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知识产权;技术创新
一直以来,发达国家都很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就是在于知识和技术上的领先。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是一个依靠技术和知识产权竞争的时代。
一、微观分析
从微观层面讲,技术创新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活动,它的投入主要有科研人员、科研经费、信息和知识等,通过学习、交流、吸收、消化、生产等,产出新产品和新服务。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将R&D中产生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将显性知识权利化,最终转化为新产品和新服务,实现企业利润。创新资源在这一过程中由创造性的劳动而来,大量的知识产权也在这一过程中由知识产权制度而来,因此,技术创新是知识产权的重要来源。企业通过自身的研发活动,也可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产生知识产权,除此之外,收购、并购等也是获得知识产权的重要途径。
技术创新的产出不仅是知识产权,还有许多无形资产,如:人力资本、经验、技术诀窍、技能、创造力,智力资产等。
二、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协同分析
根据协同学的创始人赫尔曼・哈肯的观点,协同是系统内部的许多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或一些变量,促使各种要素结合起来自行发展。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两个系统,相互作用,形成变量,进而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这一过程是动态变化,其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两个系统作用的形式也会不一样,随着企业的发展,其主导因素也会随之改变。
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既相互促进也相互约束。系统内部不同要素问、不同子系统间以及不同系统间,通过斗争促进系统发展的都是竞争。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竞争是企业对资源和利益的争夺,这源于资源的有限性。资源的配置将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外部环境和知识产权对企业重要性的认识,在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的时代,企业并不重视知识产权,相应的知识产权的管理活动也不过,企业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扩大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方面,技术主要通过模仿获得。当技术创新没有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动力时,知识产权也不会得到重视,其资源配置也相对较少。在知识产权意识强烈的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都受到企业的重视。如果技术创新资金超出预算,两系统将在内部的资源配置上产生竞争,并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
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是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次,是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两者之间的相互需求产生的。在中国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后,企业不仅要注重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也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两者的协同发展,才会带来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促进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措施建议
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我过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认识还不够深刻,重视技术创新成果的鉴定,没有及时申请专利,忽视了其市场价值。我国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专利数量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重要指标,日本和美国的专利数量占到了世界的35%以上,我国只有1%左右。由此可见,专利数量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认识知识产权问题,促进技术创新,要做好以下几点。
1.更新观念,重视知识产权战略
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保护对维护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性,它已经不是单纯的法律概念,成为国家和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手段和工具,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部分。美国通过将知识产权提升到国家层面,修改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对创新成果的保护,专利数量大幅上升。企业通过专利申请,增加了模仿者的经济成本和法律风险。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成为美国保持技术进步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要制定适合国情的知识产权政策。从科技规划和项目的流程等方面,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提高技术的质量。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在清楚了解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识产权的基础上,确定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技术创新,才会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此前提下申请的专利,也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益,促进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2.打造核心技术,保护无形资产
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竞争优势的基础,国际上的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而我国一些企业甚至没有专利。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生存下去,企业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为企业创造持续利润,并不可被模范和替代。
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于技术及其成果转化率,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促成部分,无形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将远远超过有形资产。企业要在技术和信息交流中,保护好自己的核心技术,避免无形资产的流失,影响竞争力。在员工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使其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同时,不要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企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联动关系告诉我们,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将极大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林炳辉:知识产权制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知识产权,2001,(3)
篇2
内容摘要:本研究目的在运用资源基础和组织理论之观点,推导出研究假设,并建构知识管理程序之架构,用以分析台湾与大陆高科技产业的知识能量蕴育和整合之情形,进而探讨知识的整合与创新绩效对于核心竞争力之影响。运用多变量分析及透过台湾229家与大陆243家高科技厂商之调查问卷回收,本研究发现:知识能量、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的交叉作用对于核心竞争力大体上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知识能量 知识整合 创新绩效 核心竞争力
以往竞争战略的观点较强调外部竞争优势之建立与维系,仅强调知识的创造与移转过程,较少着眼于知识整合课题之探讨。本研究拟透过知识基础论之观点探讨知识能量、知识整合、创新绩效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经由实证研究,了解两岸高科技产业之组织知识管理程序与创新绩效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现况,以知晓企业之概况。
理论与假设
(一)知识能量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以组织学习的观点而言,知识能量的蕴育可以透过组织学习的过程,而最终目的不外乎提升核心竞争力。Peters and Waterman(1982)认为有透过组织内部学习的企业往往可凝聚知识能量,而在面对变动的环境时能透过有效知识学习能力之建构往往比未透过学习途径而凝聚知识力量的企业更具有较佳的创新绩效。Grant(1996)则认为专门知识共通的重要性,而此共通性则有赖于组织内学习能力之开展与共同愿景的凝聚才能形成;Lei et al.(1999)也强调核心竞争力主要是透过组织学习发展出来的知识能量所奠基而成,并且认为问题的解决与创见和吸收知识是影响公司开创成长机会的基础能力。吴思华(1998)也强调知识的流通对于组织未来能力的增进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上述讨论,本研究获得以下的推论假说:
H1:知识能量对于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二)知识整合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以资源基础的观点而言,知识资源整合的程度和运作的特性不仅与资源的特性有关,而且透过资源整合机制之运作,能够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而竞争能力程度之开展,往往也须视资源整合软硬件能力之配合。所以,核心竞争力三大能力的提升,除了考虑知识资源的特性外,门槛能力和重要性能力必须视组织内软硬件机制有系统的运作,而且技术能力的有效运作,也要求组织内各单位合作无间的配合。另外,企业欲有效提升有形与无形竞争优势,则必须视企业内部文化与愿景的塑造程序而定(Leonard-Barton,1992;Kogut and Zander, 1995; Grant, 1996;Teece,et al.1997)。基于上述的讨论,本研究获得以下的推论假说:
H2:知识整合能力对于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三)核心竞争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一般而言,核心竞争力的建构与维持,对于创新绩效的提升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此乃由于核心竞争力的门槛能力与产品的制程或设备的重整有关。另外,建构良好的营销或商品化能力或是技术的改良、新技术的引进对于产品的创新也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换言之,不论是产品或制程的创新,都有赖于核心竞争力的发挥(Barney & Zajac,1994;Kogut & Zander,1995;Pitt and Clarke,1999)。Cohen and Levinthal (1990)和Nonada and Konno (1998)也认为透过学习的过程和知识的解读、累积和扩散,不仅是公司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也可保持产品和制程不断的创新,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Utterback(1994)则认为企业的创新活动不仅会受到产品市场、组织结构特性,例如科层化与官僚制度的影响,而且也认为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会影响产品与制程的创新。基于上述的讨论,本研究获得以下的推论假说:
H3:核心竞争力对于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研究样本
本研究问卷分两部分,分别选择了台湾与大陆的信息电子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台湾方面是以新竹科学园区、台中科学园区、台南科学园区之进驻厂商与台湾证券交易所之上市公司的电子类股为实证研究对象,共发出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样本总计229份,有效回收率达22.9%。
大陆方面是以上海地区与江苏苏州地区的高新技术园区的企业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共发出问卷800份,有效回收样本总计243份,有效回收率达30.38%。
中国台湾资料分析与发现
(一)信度检定
在“知识能量”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知识解读”、“知识蓄积”及“知识撷取”等三个知识能量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92。
在“知识整合”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社会化程度”、“合作程度”、“系统化程度”及“目标化程度”等四个知识整合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907。
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未来能力”、“门槛能力”及“重要能力”等三个核心竞争力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977。
在“创新绩效”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管理创新”、“策略创新”及“制程创新”等三个创新绩效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97。
(二)典型相关分析与主要构面之回归分析
1.知识能量与核心竞争力之典型相关。如图1所示,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平方为0.676。“核心竞争力”与“知识解读”及“知识蓄积”呈高度正相关,与“知识撷取”呈中度正相关。“知识能量”与“未来能力”及“门槛能力”呈高度正相关,与“重要能力”呈中度正相关。针对典型变量的典型关系,此两构面的整体关系是,组织知识能量的程度越高,则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越佳。
假设H1:“知识能量对于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得到证实。
2.知识整合与核心竞争力之典型相关。如图2所示,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平方为0.687。“核心竞争力”与“社会化程度”、“合作程度”呈高度正相关,与“系统化程度”呈中度正相关。“知识整合”与“未来能力”、“门槛能力”及“重要能力”呈高度正相关。然而知识整合构面中的“目标化程度”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针对典型变量的典型关系,此两构面的整体关系是,组织知识整合的程度越高,则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越高。
假设H2:“知识整合对于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得到部分证实。
3.核心竞争力与创新绩效构面间之回归分析。本研究为验证假设,采用复回归分析方法,藉以了解核心竞争力对于创新绩效构面的影响,如表1所示。
核心竞争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核心竞争力对管理创新影响的复回归模式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R2=0.789,F值=284.761)且具显著解释能力(P<0.001)。表示组织为了维持未来竞争优势所必须发展的能力,与组织面临竞争压力时所需具备的支持性能力和基本技术之能力,可透过知识管理程序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产品质量完善、功能改变与新产品开发的有效程度提高。
核心竞争力对策略创新的影响。核心竞争力对策略创新影响的复回归模式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R2=0.705,F值=182.616)且具有显著解释能力(P<0.001)。表示组织愈重视发展的能力,与组织面临竞争压力时所需具备的支持性能力和基本技术之能力愈佳,则愈能掌握本身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或创造新价值,能够比同业更能领先提出成功的策略。
核心竞争力对制程创新的影响。核心竞争力对制程创新影响的复回归模式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R2=0.249,F值=26.247)且具显著解释能力(P<0.001)。表示组织为了维持未来竞争优势所必须发展的能力,透过知识管理程序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于产品制程或工作流程改善的有效程度,具有显著的影响效果。
综合以上,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影响创新绩效程度,而组织的未来能力与门槛能力对于组织的创新绩效尤为显著,而重要能力对于策略创新未达到显著影响。
假设H3:“核心竞争力对于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得到部分证实。
大陆资料分析与发现
(一)信度检定
在“知识能量”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知识解读”、“知识蓄积”及“知识撷取”等三个知识能量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864。
在“知识整合”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社会化程度”、“合作程度”、“系统化程度”及“目标化程度”等四个知识整合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853。
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未来能力”及“门槛能力”等两个核心竞争力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937。
在“创新绩效”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及“服务创新”等三个创新绩效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943。
(二)典型相关分析与主要构面之回归分析
1.知识能量与核心竞争力之典型相关。如图3所示,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平方为0.506。“核心竞争力”与“知识撷取”及“知识蓄积”呈高度正相关,与“知识解读”呈中度正相关。“知识能量”与“未来能力”及“门槛能力”呈高度正相关。针对典型变量的典型关系,此两构面的整体关系是,组织知识能量的程度越高,则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越佳。
假设H1:“知识能量对于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得到证实。
2.知识整合与核心竞争力之典型相关。如图4所示,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平方为0.371。“核心竞争力”与“社会化程度”、“系统化程度”与“合作程度”呈高度正相关。“知识整合”与“未来能力”及“门槛能力”呈高度正相关。然而知识整合构面中的“目标化程度”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针对典型变量的典型关系,此两构面的整体关系是,组织知识整合的程度越高,则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越高。
假设H2:“知识整合能力对于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得到部分证实。
3.核心竞争力与创新绩效构面间之回归分析。本研究为验证假设,采用复回归分析方法,藉以了解核心竞争力对于创新绩效构面的影响,如表2所示。
核心竞争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核心竞争力对管理创新影响的复回归模式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R2=0.521,F值=132.38)且具显著解释能力(P<0.001)。表示组织透过知识管理程序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于产品制程或工作流程改善的程度愈高。则组织维持未来竞争优势所必须发展的能力(譬如:技术改良、生产流程自动化以及侦测回馈或预测的能力等)愈佳。
核心竞争力对组织创新的影响。核心竞争力对组织创新影响的复回归模式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R2=0.285,F值=49.158)且具有显著解释能力(P<0.001)。表示组织为了维持未来竞争优势所必须发展的能力愈高,对应全球化布局的维修与服务的经验与能力愈佳,对管理的经验与能力亦愈佳。
核心竞争力对服务创新的影响。知识能量对服务创新影响的复回归模式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R2=0.365,F值=68.855)且具显著解释能力(P<0.001)。表示组织为了维持未来竞争优势所必须发展的能力愈高,对于处理客户对于公司的建议或抱怨的能力愈高,并重视与上下游供货商之间的关系管理。
综合以上,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影响创新绩效程度,而组织的未来能力与门槛能力对于组织的服务创新尤为显著,而门槛能力对于管理创新与组织创新未达到显著影响。
假设H3:“核心竞争力对于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得到部分证实。
研究结果
本研究实证显示台湾与大陆高科技产业中知识能量的知识解读、知识蓄积与知识撷取程度越高,对于核心竞争力之门槛能力与未来能力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知识的取得与吸收对于建构基础的竞争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如能进一步内化系统化知识,则对提升未来竞争性能力有正面影响。此点结论呼应Nonaka and Takeuchi(1995)强调知识管理运作程序和知识转换程序之重要性。
就知识整合对核心竞争力之影响而言,台湾与大陆高科技产业的研究结果均显示当知识整合的社会化程度提高配合弹性的增加,系统化程度提高配合效率之提升以及合作程度提高配合运作范围的扩大,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未来能力与门槛能力有正向的影响。此点结论强调知识整合、软硬件设施工具之妥善运用,不仅可以建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门槛能力,而且也能培植未来性能力。此点结论可以呼应Long and Vickers-Koch(1995)和Kay(1993)强调知识整合是建立核心竞争力或独特性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核心竞争力对创新绩效之影响而言,台湾与大陆高科技产业的研究结果均显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影响创新绩效程度,而组织的门槛能力与未来能力对于组织的创新绩效尤为显著。企业欲提升整体的创新能力,除了组织内部成员学习能力的培养外,也要其它相关措施的相辅相成,譬如:硬件设备的支持、企业文化的建立、主管策略意图的塑造等,都是提升创新绩效的有效手段。就短期而言,以制程或产品的改变及创新最有效,然而,就长期而言,则必须本业上的改变或创新,才能维持长久。而核心竞争能力在一段时间后需要重新赋予定义与被保护,否则就会因为时间而丧失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思华.知识流通对产业创新的影响[R].第七届产业管理研讨会,1998
2.芮明杰,陈娟.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Barney,J.B.,and Zajac,E.J.“Compet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Toward and Organizationally-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5-10.
