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典型经验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安全典型经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力安全典型经验

篇1

“正向激励”法实施调动人们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人的正确认知效应,从而保证其在生产中能够更自觉地抵制“三违”。对安全先进个人、岗位、集体进行必要的奖励等“正向激励”法,既可使职工的利益少受损失,又消除了职工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增强了职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有效地调动了职工自觉搞好安全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自觉做到上安全岗、干安全活,杜绝违章。

其次,推行“正向激励”法,是不断推进安全生产创新的需要。使职工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必须不断创新安全管理办法与之相适应,才能更加有效地遏止“三违”现象。

再次,实行“正向激励”法,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需要。安全生产文化,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有力支撑。目前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越来越触及到安全生产的实质和其本源内涵。“正向激励”法,正好充当了安全生产文化中激励功能的有效载体。

实施过程:为调动广大职工“查找整改安全隐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各级管理人员一直到班站,立足岗位实际,深入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及时制止身边的不安全行为,改善安全状况,做到全员覆盖、不留死角。通过持续开展全员安全诊断工作,强化安全意识,促使安全习惯的养成,使安全诊断成为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常态化的规定动作和本职工作,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体现岗位安全我负责、人人都是安全员、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管理区激励方式的实施如下:

1、员工发现的“禁止”类,类问题以图片的形势上报到管理站,初审后做好记录提报到QHSE岗,并在3天内整改完毕,将整改情况以图片形势上报,确认整改符合标准每条按50分奖励。

说明:禁止类问题超过1条考核班组安全员和管理站长;发现的他人违章行为并提供依据确认属实奖励本人200分(处罚违章人200分);

2、员工发现的“严重”类问题以图片的形势上报到管理站,初审后做好记录提报到QHSE岗,并在3天内整改完毕,将整改情况以图片形势上报,确认整改符合标准每条按20分奖励。

说明:严重类问题超过5条考核班组安全员和管理站长。

3、员工发现的“一般”类问题以图片的形势上报到管理站,初审后做好记录提报到QHSE岗,并在3天内整改完毕,将整改情况以图片形势上报,确认整改符合标准每条按10分奖励。

说明:一般类问题类超过10条考核班组安全员和管理站长。

4、优秀安全员奖:班组检查无任何安全问题奖励安全员100元。

5、管理区每月对管理站实施全面检查,按每个A类问题100分、B类问题10分、C类问题5分、D类问题1分的原则,给各班组排名。班组实现由D级C级B级A级转化的,每转化1级奖励100分,反之如果班级降级,每降一级扣罚100分;连续2个月B级(不包含B级)以下班组扣罚200分;

篇2

论文关键词:大型发电厂;运行培训;创新模式

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使企业适应新的要求,更好地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随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政策的不断深化推进,大量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得到广泛应用,超临界、超超临界等高参数大容量机组陆续投产,电力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运行也由原分专业、分车间管理向主机集控、辅机集控甚至主辅控一体化发展。运行职工技术素质直接关系到机组甚至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而培训能够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能够保证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为此,进一步加大运行培训力度,改进运行培训模式。加速培养符合当前发电要求的运行队伍成为各发电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当前发电企业运行培训模式的分析

当前,发电企业运行人员现状已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正在进行各项培训工作,但从培训情况看,企业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普遍存在着培训需求分析不全面、培训计划不完善、培训方式不新颖、培训效果评估不到位、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培训的效率和质量有待提高,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自主学习的氛围没有形成

电力企业一线员工缺乏学习压力,自恃具有行业优势,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危机感和压力感。员工学习目的性不强、浮躁、惰性高、自我意识强,平时不能潜下心来学习,往往只是为了升岗或者应付考试而学习。同时,企业有时考试结果不会公开公布,或者考试成绩与员工晋升或奖金关系不大,这也导致培训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的氛围,好多时候培训成为一种被动学习,给人感觉不是一种福利行为,而是一种惩罚行为。好多一线员工被班组长压着、逼着,勉强学习敷衍了事。

2.培训的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不够

培训大多仅限于岗位培训,常着眼于当前,没有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培训项目往往被动地依赖于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只注重培训的短期效益,缺什么就补什么,随意性较大,很难促使各级领导对培训工作从思想上到组织行为上都到位。他们经常说培训很重要,但平时事务性工作很多,一忙起来就把培训放到了另一边。

3.培训监督不力,班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

通过检查发现,不同班组的培训活动记录质量参差不齐,不乏应差式的敷衍了事。班组培训员、安全员更多的培训时间是用在独自编写完成培训记录上。由于班组长岗位工作与培训工作无直接考核关系,多数班组长对培训员的工作一般只从数量或形式上进行督促,并没有把主要的培训内容和培训需求放在自己的主要工作上,造成班组培训不力甚至较长时间不开展,而说出来、写出来的活动记录或总结却像模像样,造成实际培训监督缺位。另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监管不力,受训员工的培训学习需要企业配合培训内容进行监督跟进,督促受训员工将培训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有效地将培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4.培训评估方式简单

电力企业由于其特殊性,培训效果很难评估。人力资源部门为了简化工作难度,减轻工作压力,往往对企业培训效果测评采用简单方法,主要以卷面考试或培训后的小结汇报为主。培训后的实际效果评估往往被忽视,没有从受训者能力提高的角度去评估,也没有从员工绩效改善的角度去评估,更没有从公司是否受益的角度去评估。由于缺乏对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很多人都认为培训只是浪费时间,而培训只是给企业增加成本。

二、新形势下发电企业运行培训体系的探讨

基于以上运行培训存在的不足,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参考其他先进企业的经验,尝试通过细化培训需求、制订系统培训计划、采取多样的培训方式、建立有效培训评估体系及培训激励机制、建立内外结合的培训师队伍等方面对运行培训模式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运行培训效果,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行为标准化

电力企业应转变思想,增强认识,对员工培训工作给予相应重视,在企业内部树立起对员工培训的统一意识,加大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从员工的责任培训着手,激发员工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引导员工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改变员工被动参与培训的心理状态。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还需要电力企业把培训工作纳入具体的管理行进程中,实现培训工作的制度化。具体表现为:没有接受岗前培训的员工不能上岗,岗前培训员工不合格的员工不能上岗,要接受再培训等。

2.培训内容合理化

电力企业要使员工培训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就要与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就要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利于把员工在培训中学到的技能发挥出来,在工作中去运用它,更好地为工作服务。可以说,员工培训的内容应当是立足于电力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的,同时还应与员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培训过程中,应当注意与时俱进,更新培训的内容,引进新颖的成果,从而不断更新扩充员工的知识面,跟稳行业发展步伐,胜任变化的岗位技术要求。最后,完善培训的评价机制。

3.培训评估多样化

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对培训的需求进行分析评估,对培训实施过程中的场地、人员、教材、教师、方法等的评估和培训结束后组织者对培训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及效果的评估。培训的评估体系关乎培训的效果,应进行严格的考核和评估,使员工培训避免有走过场之嫌,而对培训内容本身的可实践性、对员工作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价,也能为以后的培训取得更好的效果奠定基础。电力企业可以在设计薪酬结构时将员工岗位技能的提升与其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把岗位技能工资作为员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员工的日常考核中,培训情况也要占一定比例。例如对累计多少次培训不达标不予晋升等形成制度性的规定,将培训与员工年终“先进员工”评选联系起来。

三、具体实施方案

从培训人员新、设备新的特点实际出发,制定了培训方针:以考促学、以赛促学、榜样引路、奖惩分明。把责任培训、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的培养,分系统、分单元、分专业开展培训和考试工作。

