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教学能力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怎样提高教学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一、校企合作是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
高职教师大多来自高等院校,缺乏行业职业技术岗位实践经验,专业技能不熟练,不了解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如不加强其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必然导致其培养的学生上岗适应能力差,难以满足市场及行业的需求。
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培养高职院校教师成为一名成熟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一名行业技术专家,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任务。“双师型”教师必须有职业经历,具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能够及时掌握企业信息,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最新技术,熟悉和精通相应专业的技术和业务。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高职教师很难达到“双师型”标准,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来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均需要不断调整、修正,重新审视、评估,接受挑战和考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和方法的不断提高,以及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探究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职业学校办学以市场为导向,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更像是一个新技术的探究与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成为行业专家、教学能手,成为专业教学的中坚力量。
三、校企合作中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及策略
校企合作中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其根本是要解决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实践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提高的问题。因为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师资状况、企业条件、合作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其具体形式需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途径与方法。
(一)建立校企合作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
1.建立选拔制。在人事制度改革的框架下,优胜劣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习及实践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等进行考核,使得真正能够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留在教学岗位。这是最为稳妥的方法,但是专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稳步提高,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实行聘任制。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从企业聘请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行业专家或能工巧匠作为专、兼职教师,充实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这是最为快捷的途径,需要学院的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与监督。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远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校企合作中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及实践
1.成立专家委员会促进专业建设、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2006年,我专业成立了行业专家领军的,主要由校企合作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教师的学习及实践,对其专业知识水平、技术应用及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为教师到企业实践铺平了道路。例如,我专业在邢湾工业区瑞福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订单班,其授课教师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企业给他们提供与领导同等标准的食宿条件,允许他们随时以企业员工身份出入厂区,参与企业生产及管理。
2.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努力创办“厂中校”。联合办学是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最有效方法。联合办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企业职工短期培训、职工技能鉴定及比赛、订单培养等。我专业长期和北京爱协林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瑞福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订单培养”项目,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开展教学,“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瑞福祥订单班的教师结合企业一线实际用人需求,进行课程开发,涉及到“机械制造工艺实施”、“新产品设计”、“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机电产品检测与维护”等工作领域。教学中,学生“学在企业、住在企业”,专业教学“理实一体”,课程内容设置“真枪、真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3.校企深度融合,开展课题研究。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拓展科技服务活动,既加强了与生产科研部门的合作,也为教师从事深度融合的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职业学校教师如能与企业科技人员共同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科研项目开发,无疑对职业学校教师实践应用能力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4.努力建设“校中厂”模式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为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创造内部环境。创建生产型实训场所,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需要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以保证基地建设的实用性。2010年我们结合省级示范院校及示范专业建设,在新校区的建设规划中,大力提倡建设“校中厂”模式的校内基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的生产型实习基地,由实习工厂管理,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实习及生产,重点建设“轴类零件制造实训基地”;另一类是研究型的教学实训基地,由系部教学口管理,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实训、研发新产品,重点建设“异型件制造实训基地”及“机械制造工艺中心”。
5.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提高教师对新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企业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必须经常到企业参加学习和实践,学院也应选择与办学息息相关的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我专业已与瑞福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联合建设“箱体零件制造实训基地”、“齿轮加工实训基地”、“机械装备拆装实训基地”等,现初见成效,专业教师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前景十分广阔。
