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篇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都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感呢?新课程目标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一、博闻强记,重视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独特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语言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理解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多听、多阅读。

课内外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老师若不敢放手让学生海量阅读,其目光是浅见的,思想是错误的。语感其实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文学名著、优秀古诗文等经典作品,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这是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阅览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感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一目十行的速读,得意忘言,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实际上就是指简化了的阅览过程,“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所以,主体在进行速读时,有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合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往往是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有了速读作基础,广览也就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形成语言直觉。

为积累而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精读、品读、赏读、复读等,还应养成作笔记的习惯。

二、讲求方法,强化训练

学以致用,在语言学习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训,指教师的训导与启迪;练,是学生的练习与运用语言的实践。训练是在教师正确指导下的科学练习,反映着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且具有互为促进,教学相长的功效。

语文学习中更主要的是依靠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对语言的敏锐的直觉感受。是使作者与读者、说者与听者,通过语言文字以沟通、构筑“同见”、“同感”,形成语感。因而,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比如,经常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是强化训练,形成语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唤醒联想的翅膀,诱感的生成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即所谓的“文以载道,道以承文”。作者若能传达出读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每有阅读,眼前能尽可能跃动出一幅与文本信息相关的画面。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将“鼓点”喻为“骤雨”;“流苏”喻为“旋风”;“蹦跳的脚步”喻为“乱蛙”;“闪射的瞳仁”喻为“火花”;“强健的风姿”喻为“斗虎”。作者用层出不穷的排比和比喻,来描绘鼓声,思维大开大合,气势恢弘。鲁迅的《社戏》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喻为“铁的兽脊”,把“航船”喻为“大白鱼”。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阅读理解中,更是离不了想象与联想。如阅读安徒生的《丑小鸭》“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时,就应联想到: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是潜滋暗长的,不容易被察觉,但却是启动他们直觉思维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从而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这一过程还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过程,使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四、生活补充,引发语感

一位名人说过:“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与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语言积累比较厚实的人,面对眼前所见,总能妙语连珠,感叹一番,正是厚积薄发的具体表现。

篇2

一、活用拓展点,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当前环境下,语文课程具备综合性特质,教师应将多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如:阅读实践、字词理解等,在不断完善教案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多低年级学生缺乏较强的自律意识,在学习不感兴趣的课程中,常常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一旦产生厌学心理后,会给小学生未来的学习课程造成负面影响。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理念,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落实到语文课堂中。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主要开展字词教学活动,包括:汉语拼音、笔画等,使低年级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构建语言框架系统。语文教师不应直接将答案告诉小学生,而是应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的概念。如在课文《葡萄沟》中,其教学目标是:灵活运用生词组词;理解课文中的成语意义;模仿文章句式造句。在正式授课前,语文教师应提前布置课文预习任务,使学生们将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标注,以便在“课堂提问”环节中询问教师。上课期间语文教师应重视互动环节,提出与《葡萄沟》有关的问题,不断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对问题的思考,如:葡萄沟产地在哪儿?那个地方还会生产其它水果吗?在“新词教授”期间,语文教师应让小学生勾画不理解的词语,并以小组的形式为单位讨论问题,随后统一解答小学生们的疑惑点,在与同学们沟通交流的环节中,提高了小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该模式不仅能提高思维逻辑性,而且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使学生在今后的课程学习里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当《葡萄沟》课文讲授结束后,为了培养小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情,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们感受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符合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加强阅读方法的教?W,让学生实现终身学习

语文教学依据文章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教师应重视“文本阅读”环节,小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感受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记叙的文字中想象这一情景。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环节过于重视背诵目标,忽视了小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应教授小学生阅读文本的方式,使小学生运用教学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这一视角,语言教师担任“传道受业解惑”的角色,通过不断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分析,从而逐渐形成个人的观点。

如:在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语文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为了使学生具备字词搭配的能力,应让小学生背诵个人喜爱的段落。另外,为了使小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大兴安岭的美丽,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提前准备与大兴安岭有关的图片视频,运用课堂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在增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小学生构建一个内容丰富的课程。语文教师通过文章中的几个词语开展组词造句活动,能使学生理解用词准确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今后运用语文文字的过程中,更注重语句之间的逻辑性。阅读文本有效培养了小学生的想象力,使小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优势。

三、培植学生文本阅读兴趣,围绕审美鉴赏与创造展开教学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应依据语文教材中的文字图片,引导同学们感受语言图像的魅力,从而达到陶冶小学生性情的目的。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中,该课文是诗歌题材,语文教师可以使小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诗歌比赛。为了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语文教师应提前教授诗歌在排版布置中应遵守的规范,使小学生们运用日常积累的语言词汇进行诗歌写作,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培养了小学生观察能力,使小学生能够运用多个意象创作诗歌,在文字意境中感受语文课程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程要求小学生熟练运用文字,具备表达意境美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收集成语。《雪地里的小画家》描述了一群小动物在雪地里留下脚印的画面,教师可以在班上设置成语比赛活动,只要成语中含有动物的字即可,例如:龙飞凤舞、闻鸡起舞等等,小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后,将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

