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27-02

资源与环境实验中心承担了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类各专业的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气象学等资源环境类专业基础课的实验与实习任务,课程覆盖全校农学类18个专业,三门课程每年覆盖的学生人数约5000人,在“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显个性”的通识教育背景下,作为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基础实验与实习课程在农学类专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扩招、培养模式与社会不接轨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教学资源紧张状况,使得实验室超负荷运行,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落后,评价体系缺乏客观的尺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协调,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要求,创新和创业能力缺乏,一方面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也浪费了社会资源,因此迫切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优化。

一、教学内容优化与整合

土壤学、气象学课程开设于二年级第一学期,植物营养学开设于二年级第二学期。安徽农业大学为一本招生高校,生源质量较高,农学类各专业的生源为理科考生,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对认知性内容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土壤学与气象学的基础内容在高中地理中已经有所体现,大学一年级的基础化学知识基本满足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的化学知识需要,分析化学及其实验则完成了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手段的培训。基于这一知识背景,根据学时安排和农学专业对三门专业知识的一般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包括三方面:

1.实验与实习教材充实完整,提高教材的指导性作用。此前使用的实验与实习教材内容简洁,对于实验与实习所用仪器的性能、构造、特点、注意事项以及过程的介绍属提纲式一笔带过,对实验设计的原理、方法也非常简单,单纯依靠教材没有可操作性,因此实验与实习的细节内容必须由任课教师课堂详细讲授,耗用时间一般占总时间的一半左右。形成这一状况原因是因为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前,专业少、招生人数更少。高校在扩招前,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共计6个,每年招生约330人,与此相对应的是,每一位专业基础课教师每学期基本只带一个班级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实践教学近乎为手把手的教授,学生的操作细节教师掌控充分,实践课程对教材的依赖较小,形成重实践轻教材建设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不能适应高校扩招要求。实验与实习教材充实完整就是将实践教学内容尽可能地细化、完整。其做法就是结合气象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学科发展前沿与趋势与全国农林院校气象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专业基础课课程实验的教学内容设置,在分析我校农学类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特点的基础上,调整专业基础课的实验课程大纲,优化教学内容,编制较为详细的实验指导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在具体内容编排上,就是将经典实验案例模式化,以该模式化案例为核心,将仪器的性能、构造、特点、注意事项以及实验设计的方法、原理、分析处理技巧等补充进教材,并对易出错的细节进行详细细化,使教材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书,使实验与实习的大部分内容与过程等均可通过教材方便查找。教材的充实和细化也促进了实验教材的建设和固化。在老师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认知和解决容易出错的地方,即可较为完整地掌握。

2.实验与实习教学的精简。传统的实验教学,仪器与过程的培训、特点与特征的分析等讲授内容往往占一半左右的时间,通过补充和细化教材,学生依靠教材规定的步骤即可自行完成实验与实习,教师的讲授更多的是提出问题、指导和引导学生,精简和合并同类教学内容也就成为可能。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气象学实验经过精简合并,均由5~6个实验减少为3个,但由于大量的基础性知识交由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掌握,并在实践中要求学生直接应用,因此实践内容并没有减少,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没有被削弱。

3.教学方法的改进尝试及其困难。传统的实验教学仍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听后操作。往往教师已经精疲力尽,但学生仍然全然不明白,在操作中常见错误仍然屡见不鲜,在扩招之初仪器设备损坏率直线上升且居高不下。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高考制度下,一方面一张试卷定终身导致学生普遍重考试、轻实践,大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多年考试的重压已经普遍养成了被动学习的惰性,其表现就是更乐于机械地接受而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这也是中国学生整体缺乏创造力的根本原因。未解决被动学习的惰性问题,要求学生在实验前精读实验指导书,撰写并提交实验预习报告,详细地说明实验的设计、流程、预期结果、分析处理方法等,由于研究生助教签字认可才可进行实践操作。随机抽取一个班级采用这一实验教学方法,与平行班级相比,其结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从预习报告本身看,内容趋同性强,显示抄袭现象较为严重;从实践结果看,除部分同学掌握较好外,大部分仍然难以摆脱惰性。