6.实行在职教师到企业学习的制度。通过挂职锻炼、参观考察等方式,组织教师到企业学习,了解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分析企业用人规格,调整课程内容。我院专业骨干教师管理规定指出,骨干教师在其任期内,每年必须参加至少一个月的企业实践,并将实践效果与其业绩评比挂钩。
7.实行职业学校教师的双证书制度。职业学校教师既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同时要考取专业技术等级证,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尤其要在专业技术等级上不断攀升,使其实践能力在行业始终保持领先。通过职业资格取证过程,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显著提高。
(三)激发教师在自身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中的主动性及体会
实践证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既有外部条件的支持,更应看到教师自身的能动作用。
1.充分调动教师实践的主动性,须注重企业的作用。通过企业、行业专家的指导、考核,组织教师参加行业组织的技能比赛等,让职业学校教师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促其积极行动,提高实践能力。
2.开阔眼界,促其进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办学,选派教师到国外进行短期学习与培训,或聘请国外教师、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使职业学校教师具有国际视野,促使其在自身发展中不断进取。还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做“国内访问学者”,提高科研及实践能力。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肯学习、愿实践、技能强、善研究、能创新的教师要多支持、多奖励。我院把教师的实践活动质量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业绩挂钩、与职称评定及岗位聘任挂钩。
4.建立学习教改新理念的机制。学院历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要求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体现 “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特色。 学院还鼓励精品课程及优秀教学课件开发,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四)校企合作中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策略及展望
就目前的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及校企关系,要实现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还面临一些困难。学校必须采取一定策略,以争取企业更多的支持。
首先,学校要立足自身建设与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在行业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使企业乐于聘用学校的毕业生,使学校能够有资本与企业合作,进而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教师培训、学生实习、专业建设、学校发展等全方位的合作。我专业在邢湾工业区的校企合作,从最初的企业职工培训,到后来的订单培养,再到现在的联合项目开发及实训基地共建,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在活动中,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稳步的提高。
其次,尽量选择行业技术和管理领先的企业进行合作,使专业教师处于最先进的培养环境,以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
再次,学校对教师队伍实行动态的管理。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到企业去兼职,以增长实践才干,努力建立健全激发教师知识拓展、获取“双师”资格的奖励机制。
篇2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设语言环境;借助先进教学工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242-01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阅读轻听说,忽视了语言的基本功能――交际性,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英语的交际功能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下面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谈一下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具备良好的英语品质,无形中对学生学习英语也是一种引导,从而使他们愿意为学习英语付出劳动。在具体的英语听说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教学对象要有较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只有对教学对象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材备教。对象不同,采用的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可能都不一样,同时,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
2、对听说材料要相当熟悉和了解
教师只有对听说材料相当熟悉和了解,才能知道其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才不会训练得过深、过难,而使大部分同学听不懂,说不出来,也就达不到听说训练的预期效果了.同时也影响了同学们训练的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长此以往,会使那些本来想学好英语的同学丧失信心。相反,适合学生的听力材料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头脑。反复多次的听和讲不但学生的词汇越来越多,语言表达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他们会恰当地运用听过的词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许多形容词、副词乃至成语也可以脱口而出。日积月累的词汇与信息,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学生的作文文笔流畅也就顺理成章了。
3、听说训练过程要尽量使用英语教学
课堂上使用英语教学,对形成英语氛围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使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英语展开思维,从而训练了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多听对增强语感也是有一定作用的,而英语思维能力的具备是我们学英语人的较高的境界。
二、采用交际法,创设语言情境,进行互动性的教学
交际法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持,为学生设计场景,创设交际活动的环境,模拟社会生活场所。例如,可根据教学内容把课堂设置成商店、学校、机场、晚会等,让学生熟悉外国人的日常生活和问答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角色,采用原文中的某些句子,结合自己的发挥,既复习了课文中的语句,又锻炼了发挥的能力;再进一步,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创造性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使用语言,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去学习。通过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但学会了熟练的使用语法,句型运用恰当,语调流畅,而且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有了了解,避免了因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不同而引起语言交流障碍。同时,教师上课时要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交流中去,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鼓励学生大胆加入到交流中去,当他们能用英语熟练地交谈时,会信心大增,学习热情也随之提高。另外,教师要抓紧听说环节,听准了才能说对,在听的基础上开展说的练习。我们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只有在大量接触英语的过程中,才能较快的培养起来。用母语教学,减少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省略了听的环节,造成学生在听说时,跟不上正常的语速,不利于对语感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尽量用英语,用英语讲授课文,解释单词、语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
