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艺术理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一、艺术理论课程在高校的现况
(一)艺术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国内高校的艺术专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生长。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有着雄厚的理论知识基础,艺术专业也不例外,艺术理论课程对艺术专业而言至关重要,技术只是呈现艺术的一种形式,决定作品内涵的是创意和思想。创意和思想是如何去获取的呢?必须具备中外艺术发展史、艺术的审美学、艺术概论、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素养,从而提高对作品的创造能力和自身的艺术素养。想创作一件优秀的艺术品,仅有技法,无理论、无思想,就注定只能走别人走过的路。
(二)艺术理论课程在教学实施中的困难
而在当下高等院校中艺术专业几乎都是以实践专业课程为主。例如绘画专业,每学期的油画课、国画课、素描课、版画课等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把课表填满了;设计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则是以PS、PR、AI、CAD等软件课程堆砌而成的。而理论课程通常每学期只安排一门,到了高年级也就没有了。久而久之,学生们也就认为,只要学会了某项能够实现艺术的技法,就算是完成了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和学习,掌握技法才是至关重要的,而理论课程并不能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所以这类课程可有可无。这种想法是本末倒置的,对于艺术专业而言缺乏艺术理论课程的教育,毋庸置疑是不够健全的。
1.学生对艺术理论课程缺乏兴趣
学生对艺术理论课程不够重视也提不起任何兴趣,就这一点而言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对于艺术生而言,枯燥的理论课知识,他们大部分本能的态度就是抗拒这一类课程。例如,艺术史课程,学生们认为这与初、高中乏味的历史课程如出一辙,甚至很多知识都是在历史课本中出现过的,并且教师的上课方式也和历史老师也别无二样,所以学生自动将此类课程与无聊和枯燥画上了等号;另一方面,则是课程本身的问题,自带着单调、枯燥的属性。对于理论课程讲授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来说,为了不对学生传达有误的信息,会选择照本宣科这种最安全的授课方式。
2.艺术理论课程的传统教育模式
高校中艺术理论课程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就是“满堂灌”“填鸭式”,这种形式的教学,会对学生们就形成“开头劝退”的效果。“开头劝退”这个词语通常会用来形容,一部电视剧在第一集没有吸引住观众,大部分人会选择弃剧。将其引用到课程中的意思就是,教师无法在第一堂课上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失去了主动学习的热情,知识的传递过程变得尤其艰难。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单一说教为主,师生之间没有交流,教师不知道学生想了解什么,学生不知道老师在阐述什么,双方难有共鸣。这种模式不仅会让学生不愿意学习,同时也会打击教师的教学信心。
3.高校艺术理论课程师资薄弱
就艺术专业整体的师资情况而看,实践型专业课的师资占据了整支队伍的重要比例,专职的理论课教师较少,或者让一些青年专业教师分担一下。部分没有这方面授课经验的教师,不知道如何去建设课程体系,也不了解学生需补充哪方面的理论知识,无法将艺术理论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与艺术理论课程相结合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教学领域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的优势进行了结合,学生课余时间在线上平台自主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线下课堂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或学生提问,进行解答,并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是如何得到运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教师的角色,从演讲者演转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设计者。学生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实现了“知识内化”和“知识应用”的过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让教师遵循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基本原则,将教学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艺术理论课程中实施的环节设计
1.课前线上学习
影视类的艺术理论课程,知识涉及面广,需要学生观看大量的优秀影视作品和理论知识,由于时长问题,课上无法进行,所以教师提前告知学习范围,提供影片资源与信息,并布置作业。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认真学习并完成作业。要求教师能够合理整合线上碎片式的资源并结合线下的教材,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线上丰富的资源提高藝术审美和艺术素质。作业的设计至关重要,设计成游戏闯关模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学习,也能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2.线下课堂翻转
通过在线上的学习,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教师在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问题的同时,也要将课本的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对学生们作业的评价也需要更加多元化,允许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存在不同的意见,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遇到问题时应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大家对同一部影视作品的理解,让大家在畅所欲言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也接纳别人从另一个的角度的分析与评价。探讨期间,每个同学除了阐述自己的想法,还需要明确大家的工作,有人总结,有人记录,有人维持发言顺序等。这样一来,这就不仅是思想碰撞的讨论会,也是一次团队合作的作业。通过分组讨论的模式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和尊重,也会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小组讨论时教师应该在每个小组之间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
3.课后教学资源优化
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线下知识交流反馈。每节课后教师应该总结上一节课学生提出的学习难点,进行线上学习资源的优化。网络教育资源丰富,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实时优化教学资源,不可再像传统教学中“流水的学生,铁打的教案”,要因材施教,学生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师们改善教学方案最好的切入点,根据学生们学习能力的程度不同,应准备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分析与总结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应用效果分析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混合式教学对于学生而言,不需要面对“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从“被动灌输”转换为了“主动讨论”的学习方式,终于能分清楚艺术理论课程和历史课的区别在哪里了。传统模式下的学生在课堂上,除非是老师点名提问,不然一堂课下来都是“一言不发”。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成为了最有“发言权”的人,会促使他们在课前线上学习中,更加努力,就为了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能够为组员们提供帮助。这种团结合作的学习形式,也改变了学生们之前对于作业的概念。个人作业,观点单一,思路单一,分数的高低不是特别的重要;团队作业,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分数代表的是团队的荣誉,为了团队去拼搏、去学习。
2.教师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知识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一改之前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影视类理论课堂中,案例分析几乎都是教师在进行讲解,因课堂时间有限,没办法为学生展示案例的全过程,所以学生在讨论与分析的环节中是被动的,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无法了解学生的观点。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堂的讨论主体是学生,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可以开启“无限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设计作业,让学生有意识、有目标的去挖掘学习资源。
3.高校的师资力量
通过教师对线上碎片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合理利用精品课程,解决高校艺术理论课程师资不足的问题。教师通过线下课堂对学生们的了解,更好地优化线上教学资料,形成一个循环,不断的优化、不断的完善,妥善利用好网络教学资源。
篇2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田径教学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述
教师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方式融合到一起进行教学,通过网络平台的资源来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困难,这就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模式相得益彰,这种教学方式既方便了老师,又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在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织、整合和利用,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度整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田径教学的特点
田径教学包括跑、跳、投掷等运动,每个项目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特点。而田径作为体育运动之母,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曹鹏、徐立和等学者在对运动技能形成的周期性研究一文中表示:一项运动技能从形成到运用自如需要将近十年的时间去练习。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有十几门专业课要学习,分给每个专业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要想达到每项技能都能灵活运用是很难实现的。而田径具有跑、跳、投等多个运动项目,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作为田径专项的学生一共有两到三年的学习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把各个项目学好学精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田径教学方面要想每个项目都得到老师的讲解示范是难于实现的,这就给田径教学带来了难题,而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二、传统线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由教师主导,教师主要扮演领导的角色。课前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往往是单调乏味且没有指导的。可能与教师讲解的内容关系不大或者大部分是课本上的基础理论。因此,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
(二)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机
会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到操场和教师面对面进行教学,包括讲解示范、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布置作业等,学生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课后教师对于学生的掌握不到位,且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来源主要是课本以及教师课堂中补充的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较高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习技术动作,而在高校,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年龄、性别、身材和个人技术能力的影响,很难将一些技术动作做到规范标准,导致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过于依赖教师的个人能力,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点
(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线上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建立了体育线上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各个专项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视频或者名师的讲座作为教学资源,协助教师进行授课,学生通过音频、视频等资料可以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学到的技术动作更加规范,给学生的学习创造平等的教育机会,使同学们能够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二)有助于学生体会各个动作环节的技术要领
在田径教学中,一些技术要领尤为重要,例如:背越式跳高、跨栏、跳远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田径项目,技术动作的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模仿、观察、练习和纠正动作等大量的除本体感受以外的感受信息,尤其是视觉信息。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之中,主要是通过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受年龄、身材、自身技能水平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动作规范还是具有很大困难的。而混合式教学可以将高水平运动员的动作视频作为参考,并且可以慢动作或反复播放,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各个动作环节的技术要领,同时也可以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
(三)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形式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线上进行讨论,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随时在网上提出疑惑,教师则可以将问题归纳总结,在线下授课的过程中进行解答,并对学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专门的讲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网络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由于传统的体育形式相对简单、枯燥,一些不想锻炼的学生会有一定程度的厌倦和恐惧,而混合式教学方式是通过视频、图画等表现形式融为一体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既能够通过一些高质量的视频进行学习模仿,还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分析关键的动作点。与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与时俱进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能力。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校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的职称大多是教授或者副教授,年轻教师相对来说还是占少数,而那些年长的教师对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了解和操作并不是那么的熟练或出色,甚至存在一些困难,线上教学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教学难度,并且在进行视频剪辑制作的过程中相对繁琐,部分教师可能比较难适应。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现代化信息应用能力。
(二)高校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实施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对现代化信息的应用能力,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十分重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但是大多数教师在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后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处于一种“措手不及”的状态,需要重新学习课件制作,信息技术学习等。而教师的教学状态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息息相关。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为数众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视频的现象较为严重,但是线上学习田径的兴趣不大。
(三)教师的教学任务加大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需要教师在课下进行备课,线上的课程也要提前准备,例如:PPT课件的制作、视频的选取和剪辑、网课的搜集和制作等。一些教师的教学任务也会随之增加,加上一些对互联网了解不多的教师,还需要进行专门性学习相关知识。因此加大了教师日常工作的任务。
