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 成长周期 创新能力

一、创新能力的界定

对于企业创新能力这一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如伯格尔曼(Burgelman)认为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组织实施创新战略的综合性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资源获得与配置、产业与技术发展预测、企业组织结构和创新文化基础、战略管理等等。巴顿(Barton)认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及企业的价值观。类似的界定有很多,但这些界定都是静态的,不能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于获得机制。从企业演化角度来看,创新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即持续将知识和创意转换为新产品、新工艺或新的流程和体系,从而为企业以及投资者提供价值增值的能力。这种至少应包含以下十个方面:洞察力和策略、企业资源状况、企业资源组合能力、组织智能、创造力、创意管理、市场营销能力、组织结构、创新激励机制、组织文化。具体来说,洞察力和策略可帮助企业率先发现商机;企业资源主要包括财务资源、物化资源、技术资源、创新资源、商誉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等;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使企业能够将各种资源进行重组,以形成独特的技术或产品;组织智能能够增强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创造力包括研究开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创意除了要具备想象力外,还需专业知识和技巧;市场营销能力反映的是使客户接受新产品的能力;组织结构的系统性和渗透性有助于不断催生新的创意;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激发作用;而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培育良好的竞争和创新氛围。

二、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特征

一般认为,中小企业具有建设周期短、体制复杂多样、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经营者经验不足但决策机制灵活、创新意愿强烈但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等特征。从企业成长角度来看,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般分为初创期、成长发展期、成熟期、蜕变期或衰退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创新能力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可以从风险特征、竞争优势和行为特征三个方面分析。

1.初创期

企业在初创期主要是对已选定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调研,整合各种资源,使企业有基本的生存能力,具体表现为如下特征:

从企业风险特征来看,由于刚进入市场,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其价值并不为消费者所熟悉,因此潜在市场风险较大;同时,产品研发和开拓市场都需要大量资金,但中小型企业资金来源有限,因此企业资金风险也比较大。从企业竞争优势来看,中小企业的技术的创新性会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因此,只要市场定位准确,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够很快建立技术优势。从企业行为特征来看,新市场机遇的发现催生了新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定位新产品或服务,同时积极拓展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并不断扩大市场,依赖技术优势不断向前发展。

2.成长发展期

在这一阶段,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利润率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打造规模经济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从企业风险特征来看,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中小企业容易出现组织危机。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带来对资金的更大需求,因此,资金风险也仍然存在。从企业竞争优势来看,这一时期企业形成了主导产品和服务,品牌优势极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从企业行为特征来看,受高额利润的驱使,新企业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企业应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以维持企业成长与发展。

3.成熟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和扩展,企业利润在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将趋于平稳,进入成熟期,表现为如下特征:

从企业风险特征来看,实现了管理的正规化后中小企业进入了有序的运转,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员和机构的也不断增加,企业将不得不应对机构僵化、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的危机。从企业竞争优势来看,市场地位的确定和企业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企业规模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成本优势是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企业行为特征来看,在成熟期的产品服务市场几乎饱和,为巩固市场地位,中小企业适时加大创新力度,增加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以获得维持企业竞争优势所需资源。

4.蜕变期或衰退期

企业如果能够在成熟期把握发展机遇,通过开拓创新使企业保持积极的发展势头,它就会进入蜕变期,转变为大型企业,否则它将走入衰退期。这一时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从企业风险特征来看,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已满足不了消费者更高的要求,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即此阶段中小企业将出现技术和市场风险。从企业竞争优势来看,经过成长期和成熟期的积累,中小企业拥有较为雄厚的资金,优秀的科研和管理人才,以及其它资源,即这一阶段中小企业具有资源优势。从企业行为特征来看,面对技术和市场风险,中小企业或改变其发展战略,实行归核化战略,重新定位其产品/服务,并对其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对流程进行重构,以避免企业的衰退,重新获得竞争优势。

三、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的创新能力演化分析

企业的能力是通过其行为体现出来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特征就是创新能力的表征。因此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演化的分析需要将企业行为与企业成长集合起来进行匹配性分析。而企业行为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再结合企业成长的四个阶段,就能够完整揭示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创新能力演化的实质。

1.技术创新与企业成长

技术创新贯穿于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全过程,但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技术创新又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创业初期,由于企业资金和规模的限制,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存在诸多局限,因此,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定位极为重要,可以立足于本地特色资源,为大中型企业进行配套加工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主研究与创新能力。

在成长发展期,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逐步站稳脚跟打开市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第一,不断改进加强现有产品的特性和功能,提高产品价格性能比,从而创造需求;第二,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以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第三,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差异程度,使企业具有鲜明的特色。

在成熟期,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大大增强,技术创新要逐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集中化:第一,技术创新要结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第二,通过企业技术开发,尝试多元化经营,有效化解企业投资风险。第三,有效整合供应、技术、营销、人力资源等各个部门,使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在蜕变期或衰退期,企业需要有效提升企业形象,保持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持续增加;技术开发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自主走向合作;将创新作为企业核心价值,形成创新性企业文化。

2.产品创新与企业成长

企业产品创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己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初创期和成长期,中小企业的新产品要作大量的市场调研活动,用最低成本取得最大功能。产品进入成熟期属于产出阶段,收获时期,只需要有计划有条不紊地按工艺指导生产。产出越高,企业发展越快,受资金困扰越少。在蜕变期或衰退期,面对技术和市场风险,中小企业应改变其发展战略,重新定位其产品和服务,并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对流程进行重构,以避免企业的衰退,重新获得竞争优势。

3.市场创新与企业成长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市场的空间是相对固定的,如何抢占市场先机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

创业初期的,由于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的限制,中小企业的产品优势难以充分体现。所以,企业应该掌握并充分发挥某一方面的资源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进入成长发展期后,中小企业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扩大市场份提高企业竞争力。虽然这一时期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有较为明确的定位,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市场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期因素仍然很多,同时新的竞争者不断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市场风险仍然很大。中小企业需要不断挖掘潜在市场需求,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服务和改善营销方式等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成熟期,企业产品的销量和利润率在增加到某一点后将逐渐趋于平稳。但是,由于企业的产品已经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利润总额将大幅增加。因此,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已经获得较为稳固的市场地位,市场风险也大幅降低,但由于后期大批竞争者的介入,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在这一阶段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市场进攻策略,以集中力量占领大量细分市场,不断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潜力。

进入蜕变期或衰退期后,由于企业在社会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新产品也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因此,能否为市场提供数量充足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将成为这一时期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营销体系的建设和营销渠道的开拓也将成为这一阶段企业市场创新的关键。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匹配性分析可知,创新能力诸构成要素在中小企业各成长阶段的重要性程度是不同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企业自身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和基础,要高度重视企业外部资源和文化因素。一方面要重视外部科研院所、高校及其它企业的人才;另一方面要重视企业员工的学习和再培训。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无论大小,都需要维持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对于中小型企业更是生死攸关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创新能力,企业就必须同时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能够敏锐捕捉市场信息,及时更新知识,转变经营理念,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秦娟,杨崇其.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探讨[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06).

