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理论应用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系统科学理论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案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高校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1.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系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课,它可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或财经类专业设置为限选课或任选课,是信息管理类专业及企业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信息管理类的学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要求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通过该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最新的思想、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关于“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后流传于欧美和其他国家,多用于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与我国传统的填充式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启发性、应用性以及实践性,被认为是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而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被称为案例教学法呢?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举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案例案例教学法[2]是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案例,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它强调以学生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以得出结论。
案例教学与教学中使用的举例说明都是要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说明道理,但二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方面是教学中二者的地位不同,案例教学中案例占中心地位,要求案例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和启发性,以促进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居次要地位,很多时候都只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形象的事例、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是二者的进行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锻炼的一种手段,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主要地位;而举例说明则是教师讲解问题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3]。
3.关于“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4]:
3.1《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性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与人类生产活动始终相伴存在,并不是在有了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后才出现的,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一个不能没有的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依据于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们首先走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计算机的应用这一认识误区,让学生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管理手段的改革带来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演变,了解今天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如何处理管理与技术、组织与业务、作业与决策。这就需要结合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其中的理论横跨多个学科,在教学中必须对这些理论进行一定深度的讲解,否则学生对理论认识不清,会感觉管理信息系统很空很大,将导致学生无法把控课程的学习。
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性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与《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类似,都讲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但是前者是基于生产管理问题,以针对实践问题的逻辑建模为主要内容的,其关键是对业务进行建模,注重生产管理特性,而《软件工程》更注重软件开发的普遍方法和工程特性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更侧重系统的开发分析与设计流程分析。
所以,《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要求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个具体的生产管理问题应用组织结构图、业务功能一览表、组织/业务矩阵、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E-R图、U/C矩阵、HIPO图等分析和设计工具,清晰地表明业务的信息流特征,并构造相应的信息系统。为此,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要不断深化实习项目作业,安排学生进行企业信息系统案例设计,最好能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做实际调查,注重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进行基于生产、销售、会计等业务系统的综合实习,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环节深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5]。
4.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对这门课的教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能够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体系理论,特别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下,提高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4.1《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常用的案例类型
篇2
系统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古代人类的社会实践经验,自人类有生产活动以来,就无时无刻不在同自然系统打交道;在人类知道系统科学之前,就已经在进行辨证的系统思维了;我国古代的农事、医药、天文、工程等方面的成就,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朴素系统科学思想的自发应用。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结构体系中的系统科学,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总结概括已有科学技术分支并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提出和创立的。他从三个层次概括了建立系统科学的重要意义,一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指导;二是为工程技术直接提供理论基础;三是在技术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概括为认识、揭示客观事物规律的基本理论。系统科学的学科结构包括一门基础科学,即系统学;三门技术科学,即控制论、运筹学和信息论;以及一门工程技术,即系统工程。总体而言,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十分广泛,从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到研究人类社会活动规律的社会科学,只要具有系统的特点,均可作为研究对象。
2中医理论与系统科学理论的契合点
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总体,其共性特点可以概括为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而中医学理论具有强调整体观念、遵循阴阳五行规律、重视脏腑经络联系等特点;因此,体现我国古代医疗实践经验和规律的中医学完全具备系统的特点,可以成为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就理论实质而言,两者亦十分相似。
首先,就系统的整体性而言,是指系统具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功能,即“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构成,各部分有机配合,共同实现人的形体完整和功能正常。并且,人体还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构成一个系统,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其次,系统的关联性,是指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系统和其环境之间具有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且这种系统的关联性决定了系统整体性的存在。不难理解,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都不是独立的,比如脾与肝虽功能各异,但相互影响,情志不遂,肝气郁滞乘脾,形成肝郁脾虚证,就是很好的例证。人体中的气、血、津液等物质可以将各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联系、促进和滋生,共同决定人体的整体功能水平。
再次,系统具有动态性和有序性的特征。动态性是从时间的维度来观察系统,其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变化,不存在绝对的静态;而有序性则是系统关联性在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结构层次,以及动态性在时间上所表现出来的演化方向,使得系统具有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有序性质。总结起来,即是系统的整体和各个部分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这种运动越是有序,其组织化程度也就越高。人体的生理功能变化和病理演变过程都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性和有序性的特征。比如,中医理论中有“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人体的动态特性。而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人体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则是人体有序性的真实反映。
