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专业学科评估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航空航天专业学科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产学研 全日制专业学位 培养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2009年全国计划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5万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400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为宗旨,以培养工程实践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探索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高素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1 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满足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我国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不断增强。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对在职人员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教育部自2009年起,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类型实行重大改革,增强研究生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除继续实行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外,开展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而且对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 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2009年即将启动的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其研究生培养过程、培养环节质量监控和学位论文要求等相关规定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如何使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内容高起点、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标准、创新实践能力高要求,使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探索出一套符合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制订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规章制度,是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重要工作。
2.1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堂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
例如,北航材料学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上,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核心基础理论课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其核心基础理论课包括:固体物理、材料近代测试方法、固体化学、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先进复合材料等。在方向课程设置上,拟针对北航特色增加有航空航天特色的“航空航天材料工程”,包括:航空航天发动机用高温结构材料、航空航天飞行器用轻质结构材料、热防护和机载设备用特种功能材料和航空航天关键材料的服役特性与寿命评估,以及“航空航天关键结构件无损检测技术”等应用性强的课程。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请工程背景强的优秀教师、航空航天大型企业的总工程师或总设计师主讲相关课程,以飞机、运载工具和空间飞行器为对象,分解其不同部位的材料组成和材料特点,结合航空航天企业的实际案例,讲授航空航天领域关键材料,形象地再现关键材料的加工过程。这样就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课程设置,在强化基础理论的同时,突出了应用知识的课堂教学。
2.2依托学校科研优势,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除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外,还建设和建成了一批校级研究生公共实验课和学科专业实验课。
学校特别重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研究生教学实验的环节。依托学校科研优势,将科研成果高质量地转化到实验教学环节上,建成研究生公共实验室,以提供系列化、层次化的实践能力培养环境,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学校通过“211工程”、“985”教育振兴计划等教学实验室建设专项,从实质上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实现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建成了一批研究生公共实验室,包括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和研究生专业实验平台。达到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目的。通过将前瞻性、先进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科研成果高质量地转化到研究生公共实验教学上,形成跨一级学科或在一级学科框架下的研究生公共实验教学内容,实现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面上培养,夯实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宽口径”总的基础,再通过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在其研究方向上实现“点上提高”,从而,形成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立体全方位培养。学校十分重视通过机制体制创新使高水平教师参与到实验教学工作中,在实验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明确要求课程团队中要由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领衔组建教学团队。
2.3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
对于2009年即将招收的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要求其学位论文选题均耍来源于企业合作的应用课题,或直接将他们派往企业,以突破企业关键技术来命题,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北航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强有力的纽带、学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学校参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有力切入点。仅材料学科,学校就与60l所、603所、606所、410所、430所、621所、703所、上飞公司、331厂等一大批重要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单位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协议。北航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共同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论文工作,不仅提高科研工作水平,而且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增强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
篇2
南北高校各有优势
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五所高校开始招收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五所大学中,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三所北方高校在材料科学上属传统名校,而南方院校苏州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把纳米材料成果产业化,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北方三所高校算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传统名校,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却均未设置专门的纳米材料研究机构,更多的是依托原有的强势学科,在传统材料研究领域引入纳米科技,寻求突破。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原名北京钢铁学院,曾被誉为“钢铁摇篮”,其材料科学研究侧重点是金属材料。除了材料学院这个重点学院外,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的还有新金属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等机构,侧重点也不局限于金属材料,在无机非金属、高分子、生物医药材料等方面亦有建树。
目前,北科大纳米材料课题组主要研究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纳米材料改性、功能纳米材料等方面。此外,亦有部分老师研究纳米加工、纳米组装、纳米器件等应用方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与北科大不同,北航材料学院在北航不属于重点学院,规模较小,师资力量仅百来人,这决定了北航材料学院的研究方向不会太广。作为航天航空院校,北航材料学院也有自己的优势,正在筹建的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航空领域最高级别实验室),它的侧重点在金属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失效分析、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方面。
在纳米材料上,北航材料学院重点关注纳米器件和纳米涂层。材料学院的纳米材料研究发展趋势可能是纳米技术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的材料学院在金属材料、材料加工方面实力强,基于大连的地理位置,材料学院还开设了五年制金属材料工程日语强化班。不过,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并非隶属于材料能源学部,而是化工与环境学部。因而,大连理工大学的纳米材料研究偏化工类,包括纳米粒子合成化学技术、无机纳米功能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方向。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课中,亦有化工原理、基础化学、材料化学等化工类课程。可以说,这是大连理工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的一大特色。
与北方三所高校相比,苏州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方向截然不同。两所南方高校均成立多个纳米材料研发机构,在研究方向上,两所高校侧重于纳米材料器件应用,尝试产业化。这些特点可能与江浙一带出现纳米高新技术企业有关。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没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而是材料与化工学部,研究偏向化工,在无机非金属、高分子材料方面实力不错。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并没有开设在材料与化工学部,而是2010年成立的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除了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苏州大学研究纳米材料的机构还有2008年成立的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2011年成立的苏州大学-滑铁卢大学苏州纳米科技研究院。其中,以中科院院士李述汤教授领衔组建的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已初具规模,它以功能纳米材料和软物质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纳米生物医学技术等,寻求在纳米器件以及新能源、环保、医用等领域的应用。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由军工学院演变发展而来,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学研究侧重于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不过,南理工是国内最早开展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的大学之一,正筹建纳米结构研究中心,研究侧重点是与纳米结构材料相关的分析、材料力学、电化学性能评估等。由南理工化工系和南京部分企业共同支持的南京市高聚物纳米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研究侧重点是纳米材料制备、应用、纳米催化聚合反应、纳米复合材料,该中心已与江苏部分纳米企业开展纳米技术产业化合作。此外,南理工还共建了金属纳米材料与技术联合实验室。
其他高校纳米特色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各类相关排名中居首,教职工200多人,研究侧重点包括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塑性成形、轻合金精密成型等,在中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子公认的梦想学府。其材料学院也涉及纳米材料,比如,复合材料研究所部分老师从事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微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从事纳米电子材料研究。此外,上海交通大学还成立了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方向为纳米生物医学、纳米电子学与器件。生物医药工程学院也开展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制备、纳米生物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清华大学