三、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听说能力
除了创设语言情境,给学生提供听说的机会,我们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篇3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敢于说英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轻松的、和谐的氛围和情境,慢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或是事例,一定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平日里不乐于、不敢表达、发言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可采取发红花、贴星星、小组内加分等多种激励手段,久而久之,学生会减少顾虑,大胆开口,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适当增加娱乐环节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在上课的注意力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节奏过慢,就会出现有的学生上课走神、搞小动作等不良现象。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教师就需要在备课上下功夫,深入研究教材并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准备口语内容时,多设计有节奏、形式多样的课堂游戏活动,如游戏、知识竞答、做动作、做表演、情境对话,多给学困生和潜能生一些展示的机会,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竞技场和展示台,使学生在紧张、刺激、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三、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独特魅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4
一、培养自信,让学生开口“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很乐意“说”,而有些学生却不敢“说”。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说的原因主要是胆子小,缺乏勇气。而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具有自信心的学生能感到自身的价值,能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敢于大胆探索,乐于与周围人交往,从而乐于参与学习交流。因此,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首先得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信心,鼓起勇气,让他们开口说。
在课堂中,要求所有学生对上台的学生表现出应有的尊重,给予适当的表扬。如班级里的一位学生第一次上台说话时迟迟不肯开口,我问他是不是没有准备好,他却摇摇头,原来是不敢说。因此我让他先坐下等下次再说,在课后让这位学生把自己要说的话先跟老师说一说,说完之后,我对他表扬了一番,在第二节课的时候这位学生就上台说话了,虽然说的过程紧张而断断续续,但证明他敢“说”了。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大胆“说”。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愉快,自觉主动地参与一系列智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大胆地发言。但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人格得到尊重,智慧得到显露,行为得到认同,才能形成活跃、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三、依据课文内容,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运用插图、启发想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宽儿童的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对插图的运用,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想象,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悟出语文的真谛,进而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这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采取激励方式,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篇5
关键词: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自主学习
写作是各个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重视写作教学也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重点。写作能力也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体现,对中职学生学习语文写作再走向社会以及技术能力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对于中职教学来说,为了确保语文写作知识组织的实施,必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学习水平;通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根本上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举措。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学生为专业实践教学重点已经成为各个教学和教育活动的主题。因此,在现代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中职教学与实际情况,做好专业课与基础课教学,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观念陈旧
教学方法决定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也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当前的中职教育过程来看,中职教学一直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除了听讲,就是被动地接收。这种教学模式几乎覆盖了所有课程教学,写作教学也在其中,单纯的讲述作为当前写作教学的主要方式,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已经不能胜任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现作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激发创新能力,进行多角度的教学。
2.缺乏教学互动
学生的学习是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对话过程。教学只有具备师生的互动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逐渐成为当代教学的主角,要求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但是从当前的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缺乏互动,灌输式课堂一直是语文写作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不仅让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旦学生思维僵化,就很难激发学生潜能,当学生面对变化多样的语文习题时,就很难应对。
3.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中职学生都是没有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他们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受写作特征以及写作特点的影响,为了提高中职语文写作质量,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状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由教师布置任务,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任务,这样就很难让学生充分展现自身优势,最后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都存在很大问题。针对这类现象,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才能确保教学效率。另外,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极大地制约了教学质量。
