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文化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酒文化的认识

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认同

0 引言

跨文化交际应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之上,不理想或者不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失文化认同。跨文化交际需要一种强大的文化认同,以逐步唤醒人类的公共责任、信念和共同的生存意识。文化个性的存在才使得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内容变得充实,使它具有挑战性,并且在充满矛盾与争论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深入。

1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概念和内在联系的梳理

科里尔和托马斯(Collierand Thomas)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指认同于不同文化的交际者之间的交往,而且交际者之间的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标识。如果认同各自文化的交际者以各自文化代言人的角色进行交流,那么他们之间的交际即为跨文化交际。大体上讲,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具有下列共识:首先,跨文化交际涉及两个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各自的内部有同一性;其次,两个群体或群体成员之间具有重要的差异。正因为文化皆有一定的共性和模式可循,跨文化交际研究才得以展开;正是文化个性的存在才使得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内容变得充实,使它具有挑战性,并且在充满矛盾与争论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深入。

文化认同理论由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家Eriksson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提出,之后被广泛运用于社会、政治、文化、历史等领域的研究。学术界关于认同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等。文化认同具有复杂性,当一种文化遇到另一种文化时,首先遇到的就是“认同”问题。在现代社会,文化与认同常结合起来形成特定的文化认同,作为个人或群体界定自我、区分他者、加强彼此同一感、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标志。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区域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区域核心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国家及区域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国家及区域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世界观参与到人的身份或文化认同的建构中。学习者在经历了一种新的语言学习后,在个人能力的认识、交际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可能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

2 文化认同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应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之上,并需要一种强大的文化认同,以逐步唤醒人类的公共责任、信念和共同的生存意识,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良性发展。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总称。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目的语文化的单向导入,而是为了双语文化的交叉交际。因此,在文化教育中需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习、了解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二是,学会这些文化的外语表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学习他人,也要学会展现自我。外语学习的目的绝不是使外语学习者越来越外国化,外语学习者或使用者还有义务宣传本族文化以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然而,仅仅增加中国文化语言层面的内容并没有完全解决跨文化交际的所有问题,因为这样做实际上是将“双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同于双语能力,从而导致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片面认识,以为只要会用英语表达中国的事物就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事实上,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包含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文化认同与反思能力等多层次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不仅包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涉及对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学习。这种新的文化价值取向是一种“非语言性的学习结果”,既可使学习者的文化认同和归属发生变化,也会进一步影响其交际模式和生活方式。目前,我国以英语学习者数量多、学习起始年龄早、学习年限长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学英语超级大国”,英语学习对年轻一代受众群体的文化认同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3 构建合理文化认同观,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

任何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混杂性和多样性。跨文化交际需跨越自身的文化边界,在多元主义的框架中寻求集体共识。

文化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文化全球化,文化趋同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辩证统一。因此,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应以民族利益乃至整个人类的利益为价值尺度,认同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以开放的心灵和宽广的胸怀把世界文明的成果同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以一种客观、清醒的态度,积极参与到文化交往中去,建立合理的文化认同观,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并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文化认同的拓展使跨文化交际者对内变得更为多元与宽容,对外变得更为友善和开放。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效应,为有效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

客观上需要我们进行文化整合,即以中国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标准,对来自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进行消化和吸收,使之从属于自己,从而完善自身的文化。面对全球化进程的文化认同,中国的文化现实是首先应当清醒地看待文化传统。我们一定要珍惜和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文脉,是民族的根,其中有许多在当代依然非常珍贵的思想资源。中国的民族文化能否获得新生与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自身的创新,中国文化认同建构也是成功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4 结论

重视文化认同层面的建构,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认同建构,是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认识并确立中国文化身份,不断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认同,追求文化发展的先进性, 最终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繁荣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02.

[3]任育新.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调查与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08.

[4]邵丽君,赵玉荣,孙秋月.学习动机及文化认同与语用能力发展的相关性[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1.

篇2

[关键词] 认识视角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一、深度认识企业文化

有人认为,21世纪的经济格局,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21世纪的管理就是文化的管理。既然企业文化如此受到青睐,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如何深度把握?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文化。为什么我们说企业先于企业文化而存在呢?从企业文化的定义来看,它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诸如机器、厂房、设备、建筑这些硬件设施,尤其是建筑厂房的建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企业的构想和建立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就可以。有人认为确定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就建立了企业文化,这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狭隘理解。企业文化不能单凭一两句口号,一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就形成的,它需要时间上的积累。从精神文化层次来看,它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活理念、经验哲学。上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形成过程告诉我们,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只有运行到一定程度后,有了足够的经验积累后,企业员工才能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价值取向、道德水准和精神追求,所以说企业是先于企业文化而存在。

2.企业文化有别于老板文化。企业文化强调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应该说是一种组织文化。现在有许多企业文化与其说是一种组织文化,还不如说是一种老板文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企业创办之初都是几个创业者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观念哲学制定为企业的哲学,把它视为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也不管全体员工是否会乐意接受。这样定义的企业文化应该不是一种企业文化,而是一种老板文化。有研究表明,世界企业平均寿命有的不足十几年,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不超过5年,有的企业在创立不到一年就破产。为什么企业寿命会如此之短暂?我们觉得根本原因就在于组织文化和个人文化关系没有处理好,易发生冲突。故管理者善于解决组织文化和个人文化的差异,尽可能,引导他们为企业共同发展,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奋斗。

3.企业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从企业的“企”字形来看,上面是人,下面是止。企业即以人为本,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人的文化。企业文化首先要考虑人的需求的变化。人的需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经济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理论分为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即低一层次的需求满足后,就会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企业在建立之初,由于受到当时资金的局限性,自然那些建筑厂房开始都是简陋的,随着企业日益扩大,经济实力的强大,企业员工的基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这就要求企业提供更加优越的硬件设施。从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可以看出,企业文化是需要不断得到更新。对于企业的精神文化来说,人的思想观念会不断改变,时时与外部环境相接触,会接触外界的新思想、新观念,员工的经验准则、生活习惯会不断变化,所以说企业的精神文化也要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同时企业不断招募新的员工,这些新的员工思想观念可能会对既有的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由此企业要不断地对他们灌输新的思想观念、理念准则。菲利普.科特勒曾说过,企业文化应该不断促进企业的改革,业绩的增长来自于企业不断的改革,企业的改革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提炼、形成、丰富、充实、发展的过程。