4.Cohen,W.M.,and Levinthal,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5(1),128-153.
5.Grant,R.M.“Prospering Dynamically-Competitive Environment: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M].Organization Science,1996, 7(4), 375-387.
6.Kay,J.,“The foundations of Corporate Success”[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7.Kogut,Bruce and Zander, Udo,“Knowledge and the Speed of the Transger and Imitaiton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 Empirical Test”[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5, 6(1):76-92.
8.Lei,D.,Solcum,J.W.,and Pitts,R.A.“Designing Organization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Power of Unlearning and Learning”[J].Organizational Dyanamics, 1999,27(3):23-38.
9.Leonard-Barton,D.,“The Factory as a Learning Laboratory”[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2,34(1):23-38.
10.Long,Carl and Vickers-Koch, Mary,“Using Core Capabilities to Create Competitive Advantage”,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95,24(1):6-21.
11.Nonaka,Ikujiro and Takeuchi,Hirotaka.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2.Nonaka,Ikujiro and Konno,Nobour,“The Concept of ‘BA’: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40-55.
篇3
Abstra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eds internal and external 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 i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for enterprises to acquire knowledge.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knowledge creation,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n we put forward six hypothetical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at we constructed a theoretical model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end, we pointed out that enterprises need to increase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bility of absorbing knowledge and creating knowledge, further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关键词: 社会资本;吸收能力;知识创造;技术创新绩效
Key words: social capital;absorptive capacity;knowledge cre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015-02
0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有效管理、利用知识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注重关系的国家,从知识产生的社会情境因素和人际互动因素探讨在中国背景下如何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90年代后期,社会资本的概念引入管理领域,Nahapiet和Ghoshal(1998)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个人或社会个体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组织内外部的社会网络状态会显著影响组织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获得、转移、整合及利用。企业要想成功的进行产品的创新,必须寻求与产品创新模式相匹配的社会资本。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而且几乎都认为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将企业社会资本影响创新作为一个“黑箱”来处理,并没有对其影响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少数探索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将知识获取作为中介变量。但是,企业获取知识以后,还应整合内部拥有的资源和外部获取的知识以创造新知识,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当前文献对于知识创造这一概念仍然缺乏研究,尤其是系统的实证研究依然少见。基于此,本文引入吸收能力、知识创造这两个变量,从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角度进行分析,探讨社会资本对组织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是怎样影响技术创新的?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管理机制又起到什么作用?
1研究现状
1.1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中。还有学者从能力角度、功能角度、网络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定义。目前对于社会资本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是研究者的定义中一般都包含了以下几个关键词:“网络”、“信任”、“合作”、“规范”。社会资本的研究维度以Nahapiet与Ghoshal对社会资本的划分影响最广,他们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三个维度。结构维度主要研究影响信息共享、合作行为和决策形成的既定的社会角色、网络、规则、程序。关系维度指通过关系创造和利用的资产,包括信任、规范、认可等属性。认知维度指表征双方之间可通用语言、编码和叙述进行沟通的通用理解、解释和含义系统的资源。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形成于企业的内部员工之间。本文借鉴这一研究,使用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来衡量社会资本。在社会资本的分析层次上,按照张方华(2003)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划分将社会资本分为外部社会资本与内部社会资本。
1.2 知识创造知识创造的定义是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提出的,认为组织知识创造是指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将知识区分为隐性和显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综合化(Combination)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知识创造以螺旋的形式向前发展,这一过程一般称为知识创造的Spiral-SECI过程,如图1所示。同时他们提出 “场”(Ba)的概念来解释SECI四种知识转化过程。他们认为“场”可2共享的空间或知识创造的基础,为个人或团体提供了知识创造平台。启动场、互动场、网络场和训练场分别对应前述四种知识转换过程,本文按照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对知识创造的定义,认为知识创造过程包括社会化、外部化、综合化、内部化四个环节。
1.3 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现状目前,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大部分是根据Nahapiet & Ghoshal(1998)提出的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的。大多数观点(Yli-Renko,Autio & Sapienza、张方华等)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产品研究开发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如谢洪明等(2007,2008)对社会资本、知识能量、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内部社会资本虽然对管理创新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仍有显著的间接影响。外部社会资本对管理创新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仍有显著的间接影响。但同时有少数学者认为这两者之间有着不确定的关系,或者说呈现出的是有条件的正相关。如Morten T.Hansen,Joel M.Podolny和Jeffrey Pfeffer(2001)对研发分类为探索性研发和利用性研发,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研发的作用需要根据研发特点的不同而有差别地看待,即企业社会资本有利于探索性研究,而对利用性研究的作用并不显著。总结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是针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对于如何利用社会资本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仍缺乏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少量的研究虽然探索了知识获取、资源获取等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但是社会资本在影响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变量以及这些变量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2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关系模型
2.1 企业的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
