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翻转课堂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翻转课堂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知识传递;知识内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6)02-0107-03[收稿日期]2015-11-20
一、引言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课堂依然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外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外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但课堂教学不能只关注课内(即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因为完整的课堂应该包含课外和课内(习惯称课堂)两部分,课内教学只是外语教学的一部分,需要相应的课外学习来辅助,而课内(即课堂)教学应为学生课外学习起到导向作用[1]。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也应集中到从知识传递的课外到知识内化的课内。传统课堂教学也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但知识传授完全由教师在课内讲授完成,知识内化则主要由学生在课外自学完成[2]。学生的课外知识内化因缺乏针对性的教师指导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效果较差。翻转课堂通过教师引导,不但翻转了传统教学课内教师传授知识、课外学生内化知识的教学流程,而且转换了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外探究式学习和通过混合式、多样化教学法组织课堂活动的课内知识内化。国内外研究者对翻转课堂概念的界定,更多的是从实施流程的角度和学习过程的本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其定义大致可概括为: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在课堂上师生一起通过协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活动完成知识内化[3]。
二、课前知识传递和课堂知识内化
(一)拓宽知识传递渠道传统课堂中,“知识传递”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授课完成。翻转课堂对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构,极大拓展了知识传递渠道,“知识传递”既可以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料来传递,也可以根据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在课堂上演示、阐述来传递。首先,教师对教材资源的合理使用。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对教材的使用也不能太循规蹈矩,而要结合学生的语言水平,灵活选取与教学目标相适应、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教学材料。同时,结合教学目标,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自行制作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或视频;其次,除了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开放教育资源等获取、收集、筛选材料,并按课前布置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自行录制视频等,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二)拓展所传递的知识内容在拓宽知识传递渠道的同时,同样重要的是拓展所传递知识的内容。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语言与内容的关系[4]。基础外语课程,内容主要是围绕语言本身和用语言表达的思想(即话题)。语言课堂一定要将语言本身和话题有机结合,才会让课堂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这就要求教师投入时间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拓展教材主题并延伸到现实生活,把语言知识和话题内容以恰当的方式穿插在一起。这不仅能极大丰富语言课的内容,还能通过体验异国文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课堂教学活动,实现课堂知识内化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并不是在课外自习、课内进行讨论就算是翻转教学。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师生一起通过拓宽知识传递渠道和知识内容,使所传授的知识能达到甚至超越传统课堂中教师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效果,才能进入知识内化阶段[5]。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6]。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课堂上的讲授而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对所学内容,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7]。因此,有效实施翻转,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等具体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不同学习方法,完成课堂活动的设计。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尤其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翻转课堂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指导,例如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合作型教学、互惠式教学[8]、表演式教学[9-10]、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11]、基于游戏的学习(Game-basedLearning)等。通过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根据教学目标及学习情况等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
三、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课外“知识传递”和课内“知识内化”在教学中的实践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精读”课为例,阐述如何以学生为中心,从课外知识传递到课内知识内化来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在第一堂课,教师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向学生简单阐述基于建构主义的不同教学法,再根据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数,按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提前给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对负责的单元就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语言点及课文内容等,先多渠道查找资料,然后就查找的资料结合单元主题和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小组的协商制作课件,最后根据教师所指导的基于建构主义的各种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创新,设计活动,在课堂上陈述。(前提要求是不能照搬网络下载的课件,根据自己的创新,来再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演示完毕,由教师和各小组给予评分。例1.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4单元“meethisfuturemother”为例来讲述学生的知识传递。课堂上,学生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尽管其视频取自网络课件,但因网络下载的视频片段没有标注出处,也没有配英文字母,学生在看完视频后自己通过网络查找课件视频的出处,该段视频来自于一部电影,在观看完整部电影后,学生自己截取了比网络课件上更完整的部分,并且分别配上了中英文字幕,这样适合英文水平不同的同学。课堂视频演示完毕后,因为该小组成员欣赏过整部电影,结合电影主题,小组成员很有创意地改编了电影的后部分,制作成情景剧,巧妙地使用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及句型。其次,通过自己改编,以对比的形式就跨国婚姻中文化差异引起的矛盾进行全班讨论,多方面补充了本单元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最后,结合同学们的讨论,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化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例2.