篇3

一、群文阅读是充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1.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达成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都是以之为基础的。群文阅读教学是基于文本集群的教学,它利用文本集群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来指导学生展开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这要比单篇教学具有更大的优势。例如教读《阿房宫赋》,为了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赋体文“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教师增选王粲《登楼赋》、苏辙《墨竹赋》、欧阳修《秋声赋》等与之构成文本集群,通过“精读+略读”的导读模式,围绕赋体文体式章法、语言修辞等层面来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并开展名句活用、好句赏析、佳句改写、辞格运用仿写等多样化的读写结合训练,以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的。

2.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基于单元结构的教学,文本集群教学要比单一文本的零敲碎打更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群文阅读教学更强调文本的“互文”关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广度的拓展,思维深度的提升。

教读《跑警报》时,教师选编了一个文本集群——汪曾祺的“美食”散文,其中包含有《五味》《手把肉》《故乡的食物》《昆明食菌》《四方食事》等,组织学生阅读,围绕“汪曾祺美食散文的文化价值是什么”来展开研读探究。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获得如下认知:汪氏美食散文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风俗人情、知识考据、人生哲理三方面,而汪氏美食散文的人生哲理又表现为对和谐、宽容、宁静的诗意生活的崇尚。在群文比较阅读中求得共性,即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这是训练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可行途径。

3.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相较于单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依托文本集群的内在有机关联,更集中地落实审美鉴赏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例如教读高适《塞上听吹笛》一诗,教师针对该诗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选择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杜甫《吹笛》等诗歌构建文本集群。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杜甫的“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高适的“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些都运用了通感手法,化实为虚,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诗人把笛曲名(如《关山月》《梅花落》等)拆分,提取曲题中的名词,诸如“关山”“月”“梅花”等,将之转化为意象,与其它实在意象相融,构成虚拟的场景,生动地传达了听曲的体会。这三首诗都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而侧重点各有不同:李诗表达的是去国怀乡的悲愁;杜诗传达的是羁旅漂泊、感时伤世、怀念故园之愁;高诗抒发的是战士的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

4.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依据其高度聚合力的单元结构优势,在围绕某一共同点的基础上,经由文本纵横比较阅读与探究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例如教读李密的《陈情表》,围绕如何正确认识晋武帝的“圣朝以孝治天下”的主张,展开探究。将其与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以及《晋书·孝友传·李密传》构成文本集群展开比较阅读,探讨两文忠孝思想的内涵。通过开展课堂即兴辩论、课后随笔写作等方式来理解《陈情表》的陈情艺术,认识《出师表》中诸葛亮的良苦用心。

二、读写共生是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

只读不写,只写不读,都无法真正夯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必然要贯穿读写共生的实践过程。读与写是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双翼。“读写共生”实践,意味着写作话题源自阅读活动,因读而生写,因写而促读。读一个文本集群,写作对象可以是针对多个文本之间相互联系而衍生的规律性知识,也可以是针对某一文本区别于其它文本的特色。

“读写共生”实践活动中的“写”,要写些什么?可以是篇章写作,如基于文本内容的扩写、缩写、改写、续写、读后感、文学短评、专题研究论文等;也可以是片段写作,如基于语言积累的句段仿写、赏析、评点等。

“读写共生”,强调读与写的相辅相成,若就活动侧重点而言,又可细分为读而写之写作,和为写而读之写作。前者指向深化和细化阅读的写作,后者是指向写作技能的阅读能力训练。教读《阿房宫赋》,为解决知人论世的问题,教师引入互文本《唐才子传·杜牧传》供学生阅读,设计一道读写结合的训练题,阅读《唐才子传·杜牧传》后,试用80 字左右,以“杜牧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简要概括;再引入两首咏史怀古诗——唐代胡曾的《阿房宫》、清代丁尧臣的《咏阿房宫》,让学生以书面文字简要评析两诗主旨的异同;又让学生扩展阅读《上知己文章启》,让学生以“简要分析本文主旨”的论述题来写一段阅读体会,进一步明确杜牧写作《阿房宫赋》的意图。这样的群文阅读,于读中写,以写促读,其交互并进的活动过程涵盖了信息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与评价性阅读等实践活动,这一系列的“读中写”,是偏向于对主文本《阿房宫赋》的深度理解的。而若基于《阿房宫赋》的“借古讽今”的史论笔法,让学生学习借鉴这种讽喻性构思来写作议论文,则是主要指向写作技能的写的训练。

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问题;教学改革

一、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及重要性

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们一直在思考哪些因素决定并影响他们的成长?2012年党的十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内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根本价值,开始从国家的层面深度的思考“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又进行了补充并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贯彻十精神,教育部启动了“立德树人”工程,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十大关键领域,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首要环节,并提出把核心素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的依据,用于统领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同时在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一词,体现了以人为本,尤其是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思路,意味着党和国家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

教育部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制定了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并据此对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修改。专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内容结构上,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注重系统性,各具特色”“价值取向上,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3]

