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空间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计中的空间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多中心理论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来进行划分。一般分为商业建筑、办公建筑以及住宅建筑等三种类型。多中心理论的应用从如下几个具体方面进行表现:
(1)商用建筑。为了划分商业建筑与办公建筑的区别,本文将商用建筑定义为直接经营即直面客户的经用商业建筑(如餐厅、室内游乐场、培训机构等)。此类建筑的室内空间主要是针对客户体验而构建的室内空间布局,因此在多空间的布局与功能分布方面主要分为对外面积以及对内面积两个方面,其中对外面积的功能承载要求更高;在室内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从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建筑的柱体,在保障了必要的建筑安全合规性的基础上对建筑内部的空间进行合理分布。同时,由于对外面积的功能重要性,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室内空间中具有同等功能或者类似功能的空间进行合理的整合,如接待部分与客户服务部分,在具体的空间设计方面可以采用一体化设计思想来进行。而在具体的室内装饰设计过程中也应该采用同等规模、风格与规模的室内装饰来进行实现。
(2)办公用建筑。办公建筑与商业建筑有所不同,其功能划分以对内面积为主要,在此类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以对内的员工体验为主。因此,在建筑的功能中心的划分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多样性选择,如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办公用建筑的室内空间应该包含了办公功能、娱乐功能、生活功能以及服务功能等多个层面。其中办公层面与服务功能层面应该整合成为一个中心,在具体的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则主要表现为带空间带动小空间的方式来进行。另一方面,娱乐功能与生活功能空间应该成为另一个中心,这样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能够使得建筑功能更为明确,同时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
(3)住宅建筑。住宅建筑内部的功能相对单一,目前多以客厅为功能中心,即重视日常生活的客户体验。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其他功能的空间进行有效的区隔。如将住宅建筑内部的空间进行细分,形成以书房、卧室为中心的综合办公区;以客厅、阳台等为核心的室内休闲空间、客厅与厨房为中心的生活保障区域等。这样的建筑设计空间思想能够提高室内的相对面积,进而使得相同面积下的功能承载更为全面。
2多中心理论应用的注意事项
上文讨论了多中心理论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而在其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多中心的构建过程中应该以功能的划分为基础,并在基础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合,如办公区域与服务区域的空间联合;或者生活保障区域与娱乐区域的空间联合等。(2)多中心建筑结构空间的建设并不是单纯的将室内空间进行细分,而是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引入功能建设理论,对后续的室内设计进行有效的规划与指导,进而避免室内面积损失与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的出现。(3)在实际的多中心构建过程中,不同的空间可以采用不同的空间实现方式来进行。具体的方法选择根据实际的建筑设计要求来进行。但是,在不同的中心空间布局层面应该以功能实现为核心思想进行指导设计。
3总结
篇2
[关键词]学习环境设计;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范围极大拓展,不同空间区域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和频繁,使得空间移动的频率与日俱增,身处这个时代的人们迫切需要提升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为此,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育将更多指向着为适应未来美好生活的挑战。与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内涵有密切关系的概念有三个:胜任力、空间思维能力和视觉空间智能。从上述三个视角来剖析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则有助于对其概念内涵进行准确定位,并从中探寻到培育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运用空间概念、空间表征工具进行地理空间推理从而解决地理空间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胜任力和智能特征。因此,培育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就需要关注空间概念的建立,空间表征工具的优化和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地理空间问题。但是,培育带有核心素养特质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不仅需要从地理空间思维结构和特征上进行剖析,也需要培育者能够真正以学习为基点,在现代学习科学发展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架构,并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近年来兴起的学习环境设计正为培育地理空间思维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问题解决框架。
一、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育现状
学习环境设计是学习科学发展下的产物,体现着从以“教”为中心的设计向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学习基点的转型,也就是重新认识学习与知识的复杂性。学习环境设计强调三个中心:以构建可迁移的结构化知识为中心、以关注学习者先验经验的学习者为中心、以促进理解的形成性评价为中心。第一,知识中心环境设计:系统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地理空间概念体系。学习科学认为,专家能够思维和解决问题,在于他们有组织很好的结构化知识。知识中心的环境设计就是要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结构化知识,提升自己的迁移能力,逐渐从运用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新手”转变为“专家”。为此,在培育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要系统构建地理空间知识体系,培养对地理空间思维的整体理解。空间位置、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是西方地理学家凯特提出的地理知识体系的三个概念基础,此观点得到了地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因此,从地理空间知识的三个子概念入手,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进行一番系统梳理,就可以建构中学阶段的地理空间概念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来组织教学内容。揭示地理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运用地理空间思维来解决地理问题的优势。比方说,解决“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如何形成和演变”这一问题,就需要首先建立城市内部功能区这一空间概念,然后研究各功能区之间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并运用图示来构建各个功能区之间的空间关系,继而运用逻辑推理来探究功能区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如在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商业、住宅和工业等经济活动通过付租能力的竞争,导致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在某一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各类功能区及其空间结构关系,最终形成了不同类型和模式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习者中心环境设计:运用GE(GoogleEarth)构建可视化地理空间表征工具。