行为难以根治。在执法实践中,普遍遭遇不合格农产品的无害化处理、不合格产品销毁补偿等执法难题[2],这些方面都无技术规程或工作规范,制约着工作开展。二是监管职能划分模糊。不同执法部门对农产品的概念、范围和品种的理解有较大分歧,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之间存在模糊地带,在农业部门内部也存在管理、监督、监测、执法等职责模糊现象,容易出现执法空白和推诿现象。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对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意识薄弱,对“三品”认证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个别示范基地、示范区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验前达标,忽视验后管理。由于县、镇2级监管队伍力量薄弱和监管手段较少等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一些领导、人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应付弱化现象,县级对各“三品”企业只能实行抽查管理,各镇监管员对产地、产品基本处于应付上级检查的状态,工作难以到位。一些农业生产企业、农资经营者和农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觉性不高,还存在缺乏自律诚信和规范管理行为。极少数生产经营者受利益驱动,销售假劣或国家禁用农药,农产品生产者在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农药安全间隔期上不够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 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对策

3.1 建立分级监管机制,明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一是健全分级管理机构。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立足现有、因地制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县、镇、村3级监管网络建设,完善镇级监管、检测条件,加强对现有镇级监管员、检测员、村级协管员和农产品生产单位内检员的管理,建成上下联动、形实一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二是落实各级主体监管服务责任。以监管服务职责正常履行为标准,农委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职责分工落实好标准化生产指导、农业执法检查、质量监测管理等工作;落实镇监管工作责任制,履行监督管理、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和协调配合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职能。全面落实生产企业、生产者为第一责任人。三是开展各级知识宣传及监管能力培训。强化培训指导,提高监管、检测和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按级负责抓好培训,使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人员达到政策法规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应知应会、速检速测熟练操作的要求,全面提升监管、检测和执法能力、技术水平。依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工作,借助社会舆论形成广泛的监督效应。指导农业生产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进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充分利用农民培训工程、绿色原料基地建设、高产创建等培训活动和网络、技术明白纸等指导、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经纪人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进行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同时推广安全生产技术,控制投入品使用,加强产品检测,加大“三品”农产品宣传和市场开拓力,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引导消费者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

3.2 建立会商机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序开展

建立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会制度,由各专业站、各监管部门根据对生产环节监测、监管情况,收集整理全县存在的主要问题,召开由各技术推广站、农业执法大队、农检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会商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海安县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各监管部门要充当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情报员”,各专业站要做好农业生产的“指导员”,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生产指导,实现源头治理、标本兼治。要建立良好问题发现奖励机制,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主动发现问题多、执法监管做得实、生产指导做得好”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另外,还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制度建设,提高信息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预警通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预测、预报和预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及时有力,有效控制事态扩大和蔓延。

3.3 建立例行监督检查机制,规范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

各部门、各镇既要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能各自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又要做到部门之间、县与镇之间相互配合、协同监管。一是开展县级2月1次、镇级1月1次的例行监督检查,加强“三品”企业、种植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的监督管理,要求生产基地(企业)建立健全生产档案,推进农产品上市标识化、可追溯管理。加强对获证“三品”企业及农民专业经济组织的生产监管、严厉查处非法用标、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大监测中不合格农产品溯源管理力度。二是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特别是将严厉打击禁用农药的生产销售和在蔬菜用药中违法添加高毒农药行为作为农资打假的突出工作来抓,加强农资抽检与公告制度,加大不合格农资的处罚与公告。三是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种养环节监管,严肃查处生产销售、经营使用禁用农药、兽药、渔药、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例行监测和监督检查,对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生产者、销售者应从严从重处罚。四是加大对批发市场、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抽检力度,监管品种应以县优势农产品、民众日常消费的主要农产品为重点,对生产、销售检测不合格农产品依法进行处理。

3.4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增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安全监管资金保障