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似,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学校名气大于院系实力,每年有数百人争夺材料系不足30个研究生名额。材料系建有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侧重点以陶瓷材料为主,同时涉及磁性材料、复合材料、电极材料和核材料。在纳米材料方面,清华材料系主要研究纳米材料结构、纳米材料合成和微纳米颗粒等。2010年,清华大学成立了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微纳米器件、纳米复合材料在电能存储上应用和微纳米设备研发等。
北京大学
北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2005年,教职工10余人,成立之初就把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结合起来,欲在纳米材料与微纳器件方面有所突破。此外,北大成立了纳米化学研究中心,教职工7人直博生却达45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低维新材料与纳米器件、纳米领域的基本物理化学问题。
西北工业大学
西工大是西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实力最强的院校,其材料学院师资队伍近200人,有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因此,其研究侧重点在凝固,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实力亦不俗。在纳米材料方面,西工大成立了微/纳米系统研究中心,致力于航空航天微系统技术、微纳器件设计制造技术、微纳功能结构技术。总之,西工大的纳米材料研究可能集中于纳米器件在航天、航空、航海方面的应用。
留学两大国
纳米技术是交叉学科,包括纳米科技、物理、化学、数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报考纳米专业或方向的研究生在本科一般学的是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凝聚态物理、物理化学等。就留学而言,由于纳米材料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容易;各个国家在纳米材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使得科研经费相对充足,相比于其他专业容易申请奖学金。这两点决定了留学攻读纳米技术专业研究生相对容易。
2000年,美国白宫国家纳米技术计划,美国的纳米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总体上看,美国的纳米技术已经处在纳米技术实用化阶段,而其他各国仍处在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阶段。美国各大高校也争相进入纳米材料各个研究领域——
实力强劲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太阳能存储、航空材料、燃料电池薄膜、封装材料耐磨织物和生物医疗设备领域的碳纳米管、聚合纳米复合材料等方面成果显著。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注重于纳米材料在能源、药物、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已卓有成效。
哈佛大学则侧重在生物纳米科技,即生物学、工程学与纳米科学的交叉领域。
康奈尔大学已经在纳米级电子机械设备、碳纳米管应用电池、纳米纤维等方面获得突破。
斯坦福大学重在纳米晶的光学性能、输运性能和生物应用,以及纳米传感器、纳米图形技术等。
普渡大学的纳米电子学、纳米光子学、计算纳米技术,尤其是计算纳米技术全球领先。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专注于纳米工程、纳米生物科学,其纳米技术研究中心是全球该领域最先进的研究机构。
莱斯大学在纳米碳材料领域成果显著,在学校的研究人员中,纳米材料研究人员的比重约为四分之一,是美国纳米材料研究人员最多的大学之一。
此外,美国有很多研究纳米技术的实验室,它们比较愿意招中国大学生,这一点也值得注意。
日本算是最早开展纳米技术基础及应用研究的国家,早在1981年,日本政府就建立了纳米技术扶持计划。美国公布国家纳米技术计划前,曾派人去日本做调查。日本纳米技术的研发特点是企业界是主力军,它们试图将纳米技术融入到产业中。比如,日本企业纷纷斥巨资建纳米技术研究机构,同时建立纳米材料分厂实现产业化。此外,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纳米技术。比如,富士通和德国慕尼黑大学合作,三菱公司和日本京都大学合作。
与美国在纳米技术基础研究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领先不同,日本在精细元器件及材料的制造方面独占鳌头,日本对纳米材料研究的投入不断加大,也使得去日本读纳米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Tips:何去何从
纳米材料专业毕业生有三大去处。选择留学深造或进高校、研究院从事研发;进入纳米材料行业企业;进入传统材料企业。
篇3
【关键词】交易费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一、引言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形式,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突破本体间的壁垒,而展开的多元整合的创新互利合作模式。其核心是知识增值,它是通过激活创新要素,共享创新资源,优化创新主体的资源配置,将各个创新要素不断地从不协同状态走向协同,从而追求资源要素效用的最大化。
二、交易费用与协同创新的关联
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思想:“我觉察到利用价格机制是有费用的。必须去发现价格是什么。”但科斯没有直接提出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由威廉姆森提出的。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之所以存在,取决于3个因素: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的专用性。若以上3个因素不同时存在,交易费用就不会存在。他将交易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尽管协同创新中的交易存在大量的诸如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监督成本和风险成本等交易成本,但协同创新的构建仍然不失为一种能降低交易费用的组织形式。首先,协同创新中的各单位进行资源要素的投入,这样形成了类似抵押的形式,使得各方得按照规定的规范工作,这样既降低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又提高了交易的频率。其次,协同创新中资产专用性,使各合方维持交易的连续性,避免了资产价值因过早终止而损失,防止了机会主义,进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三、协同创新运行中的缺失
1.政府主导发挥不足
在正常交易情况下,政府的支持和推进将有利于经济主体在交易合作中形成稳定的预期并降低交易成本,政府主导不足将不利于协同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主体在交易合作中的交易成本。当任何一方的交易成本超过资源要素的收益时交易就可能停止,当必须交易时就会以投机方式降低实际成本支出。
2.企业动力不足
各协同体是不同性质的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作为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主的非营利性组织;而企业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它主要是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取最大化的利益,是典型的营利性组织;不同组织的性质不同,所以他们追求的目标完全不相同。经济学中的成本总是指机会成本,即把相同的资源用于其他的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这是一种主观成本,但却是决策人面临多钟方案的行动依据。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主体,很可能认为不参与或不以某种方式参与校企合作获得的最高净收益要高于以某种方式参与校企合作获得的最高净收益,以至于合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3.沟通不畅
协同创新能够形成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能够降低通过市场获取资源的交易成本。如果因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原因导致合作伙伴的选择、甄别成本的提高,那么就会从源头上削弱协同的效应。伙伴选择的风险还会增加契约制定时的沟通成本和协同过程中的监督成本,从而削弱合作的稳定性,增加合作破裂的可能。
四、以 “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为例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1.保障机制
协同创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来实现“双赢”,因此,不需要过多的行政干预,但政府更多的需要组织保障。辽宁省政府为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将发展通用飞机列入了《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和《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中。并于2012年成立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于同年批准成立了“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是以辽宁省政府为主导,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依托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组建的,以航空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通用航空产业为重点,通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航工业空气气动研究院、沈飞、中航工业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管理局等统一航空领域专业的科研和管理机构的深度融合。“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制造了一款立体遥感型全锂电无人机SY1,于2012年5月成功首飞;国内首架燃料电池动力无人机LN60,于2012年7月成功首飞;设计制造完成了全复合材料双座电动轻型运动飞机RX1E有人飞机,于2013年6月成功首飞,2014年11月,在珠海航展上进行展示并空中表演,是航展上唯一一架新能源通用飞机。与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管理局组建联合团队,在其指导和监督下,于2015年顺利通过适航认证,是世界上第一款通过适航认证的双座电动轻型运动飞机。打入市场后,获得了28架订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中心要是没有省政府的重视和主导是不会有如此双赢的。
2.激励机制
经济学人的假设提出,任何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都试图要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下,互赢互利是合作的基础,为此,激励机制是是至关重要的,是激发合作的关键。由于协同创新各方在价值取向和获利目标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为此就需要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塑造双方的共同目标。高校和科研机构不仅要关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还要看最终产品的市场潜力和利润空间以及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应该在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关注合作带来的名声和声誉。“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一方面采取经济激励方式,整合人才队伍、仪器设备、科研平台、资金、信息等资源,以“当量股份制”作为投入和分配机制,建立动态、高效、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理事会对各单位投入的资源进行筛选评估确定所占当量股份比例,由科学发展咨询委员会和理事会每3年进行一次重新评估,动态调整当量股比,各协同体的收益则按照评估折算各协同体所占的当量股份比率进行分配;另一方面采取非经济方式,项目着眼于新能源通用飞机,新能源通用飞机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不仅符合我国新能源动力发展战略,也有利于使我国快速占领世界新型飞机的制高点。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锐翔(RX1E)双座电动轻型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款取得适航型号设计批准证书的LSA类电动轻型飞机,开创了电动轻型飞机适航取证的国际先河,在国内和国际都享有盛誉。
3.沟通机制
要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过高的交易成本和过高的回报风险,就需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地方高校与地方产业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为此,几方通过沟通,熟知本地资源和本产业的协同体就可以降低通过市场获取资源的交易成本,避免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因素。“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就利用了本地区的产业资源。沈阳在航空领域有着厚重的历史,沈阳飞机设计、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是国家级重点航空研究所,中航工业集团沈阳飞机集团公司是国家级重点航空制造企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东北地区惟一的航空院校和中国民用航空局中九大地区管理局中之一的东北地区管理局。和熟知的同行业著名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中航工业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协同,经过沟通,都有意愿培育通航市场,构建通航产业,这样减少了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也避免了履约成本、监督成本的风险。经协同成立了“辽宁锐翔通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和“辽宁锐翔通用飞机有限公司”,来做具体的产品制造和实体运营示范。
参考文献:
[1]笪凤媛.交易费用的测度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2]朱澍清.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产教联盟动因与运行机制[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2(09):174.
[3]张廷.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下半月,2013(04):19.