学习者中心环境设计,强调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先验经验,重视学生在真实的探究中学习。在培育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借助于地理学者常用的地理空间表征工具GoogleEarth,既可以了解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力,又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使用可视化工具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类似于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在各种地理信息辅助工具中,GE(GoogleEarth)可以提供功能更加强大的空间表征工具,因此在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育上具有独特优势。首先,GE可以显示地理事象的时空特质。其次GE既可以显示平面形象也可以显示立体模式。同时,GE所显示区域具有全球性特征,以及在海量数据支持下的搜索功能,可以更好地揭示地理空间关系。
二、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育路径
1.运用GE展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形象,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存在于人类想象的深处,GE可以通过呈现各种学生仅凭经验而难以想象的空间表征,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图景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例如:可以通过GE帮助建立经纬网的空间概念。
2.运用GE展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帮助学生建立各种尺度的地理事物空间表象。很多地理事象,如大尺度的地理空间过程、空间关系和地理景观等等,往往难以直接感知,可以利用GE形成的直观、真实、模拟、二维、三维的影像来帮助学生建立鲜明和正确的地理表象。
3.运用GE展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提升学生空间推理能力。在培养中学生地理空间推理能力过程中,GE可以提供一些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图表和现象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推理能力,例如:从局部到整体,从已知到未知,从而预测地理现象的发展变化状态。评价中心环境设计: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地理空间问题的能力。评价中心环境设计力图持续评价学生,而不是仅仅在学习终了给予学生评价,同时为学生提供通过评价来自我管理学习的机会。
与此同时,地理学所解决的问题具有真实性、情境性、复杂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因此将强调情境、重视“实作”与“表现”,并与教学紧密结合的表现性评价应用在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评价中是必要和有效的。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有自身的技术规范和开发流程:基于标准设计评价目标,基于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基于任务中产生的作品或者活动来设计评分规则。
1.基于课程标准设计评价目标。例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有一条内容标准: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这条内容标准主要体现空间关系。因此,从关注空间关系的视角将此内容标准分解叙写为如下评价目标:①观察某城市规划图,识别与交通运输方式相关的符号表达,推理地理符号所表达的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判断码头等交通运输点选址的位置,推理其形成的原因。②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综合解决码头等交通运输点的选址问题,并能够推理和判断选址建设之后对城市空间形态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2.基于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和评价量规戴维•拉齐尔在《多元智能与量规评价》中指出,教学必须与评价相匹配,并设计了与地理学关系密切的评价空间智能的任务和量规。空间智能评价要求学生运用积极的想象力,形成精神图像,认识空间中各个对象间的关系,设想处理过程,从各种角度准确感知事物。学生必须能够运用语言、工具、视觉载体(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视觉)和空间关系来证明他们被评价概念的学习和掌握程度。综上所述,在以胜任力、空间思维和空间智能三个理论视角来审视和定位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以体现学习科学新进展的学习环境设计为框架,从知识中心、学习者中心、评价中心三个维度上,探讨了基于课程标准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体系,运用GE(GoogleEarth)构建可视化地理空间表征工具,把表现性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手段,构建出促进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提升的多样化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篇3
从备考来看,在这三轮复习中对高考成绩影响最大的就是二轮复习。在二轮复习中,基础知识仍是重中之重。但是复习基础知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将地理知识图形化运用于二轮复习中,可以凸显地理知识间的关联,突出重点,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更利于理解、记忆和巩固地理知识,也有利于发散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以便更好地综合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地理知识图形化就是把以文字为主的地理知识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这里所说的“图形”包括知识结构图、地图、统计图、成因示意图、思维导图、景观图等各种图形和图像。
一、提升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知识结构图
一轮复习基本上是按照书本的章节顺序复习基础知识,并建立每章节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同学们所掌握的知识比较浅显和零散。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仅有这样零散的知识是提升不了能力的。
二轮复习中应将课本知识重新打碎,以知识专题的形式把相关知识按其内在联系重组、归类,构建一个以由点、线、面为网络的完整知识框架体系。
“点”即知识点和考点,需要逐个落实、查漏补缺、夯实基础。例如按专题建立知识框架体系,可整合为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与城市及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五个专题。“线”即人地关系这条主线,把有关的同类知识相应归类、串联起来。例如,以时空分布和时空变化为线索,把地球运动、大气环境、海洋和陆地环境等自然地理知识串联起来,并进一步联系到人文地理知识中的人口、城市分布和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生产活动,最后以环境问题进行概括和总结。
