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核心素养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义务教育核心素养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义务教育核心素养的内涵

篇1

以质量为核心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要求

促进教育公平,是20世纪后期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政策。

公平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一般来说,公平可分为三个阶段: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不同阶段,其实现公平的载体各不相同。起点公平要实现人人有权利受教育,有机会受教育。公平就是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机会的均等。当“有学上”的问题解决后,教育公平转向“上什么学”的问题。不同学校因其教育资源不同,导致学生所受教育不同。因此,公平在教育过程中表现为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的平等。教育资源作为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缺少这一条件或者低于某种限度,必然会影响教育的质量。但资源与教育质量的关系,并非无限的正相关。教育资源达到一定程度后,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就逐渐降低,直至不再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人们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并非是无限的。当资源较好地满足了学校的办学需求或学生的学习需要后,人们便会从对资源的需求转向对教育结果质量的追求。所谓“好学校”或“优质教育”,初期指向办学的硬件、学校的资源,但办学条件达到一定水平后,人民群众认可的“好学校”则是教育质量高的学校。所以,义务教育在实现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均衡之后,必然指向教育质量,并追求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再到结果公平,与之相对应,教育均衡发展也经历着入学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和教育质量的均衡。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资源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和保证,以质量为核心的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目的。

回顾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义务教育的普及,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全面免费,标志着义务教育实现了起点公平。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政策的效率主义,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区域、城乡和学校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严重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所以,20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公平重点转向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旨在纠正长期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均衡,重点扶持困难或弱势群体,实现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等。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目标,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高洪司长解释说,“初步均衡”和“基本均衡”可以从两个维度理解:一个是范围,一个是程度。从范围上来看,初步均衡就是在全国部分具备一定条件的县域内、有些地市区域内率先实现阶段性的均衡发展目标;基本均衡是在全国大部分县域内、一部分地市区域内实现阶段性的均衡发展目标,东中西部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也要相应缩小。从程度上来看,初步均衡就是在教育投入、教育设施、教师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方面首先实现均衡;基本均衡就是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一定程度的均衡。①

从该解释看,“初步均衡”比较偏重于教育资源的均衡,而“基本均衡”则接近于以质量为核心的均衡发展。目前,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导致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区域内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还不均衡,但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已实现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初步均衡,并开始向基本均衡的方向努力,像上海提出“让所有孩子获得公平而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江苏提出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不再是教育需求与供应不足的绝对矛盾,而是人民群众的较高需求与优质教育供应不足的相对矛盾。屡禁不止的“择校”,就是这一矛盾的深刻体现。所以,在解决“有学上”问题之后,必须转向优质的教育,将公平与优质结合起来。要知道,没有质量的公平不过是徒具公平的形式而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通过的《全民教育行动纲领》所指出的,向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胜利”,但如果不能向他们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那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胜利”。《全民教育行动纲领》提出的从全民教育向全民优质教育转变的方向,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实施了法定年限义务教育国家的共同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同时也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意味着公平与质量,是当前义务教育改革的两翼,必须同时进行,协调发展,促成以质量为核心的义务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

以质量为核心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以质量为核心的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以机会平等和资源均衡为前提。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基本实现机会平等,正经历资源均衡,并最终将走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均衡发展。这一阶段的均衡发展指向教育结果的质量提升。它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实现义务教育普及和资源配置初步均衡之后必然的发展方向,此后,均衡发展的追求也将从宏观政策设计、中观教育资源配置转入微观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均衡指向人的素质、素养的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应首先关注人的发展,体现在人的素质发展程度上。人的素质,不只是那些可以通过考试测量到的知识、技能、能力,还有无法测验的情意和道德。所以,以质量为核心的均衡发展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使其在认知、情意、学习态度以及公民素养等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针对我国青少年的现状,现阶段尤其要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社会实践能力。

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均衡是合格标准上的差异均衡。教育质量均衡不等于质量的同质化,因为个体发展是有差异的。严格来说,公平或者均衡对个体来说,不是同质化的绝对平等,而是一种基于差异的公平或均衡。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必须把国家的统一要求和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结合起来,前者表现为义务教育的国家质量标准,这一标准是底线要求,所有学生的发展都不能低于国家的教育质量标准。在达到这一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特色教育、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质量为核心的均衡,不仅不追求同质化发展,而且要极力避免同质化发展,要依据自身特殊条件形成自身特色。

当然,考虑我国义务教育在整体上还极不均衡,东中西部之间、省际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均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尚不现实,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还处于均衡发展的第二阶段,重点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初步均衡。因此,以质量为核心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确保县域(市、区)范围内的均衡,并首先在教育水平较高的区域实现。

促进以质量为核心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一、实现义务教育发展方式的转换。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从资源配置转向质量提升,其发展方式必须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从被动发展向自主发展转变。

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教育均衡第一阶段满足人人平等受教育的需要,因此,其发展方式是扩大教育对象,扩张教育规模,力争使每个学生有学上。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进入“后普及”时代。这一阶段,义务教育的任务不再是普及,而是提高。因此,义务教育发展的重心必须从数量的扩展转向质量的提升。把提升质量作为教育公平的核心和价值追求,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新需求,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无论是义务教育的普及阶段,还是均衡配置资源阶段,其发展方式都是外延式的,注重教育硬件的均衡,建设的主体是政府,发展成果也多半是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在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初步均衡后,学校改革必须由外向内,注重教育系统内部的改革和学校自身的转型,从“人”和“质”上入手,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学校从被动发展转向自主发展。在义务教育均衡的重心从资源配置转向质量提升、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后,教育均衡发展的主体也必须从政府转向学校,学校要从依附于政府的被动发展转向自身的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最高境界,也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原则。对于优质学校而言,自主发展是突破高原期、追求特色的必由之路。对薄弱学校而言,自主发展是摆脱外在依赖、增加学校发展内驱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也是摆脱名校阴影、创造自我特色的需要。

二、建立义务教育国家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监测和实施问责制。

义务教育作为国家为每个公民提供的基本教育,应该有国家统一的质量标准,这是确保公民基本素质的要求。为此,国家应该建立义务教育的质量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出要求。

国家质量标准是合格性标准,其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发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其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学习质量应该是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因为我国有“应试教育”的痼疾,于是在教育质量评价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监测也心有余悸,怕落下应试教育的罪名。其实,考试本无罪,关键是考试目的是什么。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目的,以成绩对学生进行鉴别。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中学生学业成绩的监测应当是基于标准,即以国家课程标准和教育质量标准为依据,检测学生是否达成了标准的要求。测试的目的不在于比较和鉴别,而在于了解学生的发展程度。美国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也建立了全国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各州课程标准,在标准的基础上,实施质量监测,并建立了以问责制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2008年3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颁布了《差异化绩效责任试点计划》,强调对需改进的学校进行差异化处理,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学区或学校间的质量均衡。OECD(经合组织)推进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一种实践。

