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健康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心理健康概念

篇1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市场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国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人口不断增加,并逐渐由单身流动转为家庭流动,于是出现了大量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子女。2005年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数量已经由2000年的1410万人增加到1834万人。流动儿童这一社会群体的队伍越来越大,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年来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加以梳理。

一 概念界定

查阅文献发现,研究者很少专门给流动儿童下定义,有些即使给出了定义也基本相同。比如直接引用《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里的定义,即“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或在此基础上概括、延伸。像余益兵等把流动儿童概括为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金灿灿等则界定为“随父母离开家乡外出生活学习,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没有流入地户口的6~15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所以,在流动儿童的概念界定上,学者们基本是达成一致的。

二 研究数量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流动儿童,能搜到几千条记录,而且由题目可知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在日益丰富。但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是怎样一个趋势呢?分别在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上限定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时间限制为2000~2011年加以搜索,结果分别有48条和50条记录。其中中国知网上涉及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献数量为:

可见,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近年来基本是呈现上升趋势,但显然也并未达到有些学者说的“近两年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数量激增”。所以,对这一研究现状应该有清晰、客观的认识,既不能盲目乐观,更要积极开展有关研究。

三 研究内容

总结发现,近年来我国对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状况的调查分析。目前,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主要是调查、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状况,且多以各地方为例。调查涉及多种心理维度,如心理幸福感、孤独感、抑郁等。很多研究表明,整体上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自我评价低、抑郁和孤独感较强、自信心不足。但也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并未出现学习适应不良。另外,还有研究发现,流动带来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变化对个体智力、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2.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研究。综合发现,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王文忠等发现心理健康状况是家庭环境作用于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和同伴关系的中介因素。吕绍青等认为现实中的不平等造成的排斥、歧视[8],也可能使流动儿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加重心理负担。邹泓等发现,教育资源享有状况、师生关系、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3.从其他视角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还有些学者采取了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比如唐咏,郭志巧分别从生态学和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研究思路,丰富了该方面的内容,值得提倡。

四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从简单的现象描述、浅显的理论分析、定性研究,到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机制的探索,量化研究,再到制定干预措施及实施、评价,经历了逐步深化、细化、系统化的过程,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然而,暴露出的问题也应特别注意。

1.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工具混乱。如果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完善统一的研究工具会很大程度地限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当前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采用的方法基本是问卷调查、量表测量,个案研究和严谨的实验研究很少。且问卷和量表的使用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使得互相矛盾,缺乏可比性。

2.取样不平衡。首先,大多研究都是选取某一个地方的流动儿童作为被试,从而使得研究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其次,取样多是小学和初中的流动儿童,忽略了更小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在学校的被试,这样就不能纵向、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

3.对流动儿童存在刻板印象。大多是从弱势、问题方面开展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忽视了流动儿童的积极面。虽然流动儿童属于社会特殊群体,需要更多关爱与帮助,但不能因此就被贴上“问题”的标签。其实有些研究已显示流动儿童没有适应、自卑等问题。所以,还是需要更多积极的导向,更多地去挖掘、宣传流动儿童积极的方面。

五 研究展望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今后可以作如下努力:首先,以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流动儿童,创设一个和谐的研究氛围;其次,以更丰富的视角去研究,覆盖更多流动儿童,使得研究结果有可比性,推广性;再者,重视纵向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完善研究工具。

总之,流动儿童是随着中国改革和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点。所以,应该高度重视流动儿童问题,加强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更好地为关爱流动儿童的各项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余益兵,邹泓.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

[2] 郭志巧.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J].江南大学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3] 金灿灿,屈智勇,王晓华.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0

[4] 周皓.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研究,2010

[5] 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

[6] 王瑞敏,邹泓.北京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

[7] 王文忠,徐莎莎,刘正奎等.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

[8] 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J].战略与管理,2000

[9] 邹泓,刘艳,李晓魏.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8

[10]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

篇2

关键词: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41-02

我国曾经有过一个城市做过调查,发现孩子患有各种身体疾病的约占65%,而有心理障碍的却占受检人数的69.9%,超过了身体疾病的患者。这一结果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健康的隐蔽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多年来对心理健康的漠视。儿童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自己、他人行动的认知,对心理状态彼此间相互联系的认知均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有关。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是达到对于“错误信念”的认知。大量研究表明,3-5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主要标志是获得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5岁左右的儿童逐渐能够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此时儿童逐渐开始谈及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愿望、感受和认知,开始能够与他人分享信息;他们开始具有同情心,知道什么可能使人感到伤心,什么可以用来安慰人。所以,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到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儿童出生以后遇到一个具体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之后随着年龄的成长将面临学校教育。本文试就儿童心理教育问题从家庭以及学校两个方面的提出建议,希望对儿童心理的成长有所帮助。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张家口的某幼儿园做了一个以40名3-4岁的幼儿以及家长为调查对象的调查中,显示以下问题:

(一)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幼儿家庭教育的环境

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二)家庭成员中的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同

即采用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经常运用威胁打骂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发展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三)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和家长适度的精神交流

以上的调查对于我们提出家庭对于幼儿的教育的建议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家长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要以民主和开发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但是,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不打不成材”。所以一旦孩子的成绩不好或者犯错误,就动辄棍棒相向。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长期处于家长高压政策下的孩子们容易出现幼稚、缺乏主见、缺乏独立性、神经质等问题。一部分的孩子可能出现极端的情况,变的更加反抗和暴力。另外的一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式是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发展采取“放任”的态度。他们认为孩子们的成熟是水到渠成的,认为很多道理孩子们长大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于是他们对孩子们漠不关心。在这样形态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因为得不到适度的关心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是放荡等不良的品质。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文化程度家长都应该注重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家长对待儿童教育方面的认知和观念,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和行为。所以家长们形成一套正确的教育儿童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们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儿童教育和心理素质,多一些育儿知识。以上本文提到了诸多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包括“严厉教管”、“自然成熟”等,都是值得改进的。以下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培养良好的家庭气氛

这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对4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家庭气氛活跃、常有笑声陪伴的家庭,孩子们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高。研究人员发现在气氛愉悦的家庭中学习、生活、能使知识面拓宽。反之。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形成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教育有潜在的巨大作用。在大量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绝大数的少年罪犯来自于单亲家庭。父母对抗、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容易出现不安全感、内疚感、自卑、猜忌的心理。所以家长们要注重对于家庭气氛的培养。

(二)采用积极教育方法

通过上文的比较看出,采取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和采取威胁打骂的教育的方式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建设的影响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且会极大地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所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增加自信心,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三)亲子间采取正确的沟通态度和行为方式

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资料、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等将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的确立、道德判断的形成、学业成绩、和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应该在平时的时间有意识的分配专门与孩子玩耍、交谈的时间。从中了解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变化、需求、困惑。

(四)一些细节上,家长还是要注意

包括:对孩子们要有适度的期望值。福禄倍尔曾说过:“假如儿童有两条腿而要求他马上站起来走路,那么你一定是会是他变得软弱的弯脚人。”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不要在陌生人面前批判孩子。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曾说过:“自尊心是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及其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上的露珠”,这的确是一个真理。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们保护自尊心并找到正确的情绪宣泄的方式,从而逐步控制孩子的发脾气程度。上述提到了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毋庸置疑,家庭因素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三、学校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成长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塑造阶段,在认知、情感、自制力都不成熟,还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因此,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和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影响儿童健康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主要有:教材内容的影响、教师的影响、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下面我就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做些具体的探讨。