“面”即将一个区域中的各自然要素和人文地理进行有机结合。这样能够把多方面的主干知识联系起来,不仅理解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也理解了知识间的纵向关系;不但清晰地反映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还体现了知识的获得过程,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将所学的知识与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相联系,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提升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
知识结构图可以看一些现成的图,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下面的知识结构图(图1)为有关地球知识的二轮复习提纲,这幅知识结构图比较复杂,有一定的思维顺序,能很好地将地球的知识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充分表现出来。
知识结构图也可以自己设计,理顺知识点和考点之间的关联。在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图时不求一次完成,可以留有充分的余地,在学习中随着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再加以完善。
二、强化空间概念――区域地图
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主要是各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因,空间性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地理学科的能力培养是以地理空间概念和空间能力为核心的。知识网络结构图给了我们知识的概念,要形成空间概念,还要将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有的同学对地理基础知识熟悉到可以倒背如流的地步,但一到考试就懵了,原因就在于缺乏空间概念。因此将地理知识与地图融为一体,培养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一张8开的世界空白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主要的地理知识,凸显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1.标上重要的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2.标注主要的地形区。
3.标注气压带和风带。
4.标注主要的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和自然带。
5.标注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6.标注主要的工业地域。
以此地图来描述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交通运输、环境问题等相关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形成相应的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也可培养用图表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
也可以分区域复习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知识。例如下面的这幅美国工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图(图2),在这幅图中把美国工业区、城市、人口分布的知识标注在美国地图上,并用箭头指向相应的区域,这样同学们掌握美国的相关知识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同时读图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同学们也可以参照这种图,将其他区域(例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及世界其他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地理在空白图上标识出来。图文结合,形象生动,易于记忆和理解,强化空间概念。
三、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课本插图
篇4
关键词:透视 绘画艺术 建筑空间
Abstract: discusses the traditional space some inconsistencies of expression, seek architectural design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concerning the possibility of modelling of space
Keywords: perspective painting art building space
中图分类号:J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无法在二维介质中表达艺术品
美国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的艺术作品多数与光有关,通常他会将他设计的装置安置在一个矩形的房间中,试图使人们感知到光对空间形状产生的影响。特瑞尔曾表示:“我将光当做一种材料,但是感知才是我的媒介。我希望你能看你所看,感你所感。”他的作品无需照片记录和文字描述,也无法用照片记录,因为特瑞尔奇特的装置常常把三维的空间伪装成二维,照片记录的只能是虚幻的假像。因此要想感知特瑞尔的艺术恐怕只有身临其中这唯一的办法了。
有趣的是特瑞尔创造他奇幻的作品的过程与建筑师惊人的相似――只绘制建造图或施工图。以他其中一个作品为例:特瑞尔在一个无窗的长十米宽五米高四米的空间中央加设了一道墙,这道墙其实只是一个各边半米的中空矩形框,参观者从开在短边上的门进入其中半个空间,通过这个矩形框看到另外半个空间,然而参观者看到的却不是有着三维立体感的空间,而是一个具有某种色彩的片状物(似平面)。这道隔墙和隔墙后的空间在特瑞尔的精心打造下变成了一副镶着边框的画。据说常有观众不确定自己看到的到底是二维还是三维空间,便靠近隔墙去用手触摸“画面”不慎失去平衡就跌入半米高的边框后的“画”中。特瑞尔也就成了许多说不清打不完的官司的被告人。
其实这样的幻觉空间从技术上来讲并不复杂:空间的体积感由光来创造(在一个漆黑的空间中人靠视觉是完全不会感知到空间的体积的),那么光影在空间中的各个面的差别越大,空间感就越强烈,相反,空间中各个面的亮度越接近,空间感就越微弱。虽然建筑师不会像艺术家特瑞尔一样刻意把三维空间伪装成二维,但是建筑空间会不会在某一特定时间的特定事件中趋向这种极端的表现?或者说是不是建筑师创造的空间也有存在这样的幻象的潜质,从而导致了建筑空间无法在二维的介质中清楚地表达出来?现在杂志报刊中的建筑照片所表达的真的是建筑真实的空间吗?这样呈现的部分空间是不是也可以看做一种虚幻?
2、建筑图背后的空间概念
建筑图与绘画作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绘画是对现实(或者是绘画者脑中的现实)的再现,换言之绘画描述的是记忆,因此绘画的时间维度在过去;而建筑图则不会对“现实”进行描绘,建筑图描绘的是建筑师脑中的概念,是对未来建筑建成以后的情况的一种预测。这样建筑图在整个过程中就充当了概念与建成空间的媒介,然而建筑图并不是单纯的传输工具,而是能够自主能动的对其所传达的概念进行过滤(由于绘图者自身原因,文化差异,绘图方式等因素,使某些信息通达而某些被过滤掉),有时甚至传达出完全不同的东西从而激发出新的空间概念。
透视图在今天仍然是建筑师们绘制建筑图的主流视觉媒介。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曾总结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透视将生理与心理空间转化成了一种数学空间”。我们把这个数学空间意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在二维的媒介上就获得了三维空间的深度。这样的数学空间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个问题必然引出了另外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人类视觉是怎样感知三维深度的?布鲁克泰勒曾在《直线透视的新原则》中绘制了一副画用来说明透视的原理。在这幅图中,作者用了很多直线来连接观察者的眼睛和物体的关键点,这些连接线汇聚于眼睛而形成了一个金字塔(视觉金字塔),用一个画面来切割这个金字塔再把画面上的点连接起来便得到了一种影像,这个影像便是透视图了。不难发现透视图形成的关键就是观察者的眼睛,有了它视觉金字塔才得以成形。忽略单眼成像(人用双眼来观察空间)的误差,透视图的矛盾在于观画人的眼睛必须正好处于绘画人的视点上,才能连起这个视觉金字塔,从而在头脑中还原绘画人眼中的空间。如果两者分离,透视图就会有细微的变形。罗马圣伊纳爵大教堂的拱顶壁画绘制了圣伊纳爵升入天堂的场景,当观察者站在拱顶正下方的时候会看到教堂建筑的柱子和画面中的柱子连续起来继续上升,如果观察者从中间走开画面上的柱子看上去就折了。有意思的是绘制壁画的人在设计地面的时候故意将这个“正确的点”标注出来,站在这个“正确的点”向上望去,建筑空间就和画面空间统一了起来,于是现实空间成了天堂的延续,表现空间成为建筑空间的一部分,这样的幻觉扩大了建筑的深度。所以在我们选择利用透视来表达空间的时候,透视已经限定了空间建构和体验的逻辑。