二、提高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根据自主学习对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当今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必须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转变教学观念
语文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现代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要部分,通过加强引导和解释过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加强教师培训与自主学习过程,让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与教材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及时发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
2.强化互动教学进程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充分挖掘潜能,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互动式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教学和新课程教学互动的方法,对适应社会教育发展,培养全方位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将基础课和专业课放在同等的地位中,通过增强自主合作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强化学习型小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型小组不仅是教育部门对教学提出的任务,也是确保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型小组的作用,通过利用各个学生学习小组的关联,更好地协助学生完善学习型组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写作能力,在互相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语文作为中职院校的必修课程,对帮助学生运用语言,提高思维和技能训练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必须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相关要求,从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与要求等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推动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但在边远山区实际教学中,口语交际课并未受到教师的重视,多数时间是学生寥寥数语就结束了。单独叫学生说时,总是临场惊慌、缺乏应变,要么照本宣科,要么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空洞无力。农村孩子生活单一,少数民族居多,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又高,加之没有丰富的课外生活环境,没有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教师口语教学也是举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探讨、尝试和研究。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怎样明确目标,从实际出发,进行有序的培养,提高边远山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们通过课题研究,摸索出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一、让学生敢于说话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锻炼学生的胆量,让他们不怕说,能勇敢地说。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口语交际训练,不能只局限于口语交际课上,而要把语言(普通话)训练拓展到各项活动中去,随时随地地进行说话训练,无论是课上还是课间,理论课还是活动课,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
比如课间,我经常面带微笑,用亲切、和蔼的态度想办法找话题跟他们搭话,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慢慢习惯用普通话交流并缓解紧张的心理情绪;或是故意请学生给我捎口信,有时捎给老师,有时捎给同学,让学生在默默中得到锻炼,在不断练习说普通话的过程中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感,让他们敢于用自己的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让学生爱上说话
要让学生把说话当作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从而觉得说了自己想说的话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进步。表面上看说话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但要让学生由兴趣转变为真正的喜爱,还是需要把握良好契机的。
我们课题组成员的做法是除了课上精心组织学生练习外,在平日里用心倾听学生的谈话。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频繁的,他们会说自己听闻到的奇闻迭事,自己的想法,自己读了觉得有趣的故事、谜语等。要是说得好或是有道理的,给予及时合理的评价,并发一些学习用具作为鼓励。每当此时,孩子们就觉得自己的语言受到了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认可和赞同,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
悦,并立刻萌发想要继续说话或收集说话素材的兴趣。由此而诱发和带动其阅读和整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就能促进学生积极发言,引领学生爱上说话。
三、让学生有话可说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就要做到巧定话题,灵活多变。口语交际教学必须确立学生的主置,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注重过程,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时,要大胆从学生实际出发,训练题目与他们的生活或学习息息相关,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毫无感知,不仅会减退学生的积极性,还会让他们对说话产生一种厌烦情绪。只有在学生亲身经历或是在弄清楚前因后果后,设身处地想说就说时,兴趣才会高涨,发言才会踊跃,心灵才会快乐,这时才会有说的。
四、让学生从多渠道说
孩子的口语交际训练不能只局限于“口语交际课”,要融于其他学科、其他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我在课间常用小“监控器”,就是允许学生相互告嘴。我自认为这是一个妙招,因为,教师可以及时知道学生之间发生的大小事情,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发生。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能告,但前提是一不准无中生有、道听途说;二不准添油加醋,挑拨是非,乱评价定论对错,只说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行。在德育上可以取得及时知晓、了解沟通、批评纠正或表扬的作用,在口语交际上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
每当学生之间发生冲突,影响力或教育意义明显时,就是我即兴话题的源泉。此时的经历者或旁观者是议事语言最活跃的时候。我先让事发学生自己阐述,让其余学生听。“听”为了吸收,“说”为了表达,没有吸收就没有表达,所以“听”领先于“说”。听时要求做到有礼貌、有耐心和专心,并注重以下几点:
1.记忆重要环节;
2.听懂内容大意;
3.牢记简单顺序;
4.辨别主要观点,认清讲述者的倾向和偏见。
做到一面倾听,一面思考,培养学生自己兼用感、听两种途径接受信息,这既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又是一种技巧的锻炼。