最后,系统的预决性表现为系统的有序性能够使其自动导向它的终极状态,这一特性在生命和生物系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生理学中的正反馈概念,就是对人体系统这一特点的真实反映。不仅如此,人体的预决性在中医学理论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比如"久病入络"的理论,就描述了人体久病必然导致病邪逐步由外向里,由浅入深,最终导致络脉损坏、脏腑衰竭的病理变化规律。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到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六、七情致病理论,以及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过程,这些都无不强调了人体的整体观和人体与环境、社会的整体观,也就是系统的观点。因此,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开展中医学的结构化和规律性研究是可能的。前面提到,医案是中医名家临床经验的结晶,是传承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理论的重要载体;因此,医案的系统研究就是应用系统科学开展中医研究的重要内容。系统科学理论的引入,使我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透过极其复杂的医案信息表达,把握中医辨证论治的总体发展变化趋势,以及医案中各要素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能够确定宏观的医案结构,并且细致地描述医案中各信息的发生规律;因此,系统科学思想为中医医案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3展望
篇3
关键词:系统科学理论 连锁经营
系统科学理论对复杂系统运行规律的诠释
(一)系统科学理论强调复杂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科学认为,整体大于其孤立部分的总和。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其组成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时所没有的新性质,从而揭示了宏观的整体规律。因此,只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系统。系统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整体性。一个机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具有系统的固有特征:各种要素由于机制的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整合,所形成的整体功能一般而言应大于或优于整合之前单个主体功能简单相加之和。在一个连锁经营企业组织中,每个成员、单位都是一个行为主体。这些行为主体具有自主判断和行为的能力、与其他主体之间交互(信息和物质)的能力、对环境适应的能力,并且具有相互依赖性,还能根据其他行为主体的行为以及环境变化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规则,以便与整个组织和环境相适应,由此形成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局面。
(二)复杂系统的演化具有不确定性
系统科学理论认为系统演化的规律具有确定性,但是演化的结果却是随机的,即系统确定性下的内在随机性,即系统的演化是混沌(chaos)的。连锁经营企业作为具有外在随机性的复杂经济系统,系统的演化规则每时每刻都不确定,虽然结构是确定的,短期行为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而长期行为却变得不规则,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会导致系统的运行轨迹出现巨大的偏差,蝴蝶效应会在系统的发展变化中充分体现。混沌系统对初值的敏感性对传统的建立在理性计划、预测基础上的管理模式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传统模式在进行预测与决策时总是先根据过去的经验、情况总结一些规律,然后提炼出模型,或者再编成程序输入计算机,然后就企图一劳永逸地向其输入数据来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对市场走向进行决策。尽管其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预测尽可能的精确,结果却造成了一些管理人员过分地依赖模型,并以精确地分析形势来进行决策,在预测与决策中却抛弃了凭直觉进行决策的艺术而走向纯理性的极端化。实际上,原因与结果之间是非线性(nonlinear)变化的,一个大的原因可能只产生一个小的结果,而一个小的原因可能会有一个大的结果;相似的原因不见得有相似的结果。因此,根据以往发展的趋势推测未来和做出长期的计划、预测是不可靠的。
(三)复杂系统的结构具有分形特征
复杂系统是一个混沌体,有混沌就有分形,只是混沌强调动力学过程,而分形强调几何结构。连锁企业是一个多层次结构的系统,每个层次尽管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整体与部分间却存在着结构、功能、理念的自相似关系, 无论是在思想观念的突破上,还是在科学方法论的建树上,分形几何学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创新的一个突破口。
系统科学理论对连锁经营的启示
(一)在统一中求变化
连锁经营,是指在流通领域中,若干同业商店以统一的店名、统一的标志、统一的经营方式、统一的管理手段连接起来,共同进货、分散销售,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实质是把现代化的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效益的目的。连锁企业分店数量多,位置分散,面对的顾客需求和偏好存在诸多差异,我们既要充分重视连锁经营统一的特色,更要考虑统一的模式如何与本地的特色结合,系统理论认为一个完美的系统应该是多层次、多种模式共融,这样更容易产生新的元素,一个系统具有丰富复杂的模式,才能够抵御外部的变化,更好适应外部力量的冲击,比如,餐饮连锁的经营模式在南方和在北方就应该有所不同,在北方应该体现大气豪迈的风格,而在南方则可以追求品质的精细,特别是注意当地特色菜的发扬光大,以及当地饮食习惯,体现出一地一风格的丰富内涵。这样餐饮连锁自身的品牌中融入当地新的基因,才能在新的地方立足。同时自身也得到提升,变得强大。
(二)紧跟市场突变的节奏
连锁分店的数量迅猛增加,面对复杂的管理问题,传统的管理,首先是将这些动态复杂的问题近似为静态问题,然后再将非线性近似转化为线性问题,按照经验制定出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依靠信息系统(systcm)实现标准管理,这种看似很“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却被发现,店长们常常沉醉于周密的计划,甚至被事先制定的章程条款束缚了手脚,以至于无所作为。现有连锁经营的管理过程中,常常根据对市场的预测来指导计划,而对市场的预测又建立在对顾客、分店、地域、潮流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基础上,当我们瞻前顾后,自认为已经接近百分之百地确定了所作出的预测、计划是正确的时候,商机却稍纵即逝,可能由此产生的决策往往与实际情况错位或时间上滞后,甚至已经完全过时了。依赖计划、抱着计划不放,并一成不变严格执行,是没有出路的。
系统理论告诉我们系统演化具有确定性下的内在随机性,是混沌的。即使同样的系统,尽可能同样的内、外条件,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也会导致系统的运行轨迹出现巨大的偏差(蝴蝶效应),事实上要保持初始条件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比如,连锁经营每个分店的地理位置、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规模、口碑、工作质量等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的),因此系统运行有可能出现连锁分店经营千差万别的结果,完全脱离预先的周密的设计。这种情况在连锁企业系统中大量存在,比如连锁分店的人员结构、管理程序及营业模式都没有大的改变,而仅仅一个微不足道的企业行为(瑕疵)就会导致连锁企业巨大的损失,甚至走向衰败。这是因为系统在发展演化的进程中,这些企业行为可以看作系统演化的分岔参数(bifurcation parameter),行为产生的时刻就是演化进程的分岔点,分岔点前后系统将向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出现不可预料的状态。因此对于优秀的管理者来说,就是要找到并控制这些作为“关键因子”的企业行为 (分岔参数)。引导演化进程向有利的方向分叉。如果管理者按照制定好的规则程序办事,把精力分散到各个细节,看似面面俱到,却有可能忽略了最重要的“关键因子”,比如:员工在企业受到的关注度、各分店企业的薪酬标准以及顾客是否得到个性化照顾等,“关键因子”的确定没有现成的公式,也不能靠逻辑推理产生,它们往往需要凭经验与直觉来感悟。
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确定性管理,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管理者与被管理的对象都是人,人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系统,人的思维具有非理性的一面,比如情感、心理作用以及思想等等。而这正是经典的科学管理理论所忽视的。实际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不清楚、不确定情况,从而导致了确定性管理在很多情况下无能为力。因此需要考虑人的思维的非线性、非逻辑、非理性等特性,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在管理过程中循规蹈矩机械的、逻辑的执行作业程序是没有出路的,因为它无法使我们的思维系统跃升到远离平衡的状态,而打破常规,超越固有的思维定势。开放的交流、广泛的联系才会使管理者思维系统产生突变,引领连锁企业的飞跃。
(三)构建丰富的管理模式
20世纪70年代“分形”一词已为人们熟识,并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理论提出:物质世界的整体和局部存在着相似性,局部包含了整体的全部信息,而整体就是局部特点的写照。我们所处的世界从宇宙天体到身边的万事万物,从物质的形态到微观粒子,形成了一个无限层次、精细万千的结构。整个宇宙就是一棵浩大的分形树。无论是物质的结构,还是事物的进程无一不充满了整体与局部的相似性,连锁经营企业由众多层次的分支机构组成,我们不难发现分支机构与整个企业系统的相似性,以及分支机构之间的相似性,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行的管理办法,比如,可以在连锁分店搞试点,将其成功的模式推广到整个系统的其他店面,而局部出现的问题也为整体发出了预警。一个店面就是整个企业的缩影,甚至一页宣传资料、一句迎宾词就包含了企业的内在基因,小小的载体可以反映企业的理念、精神、效率、风气等内在形象。因此有效的管理要求我们从小处做好,如果每一个细节都完善了,整体就是一个优秀的分形体,许多看似无形的东西如形象、声誉、广告、服务等,却是连锁系统最重要的引擎和粘合剂。
(四)连锁经营的企业文化应不断创新
如果一个品牌没有文化的支持,无异于失去了存在的灵魂,伟大的品牌之所以伟大,因为它是一种让顾客可以奉为终生的品牌信仰。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对于连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凝聚、协调、约束、塑造形象等作用,而创新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怎样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创新,充满活力呢?系统科学认为一个封闭的系统,熵(混乱度)是不断增加的,当熵达到了最大值就意味着能量的耗尽、系统的毁坏。对于连锁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客源的流失、员工的懈怠、企业的衰败。所以开放、交流是企业创新的关键,这是因为开放的系统能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人员、资金的交流,交流融合过程中系统内信息量增大,负熵增加,有序程度升高,开放的企业是充满活力的。