建筑图是建筑概念传达的媒介,充其量只能是建筑概念的替代品,但是却要求我们以观看的方式去体验建筑。“图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鼓励读者从创造的角度去看,将图片的体验和建筑的体验的等同起来。建筑讨论的对象往往是图纸或者是照片,因为他们相比建筑,更加容易满足建筑师和历史学家将其作为艺术而进行审视的欲望和期待。”于是人们就把这种图片里的建筑与现实的空间概念画上了等号,但那是这种断章取义的片面理解往往会曲解建筑师的意图从而出现空间概念传达的断层。
3、建筑空间的时间维度
在透视这个主流体系当中,为了获得稳定的单一空间感,时间维度为刻意的被摒弃掉了,于是看图便成了体验空间的主导方式,久而久之时间被彻底忽略了。现在从一张建筑空间的照片中人们提炼有关建筑的信息是建筑的颜色形态甚至尺度,可是有谁会在意时间对这个空间产生的影响呢?人们惯性的认为建筑是静止的,因此空间也是静止的,实际上二者在运动与静止方面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一个极端一点例子是剧院的舞台:同一个舞台上演的剧目可早于明清晚于未来,也就是说不动的建筑可以穿越时间与任何空间重合。
当我们在空间的概念中加入时间维度,也就是说从运动的角度来审视空间,空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概念,而成为一系列事件的组合。而且每个事件是从一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状态的跨越。相比于对绘画艺术的欣赏,建筑空间的体验是需要除了眼睛以外的感官参与的,观者和使用者的介入是建筑空间体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人和空间的对话当中,人即是空间的产生者,也是使用者和接受者。在体验空间的过程中,人重新创造了空间,而照片中建筑的片段却失去了意义。
这就好比中国古代的园林,如果给你一张留园建筑的照片一张狮子林里建筑的照片,你可能完全分不清谁是谁,因为即使这两个园林你都看过,也不会很清楚地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留在你脑海中的只会是下不停变化的空间,关于园中具体的建筑的记忆却不是那么清晰,可是园林依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印象就是时空的印象。古代园林的设计过程不同于现在的建筑设计,设计者并不进行平面图的绘制,而是通过在基地上确实的或想象的漫步中产生的。可以说这样直接置身于空间本身的设计过程比间接利用建筑图作媒介的方法产生的作品跟忠于作者的概念,也更忠于环境。
4、如何表达空间
篇5
[关键词]空间展示设计人性化
展示设计是一项强调空间环境和道具形式的独立设计职业,它是一种空间形态的构成。展示环境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室内空间是以展品本位为出发点,在展示道具形式作用下的空间形态。本文就针对展示环境中的室内空间设计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做相关的探讨。
一、展示设计中的空间概念
展示艺术与空间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展示艺术就是对空间的组织利用的艺术。从展示设计的概念,展示设计的本质与特征,展示设计的范畴以及展示设计的程序,我们可以发现,“空间”这个概念是贯穿始终的。展示设计是一种人为环境的创造,空间规划就成为展示艺术中的核心要素。所以,在对空间设计进行探讨之前首先明确空间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需要把它当做“理念的基石”铭记在心的。
1.空间的两重性
空间这个概念有着相对和绝对的两重性,这个空间的大小、形状被其围护物和其自身应具有的功能形式所决定,同时该空间也决定着围护物的形式。“有形”的围物使“无形”的空间成为有形,离开了围护物,空间就成为概念中的“空间”,不可被感知;“无形”的空间赋予“有形”的围护物以实际的意义,没有空间的存在,那围护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空间的时间性
在展示设计中我们所说的空间是四维的,在此给通常意义上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这一概念。空间是可见实体要素限定下所形成的不可见的虚体与感觉它的人之间所产生的视觉的“场”,是源于生命的主观感觉。而这种感受是和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在展示环境中对展品的观赏,必然是一种动态的观赏,时间就是动态的诠释方式。
3.空间的流动性
在展示环境中,空间具有流动性是必然的,是由展示空间的功能特点决定的。展示空间是一门空间与场地规划的艺术,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用一定的表现手段向观众传达信息,它使观众犹如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艺术雕刻中,用陈列手法的动态表现,规划上有意识的引导,使观众在三维空间中体验时空产生的第四维效应。二、展示空间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1.采用动态的、序列化的、有节奏的的空间展示形式
前面提到展示空间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在空间设计上采用动态的、序列化的、有节奏的展示形式是首先要遵从的基本原则,这是由展示空间的性质和人的因素决定的。人在展示空间中处于参观运动的状态,是在运动中体验并获得最终的空间感受的。这就要求展示空间必须以此为依据,以最合理的方法安排观众的参观流线,使观众在流动中,完整地、经济地介入展示活动,尽可能不走或少走重复的路线,尤其是不在展示的重点区域内重复,在空间处理上做到像音乐旋律般的流畅,抑扬顿挫分明有致。使整个设计顺理成章,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让人感受到空间变化的魅力和设计的无限趣味。
2.在空间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使空间更好的服务于人
展示设计需要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这是在进行展示空间分析时的基本依据。人类需要舒适和谐的展示环境,声色俱全的展示效果,信息丰富的展示内容,安全便捷的空间规划,考虑周到的服务设施等,这些都是人类在精神上对展示设计提出的要求。这就需要设计师仔细地分析参观者的活动行为并在设汁中以科学的态度对人机工程学给以充分的重视,使展示空间的形状,尺寸与人体尺度之间有恰当的配合,使空间内各部分的比例尺度与人们在空间中行动和感知的方式配合得适宜、协调,这是最基本的空间要求。同时人们应该是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活动,如果不能创造一个给人以心理上亲近温暖感觉的空间,那即便是利用了最先进展示手段的环境也只是冷冰冰的机械组成的没有生机的躯壳。一个充满人性化的展示空间才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设计。
3.以最有效的空间位置展示展品
展品是展示空间的主角,以最有效的场所位置向观众呈现展品是划分空间的首要目的。逻辑地设计展示的秩序、编排展示的计划、对展区的合理分配是利用空间达到最佳展示效果的前提。因此,设计师中必须将空间问题与展示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不同的展示内容有与之相对应的展示形式和空间划分。给展品以合理的位置是展示空间规划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能否做成一个成功的展示设计的关键。
4.保证展示环境的辅助空间和整个空间的安全性
在一些大型的展示活动中,可能包括各种仪器、机械、装备及模型等需要消耗能源的设备。这些设备的运行大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支持,如电力、压缩空气、蒸汽等,这些辅助设施也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而且必须考虑将这些设备的空间与展示环境隔离开,以防止噪声、有害气体的污染,并做好安全防范。考虑好对这些辅助空间的处理是顺利完成整个展示活动的保障。
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观众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所以必须重视展示空间的安全性。如设想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因素,如停电、火警、意外灾害等,必须考虑到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结语
