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学的认识

篇1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生态文化;自然

一、生态人类学的定义以及历史与现状

生态人类学属于人类学门类,是在文化生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人类学以人类的适应――主要是文化适应,也包括生理适应为研究对象,借鉴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中具体考察各种文化、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以发掘和整理作为人类适应的知识和行为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进行生态学角度的文化及其演化的阐释。

生态人类学是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人文地理学、医学、遗传学等学科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但是它所关注的最主要是人类机体和生理的适应和进化以及当代的环境问题。其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人口、遗传、体质、营养、疾病、生计、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等与环境和文化的相互关系。

(一)国外文化生态理论的回顾

在18、19世纪,早期的“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巴克尔和德国的F.拉塞尔。环境决定论是指:地理环境是唯一因素解释社会文化差异的认识论。在拉塞尔之后,20世纪前期,美国人类学者以博厄斯、威斯勒、克鲁伯为代表的学者开展了对文化要素分布和传播问题的研究,以探讨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人类学的生态研究,即从人类地理的模式跨越到生态学的视野,斯图尔德应该是开创者和奠基者。他的贡献就在于他明确的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的某些文化总是因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差异,并且表现出密切的对应关系?斯图尔德回答说:以生计为中心文化的多样性,其实就是人类适应多样化的自然环境的结果。到了20世纪中期,与人类学有密切关系的生态学取向研究不断涌现,并产生了若干既相互联系,又有不同学识背景的边缘学科,如生态人类学、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使这一学科领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二)国内研究概况

在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和人文地理学都是20世纪早期从西方引入的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内的学者们对于人文地理和民族地理的研究都很少。50年代以后,由于某些政治因素,人文地理和民族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科而成为。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人类学领域的生态研究才随之进入了一个活跃的时期。先是在等杂志陆续刊登了有关文化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的翻译和文章。此后,在老一辈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所编写的民族学和人类学通论、概论中都有文化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专章专节的介绍。

二、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方法

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史的开拓是分不开的。生态环境史,顾名思义,是研究生态环境变化的学问。而人类学研究人类文化,既研究共时性的文化形态,同时也研究历史性的文化变迁。日本学者秋道智弥总结的生态环境史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从变迁、外部影响、文化建构、环境适应四个方面进行的。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具体方法:

1.田野调查法是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2.以某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3.以植物和农作物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4.以传统农业变迁和土地利用变迁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5.以特殊自然条件或以特殊地方疾病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三、刀耕火种研究的背景、理论和方法

当我们提到刀耕火种的时候,很多人会认为刀耕火种就是“砍到烧光”,其实不然。首先,它有一套严格的轮歇制度,使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以保证森林资源不受破坏,从而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其次,它有各种土地分类的知识和相应的各种耕作技术,既能够因地制宜,又能够有效保护耕地;再次,它有十分丰富的栽培作物品种和相应的栽培经验和技术,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最后,休闲的养育的森林既是牧场也是狩猎场,还是各种野生有用资源的采集场所,它在整个刀耕火种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仅仅以上四点就不难看出,传统的山地民族的刀耕火种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生态体系。

(一)刀耕火种研究的背景

刀耕火种在寒带和温带已经十分罕见,而在亚热带,尤其是在热带部分地区,却仍然比较流行。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作为森林农业形成的刀耕火种,在我国产生的历史极为悠久。然而,迄今为止这一领域的调查研究还比较薄弱,云南目前是中国尚保留刀耕火种较多的地区,所以学者对于云南刀耕火种的调查成果也颇为丰富一些。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刀耕火种的调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古代到20世纪40年代末可以作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情况,其实还谈不上什么研究,仅仅是散见于历史文献的零星记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可以作为中国刀耕火种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成绩,主要是田野调查工作。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刀耕火种的调查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刀耕火种农业受到空前的重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事农业史范畴的研究,另一个是生态环境角度的探讨。举个例子,在解放初期,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是%66.7,山川秀丽,四季常绿,45万亩水稻田靠绿色水库涵养水土。但是1985年后大量毁林开荒,20年来森林覆盖率下降到%33.9,森林减少600多万亩,其中毁林开荒占了一半。

(二)刀耕火种的研究理论――从生态人类学的视野

所谓生态人类学,简而言之,就是探讨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保护和利用,是这种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并根据规律开发和改造自然,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但人类在自然面前,很大程度上,人类还受制于自然的规定和约束。

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考察。一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人类生态系统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人类的任何食物生产方式或生计方式都不是简单的向大自然索取,而是文化的行为,因此刀耕火种也应该是一种文化,是森林民族创造的独特的森林农耕文化。

(三)刀耕火种的调查研究方法

1.如前所述,刀耕火种是山地森林民族的生计,是他们对于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他们的生产行为。因此,研究刀耕火种就必须以山地民族为中心,即必须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不应该像很多自然科学者那样,见物见事不见人,一味的去考察刀耕火种对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那样的研究成果,显然是不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结果的。另一方面,以人为中心考察刀耕火种,又必须重视人类的社会文化属性,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社会文化是联系人与自然、人与森林的纽带,刀耕火种所反映的人与自然、人与森林的关系,其实是通过社会文化来表现的。因此,研究刀耕火种不仅必须以人为中心,还应该仅仅抓住社会文化这个关键。

2.研究刀耕火种必须以刀耕火种民族及其社会文化为基本的着眼点,而前人又没有留下多少系统的文献资料,所以,除了进行田野调查之外,是没有其他路径可走的。

3.研究刀耕火种这样的课题,定点研究是基础。通过对一个地点一个民族的考察,大体上可以了解刀耕火种的一些基本文化特质。再者,想要充分了解刀耕火种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就必须在定点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多地区、多民族的比较调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刀耕火种及其演变的规律。(作者单位:大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尹绍亭著:《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尹绍亭.远去的山火: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3] 李博主编:《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孙振玉主编:《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篇2

关键词: 《老人与海》 生态意识 大学生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

一、引言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费尔蒂指出:“如果说女权主义批评从性意识角度考察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批评把生产、经济、阶级的意识纳入文本阅读,那么,生态文学批评是把以地球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运用到文学研究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1]随着生态批判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研究者从生态批评角度重新解读,旨在通过其中的生态意识,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老人与海》作为探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也被学者广泛地解读。

在2000年以前的半个世纪里,研究者较多地关注《老人与海》中表现的硬汉形象、虚无思想、悲剧意识和冰山理论等,但从生态意识角度研究《老人与海》的却很少。新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空前的生态危机,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如何有效遏制危机,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如今人们关注的重点,研究者将研究视点集中到生态批判上。很多文学作品的研究对当代人和后人都起到了启发与指引的作用,《老人与海》是当代大学生必读外文文学书目之一,作为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为祖国新的希望和新的活力,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观对国家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拟在研究《老人与海》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旨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并对《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对比研究。