五、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教师的信息化能力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在于体育教师的信息化能力,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与时俱进,明确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不只是传授体育技能,更多的是让学生提高创新、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其次,为了提高教师对信息操作技术的掌握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参与信息教学培训,向部分高校学习,实施现代化教学,不断提高信息能力,确保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的顺利实施。
(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
目前大多数大学的线下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在线混合教学方法的接触较少,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采用各种形式的混合教学方法使同学们能够接受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认识到混合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及其优点,使之都能够更好的参与其中。
(三)加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未来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尤其是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已成大趋势,课程改革的创新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校要加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与培训,使更多的体育教师能够掌握线上教学的方法,减少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使用线上教学的困难。
六、结束语
疫情的到来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快速发展,由此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上体育课的方式可以不只是局限于线下面对面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印象发生了转变,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随着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增加,也能使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为了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使田径教学模式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与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于蕾.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和实现%J花炮科技与市场[J].2019,01):147.
[2]马凯,贾亦帅.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J].2020,10(06):28+30.
篇3
关键词: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教学;混合式
“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也可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授课,打造线上线下混和模式教学,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深度融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完成,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教学并不是教学活动的辅助,而是必备活动,线下教学已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而是基于线上学习的基础,实施的更深入、更贴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有难以理解的问题,可立即反馈给教师,教师综合学生的问题在线下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完成重点知识的教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景观设计课程作为高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从理论及实践方面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这门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方式进行,以场地调研、资料搜集及分析,制订一些课题要求等。然而,景观设计专业具有综合性、时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传统的线下教学过程中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1景观设计专业开设的现状
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是高校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各大高校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教育,降低对传统教学的依赖,缩减各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教学学时。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对景观设计专业课程的学时有大幅度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学时都有所减少,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新课题,在缩减学时的情况下,课程教学中出现教师侧重点不均衡的现象,有的教师重视理论、有的则重视实践,这样会剥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或影响基础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随着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增加,高校相继开设景观设计专业,国内开设的景观设计专业的院校也有不少,有交通类院校、建筑类及艺术学院等,也有不少的生物、地理等院校也有开设景观设计类专业。景观设计类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景观设计理念、设计创造能力与设计表现技术。根据培养侧重点的不同开设的学科也就不同,有的院校景观设计专业以设计为主,将景观设计作为艺术设计或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的一个方向。有的院校景观设计专业都是以园林景观设计、植物栽培为主要科目。还有些高校是由景观设计专业分化而来,景观设计专业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建立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培养高素质的景观设计人才是必经之路。
1.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思想与理念也随之更新,“互联网+”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者基本技能、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绝大优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大优点就是学习时间灵活,可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主导的学习将更具针对性,真实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将知识碎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授课方面将授课视频化增加趣味内容,形象生动,容易理解,借助多种信息技术实现授课内容的趣味化、教学网络化,网络教学覆盖面广,教学对象多元化,对本校学生及社会人员的管理定量化,将视频、作业、笔记及讨论融入教学中;另外,授课教师也很好地组织教学素材,其材料框架能更好地体现出教师的授课意图,甚至可开发作业、笔记讨论等交互式环节。线上课程的出现大大缩短教师的授课时间,弥补线下课程授课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有很多时间在课上和学生互动、交流。比如教师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扬长避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优秀师资队伍的暂时短缺也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互联网+”教学环境下,高校根据自己的需求选配名师课程,快速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节约院校资源,共享其它院校优秀教师建设的精品课程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将名师的授课内容、专业知识、教材教辅等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不仅方便传播、使用,同时也实现长久保存,成为院校的战略资产。
1.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趋势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线上主要的课程是理论基础知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采用互联网模式,通过学生、多媒体与教师间的互动关系,在互联网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传授共享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后疫情时代,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授课,发现线上授课的优势。首先,线上教学打破传统授课教学的局限性,学生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不同的通信设备,随时都能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其次,线上教学资源广泛,不仅局限于书本及教材,学生可更好地运用网络资源,自己选择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最后,线上教学的学习评价更加的透明、公正及多样化,学生能更直观看到学生与学生间的差距,进而更好地促使努力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但线上教学也有不足之处,教师与学生面对线上教学都有个适应度,就目前疫情期间情况看,线上教学的开展状况并不是很乐观。线上教学在技术上需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需更客观的硬件设施,但因地区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线上教学的开展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家里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很难进行线上学习。
1.3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区别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都是根据课程大纲制订教学内容,课堂上采取多媒体播放与材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内容的讲解,并对学生都是随机提问方式。根据学生接受的知识程度及课后作业效果看,这种教学方式已然达不到最优教学效果,要想课程上真正实现最优的效果,就需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景观设计课程进行改革,以此检验在教学上能否得到更好的效果。
2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
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缺点,采用“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复习的混和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制订,设计教学资源,学生的自主学习,课上展示学习成果,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加深知识的探索,以达到内化知识的结果,课后学以致用,完成在线作业,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1教学理念设计
教学理念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和基础与拓展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部分采用分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可充分参与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运用任务驱动法和小组讨论、案例等教学法,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及思维性。教学设计理念包括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提升三方面内容,课前通过在学习平台线上的自学任务,学生在课前查看学习任务并很好地完成自学,教师通过学生自学情况及时作出教学调整;课中主要通过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并结合课程特点进行课程思政、基础要拓展进行教学,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对生活中案例的引导开展对其重点知识讲解,对难点知识,通过实验内容的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等,总结及分享难点知识的理解,课堂上注重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引发学生思考;课后通过在学习平台线上自学情况及思考题,在讨论区域可进行线上讨论,便于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
2.2混合式教学组织情况
2.2.1课前知识授课教师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做好课程规划,阅读目标导学,明确学生学习的要点,提炼教学重点,录制微课程视频,梳理好章节内容,编写微课程字幕与课件美化;将所有准备好的课程上传到微课的平台上,在线解答学生的疑惑和追踪学生学习的进度,同时通过进行在线测评总结学生的疑点,明确课堂教学方向。学生将要完成目标导学,明确学习要点,通过自学教材、微课助学、合作互学掌握学习内容;完成以上在线测评,并发现不懂之处加以巩固学习。参见图1。2.2.2课中知识内化课中内化知识,针对课前的预习中学生可能遇到难点设置一些挑战性和创新性问题,层层把关追问,引发学生思考、探索。对一些重点需解答的问题组织分组进行讨论及汇报,评价颠簸,结合景观园林设计案例,将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最后在开展随课堂测评实验和课堂小结;学生参与小组的讨论案例,互动交流,完成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2.2.3课后的提升知识教师在关于学生在线学习情况下,及时批改作业,运用引导式解答,鼓励学生线上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知识提升。开展出景观设计作品进行持续改进。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并完成线上测评与作业,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巩固。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景观设计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充分利用线上资源
在景观设计这门课程中,内容繁多、涉及范围也较广,由于线上线下教学学时有限,如何利用线上资源补充知识是目前需解决的问题。该课程根据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需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将内容梳理成32个知识点,再将每个知识点分为8-15分钟的微课视频,每个知识点下的设置课件和附件将供学生自学,测评和作业包括客观和主观进行练习内容,目前此方法是检测学生微课视频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方法。在线讨论话题是微课视频和课堂活动的延展和深化,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课后的深度拓展学习,巩固学生的理论方面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3.2将案例分析及翻转课堂引入教学模式
在讨论中认识真知、分析中联实际将翻转课堂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河流生态污染教学中,设置四个挑战性问题及创新性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要掌握三个阶段性的特点。课堂教学中重点是从关注教师是否完成知识点的传授转移到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知识点并将其准确运用。课堂展示的任务由易到难,此时的课堂不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方式,这样才会实现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教师也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辅导学生完成成果展示,并且给予客观的评价及指导;同时,还可对成功的“生态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4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授课与网络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丰富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氛围,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对课程中难以理解的原理、抽象的概念更易掌握。景观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仍有某些不足之处,后续建设需及时更新和互补课程教学内容,要将慕课堂、雨课堂等辅助工具引入教学实践中,编写与混合教学课程相适应的新型教材,打造持续改进在线课程与本院校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混合式“金课”。景观设计实践课程具有政策及实践性强、专业化程度高、涉及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多且领域广等特点。教学内容构成需全面且自成体系,更要强化应用及实用性。通过环评全过程的梳理,形成以导则为纲,指南与规范为翼,考试真题强化理解为辅的教学体系。并通过环保经理人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关注力,提升学生对景观设计专业的认知力及内涵延伸,不断提高对景观设计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边青.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22,45(04):29-31.
