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受损的康复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神经受损的康复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神经受损的康复方法

篇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中医学文献中称作“口眼斜”,也称“口僻”。手足三阳经均上行头面,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脉受阻,可导致面瘫的发生。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等引起神经损伤而致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易留下严重后遗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多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发僵、麻木,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腮、噤鼻子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眼睛闭合不全、流泪、额纹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少数病人初起时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可于数小时或数天内达到高峰[1,2]。目前治疗以药物、理疗、康复训练、针灸等为主。如何优化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面神经功能、降低残损程度尤为重要。我院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获得很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54例,均系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门诊和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组。其中西药组27例,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17~51岁,病程1~21天;中西医组27例,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20~52岁,病程1~21天。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部分患者可有耳周及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50岁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②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有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③无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除外能引起面神经麻痹的其他疾病,如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根炎、大脑半球肿瘤、脑血管意外,脑桥、小脑角、颅底病变,如听神经病变等。④实验室检查一般正常。

1.3 入选标准:① 符合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② 单侧首次发病;③就诊前没有经过其他强刺激治疗;④无面肌痉挛。

1.4 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 参照house-brackma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3]。

1.5治疗方法

1.5.1西药组:选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抗病毒等药物,包括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强的松、阿昔洛韦、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配合超短波、半导体激光照射、面部肌肉功能训练等,两周后针灸神经取穴。

1.5.2中西医组:应用香丹注射液2ml、地塞米松注射液0.5ml行患侧耳茎乳孔处及患侧口角旁局部封闭,每周1至2次。注射封闭时一定要回吸切勿入血。注射后并进行局部穴位按摩。其他治疗同西药组。

1.5.3两组治疗满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6疗效观察 采用面神经功能观察指标和计分标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评分。以健侧为对照,观察项目共十项:静止面容、蹙额、轻闭眼、用力闭眼、单闭眼、动鼻翼、鼓腮、示齿、吹口哨、口呈一字型。按轻度麻痹、中度麻痹、高度麻痹分别计4、2、0分。病情评价依照面神经功能评价方法累计积分,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所列项目累计积分>20分;中度:所列项目累计积分≥12分,且≤20分;重度:所列项目累计积分≤10分。

1.7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检查无任何异常表现。所列项目累计积分≥36分。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面部外观基本对称,但做表情时面部仍稍有歪斜,阴天时面部稍有凉麻等不适感。所列项目累计积分≥22分,且≤34分。好转:症状和体征有改善,面部不对称,外观轻度改善。所列项目累计积分≤20分。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所列项目累计积分≤12分。

1.8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组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均数的t检验,应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无不适或药物过敏现象。经4周治疗后,西药组27例患者中治愈10例,显效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74.1%;中西医组27例患者中治愈15例,显效4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85.2%。经χ2检验显示,中西医组治愈率高于西药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观察指标和计分标准评分值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西药组和中西医组治疗方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效,见表1。并对两组疗效分值(疗效分值为每一个病例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评分之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中西医组疗效分值(10.81±3.63)高于西药组疗效分值(6.12±3.1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综合治疗疗效更显著。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面神经麻痹多由劳累汗出,或卧睡当风,经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引起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4,5]。中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如果人体强壮,各脏腑器官功能正常,外邪就不能侵犯,但当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抗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时,风寒之邪就可能乘虚侵犯面部的阳明、少阳经脉,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肌肉失养而发病。而西医认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本病是一种常见病,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多种激发因素如受凉、身体过度疲劳、睡眠长期不足、精

转贴于

神紧张及生活不规律、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引起局部的神经失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的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有轴突变性。面神经受损程度,取决于茎乳孔内急性炎症水肿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水肿时间愈长,程度愈重,面神经受压时间愈长,愈易变性而难以恢复,如果早期针灸治疗,刺激适度,可以给面神经一个良性刺激,使受压面神经产生兴奋,增强肌纤维收缩,加速面神经炎症局部淋巴和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的营养状况,以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的吸收,缩短面神经受压时间,增加面神经恢复的机率[6]。面神经的病理改变直接导致所支配效应器的运动功能的损坏,而肌肉康复训练能促进其反射弧的重建,维持和恢复效应器的形态和功能,防止、延缓和减轻失神经肌肉的萎缩,等待神经再支配,随着肌肉运动的改善,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反应性得到改善,提高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运动能促使患侧面神经兴奋,而面神经兴奋,又势必增强肌纤维收缩,形成良性循环,加速面神经炎症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营养状况,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的吸收。