[2]童星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中国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4.

[3]沈卫国.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7(14).

[4]蒋周莉.福建省高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问题及对策研究[J].海峡科学,2007(10).

[5]徐中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式[J].企业活力,2007(l).

[6]潘成云.中小企业类型、生命周期规律、发展策略[J].现代经济探讨,2000.7.

[7] ]舒辉.论企业创新能力结构体系[J].企业管理,2006(4).

[8]马有才,赵友宝.基于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的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2).

[9] VadimKotelnikov ,Radical Innovation versus Incremental Innova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2000.

篇2

关键词:人才识别; 回顾; 多维特征; 识别模型;启示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 A

一、引言

对创新型人才的识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梳理以往创新型人才研究和实践的相关研究,可供借鉴的文献并不多。通过对已有国内外关于创新型人才识别的理论与实践重要文献进行回顾,归纳提炼出具有共性的人才识别特征模型。

二、国外的主要人才识别理论

(一)推孟的天才少年研究和人才测试的应用

20世纪20年代,推孟主持了美国当代第一项天才儿童研究。作为美国当代教育心理测量的开拓者之一,推孟对“天才少年”操作定义是:在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中得分处于前1%的早慧儿童。推孟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天才”永久化和绝对化的性质,也奠定了心理测试量表在人才识别中近乎不可撼动的地位。在此之后的许多研究都将学生在单次、单一心理测试中的获得的极高得分作为人才识别的唯一标准。然而,随着研究这对心理测量量表的有限性的理解日益深入,对其在人才识别领域中的应用效度和垄断地位的质疑声音也日渐凸显。除却心理测量工具本身的局限性,推孟传统的关键问题在于将能力视作一种单一、固化的特质,而非多元、持续变化的状态。而英才教育的使命,不仅仅在于关注那些幼年时期就展现出高成就和天资的早慧儿童,同时也体现在帮助那些有突出潜能的学生将自己的能力转化为一种学术成就或创造生产力(Renzulli, 1978, 2005)。

(二) 三环理论指导下的动态人才识别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期,兰祖利及其研究团队基于三环英才理论(Renzulli, 1978, 2005)提出了“旋转门人才识别模型”(Revolving Door Identification Model; Renzulli & Reis, 1986; Renzulli, Reis & Smith 1981)。三环理论假设才能由对任务的执着(Task commitment)、创造力(Creativity)和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above-average ability)三元素组成,将准入智力门槛设定为高于平均水平,即表现水平处于所在领域前15%左右。这是颇具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在极大程度上颠覆了标准单一且近乎苛刻的传统人才识别准入要求(例如,推孟的研究中依据智力测试成绩甄选的英才录取率是1%)。另一方面,有别于“一考定终生”的传统英才鉴别概念,在旋转门人才识别模型中,判断学生是否英才取决于学生是否在特定的课题或挑战中表现出创造力并全情投入。

二、国内的主要人才识别理论

(一)刘道玉先生的创新型人才二维素质特征理论与基于创新性个性的创新型人才识别方法

刘道玉先生是国内较早研究创造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著名教育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识别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在其《创造教育概论》和《创造教育新论》两本专著中[1-2],提出了创新型人的二维素质特征理论和基于创新性个性的创新型人才识别方法。他认为对创新型人才主要是通过两个维度的创新性素质特征来进行进行描述的,第一个维度是创新性个性素质特征,第二个维度是创新能力素质特征,在创新能力素质下又分为三个二级创新能力素质要素,分别为创新性的观察能力、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性的实践能力。并进一步指出,在创新型人才还在成长的过程中,并且还没有做出创新性成果之前,识别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基于第一个维度的素质特征,即创新性的个性。刘道玉先生的研究为识别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指明了方向。

(二)刘云的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描述模型及创新人才成长路径

刘云在其专著《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研究报告》[3]中对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狭义上讲,创新型人才应是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尤其是从事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强的创新意识、高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取得显著的创新绩效,对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世界科学文化的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和杰出人才。研究中将拔尖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分为三个维度,个人品质素质、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以及创新素质。

1. 个人品质素质

个人品质素质包括浓厚的科学兴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尚的爱国情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强的毅力、良好的合作精神。

2. 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

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包括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包括文化素质、智能素质和专业素质。

文化素质是指博学多才,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具有广博的专业及相关领域知识基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等。

智能素质是知识、能力、智力的有机结合体。专业知识包括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自身的专业知识等;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各种类型,诸如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智力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包括语言能力、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力、注意力等。

专业素质是熟练掌握并能运用专业技术知识、技能来处理和解决科技问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效率。

3. 创新素质是指创新人才为社会增添、设计、创造新知识和新的物质或精神财富的品质及能力,它包括创新主体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多维特征识别模型

通过对以上人才识别理论与实践文献的归纳和提炼,可以建立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多维特征识别模型,识别模型将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性素质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创新性个性素质特征、智力与知识素质特征、创新能力素质特征。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多维特征识别模型的建立,能够打破过去唯考试分数选拔人才的偏颇观点,强调创新型人才的识别要以创新性个性素质为突破口,这为高职院校人才识别与选拔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道玉. 创造教育概论[M]. 湖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篇3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29-03

研究生既是国家现实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未来创新体系的主要力量,关系到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在国家发展建设中显示出重要作用,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较存在明显不足。

