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行业贸易范文
时间:2023-03-30 13:2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电行业贸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贸易摩擦行业协会反倾销作用
一、贸易摩擦的概念
国际贸易理论界对“贸易摩擦”并未作专门的定义。综合比较普遍的理解,“贸易摩擦”指各国(地区)之间、各国(地区)相关产业之间、一国(地区)的产业或企业与其它国家(地区)政府之间发生的贸易争端。由于当今国际贸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因此“贸易摩擦”主要是指发生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领域的国际争端,它反映了世界各国家(地区)在经济贸易发展中的利益冲突.
二、我国贸易摩擦的现状
目前,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在进口成员方遭受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和贸易壁垒引起的,影响我国出口利益,如其它WTO成员方在对我国企业进行的反倾销调查中滥用非市场经济待遇,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特殊保障措施调查: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已成为WTO成员,其它成员对我国政府的经济贸易政策和措施、贸易救济措施提出的交涉。基本情况如下:
1贸易摩擦的数量居高不下
我国加入WTO后,针对我的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受到WTO规则的约束,越来越多的成员转而采取WTO规则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据商务部统计,加入WTO前后的2001,2002年,国外对我发起反倾销、保障措施案件的涉案金额分别为11.4和7.92亿美元。2006年,共有3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59起,涉案金额约62亿美元,创历年最高。不少WTO成员根据我国入世议定书第七条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使我国企业在反倾销的倾销调查中,一方面难以获得企业独立的反倾销税税率,另一方面由于选择“替代国”生产要素等的价格计算我国企业的倾销幅度,导致较高反倾销税税率。
2针对我国的特别保障措施调查有蔓延之势
加入WTO后,相继有韩、日、加、美、印、土、欧盟及秘鲁等8个WTO成员以我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为由,制定其国内立法并为针对中国产品发起特保调查做准备。自2002年8月13日印度对我出口的工业用缝纫机针发起第一例特保调查以来,截止2006年12月底,先后有印、美、土、欧盟及秘鲁对我产品发起21起特保调查,涉案金额14.27亿美元。
三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和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并存,各国围绕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争夺更加激烈,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巨大。而全球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贸易摩擦频频发生,贸易保护主义不时抬头。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重要产业生存、发展和本国就业,减少贸易逆差,频繁采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和知识产权、技术贸易壁垒等手段,对我国产业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形成一定障碍。
1、贸易摩擦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利益
据商务部统计,自1979年至2004年5月底,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37起针对或涉及我国产品的反倾销、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案件,其中反倾销案件573起,保障措施案件51起,特保案件11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了我国约186亿美元的出口贸易。这些贸易摩擦还进一步使我出口产品丧失了潜在的贸易机会,而丧失贸易机会所带来的间接损失要远大于涉案金额。
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影响我国出口产品和产业的国际信誉,对我国国际形象造成损害,贸易摩擦还会影响我国与当事国及其它国家的经济关系,影响我国在国际发展中的外部环境。
2、贸易摩擦在宏观上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
贸易摩擦的不断出现,抑制了我潜在的产品出口,阻碍了我进一步扩大出口、市场多元化等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使国内新兴产业的建立及健康发展受到影响,国内市场受到一定冲击;影响了我国的投资环境。这些负面影响则是无法估量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现阶段我国就业问题、“三农”问题尚未得到较好解决的情况下,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上发生的贸易摩擦可能会使产业工人、农民生活陷入困境,甚至会危及社会稳定.
3、贸易摩擦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
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9.8%跃至2006年的70%贸易摩擦对出口的影响,势必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连锁反应,应对贸易摩擦事关国家经济安全。
涉及机电产品十分广泛,所涉及的产品十分广泛,除了上述10类设备外,加上与此有关的材料、组件,已远远超出这个范围。电子产品中包括了电视机、录像机、收音机、个人电脑、传真机等信息技术和通信设备,以及通过电讯以外的发送声音和图像技术的录制和复制设备等。机械产品中包括了多种电器产品、部分监测和控制器械、复印机、摄影机、割草机和部分机械加工设备,以及家电电器、照明设备和自动售货机等。这些产品多数是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据有关部门初步分析,上述产品将涵盖我国200多个海关税号)。
目前我国产品尚不能满足指令要求,产品含有的有害物质大多超标。同时,出口欧盟的电子电气产品要付给专业回收公司的费用为单价的3%~5%。因此,欧盟采取的这一措施,必将对我国出口产品形成贸易壁垒,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而且欧盟的这一行动,很可能被美国、日本等其他主要贸易伙伴效仿,采取类似措施,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四中国机电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发挥的作用
1中国机电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发挥作用的优势
首先,应诉企业需要了解实地情况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有关问卷和答辩,并就出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和是否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造成实质性损害进行答辩。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得到国外进口商的帮助,以便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可见,单个企业即使想应诉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而一旦超过规定的应诉时间,则被视为自动放弃,调查当局就可单方面采取反倾销措施。而行业协会则可以安排专门的部门、人员应对反倾销的调查、应诉答辩,行业协会具有时间和人员上的优势。
其次,反倾销官司程序烦琐,持续时间漫长,而且聘请应诉律师的费用也很高。企业一旦卷入,即便胜诉,所损失的金额也不少。这也导致了一些企业望而却步,宁愿转换市场,另找出路。而行业协会则可以集合企业成员共同筹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于资金短缺而不愿应诉的情况。
再次,由于反倾销知识的欠缺,往往使得一些企业产生了畏难心理。很多企业经常把反倾销调查程序混同于一般的司法诉讼程序,担心成为“被告”而上“法庭”,并承担法律责任。86更有甚者连“倾销”的概念都不清楚,只要看到自己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进口国同类产品的市场价,就自认其出口行为构成倾销。这样,当企业遭受反倾销调查时,必然手足无措,导致不敢应诉或不知如何应诉而错失机会,并造成相当的经济损失。而代表同行企业的行业协会中不但包括该行业经济领域的专家,而且有熟知反倾销和WTO规则的法律人才,在这样的知识人才储备下,应对反倾销策略的做出应是具有相当力度和可行性的。
最后,目前更多的情况是,单个企业没有应诉的动力。因为反倾销调查针对的是一国的某一产品而不是某一特定企业的产品,其所涉及的是整个行业的公共利益。如果应诉胜利,行业内其他没有参与应诉的企业同样受益。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会进行投入与产出比的经济成本估算,则会发现应诉的私人收益小于其社会收益,不应诉是个体企业在非合作博弈中可以选择的唯一均衡点。许多企业便产生“搭便车”(FreeRiding)87的机会主义心理,企图坐享其成,通常采取不应诉、能搭便车就搭的策略。由于,从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来看,每一个体企业都有免费享有另一个体企业提供利益的占优动机,应诉本身具有较大外部性(Externalities)88,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公共产品”(PublicGoods)。笔者认为,公共产品应该由公共性的组织提供,行业协会虽然是民间组织,但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又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因此,作为整个行业的代表者,在应对涉及整个行业利益的反倾销中,行业协会应是一个适当的选择。它可以通过收取会费的形式来筹集资金、建立反倾销基金,以专门用来建立信息渠道、配备反倾销专业人员、牵头聘请律师、组织企业应诉、利用整个行业的资源来克服单个企业势单力薄的不足,这就可以解决应诉不及时的问题。另外,无论受益还是损失都由行业内的企业分担,这就可能解决某些企业“搭便车”的问题。
2我国机电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应诉中具有重要作用
(1)反倾销调查前
我国遭到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口产品过于集中,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相压价,恶性竞争。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其自律职能来协调本行业出口产品的数量、调节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布局、指导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必要时可以限定最低价。以此实现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又避免构成倾销,从而确保整个行业的利益。
(2)反倾销调查中
首先,行业协会可以及时有效地组织企业应诉。行业协会能够在应诉限定时间内完成有关问卷,并就出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和是否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造成实质性损害进行答辩。在这一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寻求国外进口商的帮助,以便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并聘请应诉律师。
其次,行业协会可以配合外国政府做好反倾销调查,提供有关本行业的全面资料。WTO《反倾销协议》第六条中的第八款规定:“当任何一个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在合理的时间内拒绝接受或者不提供必要的资料,或极大地妨碍调查,则最初和最终的裁决,不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进口国有关当局都可在现有事实的基础上做出。”也就是说,如果不积极主动提供资料,被调查方就失去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而行业协会可以代表企业更好地配合调查方,完整地提供他们所需的资料和统计数据,为核查提供便利,从而使调查方全面、真实地了解本行业的情况,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
宝钢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自1996年以来,宝钢六次应诉国外反倾销,其中有三次获胜。其获胜的经验之一就是中国钢铁协会积极协助企业,配合国外调查,提供必要的信息、数据。在了解实际的成本等情况后,外国政府的裁定更为公正,宝钢也屡次应诉成功,较好地保护了自己的经济利益。[
最后,行业协会可以利用WTO的一些特殊规定为本行业服务。比如,根据WT0《反倾销协议》第五条第八款,如果能证明倾销幅度低于2%(用出口价格的百分比表示)或损害是微不足道的,以及从特定国家进口的倾销产品的数量不足进口国同类产品进口总量的3%,则终止倾销调查,对这些产品不征收反倾销税。我国行业协会在组织企业通过问卷调查答复时,对于中国的出口商在调查期间的出口总量低于3%的情况应给予充分说明,以达到对这些产品不征收反倾销税。
(3)反倾销调查做出裁决后
