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教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教育研究

篇1

所谓系统,一般指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复合体。系统是多元素的,并且这些元素是内在相关或相干的。[1]一般来说,现实社会世界不存在仅有一种元素构成的事物或现象。同时,现实社会世界不存在没有任何内在相关性的事物群体,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关联之中,不存在数学意义的独立元。在这个意义上,农业教育传播体系就是一种系统性的存在。这就是说构建农业教育传播体系要考虑到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教育传播系统不是各部分(要素)的简单集合,而是为了完成某一教育任务的有机组合。它具有狄斯塔尔(Destate)现象: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其形式化表达即:2>1+1。[2]笔者认为在构建农业教育传播体系时,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去架构和实践。只有当农业教育传播者、农业教育的传播受众、农业教育传播通道各个子系统都发挥出各自的功能,并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我国的农业教育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才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从传播过程来看,农业教育传播的系统性表现农业教育传播所涉及到的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本文以农业教育传播系统的两个子系统———传播者系统和接受者系统为例加以分析。

(一)农业教育传播者系统

农业教育传播者是指从事农业教育活动,传播农业教育信息的机构或个人,他们根据不同的传播目标,负责搜集涉农信息,决定农业教育传播所要传递的涉农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技术水平和农业教育的受众的接受特点进行编码,将之转换成可以传递的符号,然后决定通过什么渠道采取什么方式传递给受众,并对农业教育受众的反馈做出反应。是农业信息的来源,也是涉农信息的者。一系列的改革使我国的农业教育形成了初步的教育体系。[3]如今我国的农业教育体系,基本上有高、中、初三级。高等农业教育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教育;中等农业教育以普通农业中专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院、农业职业高中等为主;初等农业教育主要是职前学历教育,包括农业职业中学、初中“3+1”办学模式。[4]农业教育传播者与我国的农业教育体系相互作用构成农业教育的传播者系统。我国的农业教育传播主要包括学校农业教育传播、农业推广传播、农民技术教育、大众农业传播。

(二)农业教育接受者系统

在传播学中,“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和受传者,会场的听众,戏剧的表演、体育比赛的观众,都属于受众的范畴”。[5]相应的,农业教育传播的受众是指接受农业教育传播活动的受众。因此我国的农业教育传播的受众又可以分为:学校农业教育传播的受众、农业推广传播的受众、农民技术教育的受众和大众传播涉及的受众。这些受众:不仅相互联系构成接受者系统。而且还各自独立,自成系统。

(三)农业教育传播者系统和接受者系统之间的关系

首先,农业教育传播者系统与受传者系统之间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接受者的生活背景、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心理特征等因素,对传播者的素质、传播的内容、媒介的选择等都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并制约着传播的效果。新时期我国农村的特点是农村经济落后,人力资源处于较低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全面。[6]传播者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个人修养、品德态度也极大地影响着受传者,不论是对某信息的接受还是某种观念态度的转变,同时农业教育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受到媒介的影响。农业教育传播的媒介比较复杂,视地域经济状况及教学内容而定。总的来说,农业生产者对于媒介的印象将会影响他们对于所传递信息的期望和态度。媒介也会制约传播者对于信息的选择和传播方式的选择。其次,农业教育传播系统是由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子系统所组成的。如我国目前就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为依托,以各类培训体系和地、县、乡、村各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为基础,[7]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它们互为补充、相互依存,各司其职又息息相关,逐渐使农业教育传播系统上下贯通。

二、我国农业教育传播系统的现状

我国现有的农业教育传播系统发展不均衡,其突出表现在布局结构上的不均衡,同时也表现为与环境结合得不均衡。

(一)我国现有的农业教育体系发展空间上存在不均衡

即地域上存在不均衡。目前,东部和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农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水平差距较大。[8]而最突出的失衡状况是城乡不均衡,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农业教育体系的反映。由于思想观念、经济状况和财政能力等因素,落后地区的农业教育传播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尤其是农村劳力受教育程度低下,农业生产者及进入城市的大批农民工缺乏最基本的职业培训。这在整体上影响了我国农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我国农业教育体系中各类教育没有很好衔接沟通、协调发展

虽然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数目相对于巨大的农业人口来说还比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初中等教育的规模与高等农业教育相比起来又头重脚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明确办学方向,努力打造一支数量足、质量高、脚踏实地为“三农”服务的农业科技队伍。[9]我国有大量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的劳力,对于他们来说,高等农业教育似乎比较遥远,最实际的就是大力发展初等和中等农业教育。

(三)农业教育传播系统与社会环境不协调

信息技术和数字环境不仅使教育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且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交往环境。[10]农业生产者及相关从业者作为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细胞,本应是最为活跃的因素,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农民文化、科技、经营管理等素质水平较低,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他们创造和经营财富的能力。许多农民终身没有接受过职业训练,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活动。现有农村劳动力中绝大多数依然在代代相传、陈陈相因的旧有耕作方式中低效劳作。从业者科学技术及文化素质低下,多年来一直是影响、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均需要农业生产者自身的参与、配合与支持。农业从业者尤其是农业生产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大力发展农业教育体系应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乃至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如:西部农业教育必须以西部农业为产业基础并为之服务,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的发展须向“相互促进、互动升级”的目标前进。[11]

三、农业教育传播的借鉴及对策

(一)日本

虽然日本农业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较低,但他们的农业教育传播体系比较完善,有借鉴之处。他们长期以来注重对后继农民的培养,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主要依托全日制大中专学校、开放式大学、农协和绿色频道开展农业职业教育。除了国家正式的教育机构,其他的教育部门也承担了教育的任务,力求实现全民对农业知识学习。[14]全日制大中专学校不论公立和私立均脱产学习,颁发大中专毕业证;开放式大学如学生通过广播电视学习并获得毕业证;农协是对会员进行指导,对职业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绿色频道农民可根据自己需求选择收听或收看。

(二)美国

美国农业部(USDA)是美国唯一的管理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的政府机构。[4]它的分支机构遍及全国各地,有的作为农业部的直属研究所,有的作为大学中的一个实验室,直接地行使其研究、教育、推广服务和监督职能。除这些公立机构外,许多私立机构也是美国重要的科研力量。农业部对它们的管理主要通过合作立项、提供贷款和经济担保等方式来实施。在USDA的统筹安排下,全国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农业科技教育、研究和推广协作网,其中包括130多家农业大学,59个农业试验站,遍布各县的农业技术推广站,63家林学院,27家兽医学院等。各州设有与美国农业部相对应的政府职能机构。州县农业部(FarmBureau)实际上是一种当地农民自发成立的协会组织,主要负责信息服务和公益活动,不直接参与当地的农业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

(三)建立我国的农业教育传播体系

1.建立强有力的科技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所存在科学研究缺乏稳定支持渠道,科研计划管理及立项方式有待调整、改革、创新,科研组织方式需要创新,科技人员还需要更加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操守等问题。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科研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各产业部门要强化科技人才、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从农民能用的大局意识出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方面的立项管理及运行机制要更加完善。首先是决策权全部交给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科学家,由中央和地方农业产业部门与农业产业专业学会负责监督。二是各产业体系以该产业是否平稳发展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全面提升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进一步完善科研、教育和推广服务相结合的机制。

2.加大教育传播体系的建设

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农业教育传播体系建设,加大扶持资金投入,加强制度建设,以保障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才需求。高等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在推进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农业的长期弱势地位,农业教育体系在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农业教育应树立教育意识,注重实践,改进设备,紧抓基础教育,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目前农业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为此,建议国家采取果断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教育体系,特别是农业高等学校的建设与投入。农村青年不可能都上大学,为此加大农村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建设,是将简单的劳动力变成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改变农民单靠体力劳动来改善自己生活,从而走一条依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依靠科技走向富裕的新路。教给他们一技之长,不仅是解决就业问题,更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业高等院校在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加大对农业教育体系的投入,构建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教育系统,从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速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建设信息传播体系