因此,我们无需回避学业成绩测试,关键是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符合实际、覆盖义务教育各学科的国家质量标准体系,科学编制测试题目,合理实施质量监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和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应当对全国和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素质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反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发展目标,最终促进整个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质量监测的结果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于没有达到质量标准的地区和学校,政府要实施必要的问责制和教育干预。

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在现阶段对于“均衡”的理解,过于强调共同与统一,而忽视了差异与多元,甚至把差异看作均衡的对立面,使教育均衡演变为同质化教育。之所以把均衡等同于统一,是因为教育均衡发展中很多问题,多是基于政治的考虑,基于公民平等身份的考虑,而不是基于教育的考虑,也不是基于教育对象发展的考虑。

国家应该向每一个公民提供完全平等的教育,包括受教育权利、机会和教育资源等,这是公民平等身份的要求,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适应这一要求,教育均衡发展强调统一性是有道理的。但教育对象是具体的人,每个人因其遗传基因、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在追求教育均衡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不应忽视个体的这种差异性,它是教育必须正视的事实,也是教育的前提。因此,教育应该为展现丰富和多元的人性发展提供空间,赋予每个人以自主选择发展可能的机会,使之寻找最适宜自己发展的教育类型、学校、课程。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所强调的教育平等的原则:“教育上的平等,要求一种个人化的教育学”;“机会平等不等于把大家拉平”,“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的特点的。”基于个体差异的教育,不是不“平等”,恰是一种“比例平等”;不是不公平,恰是反映了公平“得其所得”的应有之意。在均衡发展中,必须把作为公民平等的身份要求和作为教育对象的差异性统合考虑。日本和韩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表明,只强调统一性不符合教育规律,如日本“二战”后推行公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行“就近入学”,所有儿童都接受同等的教育内容;韩国实施“平准化教育”,促使中小学教育质量在达到标准、均衡的基础上实现统一。这些同质化改革由于忽视个体差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他们不得不在新的改革中开始“重视个性教育”,如日本开始在中学按学生学习进步程度分班教学,韩国也设立了英才学校、英才班和英才教育学院。

如此,均衡发展必须处理好统一要求和多样差异之间的关系。统一体现底线要求,底线要合格;在底线合格的基础上,差异体现着发展的多样性。在均衡发展中,我们要注重制定学校办学标准和国家质量标准,但也要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空间。为此,学校需要作出努力,比如说教育内容的多样。学校需要建设特色课程,进而把特色课程转变为学校特色,再进而建立特色学校。要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课程菜单,使每个学生有想学的课程、有能学的课程、有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和多元发展的需要。

四、以学校为主体,促进学校的转型性变革。

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均衡发展,其发展要素不再是资源均衡所强调的经费、设备、校舍等,而是课程、教学、师生、学校文化等,发展的主体是学校。学校必须通过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班级建设、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教育科研等途径,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首先,要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建设优质的学校文化。学校不能听命于行政的统一指挥,丧失学校发展的特色。学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自己的培养目标,凸显自己的独特内涵。同时,要高度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其次,要重视教师的发展式均衡。教师是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资源均衡阶段,重视的是教师数量和教师的输入(如引入、调动、调配等),采取的是以促进教师流动为主的“配置式均衡”模式。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均衡阶段,重视的是教师的质量提升和专业发展,需要形成一种能促进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教师愿意“扎根”在学校的“发展式均衡”模式,它着眼于本校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对区域和学校文化的认同,依靠教师的自我“造血”,从而促进教师质量的提高和区域内教师的均衡发展。

最后,开展“研究性变革实践”,推进课堂教学的变革。教育质量提升的主阵地是课堂。没有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变革,就没有课堂的变革;没有课堂的变革,也就不会有学校的内涵变化和学校的整体转型。因此,课堂变革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课堂变革,既有课堂教学的创新,但更多的是对日常教学的研究性变革。研究性变革是教师对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在反思和改进中实现自我的超越和发展。

注释:

篇2

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本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以德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热爱教育事业和学校管理工作,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人师表,公正廉洁,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

(二)育人本。坚持育人本的办学宗旨,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持困难群体,推动平等接受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引领发展。校长作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将发展作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秉承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22-03

【作者简介】1.朱洁如,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01),高级教师;2.吴刚平,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200062)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线,与其他语文知识、技能和能力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才能目张。叶圣陶先生说:“无论什么学科,都应该预先认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搅一阵。”只有把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教学意义、实质内涵认清楚了,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明确目标和方向,才能提纲挈领、事半功倍地予以推进。

一、重视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教学意义

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是指小学语文课程至关紧要的部分,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主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效和后劲。

1.学科关键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

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根本,它在小语学科中应该处于一种核心地位。小语学科所有方面的发展都必须依仗它、服务于它,它对小语学科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即使是在一年级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识字写字时,教师也必须清楚认识到阅读理解是小语学科关键能力,将识字写字教学纳入阅读理解的整体教学设计中予以统筹规划。通过识字读文,读文是目的,识字是服务于读文的;并随文识字,在读文中识字,识字是读文的伴生结果,读文识字的真正目的是更好地读文、更多地读文,小学语文教学要始终重视阅读理解这个基础。

2.学科关键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干。

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是小语学科发展的支柱,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其他学科能力都是以阅读理解能力为依托生长起来的,并为阅读理解能力的持续发展而服务。因此,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四两拨千斤的能耐,它是语文学科这棵大树的主干,树干强壮了才能枝繁叶茂。抓好了“吸收”或“输入”的阅读理解能力,“发表”或“输出”性学习内容中的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才如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系列化的输出性学习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从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小初衔接这一特点来看,有了小学阅读理解能力作枝干,第四学段7~9年级中的种种阅读目标才能逐步达成。例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1]所有这些目标的达成都必须以阅读理解为前提。同理,从阅读分类来看,理解性阅读也是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运用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记忆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等阅读的基点与支撑。

3.学科关键能力决定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和后劲。

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和学科能力发展的后劲所在。发展阅读理解能力不仅对学好语文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各学科的重要后盾。学好哪门学科不需要阅读理解?又有哪个行业离得开阅读理解能力?它所带来的强大的后劲与可持续发展动力是不可小觑的。