1.仿真机考试模块化

仿真机提高运行人员仿真机学习的实用性、时间的灵活性、操作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上岗标准,使每个运行员工都能实实在在掌握百万机组启动/停机、事故处理等各重要阶段的操作思路和步骤。仿真机考试采取模块型仿真机考试确认管理办法,把机组启停和升高处理分为多个模块,由运行经验丰富的人员把仿真机调试好,确保仿真机的实用性。所有运行值班员都必须通过本仿真机考试所有模块,并建立完善的仿真机档案,提岗考试一票否决。

2.电气培训专业化

为进一步提高运行部电气专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从根本上遏制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多次整理修订电气一次系统图、电气典型操作票,增加现场操作卡和在重要设备悬挂安全警示牌;安排经验丰富的电气专业人员利用各运行值学习班、白班班后会时间加强对全体具有电气操作资格人员电气专业知识培训、电气运行操作风险控制分析、电气误操作事故学习与分析、电气各项管理制度及措施的学习落实等方面的培训指导;电气专工到现场跟踪检查、考试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技能培训多样化

分汽轮机、锅炉、电气、化学、辅控等五个专业,采用集中授课,成立精密巡视小组,不定时邀请专家、现场经验丰富的老师父或专业技术扎实的部分年轻员工分专业分单元、从室内到室外给新员工言传身教,把设备详细资料、技术、技能有效传给新人员,把电厂典型的事故进行分析,把现场可能碰到的安全隐患都讲清楚。同时,积极组织现场设备确认比赛、默画系统图比赛,使运行人员更快熟悉机组的设备系统,为机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4.专业书、图纸规范化

规划运行技术资料库,把各种资料充实到运行技术资料库中,并随时更新,分专业、分系统,从设备原理、结构、控制方面进行整理,实现内部网站共享;编写机组调试、分步试转、整体启动、168试运、机组运行等环节的运行操作经验总结,并装订成册,编写全厂生产专业性书籍(技术问答、培训教材、逻辑小册等),为运行人员的持续学习提供一整套规范的资料。

5.新员工入厂教育严格化

严格执行新员工入厂教育的各项程序,开展增强责任心教育,组织参加拓展训练,锻炼大家吃苦耐劳与团队协作的精神;组织入厂安全三级教育,参加电厂组织的急救培训;全方位、多方面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和技术技能培训。

6.生产准备超前化

调试促培训,利用新机组调试机会,锻炼一班人。超前对新机组的生产调试进行了准备,各专业组织运行人员集中讲课、现场培训讨论、到设备厂家培训等培训方式,做到超前介入,超前准备。

7.交流学习制度化

注重值际之间的技术交流,扬长避短,并逐步形成典型、规范。同时,也要注重加强与兄弟电厂之间的技术交流往来,利用机组大修的机会到先进电厂学习调研,学习新技术和运行管理不一样的经验为我厂所用。

8.操作典型化

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典型操作卡、典型事故处理卡、典型故障树、现场设备操作卡、典型工作票等等,使人员操作规范化、程序化,最大程度地减少误操作的发生。

篇3

关键词:提升;安全;活动;质量;创新

作者简介:蔡丽芳(1979-),女,浙江温州人,温州电力局,工程师;陈晓雷(1977-),男,浙江温州人,温州电力局,高级工程师。(浙江 

温州 325000)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5-0106-02

温州电力局隶属于浙江省电力公司,担负着温州市三区、二市(县级)、六县的供电任务。近年来,温州电力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将员工安全教育作为企业安全发展的强基固本工程来抓,分层次、分专业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提升班组安全活动质量的创新与实践,有效提升员工安全素质,为企业和电网安全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实施背景

目前,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中不乏大面积停电、群伤群亡等重特大事故;二是温州电力局影响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时有存在,受异常活跃的市场经济影响,与其他供电企业相比,温州电力局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对工作的专致度相对比较欠缺,一线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还未得到有效杜绝。

电力企业开展班组安全活动质量不高。班组安全活动是持续、深入开展员工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但系统单位目前普遍存在班组安全活动质量不高的问题,“班组学习事故通报流于形式,将别人的事故当故事听”的情形在系统班组中屡见不鲜,以致于同类事故、同类违章未能有效杜绝,安全生产形势难以把控。

二、研究与实践

为了切实提高温州电力局系统班组安全活动学习质量,深刻吸取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发生的事故教训,做到举一反三,防范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同时为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教育培训素材,有效提升安全教育培训效果,促进企业安全发展,2009年,温州电力局开始着手致力于如何提升班组安全活动质量的研究与实践。经过充分的调研,发现目前班组安全活动中学习事故通报效果之所以不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照篇宣读事故通报的形式单调、枯燥,员工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事故通报内容不完整,对事故经过及事故原因描述不清,难以从事故通报的文档中知晓真实的事故原因,从而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三是部分事故通报关于防范措施部分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大多是泛泛而淡,起不到安全教育的效果。针对上述调研结果,温州电力局提出了制作《典型事故案例课件》以提升班组安全活动质量的工作目标。2009年以来,温州电力局成立项目课题组,先后共完成了23个典型事故案例课件的制作,并成功应用于班组安全活动及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

1.成果内涵

《典型事故案例课件》以实用、实效为根本目的,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事故为背景,专业覆盖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线路运行、线路检修、调度等专业,以FLASH动漫为主要表现形式,内容完整,且能紧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系统的安全管理要求进行深刻的剖析,与规程规定的正确做法进行比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具备了充分的表现力、吸引力、易读性、趣味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促进员工吸取事故教训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2010年,该成果得到了浙江省电力公司安全监察部、人力资源部、电力教育培训中心、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等专家组的充分肯定,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具有专业覆盖面广、内容完整、形式新颖、内容针对性强等特点,重点突出了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理念,迎合了当前电力企业安全教育的需求,对提高电力安全教育培训质量,尤其是提升班组安全活动质量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2.成果特点

(1)原创性。该项目由温州电力局项目组成员负责完成,从素材的搜集、脚本的编写、背景的构思、录音的制作、FLASH的制作等均由温州电力局项目组人员自行完成。

(2)实用性。案例选取了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事故,如2009年河北衡水供电公司220kV衡水变电站带地线合闸恶性误操作事故,天津高压供电公司500kV吴庄变电站误操作事故等,专业覆盖广。课件制作过程中,项目组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的安全管理要求和习惯对事故过程及原因分析进行了补充完善,弥补了原先事故通报内容不完整、分析不透彻,学习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同时,课件突出了作业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将课件内容与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颁发的《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供电企业作业现场安全风险辨识和控制手册》等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迎合了当前电力企业安全风险教育培训要求。

(3)突出正反比对教育。典型案例课件在进行事故原因分析的同时,加强了对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防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等规程条文正确做法(见图1、图2)的引用,部分课件还进行了正确做法和错误做法的比对演示,使学习者在吸取事故教训的同时,强化了对规程条文的理解,掌握了正确的做法,提高了学习效果。

(4)标准化制作。项目制作的23个典型案例课件均采用了标准化的制作脚本、录音、人物模型及画面,统一风格、统一模板(见图3),有效提升了课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5)寓教于乐。课件以FLASH动画形式进行展现,并辅以接线图、文字、声音等,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达到了良好的警示效果。