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制定,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建立健全的社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和指标的确定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2015年11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光明日报》组织了一场以“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为主题的教育研讨,参会的教育专家指出核心素养是“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教育部也在依据核心素养体系“设计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学校基于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命题、作业和考试”[4]教育部基本上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

二、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的选择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正确的教学模式作为载体,相对于以往的课堂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转型,钟启泉在《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中》论述了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课堂转型要实现从“灌输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的转变。[5]而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则不失为一种正确的x择,利用设计好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问题指的是能激发和推进学生主体活动、能整合现行教材中应该学习的内容、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水平密切相关联的,能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者任务。[6]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我们在处理核心问题时必须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核心问题之中,将知识点的传授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

基于核心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是以问题及其及其解决为主线的教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策划、指导和支持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建构新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和学生共同为问题的解决,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通过课堂教学,达成各学科的课程学习目标,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

三、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的课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是问题的求解者,也是解答者,从求解者到解答者的转换,需要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的独立学习,也要有合作学习的讨论交流活动,还需要师生间的言语对话和情感交流,需要教师发挥支持和协同学习作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问题的情景设计,激励、支持、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教师有责任、有主张、有行为、有担当。教师可以在知道学生选择应用解决问题策略、调控合作学习活动、指导问题解决成果的总结和展示等方面发挥协同学习作用。由此可见,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学习的共同体

2.重视课堂的设计与组织。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三个方面: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并开展探讨学习或问题分析、探讨活动,整理展示学习成果。创设问题情景是基于问题教学的前提,问题的设置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设问和提问,更加侧重于启迪、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设计着眼点要适中,如果问题的设计着眼点过大,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也会让一部分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没有思路;问题的着眼点如果过小,学生思考的余地狭窄,会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课本上明确的书写的答案,不用学生思考与探索,问题的解决也仅仅是个形式。问题的起点要高,落点要低,既能为学生提供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难以解决,需要进一步学习、思考的学习需求,又能让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使问题得以解决。在整个核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对话氛围,注意聆听学生的发言,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的作出反馈和引导。

3.加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理论教育。

学科教学要依据立德树人的方针,依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及培养要求,集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教育。核心素养体系中的9 大素养就包括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公民道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素养,这些素养的基本要点和关键表现涵盖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伦理教育的要求。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尊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是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之一,学科教学要教育学生自觉地集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继承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的培养放在首位,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科学伦理是科学技术研究与研究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於行为准则。这些思想於行为准则规定了科技工作者以及共同体应该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从观念和道德层面上规范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行为准则。任何人在做出价值判断的时候都要受到其所拥有的理论、信念的影响。科技工作者接受了科技伦理,就会自觉地把科技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置于伦理的规训范围内,不损害生态环境,不损害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切身利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精神不仅仅是从事科学事业的人所不可或缺的,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热荨?蒲Ь神包括追求真理和实事求是精神,有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志向,有事不避难、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有严谨的求知态度,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具有尊重事实和证据的品格,具有实证意识,用于弘扬理性,能运用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孙明霞.课堂与核心素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

[4]中国教育学会,光明日报教育部.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光明日报,2015年12月8日第15版。

篇5

基于此,作为“语”、“文”融合体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应包括听、说、读、写、思等五个方面,换而言之,就是应注重语言、语用、文化、文学、思想等素养培养,教师教学行为应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

文言文已成为现行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的重要素材。文言词语,则是文本与学生学习的桥梁,但文言文成文久远,学生难以习得其法。

如何达成,教学中不妨尝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三重境界。

一、语法:认知规律,自主理解

文言词语,是表意体系,形象相连、音义相生,采取特定的语法结构而组句成篇。这样,使得我们在文言词语教学,有章可循,教学中做到了“授之于渔”,学习者自然会在阅读积累中学会自主理解。

1.以音解词:文言文的最小语法结构,以单音节词为主,而在理解词语意思时,我们习惯上翻译成双音节词。这样,在学生初学文言文时,教学中可采取词前词后添加法,如《童趣》里的“必细察其纹理”中的“细”可译成“仔细”,“驱之别院”中的“驱”可译为“驱赶”。如此,既符合学生初学时的认知规律,而且简单可行。

但是我们也要提醒学生一个单音节词可以组成多个双音节词,也可能出现多音词,翻译完后连词成句,根据句子语境来判断是否通顺为基本准则,通则正确,反之再推敲。这样反复训练学生自会自主理解浅显的文言文。

2.以法析词:一种语言,连词成句都是依据约定成俗的习惯和特定的语法结构而成。为此,文言词语的理解,可以探寻基本的语法结构、使用习惯与规律,使得学生有章可循。

据性辩词 同一词语,词义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其在句中充当成分也不同。这样,我们可以据文言词语的语法意义去理解词意。像常见多义词“之”,多为动词、代词、助词三类,其中作为动词时多解释为“去、到、往”,如“吾欲之南海”、“辍耕之垄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皆为此意,从句子的角度来看它充当谓语。以此类推解读“之”关于代词、助词的用法,在学习渐进过程中,学生养成定性的思维方式,自会突破关于“之”类似虚词用法这一难点。