二、 如何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其建设也应该是有规律的。把握这些规律,对我们深度认识企业文化很有裨益。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全面树立自己的形象,就要靠企业文化的支撑。一个企业能否持续经营,最重要的看它是否拥有永续的企业文化。同仁堂300多年历久不衰,是因为他们拥有闪烁的中华优秀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来说,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建设规模。在企业文化的表层上,注重企业的物质文化建设,这个层次的文化建设要反映企业的办厂风格,要加大投资。这个时候要多投入,但面临的风险大,要求企业创业者具有开拓和创业精神。在企业文化的第二个层次建设上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设,企业必须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要求管理者以身作则,订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深入人心,要求领导者注意对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起表帅作用。领导者要花大量时间和员工进行沟通、协调。如今,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消费者整体环境地变动,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也能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这种制度文化建设应具有柔性化管理。在第三个文化层次即精神文化的建设可以说比前两种更加艰难。因为人是理性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需求欲望,要使员工能够协调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就需要创业者具有一种亲和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三个层次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领导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即起着扮演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并且需要不断培育、与时俱进的过程。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上述特点,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刘俊心等主编:企业文化学――现代经营管理制胜宝典[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

[2]张德主编:企业文化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0)

[3]赵光忠编著: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策划[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

篇3

[关键词]高等院校 文化创意产业动漫人才 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233-01

一、国内高等院校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

动漫在我国被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可以说与其它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国家这几天的大力扶持和各种优惠政策的汇集,使得目前的动漫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2005年以后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相继开设。目前全国已有500多所大学开设了动画专业,大约1000多所大学开办了专门的动画院系,每年所培养出来的动漫产业人才更是数量巨大。暂时缓解了一小部分动漫专业产业的人才缺口,但需求量仍然不足。为此中央在全国建立了17个国家动漫产业基地、6个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8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随着政府的支持和各大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我国每年动画作品的产量正以迅猛的速度逐年提高,目前为止我国动画片年产量已经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了动画片高产国之一。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动漫类人才的需求

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动画设计、游戏设计为表现形式,以“创意”为核心,并通过图书、影音制品、舞台剧、报刊杂志、电影电视、新媒体等为外在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从而带动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产业链。我国现在正在成为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中心,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学要世界。中国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在这样一个机遇下国内两千多家省市电视台相继在特定时段开办自己的动画栏目,其中四个就是专业的动画频道,如卡酷、金鹰卡通、央视少儿频道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据统计,国内观众对动画片的需求量将达到26万分钟。随之而来的动画人才需求量将超过20万人。然而目前全国对文化动漫产业从业人员不到2万人。其中动画从业人员的缺口超过15万人,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人才的需求缺口将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转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三、文化创意产业动漫类人才培养现状,以广西动漫人才培养基地为实践平台

当下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在文化创意产业动漫类人才培养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内各大高等院校普遍存在动漫类专业师资力量不够,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动漫类专业是我国新型的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是必然的,很多院校的动漫专业教师是跨专业跨领域教学,这也为动漫类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阻碍。

第二,国内各大院校在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趋于单一化,大多都是偏重专业制作技术的教育,而忽视了技术以外的专业素养及多元文化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制作不会创意,只懂技术不懂文化的悲惨局面。阻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第三,学生在结束课上学习后,没有一个可以实践的平台。这些年虽然很多高等院校已经意识到“企业学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但实际上能够提供一个平台给学生进行实践的高校却只有少数。很多高校动画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进入到相关动漫类企业实习,很多动漫类企业不愿意收没有经验的大学生,这也成为动画专业发展的窘境。

面对我国高等院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现状,我谨以广西动漫人才培养基地为实践平台,谈谈我关于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看法。

首先要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做到科学化系统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将动画概论、色彩构成、色彩心理学、构成基础、空间透视、动画场景设计和视觉艺术设计中的相关理论相结合,构成专业必修理论基础课程体系, 凡固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临摹及简单创意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2.依据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具体实训项目为训练基础,结合公司化的管理、制作、验收模式为训练手段。培养学生适应公司生活、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同时开设maya、3dmax、AE等专业技术课程。3. 结合广西动漫人才培养基地,与企业合作,由学生自组成立的公司,并对外接受订单,让学生直接接触商业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及技术水平,迫使学生主动研究新技术学习新知识,从而使学生成为技术过硬素质全优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同时开设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技能提升实践课课程体系。包括戏剧表演、电影文学、音乐欣赏、戏剧艺术和动画编剧等影视和艺术课程,使学生了解到各交叉艺术门类的各方面知识,实现艺术创意和制作技术同步发展。

其次建立校企联盟培养机制,校企联盟是文化创意产业动漫类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学校学生走出校园的和重要环节和特色。何为校企联盟?就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文化创意产业动漫类人才。企业拿出具体项目,学校利用具体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样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可以得到发展和提升。

最后是企业带着项目来到学生团队中,学生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规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证明凝聚力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不可或缺。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要抓住自身转型发展的大机遇,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适合学校教学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转变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广西动漫人才培养基地这个平台,为学校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昌柱.动漫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 曹田泉.动漫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篇4

论文摘要:在信息亿社会中,人类的传统认识问题得到了扩展,信息化带来了人类认识模式的改变。这主要表现为:认识主体由单一的人发展到“人——机联合体”;主体间关系复杂化、抽象化,构成了一种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共生关系;认识客体符号化,实践活动虚拟化。在信息化社会视野下,反思信息化给人类认识方式带来的改变,重新审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已经构成哲学认识论的当展路向。

在传统哲学的视域内,认识论研究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展开[f}l。这种把认识的主客关系作为重点的研究模式强调人作为认识主体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认识以及认识之于实践的意义。换言之,该模式只是抽象地建构认识论体系,却忽视了认识论与现代科学的系统结合。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人社会生活诸领域,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冲击并改变这种模式。对传统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路向渐成雏形。

一、信息化社会的创生

申农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的《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它与当时的系统论、控制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是什么?W.JMartin认为: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或休闲的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进步所影响r}0

信息化社会是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形态。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社会生活各领域都信息化、符号化,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基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经济活动蓬勃发展,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经济同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深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概言之,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以“加速度”方式积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多感官、多通道的信息。