篇4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管理;英语能力;公共英语教学;校企合作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5-0178-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5.087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引领天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1~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幅保持在20%左右。截至2014年底,全市有效高企数量达到1688家,全国排第12位,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领域。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投资高、风险高、收益高、高新技术发展快、产品更新周期短、学科带动性强等显著特点。从人力资源视角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员工存在高知化、年轻化、国际化的特点,对员工英语能力的需求也与传统企业有较大差异。鉴于企业员工英语能力在很大程度由其在入职前所接受的公共英语教育决定,许多学者针对开展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升本科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基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英语能力需求开展的分析研究相对较少。部分高校因缺乏定量分析,在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未能准确把握高新技术企业实际需求,导致教改创新的实际效果并不显著。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天津高新技术企业需求,为推进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升员工英语能力提供思路。
1 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英语能力需求情况
结合近年来多数企业通过网络职位需求的趋势,笔者按照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在8个领域的分布比例,抽样选取了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对其在官方网站和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主流招聘网站的招聘信息为数据来源,选取应届本科毕业生为职位对象,对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对应聘人员英语能力需求进行了分析,发现企业在英语证书持有情况、英语应用能力、英语应用熟练度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实际需求。
1.1 企业对应聘人员英语需求概述
以英语证书持有情况、英语应用能力、英语应用熟练度作为衡量标准,不同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需求呈现较大差异:六成高新技术企业对员工英语能力并没有明确的要求,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尤为明显。在对员工英语能力有明确要求的企业中,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企业对英语的需求占40%以上(见表1)。上述数据基本呈现出不同领域企业的发展特点:对员工英语能力要求不高的企业多数存在于员工本土化比例较高、外向型需求不强的领域,需引进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与经验的企业对员工英语能力的需求相对迫切。
1.2 对英语证书持有情况的需求
在对员工英语能力有要求的企业中,约45%的企业对员工持有特定英语水平证书无明确要求,其中航空航天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企业较为明显。约46%的企业将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作为招聘要求,资源与环境技术企业需求比例高达90%以上,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类企业比例也超过75%。还有9%的企业将通过英语六级作为招聘条件(见表2)。
目前,虽然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不再作为本科生毕业的前提条件,但多数高校仍将大学英语四级作为衡量毕业生英语水平的主要标准。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由于缺乏判定新晋员工英语能力权威性的评估标准,多数企业仍然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测试成绩对应聘人员进行遴选。
1.3 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
各个产业对于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是存在差别的:航空航天企业对员工听说读写能力存在较强需求,要求员工具备良好的英语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企业对员工读写能力要求较高,部分企业要求员工能够熟练地阅读英文技术文档,有较好的中、英文专业文献查询和文献综述能力;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技术服务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员工英语应用能力需求并不明显。同时,除新材料技术企业外,其他领域企业普遍对员工翻译能力的要求不高,这与多数企业利用外部资源满足此类需求有较大关系(见表3)。
1.4 对英语熟练程度的需求
许多企业不但要求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而且对其英语应用熟练度提出了明确要求:约三分之一的企业要求应聘者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约四分之一的职位要求应聘者英语应用能力良好,少数职位要求应聘者精通英语(见表4)。
2 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007年,教育部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其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目前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育体制尚未适应优势产业发展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多层次需求,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2.1 教学目标未能反映市场需求
目前,天津多数本科院校已不再将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公共英语的主要教学目标,但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仍然将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聘用员工的基本条件,相关专业学生为获得工作机会,普遍仍将通过四六级考试为目标和动力,教学目标设置、企业实际需求、学生核心关切不相匹配的问题广泛存在。
2.2 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与需求存在差距
目前,高等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多数多采用“2年通识英语(必修)+1年或半年专业英语(必修/选修)”的模式,教学内容围绕基础英语知识展开,对学习效果的评测一般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进行,辅以学生平时英语应用能力测试成绩,尚未与高新技术相关专业课程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这种设置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与专业相关的语言应用技能培养作用不大,与市场实际需求缺乏有效衔接,同时考核机制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考核,使学生英语综合应用技能得不到全面的评估。
2.3 高等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影响公共英语教学质量
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师资相对充足,基本能够胜任通用英语教学。但由于多数高新技术专业在进入三年级教学阶段后,直接由基础英语教学跨越到专业英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师不熟悉专业技术,专业英语教师缺乏必要的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导致专业英语授课大多采用英汉互译模式,学生无法基于实际工作需要与教师进行高频、高效的互动,对教学效果和职业英语能力造成了不良影响。
3 提升员工英语能力、服务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天津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水平稳步提高,但与高新技术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始终存在,本科毕业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的英语能力在入职后无法满足职位要求。为解决这一供求矛盾,需要高校在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内容、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也需要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开展校企合作、提升内部培训水平予以解决。
3.1 继续深化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天津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学部门基于学生需求和企业需求,逐步推进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调整与优化教学目标,使之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和有效对接;根据不同领域企业的实际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材,优化课程设置,探索构建更加合理、实时的教学效果评估系统,实现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科学评估;尝试开展基于企业需求的分层教学实践,即:结合各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或者行业对英语的需求状况,采取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英语能力培养侧重点开展针对性教学。
3.2 着力加强师资力量,开展教师跨专业交流
高等院校要针对公共英语教学在二、三年级中存在的断层,着力加强师资建设,构建语言理论知识、外语教学知识、高新技术专业知识能力集成的复合型公共英语教师队伍。一方面,对于从事基础课程教学的公共英语教师方面,要鼓励其通过自学、进修、培训补充高新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对于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应建立与公共英语教师间的有效交流机制,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补充必备的英语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用英语组织教学的
能力。
3.3 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机制
高等院校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初步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但合作内容多集中于基础研发、实验数据采集、设备检测与实操等方面,形式也多为学生赴企业参与在岗实习或培训。由于企业对员工英语能力的需求多集中于行政、服务、贸易、研发设计等岗位,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在内容、模式上往往难以满足企业与学生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注意汇总整理不同岗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及时向高等院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和需求清单,双方基于良好沟通共同进行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调整等方面的尝试,以构建专门针对英语能力的新型校企合作机制,为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提供定向性、定制化的教学与内训活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员工英语能力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趋势。高等院校应及时深入地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深化公共英语教学改革,适时调整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并通过构建公共英语教师跨专业交流机制等方式,有效提升教学能力,使之适应区域经济和优势产业发展需求。高新技术企业也要立足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需求,主动与高等院校就学生英语能力定向化培养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并结合岗位需求对员工进行定制化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其英语能力,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统计公报(2014)[S].
[2] 魏静静.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英语人才需求特点及对策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5).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北
篇5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硕士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为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而设置的。从199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1997年,我国正式开展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工作。2009年起,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这是对以往硕士生培养过于偏重学术、脱离市场、知行脱节等弊端的一种完善,也是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截至2010年,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约为10万人。预计到2015年,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在校生人数要实现1:1。然而,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生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大,其教育培养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1社会认可度不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存在一定误解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从开始招生至今只有短短4年时间,属于“新生事物”,所以无论是生源还是用人单位方面,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偏差。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过去传统的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混为一谈,甚至认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生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条件低、培养目标要求不高、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与学术型差别不大、学位证书不被社会广泛认可,就业前景不乐观。加之,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其它专业调剂而来,认为专业型不如学术型。因此,导致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自己的身份都不认可。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优先考虑学术型,对专业学位存在一定歧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还尴尬遭受着“不如学术硕士硬”、“山寨硕士生”、“培养无特色”、“就业前景担忧”等质疑。
