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产管理市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产管理市场分析

篇1

内容摘要:本文建立在产权理论和制度分析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委托理论,对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上海特色的完善、可行的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关键词:公共体育场馆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创新

问题提出

公共体育场馆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由国家委托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供人民群众进行健身锻炼以及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的体育活动场所。

上海市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将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完善的体育设施无疑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作为全民健身的主阵地、体育产业重要载体的公共体育场馆,目前,上海市体育场馆的管理与利用与人们的需求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上海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体育场馆也面临着转变职能、深化改革的挑战。因此,为克服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行中的缺陷、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规范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盘活公共体育场馆这部分体育国有资产,有必要对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国有资产管理进行分析,以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实践有所启示。

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市民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上海市体育场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民营体育场馆增长的速度更加惊人。据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的资料,在全上海的14426个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所属380个场地,占到总数的2.63%,民营体育场馆占到70.21%。与民营体育场馆相比,公共体育场馆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场馆改革的进程仍显滞后,市场的独立性和活力与民营体育场馆存在一定的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体制和机制基本上还是沿用计划经济的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在改革的进程中,个别公共体育场馆逐渐脱离事业单位编制,企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加,例如上海东亚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卢湾天育实业公司(卢湾区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暨鲁迅公园联合发展公司等,这些场馆体育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发展较快,已逐渐摆脱事业单位的属性。但是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依然带有浓厚的计划体制的色彩,没有摆脱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的性质。公共体育场馆在产权关系上的模糊和委托上的问题,是发展中的体制,这些问题限制了公共体育场馆的生机和活力,导致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效率低下,也同时激发了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创新的动力。

根据调查,73.17%的公共体育场馆认为有必要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占到被调查公共体育场馆的大多数(见图1),这说明作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体育场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暴露出缺陷,有必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建立符合体育产业规律、促进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进一步发展、创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能够改变旧有束缚公共体育场馆的机制,创造有利于体育场馆产业健康运行的局面。

据本文调查,公共体育场馆认为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其中,有29家(占70.73%)公共体育场馆意识到改革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有28家(占68.29%)场馆认为改革有利于主管部门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宏观调控;有27家(占65.85%)公共体育场馆认为改革有利于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的共享;有25家(占60.97%)公共体育场馆选择了“有利于做大、做强公共体育场馆产业”;有20家(占48.78%)公共体育场馆认为体制改革有利于建立场馆之间的有序竞争;有15家(占36.58%)场馆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产生改革联动效应,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产业融投资体制的改革,如表1、图2所示。

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依据

(一) 现代产权理论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产权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自由主义学派。产权理论主要以产权和交易费用为概念基础,研究产权及其结构与安排对资源配置和效率的影响。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一个完整的产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其中每一种权利又可以细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在我国掀起了一股 “产权热”。事实上,现代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了有益的启示。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这标志着国有企业的改革由以承包制为核心的经营体制调整阶段转为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产权经济学认为,要减少交易费用、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一套科学完整的产权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法律上完善的产权制度有以下要求:对产权的界定要明晰化,产权的独立性,产权权能分解化以及产权主体多元化。以产权理论为基础,分析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制度,本文认为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制度存在着明显缺陷,不符合现代产权理论对产权制度的要求。

具体来说,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产权的界定实质上是模糊的;缺少产权的独立性;公共体育场馆产权主体单一,产权权能未能得到有效分解;公共体育场馆产权流通不畅,未能实现产权在市场的流通和优化。

(二)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现代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委托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仅是委托关系的外在表现,而企业所有者人力资本驾驭企业物质资本的局限性才是企业所有者让渡经营权,从而委托关系得以确立的内在原因。这就说明,委托关系以追求分工和规模为目的,企业的所有者因委托关系的确立而获得一定的效果。委托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企业委托人和人围绕风险分配而做出的一种契约安排。虽然通过该种契约关系对于委托人和人都能带来相应的分工和规模效果,但是由于契约双方目标各不相同,相关信息在双方之间的分布也是不对称的,人有可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这就是委托问题。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三种模式

1988年以后,经过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深圳-上海”模式、“一体两翼”模式、“98”模式。

“深圳-上海”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中最早提出,它的主要架构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资产控股、参股企业三个层次,这就是通常所指的“三层次管理模式”。

在第一个层次上,国资委的设立,实现了政府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的机构与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机构分离;在第二个层次,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设立,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运营职能与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能的分离。在第二个层次与第三个层次之间,既实现了企业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规范,又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产权代表制度,解决了在第三个层次中,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的问题。

“一体两翼”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以财政部门为主体,国有资产管理局和税务局作为其“两翼”,归口财政部门管理。

“98”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国有资产的出资者所有权分别交与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部门分别行使国有资产的产权变更、投资、监管、改制、人员选择等职能。

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策略

建立“政府主管部门(或国资办)――中间层公司――公共体育场馆”的三层次管理模式,在明晰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和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建立政府主管部门和公共体育场馆的委托关系。既有对公共体育场馆的监管,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委托问题的产生,保证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型职能的实现,同时也赋予公共体育场馆更多的自主性,增加对场馆的激励,使公共体育场馆在市场的竞争中更具有活力。

在三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在体育局设立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专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监管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设立这一机构,并非在原有的结构中新增一个行政管理层次,而是通过法律契约的形式界定其宏观调控、监督监管的职责。此策略的关键是中间层公司的设立,中间层公司的设立可以采用三种类型。一是按照公共体育场馆的意愿,自由组合,自我重组,跨地域、跨项目组建中间层公司。二是按照场馆项目的特点、规模的大小、产业的相关构建中间层公司,做到资源的共享,资源配置的最优。三是政府牵头,将公共体育场馆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业已存在的集团公司,经改造和经政府认定为中间层公司,赋予该中间层公司对集团内的公共体育场馆行使国有权权能,将原本不属于该集团的其他一些公共体育场馆划归这个中间层公司管理。

鉴于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历史原因及规模大小,“三层次管理模式”的建立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考虑到公共体育场馆地域性强的特点,中间层公司就可以采取分区、分类等方式逐步建立,先选择规模较大、企业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公共体育场馆为龙头,组建公共体育场馆产业集团,整合各场馆的资源,做到信息沟通顺畅,资源配置合理,以便发挥不同场馆的项目优势和区域优势。

参考文献:

1.登姆塞茨(H•Demsetz).关于产权的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1

篇2

伴随市场的起起落落,基金排名总是像走马灯一样轮换不停。然而,历经12年发展与积淀,华夏基金却不断穿越牛熊市考验,逐渐展现出持久的回报能力。银河证券日前评估显示,2005年至2008年,华夏基金权益类资产管理能力市场排名分别列第24名、第20名、第5名、第1名。而截至2009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旗下华夏兴华、华夏回报、华夏大盘、华夏中小板、中信现金优势货币5只基金,过去3年业绩均列同类品种第一名,且共计7只基金获得银河3年期五星评级。

联合证券指出,华夏基金取得的丰硕收益,正得益于其背后强大的投研团队。经过多年市场历练,该团队在投资中逐渐展现出独树一帜的“华夏风格”,具体表现为仓位控制能力强、操作风格灵活主动、低持股集中度3大特点。

联合证券对加权平均净值增长率排名前15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择时操作进行了比较,考察区间为2006年一季度到2009年三季度,各基金公司旗下剔除指数基金和QDII之后的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季度均值。结果显示,华夏基金能够依不同的市场环境,对仓位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综合选时能力居行业前列;而从换手率的角度看,华夏旗下的非指数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换手率多数情况下高于平均值,表明华夏基金总体上采取积极进取的投资策略,对市场中的结构性机会把握能力较强;从持股集中度来看,华夏基金的持股集中水平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同等仓位条件下,持股集中度高的基金受前十大重仓股表现的影响越大,业绩波动也越大,而持股广泛,使华夏基金的业绩更容易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篇3

关键词:国有资产财务投资风险控制

一、引言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不平稳的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速度过快,我国人民银行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通过限制市场资金流动促使经济发展降温,我国国有资产自2008年大幅度投资以来对很多产业造成了影响,3000亿国有资产投资改变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由以前的滞缓发展变成了飞速发展,但是相应问题和风险也随之放大,我国国有资产的投资需要更多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财务管理手段,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市场经济表面问题的掌控程度,要更加注重内在和深层次的问题,解决关键问题。