二、信息化杜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

传统哲学认为,认识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在这里,认识内含三要素:作为主体的人脑、作为客体的外部现实和充当中介的实践。在哲学的文本研究中,实践中介论虽然频遭实践基础论和实践物质论的反对,但它一直以来还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勿庸讳言,实践中介论的表述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合理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实践活动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就是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人类的大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繁多的信息包围着。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相伴而生,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超出了单一的时空,扩展到全球历史的范围。各认识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蝴蝶效应日益显著。具体而言,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主体的改变

在信息化社会,认识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个体变成了由人和计算机构成的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实现了人的部分智能的外化和虚拟化,扩展和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众所周知,人类曾不断运用物质性工具来延伸和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但计算机的问世是对人的智能的扩展。这种扩展在有的部分已经超出了人脑,有些人工智能同人一样也充当着认识主体的角色。

当今时代只是信息爆炸的开端,人们却无时不在感受着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认识主体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化社会带来了自动化的工作和数字化的生活娱乐。人类不再需要像工业时代那样事必躬亲,而只要准备好大脑接受信息,信息爆炸产生的碎片俯拾皆是。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在惊叹万维网信息海洋的绚烂多彩时,却又在迷失中乐此不疲。在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的互动性关联已经造成了传统认识论认识主体的迅速改变。

2_主体间关系的改变

认识主体向人一机系统的拓展使主体认识能力增强,同时促使主体间关系发生擅变。主体间的交往最大限度地以信息交换的形式显现。在人一机一人的模式下,主体间关系进一步符号化、模式化与单一化,一种平等合作、共生共荣的关系是交往的现实注脚和诊释。个性在系统里被模糊处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都被抹去。在0和1的交相映辉中,人们凭借信息能力攻城掠地。家庭、朋友、师长等传统人伦关系遭遇空前挑战。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变的交往主体,但交往都是在相同的信息规则下完成。个体的违规将会给自身和以自己相关主体带来连带影响。主体间关系的符号化无异于复杂现象中的分形,看似混沌无序,实则每一步都是同样规则的延伸和复制。相较于传统的主体间关系,信息化社会中的主体间关系更具广泛性,任何两个主体都能依信息技术手段发生联系。

3.认识客体的改变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客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具体客体,信息化社会中的认识客体还包括信息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深化了人们对这三个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客体被不断符号化,转化成信息化的客体。这种符号化的客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是超越于传统二元哲学思维之外的。换言之,这种符号化了的客体是信息化(数字化)了的虚拟客体,它是对真实客体的抽象与模拟,能较全面地反映真实客体的各类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与客体不再是一对一的间断性反映,而变成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连续性反映。客体的信息化使对客体的连续认识和认识成果的长久保存成为可能,但信息化的客体在人机系统中不断被创生、修改、变换、传输和删除,使得它的生成、运化和发展已非模型能精测实握,个体的认知难度由此增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主体间合作的加强来逐渐缓解。

信息化社会认识客体的能动性增强了,认识客体不再像过去那样羞答答地等待被主体认识,而是主动地大量涌现到主体面前。这导致主体信息量剧增、认识难度加大,同时促使客体社会化。客体的涌现倘若利于主体的认识,就能很快被主体发现并认识,反之便会阻碍主体的认识活动。虚拟客体的能动性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的,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客体的信息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虚拟客体的能动性。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客体的能动性归结于主体的能动性,并影响主体的认识。

4.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

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传统意义上,认识是观念性的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在信息化社会中,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巨大变革。实践渐渐远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代之以复杂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对象。

信息化社会中的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有人提出“虚拟实践”的概念,首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实践的客观性问题。传统的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活动,外部世界是客观地呈现在主体面前等待改造的。信息化社会中的外部世界大部分被信息化处理,变成了高度符号化的信息,因此这种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对外部世界进行信息化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主体的囚素,诸如主体的道德因素和技术熟练程度等。虚拟空间的主体一切都符号化,个体实践是跨时空的。相较于现实世界更广阔的虚拟世界并不是虚假的,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认识主体的道德因素。幻化的主体缺少了他人的道德注视,容易为所欲为。道德的外在约束似乎鞭长莫及,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在约束尤显重要。最后,虚拟实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实践。

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新路向

篇5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56-03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现有民族成分49个、世居民族18个。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到2010年底,贵州常住人口3474.6468万人。其中,汉族人口2219.8485万人,占63.89%;各少数民族人口1254.7983万人,占36.1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在贵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共生共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民间文化。

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盲目开发和轻率遗弃,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己处于无人传承和消亡的境况,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本文以贵州为例,探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认识性问题。

一、民族民间文化的界定

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纽带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民俗学家把社会文化分成两个层次,上层为统治阶级的文化或称精英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属于中下层文化,又称市井文化、乡村文化。所以,民族民间文化主要是指各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保留的文化。如民众的生产技术和仪式、衣食住行、人生礼俗、文化娱乐、民间信仰、节日文化等。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多样、五彩纷呈、生动活泼,在民间有旺盛的生命力,并具有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鼓舞人们奋进的功能和效果。

目前,关于民族民间文化的内容和范围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国的文化实践活动中,民族民间文化只是长期以来使用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在内容上,它包括民族民间流传的诗歌、音乐、舞蹈、戏曲、绘画、说唱、谣谚、剪纸、皮影、刺绣、编织、印染、服饰、首饰、雕刻、工具、器具、建筑、标识以及特定的文化区域或场所等。在形态上,既包括大量的有形遗产,又包括丰富多样的口头无形遗产,如口传文学及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能、传统民俗节庆、传统知识、特定的文化场所或空间等。因此,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构成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完整范畴。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民族民间文化特指保留至今的贵州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根据《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2、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文学、戏剧、曲艺、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等;3、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及其所掌握的传统工艺制作技术和技艺;4、集中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习俗和历史发展的民居、服饰、器具、用具等;5、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物、设施、标识以及在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使用的特定自然场所;6、保存比较完整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区域;7、具有学术、史料、艺术价值的手稿、经卷、典籍、文献、契约、谱牒、碑碣、楹联等;8、具有民族民间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民族体育和民间游艺活动以及具有研究价值的民俗活动;9、民族民间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

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就是要采取措施确保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命力,包括民族民间文化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为此,2002年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十年来,贵州民族民间文化正逐步走进全省各级各类校园。

