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经济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世界经济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世界经济的看法

篇1

关键词:选秀;发展趋势;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113-01

一、引进

(一)全新的模式

2012年《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爆红和2013《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超高收视率使平淡的夏天热闹了起来,人们谈论的话题和网上惊人的点击率无不证明它的成功。茶余饭后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那个大大的转椅、导师们争抢学员的瞬间和学员们背后感人的故事。

在过去内地一些选秀节目曾以炒作、毒舌、绯闻为卖点,对中国音乐产业却并未有明显的推动,而该节目则延续《The Voice》一贯风格,以振兴中国乐坛、培养未来巨星为己任,以正面、励志的态度去选拨最佳歌唱家。节目播出后,获得中国观众广泛关注及颇高收视率。

(二)独特的海选

在以前的同类节目中,我们还是第一次听到选秀节目会有“导师”这样的词语,新鲜感十足。第二季汪峰、那英、张惠妹、庾澄庆齐聚一堂。组成了中国音乐类节目中堪称最为专业的明星导师阵容。“盲选”给人以公正的印象,人们摒弃以往“先见其人,后闻其声”的模式,反其道而行之,收到了强烈的视听效果。将会致力于搜寻震撼世界的中国之声,全球顶尖音乐盛典震撼来袭!

二、创新

(一)赛制上的变化

变化一、增加了导师可从其他导师队伍中争抢学员的新环节,导师间的战火因此将更为热烈。

变化二、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将只在所有学员中选择8位签约,并且是否签约与学员在节目中的成绩无关。

(二)学员上的变化

变化一、甄选范围扩展至全球华人圈,将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寻找“华人好声音”。

变化二、签约歌手的再加入在第二季情况更加明显和突出。

还记得第一季“好声音”的舞台上,金志文、多亮、山野等多位学员,都是签过约或者成名的歌手。可和今年比起来,真的只算“热身”。姚贝娜、金润吉、孟楠、侯磊……大量已经成名的歌手来到第二季“好声音”舞台上,学员实力和竞争力更有看头。

三、思考

(一)收视升了、吸引少了

有人说第二季“好声音”依然是今年夏天选秀节目的大赢家,但也有观众说,第二季“好声音”不如第一季“好声音”影响力大,虽然延续了上一季的成功,不过却少了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记忆点。

第一季“好声音”的学员让人惊艳,但今年回锅肉太多,观众们之前已经看过他们的表现,新鲜感少了很多,好奇程度就有所降低。学员本身对观众们的吸引力下降,也导致话题减弱,网友吐槽说“最开始的时候话题产生与去年套路相同,议论学员的背景、来历,随后有老simon的亲情,之后姚贝娜的淘汰,这些制造话题点不错,可是缺少持续性和热度。”所以在学员的问题上要有“新鲜”面孔和“超凡”实力的新人是节目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学员火了、曲目少了

第二季的“好声音”我们虽然记住了一些名字,不得不承认选秀学员的超高人气和火热程度。可是今年歌曲传唱度并不高,现在大家能信口拈来的歌曲几乎没有。《High歌》、《我的歌声里》……在第一季“好声音”学员张玮、李代沫演唱之后红遍大街小巷。可要说今年“好声音”的一首神曲,还真是有点难。是单冲峰演唱的《存在》,还是刘雅婷的《三天三夜》?估计大家都摇头。虽然展示了学员们的实力,但弊端也很明显,让学员的反复提及率有所降低,这可以说是今年最大的遗憾,在他看来,让学员们少了吸引力的一个点,所以也导致在后半段收视有所下滑。”所以在曲目的安排上要兼顾经典和创新才能有“好歌”被人们记住。

篇2

关键词: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 竞合格局

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有利环境

人们在探讨2003~2006年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时,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综合起来,大家都同意的看法是:一是美国经济增长平稳,二是欧元区、日本经济增长趋势良好,三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迅速,同时,有利的世界经济环境也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条件。

1、世界经济三大支柱与金砖四国

世界经济三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一半以上,体量极大。他们的经济增长块,则世界经济增速快,他们的经济平稳,则世界经济平稳,如果他们的经济下滑,世界经济则必然滑落。

笔者认为,美国经济总体仍处于健康状况,制造业生产仍保持适度增长,就业增加,企业赢利状况基本良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仍有空间,目前并未出现衰退的迹象。美国近年进行的高科技研究以及生产方式转换,如将服务业,尤其是IT外包,形成新的全球配置,正逐渐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可能会在传统产业面临竞争滑落时,推进美国经济的继续增长。

另外,2003~2006年欧元区、日本经济表现基本良好,欧元区经济在欧元走高、油价高企、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竞争面前,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能力,日本经济则走出了谷底,利率走高,呈现较好增长势头,将有助于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和保持利润增长。三大国的经济维持平稳增长势头,有助于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2003~2006年新兴市场经济体受益于全球经济,“金砖四国”,尤其是中国、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长表现出色,保持了旺盛的经济增长势头,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角色愈来愈重要,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笔者认为,尽管世界经济各种潜在风险向新兴市场经济体提出了新挑战,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具有脆弱的一面,但从总体看“金砖四国”占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比重较大,只要他们的经济趋势向好,则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总体的经济状况就会很好。

国际社会普通看好印度未来的经济发展,印度是世界石油和某些原料的进口大国,如果国际油价能够回落,国际原材料价格增速趋缓,将有利于印度减少贸易逆差,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另外,印度已有的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势头不会发生根本逆转,这对于印度吸引外资具有推进作用,2007年上半年的国际资本在印度投资的增长,表明了外资流入印度的速度正在加快。

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2001至2003年,巴西经济陷入停滞,2004年后经济逐步开始恢复。今天,在生产乙醇汽油、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方面,巴西位于世界前列,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和农业资源。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近年来年巴西进一步推进改革,降低利率、加快投资、减少公共开支、降低公共债务、优化出口结构,使得人们对于巴西经济发展的前景看法比较乐观。