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creativity)源于拉丁文“creare”,意思为创造、创建、生产和造就。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努力创新的思想和表现”。但就其概念而言没有统一和精确的,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能力一词的理解和使用存在差异。现代创新能力研究的倡导者吉尔福特(Guilford)指出创造性思维是个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其核心是发散思维,即“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许许多多的输出”。费斯特(Feist)则指出创新能力的观念是“新颖而且适于作为问题解决的方法”。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也有多种不同的界定。林崇德认为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黄希庭认为“创造活动是一种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产物的活动。”多数学者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创造产品的能力,这种产品是既新颖又适宜。随着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的深入,对创新能力的认识有两个“新颖性”和“适用性”两个共同要素,斯腾伯格(Sternberg)对创新能力的定义“创新能力一种创造既新颖又适用的产品的能力”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同。这一定义是根据结果来判定创新能力,判定标准就是具有新颖性和适用性。

二、创新能力的结构

国内学者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结构进行了不少研究,创新能力就是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首先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强大的信息搜集能力、果断的判断力和准确的表达力;其次是设计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需要有移植与隐喻、对比与类比能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准的科学预测力;第三是综合评价能力,提出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必须要详细具体地叙述出来,并加以运用和验证,这就需要对已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估,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期顺利解决问题。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格层面的自学能力和前沿把握能力;二是认知层面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理论构思能力;三是社会层面的人际表达能力、灵活适应社会的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等。创新能力要素是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水平的核心,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内学者对于创新能力的结构也是仁智互见。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认识:(1)研究生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的主体能力、基础能力、通用能力和相关能力。(2)研究生创新能力由学习能力、研究组织能力、人际表达能力、理论构思能力和前沿把握能力构成。(3)研究生创新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由此可见,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创新能力结构是多因素的,创新能力不单纯是智力化特征的能力体现,也包括思维、性格和精神状态等人格化特征,是一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集成的综合素质;在创新能力的结构中,创新思维能力是关键,创新智力化能力是基础,创新人格化能力是动力。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不仅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等能力,还包括在学习研究过程中逐渐培养完善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创造性人格和认知风格等潜在的创新能力。

三、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根据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组成结构,培养其创新能力需要从培养的各环节做起,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注重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首先是一种思维创新活动,没有创新思维的参与,无法创造出优秀的科研成果。研究生是科研创新的主要后备人才,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促进思维方式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需要自己的载体,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入思维方式培养的内容,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不断注入开放性、自由性、社会性、价值性、精确性、敏捷性、求实性和创造性等创新思维的元素,从而实现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2.积极发展研究生实践基地。创新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活动,因此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研究生实践基地不仅给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提供场所,还能进一步促进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所以研究生培养单位需要积极发展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机会。

3.加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培养机制改革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宗旨和目标,核心内容包括明确导师责权、改革招生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和构建奖助体系四个部分。培养机制改革以研究生培养中遇到的问题为改革的逻辑起点,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过程和资源的重新分配,提出相对有效的分配方案,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将招生指标与导师的科研等情况相结合,通过选拔优秀生源和完善奖助体系,实现研究生质量的提高。培养机制改革的措施能否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标,需要有效的评价体系来保障。

4.建立激励和淘汰机制。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建立由政府宏观指导、高校主动自律和社会团体监督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尤其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等制度可以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把对研究生的奖助与其实际表现结合起来,设立专门学术奖项对研究生科研项目及成果给予奖励;在研究生招生、中期考核、论文开题和论文答辩等多环节全程建立淘汰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各项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加快弹性学制、完全学分制、导师遴选和质量评价等配套制度的建设。通过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的完善,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5.建设高层次研究生培养学科平台。研究生培养过程所需要的导师水平、生源质量,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基本是围绕着学科平台来配套的。高层次的学科平台能分配到更多的经费、招生指标和各类项目等稀缺的教育资源,这对创建高水平导师队伍,吸引优质生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培养只有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才能吸引高水平导师和高质量生源,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Feist G J.A structural mode of scientific eminence[J].Psychological Science,1993,4(2):366-371.

[2]Sternberg,Robert J.Handbook of Creativit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篇4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认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批判能力。在前述四个方面,当代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1.创新认识能力较弱是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当代大学生,因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容易忽视自身创新认知能力的培养,不善于对科学知识进行局部或全面的整理归纳,不能形成网状知识脉络体系,学习知识往往靠死记硬背,理解知识往往是一知半解,运用知识往往生搬硬套,因而大大增加了知识的遗忘率。

2.创新思维能力欠缺是大学生群体的显著特征。许多大学生因缺乏经常性的创新性思维训练,平时没有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只善于进行单向单一性、顺向纵向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这样即使头脑中有创新思维“火花”闪现,也会稍纵即逝,不利于在创新实践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3.创新实践能力缺乏是大学生群体的突出特征。长期以来,由于认知任务的繁重性和实践机会的有限性,加上习惯于对老师讲授的实习、实验方法按部就班地模仿,对公理、公式的运用照搬照套,造成大学生对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总是缺乏预见性,常表现出对外界的依赖性和不自觉性,对实践结论过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确定性。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的普遍存在,严重束缚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品质的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4.创新批判能力匮乏是大学生群体的根本特征。在我国盲目崇拜“学术权威”思想的影响下,广大学生在创新认知、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各个环节中,普遍缺乏应有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实践,不善于对权威或老师提出“挑战性”的批判或建议,生怕遭受指责或失败;也有学生误认为那是一种对前人、对知识的叛逆行为,是不道德的,会遭到新的批判,他们不敢质疑,更不敢有自己的想法。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批判精神和批判实践亟须培养和提高。

二、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因素分析

从学习论的视角看待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我们认为主要是大学生学习目标片面、学习动机外在化和功利化、学习内容窄化、学习方式单一等原因造成的。

1.学习目标的片面性。在学习的定位上,多数学生一般都是将知识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其实,知识既不是学习的唯一目标,也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是促进生命完满和谐、发展和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人的情感、陶冶品性、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才能使大学生获得人生所具有的全部意义,健康、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2.学习动机的外在化和功利化。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动机是:为得到一个好职位、出人头地、报答父母、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等,多涉及自我及个人利益方面。[1]学习动机的外在化和功利性,造成大学生学习目标价值追求的近视或短浅、学习心态的浮躁、学习行为的短期化倾向,妨碍了需要以长期、稳定的学习作支撑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3.学习内容的窄化。大学阶段,主要是专业教育阶段,目的是为大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方面的基础。这种专业教育使得大学教育分科过细,知识成点、线结构。大学阶段这种分科过细、专业性太强的学习内容,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狭窄,限制了大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大学生成才。正如怀海特所指出的那样:“最糟糕的那种教育一定是以一种或两种特定科学为基础……往往只向学生灌输这些特定学科的狭隘的成果……一个人如果只了解自己所学的学科,把它作为这种学科特有的一套固定程序,那么,他实际上并不懂那门学科。他缺乏丰富的思维,不能很快领悟完全不同的思想概念的含义。他将无所发现,在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时也将反应迟钝。”[2]