下一环节就是持不同观点分组辩论。辩论时要做到:说话评价态度友善、诚恳、主动发言,但要尊重他人发言。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恰恰是这种矛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学生在思想交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产生强烈的语言表达愿望,在适度冲突中,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适度冲突中学生的互动,不仅使他们提高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而且获得了口语交际的运用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口语表达训练是当前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教育任务,要达到“以口语交际为行为,以培养学生的口才”为目的,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必要基础,还需广大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历练,不断琢磨。
篇7
视听能力,是指学生利用视觉和听觉获取信息的能力。在相等的时间内,谁获取的信息量越多,谁的视听能力就愈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信息的获取量主要信赖于视觉和听觉。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的信息在人脑中进行加工、分析、处理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提高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视听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语言是指使用语言的形式传授地理教学信息,包括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等,它是地理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的基本工具和方式。教师的语言功底如何,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现在,有许多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这一问题的主要成因除了教材本身的结构不够科学,学校教学设备不完善,教学方法欠缺等,与教师的语言也有很大关系。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教师如果在课堂只是采用单调、乏味、枯燥的教学语言把教学内容波澜不惊地倾泻出来,则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的大脑进入抑制状态,使大脑疲劳,进而分散注意力。而且日复一日如此下去,学生会陷入恶性循环,会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产生抗拒心理,导致阻碍思维发展,降低教学效果。教师尽管可以在课堂上一再强调,提醒学生注意听讲,但效果只是暂时的,收效甚微。地理教师应当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掌握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启发性、简约性和具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地理语言艺术性,尽可能使教学语言生动活泼……即语言不刻板,词汇量丰富,声情交融,并配以形体语言等,使学生在轻松、诙谐的语言环境中完成地理学习任务。比如讲述黄河的含沙量时用“一碗水半碗沙”、讲森林的功能“大自然总调度室”时可以用“绿色水库”、“吸尘器”、“净化器”等,这样就很形象化地再现了知识点。在教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时,有关地方时差的问题非常枯燥乏味,学生不易掌握。为此,我如此说:“十六世纪上半叶西班牙著名的航海家麦哲伦历尽艰辛完成环球航行回到西班牙后惊奇地发现航海日记上明明写着这一天是1522年9月6日,而西班牙日历上却是1522年9月7日。这怎么就丢了一天呢?日记是一天一记的,从未间断过的,船员们到最后也没搞清楚
这一天丢哪儿去了。大家能不能帮忙把这一天找回来?”
二、强化直观教学,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
直观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直接或间接感知,获得具体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对知识的准确认识,以加强知识掌握的牢固性。
教育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最乐于接受和最容易接受的信息,便是形象直观的信息,因为形象的东西总比抽象的东西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直观教学可以使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地理特征等地理理性知识形象化,增强对学生视觉器官的宏观刺激,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为感性,化深奥为浅显,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他们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记忆。可以说,在学生接受信息的时候,直观的教学方法比教师用长篇语言去讲解,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更丰富的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培养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乃于发散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充分利用图像媒体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必要的和实用的媒体。地理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各种教学信息的空间性、抽象性很强,这不利于学生学习。为此,我们可利用各种图像媒体,如地图、地球仪、地图册、课本地图、照片、示意图等来化抽象为形象,化空间为一个可视面或平面。利用图像媒体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的最重要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没有图像就不可能有地理学,没有图像也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也就是说地理教学与地理图像是融为一体的,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
这样,可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求索,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利用各方面的因果或逻辑关系,找出各环节之问的关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明显,教育价值高。
总之,地理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是重大的,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图像,而不能离开图像,照本宣科。地理图像和地理课本中的文字相比,具有突出的表现性。在同一时间里能使学生对众多地理事物和现象一目了然,即图像使课本地理知识进一步具体化和规律化。事实告诉我们,凡能把地图与地理课本紧密结合起来,善于利用地理图像进行地理教学的老师其教学效果必定好,效率高。反之,如果不善于运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那就不能算作好的地理教师。
(二)板书设计
板书是利用学生视觉进行形象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1.整洁有序
字迹工整、条理清晰的板书能给人以醒目的感觉与美的享受。相反,字迹潦草、内容繁多、条理不清晰的板书只会给学生“眼花缭乱”的感觉。学生分不清重点、次重点,易引起思维混乱,进而造成大脑疲劳,分散注意力,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对板书进行精心设计,做到条理清晰,布局合理,结构紧凑,书写工整。重点内容要放在明显位置,使学生一目了然,并对重点内容使用一定的符号,以增强对视觉的刺激,引起学生重视,加深印象。
2.色彩效应
黑色的黑板与白色的粉笔字,对比度大,反差明显,易于引起视觉上的刺激。但心理学研究证明,单调的白色也会引起视觉疲劳,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板书过程中,教师用彩色粉笔写重点内容,或用彩色粉笔作重点标记,适当地变换色彩,则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加深对板书的印象,达到板书的最佳效果。
三、利用演示实验
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科学。地理课堂教学把漫长的地理演变过程压缩后介绍给学生,使他们能够了解在其一生中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地理现象的演变。压缩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语言,再辅以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进行讲解,这种方法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存在结构性缺陷;而另一种方法――地理演示实验,则是通过模拟实验展示地理过程,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观察地理演变过程的机会,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发现、解决、思考地理问题的过程。
