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

篇1

【关键词】宁夏 金融业 金融人才

“十二五”期间强调的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将充分发挥信贷的引导作用以及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肩负起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使命。宁夏金融业在“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打造西北金融高地”的目的的指引下,为宁夏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宁夏金融业发展现状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宁夏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宁夏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民生的大力改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宁夏金融业的发展规模和范围也迅速扩大。与过去相比,金融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实力不断增强

截至2010年底,宁夏全区金融机构法人单位共190家,金融机构营业网点1318家,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1095家,证券及期货公司分支机构24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共127家,其他金融机构营业网点72家。金融从业人员3.33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为3.75%,高于全国0.57%。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86.66亿元,比年初增加519.03亿元,同比多增47.98亿元。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19.89亿元,比年初增加491.37亿元,同比少增23.89亿元。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98.70亿元,增长25.1%。上市公司12家,总股本31.74亿股,总市值535.67亿元。全年证券交易额1469.08亿元。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2.75亿元,比上年增长34.3%。

(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严重“贫血”,农民和农村微型企业贷款难是困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难题。针对此种情况,宁夏金融办在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宁夏实情,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方案。截至2010年末,宁夏小额贷款公司达72家,覆盖了各市、县(区)小额贷款公司的布点数量和实际到位资金领先全国其他省区;“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达770个,资金回流农村的载体明显增多。

(三)金融业跨越式发展后劲充足

宁夏坚持以金融促消费,以金融促就业,以金融反贫困,有效开展对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积极开展伊斯兰金融试点,积极试办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地方法人保险公司,打造实力较强的投融资平台。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物流调剂中心和村级互助资金等新型金融组织。

二、宁夏金融业展现状对金融人才的要求

宁夏金融业的发展特点对金融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金融业发展需要熟练业务操作的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

随着宁夏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金融机构的进入及营业网点的扩张,将产生大量金融人才需求。各家金融机构都比较偏爱于具备较高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扎实的金融、法律、财务和企业管理知识、过硬的金融业务技能,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不但能够熟练地进行业务操作,同时还能胜任客户经理、服务营销、理财、会计、结算等业务;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有一定的后续发展能力,有着良好发展空间的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

(二)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熟悉农村产业结构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

宁夏积极践行“以金融反贫困,以金融促发展”的战略构想,通过组建宁夏银行、重组黄河银行、成立小贷公司等一系列举措,将金融、经济、农村、发展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为农村、为农业、为农民服务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但现有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员构成参差不齐,人员素质偏低,平均文化结构和业务水平较为薄弱,金融专业人员相对偏少,从业人员很少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普遍缺乏既懂政策法规又掌握金融、计算机、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人才及熟练银行柜台操作的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这已成为制约农村金融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三)金融业跨越式发展需要具有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应用型金融人才

随着宁夏金融业跨越式发展的不断深入,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将随之加大。一方面新的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研发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外来的金融机构必定会分截一些客户源,营销人员必须提高营销能力,提升金融现代化服务的质量,来吸引客户。这就要求金融人业人员要具备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掌握有一定的金融服务技巧和营销手段,了解金融产品营销的基本规律和运作模式,熟练制定营销策略,组织实施和开发市场,拓展和维护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具有较强的公营销、沟通协调和团队管理能力。

三、总结

宁夏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金融人才,这就要求宁夏区内大专院校的金融专业在办学中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培养即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熟练进行金融业务操作,即具较好的职业操守,又掌握较强营销手段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从而在人才的建设上推动宁夏金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一、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

1.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2013年上海市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62%,服务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正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为:一是发挥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拉动作用。重点建设金融服务、商贸和物流业等支柱行业和信息服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业等新兴行业;二是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战略性、功能性集聚区,逐步形成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区域;三是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一方面政府通过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制造业分离生产业,将服务外包给服务业企业;另一方面提出大力发展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提升服务外包能级。2.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2012年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2%,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54.6%。杭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具体做法:一是明确发展战略。在国内率先提出“服务业优先”的城市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将“服务经济”放在发展首要地位。二是重点领域突出发展。确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大旅游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三是大力增加资金投入。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二、友谊农场现代服务业分析评价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友谊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友谊县境内,与友谊县政企分设、分工管理,农场服务业包含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旅游、居民及社会福利等服务产业。近年来,农场服务业经济总量虽然逐年提高,从业人数不断增加,2012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1亿元,在红兴隆管理局12个农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服务业增加值占农场GDP贡献率较小,仅为16%,从服务业内部结构和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上分析,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提升空间有限,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小、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发育不完善、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因素严重制约农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现代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第一产业对现代服务业拉动作用不明显友谊农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高,2012年粮食总产达到94.6万吨,是垦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场共建设5个百亩核心区和1个万亩示范片,玉米高产创建亩产分别达到900公斤和806.1公斤。粮食产能虽大,由于企业加工技术较弱和产业链短等原因并未实现加工增值,处于初级加工状态,产业链条得不到延伸,与其他产业间衔接不够,导致农产品积压和过剩,严重制约了运输流通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2.现代服务业体系不完善友谊农场现代服务业整体实力不强,2012年,友谊农场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三大传统服务业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42.81%,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少且多为小微企业,缺乏规模化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和有带动力、影响力的产业品牌。产业化水平较低、企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条较短、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和规模效应不明显等因素严重制约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3.场县政企分设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挑战明显友谊农场与友谊县实行政企分设、共同管理的发展模式,公检法司和工商、交通、文教等行政部门均设在友谊县,农场无行政审批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场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布局和统筹发展,只有积极促进场县对话,创新场县合作机制,明确农场定位,融入县域经济发展框架,才能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友谊县建立紧密的深度合作关系,实现资源、资金、人才、信息、服务等发展要素协调互补,互利共赢。4.区域间产业与消费市场竞争以及差异化发展压力较大农场周边双鸭山市、佳木斯市和富锦市等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优于农场,红兴隆管理局各农场近两年来均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农场与周边县市和其他农场现代服务业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如何深入挖掘农场自身潜力,整合要素资源,有效规避同质竞争,与富锦、双鸭山、集贤等县市建立产业合作机制,在有限的消费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差异化发展是农场下一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友谊农场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选择

借鉴国内外典型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结合友谊农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农场现代服务业发展应以粮食和安全食品全产业链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侧重于农业现代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农业富裕劳动力转移,重点培育现代物流业和农业金融服务业,以两大产业引领农场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具体发展路径如下:

(一)构建“三二一”产业融合型发展模式以三次产业互动发展为突破口,以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推动三次产业融合,构建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挥生态优势和绿色农副产品规模和品牌优势,加强粮食和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安全食品精深加工以及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三次产业循环模式,建设以粮食和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粮食和安全食品加工基地—粮食和安全食品服务体系—市场终端为路径的三产融合型产业链,重点建设由一产到三产的粮食产业链和由一产到二产再到三产的安全食品(以绿色果蔬和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全产业链。

(二)以物流业和金融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利用农场耕地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农资、农机、农业流通、农业金融和农业技术培训等服务体系建设为重要内容,培育农资流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工厂化育秧(育苗)合作社、金融合作社等专业服务合作组织和专业化农业服务龙头企业,为农场粮食和安全食品生产提前、产中、产后服务,重点突破粮食和安全食品流通领域,以现代农业服务业引领农场产业快速发展。

(三)以农畜产业中心带动富余劳动力转移针对农场劳多地少的现状,重点发展工厂化育秧(育苗)等生产性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劳动力分流和劳动力专业化分工为途径,重点解决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现阶段的主要突破口是通过建设大型农畜产业中心等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消耗富余劳动力,随着未来农场二、三产的不断发育,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和向二、三产业分流,实现劳动力专业化分工,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

篇3

【关键词】中小城市;咸宁市;服务业;研究

我国中小城市服务业规模量已成为全国服务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服务业,关乎我国现阶段能否顺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3年咸宁市城市人口51.65万人,位居中小城市之列。本文以咸宁市为例,来研究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国中小城市服务业。

1.咸宁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1.1服务业各主要行业竞相发展

2013年,咸宁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86.12亿元,比上年增长9.0%,服务业贡献率为28.4%,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据工商部门资料显示,2013年末咸宁市共有服务业市场经营主体10.94万户,比上年增长16.9%。

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2013年,咸宁市境内的武广高铁、武咸城际铁路、京广铁路、大广高速、杭瑞高速、107国道等已经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2013年末,咸宁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1万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2.2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2.1%。消费品市场繁荣发展。2013年,咸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全市形成的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等消费品消费热点,已成为驱动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房地产业稳定发展。2013年,咸宁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12.06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商品房销售面积271.3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9%;商品房销售额92.47亿元,比上年增长36.0%。信息传输业较快发展。2013年,咸宁市电信业业务总量达到1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26.18万户;宽带用户达到34.41万户,电信光缆线路长度达到1.93万公里。金融业快速发展。2013年末,咸宁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776.62亿元,比年初增长20.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42.58亿元,比年初增长23.7%。旅游业强劲发展。2013年,咸宁市共有A级景区32家,其中4A级景区10家;接待旅游人数达到2650.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0%;实现旅游总收入130.4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

1.2服务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2013年,咸宁市服务业固定资产项目投资41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金融业、信息计算机及软件开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房地产业等行业投资开发实现高速增长,增幅分别163.52倍、2.59倍、29.2%、26.1%。

1.3服务业税收贡献继续扩大、接纳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

咸宁市服务业经济总量稳定增加的同时,服务业贡献份额明显增多,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明显。2013年,咸宁市服务业税收12.99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增幅比全市税收高4.2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73.17万人,比上年增长6.8%,增幅比全社会从业人员高4.7个百分点。

2.咸宁市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

2.1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

2013年,咸宁市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相对偏低。一是服务业发展速度低于第二产业。2013年咸宁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9.0%,增幅比第二产业低4.6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增速逐年放缓。2011年―2013年咸宁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分别低1.1个百分点、3.2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

2.2服务业企业竞争力不强

目前,咸宁市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大型服务业企业单位家数稀少。除咸宁市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几家国有外,私营服务业企业在全国、湖北省属于知名品牌的企业几乎没有。2013年,咸宁市大型批零企业只有15家;另据重点服务业统计调查,咸宁市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服务业企业只有7家。

2.3生产业占比偏低

生产业是从制造业内部脱离出来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目前,咸宁市生产业实力薄弱,生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五分之一。生产业发展不够,对制造业支持给力严重不足。

3.促进咸宁市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1)大力开展服务业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快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当前,我们在省级战略咸宁实施过程之中,以“加快现代工业发展,迅速调整制造业结构,快速推进先进制造业建设进程”为中心,以大力培育及引进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解决服务业发展不足的问题。为此,我们要着重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技术服务业等服务业核心行业项目;着重引进一批技术及附加值含量高、新型管理、新业态项目;着重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规模大的项目。

(2)大力发展生产业,进一步加快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一是完善生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促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远程教育、网上银行、网络招聘等新型服务业态的发展。还要引导生产业企业建立经营和服务网络,形成整合利用资源和市场的平台,促进生产规模化发展。二是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现代制造业发展,促进与生产业融合发展。

篇4

一、曲靖市金融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曲靖市金融业在改革中稳步发展。一是初步形成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机构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为补充的金融组织体系。到2010年末,共有16家银行类金融机构470个网点,从业人员5397人;保险类金融机构24家,证券营业机构3家,期货公司1家,准金融机构25家(小贷公司)。金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各金融机构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局面基本形成,全省地级城市的“资金洼地”优势初步显现。二是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201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1017亿元,同比增长21.71%,比上年增加181亿元左右;各项贷款余额为630亿元,同比增长19.63%,比上年增加104亿元左右;比2005年分别增加616亿元和33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0.49%和16.07%。三是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和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等业务系统的建成,全市实现了银行卡联网通用和支票全国通用,异地资金汇划每笔业务可实现60秒到账;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农村支付环境逐步改善;实现了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实现政府补贴资金由国库直接支付到户(个人);通过开展“刷卡消费有奖活动”等活动,促进了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四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通过建设“信用村镇工程”,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创建信用乡镇3个,评定信用村54个,试点村137个。累计为106万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建档面达75.5%。其中:已评定信用农户40万户;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发放贷款证97.8万本。2010年,累计对66.9万户开办小额信用贷款,累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6.4亿元。五是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实现零突破。2010年5月17日,我市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在中国银行曲靖市分行成功办理,标志着我市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实现了“零”的突破并进入实质操作阶段。2010年成功办理了14笔业务,总金额为806万元人民币。

