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篇1

关键词:金融业 现状 农村金融 改革探索 发展趋势

金融是国民经济重要枢纽,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金融系统面临着更艰巨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金融稳定是整个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那么,在今天的局势下,我国的金融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一、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

1.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健全、环境良好,前景广阔

目前,中国已形成了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租赁等功能比较齐全、分工合作、多层次的、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无论从宏观还是金融行业内部,都形成了比较优良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自从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之后,监管也逐步开放,形成良好态势,逐步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另外,由于我国经济保持着年均9%以上的持续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从26万亿元增加到约52万亿元,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使得大量外国资本涌入中国市场。

2.金融调控机制不断完善,机制日趋成熟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领我国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发展,2011年我国金融市场规模和活跃度稳定增长,金融市场产品和交易方式创新继续稳步推进,市场制度进一步完善。预期,在2014年,我国仍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提高金融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3.金融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农村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新形势下,为了做好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银行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手段都有了提高和创新,促进了金融监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使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投资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保护。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融资需求规模扩大、需求多样以及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使农村金融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表现出来,具体表现为:首先,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其次,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再次,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经济活动中作用有限;最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资金上的瓶颈,但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经过了重大改革,但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

二、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1.加强金融信息化建设是金融业发展趋势

金融行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计算机应用的首选,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应用信息系统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的金融信息化程度已经显著提高,柜台业务、外汇业务以及清算业务基本实现了电子自动化,信息化营业网点迅速发展,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取得明显效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也取得重大进展,金融电子服务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展和系统的不断升级,更加庞大、冗杂、分散的客户信息和业务往来更需要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所以中国金融企业必须实现多渠道和联合经营的知识管理平台,才能防范金融风险。

2.逐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是发展方向

虽然,我国金融全球化的程度还不够深入,以及金融行业的规模和比例还较小,但逐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却是我国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依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程度,但还不能急于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的快速过渡,要逐步提高银行、保险、证券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强化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对违规机构的查处力度,规范各监管机构的定期会晤制度,建立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加强国际间金融监管的分工和合作,定期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协商和交流,进而有效遏制金融犯罪。

3.我国金融业要走并购合作、低成本扩张之路

国际金融业出现的大规模并购新浪潮,大大推进了国际金融业的一体化、综合化、网络化发展的进程,优化了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竞争能力,改进了金融服务,降低了经营成本,增加了盈利,对发展中国家幼稚金融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威胁。我国金融业在与国际接轨之后,获得了更加广阔的赢的发展空间,必须紧跟国际金融业并购的潮流,以打造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实力。

总之,在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向全球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形势下,我国金融业的结构格局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参考文献:

[1]苑德军.建设新农村需要重构农村金融体系[N].新京报,2006-02-28(4)

[2]刘颖.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2009(4):27-30

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42-01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很好的与金融行业发展融入到了一起,这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形式大大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发展的格局,对于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是目前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1 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第三方支付,以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发展极为迅速。一方面随着当前我国移动设备的增加,人们基本上实现了移动设备的普及,而出门在外的人大多数都喜欢通过支付宝以及网上支付的方式来消费,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第三方支付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目前来看,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方面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平台是非常多的,对于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来说,如果企业没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是很难在市场中立足的,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用程度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激烈市场竞争促进了第三方平台的发展,反过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又作用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虽然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实际上具有一定市场竞争能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数量是非常少的。一方面当前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被几大巨头所盘踞,很难有新的竞争者出现,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潜力。当前虽然支付平台的信誉问题值得保证,但是在实际的网络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其他安全隐患也是非常多的。一方面当前网络黑客盛行,人们会通过手机病毒以及计算机病毒的方式窃取客户的信息从而导致客户的损失。另一方面客户的一些不合理操作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损失。

因此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一定的创新手段,保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安全,从而降低客户的损失。而且有必要提升人性化的操作,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操作。

2 直销银行的发展现状

对于我国当前的直销银行发展来说,由于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存在的问题是较大的。直销银行主要就是指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资金的转让、理财以及支取等。直销银行不同于传统银行的最大特点就是直销银行没有实际的营业点,也就是说客户在进行资金的转让和理财过程中都是通过网上操作来实现的。

相比与传统银行的发展,直销银行大大降低了客户的成本,而且也提高了客户资金转让等业务的办理效率。但是由于直销银行大部分都是通过网上操作来实现业务的办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业务风险。当前互联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因此直销银行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如果受到黑客以及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很容易造成客户的损失。

也就是说直销银行的发展需要网络安全监管部门的辅助,在进行一些重要业务的办理过程中需要相关监管人员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从而保证直销银行的业务办理安全性。[1]

二、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前面我们对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主要从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直销银行两个模式进行探讨,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下面我们主要来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

