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泡沫经济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日本经济泡沫经济赶超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飞速增长,1960 ―1990 年间的日本经济增长是全世界最快的,30 年里日本的国民收入增长了3 倍,而当时美国经济则饱受滞胀的困扰。日本在完成赶超欧美的目标后,在80 年代末出现的泡沫经济,以及90 年代初这种泡沫经济的崩溃并发生内生型的金融危机,一批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纷纷倒闭,日本政府采取的持续多年的经济刺激计划收效甚微,在20 世纪的最后十年里,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徘徊之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经济在90 年代高速增长,产生巨大的反差。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何在?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破灭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首先,让我们对这次“泡沫经济”发生的背景和过程作简单了解。
一、 “泡沫经济”发生的背景及过程
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越南战争,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美元严重外流,带来美国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美国黄金储备大量减少,美元陷入危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开始崩溃。而此时,日本的对外贸易摩擦加剧。特别是美国对日本贸易,在1965年转为逆差之后,1971年美国的贸易赤字猛增至35.6亿美元,1972年又增至41.6亿。由于美元危机后日本的大量出口遭到非议,国际社会在1973年3月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同时,也要求日元升值。此后,由于世界性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加之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为日后的萧条埋下了祸根。1985年五国财政部长会议以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在1985年9月至1988年11月的3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从1美元兑换230日元上升到1美元兑换121日元。
上世纪80 年代中期,日元经历了一次迅速升值过程。日元的升值推高了股票市场,而且日本推行了金融自由化政策,使得社会公众坚信东京有望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世界各地的银行、证券公司蜂拥而至,东京迅速暴露出地产发展滞后问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土地神话”,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价格急剧上升,银行也给股票和房地产投资者提供了大量优惠贷款。由于金融资产快速膨胀,财富效应发生作用,社会经济出现空前的繁荣和异常的景气。这就是著名的“泡沫经济”。
一度的经济过热引起了日本政府的担心,政府开始采取行政手段对土地投机加以压制;另一方面,日本银行也担心波斯湾战争引起通货膨胀,于1989 年至1990 年连续5 次调高再贴现率,使贴现率水平达到6%,对证券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股价地价双双大幅滑落,“泡沫经济”于是破灭。
二、 “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
“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日本的巨额经常贸易顺差的积累,带来了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为了调整美日货币间的比例关系、支持美元提高比值,日本政府采取了金融缓和政策。宽松的货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间企业的设备投资,但由于内需并不活跃,也就限制了设备投资的数量。结果,企业家们把流动资金转而投向股票和土地买卖。
2.消费者心理发生了变化。日元升值带来实际购买力的增加,加之上述政府还利改革的推行,使消费者感到消费能力的无形增长,而带来的则是更大的、超过增长量的消费。这一阶段,消费“贵族化”的倾向十分明显。
3.在供给方面,由于从韩国、台湾等进口了大量廉价的钢材、水泥、生活资料等商品,保持了工资和物价的稳定,使通货膨胀危险意识被消除了。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使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发展前景过于乐观,并忽视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危险。导致“泡沫经济”不可避免的发生,并由此产生了持续长达十年之久的萧条。
三、“泡沫经济”破灭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
“泡沫经济”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自其破灭后,日本就陷入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萧条之中,被称为“失去的十年”(比尔•巴威尔、贝利萨利奥斯•卡托拉斯,1998)。日本政府曾8次推出大型刺激经济回升对策,共拿出1 068 000亿日元的巨额资金,都未见明显成效。1992 至1994 连续三个年度出现经济零增长,1997 和1998 连续两个年度出现战后最糟的负增长(分别为- 0. 1% 和- 1. 9% )。进入本世纪以后,经济虽逐渐走出萧条,但此前遗留的一系列问题,仍然使得日本经济裹足不前。“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市场需求不足,导致企业经营陷入窘境;使金融机构背负巨额不良债权;使股票市场一蹶不振,日元大幅度贬值,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四、 结论和对我国改革发展的启示
综上所述,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泡沫经济”的破灭,是造成日本之后近十年的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它的出现,使得生产领域出现生产能力过剩,设备投资不足;而在金融领域,造成了银行不良资产激增,银行被迫采取“惜贷”策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萧条;同时,“泡沫经济”还造成政府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并导致一些财政和货币政策失灵,最终造成经济长时间处于低迷状态,难以在短期内复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日本一衣带水的邻邦,上述经验对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也有值得借鉴之处。那就是:要十分注重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出现“赶超后”现象。
日本在战后实现了令世界注目的高速经济增长。从1955年到1973年将近20年期间,平均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0%以上。1973年,日本实际GNP达到1946年的11倍,达到战前水平(1934~1936)的7.7倍。这主要应该归功于日本政府实施的“赶超战略”,即后起国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加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控制和引导,以欧美发达国家为目标加速经济发展,并最终将其“赶超”的一种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为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立下汗马功劳,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掩盖了国民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隐藏了企业制度,金融制度中的诸多弊端,并使国家内部从政府,企业,再到个人,对于经济前景盲目乐观,对业已存在的风险麻痹大意,使得在“赶超”的目标得以实现后,国民经济失去前进的方向,产生了盲目倾向,而此前积累的问题又一一暴露,加上各经济主体缺乏必要的警惕,使“泡沫经济”以及随之而来的长期萧条,成为必然。这种现象,被一些学者称为“赶超后”现象。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同样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而在这一时期,切不可为了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或者经济指标的位次,而出现“短视”行为,以牺牲经济结构的稳定性为代价换取高增长。务必应当踏踏实实的解决好现有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将国民经济纳入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田中景,池元吉.日本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及其前景.世界经济.2000,8.
[2]徐平,金明善.“赶超后”现象:对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原因的另一种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
[3]左凯,魏景赋.日本经济衰退原因的深层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3.
[4]商庆军.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产业结构调整.现代日本经济,2006,1.
篇2
【关键词】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的机理;房地产泡沫;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一、什么是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1]
自1636年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据可查的泡沫经济──荷兰郁金香泡沫开始,人类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的泡沫经济,较早的有1719年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1720年英国的南海泡沫。进入20世纪后也有很多,如美国八十年代的货币危机及2000年的新经济泡沫;日本七十年代的“迷你泡沫”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大泡沫”,特别是2007年开始爆发的由美国次贷危机。
就拿最早的荷兰郁金香泡沫来说。1630年,一个新奇品种的培育使这朵花变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富人和王室们对于它的追求不计成本,这种郁金香的价格暴涨。有的郁金香球茎可以和一座豪宅等价。在1634年以后,郁金香市场上的需求量直线上升。1636年10月之后,几乎所有的郁金香球茎都在涨价,仅在一个月之内,平均涨幅达到18倍以上。这时郁金香事件就造成了经济的虚假繁荣,仅在第二年的春天,泡沫破灭了。郁金香市场一片混乱,它的拥有者不顾一切的抛售,有几种郁金香降价后的价格仅是它最高点时的0.005%。当一朵花回到了它正常的价值,它的主人的生活想必也在同时颠倒了吧。如此便导致了社会的震荡。
二、泡沫经济形成机理分析
泡沫经济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宏观环境宽松,有炒作的资金来源。国家对银根放得比较松,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社会经济表面上逞现一片繁荣,给泡沫经济提供了炒作的资金来源。一些手中获有资金的企业和个人首先想到的是把这些资金投到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是泡沫经济成长的社会基础。日本从1955-1985年,完成了经济起飞,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手中有了钱的日本企业和居民信奉“土地神话”,日本是一个岛国,山地多,平原少。土地成为日本的稀缺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和城市占地不断增加,地价特别是城市房地产价格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日本认为地价只会上升,以至把房地产投资作为一种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方式。他们开始制造土地泡沫,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地价飞涨,投机者以升值了的土地作抵押,造成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日本的银行业是“土地神话”的忠实信奉者。
进入90年代,“土地神话”同泡沫经济一起破灭,以土地为抵押的贷款项目便成了难以消化的不良债权。
第二个原因是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从历次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看,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缺乏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约束,关键是对促进经济泡沫成长的各种投机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但社会还缺乏这种监控的手段。这种投机活动发生在投机当事人之间,是两两交易活动,没有一个中介机构能去监控它。作为投机过程中的最关键的一步――货款支付活动,更没有一个监控机制。虽然货款支付活动一般要通过银行进行,但银行只是收付中介,对付款的内容无力约束,起不了监控投机活动作用。政府是外在的,不可能置身于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之中。而且,政府还常常容易被投机交易所形成的经济繁荣假象一时迷惑,觉察不到背后隐藏的投机活动,一直到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才得到发现。