总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科学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视听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思维能力,增加课堂信息获取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职数控教学 提高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92-0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下,对数控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同时对人才技术要求也逐渐增多。但是从人才市场来看,既能够熟练操作专业软件还能够看懂图纸与实操的人才并不多。其根源就在于学生学习期间实践较少,培养实践能力不到位。在这种形势下,探究中职数控教学怎样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有实用价值。
1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意义
在现代化社会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学科所需,也是培养需求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总体而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数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时,不但要学习好本专业,还必须要熟悉主修课程且掌握要点,不仅仅要具备综合理论,还要实现理论和技术的统一,因此学习时就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维护日常设备,要求学生掌握机电、控、液等各种数控能力,还应该具备相应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对于数据专业学生而言,主要培养数控系统维护、三维造型仿真、数控机床操作及技工工艺创新等各种能力。数控专业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就是操作数控机床,它是生产理想产品的基本保障;其次是系统维护能力,要求学生全面认识数控机床,维护数控机床时要达到人到病除的功效,对于三维造型仿真、创新加工工艺就要有效的创新工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从实践精神、实践能力及实践理念等各方面进行培养,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非常重要,要以实践出真知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这种实践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意志顽强及踏实肯干的作风,通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策略
从前面分析来看,在中职数控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1 制定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
数控专业是技术性极强的专业,主要分成数控机床维修、操作技术工人及数控设备研发能力等三个层次,中职院校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所需培养操作技术工人,要求学生具备极强的操作能力。如今市场上比较紧缺的即为操作技术工人。因此中职院校就要认识所肩负的培养任务,制定培养方案与目标,不但要培养中职学生专业知识,还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明确培养方向才能够培养出社会需求人才,才能够满足社会所需。
2.2 重视实践教学
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数控专业人才具有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就必须要加强锻炼实践能力,这也是学习数控知识的基本条件。
(1)建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必须要具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即为实践基地,因此学校就应该结合数控专业实况,建立一个环境适宜、设备齐全的基地,便于学生开展操作学习。当然也可以和社会数控企业联系起来,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给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完善数控教学的教材及设施。同时还要依据数控教师自身水平以及培养方案,制定适合学生的教材,将教材和实践基地有机结合。例如,教师教授完教材内容后就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实训,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动手实践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提高数控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自身技能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从中职院校现状来看,数控专业师资力量不强,教师知识水平有限,实践能力不强,无法给学生良好的讲解。所以,中职院校就要培养数控教师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例如可以安排教师到数控企业相应岗位进修,提高数控教师的动手能力,也可以聘请专业的数控技师担任专业讲师,给学生讲解实际操作。
(3)改变教学方式。在开展数控教学时,一定不要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只会打击学生学习信心,要获得良好教学效果,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出问题,让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实地操作解决,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度。其次教师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自身特征,通过幽默风趣的教学模式讲解书本知识,让教学课堂活跃起来,这样才能够将数控这类枯燥内容变得简单,自然学生就会参与到教学中。当教师完成理论学习后,就安排学生实践操作。因许多中职院校数控设备缺乏,不可能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设备,因此教师就应依据学生水平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就能同时操作,这样不但能够帮助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还能够加深数控知识的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教师依据教学计划定制相应评定标准,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操作,可将学生划分成多个理论小组、实践小组等,要给予完成实践内容小组一定奖励,不但能够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极强实践的力度和管理。如今中职院校采用“2+1”教学模式,即学习两年,实习1年,虽然学习了两年数控知识,但是实践能力还比较欠缺。所以学校就要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计划。例如为学生制定实践作业,让学生实习返校后提交作业进行评定,定期开展职业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实习效率,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I
[1] 李国勇.“四段教学法”在数控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1(12):85.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一)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
(二)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
(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
(四)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一是学生对不太熟悉;二是人们自发地聚集到长安街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