三、实施应用情况及成效

1.实施应用情况

2010年2月,《典型事故案例课件》作为浙江省电力公司2010年“安全学习周”典型学习素材,上挂浙江省电力公司局域网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共享。同时,《典型事故案例课件》还在温州电力局远程网络教育平台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系统中进行推广应用,作为全局安全教育培训尤其是班组开展安全活动的培训素材。同时,该成果也被推广应用于温州电力局2010年、2011年“安全月”活动及2011年安全学习周活动中,作为全局开展安全警示教育的重要素材。

2.实施成效

(1)《典型事故案例课件》以FLASH动画形式进行全过程展现,内容生动、完整、规范,取代了枯燥、单调的事故通报,提高了员工学习的兴趣,提升了班组安全活动的质量,对吸取事故教训,防止同类事件的重复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典型事故案例课件》以电力企业当前安全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典型事故为背景,突出作业风险管控理念,在强化事故案例警示效果的同时,强化了学习者的安全风险辨识能力。

(3)《典型事故案例课件》为远程网络教育提供了安全教育培训素材,为推动温州电力局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温州电力局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系统中,事故案例的学习与安全风险辨识点相互链接,与测验、考试模块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能适用于生产岗位专业的安全培训。

(4)为配合案例课件的制作,项目组成员通过查阅、解读大量的规程条文,强化了对规程条文的理解,提高了事故分析的能力,在遵章守纪保安全中起到了带头表率作用,推动了班组“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活动的深入开展。

(5)为开展安全事故回头看活动积累了宝贵的资料。电力企业在抓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的同时,要时常开展事故回头看活动,通过对以往事故的回顾与反思,使广大员工警钟常鸣。事故通报的事故往往在数年后就容易被遗忘,而且保存与收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制作成FLASH软件并上挂局域网后,为系统单位和班组开展事故回头看活动提供了便捷。

(6)《典型事故案例课件》在局域网内实现共享,打破了资源的地域和属性特征,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员工可以自主开展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必专门安排教师进行授课,节省了大量开展安全培训教育的开支。

(7)通过提高安全活动质量,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基石。课件自实施应用以来,其充分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积极推动了温州电力局的安全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近年来,温州电力局未发生误操作和其他人为责任性事故,违章现象呈明显下降趋势,截至2012年2月19日,安全无事故记录达2342天。

四、结束语

《典型事故案例课件》迎合了当前电力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求,有效提升了班组安全学习活动质量,对推动员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学习规程条文、提高安全意识、提升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防止同类事件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2年,是“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调整之年,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深入开展“安全年”活动之年,推进《典型事故案例课件》的应用,持续开展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有效举措,是确保“五大”体系安全平稳实施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启荣.教学游戏课件在安全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安全,

2008,(11).

篇4

安全问题是全球一直都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针对生产机构来讲更是这样。电力行业因为其环境的独特性以及条件的限制性,在电力制造过程中其安全监察和别的行业相比更关键、更繁琐、更不好处理,所以,安全监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电力行业放在前面的大事。电力安全监察是说电力安全监察机构以及从事这个职位的作业者要按照我国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电力行业内部的每个单位抑或单位内部每个生产管理以及相关机构,根据我国制定的规定以及行业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监察生产安全状况。电力行业以及单位内部从上到下、每个级别的安全监察机构以及作业者,组成了电力行业以及电位的安全监察系统。它拥有两种性能:一部分是使用行政以及上级授予的职位权利,对电力制造以及建造全程的作业者和设施的安全开展监察,这种监察职权是带有公平正直性、威望性以及强制性的特点;另一部分,这又是一项安全管理的整体机构,辅助领导搞好安全管理作业,进行各项安全事件,有安全管理的性能。安全监察要在安全管理的基本上进行的。电力安全监察系统的创建,通过了一个从初级到深度的认识、从不完善到健全的程序。一定要清楚电力体系建立安全监察组织、创建安全监察系统、实施安全监察机制,并不是一种很随意的策略,是经过历史经验认证的,也就是讲这些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慢慢积累出来的经验。实际工作证实,它有助于推动安全保证系统的创建和健全,有助于完善电力单位的自身束缚制度,经过和安全保证系统一起施展作用以及相互配合就可以有用的确保安全制造目的的完成。

2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重点

2.1深化安全监察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安全监察组织本身的建立,持续提升安全监察作业者素质,健全三级安全监察网络,保证安全监察系统有用的开展;充足施展安监系统的用途,通盘筹划以及调解安全生产作业;促进安监标准化建立,实行“四全”安监准则,健全安监职责,制定安监作业者作业行为标准,提高安监效率以及品质。对安全性进行深刻的评估,严肃对待缘由解析以及风险评定,准确了解危险要素以及残害情况,根据问题的严重状况划分种类,实施改正手段;平稳的推动安全风险识别防备以及评定作业,拟定作业计划,监督贯彻实施安全风险控制手段,健全安全风险管理有关规范,促进安全风险管理作业一直向前改正发展。

2.2加大安全监察力度。创建完善安全生产作业的绩效评估系统,增强安全生产作业绩效考查;严格按照安全事故以及突发状况信息报告体制工作;增强安全生产职责施行监察,增强安全职责制度,每一级别都要签署安全职责任务书,保证将安全任务、安全方法执行到每一个步骤、每个职位、每个作业者;增强供应电、基础建设、农村用电、网络以及信息、辅业、工作场地等安全监察和安全技术、工作技术、职位教育培育等的监察。

2.3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合公司实际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完善公司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快省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与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开展各类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开展城市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合演练,提高协同应对能力。

2.4开展三项安全生产活动。围绕以“三项行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和“三项建设”(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反违章活动,严肃查处行为性违章,从重处罚管理性违章,分轻重缓急治理装置性违章,着力根治典型违章;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大力营造安全氛围,着力培育爱心理念、责任理念、诚信理念,切实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认真总结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经验,完善安全专项整治的手段,充分发挥公司系统各级安全纠察队、安全监察队伍和安全专家的作用,联合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的力量,针对公司存在的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大力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2.5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安监作业者在建筑现场、操纵场地、工作场地进行巡视、查看,是能够发现作业场所安全防范手段没到位抑或作业者具有违反规范活动的拥有方法。不过,因为安监作业者的人力、物力制约,尤其是针对部分自动化水平高、专业措施强的现代化单位中,只是单纯的依靠人管理还是不能实现有用的监管,一定要根据有关技术规范,凭借科学措施,例如能量管理体系、单位生产信息体系等为安监作业者供应监管平台。使安监作业者可以搜索到详细的作业策划,也可以查看其作业程序实施状况;不仅有实时资料,还能够搜索到历史资料;不光有操纵文字讲解还有录音文件登记,进而能够了解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实施更改作业者作业中不良活动。提升案件管理信息化水准。踏实搞好“安全监督与管理系统”的推行使用;持续健全并全面运用“电力公司在线安全教育与考试管理系统”,推动安全生产规范以及章程的深入学习,持续提升安全认识。

2.6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把提倡和崇尚的思想意识、员工该做与不该做的行动准则,通过规范和引导,逐渐形成共同信守的安全基本准则、信念和安全价值观以及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意识、安全态度、职业道德。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用于规范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从而使企业安全生产的思想、安全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安全意识等,通过生产场所和设备的选用、设备的维护,以及员工工作态度等呈现出来。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将使得员工对安全生产每个环节以及生产环境的每个角落都会更加关注,如大楼的消防门是否保持关闭、消防器材设施是否被遮挡等等,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做到警钟长鸣,企业的安全生产就多一重保障。

篇5

摘 要: 电力行业发展中,高度危U性是其行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如果发生人身或设备故障,就会为电力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与经济损失。所以,在日常运行中,正确处理并预防其常见故障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变电站系统基础上,分析了变电站常见故障及其预防措施,希望对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变电站运行;常见故障;防治