21世纪头5年,国际油价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俄经济欣欣向荣,有人甚至认为2006年的俄罗斯经济已经恢复到了前苏联的水平。尽管人们批评俄罗斯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石油出口,导致工业竞争能力不强,同时,俄卢布升值、物价增长速度加快、失业率也较高,经济增长有潜在经济风险。但如果近期世界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出现大幅下降,俄国内消费需求继续旺盛、投资增长速度加快,则经济增长前景良好,笔者认为俄罗斯经济增长将会保持在7%左右甚至更高。

2、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经济的助推

今天,各国约35%的国内生产总值直接参与了世界经济各个层面的交流,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广泛流动,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实现着优化配置,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笔者认为这一进程可以从两个层面对21世纪头10年中期以来的世界经济增长给予解释:第一个层面是“统一市场”在全球的逐步形成,即世界范围内各个经济体的经济活动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统一整体的过程。第二个层面是“市场游戏规则”在全球的逐渐形成,即世界范围内规范经济行为的一般规则以及规范经济活动普遍机制的建立。世界经济进入,21世纪头10年中期后,正是在这样两个有利条件下,才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世界经济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显现出严重失衡,人们概括为,美国过度消费与中国的过度生产,美国的零储蓄率与中国的超高储蓄、投资并存(2006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为负1%,低于2005年的负0.4%,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以来的最低储蓄水平)。这种世界经济失衡,在中国或美国,都形成了经济增长的困惑。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二者的生产与消费的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正负为零”的全新格局,成为推进世界经济的两大引。美国的消费使之成为世界商品的最终实现者,而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之一,作用日益明显。美国消费者和中国生产者对全球高达36万亿美元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起了推动作用。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美中两国对2001~2006年间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度达43%,明显高于两国在全球GDP总额中35%的份额。没有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全球竞合格局的新变化

21世纪头10年中期之后,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市场体系下竞合活动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并体现出了一些重要的新特点:

1、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转移改变了全球生产格局

21世纪头10年中期之后,全球产业的调整,不仅是某些传统产业的转移,更多的是新兴产业的转移;不仅是产业结构的国内调整,而且是产业结构的全球调整。这次调整中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转移,包括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转移。这意味着高新技术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涉及到一些产业的整体跨国转移,更为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部分生产环节的跨国转移,输出方在经营中侧重于关键技术,掌握核心业务,而将其他环节,哪怕具有科技含量和较高附加价值的生产和服务环节,以委托加工等方式转移出去,产生新类型的外包

加工贸易,这种通过经济全球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大量的产业内贸易活动,形成新的世界生产体系。

2、世界经济核心竞争力呈现多元化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同经济体参与世界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大多以高科技的产业优势为核心竞争力,如利用国家信息化,即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21世纪的头10年中,一种新的世界经济现象产生了:有些国家的高新技术水平并不居世界前列,但能够形成很好的后发优势,利用产品生命周期,对于生产流程和工艺标准化的产品实行大规模生产,取得成本优势,如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IT工业,或以低成本,或以遍及天下的营销网络为核心竞争力,将其它国家的产品行销天下。它们甚至在世界产业分工链中,抓住几个环节,形成专业化规模生产,也能够呈现出很强的经济增长势头。总之,结合本国资源约束条件,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便能够形成本地区具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3、全球化条件下经济体的强大体现为控制力

21世纪头10年,全球经济中强国的力量主要体现在控制力。全球化中谁能够真正地控制住全球资源的流向(如重要的石油资源的流向,决定未来生产力发展趋势的高智力人才和资金的流向),以及控制住全球经济产出的流向(如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品,对未来有重要主导作用的高科技产品的销售流向),并能够以产品标准和全新的商业游戏规则为核心,控制、整合全球的资源为自己所用,才是真正的强大。21世纪头10年,谁能够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控制世界资源的流向和经济产出的流向为手段,以游戏规则的制定保证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根本利益,才是全球化最大的利益获得者。近年来,各大经济体在全球化中对于控制力的培养与追求,成了大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战略选择,某些经济体实行所谓“单边主义”的基础就在于具备了相应的控制力。

4、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21世纪头10年中,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产业与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区域贸易集团的排它性、贸易利益分配的矛盾性以及经贸问题政治化等,造成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今天国际经贸的保护主义主要表现为:在公正贸易的旗号下,贸易摩擦增多、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实施特殊保障措施被充分利用,各种技术壁垒如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性能标准和卫生检验与动植物检验标准等,正成为贸易保护的新手段,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也在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方面。另外,贸易摩擦日益波及更多经济与社会领域,环境保护标准、社会保障、汇率制度等已开始成为摩擦的起因,而围绕资源的贸易矛盾正在逐渐显现。从地域结构上看,贸易摩擦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之间,也发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内部相互之间。这反映了国际经济利益矛盾的错综复杂性,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在国际贸易领域的表现。

5、区域合作兴起,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自启动以来进展缓慢,2003年坎昆会议失败后,曾一度陷入停顿状态。2004年8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就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达成框架协议,但内容不仅原则笼统,各成员在农业、非农市场准入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分歧,在2006年又暂时中断了多哈回合的谈判。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以区域贸易安排(R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贸合作得到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截至2005年1月,签署的类似安排有300多个,实际有效的区域贸易安排达到了162个,其中80%是近10年内建立的,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矛盾正在逐渐转化为区域集团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发展中的大国形成的,以南南合作为基础的贸易谈判集体(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影响正在逐渐加大。以上做法正在成为各国争取市场、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战略安排,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