2.1.1 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周小虎,陈传明(2004)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①通过信任、规范、义务等关系性嵌入影响企业的知识创造过程,具有较高关系性社会资本的行动者就使得他人具备了与其合作的动机,也就为知识创造过程提供了可能;②通过共同的语言、符号和共有的故事等社会资本的认知嵌入来影响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为相互间的协作提供良好的前提。还有一种观点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企业内部良好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企业成员之间良好的社会资本积累,一方面促进企业成员的沟通与交流,使成员可以接触到更多其他成员的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和联系,从而使企业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成为可能。显而易见,这种良好的内部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成员将个人的隐性知识共享来创造新的隐性知识(社会化)、通过隐性的知识创造显性知识(外部化)、通过显性知识创造出更为复杂和系统的显性知识(组合化)、在显性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隐性知识(内部化)。所以,本文认为:H1a: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知识创造。
2.1.2 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指形成于企业外部的关系网络,主要包括客户、供应商、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企业之间积累良好的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影响非常大。对一个企业来说可能是已有的知识,对另一企业来说可能还是新知识。Cohen与Levinthal(1990)认为,技术转移并非完全照搬技术供方所转移的技术,而是在转移的过程中隐含着组织通过外部知识来创造组织自身的知识。具有不易编码、不易传播、难以模仿特征的默示知识是知识创造的源泉。因此,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能使企业吸收更多的关于市场等方面的新知识,加速信息和知识的转移和扩散,有利于知识创造。而企业与政府建立有效的社会资本的情况下,政府通过为企业提供R&D资金、政策优惠等方面为企业的知识创造施加有利的影响。另外,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力量约占到全国总量的62%,在人才、信息、技术、研究设备等方面也都拥有突出的优势。毫无疑问,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也有利于企业员工创造新的知识。因此,本文认为:H2a:企业外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知识创造。
2.2 吸收能力与知识创造关于吸收能力引用最为广泛的定义是Cohen和Levinthal于1990年在《管理科学季刊》上提出的:“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外部新知识的价值,并通过企业知识整合和应用,取得商业成果的能力”。关于吸收能力与知识创造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大部分研究对吸收能力与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Midgley & Devinney(2004)认为组织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导致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创造新的知识。林筠(2009)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对于外界环境的经营掌握能力也就越高,就越能辨别外界有用信息的价值,能够更快地获取到企业所需的知识的信息,使得企业能够较竞争对手更快地获取目标客户与需求与其他关乎自身发展的信息。企业获取和消化知识之后,其中有多少知识被用来与现有知识整合进而为创造新事物提供知识基础,这是由企业的现实吸收能力决定的。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组织知识创造是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而吸收能力能促进企业的知识和技术转移。因此,本文认为:H3a:组织的吸收能力正向影响知识创造。
2.3 企业的知识创造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技术创新的概念由熊彼特在专著《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将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利润的过程”。当前很多研究中存在对知识创造与创新混淆使用的现象,樊治平、李慎杰(2006)对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知识创造注重的是新知识的产生,而知识创新注重的是新知识的实际应用,经过知识创造产生的新知识具有了实际应用价值,才是真正的知识创新。因此,可以认为知识创造是创新的前提。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组织知识创造是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而知识是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来源。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产业中,技术知识交换与整合得越好的企业,研发的效率和所创造的产品也越好。因此,组织成员之间共享与整合知识,有助于企业R&D活动,进一步有利于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认为:H4a:知识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
2.4 吸收能力、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当前绝大部分关于吸收能力的研究都把吸收能力当作自变量来处理,关于吸收能力如何影响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的深入研究不多。Nieto& Quevedo(2005)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对技术机会和创新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本文借鉴这一研究,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不同来源的信息交流从而加强资源的获取,为企业提供发现机会、新产品观念测试以及相关资源获取的可能性,但是消化和吸收这些信息和知识却依赖于企业的吸收能力。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将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用于知识创造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本文认为:H5a:吸收能力能促进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H5b:吸收能力能促进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
2.5 模型框架根据上述对社会资本、知识创造、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四者相互关系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
该模型表示,企业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知识创造,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另外,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内外部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而且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知识创造。
3结论
正如Moran(2005)等学者指出的社会资本不像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那样容易让渡,也不像人力资本那样容易流动,而是与企业紧密相连,因而可以说是组织优势的最持久来源。因此,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社会资本来获取和创造用于技术创新的知识,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吸收能力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而企业应该重视吸收能力的提高,通过组织学习等方式提高企业的整体吸收能力。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提出的理论模型和一些假设理论对于深入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机制的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下一步我们将从实证方面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2]谢洪明.社会资本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中国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6(24):150-158.
[3]张方华.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
[4]张明,江旭,高山行.战略联盟中战略联盟中组织学习、知识创造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2008,26(4).
篇4
关键词:市场经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推进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
相比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流通更为顺畅、自由,但市场经济体制也绝非是完美的,由于受政府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也有自身的缺陷。有些人认为市场经济受到政府干预的情况只会出现在那些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这种困惑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在实际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真正完全实现市场经济的完全自由,为保障经济运行稳定,可以说每一个国家都会借助“有形的手”来对市场经济进行一定的干预。要想进一步深化改革,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因此,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定能实现二者的协同进步[1]。
二、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关系论述
(一)促进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市场资源配置的要求
以市场为依托的市场经济,其运行以竞争、自主等原则为前提,作为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体,其成长十分迅速。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的约束之下、在市场机制的调控之下,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能够调衡供需关系,最大程度提升效益。面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这一特点,公共管理方面必然需要跟进,这也将有利于使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得到有效协调。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公共管理制度创新需要首先从转变观念做起,要打破以前单一的管理模式,还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管理人才,这样才能有助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全面推进。