二、国有资产经营发展概况分析

(一)世界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特点

世界各国国有资产管理有如下显著特点:一是有明确的机构对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职能。二是严格依法管理国有资产,各国针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制订了专门的法律,如韩国的《政府投资企业基本管理法》、《公共企业改革法》,新西兰的《国有企业 法》,挪威的《公共有限公司法》等等。三是商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多数国家国有资产出资人仅作为普通股东,政府一般不干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通过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来实现对企业的影响和控制,国有企业按照商业化规则来经营。四是强调资本的使用效率,强调资本运营,依赖专业的投资经营人才对国有股权进行有效管理,并进行科学的资产组合,持有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股权,出售核心竞争力下降的企业股权;对产权投资严格进行评估策划,对不具备盈利能力的政府项目不予投资。

(二)我国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了在体制上以政企分开为主,在国有企业方面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的改革。2003年5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国务院国资委和各地方国资委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但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在实践中主要反映出两点问题:一是国资委作为政府特设机构,法律上属于政府机关法人,在履行出资人职责方面与现行法律体系存在一些冲突,国资委不能像一般投资者一样 完全直接地行使企业股东权利。国资委人员作为国家公务员,按照《公司法》规定,不能在所出资企业兼任董事、监事职务。按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国资委不能直接持有中外合资企业及一些海外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按照《担保法》规定,国资委不能为所出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二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尚不完备,国资委在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方面还较多地采用行政手段,在管资产、管人的同时还直接管国有企业的事,容易变为“老板”和“婆婆”,影响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

三、我国国有资产财务投资风险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管制度欠缺

国有资产管理中财务部门的职权管理过于集中,在对资本使用支配中比较“自我”,国有资产的财务管理问题表现出的是财务监管制度的欠缺,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和掌握好财务监管机制,那么这种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就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出现的混乱主要表现为,第一,股权投资的盈利分红部分,投资收益代表的是投资回报率的成果有多少,对经营中的分红大多是按照一定程序配发,程序过于死板不能灵活运用,导致分红时少时多,时有时无,这就造成投资公司本身的利润不可能平稳上升,现金流也不可能平稳,而必然是阶段性的、非连续的,国有资产的现金流波动和分红问题提升了财务管理的风险;第二,股权不能有效降低风险运作,如进场和出场时机掌握得不好,造成投资风险的加大,引起了投资心理压力,不能良好的拓展投资业务,人员的专业性较差也限制了重新投资的次数和信心。

(二)财务管理人员缺乏投资专业性和系统性知识,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国有资产管理和私有资产管理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都存在共有现象,无论是股权的合理掌握,还是投资外汇的风险掌握,还是期货外债的额度和时机把握等这些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的专业技能分析,良好的投资依赖于正确的抉择和投资前的数据分析,对国有资产的投资前景和市场分析是使国有资产获取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个基础条件和保障,所以增强财务人员素质是基础也是核心。目前财务人员基础薄弱,对金融市场的了解过于单薄,掌握的只是书本知识,对于实际操作没有太多经验,对国内市场的变化了解不够,就想向国外市场进军,利用国有资产进行投资根本不考虑风险因素,失败了也觉得跟自己无关,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对自身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缺乏应有的激情,没有岗位职责感和归属感。作者认为应该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现状做出分析,在缺失点进行弥补和加强。

(三)投资管理不当造成的信用风险和财务危机

分析国有资产的投资管理的不合理性,我们可以发现投资管理不当主要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国有资产投资种类繁杂,投资范围太广,没有专门投资领域,造成了投资杂而收益低的现象,加上投资管理人员自身能力较差,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对投资掌握的专业技能并不全面,不能适应多元化和过度宽广的投资平台,不能满足投资风险的控制需求,投资风险日益加大,投资管理者不能合理控制风险,最后只能“悲剧”收场;第二,在国有资产对外融资投资担保问题上存在问题,国有资产投资担保关系存在连带关系,委托关系,递进关系等,关系过于复杂和繁琐,担保关系不清晰,这些担保将项目企业的经营风险转嫁到投资公司身上,它像一颗颗定时炸弹,一旦项目企业在生产、销售等资金链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危及到投资公司的现金流及融资信用,使财务风险高度膨胀。

四、解决我国国有资产财务投资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政府对国资委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国资委接受政府的委托专业进行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国资委与政府之间也存在委托关系。为了有效地解决委托问题,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提高使用效率,政府应该 建立对国资委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也应该由专业机构负责对国资委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机构投资者会定期地向投资人公布其经营管理效果的信息,接受投资人的有效监督。国有资产管理也应该如此,应该接受国有资产真正所有者――全体公民的监督。对国有资产管理应该建立定期信息披露的机制,让所有公民可以方便地得到国有资产管理的经营效果信息。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帮助国有资产财务投资降低风险,增强投资精确程度,保证投资方向的正确。

(二)加强培养财务管理人员投资专业知识与技能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部门的各个方面,存在于国有资产管控的各个环节,最基本的环节就是人员自身的素质,综合素质不强造成国有资产投资的风险过大,因此提升人员素质和责任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先,要增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于风险的认识,要选拔内部素质高的人才向风险控制较好的企业学习,增强国有资产内部人员的素质;其次,要增强财务人员的软实力,这些软实力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的思想,他们集体工作的氛围,集体价值观,集体认识观,以及心理预期等等方面,提升这些素质的优势在于可以和国际化接轨,在逐渐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参与国际竞争,获取新的利益平衡点。

(三)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形成自然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

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形成自然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需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而产权制度改革首当其冲。改变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单一、“一股独大”现象,进行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的理想方法。在多个大股东形成的股权制衡机制中,在保证国有资本回报率的前提下,国有股份不一定要控制企业,即使在所持股权比例较高的情况下,也可以让更有效率的大股东来控制企业。国资委可以从目前着重对国有企业经理人的监管,改为对其他大股东的监督,使监管机制外部化,从而提高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效率,提高国有股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余萍.国有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探析,审计与理财.2009年8月,54页

篇4

相比较而言,我国企业发展在国际竞争力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对外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占有很大的比重,技术也主要是依据传统产业中的先进技术进行生产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对我国企业发展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对此我国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技术监督机制,不断增强创新,掌握先进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

2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2.1加强对管理理念的创新

管理理念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过程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所谓的管理理念创新,就是要具有领先时代的经营管理思想,它是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1)从有形资产管理到无形资产管理;(2)从实物管理到价值管理;(3)从狭隘的观念到开放、合作的观念。

2.2加强对管理组织的创新

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推动着企业发展建设的不断创新,在外部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组织管理能力的创新。利用现代化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对于企业进行有效的分工与管理,将企业发展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的分析与传递,及时将企业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对管理组织信息的确认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企业基层能够反馈他们的意见或是建议,以便更好的推动企业组织管理的发展。

2.3加强对管理决策的创新

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为迅速决策奠定了基础。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准备组织实施的活动过程。人们在进行管理决策时,一方面必须认识环境、了解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在决策的各个阶段还要受到环境的制约。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环境中,管理者主要依靠历史经验进行决策。这种经验决策形式具有决策时间短,效率高等优点。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过载导致知识匾乏,再加上竞争环境的复杂多变,面对重要而又错综复杂的决策问题时,经验决策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手段,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辅助管理者进行科学的决策。

2.4加强对管理手段的创新

传统的管理手段强调的是指挥和控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则应采取以激励为主的人性化管理方式,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创造性。因为人力资本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且还是知识的识别体和创新体,只有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开发和管理,才能使知识在企业发展中充分高效地发挥作用。注重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尊重员工,为员工提供各种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注意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的适当结合,以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有助于充分激发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进入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2.5加强对管理市场经营方向的创新

篇5

探索特种金属合金板带项目的自主技术集成

特殊钢棒线材工艺技术发展现状

沙钢并购重组的探索实践及思考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海外资源基地构建之策略思考

高炉喷煤流量检测仪研究

钢铁联合企业大型堆场无组织扬尘治理措施探讨

连铸保护渣性能对中板表面夹杂缺陷的影响

世界及中国主要焦炭企业供需形势分析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现状

淡水河谷在华建分销中心

欧洲钢铁工业的发展与展望

俄罗斯黑色冶金的情报保证问题

ERP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

在铁矿球团矿生产中膨润土聚合物复合粘结剂的应用前景

中国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

2009年9-10月份国际、国内海运市场简况

记录

《冶金信息导刊》2009年全年总目次

欢迎订阅2009年《冶金信息导刊》

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钢铁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在2008中国钢铁工业竞争战略论坛上的讲话