政府应加大产品认证、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检测、监督检查、技术规程制定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配足用于农产品质量建设的鼓励资金和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经费,配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件,如检测设备、执法车辆等。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骨干,加快完成镇级检测网络系统平台建设,实现统一品牌仪器和统一网络报送检测数据。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他应加大产品质量控制投入,做好基地(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建设,在重点种植业生产企业(基地)建立速测室,加强农药残留的检测。推进产地准出制度的实施,引导企业积极自主地开展自检或委托检测,上市产品出具产地证明。同时,政府应当鼓励和加强对环保型农药的研制,并逐步建立对农民的补贴制度,使农民用得起药、有药可用[5]。

4 参考文献

[1] 智红涛.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2):18-21.

[2] 朱亚琴,顾国庆,赵露颖.泰兴市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12(6):21-22.

[3] 张玲,雷郑莉,尚德亮,等.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6(12):99-101.

篇8

1陕南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陕南经济增长一直延续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利用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致使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强,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规模偏小,缺少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延伸不足,专业化程度较低。

1.2矿产资源承载压力大陕南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储量较大,品位较高。现已发现的矿产资源83种,目前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50多种,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为主,其中铁、钛、银、锑、镁、铼、重晶石等2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全省最多,金红石、钾长石储量亚洲第一。然而,长期的不合理开发,使得矿产资源的承载能力明显下降,粗放型、高耗费的经济开发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如果继续沿袭拼资源、拼消耗、拼能源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必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效益低下。唯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3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程度低工业固体废弃物由于回收、加工处理的技术落后,对废弃物综合加工、再利用的能力较低,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尚未健全。大件垃圾、有害垃圾及厨余垃圾尚未形成单独处理系统,垃圾分类收运未能推广实施。垃圾处理大多数采取填埋方式,资源化和减量化程度低。

1.4循环经济技术应用存在障碍陕南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自身技术开发水平比较薄弱;缺乏专门研究开发清洁生产的科研机构,一些新技术由于宣传推广不够,未能转化为生产力;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性强的项目不多,由于投资成本大,获得清洁生产技术的渠道、途径不畅通,企业投入清洁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1.5节约意识不强陕南各地节约制度与措施尚不完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污水回用、中水利用设施建设滞后。城乡居民和企业对节能和节能产品认知不足,节能市场尚未发育,节能奖惩机制、节能服务体系和节能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2陕南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

2.1构建循环型农业在陕南全面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通过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鼓励开展有机农产品认证,建立绿色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因地制宜鼓励引导农户之间联合,形成“生态种植业—生态饲料加工—生态养殖业—有机肥料—生态种植业”的循环产业链。培育“种-养-加工”一体化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发挥农产品加工连接一、二、三产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提高陕南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能力。扶持“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循环型生产模式的农业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建设高标准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促进畜产品、水产品、农产品加工企业横向联合,促进加工废弃物集中利用,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2构建循环型工业陕南各地政府应依法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采用绿色工艺、技术和设备,从生产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强化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依法取缔高能耗、高水耗、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落后工艺,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广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集约循环使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提高工业效益。

篇9

1板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栗园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板栗树大部分栽植在荒山陡坡上,栽植时没有打井,也没有引水上山,干旱时不能及时浇水。生产中由于连年刨树盘破坏植被,导致雨水不能积累在树体根部,造成树体在生长季缺水。部分山地栗园虽然修建了水窖,但数量较少,其他水利设施建设也很少,不能满足树体在生长过程中对水的需求。

1.2管理粗放

虽然林业局已制定出绿色板栗生产技术规程,但还没完全普及。大部分果农都重栽植轻管理,对板栗集约化经营管理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投入少,致使各种管理措施无法到位。每年只进行简单的树体修剪及刨树盘工作,技术粗放,而配方施肥、合理灌水、无公害病虫防治等技术没有得到广泛普及。