1 与传统金融业有机结合

虽然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如果完全脱离了传统金融业这一基础性行业,那么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一定不会长久。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业来说,应当合理有效的与传统金融实现共生。

一方面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实现了消费者的虚拟化操作,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在进行相关业务办理中的时间并且大大降低了成本,但是这种成本和时间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承担相应的安全风险。因此客户在进行一些重要业务办理的过程中一般还是会到一些传统的实体金融企业中办理。

另一方面当前传统金融业面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冲击也发展了许多副产业,例如各个银行开展了自己的手机银行,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的方式直接与实体营业厅实现业务的办理以及资金的转让等。这种传统金融业所派生出来的相关网上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们在进行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安全。[2]

2 向移动终端的转变

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移动设备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基本上人们的出行必须至少要有一台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对于当前人们来说已经不仅仅只是局限在通信业务,在线路查询,旅游出行,网上支付等都有所涉及。并且移动设备不同于计算机设备,其最大的优势之处就是方便,人们出门在外可以方便的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相关业务的办理。

因此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应当积极的向移动终端设备上进军,发展相关移动终端设备的电子业务,建立相关的移动金融平台,增加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对资金的控制手段。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移动终端设备必然将超过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移动设备的移动化以及开放化的趋势都很好的体现出了这一点。当前云处理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是为移动终端设备增添了发展动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重视移动设备,发展相关移动设备的服务平台。

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我们主要对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中我们主要从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直销银行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当前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后面我们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展望中主要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和互联网金融向移动终端设备的转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能够实现更加合理有效的转型。[3]

参考文献

[1]陈聪,王斌.浅析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4,(1):46-46.

篇3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现状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依托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便利,实现了利润的持续增长,个人金融业务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人们也应注意到,个人金融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依旧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个人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需要迫切采取相应手段进行解决。

(一)经营理念与战略定位不适应

国有银行在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期间,虽然有比较明确的定位,但是在实际经营中有明显偏离定位的情况,经营过程中为了壮大自身,无论什么业务都想抓,盲目寻求与市场同步,不考虑全局,这导致经营中人力、物力、财力严重分散。

(二)没有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机制

个人金融业务在管理过程中过于重视业务内容,往往忽略金融风险管理,个人金融业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市场上低劣的信用风险、断裂的信用链条都可能引发银行金融风险。另外,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制定详细的信用评估机构,相应的信用标准缺失,这导致银行在经营个人金融业务时往往缺乏标准,对借款人的真实信息掌握不够,这对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尤为不利。

(三)产品结构、种类单一,创新能力缺乏

商业银行开发的个人金融业务市场面临新客户与新市场开发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在经营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全局统一,难以形成业务特色,不能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四)营销体系缺乏,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现阶段商业银行对个人金融业务的营销认识不足,相应的营销体系缺乏,加之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相关专业人员缺乏,导致业务的销售量不高。

二、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建议

(一)优化外部环境,实现战略定位与经营理念相统一

外部环境主要是相关法律部门应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为个人金融业务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尽快完善信贷与个人信用法律法规。战略定位与经营理念统一需要以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为依托,以整体目标带动经营理念,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发展好一个业务后在拓展另一个业务。

(二)强化风险管理

个人金融业务发展中,要时刻以安全性、流动性与效益性为前提,提前防范业务风险。具体而言,首先,应严格制定个人信用贷款新规则;其次,应在银行内部逐步完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实现对客户信用等级评级、失信惩戒等。

(三)优化个人金融业务产品结构,加快创新步伐

产品结构的优化主要以客户为中心,业务创新以满足新客户需求为基本原则。在产品创新上,一方面,银行要对现有的个人金融产品进行整合与评估,分析客户的组成情况,不断提升已有产品的服务水平,以适应更多的用户。另一方面,应增强银行的品牌意识,不断创新与开拓新市场,发展新业务,新产品应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有目标的推出满足新客户的产品。

(四)加快商业银行营销体系建设

首先,要让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服务观念,以简化客户业务办理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为原则,维护优质的客户关系,挖掘潜在客户群体;其次,将市场与客户人群进行划分,制定不同的服务方式与营销模式,满足各层次人群的需求。

(五)加快引进与培养金融业务专业人才,建议一支高素质的客户经理队伍

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依赖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快引进与培养金融专业复合型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丰富金融经验、优质服务水平的客户经历队伍,为将来业务的拓展与业务的创新提供有利保障。

篇4

一、衡阳市农发行金融支农现状

近年来,衡阳市农发行积极履行政策性支农职能,着力发展以粮棉油收储、加工、流通为重点的全产业链信贷业务和以支持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为重点的中长期信贷业务。至2013年末,衡阳市农发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93.6亿元,同比增长34%,较年初新增23.9亿元,贷款增量占全市新增涉农贷款的29.6%,充分发挥了农发行在全市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支柱和骨干作用,有力“贷”动了全市城乡新发展。