其一,行业协会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企业权益。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允许成员国就WTO各项协定所提起的争端,提交争端解决机构来解决。WTO有关反倾销引起的争端在《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17条第4款有如下规定:“成员可以提交争端解决机构解决的措施是最终反倾销税、接受价格承诺和临时措施。”因此,如果我国出口商对外国政府所做的裁决有异议,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就可以提交争端解决机构来解决。从WTO争端解决机构受理的案件来看,涉案方要对WTO的法律条款和反倾销协议非常熟悉,才能指出对方的不合法之处,为自己有效地辩护,并向专家组提出合理的裁定和建议,以保证最终胜诉。但目前我国对WTO有关法律制度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这方面的专家。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代表,集中了本行业的专家,人员整体素质较高,因此可以发挥其人力资本的优势,专门研究WT0的各项相关规定,总结和借鉴各国在解决争端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在遇到争端时可以积极督促并帮助企业和政府利用争端解决机制来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其二,行业协会利用《反倾销协议》的复审制度,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取消反倾销措施。根据《反倾销协议》,在反倾销措施持续一段合理时间后,出口商及相关的利害关系方可以要求进口国当局对继续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如果审查结果表明倾销不存在,且终止反倾销也不会导致倾销和损害复发,则可以要求有关当局终止反倾销措施。行业协会应该对本行业遭受的所有反倾销案件备案,并由专人负责归类整理,利用上述规定及时要求进口国有关当局审查。凡符合条件者,行业协会应代表企业积极督促有关当局终止反倾销措施,以减少损失。
3行业协会可以起到政府起不到的作用
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政府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时,其管理行为存在着明显的行政性质,而影响竞争的公平,并导致效率的降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行业协会与政府相比,在应对反倾销中的优势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行业协会作为整个行业利益的代表,对行业的了解程度无疑高于政府,同时也高于行业内的单个企业。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可以防范政府失灵,又可以利用其优势与政府和企业一起建立反倾销预警系统,并发挥比政府更优越的作用。目前,我国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统计局已正式委托行业协会协助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负责采集、分析和上报本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数据和动态情况。该系统主要包括对重要产品的进口数量、价格的监测及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可能产生的损害的监测、对重点敏感出口产品做好出口价格、出口国家和地区的监测,以及出口产品可能招致进口国采取反倾销措施的监测,并定期预警信息,做到未雨绸缪。
其次,由于我国遭到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口产品过于集中,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相压价,恶性竞争。行业协会可以发挥其自律职能来协调本行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布局,指导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必要时可以限定最低价,并以此来实现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又避免构成倾销,从而确保整个行业的利益。
再次,政府过分利用“社会利益”代表者的权力对企业行为进行过多干预,导致企业难有作为。而且政府对各种产品标准的制定不够及时,不能适应竞争节奏。政府部门的倾向性还会使一些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占据一定的市场和资源优势。由于这一优势不是通过正常竞争而来,从而企业可能会滥用资源经济优势,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形成市场的行政垄断。政府对信息反馈回应慢,导致其不能很好地行使监督市场的职能。94在市场、政府失灵过程中,需要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组织加以弥补。而行业协会的服务、沟通、协调、监督等职能恰能弥补这一缺损,引导企业的有序竞争。
最后,政府可直接调配的各种资源日益匮乏或短缺,政府为保证其主要任务与目标的完成,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到满足全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和环节中去,其逻辑结果必然是进一步地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中做出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确实无力,也根本不可能提供企业所需要的全部服务。因此,各级政府均对行业组织寄予厚望,并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与关爱,行业协会的产生是政府的客观需要。
4可以互通信息,统一确定整个行业的战略战术
信息经济学告诉我们,信息是最重要的市场资源,其能给市场主体带来无限的经济效益,而同时信息的获取与交换也是要花费成本的。单个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运营时,必须搜寻和掌握一定的信息并依据市场信息做出最佳决策。
对于企业来讲,出口任何一种产品到国外都应进行周密而详尽的市场调研以求尽可能掌握各种信息,以防出口产品遭受进口国来势汹汹的反倾销。然而,对于单个企业来说,这种调查无疑要产生一定的成本支出。而对同一行业内所属企业而言,其所搜寻的信息大多一致,如果相互之间没有合作与协同,那么很可能出现所有企业都为搜寻同一信息而各自付出费用,从社会资源的总量考虑,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有关反倾销信息的获取和收集也并非一件易事,其需要经过一定的途径和程序,这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然而,对于由相同或相近企业组成的行业协会而言,行业协会便可为各个企业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其费用由各个成员分担,由此便可以使单个企业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统计数据表明,约有80%的行业协会具有信息统计功能,居所有功能的第一位。综上所述,中国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因素,能够发挥政府和单个企业所难以达到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作用应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五、中国机电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的实证案例分析
在国外,有很多事例证明那里的行业协会是针对中国反倾销案件的提起人或者实际组织者,以行业整体角度参与反倾销案件的全部活动,将比企业单独参与该类活动,均为有利有效得多。2002年2月发生的中美轴承案,就是美国轴承协会以中国轴承在美国市场低于正常的出口价格销售为由,对中国球轴承提起反倾销申诉。2003年6月28日,经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协会,欧盟宣布对中国(主要来自温州)的可充气打火机实施反倾销调查,以期在短时间内将中国的打火机挤出欧洲市场。可见成熟的行业协会正是这样利用贸易救济措施,协调外部竞争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依托。通过借鉴国外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作用,中国行业协会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行业协会的制度虽然还不完善,但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应对中早已开始了实践探索。
(1)温州打火机案
温州是中国打火机主要生产基地,温州每年生产打火机8.5亿只,80%用于出口,在欧洲市场占有率达到80%的事实,对欧洲打火机生产厂商是绝对的威胁。2003年6月28日,经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协会,欧盟宣布对中国(主要来自温州)的可充气打火机实施反倾销调查。温州打火机协会在有关法律和应对反倾销专家的指导下,挺身而出,组织协会力挽狂澜。他们及时组织召开应对分析会,剖析利弊,最后,作出团结一致、共同集资、共聘律师、联合应诉的决策。这一举措,聚沙成塔,以一当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2003年7月14日,欧洲打火机制造商协会正式向欧盟撤诉,2003年9月11日,欧委会正式终止对中国打火机实行反倾销调查的官方公报。这场没有硝烟的国际贸易大战便以“挑战者”的匆匆“撤兵”而宣告“应战者”告捷。这标志着温州打火机协会应对欧盟反倾销已取得彻底胜利,其是中国进入WTO后中国企业打赢欧盟反倾销的第一案。
(2)中美轴承案
2002年2月发生的中美轴承案,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起反倾销案。面对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出口球轴承进行的反倾销调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102作为会员的代表在其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有效组织和指导下,上百家输美球轴承出口厂商在2002年3月4日之前的短短几天内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按时递交调查问卷,并积极准备应诉。最终,美国际贸易委员会代表以四对零的绝对票,认定中国球轴承对美国轴承工业没有造成任何损害,判定中国输美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美国不能向应诉企业加收任何“反倾销税”。本次胜诉是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全体职工和全体应诉企业夜以继日的艰难努力争取的宝贵成果。
在本文中,笔者基于我国对行业协会的制度规定,从目前影响很大的温州打火机案、中美轴承案入手,探讨了我国行业协会的实践探索情况,着重论述了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作用。博鳌亚洲论坛会长龙永图称,发挥协会团结作用,把企业组织起来,才能有战斗力,才能在应对反倾销上做得更加漂亮,从而在抗辩中获胜。
六加强机电行业协会在产业救济体系中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政府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是各国政府,同样世贸组织允许的对国内产业实施救济是通过政府采取措施进行的。然而与产业自己相比,政府对产业的情况可能不很熟悉,对外来产品的威胁不很敏感,因此就要求行业协会在产业救济体系中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的作用,代表产业的利益向政府申诉。从我国以往与贸易伙伴的冲突与摩擦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行业协会在产业救济工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日本国对中国出口的缝纫机的反倾销诉讼案,就是由他们国内有关的机电协会首先提出并胁迫政府提起的;2002年2月发生的中美轴承案,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起特殊保障措施案,这一案件就出于美国轴承制造协会六成的会员向美国国际贸易协会递交了针对中国的球轴承反倾销调查申请。
1确立机电行业协会代表我国企业的地位
我国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虽然也陆续建立了行业协会和商会,但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还不能满足保护国内产业的需要,在国内市场中的反倾销诉讼申请方面,我国己经提起的反倾销申请案件有相当一部分是个别企业独自提出的,这将大大降低中国企业针对外国来华商品在国内市场倾销案件的立案申请的效果和应有的影响。因此行业协会要能代表企业、产业的利益向政府提出申诉,谋求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企业中的害群之马予以制裁,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我国政府要在法律制度上、体制上确立行业协会一定的全力和职责,这是加强国内产业保护的关键。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和商会要为企业扩大出口,优化进口结构服务,为整顿和规范外经贸市场秩序服务;同时,还要帮助企业增强应对贸易争端的能力,学会运用符合WTO规则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手段,维护经济安全;更重要的是,如果由每个企业单独应诉,会造成经济学中的搭便车现象,即一个企业承担成本,其他的企业分享收益。因此,应该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能够帮助行业内的企业加强合作,收集和传递信息,并加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更好的采取应对措施。
篇2
论文关键词:风电;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新能源
论文摘要:风电行业是一个新能源行业,发展还未成型,资金积累也不够,拓宽融资方式显得特别重要.分析了我国风电行业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现状,研究了融资的战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从而为风电行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在近些年不容小觑,由于其尚属新兴产业,基础不够扎实,资金积累也不够,因此迫切需要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融资以增强发展实力.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外汇银行对进口商和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有关的一切融资活动,并具备简便、快捷、准入门槛低等优点,因此风电行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并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融资,以达到融资的最佳效果.本文通过分析风电行业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拓宽风电行业的融资渠道.