6、发展中世界正在逐渐形成二元结构

篇3

生产力的大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增长率,18世纪只有0.5%、19世纪为1%、20世纪前50年为2.3%,后50%年增至3.4%。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开局不力,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2.4%,世界经济处于轻微衰退之中,但此后几年,世界经济开始反弹并稳步上升,2002年的增长率为3%,2003年为3.2%,2C04年高达5.1%,2005年世界经济虽有所减速,但其增幅仍达4.3%。2006年全球经济面临许多失衡,但世界经济增长率维持在4%左右。

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离不开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能源成为左右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4年9月11日刊登了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滕的文章:《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未来风险》,此文集中阐述了世界经济面临的五大风险,亦即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急剧上升、美国财政预算失控、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经济增长过热可能导致经济硬着陆、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伯格斯滕所说的五大风险的确是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五个重要因素,如果处理不好,应对失误,势将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

然而,人们不难发现在五大风险中,美国就占了前三个。伯格斯滕所说的第四个所谓“中国经济因素”,即中国经济过热,宏观调控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硬着陆,进而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实际上这并没有成为现实。相反,在经济总量基数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发挥着拉动作用。国际社会把“中国经济因素”作为分析与预测世界经济的要素,这是一件好事,表明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至于第五个风险石油价格上涨问题,确实是2004年至2005年国际社会关注的大问题。2005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亦把石油价格居高难下作为世界经济面临的三大近期风险之一。农矿原料,特别是油价高昂对世界众多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冲击和威胁。

除去政治因素和突发事件短期内油价不会非理性大幅攀升

世界经济发展轨迹表明,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同全球能源消费大体保持同步。由于世界经济表现良好,自2000年以来,全球能源消费量以年均2.6%的速度增加,比过去10年的增速提高了一倍。二是能源需求增加同能源价格上涨大体保持同步。

油价与需求密切相关,市场需求增加,价格就会上涨。全球石油总需求已从2034年每天8203桶增至2006年每天㈣万桶,因而油价从2003年平均每桶28.83美元,增至2004年每桶38.27美元,2005年每桶53美元,而到2006年上升为每桶64美元。这一波的油价持续“高烧”是“需求主导型”,即由世界经济发展引起的,而不是“供给中断型”,因而并未触发石油危机。

但是,由地缘政治干扰和投机活动等非经济因素造成的油价上涨则是人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全球财经研究公司的石油专家西蒙・沃德尔认为,2006年地缘政治风险成为油价攀升的主要因素,把每桶油价推高了25~30美元。

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是近期石油供求关系变化的走向。由于推动油价上升的短期因素和心理因素趋于弱化以及国际原油产量和原油储备增加,使其原油供应超出实际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原油价格从每桶78美元的高点向下滑落,油价处于理性回归阶段。2036年11月10日,国际能源机构的月度能源报告预测,2006年全球原油日均消费量比2005年增长1.1%,增幅低于此前预计的1.2%,2007年全球原油日均消费量将为8590万桶,略低于此前预计的8600万桶。欧佩克的国际石油市场报告指出,2007年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将每天增加170万桶增长幅度是过去7年平均增幅的两倍,同时欧佩克成员国的原油产能自2004年开始持续扩张,预计到2007年年底,其产量将达到每天3430万桶。如果这两个机构的预测准确的话,那么仅从经济因素分析(不包括政治因素和突发事件),在短期之内油价不会非理性大幅攀升。

三大因素决定今后油价走势

石油资源将越来越:而至今人们尚没有找到在性能上可以完全替石油的能源石油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最为方便的能源,这是石油摆脱低价位的基础性因素。

今后的国际油价走势

1、取决于消费国对石油的需求增长。根据美国能源部部长的预测2002~2005年,西欧的石油消费量将从每天138。万桶增至每天1490万桶,日本的石油消费量在这此期间将保持不变稳定在每天530万桶而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不可避免地愈益增加能源的消耗预计到2025年发展中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将比新世纪初增加56%,其中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从每天520万桶增加到每天1420万桶,印度则将从每天220万桶增加到每天490万桶,拉美国家将从每天520万桶增加到930万桶。

2、取决于欧佩克的石油生产和石油价格政策。欧佩克一向坚持“增产抑价”和“减产保价”政策,这一政策今后仍不会改变但关键的问题是欧佩克已对原油基准价格做了调整。过去,欧佩克实行的石油基准价格为每桶28美元亦即超过这一价格,欧佩克就增产低于这一价格欧佩克就减产。目前,欧佩克内部对原油基准价格的看法不一,有些成员主张将国际油价控制在每桶50美元的价位上,有些成员国则希望每桶维持在45美元左右。两者期望的原油价格都已大大高于每桶28美元,因此原有的基准价格已不复存在。

3、取决于非欧佩克产油国特别是俄罗斯的石油政策。欧洲40%的天然气进口来自俄罗斯,到2000年这一进口比重将升至70%,因而欧洲担忧来自俄罗斯的“油气冷战”,德国外交政策专家约瑟夫?约菲指出,俄罗斯天然气管道对西欧产生的影响,远比其手中的SS~20远程核导弹大得多。与此同时俄罗斯对“反叛于自己的一些独联体国家大大提高了输出原油和天然气的价格。

鉴于上述原因,可以说“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低油价时代”的结束,各国企业把高油价计入生产成本,因而导致产品价格上涨,出口竞争力削弱,制约经济增长。亚洲开发银行指出,油价每上升10美元,美国和西欧经济增长率会减少0.2个百分点,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会减少0.4个百分点。日本以外的亚洲经济体的增长则要减少0.8个百分点。因此,如果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摆脱不了高耗能的制约,那么必然会拖累其经济持续增长。

石油安全三个要素构成生死攸关的问题

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能源安全,实际上是石油安全问题。

当前,由于中东地区仍动荡不安俄罗斯中东和拉美等些国家实行石油国有化,中印等国参与国际石油业的竞购,以及伊朗宣称一旦美国发动战争伊朗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等,增加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石油稳