二、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和优化

专业基础课实验以提高学生对农学基础知识、基础实验的了解和认知为目的,因此专业基础课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客观地评价存在一定困难,为此采取以下实验评价过程以增加评价的客观性:预习报告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检查。在前一次实验结束前,安排学生对下一次实验的内容进行预习,并撰写预习报告,就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使用仪器及结果分析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其分析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预习报告的认真性等判断预习效果。原始数据核查确认。由研究生助教指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在确认数据合理的情况下由研究生助教签字认可其合理性。在此过程中,既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工作能力,又能够及时使学生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使学生的每一次实验都成为规范操作、培养能力的实验。实验报告评判。结合预习报告、实验数据,全面审查实验报告的合理性,根据其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结果分析的合理性,给以综合评判。

三、教学改革与优化引发的深层次问题

1.信息教学设备需求增加。压缩讲授时间、增加操作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改革措施,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是“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显个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趋势,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创业和工作。但无论如何压缩讲授时间,实验原理与方法、仪器特性与操作等都不可取消,信息教学设备因可视性、反复性强,在基础知识、仪器细节等方面的教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可以实现在不压缩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压缩讲授时间。

篇2

关键词:农业环境 产权界定 农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

农业环境资源是自然环境资源的一种重要构成,是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影响农业发展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人类文明的推进,为满足日益增多的人口对农产品的不断扩大的需求,人类加大了对农业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力度,但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开发的后果导致农业环境质量逐渐变差,良好的农业环境愈发稀缺,持续的农业环境污染可引发全球严重环境问题。

1农业环境及农业环境产权界定

1.1农业环境的特殊属性

农业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是以农作物或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周围环境各要素的总和。包括农业天然自然和农业人工自然。但本文所指农业环境是抽象化了的特殊环境资源,是指洁净无污染且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繁殖的环境资源,包含农业环境的容量资源、生态平衡以及自我调节资源。[1]如农地、农用水资源、空气等。长期以来,人类对农业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导致农业环境稀缺,昭示其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较之其它环境资源,农业环境具有其特殊性:

其一,公益性,即公共性,农业环境资源属于公共物品,不易分割,可无偿使用,且无竞争性。农业环境的公共性易导致“公地悲剧”之类事件。其二, 区域性,全球范围的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具均衡性,其构成成分、形态和分布规律必然要受当地自然、地理、气候和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点。其三,显著的外部性,外部性的产生是基于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不可避免的对第三方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且无需对被影响方付出报酬和补偿。治理农用水污染的行为产生的是正的外部性,即经济主体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反之负的外部性产生,如二氧化硫污染、工业三废对农地的损害等。一般农业环境资源的负外部性居多,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都是外部不经济的表现,较之污染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更有利于社会收益。

外部性的存在使市场交易价格不能真实反映社会边际收益,使资源配置不合理,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究其外部性造成的不合理资源配置原因,并非只是市场机制的结果,主要是缺乏明晰的产权制度安排。

1.2 农业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涵义及理论依据

农业环境的产权是一种特殊产权,是对围绕农业环境的使用、占有等问题而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对农业环境具有使用、所有、处置和享有的权利,对其界定实际是对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资源及其使用的数量、范围、程度的界定,一是对环境的归属、优劣、侵权等情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划分和规定。二是对环境污染影响的轻重主次和时效作出明确区分和相关约束。

产权理论认为,产权结构对资源配置存在重要影响,市场交换是实现稀缺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手段。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交易必产生费用,交易要有效率,需满易成本低于交易所得。要降低交易成本,产权就必须明确界定。产权经济学界认为产权界定不清是外部性问题产生的根源。