引言

在变电站实际运行中,操作人员要直接处理故障问题,处理是否妥当对电网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操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操作技能,积累丰富工作经验武装自己,促进变电站运行的稳定、可靠及安全性,为有效预防变电站各类故障奠定基础。

1、电力变电站系统

在电力运行中,变电站系统主要包含主变压器与接线、高压与低压配电设备、继电保护与控制、直流电、通信、无功功率补偿及主控制室等相关部分。其中,一次系统是包含主变压器与接线、高压与低压配电设备等在内的系统,二次系统主要包含继电保护与控制、直流电及通信等系统。在变电站中,主接线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对变电站运行、建设投入、运行质量、维修及稳定供电等方面有着决定性作用。一般其基本形式主要包含单、双母线、断路器及单元接线等。同时,对于变电站而言,主变压器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其性能与配置对变电站的经济性与运行可靠性等有着很大的影响。另外,变电站相关设备与站址选择、总体规划等也有明确规定。

2、变电站常见故障分析

2.1母线故障分析

在变电站系统中,母线原件非常重要,用于收集并分配整个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电能。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母线常见故障主要为母线本身与其相连接组件的停电。一旦变电站母线出现故障,就会直接影响到电路系统的稳定运行,严重时造成电力系统瘫痪,由此造成的电力损失比较严重。通常,变电站母线故障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严重的短路和接地产生大故障电流通过母线,使母线折损或烧毁。其次,母线电压互感器运行不正常或出现故障,无法监测母线电压、为保护自动装置等设备提供电压回路。再次,在户外运行环境中,由于空气中水汽和尘埃附着绝缘子表面,使绝缘子出现闪络。最后,在检修与维护中,维护人员操作不当,电路故障引起电弧,直接影响母线运行。

2.2输电线路故障分析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输电线路主要负责电力的接收与传输。在实际运行中,输电线路故障一般包含:电力输送中,因线路短路引起故障,其主要是由不同线路导线因外力因素碰线短接,导致局部线路出现短路现象,产生大的故障电流跳开断路器从而使整条输电线路停运。在线路实际运行中,还会发生断路现象,会导致线路电流无法正常流通,使得整个线路系统成为瘫痪状态。另外,线路接地故障也会影响到电力的正常的传输。一般,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接地故障主要为单相接地故障,故障发生后,可能会发生间歇性弧光接地,产生高于3倍正常电压的过电压,进一步将线路绝缘子击穿,造成严重的短路事故,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影响比较大,由此为电力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3变压器故障分析

在电力变电站系统中,变压器设备非常关键,在其实际运行中,一旦出现短路等严重故障,就会影响到整个电力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还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变压器绕组引出线短路问题;绕组匝间短路;外部过电压问题;超负荷运转引起油温高;过励磁;运行中自身温度不断升高、油箱内压增高等方面引起的故障。之所以发生这些类型的故障,在于变压器长期运行中会受到自身结构、工艺及外界环境、机械、化学和热、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影响程度不同,进而会出现形式各异的异常情况,状态、性能将逐渐变差。此外,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而使得设备本身就存在诸如焊接不良、接头松动等问题,也直接对变压器整体稳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2.4电容器故障分析

在使用电容器时,其故障类型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受高温影响,电容器外壳出现热膨胀、漏液、套管破裂、出现噪音及外部温片脱落等问题。此外,搬运不当、接线时用力过大、长期运行后漆皮剥落、铁皮锈蚀导致电容器局部渗漏油也是常见的故障现象。若电容器本身质量不高,则内部绝缘系统极易出现老化,在实际使用中,电容器被击穿的可能性比较大。

3、变电站常见故障防范措施

3.1提高操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

在变电站实际运行中,提升操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变电站系统安全运行奠定良好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人员要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将教育与引导相结合,帮助员工及时总结、吸取经验教学,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3.2贯彻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与生产责任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从思想上对员工加强教育,借助板报、安全警示标语、事故录像、快报及安全简报等途径、结合安全生产活动、形势分析、典型事故案例等,加强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操作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另外,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及岗位职能划分,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与奖惩机制,并确保责任机制的具体、条例及规范化,完善的奖惩细则,在为员工增加工作压力的同时提供动力,激发员工安全生产运行的积极与主动性,增强工作责任意识。

3.3加强专业技术管理

在电网安全运行中,值班员工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素养加强设备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电力企业一方面要为员工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知识讲座及规程学习等活动,引导变电站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现场布置、各个系统连接、性能与作用及操作流程等知识,养成一定的设备简单维护与保养能力,同时鼓励操作人员要积极总结并积累更夫的实践操作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变电站运行中存在一些常见故障,操作人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故障处理分析技能,这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加强管理与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现场故障分析与处理能力,有效缩短故障短暂停电时间,以此为变电站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电网建设;技改大修;数据库;项目管理;信息集成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2-013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2.063

电力系统生产技改是利用成熟、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工艺和材料等,对现有电网生产设备、设施及相关辅助设施等资产进行更新、完善和配套,以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满足智能化、节能、环保等要求。生产大修是指为恢复资产(包括设备、设施以及辅助设施等)原有形态和能力,按项目制管理的修理性工作。技改、大修项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核心,强化综合计划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具有计划性强、质量要求高、专业跨度大、协同部门广等特点。因此,生产技改大修项目的执行情况直接关乎电网安全和设备运行效率,是各级供电企业的一项重点生产工作。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战略的逐步推进,电力工程生产技改大修项目迫切需要实现标准化、精益化管理。但在地市供电公司目前的技改大修项目实施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运用更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实现管理提升。

1 生产技改大修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电力系统生产技改大修项目管理精益化改革时间短,大部分项目执行工作仍停留于大环境下的现状,故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较多典型问题。

1.1 项目信息紊乱

由于生产技改大修项目实施周期短(技改一般在1~2年、大修1年);项目囊括变电、输电、配电、继电保护、调度系统、自动化、通信等多个专业;横向联动涉及地市供电公司发展策划、运维检修、财务、物资、审计、经研所等多个部门;纵向贯通包含运维检修部、工区或县公司、基层班组等多个层级;因此,项目信息呈现出来源多、涵盖广、信息杂、更新快等特点。但各单位生产技改大修项目管理人员配置较少且多为兼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项目的具体工程量、预结算配套资料、里程碑计划、现场实际进度、项目过程资料等信息缺失或混乱,严重影响项目执行水平。项目信息收集整理不全面,不能为各项技改大修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同时也缺乏系统性的比较分析基础,难以实现长期性的设备运行维护与生产管理优化。

1.2 进度管控不足

生产技改大修实施的主要环节为采购申请提报、物资采购、工程服务采购、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结算。地市供电公司组织各项目建管单位开展物资、服务采购申请提报后,采购申请流转至物资部门,开始进入招标采购环节,项目建管单位对其缺乏有效的进度监控措施,经常物资到货、工程服务签约时间与计划脱节。部分项目现场开工受制于物资到货、政府规划、协调停电、青苗赔偿等因素,项目建管单位事前预防、应急处理等工作不到位,都将造成项目进度管理失控。同时,各技改大修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紧密性不足,物资、设备以及人员的调配存在一定冲突问题,常常导致某一环节之后而影响其他工作进行,造成整体进度延期的问题。