(一)在教材的选择上来说,教材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结果

对于儿童的价值观形成,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灌输。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教材也为儿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所以教材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要注重对于教材的更新,以及教材的内容要与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结合。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教师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提问——回答的模式。在教学中若采取有效的课堂模式提问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书本知识的同时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例如语文课堂上对于诗歌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人文思维,都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引导、疏通;激励和启迪等作用。老师要对儿童的导读发挥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教师要指导他们的阅读方法,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习,通过良好书籍的作用,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进行引导。

(三)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能培养学生美的情感、美的品质,使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文明习惯。有一句话叫:文明的环境使人不得不文明,文明的环境使人没有必要不文明。在美丽干净以及舒适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以最轻松的心情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校风对于孩子心理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如果周围的孩子们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们本身会起到一个良性的暗示作用,甚至能“净化”一些入“歧途”的儿童们的身心。

很多家长抱怨自己在孩子们的身上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正如上文举到的很多实例,看出其实很多家长做了“无用功”,甚至还会对孩子们的身心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不可只停留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这个层面,还要足够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对孩子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学校作为孩子们的第二任亲密接触的老师,也是任重而道远。正如上文所说的,学校和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在教材的选择上、老师的教学方法上、校园环境和校风上都下功夫。这样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希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帮助作用,为孩子未来的良好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小燕.警惕儿童心理保健的误区\[J\].山东教育,2010,(33).

\[2\]沈悦.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J\].幼儿教育,2011,(2).

\[3\]苏璞琦.从一次调查看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华少年,2011,(10).

\[4\]张惠华.影响儿童心理的家庭因素\[J\].考试周刊,2011,(46).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调节作用

分类号:B844

1.问题提出

近些年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为学界所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因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处境相对不利,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表现突出。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对重大压力或不良情境时,身心仍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在心理弹性概念的界定中,有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个体的能力品质,是对抗压力、自行复原、适应良好的能力。有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个体发展的结果,是个体遭受压力或挫折时,倾向于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结果,不仅不会被压垮,反而会发展得更好。還有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体面对不利情境时,调动自身各种内在能力不断发生动态交互作用,促使个体迅速复原并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尽管对于心理弹性的界定迄今学界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但纵观以往研究,对于心理弹性的认识存在两点基本共识:一是心理弹性是个体身处不利处境的一种表现;二是心理弹性指向一种积极结果,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

心理弹性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护。在实际研究中,国外学者常将心理弹性作为与危险性因素相对应的一种保护性因素来进行研究。例如,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长中可能会面临着家庭贫困、母亲精神异常、父亲酗酒等危险性因素的侵袭,也可能会受到关爱的亲戚、和睦的邻居等保护性因素的支持。这种保护性因素可以影响危险性因素对个体发展的最终结果,一个性格良好、擅长人际交往(保护性因素)的孩子会克服“家庭不和睦”(危险性因素)所带来的负向影响,而呈现健康发展的趋势。Rutte则把心理弹性的这种保护性作用描述为一种“交互进程”:即一个变量可以增强另一个变量的协同效应,如危险一保护机制侧重于保护性因素尽量减轻危险性因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保护一保护机制侧重于保护性因素对另一个或一些保护因素的作用,从而减缓或减少可能出现的消极结果。这些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通过直接、间接或交互关系发生作用。Luthar等人研究发现,在经历生活事件时,不仅心理弹性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事件对个体的直接影响;社会支持也是一种保护因素,并与心理弹互作用,使个体避免罹患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

近年来,国内学者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同时学者们的研究发现了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的密切关系,即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显著相关,社会支持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且是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好,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生活事件是一种常见心理社会应激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留守儿童适应逆境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弹性的发展。总体而言,国内学者们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心理弹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因果关系上,对于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深层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欠缺。事实上,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隔,相比于其他儿童,当其遇到生活事件时,他们难以得到父母及时的关爱、指导和帮助。这种处境不利状况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健康存在负面影响,但是作为一种克服逆境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密切相关,这一积极保护性因素,不仅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更有可能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不利生活事件及其他保护性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状态。因此,鉴于心理弹性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厘清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更能够不断发现留守儿童内部的自我生长力,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农村地区因父母至少一方外出半年以上(包含半年)、同时被交由父母一方或他人抚养、照顾、管理和教育的未成年人。主要选取已有留守经历的初中生作为被试,以生活事件作为危险性因素,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分别作为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揭示它们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考察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主要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H1:生活事件、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四者之间显著相关。

假设H2: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

假设H3: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整群取样方法从广西四个地区选取4所有代表性的农村或乡镇初中留守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050份,其中有效问卷946份,筛选出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523人(初一172人,初二174人,初三177人;男生186人,女生337人;独生子女118,非独生自己405人;汉族72人,壮族440人,瑶族4人,其他1人,缺失6人),样本有效率为90.1%。平均年龄为14.24±1.13岁。

2.2研究工具

2.2.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

该量表由张文新教授修订,符合测量学的信度和效度要求。量表共51题,主要包括外部保护因子和心理韧性特质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强。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4。

2.2.2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

该量表由刘贤臣等人于1987年编制,主要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共有27项6个因子,即丧失、受惩罚、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和其他。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为1-5分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表示遭受的生活事件越多,危险因素越多。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0。

2.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该量表由肖水源编订,由10个条目组成,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因子,其信效度经过多次验证,能较好地反映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由于被试均为中学生,因此研究者对量表中的一些语句作了修订,如将“同事”改为“同学”,同时将有关“配偶”的选项去掉,从而保证真实地反映农村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得分越高,表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76。

2.2.4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

该量表由王极盛教授编制。由60个项目、10个分量表组成: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偏执、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心理不平衡。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得分越多表示心理问题越多。研究中为了便于理解,将其总均分转换为心理健康水平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本研究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4。

2.3数据管理与分析

主要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输入、管理和分析。

3.研究结果

3.1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考虑到本研究数据来源相同,研究者在数据分析之前先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对所有项目进行未旋转的因素分析,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有4个,第一个公因子解释的变异量只有29.46%,所有项目抽取公因子的数量不是1个,第一个公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也未超过40%,说明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并不严重,研究结果没有受到严重干扰。同时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对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多组考察,以Tolerance、VIF、DW为考察指标,结果显示:Toleratace在0.36-0.99之间(>0.1)、VIF在1.01-2.76之间(

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两两显著相关。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显著负相关,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假设H1得到验证。

3.2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3.2.1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检验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来检验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首先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部分类别变量转换成虚拟变量,采用强迫进入法使其纳入方程;再以心理健康水平为因变量,将自变量(生活事件)和调节变量(心理弹性)逐步纳入回归方程,然后将调节项(生活事件×心理弹性)纳入回归方程。如果调节项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则表明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显著。为了减少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回归分析中使用的预测变量除调节项之外都做中心化处理。

