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

篇1

关键词:林业资源;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

病虫害是阻碍林业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经济与技术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当发现森林中有病虫害现象出现时间,一定要及时对其进行治理,有效防止病虫害进一步蔓延对森林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将病虫害对森林的影响降到最低,真正发挥林业产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病虫害防治工作是现阶段林业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运用先进的技术是解决病虫害的有效手段。

1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我国不断在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改革与优化,但在实际运行过程还是存在诸多问题,该项工作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与意义。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认识重视程度不够、防治水平较低等都是其中重要原因。下面我们对其进行仔细分析。

1.1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林业建设起步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导致多数林业建设没有对科学技术与设备进行充分运用,病虫害发生时也不能传统的技术不能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质量。林业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充分的认识,没有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是导致病虫害没能得到有效治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当有病虫害发生时,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及方法对其进行治理,防止其危害面积进一步扩大,这对林业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2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缺少相关的工作经验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信息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的技术已经不能符合时展与需要,对病虫害防治工作没有帮助。林业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利用,结合实际情况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治理。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管理人员多数以林农为主,这部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在实际进行病虫害管理管理工作时主要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这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林业资源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技术性,这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水平与丰富的工作经验。病虫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辨别。现阶段相关人员主要在经验方面有所欠缺,这种现象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林业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1.3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

防治技术水平较低是影响病虫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在林业工程建设方面缺少一定的研究,导致相关技术水平不高,这是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的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根据长期的实践对防治工作进行总结,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水平进行有效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2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探究

现阶段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各种问题,不仅对林业资源自身发展有不利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因此在实际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应及时对有效手段以及方法进行利用,增加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林业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有效提高。

2.1正确认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要想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林木的健康正常生长,首先就要转变林业管理理念,使所有的林业管理单位都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加强对病虫害发生的关注力度,积极做好防治工作。尤其是在一些种植面积较大的林业生产地,病虫害发生的几率更高,且种类和数量都相对更多,更应该给与高度重视和关注,对于潜在的病虫害因素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

2.2积极采用无公害技术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

目前受气候环境的变化影响,林业中发生病虫害的次数逐渐增多,对树木的破坏性也越来越大。但是若单纯的采用药物治理,也会对树木的正常生长产生一定影响。为此,笔者在此积极倡导采用无公害技术来度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2.1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林业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病率,促进林业生产。很多病虫害之所以对林业生产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与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不到位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做好育苗,造林,抚育管理,封山育林等工作,更好地确保林业生产正常进行。在育苗的过程中要适当的选择比较合适的苗圃,避免一些比较低湿的地方,减少苗枯病的产生。同时在进行育苗的过程中需要对苗圃进行轮流作业,避免一些虫害的产生,及时对苗圃进行翻土施肥等工作,确保育苗顺利进行,尽量减少虫害产生的可能性,更好地保障林业生产。在抚育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施肥和除草工作,同时还需要及时修剪枝叶,及时修剪一些患病的枝叶,防治虫害的蔓延,保障抚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封山育林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保障植被的恢复,保障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2.2.2利用生物防治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病虫害主要是利用生物来消灭病虫害的一种病虫害防治方法。生物防治病虫害对于林业生产的作用十分显著,不仅仅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同时还可降低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成本。生物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利用昆虫天敌防治病虫害。昆虫天敌防治病虫害是比较常见的方法,可以在森林中引进一些天敌昆虫,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不仅仅可以减少林业病虫害同时还可以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林业生产正常进行。二是利用一些益鸟防治。森林中的一些鸟类以害虫为主食,因此可以借助鸟类防治病虫害,啄木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病虫害的益鸟,除此之外还有灰喜鹊,山雀等,可以通过建立鸟巢等方式引进益鸟帮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三是利用微生物防治。一些微生物也可以用来防治病虫害,比如细菌,病毒等,白僵菌可以防治马尾松毛虫等等,利用微生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林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当前的林业生产过程中,有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问题还依然存在,还需要我们在生产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只有全面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病虫害对林业造成的危害,而只有提高治理病虫害的技术水平,才能使减少危害,降低损失。

作者:耿立民 单位:苇河林业局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原因分析;防治方法

1 我国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1 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较多并且损失严重 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多样,给我国森林植物等造成了严重的损坏。我国有的省份在短短十几年间病虫害的数量就从25种增加到了40种,其中有从外地传入的,也有当地发生的。在病虫害发生面积上,每年因为病虫害导致的木材减少面积有几十万平方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

1.2 顽固难治,易暴发 很多病虫害在经过治理之后就不再暴发,但是有少数的病虫害会多次重复出现,这就给病虫害的治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比如说松毛虫以及天幕毛虫等病虫害在其发生的早期就表现得非常顽固,并且大多数都会出现暴发现象而很难得以根治。

2 造成林业病虫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2.1 从人工造林角度分析病虫害频发原因