4.学习方式的单一。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且以课堂学习为主,个人自学为辅。通过这种学习,大学生可以学习和继承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获得个体经验,但其创新能力却难以形成与发展。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化,它妨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阻隔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转变学习理念,培养创新能力

1.合理定位,树立“知识―能力―人格―创新”四位一体的学习目标体系。学习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是创新。整个人类的文化史、文明史,以本质而言,就是一部创新史和创造史。创新,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并渗透到学习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结果,它是学习活动的目的所在;作为一种动力,它推动和激励大学生学习的进行。然而,大学生要创新,必须将其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知识、能力与创新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知识既是学习的目的,更是获取新知识、形成能力和进行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核心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价值取向问题,是人格问题;自信、勇敢、良好的情绪和性格、坚强的毅力、敢于质疑、专注、好奇等等人格因素,是创新的心理基础,也是掌握知识、发挥能力、进行创新的前提条件。因此,大学生应把知识、能力、人格、创新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学习的目标,使学习成为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

2.构建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3]。大学生要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能够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发挥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多样性。没有一种学习方式是完美无缺的,学习方式也不是唯一的。学习时,大学生应当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其能相得益彰,取长补短。

第二,反思性。大学生的学习要提倡反思性学习。好问、喜思是反思性学习的表现,探究是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特征。而好问、喜思和探究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学习中,敢于怀疑、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教师和书本、凡事问个究竟、善于思考,是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

第三,个性化。一方面,创新性人才是有个性的人,只有把人的个性充分展示和弘扬,才会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和潜能,体现人的最高本质――创造性。另一方面,每个大学生都存在感知、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不能让大学生去适应某种学习方式,而应让大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特点、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学习方式,扬长避短,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尊重大学生的个性,为大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体现以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变革高校课程,开设综合性课程,拓宽知识面,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知识面广博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当今世界,创新点往往出现在学科与学科交界处,谁拥有的知识越丰富,谁发现新知识的机会就越多,谁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大。高校由于分科过细,专业化太强,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窄小,成为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改革高校的课程设置,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文理渗透,帮助大学生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以拓展思路,寻求新的支撑点。综合性课程,既能使大学生整体地对待世界,又能让大学生多角度地认识世界,获得对世界全面的、统一的感知,扩大大学生的信息知识范围。质量高的知识越多,迁移越快,越能进行创新。因为“只有质量高的知识才是有利于创造潜能的知识,在知识的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知识的量与创造性成正比关系”。[4]据我国学者张庆林等的研究,具有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的知识才是质量高的知识。大学生学习,必须注意把学习内容整合,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建高质量的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

4.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品质。学习是提升个人内在精神品质、丰富人性的重要手段,是激发个人潜能、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主要途径,是人生命和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体现。学习不纯粹是个体为了获得一些外在的东西,更是为了促使个人实现理想、追逐生命意义、展示个人才智、彰显人的最高本质――创新的基本方式。大学生的学习应注重个人内在品质的提炼,把内在与外在结合起来,从而想学、肯学、乐学,品味学习知识的意蕴,享受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萌发出创新的欲望和冲动,在强烈的创新欲望驱使下,不受约束、不受羁绊、自由选择、大胆思索、去尝试、去实践、去做一做、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启先,易法建,范晓玲.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155.

[2]怀海特.教育目的[M].上海:三联书店,2002:92-93.

篇5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评价指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进和产业优化的大背景下,创新研究必将与产业经济研究相融合,因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建立有效考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与分析研究必将成为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以此研究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中观视角和基础,为决策者制定产业政策和进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理论研究

1.技术创新的界定

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最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但熊彼特本人并没有直接对技术创新下狭义的定义。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各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探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各个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定义。

1951年,索罗(S.C.Solo)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价》一文中首次提出技术创新成立的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伊诺斯(J.L.Enos)在1962年出版的《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了定义,认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缪尔塞(R.Mueser)在搜集300余篇相关论文并对其主要观点和表述做较系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一定义比较简练地反映了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但至今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创新的定义。

2.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国际上提出并研究技术创新能力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由于对技术创新能力所包括的因素认识不同,导致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看法也不一致,但从产业层面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并不多见。产业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获取(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程化到产业化整个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同企业技术创新相区别,产业技术创新一般指特定产业在成长过程中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几个大型企业主动联手开展研发活动,或单个技术领先企业通过技术扩散进而实现产业内的共同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不是单个企业的独立技术创新和发展,而是整个产业的全面进步,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活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使其形成经济效益的能力,是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做了不少研究,但由于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众多,结构复杂,所以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且能够被所有学者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学者Steele用核对表(Checklist)的形式对R&D活动进行了评价,而Ransley和Rogers则总结了企业的最佳R&D,提出考虑技术策略、项目的选择和管理、核心能力、有效性、外部意识、技术转移和人员。斯切尔(Scheerer)认为,技术创新最终实现的包含很广,而且创新活动方式极不相同,所以只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企图找到一种通用性的评价指标或体系是不太可能的。德国在进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调查时,用产业技术创新费用(科研开发费、产品试验费、产品设计费、购买专利费、市场调研费和因产品创新而从事的人员培训费之和)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来描述。加拿大的Dehresson教授用8个指标来比较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它们是: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创新资本投入/销售收入、非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销售人数、出口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企业的创新倾向。

国内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基本上遵循以下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表征进行综合和总结,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二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试图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国家统计局在20 世纪90年代初主要以技术开发的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等为基础,建立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标体系。魏江、郭斌、许庆瑞建立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有: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资金能力。韩景元等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划分知识生产块、直接效果块、综合效果块,共8个指标。常玉、刘显东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开发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五大类13个子指标[3]。

综上所述,由于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众多,且某些因素是模糊的,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但这些指标体系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了理论框架。

三、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众多,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多层次的动态系统。为了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估结果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指标、标准、程序等方面是否科学。因此,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产业技术创新要素及指标结构整体的合理性,从不同侧面设计若干反映产业技术状况的指标。