定供给的压力。石油安全系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石油的稳定供应(消费者的安全),二是石油的合理价格(生产者的安全);三是石油运输通道的畅通(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共同安全)。不管是战争时期抑或和平时期,由上述三个要素构成的石油安全都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从目前和今后国际能源消费构成看,多数国家仍将以石油为主,然而,国际社会对石油供应走势众说纷纭看法不一。国际能源机构发表的《能源技术前景从现在至2050年方案和战略》的报告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图景第一种图景按目前的发展趋势,2003年至2030年,全球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增长71%和75%。到2050年,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将比现在增长2.5倍,不但将对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巨大挑战更会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第二种图景:越来越多的能源消费国,特别是石油消费国采取节约能源,全面推广,开发和应用各种能源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Bo年全球对能能源的需求量可能只是目前的一半,因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并不存在全球能源危机问题。对能源需求的判断不同进而对能源价格走向的预测也不尽相同。

近几年来的油价上涨,既是坏事情,也是好事情。

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油价上扬再度激发了各国实施节能措施及增强了对能源开发投资的欲望。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在危机的冲击下,产油国和石油公司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石油开发,石油消费国则实施能源多样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渐培养起建立节约型社会、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良好意识。进入加世纪80年代后,其效果开始显现,世界石油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出现了每天1100万桶的供应余力,原油价格从1979年最高峰值的每桶40美多元跌到每桶10美元以下,于是产油国和石油公司不得不控制石油开发投资。在高油价的驱使下,现在产油国和国际投资者又开始增加对油气开发的投资。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估,到2030年前,为满足原油需求增长全球每年将有200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油气开发。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处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2006年海湾国家能源产业投资己超过1200亿美元。有的金融专家认为“石油业的新繁荣时代已经到来”。

对石油开发投资的增加,带来石油产量的增加进而抑制油价上涨这是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与此同时,高油价最终将促进替代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美林公司估计,当油价升至每桶50美元至70美元之间时,煤、天然气、核电、水力风力和地热等能源资源的竞争力就相对提高。现在世界各地的大公司都在迅速抓住小型风力发电和生物燃料等领域的业务,而这个进程可以说刚刚开始。替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有利于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防止油价过度上浮。

能源安全相关的两种理论

论及能源安全不能不提到与能源安全相关的理论问题。当前,国际上盛行两种与能源安全相关的理论:

1、环境库兹尼茨曲线。库兹尼茨曲线原本是用来表述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亦即在经济增长的初期收入分配差距会扩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差距将趋于缩小。现在有人借用“库兹尼茨曲线”,试图从理论上解释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环境恶化的关系。

环境库兹尼茨曲线,认为随着一国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初中期,能源消耗数量和环境污染程度将快速增加。当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较高水平,特别是进入工业化后期,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将会迅速降低,这就是所谓的“环境库兹尼茨曲线”。事实证明,有的国家的发展轨迹符合这一曲线,但这一曲线并不带有普遍的规律性。

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已进入“后工业社会”,但美国却是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能源浪费最大的国家,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最严重的国家,而美国政府却拒绝在“东京议定书”上签字。

2、石油峰值论。从能源生产国和出口国来说,能源价格居于高价位,有益于保护国内资源,维护本国利益,促其经济与社会发展。

据美国能源部推算,2005年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净收入为4731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43%,预计2006年可达到5219亿美元。进入新世纪,俄罗斯得益于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已连续7年的经济增长率在6%以上。2035年经济总量达到7658亿美元,2006年有望增至9000亿美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000美元。由于“石油美元”增加,俄罗斯己提前14年偿还了欠西方发达国家的债务。

但对能源消费国而言,石油价格的上涨使有色金属、铁矿石、煤炭、稀有金属等资源的价格随之上扬,再一次把“资源枯竭问题”摆在了自己的面前,出现了所谓石油峰值论。

篇4

“旧的世界经济格局”将成为过去?

目前,由于美元是世界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和贮备货币,因此美联储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世界央行”的角色,因此其货币政策不但倍受瞩目,而且对世界各国的影响都很大。

例如,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开始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主要新兴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输入性通胀现象――由于其中一些新兴经济体的通胀是如此严重,不但造成这些国家汇率波动,还使得这些国家在去年一度出现了经济衰退的迹象,从而导致“滞涨”局面产生――“脆弱五兄弟”也因此闻名。

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国国内的物价指数十分平稳,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这说明,增发的美元几乎全部流入了美国以外的国家,在使得这些国家的社会性融资成本大幅度降低的同时,也输出了通胀。

因此,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所谓“旧的世界经济格局”,就是在美元主导下,如何进行世界范围内产业分工(也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国家都要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节奏而“起舞”。

不过经济学家也指出,这个格局是建立在美元是全球主要交易和储备货币的基础之上的,而且,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经济研究机构就认为,不但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会越来越倾向于通过使用货币互换或其他形式抛弃美元,而且即使这些国家继续使用美元,也会因美元的不断流入而推高其国内的资产价格,产生“泡沫”――一旦这些国家的泡沫破裂,美元资本就会流回美国国内,从而引起美国通胀。

他们还指出,一旦这种情况真的发生,美联储很有可能陷于无法使用加息手段来限制流动性过剩的被动局面――因为美国的债务规模实在太庞大,贷款利率每加息一个百分点,光美国国债利息就要多付出近2000亿美元――这显然是美国经济难以承受的负担。

因此,这些经济学家强调,美联储之所以在去年年底宣布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其原因也正源于此。但这也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社会融资成本将大幅提高,从而对世界经济复苏将带来负面影响。

甚至有经济学家据此认为,这一“旧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走入死胡同,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将逐步抛弃美元,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其起始标志就是,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美联储开始退出量化宽松。

新格局将充满“不确定性”