借句理词 文言文,因以单音节为主,较之现在词汇单一,词类活用现象成了文言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因此,教学中再学生直译句子整体把握句意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常见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并且在文本解读、练习过程中归纳常见规律。比如《小石潭记》中的“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西南”译为“向西南”、“斗”译为“像北斗星一样”、“蛇”译为“像蛇一样”,它们都是用在动词的前面,从句子角度来看都充当的是状语,我们便可点拨学生归纳出方位名词的翻译法:“向+方位词”,其他的可译为“像…一样”,其用法均为名词作状语。

用件释词 文言文,有些词语由于时代的变迁,词义与我们现实生活迥然不同,可是在一些成语中依旧沿用。为此,教学时可旁征博引,用学生熟悉的成语来印证其意义。像《夸父逐日》中的“未至,道渴而死”,理解“渴”时,适时“用件”,也就是援引“望梅止渴”诸如此类的历史典故 ,学生会在故事中定格“口渴”的意思,而且可从曹操的智慧中提升情商。同时可激发学生的学情,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归类识词 即考虑词语的文化背景,依类而整理,诸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制度文化、器皿文化、礼仪文化等。比如“酒杯”,初中文言文中有“白”、“杯”、“樽”、“觥”、“鼎”等说法,教学前后关联,学生自然养成积累类似词语词义,避免因远离古代文化生活,使得词义理解上产生偏差。

二、语用:文本勾联,感悟理解

文言文词语,不是静态化的,往往是动态化的,在不同文本、语境中呈现或同或异的义项。因此,文言词语,可采取课内外文本勾联,以此加深学生的感悟理解。

同文关照 也就是同一文本内的关联。像《出师表》中“以”,有如下句子:“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两句中的“以”字均为连词,一表目的,一表结果,在对比讲解中引导归类,便于学生理解。

异文勾联 也就是不同文本间的关联。如“绝”,在《口技》中“群响毕绝”意为“消失”,而在《三峡》中“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也为此意,这样教学时可联系助读理解,在反复勾联中巩固。

语境联想 即联系文本内容和生活情境。如“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一句,简单的八个字,描写对象却多样化的,有水、有山、有树、有草,更有作者的感悟。感悟是显而易见的,而山水、草树从文本描写的主体是山水,山中常有花草树木之属。这样的语境之下,点拨学生联系生活现实、文本写作对象。学生很容易想到清的对象是水、荣的对象是树、峻的对象是山、茂的对象是草。如此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理解会自然而成。

三、语言:文化密码,延伸理解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选入课本文言文文本,皆是当时社会向上精神文化的再现,是德行高尚的优秀人物精神文化的外显。

因此,我们要在整体理解文言词语意思基础上,品味其语言的诗性、哲思、韵味,读懂其背后的文化意象,解读其文化密码,以此实现文言文独特的艺术价值、思想魅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人文修养、家国情怀、社会责任。

解读行文词,滋生写作素养 文言文的艺术性,常以关键词语串联文章的行文思路,表现作者架构文本的艺术力。

比如《曹刿论战》一文首段用“何以战”为线,引发了曹刿和鲁庄公战前的对话,鲁庄公在曹刿追问下层层思索:“以分人”、“必以信”、“必以情”。这样,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以”字牵动全文,两个人物形象境界高下在对比中清晰可见。为之,教学时可以在理解四个“以”的对象:战―人―信―情,引导学生在论述问题时合理分解不同角度,增强文章论证力度。再有《醉翁亭记》中的“也”字,每一个“也”字便是一段叙事,亦或是写景、抒情的分界,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意脉。

品读文化味,滋养人文情怀 古语云:文以载道,文如其人。品读经典文言文,实际上就是与优秀历史人物精神交流,滋养人文情怀、行为之范,达成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教学理念。

如《曹刿论战》一文,开篇“公将战,曹刿请见”,一“将”一“请”,便见曹刿的爱国情怀、高雅之行。面对质问:“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又坦然回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足见曹刿参与的决绝之情,远见卓识。后文鲁庄公关于“何以战”的想法、“鼓之”、“驰之”时机的选择,皆可读到其中之味。至于曹刿的情怀,从他关于战争凭借的最重要条件――“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即取信于民才是取胜之本,更是国之根本,便见一斑窥全豹。“战则请从”,更见其为国置个人安危不顾,大义凌然之气毅然立于天地之间。“未可”两次频现,更见其珍惜将士生命的意念。