[2]张佩佩.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1):71-73.
[3]唐晓亚.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分析[J].居舍,2022,(01):111-113.
[4]韩丽莹.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学的思考———以景观设计课程为例[J].艺术教育,2021,(12):276-279.
[5]侯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中探索与实践[J].现代园艺,2021,44(19):172-173+177.
[6]张伟宁,温立国.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保护———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9):2808.
[7]张玮缨.基于智慧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篇4
疫情前日常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况
疫情发生之前,本课程日常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教师并不多,绝大多数任课老师采用的都是传统线下多媒体教学。从硬件来看,因对网络和线上学习条件要求较高,高校受信息技术和软件等因素限制,本课程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式教学;从教育理念来看,《微观经济学》开课多年,导致部分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探讨与实践应用,有些老师不愿放弃多年的PPT教学,教学资源信息化程度低。而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要求较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性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对教育教学观念、模式和评价方式进行更新和重构。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成效
疫情防控期间,笔者领导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团队采用了以社会慕课+直播+QQ群为主,以雨课堂、Blackboard平台、微课为辅的立体化网络授课方案。授课前通过虚拟学习社区精心预设前期互动,通过课前布置自学慕课任务,布置与课程相关的经济讨论题,用“经济小沙龙”的形式为直播课堂预热。授课中借鉴“知乎社区”模式和直播模式营造线下课堂氛围;授课后,及时搜集教学评价并反馈,为学习者设计趣味性、复杂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本共布置了7次在线测试作业和3次小组作业,配合在线推送财经类文章;通过“学霸讲题”和“优秀作业展示”等补充环节辅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授课教师对于延伸到线下的互动任务,及时进行跟踪指导。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取得超出预期成效,一方面,学生到课率和课堂参与积极性都很高。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互动环节发言积极,小组作业的形式也从以往的文字版或者PPT版扩充到了音频、视频、VLOG等多种形式。另一方面,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技术和团队条件已经锻炼成熟。通过在线培训、群内组织教学研讨及集体“云备课”等方式,教学团队已经掌握大部分线上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线上教学工具的使用、线上教学内容的创新、线上教学资料的共享、线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工作均已熟悉。
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及实施路径
根据混合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将后疫情时代微观的课程教学设计总体原则确定为:师生在一个共同空间进行线上、线下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再辅课外的以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
通过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拓宽线上课堂。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LearningSociety)以交互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课堂的延伸拓展。根据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课外三个维度教学活动的要求和《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除了线上线下的教学,同时添加了鼓励学生课外实践创新,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拓展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具体教学设计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推送资源与交流:通过《微观经济学》SPOC课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设定每节课目标、设计题目、设计话题,并通过QQ和SPOC后台管理公告。课中激活课堂:课中学习慕课(30%)和面授(70%)融合翻转课堂,重点难点/系统梳理讲授,开展教学互动,通过课堂练习检测课前学习成果,进行针对性讲授解,组织思考和讨论,并选择性答疑。面授教师全程督学导学,引导学生习得知识,锻炼思辨能力。课后虚拟学习社区:课后利用SPOC平台进行测验,讨论题并反馈,完成在线扩展学习;包括课后分组项目活动与互评与教学问卷调查等。
多种教学工具交互使用实现多维度立体教学。构建基于“慕课SPOC+Blackboard平台+QQ群+原创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多维度立体化教学模式。课前通过《微观经济学》SPOC课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全部课时的30%释放给学生自主学习。设定每节课目标、设计题目、设计话题,并通过QQ和SPOC后台管理公告;课中翻转课堂,开展教学互动进行讲解,组织思考和讨论;课后可结合Blackboard平台等进行课堂讨论和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工具引导学生习得知识,锻炼思辨能力,可有效避免完全背离传统教学模式的路径,以上模式主要通过教学、考核、反馈三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
“双师教学”模式确保线上线下全程督學导学。利用教学团队分工优势,主讲教师一主要负责课堂面授,主讲老师二主要负责线下的学生互动、辅导性教学及拓展性讨论等,有利于实现线上线下导学功能最大化。主讲教师(第一课堂):负责实施翻转课堂和探究式教学,进行交互式的实体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开放式+发散思维+交流互动教学内容为主,并将讨论结果上传至慕课平台,进行二次交流,大课精讲。辅导教师(第二课堂):辅导计划的制定、组织学生课前学习、随班听课、组织学生答题、批改作业等;第二课堂和创新项目团队还分别建有各自的微信群、公众号和豆瓣小组,教学活动可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技术指导教师:为教师、助教和学生的课堂教学与学习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学生管理与课程考核评价。考虑到《微观经济学》基本都是大班课堂,首选手机而非电脑参与课堂互动,实现全员参与,是一种更有效的交互手段。同时增加高质量学生作业,通过分组,布置至少3次有评价标准的主观作业,并实现同业互评。助理教师管理网络讨论区交流和虚拟学习社区构建,打造高效果的教学互动场。最后通过大数据的学生行为画像实现教学监控,利用线上学习数据(签到、打卡、听课时长等)动态跟踪学习者在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进展。
篇5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80-02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内涵和要求。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革。面对信息化浪潮给教育提供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国家政府都提出了相应对策。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分别提出了用信息化技术促进高效、灵活的教学及课程改革等命题,并进行了探索。以信息化技术为主要载体的慕课(MOOCs)出现,开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并迅速席卷大部分国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MOOCs是近两年快速兴起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它的迅猛发展正影响全球教育的格局,也将影响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创新,同时也为当前教育管理和运行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趋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协同交流、友好的互动等独特优势。它通过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了时空限制,使“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所提高,使课堂有更多的时间开展探究研究和项目协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构建在线课程,解决传统教学中诸如课堂学时有限、内容拓展不够、自主学习缺乏、师生之?g缺少交流等问题,并可以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注重教学过程的监督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充分利用了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不同学习方式与不同学习技术的综合运用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尝试、推广的教学新模式。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网络辅助教学自2000年兴起以来,已经发展为MOOCs、翻转课堂等热点模式,互联网及新媒体已广泛地被应用于课堂当中,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近年来各大院校都在努力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一些院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院校往往对信息化硬件设施投入较多,相适应的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应用却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规划和管理,限制了信息共享与信息整合;教师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对混合式教学的了解不够深入,而学校也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使混合式教学在教师层面的应用难以有效推进;与院校层面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相配套的相关人力资源与培训体系、政策与支持保障机制以及研究与发展政策等一系列管理策略尚未健全,不能有效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因此,当前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管理体系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管理体系
通过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构建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管理体系,鼓励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优势,强化课堂互动,探索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以此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序运行,从而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通过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重构适应混合式教学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体系