推动钢铁企业重组实现钢铁产业升级在2008中国钢铁工业竞争战略论坛上的讲话

国内钢铁行业资助项目研究成果调研与分析

俄罗斯的钢铁工业用矿产资源现状

日本硅钢专利在工艺方面的最新发展动向

铌产业与钒产业产品市场竞争浅析

高炉煤气利用方法研究

配加轻烧白云石对济钢120m2烧结产质量的影响

轧制温度对X70管线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减产

塑性应变和时效处理对碳锰钢组织结构的影响

高强度宽厚板生产用的先进冷却技术

全球直接还原铁的现状和未来工程(上)

网络环境下韶钢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实践

对冶金技术标准相关问题的研究

降价

RSS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个性化

两拓合并进入关键阶段

卷首语

中国钢材市场分析及2010年预测

走精品路线提升模具钢竞争力

面向战略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

Finex熔融还原技术的新发展

熔剂破碎系统的技术改造

马钢二钢轧总厂低碳易拉丝钢1008的生产实践

减少钢包系统事故的措施探讨与应用效果

热送热装计划模型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攀钢新钢钒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板主轧机调速系统的确定与设计

安赛乐米塔尔技术创新体系

国外汽车用热镀锌板生产技术综述

钢铁工业二恶英污染防治

浅议钢铁企业原料供应管理

钢材加工配送中心ERP系统中原料分配模型设计与实现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相关问题

世界主要国家钢铁工业节能环保发展战略

篇6

与此相对应的是,券商营业部的开户柜台又出现人头涌动的繁荣景象。甚至传言称,有营业部重新采用摇号的方式应对突然出现的开户人潮。

在绝大多数年份里,年底行情被视为“鸡肋”行情,也是股民全年投资的盈利确定性最差的时间段。而年底出现牛市启动的迹象,更是难得一见。更令人困惑的是,A股上涨缺乏宏观经济的支撑。

2014年底的A股出现这样的“异象”,是偶然还是必然?

股市疯狂的一周

重磅金融政策近日连续“来袭”,11月21日央行宣布不对称降息,受此利好刺激,A股从11月24日起走出了一波疯狂的大涨行情,上演了中国股市罕见的“疯狂一周”。短短一周,大盘上涨了196点,两市成交金额更是达到惊人的近1.7万亿元,成为A股历史上的最高成交额。随着指数的不断狂飙和资金的疯狂人市,在沉寂多年后,中国股市似乎将再度迎来一次集体的狂欢。券商融资融券排队开户的场景超过了2007年牛市开户,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甚至挂起了免战牌,牛市惊雷唤醒了沉睡多年的投资者,僵尸账户则重新复活。

11月30日,备受市场关注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式,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

作为一项金融业基础性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制度不仅能够加强和完善对存款人的保护、以及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安全网的整体效能。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存款保险将为A股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无风险利率下降,从而吸引更多资金入市;第二,存款保险制度或将促进居民存款大搬家;第三,存款保险对银行股是利好,而银行股的上涨将助推上证综指不断攀升,进而形成良好的牛市氛围,以吸引更多资金入市。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人有一个非常好的保障,这是对金融机构的信誉。而且,它对于稳定金融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间接对股票市场也有很大的稳定作用,对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板块都有好处。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更大胆预测,股市已经站在长周期牛头上,建议投资者抛掉多余的房子买入股票,不少投资者跃跃欲试。

西安老股民王先生每天在营业部看盘,他说,最近新进股市的七八成都是年轻人,80后、90后居多,开个户就走回去上网手机炒股,大多数准备投入五到六万元,一般都在10万元以内。也有老股民激活账户的,但是“还没到路边清洁工都开户的程度”。

业内人士介绍,西安一个房地产老板有几个亿资产,前几天拿出了1000万元准备炒股,其中700万元已经到账。“就是看到行情好,准备做个试验。”他说,由于房地产行业低迷,目前西安不少房地产老板都在试探性进入股市。

听见“超牛”脚步声

在一些外资行的眼中,这是中国股市“超级牛市”来临的脚步声。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可能会出现“超牛”上涨行情,股市会在18个月大涨一倍。

“新开证券投资账户状况表明投资者在大力参与股市投资。”摩根士丹利驻中国香港的亚洲及新兴市场策略主管乔纳森・加纳表示,

“高成交的走势应一直得到重视。”他曾在今年6月预计货币刺激政策将推动中国股市在下半年大涨。

较低的利率水平、改革的深入推进及房地产市场的颓势,同样是外资行眼中刺激中国股市近期飙升的重要因素。

Swiss&Global资产管理公司表示,银行利率低、金价下跌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颓势加大了股市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高盛则预计,2015年A股将迎来新增流动性,其中包括大约4000亿元的居民资产配置需求以及海外资金的配置需求。该行还预计,中国居民将从以往的配置房地产,转变为将钱投入股市。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也基于改革的因素看好中国股市。该公司认为,“中国经济仍有些下行风险,但股票市场因憧憬改革而上扬。”

此外,中国将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此举被认为有利于大型银行。Amiya资本公司表示,大型银行、房地产开发商和保险商将从政府的刺激措施中获益最多。

财富再分配

这轮股市会跑多远?“超牛”真的会来吗?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教授给出的点位是4000点,而乐观预计是2015年上证综合指数就可能重新回到6000点。那么,牛市行情,巨量钱从哪里来?

一位资深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融资融券并不能改变市场的趋势,真正能够助推股指上升的力量来源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这种分配不是来源于降息降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而是来源于存款保险制度的重大金融改革;大多数人对于存款保险制度改革的解读都是浅层的分析,其实,这是一次社会财富重新再分配的开始。

“如果你是50万元以下资产的丝不会有这种影响,但如果是亿万富翁,可能就会切实感受到焦虑,存银行不再是最安全的财富保值方式,富裕阶层要重新寻找资产保值方式,风险资产重新受到市场青睐。”上述市场分析人士称,“其实,看看融资融券开户排队和融资融券规模膨胀就可以了解谁在向股市转移财富,因为它对应的开户门槛刚好是50万元,说明中国富裕阶层的资产在发生转移。”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直接融资规模仅三四千亿元;整个社会的财富和资产形成了以房地产为核心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影子银行、信托和银行的大部分抵押品都是土地和房子,土地是从地方政府财政到工商企业的资产抵押,从国家到居民家庭最核心的财富都变成了土地。

“10年前如果准确把握了这一趋势,就能决胜于财富风口;如今,这一趋势正在改变,社会财富分配模式极有可能变成了股权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上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次改革的最大红利来源于资本市场,以支持创业和创新的直接融资模式是下一个财富的风口。

该人士表示,轰轰烈烈的存款大搬家刚刚开始,这些资金将推动中国股市重回6000点,总市值超过50万亿元的规模,以后中国股市单日成交量万亿规模并不值得惊奇。

经济基本面的反差

证券市场热气腾腾,颇有些牛市的味道。但相比于证券市场的表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却没有这般热闹牛气。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宏观经济面临着很多的压力与挑战。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的背景下,国内多省市经济增速也低于年初设定的目标,投资、出口增速都在放慢,明年经济目标下调可能性在加大。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形势的企稳持乐观态度。倘若经济走势真的如愿在所谓的“触底”后进入上行通道,那是再好不过了。但就当下而言,经济向好的基础仍然薄弱,这是一个事实。

从长远来说,未来的中国经济,需要依靠改革继续获得新动力,也需要依靠经济的转型与创新发展获得新动力。短期来说,调控部门的“工具箱”里也还有一些政策手段。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不必太悲观。

言及经济基本面,其实也不宜全然就宏观谈宏观,还是要多关心微观个体。宏观面上的改善,终究得依靠大量的微观企业主体投资热情的恢复,以及投资质量的提高。企业需要继续减负,才能进发活力,进而改善基本面。经济困难时候更须休养生息、“放水养鱼”。

近两年来,国务院针对企业发展负担重、融资难等情况,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不少企业受惠于此。不过,从诸多微观主体反映的情况看,来年企业税费还须进一步减免、行政审批的削减还须更为到位、改善企业融资的一些好办法在落实层面还须更有力。

从减税降费来看,中央政府不可谓不努力。结构性减税、定向减税,以及普遍性降费,政策一直在不断释放,以求减轻企业负担。如从今年10月1日起,小微企业暂免征增值税、营业税的范围在此前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基础上,扩大到月销售额2万元~3万元。这类政策固然都是利好消息,但仍有一些企业反映涉及面还不够广。