中医各种疗法的原则均在于祛风通络,活血补气养筋。针刺穴位多以手足太阳、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其他经络的局部穴位,针刺诸穴位以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风邪,同时疏通诸筋络,共达驱邪通络活血补气之功,其病痊愈。

香丹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毫升含丹参、降香各1 g)又称复方丹参注射液,是由丹参、降香两味中药提取精制而成, 其主要成分之一为3, 4-二羟基苯甲醇类化合物。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凉血宁心、祛瘀生新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主要为脂溶性丹参酮类和水溶性酚酸类物质等。降香具有行气止痛,祛瘀止血的功效,临床常与丹参合用。香丹注射液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液量、保护心肌缺血缺氧、清除自由基、保护肝损害、镇静、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主要用于心绞痛,也可用于心肌梗塞[7]。香丹注射液为丹参、降香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取其注射于局部能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椎动脉血液微循环、改善局部供血等药理作用,对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很好的疗效。本组研究结果提示,香丹注射液直接注射于相关穴位和病变部位,用药量少,作用直接,起效迅捷,病人更易接受。

篇2

关键词:脑梗塞;尼莫通;复方丹参;右旋糖酐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32-01

脑梗塞为一种老年患者多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随着当前老龄化加剧,该疾病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如何有效治疗脑梗塞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中,总结分析脑梗塞采用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病历资料

盲选分析我院从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92例脑梗塞患者,依据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50例。92例患者临床资料情况总结为:男58例,女34例,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为60±0.3岁,高血压25例,冠心病26例,高血脂27例,糖尿病14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右旋糖酐500mL注射液,复发丹参注射液14mL,一天注射一次,一个疗程为7d,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通注射液10mg以及500mL氯化钠,可在5h内静滴完成,连续治疗7d,之后给予患者口服尼莫通片90mg/d,一天三次,连续口服用药30d,并预防电解质紊乱以及脑水肿。均给予两组患者调节血脂、血糖以及血压等常规治疗,并检测尿常规以及心电图等。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1.3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神经工呢过缺损评分标准:轻型0-15分;中型为16-30分;重型为31-45分。治愈:神经功能分数下降大于90%;显著改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40-89%;改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18-45%;无变化:下降18%或小于18%;恶化:缺损增加18%。有效率为痊愈率、显著改善率以及改善率之和[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获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包分析,用均数±表示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用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对照组患者42例,治愈10例,显著改善10例,改善8例,无变化8例,恶化6例,有效率为66.7%,观察组50例,治愈19例,显著改善15例,改善12例,无变化3例,恶化1例,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x2=7.89,P

2.2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后两组神经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一:

2.3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热1例,血压下降1例,头痛3例,面部潮红2例,而对照则无明显不良反应,分析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是因滴速过快,外周血管扩张,调整后不良反应消失,因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患者可以耐受。

3讨论

脑梗塞为一种老年患者多发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倒、口歪眼斜、偏瘫、语言不利等,也可并发心肌梗死,或脑梗塞后痴呆,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临床分析认为脑梗塞发生是因脑部动脉阻塞,而出现脑组织功能异常,脑部缺氧缺血以及脑组织坏死,其主要病因为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或者身体过于肥胖[3]。临床治疗原则在于防血栓进展,改善脑循环,减少梗死范围以及脑水肿。临床用于治疗方法多样,主要为抗血凝以及抗休克治疗。右旋糖酐为一种临床常用的改善微循环以及抗休克药物,可增加血容量,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压。降低血液粘性,抑制血小板以及红细胞聚合,有效防止血栓形成,但用药后容易出现呕吐、头晕、发热,少数患者会出现低血压。丹参注射液常用治疗脑梗塞、心肌梗塞、心绞痛,用药后会促使心脏血流增加,降低血浆粘度,有效预防脑血栓后遗症[4]。丹参注射液与右旋糖酐共同用药,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发展。但脑梗塞的梗塞病灶已经形成,是不可治疗的,因此临床治疗目的在挽救周边已经受损但短期内仍可存活脑组织。丹参注射液与右旋糖酐不能有效救治缺血半暗带,尼莫通为一种选择性较高的钙通道阻滞剂,通过血脑屏障,为同类药物中最有效的药物。钙拮抗剂可阻滞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有效防止钙离子内流,导致血管收缩力下降,增加血流量,可有效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而导致的缺血性神经损伤,为一种有效的脑保护剂。而且尼莫通不仅可以用于脑血管细胞,还可用于神经细胞,有效保护神经元的完整,起到较好的保护以及脑功能修复作用。而且尼莫通用药后,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头晕、发热、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但均比较轻微,并不会影响后期临床治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脑梗塞采用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中。

参考文献

[1] 周志坚,何伟,何通海.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108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0(2):175-176.