在看到曲靖市金融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曲靖市金融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域金融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布局,聚集程度不高。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致使金融发展不平衡。体现在县与县之间、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等方面的不平衡。二是金融深化程度低,金融知识普及程度不高,经营的同质性过高,不良资产降低难,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任务艰巨,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仍需进一步完善,准金融机构发展过快,有效监管不足。三是金融体系尚不健全,乡镇农村金融机构单一,缺失合理的竞争,形成“一农”独大的局面,金融服务水平不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如银行柜台前排长龙、中小企业贷款难、部分机构利率定价过高等。

以上问题的存在,固然有曲靖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与金融相辅相成关系的原因,但在金融制度安排,政府和监管机构超前谋划,引导金融业跨越式发展方面也还有较多改善空间。

二、曲靖市金融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抓紧研究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金融服务业发展规划

一是积极引进尚未进入我市的金融机构,重点引进金融租赁、基金管理、信托投资、货币经济等新型金融业态,迅速壮大辖内金融规模和种类;

二是充分利用地方金融资源,加强整合,实现功能互补,形成地方金融种类齐全、相得益彰的服务体系。如:加大设立县域村镇银行银行的力度;

三是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实际、促进金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金融IC卡推广工作,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相关部门在推广立项规划、费用补助、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及客户推广和使用金融IC卡,逐步取代磁条卡,进一步发挥金融IC卡支付安全性高、支付便利性强、功能整合性广等特点。

(二)以打造优良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为载体,进一步推动区域“资金洼地”的形成

充分发挥政府的核心作用,依靠法律的、经济的、文化的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建立金融发展软环境建设不定期督导、实行责任制管理、联席会议通报、多部门联动管理、全民诚信意识普及等措施,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把打造良好金融发展软环境,推动区域“资金洼地”的形成纳入“十二五”建设统筹规划重点工程。当前,在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的同时,应成立以县为单位的“三农”基金担保公司,为辖内金融机构支持“三农”提供条件。

(三)以打造金融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推动金融与地方经济双赢共进

一是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坚持“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银企双赢”的方针,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促成政府、银行、企业对接与合作互动;

二是主动联合中介机构适时推出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债等新型融资模式,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篇5

[关键词] 廊坊 服务业 现状 优化策略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旺发达程度是衡量和体现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在要求,是缓解环境约束和资源要素压力、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对于廊坊市加快实现“科学发展、进位争先、和谐安定、富民强市”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廊坊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廊坊市服务业发展形成了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后劲增强、结构优化的良好势头。2007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7亿元,增长19.6%,占全市GDP的比重达30.2%。主要特点:

1.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04至2007年增长速度分别为11.2%、13.2%、15.1%和19.6%,高于同期GDP增速4.6个百分点。

2.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全面发展,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会展旅游、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与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2007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2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

3.会展旅游业发展快速。2007年共接待和举办各类大型会展54个,全年累计完成展览面积120万平方米,累计参展观众达到60万人次,累计意向成交额75亿元。同时,举办各类域外会议1000余个。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34万人,旅游收入达到42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8%,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5.7%。

4.现代物流业持续升温。全市有14个现代物流项目被列入《“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41亿元,项目数量和总投资分别占全省比重的14%和18%,均居河北省第二位。

二、廊坊市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及成因分析

从与全国、河北省平均水平比较看,廊坊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偏低。2001年~2007年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始终在30%左右徘徊。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低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8.9和3.3个百分点。分析原因,有以下方面:

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主要是对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重工业、轻服务业现象。

2.产业依托度不高。廊坊市工业属于散而小、小而全,总体实力偏弱,产业聚集度不高,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3.城市化水平滞后。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基础和载体。2006年,该市的城镇化率仅为4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限制着服务需求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4.部分行业受到京津挤压。京津均是超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服务业十分发达,对该市部分服务业行业形成了天然制约。在市场体系、铁路运输、医疗、高档生活品消费等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存在购买力倒流、人才倒流等现象。

5.服务业人才不足。一是服务业从业人才少。2006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58.95万人,其中中专及以上学历、无学历有职称人员13.96万人,占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仅为23.7%。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在有限的人才资源当中,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两大门类,此两项所占比重为69.1%。

三、廊坊市服务业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

1.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多元投入,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为目标,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三大体系”,重点发展“十大行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大体系”:一是以会展、科技、服务外包、现代物流为主导的生产业体系;二是以教育、医疗保健、金融服务为主导的社会公共服务业体系;三是以旅游、商贸流通、文化创意、房地产、社区服务为主导的居民服务业体系。

“十大行业”:会展旅游业、金融服务业、服务外包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教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商贸流通业、医疗保健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

2.对策措施。(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冲破一切陈旧的思想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用新的思维、新的思路指导实践。(2)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服务业发展,科学界定廊坊市今后几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服务业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3)加快城市化进程。尽快把中心城市规模做大、功能做强。依托工业小区、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扩大小城镇规模,拓展服务业的重要发展载体,加速人口聚集,为服务业发展创造需求基础。(4)与京津实现战略协作。适应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趋势,立足于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推进联合,实现双赢,在加强联合中求得服务业的大发展。(5)加大服务业投入。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经济成份、各类经济主体投资服务业。(6)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二产企业内部服务性活动社会化,实行服务外包。加快推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支持鼓励优势服务企业跨地区并购重组。(7)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切实制订落实好引进人才的各项规定,吸引国内外高端服务业人才投资创业。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企业联合进行订单培养。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加快岗位职业培训。同时,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7日

一、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北京作为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城市之一,重要的高新技术与高科技人才集中地,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2014年北京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上升到16,627亿元,比2007年的7,253.5亿元增加了9,373.5亿元,增加了129.2%。北京市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95%,增长9.95个百分点,是全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11,820亿元,占第三产业的71%,增长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其中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占第三产业总比重的23.5%,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天津市是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是现代化港口城市以及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快,2014年商务租赁等规模以上营利业营业收入850.61亿元,增长24.0%;科技服务业和创意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3.4%和14.1%,全面推动第三产业发展。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795.18亿元比2007年的2,250.04亿元增加了5,545.14亿元,增长146.4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9.57%;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逐渐上升,达50%以上;金融业的产值为1,389.53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8%,增长5个百分点,金融业的快速增长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河北省的服务业发展也相应取得较大进步,1978年河北省服务业产值为38.48亿元,1986年首次突破百亿大关,1996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服务业产值迅速增长,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不断增长,到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960.8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7.25%,比2007年增长3.44%;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50%以上,但近年来比重有所下降。数据表明,河北省现代服务业有所发展但增长缓慢与京津地区的差距较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产业结构