混合式教学改革是一场以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为表征,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革命,它绝不是用一种教学技术去更换另一种教学技术,而是包括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在内的全方位变革。当教学组织机构、规范体系、内在激励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混合式教学改革才不会流于形式,半途而废,才会持续深入。可见,教学制度重建既是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外在保障,又是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通过立项建设混合式课程并试点实施的实践,探索建立有效协调教学管理、信息管理、学生管理、系部管理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组织机构,逐步构建线上、线下课程建设规范,混合式教学课程实施管理规定,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标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标准,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规定等系列制度,以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能顺利地整体推进,突出“互联网+”技术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优势。
(二)通过混合课程教学的要素分析,开发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文件模板及标准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者提出了课程教学的七要素:一是学习目的,强调数字化时代所需的信息化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以及虚拟空间中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二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者,从被动的信息受体、接受者和被支配者变为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方法、偏好,甚至参与学习内容的构建。三是学习内容,从形式上体现为多种媒体的呈现方式,在知识结构上,从固定的、以课程大纲为准绳的结构化知识变成包含静态结构化和动态非结构化的各类知识。四是学习方法,混合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从“听讲+练习”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模式。五是教师,从主讲教师到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同时还可引入在线的E-Tutor和E-Expert,教师资源得到丰富和拓展。六是学习环境,从传统教室、实验室、实习/实践场地和工作场所,延伸到学习者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的网上学习环境、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实习/实训基地和基于物联网工作场景等技术支撑的线上环境。七是学习反馈,借助大数据的线上评价方法,除了学习成绩外,还可以实现学生满意度、学生学业成就、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学生学习档案袋和学习分析,从而促进教与学的及时改进。
通过以上七要素的分析,开发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文件模板及标准。
(三)教师培训和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设计
针对教师的培训,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意识。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动机、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发展新的技能。要使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知识、技能、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二是技术运用的技能,这是进行网上教学的技术基础。
三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能力与经验,这是取得混合教学效果的关键。
(四)在调研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在线课程开发、翻转课堂实施、系部管理推进”组成的基本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现代职教课程线上、线下两部分的特点,构建了涵盖开发、实施两个环节的评价体系,分别构建指标体系。课程开发环节主要观测其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情况,包括教学视频形式、内容、质量,以及在线测试、在线作业、在线讨论、学习笔记等教学活动设计及其对面对面教学的支撑度等。课程实施环节又分在线实施、面对面实施两个方面。在线实施主要观测其在线教学活动的完成率;面对面实施主要观测教学活动的设计(细化分析),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实战项目的成果、分组情况、课堂氛围等。
篇6
关键词: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慕课
引言:成人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落脚点。现阶段,面对纷繁复杂、持续更新的社会环境,通过学习来丰富自身素养储备、突破当前发展瓶颈已成大多数人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寻找出一条符合成人学习特点、满足成人学习需求的教育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高校成人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探究讨论。
一、高校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背景
从本质上讲,所谓“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线上与线下相混合、现代与传统相混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2005年,英国学者HarviSingh、ChrisReed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解释为“在最恰当的时间,使用最恰当的教学技术,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其后,随着现代教育与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SPOC课程等教学技术、教学模式陆续产生,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流化运用与大范围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此背景下,我国陆续提出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的战略”、“推动教师、学生乃至社会上的每一个学习者,都成为数字资源的贡献者和受益者,……,真正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愿景,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等政策要求与战略规划,表明了我国发展信息化教育、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号召与决心。由此,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步进入到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的实践当中,对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1]。
二、高校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特点
与固定化、实体化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成人教育中主要表现出了如下应用特点:
第一,先进性特点。从HarviSingh等人的权威定义上便可得知,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时间与技术之间的动态匹配,即倾向于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现阶段,虚拟现实技术、现实增强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科技资源已顺利应用到了我国的成人教育课程当中,为学习者提供出了更加直观化、沉浸式的认知学习体验。例如,在汽车工业相关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将汽车内构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眼中,并依托教学平台的模块支持,为学生提供出透视、翻转、缩放、拆分等模拟操控条件。显而易见,这种学习体验是传统教学模式远不可及的。
第二,开放性特点。首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时间上具有开放性。在软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习者可随时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开展课程学习,且能自由进行暂停、跳转、回放等操作,实现对课程时间的自由控制;其次,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空间上具有开放性。在线上学习阶段中,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互联网建立的。此时,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性与虚拟性,学习者与教师无需处于同一实体课堂中,即可完成知识传递、讨论交流等互动行为。同时,受惠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设备的性能支持,学习者的学习场景也更加泛化,其在车内、户外同样可进行线上课程的收听学习;最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在该模式下,学生具有高度的选择自由,其可同时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学习,并不会受到专业边界的限制。例如,一名教师人员可同时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种知识的学习,以实现自身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混合式教育模式的开放性特点,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固有限制,使成人学习者的碎片化时间得以充分利用,并明显弱化了学习行为对其本职工作的影响,从而避免了“工学矛盾”现象的发生。
三、高校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高校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可分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与课后延伸三个阶段。具体来讲:
(一)自主学习阶段
自主学习阶段以线上教学为主,是高校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最主要部分。在此阶段中,高校教师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或网络社群,向学生发放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以及需要达成的课程目标与学习任务。通常情况下,课程资源应包括微课视频、文本课件、参考资料、网址链接、自测题目等。以此为基础,成人学习者便可利用工作的碎片时间、生活的空闲时间,通过查阅资料、键入链接、观看视频等方式,有方向、有目的地开展自主学习,对课程知识进行循序渐渐的认知理解。学习完成后,学习者再通过解答自测试题、探究学习任务等方式,实现对课程知识的回顾梳理,并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形成基本检验。在这一过程当中,学习者可依托网络平台或社交软件,与教师进行线上化的实时互动,以及时解决浅层性的认知偏误、理解障碍,建立起正确的基础知识体系[2]。
(二)课堂教学阶段
课堂教学阶段为“线上+线下”,即既可以在实体课堂中开展,也可通过直播网课的方式进行。在此阶段中,学习者虽然已实现了课程知识的初步掌握,但其理解仍具有浅层化、碎片化的特点。此时,教师就需要对学习者进行针对性、集中性的引导或纠偏,以促进学习者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当中。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阶段的形式虽然趋近传统,但教师的教学理念切不可出现“守旧”倾向,而是要积极与学习者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做好多媒体资源的灵活运用,并指导学生掌握思维导图法、趣味记忆法等先进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开展好探究性、群体性的课堂活动,如小组任务学习、项目模拟学习等,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分享、交流与合作,为其思维拓展与知识运用创造平台与机会。在课堂教学阶段的末端环节,教师还可应用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网络匿名投票、项目成果打分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混合式评价模式,并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为学习者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指明方向。
(三)课后延伸阶段
篇7
Abstract: Taking the financi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earch status, the purpose, the content and the rout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blended teaching supported by the mobile learning software.