1.3 预算管理低效

预算管理水平是体现项目投资产出指标的重要因素。生产技改大修工程尽管单项投资不大、实施时间较短,但从项目规划、储备阶段到结算、决算阶段,每个环节都对预算管理有着严格要求,可研估算、初设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施工结算、全费用结算等造价资料是项目归档和技术经济评价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各项目管理单位往往因缺乏足够的专业造价人员、部分造价人员不熟悉电力专业技术、技改检修缺乏清单定额、技经资料与施工资料不完全相符等原因,致使预算管理长期处于散乱、低效的情况,容易出现预算金额不足或结余资金过多等严重问题。在预算管理有效性缺失的情况下,各项技改大修工作难以获得有效的支持,检修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实际资金预算的应用效果差强人意,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基于数据库的项目管理方法

基于数据库项目管理方法,是立足于当前的大数据信息时代背景,对地市供电公司项目实施全流程管理新思路的探索。主要指从人、财、物多维度,从项目立项、计划、采购、施工、结算、决算全过程,从地市供电公司、工区或县公司、基层班组多层级,从各年度各专业的全口径,全面建立起数据信息汇编,在数据库软件上集成、更新和共享,实现生产技改大修的项目时、高效管理。基于数据库的项目管理机制如图1所示。该方法拟在地市供电公司层面建立项目信息、典型经验、系统操作、规章制度、人员信息五大数据库,选取数据库软件为整合平台,将五大库进行模块化集成。

2.1 以PMS、ERP等系统为数据信息来源

基于数据库的项目管理方式,首先依赖于准确的信息来源。五大数据库中,最重要的项目信息库、人员信息库均来自于国网公司PMS(生产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从系统中获取历年项目的基本信息和所有项目管理人员的员工信息,整理后统一录入数据库。由于PMS、ERP系统为国网总部、省公司两级部署,因此项目、人员信息难以体现各地市特色和实际情况,使用自有数据库进行加工,加入项目里程碑计划、风险预防管控、考核措施、预算信息、人员职责分工等大量数据,便于充分完善本单位项目、人员的全部信息,并灵活进行更新、修正。系统操作库主要针对PMS、ERP、ECP(电子商务平台)、规划计划平台等多类软件的复杂操作,按照基层单位最常用的模块功能,分门别类制作操作手册,并在数据库中集成操作手册,以应对基层单位项目人员不熟悉系统操作的“老大难”问题。典型经验库主要针对项目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就问题性质、原因、解决措施、预防方法等进行分析,并归集至数据库软件中,供内部各单位查询共享,是缺陷预防的有效手段。

2.2 以大数据分层级集成为支撑

数据库的信息搜集离不开大数据支撑,需要倾听各层级的声音,地市供电公司除在省公司和基层项目建管单位之间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外,还应从下至上逐级调研、取数,完善数据库信息,以获得对项目管理最有用的数据信息。如规章制度库除国网公司、省网公司的企业规定文件外,还应充分收集国家、地方、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容纳地市、县级供电公司根据自身管理实践制定的内部管理办法。将所有规章制度逐级归类后,按照重要程度编码排序录入数据库,作为项目执行最有力的指导纲领。在典型经验库的完善过程中,也离不开总部、省公司的指导意见和基层单位的合理化建议,需要将各渠道大量的先进经验、指导方案、缺陷分析等整理成详细文字信息,编入数据库。

2.3 以数据库软件为实时管理平台

五大数据库完成信息搜集并初具规模后,需要选取高效的数据库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集成和管理。基于目前地市供电公司的人员水平和基层单位的应用能力,项目管理数据库应选取面向对象的成熟软件,如Access、FoxPro、mySQL等。地市供电公司可根据自身业务的实际需求,选取合适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完成信息集成、共享。在数据库软件的应用过程中,应重视相应模块功能与技改大修项目的契合度,从基础上保障对各项目信息分类处理的有效性,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数据管理流程。同时,数据库软件应用应具备一定的可拓展性与良好的交互性,能够适应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技改大修需求,保证管理平台的整体易用性。

3 管理方法改进对项目实施产生的影响

通过数据库进行全过程、全口径项目管理,不仅可以全面提升基层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夯实地市供电公司的整体管理基础,而且能够通过数据库及时开展名片式的项目全信息整理、里程碑计划比对、风险管控、造价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实现对项目信息杂乱、时间逻辑混乱、进度管理失控、预算管理低效等问题的有效规避。并在项目数据库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使项目管理从单线独立完成改进至团队化运作,从事后管理提升至预防管理,从散点式管理完善至精益化管理。基于数据库的电力工程生产技改大修管理模式,有效实现了工程生产流程的整合,帮助企业实现了各项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标准化、动态化以及精细化的管理,将各项要素的监控与管理效果M一步提升,为电力工程生产技改大修项目管理工作构建了更为全面立体的管理方法体系与技术途径。

4 结语

电力工程生产技改大修作为电网技术更新、设备完善整治的最有效方式,是未来国家电网长期重视的一项核心工作;生产技改大修项目的实施管理的提升,在地市供电公司也一直是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基于数据库的电力工程生产技改大修项目管理方法,不仅能有效解决项目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便于地市供电公司在不断的实践中打造优秀的项目团队、完善项目全流程管理、建立项目精益管理的长效机制,是一项降本增效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 周澜,刘人玮,陆新洁.基于ERP全过程管控的电网大修技改项目进度控制策略研究[J].湖南电力,2014,34(6).

[2] 郑奇.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4,(4).

[3] 罗朝宇,李宗涛.基于ERP的项目储备及投资计划管理模式设计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3,31(6).

篇7

就营销工作来讲,涉及到业扩报装、电表装接、用电监察、用电计量等工作。虽然营销工作涉及面广,工作性质又各不相同,部分员工工作在低电压环境下安全意识淡薄。在用电装接、电表校验、用户安全用电、用电监察等工作上仍出现不少营销人员触电伤害事故与设备损坏事故。

1 深刻分析近期事故多发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规章制度束之高阁。安全生产事故固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主观思想问题的存在是最根本的原因。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认真勘查现场、不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安全交底又较少、不落实“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等基本安全技术措施,《安规》形同虚设,凭经验组织开展现场工作。

(2)虽然公司对抓安全生产很重视,大会小会都强调安全生产,注重安全文件、事故通报、案例分析等学习宣讲,但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结合营销工作特点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营销安全事故发生。

(3)部分作业人员对现场触电风险不清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未认真执行。现场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往往凭经验工作,不按标准化作业流程操作,存在“侥幸”心理。

(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由于大多数营销职工接触高压电气设备机会很少,没有安全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实践经验。虽然公司多次组织营销部门安全学习与考试,但由于安全教育内容结合营销少,针对性不强,收效甚微。营销人员安全防患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对作业环境安全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和预防,安全业务技能和素质不高。

2 如何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1)首先要加强安全责任意识,各级管理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分析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把“安全重于泰山”时刻放在心上,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组织员工观看安全宣传片《安全发展,成就辉煌》和警示教育片《伤逝》、《职责》、《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汇编》;举办事故案例展览、深入剖析营销典型事故和身边事故案例,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探索规律,增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2)严于管理,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营销专业要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工作规定,严肃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严格落实“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识牌和安装遮拦等”安全技术措施。做到“三不伤害”、切实保障人身安全。进一步梳理营销业扩报装工程管理流程,细化落实验收、送电等关键环节安全管控措施。业扩报装工程管理规范化、业扩工程施工、验收、接电各环节上应有序衔接,预防双电源用户倒送电事故发生。

(3)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管理规范化。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组织管理,严格履行现场勘踏制度。加强作业到位监督,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和预控,不能有丝毫懈怠、侥幸和麻痹,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