2.社会主体日益多元化的要求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的时候,因个人能力、资源等的不同而逐渐产生差距,并划分成不同的群体,最终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整个社会的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社会主体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人们在追逐利益的时候也积极投入到公共管理当中去,期待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并使既有社会地位得到巩固。在各利益体的博弈过程中,公共管理制度变得愈来愈复杂、越来越丰富。面对社会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为了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3.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进入到了市场经济阶段,我国的经济模式开始与世界先进市场模式对接,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直接导致了公共管理制度无法很好地体现其应有价值,而公共管理制度能否积极完善、创新则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2]。
(二)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能够有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1.对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有着促进作用
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市场经济是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而发展的基础,而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也能反作用于市场经济,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持,且对于市场经济的建立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2.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社会中所起到的规范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公共管理制度,也是诸多制度中的一种,其能否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直接关系到其作用能否被有效发挥,能否为维稳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市场经济要想平稳健康发展,稳定的社会大环境是不可缺少的。而在创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能够直接提升公共管理的水平,为经济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其次,经济发展也会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而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执行者,除了可以在法律以及制度等方面提供保障,还能够给予政治领域的支持。政治体制革新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不能忽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3]。
(三)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协调发展
1.方向一致
由于方向一致,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创新才能做到共同前行,这个所谓的方向,小到实现个体经济利益,大到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又需要倚靠政治体制与文化环境。稳步推进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2.相互促进
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二者相互影响,市场经济是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助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公共管理制度属于一种意识形态,市场经济则隶属于经济基础,二者具备唯物史中相互依存的条件。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需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要把握市场经济特点、遵循经济规律,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创新。在此过程中,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可能会因为市场经济自身因素的制约而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不能一概而过,而是要认真分析,找到原因,然后及时调整创新方式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深化市场改革等方法来促进创新。
三、结束语
虽然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而且经济体制也已基本建立起来了,但是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方面却还是相对滞后的,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步伐不一致很容易导致社会化改革受阻。所以说,要想办法克服这种不同步问题,促使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实现同步前进,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经济发展对于国家整体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扶持力度也是相当大的,有了这样的背景为依托,相信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的协同发展必将得以实现。
作者:魏蕾 单位:唐山市社会保险事业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知识创新;文献信息;保障平台
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紧紧围绕我校“十三五”规划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开展了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建设项目。该项目分为三大方面内容,一是,学科评价与分析平台;二是,移动读者服务平台;三是,文献资源保障平台。
1 文献信息保障平台的建设目标
我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保障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作用,以能源电力特色为主,围绕我校“十三五”事业规划的“四个中心一个智库”发展目标,创新服务理念,扩大服务对象。通过学科评价与分析平台,定期掌握全球顶尖高校的科研实力排名动态;利用研究前沿指导本校研究方向,为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建设移动读者服务平台,为读者带来便利、快捷的自助式服务体验,突破图书馆服务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读者随时随地获取馆内资源,有利于提高学校文献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建设文献资源保障平台,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结构,为学校教育教学及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有效的文献保障和支撑作用,提升学校内涵建设工作的质量。
2 文献信息保障平台的建设内容
我校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建设项目由三大内容构成:学科评价与分析平台、移动读者服务平台和文献资源保障平台。
2.1 学科评价与分析平台
我校图书馆利用购买的InCites、ESI、ERS等平台搭建学科评价与分析平台,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更好地为我校进行学科服务。
InCites数据库:基于全球科研评价的标准――Web of Science数据库、ESI和JCR的相关数据,采用多方位多层次的指标(绝对指标、标准化指标、百分位指标和合作指标),可以对全球5000多所机构从学科、机构、地域、人员、期刊等层面进行全面分析。
ESI:基于核心合集数据库的深度分析型研究工具,通过ESI可以确定22个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内容以及研究前沿,利用研究前沿指导本校研究方向。与分析研究工具无缝链接,可以直接在WoS中查看到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定期掌握全球顶尖高校的科研实力排名动态。
ERS:针对图情机构电子资源使用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及利用分析的数据产品,目前已可对外文期刊、外文图书及中文期刊三种类型的电子资源进行分析,并最终将完成全类别电子资源的使用数据挖掘及分析,辅助图书馆进行全校馆藏策略调整,使图书馆有限经费向优势资源聚拢。
2.2 移动读者服务平台
随着资源数字化应用环境的改变、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无线应用环境的日益完善,智能移动终端在全球掀起了热潮,年轻的90后读者对数字阅读和移动阅读接受度更高。为与时俱进,图书馆需要开展移动图书馆相关工程的实施,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移动读者服务平台”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涵盖了移动图书馆平台――网络环境配置、移动图书馆平台硬件设备、移动图书馆平台客户端和实现图书馆资源一站式移动服务。软件部分即为知识发现系统平台,其核心功能是基于海量学术信息资源,帮助图书馆实现电子资源的目录级管理,使得用户能更快更准确地在海量资源中找到所需信息。
2.3 文献资源保障平台
为进一步优化数字资源配置结构,顺应我校能源电力为特色、多学科发展需求,“文献资源保障平台”需加强中外文重要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了中经网、BEGELL和EI三方面的内容建设。
中经网:是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组建的专业从事经济数据资源开发和服务的机构,承担着为政府及政府研究机构提供数据支持、数据资料分析整合等业务,是代表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对社会提供经济数据信息服务的唯一窗口。
BEGELL:全文数据库,内容覆盖动力工程和热物理、核科学、航空航天、纳米等,囊括了41种同行评审的权威期刊、12种热物理电子书等,提供工程和生物科学两个学科资源包,通过电子数据平台在线访问。
EI:是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
3 文献信息保障平台的预期建设效益分析
基于知识创新的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其预期建设效益主要体现在服务学科内涵建设和服务人才培养方面综合能力提升。
3.1 “基于知识创新的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建设”在服务学科内涵建设方面的效益分析