2.1.1 在人工造林过程中缺乏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首先表现在人工造林大都是使用单一树种,即用单一树种甚至是单一的系号营造出纯林,这样就会因为人工造林的植物群落的物种结构等较为简单而导致生物多样性较低,从而造成人工造林的系统较为脆弱而降低其抗御病虫害的能力。比如在我国人工造林的重大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因为树种组成过于单一以及配置不够合理,树种检疫和监测工作不够完善,最终导致病虫害如黄斑星天牛等在三北防护林涉及到的几百个县大范围地蔓延,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1.2 在引进树种上没有充分考虑病虫害问题 如果引进的树种并不适宜在植入地区生存,就容易出现病虫害问题。比如我国辽宁省在20世纪50年代就从引入了樟子松来进行固沙造林工程,以期起到很好的防止风沙的作用。但是从9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病虫害现象,其主要诱因就是气温较高以及水分失衡,从而导致病虫害蔓延,森林开始衰退。

2.1.3 在造林过程中缺少管理 我国已经开始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在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实施对天然林的保护。但是因为很多地方对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政策以及技术规定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具体执行上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很多地方已经全面地放弃了对于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导致森林卫生健康状况恶化,容易出现病虫害暴发。

2.1.4 林业政策与森林防治之间存在矛盾 从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来看,野兔以及沙鼠等都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对象,对这些生物等执行非常严格的禁猎措施。但是随着对这些野生生物的保护力度加大也导致其密度急剧增加,而且野兔以及沙鼠等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此种林业政策与野生动物保护政策之间存在的矛盾导致了我国病虫害防治工作难上加难。

2.2 从内检工作分析病虫害频发原因 (1)林业检疫工作不够充分。因为现在许多地方在林业检疫上缺乏有关法律知识或者受到利益驱使,造成了相当数量的森林植被逃避了该有的检疫。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有数百万株从外地运到新疆的林种等没有进行检疫,这就导致这些没有进行检疫的林木把许多病虫害带到了新疆。(2)检疫站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以及城市绿化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造林,这样对于树种的种类以及数量和批次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相应地提高了病虫害的传播几率。但是因为我国目前建设完成的树种检疫站数量较少并且在布局上不够合理,所以很难满足实际需要。(3)由于人们在开展社会活动时没有周全的考虑,使一些社会活动忽视了对生态园林保护,从而把大量原始园林被纳入到开采和使用的范围,无法杜绝的砍伐天然林的现象加剧了林业的病虫害危机,天然林的生态系统也在其长期超负荷采伐的情况下被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然林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不仅破坏了林分原始结构、森林生物多样性,还影响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态环境,从而加剧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是病虫害频繁的原因之一。(4)化学农药使用不科学、不规范。农药作为控制病虫危害的“功臣”,可以说是对付林业病虫灾害的首选。另外,防治手段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客观要求无法适应,使得施药机械的落后很难使防治效果达到理想,特别是与林业特点相符合的防治药剂和药械十分缺乏,有些地区还使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再加上制造工艺和技术性能都比较落后,不仅雾化质量差、雾滴大,防治效

率低。

3 林木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方法

3.1 要抓好监测,提高预警 病虫害测报网建设应不断完善,根据地区内不同的生态类型、不同植被、病虫发生区域差异以及小气候不同的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划分片区的形式建立并完善测报站,在适当的情况下合理增设测报点,使覆盖面能够达到90%以上。测报网的不断拓宽,还可以促进病虫预报工作的网络化,在传递速度上得到提高,从而使得病虫防治的及时性得到保证。

3.2 提高应急防治能力 在做好监测预警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地区的应急防治能力。“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病虫害防治所需坚持的,这就以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控制病害系统为基本要求。依据现有的基础,进行林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扩大专业防治队伍、充实器械和物资装备,并把开展植保防治提到专业化的深度,尽量减少胡乱用农药的习惯,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农药利用率,还可以使农药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得到缓解,确保了安全、生态的治理过程。

3.3 搞好林业检疫工作 目前,我国在引进外来树种以及在不同省份之间进行树种交流过程中导致的重大病虫害呈高发态势,这就要求我国林业部门必须注重树种检疫工作,从而提升我国树种检疫水平,严格防止出现病虫害传播的现象。在已经出现了病虫害的地区要立即进行隔离,以避免出现病虫害的蔓延。尽快地建立起国家、省、市、县的四级监测网络,采用常年监测以及定期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来完善网络建设。通过完善地面监测与遥感监测来建立起病虫害监测预告体系,形成快速的反馈体系。

3.4 做好树种搭配,营造混交林 在我国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中,要积极地营造多样树种以及多形式的混交林,尤其是要大力栽种乡土树种,引进优良树种来做好树种搭配工作,不仅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同时还利于病虫害防治,混交林的比例不可以低于3成。在退耕还林过程中需要选用抗逆性较强的经济树种进行造林,实现灌木以及草木、经济植物的立体开发,实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3.5 合理规划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工作,并不是单纯拒绝所有的砍伐行为,而应该把经济林与生态林加以区分,并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开放一部分山林用以发展地方经济,并通过封山育林的形式对开发过度的山林进行保护。因此,应以各类的选育措施到位为前提,兼顾林木生长的需要和辽宁地区的经济条件来进行封山育林措施,从而增强现有的树种抗病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来说,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林业系统内的每个部门以及每个工作人员都要知晓病虫害发生的特点等,并且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实现病虫害的真正防治,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 韩卫东,林业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