三、中国的房地产泡沫
中国经济发展最容易产生泡沫经济的经济部门是房地产和证券市场。这两年的证券市场,不会有太多的资金流入。而房地产的资金流入十分严重,是最有可能形成泡沫的地方。那么我们来分析下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
1、投资快速增长
前几年,中国房地产的投资比重日益上升:
2、供应结构失调
高档住房、大户型住房、商业用房供应过量,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供应不足。杭州销售商品房,单价3000元/平米以下3.7%,3000-4500元/平米38.7%。南京苏州市商品住宅户均面积130平米。宁夏全区2003年在建商品住宅,90平米以上户型占69.4%,空置住宅中此类户型占80.9%。住宅与非住宅比例不合理,福建空置商品房中非住宅用房2/3;济南市空置房中高档住宅和写字楼占80%。
3、空置率居高不下
空置率=(新建商品房的空置面积+存量房的空置面积)/房屋总量100%,国际通行标准是10%。空置反映需求强度,影响未来走势判断,空置率居高不下时,市场价格稳定甚至反升,伴随投资膨胀,说明市场运行酝酿着越来越大的泡沫。
4、价格持续上升
1998-2003年我国商品房价格涨幅为3.29%、-0.11%、2.88%、2.76%、5.7%,5%。2004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每平米2759元,上涨12.5%。住宅上涨11.5%,沈阳、南京、重庆居前三位,分别为19.2%、17.7%、15.6%。2007年1月至4月又上升12%。
5、收入房价比超出警戒线
住宅价格中位数与居民家庭收入中位之比(收入房价比)合理水平为3:1到6:1。我国大部分城市平均房价与平均收入之比是8:1到15:1。上海、广州等房价收入比维持在8:1左右。北京市房价收入比为11:1。城市中高等收入阶层依靠自己的收入仍旧买不起住宅,分期付款负担沉重,还款意愿建立在良好收入预期上,一旦收入下降,就会产生系统性的贷款风险。[2]
四、泡沫经济的危害及其化解
泡沫经济一旦形成,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是很大的。
①泡沫经济影响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破坏国民经济的结构和比例。泡沫经济是由虚假的高盈利预期的投机带动起来的,它并不是实际经济增长的结果。它的产生和形成使国民经济的总量虚假增长、结构扭曲。②泡沫经济总是会破灭的,价格总要回归价值。一旦泡沫破灭,在泡沫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就难以理顺,形成信用危机,这将给国民经济的运行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和危害。以日本为例,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出现了金融机构大量的不良债权。经过五六年的消化,日本的银行至今还有30万亿日元的不良债权,这就像一额定时炸弹,威胁着金融系统的安全。③泡沫经济破坏金融系统运作,导致全面金融危机泡沫经济中投机活动盛行,银行作为金融活动的枢纽,必然处在旋涡的中心。股票和房地产投机使得人们对资金的需求量陡然增加,产生利率上扬的压力。[3]
那么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化解的方法:
1.遏制热钱流入
(1)遏制热钱的原因
因此长远来看,“热钱”流入中国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客观性,而大量资本流入或将引发系统性风险必须引起注意。
(2)抵抗热钱的方法
①全面通胀,让物价全面上涨,但老百姓承受不起;②提高准备金率,但这招对中国股市影响有限;③另外寻找一个分洪、泄洪之地,比如让房地产市场再度亢奋,但市民们受不了;④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一步快速到位,宣布几年之内不升值了,但外贸企业就会因此大量破产,失业问题无法解决;⑤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扩容。采取的措施包括鼓励已上市优质国有企业整理上市及公开增发,或者加速红筹股的回归,还包括允许外资企业发行A股等。[4]
2.将房地产中的资金转出到实体经济
近年来,中国实体经济经营环境逐渐恶化,紧缩性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效应凸显,加上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国际油价高企,劳动力成本上升,信贷成本提高等因素,实体经济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在实体经济盈利可能性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投资开始萎缩,甚至像海尔这样优秀的企业,也因为家电赢利小,开始转向房地产业,拿出大量的资金去开发商业地产。表面上看是海尔的战略转型,实际上是实体经济不盈利所致。温州已经成名的大企业正泰集团和华峰集团也开始转向投资领域。实体经济亏损面扩大,很多中小企业将退出实体经济。所以国家应该向实体经济注入资金,救活实体经济,使实体经济有利可图,资金就会向实体经济回流。
五、总结
我们主要从泡沫经济的定义开始分析,再到泡沫经济的两罚形成机理的分析,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如中国的金融市场现状、房地产等经济状况,对其与泡沫经济的定义和机理进行核对,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中已经存在了大量的泡沫,应该正确认识泡沫的危害,及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化解,尽快调整好中国的经济,使中国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辞海[M].1999.
[2]包宗华.房地产先导产业与泡沫经济[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3]徐滇庆,于宗先,王金利.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篇3
关于经济的泡沫化现象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认为,所谓泡沫经济就是资产价格(具体指股票与不动产价格)严重偏离实体经济(生产、流通、雇用、增长率等)暴涨,然后暴跌这一过程。日本的泡沫经济是在1985年的“广场协议”之后,由于日本银行实行过度缓和的超低金利政策开始产生的。一般来说,泡沫经济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作为初期条件,整个宏观经济必须首先处于一种非常好的状态,经济状况不好,绝对不会产生泡沫经济。
2.人们对于将来普遍抱有极其乐观的、玖瑰色的憧憬和期待,并过度相信经济景气会永久持续下去,整个社会为此陶醉,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听不进谨慎相反的意见,对于风险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
3.泡沫经济的膨胀必须有大量的资金供给做支持。此时固然会有大量的海外投机“游资”涌入,但更多情况是中央银行采取过度缓和的金融政策和民间金融机构过度的信用供给。
4.在以上三个条件具备的基础上,还需要有起导火索作用的某种契机,这种契机可能是经济环境的变化、政府的某种政策及导向、投机游资的涌入等等。当以上四个条件具备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或者市场经济体制下,泡沫经济就会产生。泡沫经济并不是一种稀有的经济现象,它的产生遵循一定的法则。如果政策得当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阻止。日本的股价(日经225指数),在1985年至1989年4年间上涨了3倍。
地价迟后一年,到1990年9月也上涨了3倍,期间GDP只增涨了1.27倍。20年代后期的美国,90年代前期的北欧(芬兰、丹麦)以及80年代中期的东南亚各国几乎都是在大约4~5年的时间里资产价格上涨3倍左右之后,开始崩溃。可见资产价格如果年增长率25%,5年间上涨3倍,那么这种繁荣就走到了尽头,泡沫就要开始消灭。资产价格的暴涨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一定期间保有资产的收益是资产的利用收益(企业收益、不动产租金)与资产的预期收益之和。如果人们对资产价格预期上涨,资产价格的高涨就会持续,但是如果由于某种契机,这种预期是负的,那么暴涨的资产价格就会下跌。一旦人们从泡沫经济的陶醉中醒来,在投机资金作用下,暴涨的资产价格便会迅速下跌,泡沫经济开始破灭。
如果卖方是用自己所有的资产,买方用自己所拥有的现金进行交易,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一种零游戏,也就是说一方投机的收益是另一方投机的损失,两者的纯损益是零。如果两者在经济中的作用是同方向的,那么这种泡沫交易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是中性的。但是如果这种交易有信用参与,也就是用银行借贷资金来进行交易,那么泡沫经济的产生和崩溃就不只是打击损害微观主体(企业、银行、个人),而且会对宏观经济产生恶劣影响。
二、资产价格泡沫化影响宏观经济的三个途径
1.分配效应泡沫经济产生前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的保有结构,在个别经济主体、经济部门门之间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即使某些经济主体、经济部门的支出行动没有变化,其保有资产分布比重也会变化,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2.财富、资本成本效应如果企业生产成本的大部分是股票状态,股票又由众多人持有,同时土地也是由众多的个人所有,那么如果股价、地价暴涨,这些拥有者的资产(财富)的评估额就会大幅度提高。比如日本在1985~1989年的5年间,股票的评估价额几乎与GDP相当,土地的评估额也直线上升,为GDP的2.5倍,二者合计即资产的评估收益为GDP的3.5倍。这当然要产生财富的支出效应,由于资产的评估额无限上涨,泡沫越吹越大。家庭支出、企业支出增加,财政税收增加,同时,财政支出也增加,有效需求得到了过度的刺激,经济一片繁荣。这使得金融部门对将来的预期更加乐观,积极借贷融通资金,从而使得实物经济与金融二者相互作用象螺旋一样冲向顶峰,加速了泡沫经济的形成。由于这种支出增加是建立在虚拟的资产收益上,从而极大地扭曲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比如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高级轿车、宝石、美术品、名牌服装、高尔夫俱乐部等高档奢侈品的消费过度增大。还有股价暴涨使得股票发行成本降低,从而诱发企业过度投资,造成巨大消费。这种浪费不仅限于物,还造成人的资源浪费,泡沫经济时期,银行、证券业以高薪雇佣了大量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而现在泡沫经济破灭,经济衰退,这些人材大部分又被解雇,浪费的同时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原因。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泡沫经济腐化人们的心灵,坐在桌子前打打电话,发发传真,就能获得巨额财富使人们丧失了流血流汗辛勤工作的精神。泡沫经济并滋生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等低俗的“拜金主义”,破坏社会风气。在日本社会从内部腐烂溃崩之前,泡沫经济破灭了,我认为这是一件幸事。
3.债权债务结构的变化效应通常,在资产交易中,购买资产的钱并不完全是买方的自有资金,其他大部分是银行或通过发生债券等方式的借款。在日本,长期以来银行一直认为以不动产作抵押担保的贷款是安全的,特别是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价一直上涨,从而使人们迷信日本的地价永远不会下跌这一神话。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泡沫经济破灭前后的债权债务关系。泡沫经济时期,资产出售者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资产,获得货币或者货币金融资产,资产购入者主要是以银行的借款取得资产。泡沫经济破灭,资产价格暴跌,对于银行来说,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但是,由于担保不动产的价格下跌,借入者无法获得收益偿还借款,结果是银行的不良债权增大,银行为了化解不良债权不得不收缩信用,从而导致经济萎缩,这一过程就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1933年阐述的债务紧缩理论。日本经济,在1985年到现在15年的时间里所经历的过程正是费雪所论述的。
日本,从1985年开始到1989年,银行贷款的增加额为128万亿日元,其中62万亿是贷向不动产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进入90年代,银行的贷款,相当一部分已成为不良债权。现时点日本的银行不良债权(最近不良债权的定义是推迟偿还本息3个月的债权),有人说是30万亿(占GDP的6%),有人说是70万亿(占GDP的12%)。如果扣除以出售方式收回的那部分,纯粹损失掉的不良债权额不会很大,但是我想至少应该占GDP的2~3%(日本GDP总值为500万亿日元)。到目前为止,日本的不良债权处理并没有结束,不良债权的处理不只是帐薄上冲销,还要变卖抵押担保物,现在日本总算同时开始了不良债权的名义处理(帐薄冲销)和实际处理(抵押物拍卖)过程。
三、泡沫经济的事后处理
处理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从事投机活动失败者的损失必须让其自己填补,为什么?因为投机活动中的利得装进了投机得胜方的腰包。但是,现实的问题是投机者的资金是由银行提供的,投机失败投机者无法偿还贷款,所以银行的经营者必须承担责任,损失应该由银行的股东承担。但是,商业银行在把存款人的储蓄贷给企业发挥金融中介机能的同时,还承担着国民经济体系的支付结算功能。银行是结算体系的核心、高效的支付系统支持高效的货币经济,这一系统哪怕是一分钟的中断,现在的经济体系就无法维持。因此,偿付能力大于零的银行如果出现一时的流动性不足,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提供帮助。还有小额存款者的存款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得到保护。为此,制定并遵守正确评价有问题银行的会计基准极为重要,同时银行监督者还必须迅速对有疑问的银行的资产、负债额作出尽可能正确的评价。如果某家银行已无清偿能力,或者自有资本比率已接近零,那么就应迅速将其关闭,让其退出市场。这种处置越快越好,损失应由银行的所有者及大额债权人承担,这是自己责任原则。让有问题银行退出市场,宏观上看有助于提高金融部门的效率。