“学科评价与分析平台”不仅有助于学校了解在各研究领域的重要趋势与方向,还能够使学校及时掌握各具体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及其影响,评估潜在的职工、合作者和竞争对手的研究业绩和竞争能力,从而具备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同时有助于为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数字资源保障平台”将根据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及学校建成有能源电力特色大学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发展的需求,在保障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优化数字资源配置结构,要适应学校多学科发展的需求,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质量。
3.2 “基于知识创新的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建设”在培养人才综合能力提升方面的效益分析
“移动读者服务平台”将实现图书馆资源一站式移动服务,不仅能让全校师生员工随时、随地获取馆内文献资源,还能通过充分利用数据仓储、资源整合、知识关联等相关技术,帮助全校师生从整体上掌握学术发展趋势,洞察知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发现高价值学术文献,从而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水平。
“移动读者服务平台”、“文献资源保障平台”、“学科评价与分析平台”可以更大程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基于知识创新的文献信息服务保障水平,以支撑校内各个科研组织、教学团队的知识整合和协同创新,对于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开展的“基于知识创新的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建设”项目属于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该项目将为学校教育规划部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为精准、有效的决策分析提供事实依据,从而指导本校学科研究发展方向。该项目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结构,顺应学校多学科发展的需求,并提供有效的文献保障和支撑作用,将为全校师生带来便利、快捷的自助式服务体验,突破图书馆服务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读者随时随地获取馆内资源。
【参考文献】
[1]吕莉媛.图书馆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图书与情报,2011(6):80-84.
篇6
【关健词】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问题;创新思路;三位一体控规模式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由最初的注重形体设计发展到注重指标控制,又发展到强制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的控规体系,历时二十多年,控规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建设方式与投资渠道的不断多元化及市场瞬息万变,以往控规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1 以往控规存在的问题
以往控规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技术、编制和法制三个层面。
1.1 技术层面
土地分类单一。控规土地分类按照国家标准过于单一简单化处理,在规划许可上模棱两可、在规划管理上难以控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灵活性差。“一堆指标”控制“一个地块”;控制过死,灵活性差。相当部分规划内容因不符合市场需求而被反复调整。分析研究不足。大量土地批租的事实表明以往控规分析研究不足,不能有效控制城市土地开发,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最佳结合。控规层面城市设计手段薄弱,不能有效指导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建设。
1.2 编制层面
控规的成果很大一部分反映在指标体系上,目前的控制指标的制定缺乏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妥协于市场选择的无序性和随意性,造成规划管理混乱。控规的用地规模过大或过小,都影响规划的深度。用地过小,控规中只能就事论事,难以考虑空间构成、城市景观等因素,用地过大,许多问题涉及面太多,又不能很好解决。控规的意图、内容只有通过合适的表达方式才能被规划管理人员正确理解、充分理解,控制功能才能发挥最佳的作用。
1.3 法制层面
《城乡规划法》把控规确定为核心制度。划拨土地、出让土地必须依据控规给规划条件,同时规定复杂严格的控规修改程序,与以往控规高调整率相矛盾。上述原因造成以往控规的两难窘境,形同鸡肋。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通过控规创新。
2 创新思路
控规创新思路:以“非确定性”规划思想为指导,以追求最佳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实效为目标。创新的控规实行控制单元和地块详细控制两层控制。在控制单元层面运用“分区平衡方法”对控制单元进行总量控制,运用“二元控制方法” 控制城市规划布局建设;在地块详细控制层面划定“六线”、标明禁止开口路段与主要出入口、确定各项控制指标,并对用地性质兼容与土地开发强度进行弹性控制。引入“区域分析法”从指导思想上和规划理念上保证控规准确的方向,并通过科学细致地分析研究控规内容,使各项规划要素有切合实际的依据和科学定位,以便制定当地的控规通则,作为控制单元图则与地块详细控制图则编制的主要技术依据。这样形成通则、控制单元图则和地块详细控制图则三位一体控制模式。
3 三位一体控规模式
实行三位一体控制模式,试图解决以往控规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通则
通则兼顾功能分区的差异性,研究地方城市的特殊性,进而达到分区施控和管理精致化的目的。通则可以满足公共政策公平、公开的要求。通则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实现公共政策动态维护。通过科学细致地分析研究控规内容,使各项规划要素有切合实际的依据和科学定位,以便制定当地的控规通则,作为控制单元图则与地块详细控制图则编制的主要技术依据。
3.1.1 现状条件评价
控规现状条件评价以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分的规划控制单元为控规现状条件分区评价的基本单元,主要对场地条件、建筑质量、建设条件进行评价。根据场地条件评价结果确定评价基本单元内适宜建设用地、较适宜建设用地、不适宜建设用地、禁止建设用地;根据建筑质量与建设条件评价结果确定一类建筑、二类建筑、三类建筑,确定规划在建用地面积,保留用地面积,拆除用地面积等。
3.1.2 主要分析研究内容
运用“区域分析法” 从指导思想上和规划理念上保证控规准确的方向,对本层次规划作深入分析,使各项规划要素有切合实际的依据和科学定位。控规主要分析研究内容包括:重点地区的识别、城市形态(密度)分区、最小开发地块(住宅)、划分控制单元及其他研究内容等。通过重点地区的识别确定中心区、战略性“新空间”等重点地区;城市形态分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现状建设强度、地形、规划布局、视线通廊、基准地价、机场净空等多种因素;住宅最小开发地块是通过对以往住宅开况分析,结合未来住宅最小开发地块的变化趋势分析论证确定住宅最小开发地块面积;控制单元划分考虑用地功能与结构的划分以及对经济区进行划分,结合各分区发展定位与空间结构内容,划分控制单元。
3.1.3 通则成果
控规通则具体成果内容略,提供控规通则目录仅供参考。
3.2 控制单元图则
控制单元图则面向规划管理,重点是控制涉及公共利益的强制性内容;适用对象是中心城区全覆盖地区;控规的全覆盖是管理单元图则控制的全覆盖。
3.2.1 引入“分区平衡法”确定总体控制内容
城市的组织运作是以街坊为基本单元的,以往控规是以地块为基本单元的。在特定地区内,在用地主导性质、建设总量确定的情况下,是不必要强行固定具体地块的建设性质与建设强度的。引入“分区平衡法”对控制单元的主导性质用地总量、辅质用地总量以及相应建筑总量进行控制(即总体控制内容)。这样既能有效地满足规划目标的实现,又能满足实际建设中的灵活性要求。
3.2.2 运用“二元控制方法”控制城市规划布局建设
城市的控制要素覆盖面很广,而且不同城市、不同地段、不同的开发形式所需要控制的要素也不尽相同,必须明确需要控制的要素。不同要素在控制上要有层次性,运用“二元控制方法” 控制城市规划布局建设,实行规划强制性内容和引导性内容二元控制。控制单元图则确定 “刚性”控制的强制性内容,即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设施。强制性内容包括道路红线(主、次干路)、绿线和蓝线,以及公益性的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社区配套设施,必须严格落实,涉及规划强制性内容调整的,必须经市规委会审批同意。控制单元图则确定的规划方案示意、建设强度指引、城市设计指引、规划弹性指引等控制内容均为引导性内容,以便提供较大的弹性。对有特殊功能和景观要求的图则单元,通过禁止性质的规定保证其建设的唯一性。这样规划管理过程中就能做到有收有放,有松有紧;开发过程中既能保持良好的空间尺度,又能避免城市空间形态过于单一。
3.2.3 控制单元图则成果
控制单元图则成果内容主要包括:总体控制内容、规划强制性内容、规划方案示意、建设强度指引、城市设计指引、规划弹性指引等六项内容,具体详见下图1。
3.3 地块详细控制图则
地块详细图则面向项目开发,重点是适应市场开发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适用对象是有较明确投资意向的近期重点开发地区(地段)。
3.3.1 地块详细控制图则成果
地块详细图则在规划控制单元刚性和弹性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土地经济性评价和实施的具体要求,划定“六线”、标明禁止开口路段与主要出入口、确定各项控制指标,并对用地性质兼容与土地开发强度进行弹性控制。具体控制内容参见下图2。
3.3.2 土地使用性质兼容控制
地块详细图则规定的土地使用性质有其兼容性,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应变性和可行性。建议针对每一块用地,详细规定其兼容条件。确实具有修改调整需求的必须按控规修改程序修改。为了不改变整个地块的功能目标,兼容用地的各部分控制比例范围为不超过原用地的40%。这样就能较好地保证地块整体目标的实现。土地使用性质兼容控制可参考下表。
3.3.3 土地开发强度弹性控制
为避免盲目提高开发强度,造成环境压力以及设施供应的不足,以保证居民基本的生活质量。根据市场优化配置原则,可以采取基准容积率和浮动容积率来明确开发的弹性区间。基准容积率作为地块的基本控制标准,是保证开发建设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可以作为土地出让的基本条件。在用地的市场开发过程中,规划预定的开发强度经常得不到保证。其中主要是房地产开发项目,集中体现在住宅、商业、办公和酒店的开发当中。有必要对这几类用地性质的开发强度做浮动容积率规定。浮动容积率指的是地块强度在基准容积率基础上允许适当浮动,浮动最高极限为最高设定值,任何情况下不得突破。根据利益均衡化原则,建议增加容积率应按梯度地价收取土地高额使用费。下面以居住地块为例制定容积率控制表,具体内容参见下表。
4 结语
本文仅对解决以往控规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些创新方法,以求变“终极蓝图”为“动态规划”“过程规划”,满足《城乡规划法》关于控规的新要求。期待大家给予斧正。
参考文献:
[1](美)约翰•M•利维 著,孙景秋等译.现代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丁成日等.城市规划语空间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顾小平、沈德熙、唐历敏城市规划资料集―控制性详细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邹兵等.深圳市土地使用相容性研究.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成果[J],2005.4.
[5] 张曾芳,张龙平.运行与演变[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6]龙奋杰,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夏南凯、田宝江,《》,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8]唐历敏,走向有效的规划控制和引导之路[J],城市规划,2006.28-33.