1.风电行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必要性
我国的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至今已走完20多年的历程.“十五”期间,风电发展非常迅速,累计总装机容量从2000年的3.44x105 kW增长到2008年的1.2153x10’kW,位居世界第4名,仅次于美国、德国和西班牙.我国历年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如图1所示.
虽然我国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发展迅速,但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我国风电设备却始终依赖进口,尤其是高端的技术设备.据统计,在2007年中国风电设备新增市场份额中,国产设备(包括合资)占57%,进口产品占43 % ;2008年我国风电设备市场40%需求仍由进口产品满足,见图2.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风力发电机组976台,金额超过了9 853万美元.现在世界几大风机制造巨头订单已经排到两年以后,主要订货商都是中国的公司.这些设备价格昂贵,生产周期长,因此占用了大量生产发展所需的资金,影响了风电企业发展甚至日常生产经营.
我国的风电企业在设备制造技术上要与国际大厂商竞争还为时过早,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通过进口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因此,我国风电行业必须从进口方面入手,以获得最大限度的贸易融资,解决我国风电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资金问题. 风电行业国际贸易融资方式 1短期国际贸易融资方式
融资期限在一年内的属于短期融资.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以短期融资为主.需要进口风电机组的企业可以选择以下短期国际贸易方式. 1.1进口发票融资
对于一般性的单笔金额不大、生产周期不长、付款期限也不长的经常性贸易,应该选择进口发票融资,又称进口汇出汇款融资.它是在进口商收到进口货物,进口货物销售货款回笼之前,向进口地银行申请资金融通用以对外支付进口货款的业务.这一融资方式不需要冗长的审核,只要有票据就可以进行融资,而且效率高、风险小。因此,采用此种融资方式可以减少风电企业在进口设备时资金占压,并可优化资金管理.有了银行的信贷支持,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但由于银行需要控制风险,并不会对所有的发票都进行贴现,因此这种方式也有较大的局限性, 1.2进口押汇
进口押汇是银行为帮助进口商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而向其提供的一种资金融通.根据所使用结算工具的不同,可分为进口信用证押汇和进口托收押汇,前者是开证行在收到与信用证相符的单据后即先行付款,进口商凭信托收据取得单据并将货物销售后,再偿还银行先行垫付的进口货款本息.对进口商而言,进口信用证押汇是以信托收据为抵押品,利用银行信用和银行资金完成其商品的进口贸易和国内销售的融资方式.进口托收押汇是银行给予进口商凭信托收据提货的一种融通资金方式.在付款交单条件下,进口商为了不占用资金或减少占用资金的时间,而提前付款赎单又有困难,希望能在汇票到期前、或在付款以前先行提货,就可以要求银行进行进口托收押汇.实际上,这是一种对进口商较为有利的短期融资方式. 1. 3假远期信用证
在假远期信用证下,买卖双方达成的是即期交易,但规定受益人出具远期汇票,待提供单据后可即期收汇.这种操作方式对出口商来说是即期收款,对进口商来说要等到汇票到期日才对外付款.这实际上是出口方银行对进口商提供的融资,是进口商通过兑现它所持有的银行远期承兑汇票而实现的融资,因此付款银行的贴息及承兑费均由进口商承担.对于进口商来说,借助银行资金既实现了对出口商即期付款的承诺,又减缓了自身暂时的资金短缺.这样,不仅可以即期取货销售,还可以即期付款为条件,要求出口商对商品价格和数量给予一定的优惠,从而降低进口成本. 2中长期国际贸易融资方式
我国风电企业针对付款期较长、金额较大的交易可以采用中长期国际贸易融资,期限一般在1一5年或5年以上.中长期国际贸易融资较多应用于大型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或进口融资. 2. 1福费廷
福费廷是一种以无追索权形式为出口商贴现大额远期票据提供融资,并能防范信贷风险的金融服务.主要适合对大型成套设备提供出口融资.福费廷是包买票据(Forfeiting)的音译,是指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地购买已经承兑的、并通常由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的业务.福费廷属于批发性融资业务,适合于100万美元以上的中型合同,对于金额较小的项目而言,由于收费较高,优越性并不明显。 2. 2出口信贷
相对大型的风电企业可以选择出口信贷形式,其贷款金额大、融资期限长,有些甚至可以长达10年.出口信贷是出口国银行通过向本国出口商或国外进口商提供优惠贷款,从而使国外进口商获得融资便利,增加购买本国出口产品的能力,以达到鼓励本国产品出口的目的.出口信贷作为一种支持本国出口贸易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受到了各国政府的推广.出口信贷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
我国风电企业主要通过买方信贷进行中长期融资.买方信贷是进口商在进口货物运到至该货物销售出去取得货款期间,从银行获得的资金融通,一般由出口商所在的国家银行在出口信贷机构的担保下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贷款,用于支付进口所需贷款.买方信贷对进出口双方都有利.对于我国风电企业而言,买方信贷可以使机组或者零件采用现汇报价,以便企业对商品货价、费用了解得比较清楚,而且也便于和其他国家企业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出口商则可以及时收到货款,从而避免向出口方银行申请贷款,支付不必要的费用. 风电行业国际贸易融资常见问题
当前,在我国风电行业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进行融资的过程中,也存在转多问题. 1缺乏完备的信用管理体系
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很多从事进出口贸易的风电企业没有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做后盾,一旦遇上风险便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企业对国际贸易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刻,易忽视对对方资信的调查一旦没有及时收到零配件和机组,就没有足够的收益,不仅企业难以归还银行的贷款,让自己的资信受到牵累,而且连国家也会受到巨大的损失.
因此,我国风电企业必须建立完备的信用管理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贸易欺诈行为,同时圆满地完成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浅谈我国风电行业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分析 在进行贸易业务前,可以通过信用管理体系的全球信息网络,进行客户资信调查,从资金实力、信用程度等多方面了解客户的信息并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估,帮助企业防患于未然.在交易过程中,可以通过信用管理体系即时跟踪国外客户的动态变化,适时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并提示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如果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设立这样专门的信用管理体系会大大增加管理成本,也可考虑直接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同样可以达到规避贸易风险的目的.