1.全力支持粮食收购。衡阳市农发行紧紧围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物价、保护农民利益”等政策目标,按照“确保中央、省、市三级粮食储备资金需求、确保粮食收购不因农发行工作而出现问题、确保收购贷款不被企业挤占挪用”的要求,积极支持全市粮棉油的储备与流通,全力配合各级政府宏观调控,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同时,按照“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的总体要求,2013年累计发放早中晚稻最低收购价贷款23.2亿元、市场粮收购贷款1.9亿元,支持湖南角山米业有限公司、湖南金鲲米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有序入市、理性收购,农发行贷款客户粮食收购量占全市粮食收购市场份额九成以上,确保了我市粮食收购不出问题,全市没有因农发行工作不到位,而出现农民“卖粮难”、给售粮农民“打白条”的现象。

2.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发行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加工企业市场竞争力为突破口,着力对水稻、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加工转化进行信贷支持。至2013年末,衡阳市农发行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农村流通企业达70余家,贷款余额近50亿元,其中,一批年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在1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已进入全国同类企业第一梯队,这些企业的加工转化能力占到全市粮食商品量的60%以上。目前,农发行已成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对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有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支持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从2008年开始,衡阳市农发行逐渐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县域城镇建设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截至2013年末,衡阳市农发行中长期贷款(主要为新农村建设贷款)余额24.5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6.2%,其中,2013年累计投放信贷资金8.5亿元,重点支持了蒸水河综合防洪水利建设、南岳区及祁东县农村土地整治等一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

4.试点支持土地流转。衡阳县农发行以农发行总行在衡阳县试点支持土地流转为契机,从“合理选择承贷主体、创新信贷支持方式、有效防控信贷风险”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拟选择湖南安邦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信贷创新试点,支持其流转土地的“安邦模式”,进而发挥农发行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中的引导作用。

二、面临困难与问题

当前,农发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着“抵押担保难、农业风险分散、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等困难与问题。

1.贷款主体不合要求。目前,农发行贷款扶持主体为涉农企业,并不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贷款,而县域“三农”的发展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与壮大,但因承贷主体不符合农发行要求,造成了一些农业项目“贷款难”和农发行“放款难”的“两难”问题。

2.担保抵押机制不健全。县域农发行普遍存在贷款抵押手续难办、准入门槛偏高、审批程序复杂的现象。农发行现行的信贷政策中,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等不能作为银行的抵押物,导致新型农村经济主体可以抵押的资产较少。同时,农发行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条件十分严格,导致贷款集中发放在辖内少数几家规模大、效益好、偿付能力强的企业,造成了其他新型农村经济主体“贷款难”的现状。

3.风险补偿机制不到位。农业本是弱质产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目前我市辖内未设立农业保险机构,而且承办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较少,一旦发生风险,“农”字企业、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户的遇灾减损问题将会十分突出,给农业贷款造成较大风险。

4.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一方面受市场、疫情、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和种养大户经营效益下滑,无力偿还贷款本息,导致前期贷款难以按期回收。另一方面存在部分贷款户诚信意识较差,靠套取银行资金、假借企业改制、破产等手段,逃废、悬空银行债权。由于涉农贷款不良率偏高,农户贷款管理难度大,从而使金融机构普遍产生惧贷和慎贷心理。

5.农发行内部追责机制严苛。2012年农发总行出台了《关于违规问责有关要求的通知》,2014年湖南省分行又针对全省不良贷款突增的的实际,从行长到客户经理都签订了《信贷风险防范和处置承诺书》,对出现不良贷款的行将进行严肃问责处置。

三、相关政策建议

1.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省分行建立差别授权指标体系,增加基层行贷款审批权限,针对县域“三农”发展现状,积极创造条件,为现代农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如对农田水利、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组建专门的水利和交通建设项目融资平台;对农民合作社或联合企业,可以由其联合资产作为担保条件;对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活畜交易中心等项目,可以由企业以自有的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融资。

2.成立政策性担保公司。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设立三农贷款担保风险基金,探索成立专业的农业担保机构,鼓励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协调一到二家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担保公司与银行对接获得准入资格,充分调动政府、银行、农村新型经济主体、担保公司各方的合作积极性。

篇5

>> 浅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浅析我国互联网领域的行政监管主体的现状及完善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及风险与监管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现状及体系构建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及监管策略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体系构建 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及监管策略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及发展 浅析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 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现状及对策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行业机会分析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发展展望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徐鹏飞.互联网融资监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2015.

[4]郑舰.互联网金融态势分析与政府监管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对比分析角度[D].山东财经大学.山东.2015.

[5]许莹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监管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云南.2015.