如表2所示,生活事件对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β=-0.09,P

为了进一步把握心理弹性对于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调节作用,我们将心理弹性和生活事件两变量按照得分抽取高低两组(高于平均数为高分组,等于或低于平均数为低分组),来考察其具体影响作用。图1结果表明,随着心理弹性水平的增高,生活事件对于心理健康水平的负向影响明显减弱。在面临高生活事件时,心理弹性较低的留守儿童受到的冲击非常明显,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下降;但对于心理弹性较高的留守儿童而言,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趋势则不太明显。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中可以作为—个缓冲因素,减缓生活事件这一危险性因素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研究假设H2得以验证。

3.2.2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检验

就社会支持而言,方法同上(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8,P(0.001;β=0.15,P

为更加清晰地揭示心理弹性水平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我们将被试按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平均数、等于或低于平均数分为社会支持较高水平和较低水平两组,分别计算心理弹性较低和心理弹性较高的留守儿童,对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无论心理弹性的高低,社会支持都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较高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也更高。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相较而言,当心理弹性较低时,社会支持高和社会支持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较大(t=-3.45,P

那么,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是什么影响了同为保护性因素的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的作用方向?前述相关结果提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皆显著相关,因此,我们将生活事件这一因素作为协变量进行了层次回归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在控制生活事件的条件下,心理弹性水平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的具体方向。结果表明,在控制生活事件这一水平的情况下,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仍然显著(R2=0.01,F=8.18,P

为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控制生活事件条件下,心理弹性水平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我们分别按照生活事件、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得分高低对被试进行分组,考查其具体影响作用。

图3结果显示,在生活事件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心理弹性低,社会支持高和社会支持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t=1.69,P>0.05),如果心理弹性高,则高社会支持和低社会支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t=2.09,P

图3同时表明,在生活事件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心理弹性较低,社会支持高和社会支持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t=3.12,P0.05)。相较而言,心理弹性高的留守儿童,高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增进明显小于心理弹性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减弱了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

4.讨论

4.1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

本研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负相关,在控制了年龄、年级、性别、独生子女、家庭人口的作用后,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9,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留守儿童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在生活和学习中所经历的丧失、受惩罚、人际关系紧张等不利事件皆可以成为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以往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学生在人际关系、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方面的生活事件多于非留守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事实上,不良生活事件这一危险性因素对于留守心理健康的最终影响,不仅取决于事件的刺激属性(性质、强度和频度),還与留守儿童本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如心理弹性、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所处的社会支持系统密切相关。本研究中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活事件不仅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也显著相关,其中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留守儿童所经历的不良生活事件既可以成为威胁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性因素,也可以激发儿童的心理弹性潜能,使之更加积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积极应对生活不利事件。

对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已有研究发现,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于心理健康皆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心理弹性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社会支持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本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已有研究所提示的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本研究中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系数都高达0.22。回归分析的结果更加清晰地呈现了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作用。在控制了年龄、年级、性别、独生子女、家庭人口的作用后,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皆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一般而言,处境不利儿童身上的自我生长力和向上力,家庭、朋友、同学、师生间的紧密联系可以为儿童应对生活不利事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源,提高其应对逆境的能力,使儿童更有能力和信心来解决生活中的不利事件,促进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

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三者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中,本研究结果提供了与以往研究较为一致的证据,一定程度支持了已有研究的结论: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过程中,生活事件作为危险性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留守儿童良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则属于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能够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4.2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

已有研究中对于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对于心理健康影响的考察多数基于单独考察某一因素的具体影响,无法理解个体、环境与各因素之间的内在作用过程。事实上,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之间并不能完全独立,相互影响,例如在保护性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危险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很小或根本不产生影响。而且当多个保护性因素同时存在的时候,各保护性因素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是独立的,最终的结果也并非只是多个因素的简单相加。为了更清楚地考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厘清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路径及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综合影响,基于Rutte等人对于心理弹性的综合作用机制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分层回归分析分别考察了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中所证实的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与Rutte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心理弹性可以补偿或抵消危险性因素的影响,减少危险因素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尽管生活事件作为一种不利于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环境因素,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越高,其影响就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但留守儿童本身的心理弹性潜能,作为一种积极的保护性因素,在留守儿童面临不利生活事件境况下得以激发,可以有效缓解不利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同时本研究对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下,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变化的进一步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对于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未表现出对于二者关系质的改变,而主要体现在量的变化上。无论心理弹性的高低,生活事件的增加都会带来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但随着心理弹性的增强,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冲击确有明显减缓的趋势。因此,当留守儿童面对较多不利生活事件的冲击时,高心理弹性对于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更加积极重要的意义。

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不论心理弹性高低,社会支持较高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社会支持较低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较高的社会支持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保护性意义。心理弹性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另一保护性因素,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是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表现并不稳定,当生活事件水平不同时,这种调节作用的方向呈现了一定的矛盾性,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的强化效应只有在生活事件较低的情况下才出现,当生活事件水平较高时,心理弹性未能表现出对社会支持的增强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这一结果提示,作为调节变量,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的影响并不稳定,最终调节结果受外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Riley和Ecken-rode等人的经验研究也曾检测到,社会支持这一保护性因素是否起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受外界环境、个体社会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国内学者曾守锤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儿童往往要同时受到多个保护性(或,和破坏性)因素的影、响,显然,多个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并非只是各个因素的简单相加。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当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共同作用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时,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两大保护性因素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叠加,心理弹性并不必然增强社会支持的保护作用,其最终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生活事件情境。事实上,当个体经历较少的生活事件时,个体为对付环境要求所作出努力并不大,个体承受的压力也较小,积极努力的行为有助于目标的达成,减少个体消极的情绪体验。但当个体面临较多负性生活事件时,这种高压力的情境下心理弹性较高的儿童往往会更积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以期获得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从而使留守儿童对于事件最终的发展抱有一种较高的积极期待。如果这些帮助和关心最终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则可能会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心理冲击,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这种保护性因素的最终效应不一致的状况,在学者们对于乐观心理品质的考察时也曾出现,例如对于乐观的适应性优势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曾提出“乐观易损”的假设,在压力较高的情境下,乐观积极的个体对于积极结果的高期待、积极努力的行为将使个体的适应性优势不复存在,甚至可能成为个体心理健康的危险性因素,使个体经历更多的负面情绪体验。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处于不利处境的留守儿童而言,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心理保护性因素,对于减轻不利生活事件这一危险性因素所带来的负向消极影响的缓冲作用是稳定的,但其对于社会支持这一保护性因素的强化作用,则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呈现,其表现并不稳定,调节方向和最终结果仍是不确定的。,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本研究以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初步考察了四者之间的关系,但其间的具体作用机制则需要我们将来通过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得以厘清。

4.3教育启示

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关注留守儿童内部心理弹性潜能,探讨了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以及心理弹性在不利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于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其保护,对于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采用系统、科学的整体视角,更要通过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面的合力,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于留守儿童的不利影响,营造一个较为安全的成长环境;同时积极挖掘留守儿童自身内部的心理弹性潜能,提高其对于逆境的应对力;并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情感关爱和心理支持,营造良性的社会支持网络,不断强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保护机制。