1、北京市从2007年到2014年现代服务业内部各产业产值都在呈上升趋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136.88%,金融业增长154.13%,房地产业增长61.8%,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增长172.6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增长193.6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10.84%。从产值上看,金融业在现代服务业中所占比重最大,相继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等。

2、天津市从2007年到2014年现代服务业内部各产业产值都有所增长,金融业增长382.19%,房地产业增长190.72%,金融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超过30%,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产业增加值较低且增长速度较慢,从长远来看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河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也是较快的,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快3.2个百分点。到2014年金融业增加值为1,280.5亿元较2007年增长927.28亿元,增长了262.52%;房地产业增加值为1,127.9亿元,增长了175.3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产业增加值不高且增长速度平缓。

二、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发展特点及问题

北京现代服务业主要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90年代后快速发展。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研发设计、技术交易、电子商务等多个服务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全市四大功能区中,首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是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布也体现了这点,并且东部区县密度大于西部区县。

尽管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现代服务业发展定位有待进一步落实,目前北京现代服务业与全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统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化;(2)现代服务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虽然北京高端商务、国际金融等服务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在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上仍有欠缺,产业链仍不够完善。另外,在基础软件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国企业多数是有学术研究背景的中小企业,成长速度缓慢,经常出现发展瓶颈。

天津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但总量较少、比重较低,与北京相比相差较大。从2014年数据来看,天津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795.18亿元,但与同年北京的16,627亿元相比,近似相当于北京的二分之一,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少,由此可以看出,与北京相比天津在服务业的总量和构成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就整体而言,天津服务业的发展还是不充足的,低于国内的一线城市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近年来不断下降,内部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有所增长,但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与北京、天津相比增速较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是主要依赖于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升级改造的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多,其他行业的增加值较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大。但河北省的优势是空间广阔、资源禀赋和承载力强,所以也要看到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京津冀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各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和较大的差距,我们要正视各自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京津冀地区所存在的差异性,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从而缩小京津冀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差距。

三、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意义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即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京津冀地域相连,但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却差距过大,成为制约三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一)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实现优势互补。京津冀地区现代服务业存在产业趋同现象,重复建设、相互竞争严重,目前京津之间、北京新城与环京县市之间、河北各县市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结构雷同、资源分散利用、地区恶性竞争的情况,河北和天津的工业内部同构系数最高,达到0.81;天津和北京的同构系数为0.61;河北和北京的同构系数为0.37。京津冀三地对产业分工协作的需求迫切。京津冀地区实现协同发展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有利于缩小社会空间差异。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有利于调整城市体系结构。另外,城市体系之所以中间层未能壮大,主要是由于区域发展故步自封所致,尤其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与区域整体合作体系未能建立,协同发展有利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区域间顺畅流通。城市化水平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京津冀之间互联互通,协同发展十分必要。

(三)有利于优化现代服务业结构。产业结构失衡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导致经济增长减速、增长质量不高、增长潜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京津冀地区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合理协调科技资源分布,有利于提高围绕科技资源而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的经济贡献度;有利于完善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分工体系,形成产业链带动下的区域产业集群;明确京津冀三地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领域,充分发挥三地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增长。

四、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对策

(一)建立统一的现代化服务业协调管理部门。建立统一的现代化服务业协调管理部门,打破由于行政区划、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垂直管理所造成的金融资本割裂导致跨区域金融服务难以实现的限制,解决协同发展中政策不一、规划不同等问题,以确保政策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专门的现代化服务业协调管理部门有利于增强对不同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了解,如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及科研能力研况等。不断协调推进京津冀地区现代服务业外部环境规划建设,制定统一现代服务业管理规范,建设区域内的管理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的现代化服务业协调管理部门,了解三地区发展状况,在制定政策和管理办法时,针对落后地区和落后行业要有所侧重,缩小京津冀区域间现代服务业发展差异,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二)合理分工和定位,发挥比较优势。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要根据各区域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明确各行业的产业区域定位,充分发挥行业比较优势,依靠产业的联动效应发挥优势产业带动作用;要加强产业的转移和对接,构建合理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实现京津冀区域内产业的转移和对接,合理分工以及竞争性行业的合理规划与集聚,避免由于过度竞争、重复建设等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形成现代服务业规模效应。北京重点提升现代服务业原始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天津重点提高应用研究与工程化技术研发转化能力,河北重点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和示范推广能力。京津冀三地合理分工定位,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在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中,既要发挥政府政策引导机制,又要规范政府在地区发展中的过分干预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市场运作效率化发展。通过加大市场准入,推动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大垄断行业改革力度,加速推进投融资、财政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破除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深层次障碍,推动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借鉴其他行业如共同组建铁路公司、港口等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经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提高科技水平,加快创新步伐。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源于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的运用,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呈现爆炸式增长的势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开展聚集区的科技创新,发挥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等高科技园区的技术带动作用,实现高科技在三地的运用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开展金融创新,探讨新型投资方式,拓宽现代服务业融资渠道和风险分担机制;培养高科技人才,提升现代服务业服务人员的素质与服务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忻红,胡晓威.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增刊),2015.

[2]周孝,冯中越.北京生产业集聚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2.

[3]王兴鹏,桂莉.京津冀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2015.22.