展示设计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涉及广泛领域并随着时展而不断充实其内涵的课题。以上我们讨论了展示设计中所涉及的空间的问题,可以得知空间在展示设计中处于灵魂地位,展示活动需要传达的信息必须通过空间展现在公众面前,空间为我们的感知活动提供了场所,没有空间,我们将无法获得信息也无法和人交流。总之,正确处理好空间的问题是展示设计中的精髓;正确认识空间与展示设计的关系是做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较好的运用“空间”语言则可以赋予一个设计以实质的意义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区域地图 读图能力 教学策略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区域地图(包括政区图、地形图、河流水系图、气温及降水分布图、交通城市图、资源分布及土地利用图等)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是信息量大、精度高的知识载体,是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形象思维的重要依据。大部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都需要凭借区域地图来显示,研究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空间结构与联系,也需要依靠地图。掌握地图知识,培养区域地图的读图能力,是学习地理的关键环节。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地理高考能力要求,明确指出要熟练判读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即依据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图例和注记等要素,从图中正确选择判断,并获取判读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的能力。近几高考文综地理试题中,区域地图作用都有充分的体现,因此,高中地理学习要对区域地图给予了足够重视。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高中生区域地图读图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重视指导学生的读图方法和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
在学习中,要切实使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如读图要注意地图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区域分布图要指导学生学会从下面几方面中尽可能获得多种信息:1.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2.读出经纬网大致范围。3.读出主要国家、省区、城市、铁路、山脉、河流等重要地名。4.读出工农业、人口、气候等要素的主要分布规律。5.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层次思考,分析该地区的综合地理地征。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把所学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落实到地图上。地图册要随身带,课内外随时结合看。教室张贴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多媒体经常播放区域图,让学生耳濡目染等。重大政治、经济、环境等热点问题应及时落实在地图上,并注意引导学生读图、识图,深入了解相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背景信息,结合政、史进行评价、分析。教师最好多准备中国政区和世界政区和其他重要区域空白图,经常让学生把学到的重要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加强检查和督促,使图植根于学生脑海中,使学生从知识点的记忆到空间概念的形成,完成由文字记忆到图形空间分布的迁移。
二、狠抓“地理位置”,突出“区域定位”,强化空间分析
近年来,高考区域地理试题一般都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局部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的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一般来说,试题大都遵循以下设计思路:展示区域经纬网地图,进行区位空间定位,判断重要地理事物;提供区域地图或统计资料,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简述地理规律,剖析地理成因;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评价区域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等。很显然,具备必要的空间位置概念和较强的读图能力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以,在区域地图的教学中要狠抓“地理位置”、突出“区域定位”、强化空间概念及区域分析。文综地理高考要求学生有清晰的空间概念和对重点地区空间位置的识记。“区域定位”是地理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基本方法包括:
1.经纬网定位:要求学生掌握标志性经纬度,重视一些重要经纬线经过的区域(如赤道、回归线、30°N以40°N、极圈,本初子午线、20°W、160°E、90°E、120°E、180、75°W等),能根据经纬度进行具体区域判定。如主要大洲和世界主要区域或其他重要地理事物的大致经纬度。
2.海陆位置及其他相对位置定位:如西欧位于大陆西岸;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等等。又如交通位置:马六甲海峡介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联系太平洋与印度洋;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的国家或城市,等等。
3.自然、人文地理事物特征及分布规律定位:如根据气候、自然带等地带性分布特征进行空间定位,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4.特征地理事物定位(形状、轮廓):根据一些突出的特征地理事物可以确定位置。如长城的符号、水系的形状、岛屿的轮廓、一些地理事物的组合关系等。
5.特殊注记信息(地名、数据等):一些熟悉的地名信息或特殊的数据信息都可以作为定位的重要依据。
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法(“点”,一般指城市、港口、矿产地等;“线”,一般指山脉、河流、铁路、航线等;“面”,一般指某个地区、国家、地形区、经济区等)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也是强化学生相对空间位置概念的重要途径。如在复习我国地理时,可在中国区域图上拉起几点线(如沿长江、黄河、海岸线;沿京广、京九、陇海——兰新线等),带动学生熟练掌握沿线重要城市、港口、工农业区,重要地理事象的相对空间位置及其相关联系。
在明确地理位置的基础上,要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理位置带来的影响。要指导学生按照“认识区域、认识国家”的理念,学会从地图和有关资料中提取、分析信息、推测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中。要区分要素图和要素叠加图的使用,单要素图重点把握分布规律,要素叠加图要理解要素间的关系。如按照气候的形成原理,可以根据一个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特点,推知其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与之相应的自然景观(植被、土壤、水文等)、农耕特点、复种制度等。
三、做好地图笔记,加深地图记忆
这里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己的地图上,用铅笔做笔记(包括记在图外空白处),以帮助学生准确落实各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扩大地图信息量,读懂地图所隐含的地理信息,使读书、读图、绘图和填图四者统一起来。1.描出轮廓和线条。勾画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或打上斜线,描出线状物等。可落实地理事物的具置和大致范围、方向、长度等。2.标出地理事象成因的文字和符号,可深化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如在欧洲西岸标上“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及其流向、“风带”及其风向,表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3.以关键符号画出图中重点掌握的内容。目的是明确记忆和复习的重点。如将容易写错的地理事物名称(如一些地名)圈住或作下划线,以便看准,避免重新犯错。4.补充新的事物,目的是适应地理事物的变化,较快接受地理新信息。如图上只写地理事物名称,要求学生画出其范围(地形区等);新出现的地理事象(重大事件、新建铁路等)在图上相应位置标出来;更正地名或填上相关历史地名。5.写出读图记录,目的是及时记下所看所想问的问题。如图中隐含的知识点(气候类型及特点等)和图中的疑难点等。这样做,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耳,多种感官的活动能及时加深对地图的记忆,回顾时,地图笔记能再现原来记在地图上的大量信息,明确记忆重、难点,提高读图效率。