篇3

1.1人工造林面积扩大。因为天然林资源越来越少,所以我国开始大面积人工造林林,目前,我国营林面积占总森林面积的35%,而且随着营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这一数据也会有所提高。尽管营林的优势突出,但是却带来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即增加了林业病虫害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工造林树种比较单一,通常都是单一结构的纯林,这使得森林生态系统异常的脆弱,对外界不良影响,没有过高的抵抗能力,一旦病虫害开始传播,在很多的时间内就会大肆蔓延,致使营林企业损失惨重,更重要的人工造林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也付之东流。

1.2天然林砍伐程度过高。林业产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工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益,过量的砍伐天然林,直接导致天然林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森林树种减少,林分结构大受影响,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当病虫害来袭时,森林已没有招架之力。

1.3外来物病虫害来袭。现阶段,国内外交流越来越深入,很多病虫害随着国家间的交流逐渐的传入我国,因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并没有碰到过类似的病虫害,以此没有抵抗能力,再加之,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止一种病虫害进入到森林生态系统中,外来病虫害因为还没有天敌,大所以森林系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病虫害。

1.4化学农药不科学的应用。森林资源发生病虫害之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农药灭虫杀菌,这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多农药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杀死了很多病虫害的天敌,另外,农药用量越大,病虫害就越容易出现抗药性,甚至发生变异,这对森林资源的侵害将更加的严重。除此之外,很多林工企业所采取的防止手段过于落后,无法满足预防病虫害的要求,不仅防治药剂没有及时的更新,防治机械也够先进,因此防治效率比较低,质量也不显著。

1.5没有主动预防。森林防治工作的重点一直以来都是火灾,因为火灾的损失程度非常大,尽管发生病虫害之后,国家也会出资进行救灾,但是相比较救灾而言,国家在森林病虫害预防方面,工作显然没有做到位。通常都是简单的进行预防,林工企业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或许会制定病虫害预防方案,但是因为资金都投入到火灾预防方面,因此很多病虫害预防措施并没有付诸实施。

2森林病虫害的预防举措

2.1重点对森林植物进行检疫以及监测。定期对森林植物进行检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森林病虫害,这是国内外最常应用的一种对策。如果森林发生了病虫害,工作人员疫区封锁,化为检疫地区,对种籽,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确保营造健康森林,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要用科学的方法,侦察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并及时通报.快速掌握病虫发生情况,避免错过防治的有利时机。

2.2因地制宜的搞好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应适地适树地通过各种选育措施,选择抗病虫力强的树种,同时应进行必要混交,这样能完善生物群落,增加天敌数量,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达到控制病虫的目的,封山育林是减少人,畜对森林植被破坏的重要手段。

2.3加强育苗消毒处理。在苗圃建设中,由于种籽及土壤中潜存有一定的病源和害虫,在育苗过程中应对种籽和土壤进行消毒,才能确保出苗率,必要时还需进行轮作。

2.4保护害虫天敌。在森林中生存着很多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等有益生物,它们对抑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这些有益生物。

2.5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中国已经加入WTO,国际间的流动交往势必增加,一些外来的重大病虫害传人爆发的危险性也将可能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加强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技术水平,以杜绝或减少危险性病虫传人我国,同时也要注意国内地区间的植物检疫工作,以防有害病虫蔓延扩展。

2.6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针对林业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福美砷,杀虫脒,除草醚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仿生农药(灭幼脲),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植物性农药(苦楝素,茴蒿素,烟碱等),矿物性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矿物油乳剂等),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

2.7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100万亩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一是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各级政府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人当地防灾减灾计划,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特别是市县两级财政,应加大投入。

3结束语

篇4

关键词:林业生产;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80

1 从营林技术方面进行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温度、湿度、光照、传播渠道、寄宿环境、越冬环境等,这些因素中如果有些因素不适合病虫害的发生,就能大大减少其危害程度,为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2 生物防治措施的应用

森林本身是个生态系统,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防治害虫是比较理想的措施,既环保,又能避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来达到调节害虫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害虫天敌来达到防治效果。

2.1 用天敌昆虫防治病虫害

林业病虫害中有许多害虫都有天敌,这些天敌以害虫为食或者利用害虫进行生长繁殖,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天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2.2 利用微生物来治虫

利用微生物来防治虫害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些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立克次体等达到防虫目的,相对来讲微生物治虫,多数具有高度致病,效果理想,另外对于环境因子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活性持久,对于生态环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利于生态平衡,对人、畜、植物都比较安全,在自然的条件下,在害虫间可以引起病毒流行,有效控制虫害的种群数量。微生物治虫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等应用,在生产实践中,防治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2.3 鸟类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鸟类以虫类为食,可以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具有经济、环保、持效性的特点,在林业生产中以鸟治虫是一种传统方法,但鸟类治虫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在害虫种群密度不大时,鸟类治虫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现代造林多树种单一,混交林相对较少,鸟类的筑巢受限,种群数量增加较慢,所以难以应对大面积的虫害数量。另外现代林业采用化学药剂防虫也对鸟类产生一定的危害,导致鸟类数量减少,不利防虫。