(4)强化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对于营销部门人员要加强安全教育又要区别对待!对营销抄表、计量人员要着重于安全教育与安规中技术措施及组织措施学习。对于业扩、装接与电表校验人员可参照变电人员工作标准结合营销工作特点进行低电压方面安全教育,这样与具体工作联系更紧密些,建立更牢固安全防患意识。

组织人员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营销安全风险管理》和《两票实施细则》并进行考核,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征文、研讨交流等活动。结合安全培训工作,组织营销人员宣贯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营销业扩报装工作全过程防人身事故十二条措施(试行)》、《营销业扩报装工作全过程安全风险点辨识与预控手册(试行)》,并严格开展以《安规》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考试。

篇8

一、电力经济调度的内容与方法

1.电力经济调度的内容

电力调度是指当居民用电超过一个限度的时候,适当的把企业用电限制并输送给居民用电。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形成的现代化监测、控制、管理手段。电力经济调度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主要内容:(1)负荷经济分配:根据预测的负荷曲线,按经济调度原则,对水能和燃料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分配各发电厂发电任务,提出各发电厂的日发电计划;指定调频电厂和调频容量,并安排发电机组的起停和备用,批准系统内发、输、变电设备的检修计划;对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进行统一整定和考核,进行系统潮流和稳定计算等工作,合理安排运行方式。[4](2)机组组合:进行安全监控和安全分析:收集全系统主要运行信息,监视运行情况,保证正常的安全经济运行。通过安全分析(采用状态估计和实时潮流计算等应用技术)进行事故预想和提出反事故措施,防患于未燃。[5](3)负荷预测:根据负荷变化的历史记录、天气预报、分析用电生产情况和人民生活规律,对未来24小时或48小时进行全系统负荷预测,编制预计负荷曲线,配备好相适应的发电容量。[6]

2.电力经济调度的方法

电力系统的计算机装备水平已大大提高,中小型机、微型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装备级别不断更新提高。对于电网企业,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提高电网运行质量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电力经济调度的主要方法流程为:(1)采集数据:由RTU收集站端(变电站OR电厂)的电气参数,包括开关位置、保护信号、电压电流等遥测数据。(2)传输信息:将RTU收集到的信息经过可靠的通道传送至主站系统(前置机、服务器),并传输主站下达的控制命令到战端。(3)数据处理:收集到的信息要经过处理、筛选、计算。(4)人机联系:将处理过的信息经由友好的界面呈现给用户,并实现遥控、遥调功能。其中离线调度计划的编制还主要是在考虑机组出力脸修、负荷预测结果、长期购电合同以及电力市场中标电量等综合因素的情况下依靠相关软件计算得出。如果在编制过程中发现不安全现象,需要人工进行调整,难以取得理想的调度计划。

二、当前基于多种算法的电力经济调度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调度自动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优化方法。如启发式方法、混合整数规划法、动态规划法等。

1.启发式方法

启发式方法是早期使用的机组组合优化方法。典型的启发式方法是优先顺序法,这种方法是首先对机组依据发电费用指标进行排序,然后根据系统负荷需求按照发电费用指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投入机组。启发式方法没有严格的理论依据,依靠直观的判断或经验寻找最优解,计算速度快,占用内存少,但往往找不到最优解,可以说,它是以计算精度为代价来换取计算速度的。比如广东省节能发电调度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一套启发式方法的节能发电调度核心技术支持系统,涵盖节能发电调度日计划编制系统、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在线监测系统、热电联产机组热负荷实时监测系统、节能发电调度信息网站四大技术支撑体系。其对安装了脱硫设备的燃煤机组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机组脱硫没有达到效率,系统就会亮黄灯,对其发电量就要进行实行考核,严重违规者甚至会被剔出调度表。

2.动态规划法

动态规划法是一个处理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方法,它将整个调度交易周期分解为若干个时段,每一时段为动态规划过程的一个阶段,各阶段的状态是该时段所有可能的开停机状态组合。电力调度数据专网就是动态规划法的重要成果,某某公司结合该地区电力通信网、自动化设备运行状况、重要变电站的分布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数据专网双平面网络建设方案,并进行反复论证、修改,保障了网络结构合理,数据传输高效可靠。该工程的建成将使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的调度数据通过两个完全独立的路由传送,满足调度多个业务系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的要求,使变电站端至调度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加安全、高效,为建设智能调度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3.Wallstor法

对于电力企业的特点和应用情况,Wallstor提出了电力企业网络存储的解决方案。方案可以实现安全、自动、易管理、可扩展的数据备份与应用容灾。Wallstor网腾WIP6系列IPSAN存储系统是基于iSCSI协议技术构建,完全兼容传统的以太网设备,可有效降低在存储连接设备方面的投资。在网络中增加一台IPSAN网络存储设备,通过千兆网络接口连接高速传输,将各个点的数据保存到I中,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另外Wallstor网腾IPSAN存储系统能够支持多种RAID算法,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WallstorIPSAN提供2个千兆网络接口,支持扩充多个网络接口,有效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支持windows、MACOSX、Linux、Unix等不同操作系统,SQLServer、Oracle、ExchangeServer、SharePoint、Domino、DB2、ActiveDirectory、MySQL、Sybase等各种数据库Wallstor网腾IPSAN存储系统采用嵌入式的方式,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因硬盘损坏而导致整个存储设备瘫痪的危险性,进一步保证了网络存储系统的数据安全性。IPSAN存储系统能够支持Raid0、Raid1、Raid5、Raid6、Raid5with1spare及JBOD等多种Raid算法,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安全可靠。

三、基于多种算法的电力经济调度体系建立

根据某某地区购电合同和市场竞标制定的年度、月度发电计划,综合考虑机炉检修、负荷预计、经济等因素生成日发电计划,并根据电网检修计划安排进行安全校核和修正。该系统将中长期发电量计划、负荷预测、日发电计划、电气检修综合管理系统和电力能量管理系统(ERS)中的安全分析功能有机结合,通过日常工作流程形成智能化工作链。该系统主要由EMS系统、调度实时信息平台、日用电负荷预测、发电计划编制四大部分组成。

1.DMIS系统

DMIS系统用于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系统中的负荷预测能够实现短期和超短期负荷预测,可预测未来1天或1周内的负荷,同时应具备历史负荷查询比较、负荷数据分析等功能。超短期负荷预测可实现对未来4小时内每5分钟的负荷预测。执行交易计划并依据交易计划控制AGC及实现其他辅助服务功能。记录机组起停、有功/无功出力及开关动作情况。为电能量考核结算系统提供带时标的系统环境数据,包括频率曲线、实际负荷曲线、实际出力曲线、备用容量曲线、电压曲线等。为即时信息系统和市场分析与预测系统提供负荷预测数据和分钟级的电网实时数据。

2.日用电负荷预测

本系统鉴于数据挖掘和软计算在电力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在负荷预测方面扎实的研究基础,自主开发了基于数据挖掘和软计算的短期负荷预测系统,通过对历史负荷曲线的分析比较,结合历史上典型的天气变化情况,初步找出负荷与天气之间的大致规律,确定采用基于数据挖掘和软计算的负荷特征点变化量预测的日负荷曲线绘制算法。该算法在预测理论上有较大的突破,在具体设计中充分融合了长期从事负荷预测工作的专家的丰富而有效的经验,预测准确度较之以往预测软件有一定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日发电计划编制