银行破产,会给善良的存款人和借款人造成不便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在某一地域处于重要地位的银行更是如此,如北海道拓殖银行,去年秋天破产,当时给许多客户带来困难。但是,对此应迅速采取紧急对策,而不能以此为理由让问题银行继续存在下去。泡沫经济破灭以后,银行体系的清理、修复、再建,不应是片面、渐进和局部的,而应该尽可能早地采取果断的措施一鼓作气处理完毕,这样可以减少处理泡沫经济的成本。采取片面、渐进处理方式的日本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而美国与瑞典在其泡沫经济破灭后,采取一鼓作气、果断的处理方式,损失较小,取得了成功。片面、渐进、局部式处理方式成本高的理由是:1.处理时间长,不良资产中能够收回的那部分变得越来越小,呆坏资产的比重增加,同时已经没有效益的银行继续存在,浪费继续,损失增加。2.破产一个处理一个,破产一个处理一个,而实际上每次都要动用国民的钱,这样会使国民丧失对政府货币当局的信任,并加大将来可能会更加不稳定的预期,从而导致经济活动萎缩。3.处理时,必须对泡沫经济的责任做出说明,并严厉追究泡沫经济的实际责任者,损失,谁造成的谁偿还,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必须加以刑罚,否则,公平的原则被破坏,市场的正义就不成立了。
四、金融改革与泡沫经济
金融管制是以30年代的大萧条为契机,从美国开始的,当时日本、英国等也都仿效美国实行金融管制,这种趋势大约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但是进入70年代后期,美国又率先开始了放松金融管制,推行金融自由化,并持续到今天,这种趋势恐怕21世纪也不会有大的改变。金融自由化的理由:1.信息通信技术革命。2.经济的全球化。3.财富积累增加,资产负债运营多样化的要求。但是,放松金融管制,特别是金融业间的自由化,是各国产生泡沫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这一点就不详加论述了,只举一个例子。八十年代,美国的S&L(储蓄信托公司),开始涉足风险巨大的不动产领域,由于没有经验遭到了巨大失败。瑞典也出现过,商业银行经营以前没有从事过的(因管制不能从事)商业不动产贷款而遭到失败的情况。
在放松金融管制时,应该想到可能会产生的风险以及金融机构可能遭受的失败,并制定采取相应的对策。但是,在经济繁荣的初期阶段,辨别这一繁荣是否健全,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预防措施是要摘除泡沫经济的萌芽,但实际上如果判断失误就可能把本属正常的景气扼杀于摇篮中。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家有二个建议。如果市场机能相当充分,泡沫经济产生的可能性就小,完全的市场不会产生泡沫经济。为此,第一个建议是主张市场透明、信息公开、会计标准化、自己责任原则。日本的早期纠正自有资本比率的措施就是基于上述考虑。但是现实中理想的模式是不存在的,在市场参加者之间,信息的质和量存在差异,资金量也不同,所以如果条件具备,任何国家都有可能产生泡沫经济。为此,经济学家提出第二个建议,即必须充分考虑有关防止泡沫经济产生的对策,其具体方案因国而异。以日本为例,关于不动产金融,作为融资担保的土地的担保价值,应比时价低估50%~60%,即采取所谓“担保系数”规制。关于证券金融,应将自有资本比率同股价上涨率相联系,采取累进方式。同时,有关土地买卖、股票买卖的收益税制,要以不诱发泡沫投机为原则,在税收政策上多动脑筋。产生泡沫经济后,如果只简单地采取紧缩金融、收缩财政的一般政策手段,会对泡沫经济以外的正常的经济活动(生产、流通、贸易)造成恶劣的影响,这种作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对着火的房子喷水,而是掘堤淹城的愚蠢举动。
篇4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商品价格完全由国家决定,不受市场影响,而且金融交易近乎为零,基本不存在泡沫现象。但进入90年代以来,深沪股市的建立和房地产市场的开放,使我国经济中也呈现出了一些泡沫,尤其以90年代初期海南房地产“热”为代表。
我国股票二级市场上的泡沫是众所周知的。我国股市上有很多股票的市盈率都达到50倍以上,大大高于美国的水平(NASDAQ的平均市盈率虽已经高达90倍,但美国工业类股票的平均PE(市盈率)仅为25倍,运输业股份的PE平均为12倍,银行业平均为13倍,公用事业股为20倍)。今年ST板块的几番上涨,也有力地说明了我国股市的投机性极强,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泡沫。
在股市泡沫严重膨胀的同时,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较之房地产泡沫,犹如小巫见大巫,这是由于体制漏洞而导致的疯狂炒作的结果。而且,股市炒作的参与者绝大多数是居民个人,而房地产的炒作主要是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的,资金量大,泡沫膨胀更加厉害。时至今日,海南等地房地产泡沫导致的后果依然是触目惊心的。
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都是泡沫的表现形式。在我国,除了这两种泡沫以外,还存在更严重的泡沫形式,即由于实体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而造成的泡沫。这种泡沫集中反映在银行的不良贷款上。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作为中介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只有企业经济效益好,银行、存款人和企业之间的资金循环才能正常进行。企业效益不佳则会给银行带来风险。若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清算价值无法还清贷款,银行会出现坏帐,若拖欠贷款,则会形成呆帐。企业风险只是单个风险,但当它通过不良贷款转嫁给银行以后,就成为金融系统风险。我国企业由于体制原因、经营管理不善所导致的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使我国经济潜藏了危机。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我国有些专家对泡沫经济的含义补充了新的内容。有些专家认为,在发展经济中,不顾需要和可能,盲目地过量生产或过量投入,造成了产品或建成项目的大量积压,也是一种泡沫现象。例如,我国1992年~1993年发生的房地产过热中,有的城市盲目地超过经济承受能力和市场需求去搞房地产开发,结果造成了大量土地、房屋闲置和“半拉子”工程。又如,有的领导在近几年作发展国民经济报告中曾经提出,我们要求的是扎扎实实地发展经济,要挤掉水分和泡沫。有的领导还指出空置商品房的增加要特别注意防止房地产业出现泡沫现象。以上新补充的内容,已不是西方国家讲的“疯狂涨价”那种泡沫,而是超过需要和可能的投入和增产而造成的大量积压,直至包括重复引进甚至引进“洋垃圾”而无法投入正常生产和使用等内容。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对于新兴的网络经济不要轻易以“泡沫经济”为其盖棺定论,新经济在增长阶段有一些“泡沫”是正常的。“经济总是在有泡沫―无泡沫,多泡沫―少泡沫这样的过程中发展的。”
经济中出现泡沫并不意味着泡沫经济的出现,经济泡沫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度地偏离或完全脱离由实体经济因素决定的资产价格时,才会导致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会扭曲资源配置,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泡沫经济所造成的虚假繁荣现象,会扭曲消费行为,恶化国际收支,破坏经济均衡;泡沫经济所造成的混乱的信用关系,会影响金融系统的运行,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并引发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
二、研究虚拟经济的意义
篇5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经济;起因;对策
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从理论上讲,任何商品都有发生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的可能性,每个商品产生泡沫机会的多少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根据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分析,股票和房地产是产生泡沫几率最高的,所以房地产和股票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或“多发区”。
1、房地产泡沫的起因
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原因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供给弹性越小的要素价格将增长得越快。在所有生产要素中,土地的供给弹性最小,在大城市中,人口密度高,土地稀缺。作为稀缺资源,房地产的价格必然会比较高。人们估计到房地产价格要上升,为了赚取土地价格上涨的资本所得,纷纷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加速了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当大家看到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就大胆地以购买到的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来进行房地产投资。因为房地产是不动产,容易查封、保管和变卖,而价格只涨不跌,银行以为房地产抵押贷款万无一失,所以很容易发放过量的房地产贷款。但不幸的是,当经济发展的速度因各种原因放慢的时候。价格跌得最快的也必将是供给弹性最小的土地和房地产业。而房地产投资者看到房地产价格下降,为了保护投资利益,竞相抛售,使房地产价格直线下降,泡沫随之破裂。原来被认为万无一失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也就成了呆账、坏账。
房地产确有经济泡沫,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可能性,但绝不能说房地产业就等同于泡沫经济。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1 房地产业本质上是实体经济和实业部门,其本身决不是泡沫经济。首先从房地产的属性来看,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商品兼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属性,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体产品,同金融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仅仅是收益权利证书相比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其次,房地产业部门是实业部门,它同金融证券等虚拟资本也是根本不同的。再次,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处于主导产业地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产业关联度强、带动系数大的特点,使得房地产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1.2 房地产过热不等同于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过热主要指房地产投资量过大,开发量过多,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有效需求。房地产过热可能会带来供过于求、房屋积压、土地闲置和资金沉淀,但并不一定会带来价格飙升从而导致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在形态上表现为房地产价格的大起大落。房地产泡沫既是一种价格现象,又是一种货币现象。在房地产泡沫产生阶段,房地产资金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各种资金包括个人投资、企业资金、银行贷款、国外游资纷纷介入,在短期内迅速使房地产价格升高。只有那些有大量投机资金介入,过度炒高的房地产市场,其房地产过热才会引发房地产泡沫。
1.3 同时也应该看到,房地产业确实含有某些经济泡沫成分,如果任其膨胀,也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危险陛,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价格泡沫。土地价格由于其稀缺性和市场需求无限性的拉动作用,及其土地市场投机炒作,会出现虚涨。如果土地价格成倍、甚至几十倍地飞涨,就会发展成泡沫经济。二是房地产商品价格泡沫。一方面,房价是与地价相联系的,房价泡沫与地价泡沫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开发商对利润的期望值过高,人为抬高房价,也会形成经济泡沫。
1.4 房屋空置泡沫。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中,商品房供给超过市场需求,形成大量空置,构成经济泡沫。如前所述,商品房空置率在10%-15%之间时,这种经济泡沫是正常的。如果空置率超过警戒线,引起严重的供给过剩,形成泡沫经济,导致房价猛跌,经济混乱,社会动荡。四是房地产投资泡沫。一般而言,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应与房地产消费增长率相适应,力求平衡供求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略大于消费增长率,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刺激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只有当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商品房严重滞销,造成还贷困难,连带引起金融危机时,才形成泡沫经济破灭。
2、挤压房地产泡沫的措施