理论研究者结合中国连锁经营具体实践,提出连锁经营各种管理系统共用的基本原则―3S原则:简单化(Simplification)、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专业化或专家化(Specialization),从系统观的角度看,简单化就是让连锁经营的结构扁平化,简化机构间交流的繁杂流程,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部门和机构、裁减人员,使企业的决策层和员工间的交流更直接,组织变得灵活,敏捷,富有柔性;标准化就是规范连锁企业机构间、人员间交流的方式流程使其便于联系、方便操作;专业化或专家化,则是鼓励企业或个人在某方面努力追求卓越,充分体现其个性,倡导企业员工绝不追随他人的企业精神。所以3S原则的效果就是促使机构的上下层间、分支机构间、员工之间管理理念、即时信息充分融合交流,连锁企业本来就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这里提到的开放交流是指管理模式和思想观念层面上的开放。管理者应该避免企业处于封闭的状态,不断为企业引进新的人员、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并且利用包括电子网络的各种现代媒体渠道促进员工与外界的交流和融合,这样更容易产生新的商业理念、新的销售渠道、新的商品、新促销模式,为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促使企业在不断的突变创新过程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后强,汪富泉,张国祺.分形理论对科学思维的影响.系统辨证学学报,1993(3)
2.张建辉.混沌理论对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启示.商业时代,2011(32)
3.张铁山.混沌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3)
4.布鲁纳.教育过程[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篇4
关键词: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系统动力学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并且需求趋向多元化,但是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仍存在很多的不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人们往大医院扎堆的现象仍然很严重,医保不能合并,大病医疗问题,仍然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整体上分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研究。
卫生服务系统是一类具有多变量、多回路和非线性的反馈系统,组成部分之间因果关系复杂,并且内部运行机理复杂目前尚未清楚,需要我们用动态的长期的观点研究,而系统动力学是一门研究系统反馈结构与行为的学科,擅长处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问题,和一些数据不足的社会系统问题。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单元应保证三个基本要素:一是系统构建科学,二是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合理,三是机构与制度适应所处的外部环境,而系统结构是关键因素[1]。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山东省城市医疗机构,一般包括县级以上卫生部门所属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2研究方法
参考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模型,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系统中现有问题,形成理论框架,界定主要因素,划定卫生资源配置系统边界,研究系统内主要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利用系统动力学的特点进行动态研究,构建出系统行为反馈结构,形成系统因果关系图。将可以量化的指标进行筛选区分出研究该系统的变量、辅助变量、常量和流量绘制系统流图。将流图通过软件模型化,设置模型初始值,构建模型变量间函数关系,进行卫生资源配置系统模型模拟,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将模型输出结果与真实值对比检验模型真实性同时对敏感性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提高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卫生服务系统模型的一些参数和结构,模拟政策实施的效果,对政策的实施起到模拟仿真和评估的作用。本文使用美国Ventana公司编制的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PLE进行模型处理。
1.3研究步骤
建模的步骤包含的问题和使用的主要工具
1.明确问题,确定系统的边界选择问题,关键变量,时限,参考模式
2.提出动态假说现有的理论解释,聚焦于系统的内部,绘图(包括系统边界图、子系统图、因果回路图、存量流量图、政策结构图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工具)
3.写方程明确决策规则,确定参数、行为关系和初始化条件,测试目标和边界的一致性
4.测试与参考模式比较,极端条件下的强壮性分析,灵敏度,其他测试
5.政策设计与评估具体化方案,设计政策,“如果-则”分析,灵敏度分析,政策的耦合性
[2]
2.模型建立
2.1建模目的
针对山东省医疗服务系统在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及卫生服务供给和利用两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各因素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果反馈关系,研究影响我省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发展的因素,结合历史数据对未来山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然后提出对策建议。
2.2系统边界
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是一个动态复杂反馈系统,它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些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构成因果关系。其中人口包括人口数量、出生率、死亡率、人群患病率等。经济包括卫生服务投入与产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等。社会包括医疗保险政策、医疗保障政策。
3.结论
3.1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优点
与经济计量建模方法不同、,系统动力学建模以信息反馈原理为基础,可以有效模拟系统未来的行为,解决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和方向性为题,因此非常。适用于广泛存在多重反馈,结构,而难于进行数据观测的复杂系统的仿真和模拟[3]。系统动力学模型是一种直接反映因果机制的模型,它不以准确估计系统参数为目的,强调系统动态变化中的行为内生,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关系的辩证观点[4]。系统动力学是系统科学理论与计算机仿真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许多学科领域已经有了不少运用辅助软件建模的成功实例,使用软件辅助建模,使建模过程直观化,模型结构调整方便。
3.2研究的意义
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系统科学理论结合丰富了系统科学理论的应用领域,国内外关于医疗卫生服务的研究多是定性或者从某一局部进行的,很少利用系统动力学从系统的角度整体研究医疗卫生服务的内部结构,因此将系统动力学与医疗卫生服务结合也丰富了医疗卫生服务的研究方法。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进行政策模拟,通过对系统结构、相关制度、卫生政策与外部环境等的模拟研究,获得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动态行为特征与内部运行机制,发现系统结构问题的根源和作用机制,提出解决系统结构问题的政策建议。(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鹭鹭,陈群平等.卫生资源配置系统性分析[J].医院管理杂志,2003,10(6)
[2] 钟永光,贾晓菁,钱颖等.系统动力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0-21
篇5
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主体复杂多样,系统内
部纷繁变化,还体现在与教育系统息息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上。因此,研究教育有必要从复杂性的视角来审视。复杂科学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复杂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简称“老三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简称“新三论”),以及相变论、混沌论、超循环论等其它新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是研究和揭示复杂系统的有关特性,如非线性、混沌、突现、自组织、非还原性等。[1]正是基于对教育系统复杂性的认识,人们提出将复杂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到教育系统的研究中,从复杂性角度来理解教育系统及其复杂性,转变学习概念,重新设计与复杂性相适应的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从复杂系统中涌现出的新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最终达到增强教育系统效能的目的。
物理学中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提出了解决复杂自然系统的理论、方法,为统一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建立系统科学准备了材料。物理学以前讨论的系统是可逆的、退化的,牛顿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判定了系统的演化方向和特点。这类自然系统的演化方向与生物界、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发展、进化等演变现象相矛盾,人们无法用统一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I.Prigogine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状态时,由于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可以形成某种有序结构。在自然界的物理、化学系统中可以发现存在着与生物学一样的进化现象,并可以利用耗散结构来统一讨论。H.Haken提出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的相变是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协调作用的结果。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教授在80年代提出了系统科学体系的框架,分析了在不同层次上的学科内容,提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使系统科学走上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讨论问题,这就可以站得更高,对问题分析得更深入。对这些复杂系统的分析不仅是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同时在研究中所采用的新的方法,所得到的新的结论也会丰富系统理论本身的内容,使系统理论真正成为解决复杂系统演化的理论。[2]
二、系统科学方法指导教育技术,以实现最优化