比之税收,针对企业的收费问题则更需要重视。一方面,企业各项缴纳费的品种、数量还很多;另W面,降费政策在落实层面,与企业的合理期望相比,仍有不小的距离。至于削减行政审批的“最后一里路”问题,则更是表现明显。目前各地行政规章制度、审批程序繁杂的情况还较为突出,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对于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小微企业来说,减负极为必要。同时,融资难的老毛病也亟待治愈。在成本上涨、融资困难背景下,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未能得到改善,有时甚至有恶化之嫌,直接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

就拿浙江来说,该省针对超过1.5万家企业的监测数据表明,工业投资增速不高,民间投资则低于全省工业投资增速1.5%。这说明一些民营企业无心恋战,投资意愿较差。另有监测数据称,无投资意愿的企业比重也呈逐月上升的态势。这样的现象必须得到重视。从制度改革到政策层面,都要想办法为企业减负,并使得企业融资之路能更为顺畅。

概言之,唯有微观经济主体真正减负,唯有融资难题真正得到破解,企业才能激发出新的热情,也才有动力投入万众创业和大众创新中。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困难的时候,能不能到位地减负,能不能将已经公布或者未来将推出的政策落实好,是一个考验。

“牛市”能维持多久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轮行情明显表现出了一种背离――经济基本面走弱、楼市向下去杠杆,而A股和债市在加杠杆。

中华元智库创办人张庭宾认为,这样的“牛市”很难走得太远。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产业和楼市萧条,会使得活钱进入股市,但对于已经陷入产业和楼市中的资金来说,流动性就将更加短缺,特别是楼市是放大了杠杆的,一旦出现收缩,会乘数吸走业主或银行的资金。股市可以通过融资融券最大放大两倍多,但楼市贷款放大的倍数可以是3~5倍,即股市增加的名义财富不一定能填充楼市坍缩的财富黑洞。简言之,缺乏企业的可持续利润增长和楼市持续的价格上涨,股市恐怕也很难得到长期支持。

第二个原因是降息将增强人民币贬值预期,进而导致国际热钱外流。这有可能导致中国流动性的总盘子减少。股市虽然相对份额扩大,但迟早会受到总流动性减少的影响。

对于这两个不利因素,决策者可以通过量化宽松或降准释放流动性来加以对冲。但当这种行为遇到严重的输入性通胀,特别是国际粮价大涨时,就很难继续。所幸的是,近期石油价格大跌,国际农产品处于低位,这给我国继续释放流动性留下了一些空间。然而,明年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危机的风险上升可能带来隐患。

需要警惕的是,一旦国际上石油、粮食价格大涨,导致严重的输入性通胀,楼市的去杠杆将加速,而股市的加杠杆将逆转。一旦投资者行为由融资转为融券,股市的下跌也将前所未有地猛烈。

(本刊据《华夏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整理)

叶檀:股市上涨

一举三得

12月第一个交易日,受货币政策鼓励,上证综指最高触及2720.74点,收于2680.16点。11月,上证综指上涨10.85%,超过德国DAX指数的7.01%,美国标普500的2.45%,可谓一枝独秀。有趣的是,同期以资源为主的经济体澳洲标普200T跌3.86%,俄罗斯RTS则大跌10.74%。

同样是实体经济下行,为什么A股市场与上游资源国股市逆势而行?

资金功不可没,A股市场被强大的流动性推动。继降息之后,社保基金入市指导意见、存款保险制度出台,都是推动民间资金向资本货币市场尤其是向证券市场流动的坚强支撑。

此举有三得:第一,可以提振股票市场,使资金为公司服务;第二,提振股权投资、并购交易,使民间资金逐步取代银行,为实体经济注水;第三,造成财富幻觉,使消费者乐于消费,巩固2013年开始的消费占GDP比重高于固定资产的态势。

股市大幅上涨,投资者有两种态度:或者,小幅兑现,在财富效应的麻醉下扩大消费,平时不敢买的高端品也买了,平时不敢喝的酒也喝了;或者,攒着每一分钱作为追加投资,继续投入热情不减的股市。

篇7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香港交易所代码:2318)的A股IPO,再度创造了巨资追捧的壮观场面。

2月13日晚,平安公告称,“以每股人民币33.80元发行11.5亿A股”,有望在3月1日上市。由此,网上网下共冻结资金约1.1万亿元――为A股市场有史以来第二位,从容超过了去年底中国人寿(香港交易所代码:2628,上海交易所代码:601628)和工商银行A股发行时8000亿元上下的冻结资金规模。

然而,香港投资者依然不为所动。次日,平安H股随着暴跌的香港股市一同起伏,收盘报38.10元,跌去2.17%。同中国人寿一样,平安A股的发行价,实际是对H股近期股价平均值的适当折让;但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平安上市后,会否复制中国人寿惊心动魄的“过山车”现象?

中国人寿A股1月9日以18.80元的发行价上市,首日涨幅即超过100%,最高更达49.50元。但是,这一高价很快使很多乐观的投资者被高位套牢。

2月14日,中国人寿A股上涨1.93%,报收在36.41元,这比前不久的最高价削去近三成。同日,中国人寿H股在入选恒指后连跌三日,报收于23.25港元,继续维持着H股与A股价差第一股的“龙头地位”。

对平安上市后的价格,国内分析师普遍估值在50元-60元左右;境外分析师却多认为,目前平安和中国人寿的H股价格已足以反映两家公司基本面的增长情况,甚至略有高估。继中国人寿之后,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估值之争还将继续下去。

高价金融股

包括基金、QFII在内的约137家机构参与了中国平安A股的价格初询及报价,报价总体区间为25.50元/股-48.31元/股;报价上限分布区间为30元/股-48.31元/股,下限分布区间为25.50元/股-40.26元/股。

“A股的询价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因为在当前的询价机制下,报价的人并不是最后购买股票的人,因此询价结果一般会偏低,事实上平安的定价和一次普通的增发没有区别。”一位市场分析人称。

在实施回拨机制后,平安A股确定了最终的配售结构。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3.45亿股,网下配售2.3亿股,网上发行5.75亿股,分别占发行规模的30%、20%和50%。2月14日平安的有关公告显示,包括泰康人寿等数家保险机构和全国社保基金等20家国内企业,成为平安A股的战略投资者。

与投资者疯狂抢购的局面相对应的是,国内券商的分析报告普遍认为,该发行价“有让利”,并建议投资者积极申购。平安的三家承销商出具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在估值区间上由高到低分别是:银河证券为42元-53.80元;中信证券为41.24元-49.69元;高盛高华为32.90元-55.50元。

中银国际则在2月14日报告中表示,考虑到中国人寿目前股价为其2007年预期评估价值的1.06倍,较H股溢价46%,中国平安A股上市后股价将有望攀升至50元。

中信证券在对平安集团给出有效业务价值和新业务价值预测的基础上,分别以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进行估值――前者能够测算出不受二级市场资金供求和投资者心理波动影响的企业内在价值,后者则能帮助投资者对同类企业的估值水平达成共识。

在不考虑调整精算假设的情况下,以30倍-35倍新业务乘数计算,2007年,平安集团每股评估价值为41.24元-46.09元;考虑到2006年股票市场的好转对公司投资收益率的支撑作用,以30倍-35倍新业务乘数,重新计算出2007年平安集团每股评估价值为44.48元-46.69元。若以中国人寿2007年A股估值水平为参照系,平安A股2007年相对估值区间为56.05元-63.79元。

“市场能接受的价位在60元左右”,一位机构投资者在北京路演现场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机构已投入数十亿元资金申购新股。如果平安A股发行价在40多元亦属正常,“市场在上涨,大家的预期都提高了。”

估值“混业”

相对于其他先行登陆A股的金融企业,平安的一大卖点在于“混业架构”。

据接近承销团的专业人士称,对平安A股的估值方法大致分两步进行,即首先计算金融公司部分,算出保险业务价值,然后再加上对其他业务估值。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其他可能影响价格的变量――这也是中国的资本市场首次对一家金融控股集团进行估值的演练。

银河证券的估值清晰地体现出这一思路。银河证券认为,根据国际经验对综合类金融公司的价值可采用剩余收益折现模型和EVA(经济增加值)模型进行估值,基于折现率为10%,永续增长率为5%和股利分配率为30%的假设,对平安集团寿险业务估值为每股43.03元,产险业务估值为每股0.76元,银行业务的估值每股0.94元,合计为每股44.7元。基于谨慎和乐观情景假设的估值,分别为每股42元和53.80元――即估值区间上下限。