1.2教育管理特色不突出,缺乏有效培养过程监控和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很多高校尚未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同学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学位要求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但是高校在对硕士生及导师的管理、质量评价及考核评估上大都采取一样的教育管理制度,缺乏特色性和科学性,也严重影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生的培养质量。例如,在培养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偏重理论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具体到培养方案、选题报告、中期考核等培养过程各个环节,很多培养单位还没有制定完善的、特点突出的、有别于学术型的具体方案和有效的监控措施。例如,课程设置上除了少数几门学位课不同之外,并无其它差异,缺乏新意,导师也不清楚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否需要增加额外的要求,应该如何区别对待。专业实践也由于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少有获得真正落实。此外,全日制专业学位在论文类型、评价标准与机制等学位论文规范方面,均未能突出专业学位特色。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现有“航天工程”和“航空工程”两个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起,招收“航天工程”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2010年开始,招收“航天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2014年,“航空工程”领域也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生。目前,已累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近130人,累计毕业近70人。毕业生中近40%的学生就业于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另有近40%就业于国内大中型企业,其余20%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教育工作。经过近几年迅速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人数等都趋于稳定,这就对如何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多渠道提高生源质量,严格导师资格认证量
鉴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时间短,认可度还不够广泛,为了提高生源质量,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采取多渠道招生的办法。首先,从我院“力学”本硕连读生、“工程结构分析”及“飞行器设计”专业中,选拔一定数量成绩较优异的本科生经推荐、免试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其次,在统考生中,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在笔试、面试方面区别于学术型考生,内容都更侧重工程应用方面,面试考官也选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教师担任;另外,报考学术型的考生如果愿意转报专业学位,将给予优先录取。最后,对于招生剩余名额,会从报考机械、能动、电气、电信、材料等相关专业的考生中预录,将同时愿意转为专业学位的学术型考生与报考专业学位考生一同笔试、面试,按顺选拔综合成绩高的考生进行录取。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较高的生源质量,也能达到不同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采取自愿报考的形式,从一开始就稳固了考生的心理认可度。
同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指导教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由于专业学位对应的学科只有一级没有二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目录上并没有标明特定的导师,而是在每年招生前期,会对导师就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意愿进行摸底,并对那些愿意招收的导师在总招生数量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对导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除了常规的要求之外,对其工程背景、主持横向课题以及到款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为之后的专业实践做好铺垫。
2.2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实践应用特色。进一步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生源特点和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生,也不同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其培养定位应有别于上述两者,有其自身特色。总体来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科与行业的特点,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具体到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航空航天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够在航空航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承担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
2.3培养过程监控措施及其实施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2~3年。在第四学期可申请转博,通过学院考核并获得专业学位后第五学期转入博士阶段学习攻读博士学位,这样,为那些愿意并适合继续深造的硕士生提供了机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业学位在硕士生中的认可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环节,均实行学分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并辅助以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导师合作指导。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分工明确:校内导师负责硕士生在校学习与科研等,并负责在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聘请高级职称及以上的全职人员作合作导师,与合作导师一起落实并管理硕士生专业实践并指导学位论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校期间,须修满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学术活动、中期考核、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的学分。除全校公共课之外,学院专门设置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作为学位课或选修课供硕士生选择。此外,为拓宽硕士生知识面,要求在答辩前听够规定的学科前沿性讲座。
大部分课程学习集中在第一学期完成,第二学期开始,硕士生陆续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专业实践应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考虑到每位硕士生专业实践的情况有所差别,所以,专业实践一般应在校外实践单位完成,可以连续完成,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分段完成。对于以导师主持的横向课题为专业实践内容的硕士生,部分专业实践内容可在校内进行,但须保证有多次赴实践单位进行调研与研开的经历。校内导师与合作导师要定期检查专业实践情况,处理专业实践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第三学期结束前,学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进行中期考核,除课程学习、成果发表之外,重点考察专业实践情况,对于考核未通过者,将作为重点跟踪对象转入下一次考核。专业实践结束后,硕士生提交由校内导师、合作导师、实践单位共同签署意见的书面实践报告,并以PPT的形式向学院汇报并接受考核,未通过者将重新进行专业实践,并取消其校内指导教师下一年度招生资格。
奖助金评定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生享受同等待遇,单列指标,分开评定。依据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等进行排名,末位学生将转为自筹生。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建议导师提供相应的助研岗位津贴,并协助其申请助学贷款,或者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此外,为鼓励硕士生重视专业实践,对于专业实践审查中成果突出或解决了重大工程问题的学生及其导师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2.4学位规范多样化,评价机制特色化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技能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是可否被授予学位的关键。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殊性,对其学位论文的要求及评价机制都不能完全照搬学术型硕士生的办法。
我们的做法是:学位论文可由校内导师与经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把完成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位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软件研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形式,论文字数要求3万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通过中期考核后,才可申请学位。在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预答辩后,方可进入论文评阅及正式答辩。送审时,论文评阅人共2名,其中1名必须是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答辩委员会由3至5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一位应是相关专业领域的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的专家,也可以是硕士生的校外教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要求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各环节要求且成绩合格,通过正式学位论文答辩后,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专业学位。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和不断完善,几年以来,我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逐步进入正轨,规范化和特色化愈来愈明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有了较大提升,不再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达100%,去向包括研究院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等。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中期考核、奖助金评定等指标体系中除专业实践外与学术型硕士生的差异不大,部分学生专业实践内容与学位论文结合不够紧密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工作中不断改进。
3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3.1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
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排名靠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亟需进一步改革。改革表现之一,就是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此应运而生。如何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树立为真正教育品牌的关键所在。
首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特点决定了学生不能只坐在书斋中,要真正走到社会实践中去。基于这个特点,学校应积极调整过去“关门搞学术”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在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社会实践资源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的良性互动。其次,完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内部评价和使用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评价,除了在招生、培养、专业实践、学位答辩等环节中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外,还要引入外部评价机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逐步调整管理理念与模式,这也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能否真正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关键所在。最后,加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素质高的管理队伍。
3.2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实践与就业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社会特定职业需求的高端专业人才,因此,要特别注重专业实践对其职业素养与技能的提高。具体说来,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学院和导师的作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教师和导师,应本着“实践第一”的原则合理匹配,更多吸纳一些具有企业一线科研、管理、经营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加入授课、指导教师队伍。应以横向课题为主,要求指导教师将所指导的专业型研究生纳入课题组,参与完成一些任务。另一方面,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投入,用于包括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导师培训、课程建设、硬件设施配置、与实践单位交流合作、校外导师聘任、就业指导等方面。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专业学位硕士就业渠道。