不过,也有人指出,且不说上述预测是否正确,而且即使真的出现了“旧格局”被打破的情况,也很难说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新格局,因为很难在短期内出现一种能取代美元地位的货币――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产业分工格局并没有被打破。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未来也许是一个“混乱”的情况。例如英国就有经济学家就对野村证券所说的,中国自四年前允许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后,人民币交易量大涨,甚至接近世界货币总交易量的10%,人民币将取代美元的观点表示反对――他认为,人民币所对应的交易范围还很狭窄,大部分集中在能源或者与特定国家的货币互换协议范围内,还没体现出有替代美元的潜力。

而对于欧洲一些经济学家所提出的“期货货币买卖今后将允许各地区就欧元和人民币进行更多的贸易和投资――通过把中间人(美元)赶到一边的方法减少金融风险”的观点,他则表示,“效果还有待观察,要看是停留在口头上还是落实在行动上”。

事实上,持此类观点的研究机构和经济学家不在少数――他们大都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即“旧的格局”或许将被打破,但其影响仍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也许会形成新的格局,不过这将充满不确定性,其具体走向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WTO的缔约国,美国,正欲抛弃其一手创建的世界贸易体系,转而倾力打造TPP和TPIP这种对其更为有利的贸易体系,以降低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对手的竞争力――这一举措的成功与否,是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后,是否仍能保持经济活力的重要前提。

――欧洲的情况是好转还是恶化。欧洲经济学家大都认为,若欧洲能顺利走出泥潭,则欧洲会靠近美国,反之,欧洲可能因为“现实”转而选择“中国”,但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安倍经济学”是否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除中国以外的金砖国家和新兴国家能否有效抑制通胀,走出去年的经济困境。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结果。

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内部

虽然很多人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变化和发展持“不确定”的看法,但是在具体谈到中国经济时,他们却基本持相同看法,即中国经济的挑战几乎全部来自内部。

例如英国《金融时报》曾就“在全球经济风险是未知数的情况下,您觉得新兴市场面临的发展瓶颈是什么?或者最大的新的增长点来自哪里?”这一问题,采访了包括中国经济学家在内的很多国家的经济学家,结果他们给出的答案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例如被采访的经济学家大都认为,外部经济格局对中国只能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出口的影响,一个资本输入量大小的影响。不过他们均表示,这两个因素对中国的影响很小,甚至有经济学家用“微不足道”来形容。

对于前者,经济学家认为即使在2008年,大部分发达经济体处于谷底的时候,也没能对中国出口造成太大影响,更何况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逐年走低,因此很难形成大的影响。

不过对于后者,虽然经济学家的意见不能说完全统一,但他们仍普遍认为,国际资本输入的多寡,很难在中国形成类似巴西、印度那样的影响――其主要原因不光是中国经济总量比较大,外汇储备也比较多,而且,2013年的两次“钱荒”事实上都是中国央行技术操作的结果――这说明中国国内的资本是比较充足的,并不缺乏流动性,对外资的依赖较小。

被采访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的挑战来自内部,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提高投资效益,一个是地方债务规模的控制,最后一个政治改革最终是否能形成要素的市场化结果。

篇5

第一,欧洲部分国家的债务危机问题。虽然欧盟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了7500亿欧元的债务危机解决机制,但是,危机国家的财政紧缩计划对欧盟乃至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是深远的。

第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化解还需时日。

第三,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大幅波动。今年以来,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主要国际货币间汇率大幅波动,这给国际贸易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贸易持续复苏蒙上阴影。

第四,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

第五,主要经济体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上存在很大困难。

第六,各国刺激政策在退出时机选择和具体操作方面可能存在操作失误或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

由于目前还无法预估上述因素对世界经济复苏的确定性影响,因此,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并不是板上钉钉的事,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短期看,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风险是部分国家的债务问题以及主要经济体的金融监管改革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其结果很可能出现企业借贷成本上升,银行盈利能力下降,不良资产增加,并最终导致全球信贷再度紧缩,从而危及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从美国经济整体走势来看,自去年第三季度到今年第三季度被认为是美国制造业非常强劲的补库存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制造业复苏明显,今年4月,反映美国制造业复苏情况的重要指数――芝加哥采购经理指数(PMI)曾一度创近5年来的新高(达到63.8)。同时,自去年3月以来,美国股票市场持续反弹和政府对汽车及住房消费的补贴使得美国私人消费和投资快速增长。

但是,进入今年第二季度后,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已经开始放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系列的财政刺激政策大多已经结束(如旧车换现金和购房退税),这使得消费增长趋缓;其次,制造业修复库存的贡献正在逐步减弱(但依然是正贡献),PMI指数已经连续两个月(5月和6月)出现下滑,但依然在景气上限;第三,受股市下跌预期影响,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下滑;第四,期盼已久的房地产补库存活动似乎并未启动,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缺乏明确增长点的阶段。总之,在消费没有出现明确好转迹象、房地产库存回补没有全面启动的情况下,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将会放缓。

当前,欧债危机再度恶化的风险正逐步消退,触发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较小。首先,7500亿欧元救助计划融资机制细节已经敲定,可以保证欧元区任何国家在出现债务问题时能及时得到贷款,并且规模足以覆盖南欧四国近3年的所有到期债务。此后更严重的冲击似乎已不会再出现。其次,欧债危机对美欧银行体系冲击力度不大,银行间市场未出现明显的流动性紧张现象。再者,欧债危机是在市场去杠杆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全球各大投行没有大规模地将欧洲债务打包证券化,也没有以“杠杆销售”、“信用担保”等方式推销至全球,因此波及范围远小于美国的次贷危机。

尽管如此,欧洲债务危机对未来经济复苏的负面影响也不应小觑。正是欧洲债务危机导致美欧在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确保经济可持续复苏的看法上出现了明显分歧:一方面,美国希望各国继续维持财政刺激,并确保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充裕;另一方面,欧元区及英国则大规模启动财政紧缩政策,目的就在于平复欧洲债务危机和稳定国债市场。