一是利用现代传播媒体,普及推广农业技术。信息传播技术与农业推广是相辅相成的。[12]在普及推广农业技术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话等现代媒体。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人、财、物的投入,而且涉及到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习惯的变革,任何一个工作环节不到位,都会影响信息化的进程。[13]如成立农技110服务网络。首先,农技110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接受农技信息咨询,供求价格信息、获取网上各类订单、引荐优新种子种苗,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宣传农业名优产品,分析农民需求状况,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工作方法实现五个结合:信息收集与分析相结合,当场答复与实地指导相结合,咨询与培训相结合,建网络与联基地相结合,坐堂接待与主动出巡相结合。可以全面普及推广农业技术。

二是利用电脑网络服务。农民可以直接上网咨询问题,也可以委托村信息员或乡、村农技110向市、县农技110咨询问题;并且各级农技110主动为农民和经济主体上网采集和信息,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网上招商、网上订单等工作。建立农技110网站,市农技110网站上开设农业综合信息、农业技术资料、市场分析、供求信息、市场价格、农业政策法规、农业标准化等栏目,开通《农业科教影视频道》,播放农业科教影片;帮助种养加销大户和其它农村经济主体建立他们自己的网页,销售产品。

篇2

与农业水利有关的学科包括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和农业水土工程硕士、博士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隶属于水利类学科,由原来的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经学科调整而发展起来,主要培养具备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以灌溉排水、农田水利及水工建筑物等为基础,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改变区域水情分布,消除水旱灾害,科学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是农业工程学科的分支[3/,介于工程、农业生物和资源与环境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强调水——土——作物之关系,把土壤、植物、大气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地表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规律及其工程调控措施与技术装备,最有效地利用水土资源,以土壤一作物——水关系为中心的农田水分循环规律与有效的调控措施,达到持续性土地利用的目的。目前,开设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和从事农业水利研究与教育的高校主要有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广西高校尚未开设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和农业水土工程专业。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水危机的日益加剧,中国农业水利的相关学科已经由过去的以农业生产服务为中心内容,扩展到了水利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诸多领域。由于水资源总量有限,城市和工业用水日益增加,农业水利研究在解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水危机中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广西农业水利研究与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广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12%,居全国第5位。虽然年降雨量比较丰富,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全年70%~80%降雨集中在4-9月份。加上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水管理水平不高,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广西耕地总面积为261.42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1.04%。其中水田为154.03万公顷(保水田为108.47万公顷),占58.9%;旱地107.39万公顷(水浇地5.76万公顷),占41.1%。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总人口485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446万人,占总人口的70.9%。农村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一直是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解决农田水利灌溉的问题,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是促进农业增收的重要前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广西已建成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喷灌工程、江海堤围工程、水土保持、水力发电工程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各类型水利设施29万多处,其中大中小型水库4439座,引水工程136499处,初步具备了有一定规模的防洪、灌溉、水土流失的治理,山区人畜用水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工程体系。但是,广西多数大中型水利工程建于20世纪60—7O年代,已运行30—40年,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尚未摆脱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加以改造升级。另外,农田基本建设投入相对不足,加上渠系水管理技术落后,一些灌溉渠道分布在溶洞、裂隙等发育的岩溶地区,渠系渗漏严重,造成渠系水的渗漏损失,使得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部分区域的农业灌溉用水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目前,广西水利人才队伍整体层次构成严重偏低,其中高级人才仅约占人才总量的1/17左右,比重太小。广西农业水利科技水平仍比较落后,农业水利高级人才匮乏,农业水利科技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低,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H,难以在水土资源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等农业水利重要领域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加强农业水利研究与教育,可为水利建设和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广西农业水利研究与教育的意义

国家十分重视农业水利和灌溉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业水利建设,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水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粮食安全的保证条件四。农业是广西用水大户,占广西水资源总利用量的70%左右,而且广西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仍然非常严重,与发达省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广西目前农田灌溉用水量为全国的2.4倍。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为0.51,广西为0.47,而发达国家为0.7~0.8。广西节水型社会建设以及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任重道远,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才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使农田水利基本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广西耕地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发达、溶洞较大的岩溶区,该区地表土质疏松,土层比较浅薄,土质保水性能差,地表水径流损失大,地下水开发利用难度大,加上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季节性干旱缺水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加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对于广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广西水利发展对农业水利研究和教育的需求

随着广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土资源和农业水环境负荷日趋加重,人口——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形势13趋紧张。广西水土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洪涝灾害依然严重,农业水利问题已经成为广西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要应对农业水利领域的重大挑战,广西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充分发挥农业水利研究和教育在农业水利发展中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4.1水利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亟须提高

广西水利人才总数为21271人,水利科技人才总数为13283人,其中高级科技人才736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5.54%;中级科技人才3012人,占22.68%;初级科技人才9535人,占71.78%,比重很大。水利人才队伍存在以下方面不足。

4.1.1人才队伍文化层次偏低在人才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文化的仅占0.09%,本科生以上文化仅占人才总量的8.38%,高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人才数量合计占43.44%。科技人才文化层次低,科技人才中本科文化占9.65%,高学历人才不足,形成不了强有力的科技人才队伍,提高水利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迫在眉睫。

4.1.2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人才队伍中高级人才趋于老龄化,中青年高级人才比重不足。人才总量中40岁以下的高级人才仅占高级人才总量的12.77%。科技人才中高级人才的老龄化更为突出,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才中,40岁以下的仅占6.26%,51岁以上的占76.68%,科技人才“老龄化”现象突出,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队伍,缺乏应有的活力。

4.2水利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1980年至今,广西水利系统共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300多项,这些成果有效地解决了广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但与全国先进的省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和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尚未开设农业水利类本科专业及硕士点,对农业水利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2)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活,科技运行机制和人才管理体制不尽完善;(3)科研实力不够强,中青年科技骨干不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缺乏;(4)科技整体水平不够高,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要解决广西水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大水利科技投入,重点进行水利人才培养和教育。水利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是水利科技发展的关键,水利科技的健康发展才能促进广西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篇3

农业继续教育是对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农业发展中起着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培训基地进入了一个误区:观念陈旧、固步自封,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轻视或忽视了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培训工作的实施主体,就必须在培训教学上狠下功夫,不断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作者通过对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和实际参与,认为用“有效教学理念”来指导农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事半功倍。

关键词:

农业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有效教学;培训效果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是对农业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参与,甚至英国、美国、法国等众多国家开始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强有力地推动这一工程,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行业继续教育工程的范围、对象、要求和方式。上世纪60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邀请各国专家成立了“继续教育工程国际专家工作组”,对各国继续教育工程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讨和论证,并介绍和推广了先进经验。此后,我国也相继开始了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工程。农业系统自1979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在抓好农业领导干部培训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由此可见,农业继续教育在农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工作实践中,很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作为继续教育实施主体的培训机构进入了一个误区:观念陈旧、固步自封,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教学形式单一,双师型教师匮乏,部分课堂气氛死板,轻视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作为培训基地如何在操作层面保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参训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培训工作的实施主体,就必须在培训教学上狠下功夫,不断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里,通过我本人对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和实际参与,认为用“有效教学理念”来指导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事半功倍。

1基本概念

1.1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为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其具备三种特征: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1.2有效教学培训与传统继续教育培训

传统的农业继续教育培训一般采用直接的教授式方式,以课堂授课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有着课堂上的绝对权威性,属于知识传递型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培训一般采用构建问题情境、学员自我探索、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以学员学习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堂相对传统而发言较轻松活泼,属于知识建构型的培训方式。

2有效教学理念下继续教育培训的前期筹备

2.1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设计

农业继续教育教学设计应根据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确定教学培训目标,细化到各个知识点,培训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适度性和实用性。包括创设情境模式、学员自主探索、协同学习、评价效果等。例如:《番茄无土栽培技术》课程讲授中,分组创设栽培中各个环节的情境,利用道具让学员自己参与模拟栽培全过程;《果树的修剪技巧》课程讲授中,在理论知识讲授结束之后,开设田间实践,让学员通过理论教学内容自己做枝条修剪,相互检查和评价,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最后做课堂效果评价,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2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设计原则