篇6

摘要:西部的金融业发展并非建立在内生于西部经济需要的基础之上,而是在国家强大的财政扶持下表现出来的政治性繁荣。国家扶持的金融多生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而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牧区则较少或者没有。在普惠金融大发展的战略下,摸清西部农牧区金融现状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状况,对于农牧区金融发展及其法律保障等问题都尤为重要。

关键词: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保障机制

一、西部农牧区金融现状

1、西部农牧区银行业状况

据《2013年西部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西部共有银行业营业网点677个,从业人数7894人,资产总额2656.7亿元。其中西部本土成立的法人性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2个。其中实体机构触及农牧区的主要为邮政储蓄银行和一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另据该报告显示,2013年底,西部全区存款余额2499.08亿元,相比年初增加448.09亿元,增长21.84%;而2013年西部全区发放贷款12944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50.06亿元,较年初增加61.51亿元,同比增长69.45%;扶贫贴息贷款余额76.74亿元,较年初增加45.54亿元,同比增长145.93%。以上数据显示西部农牧区银行业机构较少,且以邮政为主;以贷款去向来看,涉农贷款与扶贫贷款占全区贷款比例较小,农牧区金融贷款支持不足。

2、西部农牧区保险业状况

尽管西部地处偏远,金融业不发达,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西部保险业也如其他金融产业一样有所发展。据《2013年西部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西部共有省级分公司6家,其中产险分公司5家,寿险分公司1家,无西部法人保险公司。”①另据《西部保险业发展报告(2010-2013)》显示,2013年全年五家财险公司累计10.17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其中非车险(包含涉农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等)占4.95亿元,同比增长22.83%,较全国平均增速高出7.4个百分点。截止2013年底,保险机构有43家,从业人员有1989个,其中营业员有1075人。而各地区保费收入的分配情况为:拉萨占63.09%,其他地区如昌都、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林芝等则都不足10%。由保险业的整体数据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保障业发展较快,但是仍然比较薄弱,其中农牧区保险业的发展程度与城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3、西部农牧区普惠金融开展情况。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号召以来,全国各地兴起一片农村金融发展浪潮。发展普惠金融利国利民,也契合我国打造“经济2.0”的发展战略。西部农牧区作为西部发展的“潜力区域”,也响应国家的战略号召掀起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浪潮。为具体落实普惠金融的工作的开展,中国银监会西部银监局提出“提升城镇金融服务均等化、加大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关注度、扩大乡镇金融服务覆盖面”的普惠金融战略。并且为助力西部金融发展,西部银监局又提出“金融”的机构发展计划。据《有效金融监管助推普惠金融结硕果――西部辖区普惠金融开展情况报告》显示,“西部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及股份制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有序竞争、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西部银行业组织体系。”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西部金融相关部门采取“先服务后机构”的思路,对西部全区金融服务覆盖进行排查,找出空白区域并先行解决金融服务空白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西部已于2011年消除了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实现普惠金融发展的第一步。但是,截止13年末,西部仍有278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地处更为偏远的农村就更不用说了。除了金融机构的分布情况之外,据该报告显示,13年末农牧户到户贷款余额94.16亿元,已覆盖全区96%以上的农牧户。综合该报告的显示,可以看出目前西部农牧区的金融现状是:金融机构覆盖不足、金融服务单一、金融供给不足。

二、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保障机制现状

1、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现状

西部金融起步晚,其自治性金融法律规范也大多缺失,而针对西部农牧区的金融保障法律也是缺失状态。除由西部人大制定的法律缺失之外,由西部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性规范也是较为少见。目前关于农牧区普惠金融的行政性规范文件仅有藏政发[2012]89号《西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西部银行发展的意见》、藏政办发[2013]77号《西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贴息贷款工作意见的通知》、藏保监办发〔2013〕9号《西部保监局关于做好宣传工作的通知》。

从西部民族自治区关于农牧区金融支持的法律规范来看,目前存在主要的自治性法律缺失、行政性规范较少、关注农牧区金融保障的法律规范效力等级不够、关注农牧区金融的法律规范体系性差,没有形成系统的金融法律保障环境。

2、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重点指向

本文所指的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仅指专为西部农牧区而制定的金融法律保障规范性文件,而全国性的金融法律及其他规范则不算在内。具体而言,西部农牧区金融保障法律规范的内容指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业方向,针对企业贷款难以及农牧区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规定要“金融服务全覆盖”、“财政审计部门要切实监管,完善监督”、“进行人才培养”;还要加强西部银行建设,使之配合自治区财政的工作,支持中小企业、支持“三农”。此外,对于西部银行的机构拓展进行土地政策扶持、对其发展提供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扶持。二是保险业方向,根据《农业保险条例》之规定,国家要求农业保险应在防范化解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落实该条例的规定,西部保监局要求各保险公司进入党校、媒体、企业、农户进行宣传。自治区保险行业协会也要开展相关活动,而保监局要对以上工作进行保障、监督。