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导致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适度的经济泡沫,例如土地价格微幅上扬、房价稳中有升、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商品房供给略大于市场需求等等,对活跃经济,促进竞争,推动房地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没有一点泡沫房地产业是不能繁荣的。而如果泡沫过多,过于膨胀,造成虚假繁荣则是不利的。关键在于要控制这些经济泡沫过度膨胀,不致形成为泡沫经济,带来严重危害。具体对策如下:
2.1 从土地源头入手,规范土地市场 土地资源短缺不仅是困扰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也是困扰城市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如何利用相对贫乏的土地资源为全体国民提供一个公正、平等、富足和安定的发展与生存环境,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有赖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立法确定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以防止朝令夕改、急功近利,保障土地使用结构的合理性,为城市和地区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2 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机制 各级政府要根据房地产市场区域性强和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加强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科学设立符合当地房地产市场规律的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和主要指标的量化区问,有计划地建立符合自己城市特点的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防范房地产泡沫。通过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市场供求总量、结构、价格的调控;通过市场信息、引导和规范,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度,控制人为惜售和炒作行为,引导企业理性投资、消费者理性消费;通过对楼市的动态监测,评价市场的运行情况,预测分析未来的市场走势,向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出适时、适度调控市场的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2.3 要加强对银行的监管 推动房地产泡沫产生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从银行流出的。因此,必须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包括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等。房地产金融业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尽早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大力推进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尽快成立购房担保机构,推进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与住房产业的结合。同时借鉴海外经验,加强研究与国外不断创新的房地产金融手段和新型的房地产金融资本市场结合的方式、方法和步骤,促进开发信贷与消费信贷的同时发展,建立起健康繁荣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2.4 利用货币金融政策调控市场,规范房地产融资行为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利率、紧缩房地产信贷额、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提高购房首付款比例等货币金融政策,调整房地产投资额与投资结构。应根据保守、确实、安全等原则来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在评估抵押物的抵押价值、确定融资比例或贷款比例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以避免呆账、坏账损失与信贷膨胀。同时应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手,提高我国的银行业自身抵御金融风险能力;金融监管部门应从制度建设人手,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抵押制度、抵押保险制度和抵押二级市场的发展,这样才能防范房地产业信贷泡沫,有利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共同发展。
3、结束语
房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国家职能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和引导,防止房地产泡沫的过度膨胀,对于以后泡沫的破裂,需要及早建立预案。这样,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虚拟经济、泡沫经济
一、虚拟经济:形成机理、发展与规模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实体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虚拟经济则不同,它是指与虚拟资本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也即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因此,讨论虚拟经济可以从虚拟资本入手。
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与实际资本相分离的,本身无价值却能带来“剩余价值”、并具有独立的价值增值运动规律的各种资本凭证。虚拟资本的形成是与货币的产生分不开的。货币开始是为突破物物交换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交换媒介,但货币发展到由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一种价值符号以后,在交换媒介功能之外,又增加了价值储藏功能,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为可能。在信用关系出现后,资金借贷双方联系日益密切,资金需求者愿意向资金供给者支付利息,货币产生了“收益”,从而转化为了虚拟资本(借贷资本)。借贷资本的大规模发展产生了银行信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便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必然寻求新的融资渠道,于是股票和债券应运而生,它们是最明显的虚拟资本。在当今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资本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势,资本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继股票、债券之后,又出现了证券化资产和金融衍生产品。证券化资产是因资产证券化而发展起来的。银行将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各种信贷资产经过重新包装后实行证券化,或者在一些低信用等级的证券中加入较高信用等级的证券,并用其作为抵押发行新的证券,从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这样等于是在本身就是虚拟资本的信贷资产及初级证券的基础上,又产生的虚拟资本,大大提高了资本的虚拟化程度。金融衍生产品是虚拟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产品,金融期货、期权合约的买卖者并不真的拥有合同中规定数额的证券或货币,也不必在交易清算时真的买入或者卖出这些证券或货币。特别是指数期货和期权交易,实际上是就指数的涨落打赌,无任何实际对应物,是最彻底的虚拟资本。
与虚拟资本的发展相适应,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来考察,虚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闲置货币资本化。这是虚拟经济的最初阶段。例如,当某人持有暂时不用的闲置货币,而另一人却急需生产经营资金时,前者便可将其闲置货币让渡给后者去使用,后者则承诺对借入资金按期还本付息。在这种货币的直接借贷行为中,由于贷方并未从事现实的生产经营,而是仅仅凭借代表借贷行为成立的借据或凭证获取利息收益,因此,这种借据或借贷凭证便成为虚拟资本的雏形,贷方据以获取利息收益的活动也就是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
2、借贷行为中介化。这一阶段的标志就是银行的产生。在这一时期,货币资金借贷主要不再是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而是表现为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借贷。此时,对广大的存款人而言,其持有的能够带来利息的存款凭证就是虚拟资本。因此,借贷行为的中介化实际上意味着虚拟经济活动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由于能够扩大社会的资金借贷规模,提高社会范围内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因而,对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证券交易的市场化。随着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大量发行,客观上要求形成一种便于有价证券实现流动性的机制或场所,于是,证券市场应运而生。虚拟资本交易的市场化可以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从而有利于优化社会资金的配置结构,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
4、虚拟经济国际化。进入20世纪后,较大规模的跨国证券投资开始出现,虚拟资本的发展由此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关贸总协定推动下最终形成的规模巨大的国际金融市场,更加便利了虚拟资本的跨国交易,从而使虚拟资本交易日益呈现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可以促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并使资本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5、金融工具创新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虚拟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国际性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规模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包括各种金融期货、期权等在内的金融创新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工具的创新化使得虚拟资本的交易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使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日益呈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
80年代以来,各主要工业国家的金融资产迅速膨胀,交易规模迭创新高,使得虚拟经济的运行愈发脱离实体经济而扩张。据报道,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仅为3%左右,国际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5%左右,但国际资本流动却增加了25%,全球股票的总价值增加了250%。1997年全世界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40万亿美元,约为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总和(28.2万亿美元)的4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的平均流动量已高达1.5亿美元以上,约为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膨胀。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中,实体经济是第一位的,虚拟经济是第二位的。虚拟经济是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同时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麦金农,1973;格利和肖,1960)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而且资本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的套期保值等服务,还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稳定的经营环境,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和因价格或汇率波动引致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使实体经济能够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虚拟经济自身产值的增加本身即促进了GDP的增长,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具体而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通过发行并交易虚拟资本,发现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价格,是实现增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优化配置的主要诱导工具。同时,金融市场还为存量资本优化配置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可以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盘活因投资决策失误或市场需求结构转变而闲置的存量资本,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效率。