在农业继续教育的教学设计中,有以下3个原则需要遵循:一是注重人际关系与教学环境的融洽性。大家知道,在课堂教学中,若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造欲望和创新才能。同时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情、学生信任,可以导致健康愉快、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相反,不和谐的、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易酿成消极的、沉闷的课堂气氛。二是教学的要素要适应学员需求。教学要素包括三个构成要素和三个影响要素。即: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影响要素———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设计者与指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内容主要是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教学目的反应的是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环境是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条件。我们做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员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的,选择适合学员需求的老师,设置符合实际的教学课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构建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员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才能收到好的培训效果。三是学员是学习的主体。学员是继续教育培训教学中的学习主体,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决定着继续教育培训的成效。作为继续教育基地等培训机构在设计各项教学活动时,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学员参与平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3有效教学下继续教育培训的学员分析

2.3.1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情分析

包括学习的起点状态和潜在状态两个部分的分析。起点状态分析包括3个方面。①知识上:学员的认知基础。如:预防兽医课程的难易程度要针对上课对象是否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②技能上:学员已有的学习能力程度,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③素质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专业技术人员均为成人,一般地学习态度较为端正,教学工作重点要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潜在状态分析: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和可能性。学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适宜于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完成学习。如:学员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应,教师应该怎样应对。

2.3.2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分析

一般地技术人员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学习中带有指向明确的动机,同时其对过往的经验有很强的信心和依赖,有着很强的速成学习心理。

2.3.3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特性分析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一般是在全年的工作过程中完成的,主要表现为插曲式、问题式、即用性、结果式等学习形式。

2.4教学素材使用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压缩、实践内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介,一般地倾向于充分调动学员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其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如在《蔬菜嫁接技术》中的多媒体课件中添加操作技术视频,在实践课程中设置嫁接手操课程,增强学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2.5教学模式选择

教学模式主要分正规教学模式、非正规教学模式和高适应性教学模式3种。正规教学模式主要有课堂讲授模式、开放课堂模式和模拟教学模式;非正规教学模式包括实训式模式、研修式的培训模式;高适应性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专题讲座模式,讨论交流模式,互助学习模式,活动学习模式,竞争比赛模式,才艺展示模式等。一般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应多采用高适应性的教学模式。从近年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采取“专题讲座+讨论交流+活动学习/互助学习”或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效果显著。

3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继续教育培训的后期实施

3.1教学实施

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作为培训方要构建一种和谐、轻松、互动性强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讲解式、对话式、讨论式、发现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员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

3.2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中一般分为学员评价和教师评价。

4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不同于一般性学校的师资队伍,在构成上较为复杂,有双师型的专职教师,又有农业行业的技术专家;有大专院校的教授学者,也有田间地头的“土专家”,他们的学习经历和实践经验各不相同,师范类教师更是少之又少。为了能更好地让教师队伍掌握好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环节,更好的开展各项培训工作,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应该启动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培训工作,不断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培养,为农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有力地智力支撑。第一,提高学校现有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多种方式有计划地选送系统内骨干教师到省内外高等院校接受再教育,加速知识更新,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第二,邀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涉农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培训服务工作。通过开展技术指导、项目开发、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活动,增强专业教师队伍力量。第三,发挥乡镇涉农干部、农机农业大户、农民科技能手等基层人员的实践技术优势,通过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兼职教师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如何才能达到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有效教学,作为培训机构,需从这几个方面下功夫,开展学情分析,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选择高适应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实现学员自动学习,进行适时的教学效果评价,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作者:李闻珠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农广校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倪才培,高阿惠.浅谈农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J].中国成人教育,2001,(12):39.

[3]李军靠,李延.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管理研究[J].教育探索,2009,(2):42.

篇4

关键词: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农业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52-01

创业教育被专家学者称为继学术性和职业性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在农业院校开展创业通识教育,通过创业通识教育帮助农业院校大学生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产业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当前,农业院校中有创业意愿和需求的大学生较多,但真正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创业过程的则寥寥无几,亟须通过创业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业能力。

一、目前我国农业院校创业通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2002 年,清华大学等9 所高校开始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国内高校开始重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教育部等相继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优惠措施。十七大后,中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就业新战略;2012年教育部颁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但目前还未形成成熟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特别是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大多数农业院校创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创业教育实践场所,极大地阻碍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识研究,是当前形势下农业院校必须面对的紧迫课题。

二、必须把创业教育纳入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体系

创业教育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美国自1947年在哈佛商学院开设第一门创业学课程以来,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本科教育的创业方向课程以及创业教育硕士课程。德国创业教育源于20世纪50年代,以职业院校模拟公司为经济类大学生提供实践教育场所。英国政府将创业教育作为优先发展领域,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和规范。法国则把创业教育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在全国普设创业教育计划培训中心。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也都建立了具本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针对当前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必须从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竞争力的角度,重视对农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创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开拓性、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创业型人才,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

三、农业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通识教育的对策建议

在农业院校大学生中开设创业教育类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农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创业竞争力。

首先,必须明晰目前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识课程设计及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如何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需求,完善课程目标体系,规范课程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并通过创业通识课程的具体实施,引导教师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思考和改革,重视并完善教材建设。初步建立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目标体系,提出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教材建设基本思路。

篇5

关键词: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86-03

农业院校研究生是研究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国家农业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培养一批农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硬,学农、爱农的高素质研究生对于长远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生源质量下降、学习动力不足(不愿学农、不想学好农)、学农不爱农、“脱农”等现象给农业高校人才培养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走出困境,除了需要国家对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进行调整外,加强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能够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零散经验,为具体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解决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含义

模式是具有示范性指导意义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将零散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成为解决某一类问题并能够广泛应用的方法论理论体系。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是根据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的特点,围绕着农业院校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结合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途径、队伍建设、环境等方面构建的综合性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

二、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农业院校招收研究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探索适合研究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得研究生育人模式不断创新,结合农业院校研究生的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生自身成长需要、且当代研究生愿意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改进。

经调查发现,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模式的切入点不同,一般从党团组织建设、导师育人、学生组织建设、社会实践、网络沟通、心理健康等角度,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模式结构。

(一)以党团建设工作为龙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党团建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先进的党团组织能够带动组织成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党团建设是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侧重点,其中吉林农业大学围绕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从思想、组织、作风三个层面开展党建带团建的工作。通过对党的理论的广泛、深入学习,夯实研究生党团建设的思想根基,培养责任意识;以“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为方针,强化组织建设;利用榜样模范的带动作用,建构完善的制度保障,逐步形成党团组织朝气蓬勃、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的优秀作风。东北农业大学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围绕党建工作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1234”模式,将学术建设、“三农”实践、“三助”管理、导师育人等工作与党团建工作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核心,两个载体,三个强化,四个具有”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以导师育人队伍建设为育人重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导师队伍是高校研究生育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重要角色。导师的育人方式可直接可间接,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有利的要素,同时,师德的优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农业院校在导师育人队伍的建设方面主要借助的是制度保障,例如,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制定的《研究生导师管理暂行规定》,南京农业大学制定的《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导师手册》等制度,将育人作为遴选研究生导师的必要条件。以导师育人平台引导研究生社会实践,鼓励研究生积极主动参与自育,通过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途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导师言行、师德的榜样感染作用,加强研究生奉献农业、服务基层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以学生组织自育为有效育人途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学生组织是研究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育的有效途径。农业院校研究生自育组织包含班委会,党团支部,研究生会(博士生会),目前很多院校成立了“助研、助教、助管”助理团队,例如,中国农业大学施行的“导师支付津贴”制度,从助研角度每年聘任研究生4 800余人,支付助研津贴达3 000余万元;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从助教角度强化研究生助理团队的管理;沈阳农业大学的“党建助理办公室”从助管角度聘任研究生助理。还有多角度多主题协会,各类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例如,科学技术学会、心理健康协会、三农协会,还有各类文体、艺术、兴趣社团等。