四、一图多思,多图并用,总结归纳
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因素的结合和联系,都可以通过区域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图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一图多思。每一幅图都可以提出“有什么?”“在哪里?”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多图并用,就是重视图与图之间联系,同时用几幅图综合说明、比较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如“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图”既可以从中读出其分布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结合地形图、洋流分布图),又可以与北美洲同类气候分布图比较,得出其差异及形成因素。还可以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水系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加强记忆地理知识,区别不同区域的异同点,而且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交叉运用各类区域图进行对比时,还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规律。如观察分析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来自海洋信风、沿岸暖流、山地迎风坡等),再考虑和这一现象相类似的地区(如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等沿海地区),从而总结出分布规律,得出热带雨林气候在大陆东岸可以向较高纬度方向伸展的结论。这样,从直观形象思维上升到概括抽象思维,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多方位判断图像能力。
篇7
地理是一门空间观念很强的学科,地理教学在培养中学生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的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初二学生的年龄阶段、身心发育及知识水平,结合课题研究方向的需要,作此次调查问卷。
二 问卷调查的时间、对象、方法
调查时间:2012年6月中旬。本调查主要采取匿名问卷的调查方式。问卷由本人亲自收发,在我校初二年级11班和12班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21份,回收121份,问卷结果具有代表性、真实性。
三 调查问卷的设计
根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初二地理组设计了一份12道选择题的问卷,其中前十题为单选题,后两题为多选题。
四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1.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1~3题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基本认识。第1题中选择“很喜欢”和“喜欢”的学生占90.1%。初步分析认为,由于地理学科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因此受到多数学生的喜爱,但受地理知识的难易程度、考评方式,部分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影响,少数学生选择了不喜欢,作为教师,应积极从多方面查找原因,帮助每一位同学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习惯。第2题中,认为地理“很有用”和“有用”的学生占93.4%,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地理学科,这是地理学习强劲的动力。从这个结果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地理学科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也大有益处。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确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从第3题的选择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地球和地图》最难,《世界地理》部分略难,主要是受年龄结构的影响,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填图、绘图能力导致的。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准确把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知矛盾的焦点,巧设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通过层层深入,逐步求得结果,掌握思维和解答规律,以达到消除学生学习障碍的目的。
2.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水平
4~9题主要反映的是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水平。从对问卷的分析,可以得出所调查的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水平较低。而每道题中最能反映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选项中一般是男生比例高于女生,说明男生空间感更强。第4题和第5题学生所答选项较分散,反映出学生在应用地图和地理思维方法还很薄弱。
从以上六道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经过两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但对于地图辨识与区域位置的认定仍存在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多视角、扩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分析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时都会在头脑中呈现相应的地图影像。
3.学生对空间思维能力及其在其他学科中的影响的理解方面
第10题是关于“什么是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调查。选择“知道”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61.2%;选择“不知道,没听说过”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11.6%;选择“老师讲过,但不太清楚地理”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27.2%。从调查结果看,通过两年的训练培养以及地理知识的积累,八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地理空间思维的建立、对“将要被定位的事物”的时空特征在头脑中的构建已有成效,但仍有少部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欠缺,存在学习困难。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仍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第11题“哪些学科对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帮助较大?”的不定项选择中,选择“数学”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65.3%;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学科对于有效地完善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掘学生智力、促进地理空间想象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方面