由于平安集团是一家控股公司,一般认为在估值时需要打一定的折扣。对此,一位承销团人士称,平安集团的情况有所不同。普通控股公司只对子公司拥有一定的控制力,因此反映在价格上需要打折;平安集团则对下属保险、信托、证券、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具有完全的控制力,只是出于法律监管的原因,被迫进行分业经营。

其次,作为民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平安多元业务的增长本身就是卖点。“平安的故事,在于一个多元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未来的增长将是来自于银行、资产管理等几块。”平安的一位高管称。

在路演中,平安管理层亦反复描绘其未来利润增长的新图景:未来五年内,产寿险仍将是贡献高额增长的主要业务;未来三到十年,银行和投资将成为主要增长来源;未来5年到15年内,消费信贷、私人银行、新型健康险、年金、第三方资产管理/基金和新渠道,将成为增长的基石。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路演中表示,平安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综合平台的筹划,团队、管理则是从四年前开始准备。目前,平安的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是独立经营的,保险业务主要为其他业务提供客户资源。集团下的银行板块,并非由保险部门兼营,而是聘任具有数十年经验的银行家进行管理。目前平安银行仍是外资银行身份,业务受限;短期内,平安银行将与集团去年收购的深圳市商业银行合并,申请转为内资银行,以在深圳、上海和福建开展业务。

据《财经》记者了解,平安目前还在积极选择银行并购的对象。进入其视野的不仅包括此前传闻的深发展、光大银行,也包括昆明商业银行这样的城商行。这显示了平安急于建立起全国性银行网络的意图。

麦格理金融分析师克里斯艾森(Chris Esson)对《财经》记者表示,相较其他试水混业的企业,平安是先发行者,已初步具备规模。在发行A股后,公司充沛的现金和现有的寿险客户基础,将使之在理财等业务领域占得上风,有一些业务间已可做到交叉销售。瑞银的分析则认为,平安较好的多元化业务,将有助于减轻寿险保费周期性带来的影响。

不过在严格意义上,平安集团本质上仍是一个控股的概念,利用管理优势做不同业务。真正的混业经营,是指在风险控制的原则下实现资源共享,比如商业银行可以用自有资金购买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债券,或是保险公司可以投资于旗下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等。但囿于现在的监管要求,这些目前还难获得突破。

对于金融控股、混业经营本身可能带来的风险,未来更不可低估。花旗在1月底对中国寿险业的报告中指出,“平安控股公司希望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但如此的雄心壮志伴随着不可忽视的执行风险。”

争锋人寿

作为保险业内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在两个月内接踵登陆A股市场。两者之间的对比,自然贯穿了平安A股的回归全程。

一般观点认为,平安A股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多元化、分散的股权结构、良好国际化管理团队和产品创新能力,因此目前在盈利能力上略胜一筹。一位澳州保险业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平安(寿险)的优势,在于其一直专注于高附加值产品。”瑞信亚洲金融机构分析师比尔斯泰西(Bill Stacey)亦对《财经》记者称:“如果更多地从业绩角度分析,平安比中国人寿更为出色。”

2004年、2005年及2006年上半年,中国人寿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26%、3.93%和2.64%,同期平安的投资收益率为3.6%、4.2%和4.6%(1月-9月)。银河证券认为,平安的投资资产配置较中国人寿激进;在资本市场活跃时期,平安的投资组合较好地分享了资本市场带来的丰厚收益,这表现为2006年上半年的投资回报率明显高于中国人寿。

平安寿险自2004年开始调整寿险产品结构,压缩边际贡献较低的银行产品,力拓个人期缴产品;期缴产品能带来较稳定收益,同时维持客户成本较低,因而赢利能力较强。银河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称,“平安寿险首年保费的期缴比重较中国人寿高,其期缴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申银万国在对平安的新股分析中亦指出,“中国平安的新业务边际价值贡献率超过中国人寿一倍左右。”

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平安也多为市场推崇。在发行A股前,平安集团外资股东与员工持股比例分别到达总股本的19.9%及18.33%;发行A股后,平安集团股权将进一步分散化,原来持股近20%的第一大股东汇丰占股比将稀释至16.79%。

另一方面,中国人寿的优势也非常明显。首先,它以2006年底45.27%的市场份额远远领先于平安(16.99%),保费收入是平安的近三倍。其次,作为国有控股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有比平安更雄厚的资源背景,在争夺投资项目等方面更有竞争力。2006年,中国人寿进行了多起引人瞩目的投资,包括参与中信证券、广发行、南方电网等,投资收益令业界艳羡。

同时,平安在一些硬性指标方面仍与中国人寿存在明显差距。中信建投报告认为,受国内现实条件制约,平安寿险在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偿付能力水平和消化历史遗留的高利率保单方面,比中国人寿面临更多的挑战(参见本期“200亿利差损挑战”)。

按这两家公司A股招股书,截至2006年9月,平安寿险部门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8.1%,而截止去年中中国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达 253%。

此外,“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平安在销售渠道上还处于劣势。”中信建投在对中国平安A的专题报告中指出,2006年9月末,平安寿险个人销售近20万人,团体保险销售代表1735人,银行保险销售网点24188个;中国人寿对应数据(截至2006年上半年)则为约64.8万人、约1.2万人和超过9万个。

篇8

大厦19层,走廊的顶端那间是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刘生月的办公室,并不很大但视线开阔。屋子装修简单、整洁,一张堆满文件和资料的大办公桌占据了屋子的近一半空间。而桌边靠窗的立柜上,一缸鲜亮活泼的金鱼嬉戏畅游,点活了一屋子的生动。

为人谦和的刘生月,高高的个子,爽朗的笑声,让人感觉很阳光。他做事果敢,目的明确,用8年时间将民生人寿资产中心在行业里勾勒出了自己的轮廓。

价值投资很重要

2009年,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力的引导下,行情从1849点开始启动,走出了一个牛市。这一年,民生人寿再次完美收宫,收益率仅次于07年。

谈到新一年的市场,刘生月认为,2009年世界经济复苏主要依靠各国超宽松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2010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的概率较大,但随着全球经济的企稳回升,通胀预期持续增强,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逐步收紧甚至退出。2010年中国政府政策的重点从单纯保增长转移到结构调整,预计全年GDP增长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消费增长15%,净出口增长10%。通货膨胀率为2.6%,年底可能达到4%左右。

关于债券市场,随着通胀预期的加强,央行可能会逐步推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或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高短期的利率水平,所以短期内固定收益市场不是很乐观。现在看2010年的固定收益市场很难出现一个趋势性的投资机会,中长期债券收益率目前已经到了历史中值附近,如果继续往上会出现一个阶段性投资机会。

现在经济处于复苏期,虽然市场随着有效性的加强波动较大,但企业业绩肯定会向上走。所以,在看好估值和成长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市场的不确定性,2010年的股票市场还是值得期待的。比如消费、零售、低碳等都是明年可关注的行业。

当然,2010年市场的流动性很难像09年这样的充裕,所以明年更需要以审慎和长远的思考来开展投资,配置一些流动性好,估值合理,未来一两年能有稳定、确定性业绩增长的企业。在面对一个不确定的市场时,要以防守为主。

漂亮的转身轨迹

理工科背景出身的刘生月,聪明、勤奋、勇于进取。投资,如今是他每天的工作。金融工具,会计科目、损益表、投资市场分析等都驾轻就熟,精通于心,连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他都能马上指出问题症结所在。从全国重点理工科高校的团委书记,成长为一家全国性金融机构负责资金运用的金融专家和副总裁,如此大跨度的腾挪引起了我的关注和兴趣。

理工科出生的刘生月做投资其实是个很偶然的事情。

90年代初期,刘生月来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这期间他发现很多同系的同学居然都去了华尔街,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

于是他找到身边认识的人问其究竟,而那个时候他们讲的金融投资刘生月完全听不懂。但这次谈话却让他明白了这貌似不相干的两个专业原来也可以有交集,这触动了他喜欢探索和不断自我挑战的神经。

他开始利用业务时间大量浏览金融和投资知识的书籍,开始钻研枯燥的会计科目和繁琐的数据报表。说到这些,他爽朗的笑着说:“那个时候我发现学这个可以不用去上课,躺着、坐着就看了。”