篇7

关键词:河南省 服务业 发展 内部结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073-03

一、河南省服务业现状

(一)总体发展情况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结构逐渐得到改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有力的拉动作用,2000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97.26亿元,到2007年已达到4511.97亿元,年均增长11.5%,总量在中部六省中遥遥领先,占中部六省总和的24.1%。就相对数据而言,河南省服务业基本保持平稳,近八年来三产占GDP的比重均保持在30%以上,其中2007年为30%,但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随着服务业的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也逐年增多。2000年,河南全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数的结构比重为64.0:17.5:18.5,2007年这一结构演变为50.6:25.8:23.7。

(二)传统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从总量上来看,2000年以来,我省传统服务业取得较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增加值由2000年的772.5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331.62亿元,增长近3倍。尽管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但其占GDP的比重却经历了一个“∧”型变化趋势,由2000年的15.3%上升到2004年的17.1%,而后下降至2007年的15.5%,说明我省的服务业正由传统服务业向新兴服务业方向发展。

从传统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最大,该值从2000年的25.2%下降到2007年的19.2%;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其占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从2000年24.5%下降到2007年的17%;只有住宿和餐饮业在近年来保持了平稳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9.8%上升至10.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传统服务业中所占比重近年来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在4.6%左右。

(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2000-2007年期间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由2000年的783.66亿元上升至2007年的2180.35亿元,增长近2.8倍。从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来看,其在2004年之后的变动趋势与传统服务业正好相反,呈现出平稳回升的趋势,在2007年该比重达到14.5%,但仍低于传统服务业1个百分点。

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多数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其中房地产业发展迅猛,2007年实现增加值447.44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为9.9%。1991-2007年,累计销售商品房面积1.39亿平方米,年均增长24.7%,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一大亮点。金融保险业功能日益完善,2007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02.31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为6.7%。旅游业全面升温,接待海外游客数量由1979年的1.12万人次提升到2007年的88万人次,旅游创汇由1979年的101万元增至2007年的3.18亿美元。2007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的总数达到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327亿元,分别在全国占第7位、第6位,河南逐步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迈进。

二、我省服务业内部结构分析

(一)内部结构的效益分析

1、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定义是某产业劳动力比重与该产业的比重之差,说明的是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态。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越不对称,两者的偏离度越高,产业结构的效益就越低下。偏离度越小,表明各产业发展较均衡,产业结构效益就高。一般而言,结构偏离度大于零为正偏离,也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着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压力,负偏离则意味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该产业存在着劳动力迁入的压力,从理论上结构偏离度为0乃最佳状态。经计算,2007年河南省服务业产业偏离度较小,为-6.4,较2006年(-7.05)提高0.6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河南省服务业内部结构有了较大改善,结构效益较好。但具体到分行业则有区别,相对而言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和金融业呈现较低的负偏离度,说明这些行业效益相对较高,未来会有更多的劳动力转向这些产业部门。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偏离度较高,表明仍有较多的劳动力集中在这些行业,但产出效益并不是很高。

2、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定义为某产业产值比重与该产业就业比重之比,是用来测度产业效益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在产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生产产品或服务的人数越少,人均产值就越高,这一比率就越高,而该比率越高,说明这一产业的效益越高。经测算,河南省房地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其他行业,高达17.56;其次是金融业(5.2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3.2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11),说明这几个产业部门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该指标较低的行业分别是教育、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服务业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产业效益方面有相对优势,未来将会成为我省服务业中的主要产业部门。

(二)内部结构的层次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推动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除了对河南省服务业内部各产业进行横断面的效益剖析之外,还需要对各行业进行纵向的层次分析。

2004年为我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2000―2004年,第一层次所占比重逐年攀升,2004年其比重高达54.48%,之后该值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仍保持在50%以上,说明河南省服务业前期主要是以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导,该层次仍是当前拉动我省第三产业增长的首要因素;第二层次所占比重呈现先降后升的走势,从2000年的28.69%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24.77%,而后又上升至2007年的26.04%。根据产业发展规律,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内部会出现结构升级,即第一层次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二层次则会逐步上升,我省服务业发展是符合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的。第三层次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在2007年上升至13.1%,较2000年提高1.65个百分点。第四层次变动比较平稳,近年来一直保持在10%左右,2007年所占比重为9.18%。第三、四层次虽缓慢而持续上升,由财政投资的第三、第四层次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仅在1.27-2.3之间。由此可以看出,我省服务业内部行业发展并非呈现较为均衡的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与国际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总量较小,比重偏低

2007年,河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总量的4.5%,这一数值只相当于广东的33.5%,江苏的46.9%,山东的52.0%。2007年河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0%,而广东省为43.3%、江苏省为37.4%。河南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

2、贡献率不高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经测算发现,2000-2006年,河南省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逐年降低,从2000年的42.8%下降为2006年的22.2%,虽然2007年我省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小幅回升至31.8%,但仍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9.3%)7.5个百分点。

(二)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较高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河南省传统行业在服务业中比重虽然逐年降低,但仍居主导地位,2007年所占比重为51.7%。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网络信息和知识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仍然发育不足,发展不快,教育、文化、科研等知识含量高的产业比重仍然偏小。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河南省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较快,而金融业、房地产业、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2007年我省的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业、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仅为48.3%,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61.5%)13.2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6.7%,低于2000年8.1%的水平,房地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9.9%,与2000年的水平大体持平。

(四)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

从区域分布来看,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比较充分,偏远城市和地区的发展相对不足,2007年,中原城市群共实现服务业增加值为2789.24亿元,占全省服务业总值的61.8%,其中郑州市服务业增加值为1092.79亿元,而济源市仅为51.85亿元,大概是济源的21倍;从城乡分布来看,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四、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愈演愈烈,目前已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尽管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金融服务业、对虚拟经济的疑虑和反思,但却撼动不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不能扭转我国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方向。对正致力于实现新跨越新崛起的河南来说,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突破体制,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快城镇化进程,调整结构、增强功能、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突破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瓶颈,为实现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提供有力支撑。

(一)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服务业的比重高并不意味着区域经济的稳定性发展。实践证明,第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决策是正确的,它意味着建立一个和国际接轨的、多元化的经济。作为中国这个区域来讲,一方面它是世界城市体系的制造业中心,但在中国区域内部,却形成了不同的区域中心,每个区域由于存在着行政上的壁垒和传统制度上的障碍,使得每个区域不能完全地进行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每个区域形成一个小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有节点和区域,所以应对不同的城市进行功能化的定位。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出口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不少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与中小企业相联系的服务业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紊乱。而河南省位处中部,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我国承东启西、继南往北的枢纽,另外全国统计的191个工业行业门类,我省有185个,其中123个在全国是具有竞争优势,所以依据河南省的省情,在借鉴这些发达省份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后发优势,构筑省级体系,做好功能定位,使制造业和服务业合理的分工与布局,达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二)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和抓手