我校一位老师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三、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那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
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位教师在讲《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呢”等问题。 转贴于
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四、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适度灵活,课堂提问要分出层次,练习设计要难易有别,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反馈评价等等。
五、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篇10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几何直观能力 提高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提升学生通过实物以获得几何图形的能力,并且通过几何图形对实物进行反推。现代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和方法。通过培养几何直观能力,学生熟练地在抽象和具象中自由转换,充分掌握数学思维和数学的学习方法。目前提高小学生数学直观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具体化抽象事物、数形结合、加强推理及运用直观探究四种方法,通过运用这四种方法可提升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切实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一、抽象事物具体化
数学主要分为代数和几何两大类,因此几何知识一直以来都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它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虽然不及教师那样完善和成熟,但此时是人生逻辑思维发展与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几何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方法和概念,有利于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同时加强自身对学习的理解和印象,积累经验。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的《统计》为例,统计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好理解,当很多数字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并不能有效地掌握其规律和意义。而统计图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是人们发明统计图的初衷,是为了将抽象的数字组合具体化为一眼就能看出的图像。例如某班4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一张表格里,经过整理,不及格(不到60)有3人,普通(60-80)有21人,优秀(81-100)有16人。如果将这些数据整理成圆形统计图,通过每档占据统计图的大小就能很直观地看出班级的考试情况,如下图所示。
二、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一般是在中学阶段运用,但在小学阶段也可以作简单的运用。数形结合是将数字转化为某一具体的形状,以培养学生描述问题的能力。根据研究发现,部分小学生难以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以记忆的方式学习数学,但事实上数学主要是强调逻辑思维的学科,仅凭记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据双重编码理论,数学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用语和符号,而这些事物对于小学生来说较抽象,难以理解,只有将其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才有利于学生掌握[2]。因此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应着重思考如果将抽象的符号和用语直观化、具体化,而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就能很容易地解决这一问题。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的《圆》为例,圆是一种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小学数学学习圆形主要是学习通过半径计算圆周及面积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什么是π及计算公式,虽然学生能理解,但这种记忆性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个圆形图案,并标注出直径、半径及圆周,再通过拉直圆周线对比直径、半径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就能直观地理解圆周和直径及半径之间的关系。
三、增强直观推理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直观推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在面对其他问题的时候更从容。直观推理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数学学习者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推理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小学生直观推理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让小学生学会绘画示意图或者线段,更应该将抽象的数字等数据的特征通过图形表现出来。如果只是添加线段,仅仅只是了解图形的局部,并不能了解整体,因此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直观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直观推理的方法,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方法解题[3]。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理解上的问题,充分鼓励学生运用直观推理的方法解决陌生的体型,通过构建几何图形的方式形象、具体、直观地解答题目。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为例,如果要计算一个正六边形的面积,只能通过重组该图形并分别计算多个子图形的方式计算总面积,可以让学生画出正六边形,然后以两条对称边为两条边长在内部画一个正方形,这样正六边形就被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然后学生再求面积,计算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四、运用直观探究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直观探索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成功率。此方法是数学解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起到帮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的作用,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预测结果,因此是一种探索学习的方法,对于学生解题速度和质量的提升都有明显帮助[4]。学生在面对某一具体数学问题时,通常会用自己的思维预判此问题,基本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直觉的运用,通过猜想,学生逐渐产生解题的兴趣和欲望,最终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解决问题。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分数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首先出一组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答案很简单,学生很快反应。教师再出一组增加难度的题目:这时学生就会显得迷茫,他们会尝试多种方法,但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那就是两数之和相加小于1,因此很轻易地排除计算结构大于1的任何可能性。最终学生会发现,如果设从15里面相继取出5和6,两数相加除以15就是最终结果,也就是同分母法,于是这个问题就能被解答出来。
参考文献:
[1]吴国敏.“巧妙地”培养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J].教师,2013,(33):88.
[2]袁春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师,2013,(1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