[2] 陈佳,柯生海,赵芳,等.化痰通络合剂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塞恢复期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5,31(2):19-20.

篇3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地增加,那对于家属以及老年人而言,对于老年患者的治疗治疗护理及最终康复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就老年人常患的眩晕症的病因、治疗、护理和预防提出一些见解和措施,以助老年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人;眩晕症;病因;治疗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改善当中,生活条件明显地提高,而人们平均寿命也在大大延长,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所占的人口比例逐渐升高,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老年病则越来越多地呈现于报端,其给家庭、政府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在众多老年病中,眩晕症尤其值得关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本症的发病率亦日益增高,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医务界的广泛重视。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经常接触患眩晕症的老年患者,深知该病给其带来的麻烦和痛苦,笔者认为,及时妥善的治疗与护理对他们的康复尤为重要。

一、概述

我们通常所说的眩晕症,其实就是一种主观性症状,是患者本身对于空间关系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错觉,患者感外境或者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指物偏向、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心率和血压的改变。中医认为,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昏倒等症状。

二、原因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在逐渐地迈入老龄化社会,老人患眩晕症显然是常见的,在各大城市的各大门诊,都是十分常见的,常伴随着特殊的诱发,发作数分钟后,若停止不动,眩晕症停止,但是若位置再度改变,则眩晕症又会发作。不予任何治疗,六个月症状也会自行缓解。关于这种疾病的成因,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内耳掌管平衡的耳石退化脱落,形成游离状的小颗粒,当姿势改变时,就会影响内淋巴的流动,造成眩晕症。另外一种说法是,中耳长出一条小通路达到内耳,影响左右两边的压力差,造成眩晕症。中西医对此有不同的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情况如下:基本所有中医都会认为,本病病因主要有情志不遂、年高肾亏、病后体虚、饮食不节、瘀血内阻等,然病因虽有多种,但其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本病病位在于头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有关。然而西医理解地确是其病因在于:1)前庭系统性眩晕(真性眩晕):包括前庭末梢感受器、前庭神经、前庭诸核、内侧纵束、小脑、前庭皮质代表区之各种病损所产生的真性眩晕(如耳源性、前庭神经病损、脑干病变、小脑病变、大脑病变、颈椎病变等);2)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头晕):包括眼性、心血管病变、全身中毒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神经症等原因引起的眩晕。

三、治疗

1)脑血管性眩晕,在夏冬季节,由于人类的血液黏稠度会增加,从而容易引发各种脑血管意外,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那此时老年人就应注意多饮水,不要突然改变,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都容易引发脑血管性眩晕。一旦发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经确诊后可以适当给予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2)脑肿瘤性眩晕,此类眩晕发病多较缓慢,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对于逐渐出现的轻度眩晕,若伴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或其他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3)颈源性眩晕,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免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治疗上多采用康复方法,如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手法治疗、针灸等,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4)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内分泌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治疗眼科疾病,在原发病恢复的基础上,眩晕可以自然缓解;5)神经官,能性眩晕对于因精神因素导致的眩晕,首先应解除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可适当给予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但要避免长时期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增加药物的耐受性和依赖性。

四、护理及预防

对于已经患有眩晕症的患者,在出行时,家人应当陪随其左右,以防其发生意外事件,另外要根据眩晕的病因,根据不同的病情,因时因人制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对于眩晕症患者来说,我们要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要时刻保持病室的清洁安静,避免噪音。减少陪护和探视,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维持最佳身心状态,特别适合肝阳上亢和气血亏虚两种类型的患者;2)健康锻炼,在病情许可时,鼓励患者到室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增加运动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增进食欲,改善营养状况,有利于全身功能的恢复;3)饮食方面,肝阳上亢的患者忌浓茶、咖啡及辛辣之品;气血亏虚型的患者宜食富含营养以及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和桂圆、大枣、阿胶等补益气血之品,忌暴饮暴食;肾精不足型的患者忌食过咸伤肾之品,多食核桃,充养脑髓;痰湿中阻型的患者忌肥甘厚味,戒饮酒,予佩兰、桔皮泡水饮,健脾祛痰;4)注重病因护理,肝阳上亢患者多情志不畅,宜重心理护理,使之心情舒畅;气血亏虚的患者忌劳累,节制,忌过度;痰湿中阻患者呕吐者多,呕吐重时取侧卧位;5)进行有效的情志护理,眩晕患者多表现为多虑、忧郁、急躁、易怒。作为护士,应当根据患者的性格、知识水平、职业,掌握其不同的心理状态,针对性给予安慰、开导、教导,消除其焦虑心理,使其了解七情过激可诱发本病,从而自觉控制情绪,保持心境平和、心情舒畅;6)其他,对于眩晕患者,还应注意其血压变化,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因以及发作时的伴随症状。综上所述,老年人患眩晕症给家人和社会带来颇多麻烦和痛苦,因此,要予以高度关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预防。一旦患病,也不要背上沉重的包袱,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争取尽早康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医护人员以及家属能够给予老年人更多照顾以及关心,经常关注老年人的状态,能够有效避免、预防眩晕症的发生,当然在老年人已有眩晕症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以上所说方法,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以及护理,争取能够早日康复。