2 农业环境产权界定分析

2.1农业环境产权界定的意义

2.1.1产权明晰有利于环境外部性问题的解决

从“科斯定律”得知:产权界定不清是环境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明确的产权关系也是科斯定律得以应用的前提。他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市场交易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必须要满易费用为零的条件,所有权分配才不会影响经济效率,但在现实的市场条件下,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因此,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思路,就是把它转变成产权问题再作界定。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由于环境资源的无产权制度,使经济行为主体对环境资源的无偿使用,由此产生外部边际成本。科斯认为,要消除外部效应的影响,只能重新分配产权。

明确界定产权后,环境资源的价格通过市场机制反映出来,并遵循市场规律,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自发调整。实际上,产权明晰后的市场价格,就是产权界定前所显现的外部边际成本。当环境资源进入私人成本计算时,私人边际成本比界定前增加,此时,当企业的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成本一致时,环境的外部性问题才得以解决。

2.1.2明确界定农业环境资源产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的新阶段,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既要考虑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对后代所需的良好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其含义并不意味既有资源数量的稳定,而是在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使其存量增加和质量提升[2] 。当前,随着农药、重金属等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清洁高质的农业环境资源日益稀缺,农业环境问题正威胁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因之一就是产权制度安排的不合理造成,明晰的产权对农业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积极意义。

产权不清不利于发挥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明晰产权虽然要受成本和收益约束,以及环境保护时交易费用过高的约束,尽管如此,在实际环境政策选择上,应当明确不作界定将导致的后果。只要产权明晰的收益高于其成本,就有界定的经济可行性,否则,模糊的产权将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就会进一步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权界定对农业环境的保护效果和环境污染的后果将作出内容、范围、程度和主体责任的界定,从而将影响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作出定性或定量的规定。一方面,主体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心,有利于大众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其次,在合理的产权制度下,清晰的界定使稀缺性环境资源的价格市场化,有利于激发交易双方的技术提升,在技术创新和与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互动中,提高了产权界定收益,有利于农业环境资源可持续续发展的经济条件形成。

2.2农业环境产权界定中存在的问题

2.2.1可界定的农业环境资源

从产权界定的角度来看,空气、水、土地、气温等农业环境资源,可分为可界定与不可界定两大类,其中部分资源能明确界定,以农地资源为例,土地是客观存在的实体,且具有不可移动的特性,因此其具备了明细产权的物质基础,较之农用水资源,空气等,土地资源在产权规定上更具明确性、可界定性。由于我国土地制度的逐步完善,在所有权、使用权等方面具有相对明细的规定,使界定有明确的依据,但在现实中,当前农村土地产权的权能仍不够清晰,农民对土地的处分权十分有限,导致一些农村土地产权归属模糊,仍需进一步明晰产权安排。

2.2.2影响产权明晰界定的因素

影响农业环境产权界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一,受农业生产效益影响,对污染性环境资源的责任认定受生产效益的制约,一般来说,相对于农业环境污染产权认定,人类更热衷追求农业经济效益,人类受短期利益的驱动不愿去做明晰的产权界定。其二,受考核成本过高影响,进行农业环境产权界定,涉及到考核环境资源的归属、权责、环境污染程度等问题,然而受经济或其它条件约束,考核成本往往过高,使界定存在一定困难。如产权界定中的设备设施费、技术费、人员组织、培训费等。其三,受农业资源分类复杂性影响,农业环境资源分类广泛和复杂,不仅指农地资源、农用水资源等,还包括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阳光、大气等生存资源;不仅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大范围生态产权,而且包括由噪音、粉尘等所致的健康损失的局部生态产权;不仅包括由工厂排污造成的空气、水质污染对种植和养殖业的显性危害侵权,而且包括由使用农药、化肥对土质、农作物造成的隐性危害侵权[3]。

3农业环境产权界定与环境污染

3.1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和特点

农业环境污染包括外部性污染源和内部性污染源,外部污染主要来自于紧密依托农业环境的机构。如工厂通过排放工业废物、污水、废气等,使农业环境惨遭破坏。近年来,农业环境的内部性污染比重日益上升,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的土壤、水体、大气污染、农产品质量问题、生态平衡问题以及影响畜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具有隐蔽性强、污染源具有随机性等特点,给产权界定和污染治理造成一定困难,因此,农业环境保护应先明确界定的主体,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界定方法。