二、阅读理解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实质内涵

阅读与写作是整个语文相互依存的学科两大关键能力,但在小学阶段则以阅读理解为主。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阅读理解,本质上是以交际言语领域为核心,兼顾艺术言语领域和科学言语领域的基础阅读能力。

(一)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科两大关键能力之一

1.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两大关键能力。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语文课程的定位来看,语文能力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这段论述对于语文课程的作用与价值给予了清晰的定位,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应培养的学科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文课程要实现其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彰显其重要的学科地位,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3]由此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应培养的学科能力是: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由此可见,语文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吸收祖国语言文字成果,为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二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曾指出:“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间,经验的接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切要的,所以阅读和写作两项也最切要。”[4]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阅读与写作的知识和习惯,指的就是能够运用阅读和写作知识、习惯去完成“吸收”和“发表”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说,管“吸收”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管“发表”的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关键能力。

2.阅读理解越来越成为独立的语文能力。

在阅读与写作两大关键能力中阅读不仅是向“读”学“写”的基础,而且越来越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语文能力。“我国的传统经验是‘读写结合’,但是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读’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能力,已日益受到重视。它已不仅仅是为写作提供范例和导引作用,而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5]

阅读理解能力作为独立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可以从国内外有关阅读理解能力检测的发展趋势中窥见一斑。

美国学术能力评估SAT考试、英国英语能力测试、日本日语能力考级中均对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专项测试。国际著名的教育评价项目也都将阅读素养作为核心的测评内容。像PISA和PIRLS都是针对阅读素养进行的国际性评价项目,以此来监控国际范围内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其新颖、科学的评价理念和框架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本土化的阅读能力检测也陆续开启并逐渐步入正轨。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设立了“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分析与指导系统”项目(SAAE)。2006年9月,江苏省参加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项目组召开的“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协调会,并参加测试。SAAE项目组对“语文学业质量”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所获得的,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6]“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已然成为本土化小学语文学业质量检测的重要核心内容。

(二)培养基础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实际上,培养语文能力既有语文课程通道,也有日常生活通道和其他科目通道。就语文课程通道而言,“吸收”或“输入”主要由听、读完成,其中“读”是核心,“听”是围绕“读”而展开,并在促进“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有计划、有选择、经过优化设计、系统而高效地“读”出优秀的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专责,日常生活通道和其他科目通道无法代替。作为语文课程专责的阅读,可以称为基础阅读。“发表”或“输出”主要由说、写完成,其中“写”是核心,“说”是为了促进“写”的发展而进行的必要准备,并在促进“写”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向“读”学“写”是语文课程的专责,日常生活通道和其他科目通道无法代替。作为语文课程专责的写作,可以称为基础写作。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两相比较,阅读理解是更为基础和重要的关键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这是因为,语文能力涉及交际言语、科学言语和艺术言语三大领域,亦即三种语体。三种语体的言语能力培养都以阅读理解能力为基础和核心。

相对来讲,交际言语广泛运用于社会日常生活,是每个社会人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言语能力,是语文教育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其中,阅读理解能力是交际言语能力的基础和核心。一般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基本文体的文章是交际语体的主要外在物化形态,它们构成语文课程的主要篇目和课文文本。语文课程的读写能力培养主要通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文章教学完成。其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精选文章的阅读理解实践,获得基础阅读理解能力,实现“吸收”或“输入”功能;通过向“读”学“写”,获得基础写作能力,实现“发表”或“输出”功能。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主体的交际言语领域,从先后顺序来看,文章的阅读理解在前,向“读”学“写”在后,可以说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甚至整个语文教学的先遣任务。所以,“文章教学是语文教学首先要完成的任务”。[7]从语文学习的主次来看,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和精力必须用于大量文章阅读,才能有效吸收一个民族集体积累起来的基本交际言语成果,才能为作为一个学生个体写作能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没有“吸收”或“输入”的阅读理解作铺垫,“发表”或“输出”的写作几乎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至于以诗歌、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为外在物化形态的艺术言语,以及以学术论著、政治读本和法律文书为外在物化形态的科学言语,这两种语体的言语能力培养更是以阅读理解能力为主,小学阶段基本不涉及这两种语体的写作能力培养问题。一方面,与交际言语相比,艺术言语和科学言语的实际运用,无论在人群、场合、范围和层次上,都有一定的限制,是较高层次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对处于语文学习初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艺术言语领域和科学言语领域的阅读理解能力,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不宜作过高的要求。甚至只需在这两个领域粗读一些基本篇目,获得一些初步的阅读实践经历,开阔一下视野,学得一些艺术言语和科学言语基础知识就可以了,而对这两个领域的写作能力则完全不必作出统一的要求。另一方面,以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来看,我国语文教育以文学体验为主要取向的传统则应该转向以获取信息为主要取向的现代语文教学了。

所以,从各方面综合起来看,以交际言语领域为核心,兼顾艺术言语和科技言语领域的基础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它是贯穿小学语文教学全过程的核心素养。

全面准确地厘清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对于培养和提升小学生整体语文素养、改进小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也唯有如此,加强小学语文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和区域课程领导力才不会是个遥远而空泛的口号。

【参考文献】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5]章熊.我对中学阅读能力目标的意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2(1-2).

篇4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教育富民工程,突出教育事业公益性,为全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均等的教育权利和条件,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区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人人享有良好教育”的民生要求,为建设“活力*、山水*、和谐*”作出贡献。

二、目标措施

从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三年内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布局调整,全面优化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进一步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从教为荣的良好氛围,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整体提高全区教育现代化水平,力争把我区建成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

1.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办学条件均衡化水平。根据全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在广石路地块规划新建78班规模、用地63357m²的学校,将刘潭中学调整进广石路学校,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将刘潭地区小学迁入刘潭中学,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在五河小区规划新建学校,进一步改善五河地区小学办学条件。加快区教育中心二期工程建设,使之成为全区教师培训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要实施积余实验学校、梨庄中心小学该扩建工程,加快更新教育教学装备,确保全区各校办学条件、教育设施设备配备高位均衡。

2.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人才均衡化水平。按照我区“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实施“名师工作室”、“导师制”培养,推进“研训一体化”建设,加强校本培训等措施,在2—3年时间内再培养20名左右的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200名左右骨干教师,使优质师资总量扩大。加大骨干教师向相对薄弱学校柔性流动的力度,使优质师资力量分布均衡。以“打造优秀校长团队,成就知名领军校长”为目标和宗旨,积极实施“未来名校长”工程,加大校长的培育和引进力度,整体提升校长的管理能力和文化品质,真正把校长塑造成为我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领航人。