1.3精深加工产品种类少

遵化市虽先后成立了河北栗源食品有限公司、唐山山源食品有限公司等七大板栗贮藏加工龙头企业,但是加工品种种类较少,主要以小包装栗仁为主,栗子饮料、板栗粉等品种还较少,还有待研发更多精深加工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

另外,目前遵化市板栗及其加工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及东南亚,但这些国家的板栗进口量正逐年下降,还需拓展销路,进一步大力开拓欧美市场。

1.4品牌保护力度弱

栗农对建立板栗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对品牌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理念,使该市的京东板栗品牌效应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另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威胁着多年培植起来京东板栗品牌的信誉,出口量和外贸价格遭受萎缩。

2振兴板栗产业的建议

2.1依靠科技,提高质量与效益

目前国际、国内市场对板栗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增强我市板栗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品种、坚果大小、栗仁成熟度、营养成份、坚果皮色、安全性等方面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同时要选育具有燕山板栗特点即甜、糯、涩皮易剥、坚果皮色鲜艳光泽的大粒型品种,以适应欧美市场的需要。在栽培与生产管理中,注意适地适栽,合理布局,实行优种嫁接、合理密植、连年修剪、加强土肥水管理和无公害病虫防治等配套技术,使幼树早果早丰、成龄树高产稳产、老树更新复壮,带动全市板栗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2.2增加精深加工产品种类,提高栗果的附加

发展板栗加工业不仅可解决大量板栗的出口问题,而且可增加附增值,也是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一项有力措施。重点研制或引进板栗产品“固色留香”技术和护色、复色技术,为板栗深加工技术提供保障;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生产出绿色食品,如栗酱、栗蓉、板栗超微粉、栗子饮料、栗仁蜜饯及各种规格的小包装栗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力量,研制开发特色鲜明、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加工新产品,提高我市的板栗深加工、精细加工能力。

2.3加强品牌保护,扩大出口量

京东板栗也称甘栗,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出口创汇率高。要加强对京东板栗品牌的管理,对不法商贩进行严肃处理,防止产品掺杂售假现象的发生,以确保“甘栗”出口量的稳定增加。在维持日本及东南亚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欧美市场。要充分发挥各类板栗协会、板栗销售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社经济组织的作用,开设板栗生产销售的专门网站,各地板栗生产、销售信息,收集省内外、国内外板栗供求信息,更好地为板栗生产、销售提供决策依据。

篇10

加快推进我镇生态农业镇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为扎实推进我镇生态农业镇建设,加大农业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根据丹政发[2013]11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农业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绿色和生态农业镇的目标,以实施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三清”工程为重点,强化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确保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实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生活环境舒适化,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逐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总体目标

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持农业自然资源,有效控制农村工业“三废”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污染,根本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蓝天、碧水、沃土”,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到了2013年底,建成市生态农业镇,到2015年,建成省生态农业镇。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8月-9日)

1、镇政府成立生态农业镇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下达任务,落实责任;

2、建立健全生态农业镇建设工作机构,形成建设网络,全面启动生态农业镇建设工作;

3、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宣传发动,形成浓厚的建设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9月-11月)

1、各村、各部门根据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对照省生态农业镇建设标准和考核细则,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定期召开生态农业镇建设专题会议,对生态农业镇建设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并协调处理相关问题,重点责任部门定期将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报镇生态农业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3、分阶段邀请市专家组对我镇生态农业镇建设工作进行考核、指导,查找问题,及时整改。

(三)申报验收阶段(2013年10月-12月)

1、各建设单位完成有关技术报告和数据、资料统计工作,并报镇生态农业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镇生态农业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建设报告,汇编整理档案和音像资料;

3、镇政府按序时要求分别就生态农业镇向市农林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建设局申请验收。

(四)全面建设推进阶段(2014年1月-2015年12月)

四、建设要求

生态农业镇建设要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树立集约、高效、持续发展的理念理念,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结合起来,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