3.2农业环境污染的产权界定和环境保护

农业环境污染程度随经济发展而加深,由此引发的后果也日益严重,究其原因,一是农业环境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强,缺乏足够的环境产权认知,没有明晰的环境产权的约束,环境保护的行动力也较弱。二是针对环境污染和保护的治理和对策的选择上存在不足。

针对外部性污染的解决措施,有政府干预式、市场手段以及二者的连用式。政府管制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禁止或限制排污,或用经济手段征收排污费,由环境污染者承受相应经济责任。市场手段以经济性为标准,一种是采用科斯的产权协商法,在无交易成本时,脱离政府干预,由双方自由协商可以达到总体收益最大化。另一种是排污权交易,它是由环保相关部门制定排污上限并发放排污许可证。在环境产权交易市场,既有政府与农业环境消费者之间进行付费许可的交易,也有各厂商之间的排污权的交易,这一过程中要既要进行不同条件下交易费用比较,又要进行行为成本和交易收益的比较。

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各有利弊。国家手段在产权的初始界定中很重要,其介入有利于降低产权界定和转让的交易费用,减少交易成本,但不能充分体现市场的经济激励作用。环境产权安排应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灵活性。由于政府对农业环境产权只具有界定和作出法律保护的权利,因此引入市场手段,能补充政府干预的不足。由于环境资源的考核成本过高,如果仅依靠市场,就不利于有效产权制度的建立。因此,治理农业环境外部污染需要科斯手段和政府手段的联用。

农业环境既是农业废物接收者又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这导致农户既是排污受益者又是受害者。对于因农药、化肥等不当使用造成的内部性污染,由于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都过高,不能使用市场产权交易法,只能由政府用行政手段管理和治理环境污染。政府应从现实和法律上明确农业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归属,一要完善和稳定土地的承包期限。以农地为例,农户对土地享有化肥、农药的使用权,但同时也有责任保持土地质量稳定。只有稳定土地承包期才能增强农民对土地的保护意识,否则将挫伤其积极性,在有限承包期内因经济利益而超量使用农药化肥,过度开发利用土地,从而造成土壤污染、耕地质量受损等环境问题。二是对具有农业环境资源使用权的农户作出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的界定,并制定衡量标准给与相应奖惩,以明确的产权和激励措施来推动农业环境保护,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莉雅.胡继连.农业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及其保护[J].山东社会科学,2005.(12).

[2]蔺丰奇.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河北: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3]李志青,曾方.资源性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产权界定 [J]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1999.

[4]李云燕.基于稀缺性和外部性的环境资源产权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2008,(6).

[5]李瑞娥.环境产权界定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理性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1999,(6).

[6]刘传江,侯伟丽.环境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 农村环境问题 特殊性 原因 建议

1.引言

在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今天,人们开始把视野从城市转向更为广阔的农村。在中国,农村人口高达9亿,且分布地域广阔而分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脱贫致富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暴露的各种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因农村环境问题特有的重要性与特殊性,目前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及国家环保总局的《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都已明确了解决并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目标。

2.农村环境问题概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与身体健康,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污染转移及乡镇企业排污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难治理的企业迁往农村,而农村为图眼前快速的经济增长大多欣然接受。这些迁入的企业和当地自身发展的乡镇企业一样,大多规模小,资金技术力量有限,污水处置设备不完善,布局分散不利监管,加之地方保护主义情况存在,使得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偷排河流及农业灌水渠道难以根除。由此造成的水体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生长,还会危害到农民及畜禽的健康。此外,约90%以上的城市垃圾在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当地的土壤、水体和空气,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2)由化肥、农药和地膜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业污染。据统计,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吨每平方千米,远超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每平方千米的安全上限。不仅如此,化肥利用率仅为30%―40%,其余60%―70%进入生态环境,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理化性质恶化、肥力下降,还会加剧湖泊、海洋的富营养化。我国地膜年使用量超过60万吨,多为价廉的一次性产品,不利回收,据调查,平均残留量为3.78吨每平方千米,因此,造成的减产损失可达产值的20%。