3、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实施

西部农牧区发展金融服务不仅是金融机构的商业行为,更是国家普惠金融的政策行为。一是政府机构的普惠金融法律实施。根据目前西部自治政府关于普惠金融的法律实施主要体现在根据国家发展普惠金融战略推进普惠金融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提供政策支撑、提供土地支持、提供财政支持、提供人才支持;银监局、保监局等机构则实现法律监管,对金融机构进行引导,使之推进农牧区金融发展。二是金融机构及其行业协会的金融法律实施。金融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在银监保监的引导下发展普惠金融。金融业行业协会则集合行业力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落实法律规定的普惠金融规定。

但是,就目前西部而言,因普惠金融相关的自治性法律规范较少,内容也多偏向政治性,并没有实质的细化规定,所以西部农牧区的金融法律保障在制度上就没有体系,在实施上就更不用说了。现实中,西部农牧区金融的推进多为政策的引导,而法律的作用较少,法律的实施效果不明显。(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注解:

①这六家省级保险分公司分别为: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安邦财险、平安财险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农村金融 金融支持 农村经济

1、我国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三个阶段的改革,发展至今,呈鲜明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二元”状态,已逐步形成以正规性金融(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储蓄)为主导以及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共同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格局。

1.1中国农业银行主导地位逐渐弱化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最大的涉及农业的国有商业银行,并且以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自1996年走上商业化改革道路以后它的农村金融主导地位逐渐弱化,农业银行将竞争的主战场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造成了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大大减少。另外,其贷款的绝大部分都投入了国有农业经营机构和乡镇工业企业。农业银行的业务基本上与农户无直接关系,这使得迫切需要提供金融服务的农业生产和中小型工商业活动处于紧缩状态。

1.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作用相对有限

作为政策性银行,经过一系列的业务范围调整,其信贷资金运用绝大部分集中于粮棉油流通领域,也即所谓的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由于主要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性金融供给,多集中将资金投入农产品流通环节,而对农业的基础建设和开发投入较少,其业务并没有同农民发生资金借贷关系。本应承担的农业开发和基础建设贷款也由于资金来源不足等原因,处于亏损经营状态,随着亏损额的增大,农业发展银行只能通过逐步缩小支农服务范围来减少亏损数额,所以其政策性金融作用非常有限。

2、我国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般而言,发达国家或地区用于农业的投入占当年农业净产值的40%以上,而我国大大低于这一比例,用于农业生产的投资较少。长期以来,与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相比,我国金融支持的力度明显不够。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滞后。

2.1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不足。近年来,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四大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另一方面,商业化取向造成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中商业型金融机构增多,支农型金融机构减少,不能完全满足尤其是经济落后农村地区的正常资金需求。正规金融机构商业化明显,非正规金融的支农作用有限,表现为:一是农业银行非农业化,其主要业务范围大幅缩水,贷款结构中的涉农贷款比重显著下降。二是农业发展银行支农作用弱化。

2.2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

第一、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完善,存在较严重的金融压抑。相当程度上,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在资金供给上产生抑制,形成了供给型金融抑制。

第二、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比较单一,农村金融市场风险分散功能低。农信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是传统的储蓄、信贷、汇兑和结算业务。农村领域的证券业、基金业、理财业务等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农民能够参与交易的金融商品相当有限,农村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和风险分散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3、完善我国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设计适合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3.1建立以专门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让农民获得金融支持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毋庸置疑,当前小额信贷是我国金融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成功,为中国带来了良好的借鉴模式。

3.2完善农村金融市场,规范市场环境

建立健全农村保险体系。在我国的社会风险补偿体系中,农业和农村保险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涉农保险发展严重滞后,与目前整个保险业迅速上升的势头很不相称。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民迫切需要风险管理和风险保障。国际、国内开展农业保险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保险赔付率较高,经营很可能得不偿失,这对财产保险公司而言缺乏吸引力。

3.3加强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

政府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是各国普遍的做法。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政府不仅直接设立政策性银行和保险机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采取优惠政策扶持合作金融和激励商业性金融支农。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银行支农力量薄弱,农业保险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几乎还是空白。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发挥农业发展银行作用,改变其资金来源渠道窄的现状。农业发展银行自身要定位于纠正农村金融市场失灵,主要满足农村贫困户的扶贫资金需求及公共产品资金需求。

篇8

【关键词】汽车金融 消费信贷 现状分析

1.引言

汽车金融是指汽车销售过程中对消费者和经销商提供的资金支持,截止到2006年,全球41个国家有38.2%的用户是通过贷款买车的,汽车金融公司已经成为汽车公司利益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成长性和规模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