3. 2对国际贸易融资相关业务不够熟悉
由于企业内缺乏高素质的相关人才,对国际贸易业务和银行业务不熟悉,从而不能熟练地运用新的金融工具.现在越来越多样化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要求操作人员要有更高的技能和经验,而大多数的风电企业都不能很好地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工具.因此,风电企业应该加大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对业务人员进行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工作人员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
另外,企业可以根据贸易条件和自身财务状况,选择国际贸易中的组合融资工具,达到最佳融资效果.单一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必定有其特殊性和不足,可通过与其他贸易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来填补缺陷.我国风电企业大多进口金额大的成套风机设备,融资期限较长,更需要根据国际贸易的特殊要求,创造性地利用传统贸易融资方式与现代融资方式,将整个贸易流程作为融资对象,通过组合搭配各种融资方式和风险缓释技术,设计专门的融资方案,以实现充分融资的目的. 3担保条件难以达到银行要求
银行为防范贷款风险,通常都会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一方面,企业在寻找第3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风电企业进口的风机设备是用于进一步投资风电场项目,而且投资风险较大、期限较长,缺乏银行认可的担保条件,如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机器设备虽然能用于抵押,但是抵押率低,而且还有费用高、手续繁琐、时效性差等缺陷.在担保不能落实的情况下,银行不可能为没有实力和担保能力的企业提供较大的融资额度.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本身要努力提高实力,提升自身的担保能力.只有在提升自身能力,增加资金积累、资信度和业务量的情况下,使银行承担的风险随之减小,自然就会愿意提高企业的资信额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贸易融资.当然,当前我国的风电产业还处于成长阶段,政府应该出面为风电行业的贸易融资提供担保,这可作为政府扶持绿色能源产业的一项措施.从世界各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政府的政策扶持显得非常重要.
篇3
关键词:中国;机电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1.美国UL认证
美国对产品的安全认证主要是UL认证。UL认证主要是采取科学的测试方法,判断各种材料、装置、设备、产品等对生命财产有无危害以及危害的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的标准,同时开展实情调研业务。
2.欧盟CE安全认证
CE安全认证标志是产品在欧盟地区生产或销售必须具有的标志。设立CE安全认证标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投放市场产品的质量,使产品符合环保及安全的要求。
3.日本JIS认证
JIS认证是日本对机电产品设置的强制性标准认证。JIS认证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标准(含产品形状、尺寸、质量、性能等);方法标准(含试验、检验与测量标准等);基础标准(含术语、符号、单位等)。20世纪90年代年以来,JIS认证标准总数一直保持在8600个左右。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1.对出口产品构成市场准入障碍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针对进口产品制定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其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进口产品的质量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就能进入本国市场。相反,进口产品的有关技术指标不符合这些标准的要求,就不能在本国市场流通。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国在短期内有很大的影响,会改变原来的贸易流向,出现数量抑制效应,对出口产品构成市场准入障碍。
2.削弱产品竞争力
中国机电出口企业为了使生产的产品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就要加大对机电产品的技术、资金和人力要素投入,这就会增加产品的出口成本。机电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就意味着中国机电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被削弱了,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也相应地会减少。
三、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一)国外因素
1.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给发达国家的机电产业造成冲击
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凭借明显的比较优势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会挤占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部分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给他们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甚至会导致其部分公司倒闭、工人失业、产业和国家利益受损。为了保护其国内产业,发达国家常常借题发挥,向中国发难。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从“军事”到“贸易”,现在形形的“中国”甚嚣尘上。其目的是为了从舆论上制造恐慌,形成对中国不利的舆论氛围,为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提供舆论支持。助长了贸易摩擦的增多。
(二)国内因素
1.企业因素
中国机企业因素主要有:(1)产品技术水平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不直面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威胁。(2)企业缺乏标准意识。对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性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在出口贸易中经常陷入被动局面。(3)企业信息闭塞。据相关调查显示,约有36%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承认,自己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是由于信息不畅,不知道国外标准已经改变而造成的。
2.行业因素
中国机电行业因素主要有:(1)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不合理。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的高度集中,容易引起当地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会给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带来致命的打击。(2)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产品结构不合理。虽然现在中国已经是机电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国,但在国际分工中仍然处于低端环节。
3.政府因素
政府因素主要有:(1)国内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起步较晚,与国际标准差距很大。(2)国内认证机构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无法获得国际市场的承认。(3)国内监测、预警和应诉机制不完善。
四、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法
1.企业层面
企业是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最主要的参加者,也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最直接的影响对象。为此企业应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创新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寻找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2.行业层面
行业协会了解市场,清楚产品的情况和出口企业的状况。因此行业协会要根据机电行业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制定出行业统一的管理标准,规范行业的出口秩序,加快出口产品结构的转型。
3.政府层面
政府应该用战略性眼光看待技术性贸易壁垒,积极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进一步增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逐步建立更多的具有权威性的国家标准,并使之同国际标准一致。
参考文献:
[1]陈琼,许楚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和对策分析.中国标准导报,2014,(3).
[2]陶泽邦.我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经营管理者,2013,(7).
[3]周杨.利用技术标准促进中国技术贸易发展.国际经济合作,2013,(8).
篇4
关键词: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出口量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003-02
机电产品贸易属于国际市场内较大的行业,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将机电产品出口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战略的指标。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虽然有增有减,但其出口贸易的发展速度一直都比世贸增长速度和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要高。由此可见,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对世界经济生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实现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机电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类。在主观性问题中,主要有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出口品种单一。在客观性问题中,贸易壁垒繁多、反倾销调查增加、人民币升值、原料供应紧张等。
1.1 主观性问题
1.1.1 缺乏核心技术。我国多数机电产品缺乏核心技术,而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又不过关。因此在出口贸易的过程中,容易引发知识产品纠纷。国际跨国大公司会要求国内机电行业缴纳知识产权费。国内机电行业制造出的产品出口效益和质量上就不过关。机电企业创新能力不够,研发投入经费不足。多数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因此产品的科技含量就不高。为此,国内企业只能将20%的数控机床、20%的手机售价、30%的计算机售价缴纳给国外的专利持
有者。
1.1.2 缺乏自主品牌。由于国内多数机电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只能依靠贴牌出口占据主导性地位,其出口渠道被其他企业所控制。现阶段,我国的自主品牌出口不到10%,有关机电产品的品牌更是少得可怜。多数企业产品在出口时使用贴牌和外方品牌,以此完成订单贸易。我国单个沿海省份的DVD出口量可达1亿多台,但以国外品牌作为贴牌形式的占总数的95%。
1.1.3 出口品种单一。我国机电生产企业众多,但出口的品种却过于单一。这就使得出口市场分散、出口结构失衡。就我国的汽车工业而言,国内汽车出口企业众多,但是汽车和成套散件只占2.6%的机电产品份额。国际发达国家,比如日本、法国、韩国均达到了19%,而德国达到了22%,加拿大更是达到了35%。
1.2 客观性问题
1.2.1 贸易壁垒繁多。在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重要的组成部分。TBT是国家政府保护本国消费者利益所提出来的。政府若是规定产品达到某个技术性标准,不仅能保护产品消费安全,而且能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但是近年来,TBT总是以贸易壁垒形式出现。某些发达国家为了取得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优势,对商品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要求,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是欧盟、美国和日本。同时,这三个经济实体一直都对我国出口机电产品实施TBT。例如,欧盟拒绝未贴CE标志的机电产品入关,美国则对汽车制定了《防污染法》和《空气净化法》,日本对机电产品进行JIS标准限制。由于贸易壁垒的繁多,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受到影响的产品额占出口总额的1/4。但我国依旧有一些企业取得了环境标准认证。比如青岛海尔集团的无氟冰箱,在海内外有着极高的声誉。
1.2.2 反倾销调查增加。世贸组织规定,反倾销是产业损害救济的一种措施。但是,现如今反倾销已成为某些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手段。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欧盟和美国对我国产品实施反倾销的贸易救济事件不断增多。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容易成为反倾销指控对象。我国机电产品在欧盟市场遭遇反倾销指控,主要是彩色显像管和传真机。我国彩电产品价廉物美,欧美市场较为畅销。而自从欧盟征收大量的反倾销税后,我国彩电产品就逐步退出了欧盟市场。南美国家对中国自行车实施反倾销调查,使得自行车在南美没有了市场。