(2)全面性原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要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揭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全貌。在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多的选取反映被评价产业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的评价指标,以便最终确定时有筛选的余地。

(3)导向性原则。在全面性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根据当前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确定并突出相应指标,以引导该方面工作取得成效。

(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建立在某产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水平上,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定性指标也要能间接赋值量化,以便于操作。

(5)动态连续性原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对其测定不仅要分析过去与当前技术创新行为的业绩,还要研究产业潜在的、未来的技术创新能力,利用静态指标反映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水平,利用动态指标预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前景。

2.构建内容

技术创新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也不同于科研成果,所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要兼顾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的结合,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的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结合等诸多问题。所以综合上面的观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见下表所示:

(1)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即企业为技术创新而投入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物质资源,其投入的大小表现为投入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国际上一般将资源投入划分为R&D投入和非R&D投入。主要从人员投入、资金投入以及除R&D投入以外的技术引进、市场研究等方面来进行衡量。

(2)创新产品产出能力。创新产出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入要素是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但未必导致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创新产出要素能够最直接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可以从新产品的销售收入以及专利和论文数量两方面来衡量。

(3)生产制造能力。生产制造是指把实验室中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可批量生产的产品的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产业中大部分企业装备的先进性;二是工人的技术等级、适应性和质量;三是工艺设计和管理能力。只有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创新技术的先进性。

(4)创新扩散能力。创新扩散是指对技术创新的一种“模仿”或“学习”行为。它包括二种形式,即企业之间的扩散、企业内部的扩散和总体扩散。这里所说的创新扩散主要是企业之间的扩散,通过这个过程,达到创新技术在整个产业中实现的目的。

(5)市场结构要素。任何形式的技术创新都不能脱离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结构要素在很多方面对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成为技术创新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之一。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竞争程度。二是企业规模。三是垄断程度。总之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垄断程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都可以归结为竞争力水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竞争力水平指标来表现市场结构要素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6)创新环境支持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该产业周边环境的影响,一个产业的经济支撑力不仅因资源约束可影响所有创新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而且对本产业创新意识、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明显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因此,产业技术创新环境支持要素与技术创新能力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可以看到,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产品产出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是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前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提炼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但产业技术创新不只限于单个企业或者几个企业,而是整个产业中所有企业或者至少是大多数企业共同实现技术创新过程。因此,根据分析继续提出了后三个影响要素。

四、结束语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真实属性的科学概括,所以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过程出发,在总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从产业的层面上增加了影响因素,这样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显得更加科学和全面。

参考文献:

[1]傅家冀: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史清琪 尚 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0

篇6

关键词:创新能力 音乐活动 培养

俗话说:“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只有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他们的创新能力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音乐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它不但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还有助于创新力的培养。它对丰富幼儿的想象,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培养富有个性及创造力的一代具有重要意义。《指南》中明确提出艺术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那么,教师在富有创意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应当如何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呢?

一、利用好奇心引导探索,培养幼儿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是人潜在能力的表现。在幼儿园活动中,幼儿具有好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等特点,这些特点促使幼儿不停地进行各种探求和寻找。因此,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保护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对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进行音乐活动《小动物找家》时,我们设计的过程是让音乐召唤迷路的小动物。但在讨论活动中,幼儿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将这些动物根据不同的叫声进行分类,如双响筒、双响梆子渲染动物跑和叫的声音。最后,教师加上了幼儿的意见,使活动更加丰富了。总之,在这次的节奏活动中,我引导幼儿探索各种乐器,感知不同音色;让幼儿学习各种乐器的敲击方法,并尝试制定配器方法,创造性地选择乐器;鼓励幼儿进行即兴创造伴奏,使幼儿积累演奏的经验,进行大胆合理的创作,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

二、利用音乐刺激幼儿思维,激发其创造性认知

同样的音乐,不同的幼儿欣赏过后,他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在幼儿园活动中,幼儿会根据自己丰富的体验、想象、表现,发展成为自己独特的思维,从而对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幼儿把握的不仅是外在的活动内容,而且是将创造性认知特征进行内化、深化,在此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感情、想象和自己独特的语言,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进行中班音乐活动《认识你呀真高兴》时,首先,我通过音乐的旋律激发幼儿,接着通过提问“平时,你和好朋友玩耍时会做一些什么动作,心理感受怎样”启发幼儿听歌词创编动作来表现对朋友的喜爱,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艺术感知能力。

三、用音乐促成幼儿表现,培养幼儿创造性情感特征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通过感知音乐的旋律、节奏、快慢、强弱等方面,不仅让幼儿欣赏了优美的音乐,进行了艺术审美的教育,而且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促使其对音乐活动的表现,同时形成了创造性情感特征。

例如,在《森林联欢会》的音乐欣赏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倾听音乐,闭目想象,再让他们把耳朵听到的和脑海中想到的东西画出来。由于幼儿仔细聆听,他们的想法都很奇妙。有的幼儿画出了小鸟和白云;有的幼儿画出了凶猛的狮子和老虎;有的幼儿画出了两个唱歌跳舞的好朋友;还有的学生奇思妙想,画了一幅小老鼠拉着一辆大汽车,小动物们在车子上的联欢图……幼儿的奇思妙想给大家展示了一个富有动感、快乐的联欢会场景。通过这个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说明了自由想象与创造是在音乐感知和情感体验中产生的。因此,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让幼儿在欣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丰富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用音乐塑造幼儿性格,形成幼儿创造性人格特征

在音乐活动中,除了让幼儿倾听、欣赏音乐,还应该让幼儿理解音乐,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其用语言、舞蹈、绘画等形式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

例如,在大班歌曲《大树妈妈》音乐教学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熟悉歌词,接着引导幼儿结合歌词想象大树妈妈与小鸟之间的画面。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刻理解歌词,我又引导幼儿联想平时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幼儿争先恐后地说着。有的幼儿说:“我妈妈每天起得很早,给我做早饭,很辛苦。”有的幼儿说:“妈妈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吃。”还有的幼儿说:“妈妈每天睡觉的时候都会给我讲故事,真好听。”通过幼儿联想自己妈妈在生活、学习上给予的无微不至的细心关爱,从而理解歌曲中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爱护,萌发了对妈妈喜爱的情感。另外,活动延伸,我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歌曲中大树妈妈对小鸟的喜爱。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发挥想象,进行创作,从而充分地理解了音乐的内涵。