以基于游戏的学习法设计课堂活动为例,简述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课堂知识内化在教学中的实践。基于游戏的学习法(Game-basedLearning)是教师利用游戏向学习者传递特定的知识和信息、教师根据学习者对游戏的天生爱好心理,把游戏的设计理念用到教学中。基于游戏的学习法,其理念也是依据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游戏化学习中,知识不是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设计成一些具体的任务,把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活动中。基于游戏的学习法在精读教学中的实施如下:精读课教学安排正好是圣诞节前一天,负责课堂活动的小组讲解的是本单元的重点词汇,根据课前要求和指导说明,主要是创新小组课堂活动,而不能简单地给出定义再举例的进行常规教学。小组同学采用了游戏学习法,首先把课文中的重点词汇以多项选择、填空、配对、翻译等多样化的形式做成PPT。然后以“平安果”为礼物,通过抢答获得礼物。结果,不仅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能积极发言,获取奖励,而且因为巧妙的游戏设计加上圣诞的气氛,还调动了整个课堂气氛,在感受西方文化的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言的习惯。但需要提醒的是,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组织并调控好游戏的进展。
四、翻转课堂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一)资源观的转变金陵在“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中提到,大数据促进信息化教学变革,其一就是新的资源观的形成[12]。传统课堂教学,因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教学风格、教学资料获取方式等的不同,对教学资料的选择也会不同。而翻转课堂因课前多元信息传递,尤其是学生自己制作课件,不但能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能推动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真正实现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资源观向以大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程资源的新资源观的转变。
(二)设定并落实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重点、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应树立目标意识,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翻转课堂课外预习前,教师就要向学生介绍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语言目标;其次,在安排学生设计与开展课堂活动时,也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习者性格、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来设计教学活动与内容。所以翻转课堂,通过课前多渠道传递信息和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的参与实践,不但能让教学目标具体化,而且能更好地落实。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当今外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满足于语言目标,即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是要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培养思维模式,融入文化知识。在教学环节设置中除了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还要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能力。其次,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学生必须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既要学会自己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又要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最后,翻转课堂从资料收集到课堂活动设计,都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大量的协作、探讨、团队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与包容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实施有效的多元评估,实现“对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估”与“促进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估”有机结合以纸质笔试的传统终结性评估方式已无法测评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翻转课堂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教师引导下课外的探究式学习和课堂多样化教学活动的参与。因此,评估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课外、课内学习全过程:资料查找、小组合作、视频录制、课件制作、设计并展示课堂活动;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组织能力、个人时间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也不能忽略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所以翻转课堂能体现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元化的过程形成性评估。在过程性评估中,通过学生的评估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学生在自评和互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付出及学习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师通过整合翻转过程,能开展及时深入的教学反思,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五、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正好迎合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导思想的核心———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13]。但在翻转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潮流时,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科特点,而不能完全照搬。最初,尝试翻转课堂教学试验的学科多为理科类课程,此类课程知识点相对比教明确,学科特点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14]。而语言类课程,知识点不像理科类一样明确,需要比较广泛的百科知识交流及这些语言知识所引发的思考。所以,要理清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质与核心,对外语课程要结合语言课程的特点,采取相应策略来实施翻转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我们教什么?怎么教?[J].外语界,2010,(6):26-32.
[2]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2):73-78.
[3]陈中.基于游戏化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4):80-83.
[4]朱彦.提高外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兼析第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的优秀教学个案[J].外语界,2013,(2):50-58.
[5]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6]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Z].2014-12.
[7]闵睿.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9).
[8]麻彦坤.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当代美国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外国教育研究,2005,(9):60-64.
[9]王光荣.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6):122-125.
[10]郝琦,乐国安.表演式学习———表演理论对“最近发展区”的发展[J].心理学探新,1999,(2):9-12.
[11]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22.
[12]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8-13.