二、《老人与海》的生态意识的解读

1.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生态意识打破了以往以人为中心的传统,改为以人为中心[2]。苏联学者Э.В.基鲁索夫认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生态意识的主题是人和社会,它的客体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全球村”意识,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是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公民,生态保护是全人类的公共利益[3]。

本文将从老人艰苦朴素生活、老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及老人对人类行为的思考三个方面来解读《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

2.《老人与海》的生态意识的解读

(1)生活艰苦朴素

桑提亚哥是一位生活艰苦朴素的老人,桑提亚哥小船上的船帆用面粉袋打着补丁,卷起的时候,就像一面象征永远失败的旗帜。他的衬衫已经补过许多次,就像他的帆一样,补丁也被太阳晒得褪成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桑提亚哥住的小屋是用大椰子树上被称做“海鸟粪”的坚硬的苞壳做成的,屋里的摆设也很简陋,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泥地上还有一块可以用煤炭煮饭的地方。桑提亚哥的枕头是老人把长裤卷成一圈,再塞些报纸进去做成的,睡在用剩下的旧报纸垫着的弹簧床上。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老人无论是衣着还是住所都很简陋,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简单朴素生活的描写,表达出对简单节约的生活的推崇。

(2)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桑提亚哥对大自然抱有热爱和敬畏之情。有些人把大海当成一个竞争对手,或是一个地方,甚至是一个仇敌。但是老人总是把她当做女性,她可以给予人类很大的恩宠,也可以不给予,如果她做出粗鲁的、狠毒的事,那是因为她无法自我控制,这表现出对大海深深的热爱之情。桑提亚哥很喜爱飞鱼,把它们当成他在海洋上的主要朋友。他会替鸟儿烦恼,特别是那些纤小的黑色燕鸥,它们四处飞翔,寻寻觅觅却一无所获,所以他同情那些鸟类,他觉得它们在浩瀚的大海中太渺小柔弱了。他把风和大马林鱼当成自己的朋友,把鸟儿和大马林鱼当成自己的兄弟,并且认为大马林鱼比人类高贵,也比人类有本事。桑提亚哥视鸟儿和鱼等大自然中的生物与人类平等,并与他们进行对话。桑提亚哥对鸟儿说:“小鸟啊!假如你不愿意走,那么就在我家住下吧!我很抱歉,虽然现在微风已经吹起,但是我无法扯起帆来,因为,我正陪着一位朋友呢。”[4](P64-65)。桑提亚哥对鱼说:“鱼呀!我爱你而且非常敬重你。”“鱼啊,你现在觉得疼了,只有上帝晓得,我也和你一样。”“我不应该出海这么远,鱼啊!对你、我来说都不应该。鱼啊!我实在很抱歉。”[4](P62)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把自己置于生物圈中,把自己与大自然中的非人类生物都置于平等地位。这是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的生态主义意识,鼓励人们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重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3)对人类行为的思考

在故事中,桑提亚哥曾不止一次地替遭到人类残害的生物感到难过、痛心。“他只是替所有的海龟觉得难过,就连那些长得和船一样长……大多数人对海龟很残酷”,“我不了解人类为何要捕杀,靠海为生,还得杀害我们的兄弟,心底实在够难受的了”。老人的罪恶感在杀大马林鱼的时候得到了升华,“也许杀害这条大鱼本身就是罪恶。我想,应该是的,即使我杀它是为了生存,为了让许多人有鱼肉吃”[4]。(P78)最后,桑提亚哥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捕获的大马林鱼却被鲨鱼吃得只剩下鱼头、鱼尾和鱼骨骸。在故事中,马林鱼象征自然被征服的一面,鲨鱼则象征自然摧毁性的一面,人类为杀死马林鱼、征服自然,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桑提亚哥反复说:“我真后悔自己出海太远,我把你我都毁了。”[4](P143)他把这一切归为出海太远了,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由于想证明自己的能耐而出海太远,侵犯了大自然,从而引来了大自然的报复,由此看到老人深深的忏悔。并且最后老人终于明白他被打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他深深地意识到了违背自然的结果就是被自然报复、被打败。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述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之中。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时间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以后都有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消除。”[5]如果人类能够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分清人类与自然的界限,恰当地把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就在所难免。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解读

《老人与海》作为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是当代大学生必读文学类书目之一,大部分大学生都熟知此经典,并且对文本传达的生态意识并不陌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大学生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集中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调查表明,他们的生态意识相对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大学生生态观的问卷调查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南校区进行,涵盖大一到大四各个专业的学生,共发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在人与动物及环境的关系上,很多大学生所持的观点多为正面,对目前环境生态状况感到担忧。由表1可以看出,85%的大学生对物种灭绝表示担忧,并会由此想到动物保护及人与自然关系等一系列问题;15%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并不缺乏关注生态的热情,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对生态问题不关心。由表2可以看出,在对待人与动物的关系上,37%的大学生认为动物和人是平等的,44%的大学生认为应当尊重动物,4%的大学生认为人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待人与动物的态度上,大学生的认知普遍较高,只有少部分人存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由表3可以看出,50%的大学生支持平衡发展论,36%的大学生支持环境优先论,4%的大学生认为生态环境保护应该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态理念具有历史眼光、全球意识和前瞻性。由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态观具有足够大的包容力,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且只有靠大学生的这种能够同时包容和接纳的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合理形态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与理性的环保理念来引领大众的生态意识,我们的环保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由表4可以看出,42%的大学生知道植树节是哪天,58%的大学生不知道植树节是哪天或对此印象模糊。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连一般的植树节这种常识都缺乏了解。由表5可以看出,71%的大学生有在自家庭院中种花种草、绿化环境的想法,但是只有35%的大学生真正付诸实践。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关注环境生态的热情,尤其是与身边息息相关的,但是没有参与环保的实际行动,仅仅停留在盼望观望的阶段,虽说他们愿意做一些小事换取身边环境质量的改善,但缺乏对环保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四、结语

读者可以从《老人与海》中得出这样的启示:在物欲膨胀的社会,更不应该利欲熏心,而应该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人类应视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为朋友,将它们与人类置于同等位置。人类不应该以征服自然为代价来证明自我、实现自我,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不能征服自然”[6]。人注定斗不过自然,征服自然的后果只会是人遭到自然的报复。

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分析可知,大部分大学生在消费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所持观点多为正面,但是能真正付诸行动的很少。很多大学生虽提倡绿色消费,却追求物质享受。很多大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担忧,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改变现状。因而对于大学生环保实际行动较少的问题,应采取应对措施,学校应积极开展大学校园生态意识教育,把生态教育引入课堂,使学生树立自觉生态意识,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开展有关生态环保的课外活动。只有大学生具备高瞻远瞩的环保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Glotfelty,C.&Fromm,H.(Eds.).1996.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M].Athens: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P.xviii.

[2]王静.欧美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6):38-40.

[3]余谋昌.生态意识及其主要特点[J]. 生态学杂志,1991(4): 68-71.

[4]海明威.老人与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64-65,62,78,143.