1.2.3 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代表我国开始实施市场供应、有管理和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升值之后,对国内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有所影响。原先的出口产品成本优势弱化。出口型企业的产品,特别是初级产品,因为成本增加会削弱它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我国机电出口多是家电产品、消费电子类产品、数据处理设备,这些产品最容易受到冲击。这些产品依赖低廉劳动力支持的低价优势,面临的国际竞争较为激烈。汇率波动容易出现出口替代,客户和市场有一定程度的流失。人民币升值会在短期内削弱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率。
1.2.4 原料供应紧张。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多数属于资源密集型。如果原料供应紧张,就会造成高污染和高消耗。机电产品不但影响到环境,而且会受到能源问题的制约。能源供应紧张,能源的市场价格便会上升,致使企业成本加大,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的出口价格,但出口价格的涨幅远远达不到材料产品涨幅,如此便压缩了企业的利润。
2 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解决对策
2.1 构建服务型政府
政府在出口信贷、出口退税方面应实施差别性的优惠,鼓励研发机电产品和拓展销售渠道。政府通过官方的交往,和其他国家城市建立友好型关系,保障贸易往来,开拓市场。如果企业和新市场开展贸易时,应对其实施优惠政策或减免关税。政府要尽量扶持企业品牌,对品牌商品的出口给予通关、资金、外汇、出入境检疫方面的政策支持,并设置专项资金予以奖励。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水平条件中,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只能快速反应和加强技术性的预警。某些国家已经修订了技术标准和法规,如果信息不畅通,机电产品出口贸易便会遭受壁垒。政府应收集和分析贸易伙伴国环保法规信息,有违反规定,形成实质性的贸易壁垒,则向争端解决机构申请诉讼。WTO中关于环保标准和措施的适用性,没有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对于我国十分不利。政府应借助于外交手段,以谈判协商争取平等关系,推进国际合作。我国还应制定好国际认证制度和互认机制。国内的认证体制不够健全,是因为质量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的限制。我国的机电产品若仍以生态标准为主,应制定国际认证的管理条例和法规,体现出国家宏观管理国际认证的能力,创造条件让有实力的出口企业获得环境管理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
2.2 企业积极应对出口贸易问题
企业应选择市场多元化的道路,同步开发销售市场多元化和产品多元化。企业将收益的部分当做研发费用,尽量开发能发挥出企业优势和适宜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将其推向国际市场。企业应拓宽多元化国际市场,和多个国家进行产品贸易,避免因为单一市场出现的价格不利。发达国家已经在国外投资方面建立跨国公司,这得益于市场的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和垄断优势。中国企业也应看到这一点,在境外设厂,不但能降低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而且能规避贸易壁垒,使得原本出口贸易转变为国外生产和销售。
企业为了规避绿色壁垒,生产经营时可能会采取某些措施增加企业成本,而这样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收益。企业发展核心性技术,提高国际品牌影响力,能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拥有了新价值创造力,便能获得更多的无形资产和超额利润。终端客户也能获得经济福利和消费者剩余。创建品牌属于长期的发展过程,企业要有雄厚的资金和较强的人力资本。除此之外,收购国际品牌也是一种发展方向。企业应不断学习国内外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的能力。机电产品获取产品的安全认证,能够保障产品顺利地进入国外市场。机电企业应了解认证知识,和某些技术咨询机构和认证检验机构联系好,全面尽快地为产品获得通行证,不在出口贸易上受阻。
3 结语
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涉及电子、机械、轻工、汽车、船舶、飞机等多行业。尽管现阶段的机电产品出口有着良好的形势,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出口产品单一,人民币的升值和原料价格上涨,国际贸易壁垒、反倾销事件增多,机电产品出口的外部竞争压力大。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提高机电产品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
参考文献
[1] 邴绍倩.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
状和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8,(31).
[2] 郭鹏辉.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制约因素分析
[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
[3] 周生茂.发展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8,(16).
[4] 朱保金.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J].甘肃农业,2006,(4).
[5] 翁东玲.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与对策
[J].国际贸易问题,2004,(6).
[6] 杨丽华,俞海山.宁波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
发展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
篇5
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降临,给我国制造业的冲击非常的巨大,由于出现生产过剩且需求量不大的情况,导致制造业的产能极度过剩,以致国内经济受到相应程度的冲击及影响,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的趋势。
二、全球?济危机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影响
1.技术水平落后,国际市场占有率低
由于我国机电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机电行业在进出口贸易市场中占有比例非常小,大部分都被国外先进技术垄断,我国每年造成的出口贸易损失不断增多,其中机电行业损失比率约为11%。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企业对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但整体收益却未见成效,加之国际出口贸易方面未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因此我国机电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的比例非常低。
2.国际贸易保护,出口数量严重减低
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很大,各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目的是防止因为进出口贸易数量过度无法形成正常的比例以致经济出现严重亏损的情况发生。然而在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市场中,进出口的总体比例依旧是国际贸易组织进行规定和限制,更有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进行限制,以致给中国的机电产品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营销理念落后,国内市场缺乏定位
虽然我国是经济大国,可是在市场营销方面,却是如同“小树苗”一般,缺少足够的“养料”来茁壮的成长,由于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市场的复杂性,因而往往采取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导致市场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企业发展方向得不到定位,销售比例与市场占有率严重下降。另外,由于我国市场是多边形的态势,存在世界顶尖行业的同时,也同样拥有最落后的行业,因此导致我国机电行业的市场定位出现严重问题。
三、全球经济危机的机电企业国内市场服务营销战略
1.经营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主要注重针对产品进行开展,在市场的竞争当中大多采取的是在价格方面的竞争,也就是打价格战,然而这种经营模式往往看不到市场营销的真正效果,只会让市场的竞争变得逐步激烈化。机电企业目前需要将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进行转变,通过建立良好的市场营销模式,由产品的价格到服务的模式进行转变,也就是针对产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进行专业化的服务,将传统意义上市场营销的核心由产品转变为客户,从根本解决因市场价格战而导致的市场资源的严重浪费。
2.注重建设产品的品牌效应
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由于营销的主体发生错误,导致企业的发展方向出现偏差。机电企业的市场营销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产品的品牌效应的建设,若只是针对产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只会让市场陷入价格战的死循环中,无法从根本意义上改变市场,因此,产品品牌效应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客户的满意程度并非是只针对产品,更多的是针对品牌,通过对品牌的不断建设,能够更好的化解市场风险,从而减少因产品成本的增加而带来的资金风险。
3.确定市场定位
确定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是保证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确定企业的自身定位,才能有利于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我国的市场环境是极为复杂的,市场发展态势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世界上最发达与落后的市场都存在,因此机电企业在国内的市场环境下,应当找到自身定位,根据当前市场现状,及时的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改变市场营销模式,建设良好的品牌效应,从而缓解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4.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
客户关系管理是进行市场营销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也就是CRM,在实际的市场营销活动中,CRM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市场客户的开发与发掘,还能够针对现有客户进行管理,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帮助服务人员更好的进行企业与客户间关系的维护,也可以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客户资源的再次挖掘,避免因为市场态势发生变化时出现客户资源短缺等情况。另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够从根本上帮助企业减少进行市场营销成本,大大提升营销效率,还能对客户提供的售前、售后等服务进行快速有效的跟踪记录,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客户与企业的相互信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篇6
一、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发展态势
(一)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迅速,出口贡献率大
近年来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加大。2003年到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额从143.2亿美元增长到793.7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6.9%,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由2003年的34.4%增长到2010年的44.0%。
机电工业作为浙江省出口增长的支柱产业,可以从机电产品的出口贡献率看出。出口贡献率指某产品出口增加额占总出口增加额的比例,其公式为:Ci = Ei/E,其中Ei表示i产品的出口增加额,E表示该省外贸出口增加额,Ci表示i产品的出口贡献率,Ci值越大表明该产业的贡献越大。
从表1中看出,2003年以来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贡献率不断提高,2007年以来一直保持在50%左右。经过近年的发展,机电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机电产品出口中高新技术机电产品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出口结构有所优化
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代表着新世纪机电产品出口和机电工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对外开放进程中,浙江省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高新技术研发项目给予补助,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机电产品出口及相关研发项目等,为机电企业出口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浙江省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额不断增长,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速度已经超过机电产品总出口额增长速度,2003年的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额仅有21.0亿美元,2008年达到137.2亿美元,五年间增长了5.5倍。机电产品的出口中高新技术机电产品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14.7%上升到2008年的20.2%。自2005年以来,这一比重一直在20%上下波动。
(三)出口机电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