系统科学理论“老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突变
论、协同论)为许多学科包括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系统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系统科学方法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综合性、有效性、定量化和最优化。其中最优化体现了系统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它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为系统确定出优化目标,运用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级分成不同等级和层次,在动态中协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总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最优。
教育技术(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方法为核心展开全部教育实践的,即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教育最优化是指一定的条件下,在同样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最优化标准有两个:一是最大效果;二是最少时间。用最少时间得到最大效果是教育技术所追求的目标。
如前所述,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任何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都能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系统可从原有的熵增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空和功能方面的远离平衡的有序状态,即形成一种组织化和有序化的耗散结构。孤立的系统只能出现负熵,最终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3]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还根深蒂固,必须以和谐的方式从教育系统的外部引入负熵,营造开放的教育环境,促进系统内部长期积累的熵增的逐渐减少,通过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教育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进行。教育技术可以实现以上转变。教育技术具有开放性和旺盛的科学活力,它与全新的认知理念同步发展,并及时把相关科学和高新技术引入到教育系统中,促进人们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使教育领域成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创新人才的基地。
开放是系统减少熵增和内耗的调节剂,开放使系统不断更新,也使系统获得良性循环的保证。系统要达到开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开放和交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相互开放和互动。开放的本质是系统吐故纳新,教育技术的灵魂是整合,它意味着教育对各个学科的开放,接纳和综合。[3]
教育技术具有开放的显著特征:(1)开放的教育观念学会学习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培养每个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了教育技术的开放性,教育技术实现了教育理念的全面开放。(2)开放的教育对象从教育走出校园,面对社会每个公民,面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可以按学习者的需求,构建教育环境。(3)开放的学习重视学习的过程,从学习方式的单一化向多样化开放,如集体学习,个别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传统的认知方式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而电子学习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模式,激发了认知潜能。(4)开放的学习能力从重知识的获取能力到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人的信息素养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强调个人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的能力。(5)开放的信息资源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视频会议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把全世界的信息资源通过文本、视频、音频、动画、数据等传播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让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三、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构成,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系统
的优化设计。教育技术的核心问题是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应摆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实践的核心位置,这是因为教学设计不仅构成教学开发与应用的前提,更直接影响到开发与应用的质量。人们获取学习信息或学习资源的手段、环境及学习目的都发生着变化,因此,教学设计处于变化之中。传统的系统理论研究教学设计具有一些局限性,如教学设计的线性、确定性、封闭性和负反馈性等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教学实际有一定的距离。[4]20世纪90年代以来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等多种学科领域的研究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
(一)阐释学与教学设计
阐释学(Hermeneutics)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从广义来说,它是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阐释包括两个基本的意思:一是使隐藏的意义显现出来,二是使不清楚的意义变得清楚。“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通过阐释学原理的应用,在解释者对世界所熟知的意义和世界拥有的某种未知的意义之间架起一道理解的桥梁,缩短二者之间隔阂的距离。”[4]在阐释学发展过程中,有关学家研究总结出以下法则和原理:正确理解文本意义的法则。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创造性的心里过程。(1)历史性原则——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条件理解文本的意义。(2)整体性原则——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每个词语的意义。(3)代入性原则——进入作者创造时的情景,重新体会其原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所学内容获得正确的理解,或者帮助学习者对所学内容阐发个性化的意义。根据学习者的理解过程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理解,教学便有“建构”的意义。阐释学为教学设计思维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视角,对教学设计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没有学习者的理解活动,理解不可能产生。学习的产生在于学习者能参与到理解的活动之中。阐释学认为,当理解者与文本以共同的观点融合在一起时,理解便产生了。(2)背诵不等于理解。以促进理解为目标的教学,应当关注文本创作者和解释者所处的不同文化或社会情境。文本的理解不是通过文本的背诵而获得,而是通过解释者的阐释。(3)教学不要奢望某种统一的意义理解或学习结果预定。理解并不是一种僵硬的过程,它涉及所处时代的社会和历史的影响。要从一个群体中期待一种可信的、客观的学习结果预定,是不可能的。(4)学习是一种个别化的社会性的活动。每个对话/交流都是不同的,忽视这一现象将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错误地判断学习者理解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运用阐释学原理为教学设计寻求一种解决方案,意味着我们在为学习者深化某一问题的理解寻求方法。教学设计的思维和操作可以沿着以下原则展开:(1)利用理解的空白,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表现他们个人化意义的理解。这种处理理解“空白”的活动,是基于阐释学的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学习者在对待理解“空白”的问题上,要求表现个人化的解释/意义生成。教学设计就是要为学习者对文本形成个人化的意义创造/组合大量的机会。例如,为学习者提供开放性问题的课堂讨论练习,就有利于学习者展现个人化的反应和发展学习者的个人化意义。(2)多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理解主题内容时,都会带着自身的偏见和切身的利益。这就意味着在学习课程内容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引发讨论的问题,来发展学习者的主观性意义。(3)为了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学应当在“文本创作时代”与“理解者所处时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在任何一种学习活动之中,学习者都会把其自身的时代和文化代入其中,对意义的解释产生影响。
(二)模糊逻辑与教学设计
模糊逻辑(Fuzzylogic)是美国工程师LotfiZadeh(1965)提出的一个概念。模糊逻辑对传统逻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逻辑假设是:人的思想是精神的,人们在思维中所用的概念、命题的意义都是精神的,人们在思维中所用的概念、命题的意义都是精确的。它以命题的二值性为基础,以排中律为基本原则之一。因此,传统的逻辑所遵循的是二值性原则和排中原则。一个命题或者是真的,或者世界假的,并且一个及其否定必有一真。而模糊逻辑却与概念、命题意义的不精确性相一致,它推理的结论并不严格依据前提。模糊逻辑的出现,为解决复杂性、交叉性的问题开拓了道路。
模糊逻辑对教学设计的启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模糊逻辑理论对教学设计中的需求分析和评价具有启示意义。这些分析在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中居核心地位。从模糊逻辑理论的角度来看,在理念与行为只常常存在一种或然的、非线性的关系。因此,运用模糊逻辑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更能有效地解释行为。(2)模糊逻辑理论对认识/处理学习者的感知问题更为有效。学习者对自身能力的感知及自信心,与学习者获得好成绩同样重要。(3)运用模糊逻辑超越决定论的思维和设计方法,在评价“现实生活”的问题方面显得更为有效。[4]世界并非是黑白两极的,而是绚丽多彩的。
(三)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
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数学与物理学的混沌理论,与相对论、量子理论并誉为20世纪的三大科学革命理论。混沌理论的产生始于量子物理学不满牛顿机械决定论对物理现象的解释。牛顿物理学认为宇宙中的每种实践都是有序的、规则的并可以预测的。量子物理学认为宇宙并非是一个巨大的、事先决定的存在,所有的物理现象都是不可决定的,也是不可预测的。这种非决定论为解释世界的混沌现象提供了认识/研究途径。所谓“混沌”,是指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性与无序性、复杂性、不平衡性、多样性、非线性及不稳定性的存在。理解混沌,应当注意两点:第一,混沌系统中隐藏无序;第二,混沌是存在于无序中的有序模式。理解混沌理论要把握以下三个关键概念:
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Sensitivedependenceoninitialconditions):一个系统中的混沌是指系统内初始条件的小变化会引发后续的大变化。这也常被称为“蝴蝶效应(ButterflyEffect)”。混沌系统对其初始条件的异常敏感性说明,最初状态的轻微变化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当一个系统的初始条件不清楚或不确定时,我们是不可能预测到会发生什么结果的。
2.分形(Fractals):分形理论创始人是美籍法国数学家B.Mandebrot.fractal,本意是不规则的、破碎的、分数的。用此来描述自然界中传统几何学所不能描述的一大类复杂无规则的几何对象。例如,弯弯曲曲的海岸线、起伏不平的山脉、令人眼花缭乱的满天繁星等。它们的特点是极不规则或极不平滑。直观而粗略地说,这些对象都是分形。分形,意指系统在不同标度下具有自相似性质。由于系统特征具有跨尺度的重复性,所以可产生出具有两个普通特征:第一,它们自始至终都是不规则的;第二,在不同的尺度上不规则程度却是一个常量。
3.奇异吸引子(StrangeAttractors):吸引子是系统被吸引并最终固定于某一状态的性态。而奇异吸引子则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了不可预测性。
混沌理论对分析学习系统提供了另一种科学视角,对我们在分析教学系统中常用的决定论科学方法提出了质疑。(1)如生物学系统一样,教学系统也是充满了混沌。传统的教学设计原则和假设在两个方面与混沌理论相抵触:一是教学系统的决定主义假设;二是学习者和学习过程是可预测的。(2)混沌理论挑战传统教学设计中的线性教学程序——设计者或教学者认为只要按照预定的教学程序,对学习者施加干预/影响,就可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但事实上,预成的线性教学设计很容易被教学中的混沌实践所颠覆,导致教学过程难以预测,难以单靠线性的操作程序来控制教学过程,并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混沌理论认为教学设计必须认真考虑学习过程。学习的信息处理模式通常在本质上把学习描述为一种线性过程(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绩效)。但是,学习的发生过程是学习者个体差异以一种混沌的形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4)走向重视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处理教学系统设计/实施混沌理论的最有效方法是:帮助学习者学会反思其学习活动,发展其元认知意识,提高其元认知/反思水平。发展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是一种帮助它们处理复杂现实世界问题的方法/途径。元认知是指关于我们如何人感知、记忆、思考和行动的知识。掌握这些过程并在学习中及时应用,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效。(5)情感与混沌。在学习中处理混沌现象最有力的促进因素要靠人类的情感。已有的情商研究表明,经常性的情感挫折或情绪波动会影响个体的智力水平,损害/削弱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自我意识是情商的关键性能力。了解和控制个人的自我意识,对于成功做出决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就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情形来看,以上这些研究还未完全体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但是,积极地吸纳各种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适应时展和健全自身发展,却是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31029/303496.shtml
[2]姜璐.系统科学之窗./chistory/xtno3.htm
[3]朱式庆.以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教育技术学的开放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4]钟志贤.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2).
篇6
关键词:投资控制系统科学全生命周期管理
上海XX商城二期是一个集商办、商住、民用住宅为一体的的综合性民用建筑工程,兴建20幢18层高的住宅楼和19幢联体别墅,总建筑面积约140,000平方米,XX商城二期工程在整个项目投资控制过程中,因为悉心熟悉和贯彻运用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项目摒弃了一般房产投资开发企业“结算价格高于成本测算价格”的弊病。XX商城二期工程的投资控制是一个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涉及到与投资相关的各个要素,由甲方、监理、设计、施工、设备供应商和材料供应商、银行及政府主管部门等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XX商城二期工程投资控制的实践,是系统科学和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思想等理论在实践中运用较为成功的结果。
1系统科学理论的运用是XX商城二期工程投资控制的基本指导思想
1.1按照“四位一体”的投资控制理念,对XX商城二期工程投资实行综合控制
工程投资的控制不是对投资的单一控制,投资只是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中的要素之一,它与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其他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XX商城二期项目按照“四位一体”的投资控制理念,对投资进行了统筹考虑,综合平衡。XX商城二期工程“四位一体”的控制理念见图1所示。
从图示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质量、安全、进度、造价是紧紧围绕效益展开的,而具备了质量、安全、进度和造价的项目前提条件,才能进行项目的管理决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产生隐患,进而影响甚至减少项目的预期收益,这四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开来的。
XX商城二期项目按照“四位一体”的投资控制理念,对投资进行了统筹考虑,综合平衡,将二期工程的投资总额控制在了限额设计范围之内。
1.2XX商城二期工程投资控制系统是一个定值控制与随动控制相结合,顺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多级递阶控制系统
XX商城二期工程投资控制系统是一个定值控制与随动控制相结合,顺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多级递阶控制系统。
XX商城二期工程结合顺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即提供信息流通的双向通道进行投资控制。例如在进行管网施工和室外总体工程中发现,众安路道路、六灶港河浜、综合管线的总体走向和高程与设计不符,现场实际情况的信息首先由施工方提出,经监理方和甲方会签后送达设计方,设计方在做出设计修改的同时会将该变更产生的投资变化信息反馈给甲方和监理方,由甲方最后决策是否采用该项变更,这就是一个顺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多级递阶控制过程。
2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的应用避免了对投资的割裂控制
XX商城的投资控制贯穿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跨越决策、实施和运营阶段三个阶段,避免了对投资的割裂控制。
2.1决策、设计阶段
在XX商城工程的决策和设计阶段,甲方在建设方案的论证和设计方案的选择方面,充分考虑了建设费用和实用经济美观要求,并分专题进行了详细论证,体现了从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控制投资的思想。
二期工程项目实行的是限额设计,甲方对建设功能面积分配和投资规模作出了明确规定,设计单位没有特别的理由不能突破其限额。同时约定,即使投资额超过既定限额值,设计费总额也不能改变。合理实行限额设计使各专业在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通过层层分解,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也同时实现了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
2.2实施阶段
在投资控制方面,本项目注重管理创新。
第一个管理创新是综合审核方法快速编制投资成本。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40,000平方米,由于施工面积大,工期紧,施工队伍多,施工中设计变更多。如果组织多名预算编制人员分摊量进行编制,预算编制人员受其所处位置不同,对图纸理解的深度、观点、方法、水平各异,原本结构相同、建筑形式相同的工程,出自不同人员之手,会产生预算结果上下浮动很大的不利情况;如果安排一名专职预算编制人员编制,也会出现时间长、前后不衔接、不一致的情况,给审价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本项目中采取了项目归纳的综合审核方法,即根据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建筑风格、有无地下室等分别归类,并挑选有代表性的工程为主审对象,将其他特殊情况剔除。通过深入施工现场调研,核定新材料、新工艺的分项定额,对工程使用的材料,深入市场调研摸清底价,进而编制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预算,确定一个统一的价格标准。在此基础上,将其他工程按不同结构形式计算出建筑面积,计算出有代表性的工程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代入统一的价格标准。再将剔除的特殊情况部分,按实际计算出价格。汇总在一起,形成比较统一的预算价格。采取该项方法使得甲方节约了大量时间,获得了较为准确的成本数据,为甲方支付进度款提供了参考。
第二个管理创新是制订出审核设计变更的程序和制度,做到设计变更及其增加价款的控制。1、设计变更程序。首先要求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需经监理工程师审核,且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实行三级责任制。“三级”分别是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工程量审核,监理方造价工程师负责定额单价和取费的审核,总监最后审核签字。三级责任制完成后,再送到甲方审核。2、对变更价款申报表的内容提出明确要求。不仅要求施工单位申报变更以后的工作量和预算,又要申报变更以前的工作量和原预算。如此要求的目的是使价款申报表简单和一目了然,便于进行工程量分析对比,得出净增(减)价款,也便于和原合同价款进行对比。3、对变更价款单的附件提出明确要求。制度要求附件必须是有效性文件,即经过监理工程师和甲方代表签发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联系单、技术核定单等。之所以如此重视附件,因为核查审计人员不一定都是当时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他们不清楚为什么要变更,只有从这些原始的变更单、联系单进行核实或审计。经实践证明,这种作法是切实可行和有效果的。
第三个管理创新是工程签证的规范化、有效性及审核的严格性。签证事项必须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甲方项目经理流转分别签认。首先应签明事件发生的原始情况,其次表达要清晰具体。工作量签证,必须注明签证的原因。对签证的审核主要是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及工程情况,做到实事求是。有的签证虽是事实,但根据合同及定额规定,有已包含在开办费里的,有的已包括在合同单价或总价内,有的已包括在定额的取费里,就不能再次计取,否则就是重复计算了。
2.3运营阶段