篇3

传统的课堂上仍出现“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延长课时”、“加班加点”等做法,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它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现在的课堂要求我们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提升自己。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每个人体验成功,让课堂激发生命的力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是成长的生命,发展的主体,惟有和谐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才能为学生个人自主、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平台。主要表现在教师精讲少讲,学生轻负精练。生态课堂强调以生为本,强调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者心智发展为主要课堂样态,师生之间教与学关系的重心最大可能地向学生转移。在课堂上,教师要放弃话语统治权,逐渐淡化成为课堂上学生精彩表现的“背景”和学生成长路上的“路标”,“精讲少讲”则是其具体体现。

一、数学教师应是学生心灵世界的开发者

教师用跳出去看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情感迁移法”。喜欢才能去做,而喜欢的情感是可以迁移的,“尊其师,信其道”,解决了情感问题,下面的问题就好办了。“爱屋及乌”讲的也是这样一个道理。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爱”字当头,一个好的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是学生心灵世界的开发者。正如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展数学教学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法。 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而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在这样的心理场下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定会事半功倍。教师要在透彻分析学生这种心理行为的情况下,相信学生,要树立“无差生观”,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教师眼中的一些差生往往只是某方面智力因素较差,而在其他智能方面,在意志品质,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非智力因素则可能是好学生。那么学生到底欢迎、期待什么模式的师生关系呢?教师又该如何打开学生心门,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教师如何做好自己的导航者的角色,都给我们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我曾经在教学中做了这样一种尝试,给学生自己表白的机会,让他们总结你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你对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你对老师的教学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你对数学课还有什么更好的期盼?所有的问题看似和教学没有关系,和学习没有关系,但这正是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的一种感性的教育方式,这些都是打开学生心门的很好途径。这样你就是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教师要打开学生心门,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就要欣赏学生的长处和每一点进步,要相信学生人人有才。有一位校长说得好:“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二、教师应是一个温和公正的评判员

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就是我们做事情一个完美的结局,恰恰许多老师又会将这个不气起眼的重要环节忽略,所以我说数学教师应是一个温和公正的评判员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如果没有学生积极的、自觉的学习,任何教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而学生积极、自觉的学习在师生平等对话基础上更易实现。所以在所有的教育效果下,我们要做好一个工作,那就是对学生的适度和科学的评价。其实更多的时候评价更是一总鼓励,一种对学生的鞭策,而往往教师最容易忽略这一点,或者没有充分的发挥评价的功能。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一直关注着这个方面的教育成效,提供一种评价方式给你,或许对你的教学是一种帮助和启迪。采用“提问”“星”式评价表。

要求学生在书的扉页上画出一张课堂“提问”参与表,格式如下:

老师上课时随身带上刻有“”记的图章。“”的数目由教师根据提问质量而定,由一颗到五颗不定。提问的质量可从三方面去评价:一是看是不是一个科学问题;二是看问题的表述是否明确具体;三是看问题的探究价值高不高。一堂课下来,“星”的数目以最多的一次记入课堂参与表格中,并将此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期末总评的重要参考标志,以对那些善于提问题和积极探索答案的学生预以鼓励,从而建立起激励机制。每月由课代表统计一次本班学生提问次数,回答问题的情况并向全班公布,同时对表现突出者给予口头表扬,从而形成良好问答氛围。

数学教师首先要博学多才,站在发展的角度,站在动态的环境和氛围中去看待自己所教学的学科,最重要的是要将数学看成是教会学生一种本领,而并非是教会他们考试,让数学成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抛开单纯的学科知识,而是将数学教学溶入到知识的大海洋中,进而更深入的开展你的特色教学,这绝对是一种创新,一种实实在在的开拓。

三、走进生态课堂,跳出去看问题

2004年湖北省黄冈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第21题。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讲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有如下关系式:

问题一:讲课开始后第5分钟时与讲课开始后第25分钟时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问题二:讲课开始后多少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能保持多少分钟?

问题三:一道数学难题,需要讲解24分钟,为了效果较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最底达到180,那么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要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

篇4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动机

“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总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数学思维与情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良好的数学情感对数学思维具有启动、维护、加速的作用,而数学思维的结果是对学生喜欢数学、乐意接受数学思维的挑战具有强化作用。因此,学生一旦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发展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的策略。

一、认识数学价值,激发学习动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而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工具性。“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产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数学,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好数学的学习动机。

【案例1】在教学“负数”时,我先让学生计算“2-3= ”,这时,学生发现不够减,是不是老师出错题呢?当我写下等于-1时,学生马上说:“这是多少,这个是什么数?怎样读?它有什么用?”于是,我顺势引出负数的概念,接着我说:“其实负数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上经常用它,这时,学生马上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大胆踊跃地进行交流发言,有的说在乘坐电梯时看到,有的说在温度计上看到等,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到数学的存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了解到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领悟了数学的奥秘,从而引发了持久的学习动机,自发性钻研数学知识。又如,在“多边形”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为什么一些常见地砖的图案都是由多边形镶嵌而成的?哪些正多边形可以拼成无空隙平整的地面?哪几类正多边形相互配搭后可以拼成无空隙平整的地面?这些问题一旦提出,必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在探讨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诱发学生急于要弄清未知的迫切需求,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创设趣味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创设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案例2】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一节时,笔者用多媒体出示有关金字塔的图片并设问:“你知道金字塔有多高吗?”接着讲解泰勒斯巧测金字塔的高度的数学史实。如下图所示,泰勒斯在金字塔的旁边竖立一条木柱,当木柱的影子的长度和木柱的长度相等时,只要测量金字塔的影子的长度,便可得出金字塔的高。你能解释这个方法吗?故事讲完了,学生正沉浸在故事之中。教师问:“谁能说出Thales是如何测出塔高的?”学生面面相觑,回答不出。教师告诉学生:“下面将要学习的相似三角形判定理就能帮助你回答。”故事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急于释疑。从鲜为人知的著名数学家泰勒斯测金字塔的方法引入本课,能迅速集中大家的注意力,而文中简单的图示能引导学生去挖掘数学知识隐性状态之间的关系,巧妙的设问恰好找准了学生的知识生长点。这样很自然就把学生引入到生机盎然的学习情境中去。

三、操作活动自主,体验学习快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的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新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数学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成长的临界期,动手操作能促进大脑发育和思维发展,也就是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只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先从中得到感性认识,进而不断地比较、分析、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利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学生就会有所体验,有所收获。在“做数学”中学数学,获得数学学习的体验,体味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以此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案例3】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创设情境:同学们,每周一清晨,学校的全体师生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可是我们经常发现,在国歌声中,旗手升旗的速度有快有慢,很难做到与音乐的节奏同步。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学校准备投资换成电动旗杆。由于国歌演奏时间是固定的,总共43秒钟,那么只要测出旗杆的高度,计算速度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测旗杆的高。怎样利用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或投影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大家先集中讨论方案,再分散实际操作,最后集中总结交流。作业布置下去后,学生汇报测量方法时,各小组竟然总结出了七、八种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