篇8
【关键词】地理 运动 教学 中学
一、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1 信息技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在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每堂课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把学生很好地引导到新课题上,跟随老师进入教学的意境中。
2 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有关地理空间概念的知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通过语言描述和画图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但是语言的描述和平面图的绘制,都较难帮助学生建立起立体空间的概念。而此时如果采用信息技术,利用电脑的三维立体动画,就可以方便地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三维立体的地理事物,从而更清晰地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地理空间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地理事物变化的过程。地理学科中涉及大量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变化。有些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有可能是瞬间发生的,如火山喷发、地震的发生等。也有一些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形成的,如青藏高原的隆起、东非大裂谷的形成等。有些地理事物是微观、小尺度的,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而有的地理事物是宏观、大尺度的,无法观察到其全貌。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再现事物变化过程,学生得到的信息是静态的,无法表现这种动态变化及其与时间的关系。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河流地貌形成》一节中,教材提到河流的溯源侵蚀,对这个概念许多学生感到很陌生,很难以理解。此时在教学中运用Flas模拟这个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河流上游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这个过程,同时运用动画使这个在现实生活中缓慢演化的过程加速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更强的直观感受,更好把帮助学生破解这个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
4 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地理事物之间往往有众多复杂的内在联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想要把这些纷杂的知识点整合起来相对比较困难。而通过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困难。信息技术可以把影响一个地区的诸多因素进行层层叠加,使学生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地区的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掌握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教材中不同章节的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具体。
5 运用信息技术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时代在飞速发展中,在传统教学中很难根据时间的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而借助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快从网络等渠道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新,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更适应时展的需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借助动画、图像、解说、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通过电脑信息的手段,让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二、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反思
1 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要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而不能喧宾夺主,或只限于形式,内容却不够科学。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为了赶时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它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
2 在信息技术使用中要不断进行调整、更新。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影响必然造成教学过程事件的非可预见性。往往有不少老师喜欢从网上下载课件,不加任何修改就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这样看似节约了不少时间,但是是对教学的极大不负责任。要把本地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可能的反馈纳入课件设计过程中,同时根据上课之后学生课堂的反应在课后对课件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
篇9
关键词:空间设计;场所精神;设计思路;实例分析
0 前言
中国作为具有灿烂文明的大国,有深厚的历史文脉的积淀,但在空间设计的相关领域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大量西方夸张诡异的空间结构形式的引进给人带来的仅仅是视觉上的新鲜刺激,这些形式并非是由本土科技和文化演进而来,缺乏相应的文化土壤,对人性漠视,有必要探索“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理念,用空间体验连接起空间的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从而激发人们内心的归属感和存在感。
1 空间设计与场所精神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哲学和科学都与“时间”密不可分,这是广义的空间概念。空间设计中的空间是相对于人的尺度而言的,是人们可以感知和体验的场所空间。“空间的本质是限定”,即通过各种手段将无限的三维空间限定于一定的区域,给人造成一种空间“场”的感受,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学的空间。空间设计,就是依据特定功能,美学等各种需求,对空间的整体结构,色彩,材质,光线等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设计包括建筑、景观和室内等方向。
1980年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舒慈在其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出场所精神的概念。场所与物理学广义的空间概念和原生自然环境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由人与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并建立了复杂联系的基础上,思想和情感上产生了对特定地域的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因此综合形成的概念。人们对于场所本质的精神记忆,便是场所精神。