[1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
篇2
1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的意义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碎片化现象。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系统性优点,但结构化的课程体系与网络时代知识碎片化、学习碎片化、时间碎片化之间存在矛盾,因此,高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极其容易受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类实践性较强课程,许多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老师演示操作时,学生或因走神、或因为自己曾经学过而满不在乎,结果在某些操作细节疏忽了,导致后面的操作不会做,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对学生课堂疏漏的知识点进行重复指导,这在课时有限的正常教学中往往很难周全。许多院校由于学生要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内容上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结合等级考试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缺乏知识的应用能力,即使考试通过,学生也难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因此,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学、互助学习所需知识,弥补课堂缺陷很重要,许多学校通过校园网、精品课程对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教育,但这些课程通常需要较完整时间进行学习,许多高职学生无法坚持,造成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微课的诞生使得这个困惑了多年的问题得以解决。
微课是一种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学设计,又有别于传统精品课程的教学课件,是在传统教学课例等资源类型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由于其短小精悍、灵活高效的授课特点,在方便学生们的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确为教学一大利器。由于生源地域差别,基础起点不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公共基础必修课,课程学习侧重点不同,在课堂上的诉求也不同。要在满足高职学生的学习愿望,必需为其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学习资源。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制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教学的可行性
2.1微课的含义
微课之所以称之为微,有两重含义,时间之微和传授知识量之微。
1)时间:微课的时长一般为几分钟左右,最短时长不受限,最长时长不宜超过10分钟,以讲清楚一两个独立完整的教学知识点为最终教学目标。是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微型课程。也称之为微课堂。
2)知识量:相对于内容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单纯,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微課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单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疑难点)的教学,或是截取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某个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传统一堂课,在45分钟内通常要完成连贯的较复杂的教学内容,相对比微课的内容则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程。
2.2《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制作的可行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操作性强,与逻辑理论性强的演算课程不同,学生光凭看书预习不进行实际操作,即使书看懂了仍会操作失误,无法熟练掌握。但由于办公软件类操作知识点能够独立分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因此,为《计算机应用》微课程的制作提供了确实可行的途径。
3《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制作通用流程为:选题课件文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教学反思后期制作,其中,微课件是其核心。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其教学实施与拍摄部分也有其鲜明特色,具体教学设计简述如下。
3.1如何设计高质量《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
微课不是随意录制的教学视频片段,而应是主题独立、目的明确、内容完整的一件作品,制作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
1)设计核心授课主题明确
微课的授课内容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核心环节,为此我们收集了历年福建省等级考试试题,选择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或者带有普遍性、容易出错的问题。同时向学院各专业课程咨询《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其专业应用经常涉及的知识,及学生中容易出错的问题。列出相关知识点表格(如图1)进行微课件授课内容筛选,为制作课件做积累。
2)制作原则简洁、直观、有效
制作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上要求:主题突出,切人正题快,教学直观明了,不拖泥带水。以能很快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目的。一节微课一般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内容具体、简洁,不必花哨的片头设计制作,怎么直观、有效就怎么制作。至于课件的小结,宜采用总结式收尾,强化知识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2《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课件制作实施
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微课件。《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件有三种主导类型:PVF式微课程,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教学内容以此类型为重点;讲课式微课程,以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应用等教学内容(操作演示较多)以此类型为重点;情景剧式微课程,电脑配置组装过程以此类型为主(这部分内容占比例极少)。
制作工具与软件:计算机、耳麦(附带话筒)为基本配置,选用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Camtasia Studio能在任何颜色模式下灵活的录制屏幕动作(屏幕/摄像头):录制区域为全屏区域或自定义屏幕区域,支持声音和摄像头同步,录制后的视频可直接输出为常规视频文件或导人到Camtasia Studio中剪辑输出。是较为理想的微课建设软件(也可以是屏幕录像专家等其他录编两用软件)。
微课视频的后期处理:微课视频拍摄完后通常还需要进行后期剪辑和完善美化,例如多段画面修剪调整、声音配制、字幕制作、片头片尾设计制作等,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能完成大部分功能,并能转化成多种格式输出。这里建议,制作时一次至少制作两种格式输出,以免后期再次转换格式。
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微教案通常采用PPT格式(字幕大、能控制播放速度)、微练习应配有习(试)题库、微反思与小结一起设计。
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特别像办公软件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仅有一两个案例,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公式或函数的真正功能和应用,例如Ⅱ函数经常嵌套使用,Rank()函数应用时通常采用绝对引用等,因此,理解Excel函数中各参数的功能、参数中绝对引用与相对引用的应用,必须制作辅助动画字幕。
3.3《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制作体会
制作过程中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有文字部分最好以阅读形式出现,操作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关键点最好有标注提示。
不同于其他理论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结束后,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和深入思考这类课后小结不宜太多太占时间。
4应用小结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微课已经越来越受到了教育界的青睐。微课作为传统课堂的辅助教学手段,打破了学生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在我院实施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参加省等级考通过率,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翻轉教学课堂的实现要与任务式教学结合
传统课堂是先教后练,教师先讲完知识点学生再练习,是一对多的教学,翻转教学课堂,是让学生先自学未讲的知识点(预习),然后在课堂上直接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先练后学,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它改变传统教学顺序。微课可以帮助师生实现翻转教学,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自主的按需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由于实践性强,必须动手操作实践才能验证学习效果。因此,不能光是单向教学,只有将其与任务式教学结合起来,学生有目标有任务才能有效地完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2)微课程不能完全替代课堂
- 上一篇:跨境电商盈利方式
- 下一篇:农贸市场消防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