5.结论

(1)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两两显著相关。

篇4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1.良好的家庭气氛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德莱塞说:“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对4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家庭气氛和睦、常有笑声相伴的家庭,孩子的智商都比不和睦家庭孩子的高。研究人员认为,影响孩子智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气氛活跃,会使孩子性格开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能使知识面拓宽,从而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在一个气氛紧张、父母不和谐的家庭里,父母性情暴躁、出言不文明,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容易情绪紧张,孩子会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破坏了应有的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长期处在负性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父母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家长对待儿童教育方面的认识和观念,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是家长形成不同的教养方式的主要原因。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以相对民主和开放的方式培养儿童的健全的人格,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发展。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严厉管教论。一些家长沿袭了传统教育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观念,错误地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犯了错误严厉惩罚,他下次就不敢再犯了。这样错误的教育观念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扬州大学师范学院的陈家麟曾就家庭教育方式对109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中,家长采取态度不一致、以压力为主、歧视、经常打骂等不良教育方式的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儿童。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处在父母高压政策下的孩子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有些幼儿可能变得更加依赖,无主见,有些则可能变得更加反抗、暴烈。

(2)自然成熟论。采用这种教育方式的父母认同“树大自然直”,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漠视孩子内心世界的需要。在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儿童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二、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的途径

1.准确恰当的父母角色,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

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感情的总和。有不良问题的家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儿童心灵遭受创伤,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偏异,危害终生。父母对抗、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这些因素会引起儿童心理变化,表现方式有:不安全感、内疚感、自卑、猜疑心理、逆反心理。父母的情绪对家庭心理氛围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祥和、文明的家庭气氛。

2.亲子之间的沟通态度与行为方式

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等将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断的形成,学业成绩和心理行为问题。鲍姆林德(D.Baumrind)认为亲子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即在父母行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同时,儿童青少年以自身的特点接受和影响着父母的行为,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亲子交往是帮助儿童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完成其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亲子交往就是儿童与主要养育者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理解反馈的过程。孩子语言的发展取决一定的亲子沟通。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亲子沟通的多寡,很少由于智力的差别决定。例如,在传统家族中往往老大比弟妹们语言发展得更早,主要因为他们拥有较多的与父母沟通的机会。亲子之间良好沟通,可使孩子习得较规范的语言,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亲子沟通还有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形成,孩子在良好的亲子沟通中能够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被欣赏、被接受,这些就形成了他们在社会中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适应的基础。

3.营造父母和子女互相学习的家庭环境。

篇5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因素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77

Abstract The family is an important environment for individual growth, and it is the basis and starting point for children to grow up and move towards the society.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left behind family determines that the family factors have special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the left behind children. Based on the predecessors on the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function, parenting style, atmospher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impact of left 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research review,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on preschool children's longitudinal study and research in certain limitations,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direction the future.

Keywords children left behind; family factors; mental health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留守儿童的概念主要指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儿童。当前我国劳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因此留守儿童主要也分布于农村区域。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家庭来说,家中的孩子几乎是他们全部的希望和寄托。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的重点:杨国才等人在2012年统计相关文献时发现,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占总量的59.27%。多数研究认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方面,其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水平较高。但同时也有不同观点,认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并无明显差异,或仅在认知、情绪的维度上存在差异。

2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儿童成长并走向社会的起始点。布朗芬伦娜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是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家庭不仅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平台,更是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具有关键影响的社会生态系统。家庭因素主要将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部因素即家庭生活的外在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和工作单位、所在地、家庭结构等方面。内部因素则指家庭的心理环境,包括家庭功能、气氛和环境、教养方式等。

2.1家庭结构

对父母外出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外出导致儿童的内、外在心理健康状况均发生恶化,且通过配对的实验处理组发现,若父母不外出,则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将会有所改善。尽管父母不同的外出情况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的差异并不明显,但其带来的不同监护类型却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留守儿童长期生活的家庭结构及由此形成的监护类型主要分为单亲看护、隔代看护、同辈或自我看护及叔辈看护几种。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显著。

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由于较少感受到来自长辈的支持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监护类型,且主要表现在过敏和冲动倾向上;同辈监护的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常处于“无人求助”的状态,常体验到较强烈的学习焦虑;儿童在家庭中的安全感很大部分来源于母亲,因而母亲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和恐怖感较少;隔代看护的儿童可能由于老人在教育时常采用恐吓等方式,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恐怖感;叔辈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焦虑水平较低,但在过敏倾向上得分较高。与父母看护的普通儿童相比,隔代、母亲看护的留守儿童的焦虑、抑郁水平和孤独倾向较强。但王永娟等人的研究结论认为普通儿童的孤独感体验比留守儿童高,并由此得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家庭中父母监护、关爱和社会支持等密切相关,而并非完全是由于他们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所致的结论。

2.2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指家长教育、抚养孩子的方法类型,是其理念、行为及对儿童情感表达的综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家庭系统中看护人的教养方式对各种监护类型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存在着影响,但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不同看护方式的影响不同。

通常情况下,父母亲的温暖理解对心理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而他们的拒绝则产生负向作用。具体而言,在隔代和父辈监护的儿童中,支持温暖的教养方式会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但在留守家庭中常见的隔代监护较多地采取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儿童产生较多不良人格品质和不良行为习惯。与溺爱型完全相对的严厉拒绝的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也为负性。父亲干涉在单亲监护中具有消极作用,而父亲惩罚、母亲偏爱对父辈和单亲监护的儿童具有积极作用。在同辈或自我看护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不如其他留守类型的儿童那么显著,但母亲拒绝和父亲温暖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2.3家庭功能

父母对儿童的关心程度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原因,而儿童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程度约为对普通家庭儿童影响的两倍。过往研究常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沟通三个方面对家庭功能进行描述。

留守儿童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上的得分低于一般儿童。亲子相聚的间隔时间越长,父母对孩子的照顾不周、监护不力,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下降,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又可以共同反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且其中家庭亲密度的解释力更大。无论什么类型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其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都是相伴而生的。通过儿童的孤独感,能够预测其社交焦虑的存在,反之亦然。

2.4家庭气氛

现有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易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提高。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家庭的矛盾性明显高于常模,而高水平冲突家庭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悲伤、愤怒、焦虑和害怕。父母亲外出后,家庭内部的教育和抚养环境发生了改变,儿童所获得的父母关爱减少、家庭气氛变得冷清,而冷清的家庭气氛可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2.5其他因素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抑郁水平负相关,对经济状况的自评为中等以下的儿童,其抑郁心理的检出率最高。大量研究发现留守家庭中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的身心健康状态越好,恐怖感越轻,总焦虑水平越低。父亲的文化程度与儿童的学习和人际焦虑、孤独、过敏和恐怖倾向、身体症状以及总焦虑倾向得分之间呈负相关,而母亲的文化程度与身体症状、恐怖和总焦虑倾向的得分之间负向相关。

3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

3.1 研究内容和深度受限

目前对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幼儿的研究较少,而很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分离时机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亲子分离时儿童的年龄越小,语言及认知功能发展尚不完善,在未来的成长中,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受到的影响越大,出现问题的风险也更大。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因其亲子分离的状态而受到较大影响,但相关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留守儿童已经不仅出现于经济落后地区,而研究区域仍主要集中在农村及边远地区,较少涉及城镇留守儿童。

3.2 研究方法单一,纵向研究较少

现有的研究方法多采用量表或问卷,访谈法和其他的方式较少,间接限制了研究对象及范围。如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及理解表达能力有限,在研究中就不能很充分地反映出留守后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此外,评估因果关系的唯一方法是进行事件前后的纵向研究,而现有的研究多为一次性或横断比较研究,甚少有长期纵向研究,难以准确反映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的长期影响,以及其影响随时间推移将产生怎样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3.3 研究角度单一,应用研究少

留守儿童正处于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之中,迫切需要更好的预防措施和更有效的管理战略。现有研究对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特征、现状、影响因素等的描述性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应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应更具实际应用性,或尝试考虑从其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能为问题的解决提出实际可操作的建议和贡献。

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孤独感、抑郁感的影响――基于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批准号:15C0886

参考文献

[1] 薛静,徐继承.徐州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2:375-377.