做事从不半途而废的刘生月就这样在美国开始了自学金融投资的艰辛历程。坐着看累了就躺下看,这份坚持让他很快掌握了这门专业的要领,也悄然为他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大门。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1995年回国后不久,香港中青国际集团希望找一个理工科背景,懂投资又熟悉内地市场的人,刘生月受邀加入。而他的人生轨道也正式转换了。

加入中青国际后,刘生月有了更广阔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他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不断吸食水分壮大自己。在中青国际工作的期间,他使自己的投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更趋于理性。

2002年,喜欢不断挑战的他在众多伸向他的“橄榄枝”里选择加盟民生人寿,负责资产管理部的工作,这让他的职业生涯跨出了新的一步,也满足了他开创一番事业的理想。

那个时候的民生人寿刚刚成立,资金运用业务是从零开始,好比襁褓中的婴儿需精心照料。当时公司开展第一笔业务的电脑都是刘生月自己弄来,两台交易两台办公。念旧的他笑着说,“现在这4台电脑还摆放在我们的交易室里,属于民生账外资产。”

一直以来,刘生月对民生人寿的发展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认识,他要把民生人寿打造成一个百年老店式的优秀企业,让它得以永续经营。

所以,从最初公司的建设和发展到今天,8年过去了,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谈起这些,刘生月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眼神依然让人不得不对眼前这个儒雅男人的豁达和干练肃然起敬。

要充当永动机和婆婆嘴

如今的民生人寿在行业里早已声名鹊起,而他依然矜矜业业着。作为资产管理中心这个核心部门的领头羊,他每天早晨6点多离开家到公司,晚上大多8、9点钟才离开公司回家,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稍事休息后继续工作或查看新闻。

面对每天繁忙的工作和巨大压力,他仍然精神奕奕。因为怀揣梦想的他,要做就做最好的。他的激情和睿智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凝聚了公司的核心战斗力,很多当初和他一起创业的同事,8年后的今天仍和他并肩战斗在一起,不断创造着新的业绩。

在交流中,我发现刘生月是个喜欢接受挑战的人,但难得的是他还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在这些年的工作中,他的谦和、智慧、过硬的专业能力,让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工作上他是个严格、要求完美的领导,而私下他却是大家信任的朋友。他说:对员工的尊重和对人的尊重是公司文化的灵魂。员工都是有个性,有理想,有知识,有情感的人,对人首要的是尊重,同时要激励,培养和关心。一个公司对待员工和人的态度体现了企业的境界,也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

管理,是门艺术。作为管理者,刘生月除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遇到问题能很快正确给与解决外,他还有一套自己的独到方法。他幽默的总结为“永动机”和“婆婆嘴”。

“永动机”就是没有人发动你,管理者需要自己发动自己,每天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婆婆嘴”顾名思义就是不断重复说过的话,管理是件很琐碎的事情,一个习惯的养成更是需要过程。

工作需要有人去执行,要做的完美却需要团队人员间主动的互补和协助,做好了这些企业才能有竞争力,才能在行业中

突显优势。作为管理者有责任反复宣讲公司的价值观,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接受这些价值观,并落实的行动上。

他说:“投资就是和不确定性打交道,就会有风险,没有谁能保证永远稳赚不赔。人的判断不可能每次都是对的,特别是连续多次决策正确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要保证正确判断和决策的大概率事件,团队的力量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个好的团队,不仅是形式上的合作,还需要成员诚信,有责任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捕捉到大概率事件,防范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我在每一个新人入职时都会明确表示,公司没有个人明星,只会有一流的团队。在工作上,窝鼓励他们要阳光透明,经得起验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他自豪的说,“现在我们这个团队里的每个人都非常优秀。稳定的团队和不断深入的专业精神是一个优秀企业必须保持的,而优势的团队是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发挥出来的。尊重每个人的多样性和不同的思考角度,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不同的特点,才能形成企业文化中的核心竞争力。”

民生人寿资产管理中心现有30多人,每个人分工明确,职责完善,就像一个个上足油的小齿轮,他们精确运转产生的能量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联动效应。

他肯定的说,“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说,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必不可少。从2002年以来我们一直是制度先行,所有的行为和操作都必须按规章执行。在近8年的时间里,民生人寿有过3次大的规章制度调整,无数次小的适时调整。

除了这些刚性规定,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也很重要,这也是公司的“软实力”。一个好的公司文化能在团队低迷和公司困境的时候提振士气,更好的合作战胜困难。

制度可以不断完善,但总是会有漏洞和边界模糊的地方,而一个好的公司文化是补漏的工具。要培养公司成员积极主动的去完成一些事情,发现并勇于承担不足。当制度化和流程化被每一个人自觉执行和主动互补的时候,公司这部机器才能超常发挥和运行。

投资安全性是首要

作为一家寿险公司,资金运用和承保业务是它的两个轮子,在投资过程中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刘生月感慨地说,“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在金融投资领域是个相对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不仅要有适应公司发展战略需要,伟大的战略眼光,还要有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和灵活应对市场的能力,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一般的工业企业,一套完整的会计规则和财务报告体系就能基本完成其价值评佶和判断,而作为寿险企业则不同,他的负债和准备金是由专业人员用精算的方法根据精算标准评估出来的。它的经营长周期特点决定了它的成本是在销售初期和最初的几年来支出的,而利润是在以后若干年释放的。

刘生月很认真地说,做企业就要以百年老店为目标。

通常寿险公司会将风险保障业务和长期储蓄性业务作为自己的核心业务来发展,并充分展现作为保险公司特点的风险保障技术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技术的竞争力。保险公司的投资就目前而言,主要是负债驱动,保障性和长周期性是其特点。保险经营和资金的特点决定了公司的投资必须要考虑资产负债匹配的基本构架和风险敞口的问题。

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目的是协调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度量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性,并确定资产的期限结构投资比例等,以达成公司的财务目标,在会计和监管的限制范围内使经济盈余最大化。在控制住风险和波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收益,是寿险资金的资金性质决定的,也是公司对长期价值追求的战略思考。

但风险和收益是对称的。首先必须要有正确、清晰的投资策略,然后正确的去执行。民生人寿的目标始终很清晰,就是坚持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在风险控制前提下确保投资收益。

保险资产投资追求的是长期稳定的收益,价值理念是核心。具体到某一个投资品种时,如果市场由于非理性已经超出了价值区间,我们宁可等待时机,而当好的投资机会出现时,就要果断的出手。

他骄傲的说,“我们这里搞风险控制的人不仅是高学历,而且在硬件上给与了最好的支持。投资过程中每次下单都是先到风控部,风控部通过的最终才能形成交易。”

始终保持好一点点

是什么让一家公司最终赢得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尊重?是什么让经营管理者获得投资者和员工的认可?一定是高绩效。所以在投资市场上,控制住风险,投资收益始终要比竞争对手好一点,这是我们的追求。当问及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时,刘生月表示,从短期来说,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是现金流,而从长期来说,是投资失败和资产负债不匹配带来的问题,说白了还是现金流问题。

刘生月说:“寿险公司运用资金的负债属性,这是我们投资时要牢记的。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投资能力,市场风险有良好的掌控和认识。用好现有的投资工具和新的投资渠道的开拓也很重要。

民生人寿资产管理中心成立8年以来走的非常稳,它不仅是保险公司中唯一一家中国国债协会理事单位,同时是收益率曲线的报价团成员。在2006年和2008年,保监会两次对资金运用业务的现场检查中也都给予了民生人寿很高的评价。还被金融工会授予了全国金融系统学习型组织先进班组荣誉称号。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7年中,民生人寿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比保险行业的年收益率平均值高出了1.86个百分点。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指标,夏普比率显示,与行业投资的夏普比率和标准差相比,在承担相同的单位风险下,民生人寿的收益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441倍。

一个成立只有8年的保险公司却在行业中每年保持业绩高于行业水平,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我问他是怎么做到这些的时候,刘生月笑了。他比喻说,投资好比一场接力长跑,每队选手都很优秀,我们不能把眼光放在前面几圈上,要想赢得比赛,除了实力、耐性,还需要一个好的整体策略。

天蝎座的刘生月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为了把工作和公司都能做到最好,他们甚至分析了世界范围内专业人士从事自己熟练的专业工作时的出错概率,这个概率为千分之三,这在资金管理上有可能是致命的。