二、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北欧国家、日本、韩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并付诸教学实践。如日本的小学教育部就开设有乡土民俗课程,课外还组织学生到民间去采集当地的口头传承与民俗文化实物。日本冲绳的读谷村还有自己的民俗博物馆,其中部分展品就是中小学生自己收集的民俗实物。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广西、内蒙古和云南等少数民族遗产丰富的省区,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贵州省政府实施了一项政策性措施,确保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自2002年以来,以项目资助的方式,先后在23所学校试点,非项目学校也在不同程度上自觉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民族地区有431所中小学相继开展了此项工作。目前,贵州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得到了国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建武的肯定:“贵州省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在全国开展最早,成果最丰硕。”截止2013年12月,贵州省评选了四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共计84个。

1、三个阶段

自发阶段: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最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4年,榕江县车民小学把民族音乐引进课堂,成立侗族金蝉歌队。

第二阶段:以2002年省教育厅、省民委下发的《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为标志,全省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

第三阶段:以2008年省教育厅、省民委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为标志,全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进入了规范阶段。

自此,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学校数量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本世纪初期,全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学校大约有100所,2005年发展到500所左右,2007年增加到1500所左右,2009年达到4000所左右,2011年底已达到5300多所。

2、主要成果

(1)贵州省民委和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积极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

黎平县与贵州师范大学以及凯里学院联合举办侗族大歌班,分别培养本科生和专科生。从2008――2013年,省教育厅和省民委已连续六年,在贵州民族大学对来自市州县的300多名民族民间文化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2)定期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评选,全面深入推动活动的开展。

2007――2011年,全省评选了三批共56所项目学校。2013年4月开始评选第四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到“十二五”末,全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将达到100所。

(3)很多学校的教师勤于钻研,积极编写适合当地情况的校本教材。

安顺市民族中学编写了《话说安顺》、《屯堡文化》,赫章县珠市民族初级中学编写了《乌蒙彝族音乐》、《乌蒙彝族舞蹈》,望谟民族中学编写了《民族体育运动与健康》、三都鹏城希望学校编写了《水书(初级版)》、凯里三小编写了《家乡,我成长的摇篮》等校本教材。

2010年8月,贵州首部以民族民间文化知识为专题内容的基础教育课本《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读本》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年秋季已向全省各民族地区中小学免费发放。

3、问题分析

自2002年省教育厅、省民委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以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在当地民族、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本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尤其是对濒临失传的民间口头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将教学、科研、传承融为一体,使这些民族民间文化有序地融入校园、走进课堂,有效地实现了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弘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普遍受到经费、师资、教材、场地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整体上推进工作的步伐还比较缓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个:

(1)思想认识不深,教育活动流于形式,推进工作的力度不大。如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没有保证,民族民间文化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很多学校课外活动的摆设和应付上级检查的临时课程。同时,由于部分学校、教师、家长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教育活动的开展。

(2)师资严重匮乏,缺乏一支专业教师队伍,推进工作的效果不好。虽然省教育厅和省民委已连续六年培训民族民间文化课骨干教师300余名,但平均到每个县市也不过3人左右。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师资严重匮乏的问题。

(3)经费投入不足,缺少场地及基本软硬件设施,推进工作的条件不够。当前,很多学校主要依靠相关职能部门财政拔款,解决一些临时性的活动经费,缺乏较为稳定的经费保障,影响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迫切需要弄清楚两个认识性的问题:为什么要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现实意义。

三、为什么要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

民族民间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各民族共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民间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濒临消失或失传,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从小培养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逐渐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由自然引向自觉,由家庭引向学校,由分散引向集中,进一步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渠道,进而从源头上解决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和灵魂。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没有了民族文化就会灭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根子,什么都能丢,文化不能丢。文化是与人种、土地这些物质要素同样重要的精神要素。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的发展史,民族文化的彻底摧毁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人类历史上那些创造出辉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也许他们的人种依然幸存,但他们的民族却随着其传统文化的消失而灰飞烟灭。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上连续传承5000年而经久不衰,其原因就在于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留住了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

2、文化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文化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教育也同样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近20年来,民族民间文化之所以流失和面临冲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的缺失,即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只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致使民族民间文化缺乏生存土壤。文化的力量在于血脉的延续,把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就可以让孩子们从小耳闻目染家乡地方文化,并与之建立血肉联系,使文化传统借助教育的薪火代代相传。

3、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核心是树立文化主人意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更是其精神家园,文化的力量就在于血脉的延续。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传承方式每分钟都在消亡,假如无法保留活的形态,再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也只能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文化空壳”。为此,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可以从娃娃抓起,逐步培养孩子的文化主人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实现多元民族文化和谐共存,打牢民族根基,丰富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这就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使中华特色文化走向世界。正如鲁迅所说:“有地方色彩的东西,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注意。”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四、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现实意义

民族民间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各民族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贵州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

1、构建贵州特色文化教育的需要。贵州各级各类学校聚集了各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他们担当着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重任,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者。通过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把当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中小学的文化活动项目引进校园或作为教学内容引进课堂,不仅丰富了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吸引力,还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既能够熟悉、运用、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又具有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和强烈民族自信心的高素质人才,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模式,同时又为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有效的途径。

篇6

关键词: 教育叙事研究 英语教师 英语文化教学

英语文化教学是学校英语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了解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轻松地学习语言文化知识。另外,加强文化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4]对一线教师而言,叙事比教育理论更具有切身的真实性。它带动了广大一线教师主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实践价值。“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在教育生活中领悟教育的力量,使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的生命力,这是教育叙事研究确切的追求”。[11]

这里有我当时就这个问题与一位教英语的李老师进行讨论的一个片段。她有三年以上的教龄,是我校的骨干教师。

下课了,李老师把英语书、参考资料和备课笔记一股脑“啪”得摔在桌子上,看得出来她很生气。

我:李老师,这节英语课上得不顺心吗?发生什么事了?

李:(紧皱眉头)你说,你说,现在的学生知识太贫乏了,竟然连自由女神像是哪个国家的都不知道(初一上册英语书里有这一内容),这方面的知识还要我英语老师教给他们吗?