如此品读核心文言词语,读懂曹刿之属情怀、精神境界,学生人文情怀、文本解读能力自会潜滋暗长,精神营养源泉会不尽。

篇6

【关键词】核心素养跨文化意识外语教学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但在以全球化、国际化、多元化和信息化为时代特征的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冲突更是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内容。费南姆与伯克纳对在英语留学的外国学生关于社会交往方面所遭遇的困难做了一项实验,实验数据说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与英国差异大,他们在社交往来方面遭受的困难也大,留学生在英国遭遇的最大困难在交友方面。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外国留学生由于和英国人接触少,不易获得在英国从事社交活动的技巧,文化方面的适应能力很难提高,因此产生文化休克现象。他们建议组织针对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文化训练。本文主要探讨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授文化知识,真正做到在真实有效的环境中进行语言教学,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一、 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思想的工具,每种语言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但据张伊娜研究发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课堂上,文化教学主要是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这种将中西文化的学习完全割裂的做法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对英语学习越感兴趣的学生越容易忽略母语文化的学习;二是能力很强的学生不能就母语文化的相关话题进行顺畅的英语表达。

笔者认为学习外语的重点是为了提高语言交际效能,而提高语言交际效能的前提是掌握已有知识间的联系及相应的文化知识。学习者通过比较目的语与母语以及目的语文化和本族文化的区别,不仅增强了对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认识,而且也认识了语言和文化的本质,了解了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的交际困难。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对人类不同文化间差异的理解和尊重,承认文化差异的价值,尊重差异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只有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才能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二、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跨文化教育是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是一个动态的教育过程,它是随着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国际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理念。课标五级标准中有关文化意识培养的12条细则大致涉及以下四个板块:道德与价值观,文化与内涵,社交礼仪与非语言交际。

(一) 道德与价值观

西方人崇尚个性自由,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善于表达自己,从不掩饰成功的喜悦。而中国文化崇尚中庸,不主张炫耀,尤其避免锋芒太露,招人嫉妒。在西方很多国家,在出席常规会议和讲座时都有提前到达会场的习惯,只是,西方人提前到_的目的是为了占据前排比较显眼的位置,并在纸牌上书写自己的姓名,折叠后作为桌签方便被提问。而在中国,很多时候,提前到的目的是为了抢个不显眼的位置,避开他人视线,方便开小差而已。

在西方国家,强调自己为自己负责,而不习惯过分关心他人,尤其是不能过问和干涉他人的私事。而在中国,判断一个人道德是否高尚常常通过他的奉献精神来衡量的。在中国,主动关心他人、热心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而在西方国家,一般人都不愿意接受陌生人的帮助,即使是善意的关心也会让人感到不自然。所以,在西方,你时不时地看到在公交车上有些老太太宁可站在座位旁,也不愿意接受你的让座,因为他们不愿意因为接受这种“照顾”而让自己显得老态龙钟,一无是处。

在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要少很多,而且一些汉学专家研究发现很多带有“女”字旁的汉字含有贬低女性的含义,如“妖,妓,奸,奴,妒,嫉,姘,,”等。虽然一直强调男女平等,而事实上,在中国,无论上学还是就业,男女很难真正平等,近日广州4位女学生在文塔下一起剃光头以抗议“性别分数线”。而在西方国家,女性却能享受很多尊重和保护妇女的传统习俗,如男女同行时,男士有义务保护同行的女士,马路上,男士通常走在外侧,而让女士走在相对安全的内侧;进出公共场所,男士会主动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餐桌前,主动为女士移开椅子,等女士站好位置后,在将椅子送回女士身后,请女士就座。

(二) 文化与内涵

中国受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多节日都是按照农历上的节令产生的,如春节(正月初一)、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等等。再比如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西方,由于受宗教和商业经济的影响,衍生出很多与宗教相关的节日,如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介绍的万圣节(Halloween)、圣诞节(Christmas)、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在节日的庆祝方式上中国人喜欢用大团圆的方式营造和表达欢乐之情,比如除夕的团圆饭,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感怀,无不营造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对于节日庆祝的同乐氛围。比如我们常说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普天同庆”“四海欢腾”等等,都强调在中国注重分享快乐、传递幸福这样一种庆祝理念。而在西方,人们则常常用一种个性张扬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西班牙的西红柿节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人们约用100多吨西红柿捏烂后作武器展开激战,使整个市中心变成了“西红柿的海洋”。一个小时以后,斗士们个个“弹尽粮绝”,“番茄大战”宣告结束。接着,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把所有能够利用的自来水龙头全部打开,一个小时后,整个广场和街道被打扫得干净如初。文化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学习外语时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这样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使交际顺利开展下去。