3.3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有益经验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以美国为例,它是当今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专业学位早期主要向德国学习,到1970年后,“本土化”趋势开始加强。经过近90年的发展,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有力推动了美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步形成结构日益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篇6
一、高技术产业人才供需矛盾现状
1 人才层次配置不合理,高级技术人才匮乏,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不足。2002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约1.4亿人,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人,中级技工占35%,高级技工不足5%,约为350万人。按照高技术企业从业人员与全国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约3%)放大3倍(10%)来分流高级技工约35万进入高技术企业,也难以弥合40.6万人的工程技术人员需求。2002年我国经济管理类研究生毕业10881人,但真正进入高技术企业的不到10%(约325人),而同期高技术企业就需要近6000人,显而易见应届毕业研究生很难满足高技术企业的需要。
2 供需总量的行业间差距十分明显。以2002年为例,通过分专业考察应届高技术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发现,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供大于需,而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则是需大干供,其中电子通讯企业缺口占当年需求人数的82.3%,医药制造业高技术人员供需基本相当,供过于求的状况尚不严峻。
3 人才供需地区结构基本相称,但东部地区高技术人才供需在未来可能会渐趋紧张。一方面,从上面的高技术产业人才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生培养的地区结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高技术人才的供需地区结构基本相符,东部地区不论在人才需求还是人才培养上其比重都占有绝对优势(都在60%以上)。但另一方面,从高技术产业人才需求的地区变化趋势分析,东部地区所占比重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同期东部地区硕、博士研究生录取的比重却表现为不断下滑。今后东部地区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会与高技术产业需求产生更大缺口,高技术人才供需趋于紧张。
二、高技术产业人才供需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1 传统的高技术人才观尚未改变,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尽管从1996年开始,毕业生分配机制开始向市场需求决定转变,但“唯学历主义”和企业“学历高消费”等现状普遍存在,导致相当数量的技校不得不关门,造成实用型中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恶果而残存的大中专技校则想方设法提升办学档次,以培养低素质的高学历毕业生取代培养高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更加剧了“学历贬值”,最终导致技术人才的大量减少与大量初中以下水平人员得不到职业教育相并存,出现非技能劳动力与“高学历人才”之间的断层,中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2 教育上的计划为主与人才需求上的市场为主相冲突,导致专业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高校专业设置虽经历了1999年国家教育部级的调整,但仍以传统专业结构为主要依据,其基本结构往往在7、8年内保持稳定;而市场激励和国家产业政策倾斜所催生的新的产业增长点(高技术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是直接受市场左右的。计划性的专业设置机制难以与市场调控下灵活多变的人才需求结构保持大体协调,尤其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期,这种人才供需结构不适应的矛盾就越发凸显,表现为新兴高技术行业人才长时间内短缺(如电子与通信)与传统高技术行业(如航空航天器制造)人才供给过剩相伴随。
3 宏观导向与微观实际相去甚远,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毕的地区、行业择业观。在地区选择上,毕业研究生首选工资水平、社会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较大优势的东部;在行业选择方面,由于福利待遇、工作稳定程度及社会保障差异,硕士以上毕业生普遍倾向于高校、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而对经营风险较高的高技术企业则望而却步。
4 人才市场不健全、不规范,不利于各类人才向高技术企业的自由、有效流入。我国人才市场经过自1992年以来十四年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人才市场的主体不完善,国有企业在难以利用人才市场吸收高技术人才,同时,大量在职高技术人才也很难流向自己心仪的企业;二是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功能不健全,对交易咨询、人才评估、人才培训等中介功能采取漠视甚至回避的态度,缺少像猎头公司之类的民间中介组织;三是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如覆盖全社会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建立,政府对人才市场的调控机制不健全、调控手段和方式落后等,都阻碍高技术产业急需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的自由、有效流动。
三、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与高技术产业人才供需矛盾之对策
1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开展高技术产业人才培养工作。对于高技术研发人才,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高技术产业的紧密结合。首先要对有关学科和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建立与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育才机制;其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相关学科的研究生阶段教育走出学校,参与产业发展实践,提高高技术人才可适应性;同时要加快高校自身素质建设,充分发挥高校作为高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国内、外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选拔高技术产业内部急需提升行业的学习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人才培训,争取尽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2 以创新和业绩为导向进行高技术产业人才有效激励。首先,应保证产业内研发费用的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从整体上提高对研发工作的经济支持;其次,应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探索技术参股和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将研发人员的贡献股权化、期权化;第三,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依法确保高技术人才和其所在机构对研发成果的共同所有权;最后,还应设立行业奖项,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两方面的激励作用,对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并实行重奖。
篇7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法学教育改革:国家战略;复合型人才
一、新型工业化时代呼唤法学教育模式创新
法学教育需以服务于社会发展为其导向,以法律人才培养和法学研究成果为更好的社会秩序体系提供智识支持。新型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性特征是信息技术在新一轮工业化中的关键作用,而人类社会信息底层结构的改变将引起法律、法律职业以及法学教育的转型。信息底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有多少法律,法律有多复杂,法律的改变有多频繁,以及什么人有责任和知识上的能力就法律提供意见。法学院应研究和规划法律行业和法学教育的远景,至少思考以下两方面问题。
首先,新型工业化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法学人才?近年来,我国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处于低迷状态,引发了法学教育界诸多思考,是不是我们法律相关职业的市场真的已经供大于求?还是我们培养的法学毕业生供不“应”求(此处“应”字作“回应”解,指我们向社会输出的法学毕业生难以回应社会发展对法律职业人能力的需求)。类似的问题在其他国家同样存在。有研究表明,目前世界各地的法学院都被批评,其录取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了法律职业所能录用的数量;研究者认为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法学院是否招生过度,而在于这些教育机构是否真正教了应该教的东西,在于法学院是否能够让法律学生对未来的法律市场做足充分准备。在新型工业化社会,具备以下两方面素质和潜力的法学人才在未来就业环境中会具有较强竞争力:一方面,能够应对信息社会给传统法律行业领域带来的挑战,对新环境下的新问题具有较强的应变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敏锐发现和及时把握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使其为法律行业领域所要实现的核心价值(公正、平等、秩序、效率等)提供增量。据此,除了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和清晰的法学思维之外,法学毕业生在以下方面的能力会被强调:第一,实践能力,并非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法律实务技能,而是包含着迅速感知并融入既有法律职业的新变化以及新兴法律行业领域的能力。第二,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其跨领域的知识结构。第三,持续学习能力,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正在以几何倍数急速增长,并且经常体现为学科的交叉,高等教育给予我们的知识储备很可能在毕业短短几年后便不再满足社会生存需要。我们不停歇地成为新的菜鸟。所以,未来社会评价人才的标准并不仅仅关注其已经具备的知识体量,而是更为关注其持续吸收知识乃至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相当意义上,学习方法的讲授比知识本体的讲授更为重要。
其次,培养上述人才需要法学教育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相关改革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观察。宏观层面包括拓宽专业口径和相关资源的结构性调整。前者,比如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尝试探索,而其法学院系也参与其中的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又如通过学科融合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后者则涉及解构并重新整合教育资源,继而重构法学人才培养框架,包括科研与教学资源共享、院系之间资源共享、高校与实务部门资源共享等。微观层面涉及法学院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具体环节。近年来,国外法学教育界兴起的对信息时代法学教育的若干探讨便主要集中于微观层面的具体改革研究。
二、新型工业化时代法学教育模式的理念基础与具体建构
1.新型工业化时代法学教育模式的理念基础
结合新型工业化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我们认为,新型工业化时代的法学教育在办学理念上至少应当呈现出三方面特点:
第一,战略性。当前社会面临转型,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学教育改革必须把握好战略大局,才能在转型的路口找对方向。具体来讲,便是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背景,主动服从国家和社会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需求,打造体现信息时代特征的新型、卓越法学教育模式,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科研与教学,致力于智库建设与法学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二,协同性。新型工业化时代的法学院应当生长于一个关注和强化协同创新的教育环境之中。这里,既包括与本校其他学科之间的资源协同,也包括与校外相关实务部门的资源协同。
第三,务实性。法学院应注重学生实践素质的培养,社会转型时期的实践素质教育不止步于传统理解上有关专业实务技能的培养,而是除此之外至少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具备宽广的视野,了解发展中的社会对法律从业者有哪些需求,进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将关注点仍放在过去、倒行着走进未来;二是落实于扎实的行动,锻炼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近年来,北航法学院在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始终秉持上述理念为指引。战略性上,谋求“全球视野、长效发展”,逐步形成了“法学知识扎实、实践素质突出、瞩目于服务国家建设新型工业化法治战略需求”的法学人才培养定位;协同性上,充分融合北航现代科技教育战略优势,全面拓展“空天信融合、理工文综合、产学研结合”的学科发展生态,助力学校构建学科协同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务实性上,“尚德务实、求真拓新”是北航数十年遵循的办学理念,“德才兼备、知行合一”是北航师生共同践行的校训。具体到人才培养目标上,北航法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法学专业基础扎实、兼具工业和信息化知识背景、公益素质突出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卓越法律人才。具体体现为以下培养标准:第一,体现新型工业信息化法学教育特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了解领域前沿,具有交叉研究意识与能力;第二,坚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业精神,公益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德才兼备;第三,专业基础扎实,思辨能力强,熟悉国情民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出;第四,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法律规则,能够参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
2.新型工业化时代法学教育模式的具体建构
在新型工业化时代,“与科技融合的法律教育”已经从特色发展逐渐成为主流发展。依托独特的理工学科资源和浓郁的高科技氛围,北航法学院探索建立“标准化的常规培养”与“定制化的特色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培养具备新型工业化背景的“法学与科技产业结合”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1)课程体系结构性调整和教学方法改革