XX商城二期因为是一个商住两用的综合性物业,因此作好建设和运营的无缝交接,将达到预售条件的房产进行公开发售,并将此销售收入用于归还工程的借款,以降低XX商城的筹资成本。另外,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市场信息,做好XX商城二期专业品牌市场的推介和招商,以实现XX商城全生命周期内的最大收益。
3 结束语
虽然XX商城二期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思想运用于实践,但该项目在投资控制方面仍存在着不足:
1、项目由于投资大、建设任务重、工期紧,建设单位的主要精力在于关注质量、安全、进度及造价的控制上面,往往对建设期间需要考虑的后期销售和招商问题研究得不够充分,造成的商铺的面积分割形态、商铺外形与市场需求不吻合,从而直接导致返工和改建,增加了不必要的投资。例如该项目有两幢的首层商铺和二层商铺原来设计为上下一体销售,投入市场后应者廖廖。后来研究市场后将上下分开独立销售,结果打开了市场销路。这个事情反映出建设和销售的脱节会严重影响投资收益;
2、甲方追求低投入、高产出,寻求运营与管理效能的平衡点,根据自身对项目的商业定位确定经营的价值取向。甲方会对不满意的设计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优化和改造,导致重复施工,修修改改不停歇的局面,增大了投资;
3、配套的综合管网工程大部分都是隐蔽工程,甲方在配套单位进场时间上没有进行重点先后排序,致使同一区域遭遇反复开挖和回填,完工成品难以得到保护,且导致费用的重复发生。
系统科学理论是XX商城投资控制的基本指导思想,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的应用避免了对投资的割裂控制。我们要用全生命周期的观点来看待大型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在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投资控制的内容不同,方法不同,影响程度也不同。总之,在工程投资控制中,作为房产项目投资管理者而言既要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工程师又需要针对项目特点、内容、环境等,动态控制,动态结算,重点预控,切实做好有利于项目资金使用的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40
篇7
1 导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1 导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学习论与教学论
导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和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学会学习就必须懂得现代学习理论,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20世纪中后期科学心理学出现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革命,所进行的研究涉及学生的素质、知识、技能。同时也反省认知和学习动机以及其他人格特征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改革。20世纪80年代之后,科学心理学的这些新发现在我国书刊上做了不少介绍,学者和教师结合实际作了一些应用性的研究,并结合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学习成效。
现代教学论是基于现代学习论的教学论,即基于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如果教师较好地掌握这种教学理论,那么其教学行为就可以建立在现代学习科学的基础上,并较好地运用在这种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学习和教学技术。用现代导学设计理论来武装教师,就会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1.2 导学设计应关注审美教育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导学设计应关注审美教育。1999年,教育部把美育正式写入教育纲要,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美育对人的精神层面影响十分深刻。但事实上很多教师对美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艺术课开不开无所谓,学科的美育渗透也无从谈起。
德育的功能是规范,在规范中对人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升华作用。美育是熏陶、体验、感发。对于人精神层面的深度影响,特别是塑造公民意识,提升道德素养、人生境界方面,美育的功能是独特的。
1.3 导学设计理论应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
导学设计则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本系统的一切活动预作筹划和安排,使其达到最佳的导学效果。系统科学把事物对象放在系统中加以考察,研究整体与部分(要素)、整体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研究系统的成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实现对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的有效控制的方法,以求得整体的把握,获得最佳功能。
2 导学设计的实践思考
2.1 导学设计的概要
导学设计就是依据科学理论,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对导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作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和配置,实现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以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导学设计应该遵循一般的教学设计要求,同时也会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和一般规律。
2.2 导学设计的核心要义
导学设计应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过度设计。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教师按教案设定的目标,在课堂上“培养”“引导”“发展”学生,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教学的目标就达到了,至于学生是否改变了、进步了、提高了则被忽视了。传统的教案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而不是学生学习创造过程。
2.3 把预设与意义建构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预设与意义建构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了使认知者对认识对象加以理解,给予一组适合于自己和团体可接受的意义。这就是认知意义性。教师不能完全替代学生的课前预设,这节课学什么,教什么,重点是什么,还不是教师说了算,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经过自主讨论,自主建构意义,思考学习内容与自己的关联,觉得这节课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哪些是需要教师来导学,有教师来帮助的;这节课应解决什么问题,重点是什么,与学生有什么关联意义。这些都由学生提出来。这是个很大的变革。
但不少教师很不适应。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完成这一探索过程,必须仔细研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推测课堂上种种可能性,每一堂课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设计学案和导学案进行导学活动。其核心就是体验生成,体验互动,体验对学生的尊重。只有经过这样的认知过程,学生才会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3 导学设计的主要规范
3.1 导学设计的理念变革
导学设计的理念变革就是要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转变到互动式教学。这种观念的转变会导致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从传统教学的讲授者、解释者、演示者逐步转化为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尊重学生作为平等一员参与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自由表达的权利;鼓励学生质疑、追问,甚至批评教师和教材的观点;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要做的就是进行必要的引导、点拨、解惑。这就需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的导学设计。
3.2 导学设计方式
根据实践,通常把导学案设计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简明扼要的学案,主要用于学生预习和自主学习;另一类叫导学案,与传统的教案相似,它是经过学生一定反馈后,进行设计的详案,供教师在课堂导学使用。两者既有不同,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3.3 导学案预设的生成
导学案的设计也可称之为预设。预设活动的结果就形成生成。实践表明,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指的是导学设计(可以是教师预设,也可以是学生预设,或是师生共同预设)。课堂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导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期许。预设体现了导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了导学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导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性和效果,又要注重生命体验过程和质量。
篇8
关键词:地理新课程 教学设计 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55
要做好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必须弄清楚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涵义是什么?其理论基础又是什么?所谓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规划地理教学活动流程,以地理新课程理念为内核,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目的,以解决地理教学问题为宗旨,针对不同的地理知识属性、教学环境进行分析,选择不同教学策略,增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而通过有效设计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促进地理新课程的有效落实。所有一切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都可以作为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对一些时下流行的教育理论M行整理、归类,并分析如何运用每种理论来指导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
一、 应用系统理论,整合地理教学因素
系统理论把教学设计也视为一个系统,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系统分析方法论。地理教学系统是由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复合运动系统。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教学系统则良性运行,教学效果才成倍增加。系统科学理论能为地理教学设计提供指导。在地理教学设计中应用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馈原理,能为有效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提供指导,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一)整体原理及对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