为了避免这个损失,刘生月主动在工作和制度上想办法弥补,要求不论工作流程到了那个层面,每个人在自己的职责执行上都要一丝不苟,于是他们硬是将这个几乎不可避免的概率降到了百万分之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此的专业、敬业也为他们每次高于行业水平的一点点业绩打出了漂亮的防守。

这是一次非常轻松、愉快的采访,收益颇丰,结束时才发现不觉已夜幕降临。刘生月突然站起来走到窗边说,来这里看看。

篇9

我国已成功加入WTO,证券市场也将逐步开放,只有10余年成长历史的中国证券公司,不久将与经历过百余年资本市场锤炼且实力雄厚的国外证券公司同场竞技。为了增强我国证券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业务创新和管理规范两手同等重要。就规范管理而言,无论证券监管部门还是证券公司本身都面临着一个严肃的课题��如何提高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如何提高证券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本文从证券公司的业务构成着手,分析了新形势下国内证券公司的风险类型,并在对中外证券公司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应对措施。

一、从业务构成看我国证券公司风险

我国证券公司(指综合性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按照《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有经纪、承销、自营、兼并收购、基金管理、咨询服务等。因此证券公司风险根据业务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证券经纪业务风险

由于经纪业务收入占证券公司总收入的比例较大,一般达到40—50%以上,因此经纪业务风险是证券公司最基本的风险,主要表现有:

1.经营风险

由于经纪业务的佣金收入占证券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较大,证券公司对经纪业务的依赖性增强,二级市场行情波动对证券公司收益影响较大,当行情低迷时,固定成本(如通讯费用、场地租金等)居高不下,经营风险凸现。

上海证券交易所2000年度会员年检结果显示,96家证券公司类会员只有32%被列为年检好会员,与99年相比在总体规模、盈利水平有一定提高的同时,仍有近十家证券公司出现亏损或接近亏损,相当一部分证券公司净资产低于平均水平,在资产经营安全性、合法合规经营、内部控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2.拓展业务风险

随着证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改革的深入,证券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拓展业务时采用的一系列手段措施,面临较大风险:

(1)向客户融资。由于向客户透支资金的方法已经被严厉禁止,变相透支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利用国债交易向客户融资等),有的还与银行共同协作,使融资行为不易被发现。(2)返佣。返佣使经营成本加大,一旦行情不好,返佣成为节约费用的包袱;返佣的帐务处理有的返还现金,管理漏洞较多;返佣比例制定亦有较大的随意性,增加了规范管理的难度;同时返佣税金的收取有的只代扣了个人所得税,未扣所得税、营业税,留下了隐患。(3)提供担保。证券公司有的分支机构为客户贷款资金提供担保,因担保方比较隐蔽,只有在资金链出现断裂,才有可能被发现,而这时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已十分严重。(4)三方监管。有的证券公司分支机构实行三方监管(一客户提供资金给另一客户买股票,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客户的股票,以保证另一客户资金安全),这是《证券法》不允许的行为,监管协议不受法律保障,监管行为不受法规认可,一旦发生纠纷,证券公司十分被动。(5)业务创新。为追求规模扩大和市场占有率增加,证券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业务创新,并与银行、保险等机构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业务创新遇到来自包括技术、咨询、培训和推广等多方面的挑战,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3.系统网络风险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证券行业的广泛应用,随着证券行业业务创新的不断深入,网络是否安全可靠、网络是否便捷高效变得越来越重要。但证券公司对此的风险控制及抗风险能力仍不容乐观。

(二)证券承销业务风险

证券承销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因为项目周期长,受市场不可预测因素影响较大,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证券公司的连带责任增加,公司各项风险增大。

如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发展前景研究不够,推荐企业发行证券失败而使证券公司遭受利润和信誉损失的风险。对二级市场的走势判断错误,造成股票价格定位不合理或债券的利率和期限设计不符合市场需求,券商包销的股票卖不出去;或者在增发配股时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证券公司资金被大量占用引发财务风险。随着B股市场将率先成为全流通市场,B股承销业务将有较大发展,如果履行包销责任,还可能出现外汇风险。对上市公司进行过分包装,在信息披露上出现过错,误导投资人,造成违规违法的风险。

(三)自营业务风险

作为证券公司传统业务之一,证券自营收入约占中国证券公司总收入的30%,但其风险却比较巨大。首先是市场风险,自营收益与二级市场走势关系密切。目前我国证券二级市场整体来讲投机气氛较浓,市场波动相对频繁,很多证券公司未建立有效的业务决策系统、调研系统、操作系统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度,面对相对较少的投资品种,证券公司无法利用套期保值等手段规避证券市场波动的系统风险,因此,二级市场的价格异常波动会给公司业务带来较大的风险。其次是新业务风险,很多新的交易品种即将推出,但由于业务新、经验少,容易出现问题。同时它在能够规避风险的同时,也有放大风险的效应。“李森事件”把百年历史的“巴林银行”毁于一旦就是典型的案例。第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追求自营业务收益增加,恶意炒作使股价震荡加剧从中获利。这种行为是《证券法》所严厉禁止的。一旦受到查处,公司的各项业务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四)其他业务风险

在上述三大业务之外,资产管理业务是很多证券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但其带来的风险在2001年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证券法》以及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指出,证券公司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不得向委托人承诺投资收益,但是不少证券公司在进行资产管理业务时,还是违规进行保底和收益分配承诺,在操作不当时,易使应由客户承担的市场风险,转化为由证券公司承担实际的亏损。同时该业务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收益分配机制,致使收益分配的品种单一、凭经验确定,客户可选择的机会少,证券公司遇行情波动较大时,风险应对的能力欠佳。假设某证券公司注册资金20亿元,实际资产管理的资金100亿元。允诺资金的保底利润率是10%。按此计算,其年成本在10亿元左右,在大盘下跌20%,损失应超过15%达8.5亿元,加上公司自有的自营资金按10亿元计算,大盘下跌损失2亿元,则两者合计损失超过20.5亿元,对该证券公司来说已达到生死存亡的地步。因此,证券公司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一定要注意风险。不能盲目扩展。其他如国外证券公司获利丰厚的资产重组、并购业务在我国虽然也开展,但业务量较小,所以其风险并不明显。

二、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随着证券行业的快速发展,证券监管理部门和证券公司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正在逐步提高,这是我国证券市场得以稳健发展和证券公司业务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但是我们也看到,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相比,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距:

(一)科学风险管理理念的缺乏

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形成了一整套的科学风险管理理念,对风险管理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不仅在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从认识、衡量、评价到控制的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而我国的证券市场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发展时间较短,缺乏对风险管理的科学认识,风险管理的经验是在惨痛教训中积累的,没有形成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二)组织架构上的差距

国外发达国家的各证券公司,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了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并且在市场发展中不断完善。如美林公司的管理体系:一名公司副总裁具体分管公司全面的风险管理事务,由其领导公司的风险控制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设计和修订公司的风险控制政策及程序,规划各部门的风险限额,评估和监控各种业务风险等。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为风险与信用管理机构。而我国多数证券公司未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管理职能的部门,或建立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但未有效履行风险管理职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架构亟待完善。

(三)管理手段上的差异

国外的证券公司对风险不仅能定性分析,而且能量化分析,即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统计技术等手段来定量分析风险。对风险的定量分析不仅是证券公司自身防范风险的内在要求,也是监管部门的硬性规定。在中国,很少有证券公司对市场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大多是仅凭经验判断风险,并以此进行定性分析。

(四)经营规模上的差距

与国外证券公司相比,我国证券公司存在规模小、数量多的现象。1998年全球十大证券公司平均资本(折合人民币,下同)为2334亿元,其中美林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分列一二位,资本规模分别为5618亿元、3448亿元。1999年底我国共有专业证券公司90余家,累计总股本为286.56亿元,平均每家股本只有3.184亿元。这样的规模难以适应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将面临较大风险的现状,更不要谈与国际证券公司竞争了。

三、风险防范与管理应对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从国外证券公司实践来看,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比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更重要。其认为业务的主要风险不是业务本身,而是业务管理方式,违反纪律或在监管方式上出现失误最有可能引发风险。因此我们应不断地在整个证券公司内部强化纪律和风险意识,一方面自上而下地推动风险的警示教育;另一方面在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风险,时刻警觉,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使风险管理策略具备灵活性,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