我:理论上,英语老师应该传授给学生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李:这方面的知识还要英语老师教啊!我们英语老师只要想办法让学生背上单词、再教给他们语法知识,不断地练,把语法熟练掌握就行了,你看我们班的学生语法都掌握得挺好的,(得意地笑)这是因为啊,每个语法点我都要出上百道句子让他们练习,学生都被练得出神入化了,这样能不好嘛!学生要学外国文化干吗啊,有什么用啊,还是学点语法知识才实惠。不过,学生对那些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啊、奇人趣事啊还挺感兴趣的,每次我一讲到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每个学生立即来了精神,一个个都听得很入神,思想开小差的、手里做小动作的,都停下来听我讲,唉,只可惜我自己也不太懂,每次备课,教学参考书上有呢我就记下来,上课的时候讲给他们听,没有的话我也就讲不出来了,真是惭愧。

我:平时多看点书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李:不过怎么教呢?是单独把英语书中相关的文化知识列出一单元来专门讲,还是在教每一课的过程中讲,我看啊,还是在考试前把书中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全部列出来,打印出来给学生背,这样又简单,成绩又出得快。所以啊,(无奈的表情)我们国家的评价体系不变,我们这书啊,没法交,按照课程标准里的评价内容,我们老师就教给学生那些考试考到的知识,是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的,老师叫学生死记硬背的单词、句子甚至整篇英语作文也确实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没有好处,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我们做老师的心里也是很难受的。但是,我们没有权力出考试卷啊,能有资格出卷子的人他水平肯定比我们高,我们都知道这样评价学生是有问题的,他能不知道吗?教的考不到,分数上不去,领导不高兴,家长不领情,那就只好教考的东西了。

(一)转变教师的英语教学观念和培养自身英语文化修养

从李老师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事实:李老师对英语学科的教学观念落后且缺乏英语教师应拥有的英语文化功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有互为影响、互为补充、互为依附的密切关系,因此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的传授。文化导入有三层[5]。这里只谈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有直接关系的第一层次文化导入。在这一层次里,英语教学着重教授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的基本知识[5]。文化导入的目的在于消除英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有碍理解和交际的词汇、短语和句子从文化的角度尽可能地导入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英语教师不断学习,自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中学英语教师在职继续教育是很好的补缺机会,英语继续教育开设英语文化课程,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风俗等,在对比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以英语文化中较为突出的文化特征,尤其是容易引起交际上困难的文化特征为背景编写教材,作为专门的英语文化课程的内容,这样有利于英语教师系统、全面地学习。

(二)改进英语教师的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李老师讲述了她对英语文化教学方法的困惑,我认为把英语文化融入平时每一节英语课堂教学中效果更好些,语言离不开文化,教语言而不教文化知识到头来会成为无源之水,而文化意识只能在平时一点一滴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学习英语,我们可以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渗入英语文化的教学,让其结合起来,具体策略如下。

1.听说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

中国和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对西方文化的有限理解成为阻碍学生英语听说理解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有声材料,并且能介绍一些涉及西方民族、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题资料,让学生点点滴滴地体会西方文化。教师还可以选择在英语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文化点,帮助学生分辨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另外,布置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知识的资料,这样既能帮助他们克服听说理解上的文化障碍,又能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兴趣。

2.阅读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习得过程当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表现内容。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会造成阅读时往往无法衔接上下文的关系,从而无法对语言作出正确的预测、推断和判断。因此,在阅读时有必要通过文化来理解语言。阅读理解时,如果了解了英语国家一些特有的习语、典故或惯用法的文化背景,就能很好地了解原文的意思和意义而不会望文生义,或产生歧义,造成阅读障碍。

3.写作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

由于中西方不同民族的不同发展经历在其自然环境、思维方式、宗教历史背景等各方面也存在着不同,所以在文化方面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注意中英两种不同语言的正确运用,更要涉及其不同的文化因素。

4.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

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将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从根基上向学生传输文化素养,使其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为日后自如、流畅、恰当地运用词汇表达思想、获取有效信息打下坚实基础。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带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可以将同一词汇所传达的不同的感彩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这些差异,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改变英语评价内容

无论是测试性评价还是非测试性评价都是考核英语文化的载体,但是如今对英语学科的评价主要是纸笔测试的试卷,只测试读的能力,少测试写的能力,不检测听的能力,更不检测说的能力,因此,为应考,教师几乎放弃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更不用说文化能力了。如果对英语文化的测试渗透在英语试卷里,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学生的英语文化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英语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运用非测试性评价对学生英语文化进行测评,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英语文化,以促进英语语言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丁钢.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8.3.

[4]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

[5]林汝昌.外语教学的三个层次与文化导入的三个层次[J].外语界,1996.4.

[6]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间题[J].外语界,1996.1.

[8]杨明全.教育叙事研究:故事中的生活体验与意义探寻[J].全球教育展望,2007.3.

[9]张希希.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J].教育研究,2006.2.

篇7

关键词:以人为本;工会;高校工会文化

面对中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工会在做好最基本工作、履行基本职能的基础上,要重视文化建设,从而更全面的提高工会绩效,同时通过工会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推动校园更加和谐。

一、高校工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1、高校工会文化的内涵

高校工会文化是工会中的高校教职工群体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生活中,共同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积累下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介绍高校工会文化,四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为了满足工会开展工作的需要所形成的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形成工会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条件,通过办公场所、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指工会按照国家法律和学校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一般包括组织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制度、劳动保护制度、财务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设,是物质、精神、行为文化的约束和制约。

(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教职工群体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其对教职工群体有激励、凝聚、鼓舞等作用,是高校工会文化的核心。

(4)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指行为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高校工会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在个体上的具体体现。

2、高校工会文化的功能

高校工会文化通常有以下几种功能:教育、导向、激励功能、凝聚、辐射等功能,通过工会文化建设,可以形成一种氛围,潜移默化的起到教化作用,引导教职工积极向上,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认同感、归属感,形成一种凝聚力,促进工会和学校的建设。

二、建设以人为本工会文化的重要性

工会核心价值观是结合大学的传统、工会精神特质等经过长期的积累、培育而成的,深层次地体现了工会的工作理念和价值追求。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职工的价值观和行为,是工会精神成果和环境氛围的体现。因此工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准则,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工会作用。

1、有利于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教职工是工会工作的参与者、建设者、缔造者,因此制度的建设应尽量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发展自己,选择和设计自己的价值目标,积极参与到学校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各项活动中,感受学校的人文关怀、激发内在热情,体验成功的快乐,使教职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陶冶情操,激发潜能,快乐成长。

2、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教职工出发,将使教职工以主人翁姿态参加工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不断提高身心素质,又能引导他们时时处处帮助、影响广大同事,这既展示了自我价值,又培养了合作意识;既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各种才干。

3、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工会环境,可以为教职工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的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一般来讲,凡是处在积极向上、温暖友好的校园环境中,教职工总是能感到心情舒畅,获得正向的力量;相反,就会使人感到离群、压抑,打击工作的积极性。