整体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运用整体原理指导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设计,要树立全局、整体观念,从地理教学目标制定,到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既要做到明确每个教学因子在教学进程中的作用也要能为每个因子发挥作用提供时间、条件或机会。
(二)有序原理及对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
有序原理认为,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都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事物才能顺利发展。设计教学过程既要符合学生认知的由感性到理性的顺序,还要遵循学科内部逻辑的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教学规律的由地理现象到地理原理的顺序。例如,在讲“三圈环流”前,先回顾“热力环流”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正向迁移。
(三)反馈原理及对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
任何系统只有进行反馈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只有注意教学中的反馈设计,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实行课堂教学方法和环节的及时调控,致使教学低效或无效。地理新课程下教学设计可以通过提问、练习、判图、实验摸拟、制图绘图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反馈;通过设计研究学习、探究学习、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进行“过程与方法”的反馈;通过学生协作能力、表达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的态度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馈。总之,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应体现反馈原理,将课堂反馈作为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来设计,通过反馈改进教学设计,实现有效教学。
二、广采学习理论,达成地理学与教的变革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学者加德纳(H.Gard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系统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个体有着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即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一动觉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九种智能不同的组合方式,使得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只存在哪一方面聪明及怎样聪明问题,对学校教育而言,“学校里没有差生”。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为地理新课改注重学生差异和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差异设计、教学评价差异设计、提问水平层次设计等提供现实指导。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广泛应用于各国课堂教学。其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注重“情境”“认知”“协作”“学习环境”“信息资源”对学习的支撑作用。教师的任务不再是传递与灌输知识,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信念等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倡导合作教学、交互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我们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一方面尽量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另一方面采用真实或逼真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能力;再者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设计“协作学习”情境。例如,在地理事实性知识学习为主的教学中,设计在家乡亲历观察、调查的教学方式;在地理概念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设计和捕捉现实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在地理原理学习中,设计和列举生活中的案例,或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地理成因和规律“可视化”,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提高学生同化知识的能力。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cR.Rogers),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关心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把教学目标看作是学生人格、自我的健全发展,把教学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教师在“非指导性教学”中作为“促进者”,把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经验的形成及生长。它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习者尊严、价值,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交流学习体现自我实现。
地理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进行赏识教育,“鼓励自信心,发现闪光点”,在教学关系上强调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作用。这些理念都蕴涵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我们在进行新课程下地理教学设计时,要因时制宜地把课堂和自然还给学生,特别是针对不同地理知识属性和主题有选择性地设计讨论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等课堂教学方式。例如,设计“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讨论式教学,允许学生自由提问、讨论发表不同观点的见解,鼓励学生奇思异想,教师“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维持某种有益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并接受W生的咨询,适当给予学生帮助。
三、融合地理教学理论促进学生智慧成长
地理教学理论既衍生于通识教学论,又注入了地理学科特性的新鲜血液,是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反映,成为地理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教学设计吸收地理教学理论,能促进学生地理智慧成长。地理教学理论认为,突出人地关系、注重空间关系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鲜明特色,人地关系既是地理教学的核心观念,也是地理教学设计的思想论、方法论。而提出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它包括:
(一)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即地理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能力和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的能力;
(三)“研究”能力,包括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与设计研究探究方案的能力、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地理教学设计应贯彻地理教学的核心观念和培养学生具有地理的核心能力,使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种种表现、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途径,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深受以上三种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不仅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理论使教学设计符合学习规律,教学理论指导了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传播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选用教学媒体的技术。地理新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只有建立在以上三大理论基础之上,才能减少和克服地理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课程・教材・教法2004。
[2]李家清:地理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研究,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年第11期。
[3]李家清:走进新课程:论地理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创新,地理教学2004年第10期。
[4]川钟启泉,崔允廓:新课程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一、系统科学的新内涵
系统科学既不同于哲学,不同于数学,也不同于其它种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系统科学是横断科学。它不是研究客观世界中的哪一个局部的领域,某一种物质或某一种运动形式的一些具体规律,而是抛开各种事物、现象、运动形式、发展过程的具体特性,面对整个客观世界,用抽象概括的方法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个角度研究世界,所研究的是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等领域有关系统、控制、信息这一个共同侧面、共同特性及其共同规律,所以系统科学明显地具有横断科学的性质。
2.系统科学的综合性。为了弄清系统、控制、信息的本质,揭示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就需要掌握、运用和概括有关生命现象、人类社会、思维过程、机器系统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理论,采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全方位探讨,因此系统科学便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3.系统科学的抽象性。系统科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深层的规律,它是在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成果进行科学抽象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很明显地具有较高的抽象性。系统科学与哲学和数学的联系非常密切,但系统科学的抽象性不及哲学,也有别于数学,却远远强于各种实验科学。