(二)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

证券公司必须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确保公司对各种风险能够识别、监管和综合管理。为此,风险管理委员会需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流程,一般包括:(1)成立一个正式的风险管理组织,此组织能确定风险监管流程;(2)审计委员会(向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司整体风险监管流程进行定期的审核;(3)确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由定量分析工具来支持;(4)公司最高管理决策层明确规定风险容忍程度,并且定期进行检讨以确保公司的风险承受与公司的各项业务发展战略、资本结构以及现在和预期的市场条件相一致;(5)在职责和分工明确的情况下,保持业务、行政管理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调。

(三)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证券公司应当运用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形成组织严密并能适时对风险进行监控的综合风险管理和控制模型。如借鉴证监会国际组织“资本充足率”的框架和计量与管理风险的VaR(Value—at—Risk)模型,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VaR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内,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或证券投资组合在既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大小和可能遭受的潜在最大价值损失。其风险管理技术是对市场风险的总括性评估,它考虑了金融资产对某种风险来源(例如利率、汇率、商品价格、股票价格等基础性金融变量)的敞口和市场逆向变化的可能性。VaR风险管理技术(或模型)是近年来在金融市场发达国家(主要在欧美)兴起的一种金融风险评估和计量模型,目前已被全球各主要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公司和金融监管机构广泛采用。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

证券公司的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内控体系应该由三部分构成,即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

1.风险评估:首先是各业务岗位或工作流程中的风险评估。岗位或工作流程中的风险评估是对证券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每一项业务或每一个工作流程中可能产生风险的可能性的预测。它包括风险所在、风险所引起损失的时机、可能发生的损失原因、可能发生损失的金额、损失预测的可信度、损失发生的频率以及损失应对措施等。其次是整体风险评估。公司的整体风险最终都可能通过资产体现出来,因此,对公司整体风险的评估,主要是对资产风险进行测评。资产风险评估的主要指标有:(1)安全性指标:对外担保比例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0%;自营股票余额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不得超过30%,自营债券余额占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50%等。(2)流动性指标:流动资产余额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长期投资余额占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30%。(3)盈利性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通过对以上指标的分析,确定公司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而采取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

2.风险控制:完善以一级法人制度为核心的授权分责制度,加强决策的集中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实行与个人责任密切联系的集体决策制度,防止个人独断专行。建立高级管理人员岗位定期轮换和重点岗位定期轮换的制度,保持决策体系的新鲜和活力。

(1).经纪业务风险控制。公司要对营业网点合理安排,防止盲目扩张。建立和完善交易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制定各岗位操作制度。进一步完善营业部各项业务的交易流程。加强财务稽核和现场监督。

(2).承销业务风险控制。建立“统一领导、专业分工、集中管理”的业务体制,在公司内部形成以专家评审委员会为核心的业务管理体制。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公司承销业务的操作流程;负责项目立项、策划、创新业务的咨询和评审;负责拟上报项目材料的评审。规范运作、严格自律、提高执业水准。

(3).自营业务风险控制。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自营业务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研究部门、财务资金部门、风险控制小组、投资决策部门等共同参与完成。在这个决策系统中,投资决策部门是最高决策机构;研究部门对市场分析和投资品种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财务资金部门负责资金调拨、核算;风险小组对自营业务全过程进行监督。加强自营资金的管理;加强自营队伍建设;公司总部对整个系统的资金运作、自营操作进行统一管理,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篇10

香港私人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是管理体制科学严谨、内部运转协作高效。香港私人银行在体制上实行完全独立的事业部体制。机构设置上一般设立前台,、后台等部门。前台部门负责管理客户关系,包括客户关系管理部(或客户拓展部),客户服务部及销售规划与业务开发部等。部门负责制作与管理产品,包括投资管理部、产品管理部。业务管理部(绩效管理、法规管理、通路管理)等。后台部门负责处理交易与行政管理,包括作业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审计部、风险管理部,科技部等。

二是技术上有先进、功能强大的系统支持。香港私人银行除拥有为客户数据大集中,集团内部单位问的系统联结,产品服务供应商之间的系统联结等提供支持的系统硬件外,还为客户使用系统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如汇丰银行提供客户使用的创富智囊系统,主要功能有:目标策划,投资组合策划、产品搜寻,市场透视及投资表现。

三是营销团队专业高效、训练有素。特殊的任职条件。在学历上,大学毕业,若同时具备工商管理硕士(MBA),特许财务分析师(CFA),特许财务策划师(CFP)、特许公共会计师(CPA)、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或律师等专业更佳。年龄,一般在30岁以上,资历,一般要求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如资产管理、证券投资,法律、税务、客户关系管理等,个人背景,最好是出自富裕家庭或拥有成功创业的经验。另外,每名新入职的私人银行家最短要接受为期34天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产品知识、销售技巧、财富管理技巧等。

四是产品创新与市俱进。香港私人银行的产品服务体系有下几个特点一是顺应市场变化与客户需求,不断推出多元化投资产品与服务,让客户在任何市场情况下均能掌握财富增值的机会;二是紧抓市场机会,不断适时创新产品。

五是营销策略新颖高超、富有特色。香港私人银行家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营销经验。一是客户分层营销策略。按财富金额分类,资产100万美元以上的为一般富裕人士;资产3000万美元以上的为超富裕人士或富豪。按客户对理财的参与度分类,可分为全权委托者,参与者,挑选者、自主者。按职业分类,可分为企业高管人员、企业业主,专业人士与科技人才。还可按财富来源,生活形态、顾客价值,地域分布,理财复杂度等分类。二是交叉销售策略。如对客户销售按揭贷款时,可同时销售贷记卡(按揭贷款客户终身免年费),装修贷款、车位贷款,业主备用信贷(月薪的3~5倍)等其他信贷产品,也可同时销售保险、网银、基金、信托等其他金融产品服务。三是奖励营销策略。如花旗银行2008年4月向新开户者提供:存入资金达100万美元,即可获赠一定额度的美元现金券;展示其他银行本月结清单达100万美元及完成理财分析,可获赠一定额度的美元现金券。四是方案营销策略。五个性化营销策略。六是服务营销策略。七是品牌营销策略。

六是服务工作清晰规范、质量卓越。据波士顿咨询公司调查,客户在考虑选择私人银行的因素中,服务质量被列在首位,其次为私人关系,现有客户推荐、印象、投资运作,产品范围,安全、第三者介绍、灵活性,网络分布与地点便利。因此,香港私人银行非常重视服务工作。如在服务流程方面就作了严格的规范,寻找目标客户,包括营销与推动、内部推荐(公司银行,零售银行,投资银行部门),已有客户挖潜、中介等渠道;收集客户资料,客户现状分析:风险分析;资产管理目标分析:客户资产预测与评估,财务目标的确认,提出与完善投资组合方案;实施投资计划,定期检讨与绩效评估,客户维护。在售后服务方面,私人银行则从以下几个方面高质量跟进:按业务性质及客户分层分设服务热线;网上实时查询市场信息,投资组合的现值;每日市场简报,每周市场分析与投资专题报告,定期发送专家分析与投资建议报告,定期举办投资研讨会;定期投资组合评估与检讨:私人银行家经常按拟定的联系方式与客户沟通。由独立单位专门负责处理客户的投诉事故,并及时反馈客户。对客户的投资由客户设定止损点,由银行的财富管理系统自动监控,定期提示,在止损点时由客户做出决策选择,每半年复检次。

七是风险管理全面全程、科学制衡。私人银行的风险种类及控制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为洗钱等资金来源不合法而产生的信誉风险损失。这类风险监管部门最为关注。这是因为私人银行家均是客户利益的维护者,客户多重开户,资金的快速大额流动,加之严格保密的企业文化,都容易为洗钱提供条件。因此,香港的私人银行均制定了严格审查客户资金来源的办法,对新开户客户审查非常严格。二是私人银行的能力风险。因为私人银行的业务能力导致客户的投资亏本,或者金融衍生品价格大幅波动也会带来风险。为此,许多私人银行配备首席分析经济师专门研究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为私人银行家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力地支持。私人银行的法规部门还对私人银行家与客户的投资咨询流程进行规范,并通过法律文件的形式对银行与客户双方的权利,责任约定清楚。三是私人银行家的道德风险。香港私人银行曾发生私人银行家利用职务之便盗取客户存款的案件。为此,他们十分注重对私人银行职业操守的教育,并在账户管理资金交易等方面采取了机器加人员的风险双控措施,不允许私人银行家直接为客户办理交易手续。还有在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等方面,香港私人银行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对内地商业银行开办私人银行业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