最后大家统一认识,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1)利用阳光下的影子;(2)利用标杆;(3)利用镜子;(4)利用测角仪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等等,由于活动内容与学生的基本背景联系密切,学生热情很高,思维活跃,积极主动,用身边的例子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操作活动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美国有一条谚语说得好:“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自做,我才懂得。”这说明学生亲手操作,才是理解知识的捷径。

四、多样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不断改变教学手段,既保留传统的只有黑板、粉笔的教学特点,又要结合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上黑板书写自己的解题过程,在众目睽睽下表演自己的粉笔字和自己的智慧成果,学生需要很大的勇气,因此学生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把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清晰,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案例4】在教学《从视图到立体图形》时,通过多媒体把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展示出来,先让学生分析这是什么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然后再把这个立体图形展示出来,让学生从不同的方位看,让他们在观察的同时总结每一种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规律。在这一节课中,又特别是“由无数个小正方体堆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让学生说出小正方体的个数,让学生空间想象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在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同时把三视图和对应的立体图形展示出来,教学生把俯视图分别与正视图和左视图相结合,运用标数字的方法来数小正方体的个数,并且让学生边观察边总结其规律,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经验去理解和掌握当前所学的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又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产生灵感和顿悟,从而使学生很轻松地学习所学知识。

五、关注学生差异,增强学习自信心

学生的发展有各自的特点,存在形形的差异,包括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层次,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和能力,一切为了面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能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

【案例5】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时,我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做了不同设计。

设计1:按下列画法,用圆规和刻度尺画一个三角形:

(1)画线段AB=8cm;

(2)分别以点A、B为圆心,6cm、4cm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C;

(3)连接AC、BC。

问题:你所画的三角形与同学画的三角形全等吗?

显然,这样设计,适合画图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画图、比较,使该层次的学生从直观上感知得出结论: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设计2:已知线段a,b,c(a

问题1:a,b,c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画ABC?

问题2:如何利用直尺和圆规画三角形?若确定AB边位置,能画几个三角形?

问题3:请你比较你所画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能否重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验证?

而设计2则适合画图和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

总之,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重视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5

一、成人教育的生态平衡规律

“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生态环境相联系,以其相互关系及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对于成人教育生态系统而言,存在着三大功能群,这三大群之间依靠着物质流和信息流、价值流和能量流进行联系,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稳定运行,并不断演化,最终实现“人才的再生产”和“知识的再生产”。在这样的动态演化中,成人教育生态系统实现“失衡-平衡-失衡”的良性循环。但由于某些隐性因素的存在,教育生态系统在整个动态过程中会产生滞后效应,失衡后才能发现问题。因此,把握教育生态平衡规律,才能推动成人教育更好地协调发展。

二、成人教育的生态失衡现状

当成人教育系统面临的外界影响超过其自身现有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出现失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壮大,成人教育的学历补偿作用逐渐减弱。成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文凭不断贬值,口碑越来越差,培养质量愈来愈低,成人教育陷入了生态失衡的境地。

(一)成人教育制度失衡

第一,缺乏法律制度。当前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已逐步得到完善,一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都已专门立法,但成人教育却没有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导致“无法可依”。第二,缺乏政策支持。成人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各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但从当前形势看,政府并未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成人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导致原本就“身单力薄”的成人教育显得更加孱弱。

(二)成人教育定位失衡

新形势下,成人教育存在价值理念缺失、发展理念淡薄的错误认知,未能冲破其固有的、单一的学历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禁锢,造成成人教育与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的生态位重叠现象。

1.价值理念缺失

成人教育要达到自身的价值理念和社会需求的衔接,就要根据社会结构、行业分类进行顶层设计,发展成人才培养的摇篮,企业孵化的基地。实际上,成人教育的这一本质价值理念往往被成人教育的办学主体所忽视,长期以学历教育为主,以培养单一的学历型人才为目标,大大降低了成人教育对于价值理念的多元化追求。

2.发展理念淡薄

在培养层次上,成人教育以专科为主,本科、硕士的培养严重缺乏;在教育形式上,学历教育的色彩过于浓厚,非学历教育缺位;在教育内容上,单一的岗位培训与成人的知识进修、技能提高等需求的多样性相矛盾;总而言之,成人教育的发展模式过度趋同于普通高校,缺乏自身特色。

(三)成人教育结构失衡

1.专业结构失衡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成人教育为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增设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但部分高校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专业设置单调、陈旧,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关联性不强。

2.课程结构呆板

成人教育现行的课程结构不合理,过于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忽略成人学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相对较丰富,但文化课程门类较少且相对单调,交叉课程少之又少;且课程内容远远脱节于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实践性不强。

3.师资结构失调

成人教育的专职教师比例偏低,大部分是兼职教师,稳定性差;教师的专业培训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不健全;且教师的学历结构严重断层,高学历的师资缺乏,严重阻碍了成人教育的发展。

三、成人教育的生态平衡策略

(一)推进成人教育立法

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正大力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所谓终身教育,就是指要将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中的各个阶段,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但就当前形势而言,我国成人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体系来说,还不够完善。而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需要依靠成人教育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又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成人教育理应抓住这一历史契机,进而在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尽可能地获得政府和社会的更多支持。与此同时,建议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比如《成人教育法》,使成人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都“有法可依”。

(二)准确定位成人教育

对于成人高等教育而言,如果能够进行正确的生态定位,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各成人院校的健康发展,反之,将产生恶性竞争循环,不利于成人教育的和谐稳定发展。

1.办学层次定位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分工变得更加细致,社会成员对于成人教育的质量需求逐渐呈现多样化特征。所以,成人教育应该结合高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以及配套的设备资源来进行正确的办学层次定位:有的以学历教育为主;有的院校则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有的则主要针对大学后继续教育。进行办学层次的差异定位,可以树立品牌,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A得社会的认可。

2.生源市场定位

生源市场是决定成人教育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成人高等教育在进行生源市场定位时,要确定特定的服务人群,才能制定与之配套的教学和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吸引生源,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应。所以,就目前来说,成人教育不能够简单地局限于应届高考落榜生,而是需要放眼整个社会,根据社会的整体需求,将社会在职人员定为重点生源市场。

3.品牌与特色定位

品牌与特色定位应该是成人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一大突破点。对于成人教育院校而言,特色和品牌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赢得社会的好评,最终提升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而良好的品牌则能够为生源的质量和?模提供一定的保障,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得成人教育院校拥有更强大的资金和资源来形成办学特色。

4.目标定位

进行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成人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以夜大、函授以及短期培训为主,办学内容包括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大学后继续教育。成人教育是一个面向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和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的基地,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不仅要培养成人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应该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需设置专业

首先,成人教育要整合社会、学校以及企业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教育环境,加强与企业、农村的合作,因地制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技术研发中心等,更好地解决企业和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瓶颈。要实现职业需求与教学内容的精准对接,岗位培训与课堂教学的无缝衔接,实现工作经验与理论学习的紧密结合。与此同时,要严格根据学、教、做一体化的原则,结合专业和课程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构建合适的培养模式。可为需要的企业和农民量身定做教育培训项目,这不仅仅是成人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也是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拓宽办学途径和挖掘办学资源的现实需要。