经过“长城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教学改革,北航法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经历了结构性调整,目前的课程体系包括大一阶段的通识教育和书院制培养、大二阶段开设大多数核心专业课程、特色化选修课安排在大三大四高年级阶段。借助学校推进完全学分制的一体化改革平台,北航法学院与其他学院建立课程融合、课程互选机制。体现科技与法律融合的课程分落于低年级通识课和高年级选修课之中,相关通识课程比如“法律与科技”“全球工业信息化法治思维”“航空航天概论”等,旨在拓展视野和思路,了解领域前沿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同时在高年级选修课中保持并增加空天信法学特色课程的比重,例如航空法、外层空间法、知识产权法与专利检索、信息法、科技证据、建设工程法等选修课程;此外,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中航工业集团、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协会等实务部门联合开展实践类课程。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必需的学分中,以下方面体现出新型工业化法学教育的指向:第一,学生需修满各类通识课共23学分。全校所有学院都可以开设通识课程,包括科技文明、社会科学、人文素养、经典研读四大板块,全校学生均可选择,其中有若干与自然科学、信息革命等内容相关的课程。第二,学生需修完高等数学3学分、计算机基础2学分,培养与科技特色融合的基本条件和能力。第三,跨专业课程至少修满2学分,比如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第四,数据库使用2学分,课程名称是“法律研究与法律写作”,列入法学专业核心必修课加以要求。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北航法学院近年来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具体教学实践包括课程中心、智慧教室等。自2014年起,推行“全生命周期课程”管理模式,健全从课程申报、课程“上课”(满足开课条件,进入排课表)、课程评价到课程“下课”(评价结果不合格)的一整套管理实施方案。所有教师均需建设所教授课程的“课程中心”,课程全程在线化管理。二是在数据库之外,将教学软件平台引入实践类课程。例如法律实务综合模拟平台、法律诊所案件管理系统等,使学生通过软件平台上的电子案卷渐渐熟悉案件的电子化管理形态。国外若干法学院在课程中引入Hot(h)cs等软件系统,其立意与此相似。一两种软件的学习并不能够使学生掌握未来法律工作中所可能面对的所有技术软件,但教学操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感知法律行业正在信息技术驱动下发生重要转型,对未来工作环境有所准备,而且某些基本使用方法的通用性,使得学生未来在工作中能更快上手。
(2)协同多方资源,探索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
北航法学院与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合作举办“网络安全高级人才班”,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覆盖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公共与经济管理、法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网络安全高级人才班”体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双轨并进的探索。空间法律与政策硕士项目的培训班由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培训班以“空间技术应用与法律”为主题,培训内容涉及国际法与空间法、国际外层空间法的基本框架与体系、国家空间立法、国家空间政策、外空软法、与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卫星通信有关的法律问题、空间资源开发的法律制度、空间商业发射服务卫星中的法律问题及空间环境保护等。2015年开始,北航法学院与计算机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毕业后学生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网络信息安全。目前相关培养有序推进,学生不但需要研习法学课程,还需要前往计算机学院完成相关课程学习;与此同时,学生深度参与“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两院联合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为空天信行业实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平台。终身学习的政策导向与新型工业化社会发展下知识迭代和交叉增长速度激增的特点相契合,北航法学院通过为用人单位量身打造“定制培养”,助力空天信特色人才培养。
(3)智库建设与教学改革联动
跨领域协同培养需以师资团队、交叉科研成果等资源为基础,北航法学院通过智库建设平台将上述基础资源加以整合,科研先导、反哺教学、服务社会。目前,北航法学院拥有三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和战略智库,亦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等实务部门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培养创新型高端法学人才,共同建设中国司法建设高端智库、决策建议信息港。以智库建设为依托,一方面,加强与校外相关实务部门的联合科研、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加强与本校计算机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航空学院、航天学院、飞行学院在课程、培养项目和师资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协同师资力量,建设跨学科交叉研究师资团队,聘任跨学科研究专家加盟本基地教学科研团队。联合科研成效通过课程、讲座、论坛(比如北航互联网法治论坛、北航建设工程法律与金融论坛等特色论坛)等多元载体具化到人才培养领域,学生深度融入课题研讨。在2015年教育部法硕评估中,分析北航法学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去向结构,就业于航空、能源、工程、电信等国家战略行业法务领域的,占法硕就业总人数的41%,体现出本基地培养新型工业化时代复合型法律人才的特色和优势,并获得校外评审专家认同。
三、新型工业化时代法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变革性学习能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端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15-02
当今是知识型社会,经济发展从依赖物质资本积累向注重知识资本贡献逐渐过渡。处于纷繁复杂、瞬息万变而又充满机遇挑战的现实环境中,个人相应产生扩充知识、更新知识,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的需求。为满足适应变化和自我发展的愿望,个人需具备变革性学习能力,增强自身面对环境变迁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及竞争性。培养以变革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变革性学习能力,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
一、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理论基础
1.变革性学习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变革原指对本质的改变,在教育领域指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及价值取向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本质性的转变。变革性学习指置身于模拟教学情境或者创造智力与社会的交互环境中,通过探究、反思、联想、领悟对知识做出个人化的理解和新意义的创生,并将知识在应用中转化为实践的学习方式。变革性学习的程度和水平通过所具备的变革性学习能力来衡量和体现。变革性学习能力指通过对经验知识的反思、提炼与升华,引起思维或行为持久变化的内在素质,并通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形成和发展。
根据变革性学习各阶段的性质和作用,变革性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变革性学习意识,它是变革性学习的前提,要求学生明白变革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自觉参与变革性学习过程的意识;变革性学习技能,它是变革性学习的核心,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变革性学习意识,还要通过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手段和形式将潜在意识变为现实;变革性学习行为,指学生对知识及求知过程反思、体悟,具体实施变革性学习,并通过实践持续不断地检验和完善,它为变革性学习提供了保障。这三方面相辅相成、环环紧扣、缺一不可,变革性学习意识通过变革性学习技能转化为变革性学习行为,变革性学习行为反过来继续提升变革性学习技能,深化变革性学习意识。
2.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课程论基础
人本主义课程论与学科中心课程论相对立,由知识中心向人性中心发展,目标是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实现自我超越和完善;主张设置统合课程,将学科知识课程、情感情意课程和体验课程整合,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联系,强调综合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认为课程内容要具有适切性,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和经验背景,尊重其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调动学习的主体性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鼓励者、合作者及引导者,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成功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内在诉求符合人本主义课程论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人本主义课程论主张的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和有效学习也是对变革性学习能力培养价值的肯定。
3.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教学论基础
体验式教学论主张设置激发学习动机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在亲历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将个人热情、探究及见解融入学习情境中;学生注重亲身体验,在听中学、做中学、看中学,通过身临其境加深体会和领悟;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对知识加以检验、迁移和批判,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体验式教学论以体验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学习和适应世界的过程,在这个持续不断的整体过程中知识被创造和再创造。变革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体验为基础,以创新为导向,强调学生结合自身知识背景对经验知识进行灵感性把握,促使经验知识实现质的突破,通过对知识合理应用发展成为实践主体。变革性学习能力所包含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与体验式教学论诉求不谋而合,体验式教学论也为如何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提供指导。
二、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达尔文说:自然界生存下来的动物不一定是最强壮或最聪明的,而是最适应变化的。伴随知识经济时展所呈现出的知识和信息的主导性,人力资本的高效性及创新能力的依赖性,高等教育应顺应时展,摒弃束缚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自由的教学方式,培养其主动探究创造、更新应用知识的变革性学习能力。
1.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
知识经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1]。知识经济时代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知识和信息在生产和分配中占主导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二是强调人才素质提高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发展趋势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综合[2]。学科日益细化的同时又交织渗透,要求学生既要夯实专业基础又要拓宽知识技能结构。变革性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自觉探究、反思、联想的学习习惯,促进其对知识的纵深发展和跨界联系,不断扩展自身复合型知识储备。其次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革新应用与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要求人才相应具备创新性能力。变革性学习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激发认识冲动和创造性思维,对经验知识进行改造和重组,实现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和创新性应用。
2.教学改革推进的内在要求
传统的接受式教育中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创造者,只是接受老师和书本向其传递的知识结论和标准答案,压制了学生内心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向度,将学生培养成为单向度的人,对知识的吸收和辨别表现的盲目被动甚至厌恶,使自身在学习中异化,沦为通过主动接受和认真听讲寻找自身在学习中的参与感和认同感。高等教育的实质是“育人”,而不是“制器”。教育不是银行,教学不是对知识的存放,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记忆和重复[3]。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传统的学习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愿望,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需要通过反思、实践才能成为发展的主体。
3.变革性学习蕴含的优越性
变革性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变革性学习唤醒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觉投身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变革性学习强调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变革性学习使学生不再束缚于课堂接受标准答案,而是在不同情境体验中反思感悟形成个性化理解。变革性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取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变革性学习帮助学生在行动体验和反思领悟中训练默会思维,激发个人智慧,释放自身潜能。变革性学习促进学生与外在环境交互中提升综合素养。外在环境包括自身之外的人和社会,在与人分享互助中升华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与社会环境互动中提高社会认知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思路
任何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都要围绕社会需求、知识规律和人才成长进行设计完善。北航综合改革人才培养研讨会强调: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人才培养,充分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看到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目标为导向做好顶层设计,以开放的思维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1.坚持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点