(三) 社交礼仪

在中西方宴请礼仪上存在很大差别,在中国,人们常常会准备一桌子的菜肴,然后很谦虚地说:“没什么好菜,随便吃点,千万不要客气。”用餐前,经常要主人三番五次邀请之后客人才能动筷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常常会主动将一些特色菜强塞给客人,经常是客人看着一碗堆积如山的菜肴,不知所措。英美国家通常的家宴是一张长桌子上摆着一大盘沙拉、一大盘烤鸡或烤肉、各种凉菜、一盘炒饭、一盘面包片以及甜食、水果、冷饮、酒类等。宾主围桌而坐,主人说一声“请”,每个人端起一个盘子,取食自己所喜欢的菜饭,吃完后随意添加,边吃边谈,无拘无束。主人通常用“Help yourself!”(请自便)邀请客人开始宴席。在英美国家,客人在用餐时一定会不停地夸赞主人的厨艺好,烹饪水平高,如Everything is so delicious等赞美的话,而主人也会欣然接受赞美。但在中国人们似乎还没有这个习惯,经常女主人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男主人在席间陪的不亦乐乎,只有等客人差不多吃完的时候,女主人才有片刻闲暇。在宴会结束时,西方人经常用“Bye-bye!”“See you later!”等简单与客人告别,而中国人则要一边说着客套话,一边将客人送出大门。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职务甚至收入等私人信息,而西方人则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们经常用“吃了吗?”来开始与他人的谈话,而这种打招呼的方式让西方人吃不消,他们常常会很疑惑对方是不是在邀请他们就餐,两种不同的文化会导致理解的误区。再比如中国人收到礼物后,由于担心他人说他贪心,所以都是将礼物放在一边,而西方人则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礼物打开并当面表扬一番。

(四) 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包括哪些内容似乎仍未最后划定,但胡文仲认为,非语言交际包括手势、姿势、体态、服饰、眼神、表情、体矩等。

肢体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一种有效补充,如果能正确理解他人的体态语对于我们顺利开展交际是很有帮助的。布罗斯纳安在研究了中西方在非语言交际方面的异同后注意到:“英语国家的男子借火抽烟时坐着不动,也许只是用手遮挡一下,以防火被风吹灭,中国人要站起来,就是难以站起来也绝不偷懒,还要用另一只手帮助对方帮自己点烟。”再如请求搭便车,在美国与英国是举起一只拇指,在某些南美国家是手背向车,伸出食指手势。而在中国,此类手势只表示“棒”的意思。伸出右手,竖起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把食指和拇指组成一个圈,表示“行吗?”“行。”一般用于征求对方意见,相当于“OK?”“OK!”

牛津英语9A Unit 2 Colours中详细介绍有关颜色和心情的相关知识,如中国人婚礼上穿着红色服装象征喜庆,而西方人则选择白色婚纱以示纯洁。“黄”与“紫”两种普通的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黄色代表皇亲国戚,象征着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如清代皇帝赐与有军功的臣子一件黄马褂,以示皇恩浩荡。而在西方,紫色则象征尊贵和王权,如to raise to the purple(升为红衣主教),to be born in the purple(生于帝王之家)等。

三、 结论

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在跨文化交际中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巧妙设计真实的语言环境,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语言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跨文化意识,逐步提升社会文化交际能力。课标对我国教学改革起着导航作用,是所有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基本依据,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笔者就如何利用现行教材有效培养我国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关注这个问题,使我国初中生的英语Z言水平出现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李明远,彭华清.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 2016(28).

篇7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职业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取得一定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满足高职院校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逐步向职业能力转变。职业能力指个体的态度、技能及所学知识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类化迁移,逐步整合形成具备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其要素主要包括:任职资格能力;职业素质能力;职业管理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个体的择业方向,还客观表明个体在该职业中的成功可能性。1下文针对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试作探究。

一、高职院校培养职业能力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还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相较于普通院校,高职院校教育着重于培养管理、制造及生产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有助于学生以自身职业能力为优势,具备适度的职业流动性,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学生仅掌握单一的职业技能,无法从事该专业的其他岗位,即不具备岗位迁移能力,不仅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要求,还难以发挥其真正的职业能力。2因此,要求广大高职语文教师,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助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

同时,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能逐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学双方共同成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语文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将教学任务与专业特色相融合,便于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保留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3

二、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发现,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均为理科院校。4受就业压力及院校性质的影响,大部分高职院校,过于重视提高学生的就I率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同时,相较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办学水平及学历均存在明显差距。为了弥补“先天性”差距,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逐步形成一种“意识”,即学好专业课程,巩固专业技能,有助于毕业后更好就业,现有的语文知识水平能满足日常交际。造成教学双方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特别是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力度不足,不仅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质量,还阻碍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以就业为主,以服务为辅,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从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学位学历偏低,博士及硕士学位的教师数量无法满足教育部的要求。5语文是语言及文学文化的简称,属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语文教师的知识面、灵活度及文化底蕴的要求更为严格。6受高职院校对于语文教学重视程度不足、投入不足的影响,高职语文教师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工作积极性,无法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效率,不利于深化教学改革。

(三)信息化水平薄弱,教学效率低下

我国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差,缺乏学习兴趣及主动性。语文教学,文学性强,知识复杂,教学难度大。7同时,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以注入式教学方法为辅,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信息化水平薄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无法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

(四)教学材料过于混乱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不符合高职院校的专业需求,甚至,少部分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与专业需求大相径庭,与专业内容无法产生情感共鸣,使用过于混乱。8同时,市场上,语文教材种类繁多,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及专业特色的教学材料太少,大多数语文教学材料与高中语文教学材料类似,过于重视知识点练习,针对性不强,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学习。