三、基于以人为本的工会文化发展战略

高校工会文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会文化建设,其与高校教职工的特点及高校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在文化建设中工会应结合教职工的特点,与高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实施“以人为本”的工会文化发展战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保障民主政治权利,强化教职工民主意识。(1)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对学校的决策制定、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2)建立和完善校务公开机制。校务公开是实现教职工民主监督的一种制度,基本载体是教代会,因此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完善包括领导、监督和反馈机制的完善公开机制,并且切实、高效率地实施。(3)完善民主测评。创新民主测评形式,使民主测评能够真正发挥作用,通过民主测评了解教职工的心声,实现教职工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民主政治权利是维护教职工政治利益的体现,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将使教师队伍更加和谐、更加具有凝聚力,推进学校民主制度的建设,使整个校园更加和谐。

2、加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自身首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进一步影响、感染、激励学生。为了加强师德建设,一方面,可以建立师德学习教育制度,定期地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和教育;另一方面,应建立师德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师德考评和监督,具体工作时,工会可以以其他高校或身边的具有高尚师德的老师为模范人物,作为典型进行宣传教育,发挥榜样的力量,在教师队伍中形成正能量,营造一种崇尚师德、追求师德的文化氛围,使教师队伍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形成向模范学习、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的动力。

3、拓宽教职工知识面,增强业务素质。以工会为阵地,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举办,教职工将有更多的机会聚集在一起,有利于教职工各种思想的交流和迸发,而且工会也可以借此机会宣传党的一些方针政策、高校的最新发展动向、工会的改革措施等等,从而起到传播信息、促进交流等作用,使广大教职工以更积极的心态、不断更新的观念投身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有利于建立一支道德高尚、专业素质过硬、纪律意识强的现代知识分子队伍。

4、完善精神文化建设,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目前,我国工会的基础设施、硬件条件还算不错,各项规章制度也比较完善,唯独精神文化方面容易被工会忽略,急需加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种,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方面的需求。一方面,如果教职工家庭贫困、有疾病等等,高校工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前两方面最基本的需求,缓解精神压力。另一方面,高校教职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往往面临很大的压力,特别是科研人员,既要教学还要完成科研项目,同时还要面临成果归属、晋级、职称等因素带来的同事之间的激烈竞争,容易形成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工会应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职工文化活动的质量,不应像传统一样只是承担娱乐功能,还应具有振奋精神、鼓舞人心、调节情绪等多种社会功能,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5、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实现教职工全面发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为教职工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积极参加各种工会活动,有利于丰富教职工的精神世界,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全面发展,使教职工生活更加充实。同时在活动中教职工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增强教职工的成才意识、竞争意识,体会付出与收获的快乐。这样不仅提高了教职工工作的效率,也促进了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四、结束语

高校工会文化建设应结合高校教职工的特点,坚持以教职工为本的价值理念,从“以人为本”的思路出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不断繁荣,人们对于文化需求的满足愈加重视,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这就为工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会要不断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采取的措施要更加“人性化”,文化活动要更加多样化,同时可以利用网络这一新工具的力量,使工会成员之间更加和谐,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建设“以人为本”的工会文化,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指数,增强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高校竞争力,有力地推进校园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海棠.论高校工会文化建设[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学院学报).2013(3)

[2]张克园.以“职工之家”为载体 打造特色工会文化[J].工会理论研究.2012(6) [3]沈意文,刘岗.新时期高校工会文化建设的内涵、功能及其路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6)

篇8

会计的国际化, 是国际间为增加信息资料的可比性, 对会计进行标准化处理的现代经济环境下的新生产物, 其要求各国在实际运用会计时采用国际上标准化的会计准则来处理各类国际经济业务, 以满足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需要。会计国际化的背后是利益之争, 因此参与国际经济活动, 加速我国会计国际化至关重要

2. 会计国际化的背后

2.1 会计国际化的意义

(1) 有利于处理国际经济贸易往来。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依据制定出的符合本国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的会计准则, 能通过吸引国外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来扩大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提高会计人员的能力, 以此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

(2) 有利于解决国际贸易争端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国际经济活动也日渐频繁, 反倾销等贸易争端问题也逐渐增加。对于我国企业来说, 针对此类国际贸易争端, 最有利的就是从财务会计角度出发, 证实我国企业没有低于成本来销售, 其次是制定策略以降低成本, 这样才会有竞争优势。

2.2 会计国际化的推动力

(1) 发展国际经济合作, 实现跨国经营的必然要求。国际经济合作已不仅限于通讯、市场、资金等条件, 还涉及各国不同的投资类、折算类以及进出口类会计。因此, 要发展国际经济合作, 企业必须了解相关国家的会计政策, 向别国的债权人及投资者提供具有公允性和真实性的会计信息, 以便于节省编写报告的人力、财力、物力, 同时也便于公司内部的整体评价, 提高其国际可比性及有效性。

(2) 会计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计是伴随经济和商业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就要求我国的会计必须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拓宽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从业范围, 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会计准则、核算方法, 都要求推动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3) 增强会计的监督管理水平、防范风险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金融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会计国际化能使中国借鉴国际上有关会计的先进核算和监督手段, 制定出既符合我国国情, 又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准则, 以此增强我国会计的监管水平, 提升防范金融危机和风险的能力, 提高中国会计信息的服务质量。

(4) 降低会计成本的必然要求。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时候, 由于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导致会计人员需编制多种财务报表, 以满足相关国家的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因此造成人、财、物的浪费。若各国在对会计资料报告上的要求不存在明显的差别, 会计成本就能大幅度降低。

3.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

3.1 我国会计准则趋于国际化

在中国, 会计核算方法和监督手段是会计标准的特殊形式, 实际上起到了会计准则的作用。即使部分内容还没有形成具体的会计准则, 如所得税会计、财务报表的列报、资产减值和合并会计报表等, 但这些内容在制度和办法中都有规定, 即上述已经做出规定的制度和方法, 已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

3.2 我国的国际化会计实务水平相对落后

目前, 我国会计准则已初步达到国际化水平, 但会计实务还未达到这个高度, 意味着我国会计实务国际化的工作任重道远。只有当实务与理论紧密结合, 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3.3 我国市场环境不够成熟

我国会计准则赖以存在的市场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资源配置还没有完全脱去计划经济的痕迹, 将国际会计准则融入中国会计准则规范体系中, 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努力, 但要国际会计惯例与目前中国市场环境下的会计规范和实务结合起来, 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3.4 我国企业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与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差异