(四)以社会实践为主渠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农业院校以其人才和科技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色的实践平台既是研究生最乐于接受的教育途径,也是培养研究生“农趣”、“农志”的重要途径,是农业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最大特点。在革命老区开展的科技服务、技术培训和专题调研等活动成为了农业院校研究生们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中国农业大学以科技服务为切入点开展“红色1+1”社会实践活动与县市乡镇共建,将科技服务实践与基层党建相结合,形成创新的实践育人模式,实现了学校、农村、研究生共赢的崭新局面。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别山道路”也是从社会实践平台切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模式。安徽农业大学以“大别山”为标志,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研究生通过走村进户,进行政策宣讲、科普赶集、田间指导、社会调查、参观教育等活动。在广泛的活动中,研究生对实践的目的进行深入领悟,切身感受扎实基层、服务三农的意义所在,并且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发现农业科学的兴趣,融合认知与情感,达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五)以网络沟通为发展趋势,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网络沟通是媒体沟通的一种,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计算机、通讯网络来实现信息的传递、沟通双方的互动,搭建教育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网络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而且研究生对网络的使用率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可行性。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探索开辟了网络阵地的新途径。例如,沈阳农业大学在整合研究生网络使用工具、分析网络使用频率、调查网络用途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党支部与毕业生流动网络党支部,突破了支部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完善实体党支部的作用与功能。东北农业大学建立“研究生会”网站作为思想政治宣传媒介,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北京林业大学也从就业信息的整合方面建立了研究生就业信息网络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交流提供直观、方便、快捷的平台;建立校友联盟,搜集历届毕业生的社会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更广泛的就业信息,等等。

(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农业院校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均开展过相关的调查,并以心理健康的角度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例如,河南农业大学提出了“一结合、二协作、三辅导、四环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在队伍建设方面,培养了一批能够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育人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将心理健康自测、日常心理健康常识等内容引入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围绕心理素质提升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组建相关社团、成立学生组织等工作。东北林业大学等农业院校相继设置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分析、评估、汇总研究生的心理状况,在研究生中增设心理信息员岗位,贴近学生思想及时发现问题。

三、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作用的调查与分析

整体上看,研究生对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作用评价较高,表1的数据显示,18.2%的研究生认为作用很大,46.5%认为作用比较大,两项之和为64.7%,占总数一半以上,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农业院校研究生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有所提升。另外26.3%认为作用一般,5%认为作用不大,4%不清楚。

(一)育人队伍成员组成广泛,育人作用较大

图1中数据显示,导师、辅导员、任课教师、行政部门教师、后勤服务人员、同学朋友等都可作为教育者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中,认为导师队伍对育人作用有影响的占到90.9%,使导师成为育人队伍中对研究生影响最大的人;有89.9%的人认为同学朋友是对其研究生期间有影响的人,其中32.3%认为同学朋友的关系是对他们成长帮助最大的人,这使得同学朋友队伍成为了继导师队伍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有作用的育人队伍;只有28.3%的研究对象认为辅导员对于研究生的成长有影响,可见,辅导员作为育人队伍对研究生的影响程度一般;认为任课教师、行政部门教师以及后勤服务人员对研究生成长有影响的分别为19.2%,25.3%,3.0%,对研究生的影响不大。

综合来看,以导师作为育人队伍的主导,是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队伍建设的关键,通过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以及自身榜样作用的示范,全方位对研究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研究生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二)研究生自育组织形式多样,自育效果明显

在调查数据中有32.3%的研究生加入过学生组织,约占全体研究生的三分之一,研究生对学生组织的育人影响作用普遍持肯定态度,认为作用很大的占18.2%,认为作用比较大的占46.4%,二者之和64.6%,可见一半以上的研究生认为学生组织对研究生的成长有影响。在对农业院校的调查中得知,基层组织规模较固定,班级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共有成员10人~13人左右,根据班型的不同,大约占班级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不等。这一部分是最基层的学生组织,他们所发挥的作用远超过了学生组织自育的效果,对整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研究生会、助理团队是校级或院级的学生组织,调查中有17%的研究生加入到研究生会,23.3%加入到助教岗位,21.8%加入到助研岗位,5.6%加入到助管岗位。在访谈中了解到,加入这些学生组织对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相当大的帮助。可见,学生组织的自育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并且有较为明显的自育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涉及面广,符合研究生的发展需求

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成要素中,教育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要根据学校、教育者、教育对象的特点明确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图2是研究生对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的满意程度。可以看出,排除“不清楚”和“其他方面”的未知因素,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内容比较满意的程度较大,均大于50%。其中分别有19.4%和55.1%的研究生对政治素养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有16.3%和57.1%的研究生对道德教育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可见农业院校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满意度较高。同时科研培养内容和理想信念内容的满意度较低,而评价最高的方面是人际交往能力,满意度达到77.6%,其他的心理素质(75.5%),工作能力(76.5%)等方面的满意度也很高。可见,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方面产生了较大的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丰富多样

图3是研究生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数据显示,研究生喜欢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依次为有组织参观、文娱(37.4%),媒体沟通(25.3%),不定期讲座(17.2%),有周期的会议(10.1%),固定的课堂(8.1%),其他途径(2.0%)。首先,网络沟通平台使用率高。调查中,100%的调查对象拥有网络沟通工具,可见,网络的使用占据了研究生生活很大部分,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娱乐等多方面的交流沟通都可以利用网络实现,网络成为了影响研究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其次,社会实践、文体娱乐、参观途径最受欢迎。图3-3数据显示,37.4%的研究生认为社会实践、文体娱乐途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途径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最后,课堂、讲座、会议等传统途径仍被部分研究生接受并发挥作用。图3数据显示,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8.1%的研究生乐于接受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7.2%乐于接受讲座途径,10.1%乐于接受周期性会议途径。可见,研究生通过这三种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仍感兴趣。

(五)教育环境涵盖内容广泛,影响深远

图4数据显示,校园内的标志建筑物均对研究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依次是世纪会堂(34.5%),克威园(25.7%),沈农大讲堂(23%),复旦园(22.1%),校门(18.6%),篮球场(10.6%),足球场(10.6%),其他(10.6%),体育馆(6.2%),可见建筑设施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无形感染与熏陶。另外,“文化是一双无形的手”,校园文化建设中包含着很多内容,在一个学校范围内,长期育人过程中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等形成的校园精神,对学生个性、品质的浸染,发挥着课堂等显性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文婷.构建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0):225-226.

[2]李红娟.新形势下农林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学理论,2011,(5):226-227.

篇6

2016年9月19日,我国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方案指出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方案,其中第五个目标针对性别平等提出在全球消除对妇女和女童一切形式的歧视,并要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和女童在文化教育、劳动保障、婚姻家庭、社会福利、卫生保健等各方面的权益,增强全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消除对妇女和女童一切形式的歧视和偏见。这一方案的充分证明了全球及我国对女性群体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女性作为我国近一半的人口比例人群,其受教育的程度及其发展情况也关乎着我国人口素质以及人口整体水平的提高,农村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则是女性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如今,在我国农村,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逐年增加,留守在农村的人口以女性和儿童为主,而女性群体的教育问题则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类别,是连接工作世界与个人职业发展的桥梁,对于待业或需要转业的农村女性群体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教育方式,因此必须要承担起农村女性教育的重任。

一、 我国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我国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现状

我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认为是无知才造成了贫穷。他把中国的“社会病”概括为“愚、穷、弱、私”四项,他相信,为了救治这“愚、穷、弱、私”就要在农村发展教育[1]。在我国,由于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起点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上升速度快于城市[2]。但总体上来说,农村的人力资本积累仍处于初级阶段。从性别区分来研究人口素质的差异可以看出,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及男性。虽然现阶段我国教育中的性别歧视表面上已经几近消失,但实际情况中男女受教育年限的比例仍然有着显著差异,女性受教育程度远不及男性。而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相关的教育类型,是连接工作世界与个人职业发展的桥梁,对于待业或需要转业的女性群体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教育方式,因此应积极进行对女性的职业教育。

多年来,我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情况都远不如城镇,且平均受教育年限明?@低于城镇人口。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农村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但从总体水平来看,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仍然很低。而开展职业教育对农村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于农村人群开展职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

根据联合国新定义的文盲标准:“如果你不会看地图、不会使用计算机,那你就会被列入信息时代的‘新文盲’之列。新世纪文盲标准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他们虽然受过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同文盲般贫乏,在现代信息社会生活存在相当困难。[3]”本文中将文盲界定在功能型的文盲,他们虽然受过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文盲”般贫乏。通过表1可以看出各地区的文盲中女性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对于女性群体来说开展职业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文盲率,提高受教育水平和就业率,因此应该开发、开展有利于女性群体接受的职业教育。