3 物理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也是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常用的方法,相对操作简单,没有环境污染,效果也比较直接,但是作用面较小,如果害虫数量较大,则见效较慢。

3.1 人工捕杀法

对于一些个体较大的昆虫,可以采用人工捕杀,成本较低,见效也较快,比如对于银杏大蚕蛾与松毛虫的幼虫与茧的人工捕杀,栗山天牛灯诱捕捉;青杨天牛的人工剪除虫瘿等都有很好的防控效果。

3.2 隔离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病虫害的发生地与被保护地之间建立隔离带,隔离带要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隔防带间无寄主,达到阻止和限制害虫传播、扩散、蔓延的目的,从而达到对病虫害的防控。

3.3 诱杀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或对一些激素具有趋集性,采用信息素喷洒或布置诱光灯进行集中捕杀。这种方法具有专一性、无公害、保护天敌等优点,是林业生产及农业生产中常采用的一种防治虫害的手段,比如用性信息素诱集舞毒蛾、杨树透翅蛾、小蠹虫等,效果十分不错。

4 化学方法

篇5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专业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092-2

当前,农作物病虫害已成为我市粮食增产的限制因素,而构建新型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能力,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植保防灾减灾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同时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减轻高毒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我们植保工作今后的一项重点任务和发展方向。

1 基本情况

吉林市常年种植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面积近950万亩,果树、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近158万亩,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有317种之多,危害严重的有30余种;农田杂草204种,常见的有30余种;农田害鼠17种,优势鼠种为6个。年均农作物各类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达到了1015万亩次,防治面积达2293万亩次。同时,灾变规律也有明显的变化,突发性、暴发性、流行性病虫害发生面广、危害严重,新发现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一些次要病虫害已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常发性病虫害居高不下,危险性病虫发展速度加快,农田鼠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发周期。恶性杂草、抗性杂草以及阶段性干旱等因素造成的草荒现象也很严重,这些农业有害生物的频繁发生,对我市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而农民千家万户小规模的分散防治,无序用药或随意加大农药用量及次数,不仅农药利用率低,防治水平差,而且还增加很多生产成本;另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当前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幼、妇”人员,劳动强度日益突出,为此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意义十分重大。这就要求植保工作者要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引导、扶持与管理,推进基层植保服务组织和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治专业队伍建设,逐步建成以县级植保站为指导,以乡镇农技站和农药经营组织为主体,以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治专业队为带动的农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我市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水平。

2 专业化防治现状

在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市现有各类专业防治组织174个,其中注册组织123个,防治队员1560人,防治面积近30万亩次,占全市防治面积的1.4%。从现状看,我市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才刚刚起步,需要做大量的引导、扶持和管理工作,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专业化防治组织及队伍。目前,我市专业化防治组织有以下几种形式:

2.1 植保专业化防治协会型

这是我市开展专业化防治的主要形式。其工作方式是,植保技术人员下基层开展病虫害调查及时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预测预报,并指导农民进行统防统治。植保专业协会由县植保站、乡镇农业站、机械防治人员组成,由协会指导专业队,实行三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将机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实行植保技术人员、专业防治队、机械防治人员分级负责,并明确三个层次的责、权,利,从而调动专业队员与农户的积极性。

2.2 植保专业化防治股份公司型

通过组建“植保专业化防治股份有限公司”形式,采取股份制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实行企业化管理。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农药定点销售和配送,把病虫害防治技术、专业人才、植保机械整合在一起,发挥综合优势。目前全市共成立注册股份公司型组织190家,对促进专业化防治发挥较大的引导推动作用。

2.3 农药经销专业化防治型

一些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药经销商为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生存空间,自发购置机动喷雾器,开展农药销售病虫害防治一条龙服务,收取农药费和用工费,带动农药经销,也促进自身发展。为提高农药经销商的专业素质,我们每年都开展农资营销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农资经销商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了开展专业化防治效果。

2.4 临时组建专业化防治型

许多农村出现了有几个人组成的病虫草害防治队伍,一般4-5人,最多的不超过5人,多为临时性的。一般拥有3-4台机动防治机械,属于带头人所有,实行自主管理、流动作业。经营方式为收取用工费和农药成本费,用工费一般在每亩3-4元,作业对象多为水稻病虫害、玉米化学除草等,每个队伍年防治面积在2000亩左右。但是由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防治效果较差,甚至出现药害等严重后果。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财政投入不足,防治经费短缺

近几年国家在农作物种植上,进行了良种补贴、大型机械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唯独没有病虫草害防治补贴,各级财政对病虫草害防治的投入很少,影响了防治队伍以及防治体系的建设。也由于投入不足,防治机械更新换代较慢,机动机械存有量仅450多台,而又多为前几年开展统防统治项目补助时购置的机械,时下设备严重老化,已经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3.2 技术力量不足,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我市植保技术人员有306人,平均每人每年要承担约3.6万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指导工作,很难满足防治要求,达到防治效果。有些上级行政机关借调技术人员现象较多、时间较长,人员流动性大,工作时常出现空挡。而具备本专业技术人员仅有282人,且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难以保证,技术宣传、田间指导明显跟不上,很多工作无法开展下去。除专职专业技术人员外,目前其他从事专业化防治队伍人员文化程度大多数是初中毕业在家多年务农的农民,年龄均在40岁以上,基本未接受过较正规系统的教育培训,仅凭多年的务农经验开展防治工作,很难满足科技含量很高的防治工作需要。