如图1所示,在中国,汽车金融尚处萌芽阶段,而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早已在多年的市场考验中成熟壮大,发达国家的贷款购车比例平均都在70%左右。金融服务是汽车产品流通和消费的润滑剂,对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大家消费观念的不断发展,以及汽车金融自身的不断完善、发展,贷款购车的比例将逐年升高。而对车企来说,汽车金融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销量,本身的利润也很可观,再加上经营多元化等方面优势,将被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看好。与国外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相比,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在经营品种的开发方面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对汽车金融业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完善具有积极作用。

2.国内外现状分析

2.1国外汽车金融发展现状

国外汽车金融完整的服务具备三项职能:第一,为厂商整合销售渠道,提供市场咨询;第二,给经销商提供设备、库存等融资;第三,为消费者提供汽车贷款。

2.2盈利模式现状研究

2.2.1汽车融资租赁式增值盈利模式

汽车租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融资租赁(如图2),另一类是经营租赁,即有“融资”与“融物”之分。

汽车融资租赁在汽车厂家和消费者之间架起桥梁,让消费者先取得汽车的使用权,然后每月付租金,在租赁期满后一般要购买设备的所有权。

2.2.2汽车金融投资理财式增值盈利模式

汽车投资理财业务是以汽车消费为目的专业性投资理财服务(如图3)。

3. 国内汽车金融发展现状

汽车金融服务是一个规模大、发展成熟的产业,有着多样化的服务类型。如价格浮动式、投资理财式、以旧换新式、公务用车汽车金融服务等与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等大众化的金融服务相比,汽车金融服务较为复杂,它是围绕汽车销售而展开的。

当前我国汽车金融业务开展主体包括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在我国汽车金融公司 是指: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为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3.1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

2004年8月18日,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后中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标志着中国汽车金融业开始向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主导的专业化时期转换。随后又有福特、丰田、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相继成立。2004年10月1日,银监会又出台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以取代《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金融机构共发放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余额743亿元,股份制银行余额311亿元,汽车金融公司余额 318亿元;国内汽车和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行短期融资券217亿元,中期票据20亿元;以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为基础资产的汽车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已试点发行19.9亿元。上述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在业务开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仍显欠缺。目前我国汽车贷款比例低于20%,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3.2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现状

在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该业务的主体主要涉及银行、汽车经销商、汽车集团财务公司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图4是我国自1998年到2008年以来的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现状。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起步阶段,井喷阶段,冷却阶段,专业化发展阶段。

按照各主体在信贷业务过程中所承担职责及与消费者关联度的不同,目前国内汽车消费信贷盈利运作模式可以分为3种:以银行为主体的直接模式,以销售商为主体的间接模式和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直接模式,一般性的业务操作流程如图5。

3.2我国汽车金融资产证券化现状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起步较晚,2005 年 4 月 20 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后,才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性质、结构安排、各机构职责、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与交易等各项内容作了初步规定。

中国汽车金融业发展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少,而且资金成本比较高,还不稳定。第二,汽车金融公司服务能力不强。第三,部分法规和政策制约了业务开展和产品开发。第四,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担保问题比较复杂。

4.对策研究

2008年以来,国家已经先后出台《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意见》等政策,给汽车金融发展提供了宽松环境。

其次,应鼓励汽车金融与汽车产业进一步融合。

第三,应建立和完善统一规范的汽车金融业务法规,降低贷款成本。

参考文献

[1] 杨波.我国汽车金融盈利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7

[2] 栗勤.汽车信贷市场的问题与出路[J],汽车工业研究,2004, (4)

[3] 周昭雄等.国内外汽车消费信贷模式比较分析[J],工业技术 经济,2005,(9)

篇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中小企业 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理论和现实具有一定的冲击性。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也不断的在增加新的内容。互联网金融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风险和问题。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带给中小企业的积极影响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了进去,提到了要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这充分体现出了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及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必要性。人民银行的《2014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表明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在近几年发展速度迅猛,尤其是2012年左右,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发展速度快、发展规模大、发展空间广。目前,了解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在我国《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提到:非金融机构如果要提供支付服务,应当依据本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此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央行公开了批量发放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情况。另外有一些陆续给个别企业发放的,还有因变更信息而的。到2015年3月,央行共批准了270家第三方支付公司。

从第三方支付交易的规模上来看,根据易观国际易观智库数据资料,2011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为8.4万亿元。到2012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了10.9万亿元,其中互联网支付业务104.56亿笔,金额6.89万亿元;支付机构成为传统收单市场的重要补充,处理收单业务15.19亿笔,金额3.75万亿元。201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23万亿元。互联网支付业务迅速向证券、基金、保险等多个行业领域渗透,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移动支付逐渐成为电子支付发展的新方向。