由此可以发现,农村相比城市、女性相比男性的受教育率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而职业教育有助于开发农村女性的人力资本,提升其就业能力和职业认同感,可以使女性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并获得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将成为提高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最佳手段。

(二) 制约我国农村女性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1.女性自身因素制约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女性是相对于男性的弱势群体,女性的自身因素成为了阻碍农村女性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出现在婚后生子的女性群体。,对于她他们来说,抚养孩子成为了其这一时期的是重要任务和使命,他们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抚养孩子的附庸,不再对自身的发展有更多的追求,认为子女教养问题的重要性远高于自身的教育程度。陶行知曾说“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4]”其实,女性对自身的这一定位恰恰是无知的体现和不合理的臆测。从经济角度讲,家庭中的成员增多了,日常开销增加了,家庭中生活压力和经济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另一方面,从子女的未来发展来看,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将直接影响未来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和发展高度。陶行知认为“一般无知识的人对于子女的教育漠不关心,若是自己会读书,就明白读书的重要,再也不肯让自己的儿女失学。[5]”因而这一时期的农村女性更应积极接受职业教育,以提高女性的自身价值、获得谋生的手段、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对其子女的家庭教育水平。

2.师资力量缺乏延缓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农村地区,师资力量问题成为阻碍女性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一方面,若从外部引入农村女性职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存在着专家所传授的职业教育知识与当地女性所需的职业方面的知识、技能不符;另一方面,让区域内的女性去往异地接受职业教育的策略又无法得到实现。因此,解决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是农村女性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大难题。

3.传统观念束缚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开展

在我国农村地区,传统观念仍在无形中影响着女性接受教育。在许多农村家庭中,男孩受教育成为一种理所应当的事务,当义务教育结束后,即使是因为家庭条件或是学生自身原因而无法继续升入高中,家长也会将其送入职业学校或是其他机构学习“手艺”,为其今后谋生做好准备。而这一阶段的女性,大部分不会再接受教育,更多是留在家中或是等待出嫁,之后便成为了家庭主妇。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方面,父母不再让自己的女儿接受教育,认为女孩子没有必要读太多的书,接受教育也没有什么用处,她们的使命就是传宗接代;另一方面是由于女性自身处于农村的大背景下已经接受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因而接受外界对自身教育的定位,放弃对受教育权利的追求。

4.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缺乏因地制宜特性

对于我国就业率明显较低的农村女性来说,职业教育是提高其就业程度和水平的最有效的方式。首先,职业教育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其次,职业教育是生计教育,在农村中开展适合女性的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所以,对于农村女性这一独特的职业教育群体,如何开展符合女性特色和适应农村区域发展的职业教育这一议题是十分重要的。现如今,大多数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追求流行元素,致力于开设时髦专业来吸引学生,而忽视区域发展特征这一重要因素。并且在招收对象上不考虑专业细节,使得部分专业缺乏对女性群体的吸引力,从而使得女性职业教育的选择范围狭窄。

此外,一些职业教育机构受到普通教育的影响,注重升学而非技术技能培训,使得农村女性失去对职业教育效果的信心,产生“职业教育是无用教育”的思想,阻碍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陶行知“小先生制”的思想内涵

“小先生制”是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首创的教学组织形式,创办之初是针对旧中国的普及教育,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先生制”被推广到教育事业的各个领域。所谓“小先生”就是以教师身份承担“教学”的学生,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管理与组织能力、自信心、爱心等等。以下从几个具体的方面对“小先生制”的内涵进行详细解读。

(一)合理安排教育时间

在“小先生制”的思想中,不建议“小先生”占用个人的过多时间来教授他人,一方面是可能影响其自身学习时间的分配,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引起成人学生学习的耐心和信心的消逝。同样,在农村女性的群体中开展职业教育也需要合理的掌握教育时间的安排,避免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发生。首先,农村女性由于某些原因例如自身主观原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脱离了教育系统,针对这一类人群,在对其实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和普通学校的职业教育一样采用相对固定的模式(时间、地点、人员),而应该在其能力可接受的范围对施教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以便达到最理想职业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采用“因地制宜”的教育方式

在陶行知“小先生制”的实施过程中,其主张“小先生”要打破传统的死读书的课本教学形式,善用多种设备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包括媒体设备的使用、报纸报刊的习读等等。这一教学方式的突破对于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在对农村女性开展职业教育时,也应从各地女性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出发,设计和实施适应当地女性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式。此外,向女性传授先?M的职业教育知识也是开展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另一个突破点。

(三)突破传统观念束缚,以人为师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专门职业,是一类人的专属称呼。但在陶行知的“小先生制”中,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先生”,包括小学生,这是根据知识积累的量和度的高低来决定的,并非是身份地位的排位。因此,提倡“小先生制”的初衷是为了扫除我国的文盲,降低文盲的数量,最终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对于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同样应该打破传统的师生观念,只要是具备比自身职业知识、技能的储备量更多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职业知识或技术的指导者。

三、基于陶行知“小先生制”发展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策略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对于中国实现普及教育所提出的理论,主要宗旨在于“即知即行”,指出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的传授给别人,传授者与被传授者之间不存在年龄和辈分等障碍。“小先生脚迹所到的地方,男女教育机会立刻均等。[6]”而在这一概念的提出之初,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由此可以看出,“小先生制”使知识的传递更加广泛,打通学校与社会的阻隔,旨在通过人传人相传的形式构建整个社会的教育网络,构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这种知识的传递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师资力量匮乏问题,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通教育的闭塞状态,将学校与社会打通,使社会成为学校。这对于农村相对闭塞的环境来说是吻合的,对于农村女性不容易走出去的特征来说也是十分适用的,因此对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以人为师”建立农村女性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是农村女性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解决了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和师资来源的适切性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女性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境,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实效作用。

农村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因此,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开展也需要通过特殊渠道来逐步展开。针对农村女性的保守思想,结合陶行知“小先生制”中的“即知即行”理念,农村职业教育应该由具有权威的政府或有关部门选择优秀、积极、思想进步的女性定期到与本地区女性职业需求相关的职业学校或相关职业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待这些“先生”学成归来后,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所在区域的女性群体。可以对当地女性进行实践调查,对他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收集、整理,并安排合理的时间开展女性职业教育。以这种方式开展农村地区的女性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在实际需要层面上真正解决农村女性的职业需求问题,同时避免直接从外引入专家所造成的知识、技能不适用的现象产生。此外,根据“小先生制”的“即知即传”思想,对于农村女性职业教育进行改革,通过人传人的教育方式,使农村女性从主观上接受职业教育,并将自身所学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其他人,使教育与社会生活相互联系。

对于农村女性群体中有着较高学历和较长学习年限的女性群体来说,她们的基础知识相对扎实,教育部门应将一部分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的专家引进到真正需要职业教育的村落乡镇对女性进行职业教育及培训。这些女性代表的挑选要符合区域均衡原则,即做到地理位置与数量发展平衡,而不是将所选的女性代表集中在某一个乡镇。通过引进来的专家对当地的部分女性代表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切实解决农村女性在职业发展中的困惑,使其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甚至是重新获得新的技术、技能。农村女性蕴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一些农村女性只是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或家庭环境的影响才无法继续接受教育,甚至有些女性由于在家庭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无法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时候,通过引进专家的形式来对农村女性开展职业教育,则是最适合的方式,也是农村女性群体能够接受的最好方式。

(二)合理安排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时间

在对于农村女性开展职业教育时,应该摒弃传统教育的班级授课的固定性,灵活安排女性开展职业教育时间。根据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思想,人人可为师,处处是课堂和讲堂,甚至不需要固定的时间来对所有的女性受教育群体统一开展职业教育,而是当女性需要或意识到即将需要这部分知识时随时对其施教。善用一切可以施教的时间,且同时要注意控制对农村女性实施职业教育的时长,避免女性她们产生厌倦的心理,保持女性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在课程时间安排方面,要适当设置动手操作类的应用知识和技能,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的时间比例。

(三)端正观念,帮助农村女性“精神脱贫”