3.创新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校管理均衡化水平。改革学校全面质量管理考核评估体系,确保全区学校教育质量与内涵发展水平同步提升。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开展学校理事会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创新教育管理新型运作模式与现代学校法人治理模式。积极开展群众评议,推进学校社会公共服务评价体系改革,切实增强学校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扶持各校主动发展,加快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做大、做优、做强学校教育品牌。

4、坚持内涵发展道路,提高素质教育均衡化水平。积极实施素质,深入开展生命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艺术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坚持教育文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切实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现代校园文化气息和内涵品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熏陶、浸润的作用,把学校孵育成积极进取、友爱互助、充满活力的精神家园,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均衡化水平。

5.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均衡化水平。建立健全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激励机制,切实规范和完善数字化校园和“班班通”的建设和应用,以*教育信息网为依托,各校校园网站为基础,开发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与共享、网络化教研、教师培训与发展性评价、信息交流等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平台和资源群,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核工作,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研、建设教育资源库、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努力形成教育优质资源充分开发、有效利用、全员共享的良好态势。

三、创建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创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是政府实现其公益性,惠及人民群众的最佳切入点和最好体现。为此,我区成立创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实施工作。在教育局设立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

篇5

一、平衡计分卡的内涵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 / BSC)又称“平衡计分测评卡 ”,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从企业发展的战略出发,制定的一套全新的、多维度的绩效测评体系。平衡计分卡的“平衡”指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关系;平衡计分卡的“计分”指所有指标都可量化;平衡计分卡的“卡”是指形象具体的绩效考核表。[1] 平衡计分卡是着眼于长期规划的战略执行系统和集绩效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体,是从公司愿景与战略出发,融合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从财务(Financial)、客户(Customer)、内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学习与发展(Learning and Growth)四个层面或维度将组织战略目标与日常业务管理体系相衔接,建立较为综合、全面的衡量指标体系和战略执行体系,促使战略变成具体行动的绩效测评体系。[2]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指标体系是其实现战略目标和绩效管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核心内容,其不同维度主要针对不同的层面,解决不同的问题。客户维度是把客户评价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层面之一,主要回答“客户如何看待我们,关心什么”的问题。内部业务维度着眼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回答“我们必须擅长什么”的问题。企业甄选出那些对客户满意度有最大影响的业务程序,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并把它们一一转化成具体的测评指标。学习与发展维度主要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具体指标主要关注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人员的培训、学习等方面的指标。财务维度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从股东的立场来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一般来讲,财务指标通常涉及盈利、增长和股东价值、现金流量、细分市场份额上升和股权报酬率等方面。

二、教师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四维度要素的转换

义务教育学校作为事业单位,不同于以赢利为目标的事业单位,因此,把平衡计分卡运用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并非是照搬赢利性公司所经常采用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四个层面,也并非拘泥于赢利性公司所经常采用的绩效评价指标,而是应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即结合自身特点对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要素进行合理转换,构建出适合自身的计分卡层面和量度指标。

1.客户层面

对于中小学校来说,其同样面临着客户评价的问题,不同的是,中小学校的客户主要是学生、家长及上一层级学校。在客户维度,学校的学生、家长及上一层级的学校接管单位等成为教师绩效评价的主体。其具体指标可以涉及教师的责任感、师德、学生、家长满意指数、上一层级学校满意指数、教师的声誉、影响度等。

2.内部业务维度

对于中小学校来讲,内部业务维度就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教师要使客户、政府满意,必须搞好自己的业务工作,这也是一所学校、一名教师最应该重视和发展的工作和任务,显然,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因此,内部业务维度的考核指标应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从事班主任工作以及对学生品德教育等。

3.学习与发展维度

对于中小学校来讲,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每个教师的创新和不断学习。在这一层面,其具体指标可包含教师出外进修、培训的次数及成果,教师参加学习或自学的次数、教师科研成果的数量及质量等。

4.财务指标

中小学校不同于企业,它是一种非盈利组织,国家、政府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应是其设立具体指标的导向。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以分数论英雄,而是在学生全面发展、能力提高基础上成绩的提升。因此,在这一维度教师的绩效考核指标维度应摒弃单纯以升学率为考核指标的做法,关注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个性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及学习能力等的培养,其具体指标可以包含素质教育成果,如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与发明、社会实践、合作学习、学生的才艺培养、学生的学习成绩等。

三、教师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实施

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设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教师绩效评价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1.明晰并确定学校愿景

学校愿景是学校战略目标制定的前提,而战略性是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显著特色。平衡计分卡本身就是辅助战略目标实现的工具,学校愿景是学校发展的蓝图,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校愿景,应重视以下三方面。

(1)要民主形成,共同分享。学校愿景最初是学校校长及其他领导出于学校发展和变革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但是学校愿景的制定并不单纯是学校领导的事情,它要求学校领导和全体组织成员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共同创造,在领导与组织成员的广泛讨论、沟通中民主形成,共同分享。

(2)要量身定制。学校愿景的制定要建立在对学校在条件权衡把握的基础上。每所学校都有自身的优势劣势,因此,学校愿景的制定不应照搬其他学校的愿景,而应凸显自身的特色。一个好的学校愿景,应立足现实,科学权衡,具有可执行性,应是学校组织在自身条件下能够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3)过去、现在与将来并重。要制定学校的愿景,还需要对学校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学校的过去,会使学校明了自身的基础与经验、优势与努力方向;了解学校的现在,会使学校明了学校所处的机遇与挑战,使学校愿景的制定具有务实性;了解学校的将来,能科学把握社会、时代所可能发生的变化及需要,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趋势、新动态,使学校愿景的制定具有前瞻性,为学校未来发展找到准确的方向,引领学校跟上时代潮流。

2.制定学校战略目标

确定战略目标是进行绩效考核的关键步骤,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平衡积分卡理论的核心。战略目标是实现战略愿景的工具,而要实现愿景需要制定切实的战略计划及战略目标。另外,战略目标又是以后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依据。在制定学校战略目标时,可以依据战略地图来制定学校战略计划及战略目标。战略地图(Strategy Map)是以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相互关系为内核,通过因果关系链条串联起来,并以图的形式告诉管理者: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学习与发展层面)可以用来构建企业运作系统(内部流程层面),进而给需求者带来特殊的价值(客户层面),实现更高的财务价值(财务层面),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3] 学校战略地图的绘制分为三个步骤。

(1)设计学校的战略任务系统。这需要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在学校愿景的基础上重点思考本校的优势,学校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家长、学生的需求及社会对本学校的要求和期望等问题,初步描绘学校的战略使命。