目前我省为进一步带动提高全省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着手开展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等项工作,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和抓手。一是围绕产业集群构建区域生产体系。这是我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生产业的契机。要从推动产业集群内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着眼,一方面引导服务外包,另一方面培育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市场主体,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拟着重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培训服务、商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业等六类生产业。各地需因地制宜,选择重点。从省这一层面来说,尤其需要做好资源整合、跨区联动的指导和支持。二是依托中心城市和产业基地等规划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实践证明服务行业存在集聚发展的规律,集聚区是适应这一规律的布局形式。要加强布局规划,聚焦强势行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河南省具有比较优势又可以形成集聚区的是物流、金融、商务、动漫等领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布局有规划、发展有目标、认定有标准、建设有支持。三是试点探索制造企业二、三产分离工作。把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中的生产业分离出来,无论是对更高效地整合利用资源,增强生产能力,还是对优化地方产业和税收结构,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确实应当予以积极的探索。

(三)巩固和发展服务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加快市场化进程

针对河南省部分服务行业公有经济比重偏高的现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各项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按照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继续深化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的体制改革。放宽教育、卫生、文化、中介服务的资格限制,完善服务业市场的运行规则;对于面向市场从事非基础科研、非基础教育、医疗保健、影视传媒、文娱演出、出版发行等营利性业务的企业和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按照市场化运作要求,推进投资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加快产业化步伐;旅游业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运用市场机制建设旅游设施,开发旅游产品。加快建立优化资源配置的竞争机制,积极承接服务业的国际转移,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资服务领域,营造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气氛,使服务业投资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而提高服务业领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四)构建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1、积极推进城市化,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由于河南省农村居民较多,服务市场需求薄弱,因此应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实施城市化战略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加快城市环境建设,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扩大服务消费群体,创造需求基础;另一方面要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现代服务业的投入,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进而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

篇8

关键词:生产业;武汉城市圈;产业集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048-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业在我国迅速崛起,并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增长最快的部门。生产业又称为生产者服务业,目前对生产业还没有统一定论,Hanson(1990)指出生产业作为货物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而发挥着中间功能,其定义包括上游的活动(如研发)和下游的活动(如市场)。我国政府在《十一五纲要》中将生产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等。总体上看,生产在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化服务。近年来,我国少数大城市生产业集聚的趋势逐渐明显,上海、北京已成为国家的金融中心,大连、天津、宁波等沿海城市逐步成为国家级物流中心,杭州业已成为名符其实的电子商务之都,商务服务业作为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等经济热点地区迅速发展及集聚,并已成为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和地区竞争优势的源泉。

武汉城市圈以“两型社会”作为根本建设目标,高投入、高消耗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将难以维持,“低碳经济”内在要求武汉城市圈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服务业。鉴于此,如何促进武汉城市圈生产业发展及集聚,建立现代制造业基地是值得研究的重要现实问题。

1生产业集聚及武汉城市圈发展

生产业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主要投入对象,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生产业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其集聚性,根本原因在于获得外部经济,减少交易的成本。生产业的集聚对城市圈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圈内经济的竞争力。一是有利于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高水平的生产业集聚及投入,提高了先进技术在产业链中的应用,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升,进而构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发展道路。二是生产业集聚推动了科技进步,知识创新、资本运作以及市场开拓,为城市圈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三是生产业集聚对吸纳高素质就业劳动力方面有重要的贡献,并以此在地区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上提供重要支持。因此,促进生产业集聚发展,为“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是武汉城市圈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2011年,武汉城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59.60亿元,占全省的60.5%,三次产业的现状是:第一产业占GDP的9.8%,第二产业占GDP的46.4%,第三产业占GDP的43.8%。整体来看,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呈现二、三、一,二与三趋于持平的结构,产业结构基本趋于合理,按照工业化演进阶段分析,武汉城市圈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开始进入产业发展提升阶段。随着圈内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将进一步改善。武汉城市圈经过多年的积累,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集聚态势日益显现,基本形成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及商务服务等集聚区(见表1)。

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武汉,不仅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与辐射源,更是各产业的聚集中心,特别是金融、科技服务、信息及商务服务等生产功能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表1武汉城市圈生产业集聚区

2武汉城市圈生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都市圈与生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促进。随着都市圈的不断成熟,生产业集聚发展越来越重要,在促进产业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依照武汉市城市圈的发展现状,面向新型工业化的武汉城市圈应定位于专业性的集聚化。而圈内生产业集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生产业不够发达,集聚规模偏小。2002年武汉城市圈建设开始启动以来,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2000年武汉城市圈生产业增加值为383.03万元,2009年生产业增加值增长到1403.03万元,增长了366%,年均增长14%左右。尽管武汉城市圈生产业的增加值呈现出每年增长态势,但增加值总值只占武汉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的17.6%(2009年武汉城市圈GDP7956.55亿元),且增加值远远低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2009年武汉城市圈的增加值仅相当于长三角的12.5%,珠三角的16.8%(见图1)。产业集聚规模是衡量产业集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武汉城市圈仅有江汉区金融集聚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园、阳逻水港物流园等几个产业集聚在全国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大部分的生产产业群的经济总量明显偏低,规模偏小,对整个城市圈的经济支持明显不足。

(2)与制造业融合不够紧密,不利于生产业的集群发展。生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制造业越发达,生产业就越发达,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为生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生产业的发展对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具有关键意义。目前,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城市主导产业中机械制造、钢铁、化工、造纸等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比较多,受传统工业经济的影响,大部分城市没有重视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和配套问题,导致生产业配套协作少,分工协作程度低,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生产业的创新桥梁作用因缺乏市场动力,服务核心能力差,服务规模小,直接制约了生产业的集群发展。

(3)传统行政壁垒严重制约生产业集聚发展。“一城独大”是武汉城市圈的典型特征,武汉的“首位度”太大,周围卫星城规模小,发展速度慢。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各经济主体的行政管理各自为政,相互分割,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本要素难以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生产业市场难以建立,金融服务业、信息咨询业、会计、法律等服务业发展滞后。此外,武汉城市圈受行政划分影响,城市间的分工协作不强,生产业之间联动性较差,难以发挥各城市之间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互动作用,结果导致本城市产品“远购远销”,难以与本地的市场密切挂钩,直接制约了生产业的集聚发展。