精神层面的提高是发展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关键。陶行知的“小先生制”认为女性教育的发展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关键因素。对于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开展也存在着观念层面的障碍,一些女性甚至认为接受职业教育是无用的甚至是浪费时间的。在这样的农村现实情况下,只有从观念上改变女性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可,并多从政府层面提倡发展女性职业教育,运用榜样法激励女性接受职业教育,使农村女性真正意识到女性职业教育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实现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精神脱贫”。

(四)开展适应农村女性的职业教育

女性是区别于男性的具有独特属性的群体,而农村女性则又区别于城市女性,在需求层次等方面都有相应的差异性。

首先,对于农村女性开展的职业教育须是有地方特色并在女性日常生活工作中有“用武之地”的知识、技能等。这是第一个区别于城市女性职业教育的方面,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羁龅牟煌?导致女性职业教育的内容选择会有所差异。例如,农村的职业教育选择可能包括农业以及一部分服务业,当然根据不同地区对于不同产业或行业的侧重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女性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时,这些因素都将作为参考依据。另外,考虑到女性很难脱离家庭而专门进行学习以及作为母亲角色所担负的看护儿童责任,在开展女性职业教育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为想要接受女性职业教育的女性提供子女看护场所,在为其排除顾虑的同时为其创造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7]。

(五)建立农村女性终身职业教育制度

篇7

(1.南通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16)

摘要: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理论进行剖析;从新型农民培育实践以及农民素质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衡、培育过程不科学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对美国、德国、韩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功进行借鉴分析;从制定全面培育内容、建立创新培育方式、加强培育监管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农民培育

中图分类号:F323.6;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1018-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64

收稿日期:2014-09-09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3ZDAXM002)

作者简介:吕 佳(1980-),女,江苏南通人,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建设、知识创新管理研究,(电话)13813720270(电子信箱)joylv@ntu.edu.cn。

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的不断推进,都必须依赖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必须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然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起步较晚,仍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立足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根本问题,积极地向国外学习成功的经验,找到适合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理论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效率和劳动力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于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

1.1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的农民不同。首先,他们有较大的职业选择权,可以自主地选择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等职业;再者,新型职业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并具有专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以及自主创业和经营的潜力;其三,新型职业农民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一种规模化、标准化的职业农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权益与其他行业的劳动者相同;其四,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同时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就是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培养方法,使得农民学会相关的农业知识、农业技能,并形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观念,使得传统农民和其他农业工作者能够转变成有技能、有稳定收入、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其培育的对象是传统的农业工作者和有意向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培育的目标为培育一批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对于培育对象、培育主体和培育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必须有较大的从事农业工作的意愿,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的主力成员、种养殖大户等,同时还有愿意从事农业工作的学生、乡村干部,以及农民植保员、信息员等。以期将他们培养成有文化素养、懂经营管理、明法律政策、通组织营销的实用型人才。

2)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主体是多元化的。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专业协会组织、龙头企业、农科院校共同培育的格局。政府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能够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积极性,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专业化和技能化,企业经营者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文化培育等工作,也有助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农民自身为了快速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也会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文化素质的提升。

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效性更强。与一般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容主要是与农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包括农产品生产、营销、服务以及农业创业能力、现代农业观念等;在培育形式上,它是以农民的生活特点为基础,在充分考虑农民时间、地点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培养。

1.3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与传统农业不同,它将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地运用到农业生产、销售和管理中,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生产资料,是一种科学技术与农业紧密结合的最新农业发展阶段。

2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农民培育逐渐形成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从农民技术人才培养、新型农民培养,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经历的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

在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3~2014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如“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在2003~2010年间培训了800万人,“百万中专生计划”也培养出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队伍。

2.2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存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2.2.1 农民综合素质较低

1)我国的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使得农村居民难以接受到高质量的知识、文化和技能培训,由2013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可知,我国农村地区大多数人的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占比为84.4%;而高中、大专的受教育人数每年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表1)。同时,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还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征,东部沿海地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较大,如上海为8.6%,北京为13.5%;而西部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如贵州、甘肃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超过10%(表2)。

2)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较低。农民所掌握的与现代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较少,同时现代化机械的使用率较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使其熟练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才能真正形成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队伍。20世纪90年代,日本和韩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95%以上,美国也已经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引入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然而,我国目前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仅仅是48.8%,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2.2.2 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衡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农业人才较为缺乏,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劳动力结构呈现出失衡的状态。首先,我国的农业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由《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可知,1978年我国农村就业人员中,92.4%的人从事第一产业,而2012年年底农村就业人口中,只有65.1%的人从事农业工作。

同时,农业从事者的年龄结构也呈现出失衡的状态。相关研究表明,40岁以上人口是主要的农业劳动力,而青壮年劳动力人口较少,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象主要是青壮年农村劳动者,因此老龄化的现状将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找到良好的解决对策。

2.2.3 培育过程缺乏科学性

1)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较为单一。农民的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接受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也大相径庭,但是目前对于新型职业农民采取的培育模式无法根据个人的特性来展开,因此实效性较差。同时,培育农民不同于学校教育,它还受到时间和地点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因此需要培育模式的选择必须更具有科学性。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费投入不足。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支持新型农民的培养工作;但是,财政拨款的过程较为缓慢,资金注入也十分有限,无法全力支持农村地区农民的培育,这也就使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变得更加困难。

3 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借鉴

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起步比我国要早,发展也较为迅速,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进行借鉴,有利于促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

3.1 美国

美国农民培育体系的建立,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以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推动力,其核心是形成农业教育、科研工作以及推广工作三者并举的完善的科教农业体系。在农业教育方面,公立大学、农学院、社区大学等部门将会选择恰当的时间开展农业培训课程,以课堂理论知识与田间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育;其所选取的培育对象主要是青壮年农民群体以及有意愿从事农业工作的人群。在科研工作方面,农学院和各州的试点站则主要负责农业科学技术相关的课题研究,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会全力承担科研和技术推广的资金;数量巨大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科技农业人才储备,为农民培育体系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在推广工作方面,完善的技术推广机构也提高了农民对于现代农业的认识,并有效接触到了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

3.2 德国

农民培育工作在德国是关乎国家兴旺的大事,无论是德国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农民的职业教育,并对其提供大量支持,农民的职业教育体系十分专业化、个性化,同时具有较高的质量。

1)“双元制”模式,促进德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德国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采取了“双元制”的模式,即以学校和企业两者为主要培育主体,向农民传授农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接受职业教育培育的农民,一方面可以在学校学习专业的农业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企业中开展农业实践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育模式。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所需制定培育方案,两者共同承担培育经费。随着学习课程的增加,农民所接受到的理论培训将会逐渐减少,相应地实践技能培训占比将逐渐提高。“双元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为德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农民,也促进了德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2)持证上岗,保证农民接受系统职业培训。德国对于农民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规定,人们必须先接受专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再通过资格考试才能获取“农民从业资格证书”,最后才能成为“农民”。同时,德国法律规定,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必须不少于三年才能正式入职,且入职期满三年后需参加统一考试,才能获得“绿色证书”,才有资格独立经营农场。德国“绿色证书”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对于科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多元合作,确保培训体系科学发展。德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采取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合作的模式,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统筹和协调工作,并对民间企业、私人协会进行领导和鼓励,使其参与农民的培育工作。这种政企合作的方式,不仅加大了农民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还形成了科学的、全面的培训体系。

3.3 韩国

韩国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较为健全,且层次清晰分明,分为“青少年农民”、“农民后继者”和“专业农民”三个层次的教育;同时,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私人协会等都根据自身特点对农民开展了不同侧重点的培训课程,教育培训工作具有清晰的分工,多方共同合作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4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推动力量。基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同时向国外学习成功的经验,提出培育高质量、高素质、有文化、懂经营、晓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

4.1 制定全面的培育内容

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必须具有全面、系统、科学的培育内容。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新型职业农民通晓现代技术,熟知农业相关的法规政策,形成农业安全环保的观念,并掌握农业经营管理的知识。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完善必须围绕这几个方面的要求来制定培育内容。

第一,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现代农业技术的教育,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农业基础理论学习和田间实际操作来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第二,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政策法规教育,帮助农民充分了解惠农强农政策、认识国家政策法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促进作用,增强法律意识;第三,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环保教育,现代农业要求是“绿色农业”,所采用的化肥等原料必须是生态的、环保的,让农民认识到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第四,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场经营管理教育,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帮助农民成功转型,掌握市场分析、农产品开发、品牌建立等多种经营管理知识。