2、有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其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创新,使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同时也使企业产权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相对分离,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与处置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弱化,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增强。其二,资产证券化、ABS(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企业资金安排、投资选择、规避经营风险等具有重要影响,如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外汇掉期业务,可使企业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和汇率变动带来的经营风险,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
3、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在增加GDP规模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虚拟经济日益发挥出对实体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的同时,虚拟经济自身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1980年相比,1996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总额均成倍增长,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的增长迅猛,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但是,虚拟经济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这是因为:虚拟经济要正常运转,需与实体经济的规模相适应。然而,虚拟经济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却越来越表现出相对独立性。在证券市场中,人们对于证券市场未来价格的预期往往并不是基于公司的财务状况,而是基于一种心理预期和想象空间。这种投机者的“市场接力棒理论”(金德尔伯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生动地描述了投机者普遍存在的“博傻心理”,即投机者见到大家都看好某一金融资产,自己也加入这一行列,期望自己的“接力棒”下传,由于大家有相同的预期,在相反的预期未形成主流之前,市场接力棒就不乏接手者,从而带来市场的火爆,使市场价格脱离客观价值,形成泡沫。前面所提及的虚拟化程度较高的证券化资产和金融衍生产品,更是在虚拟资本基础上的再次虚拟化,几乎与实体经济没有联系,易形成泡沫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投资中也可能存在着泡沫成分。企业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可以向银行贷款,也可以发行股票和债券。但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遇到经济全面衰退,企业破产倒闭,实际资本创造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企业先期的银行贷款和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较之实际资本来说,就成了空中楼阁。实际上也是一种泡沫。
经济中出现泡沫并不意味着泡沫经济的出现,经济泡沫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市场供求机制而自动恢复均衡,只有当虚拟经济中的泡沫成分不断加重,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度地偏离或完全脱离由实体经济因素决定的资产价格时,才会导致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会扭曲资源配置,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泡沫经济所造成的虚假繁荣现象,会扭曲消费行为,恶化国际收支,破坏经济均衡;泡沫经济所造成的混乱的信用关系,会影响金融系统的运行,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并引发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譬如1978-1981年发生在墨西哥的泡沫经济,在1981年股市崩溃之后,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持续的通货膨胀,导致大批企业和个人破产,失业率上升,社会贫富差距增大,整个墨西哥经济一片萧条;80年代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的迸裂同样使经济实力雄厚的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之中,至今难以自拔,所谓的“日本神话”由此破灭。
泡沫经济的产生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看,主要是由金融投机引起的。人们在“博傻”心理支配下,金融资产价格越高越买,越买价格越高,导致金融市场超常规膨胀,引发泡沫经济。从客观上看,实体经济的内在失衡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由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可见一斑。发展中国家在实体经济实力不强、结构性问题突出的情况下,金融市场过度开放,会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发泡沫经济。七十年代以后,东南亚等地区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受金融深化理论的误导,上述各国相继开放金融市场,企图通过金融完全自由化,依靠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由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偏低,且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虚拟经济过快发展超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最终引发了泡沫经济并导致了一系列金融危机。以泰国为例,泰国工业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匮乏、出口以资源型产品而非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虽然泰国政府力主投资并着重发展重化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但受教育和科技水平限制,严重制约了泰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实体经济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和金融监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泰国政府却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管理上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加速了金融自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使虚拟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该国实体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短期外资大量流入,且被投入到房地产和股市炒作而非实体经济领域,使泰国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趋严重,并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三、我国经济中的泡沫风险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商品价格由国家决定,基本不受市场影响,而且金融交易近乎为零,基本不存在泡沫现象。但进入90年代以来,深沪股市的建立和房地产市场的开放,使“泡沫”的威力大大发挥出来。
我国股票二级市场上的泡沫是众所周知的。我国股市上有很多股票的市盈率都达到50倍以上,大大高于美国的水平(NASDAQ的平均市盈率虽已经高达90倍,但美国工业类股票的平均PE(市盈率)仅为25倍,运输业股份的PE平均为12倍,银行业平均为13倍,公用事业股为20倍)。今年ST板块的几番上涨,也有利地说明了我国股市的投机性强,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泡沫。
在股市泡沫严重膨胀的同时,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较之房地产泡沫,犹如小巫见大巫,这是由于体制漏洞而导致的疯狂炒作的结果。而且,股市炒作的参与者绝大多数是居民个人,而房地产的炒作主要是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的,资金量大,泡沫膨胀更加厉害。时至今日,房地产泡沫导致的后果依然是触目惊心的。
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都是泡沫的表现形式。在我国,除了这两种泡沫以外,还存在更严重的泡沫形式,即由于实体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而造成的泡沫。这种泡沫集中反映在银行的不良贷款上。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作为中介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只有企业经济效益好,银行、存款人和企业之间的资金循环才能正常进行。企业效益不佳则会给银行带来风险。若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清算价值无法还清贷款,银行会出现坏帐,若拖欠贷款,则会形成呆帐。企业风险只是单个风险,但当它通过不良贷款转嫁给银行以后,就成为金融系统风险。我国企业由于体制原因、经营管理不善所导致的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使我国经济潜藏了危机。
四、结论和建议
以麦金农、格利和肖为代表的众多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金融深化而不断增加,因此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这一主张是片面的。西方发达国家自80年代以来已相继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资产总量迅速膨胀,目前均已大幅度超过本国的GDP,但在金融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GDP并没有随之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反而有所下降,而且,在欧洲还引发了90年代的货币危机,在日本则产生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许多发展中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在80年代中后期推行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深化程度迅速提高、虚拟经济膨胀速度超过发达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益严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
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确实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盲目的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却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内部经济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应当慎重,我国对金融市场的开放应是逐步的。我们应当下大力气进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体系的完善,以适应加入WTO后的国际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加快资本市场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应着力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不仅包括扩大证券品种的规模,也不仅包括增加新的证券品种,而且包括拓展和开辟新的市场,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企业获得资本性资金的渠道。其中,存量股份制、债权转为社会股权、将建设国债建立在运用资本经营方式运作国有资产的基础上等,都是应当重视的具体措施。
2、积极推进创业投资,加快高科技产业化步伐。知识经济是将知识转化为经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投资的功能极为重要。在资本市场的配合下,积极推进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国家的经济结构。