3促进圈内生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

(1)政府为生产业集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和环境。制度和环境因素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影响生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针对武汉城市圈内生产服务业集聚规模小的特点,政府部门首先应成立现代生产促进组织,编制和实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定期生产业发展重点的指导性目录,引导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律,健康有序地发展生产业。其次,放松产业管制政策,充分吸收和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本的投入,鼓励和引导外资、民营资本投资生产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生产业集群效应。最后,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圈内企业兼并、联合、重组、上市,促进有竞争力的生产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大型生产服务企业或企业集团。

(2)按照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圈内生产业集聚应梯次推进,错位发展。作为核心城市的武汉应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会展等高附加值的生产业,同时,加快推动武汉城市圈金融一体化建设,推动武汉城市圈信贷市场、票据市场、资金清算、金融信息一体化、产股权市场一体化进程。武汉中心、鄂州、黄石、孝感依托冶金、建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发展汽车服务、技术服务、工业咨询、信息等专门的配套服务业集聚,并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物流园区。其他三线城市依托自身产业特点形成配套的生产集聚区。

(3)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生产业整体水平。生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和智力密集的特点,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鼓励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网络化。同时,武汉城市圈要充分利用湖北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多的优势,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加大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按照生产业的需求有重点地培养人才,特别是熟悉世贸规则,通晓国际惯例、擅长国际交往的金融、保险、贸易、中介等专业人才。加强服务业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陆小成.基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生产业集群模式[M].北京:知识产业出版社,2010.

[2]唐珏岚.生产业集聚-大都市形成与发展的必由之路[J].广西社会科学,2006,(02).

篇9

关键词:服务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107-02

长期以来,人们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关注主要是地区经济增长与工业化问题,对于服务业的关注较少。人们通常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应该遵循配弟―克拉克定理,即服务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之后。然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允许我们再重复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发达国家引领世界经济发展表现出来的是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2007年3月国务院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必须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道路。工业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必须改变只有工业发展后才能发展服务业的观念,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对于衡阳这样中部地区城市而言,怎样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1 衡阳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历年统计数据显示,2002-2009年衡阳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9.49%、39.62%、37.47%、36.56%、36.00%、34.81%、35.2%、36.58%(为便于处理和比较,我们采用国内统计报表的第三产业数据来代表服务业)。8年来,衡阳市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比GDP低1.0个百分点,比工业低4.3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的分行业统计数据来分析,2009年衡阳市超过总体GDP增长速度的服务业有批发零售业与金融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8.51亿元、21.16亿元,年增长分别为17.3%、18.7%;超过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的有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0.50亿元、232.19亿元,分别年增13.9%、13.3%。而运输邮电业与住宿餐饮业的增长速度则远低于其它行业的增长速度,分别实现增加值50.86亿元、23.97亿元,年增长分别只有4.9%、8.1%。

作为中部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与湖南省或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总量偏小,比重偏低,差距不断拉大。从总量上看,2009年衡阳服务业增加值在全省排名第4位,只有36.57%,而全省平均水平是37.79%,全国平均水平为41.27%,比全国、全省分别低了4.88、2.6个百分点。从发展趋势上看,服务业比重与他们的差距在扩大。2002年衡阳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49%,湖南省为32.0%,全国为41.5%。经过8年的发展,衡阳市有服务业增长明显低于全省水平。并且与全省的发展趋势相反,服务业比例呈少量下降趋势,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加大。

(2)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衡阳市服务业仍以传统的交通、商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为主,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仍然发育不足,金融业虽然2009年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起点低,总量仍然很小,教育、卫生和科研等知识含量高的产业比重仍然偏小。2009年,衡阳金融业增加值为21.16亿元,占全市服务业总值4.95%;房地产业增加值为30.18亿元,占全市服务业总值的7.14%。二者都在服务业总值占比较少,有待进一步发展。

2 制约衡阳市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衡阳作为湖南的老工业基地和全国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发展服务业具有一定的优势的。2009年衡阳市城镇化率达到43.15%,总人口739.8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68.01亿元,增长速度达到14.7%。但是,衡阳市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下列因素的制约:

2.1 收入水平制约

2009年衡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3911元,不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084元,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17175元。从一定意义上讲,消费是经济保持良性循环的最根本的因素,服务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水平的提高。衡阳市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加上传统消费习惯,这些都制约着衡阳市服务业市场的扩大。衡阳市2006年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0.2%和50%。而全国和全省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8%、43%和34.9%、48.6%。衡阳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高出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2.2 低城市化水平的制约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历程显示,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结构,还取决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规模结构。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和统计,人均收入在765美元到3035美元之间的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城市化水平是50%;人均收入从3035美元到9386美元的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城市化水平是70%;收入高于9386美元的高收入国家平均城市化的水平是80%。衡阳2009年的人均收入是2400美元,按上面提到的划分标准,已经进入到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衡阳城市化水平只有43.15%,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还差6.85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受制于工业化水平,但还受到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

2.3 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化进展缓慢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衡阳市事业单位、政府信息服务、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严重滞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社区服务业被街道垄断,殡葬服务等也是垄断经营,有些市场中介机构仍依附于政府部门。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出来,既抑制了服务行业的发展活力,又造成了低质量、低效率和高价格现象,抑制了有效服务需求空间。二是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缓慢。衡阳市现有钢铁冶炼及管材加工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输变电装备、汽车及零配件、盐化工及精细化工、煤电能源、生物医药、高新技术及新材料等8个较大关联产业。这些产业本身规模较少,产业关联度低,大部分企业是小而全的发展模式,主业与辅业没有分离。这种发展方式既影响自身的发展速度,又阻碍了生产业的发展。

3 加快发展衡阳市服务业的对策措施

服务业的发展能带来人民生活的便利,生产业的发展更是能够极大地降低工业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生产分工的细化。衡阳市服务业的发展应该依靠比较优势从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着手,发挥后发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3.1 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服务需求