4.2 建立创新的培育方式

要在传统的培育方式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找到适合新型职业农民特点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基本现状的培育方式。

第一,培育方式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选择培育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特色和发展情况,如采取“轻理论、重实践”的培养方式,在田间为农民进行现场的专业技术指导;第二,培育方式要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接受培育的农民同样也要从事农事劳作,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农民的农闲时间开展培育工作,如在冬季时组织农业科学技术培训班,聘请专业的教授和科学家来进行讲解;第三,要建立起现代化的培育方式,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的建立使得农民能够快速地获得最新的农业信息资源,同时,远程教育平台也能够提供在线专家答疑,形成培育主体与培育对象之间的互动,实现资源知识共享。

4.3 加强培育的监管力度

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进行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培育的质量和水平,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是正式的培训机构,且具有合法的培训资格,培训内容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培育方式能推陈出新。其次,要对培育的教师等专门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方面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定完善的考核、奖励制度促进其不断进步。其三,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来提高监管效率,通过实地调查、电话询问或问卷形式了解农民接受培育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地完善培育体系。其四,试行新型职业农民职称上岗,学习德国的成功经验,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专业考核,要求其持“绿色证书”,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

4.4 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能够掌握经营管理知识、通晓法律法规政策、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了解农业市场行情。因此,为了储备一批高质量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和学习能力。

1)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青少年的学习能力较强,从小对其进行专业的知识培养和道德培育,有助于其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鼓励教师深入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力量。

2)加强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一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建设;同时,还需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师资力量等方式来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从而培育出一批高素质的实用性新型职业农民。

3)政府加强农村地区教育资金支持。各级政府需要对农村地区的教育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通过财政拨款、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使得适龄者能够接受必需的教育。例如,可以设置专项培育基金,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财政预算中。形成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中心,配之以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5 结语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且监督管理力度还未达到要求。因此,需要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力度,力求培养出一批“熟练农业科学技术、通晓经营管理理念、掌握农业基础知识、具有现代农业观念”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智奇,齐 国,杨 慧,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14.

[2] 杨慧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日韩经验及对我国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4):94-96.

[3] 徐 涌,戴国宝.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3(5):77-80.

篇8

关键词:创业教育;农林专业;问题;对策

职业学校学生的创业教育,是指结合专业教育,在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的同时,以开展各种创业实践活动为主要手段和途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使职校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或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国教育界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始于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学生的创业能力正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在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创业型人才,是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大批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具有前瞻性的举措。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林类专业一直肩负着农村人才培养的教育使命。实施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农业、农村、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创业型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赋予农林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如何对农林专业学生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创新农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1高职农林专业开展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系统的指导思想

中国的创业教育基础与西方国家相比较为薄弱,教育体制改革也相对滞后。大多数学校对创业教育在新时期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对有关学生创业的专项研究也不多,对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这就会导致在创业教育的内容设置和开展上没有明确的界限[1],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统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无法得到专业的培训和提高。

1.2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既是创业教育的形式,也是创业教育的平台和依托,更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和关键。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的大学还成立了创业系。而在中国各个学校特别是农业院校中,尚未普遍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科专业教学体系,即使开设该课程的,课程设置也不十分合理。如在教育模式上搞统一的刚性教育计划;在教育内容上缺乏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材;在教育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没有立足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实践环节,这种封闭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需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的创业教育大相径庭[2]。此外,缺乏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师资队伍,也对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并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1.3学生的创业素质不完善

创业素质是指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意识特征,即意识、意志、情感和能力。从目前有学者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农林专业学生的创业素质不容乐观[3]。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强;学生参加创业活动,往往是“三分钟热情、五分钟热血”,缺乏长久坚持的创业意志;在中国的农业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80、90后学生怕吃苦,眼高手低,缺乏自主创业特别是去农村基层创业的勇气和信心,对创业情感投入欠丰富,同时传统的轻农思想对农业类学生的创业选择仍然有着重大影响;学生所从事的创业活动往往粗枝大叶、起点较低,这反映出学生的创业知识层次和结构不健全、不完善,同时也暴露出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不足。

2高职农林专业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2.1提高认知水平,促进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和改革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因而,对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来讲,应重视并开展创业教育,不断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课程建设和改革有助于帮助学生搭建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农业院校要根据农林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学中推进创业教育,在教学计划中落实创业教育课程[4]。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市场营销、融资、经济法、财务管理、心理学等知识,使学生逐渐树立起自己创业的意识与信心。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尽量少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多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创业所需要的具体创业能力。

2.2改变传统的择业观念,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

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即转变进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找“铁饭碗”的观念,转变强调对口就业的观念,转变只愿在当地就业的地域观念,帮助农林高职学生树立起新时期

新形势下去农村自主创业、争做“新型农民”[5]的就业观念。应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各种校园媒体,以讲座、讨论、创业计划大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与内容,在校园里营造一个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同时,可以邀请社会上相关专业的创业人士来校介绍其创业经历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指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

2.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这一因素决定着创业教育过程中人力开发的质量和效率。没有一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的教师队伍来引导,创业教育的实施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学校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努力锻造一支符合本校、本专业创业教育实际,能够勇于探索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对专职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要注重吸纳社会上的创业成功人士,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创业方面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另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和选派教师去农业企业从事创业实践,鼓励教师自主创业[6]或定期举办创业教育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会的形式,有效提高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和创业教育水平。

2.4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在多数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不想创业,不敢创业,而是缺乏创业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这就使得一部分有自主创业意识的学生对创业望而却步。农业类学生在创业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相对于其他专业存在一个优势:拥有实验或实训基地,即有现成的活动场地。那么资金就成了他们创业的最关键因素。为此,学校应该加大对创业经费的投入,更新实训设备,创建创业实验基地,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等,为农林专业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只有这样,学生的创业信心和热情才会持续高涨,创业意志才会更坚定,创业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此外,校方还应该制定出台相应的激励保障措施,如成立校级创业教育教研室,研究创业教育的内容和运行规律,建立创业学分认定办法,使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得到教学管理上的认可。通过评选 “优秀创业社团”、“十佳创业能手”、“优秀创业指导教师”等,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保障创业教育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走过,未来将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既对农林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创业能力培养的珍贵契机。总之,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农业高职院校明确自身的教育目标,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与实践环境,以开拓切实有效的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新格局,不断推动中国高职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 张磊,陈遇春.农林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时代文学,2008(24):140-141.

[2] 彭云龙.地方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11):3385-3386.

[3] 任湘,易自力,夏金星.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8):47-48.

[4] 周亦乔.创业教育:高等农业院校需要面对的新课题[j].当代教育论坛,2004(4):106.

篇9

一、学校创业教育现状

(一)举办创业竞赛和设立创业项目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云南农业大学每年都会举办创业教育的相关活动,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提高了就业竞争能力。参赛者无论是只有创业设想还是已经在创业初期都可以进行申报,参赛方式是设计撰写项目推荐表、设计商业构思;或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撰写创业项目推荐表。推荐表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在我校这类活动很多,比如: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昆明青年创业成果博览会青年创业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航设计大赛”。赛后,对于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学校将给予表彰奖励,学校还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同时,为促进大赛优秀项目成果转化,学校也会尽力联合社会资源对获奖的创业项目的实施(个体工商户、合伙经营、创办企业(公司)等)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如进驻我校的创业园,或者校外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金鼎科技园)。进入创业园或基地的,除了奖金的外,也克获得“贷免扶补”或“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并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二)开办创业教育的课程、讲座和培训以提高学生创业素质

我校开设了选修课KAB(KnowAboutBusiness)通过教授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对创业树立全面认识,普及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KAB课程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先让学员去体验,授课的方式有时会采取游戏的方式,体验之后再回来讨论,而不是先学习若干理论知识。另外,学校还不定期的邀请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或专业人士到学校来传授知识讲述经验。如广州的移动MM(MobileMarket)讲座、百万青年创业讲座、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走进校园”……,聘请的校外企业家、创业成功者以自身的经历告诉同学们要坚定创业信念,勇敢地去创业。