(2)评估本校业务优先级别。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战略目标,要思考作为投资方的国家及政府及作为客户方的学生、家长等对我们的期望、要求。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展专业素养、成为研究型教师是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政府对学校的期望,而不少家长则期望学生能考出高分数、考上好学校,学校有一个好环境、有一批好教师。在对利益方要求的分析上,首先,分析出其共同利益的诉求:素质教育不仅不排斥高分,还有利于考出高分,家长也不希望孩子高分低能,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分数。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如一些师资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学校就应把师资培养当做优先发展的业务,而一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较差的学校则可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当做优先发展的业务。其次,在对其共同利益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其不同的利益诉求进行客观分析,按重要性依次排出本校业务优先发展的顺序。

(3)确定学校的关键战略。确定学校的关键战略就是确定学校重点的战略主题。首先在评估本校业务优先级别的基础上,分清楚学校重点应“为”什么。然后是安排业务发展顺序。最后学校的关键战略不宜同步推进,在确定若干关键战略主题后,还应对这些主题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时间顺序。

3.基于平衡积分卡建立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这一步骤是把战略实施和绩效考核联系起来的环节,也是把学校战略目标转化为教师职位发展目标的环节,对实现战略目标需要教师如何做进行因果分析,之后把对教师的要求转化为一系列的衡量指标。学校应围绕本校的战略目标,对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四维度进行合理转化,建立本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四维度框架,并设计具体的考核指标,结合学校战略重点及平衡原则运用科学方法为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构建出本校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4.进行绩效评价

教师绩效指标体系建立之后,应向全体成员公示,在讨论无异议的情况下将之作为全校教师绩效评价的依据,进入评价信息的资料收集阶段,因此,学校应注重从多方收集相应的评价数据及资料并对之进行数据处理,形成评价结果。

5.绩效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应用

绩效评价体系的确立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进行教师绩效评价不仅是为了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而且还是为了学校愿景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后,还应对其战略目标的实际达成度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差距与原因,依据情况来对学校愿景和战略目标及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反思,做出适当调整。

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进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学校如何进行评价指标的合理转化及对各绩效指标的合理量化是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在实践中,学校应基于学校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依据自身实际及教育特点并借鉴其他绩效考核方法。此外,应用平衡计分卡理论进行教师绩效评价,还需要大量教师的绩效信息,也对学校的信息管理及信息基础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参考文献:

篇6

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

什么是语文,基于学科,人们比较公认的是叶圣陶先生的论断: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什么是语文课程,长期以来,各家立足不同基点,着眼不同的角度,争议纷呈,观点各异,莫衷一是。新课标在吸收各种意见,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广大语文教师多年未对语文课程孜孜探索的结晶,是语文课程研究的重大成果,也是新课标最为亮丽的一笔。

什么是语言文字?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强调:语言文字一是具有工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是具有载体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三是文化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

什么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这里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多方面、多形式的,包括听说读写和文学活动。我们不能把它窄化为听说读写及文学活动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也不能窄化为书本的学习、课堂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有语言,处处可学用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的语言学习观、大的语言运用观。

二、语文课程、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特点

什么是语文课程?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界定,明确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以及思想文化等内容的综合性课程,但不是其中各项内容的简单相加。这一表述明确了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核心——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育教学的有识之土一直呼吁:语文要姓语;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课不要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语文课不仅要得“意”,更要得“言”:语文教学要与内容分析式教学说再见。语文味是什么?自己的园该种什么?语文的特质是什么?独当之任是什么?新课标终于作出了明确、响亮而又坚定的回答:那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之一是综合性。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无论是根植的领域还是听说读写的形式,都是综合的、融合的、整体的、全面的,它不提倡条条缕析,不能人为割裂。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之二是实践性。“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在语文实践中学习,就像在游泳中学游泳,在驾驶中学驾驶一样。游泳、驾驶需要教练的精心点拨,但不需要教练的滔滔不绝,越俎代庖;因为它终究要靠个人的亲身实践与感悟。同理,语文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精要点拨,但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分析,课堂上教师的活动不要占用太多宝贵的课堂时间,不要挤用学生语文实践的时间。离开了学生个体充分实践的语文课一定不是好的语文课,离开了自主的个体实践,学生永远不可能真正学好语文。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要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什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初步学会”,是基于义务教育特点的。它具有奠基作用与多重功能。正如新课标前言所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义务教育阶段是基础,小学语文是姓“小”。它昭示小学语文要基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与身心特点,要着重打好基础,养成习惯,教学不要任意拔高、越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各种文化思潮良莠不辨,中外文化,古今思想在激烈碰撞。在这种形势下,作为母语的语文必须责无旁贷地弘扬民族文化,培育学生民族认同的精神根基。

什么是语文课程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新课标的这一表述与实验稿课程标准一致。这是十年课程改革实践形成的一个比较趋同的认识。这一表述体现了新课标在实验稿课标基础上稳中有变,变中维稳。那么,人文性与工具性外延内涵分别是什么?两者关系如何,怎么统一?实践中如何无痕融合,科学地实施?过分重视人文性的现象如何克服?等等,是我们十年课改远没有解决的难题,需要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审视与探求。

三、语文素养、语文教育特点、语文课程建设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的内涵?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种表述比实验版课标的表述更加完整得当。

新课标强调语文素养应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这是语文素养内涵的丰富性和语文的特点所决定的。语文素养属于人的一种“修养”;语文素养中还有许多是本就具备的知识,如:理解力、领悟力等;语文素养又是充分个性化的,如情感体验、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这些靠外在的“灌输”和机械的“训练”是难以形成的,只能依靠人自身长期的修习和追求。即使是阅读与表达的能力,也不能指望向学生传授了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就能很快地提高阅读与表达的能力。要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表达中学会表达,不能急功近利。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必须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不能把不可分割的互相交融的语文素养内涵,人为地分成多少知识点、能力点,甚至情感点。正如“传授”之于“知识”,“训练”之于“技能”一样,“养成”之于“素养”具有内在的深刻的联系。因而,“语文素养的养成”将成为新的语文教育追寻的愿景。

什么是语文教育特点?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丰富性是任何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它对学生精神世界之影响也是任何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理解的多元性也是其他任何学科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为此,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教育的这些独特性、丰富性决定了语文必须特别注意价值取向的引领,特别注意民族的,中国的,传统优秀的,现代的,创新的,爱国的精神培育,特别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社会荣辱观教育,同时,必须特别呵护学生的个性理解与独特体验。只有把握了这些特点,才能保证我们的语文教育在正确的航道上不偏不倚,破浪前行。