[2] Wu, QB., Lu, DP., Kang, M. (2015). Social capital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with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parental migration. Social Science& Medicine,132,270-277.

[3] Tom a, R., & Jenaro, C. (2015).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omania: Anxiety and predictor variables.Psychological Reports,116(2):485-512.

[4] 袁宋云,陈锋菊.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231-235.

[5] 王井云.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0.7:125-128.

[6] 凌辉,张建人,易艳.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5:674-678.

[7] 袁博成,金春玉.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0:1564-1566.

篇6

(一)概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 、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精神环境,保持愉快的情绪。

幼儿的心理不成熟,特别容易受伤害,他们需要成人在生活和教育活动等方面给予他们精心的照顾、爱护和帮助。创设良好的物质精神环境,使幼儿在快乐、温馨的氛围中感受外界给予的关爱,消除恐惧感。为幼儿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2、培养幼儿尊重别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孩子们在交往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困难,不仅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还应支持孩子帮助其他的朋友克服困难,如朋友摔到了急忙扶起来,同伴的玩具不见了帮着去寻找等等。要让孩子知道乐于助人的人就会有很多的朋友。

3、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大胆、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

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满足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心理需要,健康教育,不仅给幼儿强健的身体,同时还培养了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谐的个性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培养幼儿热爱周围人和事物的情感,适当满足幼儿成功的欲望,增强自信心,学会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教幼儿初步学会排解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培养幼儿喜欢与别人分享快乐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健康心理。

二、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幼儿从来到人间,进入家庭就是家庭的核心,家庭和社会就开始了长期的教育和正确指导。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各方面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断奶、认生、入托、入园等;再加上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家庭环境与居住环境的改变等,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或不利因素,致使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偏重于身体健康

偏重于身体健康,把身体的三项指标作为幼儿健康的标准。现在不少幼儿园往往把测查幼儿身高、体重、血色素三大指标作为衡量幼儿健康达标的依据。从幼儿园的管理者到教师乃至于家长,对此都十分重视。

(二)择人发展

只重视发展好的幼儿,忽视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在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本班发展好的幼儿常常在各种活动中都给与更好的机会,而对班级中发展相对滞后的这部分幼儿关注却不多,这样就影响了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使其的心理环境会向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偏重于技能培养

偏重幼儿的知识技能培养,或略了幼儿的情绪、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家长到教师普遍比较看重幼儿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大多数幼儿园都开办了英语、美术等特色班,家长们也热情极高的送孩子到各种特色班学习,有的甚至每天指导课程排得满满的,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承受能力。

三、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

(一)在多样化的途径中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突出的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定、行为控制力差、意志力薄弱、怕苦怕累,个别幼儿甚至性格孤僻等,幼儿身心发展的稚嫩性使他们比成人更需要得到及时的帮助,需要在多样化的途径中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1、重视理论的指导和学习,提高幼儿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地开展,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我国的各级教育部门应转变观念,多引进一些外国的或是教育翻译的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料,为一线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因此,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是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师资缺乏的重要途径,可以把这种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作为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内容,让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掌握有关心理卫生、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和咨询的理论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将幼儿心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创设良好地环境,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的生存、发展是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进行的,环境是一门隐性的课程,对人起着迁移默化的作用。

3、寓教于乐,全面渗透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游戏始终贯穿于其中,通过这种具体且形象的活动方式,幼儿的心理不断地得到成长与发展。幼儿在游戏的体验和训练中,不断地表现自我,悦纳自我,通过不断地与他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见学会自理、自控、自律,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内涵,提高自己的社会化水平。

(二)行为疗法

幼儿心理健康指导要做好教育和矫治两方面的工作,幼儿行为偏差或异常行为的矫治方法主要依据治疗理论和方法技术,结合幼儿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在众多的方法中,行为疗法较适合学前儿童,结合幼儿园开展行为疗法的实际,以及幼儿发展的特点,现将有关方法介绍如下:

1、积极强化法

所谓积极强化,是指在一定的情景中,当个体做出某个行为之后,随即出现的行为或事物如果导致个体增加从事这个行为的机会,那么该个体便获得了积极强化。

在行为塑造中,我们可以告诉儿童每个具体的步骤,我们希望他做的行为,并通过这每一个步骤来最终实现我们期望他达到的目标。

2、代币管制法

它是积极强化的另一种形式,指利用代币作强化刺激来进行行为矫正的方法。这种方法出了在强化上比较有力以外,指向也非常具体明确。代币管制法可用以矫正幼儿的多动、攻击行为、胆怯、孤独、不良习惯等多种问题行为。

3、负强化法

篇7

【关键词】幼儿;健康心理;全面发展

前言

幼儿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很大,一个人健全的心理要从小培养。精神分析学派十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如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都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幼儿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个性特征逐步形成,各种社会性需要及行为迅速发展。幼儿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健康个性的形成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1 幼儿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最早提出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概念的套用与“最佳状态”的难以把握使得该定义含糊不清。许多学者不满于此,尝试从其他方面来界定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 社会学家波姆( W, W,Boehm)主张从社会行为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日本学者松田岩男主张从环境适应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又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从教育心理学上讲,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主要特征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愉快、行为协调统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而“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与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与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与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对待未来的态度。

2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概述

2.1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 虽然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没有提出统一的标准,但国内外有关资料把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2.1.1 智力正常. 正常的智力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智力低下的人不能产生正常的情感反应和认知活动。

2.1.2 情绪健康. 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与成人相比,幼儿的情绪不太稳定,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常常时而哭、时而笑,这并非情绪不健康。但如果幼儿每天的消极情绪太多,如过多地发脾气,经常哭闹或精神萎靡,不爱说笑,行为被动,则应被视为情绪不健康。

2.1.3 意志健康. 健康的意志一般表现为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持久的坚持性、明智的果断性、较强的自制力等。对于幼儿来讲,如果本应由他自己做的事或完成的任务,却总让父母代做或帮助;遇到一点点困难,如扣不上扣子、系不上鞋带,就哭鼻子;当产生某种需要时,如想要某件玩具或想吃某种食物时,就急不可待,稍有怠慢就大发脾气;做事完全凭兴趣或受外界刺激支配,漫无目的,等等,则表明其意志不健康。