篇7
关键词: 职业素养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人才竞争是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培养人才基地的高校就要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许多资料显示:社会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需要的都是具有高素养的创新人才。这里的“素养”是综合素养,包含职业素养。本文从职业素养的内涵、构成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方面梳理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担任某项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专业知识,是一定职业要求和规范内化于从业者的综合外在表现,反映从业者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职业素养拥有丰富的内涵,通过对目前社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的调查分析,一个合格的劳动就业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丰富而专业的职业知识、娴熟的职业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成熟的职业心理和优秀的文化素质等基本职业素养[1]。这些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形成以适应当前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技能的学习,忽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文化知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在职业发展上缺乏连续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需求。职业素养教育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企业人才需求而提出的,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高校针对不同行业,开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方针,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岗位能力,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活动[2]。
(二)职业素养的构成。
职业素养包括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两部分,其中职业素养的基础能力是指知识与技术技能,核心能力是指职业道德和修养、职业习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
1.职业素养的基础能力
职业素养的基础能力包括知识能力与职业技术技能。知识能力分为显性知识能力和隐性知识能力。显性知识是用文字、公式、图表描述的知识,是人类活动经验的固化,比如科学、技术、工程;隐性知识是隐藏在实践中需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体会或顿悟的知识。对于隐性知识的领会并转化为从业者的内在素质,前提是参与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不断实践,将原来根本不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渐渐以无意识的状态糅合在一起,慢慢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的基础,显性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获得,隐性知识运用得越多,越有利显性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职业技术技能是完成某项专业活动所具有的工作流程、技术知识与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可以通过实践反复训练而习得。
2.职业素养的核心能力
职业素养中的核心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由职业道德和修养、职业习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职业道德和修养包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刻苦勤奋、谦虚团结、文明创新;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习惯要求越来越高,所谓的职业习惯其实是劳动者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养成自觉遵守职业操守与行为规范的自动化行为;方法能力是指处理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处理事务的判断决策能力;社会能力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通过有效的自我调整,从心理上、行为上改变自己以实现融于社会的一种自我调整或适应能力[3]。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创新能力内涵。
当今社会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根本的因素。未来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为适应这一趋势,提高国民素质,我国高校逐渐关注学生的创新教育,尤其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4]。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有效地解决社会实践中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知识、智力和非智力三个方面因素。
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经验,是创新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源;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创新思维的开发,而创新思维的开发源于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一个人想在某个领域里有所创新,必须具备这个领域的丰富。没有或缺少知识作为原动力的思维是难以产生创新思维的。通常来说,一个人储备的知识越丰富,激活大脑积极思维的可能性就越大,新思想亲方法的产生可能性就越大,创新能力自然随之增强。高校各专业提供给学生的丰富知识不仅仅为了让学生多方面地了解和认识世界,更是为了让他们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激发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以更好地适应与改造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5]。
篇8
【关键词】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法治
一、社会治理的基本理论
(一)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是对于社会服务及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领导、决策与规制。我国学者俞可平认为,社会治理包括社会管理和社会自治两重基本形式。全球治理委员会对社会治理进行了较为权威的定义:“治理是各种机构或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多方面的总和,调解不同利益主体并相互合作实现目标的持续过程。既包括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达成的非正式的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了我国对治理主体从依靠党委政府到协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多元化的要求,对治理对象从不同方面到不同层次利益的广泛化的要求,以及对治理手段多样化的要求,这是社会治理理念在中国的本土化和具体化。
(二)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目标,随后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的目标,对此可以进行如下的解读: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应该是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的,不可以逾越法律的范围。所谓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也就是创新社会治理必须依照法律进行,社会治理必须纳入到法律的框架中来。法律应该保障社会治理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创新社会治理的权威性、合法性以及持续性。
二、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进入了高速转型时期,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公共事务有着越来越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的社会化的结果。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过去高度集中和高度组织化的“政府统管一切”的社会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已经势在必行。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我们可以从法治和社会组织两个方面入手破解。社会治理的创新,是在法治的前提下的创新,即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要实现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必须以社会组织作为突破点,在法律体系内,依法组建成立社会组织并鼓励其参加各类社会治理活动,以协调社会、市场与政府三者间的关系。
(一)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的重要参与主体
由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起步时间较晚,人口众多,所以政府仍然是目前最主要和最有力的社会治理主体。但是这也导致了我国政府职能的无限扩张,造成了政府部门机构臃肿,服务质量不高,社会治理效率低下等负面影响。反观社会组织,虽然不同的社会组织的作用和目标都各不相同,但是其建立和运作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弥补市场的失灵和政府的不足,许多公共事务如果可以通过社会组织来处理,往往能以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发展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本身的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的目标,要求“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并且强调了社会组织对于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运作制度的要求表明发展社会组织本身就是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必要条件,要实现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就必须将社会组织也纳入到法律的框架中。
无论是政府的社会治理还是社会的社会治理都是在法治的前提下进行的。建设有限政府不仅仅是出于发展社会组织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也是法治本身的要求;社会组织依法独立自主地发挥其社会治理的作用,既需要法律给予制度上的保障,也不得逾越出法治的围墙。
三、发展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的意义
现代治理理论要求,实施有效的管理所需要的资源是分散在各中社会主体之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力量应该是互相协作的关系,多方社会力量应该通过多种管理手段进行合作,共同履行社会治理的义务,唯有这样才能最大的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社会治理依然过分倚重政府的力量,并且存在政府对社会组织和社会治理理念有误的问题。有一些政府部门或行政官员对于社会组织和社会治理的认识存在偏差,依然存在着 “社会管理”和“大政府”的社会管理观念。社会管理强调的是以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管理行为,其运作的核心是政府权力,行政手段的运用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而社会治理则区别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管理理念是服务与公正,它要求社会不同主体与力量之间协商合作,一方面要激活私营部门与公民社会的活力与自主性,一方面又要保证其对公众负责。
政府是传统管理体制中唯一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主体,而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责任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包括政府、社会和公民,缺少了民众的参与和认同,社会组织就难以有效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要实现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培养。在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还政于民的过程中,能否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加强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领域的合作管理,能否实现真正的善治,关键在于公民是否自愿合作并对社会治理模式产生自觉认同。社会组织发展的基础是公民精神,所以当民众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共利益与自己密切相关,自己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来。公民意识是发展社会组织的必要条件,而社会组织则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条件。发展社会组织可以为公民精神的培养提供土壤,限制政府权力的扩张,是实现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更加重视社会自治[J].人民论坛,2011,(6).
篇9
1 学生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2005年7月,西藏自治区批准在原自治区农牧学校和自治区综合中专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成为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学院的成功组建,填补了西藏高等职业教育的空白,完善了西藏高等教育体系,拓宽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但也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1.1 学生管理模式
学校在管理模式上,主要是采取学校、学院二级管理,每个学院(系)配备了党支部书记、院长,负责学院的管理工作。学校配备了专职辅导员,负责管理学校工作,每个班都配备了班主任,配合辅导员的工作。要求辅导员、班主任要认真负责、要有责任心,对学生充满感情,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成长、成材过程中的全方位需求。学校更注重对学生的服务工作,逐渐组建了不同的学生服务部门,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个性化需求,想方设法解决学生在学业、生活及身体、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随着国家对学生就业工作的不断重视,学校也成立了专门的招生就业处,一名副校长分管工作,全力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深受学生好评。
1.2 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 学生管理模式较单一。当今时代,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不仅仅限于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的普及让学生可以轻松获得区内外、国内外最新的新闻资讯、科技信息,并且可以通过多种交友软件与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等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不再是传统的象牙塔內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有了更多的选择,也面临更多的诱惑。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也应有所变化,管理手段需要更加科学有效。管理者应该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更好更快更熟练的掌握好现代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
1.2.2 学生管理观念需要进一步改进。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基本上延续了主从关系的管理模式,即学校是主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必须绝对服从管理者管理的被管理者,这是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造成的。在这种管理模式当中,学生的个人活动必须要服从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各种计划安排,这在保证学生安全成长、保证学校目标任务顺利实施方面有极大的保障作用,但也同时大大限制了学生自我个性的形成、自我意识的成长。
1.2.3 学生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学生管理体制上,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还是沿用了上世纪90年代的管理体制,学校按照行政部门的设置要求,设置了管理学生的不同职能部门,总体来看,有些部门设置不够合理,较数量较多,造成效率不高。