二、阻碍学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一)学生对“创业”深层含义理解不透彻

在对学校大学生的访谈中,一提到“创业”这个概念的理解,很多学生反馈来的信息就是创办实体店或赚钱多寡,认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就是成立公司,在这样的心理意识指导下,许多学生认为赚钱才是衡量创业成功的唯一标准,这直接导致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受益面变窄。这种以创业结果为导向对创业教育的理解过于狭义,忽略了“创业”的深层含义。创业教育不是说只是为少数将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也并不等于鼓励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甚至休学创业,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一种素质,是在创业过程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处理事情能力的培养。

(二)农科院校本身特点对于创业的不利因素

农科院校大学生创业必然有其自身特点,就其不利因素来看:首先是学生方面,农科院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家庭收入普遍不高,贫困学生比例较高,这就决定了创业初期的创业经费不足,创业压力较大,导致对自己创业信心不足。其次,学生对所学专业前景不看好或是没兴趣,这就导致创业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小,创业优势不突出。在调查中,很多大学生包括个别教师都认为创业教育是第二课堂,从课程设置的来看也把创业教育定位为选修课。实际上,这种与专业教育相脱节,使创业教育缺少了内动力和先天优势。我校学生创业一般来说都是有当时所面对的机会来决定的,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常见的有几种情况:一是,在学习生活中碰到某个机会就想着“干点什么”而开始的。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几个同学相约成立一个家教辅导中心,或是加盟一个微商。二是,个别学生家里有条件提供一些经济或其他的支持为其搭建平台以创业,如,家里给予创业基金或提供创业场地开始创业。三是,根据大学期间的兴趣爱好或自学技能进行创业,如:电脑修图和音像剪辑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在毕业后就成立了相关的工作室。由此可以看出,真正依托所学专业创业的并不多。

(三)学校创业教育本身的不足

KAB项目全球协调人克劳斯.哈弗滕顿指出:“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像中国有那么多的创业机会,但是,这些机会却被很多人忽视了”,他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少系统化的创业教育。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特征,而我校的创业教育基本都是某个部门、学院或相关教师的个体行为,具有临时性和分散性的特点,教师参与度不高,没有形成一种机制使创业教育长期化和制度化。同时,在我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等环节上也没有形成体系,创业教育课程在教师上完课以后拿到学分就结束,没有后续的动力,这将很大的阻碍我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另外,我校的创业教育与外界联系不是很多,这也造成创业成果难以转换等问题。

篇10

【关键词】农业高职业院校 教育成本 成本核算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上一世纪90年代的高校合并浪潮,高等农林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地降低了,突出表现在农业院校的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其他院校,生源素质也明显落后于其他院校,对农业应用技术学习和运用主战场的农业高职高专教育讲,更是雪上加霜,目前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这个关键时期一定要解决好农业职业教育供需失衡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改善其外部环境,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农业高职院校不断进行改革,努力提高自身办学效益和管理水平,而要提升农业职业教育水平和提高农业职业院校办学效益,必须准确计量和核算农业职业院校办学成本,合理调整成本补偿方式和标准。

一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核算的内容

与普通高校相比,农业高职院校财政拨款相对较少,资金筹措相对困难,而教学所需实验实训项目建设投资较大,办学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为确保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教育成本核算内容的确定尤为重要。按教育成本的含义,凡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而发生的耗费,都属于教育成本的内容。高职院校的教育培养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与期间成本三大类。

二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核算的程序

由于包括农业高职院校在内的高等学校均没有开展成本核算,所以本文参照企业成本核算程序,将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核算期;设置成本项目;设置成本科目和成本计算单;记录、归集和分配费用;汇总计算各项教育成本;编制教育成本报表。下面将分别加以论述。

1.确定教育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核算周期

第一,教育成本核算对象。高职教育成本应以每个系的学生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教育培养费用,以计算教育成本。假定同系的每个学生个人差异在计算教育成本的过程中予以抵消。这样,可在分析高职教育事业费各项支出的基础上,设置有关账户借以计算各系教育培养成本。

第二,教育成本核算期。目前高职院校会计年度实行公历年制,即和企业单位会计期一致。但是高职院校的事业活动中有其不容忽视的特点,即培养学生是按学年进行的,公历年度在此没有任何经济意义。因此,实行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应按培养周期进行,即从每届学生入学之日起至该届学生毕业为一个核算周期,每学年计算一次教育培养成本。

2.教育成本的项目构成

农业高职院校教育成本项目是指构成教育成本的费用类别。在核算教育成本时设置教育成本项目,目的是提供便于教育成本分析和控制的信息,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以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教育成本项目应与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制度下支出管理科目尽可能地保持一致,使教育成本内容基于会计核算实践,便于操作。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可将高职院校教育成本项目概括为三大类:一是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资金、社会保障缴费及其他等二是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福利费、劳务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办公设备购置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及其他等;三是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休费、退休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助学金及其他。参照有价值的设计思想,可将高职院校教育成本项目具体设置为以下几项:人员支出、职工福利费、公务费、业务费、折旧费、修缮费及其他费用。以上项目结合各系各专业分别进行明细核算。

3.教育成本核算科目设置

高职院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将原来以经营核算为中心的会计核算方法转移到以成本核算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建立成本核算为中心的会计核算体系,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与原来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取消收付实现制有关的科目。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和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等成本核算原则,增设“教育成本”“间接教育费用”“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科目;改变收入类科目和净资产类科目,使之与支出类科目相配比。下面仅对两个主要的成本核算科目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教育成本”科目,用于核算全部教育产品的完全成本,是对外提供教育成本信息的主要资源。在总账科目下按不同的教育产品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和三级明细进行核算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务支出、对家庭及个人补助、折旧费、修缮费、其他费用等。费用发生时,凡直接用于培养学生,可以明确由某一教育产品负担的费用,记人“教育成本”明细科目的借方;间接费用先在“间接教育费用”账户归集,月终按一定标准分配记人“教育成本”。该账户月末余额反映用于培养某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学年末,该账户转入“教育业务结余”科目。

第二,“间接教育费用”科目。高职院校中,由于教育活动的直接费用并不多,大量的是与各教育产品相关的间接费用和公共费用,对于教育间接费用,应按照合理的标准在不同的教育产品中进行分配。费用发生先记人“教育间接费用”账户借方,月末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人有关成本核算对象的“教育成本”科目,该账户月末无余额。间接教育成本总账科目下可设置明细科目进行归集和分配。如:教学辅助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等。

4.记录、归集和分配费用

参照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农业高职教育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是将学校的全部费用区分为与教学有关的费用和与教学无关的费用,根据教育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区分计人教育产品成本的教学费用和不应计人教育产品成本的非教学费用;二是将教学费用划分为直接教育费用和间接教育费用。直接教育费用接教育产品的成本计算单中。间接教育费用按用途和发生地点,先归集于教学单位、教学辅助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三是分配教学辅助部门的费用。根据成本核算重要性原则,为简化核算,为教学辅助部门之间提供服务的费用可不交互分配,而直接按一定标准分配至各教学单位;四是分配校级行政管理部门的费用:它是为管理和组织全校教学、科研活动而发生的,属于全校性的共同费用,可按一定的标准直接分配到教育产品中去;五是分配各教学单位(院、系)相互提供的费用。各教学单位实际计人教育产品的直接成本为该教学单位直接发生的费用加上由其他教学单位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该教学单位分配转出的费用。因此,各教学单位要计算出各单位的教学服务的成本及构成,然后相互分配结转;六是计算各教学单位的成本:高职院校的规模较小、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相对简单。如果教育成本信息不需要精确,可以不分专业、年级,只按系类、学生层次、费用的归集,分配程序也可以大大简化。

5.期末结转教育成本

期末结转教育成本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的结转:一是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的费用成本的结转。学校的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会发生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在独立核算成本的情况下,相互提供劳务应该作费用成本的结转,某一单位的结转后的教育费用总和等于本单位本期发生的费用加上其他部门转入的费用再减去转出给其他部门的费用。二是账户的结转,每个期末都应将本期教育成本“教育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教育结余”(事业结余)账户的借方,结转以后,“教育成本”账户期末无余额。在结转“教育成本” 总账的同时,应相应结转教育成本明细账。

三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核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