3、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实物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实物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物的非货币化,有着诸多弊端;资产的非证券化,严重限制着资产的准确定价和资产存量的盘活。
4、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何种机制和规范。在双重体制并存的条件下,运用计划经济机制,虽一时抑制了某些现象,但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成长,结果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为此,应特别重视运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强化金融监管。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98。
2、麦金农,1998:《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3、J.G.格利,E.S.肖,1996:《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4、金德尔伯格,1992:《泡沫》,载伊特韦尔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5、刘骏民,1998:《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
6、谢太峰,1999:《正确认识虚拟经济》,《金融时报》10月30日。
篇7
[关键词]广场协议;泡沫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01-02
20世纪80年代,美国面临着财政和贸易的“双赤字”。日本的出口自然被看作是引起美国经常收支赤字的元凶。1985年9月,美国在发达国家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会议(G5)上促成签订了“广场协议”,图消除贸易的不平衡。以广场会议为契机,日元汇率从1985年9月的250日元兑1美元一路上升至1995年4月的80日元(如图所示)。
针对日元的升值,日本政府大幅度、持续放松银根,实行超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日本经济发展不但没有停滞,反而出现了持续的增长。但是,日本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积累了大量“经济泡沫”,90年代初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
一、“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这是不可估测和量化的,学术界也对此也充满了争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广场协议”的研究中,针对“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
(一)“广场协议”是日元升值和日本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
麦金农认为,正是“广场协议”让日本患上了“日元升值综合症”――由于日元升值导致了通缩和持续衰退。“广场协议”后,一方面美元相对贬值,导致日本持有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严重缩水;日元升值又恶化了贸易条件,传统商品的出口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为了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采取超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剩余资金大量涌向股市和房地产等非生产性工具,从而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著名的泡沫经济。
(二)“广场协议”导致了日元升值,但其并不是日本经济萧条的核心原因
1985年9月,日元/美元汇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左右,到1995年4月,最高峰达到1美元兑80日元,美元兑日元贬值达68%。为此,“广场协议”在国际汇率协同调整上是非常成功的。但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一沉到底”是缺乏依据的。亚洲开发银行(ADB)行长黑田东彦(2004)认为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日本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失当;陈功(2005)认为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没有及时调整和劳动力成本急剧攀升,造成了日本的经济结构失衡。黄晓龙(2007)认为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金融系统的内在缺陷,企业系统和金融系统存在严重的效率冲突。
(三)“广场协议”并非日元升值的原因,也非日本金融困境的根本原因
20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巨额的贸易顺差本身就使得日元被低估,日本汇率不可维持,升值只是时间的问题。早在1971年日本就面临着“尼克松冲击”带来的升值压力。黄吴(2003)指出1985年的“广场协议”是日元升值压力下的国际经济政治协调的具体体现,并不是日元升值的根本原因,“升值恐惧症”更多反映了出口依赖型体质的心理。
二、日本经济泡沫的产生
一般来说,经济都按照繁荣物价上涨金融紧缩衰退的形式循环,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也莫过于此。日本战后经济的繁荣,在内外部共同作用下日元升值一触即发,“广场协议”后扩张性的金融财政政策必将招致投机热潮,1991年金融财政共同收紧,泡沫破灭。
日本战后经济从高速增长到平成萧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1955~1973年,高速增长期;2.稳定增长期和泡沫经济期,1974~1991年,3.泡沫崩溃后的萧条期,1991年后。在高速增长期,日本经济每年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9.3%的高水平。而在稳定增长期和泡沫经济期,其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仅为3.7%,增长速度笔记高速增长期的一半。其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在于受到两次巨大的外部冲击和国内经济增长支柱的转变。
(一)“尼克松冲击”和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1年8月,美国尼克松总统发表了“经济紧急对策”,宣告了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作为通胀对策。该年12月,史密森协议尝通过多国间调整维持固定汇率制,日元被迫升值到1美元=308日元。虽然该汇率没能维持下来,但人们对于日元升值抱有强烈的危机感,政府作为景气对策采用了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基于这一政策,国内的货币供给开始增加。
1972年,田中角荣首发表了《日本列岛改造论》,图以新干线的架设、高速公路的建设等公共事业为杠杆,消除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距。正值公共事业的扩大和开发高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以为缓解通胀而采取的金融紧缩政策为转折点,日本经济开始面临严重的萧条局面。1974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在战后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即使在摆脱了石油危机的直接影响之后,企业的设备投资欲望依旧没有复苏的迹象。
(二)支撑内部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变化
进入高速增长期以来,日本“通过恢复实现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1960年12月,池田内阁宣布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经济的增长方式开始改变,由通过战后公共事业的建设来带动增长,转变为通过将技术成果商品化来牵引旺盛的民间设备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这一时期,日本大量进口先进设备和西方管理技术,使得社会生产率提高和企业规模扩大。生产率的提高带动了工资提高,需求扩大,物价的上涨。企业规模扩大,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的扩张进一步带动了消费需求。
然而,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涨。一方面,企业不得不“减量经营”,通过节省能源、尽可能雇佣较少的劳动力(减少正规员工,雇佣非正式员工)来降低成产成本。另一方面,农村转入城市的劳动人口对耐用品(如彩电)的消费需求逐渐饱和。日本经济不能再靠设备投资和消费需求带动增长。但是,正是石油危机使得节省能源的日本汽车开始占领美国市场。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扩大了美日间的贸易差额,加剧了美日间的贸易摩擦。
(三)前川报告,扩张性的金融财政政策
以“广场协议”为契机,日元迅速走高。但是,由于J曲线的效应,以美元结算,出口额反而上升了,压制经常收支赤字的效果也没有显现出来。尽管出口产业美元收入增加,但是由于以日元结算的出口额减少,陷入了核算恶化的讽刺局面,不要说消除贸易摩擦了,就连国内也发生了严重的日元升值萧条问题。
在这样的形式下,政府成立了中曾根首相的私人咨询机构,并于1986年发表了呼吁扩大内需和开放市场的报告(前川报告)。这一报告可以说是针对美国围绕贸易摩擦进行的批评、要求做出的回答。池田信夫在《失去的二十年》中写道,当时日美贸易不均衡已成为日美之间的一大政治为题,美国再三要求日本“扩大内需”。土地上涨、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结果造成日本国内市场流动性大量过剩。
(四)政策转换的时滞性和没有及时实施金融紧缩政策
日本银行为了改善经常收支不平衡,抑制超过预期的急速的日元升值,于1986年1月从将5%官方利率下调到4.5%开始着手,实施阶段性金融缓和政策,最终于1987年2月,下调到战后最低水平2.5%。事后,从1986年开始,持续4年的低速增长来看,政府的金融财政政策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由于政策转换的时滞性,导致了地价、股价的急速上升。实际上政府和银行在1987年已经能看出资产大幅度的上涨,但并没有及时采取金融紧缩政策关键在于,究竟怎样才算是泡沫,这个问题本身很难界定。泡沫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人们没有察觉价格上有什么不对,要是真有一套客观标准摆在那儿,现在也不会发生这些问题了。可现实是,每隔10年世界上就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泡沫经济。
泡沫可以避免吗?日本经济在繁荣之后衰退,是符合经济周期规律的。在内外部的共同作用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只能缓和经济衰退的速度。池田信夫认为,泡沫经济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向金融自由化转型的国家都会遭遇泡沫经济,日本不是例外。08年金融危机就是美国经济泡沫的破灭。
三、“广场协议”带给人民币升值的启示和教训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汇率改革方案。此次改革带来的升值预期使不少学者担心中国可能重蹈日本覆辙。诚然,人民币汇价自7月21日调整以来,仍然在严格的控制之下,升值幅度很小――不足3%,远远低于美国批评者喋喋不休地要求的20-25%的升值幅度。但是,这次汇价调整行动却发出了一个信号:在实现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的姿态下,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成为可能。虽然今日的中国,和当年的日本所面对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是从“广场协议”前后美日间的政策博弈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和教训。
(一)本币升值是外部压力和内部经济发展的共同要求
05年,中国放弃实行了10多年的固定汇率,这种积极自愿态度为人民币升值争取到了主动性和调整时间。渐进有序的升值有效地避免了贸易摩擦加剧导致最终急速被动升值的后果。
(二)经济衰退是顺应经济周期规律的,经济政策只能加速或减缓泡沫的产生和破灭
虽然麦金农认为日本超宽松的金融财政政策,最终导致日本经济陷入了“零利率流动性”陷阱。但事实,日本在1986年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并持续多年低速增长,说明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中国政府在实施政策时,应多关注通货膨胀率,尤其是资产市场(房市和股市);并兼顾稳定原料价格,避免成本型通货膨胀。携夫人一行访问俄罗斯和非洲其目的之一就是稳定原材料的来源与价格,为人民币升值积极寻找出路。另外,还应正确对待政策实施的时滞性与连贯性。
(三)调整出口产业的结构模式
篇8
大致而言,二战以后的台湾经济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贯穿了整个20世纪50年代,台湾政府主导推动了第一次进口替代进程。以1953年第~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为主要标志,台湾确立了优先发展替代进口民生必需品工业的政策,期间食品,纺织、化工等行业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60年代,台湾实行出口扩张与第一次自由化改革。由于岛内市场很快趋于饱和,台湾政府于1960年提出大力推动进口替代产品外销的政策,并成立了工业发展投资小组,实行“投资奖励条例”,鼓励民间投资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吸引FDl和技术转移,简化进出口手续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1966年正式设立的高雄出口加工区也是这一阶段的标志之一。