根据学生需求及发展阶段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将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指向。增加互动式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变革性学习意识,老师更加侧重倾听学生的切身感受,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塑造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和批判创新的勇气,促进大家交流探索和思维碰撞,形成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关于学习效果和个人能力评估不再将分数和成绩视作唯一衡量标准,而要考量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内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提高学生对知识摄取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人才培养的目标由培养“有量”的人转向培养“有质”的人,关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学习主体角色回归。
2.创建激发学生体验的教学情境
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和心理层面上获得全面体验,为变革性学习提供重要前提。系列讲座、社会实践、学生分享互助等特色项目结合开展、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学生听、说、看、想、做多重感官参与融入模拟情境中,让学生在丰富的直接经验基础上加深对多领域知识的认知感受。教学情境体验的亲历性和建构性,促进了知识的生成和迁移。设置合理多样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摆脱单一抽象的课堂教学情境及时掌握社会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当前职业变换非常频繁的情况下,能够灵活的适应工作转换。在分享互助情境体验中实现情感共鸣和道德模仿,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责任感,激发自身内在本真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反思、凝练和提升
鼓励师生间交流讨论,或通过课堂展示回顾自身收获感悟,促进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全面深刻的分析问题,赋予经验知识更高级、更深刻的意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老师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质疑,先充分给予学生独立分析和深究问题的信任,再选择适当时机介入予以点拨、引导,保证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引领学生通过反思、凝练、意会等变革性学习行为进行经验的修正、补充和转化,实现知识的整合、创新和应用。除了掌握显性知识挖掘更多默会知识,主动结合自身经验背景和个性化理解建构知识体系。
四、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培养学生变革性学习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其中高端论坛课程邀请国内外杰出学者、政府专家、业界成功人士、优秀艺术家等,结合学生层次培养需求开展科学、艺术、军事、管理、专业技能等系列化、常态化、宽领域、高层次的讲座课程。
1.课程目标
高端论坛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性,激发创造性,提升探究性,促进交互性,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实现不同学科、不同文化间知识的整合梳理;运用创新性逻辑思维创造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多样化的社会实践能力;塑造自由精神、独立人格、公民意识。这个培养过程持续全面、深刻且具有创造性,学生置身其中感悟不同领域所共同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接触社会发展前沿问题,了解行业人才需求,提升应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加强处理烦冗复杂信息的综合能力。
2.课程实施
(1)激发变革性学习意识
高端论坛邀请的嘉宾都是社会各界精英,内容涵盖多学科领域的前沿热门主题,专门设计互动式教学环节,从参与主体、内容和形式上全面激发变革性学习意识。表面上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每次课程都有现场互动交流,学生都是自愿报名参加。学生意识到应通过对学术前沿动态保持密切关注来培养自己的学术敏感性,也感受到时代变迁需要持续不断地拓展视野及更新知识,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保证了教学以课前自学和课后反思为前提。
(2)提升变革性学习技能
高端论坛是引导学生亲自寻找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嘉宾在课程中并不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把多种不同观点展示给学生,给予其自由选择判断的空间。这样老师讲―学生听就成为一种引人入胜的“系列建议”,为学生提供富有人格魅力和生命激情的“声音文本”[4]。课程还通过模拟面试、集体观影、舞蹈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质疑、反思,寻找经验和知识之间的联结,潜移默化中达到以智传智、以情感情、以德涵德和以志养志的目的。
(3)优化变革性学习行为
高端论坛通过课后总结帮助学生回顾、反思、感悟,将知识进一步内化及升华,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关于课程的整体评价和个人收获。讲座嘉宾与学校合作,配合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课题研究、项目实习等实践平台,使知识不仅仅停留在形而上学层面,还在实践中检验、完善、深化,从而实现知识创新和能力迁移。因为人类始终是基于实践基础上不断地反思、批判,打破原有思维定式,构建新的高级化认知体系再去指导实践,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3.课程效果
高端论坛开设五年以来,成功举办课程讲座八十余场,吸引校内外师生3 400人参与。课程效果调查显示,77%学生认为高端论坛能够开阔眼界、激发创造性思维,60%学生认为可以提升人生观、价值观,43%学生认为可以提升人文素养,41%学生认为可以提升专业知识。由此可见,高端论坛真正适应了学生的求学需要、实际需要以及学术与技术前沿发展需要,提升了变革性学习能力。
变革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感,训练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社会变革加速的现实环境中帮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式,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加强自身博弈能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进一步深化革新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教学理论,丰富拓展教学实践载体,持续推进研究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
参考文献:
[1]王存刚.国内学界关于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进展与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2011(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318-381.
篇9
关键词: 《线性系统理论》 课程教改 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 实例教学
引言
目前,《线性系统理论》是国内“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学位基础课之一。国内许多院校为了加强对相关专业学生控制理论的强化,特别在本科阶段开设了《现代控制理论》等课程,其主要内容与《线性系统理论》基本相同,只是学时较少而已。
从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的角度来看,《线性系统理论》类课程一直是电子信息类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占用的学时较多,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受到广泛重视,它也被看成是控制类研究生专业的标志性课程。因此,这门课程教学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相关专业的学科发展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它在研究生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控制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线性系统理论体系,包含能控性、能观测性、线性系统稳定性和系统综合等在内的系统分析综合的理论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也将为后续专业课程,如,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和非线性系统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线性控制理论知识的讲授和指导,奠定研究生的控制理论基础,培养研究生对控制系统的初步分析和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能够掌握解决初步控制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对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专业素养的培养,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将实际系统抽象为状态空间描述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研究系统的各个方面,理论性强、内容丰富。由于课程概念抽象、数学知识比重大、涉及知识面广、理论公式多、习题类型繁杂、计算难度较高,学生感到难学、枯燥,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学习效果不理想,这将严重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科的发展。
国内许多院校都对《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视,在注重精选教材和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将《线性系统理论》列为研究生精品课程、重点课程或双语课程进行建设。例如,早在20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的《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就被作为重点课程建设,2002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自动化系的《线性系统理论》课程首先就被纳入到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学院、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大和南京航空航天学院等许多高校都将“线性系统理论”列为研究生精品课程、重点课程或双语课程进行建设。国外一些高校如美国南加州大学、匹斯堡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等除采用精品教材或自编教材外,还借用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特别注重课程实践和师生的互动增强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教授们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出来,充分体现出研究型教学的特点。
我校开设的《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线性系统的分析理论和综合方法为主,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本学科发展的规划目标,结合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先进教学经验和航运交通行业的科技发展,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结合科研项目,在《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理论学习、发展动态和实例教学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型教学研究。
1.注重基本概念,突破难点内容
相较于本科阶段讲授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线性系统理论》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既要给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基本概念学习,又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概念背景的理解和理论运用条件的掌握。
例如,在讲解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的时候,课程中介绍了一种将微分方程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的方法,当时并未说明为什么用这种方法选择状态变量,而且由于一些后续的概念还没有引入,实际上也没有办法讲清楚这样选择状态变量的好处。但是在后来讲解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概念的时候,我们就及时地把前面讲解的模型的变换方法与其能控性和能观测性问题联系起来,告诉同学们当时为什么要选择那样的状态变量,而且这样的模型变换不需要再讨论其能控性或能观测性的问题,使得同学们对于前后的概念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也搞清楚了什么样的模型需要讨论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问题。
在系统稳定性理论的讲授中,涉及许多稳定性概念和稳定性定理,理论性较强,例如,BIBO稳定、李亚普诺夫稳定、渐进稳定、一致渐进稳定、大范围一致渐进稳定等,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和运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十分重要,但是初学者容易混淆。我们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概念及条件进行归纳,然后在课上进行比较讨论,最后我们再给出一个归纳各种稳定性概念的表格(见表1),让同学们找出这些概念列表的异同和条件增减的关系。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对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定理有了较扎实和全面的掌握。
表1 课程涉及的各种稳定性概念的比较归纳
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中,系统运动的状态是以系统储能形态变化作为衡量准则的,这对于绝大多数物理系统都适用,这一点是比较形象和易于理解的,关键是建立系统储能的数学描述,即选取合适的李亚普诺夫函数,迄今没有普适的方法来建立系统的能量函数,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又是一个难点。实际上对于低年级研究生短期内也不可能娴熟地掌握各种选取李亚普诺夫函数的技巧。这时,我们根据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经验,将李亚普诺夫函数的选择、控制器参数的设计和系统稳定性分析等几个问题相结合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李亚普诺夫理论的实际使用方法,加深了他们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经过近年教学实践对比,获得了较好的反响。
2.关注学科发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线性系统理论的发展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线性系统理论》课程主要是为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理论基础。