虽然欧洲快速退出财政刺激政策可以达到尽早降低财政赤字的目的,但对欧洲经济的持续复苏却是非常大的损害。据统计,欧元区在未来3年中赤字总体削减规模将在3000亿欧元左右,其中德国为800亿欧元;英国在未来4年中削减赤字的总额约为2000亿欧元。分析普遍认为,只有当欧洲经济增长可以支撑2%以上的基准利率时,才是推行财政紧缩政策的安全时机。如果英、德等欧洲主要经济体下半年实施财政收缩政策,那么,必将对目前低迷的欧洲经济造成进一步的压制,动摇其脆弱的经济复苏基础。

篇6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增长趋缓、国际金融形势震荡和全球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在这些风险中,美国又是最主要的风险来源。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是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的持续发酵是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

从现有数据看,还未发现任何美国经济长期将重蹈“大萧条”覆辙的迹象: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既没有出现单季负增长,也没有发生连续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下降,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也即长期基本面并未出现全然恶化。但尽管如此,四大传统宏观经济指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却均已呈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可以说,短期上美国经济仍然面临巨大困难。

首先,从经济增长数据看,美国短期经济增长已大幅放缓,2008年美国一季度增长率为1%,不仅大大低于2007年第二、第三季度的水平,还低于2000年至2007年32个季度2.4%的平均水平。经济增长放缓的根源在于房地产市场的深度低迷。房屋价格的大幅下跌直接拖累了投资,并通过财富效应抑制了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消费,进而导致了美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第二,通胀压力大幅加大,物价形势大幅恶化。受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全球市场金融动荡、美联储大幅降息并注入大量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前6个月,美国CPI同比增幅平均为4.23%,大大高于前8年96个月2.77%的平均水平。

第三,就业市场萎靡不振。2008年前6个月,美国失业率平均为5.13%,大大高于前2年24个月4.63%的平均水平;美国非农业就业人口净变化每月净减少4.71万,而前2年24个月平均每月为净增加13.71万。

最后,国际收支失衡加剧。2008年前5个月,美国贸易逆差平均为590.4亿美元,不仅高于2007年12个月583.5亿美元的平均水平,还大大高于前8年96个月462.3亿美元的平均水平。随着2007年美国对外负债净值高达约3万亿美元,有观点认为,美国的债务状况正接近无法维持的水平。

摆在世界经济面前的其他三重风险同样严重

联合国经社事务部已于近日指出,全球经济风险主要来源于美国,尤其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美元持续走软,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萧条,加大全球失衡动荡的风险;特别是美元的硬着陆将会进一步压制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产品的需求,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并降低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准。除了美国经济可能放缓这一最大风险来源外,世界经济还面临其他系统性风险。

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可能引发全球性房地产萧条

2007年底时,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大多数指标均已降到了10年以来的最低值。2008年,这一低迷状态加剧,并预计将持续至2009年底。截至目前,美国商品房价格水平与其高点时相比已经回落了20%,有预测认为,2008-2009年美国房价整体将回落30%以上。特别是在次级市场实施严格的抵押贷款条款和标准,将使房地产市场在2008年下半年更加低迷,抵押债务拖欠将进一步增多。此外,美国房价也是全球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美国房价持续下跌和交易萎缩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示范效应和连锁效应。

美元持续贬值使全球财富大幅缩水

自2002年以来美元一直在持续贬值,迄今已下跌超过35%,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巨大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美国对外债务水平正接近不可持续的水平。作为全球储备体系的主要货币和国际支付手段,一旦美元发生硬着陆,国际收支将出现剧烈震荡调整,并将立即抑制美国对世界产品的需求。此外,鉴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中有相当数量的美元资产,美元的贬值也将使这些国家遭受巨大损失。

迄今为止,美元的贬值基本是平缓的。但在美国净外债水平持续增长的同时,投资者也开始预期国际收支格局的重大调整,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也在大打折扣。

原油与农产品价格双双高涨 通货膨胀给各国造成极大威胁

过去几年来,农产品和非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粮食产品如小麦、棕榈油、豆油、大豆和水稻的价格涨势惊人。2007年4月至2008年6月间,这些商品的涨价幅度在50%至115%之间。据联合国经社事务部预计,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将在2008年继续上升,并在2009年保持高水平,至2010年才会回落。

油价方面,由于投机炒作和美元贬值双重因素的作用,国际油价在2008年上半年出现了大幅上涨,从年初时的每桶99.62美元扶摇直上,至7月初达到创纪录的145.29美元,涨幅超过了40%,原以为牢不可破的100美元的大关被彻底击破。据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预测,国际油价在2009年下半年将达到150美元至200美元。但是业内人士的看法也并不统一,世界银行就认为,随着美国今年夏季的驾车出行高峰结束,国际油价将在未来几个月有所下调,预计2009年平均价格将为每桶110美元。同时,受高油价刺激,国际原油将在随后几年回落到每桶100美元的水平。此外,雷曼兄弟、标准普尔则甚至认为石油价格可能已经或即将见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7月28日发表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一年后,全球金融市场依然脆弱,系统性风险仍高居不下。随着各国都面临着不断上升的通胀风险,货币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空间日益受到限制”。进入8月份以来,面对高企不下的通胀率,各国金融政策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变动趋势,高通胀正在使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复杂化:印度近两个月来已连续三次加息,将利率提升至9%的7年来最高水平;越南央行甚至连续出手,将利率提升至14%的亚洲最高水平;而韩国也于8月初宣布了最近12个月来首次的加息决定,将基准利率提高至7年半以来的最高点;此外,印尼央行也宣布一年内第四次加息,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将利率提高了125个基点,其打压通胀的决心令人惊叹。