篇6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认真细致 尊重实验 科学态度

1.引言

在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自然科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保障,是不断推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原动力。然而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代表,肩负着发展祖国科技的任务。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是学好中学物理的最基础条件,因此,学校及教师应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尊重实验的科学态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2.科学教育及科学态度的概念

我们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对科学教育进行分析,广义的科学教育是指培养和提高全社会民众科学素养的学校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目的是让全民都能具备科学训练的方法与概念,更好地适应当代新时期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进行的各学科之间的教育工作,其中还包括相关的教材、课程、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所谓的科学态度就是指个体对待科学世界进行探索时所保持的基本态度,可以分为个体对自然界及其科学世界的情感成分,个体对于科学学习、科学实验所做出的反应,个体对自然界及科学世界的认知成分这三个方面。科学态度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接受、理解与反映和对行为的调节作用,还会导致情绪的波动及活动效率的高低。当然,科学态度具有自身社会制约性、相对稳定性、内隐性、行为倾向性、针对性等特征,紧紧联系国家的传统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及科学教育的目标。

3.中学物理科学教育态度的评价

3.1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科学态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导向性和整体性两个原则。导向性原则要求中学物理科学态度的教育评价工作反映科学素质的整体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这就要求中学物理教师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树立认真细致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热爱科学的感情,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的思想研究探讨物理问题,形成科学的创造精神,将学生打造成具备实事求是、严谨科学态度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整体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个体只有在经过长期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实践之后才能形成科学的态度及科学能力,并且这种科学态度及能力只有经过不断升华及完善才能为人们所用。中学物理科学态度的教育必须以物理教材的基础知识为基础,采取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知识融于教育中。在进行科学态度的评价时,要注重准确度与客观性,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综合评价。

3.2评价的指标体系

3.2.1科学态度。具备科学的态度要求教师在进行物理的课堂教学时,遵循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严谨踏实、勤奋努力、宽容合作的原则。在实际实验中不带任何先验成分地探求实验规律,在追求精益求精的基础之上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与问题。当然,在进行学术的探究及科学态度的探讨中,难免出现差异与分歧,但是科学的态度是极其宽容的,它将观点各异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因此,科学的态度要求我们尊重他人观点,相互协调进行探究,同学间团结他人,谦逊谨慎,乐于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3.2.2思维方法。科学态度的思维方法可以从辩证思维法和直觉思维法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辩证思维法侧重事物之间都是具备联系的观点,这种联系是需要区分的。认识过程中的两种推理方式就是归纳和演绎,归纳的特点就是个别原理走向一般结论,演绎则是一般走向个别,但是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分析和综合是认识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方法,没有系统的分析就难以进行综合,同样,离开综合的分析也就不是科学分析。

直觉思维法具有跳跃性,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完全掌控凭直觉、灵感、顿悟等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在中学物理学习过程中,直觉思维法往往是解决开拓性问题的主要途径。

3.3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科学态度的理想面前,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尤为重要。中学物理中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有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推理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等。针对不同性质的物理问题及实验还需考虑更为适合的研究方法,然后进行科学严谨的实验。

4.结语

坚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仅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要求,而且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坚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毫不含糊地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甚至一个数据、一个符号。中学物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尊重实验的科学态度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知识、教学模式的更新,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不断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人道主义生态建筑学,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建筑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大量使用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并且制造出一些物品或是化学物破坏环境,导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有:

(1)全球气候变暖,本来温室效应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对我们人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没有很大影响,但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之后,石油等大量的能燃烧产生温室气体的自然资源被使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急剧增加,使太阳的热量被这些气体保留,从而使地球变暖。地球变暖就会使海平面上升,使陆地面积逐渐缩小,有些生物就会灭绝,影响了整个生态环境。

(2)臭氧层受到破坏,臭氧层是保护人类的必要物质,跟空气和水一样重要,要是我们没有臭氧层的保护,我们将会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辐射,地球上的生物是基本无法生存的。随着人类科技技术的发达,制冷设备已经是人类生活中的必要家用电器,在它的工作原理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氟氯昂,而其中的氯氟烃会消耗臭氧,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害,虽然现在已经在开发使用一些物质来代替氯氟烃类,但是还是会对臭氧造成危害,破坏生态环境。

(3)酸雨,工业革命之后,大量的煤炭被使用,煤被燃烧之后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空气和水结合机会生成硫酸,硫酸有腐蚀作用,对生物尤其是植物有很大的污染,它会侵蚀建筑物,使农作物死亡或是不再长出粮食,更会将土壤污染,使其无法耕种,这对人类的生存是很大的威胁。

(4)水,土壤,森林逐渐减少。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以及污染物的随意排放,使我们能用的水资源日益减少;大量的耕地受到破坏,建筑物不断增加,土壤受到酸雨等破坏导致无法耕种,加上全球变暖,土地面积也在逐渐减少;森林在人们的过度开发的状况下不断减少,也影响了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

(5)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生物逐渐减少,也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改善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要任务,也是我们生存的重要课题。

人工环境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人工环境主要是指建筑,建筑对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筑物的大量增加减少了植被的覆盖。目前,人类的生产力高速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不断开发,使耕地,森林等面积不断减少,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从而导致了洪水,泥石流,沙漠等自然灾害的产生,威胁人类的生存。

(2)现在建筑物的设计影响了生物的生存。目前很多建筑都在不断增加高度,由于地下水的大量使用,使地下中控,使建筑物对地表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且很多候鸟需要迁徙,众多高大的城市建筑物影响了其自然迁徙。

(3)很多生物由于人工环境的建立而灭绝。由于人工环境的不断开发,有些生物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无法生存下去,现在很多动物都濒临灭绝。因此,形成人道主义生态建筑的方式是我们的必要措施。

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2]。因此,人道主义生态建筑学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并且结合生态环境建立相适应的的人工环境的学科,它在促进人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所谓可持续发展建筑也就是生态建筑,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为目的,再结合建筑物所在的气候和地域特点,利用能源的可再生性和高水平的建筑技术进行综合开发和创新而产生的建筑,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说明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建筑业的责任,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的建筑,内容包括从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到与这些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3]。因此,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第一必须使用节能并且环保的建筑材料,要有循环使用的意识,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避免使用高能量,对环境有危害的材料和构建,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第二,要有科学的设计理念,适应所在区域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工作需要,建筑的外形和工作原理都要科学,能够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损害。第三,能够与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使使用者得到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目前,我们可持续发展建筑的主要类型有:

(1)节能建筑,其主要特点就是利用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人们的自觉性降低能耗,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绿色建筑,主要是环保,并且能够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自然和谐的共存,从而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生态建筑,主要特点是利用科技技术和建筑技术,将人与自然还有建筑能够和周围的生态环境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人道主义生态建筑学视觉下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很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现在很多人得白血病或是其他癌症,主要是其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和辐射,在他们居住的环境中使用了带有辐射的地砖或是有害健康的涂料等建筑材料,或者是当地的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空气质量比较差等原因造成的。人道主义生态建筑要求使用环保并且节能的材料进行建造,并且根据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设计,这样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2)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状态。现在很多地方由于建筑物过于密集或是设计不合理,导致周围的植物或是动物无法生存,而使很多生物濒临灭绝,可持续建筑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进行调整,建造适应周围生态环境的建筑,使其形成良性循环。

(3)减少能耗和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目前,世界上很多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或是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才能够形成的,这也使我们的能源越来越少,这不利于我们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还有现在很多建筑材料或是建筑本身就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因此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耗,使用环保建筑材料建造生态建筑是我们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篇8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文化 价值 内化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ognitive Features and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Socialist Ideology under New Conditions

ZOU Ping

(Xiangsihu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8)

Abstract The overall tendenc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plays down, the apparent existence of fuzzy cognitive value of socialist ideology. As an important bas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university education must be based on practice, many college students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education to develop the system, and efforts to enhance the degree of socialist ideology within the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world, the main path is to enh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visual - listen - feel trinity campus culture system constructed; strengthen and build life practice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socialist ideology; culture; value; internalization; practice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等观念形态的总和,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突出作用。党的十七大、十先后提出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任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当前社会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混杂性、功利性、模糊性等特点,如何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及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认同,强化其在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内化融合及其对大学生实践的指导引领作用,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中最受关注的领域,必须直面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动态地掌握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实际,切实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认同情况,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观念意识世界中的内化程度。

1 当下青年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认知特征

当前,我国正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文化观念领域日新月异,各种社会思潮、社会文化交织碰撞,社会思想、价值观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局面;同时,网络信息时展方兴未艾,尤其是近两年手机网络的新发展、微博等资讯交流工具的广泛运用,人们越来越被“信息大爆炸”所衍生的巨大能量所包围,面对四面八方、千奇百怪的海量信息,面对文化价值多元的、生活方式多样的社会环境,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世界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观念意识形态上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当代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观念淡化的总体倾向明显。当下,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上表现出明显的实利主义,注重实际和眼前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知识学习、轻视道德人格培养;关注个人和小团体、忽视集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待意识形态问题也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冷漠,主要表现在大局意识薄弱、政治观念淡漠,政治参与热情不高,对非娱乐性质的集体活动兴趣不大;在理论学习方面,重视专业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不高,甚至认为其无用。同时当代大学生群体追求个性,突出自我,他们崇尚“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价值观,对统一而具权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往往抱以排斥或质疑的态度,这使他们对共同的意识形态的问题有所回避,表现出淡漠的情绪,不愿意过多谈论,不关注、不感兴趣。

(2)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价值认知上的模糊化。面对当前社会充斥的多种多样的思想认识与价值取向,部分缺乏辨别能力的人往往容易模糊认识、丧失方向。青年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逐步稳定的阶段,他们富有年轻的热血和激情,对社会矛盾问题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但对于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想还不具备成熟理性的分析鉴别能力,可以说,大学生群体中不少人存在思想认识模糊混乱,容易盲目跟风,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识往往也很片面,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不自信,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出现的某些问题认识模糊,只看到现象和表面,看不到原因和实质,对某些问题一味否定,却又说不出合理的原因,因此,当一些错误认识通过华丽的包装,在似是而非的说理之间宣传某些歪曲论调,大学生就容易受到蒙蔽,使自身陷入迷惑。

2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内化程度的具体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是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内容得到认知主体的认同,并融入认知主体的观点信念体系当中,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并逐步作用于认知主体的判断、行为等实践活动。意识形态功能主要通过社会成员主体的内化过程得以发挥,只有通过内化,意识形态的有关内容才能影响主体实践,成为主体实践的指导。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青年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知总体淡漠化的局面,高校必须立足实践,多方面着力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养成的体系,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观念意识世界中的内化程度,通过内化使青年大学生群体自觉地为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成长成才,在其工作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而面对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越来越突显出其弊端,灌输式、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脱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在新的条件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加强实践性教育模式的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中立足实践、面向社会、联系实际并在授课过程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就是将这种实践性贯穿于教学的新模式。例如有学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定义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①实践性教学模式能够有力地帮助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有关理论,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在体验中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关内容。因此,也有学者直接将内化的过程作为实践性教学的要素,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精心组织下,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使学生通过调研、研讨等方式,利用图像、案例、情景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感知社会,体验人生,实现“教化”与“内化”,“知”与“行”相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②可见,只有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探索实践性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引导和带动大学生更有效地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关理论。

2.2 加强视―听―感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构筑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内化程度要求高校大力营造多层次、全覆盖的校园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视―听―感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宣传栏、广播、刊报、影视、网络等校园文化载体的作用;二是充分利用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空间,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关思想内容融入宿舍文化、教室文化、食堂文化、办公室文化;三是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于各种各类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与校园的节庆文化、晚会文化、社团文化相结合,使大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有关思想内容。

2.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实践体系构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可以通过教育和各种活动成为大学生所见、所闻、所感,还可以通过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实践,长久地鼓舞、陪伴和影响大学生的成长。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路径相结合,从进入大学开始,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设定自我成长的核心价值观,以此为指导,制订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和学年计划,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定期进行总结和分享,在展示和交流中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就和自我激励。其次,注重创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校外生活体验平台。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体验生活,在生动的实践中升华思想。第三,应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能有效感染和带动大学生的辅导员队伍,在师生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关内容的认识。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名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有效性及内化路径研究”,项目负责人邹萍,项目编号2013SZKT04

注释

① 姜廷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功效及特性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郑向东,申群喜.健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社会纵横,2007.7.

② 陈友放.创新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新模式.职教论坛,2010(12).

参考文献

[1] 马艳青.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篇9

然而,现阶段通过数据对于大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解释的文章却不多见。为了客观、公正的了解和评价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和认识状况,笔者特地在本校开展了这一调查。这一调查的主要目的即是希望了解当前大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程度以及分析其原因及特点,以便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游戏认知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引导大学生合理接触网络游戏提出对策建议。

一、 调查方法及样本概况

本次《北京大学学生对网络游戏认知状况的调查问卷》由信息管理系05级学生调查小组在明教授的指导下制作、发放和回收。调查以北京大学本科生及硕士生的所有在读学生为总体,考虑到学科、兴趣爱好、性别等因素,在抽样过程中采用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24份,回收问卷324份。通过筛选及逻辑校验,排除种种情况造成的废卷,最终得到的有效问卷302份,有效率为93.20%,符合问卷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标准。

样本整体中,男生占53.31%,女生占46.69%,基本符合北京大学学生的总体性别比例;其中,人文科学学部占19.54%,社会科学学部占37.09%,理学学部占29.47%,信息与工程学学部占13.90%。