通常,人们用贸易竞争指数衡量一国某行业产品在生产和贸易方面的竞争优势,贸易竞争指数的具体公式为:贸易竞争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贸易竞争指数取值范围为[-1,1],如果指数大于零,表明该类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越接近于1,竞争力越强;指数小于零,则表明该类商品不具国际竞争力;指数为零,表明此类商品为产业内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
计算数据表明,2003年到2010年浙江省机电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从0.28上升到0.66,2003年浙江省机电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为0.28,小于0.3,说明当时浙江省的机电出口产品具有微弱竞争优势;2004年到2006年,TC指数在(0.3,0.6)区间内,具有较大竞争优势;2006年到2010年,TC指数均大于0.6,具有极大竞争优势。
(四)机电产品出口市场拓展有效,但分布仍较集中
为支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浙江省相关部门建立了机电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和“走出去”战略专项资金。机电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识不断增强。浙江机电企业通过参展、考察等多种方式,积极了解国际上机电技术发展的最新状况,努力学习管理经验和国际先进技术,并实施以重点市场为主和多元化市场相组合的市场拓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以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为重点市场,随着对外开放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又相继开发了俄罗斯、东盟、非洲市场。但是目前以欧盟与美国是机电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以2010年统计的数据为例,2010年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最大的市场是欧盟,出口欧盟机电产品占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达41.2%;美国是浙江省第二大机电产品出口市场,出口美国的机电产品占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6.2%,远远超出排名第三位对东盟地区的比重(9.5%);出口市场第4-7位分别为日本9.4%、中国香港5.5%、俄罗斯4.4%、韩国3.9%。仅欧盟、美国、东盟、日本四大市场就集中了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的85%以上,市场分布较集中,这种贸易格局不利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一旦某一国家实行贸易保护,就会严重影响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
二、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障碍
(一)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
尽管浙江省政府目前加大了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高新技术的支持,但在资金的投入和对科研人员的重视程度上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去甚远。技术已经成为浙江省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的瓶颈。浙江省机电产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较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以自行车出口为例,浙江省自行车企业生产的产品多偏向中低端,高质高价的产品比较缺乏。2011年1月,浙江省出口比较高端的竞赛自行车为零,山地自行车仅占全省自行车出口总量的6.4%,而价格较低的自行车则超过全省自行车出口总量的一半。低端产品的大量出口使得1月份浙江省自行车出口均价仅为每辆27.3美元,远低于全国每辆45美元左右的平均水平。
(二)生产成本上涨挤压企业盈利空间
近年来受国家产业梯度转移和城市物价飞涨的影响,浙江省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用工荒”,东部沿海地区“用工荒”现象空前严重。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2010年第3季度,浙江省求人倍率达到1.99,其中杭州、宁波更是高达3.81和2.36。相关企业反映,新生代民工对于薪水、保障、工作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订单按时完成,企业纷纷通过提高用工待遇来保障用工,导致机电产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之目前国际市场原油、钢铁、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企业盈利空间减小,以目前自行车行业为例,行业销售利润率不到4%。生产成本的上升不但压缩企业利润,而且会进一步加大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
(三)贸易壁垒对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加剧
当前出口产品贸易摩擦逐步从单一产品向相关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科技产品发展。2010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组织应诉的贸易摩擦和预警案件51起,案件集中在欧洲和亚洲地区,涉及我国通讯设备、家电、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配件及机械零部件等几十个行业及产品,直接涉及企业上千家,浙江省机电企业也不能幸免。2010年3月,印度海关对原产于中国的注塑机正式开征反倾销税,海天塑机等5家浙江省应诉企业分别被征以95%至128%不等的反倾销税,其他浙江省出口企业则被课以174%的惩罚性关税。
除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之外,发达国家还以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为由设置各种技术壁垒限制进口中国机电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主要由美国和欧盟发起,美国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产品召回,欧盟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发出消费者警告。召回和发出消费者警告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容易导致生命和财产危险,不符合相关的技术和安全标准。欧盟和美国是浙江省机电产品的两大出口市场,相关贸易措施的实施,对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
三、促进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浙江省作为对外贸易大省,机电产品出口对浙江省对外贸易有重要影响。从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态势看,机电产品出口结构逐步优化,机电产品的竞争力也不断提高。但是,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也存在一些发展障碍,如出口市场集中不利于分散市场风险、出口机电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机电产品出口经常遭遇贸易壁垒等,这些因素正在影响着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机电产品的竞争力,促进机电产品出口健康发展。
(一)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高新技术研发项目补助;继续设立机电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各种贸易争端与摩擦
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政府应要继续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高新技术研发项目给予补助,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加强自主创新,加大对敢创品牌的企业的支持。继续设立机电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和“走出去”战略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赴重点发展中国家投资设立生产加工企业、商业营销机构和资源开发基地, 进行工程承包及展览促销活动等。
在应对贸易壁垒方面,政府应对机电产品出口所遇贸易壁垒法律法规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经贸研究机构的优势,向企业提供相关信息中心与数据库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各种贸易争端与摩擦。
(二)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多渠道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积极联合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积极应对各种贸易争端与摩擦
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知名品牌、较高附加值、国际竞争力的新项目的研发投入,促进机电产品由价值链低位向高位提升。这方面做得成功的如浙江省最大的船舶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5000万元,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建造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汽车滚装船,给企业带来丰厚和持续的效益。
企业应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机电产业,实现机电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如浙江卧龙集团公司运用微电子、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稀土研究应用等高新技术,成功开发了变频无刷类电机、稀土永磁直流电机、高效节能电机等产品,使电机产品逐渐实现永磁化、轻型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产品层次不断提高,出口前景广阔。
企业要抓住出口退税率提高等良机,用好用足各相关政策,多渠道降低经营成本。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实现资源共享,节省成本,加强优势互补,提升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效率。2010年12月,吉利集团与法国佛吉亚集团、浙江利民公司三方联合成立合资公司,打造零部件集团。佛吉亚拥有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技术,结合吉利集团的整车研发和成本控制能力、本土零部件厂商浙江利民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为吉利集团新车型的品质提升带来显著帮助。
企业之间要联合起来,共同开拓市场,应对风险。在巩固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为应对各种贸易争端与摩擦,有条件的出口企业要开展IS0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CE、UL等产品国际认证。
参考文献:
[1]冯张美、郑吉昌:“浙江机电产品技术壁垒事件中的标准化问题反思[J].现代管理科学”,2006(3).
[2]鲁丹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温州经济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6(8).
[3]曲凤杰:“优化结构与协调发展”国际贸易,2006(1)
篇7
论文关键词:欧盟;绿色指令(WEEE、ROHS、EUP);机电产品贸易
2007年8月11日,欧盟EUP指令(《耗能产品环境化设计指令》)正式生效,并转化成为欧盟各成员国的国内法。至此,欧盟对外机电产品贸易形成了WEEE(《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ROHS(《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和EUP三大“绿色”指令。这些“绿色”指令的实施,对我国与欧盟间的机电产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也对作为我国出口支柱行业的机电行业发展提出了挑战。 一、欧盟“绿色”指令的含义及主要针对的产品 WEEE(《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OnWaste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指令,也称WEEE-2002/96/EC指令。其目的在于提高报废电子电气产品的回收及再循环率,从而降低最终处理的电子废料的数量,以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WEEE指令的实施将迫使电子电气设备生产商加快环保绿色产品的研究、设计和产业化生产。根据WEEE指令,2005年8月13日后,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气电子设备的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必须在法律意义上承担支付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对2005年8月13日前投放市场所产生的电气电子废弃物的管理费用,将由市场上所有的生产者按其产品所占市场份额的比例承担。WEEE指令适用于中低电压(低于1000VAC与1500V DC者)的十大类电器与电子设备。ROHS(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on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指令,是一个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也称2002/95/EC指令。2005年欧盟又以2005/618/EC决议的形式对其进行补充,明确规定六种有害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的最大限量值。ROHS指令仅适用于WEEE列管电器中的第一至第七类产品与第十类产品,并另外增加管制家用电灯泡/管与照明灯具。该指令已于2006年7月1日强制执行。