日发电计划编制模块是为适应计划及市场两种运行模式下,对未来日机组的发电计划进行编制计算并下发。日发电计划的分配算法是本论文的核心算法。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一般都是根据机组的电量计划约束、最大最小出力约束、上升下降速率约束、用电负荷需求约束等构建方程组,然后用数学规划方法进行求解。这样做的弊端是容易产生收敛问题从而导致无法求解。本论文汲取了已有算法的经验和教训,创新提出了两步走的计划生成方案。首先以等电量进度为目标,结合用电负荷需求计算出各机组的应发电量,然后按照发电量比例产生与统调发电曲线形状相同的初始机组发电曲线,再采用迭代修正的方法生成符合所有约束条件的全网机组发电计划。该算法避免了不收敛的问题,能够提供灵活方便的手段控制各机组的发电进度,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篇9

关键词:变电站事故;应急处理;提高效率

变电站是整个电力运行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输送电流及分配电流的枢纽。变电站通过接通电源、切掉电源、调整电压等方法,将电能合理分配,充分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近年来,变电站事故时有发生,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面对这一问题,要求有关工作人员要在发生事故时,准确快速判断事故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对电力运行系统的影响,不影响社会用电需求。

1 变电站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1.1 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电气知识

目前很多电力工作人员,电气设备操作知识不完善,对公司具体的条文规定不清楚,导致日常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按照规定进行倒闸操作、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具、擅自解锁防误闭锁装置等违章行为,这些都有可能引发事故。而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需要电力工作人员迅速查明故障原因,并做出判断,对于运行方式的变化采取应急处理措施,迅速隔离故障点,尽快恢复无故障设备的供电,这对于电力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电力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设备情况,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原则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电气知识的缺乏,导致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不能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处理过程慌乱,是造成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

1.2 变电站日常运行维护不到位

事故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设备日常运行维护不到位。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日常巡视维护,在日常巡视中将发现的设备缺陷、异常及时上报处理,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缺陷发展成事故。设备检修后验收不认真,会造成有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留下安全隐患。例如保护改定值后,不与检修人员认真核对定值单,可能会造成现场定值与整定值不同,造成保护不能正确动作。

1.3 闭锁装置的管理不到位

众所周知,防误闭锁装置是倒闸操作的一条重要安全防线。防误闭锁装置的安装使用,使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大大减少。目前变电站的微机五防主要是通过编程来实现的,五防厂家编程出现错误而投运验收又没有发现,为倒闸操作留下了安全隐患。再加上有关人员没有 及时对五防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未及时发现设备的失效、零件生锈及部分插口生涩等现象,导致在使用电脑钥匙进行操作时,误打开其它设备的五防锁,或者打不开五防锁需要解锁操作,这都会使操作行为失去了一条安全防线。

1.4 自然因素的影响

除了一些人为因素会造成变电站事故的发生,还有一些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的自然因素,例如雷电、暴雨、大雪、大风、冰雹、泥石流、地震等。

2 变电站事故应急处理任务及原则

2.1 变电站事故应急处理任务

变电站事故应急处理任务的关键是要尽最最大可能控制事故的影响,控制事故继续发展,迅速查找到发生源头,直接掐断,解除一切不利威胁,迅速恢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恢复人们正常生活用电,减少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

2.2 变电站事故应急处理原则

变电站事故应急处理最基础的准则,是严格遵守电力行业制定的安全工作规范和现场事故处理制度,规范在事故现场中的操作行为,并且按照各管理部门的具体规定以及应急预案,进行具体事故处理。在处理事故过程应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正确判断事故原因并进行应急处理,第二步隔离故障设备和恢复无故障设备供电,第三步对故障设备做好安全措施等待班组处理,其中前两步是事故应急处理的主要部分。

3 提高变电站事故处理效率的措施

提高变电站的事故处理效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缩短事故原因判断及故障点的查找时间、缩短事故处理操作时间。

3.1 缩短事故原因判断及故障点查找时间

(1)提高事故原因判断力

变电站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故过程中要冷静沉着,要理性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事故进行准确判断。要做到正确快速判断事故原因就要求工作人员对设备情况相当熟悉,对继电保护的动作条件准确掌握,明确异常天气及负荷情况可能造成的事故。准确判断事故原因,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2)总结变电站设备薄弱点

通过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知道:事故发生的地方往往是设备的薄弱点。提前掌握设备的薄弱点,在发生故障时,根据保护动作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先检查故障范围内的设备薄弱点,可以大大的缩短查找故障点的时间。

设备的薄弱点通常有以下特点:有缺陷、经常发生故障、设计不合理等。工作人员提前将变电站设计不合理的设备、有缺陷的设备、以往发生过事故的设备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按电压等级绘制成表格,并根据设备情况时时更新,供工作人员要提前学习掌握。

3.2 缩短事故处理操作时间

(1)总结各站特殊点

目前很多省份实行的是中心运维班的模式,一个运维班需要管几个甚至十几个变电站,而各个变电站的接线形式、保护配置都不尽相同。例如有的变压器有间隙专用CT,有些没有间隙专用CT,没有间隙专用CT的变压器在合中性点刀闸前要退出相应的间隙保护压板。事故处理中考虑不全面很容易漏掉一些保护压板。因此可以将各站的特殊点总结出来,作为事故处理时的提示,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有效预防事故处理时考虑不周造成误操作。

(2)编制典型事故预案

针对变电站的具体情况,编制事故预案可以提前考虑好事故处理措施,防止处理事故过程中手忙脚乱,做到正确快速地处理事故,尽快恢复无故障设备的供电。编制事故预案若做到所有故障情况都考虑到,任务艰巨,可行性不大。考虑到同一电压等级相同性质的故障,处理方法类似,因此编制典型事故预案,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

(3)加强事故演练及事故后总结经验教训

俗话说孰能生巧。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事故演练培训,可以使工作人员熟悉事故的处理流程,掌握典型故障的处理方法,对各类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处理起事故来就能得心应手,快速准确。每次处理完事故后应组织召开班组会,集体讨论事故处理过程中的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作为以后事故处理的参考。

4 结束语

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对电力系统和社会用电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提出的措施可以提高事故处理效率,减少变电站不正常运行时间,减少事故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尽快恢复对客户的供电,保障社会的用电需求,减少电力行业的经济损失。

⒖嘉南

[1]贾烨.变电站事故应急处理原则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07):22-23.

[2]张卿明,任利伟,陈定辉,等.变电站异常及事故应急处理系统的研制[J].企业导报,2013(07):30-33.