五、用音乐提升幼儿能力,训练幼儿创造性动作技能

不同的音乐会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受,如轻松欢快的音乐不仅能够调动幼儿的创新思维,还能挖掘幼儿深层的创造能力。例如,在音乐欣赏《摇篮曲》中,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幼儿观看了不同的小动物,如猫头鹰、小猫、小兔子、大公鸡等睡觉的姿态,引导他们观察歌曲中的不同小动物的睡觉方式,启发他们用身体去表现。通过这种方法,幼儿积极创编动作,不仅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还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音乐氛围,有效发展了幼儿潜在的创造性活动。

又如,在进行音乐游戏《超级变变变》时,我首先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身体可以摆数字、形状等,然后让他们欣赏《孔雀舞》《动物模仿操》等各种舞蹈造型。在此基础上,我请幼儿来创造性地利用人体表现造型。幼儿可以自由选择道具装扮自己。在幼儿的欢笑声和音乐声中,展示出了各种各样的人体组合造型:如四个小朋友一起后仰做开放的百合花,有的幼儿手拿套圈排列成可爱的毛毛虫……幼儿个个兴致勃勃,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快乐玩耍。这次活动,不仅培养和保护了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体验了成功与快乐的情感,还使幼儿的自信心、创造力、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提高了幼儿的整体素质。

总之,音乐的丰富多样性源于创造,运用音乐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途径,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大胆地创造、自由地歌唱,不仅感受到了歌曲的欢乐,还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对他们创造精神、创造意识的早期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任何具有创造力的地方,将它们灵活运用到音乐活动中。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幼儿对音乐的喜爱与创造,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发挥他们无穷的潜力,从而使他们自由、主动、积极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于洋.试述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

[2]黄山花.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指导浅谈[J].学前教育研究,2006.

[3]韩兰魁.奥尔夫教学法与幼儿音乐教育[J].音乐天地,2001.

[4]潘文涛.如何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J].沈阳教育学报,2001.

篇7

1前言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有关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目前尚存在分歧[1-2]。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它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表现为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心理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个体创新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竞争心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创新个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创新人才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虽然在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可支配和强化创新能力;竞争心可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创新能力反过来又能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心。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是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水平的高低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高低。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理论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2.2测评工具

2.2.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2.2.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2.3施测与数据处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结果

3.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3.1.1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计算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1~0.69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5~0.76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0.31,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9之间。

3.1.2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7.45,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1.4%,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4。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5,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8.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1。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6,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54.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9。

3.1.3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a)分别为0.91、0.93、0.94,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0.87、0.88、0.91。

3.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3.38±.76、3.32±.81、3.52±.83。

3.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

表1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

附图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3.2不同心理健康水平者创新心理素质的差异比较

选择在心理健康总均分上得分最低和最高的27%的被试各153人,分成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对这两组学生在创新心理素质子量表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均有显著差异。

表2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被试创新心理素质的比较

心理健康水平高组心理健康水平低组

MSDMSDtp

创新意识3.540.863.270.673.03**.003

创新能力3.420.923.280.761.41**.159

竞争心3.680.973.430.722.60**.010

3.3.3心理健康因子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子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与之显著相关的心理健康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学习压力分别进入了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回归方程,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则依次进入对创新能力的回归方程。

表3心理健康水平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素BR[2]Betatp

创新意识学习压力-.183.032-.1804.315.000

创新能力学习压力-.210.014-.1953.436.001

适应不良.376.055.3065.534.000

抑郁-.185.066-.1562.612.009

竞争心学习压力-.242.047-.2185.255.000

4讨论

4.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对创新心理素质三个子量表分别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正式项目与其对应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均在0.50以上,表明这些项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力。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子量表均有一个特征值最大的因素可以说明该子量表的主要成分,且每个子量表的项目在该子量表的这一因素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结果与我们编制量表时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其同质性信度均在0.90以上,分半信度均在0.85以上,表明三个子量表的信度较高。

4.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均在3分以上,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心理素质整体状况不错。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畏权威,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使其具备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这应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4.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强的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少,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个体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要显著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创新能力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认知结构,创新意识和竞争心则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动力结构,因此相对而言后两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比前者更为密切些。已有学者[5-6]对创新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两者关系紧密。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影响作用较大,创新能力受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现在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自学习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反应。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创新效应。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状态下的个体,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难于保持较高的水平。学习压力对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如何将学习压力调控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以便促进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创新教育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适应不良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较为有趣和费解。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创新能力愈高,个体行为方式独特性愈强,导致有时与外界的常规不太适应有关,具体的原因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总而言之,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维护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5结论

5.1自编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经检验这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5.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教育发展研究,2000:6:80-83

2崔景贵.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126(12):17-19

3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5-13

4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中国教育学刊,1999;94(2):23-25

5王极盛.创新时代.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25-146

篇8

关键词:独立人格:创新;德育

美国当代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指出:那些“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力或创造性”的自我实现者,其人格上的突出特点是都具有“超然独立的特性”。这种人格上“超然独立的特性”就是独立性人格品质的表现。它是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激发“创新”的重要内在条件。

一、独立人格的内涵阐释

(一)独立人格的定义

“人格,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最初意为面具、剧中角色。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常称为道德人格。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超现实的抽象,本质是人的一种社会特制。作为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本质的人格,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人格主义哲学上的人格,指具有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心理学上的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独立性”是人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行为的调节者,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从心理学上来说,独立人格就是个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上表现出来独立于他人的主体性、自我性和独立性。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上习惯于独立判断、自主决定;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表现出明显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和非依赖性。现实生活中,人们除了用独立人格强调人的独立性、主体性外,还赋予独立人格一定的正面涵义,诸如正面的道德价值观和责任感等等。本文的独立人格包括此方面的意义。

对独立人格的理解要谨防走进误区,独立人格不是脱离群体,孤僻独行,或者是个性偏执,也不是倡导个人主义、自我为中心。独立人格的“独立”相对于依附性人格中“依附”而言,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相对独立平等而不是依赖的关系,主要侧重于个体的主动性和对自己状况的主控性。同时独立人格不是创新人才唯一的人格构成,它只是创新人才人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创新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创新人才还会表现出其他的人格特征。

(二)独立人格的特征

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拥有独立意识。他们有独创精神、独立见解、独立判断,不会在思想上步他人后尘,不屈服权威的意志。(2)自主能力。人格独立的人善于理性思考,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自我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3)批判精神。他们敢于挑战群体的压力,质疑现有的学术。不迷信于书本。(4)道德责任感。他们有共存、合作、宽容和责任意识,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不顾他人的利益。