第三阶段从70年代持续至80年代中期,台湾政府推动了第二次进口替代进程,重点发展原料工业,钢铁、石化等资本密集型工业,替代劳动密集型工业,同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四阶段从8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90年代,岛内的泡沫经济危机与台湾经济转型的开始。
第五阶段,2000年至今,台湾产业调整与自由经济的演进。
我们讲述的故事从第三阶段开始。70年代,发达国家在高油价冲击下启动转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东亚四小龙转移,日本亦开始转向高端制造业,拥有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台湾承接了此等产业转型。蒋经国对出口导向经济的青睐,第三阶段出现台湾出口高度增长。80年代中期后,出口导向经济弊端显现,台湾对美贸易顺差过度膨胀,新台币升值压力,最终导致1985年广场协议后新台币升值,引发泡沫经济,1990年初泡沫经济到达顶点后迅速破灭。低端制造业面临劳动力供给,能源资源等瓶颈,产业向大陆转移。80年代首先由政府主导开始产业转型,注重高新技术,逐步形成半导体等先导优势产业,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在2000后重新上升。
出口导向承接转移
20世纪70年代美国遭遇供给瓶颈,能源成本大幅上升,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在全球已不在具备比较优势,制造业转移已是趋势。
东亚四小龙在政府主导下推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同时生产要素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发生了制造业从美国向东亚四小龙转移。蒋经国在20世纪70年代力推“十大建设”,使得台湾具备了基础设施以迎接制造业转移。在台湾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台湾对美贸易顺差在1980年代迅速扩大,直到新台币兑美元大幅升值开始后出现下降。另外一个现象是,台湾逐渐摆脱对美贸易依赖,对美贸易顺差全球占比从250%下降到50%左右。 (见图1)
汇率升值经济泡沫
1987年至1990年是台湾的泡沫经济阶段。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和新台币相继升值幅度接近50%,引发台湾的泡沫经济。股市在1987年开始启动,1990年1月见顶并大幅回落,泡沫经济破灭。 (见图2)
劳动力与资源瓶颈日益凸显
台湾80年代经济转型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当时的全球贸易失衡不可持续,新台币大幅升值和泡沫经济是其结果:另一方面,单纯依靠传统制造业难以为继,原因是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劳动力和资源瓶颈制约岛内传统制造业扩张。
80年代中后期台湾面临第二次劳动力供给瓶颈。
在泡沫经济阶段,尽管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在提高,但是制造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增速差同样在上升,即工资上升过快。同时,在1990年泡沫经济破灭后,劳动生产增速下滑,但增速差仍然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这意味着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过度上升。1990年代上半期的劳动生产率增速下滑对应的是1990年代中后期的新台币贬值。
单位GDP耗电量在1985年后便开始下跌,电力消耗增速也趋于下降。在遭遇能源瓶颈后,台湾日益注重降低能耗。
转型六大举措
从1980年代开始,台湾政府在科研经费投入、产业政策,中小企业扶持,金融自由化、对外市场开拓,以及降低能源消耗等六个方面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政策措施,成功推动了台湾经济的转型:1.加大科技经费政府投入,引导私人部门研发支出增长;2.技术密集型导向的产业政策3.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4.加快金融自由化;5.对外开拓新兴市场;6.降低能源消耗。
加大研发投入
早在1959年,台湾就制定了《长期发展科学计划纲领》,并设立“长期科学发展委员会”作为科技发展的专责机构。台湾R&D经费在GDP中的占比经历了较快的增长,占比从1986年的不足1%增长到接近3%。
台湾政府在科技研发投入方面从R&D经费的出资构成来看。在台湾80年代的R&D支出中,政府出资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占比一度超过了60%。在有效的激励政策下,私人部门的研发支出也开始快速增长,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尽管政府出资水平相比80年代仍然有大幅增加,但私人部门出资的增长则更为迅猛,在整个R&D支出中,私人部门出资占比超过了50%。
90年代以来,随着R&D资金投入的持续增长,台湾每千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也持续上升,从1991年的不足2人上升到了2000年的超过3人,到2008年更是达到了6人以上。平均每位研究人员的年研发经费在90年代初期到中期也有明显增长,在2000年左右超过了280万新台币。但此后,研究人员平均每人每年使用的研发经费则下降至240万新台币左右。台湾R&D支出中,一半以上用于新技术研发。台湾地区获得的美国核准专利数从1988年的不足5∞增长到突破6000。
科技产业集群
1978年,台湾确立以“科技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1979年,选定集成电路,通讯产业,广电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及特殊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目标行业。
在产业政策的具体执行方面,科学工业园等一系列园区的成立与优惠政策的实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1980年,1995年和20D3年,台湾地区相继设立了新竹、台南,中部等三大科学园区。 (见表)劳动密集转向资本,技术密集
自80年代启动经济转型进程以后,台湾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明显的变化。1981年,在台湾25个制造业行业分类中,产值排名最靠前的是食品业和纺织业,其产值占整个制造业产值的比例都分别超过了10%,到了1991年,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造业已经上升为第4大制造业,到1995年,制造业排名靠前的产业为电子产业和重化工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导致传统制造业萎缩,而重化工业,机械工业、电子产业崛起。
传统产业日渐萎缩,食品,纺织,服装、皮革等传统加工业的占比自1980年代初至今,基本处于不断下滑的状态。
重化工业如石油及煤制造业、化学材料,基本金属业在转型过程中占比大幅提升。
重化工业崛起改变了台湾工业品的出口结构,即重工业出口占比从1992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80%,轻工业出口占比则从45%左右下降到15%。
服务业发展
整个90年代,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快速提高,而制造业占比则快速下降。但进入2000年以来,服务业占比开始下降,制造业占比重新开始上升。 (见图3)
从服务业细分行业来看,大部分产业在1980至2000年问均呈上升态势,而进入2000年后则趋于下降,金融保险,房地产服务、批发零售均呈这种态势。新设立公司中服务业占比在1990年代出现顶峰,并且占比持续高于制造业。大陆贸易,投资
台湾对大陆贸易快速增长发端于80年代中后期,首先是出口的快速增长,而在90年后进口亦迅速增长。台湾在大陆的实际投资额在90年代一直稳定增长,投资项目数也稳定增长。最初的投资绝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占比接近100%,到2000年下降到90%,2009年下降到80%。 (见图4)
转型成效与成败得失
台湾80年代经济转型的成败得失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我们的观点是经济转型基本取得成功,经验教训值得吸取。
日本、台湾在贸易多年处于顺差时期,汇率低估,被迫升值,从而引发泡沫经济。
但是经济泡沫可能是新兴国家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过程,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泡沫经济,而是在于汇率升值后传统低端制造业丧失竞争力后如何实现转型,从而保持国际竞争力。
台湾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固定资本形成在GDP中占比总体趋于上升,表明资本深化的进行,也促成了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同时,转型过程中,台湾人均GDP稳定上升。
台湾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在90年代初曾经出现下降,1994年开始又重新上升,随后一直稳定,表明台湾制造业历经转型,劳动生产率保持稳定增长,泡沫经济破灭后,转型取得成效,国际竞争力继续保持。
前瞻性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政策
东亚的崛起,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日本,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70年代,蒋经国富有前瞻性进行了“十大建设”,包括核能发电厂,中正国际机场,铁路电气化,台,中山高速公路,大炼钢厂、大造船厂、石油化学工业、苏澳港、北回铁路,在十大建设中,有六项是交通运输建设,三项是重工业建设,一项是能源项目建设。这些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台湾的基础设施,为其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
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同样具有前瞻性,1980年成立的新竹科学园区现在仍然是台湾规模最大的产业园区。除了三大科技园区之外,还有南港软体园区,云林科技工业区、中部精密机械创新研发社群、南台湾创新园区等新兴园区。
产业升级的反思
篇9
关键词:日本 货币政策 利率
一、引言
日本在1985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的同时,也与美国产生了巨额贸易逆差问题。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签订了 “广场协议”,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日元快速大幅度升值。
日元大幅升值使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极大冲击。为防止经济增长下滑,日本实施了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这样的大背景下,日本掀起了一轮设备投资热潮,投资的增长远高于消费的增长。低利率更是刺激土地和股票价格持续而急剧地上升。到了1989年5月,由于资产价格出现持续、大幅上涨,日本政府在美、欧各国纷纷加息的背景下,日本银行也不得不从1989年5月开始多次上调贴现率,这成了泡沫经济破灭的导火线。从1990年开始,日本股价持续下跌。1992年8月18日日本股价降至14309日元,与1989年最高点相比下降了63%,成为日本历史上空前的“大股灾”。以至于1990年之后的十年被称为日本“失去的十年”,这十年呈现严重的经济停滞发展状态。
为了恢复和刺激经济的增长,日本政府采取了怎样的货币政策及其运用效果如何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对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货币政策的回顾
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政府针对泡沫经济破灭带来的经济长期不景气状况,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低利率时期(1995~1999)
公定贴现率是90年代早期和中期日本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日本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商业票据、国债和特定证券的抵押贴现率,是商业银行等从日本银行取得贷款的成本。公定贴现率作为当时日本金融市场的基本利率,其变动可以影响各种短期利率的变动,且变动方向与公定贴现率保持一致。作为当时日本银行的重要政策工具,公定贴现率是日本货币政策的风向标,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会根据公定贴现率的变动来改变各自的经济行为。日本银行在泡沫经济崩溃后,于1991年7月1日开始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连续9次下调公定贴现率至1995年9月8日的历史最低水平0.5%,并保持这一公定贴现率到1999年初。
2. “零利率”政策的初步实施阶段(1999年2月一2000年8月)
1999年2月,日本银行为应对经济衰退和金融系统大量的不良债权,决定实施“零利率”政策,将有担保的隔夜拆借利率降至0.07%,同年4月进一步降至0.01%的超低水平。扣除货币市场经纪佣金成本,短期利率己经降至O。
3.数量宽松政策的实施(2001年3月至2006年)
2001年3月l日,日本银行将基本贴现贷款率再下调至0.25%,将有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下调至0.02%。3月19日,日本银行采取进一步的放松银根政策即数量宽松货币政策。
2006年3月9日在经济回暖的背景下,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决议结束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三、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3.1对前面两个阶段的分析
日本的货币政策是不是落入“流动性陷阱”了?