通过对场所概念的解读,将场所结构分为“空间”和“特性”两部分。“空间”包括空间结构、形态、色彩和材质等要素,具体到空间设计,指的是建筑空间、景观空间及界面的质感和色彩等物质属性,具有客观性。“特性”是指特定空间所具有的气氛和特质,反映了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主观性。空间设计营造场所精神,是通过人对三维空间及相关要素的综合体验,产生情感要素,继而引发人对于场所特性的思考,最终在体悟场所精神的同时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2 场所精神下的空间设计思路与方法
场所精神下的空间设计有两种思路和具体方法:
一是“求同”。首先,要把握场所整体的历史文脉,对城市空间、建筑、街道的肌理结构进行图底分析,使得城市空间形态和肌理得以延续。其次,要注重对形成场所整体“氛围”至关重要的历史印记和老旧建筑进行保留和继承,包括空间形态、装饰艺术、历史事件等要素。例如,吴良镛教授主持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建筑改造工程,从宏观上准确把握了北京城市空间形态和肌理,用现代单元式住宅的空间形态完成对于传统四合院空间的结合和创新,从北京传统民居上提取其建筑的色彩、造型、材料等要素并加以运用,在保留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符号的同时通过置换的手法,更新了老建筑的使用功能,赋予其新“生命”,重现了老北京四合院的场所精神。
二是“存异”。场所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属性,人的体验是场所存在的必要前提,这决定了场所并不是一直不变。时代的变化,空间的变化,人的改变,都会使得场所本身及精神发生演变。“存异”的思路,是摆脱对于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惯性思维,通过对于场地精神的深度挖掘,真正尊重特定场地本身具体而细微的精神实质,以发展的眼光发现和把握场所精神的演变。例如,中山市的岐江公园项目,并没有延续其作为著名“侨乡”的历史文脉,而是通过对场地内粤中造船厂场所精神的深度挖掘,体现出红色年代人民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塑造了一个人民公园。从深层次来说,和中山市城市精神相契合。
3 实例分析与思考
随着场所精神理论传入中国,立即得到了中国城市、建筑、景观和室内等空间设计领域设计师的响应和共鸣,并将其运用到相关领域的设计实践中去,在体现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空间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并非完美。主要体现在为了“场所”而场所,外在形式上模仿和再现特定历史场景,缺少对于场地精神的深度解读,无法唤起人对于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免流于肤浅和媚俗。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优秀案例的分析和思考,总结经验为当代中国空间设计提供有益启示。
江南大学文浩馆新馆由杨茂川先生主持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求同”的设计思路。首先,对老馆的形式特征、空间形态、装饰艺术、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取体现老馆场所精神的历史印记,融合在新馆的建筑设计当中。其次,也要与新馆所处的新校区的整体氛围相契合,如新馆“复制”了老馆半圆弧玻璃拱顶采光天棚的中庭空间,保留了老建筑的精华特色,不同之处在于新馆入口空间采用轻盈通透的现代玻璃幕墙,与老馆的实体墙面的厚重产生对比;将老馆“四大发明”的主题壁画和程文浩先生的半身雕塑整体“移植”到新馆的相同位置,并用新的科技成果为主题的壁画与其相对应;将文浩馆历史大事刻于墙面和雕像后部等。新馆的建筑通过对老馆历史印记的保留和继承,延续了老馆的场所精神,带给人们“似曾相识”的场所体验,现代元素的运用,实现了与老馆的对话,使新馆统一于新校区的场所氛围之中。
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超级线性公园的设计则完美地体现了“存异”的设计思路。丹麦作为历史悠久的“童话王国”,城市的空间形态和肌理具有鲜明的特色。该项目却没有延续丹麦的城市文脉形象,而是通过对于场地精神细致入微地挖掘,塑造了一个体现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超级线性公园长约800米,其位置处于哥本哈根市一个多民族聚居并且治安不佳的地区,项目正是准确抓住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场地精神。用来自60个不同国家的物质文化展品,与当地居民的国籍相对应,并置在由红色块状空间与白色流畅线条叠合的线性公园场地中,营造了一种极具人文深度的场所精神,引发人们对自身价值的思索,也为这个相对古老和封闭的城市空间增添了一抹鲜活的亮色,这正是“存异”思路的魅力所在。
4 结语
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空间设计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带着枷锁的舞蹈”,然而真正高明的艺术,却让人感觉不到“枷锁”的存在,达到“似是而非”的艺术效果。因此,场所精神下的空间设计,不应流于形式地模仿和再现,而是要通过对场地精神的深度理解,创造能让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精神家园,这也是时代赋予每个中国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诺伯舒慈(挪威).场所精神[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 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户外过渡空间;前廊;后院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045-01
许多年来,我国大学校园出现了很多风格不同的校园规划,但无论选择哪种模式,无论位于哪个场地、位置和地区,它都是对建筑及其之间空间的某种组织。这些户外空间——它们的交通、学习、休闲和美学欣赏等功能——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随着学校的文化交流活动日趋丰富,对室外空间的要求更加强烈,校园公共空间是广大师生和来客进行交流、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
对大学的观察表明,在天气允许时,大量的随意交流、偶遇、娱乐及班级间的学习交流都发生在户外。但是户外空间却常常被校园规划设计者所忽视,它并不是设计者用美丽的图形堆砌或者运用流畅线条贯穿那么简单。
我这次的研究报告也主要是围绕着“缘侧”这一灰度空间概念阐述一下关于校园户外过渡空间设计前应该考虑到的几种主要功能。
一、前廊过渡空间
房屋的前廊构成了由公共社区生活向较小社会群体(一般为家庭)的私密生活空间和心理上的重要过渡。校园建筑的前廊同样能提供这种过渡,从整个校园过渡到一个系或学院:它还是一个重要的聚会、学习、约会、进餐的场所。因为在建筑的内部我们都会感到应该做点什么,而在外部则可以什么也不做。因此,就会长生从紧张的学习中解脱出来的平静感觉,基于以上这些原因,建筑主入口前面的空间就变的非常重要。一些人可能还不能接受在公共空间晒日光浴和放松思想,但在一个熟悉的地方休息、沉思、浮想联翩,就像在自己的基地附近一样,周围都是认识的人,这可就易于接受多了。
所以,在设计前廊时应考虑到一下问题:
1、设计任何的新的校园建筑时,设计师应根据学生的步行人流确定建筑的主入口,进而设计某种形式的前廊。
2、前廊应部分围合,这样经过前廊的人才会觉得这是一个过渡的空间,同时使静止的使用者觉得自己与附近行人或自行车流有所分割。
3、主要行人流进出建筑的通道边应设有舒适的靠背座椅。
4、设计中应既有供1-2人使用的比较私密的座位,也可以有供3-4人的小团体聚会交谈的座位。
5、主要建筑的前廊处或附近应有价格合理的餐饮售卖点。
二、后院
就像每家通常都有一个路人可以看到的半开放前院一样,大多数家也有一个全部或部分封闭的后院,用于斯人休闲和其他使用功能。我认为一些校园建筑同样应设有后院——与建筑项链或被建筑部分围合的空间,“居民”会在此举行一些半私密的院系活动。
我们系的新教学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被大楼四面围合,其用途恰似一家住宅的后院。人们三三两两的走出来坐在的长凳上吃午餐。尽管这里不是下缘最优美的地方,但至少这里很安静、有屏蔽、很放松。另外,这里的空间还可以用于展览设计作品、照片、美术作业、进行乒乓球比赛等等。
显然,环境设计、艺术、戏剧和文学等院系很需要这样的后院用于非正式的课堂教学。我所考察的大学似乎都有大量潜在的后院空间,通常是那些因为对美学和功能需要的细节考虑不周而荒废或空置的庭院。
在一个适于建造后院的地点,应考虑以下方面:
1、这个空间应该远离主要步行人流,从它所服务的建筑又可方便地到达这里。它的位置应对建筑的经常使用者比较明显,而对过路者比较隐蔽。
2、大多数经过这里的人们应该将建筑本身作为目的地。后院不应成为大量过路者的通道。他应该让人觉得这是一块安静的绿洲,只有零星的路人。
3、尽管硬质铺地似乎最适合用于后院,但其材料也应该是温暖而且吸引人的。
4、座椅应围绕边界处布置,或靠近空间中的绿岛,因为人们在身后有墙或植被时会觉得更舒适。
5、在欠当的地方提供可移动的桌椅,使人们可随意组成小团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