二、独立人格对创新人才的影响

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之一,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创造性人才在人格上有八个特点,其中的第一特点是“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独立人格是激发人才创新能力的“催化剂”。有研究者指出,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的‘脊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我们从人的心理成分来看,人的创新活动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构成。认知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独立人格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构成了对人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在认知方面,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对创新有独特的看法和评价

首先独立人格特征的人将创新看成一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是追寻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自我实现的需要越强,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也更能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其实自我实现是人的本质体现,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不一定把创新看成一种主要手段。再者,独立人格特征的个体将更多的从道德上来认识创新。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崇尚创新,并将独立见解、创新精神视为个人的道德、人的尊严;将创新活动看成是对社会的责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遵守职业和科研道德规范等。他们强烈地反对“言他人之言、感他人之感”,反对学术抄袭、欺骗和造假,敢于质疑批判不良风气。因此就保证了人在创新活动中的良好动机和愿望,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不会导致自我实现走向纯粹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将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从而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功提供了德性保证。(二)在情感方面,独立人格特征具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创新的动机性和主动性更强

T.M.Amabile在《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内在动机原则就是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具有创造力。所以,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遇到问题不依赖或等待外界的帮助,有强烈的好奇心,会积极主动地探索。

(三)在行为方面,独立人格特征表现为具有自然、稳定、持久的创新心理倾向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核心部分,具有求异、主动、灵活、思维运行的综合、突发等性质,其中求异和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独立人格支配下的个体将求异和主动演化为一种思维惯势和行为习惯,即成为一种创新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创新心理倾向的稳定性会使个体表现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毅力,不屈服集体和客观环境的压力,会将自己的兴趣坚持到底。而且,他们会积极地利用客观条件,促使创新人才培养的外在依托条件真正发挥效用。当前我们为创新人才培养而实行的课程设置、使用的教育手段、创造的教育环境、规划的制度体制等,对创新主体来说都是外部的条件和刺激。个体创新能力的实现不是简单的“刺激一反应”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谓的内因就是个体的独立人格,它激发并稳定个体的创新主动性、明确其志趣动向,并能使个体积极有效的利用外部条件,让外部条件真正发挥作用。

三、独立人格的养成

“一种人格的养成不但依赖全部的社会生活,教育也是实现人的身心发展、人格养成的主要途径。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应该以养成一定的人格为根本宗旨,或者教育对人发展的促进要以人格的养成为总愿景。任何一种教育都要以一定的人格观为根本的理念。”创新教育的最终理想不是为了培养人的超常智能,而应该把独立人格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独立人格不但是人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独立人格,就要把独立人格作为教育的根本理念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造就的是依附型人格,因此强调人在身心品质和活动等方面统一性、整齐性;重视群体精神或集体主义精神、服从的品质。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性,忽视了个人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重要性。受此影响,在教学和培养模式上统一考试、材、统一答案,学习活动变成教师教学的派生物、附属物,教师控制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没有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师生关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等级森严,学生附属于教师。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缺少创新心理倾向,依赖性过于严重,遇到问题习惯于等待而不是主动解决,习惯于接受教师或者学校的强制命令,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乐趣性,更无从谈起创新能力的发展。甚至有人指责:“所谓受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接受压抑、怎样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强制。”虽然上述情况已经被大家所认识到,并随着教育的改革有所改善,可上千年来形成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面对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在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贯彻独立人格的根本理念,为学生提供充分独力学习、独力探索的机会和空间;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附性,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决策。

(二)德育应是培养独立人格主要手段

有研究者认为,独立人格教育不适合开辟的一种所谓单独的“独立人格教育”,即设置专门的课程。笔者对此也表赞同,独立人格所蕴含的种种具体内容与德育是一致的,人格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德育应该称为培养独立人格的主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人格教育在我国的德育中没有受到重视,德育教育方式方法上也是以对道德标准的说教和命令为主,忽视了学生独立的道德评价、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阻碍了独立人格的形成。所以德育应该积极地探索关于独立人格的教育资源,例如独立意识、独创精神、共存意识、合作意识、宽容态度等等;改变以往的德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塑造既有智能又有德性的全面而健康的创新人才。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向相关学科渗透有关知识来进行独立人格的培养。独立人格要通过外界教育和自我感化来形成。在德育中我们要积极引导个体自我感化能力的提高,让个体在其中意识和感受到独立人格的可贵,及独立人格在个体走向成功、走向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会减少个体的依附心理,充分发挥个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自信心。

(三)积极促进学习活动方式的改变

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从学习活动受教师控制走向学生独立学习,对学习进行自我控制。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更好地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特的学习风格,克服依附心理,为自己树立创造的信心。独立学习并不是要脱离教师的指导孤立存在,而是相对地独立于教师教的学习活动方式。独立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大量的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从而培养独立人格。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这样可以改变传统学习活动中学生受支配的地位,变压力为动力,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篇9

[关键词] 青少年 创新能力 校外 培养途径

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有着重要的意义。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以创新意识为先导,并且伴随着创新实践活动。青少年是思想最活跃,最具创新精神的重要群体,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当今时代的战略意义日益凸现。

一、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1.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英文是“Innovations”,其含义,一是指前所未有的,即现在所说的创造发明;二是引入到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就青少年而言,创新能力指学生能够独立地、综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2.青少年创新能力的特征

(1)创造性

创造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活动中产生的独特新颖的思想、方法和成果等;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创造性。创造性需要青少年面对问题时沿着多方向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或答案的思维方式。

(2)主体性

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对象化活动的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的本质属性。人的主体性是对自我的理性认识与合理把握,是对客观事物的主动选择与能力适应,对现实存在的自觉超越与积极创新。创新能力的主体性特征要求积极创造创新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

(3)实践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构建而获得。学生创新能力的动机来源于实践的需要,探索过程和学习过程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

(4)开放性

开放性是相对于封闭性而言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人们需要具有开放性、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态度来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开放的学习环境的构建。

二、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因素

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个体因素,外部因素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个体因素

每一个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与其智力结构和思维方式有关,其创造力的发展是不均匀和不平衡的。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必须以个体差异理论为基础,评价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2.学校因素