关键词:移动软件;混合教学;高职教育;金融课程
Key words: mobile software;mixed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finance course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105-04
0 引言
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课程教学面临许多的问题与挑战,例如学生容易缺乏学习兴趣,以理论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之移动互联网的浪潮袭来,金融课程教学必须从传统的面对面传授,转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的模式。
本文基于这一现状,结合高职金融课程教学的特点及要求,提出一套高职金融课程混合式教学理念,在移动环境下通过移动学习软件平台的运用,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金融课程学生的学习模式,以适应当前金融人才的培养需求。
1 高职金融课程教学的现状
从职业教育的视角来看,高职金融课程教学应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对接职业岗位需求,突出实践性。在培养学生掌握金融基础知识的同时,高职院校金融类课程教学面临许多的问题与挑战,金融类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要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课堂教学组织及课后实训指导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移动环境中数字化形式的运用,设计和开发基于网络的金融课程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线上自主学习的资源和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
2 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高职金融类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指出,要“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在推动高等职业信息化教学应用的背景下,探索基于移动软件的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多样化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金融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丰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为高职教育领域的混合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案例。
3 高职金融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3.1 明确混合式教学改革目标
基于移动学习软件构建混合教学平台,以高职金融课程《银行从业基础与个人理财》为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混合教学的设计方案,提出适合高职学生的金融类课程的混合教学一般过程与教学模式,进行混合教学的教学评价和实施的效果分析,提出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模式,探索高职金融课程的教学新模式改革,试图改善教学效果,为高职金融类课程有效开展移动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混合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诸多因素会影响混合教学的实施效果。因此,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关注混合教学的活动设计、混合教学资源设计及平台构建、混合教学的学习支持与管理、混合教学的评价方法等。研究内容包括:
①移动学习软件支持下混合教学平台的构建。利用现有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和开源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混合教学平台,并实现活动任务、在线课堂、扩展资源、在线测试、提交作业、在线笔记、互动答疑等功能。
②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以《银行从业基础与个人理财》为例,该课程是金融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技能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是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考试的科目,近年来职业资格考试改革,内容更新较快,且全国统考都为机试,单纯的课堂讲解并不能与时俱进。为此,以该课程的若干单元为案例进行混合教学设计,以高职金融专业学生为实践对象,针对高职金融类学生的教育特点,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实施两轮次的混合教学实践,在总结首轮教学实践的情况下,迭代修改混合教学设计方案,总结提出适合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一般模式。
③混合教学的评价及效果分析。综合线上线下的教学实践,提出具有价值的教学评价方案。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参加混合式学习的准备情况,掌握学生学情。实施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测验,综合分析混合教学效果,进一步分析有哪些因素影响混合教学的实施效果,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方法,不断促进混合教学效果的提升。
3.2 明确混合式教学思路
混合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或学习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有机地结合,灵活整合多种学习方式的一种学习模式。何克抗(2004)认为,混合式学习既发挥了在传统面授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在线自主学习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二者的结合,使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优势互补,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随着新兴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不断结合,尤其是移动技术、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不断出现和发展,混合教学模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王国华等(2015)通过对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量化分析发现,近十年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应用实践方面的研究增加明显,出现了一大批有关混合教学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集中于混合学习的课程设计、开发、实施以及效果评价等(俞显等,2013)。从混合教学的课程对象来看,现有文献混合教学的课程对象常见的是计算机网络(刘繁华,2009;李红等,2014)、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沈云云,2012)、小学教育学(黄甫全,2013)、网络教育应用(罗冬梅,2010)等计算机类或教育类课程,而高职课程的混合教学研究与应用并不多见,有必要开展加强高职课程的混合教学研究。
从混合教学依托的支持平台来看,有关利用移动学习软件进行混合教学的文献偏少。由美国新媒体联盟公布的《2012年地平线报告》指出,平板电脑和移动应用程序等先进的信息工具和软件技术在未来教育或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将越来越普及(王佑镁,2013)。国内文献开展混合教学所用的教学支持平台主要有Coursera(刘静静,2014)、Blackboard(周红春,2011)、Moodle、Claroline(郑晓蕙等,2014)、微信公众号(徐梅丹,2015)以及校园网络教学平台(黄德群,2013)等。上述平台中,Coursera、Blackboard、Moodle和Claroline等都是传统成熟的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应用比较广泛。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日益普及,移动网络环境极大改善,移动学习正在深入地逐渐走进大学课堂。相对于传统的互联网环境,如何在移动环境下有效地将平台工具应用到混合教学中,仍然有待研究。目前移动终端软件非常丰富,可以从不同层面对混合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在教学中常用的移动软件包括云存储(腾讯微云、360云盘、百度云盘等)、云笔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为知笔记等)、云协作(有道云协作、石墨文档等)和云思维导图(Mindjet、Mindmeister、Mindpin)等。
金融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工作分为前期准备、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学情调查、教学设计、资源平台构建、教学实践及教学反思等7个环节,具体路线图如图1所示。
3.3 构建高职金融课程混合式教学平台
混合教学实践离不开有效的混合教学平台的支撑。混合教学平台可供教师和学生基于电脑终端和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进行访问,该平台的主要组成包括移动学习软件和混合教学平台两个部分(如图2所示)。其中,在混合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到的移动学习软件包括有道云笔记、有道云协作、云标签、360云存储和微信公众平台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移动软件工具,整合到相应的课程教学环节。对于一些专门功能,例如在线测试、课程通知等,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开发实现。为提高效率,降低技术门槛,混合教学平台可基于Moodle开源教学平台进行构建。Moodle平台不仅可以通过计算机浏览器访问,它还提供了移动版Moodle APP(Mobile Moodle),教师和学生安装其APP后即可通过手机访问和使用课程平台。
3.4 高职金融课程混合式教学策略
除了课堂授课以外,还应该充分利用有道云笔记、有道云协作、微信公众号、混合教学平台等用于学习小组构建、课外阅读、课程考核等。
3.4.1 基于微信建立动态学习组
基于微信平台建立金融动态学习组,由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由各组组长对小组活动及活动执行情况进行辅助管理,通过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微信群组实时关注各小组对学习任务的执行情况,并就各小组遇到的问题进行在线解答。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在不同金融岗位工作的毕业生加入微信群组,让毕业生与在校生建立起联系。建立“每天一话题”群组讨论制度,每天指派两个人(比如1个在岗毕业生+1个在校生)联合主持“每天一话题”。主持人选择自己有思考和积累的领域,与群组成员在微信群中交流讨论,并要求主持人翌日要整理公布话题纪要。为了督促主讲人提高质量,还可设立活动讲座以及纪要的质量评审小组,促使主讲人提高话题讨论的质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促进学生熟悉金融知识,促进金融教学生成性资料资源的积累。微信群组的建立打破了课堂线上线下的界限,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和沟通,对提升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3.4.2 基于微信平台建立金融读书公众号
通过金融读书公众号,市场最新动态和前沿文献,促进学生阅读有价值的文献,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增加专业积累。同时,还可以发挥微信公众微信号所拥有的大量订阅用户,与一些知名的财经类出版社合作,在公众微信号上推荐经过双方优选的金融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优秀著作,增加专业积累。此外,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有道云笔记记录读书摘要和心得,汇聚形成班级读书笔记集。
3.4.3 基于混合教学平台建立线上+线下考核机制
混合式教学模式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自主安排线上学习,对学生自控力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善线上学习的效果,除了安排课堂的线下考核外,有必要利用混合教学平台的在线测试、作业提交等功能,实施线上考核。将线上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对待线上学习。
4 结语
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指出,要“普及师生个人学习终端,创新数字化的专业学习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知识建构工具,引导广大师生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在高职教育金融类课程中如何实施混合教学,有利于适应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促进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1-6.
[2]王国华,俞树煜,黄慧芳,胡艳.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5(02):25-31.
[3]俞显,张文兰.混合学习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7):14-18.
[4]刘繁华.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运用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9(04):78-81,85.