3.3 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主要表现是,服务方式不够规范,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收费标准五花八门,服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同时缺乏高效施药机械,药械维修人员也少得可怜,服务体系明显滞后发展需求。

4 今后发展思路

4.1 建立健全专业化防治体系

进一步加大推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的力度,积极探索专业化防治的新模式,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农民为主体,通过政府引导、植保部门支持、农民自主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形式,支持专业队伍发展壮大。同时加快制定出台各项管理章程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专业化防治体系,全面推进 “组织体系、责任体系、保障体系、培训体系、考核体系、淘汰体系”的建设。即组织体系建设以完善市、县(市、区)、乡镇三级专业化防治服务网络为主,提高基层防治队伍整体业务素质;责任体系建设应在主导产业中设立植保专家和专业化防治指导员,乡镇设立责任人员,并确保基层人员工资福利足额落实到位;培训体系,根据发展制订专业化防治人员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人员综合能力;考核体系,建立专业化防治人员考核机制,将工作量和工作业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服务对象的评价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淘汰体系,对不适应岗位需要的,服务对象不满意的人员进行及时通报或调整。

4.2 不断加大投入扶持力度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既要有科技支撑,又要有资金保障。一方面要保障植保测报经费,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使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另一方面应积极申请财政扶持资金,充分利用国家有关项目资金,改善植保机械,增加植保机械的拥有量,实行项目带动、行政推动、政策促动,不断发展壮大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4.3 加强专业队人才培养和培训

加强对专业化防治队人员的培训,植保部门要采取集中和分散培训的方式对每位专业机械防治人员进行综合培训,在上岗工作前对本区域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常发病虫害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时间、防治药剂、防治技术等进行培训,提高专业防治队伍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病虫害防治质量和效果。

4.4 进一步提高认识

篇6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对策1 林业病虫害在我国北方地区呈现出的特征

1.1 不确定性

林业病虫害难以解决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它的不确定性。病虫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在发生前很难预测。我国幅员辽阔,暴发现象常有发生,北方林业部门很难做到检测的全覆盖。

1.2 全面性

另外,导致我国北方林业病虫害的害虫种类有蝗虫、杨二尾小舟蛾、春尺镬、去南松毛虫等许多品种,每一种病虫的防治方法都有所不同,因此很难做到预防的全面性。

鉴于以上两点,北方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就很难避免。

1.3 地域广泛性

林业病虫害发生时,通常都不是局部的,一个县的病虫害影响面积就能达到十几万亩,又因为我国北方林业种植存在集中的特点,如果在林 内所种植的又是单一树种,那么病虫的传播速度将更加速度。由于多年来造林树种单一,北方气温逐渐升高,害虫越冬死亡率越来越低等因素,导致我国这些年发生病虫害的森林面积的逐 年上升,目前北方林业病虫害的防止工作还受到资金、人力和技术的限制,使防治难度进一步扩大。

1.4 物种进化速度快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杀虫药物不断研制成功,使以前很多危害大、难防治的病害虫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也因此为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埋下了隐患。所谓的隐患,就是指生物在不断的药物使用过程中,其适应力和抵抗力都会不断增强,抗药性越来越强,这将对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产生致命的冲击。

2 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的有效方法

2.1 对林业病虫害相关专业知识加强理解

森林资源是国家生态系统和环境中关键的一环,对我国的国计民生不可或缺。加强对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要从思想上到实际工作上都提起重视,了解这项工作的急迫性和艰巨性,迎难而上,因地制宜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量将病虫害造成的危害控制到最低的限度内。要认真贯彻《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促使北方林业资源发展。

2.2 监测和预防环节在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得到增强

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感染就对森林资源产生巨大的损失、基于这两个特征,对森林病虫害的动态检查很必要。病虫害的科学检查工作在各个地区应该得到重视,配合专人运用高科技的技术,以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北方林业病虫害为首要目标。当前,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省市县重点测报点的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手段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健全,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对发现有北方林业病虫害的地区进行跟踪治理,为断绝病虫害的损失扩大化,掐灭病虫害的传播之源。

2.3 为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引入和增大资金投入

任何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从相关数据统计来看,我国北方林业资源丰饶的地区大部分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基于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增加对地区的资金援助,多方位筹集资金运用到林业建设当中来,要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适当补助,逐渐加大对北方林业病虫害的资金投入力度,做到专款专用,将其用于病虫害的防治与治理中。建立效益跟踪检查和专项审计制度,严防随意挤占和挪用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

2.4 用不断提高的科技技术水平带动病虫害防治措施水平的提高

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选择适合地区发展的防治措施。首先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对现有的天然林加以保护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北方林业建设,把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阶段;其次,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化学农药,大力倡导使用微生物农药。再次,要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积极推广利用飞机防治食叶害虫技术和3WF-3S 喷雾喷粉机、6HZ-2020A 手压树干注射器、6HY-25 系列喷烟机等新药械及引诱剂、诱虫灯、遥感对防治病虫等监测技术,综合运用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治工作能力。