2.1.4 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 心理健康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做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幼儿具有注意不稳定、做事的坚持性差等年龄特点,这是正常表现。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某名幼儿过分地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做事有头无尾等问题行为,则应及时予以矫正。

2.1.5 人际关系的适应. 就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他们是活泼好动的,喜欢与同伴嬉戏,不愿独处,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幼儿亦然。如果发现幼儿不喜欢与同伴交往,讲话甚少,胆小羞怯,或过分胆大妄为,攻击性强,这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应引起成人的高度重视。

2.1.6 反应适度. 人对刺激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这种差异在一定限度内是正常的。如果幼儿表现为对刺激反应的异常兴奋或异常冷漠,则是心理失常的表现。

这些都是描述性的、不可进行量化的评定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发展标准、临床标准以及社会标准等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作出判断。

2.2 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独特性. 幼儿心理健康标准又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

2.2.1 适度性. 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强调与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不同,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反应的适度性。显然幼儿在情绪、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发展不足,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幼儿在行为上反应过度或有过分表现,则应引起父母和教师的足够重视。根据反应适度标准,心理不健康主要与反应不适度有关。幼儿的不适度反应总体上看更多的是反应过度的问题。

2.2.2 发展性.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标准也表现出这一特点。分析幼儿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不管是从智力、情绪、意志、思想和行为的协调性还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来看,青少年都要求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幼儿则只要求情绪健康、意志健康以及人际关系适应,更注重发展本身。另外,发展性的特点也表现为幼儿的部分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社会行为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3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3.1 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在朝代过程中,解剖和生理上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具有其它一切生物所没有的特征。人类共有的遗传素质是使儿童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由于遗传切缺陷造成脑发育不全的儿童,其智力障碍往往难以克服。由此可见中,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自然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3.2 家庭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所给予的影响是更多的,更大的。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家庭活动内容与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具有率先性、随意性与随机性、亲情性、持久性、丰富性等特点,若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

3.3 托幼机构的环境和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托幼机构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托幼机构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托幼机构对学习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学前儿童对教师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不融洽、不协调,往往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3.4 幼儿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 幼儿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由于受幼儿理解、认识等方面能力的限制,幼儿时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

4 幼儿健康心理全面发展的对策分析

4.1 创设良好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教师创造的心理氛围。幼儿对教师的关注十分敏感,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要使幼儿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就必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对幼儿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并以正面激励为主,尽可能避免消级的、带有谴责性的评价,以免对幼儿造成压力,使幼儿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不良心理。在日常活动中,幼儿往往表现为顽皮、淘气、任性、不遵守集体规则等,有的幼儿由此被视为“多动症幼儿”“特殊儿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成人要通过“移情”理解儿童,即站在儿童的角度,将心比心地看待其思维和行为。教师要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心理行为,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4.2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日常活动中. 幼儿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广泛的心理教育资源。我们要科学、合理、多渠道、多形式安排和组织日常活动;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日常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情境都成为教育契机,使幼儿在园的每一天都过得快乐、有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感知、探究、认识世界,丰富经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能力的培养和生存的本领。在生活管理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题内容有机结合集体教育活动、环境与活动区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家园与社区等活动。这些多途径、多形式的活动互为补充,能使幼儿在情境化、生活化、游戏化、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探索发现、同伴合作,与环境互动中培养自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3 重视教师的榜样示范. 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尺度、行为标准。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模仿能力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能只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还要在行动上成为幼儿的楷模,给幼儿以很好示范。教师通过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让他们进行模仿,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自觉地去学习教师的榜样行为,逐渐养成与榜样一致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同时,教师要注意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4.4 给幼儿以关爱. 热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相信孩子是教师应有的信念,了解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尊重孩子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成人和孩子的关系,首先是爱的关系。只有透过爱,教育幼儿才有可能。幼儿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关爱,进而才能发展到关爱他人。而教师对幼儿的关爱是教育中最珍贵的营养。教师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接受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将自己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与幼儿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幼儿就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他们就会热爱教师、信任教师,与教师心心相印,相融无间。幼儿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孩子的所思所想,步人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为伴,引领他们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4.5 提高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及教育水平. 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同时。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全面认识幼儿素质教育的结构。明确幼儿素质教育提高的核心和根本是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就要普及和推进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教师应采用一些常见的心理干预技术。矫正和治疗幼儿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提高幼JL,L,理健康水平。如行为疗法中的代币制疗法、自我坚定训练、强化法、厌恶疗法等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

5 结束语

幼儿心理健康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虽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但只要教师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人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铺就绿色通道,就能促使每位幼儿都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灵,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8)

[2] 黄波,浅谈一年级的写字教学[J],小学时代(教师),2010(9)

[3] 文本英,捉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小学时代(教师),2010(3)

[4] 吴晓丹,幼儿心理健康及其维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

[5] 谢昌林,初中数学"环节教学法[J],科学咨询,2010(8)

[6] 邹伟,引领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科学咨询,2010(8)

[7] 赵世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与实践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0(9)

[8] 管婧,浅谈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J],青年文学家2009(10)

[9] 张云蕾,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以吉林省地区部分幼儿园调查为个案[J],中央民族大学,2009(12)

[10] 张洁,浅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0(11)

[11] 吴菊华,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尝试[J],基础教育研究,2011(3)

篇8

[关键词] 亲子关系;依恋;心理健康

影片《不能没有你》讲述了在高雄港的码头边,港务局废弃的仓库内,父亲李武雄与女儿妹仔相依为命的悲惨生活。但他们的生活相对安定。直至女儿到了适学年龄,没有监护权的父亲为了让妹仔可以如愿上学,南北来回奔波,四处求助,结果却是妹仔的案卷被送交社会局,父女将被迫分离。最终,心理崩溃的父亲准备自杀,抱着女儿要从天桥上跳下去,以抗议法律的苛刻和社会的不公平。武雄的自杀行为被警察阻止之后,父女被人为分离,并由此引发了妹仔进一步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从亲子依恋的角度解读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一、原始的父爱

人的生命历程有限,为了使自己的生命能够得到延续,父母对幼年子女会无私地付出,毫无保留地对幼年子女给予关怀和照顾,以便他们能够顺利成长。这种对幼年子女无私的、毫无保留的关怀和照顾,属于人类原始的爱。影片《不能没有你》中,武雄对女儿妹仔的情感,属于这种原始的爱。这种爱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为了衬托父亲的大爱,影片刻画了武雄卑微的生活处境――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所。没有营业执照的武雄靠危险的潜水排污工作及修理空气泵谋生。因为没有营业执照,武雄只能为发哥这类不按安全制度操作的小业主打工。在这种条件下工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影片中武雄第一次为发哥潜水修理排污管时,发哥指责武雄迟到,威胁武雄不给他工作的机会。武雄潜水作业时,发哥则在船舱内打瞌睡。武雄上浮需要减压,但是减压管出现折叠,上浮困难,幸好有妹仔一直趴在船舷守望,推醒了发哥,才没出事故。这一镜头暗示了武雄恶劣的生存处境。