1.2.4 学生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他们工作在一线,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同时对其个人素质的要求也相应较高。目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在辅导员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辅导员数量较少,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二是辅导员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辅导员选拔过程中,专业是否对口方面考虑的较少,很多辅导员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培训,对管理工作不是很精通,因此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摸索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1.2.5 社会各界参与较少。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整体与社会各界接触较少,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的孤岛,特别是与企业的接触、合作更少,使得学生了解社会较少,不利于学生更快的融入社会。
2 西藏特色的高职教育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对策建议
2.1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在西藏,民族地区文化上的多样性决定了学生管理必须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是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落实到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
2.1.1 管理学生的思想观念要以人为本
学生是现实生活当中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习惯、有自己的爱好,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就是要在思想深处把学生当成一个个有差异的个体去尊重、去关心爱护、去理解信任、去放手发展,充分的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充分的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言行,高度的鼓励和欣赏学生的每点发展和变化。不要简单的把学生看作被管理的对象,强制要求学生按照一切规章制度行事,对教师的管教要言听计从,一切要循规蹈矩,稍有改变和变通,就以班规和校纪来处理,这样,只会让学生变得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性格个性会逐渐磨平,学生个别的发展会受到限制,更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和养成。因此,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观念必须要牢固树立,真正关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焕发学生的无限创造力。
2.1.2 学生管理方式方法要以人为本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做好学生管理的前提,而以人为本的方式方法则是具体的实施手段。过去,学校经常靠强制的灌输,来强化对学生的管理,目的是使学生规范在学校的各项强制措施之中,不能突破框框、不能打破条条,没有真正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关注学生。用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必定得不到全面健康发展。只有学生管理的方式方法以人为本、科学有效,培养出来的学生,德、智、体、美、劳才能和谐发展,只有走进学生内心,才能听到真正的声音,只有把准学生的脉搏,才能了解学生真正所需,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春风化雨,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集体的温暖,使学生成为道德品质高、思想觉悟强的有用人材。
2.1.3 学校行政建设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不是完全摒弃学校应有的规章制度,而是要在行政建设特别是出台针对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上,更多的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变生硬的管理为柔性、人性化的管理,使制度更切合学生心理、生理、个性化实际,始终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开展行政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学校政工队伍建设,选拔事业心强、作风过硬、德才兼备的教师充实到政工管理队伍中,在实际的工作中,关心政工干部,大胆提拔使用,让他们享受应有的待遇,充分发挥政工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力军作用。
2.2 增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服务理念
从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服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已成为一种常态,教育的实质也转变成消费。既然学生付费购买了服务,学校理应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这一点上,学校、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强化教育作为一种服务的观念。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学校的一切工作应围绕学生开展,学校要想方设法提高硬、软件建设,为学生成长、成材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优良的服务。
学校的学生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是一种民主统一的和谐关系,而不是传统上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和实施学校的管理,使学校的管理模式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要切实改变过去管理人员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管理模式,要民主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真听取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合理化建议,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3 大力开展依法治校活动
近年来,因学校规章制度不完善或不科学造成学校成为被告、吃官司的情况经常发生。学生在校发生了一些突况得不到合理解决,或者是学校在处理学生纠纷问题时方法不当、措施不力,都会引发一定的社会矛盾,不但影响学校的声誉,更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必须要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加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保证这些规章制度不违反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注意各项规章制度的适用性,根据形势发展、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废除不合适宜的、过时的规章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规章制度的效用。
2.4 加大信息化技术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信息网络对学生来说,又是把双刃剑,利用好了,可以提高学生教育的效率,拓宽学生与学校、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的渠道,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良好平台。利用不好,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会对学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贻误学业、耽误前程。因此,学校应积极加强引导,构筑网络教育阵地。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辨识网络信息,能够分辨出哪些是有益的信息、哪些是有害的信息,不恶意散布不实言论,对自己在网络中的行为负责,提高鉴别力,有选择的借鉴和吸收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要加大校园网络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速度,加大运用。整合资源,将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全部纳入校园网络建设,共享信息,切实发挥网络的强大效益。要培养锻炼一批网络管理人员,经常性对网络管理中的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学生的网上习惯、网上思维,找准管理的突破口,进而制定合理科学的网络管理制度,增强网络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5 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篇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总结,并构建实践平台,从而能有效提高电子商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创业创新;电子商务;平台;实践
电子商务是目前一种新型的网络化的经济活动,并是一种创新的商业管理模式,它是IT技术和商业贸易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服务产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该产业的依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增强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院校和教育部门也逐渐将电子商务创新教育纳入到教学当中,并将其结合专业教育的特点,将创新教育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并不断深化教育体系,吸引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构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平台。本文主要对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1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意义
1.1 培养人才
构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培养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宗旨,主要面向市场进行电子商务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一批能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并以此为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构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主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技能、实训、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灵活创新的能力,在学校学习的同时,也能保证学生在外不断发展。
1.2 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由于电子商务的专业性较为复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将电子商务看做技术类专业或者商贸专业进行教学,这样会导致电子商务脱离其本质。因此,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是结合商贸、信息技术、经济等多种专业知识的学科,这就要求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应该对其他学科进行教育培养,从而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关于电子商务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网络营销、移动商务、金融支付、商贸实务、网络编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教育的建设必须要保持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品牌和优势,从而有利于对教学、师资等方面的整合,并提高教学质量。
1.3 为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教育提供借鉴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构建,能为院校专业的教育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能够在院校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的思路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主要从社会需求方面出发,通过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完整的平台构建思路,并明确实践内容。
举个例子,某高职学校为了能够培养专业人才,积极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主要和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进行合作,从而开展项目实践、顶岗学习等方面,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实践能力。此外,加强对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学校组成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和团队进行组织教学,并与网盛科技、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合作,从而不断完善实践教育。
3 实践平台构建的主要内容
3.1 对目前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模式进行分析
电子商务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商务模式,经过不断的发展后,已经成为全球范围使用较广的商务模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和企业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电子商务创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企业间竞争的激烈手段。而借助电子商务衍生出来的模式也非常多,因此,现代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务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2 平台的构思
本次构思主要以商务创新创业为主要核心,并对平台进行整体规划,主要的规划内容包括: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外包、网络营销服务、电子商务网站、网络广告策划、工作室的推广等,这些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实践能力。此外,还必须要逐步建设完善的网上银行认证系统,通过网络交易、个人交易、网上商城、配送系统等,从而让学生在校园内能够进行真实全面的实践。
3.3 构建工作室
构建工作室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让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实际工作需求。
举个例子,某地区学院依靠当地科技技术和教育部门经济上的支持,加强学校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和氛围,并以学生为中心,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网络技术支持、淘宝创业支持、电子商务网站开发、办公室系统等几个工作室,从而对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进行培养,并加强对企业内部网络的建设管理,加强电子商务网站的服务功能,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3.4 不断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非常重要,通过成立相关创新专业部门,与教师进行创业经验交流,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素质,下面对导师的素质培养进行分析:
第一,培养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管理和指导。
第二,工作室指导老师,对工作室进行创新,并进行整体的规划。
第三,中心创业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方面管理的教师。
3.5 电子商务的企业化管理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和绩效管理,工作室教师应该全程观察学生的实践情况,并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要确立工作室人员的管理和相应的赏罚制度,从而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管理的服从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管理领导主要以学院进行领导,并开设相关部门如行政部门、财务部问、技术部门等,各个部门主要对自身的工作室进行管理。
举个例子,某学校工作室主要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电子商务创业的基础设备,主要包括:电脑、网络、办公室、市场联络支持。为学生提供平台,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一些具有出色能力的学生,则更应该申请更好的地方,提供更好的设备进行实践。
4 结束语
面向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学生,学校需要加强其实践能力,除了必要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从实践入手,加强构建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学生的实践为本,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成功就业和创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