1992年1月,经济企画厅宣布日本经济扩张局面在1991年第一季度最高峰后进入衰退期。
日本政府在1991年7月开始逐渐下调利率应对经济的衰退,见下表:
“流动性陷阱”指的是在货币政策的极端情况下,名义利率已经接近或为零时,货币当局扩大基础货币对宏观经济变量不产生影响,也就意味着传统的货币政策已经失灵。根据克鲁格曼(Krugman,1998)的理解,“流动性陷阱”是名义利率为零或接近于零时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形,此时的最大特征是货币政策基本失灵,因为货币与短期债券被视为完全替代品,所注入的基础货币不会起任何作用。
关于这段时间日本货币政策是否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很多学者做了深入的的研究。
吴群刚和胡鞍钢将通货紧缩划分为初发期、发展期和恶化期。在此理论的研究下来分析,日本所谓的“失去的10年”(即1992~2001年),就是日本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的10年。
谌坤认为,日本经济经历长期衰退的真正根源在于,日本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导致了流动性过剩,从而导致资产泡沫迅速膨胀,随后急剧地紧缩银根,刺破资产泡沫,最终导致了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衰退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金融体系在零利率货币政策时期,面临着“流动性陷阱”的高风险。虽然这一观点得到诸多学者的实证证明,但是日本经济是否真正陷入“流动性陷阱”,一些学者仍坚持不同的看法。 关键问题在于对“流动性陷阱”定义的分歧方面。可是不论大家对日本是否陷入了“流动性陷阱”的观点如何,针对这段时期,日本流动性过剩的看法还是一致的,而且对于这个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普遍都认为收效甚微。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时,学界普遍把眼光集中放在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上来。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 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然后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以及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例如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买入证券、降低贴现率以及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会使利率降低。更低的利率降低了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刺激了额外的支出。利率的降低还降低了投资的成本,促使投资增加,这一系列的传导最终会影响到生产、消费等各个社会经济变量,从而总产出增加。
虽然凯恩斯理论是如此阐述,可是在20实际90年代的日本,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看来,发现了诸多问题。
日本经济战后时间最长、力度最大的萧条始于泡沫经济的破灭,其直接后果就表现在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和银行产生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
资产通货紧缩本身就对消费、投资的支出有很强的逆效应,而且资产作为资金借贷市场的担保物的价格下降会造成借贷双方交易成本的提高,会抑制银行的对外贷款。
所谓不良债是金融机构指因担保价值贬值而无望回收的债权等。当时日本金融界的不良债有如下特点:大量的旧债未处理完,新债更加迅速积累,处理不良债的费用甚至超过了银行业主的收益,不良债的发放对象多在地产、建筑行业,对这些行业的贷款当时还在增加。
大量的不良债至少从三个方面影响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有效调节:首先银行很难回收不良债导致金融中介功能的减弱,再者在一些生产效率不高的行业和领域出现了资本等经济资源的紧张,最后不良债使消费者和企业对金融业信任降低,最后也抑制了消费和生产的再投资。
3.2对第二个阶段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小泉内阁上台后,进行了强有力的经济改革,2002年推出了《金融再生计划》加速处理不良债权,主要把不良债权的焦点集中在一些大型银行上面,包括三点:1.对银行的资本核定制定了严格的标准2.充实银行的自有资本3.加强银行的治理。到2006年末,大型银行的不良债比例已经由2001年末的8.4%下降到了4.5%。
处理不良债的同时,日本政府保持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对于不景气的经济有诸多好处:1.可以提高国民和生产者的消费、投资预期。2.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3.伴随着不良债的处理,金融体系抗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金融的中介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当然,任何经济政策要发挥作用都会有一个政策时滞的问题,也还有要面对世界经济环境、自然灾害等问题。从现有的GDP数据来看,2004年之后日本经济恢复了稳定的增长和日本既定的相关货币政策不无相关。
四、对中国的借鉴
日本的经济在战后飞速飞速发展,其历史经验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情况。在泡沫经济破灭及相关的问题上,学术界予以了很高的关注。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其实也是日本反思和探索的十年,借鉴日本大约二十年的货币政策轨迹至少可以给当前的中国几点这样的启示:
1.在货币政策方面要保持央行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可以看到,90年代初日本央行对于泡沫经济破灭带来的影响没有及时反应,并给以货币政策的调整,失去了较好的时机,以至于后来的多次下调利率收效甚微。
2.在货币政策的使用方面要注重货币政策的指导。日本90年代中后期所执行的急速下调的货币政策与前期相比,简直就是两个极端。这种急速调整的货币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时滞和对经济的指导作用,片面高估了货币政策的作用,以至于要面对“流动性陷阱”这样的问题,货币政策一度失去了主动性。
3.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主要是集中在以证券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和房地产为代表的建筑行业上面,而逐渐牵引影响到其他领域。我国2008年股市暴跌之前,就有学术界从日本的历史经验给当时的经济建言,现在的情况是我国的股市泡沫破灭了,而楼市的价格还在一路上升,这就与日本当年的情况非常不同了。这两个市场迥然相异的格局,到底是我国特殊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所产生的,还是因为我国在泡沫经济破灭问题上吸取了日本的经验,有意的时楼市泡沫维持下来,以便于银行业有时间处理其资产组合,降低因为楼市泡沫破灭可能带来的银行业的大量不良债,最后减少对整个经济体的损伤呢?若是这样,在股市泡沫破灭后的三年以来,银行业已经有了很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应对楼市泡沫的破灭。那么今年二季度新一轮的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得出的“即使房价下跌五成,银行业也可以承受”的消息对于无法抑制的楼市泡沫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空。
参考文献:
[1]乐绍延.日本金融市场为什么出现负利率.全球缭望[J,2003年第8期。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99年。
[3]陈作章.日本货币政策问题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堪坤. 克服货币政策的“流动性陷阱”:日本的经验及影响. [J].福建金融,2007年第l期。
[5]尹玉梅,刘洪仓. [J].日本问题研究,2000年第2期。
[6]]辜岚.从货币传导机制看日本货币政策的失效「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n期。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物业税;泡沫经济
一直以来,在调控房价的各项建设中,物业税的呼声最高,被人们视为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的杀手锏,但始终千呼万唤不出台。物业税又称财产税或地产税,主要是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承租人或所有者每年缴纳一定税款,而应缴纳的税值会随着不动产市场价值的升高而提高。进入2009年以来,由于楼市突如其来的强劲反弹,要求物业税尽快实现从“空转”到“实转”的声音又高涨起来,有关部门纷纷将开征物业税的时间表提上议事日程,改革已经箭在弦上。
一、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链接和传递,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关联产业的发展,如果房地产业能够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然而,由于房地产业是一个市场供给弹性非常弱、容易引发投机等行为的产业,在发展中容易出现各种“市场失灵”现象,从而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危害和损失。我国的房地产业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的情况,例如,一些有钱人通过大量的购房来提高住房的价格,炒热房地产市场,从而牟取私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二、房地产业的“泡沫经济”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最早是在2004年出现的,当时在社会各层对中国房地产发展争论不止时,国家建设部门专门对泡沫论发表意见:“判断房地产是否出现泡沫,关键是看他是否存在真实需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定程度的泡沫产生是必然的,泡沫是市场经济活跃度的表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伴生物。目前社会舆论评价说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到了严重危险区阶段,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已不可持续。其依据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资金不断流入股市楼市,导致这些市场的泡沫;二是通过房价收入比、空置率、土地价格上升速度等一系列指标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是世界最高”。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金融支持过度是房地产泡沫生成的直接诱因。周京奎通过博弈论分析了房地产融资过程中银行和借款人的策略选择。认为银行金融支持过度,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直接根源。目前从金融角度解释房地产泡沫的生成,认为金融中介的作用及信贷过度是导致房地产泡沫生成的直接原因,这一观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其次是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投机和炒作致使房地产泡沫生成。房地产市场投机之所以存在原因是其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不同人群对同一资产价值评估不同,由此产生房地产市场上投机过多,出现泡沫化趋势。最后相关体制不健全进一步导致房地产泡沫生成。有些学者认为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对等,迫使地方政府“经营城市”,依靠大量出让土地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这成为导致房地产泡沫生成的制度基础。
三、物业税拯救不了“蚁族”
房地产业的泡沫经济不仅让中国政府焦虑不安,并且也使世界各地的媒体都将视线聚焦在中国的房地产业。“如何拯救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如何让中国的“蚁族”们有一个栖居之所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市地税局有关负责人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中透露,北京最早明年底开征物业税,税务专家们还预测,备受社会关注的物业税税率大致为0.5%~1%。物业税改革真正的意义在于改变目前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追求短期收益的缺陷,为政府提供长期、稳定的税收财源,同时倡导合理的住房消费理念,改变人们“一劳永逸”的传统购房思想。
物业税一旦出台无疑会对房地产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物业税起到可以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的作用,但是物业税的征收是针对房产保有阶段征收物业税,这样就使得开发环节的信贷风险转移到了物业保有阶段。目前,我国许多工薪阶层都采取按揭贷款的方式,每个月的工资除了用来归还银行房屋贷款和支付利息,还要缴纳物业管理费。由于物业税是随着房屋价值的提高而提高的,这意味着消费者要承担越来越重的税负负担,那些家庭经济实力不强的工薪阶层因为购房“门槛”降低而购入房产,就出在“平买贵地”的境地,随后出现的问题就是长期下来付不起后期的银行债务和物业税,个人房贷业务坏债率的增大,势必增加的银行的信贷风险。
物业税的征收尽管在短期内可以使房价上涨得到抑制。但从长期来看,商品房趋势仍然是向上走的,因为城市化、资源稀缺、全球化等又会让投资预期回升,物业税的执行可能会遇到真空,如现在深圳屡禁不绝的“阴阳合同”一样。另外,只要房地产走市场化之路,房价上涨必定以多数人为背书,这势必会导致少数人转嫁物业税让大多数人来承担。综上分析,笔者认为现在还不是中国出台物业税的最佳时机。但是房地产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得到正确的规范和引导。所以,在未来的几年里,不管是征收物业税还是房产税,政府的管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国家真正的重视房地产业,关注中国蚁族的生存现状,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经济才能得到抑制。
参考文献:
[1]韩晶.物业税:不是蜗居者的救命稻草.新财经.2010(2).
[2]杜鹃.物业税能否抑制高房价.china credit card.2010(5).
[3]肖文晓.物业税与降房价无必然联系.real estate informationof china.2010(1)
- 上一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念
- 下一篇:计算机视觉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