怎样进行语文课程建设?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与实验版课标相比,新课标着重强调了优良传统的继承,强调了注重读书、积累、感悟和整体把握。这些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的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精髓,是我国语文教育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深深思索,潜心去实践,去发扬光大。

四、辩证处理几组关系

总结十年课改成功经验与缺失教训,新课标着重强调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必须特别引起我们的警醒。

(一)识字与每天10分钟写字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有专家说,小学语文学什么?3000个汉字会认,会写,能用不就完事了吗?此话虽不一定完全严密、科学,但却道出了识字、写字的重要地位。识字要贯串义务教学始终,其中字义的感悟十分重要。引导学生扩词拓词,引导学生联想近义词反义词,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用词说话表达,利于引发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利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利于识用结合,利于把握字义,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经验,必须加倍予以重视。

新课标又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随着时代的变化,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写字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有的还相当严重。当前,学生笔顺笔画错误严重,错别字增多,写出的字不美观,这种局面必须改观。基于此,新课标明确要求每天课堂10分钟练习写字,这可以说是新课标重视写字浓墨重彩的一笔。10分钟的写字必须在语文课中,必须是每天的,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人问,写作业,写语文作业能否算10分钟写字的活,我想,如果不在语文课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那种写作业只属日常书写,虽然日常书写也要注意练字,但非专门的写字练字。

(二)指导解读与体验思考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未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课标之所以强调教师应加强指导,是针对一些课堂教师指导弱化,课堂缺乏计划性而提出的。作为教师,要理直气壮地敢于指导,善于指导。但有效的指导不等于全是分析。要把教师分析的量减下来,把时间留给学生实践阅读。讲解不能模式化,公式化,要因时而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情而变,充满灵性,动态生成。讲解无法取代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把学生引入文本,投入情境,让学生在文本中穿梭、徜徉。

(三)合作学习与个人阅读

新课标指出:“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未代替个人阅读。”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一些课堂合作频繁,讨论有余,合作讨论表面热闹,实则肤浅。没有个人充分阅读、认真思考的讨论必然浮于表层。新课标的这一要求可谓针对时弊,为我们指引了合作学习与个人阅读的正确航向。

(四)创意阅读与深析拓展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新课标作这一强调可谓及时而富有见地。课改前,教学的大统一,一元化,阅读理解的程式化、僵化现象令人窒息。教材成了圣经,教参成了唯一的标准答案,教师话语神圣不可冒犯。学生鲜有个人观点,稍有“异念出头”就被看作怪异,稍有“旁逸斜出”就被无情修剪。课改提倡多元理解,提倡创意解读,提倡个人体验,这些丝毫没错,然而在实施中,却也出现了使劲猛挖文本,掘地三尺深追含义,随心所欲无度拓展的怪象:出现了无论正误,只要学生能想到,能说出的,教师一概给予鼓励肯定,不分青红皂白大加赞赏的现象。新课标明示“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就是要扭转这一乱象,把因“矫枉”而“过正”的部分重新“矫正”,使学生的多元阅读,个性阅读,创意阅读,独特体验重新回到不偏不倚的正确轨道上未。

(五)感情朗读与矫情造作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新课标对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强调的是“语气恰当”“读得自然”,这种恰当、自然的朗读不是听教师的言说,而是要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情感”而获得,须是发自内心的。朗读不是表演,朗读不全等同朗诵,朗读不需过度夸张。那种无语言品味、感情体味基础的朗读,那种游离于文章基调、文章灵魂的朗读,那种为感情而感情的虚情朗读,那种使听者毛骨悚然,一听就起鸡皮疙瘩的朗读,就是矫情做作。朗读要先在正确、流利上下足功夫,要多在正确流利上作文章,要吐字清楚,声音响亮,语意表意明白。做到了这些,加之对情感的把握,加之情感的投入,加之教师等的示范,学生自然就能读得有感情,学生感情就能自然。

(六)语文知识与相机渗透

篇7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审美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eople-centered Music Aesthetic Education Interpretation

HUANG He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i'nan, Anhui 232038)

Abstract 1980s set off a craze in China land a quality education, aesthetic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of quality education. 21st century education reform in depth with the music, in the nine year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music curriculum standards", clearly stated that "the core of the mus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concept to explor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is regard, become the focus hotspot.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aesthetic features,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usic education.

Key words music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eople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美国1993年9月《音乐教育者》杂志上,发表了艾奥瓦大学肯尼斯·菲利普斯的《为音乐教育确立更强有力的基本思想》的文章,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音乐教育观:(1)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2)是学习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3)是学会学习过程;(4)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5)是学习的基础;(6)是学习艺术。这对于音乐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的定位和认知。

音乐教育可以通过自身的特有的功能,去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可以通过歌曲的旋律,把人带入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美感,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启迪。它可以起到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所起不到的作用,音乐教育所追求的就是审美的价值。

1 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美妙的音色来表达情感。它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引起共鸣,因而对学生的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培养,影响是很大的。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由音乐自身的建构造成的。音乐的语言是旋律和节奏,通过它独特的音乐语言去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人物的感情,塑造人物的形象,这种功能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审美教育通过音乐教学,把这种美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感,欣赏音乐的旋律,表现音乐的节奏。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审美教育可以促进音乐教育。其一,音乐自身具有审美教育的因素,音乐通过它的节奏、声调、和声、音程来表现它的美感;其二,音乐教育的过程具有审美因素,如教师带有感情的演唱,乐器伴奏的和声,以及各种演唱的视频、设置的场景等,可以营造愉悦的气氛和情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美不胜收。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审美功能以音乐的美去感染别人、影响别人,引起感情、认知和思维的共鸣,作用于人的身心,使其在愉悦的过程中,达到人的音乐素养的提升和美好心灵的陶冶,提高自身的表现力、欣赏力和创造的能力。并最终使受教育者性情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完善的发展。其三,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人格得以完善,品格得以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音乐教学已逐渐向审美教育发展,把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贯穿于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起到陶冶心灵与塑造人格的作用。

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表现能力。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审美教育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表现欲望。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从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去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力,从而净化心灵、启迪思维,培养其创新的能力。

2 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古已有之,“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从传统到现在,一直延续过来的。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对音乐教育十分重视,他的“六艺”教学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就包含了音乐教育,并且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认为仁人君子的修成最终必学乐,因为“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音乐教育推崇备致,他指出:“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来说是一种更为强有力的工具,因为节奏与和声有一种渗入人的灵魂深处的特殊方法”,“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他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 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有教育、净化、精神享受”三大功能等。通过先哲的论述得知,两千多年前,音乐审美教育已经受到重视,并加以实践。