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的教育是传授知识的应试教育还是启发式的素质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模子,如果学校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那么它培养的学生就是善于观察,另辟蹊径的人才。

3.家庭因素

家庭担负着青少年的启蒙教育和延伸教育。家长是否启发孩子经常去观察、思考自然社会现象,是否经常带领孩子去探索未知领域,是否经常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是否支持孩子校外参加科技、环保、语言、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课外或校外活动,不同选择的家庭培养出不同思维方式的孩子。

4.社会因素

创新和创新能力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社会没有出现鼓励创新的气氛和环境,创新教育的主体缺乏激励,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上就难以有大的作为。当社会制度安排强调创新时,创新教育才可能真正成为教育系统的追求,并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校外培养途径

1.立足社会需求,形成重视青少年创新能力的社会氛围

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一方面,各级团委、科委要加强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营造全社会都关注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校外培养氛围,推动我国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依托青少年宫和社区教育中心等机构,设立各级创新项目,发展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校外俱乐部,交互式的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推进青少年创新能力发展社会风气。

2.建立学校、家庭、企业、社区一体化的培养机制

创新意识、创新氛围、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应当成为学校、家庭、企业与社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学校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企业要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课题与经费,积极邀请青少年参观和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水平,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技术,社区要为学生的课外实践提供实习基地和比赛场所,与家庭一起开展促进学生创新的实践活动。

3.建立青少年校外创新活动基地

生活实践是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创新能力培养的源泉。我们要积极开辟青少年创新实验基地,在各地的创新工业园区为青少年开辟创新实验基地和专利应用平台,在各社区教育中心切实建立青少年科普基地,在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兴趣小组和实验项目,这些活动基地与学生学校内的兴趣小组呼应配合,为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创新实践。

4.加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创意教育在于把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的,教学的核心是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就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主要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启发他们的思路。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培养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培训,学校要推动创新理念、优化学校人文环境、形成宽松自由的创新学术氛围、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倡导教师建立新型的师生观。同时,鼓励社会上的创新型人才和科技骨干兼任中小学生的校外辅导员,一起辅导中小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赵达超.浅谈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理论),2009,(14).

[2]余晓丰.论青少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2,(3).

篇10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中等职业学校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特色。本文就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了课外科技教育活动的特点,提出了三个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总结了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早在199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劳动者的重任,理应认真实施创新教育,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考虑,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1 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企业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 

创新能力是指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创新技能是保障。 

创新意识是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高度的劳动热情、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创、具有明显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造出新的事物,它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创新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思维操作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独特,思维结果新颖、丰富、正确。创新思维能力是构成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 

创新技能实质上是人的手脑协调的动手能力。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就不能把头脑中的创造性构想物化为有形的物体。 

2 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外活动特点 

开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创新教育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教育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集中式的课内教学有着其固有的缺陷。为此,中职学生所进行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培养中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主阵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形载体,在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性: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注重的是理论学习,而课外科技活动则侧重实践性,即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2)创新性:开展科技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对题目的理解、设计、制作、调试,每一个环节都有创新的元素,都需要学生有创新精神。 

(3)协作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大都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成团队来完成。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接触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科研活动本身更加要求他们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3 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外活动形式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为了让更广大的中职生能够参与该项活动,并在活动的实践中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校专业开设情况,组织三个层面的课外科技活动: 

3.1 普及型创新教育活动:这是第一层面的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欲望,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普及型创新教育活动又分为层层递进的三类活动: 

第一,定期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科学知识讲座。学校可以由业务素质高,科技意识强的教师,结合专业和行业特色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及科技应用实例等身边的科学知识。

第二,开设全校性的创新知识课(也可以做成讲座的形式)。由学校专职或兼职科技辅导员向学生进行创新原理、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意识的教育和训练,注意引发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创造的火花。 

第三,组织开展常规性“异想天开”活动。学校可以分专业或分类别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每周一次活动。活动中,由科技辅导教师围绕一至两个创新技法提出引导问题,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展开发散思维,或者联想其他新的问题,或者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与学生一道互相影响、互相讨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3.2 技能训练型活动:这是第二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教育,不但让学生增长知识,而且也发展学生个性。在中职学校,结合专业特点,有计划地把创新潜能、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创新技法训练同专业实训、实习等专业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能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才能。 

为了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孩子的个性。我们的做法是:把科技制作活动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我们主要集中专业优势,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三个专业进行创新和开发,组成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小组,进行重点指导。每个组都完成了一项项很有创意的科技制作,比如机械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七巧板、趣味鲁班锁、金属工艺画,电子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电路、控制装置,计算机专业设计制作的电脑美术、电脑动画、网页、外挂程序等都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校园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第三层面的活动。 

3.3 创新作品制作活动:这是第三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一部分有专长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他们完成学术论文、创造发明、科技制作与社会调查报告等。 

由于前面两个层面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会得到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为让每一个想做科学研究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导,并照顾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让对科学有特殊爱好和有才华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主张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导师。学生的小课题一旦得到导师的确认,就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并给予时间、空间和经费的支持,并得到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和帮助。指导教师会鼓励他们在科学课堂和生活中寻找研究的线索,了解已有的概念和认识,提出各种问题,集中探究的项目,引导他们参与到研究、制作和改进中去,并最终形成创新作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 

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以上三个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使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创新能力得到普遍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学校学生年年参加县、市、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4 开展课外创新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创新思维,从而开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先导。不动手的发明创造是空想,不动手的科技教育是空谈。学生只有在动手改进实验、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活动中要注意: 

4.1 要能体现科技与创新的整合统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教育与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相互独立,各不相干。因为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学生做出科技作品,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学校在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时,既要注重使科技活动具有启发创新的效能,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科学性。能够在教育中使理智与情感取得平衡,这样的科技活动才是创新的科技活动,才能够真正使中职学生受益。 

4.2 要注重科学技能与主体创造的和谐一致:科学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它是发展才能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对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制作活动中,中职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锻炼,创新技能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4.3 要强调科技与表现的完美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文化学习失败的中职学生,这种需求更强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技辅导员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合理的机能性和心理的情绪性,来唤醒在学生心中的表现欲望,并诱导其走向创造性的表现活动。让学生通过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的训练来充分表现自己,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教师要适时地进行鼓励,绝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异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了学生创造表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目的。 

未来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创造力的世界,社会各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培养初中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中职学校,更要充分发挥科技活动的优势,发展中职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