二、 样本分析

(一) 北京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及主要途径

1、北京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在调查对象中,总计有57.94%的同学表示自己曾玩过网络游戏,42.06%的同学表示不曾玩过网络游戏。总体而言,北京大学学生中玩过网络游戏与未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大致相等,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略多于不曾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可以说,网络游戏在北京大学学生中间有着较高的流行程度与传播广度,至少有一半的被调查者曾不同程度地接触过各类网络游戏。

2、北京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主要途径。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本身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因此,对于外界信息与事务的接受较快,同时,对于外界了解的途径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网络游戏方面,“朋友介绍”是北京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最重要途径,有50.6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这一途径了解网络游戏的,在各项途径中居于首位。其后的是“网上宣传”,占了被调查者总人数的37.41%。而通过“报刊杂志”了解网络游戏的则仅有15.89%。总体而言,北京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过程中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1)人际传播对于网络游戏在北京大学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2)网络游戏作为基于网络的游戏形式其宣传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与大学生上网状况相适应。

(二) 北京大学学生对网络游戏的基本态度及特征

1、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的影响。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认为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的占总人数的19.20%,而认为有一些影响的占总人数的47.68%。这两项合起来占了总人数的66.88%,即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都认为,网络游戏确实会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相对的,仅有21.19%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游戏对于学习生活没有任何的影响。但是,在关于“您的周围是否有因为网络游戏而沉沦的同学”这一问题上,只有9.6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很多”,高达91.72%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是个别”,而还有15.23%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这表明北京大学的学生,一方面认同网络游戏对于大学生的学园生活有负面的影响,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认为这样的影响尚不严重。

2、对待网络游戏的态度。对于玩网络游戏的目的,有81.14%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是“纯粹娱乐”。同时,有60.57%的被调查者从不通宵玩游戏,有39.42%的被调查者只是偶尔通宵玩游戏,仅仅1.71%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通宵玩游戏。而对于没有了网络游戏后的感受,选择“照样过下去”和“生活更精彩”的占了曾接触过网络游戏的被调查者总数的96.57%。对于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而言,网络游戏的存在意义仅仅是纯粹的娱乐工具。

(三) 北京大学学生对绿色网游的认知情况

1、对绿色网游的了解程度。自“绿色网游”的概念在xx年被提出后,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表示对绿色网游“很了解”的同学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64%。而只表示“听说过”的则占了被调查者总数的38.74%。而表示“完全没了解”的则有多达、被调查者总数的57.61%。由此可见,尽管绿色网游的概念已提出了2年之久,北京大学的学生对于绿色网游仍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2、对绿色网游宣传情况的看法。在调查中,认为当前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好”的只占了接受调查总人数的2.64%。即使算上认为“一般”的同学,也仅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26.15%。相对的,认为当前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差”的则占了接受调查总人数的60.59%。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北京大学学生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状况是不满意的,这也导致了前文所提的北京大学学生对绿色网游缺乏了解的问题——不论是在玩网络游戏的人群还是不玩网络游戏的人群,只有极少数的人对绿色网游有所了解。

三、 结论与思考

(一) 北京大学学生对网络游戏认知状况的特征分析

1、目前,北京大学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普遍使用网络,在此基础上,网络游戏也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由此可见,网游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有57.9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曾玩过网络游戏,42.06%的同学表示不曾玩过网络游戏,网游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耳熟能详的名词;

2、北京大学学生主要通过朋友介绍与网上宣传来了解网络游戏,人际传播对于网络游戏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这对于我们在大学生中开展有关合理游戏健康成才的宣传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3、在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66.88%的被调查者承认网络游戏确实会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但是同时,在关于“您的周围是否有因为网络游戏而沉沦的同学”这一问题上,认为“有,很多”的只有9.60%,认为“只是个别”的却占总人数的91.72%,而认为“没有”的同学也占到了总人数的15.23%。这一点也是与北京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原因相关联的:曾接触过网游的被调查者中的81.14%表示,自己接触网络游戏只是纯粹为了娱乐。

4、对绿色网游的认知状况。当前北京大学学生对于绿色网游的了解状况并不理想,不论是在玩网络游戏的人群还是不玩网络游戏的人群,只有极少数的人对其有所了解。在被调查者中,仅有3.6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绿色网游很了解,而表示“完全没了解”的则占了多达57.61%。造成这个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上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以及重视不够,仅有2.64%的被调查者认为对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好,与此相对的,有60.59%的被调查者对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给予了很差的评价。

(二) 对策分析

1、注重人际传播渠道,引导大学生合理游戏,健康成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人际传播,受到身边同学、朋友的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大规模普遍性的宣传活动开展合理游戏的宣传效果并不会很好,因此,需要发挥学生骨干等的作用,将宣传工作落实到院系、落实到基层,真正深入到同学中间去,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开展合理游戏、健康成才的宣传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团组织与班集体的作用,加强沟通,贴近同学,了解同学的实际情况与所感所想。

篇10

教育不能在“象牙塔”中进行,它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又要引领社会发展。在理论的万花筒中,探求最贴近教育形态的思维模式,以形成扎根性教育理论,是教育理论发展最本真的诉求。在世界范围内,伴随着自然、社会与教育生态危机的凸显,生态学的地位与作用也日渐彰显。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生态问题,这是人类付出沉重代价后的明智选择。“可以说,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①方兴未艾的生态范式将是开拓视野看教育的新范式,或许它的思维模式本身更贴近教育的形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A.克雷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ofEducation)”一词,并列专章进行讨论;20世纪60年代,阿什比用生态学诠释大学,用生命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突变说”、“遗传环境论”等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论;1977年,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出版了《学校生态学》,以研究教育资源分布为主旨;华盛顿大学古德莱德主编的美国教育协会第86期年鉴的主题为“学校革新的生态学”;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了《教育改革与学校教育生态学》;波特兰州立大学的鲍尔斯教授等人则多年来坚持研究生态危机给文化、学校的教学、课程等带来的影响;美国加州成立了伯克利生态学方法读写学习研究中心,并将生态学原则解释为“对于所有有机体和系统的发展提供活力的引导原则”,等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教育研究的“生态潮”现象有增无减,近几年更为兴盛。

目前,已出版关于教育生态的专著7部,发表关于教育生态的研究论文2878篇。这些论著涉及到教育的宏观研究(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学校制度等)和微观研究(大学学术、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环境等)。当我们领略教育生态研究的进展时,似乎省察出其逻辑架构上的问题:中国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还刚刚起步,人们忙于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对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上,忙于确定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忙于使教育生态学真正成为具有科学性的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性条件:生态学对于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研究的适切性确证。这个问题如果在理论上没有回答清楚,那么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文化学、管理学、行政学等学科之外,独辟蹊径的生态学研究将会是多余的;如果这种适切性被确证,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分析视角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生态”、“生态学”、“生态观”的内涵