国际会计报告准则对企业进行监督和评价的重点是资产负债表, 则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而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更强调利润, 导致对各项指标的分析侧重于利润表。

4. 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步伐的设想和策略

4.1 健全会计体系, 并建立国际化的环境适应机制

(1) 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 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建立健全国际会计体系对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国家的会计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应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 努力争取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话语权, 进而向其他国家展示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实务做法, 扩大我国会计在国际间的影响力。

(2) 落实国际会计研究机构的建立。我国应建立专门的国际会计研究机构, 交流学习并相互影响, 以达到的目的。在努力提升我国会计界的学术研究水平, 培养更多的有国际知名度的专家的同时, 相关机构还应及时总结会计实务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于为其他国家提供可取的经验。

(3) 充分考虑我国的经济环境, 稳妥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逐步建立和完善阶段, 资本市场还不完善, 国有股权在国有企业中所占比重大都超过51%, 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影响了公司的内部治理, 处理不当容易发生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鉴于会计市场的现状, 我国不能照搬国际会计准则, 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开展合作并进行协调, 即在借鉴国际上较先进的会计理论的同时, 还应创造极具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 以稳妥地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

4.2 完善会计法制监管, 夯实会计国际化基础

我国应该对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及责任、执行机制等做出明确规定, 并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 以此保证会计工作不流于形式, 并加强报告审计员的独立性和审计的监管作用, 减少舞弊现象, 从而完善我国的会计监管体系。

4.3 开放国际会计服务市场, 扩大我国会计影响力

我国应继续开放会计服务市场, 使其他合伙国家的债权人和投资者更有安全感, 如在促成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和国际会计公司合作的同时, 使注册会计师能突破国界的限制, 在国际间自由活动;建立并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会计师事务所;改善CPA的监管体制, 增强CPA的风险意识与法律责任意识。

4.4 推进会计教育和继续教育与国际接轨, 促进国际间的会计交流

加快会计教育和继续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可以在高校的经管院系中开设与国际会计相关的课程, 使每位会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掌握基本的国际会计知识, 以便进行更深层次的协调。同时, 政府等相关组织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高素质、多层次的会计实用人才的培养, 并促进会计信息使用者形成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

5. 结语

我们应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目标均是为了促进世界和本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都必须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 而会计国际化的实现还需要除会计以外的其他相关领域的力量来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形成发展的统一步伐。因此应该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环境, 学会利用国际上的各类资源来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 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与可比性, 降低我国企业的国际融资成本, 增加其协调性和可理解性, 进而进入一个更加良好且稳健的发展状态会计国际化, 并为国际会计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增彪等.重新审视美国会计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影响[J].会计研究, 2004 (3) .

[2]刘玉廷.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协调问题[J].事业财会, 2005 (1) .

[3]居尔宁.国际会计学[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

篇9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关系;伦理困境

一、引言

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主体,也是一个社会主体。在传统模式下,对企业的考核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伦理观念的深入人心,现在意义上对企业的考核除了经济指标外,还有其所承担的伦理责任。HRM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名HR,除了关注企业和部门利益之外,更应该重视员工的利益,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伦理困境。尤其是在我国,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关系”管理仍然存在于企业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

二、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困境的表现

伦理是指,在日常的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伦理在道德层面上要求人们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进行活动,而不仅仅是满足法律的要求。企业伦理,是指企业活动在遵守法律规定的同时,也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困境,则是指面对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在企业人力资源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协调,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违背了基本的伦理规范,损害了员工利益。

颜爱民等(2012)立足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困境包含4个维度:权利使用、操纵和强制、制度监督、忽视与侵犯员工权益。他强调了在HRM过程中权力的强制性和执行的随意性。本文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分析了主要职能过程中的伦理困境的表现。

1.招聘环节

招聘是企业“招贤纳才”的关键要道,通过招聘,企业可以引进大量优秀的人才,提升企业活力,从而推动企业创新。企业在制定招聘标准的时候应该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但实际上,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比如,对女性的歧视,一些企业在招聘要求上明确写着“只限男性”。同样,尽管国家大力鼓励福利企业的创办,但人员招聘中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仍然存在。另外,为了招聘到优秀的人才,企业会过分的夸大自身优势,给出“虚假承诺”。

2.培训环节

企业对员工或者管理人员实施培训,除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及规章制度之外,通过培训,管理人员可以学习他人成功的管理经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员工可以增强在实践中工作的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但是,部分企业认为培训会增加成本,而且也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减少员工培训。另外,培训作为激励员工工作的方式之一,应该是公平公正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企业在选取培训对象时,更多考虑的是“关系”因素,而不是员工的实际表现和需要。

3.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中绩效考评的实施是对传统考评方式的挑战和创新,这一方式可以激励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然而,实际评价过程中,由于考评主体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得绩效考评仅仅是形式上的考评或者考评结果与实际相差很大,严重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热情。在最后的运用环节,高绩效的员工并不能得到公正的待遇,职位的升迁也不是依据员工绩效考核的结果,往往中国式的“人情关系”在其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另外,在360度绩效考评结果中,迫于上级的“压力”,下级对上级的评价往往都很高,这也是伦理困境的表现之一。

4.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一样重要。在企业薪酬标准制定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于额外的工作时间不计算工资,导致“压榨”员工工资事件的发生,引发劳资纠纷。另外,一些企业对于内部正式员工和劳务派遣工的薪酬标准是不一样的,“同工不同酬”,这些都损害了员工的正当利益。

5.人员淘汰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很多企业在面临危机的时候,不是想办法团结员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而是实施大规模裁员政策,导致员工失去工作,这是企业的非伦理。此外,对于一些绩效较差的员工,很多企业也是采用直接劝辞或辞退的方法,而不是努力帮助员工改善绩效。

三、基于本土文化视角的伦理困境原因分析

1.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在招聘和绩效考评的过程中,由于招聘人员和考评主体专业知识、个人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很多非伦理。例如,招聘官和考评者会依据自身的经历或者个人爱好去评价一个人,出现“晕轮效应”、“首因效应”等现象。

2.企业价值观的影响

企业文化会直接影响到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念,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标的企业,对员工的考核和评价也主要是以财务指标的完成结果为主,忽视了对员工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方面的考核,导致员工仅仅是关注自己实际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忽略了自身应承担道德责任,部分员工为了完成任务,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