篇4

【关键词】 肛肠术后;镇痛;电子生物疼痛贴;腰俞穴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5.053

Application effect of electronic biological pain paste and lumbar shu point partner treatment in anorectal postoperative pain HUANG Lyu-fang. Operation Room, Guangdong Province Nanxio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xiong 51202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lectronic biological pain paste and lumbar shu point partner treatment in anorectal postoperative pain. Methods A total of 220 anorectal postoperative pain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hospitalization odd or even number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11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painkillers for pain-killing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electronic biological pain paste and lumbar shu point partner treatment for pain-killing treatment. Observation were made on pain scores and subjective feeling after analgesic therapy in two groups. Results 81.8%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facial expression score as 0 point, 4.5% of patients as 1~2 points, and 0.9% of patients as 3~4 points, while 94.5%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facial expression score as 0 point, 4.5% of patients as 1~2 points, and 0 of patient as 3~4 poin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better painless propor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Aanorectal postoperation; Analgesia; Electronic biological pain paste; Lumbar shu point

肛T疼痛是常见病、多发病, 由于直肠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加之大部分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恐惧及手术伤口本身的刺激, 导致肌肉痉挛, 出现疼痛[1]。疼痛不仅降低患者舒适感, 还影响术后康复, 降低治疗效果。临床上常采用口服或肌内注射止痛药来控制疼痛, 但有很多不良反应, 易引起头晕、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切口出血及影响肝肾功能等, 因此, 选择高效、安全、无不良反应的镇痛治疗是目前广大外科医务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2-4]。本科自2014年1月起, 对术后患者采用电子生物疼痛贴配合腰俞穴治疗术后疼痛, 经过观察,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0例肛肠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31例, 女89例, 年龄17~79岁, 平均年龄(49.8±11.3)岁;病程1~14年, 平均病程(3.7±3.5)年;混合痔128例, 血栓性外痔34例, 肛裂15例, 肛瘘9例, 肛周脓肿16例, 肛肥大9例, 内痔嵌顿3例, 直肠息肉5例, 直肠脱垂1例;术后疼痛评分均>6分;排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和肠癌者。将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110例。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止痛药进行止痛治疗, 给予盐酸曲马多100 mg肌内注射, 1次/d, 共2 d。实验组采用电子生物疼痛贴配合腰俞穴进行止痛治疗, 具体方法:患者取侧卧位, 取腰俞穴定位, 涂抹生理盐水, 将2张无菌电子敷贴内的金属芯片贴于腰俞穴, 并与皮肤接触紧密, 必要时可用胶布固定, 电极线接入敷贴仪与敷贴电极连接, 通电后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节强度, 按开始键, 治疗时间20 min, 2次/d, 持续2 d。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采用面部表情法评价两组治疗后疼痛情况, 采用6种面部表情从微笑至悲伤和哭表示[5]: 0分代表无疼痛;1~2分代表有一点疼痛;3~4分代表轻微疼痛;5~6分代表疼痛明显;7~8分代表疼痛较严重;9~10分

代表剧烈疼痛;术后患者的疼痛达到6分以上, 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时, 分别进行干预, 观察治疗后的面部表情评分情况。②观察两组接受镇痛治疗后的主观感受, 干预30 min后进行询问, 采用问卷式调查对两组患者进行研究调查, 问卷共设计6个条目, 每个条目分为3个选项:即认可、不确定、不认可。共询问220例, 询问率达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面部表情评分情况比较 对照组面部表情评分0分患者占81.8%, 1~2分患者占4.5%, 3~4分患者占0.9%, 实验组0分患者占94.5%, 1~2分患者占4.5%, 3~4分