(3)农民生活污染及由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问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生活垃圾逐渐集中化,且其中多为难分解的塑料制品等。农村每年产生的约1.2亿吨生活垃圾和2500万吨生活污水,在无处理堆放及随意排放的情况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荀彦平、张有贤,2006)不仅如此,规模化养殖业的兴起带来了一种新的污染方式:养殖业的粪便直排。据统计,我国每年养殖畜禽排放的粪便粪水总量已逾17亿吨。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显示,90%的规模化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由于点多面广是这类新型污染的特点,对于该类污染的治理难度较大,效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由此导致的水体污染与工业污染的总和相当。

(4)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在广大农村地区,地处偏远及开发度不足限制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很多地区被迫选择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种掠夺式的开采会破坏当地的局部生态环境,进而提高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该类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问题,土地沙化和石漠化问题;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问题;草地面积的减少;河流断流及湖泊绿洲的萎缩,地下水位的下降;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大面积土地破坏。(荀彦平、张有贤,2006)

3.农村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为区别于城市中的各种环境问题,总结农村环境问题特点有:污染源分布点多、面广且分散;缺少必要的污水、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设备、场所;影响地域广、人口多、时间长,且潜在危害性大。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经分析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生存困境。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对于城市的日趋繁荣,农村的经济发展迟滞,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部分自然条件较差地区的农民而言,迫于生计,常以开山修路、毁林种田、过度放牧、开采矿藏等方式改善生活。随之而来的,如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漠化、盐碱化等环境问题也因此加剧。较之城市生活,农村的工作机会偏少,农耕生产回报较慢,因此,陷入生存困境的农民们倾向于通过发展工业致富。在资本引进方面,因农村地区投资环境偏差,多以土地及矿产资源吸引资本。以此模式进入农村的各式企业,常常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牺牲了当地生态环境,加剧了农村环境问题。(荀彦平、张有贤,2006)

(2)环境意识薄弱。环境意识尚未在农村地区深入人心,而政府管理层环境意识的缺失造成的危害则更大。基层政府常关注传统职能,偏重短期经济收入,对环境问题则相对忽视。农民群众对环境权认识不深,在切身利益未受损时多轻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时则对自身权益的法律救济不甚了了。

(3)环境投入不够,法制不够健全。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当地政府可能尚无力组建全面的环境保护体系。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完全由国家财政补贴环保支出显然不现实。我国现有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亟待完善,在部分环保领域依然存在立法空白。目前,立法上对于各个不同类型企业的环境保护规定,普遍缺乏针对性,导致实际操作中的执法难度较大。(张浩,2007)

4.从农村环境规划角度提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建议

环境规划是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此类规划于城市中的应用已初见规模,但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关注度不够,因此,农村环境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村已有环境保护意识,自觉采取一些环保措施,然而因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必要的引导,往往加大了环保投入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对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环境规划,是近几年我国环保事业亟待采取的措施。

农村环境规划应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让他们长期发展和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环境保障。良好的农村环境规划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其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予以重视。

(1)从宏观上规划整个区域的农业生产结构,并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关系,避免过度重复影响其经济性,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中,以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和组织开展农业,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使农村环境问题的恶化得到有效的遏止。

(2)规划要保证经济性并尽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避免过多的管理成本与税赋压力,必要时可采取政策倾斜、财政扶持。由于农民最为关注的是增收致富,因此,规划的可操作性要求农村环境规划建立在经济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予农民关于环境规划的各类指导意见,改善现有制度以激励环保新技术的开发、农业技术推广,并辅以政策资金扶持、合理的生态补偿、有效的环境质量监控管理。(叶安珊,2006)