4.系统科学的数理性。由于系统科学是从整体和联系的观点考察事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解决问题,要大量应用数学,所以在叙述方式上同数学、自然科学很相近。虽然系统科学本身还不是数学的分支,但它的定量、精密和逻辑严密的要求,使之具有很强的数理性。
二、研究系统科学的重要意义
1.帮助人们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哲学是全部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发展提供了牢固的知识基础。现代科学的飞速进步,不断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证明,而当代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则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提出了新证据。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申农的信息论,维纳的控制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学,艾根的超循环理论等其他科学家提出的混沌理论、分形数学、集合论、模糊数学、拓朴学说和群论等诸多成果,均用系统科学把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网络状的、有组织结构、系统化、普遍进化的世界如实地展现在人类面前,从不同角度揭示出物质世界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共同的相互联系和辩证发展的规律,探讨了时间多样性、空间多维性、矛盾多重性、量变质变多级性、结构与信息的相关性等哲学问题。总结系统科学成果,掌握系统科学的思想和理论,是能够帮助我们很好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的。
2.促进科学思维方式的转变。系统科学是科学思维方式转变的产物,而系统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又对科学思维方式的转变起关键性的促进作用。从19世纪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到20世纪中叶,一系列伟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出现,迫使科学向辩证的思维方式转变。科学家们逐渐自发地从孤立地研究事物和对象,转向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进行研究;从用静止的观点观察研究对象,转向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考察;从强调用分解、分析和还原的方法处理问题,转向从注重综合、整体地解决问题;从单纯注重研究外部、外力的作用,转变为重视内在的、非线性的作用所导致的事物本身的自组织行为;从强调研究实体本身,转向同时注重研究其间的关系;从排除目的性、秩序性、组织性、能动性,转向重新引进这些观念;从只侧重平衡、可逆、线性,转向研究非平衡、不可逆、非线性等特性;从否定事物的模糊性,转而重视对模糊现象和性质的研究;从偏爱追求简单性,转向热衷于探索复杂性等。所有以上许多变化,都要求建立和发展系统科学。而系统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既能使上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又能促使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更加牢固和迅速发展。
3.推动工作方式的变革。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生活和人们之间的纵横关联更加紧密,相互制约的因素更加众多,所要处理的事物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增加,随机性加强,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下转第40页)(上接第16页)时必需采用新的方法应用系统科学。在实践中系统科学正在推动传统的工作方式加速变革。
4.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系统科学是建设信息社会的智力工具。所以预测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洞察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变革,规划国家和民族发展,进行社会宏观决策,都有必要从系统科学中寻求思路、获取概念,探求原理,取得方法。
5.加强科学管理。应用系统科学技术,能够使系统确立明确的目标和灵活的运行机制,设计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使被管理的系统中的人、财、物、信息等多种要素合理配置,相互协调,取得最优化的效益。整个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三、系统科学的方法论
系统分析和分解协调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乃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运用系统原理进行目标、要素、功能、环境及其变化的规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选择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优行动方案。管理体系的建立错综复杂,头绪繁多,充分利用系统科学中分解协调的方法可以促使管理步骤最优化和最优决策。达到符合管理客观需要,弄清部分、层次、阶段、过程之间在质上的差异。准确反映管理变化和发展的真实规律,以避免顾此失彼、以偏概全的失误。
四、系统科学推动管理的科学化
任何社会,任何企业和行政机关都是一个系统,管理就是对这类系统进行组织和协调。
1.在管理计划中,要运用系统科学合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安排未来,把握发展。计划就是人们对未来行动所作的一种部署和安排,是准备付诸实施的方案,管理离不开计划,管理者总是依据计划来组织和控制的。搞好管理,首先必须遵守统筹的原则订好计划;其次要遵守发展的原则进行动态规划。形成了一个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对社会和企业都有益的最佳方案。以此为依据,对企业人、财、物进行安排,便形成了计划。
2.在管理组织中,利用系统科学组织实施,才可收到预期效果。坚持分层划分的原则,就是管理系统要具有层次性。要正确划分任务,层层分解,按照由上至下,由大至小的秩序一步步进行。只有进行了这样的划分后,才能确定每个工作人员的业务范围和工作量。坚持协调一致的原则,就是管理系统要着眼于整个系统的状态和过程,注重整体效能的提高。通过调节上下之间领导和服从的关系,左右之间分工与合作的关系,使工作协调,步调一致。
篇10
关键词:系统工程 企业战略分析
0 引言
2002年,根据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的调查结果,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并不认为在我国企业中实行的战略管理活动是有成效的,因为对“您觉得战略管理很有用吗”这一问题作出肯定回答的被访者人数不足总数的50%,另有34%的被访者认为已经实施的战略管理效果一般,6%的被访者还认为效果不好甚至极差[1]。这一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我国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中的不足。造成这种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中,比较权威的、能够被广为接受的理论、方法基本都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2],在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等各方面前提条件上的差异导致了这些在西方企业的实践中早已得到证明的理论、方法进入我国之后难免会“水土不服”。因此,有必要继续探索和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再到近日备受瞩目的“嫦娥二号”,中国航天事业用半个多世纪的繁荣发展不断的向我们证明了系统工程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系统工程这一成功的、植根于我国社会现实的理论、方法正可以被用来指导和丰富我国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尤其对于企业战略的分析来说,更具有指导意义。
1 关于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在钱学森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属于系统科学的应用技术,其技术科学层次包含运筹学、控制论和信息论,其基础理论为系统学[3]。
现代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20世纪40年代,随着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的“北极星”导弹核潜艇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得到了各领域的广泛重视。随后,美国、欧洲航天局等国家或组织在系统工程方法论及具体方法的研究、系统工程标准规范及手册指南的编制等方面又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为系统工程技术的深入发展及其系统工程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4]。
在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起步也并不晚。早在1978年,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就在《文汇报》发表了名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的文章,提出利用系统思想把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统一起来的简介,这标志着我国系统工程思想的应用和推广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5]。目前,在我国,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社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航天项目中的应用。
由于系统工程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很多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很多组织和学者都根据自身的需要给出了系统工程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国际系统工程协会(INCOSE)(2006)认为,系统工程是成功建设系统的一种跨学科的方法和工具[6]。
美国联邦航空委员会(FAA)(2006)认为,系统工程是一门关注整个系统设计和应用的学科,它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考虑系统的所有方面和所有变量,并将系统的社会方面同技术方面相联系[7]。
钱学森认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于景元、周晓纪(2004)认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技术,它从系统整体出发,根据总体目标的需要,以系统方法为核心并综合运用有关科学理论方法,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系统结构、环境与功能分析与综合,包括系统建模、仿真、分析、优化、运行与评估,以求得最好的或满意的系统方案并付诸实施[8]。
尽管系统工程的定义有很多种,但都认同系统工程是从整体的角度解决系统问题的跨学科的方法和工具。
2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