患者占比为0;实验组无疼痛所占比例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干预后主观感受比较 实验组主观感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疼痛是疾病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 还可引起术后伤口水肿、排尿困难、尿潴留、食欲低下, 严重者可影响术区血液循环, 增加感染机会或延长愈合时间, 甚至引起疼痛性休克, 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6, 7]。τ诟孛攀鹾筇弁床生的机制, 祖国医学认为手术造成经络血脉损伤, 血行不畅, 局部气血瘀滞, 阻塞不通, 不通则痛[8]。而现代医学认为, 直肠周围神经末梢非常丰富, 齿线以下受体神经支配感觉极为灵敏, 特别是对疼痛有着特殊的敏感性, 直肠多采用开放式手术, 手术切割切口时组织和神经受到损伤, 局部伤口末梢神经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 同时受损组织释放缓激肽、组织胺、P物质、前列腺素等多种炎性致痛因子引起炎症反应, 一方面直接刺激伤害感受器, 另一方面使外周和中枢神经活化和敏感化, 导致痛觉超敏, 致使疼痛剧烈[9-12]。电子生物疼痛贴是将电子技术与物理医学以及中医相结合的产物, 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快速消肿镇痛、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功效, 主要用于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烧伤整形外科、软伤科及妇产科术后的伤口止痛, 能减轻伤口疼痛及脂肪液化, 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减少瘢痕组织形成, 降低伤口感染, 促进术后恢复[13, 14]。腰俞穴为奇经八脉中督脉的俞穴, 是脏腑经气输注之处, 该处分布有尾骨和神经分支, 刺激或按摩此穴, 能阻断周围神经传导, 使局部痛觉减轻或消失[15]。临床上报道[16]腰俞穴在肛肠麻醉镇痛中作用显著, 亦常采用指压腰俞穴治疗痔瘘、痔核、裂痔等肛肠疾病。研究表明, 电子生物疼痛贴与腰俞穴配合, 能在人体病变面形成电磁场, 兴奋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痛觉调制系统”, 抑制疼痛感觉区传导, 关闭疼痛传入的途径, 从而有效缓解疼痛[17], 而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使血管的血流速度加快, 减轻神经间水肿, 促进炎性介质吸收, 加强组织营养供给, 加速伤口修复, 从而达到治疗术后疼痛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面部表情评分0分患者占81.8%, 1~2分患者占4.5%, 3~4分患者占0.9%, 实验组0分患者占94.5%, 1~2分患者占4.5%, 3~4分患者占比为0;实验组无疼痛所占比例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 电子生物疼痛贴配合腰俞穴能明显减轻肛肠术后患者的疼痛, 促进患者舒适, 且操作简单, 安全无不良反应,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锡滔, 何剑平, 黄勇, 等.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热带医学杂志, 2013, 13(3):291-293.

[2] 刘玲.中药穴位贴敷配合心理疏导治疗术后疼痛250例.中医外治杂志, 2014, 23(1):59.

[3] 胡相冰, 谭建勤.肛肠病术后疼痛中医辨证施护85例总结分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4(15):71-72.

[4] 杨麦文.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对改善痔术后疼痛的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0, 16(5):584-585.

[5] 谢芳.疼痛快速愈合敷贴仪在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 2012, 26(5):433.

[6] 钱海华, 徐天舒, 戴玲颖.腰俞穴、长强穴在肛肠科麻醉镇痛中的应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4(25):511-512.

[7] 黄国付, 黄晓琳.电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NeuN表达的影响.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0(5):66-69.

[8] 宁大全. 平衡镇痛在肛肠手术围手术期超前止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医学信息, 2013(18):466.

[9] 庞峻. 腰俞穴应用解剖及中药穴位注射麻醉用于肛肠手术研究. 川北医学院, 2012.

[10] 沈冰, 李凤萍. 腰俞穴麻醉合长效止痛剂在肛肠术中术后的止痛效果. 新疆医学, 2002, 32(1):31-32.

[11] 朱云强, 吕腊梅. 腰俞穴麻醉配合长效止痛剂观察患者60例.

中医杂志, 2003, 44(s1):296-297.

[12] 刘志江, 郭立云, 韩富强, 等. 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术后止痛的最佳麻醉方式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4): 57.

[13] 邢喜平, 廖行忠, 贺平波, 等. 腰俞穴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附131例报告). 结直肠外科, 2008, 14(2):111-112.

[14] 徐永强, 王良兵, 张世彬, 等. 腰俞穴注入吗啡对肛肠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3(3):6.

[15] 房立峰, 高清丽. 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与观察. 河北医药, 2014(6):89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