(3)注重节水节能,从源头控制污染,加强产前预防,弱化产后治理。水资源规划应开源、节流、治污并重,在西北缺水地区尽量回用中水,实行错峰调蓄补充河湖水源;农业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切实加强乡镇企业污水排放监管,避免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饮用水、灌溉水取水河道。同时,加强农业环保技术推广,建立农业污染监测网络与控制体系。对化肥、农药、农膜使用者加强教育和培训,减少施肥盲目性,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地膜的使用,提高化肥、农药、地膜利用率。

(4)对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注重基层干部素质培养,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保护。相关职能部门应统一协调农业资源的配置,对各企业布局合理化统筹,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地方生态旅游。在干部素质问题上,应将环境保护的相关目标纳入干部选拔与考核指标中,加强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在立法完善问题上,应推动环境保护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推动环保法制进程的同时,也应加强环保意识宣传、教育。(郑环,2006)

5.结语

农村环境保护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百年大计,虽因短期效益较低一度被忽视,所幸现已得到政府及公众的关注。相信在全民关注与良好的环境规划之下,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荀彦平,张有贤.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第4期.

[2]李世元.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年第2期.

[3]叶安珊.论中国新农村战略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选择.桂海论丛,2006年11月第22卷第6期.

篇4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高效生态型的农业现代化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而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效生态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体系、符合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型农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高效生态型农业 农业现代化 新型农业保障体系

我国农业发展普遍存在一种“四高一低”的模式,即高投入、高产出、高浪费、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经营。尽管从粗放式经营开始向高效生态型农业转型,但改观不大,距离高效生态型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低投入、高产出、集约高效的要求相差甚远。与“四高一低”的农业发展模式相比,高效生态农业是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是高产优质技术与绿色安全技术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农产品安全、绿色、特色以及高产、高效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兼容性,集约化经营与循环型农业的有机耦合,资源节约型农业与创意型农业的统一性。它既体现出现代农业的一般特性,又能反映出人多地少的农业发展特殊性。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仅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路径。

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就在现代化的发展基础上,开始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理论及其发展模式,试图通过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力求实现生态、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美国最早提出了高效生态经济概念,并将高效生态经济概念运用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中,对推动系统的有机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带动了环境科学和环境经济学体系的形成。而英、法、德三国又是最早把生态经济理论用于工农业。到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都积极充分利用生态经济理论致力于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其理论及模式有:一是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促进生态经济理论与工农业两大产业的有机结合;二是把生物领域中的高新技术向产业转移和渗透,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使经济呈现出新的飞跃。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加快了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及提升,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我国现代农业进程既不能效仿人少地多的美国和加拿大,追求高劳动生产率的大规模经营模式,也不能效仿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日韩两国,依靠国家补贴来维持小规模农户的高收入和农产品高价格模式,而是需要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即要坚持走生态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技术密集、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农业现代化之路。我国农业尚未彻底摆脱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经营水平还不高,生产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标准化、区域化布局尚未完全形成,仍然过度依赖对资源、投入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增地减、农资要素紧缺的现实不可逆转。因此,应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集约、高效生产,减轻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为此,我国只有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 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生产经营水平,才能有助于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持续性。

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功能多元化

实现农业多功能性不仅体现为具有农产品生产、供给、获得收入的基本功能,还具有生态、社会和人文等功能。农业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以确保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为工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质优而量足的原材料。同时,通过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教育农业等提供的服务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农业的社会功能不仅能容纳劳动就业,而且还肩负着为社会提供品质优良、安全可靠、量足的农副产品,其质量、数量以及其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和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涉及到整个社会发展问题。对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一个农业大国来讲,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绝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此外,农副产品还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储备物资。随着我国人口的总量增长、城镇人口的比重上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用途的拓展,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呈刚性增长态势。与此同时,耕地在逐渐减少、水资源匮乏等资源约束日益凸显,保障农产品的供给压力日趋增大。我国农产品总量平衡的脆弱性越来越明显,而且品种和区域结构失衡的矛盾在不断加剧。众所周知,农业各要素本身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主体因子,因此,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支撑和改善方面,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农业生态系统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农业的生态功能。若忽视了这个源头的影响作用,必将危及到农产品的安全供给问题。尽管农业是一个古老的产业,但发展到今天的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文化的产物,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农业对教育、审美等有关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均有一定的作用,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想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就必须放弃狭隘农业观而树立大农业观。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逐步由追求温饱变为讲究营养、方便、快捷、安全。这种需求变化为农业产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推进了农业产业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而发展功能多元化的现代农业,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边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就必须注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体系中的比重;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产业体系,提高服务产业的支持水平;强化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机制。