[5]李红,王春枝,贺章擎.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网络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20):15-17.
[6]黄甫全,曾文婕,孙福海,尹睿.高校混合式学习网络课程的创新与开发――以《小学教育学》网络课程建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3(02):66-71.
[7]沈云云.以混合学习活动为中心的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2(08):80-83.
[8]罗冬梅.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以《网络教育应用》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0(10):36-40.
[9]刘静静,张立国.混合学习环境下xMOOC应用模式探究――以Coursera平台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5):9-16.
[10]周红春.基于Blackboard学习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1(02):87-91,98.
[11]郑晓蕙,杨宇杰,张诗田,刘佳璐,程亮.基于Claroline的师范生网络学习平台构建与课程整合――以“课程与教学论(生物)”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11):107-113.
[12]徐梅丹,兰国帅,张一春,孟召坤,张杭.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5(04):36-42,62,80.
[13]黄德群.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03):64-70.
篇8
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已经遍布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成人教育等各种教育领域和教育的各个层次。本文借鉴已有的混合式学习研究成果和美国K-12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成人高校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推动混合式学习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混合式学习在成人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成人高等学校;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基于信息化的学习更加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实践。《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继续教育要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1]这种将线上的在线学习和线下的面授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已经在高等院校中逐渐流行起来。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很明显,其灵活、便于实现、能够整合复杂的多媒体和技术等特点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2]因此,开展在成人高校的混合式学习的研究,是促进成人高校信息化教学开展的重要抓手。
一、什么是混合式学习
在《地平线报告》里,对混合式学习简单界定为“在线学习和面授学习最佳实践相结合”。混合式学习起源于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的定义分为三个部分。定义的第一部分是在线学习部分:和传统的教育一样,混合式学习也是一种正规的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至少有一部分在线完成,并且进行在线学习,学生自己控制时间、地点、进度,可以自行定义先学习什么后学习什么,不必按照老师给的顺序进行。定义的第二部分是面对面的学习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至少有一部分是与老师面对面完成,也就是在家庭以外完成,同时这个地点和完成过程要接受老师的监督。定义的第三部分是一种整合式的学习体验:学生学习某门课程或科目时,学生要一边进行在线学习,一边进行面对面学习,要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并行,保证学生能够整合两种方式的学习,通过在线学习和面对面的学习一起体验学习内容,实现学习效果。[3]
二、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情况概述
从研究情况看,最近几年混合式学习在中国不断地被提及,并在各种教育领域和教育层次进行实施,研究涉及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成人教育等。其中,成人高等学校是应用混合式学习的重要土壤。关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分为两类,其一是混合式学习本体研究,包括基本概念和理论、应用策略和模式、环境建设、技术等;其二是混合式学习应用研究。从文献散布的区域来看,国内更加注重混合式学习本体研究。而混合式学习在学习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是体现推广应用现状和检验研究混合式学习成效最直观的方法。当前混合式学习应用涉及学校中的应用、教师专业发展、企业培训、成人学习中的应用四大模块。[4]近年来,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尤其是混合式学习的应用实践研究呈现增长态势。而成人教育作为混合式学习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其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二)美国K-12混合式学习模式变革
美国K-12混合式学习模式变革,在学习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K-12混合式学习的在线教育注册率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在美国K-12的课堂教学中,基于不同的学习组织、不同类型的学校的认识,基于在实施混合式学习时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混合式学习分化出多种形式。最终,混合式学习被归纳为转换模式、弹性模式、菜单模式、增强虚拟模式等四种主要类型。其中,转换模式是基于模块的个性化学习,包括学习站转换、实验室转换、个体转换和翻转课堂。转换模式针对一门课程,学生还是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安排表进行学习,学生在按照教师安排好的不同的学习模块间进行转换学习。这些安排好的学习模块,不能都是课堂教学或实践模块,至少要有一种是在线学习。[5]美国K-12混合式学习模式变革,通过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将线上和线下学习有效地组合在一起。美国多方教育机构的研究表明,混合式学习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5]
三、在成人高校中开展混合式学习的策略
成人高等学校的学生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的,因此,在线学习必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高效方式。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更加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面授教学仍然是实现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成人高等学校的教学,更适合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6]
(一)开展混合式学习的条件
成人学校开展混合式学习,从学校的供给角度,至少需要提供三个方面的支持,才能保障混合式学习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能够通过一个网站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采用WEB标准和自适应网页技术进行设计,以适应访问端设备的技术和显示要求。[6]采用这样的方式,将课程内容在线上呈现,使学生能够通过各种远程终端设备完成混合式学习中的线上学习部分。这里所指的在线上呈现的课程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线下的课堂教学内容,它是按照与课堂教学不同的结构重新组合而成的。它可以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线上的学习,同时也为学生线下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其次,需要一个基于学校级别的智能学习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记录、分析与评价。基于课程级别的学习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已经积累了大量和学生学习活动相关的数据。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新一代功能更强大的基于学校级别的学习管理系统将会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平台,核心功能包括个性化学习、学习分析、咨询、学习评价以及无障碍访问等相关的内容。[6]这样的学习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提供给学生以开展有效的线上学习,更主要的是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全程的记录与智能的管理。这样的服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效果的整体评估,有利于学生自身根据评估结果安排自己的课程学习进度,有利于教师根据所有学生线上学习的评估结果安排线下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学校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放和管理同一课程,进而更有利于学校对在线教学的统一管理。最后,需要建立基于工作室模式的教师课堂教学服务。与传统的教室教学不同,工作室模式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与传统的实验室教学不同,工作室模式不是对理论的验证,而是强调“实践中学”。这样的实践环境,场地更开放,教学内容符合职业要求,教学成果更容易转化为实际的社会化产品。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实际的作品、工作进行检验,学生需要创新才能完成相关的内容。通过工作室这个特殊的教学场地,学生需要掌握、运用学习的知识,参与完成实际项目,既是训练、完善单项专业技能,更是综合应用专业技术。[7]由于学生已经在线上完成了对课程所需知识的学习,线下学习是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而在工作室环境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再按照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开展,而是基于项目,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工作室模式的课堂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对教师的实际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成人混合式学习的学习模式
参照美国K-12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成人高校的混合式学习可以采用两种学习模式。
1.翻转课堂和个体转换
翻转课堂是将课堂讲授与课后作业两个学习过程翻转过来。对于一门课程,学生在家里不是按照传统教学那样完成家庭作业,而是进行在线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不是传统的通过老师讲授或学生活动来学习知识,而是做作业、完成任务练习,老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个体转换是指在学习一门课程时,每一个学生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一个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任务。[5]在成人高校中,采用翻转课堂和个体转换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开展教学,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并没有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学生还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一门课程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只是将原来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变为远程地在线上学习知识,而在课堂上学生参加由教师面对面指导的练习或项目,或者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由教师制定的个性化的任务清单。这种教学模式,线上是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由学习管理系统记录和评价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线下,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下学习的过程,学生应用线上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采用翻转课堂和个体转换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对学校而言,可以对同一专业或者同一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按照学习班级的方式进行组织与管理。对教师而言,需要提供一门课程的线上学习资源,同时需要提供学生线下的练习任务或项目,需要对在线下进行学习的学生进行分组管理,但是不用关注学生所在的年级。对学生而言,可能会跟不同专业或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按照教师的要求,合作完成相关的任务或项目。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成本并没有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习惯也没有被打破。对于刚刚开展混合式学习的成人学校,采用这种方式更有效。
2.菜单模式
与个体转换不同,菜单模式是基于学生自主的选择性学习,也就是“私人订制”。学生完全通过在线的形式自主学习一门课程,然后在学校进行与课程有关的项目学习、任务实践。授课教师就是在线教师,学生可以在学校、在家里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5]在成人高校中,开展菜单模式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完全转变为咨询者和服务者,由学生自己订制学习规划,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某个专业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安排只是表示学校为该专业提供了哪些必要的学习课程,教学安排中的学期和进度不再重要,而只是提供一个参考。学生喜欢哪些课程或者课程中的哪些内容,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适合学习哪些内容,就可以先学习哪些内容,从而实现了根据“菜单”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的顺序。采用菜单模式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对学校而言是一种挑战,需要学校的管理体系能够对在校的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性的统一管理。这种管理不再是班级方式的,而是针对学生个体进行的管理。对教师而言,在必须提供教学内容和练习任务或项目的前提下,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练习的任务或项目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满足一个学生独立完成的需要,方便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学组织与管理。对学生而言,要求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对课程间逻辑关系的了解程度都比较高,以便能够比较恰当地选择学习的课程和顺序。当然,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供协助和指导。采用这样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学校的教学管理需要智能化,教师和学生的习惯也完全被打破。开展这种模式的混合式学习,只有一门课程是不行的。它需要整个专业,甚至整个学校都有混合式学习的基础以后,才能有效地开展。
总之,在成人高校实施混合式学习模式是一种趋势,是发展的必然,是信息化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模式,是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在实际教学中落实的重要过程。
作者:马开颜 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6.