3.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谐的,儒家文化同样也是以“仁”为本,注重“人情关系”。在我国,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关系网”。庄贵军(2012)指出,关系是指中国从事商业活动的一个基础性变量。中国是一个“人情式”的国家,关系有时候会远远胜于标准。在家族式的企业中,人员的录用、晋升一般都是以亲近的人员为主,企业内部很容易形成裙带关系,这种非伦理行为容易导致团队冲突,不利益企业内部的团结。

四、本土文化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困境的应对策略

1.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伦理素质

人是生产和创造的主体,对人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时时维护好员工的正当利益,使得员工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中,强化他们的伦理观念,坚持以员工的利益为重,关心员工,鼓励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同时也要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重视自我利益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帮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

2.完善企业伦理制度

当今时代,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每个企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的行为会影响到其他企业的活动。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而且要符合伦理规范。企业伦理制度的完善,要体现在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例如:在招聘和绩效考评等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符合伦理观念的制度。在薪酬发放的过程中,要切实按照考核结果和具体标准来进行,而不是人为的来随意发放。企业应该实施伦理奖惩制度,对于符合伦理要求的行为给予表扬,反之则进行惩罚,以此来鼓励员工使自身行为更好的符合伦理规范。另外,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的时候,除了关注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之外,应该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将其纳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当中。

3.营造良好的社会伦理氛围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社会风气的好坏会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国家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为伦理制度的形成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影响力,积极宣传优秀企业的良好事迹,为其他企业树立榜样,同时也要及时披露企业的非伦理,通过合理引导使之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社会伦理氛围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Kevin C.Wooten.Ethical dilemmas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 applic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framework,a unifying taxonomy,and applicable code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1,(11):159-175.

[2]郭雅丽.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特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26-29.

[3]杨含,李慧玲.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研究述评[J].东方企业文化,2014(8):135.

篇10

[关键词]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范红丽(1979- ),女,河北河间人,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武永乐(1980- ),男,河北藁城人,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50-02

一、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基础

当今社会,只有有才能、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可以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贡献卓越的力量。教育单位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培养具有一定学识的人才,而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培养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每个高校都应该把建设校园文化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创新型的校园文化对培育创新型的人才有重要影响。创新型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学生与老师的素质。师生的素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创新的主体必须是人,也就是各个高校的大学生。而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指的是大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在各种活动中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或者是素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各个高校应当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让这种潜在的创新素质能够植入大学生的脑中,能够随时爆发。

2.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要以校园为建设空间,学生是活动主体,在这个校园文化环境中,校园精神是该校园主体的主要特征。由此可见,建设校园文化不仅包括了物质环境,还包括了精神文化,也就是校园文化。学生在这种精神文化的熏陶下,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在这些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与人交往、沟通、合作,也培养自身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态,这样的心态有助于他们走向社会,也有助于促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样,随着学生思想不断走向成熟,他们就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来解决问题,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高校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现状分析

当前在创新校园文化缺失的背景下,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新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

1.许多大学生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才能。近年来,由于传统教育模式不能够与时代相适应,许多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非常少,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怀疑上大学的意义,他们在平常并没有认真学习,通常只是在考前几天抱佛脚,以期能够通过考试。更令人难过的是,老师也充当学生的帮凶,老师会在结课时给学生重点考点知识,这让学生更加肆无忌惮地放弃进取。

2.大学生急功近利,无法静心深造。随着大学生创业之风的兴起,许多大学生似乎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没有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没有创业资金,学业也没有完成,许多大学生却开始了自身的创业之旅,一味跟随潮流,最终的结果不言自明。不但没有创业成功,反而耽误了学业,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众所周知,创新能力的迸发是需要知识积累的。因此,大学生迫切需要的是好好积累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沉住气好好学习,为成功做好准备。

3.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从小到大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他们只能“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知识,他们不敢反抗,不敢质疑,只能听从。从小就规规矩矩的教育方式,直接毁灭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别谈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了。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创新的精神,而只是一味根据以往的经验、惯例来解决多变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学生永远只能碌碌无为。

由上可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而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就必须首先创新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创新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内在还是外在都是极其受益的。

三、以校园文化创新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

一个好的文化环境能够造就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校园作为校园精神、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竞争有序、多元文化的学习氛围,这种学习氛围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创新校园文化的建设,各个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时代精神与传统精华文化相结合,创造新型的校园文化。随着时代的转换,时代精神也发生着相应变化,校园文化只有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与时代共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当被摒弃,应在保有传统的优秀的校园文化,并以其为根本的同时,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只有这样具有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才能吸引莘莘学子,也只有在这样的文化下成长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创新高校管理体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一件易事,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社团活动的开展状况、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

第一,引入西方新思想、新文化。不可否认,西方有许多优秀的思想文化值得学习,并且通过引进外国先进文化与我国文化进行融合能够创新目前所没有的校园文化,两种文化的撞击必能产生灿烂的火花。具体的做法是高校可以与外国学校相合作,双方互派学生交流、学习。除此之外,各个高校还可以互派老师进行教学、交流,或者是互购书籍,最好是图书馆共用等等。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创新本校的文化,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各个高校应当为学生开设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空有系统理论,却无半点实践经验,那么他就称不上人才,更不能有所作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就是这个学生对想要创新的东西感兴趣。因此,学校应该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只有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有动力去研究、去探索、去创新,此外学生也可以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内在的潜力,从而打开新的创新面,激发自身创新的能力,实践活动以及社团活动的开展,弥漫学生浓浓的朝气蓬勃与奋斗的气息,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第三,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学校的建筑上,学校应该建设一些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的建筑,如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孔子雕像应该建在教学楼下,图书馆的建设风格与规模都要有所讲究,这些涉及教学的建筑及设备都应该展现出内在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气质。这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熏陶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校应当制定相关制度,严禁修行不够的学生出校创业。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学校要特别对待,加强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不仅不会扼杀学生的创业兴趣,还能对学生的创业进行指导,使学生不至于走弯路。对于修行不够、专业知识还没有掌握的学生,学校应当制止他们盲目创业;而对于修行已足,可以开始创业的学生,学校应当对他们进行帮助,不管是资金,还是在知识上,都应该由专门的老师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最好能够设立一个创业学院,方便创业的学生潜心学习研究。

四、结论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里,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由此可见,各个教育单位所肩负的使命会越来越沉重,他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人才,更是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本文从各方面对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有助于高校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高校培养出新型的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邱级胜,李立琼.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