三、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3.1以职业能力为切入点,拓展教学内容

结合相关资料发现,我国高职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高职语文,指以学生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利用教师引导辅助,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在岗位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相较于普通高校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历偏低。为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求广大高职语文教师,以职业能力为切入点,拓展教学内容,将职业技术与语文知识相融合,便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解决更多问题,有利于教学双方共同成长,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教学主体,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教学内容量少,学生过于被动,易造成学生的语文学习过于枯燥乏味,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求广大高职语文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切入点,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逐步成为语文教学的“小主人”。同时,要求高职院校,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创办校内文学刊物、举系列文学讲座及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及文学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我国高职语文的教材内容,道德性强,思想性强,均出自著名思想家及文学家。因此,要求相关教师,在高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材料内事件及人物,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主观认识,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健全学生的基本人格,助推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及思想品质,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强化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

为了坚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学原则,要求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例如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熟悉教学规范、知识点理解透彻、知识面渊博及文化底蕴强等,将语文知识的工具性与教学方法相融合,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水平,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五)加快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

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点及记忆能力的考核,同时,为了提高考核的通过率,教师要求学生一味背诵长篇知识点,无法提高学生的自身文学素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职业能力的人才要求。因此,要求高职院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转变传统理念,加快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以职业能力为考核标准,优化考核模式,丰富考核方法,提高考核效率,逐步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考核评估体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多,高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逐步成熟。然而,从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来看,受传统因素影响较为严重,仍处于粗放型阶段,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信息化水平薄弱,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材料过于混乱,不仅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还可能埋下其他隐患,造成学生流失。因此,要求广大高职语文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转变传统理念,加大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步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同时,不断增强自身教学水平,积极引进科学的教学理念,与现有的教学方法相融合,为推进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注释】

1胡晓蓓:《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科技展望》,2016年第1期,第277~279页。

2张莉:《分析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第9~10页

3张娟:《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第122~123页。

4陆琦:《职业能力需求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思考》,《企业导报》,2016年第16期,第135页。

5韩秋:《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教育与职业》,2015年第5期,第153~154页。

6李金平:《基于职业汉语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技术与教育》,2015年第1期,第41~44页。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21世纪是知识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社会。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给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理念,已经和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素质教育成了时代教育的核心。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科目。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改变传统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语文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讲,素质教育不是口号,而是要在真正的教学活动中实施。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该通过怎样的改革和创新,促进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和发展呢?

一、当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理念实施存在的问题

相比较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而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只有区区二十几年。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的理念和内容,为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那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往往是将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而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技能和能力的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灌输和传授依然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以语文学科的学习为例,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小学生缺乏“说”的能力,为何?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不是考核的内容,所以教师不够重视。这就导致绝大部分的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尤其是对于乡镇地区的学校,很多小学生尚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敢问,这是素质教育么?学生的“素质”,都体现在什么地方?

(二)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形式化严重

中国本就是一个形式化严重的社会。各种形式主义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而在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呼声已经持续了许多年,但教学的效果依然不明显。为啥?因为素质教育理念本就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是依然采用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而国家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依然是应试教育。但为何还把“素质教育”炒得如此的风生水起?因为形式主义。正是因为这种形式主义的影响,使得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呈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教师的课堂教学依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革和创新。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对策

针对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21世纪,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应试型人才,而是能力多元化的人才。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创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优化教学内容,突出主体地位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改变过去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落实和践行新课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的内容应当充分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突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如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提升等等。

(二)立足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立足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激活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此外,远程教育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等,都将成为教师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工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创新教学评价,落实素质教育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积极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有利于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针对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形式化严重的现象,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认真思考自己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素质教育理念得到真正的落实,彻底改变传统形式化严重的素质教育模式。

(四)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核心素养

当今社会,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何为核心素养?通俗易懂地讲,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所应当具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是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语文教师要想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必须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职业竞争力以及关键能力的提升。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等,都是提升其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和当今社会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严重不符。而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实现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问题提得都很好。不过,我以为对核心素养不必这么神秘。它的确是个新概念,其具体内容却不是现在才存在的,它一直存活在学生的心理结构和行为中,一直存活在课程教学中。最近参加“像斯霞老师那样教语文”研讨会,怀念斯老师去世10周年,又一次阅读《斯霞文集》,重温斯老师的故事,突然发现所谓核心素养,原来就在斯霞的童心母爱中,在她的语文教育中。

斯老师告诉了我们何为核心素养,又如何落实。其实,斯老师就是关注、研究和培育、发展核心素养的典范。从《斯霞文集》中去寻找、发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吧。

斯老师告诉我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不是教语文,而是教儿童学语文。教语文,往往只有语文书,只有语文教学,只有语文作业,可恰恰没有儿童。教儿童学语文,是儿童自主学语文,语文成了儿童自己的语文;语文不只是老师教的,而是儿童自己学的,准确地说是教师教儿童学的。当斯老师讲雷锋故事时,无意中说了句:“可惜雷锋叔叔死得太早了。”马上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不能讲‘死’,而是‘牺牲’。”斯老师问为什么,这位学生说:“因为雷锋叔叔是为人民利益而献出生命的,他牺牲了。”斯老师马上承认了用词错了,词语里有爱有恨,有感情有温度,鼓励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在这里,知识、能力、态度不就整合在一起了吗?核心素养不是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体现吗?