给发哥修理完排污管之后,武雄接着给财哥修理空气泵。在修理空气泵时,武雄一不小心被机器弄倒了,说明武雄并没有得到正规的职业训练,只是靠危险的作业勉强糊口。

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生存处境下,武雄依然不愿放弃对亲生女儿妹仔的监护权。在社会局的工作人员来带走妹仔的时候,先发现社会局工作人员的财哥,将仓库的门堵住,武雄抱着妹仔从码头的侧面,顺着绳子下滑,身体浸入海水中,躲过了查寻。但是这样躲,终究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如果武雄没有取得对妹仔的监护权,就不能在妹仔的入学文件上签字,而到了入学年龄的妹仔,如果没有监护人签入学的文件,就得由社会局送到寄养家庭。对武雄来说,物质上一无所有,他可以接受,但是不能没有“你”――妹仔。在武雄的心中,他惟一拥有的财富,就是对妹仔原始的父爱。这种原始的、没有任何功利成分的父爱,是妹仔生存的保障,也是妹仔安全感的重要来源。这种父爱,使妹仔逐渐形成了对武雄的依恋。

二、女儿对父亲的依恋

亲子依恋关系是儿童从社会自我向心理自我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儿童成功社会化的基础。在亲子关系中形成的依恋情感,有利于儿童安全感、信任感的形成,进而有利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伙伴结成亲密的关系。亲子依恋关系被破坏或不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都不利于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了突出妹仔与武雄之间的依恋关系被破坏时,妹仔所受到的强烈刺激与心理创伤,影片的前半部花了大量的笔墨进行铺垫,描述妹仔对武雄的依恋。

(一)依恋的概念及其特征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由于这种情感联结,婴儿在不高兴时,就会趋近这个人,当有陌生人能引起焦虑时,婴儿不仅对这个人不惧怕,反而喜欢得到他的照料;如果强迫婴儿同这个人分离,婴儿则显示不满。在儿童早期的发展中,依恋情感的形成一般伴随着依恋关系的发生。

依恋关系有着与其他社会关系不同的重要特征:(1)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2)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3)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上,依恋双方特别是依恋者可以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4)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方具有某种和谐性,他们能保持行为与情感的呼应与协调。

(二)妹仔对武雄的依恋表现

影片中有五处镜头着重描写了妹仔对父亲武雄的依恋。第一处是武雄潜水替发哥修排污管时,妹仔趴在船舷一直往海底看,等待父亲浮出海面。当武雄事后问及妹仔:海水那么深,你怎么能看见我?妹仔回答说:我一直往下看,一直看、一直看……就能看见你了。这一镜头描写了妹仔对父亲武雄的守望。正是这种守望,挽救了武雄的生命。当武雄修理完排污管,准备上浮时,因为减压管出现折叠,未能及时减压,上浮出现困难。幸好有妹仔一直守望父亲,她凭直觉感觉到父亲要上浮,因此推醒了发哥,使武雄得以顺利浮出海面。第二处是财哥与武雄商量如何安排妹仔上学。因为武雄与张明秀没有打结婚证,属于非法同居。张明秀与谢念祖在11年前就打了结婚证,张明秀与谢念祖对妹仔有监护权。财哥对妹仔说:警察来了,会抓走你,如果和张明秀在一起,就不会有问题了。武雄此时看了一下妹仔,征求妹仔的意见。妹仔突然站起来,愤怒地推开武雄,怒目而视。妹仔对武雄已经产生依恋,不愿意和武雄以外的其他人在一起,即妹仔的依恋具有选择性。第三处镜头是妹仔对张明秀的排斥。如果能找到张明秀,让她在文件上签字,妹仔也可以上学读书。武雄准备去寻找离开几年、已不知去向的张明秀。妹仔很不乐意地问武雄:她真的要来吗?张明秀真的要来吗?她来了,这里睡不下!从这一对白可以看出妹仔(张玉婷)对母亲的排斥以及对亲生母亲张明秀与自己之间母女关系的不认同。父女俩的对白内容从反面衬托了妹仔对父亲武雄的依恋。紧接着第四处镜头是妹仔在简陋的仓库内,与武雄依偎在一起睡觉。这一点符合依恋关系的第二个特征,即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的身体亲近。第五处镜头是武雄准备跳天桥时,妹仔搂着武雄的脖子。虽然镜头上看不清妹仔的脸部表情,但从妹仔选择与父亲一起跳天桥可知妹仔的生命中不能没有武雄,如果要剥夺妹仔对武雄的依恋,她宁愿与武雄一起跳天桥。

影片不惜重墨多处描写妹仔对武雄的依恋,一方面反映了影片的主题“不能没有你”,不能没有父亲,不能没有父亲深挚的爱。要是没有父亲,妹仔的心灵将无所依靠。因为母亲张明秀已经将妹仔抛弃,如果再没有父亲,妹仔不知道还有谁能依靠,不知道还有谁值得信任。这暗示一旦妹仔对父亲武雄的依恋关系被剥夺,妹仔将失去安全感,她对周围的其他人也将难以产生信任感。安全感、信任感的缺失,则是自闭、退缩等问题形成的重要条件。影片多处描写妹仔对武雄的依恋,另一方面为妹仔被迫与武雄分离后,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伏笔。

三、分离的焦虑与心理创伤

儿童的分离焦虑和与之同时出现的怯生现象是依恋形成的公认标志。当隔离被迫发生时,儿童会产生哭泣、寻找等焦虑反应。而几乎同时,儿童对陌生的看护者则表现出疏远与排斥。儿童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在儿童的学前期,逐渐发展为成熟的、与父母双向合作的关系。妹仔与武雄之间的依恋关系在依恋的发展阶段上,已经是成熟的双向合作关系。当这种成熟的依恋关系被外界力量破坏时,对妹仔以及武雄,均会引起分离的焦虑。

武雄为了能够维持与妹仔之间的依恋关系,就必须取得对妹仔的监护权。为此武雄南北来回地奔波、四处求助。在四处求助毫无结果的情况下,武雄终于明白自己没有对妹仔进行监护的可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真爱,在现行法律面前,被强行剥夺时,无助的武雄准备用自杀的方式抗议法律的苛刻和社会的不公平。在这起未遂的自杀事件后,武雄因挟持儿童跳天桥,被关进监狱。妹仔则被社会局送到寄养家庭。刑满出狱的武雄开始四处寻找妹仔。因为武雄对妹仔所犯的罪行,使社会局的人不肯告诉妹仔的下落。失去女儿的武雄便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到高雄的每一所小学门口去守候,希望能够找到妹仔。