[2]美国新媒体联盟(NMC)和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学习促进会(ELI),北京开放大学(BJOU).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高等教育中文版:16.
[3]迈克尔•霍恩(MichaelB.Horn),希瑟•斯泰克(HeatherStaker).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31-36.
[4]王国华,俞树煜,黄慧芳,胡艳.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5(2):25-31.
[5]石小岑.美国K-12混合式学习模式变革的多元化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6(1):53-60.
篇9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
食品安全面临的首要问题即食源性疾病,其发病率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食品安全水平的直接指标,是食品安全问题最直接的表现方式,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和公共卫生领域共同的重要任务,必须运用流行病学专业知识与技能。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在食品学科中进行具体应用的分支学科,在食品安全相关事件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对食品安全与卫生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及评价。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涵盖大量的概念和公式,实践性强,学习难度较大,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授课经验要求较高,教学中需要丰富的案例和充分的讨论,仅依照教材开展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国内外教育研究与实践者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已经探索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E-Learning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普遍关注,并在众多的课程中进行了大量研究。混合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整合各种教学模式和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形成师生的良性互动和学生的自主高效学习。在食源性流行病学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能够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现实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多种形式的优质资源,采取混合教学模式对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进行探索实践,教学效果获得提升,为今后开展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和建设相关平台提供参考。
1优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设计
流行病学教材及课程均是针对医学专业而建设的,目前缺乏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系统资料,学生对各种资源也缺乏甄选能力。为避免该现状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首先,教师广泛搜索和查看流行病学在线课程,确定一门流行病学MOOC为主要在线课程资源,并为英语基础好、有深造意愿的学生推荐一门英文MOOC,以便后续实施进阶性教学。网络课程及医学院校教材的内容并非完全契合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教学计划,教师在推荐MOOC资源的同时还要制订学习指导计划,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章节内容,为学生精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提供明确指引。其次,教师精心选择了现场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等教学视频、案例资料,自编部分教材,使学生能够得到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更为密切贴合的理论指导。最后,教师紧扣课程教学大纲,将各章节学习要点及要求详细列出,并分别链接到相应的学习资源,如教材、MOOC、自编教材、视频地址等渠道,编写学习手册(handout),明确每次课程的任务和重难点。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为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提供充足可靠的资料。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实践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经验,在教学设计层面转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革新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1]。在进行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设计时,教师结合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分析,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阐述,确定各章教学和学习的重难点。在知识层面,注重由真实问题引发学习要求,结合学生自己收集到的食源性疾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重要概念及方法特点,为后续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基础。在能力方面,借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下来的食源性疾病调查研究实践,运用课程相关知识进行食源性疾病分布特点描述、病因分析与推断并提出防控建议,检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将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为人民健康负责的职业担当、团结共进的协作能力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应用到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当中,使学生不仅在专业上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同时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也获得成长。在改革现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师团队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目的,采用基于课堂环境的讨论辩论式学习和课下真实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活动进行整合设计。以雨课堂为主要载体,完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任务单布置,网络学习资源和预习课件,课中试题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通过弹幕发送未理解的知识点,然后完成课后自测、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等任务;以多媒体课件和文献节选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增加动画演示环节和案例解析及问答互动设计,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混合式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和灵活切换[2],将线上学习资源的碎片化知识点通过课堂里的启发和讨论从逻辑上串联起来,侧重讲解“为什么”“如何做”等深层次内容,使学生融会贯通,再辅以课后的在线测验、问卷调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2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雨课堂以PowerPoint这款教学中最常用的软件和师生均熟练使用的微信为基础。作为混合式教学的一种工具,雨课堂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联系且不增加教与学的负担。在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团队充分使用雨课堂的预习、随机点名课堂问答、随堂考试、弹幕、课后测验及研究成果评价等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优化过程考核。具体实施过程中,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当次课程的学习手册、预习课件、MOOC链接及相关文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要知识点和基本概念,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促进学生思考。课中,教师先借助3个左右的选择题及简答题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把握课堂教学进度和重点内容,发现需要特别关注的个别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为后续进行针对性学习指导做好准备;结合课件与文献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流行病学方法学、设计原理与实施原则,通过案例讨论、文献评析等方式强化流行病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讲解课程的难点内容后,及时布置相关的拓展练习题,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注意力,提高对课堂的关注度;学生可使用弹幕功能提出需要进一步讲解的知识点或发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要及时给予解答或组织讨论,以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课后,教师根据课堂授课的实际情况,经由雨课堂自测题、案例分析汇报、文献汇报、研究方案设计等作业,帮助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效果,不断复习巩固课程知识。在疾病的分布、病因及推断、预防策略与措施等章节,学生通过课前布置收集各自感兴趣的食源性疾病真实案例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在课上分享,可组织小组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深对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理解并为实践应用打牢基础。在食源性流行病学暴发调查等章节,教师通过雨课堂在课前推送案例资料及学习任务,在课上讲解调查步骤等理论知识,播放案例视频,模拟调查现场,在课后指导学生依据各小组讨论确定的食源性疾病自主设计调查方案开展实地或网络调查研究,完成结果判断和汇报交流,学生身临其境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安排后续的教学任务。通过评阅课程布置的文献阅读报告、研究设计、调查报告等作业发现,学生在作业规范性、批判性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等各考核环节的成绩都较以往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雨课堂提交课程作业时,教师可在系统设置时间限制,使学生无法延迟完成,促进其按时完成复习、讨论、调查等任务;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业并按时提交之后,可以在线查看他人的作业情况,当教师完成作业批改之后,学生也可以在线了解到他人获得的成绩及教师点评的内容。这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较难实现的实时相互监督和自评互评环节使学生各项任务的完成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教学内外的师生互动也以混合式模式进行呈现。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将遇到的疑难困惑提交至课程群,形成自主学习反馈,主讲教师要利用网络进行解答和针对性指导,有共性的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重点解析。课中,学生可以利用雨课堂随时在存疑的课件上进行标记并发送弹幕,教师得到提示后根据问题的种类或性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问题答案,对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深入探究能力进行锻炼。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3],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批判性思维与自我反思及评价的作用。面对面的师生交流更利于基于问题探究和案例研讨的学习方法革新[4]。课后完成作业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自发进行朋辈学习及相互评价,线下线上交流频繁,非常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行高效传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多回归线上,学生在雨课堂讨论区提出问题或发起讨论,教师及课程助教和学生一起作为讨论组成员参与其中,并根据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或错漏及时进行释疑、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概括和深度理解。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学习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同学提出表扬,激励其继续努力并带动全体同学;对表现欠佳的同学进行点对点辅导,既要及时关注其学习效果,又要对其自尊心进行保护。通过探索实践发现,在课程中,师生互动力度增强,学生自主高效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反映课程主讲教师较为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重难点会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有利于过程性考核,教学方式新颖。
3结语
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概念多,研究方法种类复杂,学时相对较少,缺乏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输出为主,虽然也运用了Flash、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作为辅助,但教学效果仍然欠佳,学生主动参与度低,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充分灵活利用和整合各种新颖的教与学范式,并尝试较深层次地融合各种教学策略,完成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提高了教学效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业水平、不同发展方向开展个性化指导,将课程高阶内容和最新科研成果到学习平台,学生可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选择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不仅对学生提出了高质量学习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高质量教学的要求。在线教学实践的引入要求教师先要提升自身能力,学习和熟练使用在线教学工具与课程平台,能够科学选择各种网络资源,合理组织高效的在线讨论,对教师的能力完善要求是持续的。教师要真正贯彻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这一准则,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投入更多的精力设计和组织教学,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各自的优点,确定线下课程和线上课程的学时分配,高效且统一质量地完成在线学习辅导,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建设课程网站,设置讨论课,开展优秀作业自评与互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提高在线教学环节的水平之后,教师仍需要持续提升自身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能力和更高水平组织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利用翻转课堂、问题中心教学法等为保障线下教学质量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同时重视学生的个体学习和总体学习的能力,以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最终实现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丹.疫情防控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3):87-91.