关键词:林业生态;病虫害;防治效果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森林管理与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林业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工作人员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高,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森林

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力度,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一、森林病虫害问题严重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病虫害问题严重会影响

森林苗木的正常生长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都无法逃避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苗木造成的巨大伤害。不同种类的病虫害会对苗木的不同部位造成影响。当病虫害在森林内蔓延时,会使大量的树木同时出现健康

问题,治理起来是非常麻烦的。我国森林丰富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问题,这是森林工作的主要困扰。

(二)病虫害问题严重会影响

森林生态环境和经济收益当病虫害开始在森林里蔓延时,区域范围内的苗木的形态都会被侵蚀,整体生态景观被破坏,生态运行系统也被破坏,使生态环境无法平衡。病虫害问题严重不仅会影响生态环

境,还会带来经济损失。森林中的林木具有经济价值,是森林的主要收入来源。病虫害毁坏林木,就会导致经济林木销量降低和经济收入降低。

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

(一)对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和治理方法缺乏正确认知

负责森林管理工作的有关人员对于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和治理方法缺乏正确的认知,这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森林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中40岁至60岁的比例很高,这

个年龄段的工作人员对于森林病虫害的认知水平不高。针对有关的病虫害的种类、危害与防治措施等专业的内容更是不甚清楚了解,加上组织学习与培训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导致大部分负责防治森林

病虫害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工作能力,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是非常不合格的。

(二)投入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技术资金不充足

由于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够重视,投入到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方面的技术和资金也是远远不足的,这导致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技术手段都是非常落后的,去除病虫害的效果也是不如人意的。

在我国使用最普遍的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方法是无针对性的广范围的喷洒多种有机农药。这种方法是最传统的,也是缺点最多的。另外,大范围的喷洒农药还可能会对不具抵抗性的某些树木产生危害。

(三)没有建立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体系

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所处于的阶段是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较落后,无论是细节方面的认知和技术,还是整体方面的防治措施体系。我国森林保护和管理部门的针对森林病虫害展开的工作主要是治理

方面的,而对于防范方面的措施则非常少。等到病虫害已经出现的时候才开始治理,就已经出现损失了。如果及时做好防范的话,可以避免一些病虫害的出现和损失。

三、采取措施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能力与效果

(一)提高负责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的知识与能力

提高森林病虫害防范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从意识和态度方面下手,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工作人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后期开展一系列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写入

具体的规章制度,形成一个需要严格执行的准则,从而增强其在工作人员心目中的地位。每个季度都要组织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工作人员对森林病虫害的认识。招聘具有新思想和专业能力的年轻工

作人员,为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注入活力。

(二)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科研工作的资金与技术投入

地区范围内负责森林管理与保护的部门应当通过向上级审批专项资金或其他方式来增加对森林病虫害科研工作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开展技术研究工作并购买先进的设备投入使用。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采

取的措施种类有很多,并不局限于投放有机农药,还包括喷洒生物农药、做好不同种类树木种植计划等。首先,在森林地区内种植树木时,可以考虑不同种类树木之间的影响关系,从而培育混交林来抵

抗病虫害。其次,要增加生物农药的喷洒量,降低有机农药的喷洒量。生物农药的副作用比有机农药低很多,这就需要通过技术研究发现有效的生物农药,然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三)依据森林病虫害产生原因建立积极的预防体制

良好的预防机制体系所采取的措施能够避免很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的森林病虫害问题,从而无需增加资金支出进行病虫害治理工作,也避免造成森林范围内的经济损失,所以建立积极且完善预防机制是

非常必要的。首先,在不同的季节开始之前,要明确哪些病虫害容易在该季节出现,之所以会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并针对这些原因做出具体的防范措施,破坏森林病虫害产生的环境。其次,要做好检测

监察工作,利用现代遥感技术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向,立即做出诊断是否为森林病虫害发生前兆。最后,人造林最好种植混交林,通过不同种类林木之间的关系来抵抗病虫害的危害,多种植抗虫

害能力强的树木。

(四)针对森林病虫害存在具体问题制定恰当治理方案

当森林病虫害主要伤害的是幼小的苗木时,这时最好不要用有机农药,因为有机农药可能会对小苗木的生长产生消极影响,要用生物农药来对抗那些病虫害。举例来说当苗木被国槐尺蠖伤害时,要用生

物药剂Bt乳剂来治理。当森林病虫害只是对某一范围内的某一种树木造成伤害时,坚决不能在范围内直接喷洒有机农药,因为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种类的树木。要选择对其他树木无影响的农药类型。

四、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利于为建设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做贡献。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果,需要提高负责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的知识与能力,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科研工作的

资金与技术投入,依据森林病虫害产生原因建立积极的预防体制,针对森林病虫害存在具体问题制定恰当治理方案。

参考文献:

[1]韩彦荣.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中国农业信息,2014.

[2]梁东武.增强森林病虫防治工作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现代园艺,2015.