2009年,衡阳市人口总数为739.80万,城镇人口319.22万人,而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只有49万多人,只占人口总数的6.65%。衡阳临近广东,长年在外务工人员130多万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衡阳市主要城镇人口是依靠在外务工换取收入的。要促进衡阳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充分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特点,培育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服务。因此,衡阳市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建立面向珠江三角洲、面向长三角、面向长株潭地区,依靠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优势及时收集前三个相对较发达地区的服务需求,结合衡阳地区劳动成本较低、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来发展服务业。衡阳市服务业的需求应该包括二个方面的需求:本地区的常住人口与企业的需求,相对前三个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需求。因此衡阳服务业的本地需求主要是生活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政府服务业,而生产业的发展由于本地工业基础薄弱,必须结合前三个地区的需求与本地的比较优势来开发培育。如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综合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2 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的本质是信息化。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可以培育出新的信息服务业,而且可以改造传统产业。只有把信息化与工业化两个进程结合起来,把信息化落在实处,才有可能缩小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变挑战为机遇。目前衡阳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比较密集的环节,这些产业和环节中一般是中小企业,它们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挥了比较优势,但是在解决原料、技术和市场问题时却处于劣势。所以要大力发展衡阳的比较优势产业,就需要给这些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和必要的信息服务。衡阳市企业规模普遍较少,规模以下的企业发展状况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需要中介组织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种信息服务带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可以由民间的各种行业协会来提供,但政府应该而且有能力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3 创新金融服务体制,培育新兴服务业

衡阳常住人口在湖南省排名第二,服务业的发展大有潜力可挖。除了用信息化改造传统服务业之外,重点应该培育发展产业关联度较大的新兴服务业如房地产业、旅游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教育文化产业等。房地产业的带动效应较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衡阳的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有利于推进衡阳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综合发展。旅游业对于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建设、就业、工业与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衡阳的旅游业发展重点打造南岳旅游区、整合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商务服务尤其是会展服务已悄然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商业活动,衡阳商务服务主要是注重商务环境的改善,与其它发达地区搞好商务对接。教育科技及文化服务业既直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更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才的培养与人力资本的形成,衡阳教育科技文化服务业发展应该重点扶持发展衡阳大学城,促进衡阳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与湖南工学院三所本科院校之间以及与其它院校之间的科研合作与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35-41.

[2]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篇10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是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出现,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回应全球变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挑战的热门话题,成为发达国家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有效措施,而且已经成为各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对此做出积极的反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高速发展,但这种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活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附加值。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来说一直比较滞后,而服务贸易最大的优势恰恰是“三低两高”和可持续发展,即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效率,这一特点正是各国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的根本原因。因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服务贸易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对于降低资源消耗,推动经济朝着高效、低碳、节约型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低碳经济给广东省服务贸易带来的机遇

(一)促进服务贸易激励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广东省已把宏观经济政策与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空间,形成社会主体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而在经济低碳化发展的目标下,也必将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广东省已被国家发改委列入首批国家低碳试点范围,目前,广东正在国家发改委的统一安排下,在国内率先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试点方案》。另外,在2009年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广东确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战略定位是: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并且坚持低碳发展、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以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正是迎合了时展的需要。

(二)有利于推进服务贸易企业技术创新

随着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必然对广东省服务贸易企业技术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以及国际化发展,将会加速服务贸易企业竞争程度,推动广东省服务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有利于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繁荣与创新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广东省的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可通过积极推进和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来推动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的繁荣和金融产品的丰富,这对于完善广东省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创新金融市场产品,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广东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

(一)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低碳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薄弱

目前世界最低收入水平组的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44.7%,高收入水平组高达69.1%。按世界中等水平收入组的标准,广东省GDP中服务业所占比重应超过50%,而实际上,从广东统计信息网所公布的2008年广东生产总值构成的统计数据来看,服务业所在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44.3%,这一数字虽比2007年增加了一个百分点,但仍明显低于经济水平相近国家的平均值。

数据显示,广东服务业增加值中近九成由占全省土地面积不及四分之一的珠三角提供,而占广东省土地面积达3/4的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其服务业对广东省增加值的贡献仅占10%。虽然近年来广东省正积极拓展对港合作和加强与内地省份的交流合作,但广东腹地区域服务业水平仍然明显落后。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知识密集度高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

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正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而广东省服务贸易以消费为主,生产不够发达,服务的科技含量低。近年来服务贸易总量虽然逐年增加,但广东服务业内部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服务贸易的发展仍主要由传统服务业来推动,如交通通信业、商贸餐饮业仍然占服务贸易增量的一半以上,而新兴服务行业如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文教卫生服务业发展滞后。而新型服务业正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专业人员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稀缺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条件,目前,高层次科技人才资源稀缺已经成为制约广东服务贸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

(四)服务贸易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而广东目前还没有专门负责服务贸易协调、服务和管理的具体机构,也未建立专业的服务贸易相关行业协会。因此,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制约广东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对外服务贸易面临诸多壁垒

当前,不少发达国家出台环境产品、低碳产品或者气候友好型产品标准,以低碳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商务部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春季)》中指出,2010年首季中国遭遇贸易纠纷调查同比增93.5%,与低碳经济相关联的技术贸易壁垒趋于增多。这说明,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深化,以碳排放为借口的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贸易壁垒有所强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等国家拟制定包含“碳关税”条款的法案。总体来看,这一倾向不利于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特别对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不可避免地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可能导致新一轮的贸易战,而这也是广东省发展服务贸易所必须应对的。

四、基于低碳经济的广东省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一)巩固、提升传统优势行业,大力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综合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前景、广东服务贸易发展潜力以及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广东可壮大5个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鼓励发展3个生产服务业,即商务服务业、物流业、会展业;推进三大新兴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包括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巩固提升两个生活服务业,即居民服务业和餐饮旅馆业。在促进这些服务贸易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需按照低碳发展的要求,加强这些服务贸易行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促进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贸易的档次和结构,规避低碳技术贸易壁垒。

(二)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激励机制

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应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力度,重视服务贸易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一方面利用高校和研究院所培养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专业机构加强服务业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技术和知识水平。此外,广东省各级政府应尽快建立专门管理、协调服务贸易的专门机构,积极扶持、推进建立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并且对服务贸易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三)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开发碳金融市场

广东省的金融服务业部门,特别是大型的商业银行应把握时机,将低碳项目作为支持的重点。为此,应积极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操作,以更好地运用国际市场的成熟模式,开发国内碳金融工具,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碳金融服务。还可通过参股国际碳基金或联合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实体成立碳基金的形式参与碳市场交易,开拓碳市场的上下游业务,创新与碳市场相关的贷款业务类型,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

参考文献:

①李江帆等.广东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定位与对策[J]. 南方经济,2005(3)

②The coming carbon market and its impact on the American economy[J]. Janet Peace, Timothy Juliani.Policy and Society,2009(27)

③杨泽军.低碳经济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环境经济,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