篇10

深受新时代教育课程改革潮流的驱动,新型的教育方案与模式使得高等院校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面临着当下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诸多弊端颇有显露,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刻不容缓,究竟如何有效摸索出高等院校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才可以使未来教育教学实现综合性方向发展,本文就这些方向提出见解,希望对语文教学有所增益。

【关键词】

高校新课改;语文教育;弊端剖析;模式探索

所有高校都开设有语文教学这一教育课程,语文教学涉及面广,注重素质性教育,也是一项极具[1]陶冶性、情感性的学科,对于大大提高学生语文教学素养与综合素质很有成效,但是当下存在着不少偏离语文教学的问题,只有真正的直面这些弊病,探析出高等院校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革新举措,才能够逐步加大高校重视语文教学的意识,最终受益的将会是广大的学生群体。

一、高校语文教育改革核心理念与重要性

一言以蔽之,新课程改革其核心理念就是人本思想与生活回归。如此看来,教育活动中首要的便是将教育教学中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回归到学生自身身上,注重将学生发展放在突出位置,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看待回归生活,则是冲破固有教学思路,打造出融合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于一体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理想状态,也是回归了教育改革的初衷。这两点直接由侧面方向显露出新课改追求的目标与整体方向。对于语文的教育改革来说,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解放学生思想,带动学生,使得学生明确自己是作为课堂的主人,以此解放求知欲,进一步强化学生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语文教学就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必备前提,是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不可否认,只有掌握和接受语文各方面的知识,才可以为学好其他学科劈荆斩棘。一方面相关语文素养作为一个人素质和知识的体现,在众多竞争上是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了这是在新形势下对于综合人才的渴求,毋庸讳言,[2]国民素质真正的提高以及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推动都离不开语文教育这一不二法宝。

二、浅谈语文教学中显露的矛头

第一,课堂语文教学[3]边缘化现状。不得不说,语文教学是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课程,有关知识的熟练是必须的要求,但是不少教育体制化弊端显现,以往的应试教育真正毁掉了学生学习的天性,整个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导,学生被灌输各种刻板学习思路,大多学生难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第二,严重忽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一直以来高校语文教育着重锻炼增长学生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忽略有关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大学的语文教育不应该是工具性教学,理应发挥人文的特性,逐步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第三,未能形成井然有序教学评价系统。本来评价课堂教学作为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检验语文教学的有力手段,可是在传统教育模式制约下,这样的评价方式存在很大弊病。

三、语文教学革新的策略探究

1.逐步推行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的交流、合作,实现良性互动。

要将教师当作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导师,而不是主导者,将这样的引领作用应用到学生的学习上,明显增进学习效果。新课改潮流下的语文教育模式便是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得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创造力。发挥学生对课堂的主体作用,有效配合老师授课,最后才能取得优良教学成果,遵照新课改的语文教学大纲实现教学目标。师生良好的互动性教学也潜移默化的深入课堂,老师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主动带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去,在众多的课堂与课外学习中增长见闻,质疑解疑,限时写作等,激发许多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主体性发展与提高,切实从实际出发,针对性作出教学设计,牢牢把握住教与学时的突破口,真正对话,去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根源与解决方案。

2.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的作用。

高效的语文教育一定程度上看作是人文素养的教育,浅显看来人文素养教育中涵盖了思想道德教育这一中心环节。大而化之,便是对学生思想品格方面谆谆教诲,人文素质教育可以说完善的体现出了语文教学的形式,因此,高校的语文教学必须是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使学生具备很好的读书意识,不断地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尤其是在讲解课堂时融入人文化的素质教育内容,足够为学生们营造出愉悦与轻松学习的氛围。

3.探索研究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

某种程度上将教学评价视为高等院校的语文教学工作检验的重要部分毫不为过,无论评价成功与否,都得明晰这同语文教学改革完成与否有着紧密关联。所以,必须加强在教学评价有关环节的探索与研讨,找到切实可行之路。首要的便是调整当初高校语文考试的初衷,寻根究源,找到这种应试教育的根源,能够在充分考察众多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下,重拾对学生综合素养能力考查的信心,真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实现考核的全面性、科学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转变旧有的考试方式,站在已有的高校学分制考核形式上,[4]大力的推行结构化方向考试,系统的划分出语文的考试学分与丰富的课外知识积累学分,以便于更好提高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伴随着新课改的节奏加快,高校也积极的落实着新课改的相关内容,在诸多方面都开展了探索性活动,也找寻到一些有效的方案。高等院校的语文教学有了新课标改革下的引领,进行一系列探索实践,老师与学生不同群体都背负着重要责任,紧随新课改的深入,未来不久高校的语文教学课堂定会呈现出别样的活力。

作者:吕鹤 单位:辽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柴忠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校语文作业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3(16).

[2]何妤.当前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究[J].语文学刊,2013(6).

[3]杨吴昊茜,刘唐宇.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