篇8

关键词:营林工作;森林病虫害;生物技术;防治方法

前言

林业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资源,然而最近几年该资源却被病虫害干扰,产值明显变少,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每年因为此类灾害而导致的林业损失超过十亿元,而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干扰更是无法确定。其带来的负面意义明显大于别的灾害,导致资源品质急剧下降,目前已然成为了干扰林业永续发展的关键制约要素。所以在造林的时候,必须做好灾害防治活动。

1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

1.1 现阶段我国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持续上升

由于国家最近几年积极的营造人工林,尤其是大量的种植单一的种类,这就在无形之中使得林业病虫害存在区域不断增加。一直以来,我们国家种植的人工林的树木种类过于单一,此时就会导致生态体系过于脆弱,假如出现了有害物种的话,就会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引发严重的灾害,导致资源受损。除此之外,由于群众对自然林的破怀,导致其负载变高,使得目前的自然林总数以及品质等都变差,林业的总体环境恶化。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结构等都发生了明显的缩减,此类状态必然会使得病害以及虫灾问题变严重。

1.2 由于全球生态变差,导致我们国家的林业灾害加剧

温室效应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面临严重的沙化问题,而且旱灾等变得更加严重,这种现象同样会导致林业灾害变严重。因为整个世界的气候都不正常,导致林业的生长氛围变化,此时存在的暖冬问题导致林业病害的越冬基数变高,最终为病害以及虫害提供了适合的氛围。

1.3 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当前的法规条例不是很健全,加之基础建设工作开展不到位,都使得林业灾害的治理工作开展不到位。在具体的开展的时候,群众对于还在等灾害的预控工作开展的比较合理,相关机构可以认真处理,但是对于病害以及虫害等,在工作者的内心之中并没有生成正确的认知意识,导致林业损失加剧,由此类灾害导致的损失明显的超过别的灾害导致的损失。

1.4 当前的防治技术不先进

目前的防治技术不是很先进,这就导致了灾害的发生区域逐渐变宽,严重性逐渐加剧。目前广大群众已经意识到种植单一树种的危害性,开始营造混合林。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应对病虫害,将其从源头之处治理好。

1.5 没有做好检疫活动,导致灾害存在区域较广

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灾害防疫系统设置的还不是很到位,不能实现有效监管,不能确保苗木品质良好。最关键的是很多国外的灾害因为入关的时候检疫工作没有开展到位,导致其进入到国内之后迅速扩散,导致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

1.6 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不能很好地多方面结合其他防治方法使用

一旦出现病虫害以后,如果大规模运用农药的话,就会导致其天敌受损,持续下去就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加,无法实现防治的意义,效率不高,同时因为大范围的运用药品,还会导致生态变差,最终导致虫害变严重。

2 林业病虫害应对方法汇总

2.1 培育健康森林,从根本上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坚持从基础做起,完善营林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切实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大力营造混交林,必须彻底解决现阶段人工林树种单一、抵御森林病虫害能力低的问题。加大良种壮苗的培育力度,充分利用基因工程等先进的林木育种技术,确保造林苗木无病虫害隐患。加强林木抚育管理,实行集约经营,做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修枝抚育间伐等,不但可以增加林木的年成长量,还可以增强树势,保证其健康成长,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逐渐从有病治病、有虫治虫这种工作方法转变为未病防病、无病保健上来,从治标转为治本。

2.2 切实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为科学防治森林病虫害提供决策信息

建立完备的预测预报系统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措施。只有全面、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森林病虫害的基础信息,才能及时高效地开展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因此,在森防工作中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所负责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调查监测,准确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力求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各级部门要加大预测预报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手段的提高和规范制度的健全,尽可能做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务必定期监测情况,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率,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真正实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早发现,及时除治,做到治早、治小、治少。

2.3 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力度,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果

当前时期由于经济发展迅速,此时很多区域开始了经济交流活动,这个过程中就使得一些病虫害进入到其他的区域,导致大范围区域发生病虫害问题。所以为了避免负面现象发生,就要积极开展植物检疫活动,切实提升检疫能力,防止病虫害入侵。积极地开展好种苗产地相关的检疫工作,当检疫达标之后才可以开展造林活动。对于那些从外国引入的种苗,必须要对其开展隔离测试活动,一旦发现了病虫的话就要尽快处理。积极宣传《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不断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对检疫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更好地开展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2.4 加大科技森防,努力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所有的机构都应该结合目前防治活动的重点,积极寻找合作者,重点分析防治活动中的难点事项,真正的提升防治的能力,使用合理的防治措施,抛弃过去的不当的治理方法。

2.5 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重点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人与自然灾害做斗争、保障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千百年来,人们在防治各种森林病虫害的生产实践中,探索出大量好的经验和办法,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等,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在开展灾害防治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将保证林业生态平衡当成是发展的关键点,在具体防治的时候,要将生物措施当成重点措施。这主要是因为生物措施的使用,能够保护天敌,确保生态健康,保证利益的持续。

3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在开展造林管理以及灾害防治工作的时候,我们必须积极的使用各种科技,要有规划有程序的治理。在确保生态健康的前提之下,使用合理的应对方法,确保林业生产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各方的利益得以维护,实现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庆文,杜秀峰.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

[2]杨春瑜.浅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J].北京农业,2011(3).