[2]徐长永.后疫情时代“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01):62-64.
[3]刘雄伟,刘畅,俸婷婷,等.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推进《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21,48(01):185-186.
篇10
关键词:空间;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幼儿语言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6-0148-02
本文拟以“幼儿语言游戏”单元教学为例,探索基于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空间教学提供有实践价值的借鉴参考。
一、相关概述
(一)空间
本文所谓空间是指集教学和教务一站式对接的一体化网络学习平台(http:///),该空间分为学生空间、教师空间和管理空间,不同身份者进入各自空间开展相应活动,三个空间的基本功能如下图1。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混合式教学逐渐得到普遍关注,并将成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办学网络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大学的主要培养模式。本文所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空间自主学习、总部和分部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和学习中心的面授辅导相结合的学习新模式,即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基于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以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课程的“幼儿语言游戏”教学单元为例展开基于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基本过程如图2:
(一)分析学情
课程性质: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开设在第5学期。
学习者特点:学习对象大多是幼儿园教师,工学矛盾突出,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已有不同程度专业基础理论水平,也有组织幼儿游戏的实践,但在幼儿游戏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在语言游戏方面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影响了自身专业发展。
学习目标:该课程学习要求把握游戏设计的指导思想,理解设计策略,并能设计不同类型的幼儿游戏。“幼儿语言游戏”单元学习目标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特点,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语言发展“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 基本目标,能有效设计、组织幼儿语言游戏活动。
(二)确定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如下:
1. 在学生空间熟读并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小、中、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目标及教学建议。
2. 阅读该单元系统化的教学视频和辅导文本(平台记录学习行为情况),理解幼儿语言游戏的概念、特征及功能,做好相关重难点记录。
3. 在学生空间提交作业:收集或初步设计1个幼儿语言游戏活动案例,并从选材、设计方法、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基于空间的学习讨论交流(平台记录参与情况)。
(三)构建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包含在学习过程中能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的总和。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资源是直接为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服务的,更需通过设计完整的学习过程帮助学习者有效地利用资源,达到学习目标。对于成人,学习资源适用、够用即可,主要采用文字、图文、视频等形式,支持碎片化、情境化和交互式学习。“幼儿语言游戏”单元的学习资源由两部分构成:
1. 教师统整的预设性学习资源
预设性学习资源包括课前教师已确定、完善的提纲、问题、作业等,对于成人学习者来说,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相关必备知识和操作规范等预设性学习资源是不可缺少的。根据“幼儿语言游戏”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者学习需求,按照知识模块化、案例化、专题化原则,在教师空间设计了2个1000字左右的辅导文本,分别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目标、教学建议和幼儿语言游戏特征、功能;3个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分别是小、中、大班幼儿语言游戏活动设计案例讲解;各小组在空间提交1份幼儿语言游戏活动设计方案;在空间开展1次“幼儿语言游戏常用策略”主题讨论活动。
2. 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的生成性学习资源
生成性学习资源比预设性学习资源更具有的扩展性和适应性。远程教育学习者所学专业一般与其从事的工作有密切联系,有些学习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第一手资料。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在线活动,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主题,努力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学习者现实实践建立联系,运用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团队讨论法帮助学习者解决疑难问题。在“幼儿语言游戏常用策略”主题讨论活动中,共有来自8个学习中心学习者的446条发言,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分享了各自的案例,相互交流了体会和建议。讨论过程中学习者是主角,教师只需及时鼓励、设问、引导和评价;讨论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全面总结活动实施的全过程,并将讨论过程中的发言加以整理,开发成生成性学习资源。此外,部分学习者通过查阅一些相关材料对预设性学习资源进行深入加工理解,在空间的课程交流区分享相关内容,这也是一种有价值的生成性学习资源,是对预设性学习资源的补充和延伸。
(四)实施线上线下学习支持服务
1. 线上学习支持服务
混合式教学模式真正落到实处需要组建基于空间的课程网络教学团队,提供课程的建设、教学实施及过程管理等全方位的服务。发挥系统办学优势,课程责任教师负责组建分部教学团队,由课程责任教师和辅导教师构成。责任教师负责在空间开展课程总体设计,组织资源建设,提供常见问题库;组织落实网上教学过程;设计、组织开展在线学习活动;监控课程的网上教学情况;定期或不定期通报检查情况等。课程辅导教师在空间为学员提供个性化教学辅导,引导和督促学生学习,评阅作业、完成学习过程的评价等。
2. 线下学习支持服务
过分依赖在线学习资源组织教学其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强调职业能力的培训与锻炼。因此,学习中心要开展线下学习支持服务,使学生从不同渠道立体化的掌握知识技能。根据学习者在线学习情况,学习中心安排“幼儿语言游戏”单元1-2次面授辅导;依托学习者工作环境,组织1-2次语言游戏教学观摩和优质语言游戏设计大赛等实践活动等。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提高了学习者的幼儿语言游戏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加强了学习同伴之间交流,消除了远程学习者的孤独感。
(五)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组织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基于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评价。空间能以数据的形式记录学习者全部学习过程的学习行为,“幼儿语言游戏”单元考核设计比例(百分制)设计为线上学习占50%,即预设性学习资源学习完成情况占20%,基于空间的讨论情况占30%,由空间自动评价生成分数;参与线下活动情况占50%,由学习中心的辅导教师或班主任考核评价。单元结束之后,学习者对教师设计的预设性学习资源和教学组织给予评价,根据评价,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基于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的反思
以“幼儿语言游戏”单元教学为例开展的基于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监控了整个教学过程,提高了学习者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满足了成人学习需要。但通过对“幼儿语言游戏”单元混合式教学的深入实施和效果调查,也引起了对基于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1. 如何更好地构建学习资源?成人学习者的经验丰富,教师如何引导才能充分调动学习者主动参与构建学习资源的积极性,仍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2. 如何有效设计、组织在线学习活动?单凭考核督促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活动的效果是不会持续理想的。为使讨论的不断深入,让“潜水者”浮出“水面”,需要教师充分调研分析学习者需求,设计学习者所需的、问题导向性的主题活动,这方面的探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3. 如何优化考核评价?目前,空间无法对发帖质量给予评价,导致出现很多无效发帖。如何激励高质量发帖者积极性,教学和教务部门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有的学习中心没有真正落实线下教学组织和考核,随意性很大,监控管理措施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瑶.基于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2月:89-91.
[2]蒋德志等.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4 年第4期:34-37.
[3]张立新等.高校网络课程中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10月:72-74.
[4]郭咏梅.幼师生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6月:61-63.
[5]陈卫东等.混合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 年第5期:30-33.
[6]肖金芳.混合学习模式的研究和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5月:64-67.
- 上一篇: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范围
- 下一篇:神经受损的康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