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前景仍然很不明朗

篇7

[关键字] 奥运会 商机 北京 经济增长

2001年7月13日,一个令全世界瞩目瞩目的日子,一个令所有中国人翘首祈盼的庄严时刻。在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花落谁家即将揭晓之际,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在为这一历史性的瞬间屏息等待,等待那个令人魂牵梦萦的结果。这是一种历史的等待,一种积极的等待,更是一种理性的等待。北京申奥的成功,是中国强大的证明,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中国体育事业繁荣的表现。她不仅意味着中国国际地位与国家形象的提升,更意味着中国将迎来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富强的新时代。

2008年奥运会会为我国带来巨大商机,这是国内外各界一致的看法。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投资2800亿人民币,进行巨额的基本建设、庞大的环境治理规划,总之,将为经济发展创造巨大商机。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08北京当年来京旅游的国外游客将达到470万人次,预计创汇55亿美元,国内来京游客预计达到1.2亿人次,届时,庞大的人流将直接带动出租车、酒店、旅游、餐饮、酒水、饮料、绿色食品、纪念品等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和奥运的举办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但它们的商机确是由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而带来的巨大商机。

第一,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在内,随着大力加强绿化、交通等建设,必然提高房地产的“含金量”。

第二,北京申奥成功将使更多的国内外人员相互来往、互通有无,我国的航运市场也会因此注入新的活力。今后的几年将是我国航运业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

第三,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会使来北京、来中国观光旅游的人数大量增加,旅游市场将会更加繁荣。

第四,根据“十五”计划纲要,“加速首都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国际水平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城市”等都将是未来建设的目标。北京申奥的成功将促进北京和中国向信息时代迈进。“科技奥运”的口号,意味着北京和中国将在通信等高科技领域加大投资。

第五,奥运会的举办也将激发人们健身的热潮,体育产业也会有大发展。据北京的估计,近几年内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将达到66亿多元,形成较为繁荣的体育竞赛、表演、健身娱乐、彩票销售、体育用品生产和销售市场。

第六,北京申奥成功,未来几年内,世界上会有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除北京之外,很多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西安、珠海、沈阳、大连等都是中国最受关注的城市。以深圳为例,深圳的外商投资额在大城市中占第四位,2000年吸引外资29.6亿美元,2001年吸引外资超过34亿美元。外资投资呈逐年增多之势。北京申奥成功,将会更加提高中国在世界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让更多的外商关注中国,关注北京。从这个意义上说,申奥成功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未来几年内落户国内。

第七,奥运不仅是北京的巨大商机,对其他省市区也是重要的机遇。比如,扩建天津机场。又如,一些生态环境工程也不完全在北京,大量的基建材料和设备是北京以外的省市生产的,像体育器材、大量的消耗品,包括一些生活必需品,都需要全国各地提供,又如西煤东运、西电东进、西气东输等项目都将加快发展速度,这无疑也将推动这些地区经济增长。有人担心申奥的准备工作会影响西部开发的进程,事实上不仅不会影响西部开发,而且对西部开发将是一个促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知道奥运将拉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奥运成了一个国家吸引外来投资的捷径。奥运和经济彼此联系,相互促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崭新版式。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一些专家学者、评估机构和媒体们都在无比兴奋地算着“经济”账。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核算,北京未来2800亿元人民币的奥运投资,将在今后几年中每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3~0.4个百分点。它意味着中国只要能保持7.5%左右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经济就不会减速,甚至有可能加速前进。

篇8

过分注意这些抽象的议论会妨碍对具体问题的讨论。我们现在关心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样的影响对中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

以市场汇率为基础,中国与美国GDP的比例去年是1:8。按购买力平价的算法,中国国民总收入已经超过了美国的一半。以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民总收入来评价一个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明显是有问题的。不参与国际往来的服务业和其它一些产业,对考虑不同经济的互相影响来说,算大算小或者不算没有多大意义。不过按照以汇率为基础的GDP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力,从逻辑上讲更缺少道理。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GDP的一大部分是服务业,其价格比中国国内的相应价格高得多。

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是将不参与国际往来的服务业以及国际国内价格相差过大的商品和服务放在一边,尤其是将政府的服务剔除掉,只计算其它可比较的商品和服务(这方面没有现成的统计数据)。按汇率的方法算,中国GDP占世界的份额为3.5%,但是工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例为7%强。由此可以看出,主要是服务业国内价格的差别导致了中国GDP份额的低估。按可比较商品和服务的产量算,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的比例大约为1:4~1:5。这样从总量上看,中国经济并不大。

但从经济增加量的角度来看,中国已经是2号超级大国,并且与美国的差距不太大,而将日本德国等大国远远抛在后面。按上面说的可比较商品和服务的概念,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在总量上相差悬殊,与日本德国的差距也很大。但是中国可比较商品和服务产量的增长率是美国的近3倍。这样,可比较商品和服务每年增加的净产值,中国约为美国的2/3。就工业来说,若中国的增长速度为全球的3倍,则增加量的份额可以达到全球的20%。即使按汇率来计算,中国GDP年增加量也能达到美国的30%左右,全球的近10%。从贸易额的角度来看情况也一样。

在充分竞争的货币和证券市场上,当前的价格应当是反映了参与者对未来的所有有关情况的预期。原来就已经预期到的变化,在实际发生的时候并不产生影响,真正的影响已经被提前"消化"了。所以说,是那些出乎意料的变化在影响价格。对商品的现货价格来说,原则上也是这样。粗一点可以说,引起价格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对供给和需求的预测误差。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社会的预期。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从考虑增量开始。在一般情况下,预测误差与增量的大小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我们说增量的影响,其实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就出乎意料的变化来说,中国经济在很多方面是世界第一。在1995~1996年间,世界粮价大幅度上涨,随后又猛烈下跌。从有关数据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一轮粮价变化的主因是中国粮食进出口的变化。但是中国粮食进出口的绝对数量其实相当小,变化量也不特别大。这样的数量变化能够引起猛烈的价格变化,原因在于"出乎意料"。在1994年的时候,中国即使粮食减产,全年仍然是净出口,但是到了以后的两年变成了大规模的净进口。那个时候,全世界几乎都认为中国的粮食短缺是长期的问题,以至于出现了"谁来养活中国"的议论。这样的议论话音未落,中国已经开始出口粮食了。