篇9

1 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特点

1.1 普遍性

林业病虫害问题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北方气候相对干旱,季节性变化明显,使得北方林业病虫害的现象较为突出。北方林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病虫害问题,而且病虫害问题对北方林业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大。在我国北方地区,林业病虫害范围较大,对林业经济影响较大,病虫害持续性较强,种类相对固定,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

1.2 规律性

北方病虫害与地方气候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在不同的季节会出现不同的病虫害现象。而且通过对北方病虫害的研究可以发现规律性的基本特征,加强对病虫害现象的研究工作,可以找出规律性的抗病虫害方法,从而有效降低病虫害问题的危害。例如,在我国河北地区,近年来更新造林的速度与质量不断提高,相应的病虫害研究也取得了较快发展,通过有效的人工穴状整理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规模与传播速度。

1.3 规模性

我国北方地区的林业病虫害问题规模通常较大,但种类相对较为单一,在病虫害发生前往往有着明显特征,可以使用各种有效方式进行控制。特别是北方地区经过多年的林业生产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应对规模性病虫害方法,形成了完整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可以有效应对病虫害问题带来的损失。

2 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控制难度较大

我国北方地区林业面积较大,森林管理工作人员和资源相对有限,这就使得现有的技术装备还不能完全有效应对规模性的病虫害问题。由于北方地区病虫害分布的范围较大,因此,控制难度相对较高,仅凭有效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满足规模化开展病虫害控制工作的需求。要结合病虫害的分布规律,采用科学的措施进行防治。

2.2 缺乏有效的监控体系

北方地区的地域范围较广,林业资源分布的地域较广,山区条件也较为复杂。目前,还没能形成完善的林业病虫害监测体系,不能实现对林业数据的全面收集,因此,影响了北方地区林业资源病虫害的有效监测监控力度。而且我国北方地区林业病虫害爆发规模较大传播速度较快,这就使得北方病虫害的短时防控能力需要接受较大的考验。

2.3 防控技术手段落后

虽然北方地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林业病虫害防控经验,但在林业病虫害防控投入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不断更新先进的技术装备设施。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新增林业面积较大,林业防控的地域针对性较强,这就需要使用各种专业的防控设施,不断加强对新增林区的病虫害防控能力,注重发挥现有技术人员的普及教育和示范作用,全面构建有效的防控体系。

3 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体系

首先,建立明确的防控指挥体系,注重发挥各级林业部门、林业技术部门在病虫害防控方面的主体作用。其次,形成具体的防控制度,着力落实基层防控主体责任,基层农场要认真履行防控工作的职责。第三,全面加强相关数据的监测及收集工作,注重形成完善的数据监测和汇总上报的信息系统,注重根据数据信息进行疫情研判,从而提高预防北方林业病虫害问题的能力。例如,河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在全面整地造林的基础上,切实构建了完善的林业病防控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林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方案,注重在科学选苗、合理育苗、有效栽植的基础上全面加强林业管理,形成了林业行政责任追求制度,制定了林业质量管理办法等诸多文件。

3.2 提高科学防控工作水平

第一,加强农药的使用控制,注重科学的配置和使用。第二,加强必要的整地和种植管理,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有效落实好具体的防控措施,注重使用规范化的林业生产方式进行日常生产作业管理。第三,明确不同阶段的防控重点,采用针对性的防控技术进行具体防控,围绕北方干旱寒冷的气候情况,使用合理种植的方式加强林木资源的保护。例如,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十分注重提高林业种植和防病技术。在林业防病方面先后普及使用了合理密植、科学整地以及有效苗木运输处理的技术。注重在造林过程中不失水,使用容器苗造林和科学割灌等措施,同时注重使用防护沟以及浸根法科学护根。

篇10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病虫害防治;应用措施

1森林资源管理的现存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建筑工程都给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废气、废水对土壤、水体与空气都造成了污染。土壤及水资源的污染,严重破坏植被的生长环境,这影响着林业生态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另外,外来物种入侵,加重了病虫害对林业资源的危害,同时加大了对病虫害的治理难度。

2提升森林资源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水平的具体措施

2.1加强投入和队伍

政府应对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更大的资金支持,一些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药品、器材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为了提高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水平,必须给予充足的保障。另外林业部门还注重对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林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学习更加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和防治方法。

2.2加强防治基础环节

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要从基础环节注重对病虫害的防治。例如,在栽种树苗前,对栽种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土壤环境以及周边环境进行观察、检测,检查是否存在病虫害,检测土壤中是否含有致病菌孢子、林业害虫的虫卵等;只有确保栽种区域没有病虫害的发生,才能提高树苗的存活率。

2.3实施科学的化学防治

在林间巡视中,如果发现有病虫害的发生,工作人员应记录病虫害的种类,具体查验病虫害的发生规模,再根据调查结果,合理选用更具针对性的化学药剂。在有效灭杀致病菌和害虫的基础上,控制药剂的使用量。这样可以避免盲目用药令害虫产生抗体,降低化学药剂的实际功效。

2.4引入综合防治的应用

引入林业害虫的天敌,可以有效控制林业害虫的规模,同时也能构建更好的生态环境。根据害虫的习性,使用光、电、热、声、微波等诱杀装置,可以有效诱杀害虫,降低病虫害的传播能力,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