妹仔自从被迫与武雄分离后,出现了分离的焦虑,不与周围的人交流,不与周围的小伙伴结成亲密关系,社会局连续换了四家寄养家庭,经历了三年时间,依然没有办法让妹仔开口说话,妹仔失语了!这是对陌生看护者的疏远与排斥。这种疏远和排斥对应着妹仔内心深处对武雄的呼唤与守望。在外显行为上,则与孤僻、自闭与退缩等心理问题对应。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伙伴关系是儿童心理正常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妹仔不与周围的小伙伴结成亲密关系,不仅仅是现在出现孤僻、自闭与退缩等心理问题,在将来还会出现沟通质量低、交往能力差、自卑、低自尊水平、挫折承受力低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之所以能预测妹仔的这些心理问题,是因为伙伴关系的缺失,会使妹仔缺乏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必要的交往锻炼。缺乏交往所造成的孤单、退缩,加上寄养经历所产生的寄人篱下的感觉,会使儿童逐渐形成自卑的心理。自卑往往和低自尊水平同时出现,使人在挫折面前容易失去信心和耐心,使人在挫折面前容易产生失望甚至绝望的想法,引起情绪上的焦虑反应,有的人甚至会发生极端的行为。这些心理问题起源于妹仔生命历程中的应激事件――依恋关系遭受破坏。这一应激事件造成的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处理,其负面效果将会进一步蔓延,会对妹仔未来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不良影响。精神分析理论指出,童年的心理创伤对成年后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产生有重要的指向作用。当然成年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出现,还要考虑遗传、社会环境、近期生活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妹仔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使社会局束手无策。社会局最后不得不主动联系武雄,希望武雄能够抚平妹仔因失去父爱而遭受的心理创伤。

影片《不能没有你》表达了依恋关系在遭受外界强烈干扰时产生的巨大抵抗力量。身材娇小的儿童妹仔在依恋关系被外界破坏时,以自己内心强烈的不满和历时三年的无言的抗争,最终使社会局做出让步,让武雄与妹仔见面。影片的结尾是武雄的船慢慢靠岸,码头上站着着妆素雅、一身洁白的妹仔。父女俩在久别重逢后,默默地无语相向,一如他们在被迫分离的三年里,心里一直在默默地相互守望。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 崔光成.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一、引言

维果茨基(Vygotsky,1896~1934),是苏联早期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人,苏联心理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心理发展观、活动观、内化说、最近发展区理论、心理学方法论等心理学思想,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他逝世时,虽然只有38岁,但他在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和艺术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却是很大的。

维果茨基对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的概念。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也就是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的帮助下完成的任务范围。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历史—文化学说中促进儿童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核心思想。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变化,本质上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最近发展区的获得。而下面所介绍的这个“摘苹果实验”正反映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实验介绍

1.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要求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2. 实验过程

心理学家将一群学生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各自摘悬挂于半空中的苹果。两个小组摘苹果的方法各不相同:对第一小组的学生,研究者让他们一开始就去摘悬挂高度超过自己跳跃能力的苹果;对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将苹果悬挂在他们通过努力跳跃就能达到的高度,然后再逐步提高高度。心理学家认为:又红又大的苹果对两个小组的学生的诱惑力是相同的。因此,开始时两个小组学生都非常兴奋,都不断地去尝试,不断跳跃去摘苹果。摘苹果的结果不难想象:第一小组的学生根本摘不到苹果,因为悬挂的高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跳跃极限,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而第二组的学生不仅摘到了不少苹果,保持着刚开始的激情,而且跳跃能力也有很大的长进。心理学家紧接着让两个小组的学生都摘同样高度的苹果,令人吃惊的是情况大不一样了:第一小组的学生懒洋洋的,他们中的多数人走过场地应付几下,明显失去了兴趣;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充满活力和兴奋,他们不断跳跃,而且跳跃的平均高度明显高于第一小组。

3. 实验结果

显然,第一小组的学生由于努力未果,形成了不良心态,大都失去了信心;而第二小组的学生由于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显得踌躇满志,信心百倍,获得了较大的进步。

三、实验应用

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他的最近发展区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下一个年龄阶段的现实发展水平,而下一个阶段又有新的最近发展区。要深入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了解它的理论要点和引申含义。

首先,维果茨基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是: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是已经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能够获得的潜力。他认为,明确这种关系是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的前提条件。

其次,最近发展区是由教育创造的,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也是由教学动态决定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发展。就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儿童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儿童正处于形成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当儿童因缺乏有关知识而不能完成某种智力任务时,一旦获得了有关知识,就可能完成任务。在杨玉英(1983)的研究中,对不能完成推理任务的儿童全都采取了提示法,结果发现,其中一部分儿童在提示的条件下正确地完成了任务。在这个实验研究中,提示对3岁儿童无效,对3岁以后的儿童,提示的作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说明解决相应推理问题的能力在年龄较大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而3岁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还达不到所要求的水平。由此可见,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向他们提出难度稍高而又力所能及的任务,从而使他们跳一跳就能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最后,儿童在参与活动尤其是面向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获得了最佳发展,继而不断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体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和独特性。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要依次经过混合思维、复杂思维、前概念思维和概念思维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各有特点,因此,在每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教学都应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独特内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都是具体的和特殊的。

概言之,最近发展区理论注重儿童的主体作用,教师及同伴和社会互动等因素对儿童的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教育的社会互动性及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决定性作用。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儿童心理学》)

篇1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成长中的儿童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许多孩子追求物质上的享乐,对学习提不起精神,好高骛远,缺乏毅力,精神寂寞,甚至个别出现逃学、吸毒、自杀等现象。如何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困境呢?孩子们的这些心理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 追根溯源,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从社会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改革。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对儿童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一般说,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环境等渠道来实现的。

   

一、家庭方面。

   

这些孩子大多数家庭结构不正常,父母离异多,单亲家庭使儿童经常性产生失落感。有的家庭气氛不和协,父母经常吵架,让孩子时时感到焦虑不安。不少的父母,尤其是从事经商或人体企业等行业,终日忙于外头的工作,经常外出,孩子或独自在家,或交给别人看管,缺少亲情,时常感到孤独寂寞,同时,由于竞争激烈,风险系数增大,父母在外面经受了更大的压力,困扰与挫折,家庭往往成为其宣泄压抑的场所,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引起孩子严重的内心冲突和紧张。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好,家长在物质上是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另一方面,家长又望子成龙,对子女的期望很高,压力很大。前者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低下,难以应付挫折;后者又使他们面临重重挫折,经受种种压力,让孩子在无休止地陷于较严重的心理不平衡之中而难以自拔。

   

二、学校因素。

   

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同样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尊心,教师对学生随意发表否定性评价,如笨蠢猪等,使学生形成低下的自我概念,产生自卑感,并引发退缩,破罐子破摔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又如,教师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也会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

   

三、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通过每天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都对儿童心理造成负作用。由于社会的不良观念与他们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不协调一致,儿童心理和谐也受到不利影响。

   

心理教育者在培养学生完善、健康的人格。它力图"使当事人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成熟而能自我实现之人"(马斯洛)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心理教育更加有效和持久地开展。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一个人不是由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造就成功的。"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非常重要。

   

一、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亲子之情不可代替,父母重视子女的教育,善于运用教育方法,善于处理家庭问题,对孩子既温和,又严格要求,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

   

良好的班风班纪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激发求知欲,形成合理竞争与会作的态度和方式。建立一个团结、活泼、文明、进取的班集体,同学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在集体中去寻求归属和依托。儿童的友谊、集体的活动促进着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心理教育需要爱的情感,需要对孩子的满腔热情。教师要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积怨与秘密,解除其心理负担。

   

四、帮助获取有利信息。

   

儿童每时每刻都受着社会传媒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影响最大的传播媒介便是图书和电视。为了开阔儿童的视野,增长知识,了解生活,家长和教师应帮助儿童选择健康向上的读物及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