随着历史的进步,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西方学者苏霍姆林斯基说“从音乐教育目的看,音乐教育首先是培养人。二十世纪在学校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的审美教育作用日趋凸显,也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为人的发展,为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音乐审美教育步入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

在当前音乐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审美体验是中小学音乐课程价值的最主要体现。情景教学就是一种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中,颇具特色能够很好体现和实施音乐的审美教,也是体验教学的过程。情景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的一种教学模拟的场景,师生互动,利用场景和角色的表演,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教学内容,建构知识。(1)利用自然场景,让学生体验歌曲旋律的美感。例如,教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春天课外郊游时,学生漫步在田野中,发芽的绿叶,返青的小草,流淌的河水,勾画出一副自然的田野风光。在这样的场景中,同学们会很快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之中,去理解歌曲内容的含义。(2)运用图片、视频设置场景,让学生感受、领悟歌曲的意境。例如,教唱《长江之歌》这首歌曲时,可以播放长江自然风光的短片,介绍长江流域的地理概况,展现长江三峡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体会长江磅礴的气势,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把情感自然融入到学唱这首歌曲中。教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时,可以播放祖国大好河山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学生会被展现的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而吸引,再通过歌曲优美旋律的感化,学生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歌曲的学唱中。这样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音乐美感的享受。使他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感受到的音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3)让学生自己动手,运用肢体去感受音乐美的旋律。对于歌曲的节奏,可让学生自己打拍子,学习打击乐,去感受音乐的速度,领悟音乐的美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加深对歌曲意境的理解。

3 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教育要求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音乐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新得到确立,音乐审美教育成为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并列入国家教育方针。2001年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全面推进音乐教育的理念、内容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创新改革。《标准》确立了新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在音乐教育中,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创新的思维能力。不再是以传授音乐知识,单纯地教会歌曲为教学目的。这种新的音乐教育的观点符合音乐自身的特点,音乐自身的特点是通过歌曲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在欢愉的气氛中释放自己的情绪,得到精神的放松。《标准》突出了音乐教育的美感教育,体现了音乐教育的主要特征和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阐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样一个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由此看出,新课标的“审美教育”要求音乐教学通过教学手段,让音乐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新课标将原标准提出的音乐课程四大价值整合为音乐课程的三大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集中体现了音乐教育最为突出的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才能得以实施。

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受着今天流行音乐的迅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因此,作为教育者,应深刻认识学生的成长特点,积极给予思想上的引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音乐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把这种理念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感受与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前.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 修海林.音乐审美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 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篇8

语文教学中进行适时、顺情、合理的拓展延伸已成为小语界的共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多进行拓展训练,超越文本,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感悟文本,细细品味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让学生体验到升华的情感,感受到人文的熏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沟通课堂内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恰当的拓展点是课堂的“生命线”。但是怎样拓展才是科学、高效的呢?

就方式方法而言,我归纳出以下两种:把课堂以外的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导向课堂以外。第一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实效;第二种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课堂收获运用于课外的目的。

一、为理解感悟而拓展

我在教学中尽量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和阅读范围,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拓展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体味文本中所蕴涵的深意。当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本内涵不一致时,教师应竭尽全力,为突破难点而拓展。

在执教《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悟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艰辛。我补充拓展了刘连满这一人物的材料。当学生得知,当时刘连满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脱下氧气瓶,把队友们一个个顶上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队友时,他们无不感叹。在阅读中,学生的心被打动了,他们随着主人公命运的变化去体验、去感悟。此时,再让他们读读相关的语句,可谓水到渠成。这些鲜活、感人的文字材料为学生提供了理解课文的基础,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掌握。课堂结束前,我出示了北京奥运会圣火送上珠峰的资料和图片,配上《五星红旗》的歌曲,让学生再一次从视觉和听觉中感受我国登山健儿不畏艰险,勇于挑战极限的英雄气概,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无比自豪。

二、为品味语言而拓展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所明确提出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基础,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让课堂活跃,让学生多说,还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还要大胆地让学生自己领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精读细研,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带着问题思考,积极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带着个人感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研读,找出文本中的美,体验文本,感悟文本。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围绕关键词句进行品味。这不仅在课堂上能让学生体悟文本语言,在课后的拓展中也能促使学生涵咏无穷,达到余音绕梁之境界。我在讲授《半截蜡烛》的课文时,设置了如下的拓展训练点:二战结束后,法国政府为了表彰伯纳德夫人一家,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个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需要宣读一份奖状,请想象这张奖状词。顿时,学生兴趣再次高涨,又一次反观文本,静下心来体悟语言,并尝试将自己感悟到的人物特点用评价的语言书写出来。类似的拓展训练为学生提供了深层次、多维度体悟文本的平台。

三、为发展能力而拓展

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语文素养内涵丰富,在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外,听说读写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光说不练假把式。”多练笔,可以让学生把所积累的素材、情感、认知,用文字表达出来,能强化语言的实践运用,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时,我充分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读说、读写结合,发展学生思维。如我让学生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第三小节的描写方法写一写40年以后,美穗子专程来中国谢恩的画面,想象相见时人物的动作、表情等细节。这一拓展,在注重积累的同时强化了运用,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充分调动和挖掘了学生的写作潜能。

四、为人文熏陶而拓展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博大精深,因此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强烈的人文意识,除了充分深化课本中的人文内涵外,还需将对学生的人文熏陶扩展到课堂以外。“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育人宗旨是基础教育改革所明确的内容,其本质就是强调教育者必须以学生为本,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积极创造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努力将每个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篇9

【关键词】课堂 教学 语文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真正落实到课堂之中

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没有独立的过程,而是结合听、说、读、写,一点一滴逐步加深和提高的,重在感染、渗透,潜移默化。教师应将语文教学任务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到语文训练的全部活动中。如在词语的教学上,可以从词语具有的形象化特点入手。人们在交际、交流思想时,对大小、强弱、轻重、褒贬等不同的概念,通常就有一定的、相应的表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和抓住它的感彩,把它放到句甚至段、篇中去辨析,这个辨析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影响和教育的过程。

其次,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语文的情感教学是建立在对字、词、句、段的钻研分析把握之上的,各种情感的交织、汇总、升华,也只可能源于对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理解、掌握。在教学教程中,我们应对字、词、句、段等进行仔细推敲。如汉字的音、形、义其内涵就是很丰富的。而句段则有的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有的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构思特点,因而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其对于表达思想内容的作用,甚至作为思想教育的突破口。