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高效生态农业的基本要求还不相适应,如龙头企业规模不大,辐射带动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经营水平偏低;农企联动乏力,精深加工链短少;生产方式小农粗放,环境依然面临污染,生态环境系统脆弱不堪,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从而导致农业优质资源的外流,农业产出率和商品率都不是很高,农业增长尚未根本摆脱粗放型格局。因此,应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摒弃掠夺性经营,解决生产要素的分散性配置,加速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从资源高能耗、环境高污染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型,从小农生产向产加销一体化的大生产转型。

(二)构建高效生态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

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农业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的生产模式。这就需要把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与循环经济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建立起高效生态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同时,围绕科技支撑的生态高效农业,培育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建立适应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构建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研发及其推广服务体系。

(三)构建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唯有把提高农业生产主体的专业化、企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主要值得推广的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化经营模式有:一是农产品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模式。体现多元化的主体参与,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二是市场化经营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农用生产资料的商品化、以及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的商品化。三是集约化经营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共进。四是规模化经营,即将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规模化生产。

(四)构建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体系

要想推进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必然涉及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涉及到土地流转、产权制度重构以及租赁股份机制等现代化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运营市场机制对土地要素与生产力之间实现有效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土地要素。具体措施包括:一是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必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因势利导,或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二是通过政府建立信托机构,实施土地使用权信托流转。参照“益阳模式”,即由政府设立土地信托流转服务中心,出资设立信托基金并成立信托投资公司,公司通过支付土地使用权转让费从委托方手中获得土地,经过土地集中连片调整后再以招标竞拍等形式确定土地经营者,获取土地信托直接效益。收益的一部分除返回基金外,剩余部分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胡芳,2011)。三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参照“嘉兴模式”可在经济发达地区实施“两分两换”的土地流转机制,即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宗新建,2008)。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模式既盘活了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存量,实现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还消除了农村住房不能抵押、交易等体制障碍,有效地解决了“三化同步”推进过程中土地空间争夺的矛盾。

(五)构建符合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型农业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和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的建设机制,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提供支持和保障;第二,健全政府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支持和保障体系,一方面提高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支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能力;另一方面政策引导多种投资主体参与投资农业的积极性。第三,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如建立农业贷款担保组织来解决贷款难问题;探索构建农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模式解决贷款难问题。第四,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法律保障体系,从而为确保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与发展构建一个强大的法律保障体系。第五,构建以公共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融为一体的新型服务网络体系。

(六)构建循环型农业发展体系

通过构建循环型农业发展体系来提升农业附加值。一是建立和完善适应不同地区并体现农业发展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并大力推广具有实践经验的典型模式。二是继续探索构建适应不同区域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如建立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目标的平原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建立以生态保护为宗旨的山区型循环立体发展模式;建立以循环利用一切可再利用的农业资源为目的复合型循环生态模式;建立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的综合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为保障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要素投入保障体系。比如,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农业最重要的环节,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循环农业发展前期,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现实中支撑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研发和推广滞后,农民素质较低等制约因素也需要不断改善。所以,从目前来看,应从加强循环农业发展的宣传入手,让农民充分了解和掌握如何在其生产和生活中实现农业循环。同时,将扶助资金适当向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农业生产倾斜,以达到引导和扶植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