EUP指令(The Enter-10rise Unified Process),全称为“关于制定耗能产品环保设计要求框架的指令”,也称为2005/32/EC指令。该指令对产品的设计、生产、维护到最终淘汰、回收和处理的所有阶段都提出环保要求,以促进生产商采用先进的环境化设计技术来生产耗能的产品,鼓励生产商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某些有害物的使用量最小化,并使排放到环境中的排放物最少,从而达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及保护资源的目的。EUP指令是一个框架性指令,而不是针对具体产品要求的指令。指令生效后,欧盟委员会将对除车辆以外的所有投放市场的耗能产品(暖气与热水设备、电动马达系统、家庭与服务业的照明设备、家用电器、家庭与服务业的办公室设备、通风与空调设备等)做出环境化设计的实施方法。该指令涉及的产品非常广泛,原则上涵盖产品所含的原材料、生产方式、使用方式(包括耗水耗能情况)、产品寿命及产品报废时的处理方法或可循环再造的程度。并从源头人手,在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回收、后期处理等一整条产业链,对用能产品提出环保要求,全方位监控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二、“绿色”指令对我国与欧盟间机电贸易的影响
(一)我国机电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三大“绿色”指令的实施给我国家电企业和经销商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一是各种管理成本,如供应链管理成本。二是原材料成本。以平板电视为例,PDP产品要减少能耗就要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效率;32英寸液晶电视若果用LED背光源将可降低一半的能耗。这样,一台液晶电视成本要增加近百美元。三是知识成本。包括必要的环境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成本及改进现有标准的设计制造成本。四是测试成本。包括产品需赴欧盟检测认证的费用、产品生产环节和废弃物排放的管理及测试成本等。EUP指令的重点在能耗上,企业在技术能耗等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测试,并在必须提供的技术报告中详细说明。成本的上升是所有对欧出口机电产品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对以低价位取胜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而言,企业的赢 利能力将会受到重大考验。
(二)我国机电产品对欧出口量将相对下降。一方面,三大“指令”的实施将使机电产品出口的成本上升和赢利能力下降,使我国机电企业对欧机电产品出口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三大“指令”提高了欧盟机电产品的技术标准,对一些产品技术落后、应对能力不足的企业会因经营困难而退出欧洲市场。据测算,随着三大指令的全面实施,我国对欧盟家电出口量可能降低30%到50%,直接影响的电器产品将达300多亿美元,占对欧洲出口机电产品的70%。
(三)我国机电业面临设计理念的革命。与近两年欧盟实施的WEEE指令和ROHS指令不同的是,EUP指令对我国家电业而言将是一次设计理念的“革命”。前两个指令对家电业的影响基本没有脱离原有的设计思维范畴,只是对原材料采用、包装、化工及回收环节加以控制,而EUP首次将“生命周期”理念引入产品设计环节中。按指令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新产品时,不仅要考虑功能、性能、材料、结构、外观、通用性、安全性、包装、成本、标准、认证等常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能源、环境、自然资源的影响程度,并要通过符合性规定,取得CE标志,才能生产并投放到欧洲市场。因此,目前我国机电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如何增强设计绿色产品的研发实力,在设计阶段将以上一系列因素考虑在内。
三、我国应对欧盟“绿色”指令的对策 虽然三大“指令”早已正式公布,但我国仅有少量企业做好应对策略,且主要集中在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大部分家电生产企业对EUP指令的态度还很消极。因此,政府、行业和企业需要互相配合,加紧制定应对欧盟三大“绿色”指令的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机电产品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我国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及《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规定自2007年3月1日起,同ROHS指令一样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醚和多溴联苯等6种有害物质的电子信息产品将禁止在我国市场上流通,这是将类似欧盟两大指令的内容落实到国家政策层面。虽然近两年国家在能耗标准和技术标准体系方面做出许多努力,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为尽快与国际接轨,我国应随时关注欧盟各国检测标准、技术规范的新进展,抓紧制定检测标准,为相互承认检测结果创造条件。
(二)建立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在国际贸易争端日益频繁和激烈的背景下,建立并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不但可节省大量直接应诉成本、让国内企业免于被动,而且可减轻甚至消除贸易壁垒带来的间接损失。在这方面,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应建立和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帮助企业规避贸易争端。如,组织专门机构研究欧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及时收集、整理、跟踪欧盟的技术贸易壁垒,关注中欧机电贸易最新动态,建立技术贸易壁垒数据库。负责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通报及信息的传递,同时发挥驻外经贸研究机构的优势,定期收集、整理、欧盟技术贸易壁垒的最新信息,研究欧盟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时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打破壁垒,扩大出口。
(三)企业应积极应对挑战。在欧盟推出三大“绿色”指令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机电出口企业都在积极寻求对策。而我国许多机电企业尤其是小家电企业则显得消极。我国机电企业首先应端正态度,积极应对。对大型机电企业而言,重点是应尽快完成生产线的改造和原材料采购体系的完善。如,康佳集团推出贯穿上游原材料管理、制成控制和成品检测等为一体的RTS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了立体环保产业布局。TCL、长虹、创维等企业也纷纷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并推出“无铅焊接”等新型制造工艺。对珠三角、长三角等大部分小家电生产企业而言,重点是充当好“配角”,挖掘潜力。继续发挥制造成本优势及价格优势。
(四)企业应提高环保意识。在当今高新科学技术发展与电子垃圾危害扩大的并行时期,EUP指令的实施起到一个绿色示范效应。对用能产品的生态保护和节能要求不断提高,已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流。这些不断提高的要求,对我国用能产品的影响已不仅局限于欧盟市场,也扩展到美、日乃至全球市场,我国机电企业要成功跨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类别的绿色壁垒,就必须提高环保意识,强化绿色管理,否则就会付出昂贵的代价。根据ROHS指令要求,若产品在进入欧盟市场时被检测出含有禁止使用物质,除受到处罚外,还要承担作为“环境质量” 不良产品的市场回收产品废弃处理等责任,企业将遭遇高额费用支出。更可怕的是企业的名声和产品的信誉受损,原有的市场被挤占。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要求企业必须对产业链中的每一项严格审核,如应对ROHS指令时要对上游的供应商进行控制,只有在零配件等方面进行源头控制,才可能拿到符合条件的原料。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加快生产线的“无铅化改造”并和“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签订新的供应协议,从“源头”上避免有害物质。
篇8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对近年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和出口结构的变化做了阐述,运用计量方法分析了出口结构与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相关性,并就如何优化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结构提出了建议。21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机电产品主要制造及出口的基地。1995年以来,机电产品已取代纺织品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意味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在向世界加工制造业中心快步迈进。21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机电产品主要制造及出口的基地。从绝对额和比重看,机电产品早已成为外贸出口的龙头产品。自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以来,这一成绩已连续保持15年之久。
机电产品在我国外贸出口中的地位
2003年,机电产品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9%,该类产品占据我国出口额半壁江山的局面也一直延续至今。这意味着机电产品对我国出口的贡献有着决定性意义。据商务部统计,2004至2007年,机电产品的顺差额分别为215.2亿美元、763.7亿美元、1,216.6亿美元和2,021.9亿美元;2007年机电产品顺差占全部贸易顺差额的77%。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率下降到17.2%,2009年呈现负增长13.2%,但从机电产品占总出口额的比重看,2008、2009年仍然保持着57.6%和59.3%(见表1)。这一方面说明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行业出口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说明国外市场对国内机电产品仍有较强的刚性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国际排名也不断上升,2006年超过日本,上升到世界第三。2008年超越德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
机电产品涵盖的范围较广,它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电子产品、电器产品、仪器仪表、金属制品等及其零部件、元器件。我国对外出口的机电产品结构涉及的主要产品种类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通信设备及零件;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电工器材;机械基础件;汽车及其关键件、零附件;起重及工程用机械及其零部件;游戏用品;照明器材及零件;船舶、船用设备及其零附件;电动机、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复印设备;集装箱;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摩托车及其零附件;自行车及零部件;农用机械及零部件;医疗仪器及器械;钟表及其零部件;航空航天器及其零件;原电池及原电池组;纺织机械及零附件;计算器、出纳机及类似器件;金属加工机床;缝纫机及零部件;铁道及电车道机车车辆及其零件;金属及电动玩具;照相机及其零部件;打火机;望远镜及其零部件。
2000年以后,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结构逐步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占有绝对优势下,一般贸易出口的比重呈曲线上升。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项下出口机电产品4,664亿美元,下降12.4%,占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65.4%;一般贸易出口2,032亿美元,下降19%,占28.5%。虽然2009年,机电产品出口结构不甚理想,但这与金融危机深化以及欧元区的债务危机有很大关系,因为欧美是中国最主要的机电产品出口市场。
在国产机电产品中,外商投资企业一直是出口主体,近年来民营企业的出口份额也正在逐步扩大。虽然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需求锐减,但近两年机电类民营企业的出口降幅相对较低。如:2009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机电产品4,944亿美元,下降14.2%,占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69.3%;民营企业出口1,066亿美元,下降8.7%;国有企业出口920.9亿美元,下降13.1%。
出口结构对机电产品出口额的影响分析
(一)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出口额变动对机电产品出口额的影响
进入21世纪,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的出口快速增长,2006年,它成为我国出口的第一大类机电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涉及的产品众多,包括微型计算机、便携机、集散型控制系统设备、CPU、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存储部件、键盘、鼠标等,大部分数据处理设备都属于高新技术产品。此类产品出口比例扩大意味着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近5年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的出口数据如表2所示。
选取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金额(X)和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Y)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Y=-533.4124865+6.339498115*X
(635.8708)(0.580411)
R2=0.983512F检验值为119.2994
回归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2=0.983512,说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与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额的拟合优度很高。回归结果中F检验值为119.2994>F(0.01)=8.53,t=10.9224>t(0.01/2)=2.92,说明在显著性水平为0.01下,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对我国机电产品总出口额的影响显著。每增加1亿美元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的出口,机电产品总出口额相应增加6.339498115亿美元。