目前,《线性系统理论》类课程已被国内外大学广泛列为电子类专业、系统工程专业和控制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核心课程,由于它关系到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生培养,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受到了普遍重视。在国外,《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在注重精选教材和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采取了研究型教学,借用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在不断探讨改进教学的同时,也在时刻关注相关学科发展和教学动态,不断采纳“他山之石”。
(1)建立完整教学体系,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在控制理论发展的漫漫历程中,线性系统理论只是其中的一个发展阶段,然而对于研究生来说,这是一门全新的基础知识,对于未来继续学习后续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掌握知识难点和要点,而且要突出它在整个控制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线性控制理论》课程本身,它也有着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展现课程的内容。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我们非常注意把握这些内在的规律,帮助学生们理清楚点和面的关系,即始终把教学内容置于一个体系当中,始终让学生搞清楚所学知识的运用条件及能够解决的问题,即课程的知识体系定位。
在课程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先进传媒技术带来的便利,例如,利用互联网络、数字校园平台、多媒体教室等手段建立起交互式的教学环境,将多媒体课件讲授、在线/离线答疑、专题讨论、文献阅读、课后作业和课程考核评估等环节结合起来,构建多样化的学习环境,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学习特点。
(2)结合最新科研教学成果,大力推进研究型教学。我们在《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中充分吸收国内外院校课程建设的有益经验,结合海事院校的行业特点,利用多媒体手段,积极开展课内外的专题研讨,推进研究型教学。比如,就线性系统理论的发展状况、李亚普诺夫理论的应用情况、船舶港机的控制问题等内容,组织学生课外查阅文献,编写成电子讲稿,然后通过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分组讲解讨论,通过师生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图1 桥式吊车运动
另外,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入真实物理对象,开展研究型教学。例如,对于图1所示的一种二维桥式吊车,在一定条件下简化后的微分方程模型如下:
(M+m)x-mlθ-2mlθ+Dx=f■ml-mlθ■-mg=f■ml■θ+2mllθ-mxl=0(1)
可以选择如下状态变量:x■=x,x■=l,x■=θ,x■=x,x■=l,x■=θ,则上面微分方程就可以化为下面的状态方程:
x■=x■x■=x■x■=x■x■=(f■-Dx■)/Mx■=g+x■x■■+f■/mx■=(f■-Dx■)/Mx■-2x■x■/x■(2)
在理解各个变量物理意义后,组织同学对上面两种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通过仿真曲线的对比研究,深入了解两种模型的建立方法、状态变量选择对模型的影响等,然后指导学生尝试进行控制器设计和仿真。
(3)课外阅读论文,关注科研动态。线性系统理论作为一种控制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地丰富完善,其中的一些基本方法也用于解决一些带有大滞后、输入受限、非线性特性系统的控制器设计问题。笔者在进行课外论文推荐的时候,结合自己所讲授的自适应控制课程,着意向学生讲解不同控制方法的发展情况、特点和应用条件,特别是将线性系统理论应用于不同的工业控制环境,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以期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索欲望。我们将这些有关线性系统理论最新发展和应用的论文精选出来,推荐给学生阅读,并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项内容,使他们注意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经过几年的努力,理论教学与科研实际背景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生普遍能够较快地进入科研环节。
3.加强实例教学,使课程具体生动
我们在《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中,还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具体的实例将抽象的概念、方法和理论具体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1)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提供的强大的功能,将计算机仿真手段引入课堂。除了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计算机仿真案例外,还要求学生利用这些仿真工具完成1—2项课后作业,使这种仿真工具的使用成为教学辅助手段。
(2)开设桥式吊车控制开放性实验课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控制问题的能力。针对我们重点实验室的一台桥式吊车的控制实验系统(如图1),课程教学团队首先给出了桥式吊车的微分方程模型,然后要求学生将其变为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控制器,利用李亚普诺夫方法分析稳定性,然后用Simulink完成计算机仿真研究,最后,选择较好的控制方案进行物理实验。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解决实际的控制问题联系了起来,增强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解决控制问题的方法。
图2 桥式吊车控制实验系统
加强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有效地培养了研究生的动手能力。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发现,对课程实践环节感兴趣的学生人数普遍增加,并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控制理论方法进行尝试的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语
本文首先探讨了“线性控制理论”研究生课程的重要性和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大学相关专业对于该课程建设的不同情况,然后结合我们教学团队的教学科研经验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重点探讨研究型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期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经过近年来教学评估情况的统计对比,教改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华.非自动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改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8:22-23.
[2]郑大钟.线性系统理论(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永川,齐晓慧.“线性系统理论”研究生课程的专题研究式教学[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Vol32,2:109-110.
篇10
【关键词】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国防教育体系;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高度统一的高校国防教育领导体制
第一,建立全国高校系统的国防教育协调机制。全国高校应该成立一个由教育部为主导、各省市县教育厅(局)参与的高校国防教育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全国高校国防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并对各高校的执行情况和取得的实效进行监督和评估,实现全国各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国防教育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第二,建立高校党政首长负责制。各高校建立以书记或校长(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各高校主管部门设置专门的国防教育领导办公室,对全校的国防教育实行指挥领导;成立由武装部、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军事教研室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国防教育联席会议,具体负责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二、建立和完善运转顺畅的高校国防教育运行机制
(一)重点抓好学生的军事训练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高校开展的军事训练是对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军事技能的基本途径。另一方面,学院可以和本地驻军签订合作协议,定期组织学生与部队开展联欢、野营拉练等活动;可以利用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如八一建军节、九·一八、国庆节等节日;还可以利用周末和其他课余时间参观本地的军事博物馆、革命英雄纪念馆、纪念碑等国防教育基地。
(二)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国防教育专业。除了专业的国防院校之外,高校可以根据本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学校的专业特点设置一些富有特色的国防教育专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国防教育。比如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就可以结合重庆本地的革命历史背景和红色经典革命故事开设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军事地形学、重庆革命史、军事思想史等特色的国防教育专业。这些特色的国防教育专业的开设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国防意识,同时也为高校的国防教育营造了良好了学习氛围。
(三)组织编写有特色的国防教育专业教材。普通高校在充分利用国家统一的国防教育专业教材之外,还可以组织校内的国防专业的专家学者结合本地的革命历史文化传统和国防教育实践编写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高校国防教育教材,比如重庆的一些高校就可以编写《战时陪都》、《黎明前的黑暗》、《歌乐山军魂》、《渣滓洞的歌声》等富有文学色彩的国防教育专业教材读本,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
(四)组建和完善专业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高校国防教育必须招聘和培养具有国防专业知识和素养的硕士、博士等高学历教师来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建立和健全国防教育专业师资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建立和健全国防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定期派遣国防教育专业教师去军事院校进行培训深造,或者定期聘请军事院校或军事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来学校亲自培训、授课,开展长期、短期的师资培训,提高国防教育专业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水平。还要积极组建学习研究型国防教育团队,以学科为抓手,提升研究水平。
(五)实现国防教育学科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或者“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采用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直观、生动、灵活的方式提高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等,以问题作为切入点,来引导教学,衔接教学环节。还可以采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彦通教授提出国防教育教学“BUS模式”,国防教育教学的“BUS模式”可以归纳为:定时定点、自由上下、终点检票。同时还可以开设一系列的国防教育学术专题讲座和时事报告会,如《台海形势》、《局势》、《现代国防形势》、《军事兵器》等,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不断拓展学生国防知识的视野,继续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国防教育热情,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大众化和常态化。
(六)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国防教育课程评估体系。高校可以从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国防教育组织机构、师资结构、师资学术水平、国防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设备条件等七个维度进行构建,制定具体的评估细则,特别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国防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估,一方面把对教师评估的结果作为教师教学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一个权重;另一方面把对学生的评估结果作为学生毕业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创建良好的国防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第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建宣传国防教育知识的学生社团组织。例如国防小组、大学生军事记者协会、国防教育读书协会等等,定期开展国防知识图片展览、国防形势小组讨论会、国防题材的电影展播等活动。在课余时间,学生社团组织还可以配合学校组织开展国防书籍读书演讲比赛、国防知识竞猜、国防电影节等校园国防教育活动。第二,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势开设国防教育网络课堂 高校可以在校园网络中开设国防形势、军事纪实、民族英雄典故、大国崛起等版块对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国防教育。第三,可以尝试在高校教职工中组建民兵组织和开展“国防日”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为高校国防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形式,并且开辟了一条高校国防教育向深入发展的新途径。
由此可见,高校国防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构建一个统一协调的有中国特色高校国防教育体系,才能不断增强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性,最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校国防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美荣,谢建山.对高校国防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网络财富,2010,1.
[2] 陈波,王沙骋.地方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模式新探[J].国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