在某种意义上,学科体系即概念体系,因此,学科话语是在理解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后的准确表达,“理解一个概念,把握表达这个概念的词的含义,至少应了解支配着这些词的使用的规则,从而把握这个概念在语言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②论证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首先就要理解和把握“生态学”的词义及其使用规则。“生态学”(Ecology)一词由希腊文Oikos衍生而来,Oikos的意思是“住所”、“家务”或“生活所在地”,可以用“Eco”表示,而“Logos”则是表示学科及理性之意,后来演变成为“Ecology”。“生态就像一个家,家是什么?实际上,家始终不可能只是一套房子、几件家具摆设或者纯粹的人口数量总和,显然,家应该首先是一种关系复合体,蕴涵着深厚的并且难以被我们作知性认识的关系结构。”③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彼此之间以及整体与其环境之间交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从一开始,生态学关注的就是“共同体”(Community)、“生态系统”(Ecosystem)和“整体”(Holism)。虽然“生态学”一词出现较早,但它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还是20世纪初的事。生态学是在多学科背景下进行跨学科综合的产物,是交叉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综合性学科的典型代表。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在其早期的研究过程中就显示了宏大的综合特征。它既包含了众多学科的内容,又与一些基础学科交叉,同时还大量运用物理、化学、生理、气象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首先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明确将有机体与其生存的环境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并引入热力学的能量循环思想对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继他之后,美国学者林德曼提出了营养级位生态金字塔学说。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吸收了“旧三论”和“新三论”等系统科学思想,使其理论更趋合理与完善。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先后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浅层到深层,从以研究生物为主体,以个体、种群、群落为重心的自然科学到以研究人类为主体,以生态系统为重心,并致力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以探讨和研究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己任的方向发展的转变。这种转变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而转变的基础是自然与社会(包括人)有着共同遵循的生态学原理。

有学者认为,目前已经被普遍使用的“生态”概念,一般都具有两种词性。一是作为形容词的“生态”,主要指有利于生物体生存的、对一切生命持续存在有所帮助的,如在生态农业、生态食品、生态住宅、生态社区等词语中,“生态”即指“生态的”。二是作为名词的“生态”,指环境总体以及包括人在内的物与物的相互关系,如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行政生态、文化生态、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等词语中,“生态”即指一种利生性的总体关联。作为现代汉语的“生态”,一方面始终保持着与生存、生命、生产的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又具有总体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的指称。④由此可见,生态的观点,从根本上说就是生命的观点、有机的观点、自组织的观点、内在关联的观点,它把世界包括人、自然、社会看做是鲜活的生命体。而生命的重要特性就是有机性,有机性的本质就是内在的关联,“生命有机性”是生态合理性的首要原则。

三、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

现代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其发展呈现开放、渗透、融合、共生等特点。在教育研究的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许多教育问题和现象,如教育公平、学校职能、学校效能、教师专业发展、素质教育等,很难用一元的、单向度的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进行满意的解释,也难以用单一的因果关系或矛盾关系的原则进行恰当的解决。论证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需探讨理论的适切性、实践的适切性和方法论的适切性等三方面的课题。理论的适切性,即在学科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和确证揭示自然之生态规律的原则与揭示人类之教育规律的原则的价值适切性和现实适切性;实践的适切性,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建立创新型国家等),如何构建和确证教育与生态的理论合理性和现实适切性;方法论的适切性,即面对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面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面对世界教育的巨大发展,面对“知识本位”与“关系本位”,“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合理性方法的艰难选择,面对从“冲突论”向以“和谐论”为哲学基础的教育理论发展,当代中国的教育应建构怎样的价值观,教育研究应实现怎样的方法论超越。

在这三个课题的研究中,方法论的适切性往往是前提性的,因为“方法论研究是应人类认识发展需要新的认识方式而产生的”,⑤方法论的适切,是夯实教育理论之基的关键,它为理论的适切性和实践的适切性提供了必要条件。生态方法论之精髓在于“整体关联”和“动态平衡”,在此,笔者将生态的方法论与和谐价值观通称为“生态学原则”。揭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可从下表中得到说明。表中生命的和社会的生态原则分别引用美国学者卡普拉和兰伯特的描述,⑥并略做修改而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教育的生态学原则进行阐释、比较,可以看出,自然、社会和教育系统有共同遵循的生态学原则,在和谐价值观的观照下,生态智慧可以应用于教育研究,生态思维模式本身更贴近教育形态。

四、生态学研究教育的方法与视角

普通生态学认为,指导生态学研究的理论观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层次观。生命物质有从分子到细胞、器官、机体、种群、群落等不同的结构层次。生态学是研究机体层次以上的宏观层次。第二,整体论。每一高级层次都有其下级层次所不具有的某些整体特性,这些特性不是低层次单元特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低层次单元基础上重新组建时出现的整体涌现性。整体论要求始终把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生态整体来对待,注意其整体的生态特征。第三,系统学说。在生态学中,系统观点与整体论和层次观是不可分割的。生物的不同层次既是一个生态整体,也是一个系统。第四,协同进化说。在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层次及各层次的整体特性和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产物。⑦

由此,指导生态学研究的理论观点可归纳为系统观、平衡观、动态观和整体观四个方面。而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则主要有实地观测、受控实验以及生态学的综合等方法。实地观测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受控实验指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生态学的综合方法指对原地观测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的方法技术,包括资料的归纳和分析、生态学的数值分类和排序以及生态模型与模拟。显然,这三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在教育学科的研究中具有通约性。除了上述具体方法外,生态学研究教育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作为跨学科研究,教育生态学的分析视角(I),既包括普通生态学的某些基本范畴所构成的研究视角的“集合”(A),也包括教育学的某些基本范畴所构成的特定的研究视角的“集合”(B),即它是两者研究视角“集合”的“并集”。也就是说,针对教育问题的研究,生态学研究教育的分析视角可用I=A∪B表示。

由于概念和范畴是人们在一定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认识客观事物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水平,一定时期内也能体现事物的基本规律,但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使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需要不断拓展,因此,研究视角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而变化和丰富。固定不变和不断发展相统一是正确理解“研究视角”的前提。结合生态学、教育学等学科特性,笔者认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研究的分析视角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主体与环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按照主体基本特征(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的作用取向及标准,去认识、整理、要求教育活动和现象。这一角度所注重的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存在价值,把发展性作为研究和分析各种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本位。环境的分析视角是按照联系的、优化的、整体涌现性的假设或模式去认识教育活动和现象。这一角度所注重的是教育活动与条件之间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以环境为本位,把环境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研究和分析各种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2.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是知识传承和知识创造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与本位,与上述分析视角相比,遗传与变异的分析视角属于教育生态学特有的一对分析视角。遗传的分析视角,是指按照事物的“基因”自身所固有的逻辑和法则去认识、整理各教育现象和问题。因此,教育活动只有坚守教育品性,才能成其为教育。变异的分析视角,是指按照适应变化、发展求新的观点或标准去认识、整理和评价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也就是说,它从变异的角度赋予教育现象和问题以意义和价值,并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定位。由此,对教育创新的现象和问题,其赋予的是意义和价值的优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