(二)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额变动对机电产品出口额的影响
我国是消费类家电的第一生产大国,由于国内市场的渐趋饱和,不少国内家电厂商开始涉足海外市场。通过海外并购或跨国投资带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出口,如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海尔远赴美国建冰箱厂等。但与此同时,在我国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出口中,贴牌生产仍保持了相当高的比例。近5年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出口数据统计如表3所示。
选取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额(X)和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Y)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Y=8090.981483+9.8578993*X
(11910.21)(27.69979)
R2=0.716959F检验值为12.66531
回归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2=0.716959,说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与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额的拟合优度是很高的,F检验值为12.66531>F(0.01)=9.65,t=3.5588>t(0.01/2)=3.11,说明在显著性水平为0.01下,每增加1亿美元的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相应增加9.8578993亿美元。
通过上述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额变动与机电产品的出口总额的变动不仅呈正相关,而且其影响要超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大部分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属于机电类的高新技术产品,其出口竞争主要依靠技术和品牌优势;而普通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即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二者出口额变动都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变动呈正相关,但后者的相关性更强。这意味着,表面上看我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通信设备及零部件的出口额居前,但机电产品出口结构并不合理。因为机电行业高居国内各出口行业榜首的贡献,更多地来自于以劳动力及原材料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中国机电出口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值得强调的是,未经过分析的数据,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机电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
改善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结构的建议
(一)坚持“走出去”战略,并给予政策引导
限于我国整体工业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机电产品出口仍以低端产品为主,资本及技术密集型的品出口比重仍然偏低。但应注意到除了欧美,亚、非等发展中地区和新兴市场对我国机电产品也有较大需求。可以把国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产业向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进行梯度转移,比如电视、冰箱等产品线的输出。这样一方面避免了激烈的国内竞争,另一方面也可以越过关税壁垒扩大产品出口。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作为我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产品所面临的贸易壁垒非常严重。2009年外国对华机电产品发起反倾销14起,特别保障措施1起,与纺织业并列位居当年外国对华发起贸易救济案件的第三大行业,次于冶金和化工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加大我国机电产品对发达国家市场以及新兴市场的出口难度。在这个背景下,鼓励机电企业“走出去”更有时代意义。
人民币处于上升通道,是海外并购的理想时机,因为收购成本相对下降。有意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可结合机电产品的特点,从优化资源配置,获取国外市场营销渠道、廉价原材料等方面来选择投资或并购项目。我国相关部门应给予政策支持和引导,特别是对主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机电产品生产结构的厂家,可提供信贷支持或审批的便利。这种举措比调高相关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更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二)加大研发力度,从产业上游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对机电产品而言,降低功耗或能耗将成为全球研发电子电气设备的最新课题。各国都已经对能耗提出了严格要求,国际能源署(IEA)向其成员国的电器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发起了“1W计划”节能倡议,该计划得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而调查显示,我国多种电子电器产品的平均待机功耗高达15~30W之间,与发达国家的实施法规的要求差距很大。所以,作为机电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我国必须加大研发力度,增加技术投入。在国际市场中,仅仅凭借价格优势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整个机电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注重以研发为主的产业上游,而不仅仅是销售环节。
参考文献:
1.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遭遇“四面埋伏”.国际商报,2010.4
2.张广斌.主导产业更替对进出口结构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8.9
3.成文华.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历程及政策取向[J].电气时代,2008.12
篇9
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国工业发展
《WTO经济导刊》:作为中国入世谈判的亲历者,您印象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石永红:回顾入世谈判的过程,可以说是瓜熟蒂落。从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到加入世贸组织的这段时期,中国正经历着逐步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这两者之间是相互推动、促进的。
过去我们可能法治、规则的概念不是很强烈,入世后,从中央到地方,到企业,一直到老百姓,都越来越强调法治,这是我感受最深的。
《WTO经济导刊》:在入世之初,“狼来了”的说法在以汽车为代表的机电产业中广为流传。回顾看来,如何审视这种冲击对于相关产业的影响?
石永红:汽车无疑是当时国内外最受关注的行业。相比美国、日本、韩国、欧盟,中国的汽车技术水平、生产能力都有很大的差距。1994年,全国汽车产量100来万辆,而国外一家企业的产量就达到几百万辆。所以大量的进口肯定会对国内造成很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大家都觉得狼来了。因此在1993年、1994年全面放开肯定不行。入世谈判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01年才最终加入世贸。而2001年以后,还有5年的过渡期。这前后十年间,我们的工业有很大的发展。到2010年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大国,而且自主品牌的汽车也开始出口了。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可以说,虽然当时觉得是狼来了,加入WTO以后,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建立市场竞争,对外开放的竞争,对这个行业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这在其他行业也是一样。并且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我国部分行业的市场换技术也非常成功,比如高铁和发电设备。发电设备已经走向全球了,而且竞争力非常强。
当然,现在我们汽车行业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在自主创新上相对弱。
《WTO经济导刊》:您觉得这些行业之间存在着发展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石永红:有行业自身的原因,可能也有一个原因是太受关注、保护,或者说对它扶持太多了。国家推出了好几轮的汽车产业政策,国家投资始终是汽车发展的主要形式。即使是合资公司,合资股比的限制始终将合资企业牢牢掌握在“国有资本”的手中,这些合资车企很难充分进行市场竞争,更难有动力去真正迎合市场需求。
机电产业正处在爬坡阶段,不进则退
《WTO经济导刊》:从整个全球的行情看来,目前机电行业的前景谨慎乐观的,在此背景下,您对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建议与期待?
石永红:整个国家正在步入经济新常态,这两年我们的发展动力、贸易动力发生了变化,增速在放缓,出口也有变化。就整个行业来说,现在又遇到了全球经济需求萎缩。
现在我们正处在爬坡阶段,非常关键的时期,不进则退。转型中最关键是创新。国有企业的创新机制,民营企业创新的环境,还有金融支持创新,结构调整等等这些都要跟上,这样行业将会有新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WTO经济导刊》: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外的行业协会在贸易政策的制定、协调纠纷、贸易谈判等,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后怎么发挥这样的作用?
石永红:这个作用正在逐渐地发挥。过去中国是政府比较强势,那么随着市场越发展,协会将会发挥一些政府机构的作用,与政府相辅相成。以后的改革方向有很多,会形成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商会三位一体的治理模式或者治理结构。我们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会协助、贯彻政府制定的政策,其实现在也在协助一些政府的工作,包括参与国外双边的谈判。
坚定维护贸易自由化与全球化
《WTO经济导刊》:回顾入世十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您认为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石永红:加入WTO,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最基本的经济制度,这是遵守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要求的共同游戏规则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一条,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凭借各国的能力、竞争力、政策。
过去我们以遵守规则为主,后来是参与规则,将来我们还要引导规则。现在我们在WTO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参与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是最有利的,我们需要坚定维护自由化与全球化。
篇10
变量设置
根据经济学需求理论,一国对外贸易发展受到两种效应的影响,即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具体来讲,与产品价格、汇率、主要贸易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本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及通货膨胀有关。此外,国际贸易理论也指出,对外贸易政策、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也会影响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本文选取进出口总额前三大的贸易伙伴国进行分析:美洲地区以美国为代表,欧盟地区以德国为代表,东亚地区以日本为代表。在充分考虑模型的拟合优度后,设置以下变量(见表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采用实际有效汇率。以美国、日本、德国在2007年3季度到2010年3季度的GDP量比为权重,结合中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中间名义汇率,通过运算获得实际有效汇率。进出口贸易收支中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变化,通过计算各年各季的同季平均数Yi和总的平均数Yj分别得到进口和出口的季节指数,结果证实:重庆市机电产品对外贸易收支存在季节变化趋势。因此,笔者采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对相关季度数据进行了处理。
实证结论分析及建议
实证结论分析
从国际需求来看,美、日两国是重庆市机电产品的主要贸易伙伴,基本面良好,对机电产品具有长期稳定的需求;从比较优势理论来看,我国是劳动密集型国家,物美价廉的优势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因此,美国、日本GDP的增长,是重庆市机电产品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实际有效汇率RER的弹性系数为-2.45825,对重庆市机电产品对外贸易收支存在负效应。然而,由于重庆市机电产业本身固有的性质和主要贸易国的需求刚性,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重庆市机电产品净出口存在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如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增长。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