二、优化课堂环境 、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课文,使每一遍都有明确的目的:第一遍略读,让学生疏通字词,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第二遍精读,让学生体会写作技巧,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详略安排:第三遍细读,让学生体会、领悟写作背景、思想内涵,可采用点拨、讲解、归纳等形式进行。只有通过反复的读课文,让学生成为语文的主人,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否则会将课堂变成“一言堂”,学生成为“听话筒”。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师培训手册》)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培养语文素养。这是学科标准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不讲方法,不留余地,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不营造思考问题的情境,怎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呢?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课程不能不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能不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事实以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注重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是阅读思维的情境所决定的。培养发展思维能力是中学各科的教学目标之一。而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学科有根本的不同。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只是把语言作为媒介或凭借,通过对本学科的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活动来实现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则是直接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的。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或凭借,更主要的又是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阅读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和文学课文的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诱导,激励思维的原t,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情节、场面、经验、事实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

四、课堂评价语言共优化,提升语文素养的高度

《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在课程理念上,体现以学生为本,即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不再是“居高临下”地训斥学生,而是“蹲”下身子去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在学习评价上,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如我在教学朗读时,自由选一个同学作为竞争对手练习,然后上台比赛,平时读书不流利的学生,只要他感于挑战优秀的学生,就应该给予肯定,进步的给予表扬,优秀的学生需经过自己的努力,表现更优秀才能得到表扬。课堂上,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积极举手发言的就要进行肯定,差生的努力尤其要给予鼓励,不要因为答案的不够标准或错误就冷落他。如当学生说错时,我们可以宽容的说:“说错了也表扬你,因为没有你的错误,就没有我们的正确――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使学生在受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人,在受到鼓励的同时学会鼓励人,被宽容的同时学会善待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人文素养。

说到底,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语文和人的关系,注重熏陶感染,使学生的精神受到滋养。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深刻内涵,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当我们的语文教学 真正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就会落到实处,语文教学改革才会有光明的前景。但愿语文学习成为老师和学生普遍感到快乐和轻松的事情,因为学 生有了坚实的语文素养和自由宽广的语文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 重要概念 概念引入 概念建立 概念传递

一、概念及概念教学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与《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最大的变换是在课程内容中增加或修改了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概念是把客观对象的特点加以概括,在人脑中形成的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理解,它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根据不同的标准,概念有不同的类型,如实物概念和抽象概念,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等。

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概念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成为一条通向真知的重要途径。概念教学以完善和纠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为根本任务,把单纯的教知识变为教知识结构,加强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最佳的认知结构,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一般概念和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引入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建立的基础是对生物学概念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作为生物学领域基本的语言单位和思维单位,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生物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原理及规律本质的阐述,也是对迅猛发展的生物科学的基本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讲,生物学概念是对事实信息或事实知识的一种直观体现。

一般概念与生物学重要概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英国教育家温・哈伦在《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提出,科学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目标,科学教育应该致力于理解一些科学上有关的大概念,包括科学概念以及关于科学在社会中所起作用和科学本身的概念。所有科学的课程活动都应该致力于深化学生对科学大概念的理解。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迁移价值和持久价值的关键性概念。这些概念源于学科中的一般概念、原理和解释体系。无论是温・哈伦提出的大概念,还是埃里克森认为的核心概念,其实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生物学重要概念这一中心议题。

对于一般概念或生物学事实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测量获得,有时受到时间或技术限制不能观察测量的,往往只能是被动告知,记忆和复述是其检测的主要形式。例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即范・海尔蒙特实验以及普利斯特莱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和氧气的实验,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讨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的实验等。而生物学核心概念需要学生对大量的事实知识进行分析加工,归纳推理,抽象概括得到,这是主动获取的过程,检测评价时一般需要在新的情境中应用。例如通过科学史的学习、探究活动、操作演示、实验讨论等系列事实知识的铺垫,学生再消化综合后得出:光合作用的实质即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呼吸作用的实质即在生物体活细胞内,细胞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等重要概念。

传统教学往往强调对一般概念的记忆和背诵,而要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必然涉及到对重要概念的组织。埃里克森则强调,课程与教学应该超越事实。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事实作为铺垫,围绕学科的重要概念进行。教学中心应从讲授事实转移到运用事实,学习中心应从记忆事实到重建知识结构。研究证明,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越清晰,越利于学习新知,越利于知识的迁移运用。由此可见,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应该建立在事实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区分事实信息和重要概念,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建立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教学建议中认为,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生物学科的中心位置,包括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学生要“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这尽管是课程目标提出的明确要求,但对于中学生物教学来说,学生能否准确、牢固地建立起反映生物学思想的、反映社会和时代需求的生物学核心概念,这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换言之,引入并学好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的关键,我们应该将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放在知识教学的首要位置。

如何帮助学生对事实进行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进而为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重要概念从引入到形成,本质就是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深度和广度,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从而实现重要概念的螺旋式发展。概念的内涵是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所有组成该概念的事物特性和关系。例如细胞是生物体机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它的内涵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等有密切关系,它是理解水、无机盐吸收的基础。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础。细胞核能控制生物体的生长;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对理解细胞分裂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对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的学习。

教者应围绕重要概念,精选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巧妙的教学活动,弄清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区分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充分挖掘概念内涵,形成概念框架。在实践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也是进行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概念的教学依赖一定的情境,把重要概念嵌入具体问题情境之中,以问题教学驱动概念的教与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利于概念的形成。例如在建立单细胞生物重要概念时,教者在展示单细胞图片、播放草履虫生活的视频、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等情景材料之后,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动吗?学生带着疑问,展开探究和讨论,大大缩短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活动探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形成概念”的操作模式,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们应注意情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要来源于学生日常生产、生活经验,事例要鲜明突出,问题不要过多、过难。

四、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转变、传递

对于多个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概念图的形式来呈现。例如:介绍性状和遗传时,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等重要概念的联系可以画概念图;介绍花的结构时,雌蕊和雄蕊等重要概念的关系也可以画概念图。利用概念图可以形象地展示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思维过程,促进了概念的理解。当然,概念除了内涵外,另外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概念的拓展。概念的传递实际上就是概念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例如通过生物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学习,我们知道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对周围的环境能产生影响。教学中,教者除了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不妨从植树造林、自然保护区等角度谈谈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面作用,从而达到知识从课内到课外延伸的目的。

概念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在探索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前概念的利用、概念的拓展、错误概念的消除等。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的深入、实践的证明,这些问题终会得到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1.

[2] 林静.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生物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

[3] 汪忠.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生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