篇10

关键词:电力企业生产管理资源配置管理措施

0 前 言

实施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生产管理集约化水平调整组织架构,建立全省统一的生产组织机构以“安全第一,稳妥有序”为准绳,按照“一部四中心”的原则优化生产管理的组织体系,地市局的生产部按照准事业部模式设置,成立输电运检中心、变电运行中心、变电检修中心和配电运检中心四个生产中心,作为地市局的二级单位,由生产部对其进行归口管理。“一部四中心”生产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打破了条块分割和资源分散的生产管理格局,有效地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公司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运作、优化配置的能力。

1 集约化管理措施

1.1 加强生产应急系统建设,构建集约化的应急抢修机制

全局从集约、快速、高效出发,建立完善了输变电及配电应急抢修队伍组织体系建设,构建了以输电运检中心为抢修主体的110千伏电网应急抢修机制,负责全局110千伏电网设备的应急抢修;建立以变电检修中心为主体的区域电网应急抢修机制,跨区域调配抢修资源,提升110千伏电网设备重大故障异常应急响应速度;建立以配电运检中心及各市、县供电局抢修突击队为主体的配电网应急抢修机制,按照属地化、分职能、全方位快速响应的原则,建立健全应急抢修体系,细化应急抢修工作流程,落实应急抢修工作职责。全局生产应急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全局应急抢修的集约化水平,提高了全局应急抢修的应急响应速度,提升了全局对突发设备故障的响应能力、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供电服务水平。

1.2 开展输变电设备的集中检修,推进检修的集约化

为进一步加强供电安全生产工作,合理配置检修资源,按照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对全局110千伏变电、线路检修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将县局从事的输变电设备检修工作集中到专业管理所,由专业管理所统一管理和实施集中检修。220千伏设备检修管理模式的调整工作将按照省公司统一安排调整到省超高压检修公司,2011年已完成了110千伏设备的检修管理的调整。专业管理所集中检修的实施,促进检修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了检修专业化队伍的建设,促进了检修质量的提高。

1.3 优化检修策略,全面实施状态检修

针对电网发展、设备数量增多、人员不足、装备水平提高的状况,市局积极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调整输变电设备检修策略,按照省公司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了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以安全、环境、效益等为基础,通过设备的状态评价、风险分析、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2009年全局建立了状态检修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和技术体系,健全了相关制度,顺利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的验收,在系统内全面开展了状态检修工作。

1.4 深化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推进运行操作的集约化

积极开展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目前,全局负责运维的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已采用省公司500千伏集中监控中心,实行集中监控,少人值守的运行模式,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已实施“集中监控、分设维操队”的运行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调度操作管理模式优化”,实现了市、县调度操作量的优化分布,大大缩短了设备停复电时间,确保了“三个零时差”。运用同业对标成果,大胆尝试开展了“检修人员从事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倒闸操作”,全局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无人值班率已达到98%以上,有效适应了电网技术发展,减少了变电运行人员数量近300人。

2 流程化、精益化管理措施

2.1 以可靠性管理为龙头,强化生产精益化管理

强化指标管控。把管理指标分解到基层单位并与生产计划紧密结合。通过加强综合停电计划管理,月度计划编制完成后再返回测算可靠性指标是否满足控制指标。坚持检修以计划为指导,严格控制一切计划外的停电,计划外停电坚持“一支笔审批”且必须同时测算对可靠性的影响。

强化作业组织管控。加强对作业的组织和管控,量化下达公司各项作业的标准控制时间。事前严格审查方案组织和技术措施,严格按照计划时间控制施工时间,采取调度和运行操作提前的方式避开晚间闲置时间。合理安排多工种多班组平行作业与交叉作业相结合,必要时集中全局力量和引进外力集中作业。

切实强化综合检修协调。在一次停电时间内按照提前编制的检修方案,综合消除设备隐患和缺陷,开展设备周期性维护,建立规范化维护报告,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降低设备非计划停运几率。杜绝设备重复检修造成时间、人力、物资的浪费。从历史数据库中认真分析设备缺陷分类和成因,科学安排备品备件,改进设备安装、检修工艺,加强设备在线检测。

不断优化配网结构设计和改造。通过加大配网的分段和互倒互供能力,实现配网设计、施工和设备选用标准化。努力解决当前配网雷击故障、计量箱故障、客户产权设备故障、外力破坏故障等主要因素。优化配网故障抢修流程,提高抢修效率和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带电作业管理,拓宽带电作业项目范围,提高带电作业水平。确保所有配网接入全部实现带电接入。

2.2 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评价体系

一是对基层生产单位进行工作绩效排名。市局生产部每月初对各基层单位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和生产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排名,并以月报的形式。每季对各基层单位同业对标指标排名,在季度生产工作会议上通报。

二是开展生产管理典型经验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典型经验交流是全面提高各单位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交流和推广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推动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提升全局生产效率和效益。市局明确典型经验的报送归口管理部门为生产部,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联系、沟通和协调。各基层单位是信息收集、分析、整理、编辑和报送工作的责任单位,设立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保证报送材料的质量。典型经验的报送与采用率也列入了每月的生产排名。

三是建立生产管理月报制度。市局生产部每月初编制生产管理月报,主要包括:当月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及设备运行情况;当月主要生产活动情况;当月工作评价(包括对下级单位工作评价);下月工作计划;典型经验交流等。

2.3 严格执行生产例会制度,确保作业现场能控在控。

强调周例会的严肃性和周例会安排工作的严肃性。周例会是各基层单位进行生产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挥生产、管理安全、督导作风的重要平台。通过周例会,能有效安排本单位一周的生产活动,协调与基建、营销、农电之间的生产配合,明确一周内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是提高基层单位生产管理的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为确保周例会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确保周例会内容的严肃性,主持的严肃性,周例会安排工作的严肃性。

临时工作必须按照已经固化的审批流程办理。临时工作包括事故抢修和未列入月度综合停电计划又必须进行的其它临时工作。事故抢修审批流程按公司有关规定办理;其它临时工作,必须由县(城区)局、专业所主管生产领导签字认可,指派把关人,然后提交周例会讨论、审核。未经过周例会安排的其它临时工作,原则上调度不应予以安排;非进行不可的,一律按故事故抢修审批流程办理,事后按第一类非计划停运进行内部考核并追究有关部门管理责任。

强调周例会的闭环管理。一是各级生产管理部门担负起生产例会闭环管理的责任,通过周例会全面掌控生产活动,周例会上提出的问题、安排及要求必须形成闭环,落实责任考核,并在会议纪要中明确。二是各级生产管理部门加强对下级单位周例会开展情况检查指导,每周对照发出的工作票检查周例会纪要,对照周例会纪要检查工作票。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通报批评。三是各级安监部门加强对周例会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敦促各单位开好周例会,保证安全生产工作指挥通畅、务实高效。

2.4 树立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实现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益化

全面实施生产标准化,标准化是精益化的前提和基础。按照“生产管理体系标准化,工作程序标准化,装备配置标准化,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要求,全局以技术标准统领生产管理工作,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主要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标准200多条,编制设备运行、试验、检修等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00多篇,将危险点预控、质量控制、环境因素,控制落实到现场作业各个工序中,规范生产现场的人的作业行为,把原有的以作业面为管理单元的粗放管理模式,变为以现场各工序及其流程为质量控制点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了现场作业安全、质量的可控、在控和能控,又为生产的精益化奠定了基础。

2.5率先实行输变电设备检修定额,推进精益生产

针对生产检修缺乏定额、且取费项目不统一,检修外包业务缺乏合规结算依据等问题,为推进全局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开展,规范检修项目的预(结)算工作,统一检修项目预算的内容构成、费用分类及计算标准,合理控制生产运营成本,提高生产费用的使用效率和电网运营效益,市局率先在省公司系统内施行了《湖南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检修定额》、《湖南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检修项目预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检修定额的实施进一步促进输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精益化管理,为强化生产成本预算控制,有效控制检修成本,扎实推进生产运营的“三节约”活动夯实了基础。

3 实施效果

3.1生产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新模式的实践改变了过去生产管理人员重干活,轻管理的弊病,使生产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断提高,能从精益化角度审视业务流程,做好生产管理工作。全局上下形成了制度管理人,流程管事的良好生产管理秩序,输变电设备的重复停电率大大降低,2010年全局110千伏及以上线路、变压器和断路器的重复停电率同比分别下降了5.605次/百条,4.275次/百台,2.917次/百台;客户报修相应时间和抢修时间大大缩短,故障停电平均时间持续时间和平均停电次数2010年同比下降0.464小时/户和0.049次/户;人均维护的设备数量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