(二)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

P2P网贷平台数量增长速度快,但是跑路、关闭的也很频繁。据第一网贷数据统计,2011年全国网贷平台数量只有50家,问题平台数量为10家;到2012年迅速发展为200家,问题平台数量为6家;2013年为800家,问题平台数量为76家;2014年网贷平台数量为1575家,其中问题平台数量为275家,占网贷平台总数的17.4%。2015年1月份全国新增平台至少108家,有6家于上线当月跑路,其中5家网站已关闭。截至2015年12月底,P2P网贷行业平台达到了2595家,比2014年增长了1020家。但是2015年全年问题平台达到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

P2P网贷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并呈现出龙头企业份额集中趋势。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2014年9月网贷行业成交量达257.28亿元,环比8月(236.67亿元)增长8.71%。2015年全年网贷成交量为9823.04亿元,相比2014年全年网贷成交量(2528亿元),增长了288.57%。2014全年累计成交金额为2528亿元,为2013年的2.39倍。据第一网贷提供的资料,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贷行业总体贷款余额达1036亿元,是2013年的3.87倍。而2015年全年网贷行业总体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4395亿元,相比于2014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24%。

(三)众筹平台的发展现状

众筹是集合大众的力量和资金,可以为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的一种融资方式。众筹平台的出现,为我国中小企业又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2011年7月上线的“点名时间”是我国国内第一家众筹平台,从上线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点名时间”就接到了几千个项目提案,在几百个上线的项目中,有接近一半的项目筹资成功,还顺利发放了回报。目前在众筹融资模式中,股权众筹融资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市场前景也比较广阔。

2015年上半年,我国的众筹平台已经达到211家,其中股权众筹的平台数量达到98家,成功募集46.66亿人民币。相比2013年,我国的众筹平台数量不足20家,增长了将近10倍。在200多家众筹平台中,其中大部分为商品众筹平台,股权众筹平台相对还比较少。从2015年全年来看,相关的监管政策逐渐推出,众筹平台的发展正在趋向理性。

从众筹募资的情况来看,2014年以来,募资规模也在迅猛增长。根据鸣金网数据资料,2015年我国9家知名众筹平台成功发起1198个项目,募资规模达到了38.08亿元,出现了众筹行业发展相对集中的态势。

二、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

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成熟是一国财富积累、生产力水平提升、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来看:第三方支付发展日趋成熟,支付便捷;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大数据,中间环节少;互联网平台融资向规范化发展,投资消费群体热情日渐高涨。这些都反映出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具有交易快捷,信息、服务通畅和成本低等优势。但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以及P2P网贷及众筹等出现的问题也反映出采用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方式也会对中小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发挥积极作用,避免不利影响,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有利于将闲散资金引入中小企业,使中小企业更便捷获得金融及信息服务

互联网金融范围广、门槛低、速度快的融资特点都非常符合中小企业对融资的要求,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金融是紧密相联的。在互联网条件下,信息传递非常迅速,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得到缓解,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使中小企业融资变得更容易。2015年12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贷款不再以资产形式进行抵押或者担保,而是通过信息处理对中小企业的运营能力和发展潜力进评价分析,得出中小企业违约的概率及风险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传统的商业担保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将社会闲散资金引入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融资对象选择上范围更广,能更迅速获得资金及相关信息的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融资模式,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

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大数据、搜索引擎等进行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简化了贷款申请的环节,其成本要远远低于传统融资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中小企业贷款成本。互联网金融平台还能够根据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信用级别、成长特征等进行差别化定价,为中小企业融资定价作出正确的选择,大大降低了其融资成本。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为中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例如众筹融资模式,其优势就在于小额和大量、门槛低,而且众筹项目种类非常多,基本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各个项目。在国家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会逐渐规范和成熟,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融资。

(三)互联网金融促使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创造了契机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动摇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强势地位。客户流失、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等现实状况对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倒逼,迫使传统金融积极参与到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创新发展相关的互联网业务,这对中小企业融资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等信息,加深对中小企业的认识,提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规模。如民生银行从2009年开始就开发了“商贷通”这一核心平台以加强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并获得迅猛的发展;中国建设银行出台了“成长之路”等一系列产品服务,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兴业银行的“小微三剑客”、工商银行的“小企业周转贷款”等产品,都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四)互联网金融的逐利性和不稳定性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同时还要看到其带来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依托于互联网、移动网络、移动设备等,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有计算机系统安全、人员操作及技术风险等方面的问题;二是互联网金融短期内发展速度快,行业规范缺失、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特别迅速,短时间内就有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进人,导致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松散管理的状态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有互联网金融企业退出。虽然现在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及监管的意向,但是相关的行业规范以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是跟不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脚步,出现一定的滞后性,中小企业融资缺少必要的保障;三是国内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当前国内信用体系跟不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需求。