篇9

一、国际经济法学说

对于经济法的定义相关的学着们一直是争论不一的,从国际经济法律的意义上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大体的归类可以分出两种观点:(一)狭义:国际经济法,其要点如下: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公法的主体。这些国家的问题,要求国际组织以及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调整,因此它属于国际公法的范畴。这是国际公法的一个新的分支。(二):国际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代表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美本文由收集整理国的杰塞普,杰克逊,洛文费尔德,日本樱井雅夫,小原干雄,以及大多数我们的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者。专业: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从事跨国经济往来的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法律规范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

二、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一)国际经济法的萌芽阶段

国际经济法在中世纪产生萌芽。在地中海沿岸欧洲国家与亚非国家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这是形成经济法的基础。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根据不同国家的商业规则,逐步形成的大致相同的商业习惯和相关的服务机构。这些条款引用了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处理与外国企业书面指引的规定,从各种商人法庭引用作为处理国际商务纠纷断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判例法或普通法。换句话说没有这些法律规范就没有现在的国家经济法。它是国际经济法的前身。

(二)二战期间国际经法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并逐渐的形成完善的体系。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跨越国界的货物和大量的流动性要求。许多国家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世界各地,世界的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和贸易是前所未有的频繁和日益紧密的国际经济关系,因此国际经济法得到的空前快速的发展,新的体质应运而生。

(三)二战结束以后国际经济法得到了新的更新和改善

在此阶段国际的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变更。世界的势力范围呗重新的划分各种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被再一次的整合重组,各个军事体团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社会。大多数的殖民地国家都已经解放独立,摆脱了长时间的殖民统治,建立民主独立的国家。短时间内快速的登上国际舞台,为寻求经济主权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扩大积极的斗争。随着大量的跨国公司的崛起。涉外经济法的国家越来越多,以及各种全球,区域或专业的国际经济条约和相应的组织机构的性质不断涌现,特别是建立世界贸易组织,推动建立新的国际经济法律的发展里程。wto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保持世界经济快速稳健的增长。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的速度得到了质的飞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但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远远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与新的秩序的建立要求公平合理的,这种世界的呼声越发的明显。因此,国际经济秩序的除旧布新,仍然是一个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国际经济法的概述

国际经济法促进了相关经济衍生品的快速发展,对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和调整后的构成特点决定于客观需要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它是一个新兴的法律体系。主要的原因如下:

1.从国际经济关系的出现和发展的观点。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商人们就开始从事跨国的商业贸易往来,使商贸跨过了国家的界限,从而推动了国际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商人们始终是主要看重的是国际经济利益。

篇10

4月28日,在由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课题组、江西江南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学者论坛”会议上,十几位经济学家对中国加入WTO 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关于这次入关中争议最大的农业问题,尤其是2000万吨粮食进口配额问题,北大的卢锋介绍,配额并非意味我们承诺一定要进口,而只是在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时才生效。1995年我们就曾进口过2000万吨。80年代也每年有1000万吨的净进口,因此不必大惊小怪。来自农业部农研中心的专家认为,实际上确定一个行业是否应该开放、开放程度多大,应考虑国内这个行业的现实情况。目前我国农业持续亏损,对国家大量的补贴依赖程度很大,几乎成为一个没有生产功能的行业,很难与国外生产性企业竞争。

樊纲认为外贸本质上从来都是国内政治问题,加入WTO,可以借外部之力来冲击国内因利益纠缠而难以打破的僵化体制。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入WTO是好事,但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也要对内开放,这才是入关最积极的意义。

全球经济正在痊愈

摩根士丹利添惠公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4月20日在北京了他的最新报告“痊愈中的全球经济”。

罗奇乐观地估计,1999年的全球GDP将增长2.4%,2000年增长3.2%。中国今年GDP增长7%,明年将高达8.2%。全球经济的痊愈,主要受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支配。前者源于危机国家本身,特别是巴西和韩国,而这两个地区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在结构性因素方面,全球化重组的迹象日益明显;欧洲货币联盟激起了欧洲新一轮合并浪潮;亚洲危机触发了区内大规模的企业重组活动;日本已重返重组舞台;这将对世界金融市场有着建设性意义。

信心不足是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余斌在4月底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99中国企业高峰会”上,指出信心不足是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余斌认为,在经济体制加速转轨过程中,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预期加大,风险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明显增强,从而抑制消费。余斌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失业保险基金的社会覆盖面;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逐步建立和完善住房一级、二级市场,形成住宅建设、消费和交易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林毅夫认为经济发展应“小步快走”

在4月初由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主办的“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研讨会”上,林毅夫对中国现阶段发展资本市场的重点阐述了自已的观点。

林毅夫认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这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的变迁,而后者又取决于这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结构──资本、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富情况。发达国家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力相对稀缺,所以前者相对便宜,而后者相对昂贵。与资金密集型的大企业相匹配的就是以大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而我国的情况恰好相反,所以中国的发展模式应选择中小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相对应,应多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中小型银行。

国际金融学者对欧元前途看法不一

在由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与《金融研究》杂志联合举办的“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秩序”研讨会上,国际金融专家对欧元的前途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上海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伍贻康认为,欧元启动至今表现不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出乎意料地强劲。但他认为,虽然在三五年内,由于和美元的较量,会使欧元处于不稳定状态;但从长期来看,欧元将是一种稳定的货币。

西南财经大学的曾康霖教授则认为,欧元的出现及大货币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统一过程,现在矛盾犹存。这些矛盾概括地说,主要有三对:货币的统一与国家的矛盾、货币的索取权与政府经济利益的矛盾、货币政策的调控权与政府调控经济的矛盾。

监管国际资本流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