(五)互联网金融融资成本低,而中小企业违约成本也低,企业信息共享程度低

国内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非常迅猛,而中小企业借贷的环境、信用信息共享、公司经营信誉信息等方面却无法相匹配。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就会存在违约的情况。因为互联网金融融资成本较低,则中小企业的违约成本也会较低,违约风险就会大大提高。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他们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有完整的法律法规保障,有全面的服务体系和流程,每一步都有具体的控制保障,所以对企业来说,其违约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则违约的可能性会降低。

三、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加强执行的力度

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迅猛,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不规范,出现资金问题及跑路等现象,这主要还是相关的政策及法规没有及时到位。国家必须加强立法和监督,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进行规范。明确界定互联网金融模式、主体及市场规则,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引导,减少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确保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建立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激励制度和相关保障制度,引导并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将资金投放到中小企业。2014年12月我国公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对拓展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创新创业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防范金融风险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另外,在立法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执行的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制度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二)进一步规范互联网金融平台及协调机制,稳定发展的步伐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平台主体的独立性等不利的因素。作为政府除了加强法规建设,还必须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培育互联网金融平台,从规范互联网金融平台及机制方面增加中小企业融资选择权,加大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积极影响。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主体之间协调机制,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主体信息披露制度与信息共享,预防中小企业在多个互联网金融平台主体融资,使有限资金得到最优配置。

(三)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发展及自身建设,提高融资的质量

中小企业融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普遍较差,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产品结构单一, 受规模和资金的限制,缺乏长远的企业发展规划和科学的管理思想。中小企业市场信息来源闭塞,生产的盲目性较大,财务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给贷款的监督和检查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改变了以上各方面的问题,规范和提高企业信誉度,就会改变融资的质量,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作为企业要正视自身缺点,通过引进、合作等积极获取企业外部成熟的创新技术,增强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要增强自身品牌建设,根据自己发展目标战略,制定合适的品牌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结语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银行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的融资模式,在不断地快速发展和完善。把握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准确把握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趋利避害,不断地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才能有效拓宽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中,要探究如何加强构建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系统协调机制,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更大限度地发挥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效用。

参考文献

[1]郑志来.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研究[J].西南金融,2014(11).

[2]马瑞博.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26).

[3]谢平.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4]张希荣等.我国股权众筹现状与发展障碍[N].中国证券报,2014-12.

[5]王曙光,张春霞.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J].长白学刊,2014(1).

[6]周宇.互联网金融:一场划时代的金融变革[J].探索与争鸣,2013(9).

[7]李博.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

篇10

一、东营市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三大产业结构总体状况。东营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当前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过高,第三产业发展却相对较为缓慢。2013年,东营市三次产业比重为3.5:70.8:25.7。可以看到,东营市当前是“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

2.三大产业内部结构状况。当前东营市三大产业内部也存在不少问题。第一产业中,农业所占比重最大,彰显出现代农业发展不足。2013年东营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占到22.8%,但产值却只占3.5%。彰显出东营市第一产业生产率偏低;第二产业中,主要以石油化工业和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较低,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较高,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

二、东营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东营市金融业规模现状分析。东营市当前金融业的发展却严重滞后,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商业银行方面,市内除国家商业银行外,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发展不够理想。2013年东营市金融机构余额占GDP的比重为60.19%,远远低于山东省的85.78%。这说明,东营市金融业的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金融业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壮大金融规模,加快金融业的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更加充裕的资金供给。

2.东营市贷款流向分析。东营市当前金融资源以银行贷款为主,因而东营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金融支持作用主要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则商业银行的贷款流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支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从不同产业的贷款比例来看,2013年东营市工业贷款、农业贷款、商业贷款、基建贷款、技改贷款之间的比例为45.7:13.3:16.9:22.8:1.3。工业贷款和基建贷款远远高于商业贷款和技改贷款。这样的贷款结构,使东营市东营市第二产业特别是石油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较多的资金支持。但从整体上看商业贷款所占比例较低,技改贷款上升速度较慢,并且在所有贷款中所占比重偏小,使得东营市第三产业发展仍滞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落后。

3.东营市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2013年东营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3.00亿元,三大产业所占比重为3.3:65.2:31.5。从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可以看出,一方面,东营市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较大造成了当前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状况;另一方面,一三产业投资的不足也导致了生产率的偏低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的不足。

三、完善东营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金融支持的措施建议

1.引导资金流向,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东营市当前一二三产业发展的不协调与资金流向的不合理是分不开的。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应该提高农业贷款中用以采购农业生产机械方面贷款的比重,从而促进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率,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商业贷款和技改贷款的比重,引导资金流向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