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教育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音乐在艺术之中,具有很大的创造性。而所谓的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就是从哲学的思想上来对音乐进行定义,并且将创造性的因素融入其中,使音乐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这在音乐的领域来看是一门新的学科,还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其进行研究。古今中外,无数的音乐学家都对音乐的哲学观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例如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社会/功能音乐教育哲学观”等,这些观点对于音乐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观点不再适合现今的音乐特点,所以必须在这些观点中加入创新的意识。
二、音乐创造教育哲学观思想
(一)哲学内涵
对于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创新是其哲学思想的中心内容所在。在我国,明确提出了创新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促进音乐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其动力所在,必须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音乐的魅力,正是因为其不断地创造,将个性化的特点融入到音乐之中表现出来的。在音乐的课堂之上,生动活泼的音乐能够激起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热情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与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能力。所以,音乐的创造性能够使青少年们的个性得到更好地发展,对音乐有着更深的认识与兴趣,积极地参与到音乐的创作之中,使得音乐有更好的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有着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音乐艺术
音乐是人们的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寄托着人们的希望,用有声的音乐来反映真实的世界,以及真实的世界中人们的感受。人们创造性的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到音乐之中,使得音乐有着更多的形式,更具有特色及艺术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音乐的风格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化,这是音乐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想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创造的角度不同,产生的音乐的风格也自然不一样。创造一直都是音乐的核心价值所在,正是由于音乐的创造性,音乐的艺术感才更加的强烈,创造性正是音乐教育哲学观的核心所在,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而且能够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
三、音乐创造哲学观评价
(一)具有时代性
好的教育观点,不仅仅能够使得学生学到知识,更应该做到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教育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激发每一个人的想象力,从而使得他们变现出自己的个性。所以在音乐这样一种艺术性的教育中,受教育的人应该被充分地挖掘出潜能,并且对她们的能力进行正确的指引,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在音乐学习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席曾经指出:音乐教育哲学观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必须加以创新。所以对于音乐的教育关鼐加以创新是必须得到重视的内容,它是具有时代性的特点的。
(二)是一种音乐文化
音乐不仅仅是人们的一种行为,更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的具体体现。传统的音乐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历史遗产,人们应该对其进行足够的尊重,并且借鉴其中优秀的文化内涵,进行新的音乐创作。可是传统的音乐文化毕竟有一些不足之处,不能满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一些需求,所以对于音乐的创造性元素则显得更加的重要。在传承音乐文化的同时,加以创造,才能够使得音乐这种文化更好地发展。
(三)局限性
这种以音乐的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毫无疑问是很合理的,符合音乐发展的特点。可是,它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音乐教育哲学观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音乐的特殊性,所以在对音乐的教育的时候最重要的应该是强调音乐的特点,以及音乐的一些规律,不能因为追求创新性的特点而忽视了“音乐“这个最为核心的内容。所以在教育的时候,要首先把握好音乐的教育,再次基础上注重对于创新的要求。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审美 音乐的价值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这对新世纪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符合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又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音乐教育的本质什么?美育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就是通过艺术作品的美,系统地、循环渐进地传授审美知识和培养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少年儿童感知、理解、感受、体验、评价、鉴别和创造艺术美的教育”。因此,“艺术课程必须团结审美活动这个核心”,离开审美活动美育将无法进行,失去存在的价值。
一
(一)感受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起点。
贝多芬说:“音乐它尽管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确切反应个人和人们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感情世界。”音乐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能迅速调节情感,引发共鸣。音乐审美的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化,这种交融与碰撞是达到审美教育最终目的的起点。
音乐审美能力的起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主要表现为感知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音乐语言要素中的美感,辨别生活中各种音乐现象的美与丑,体验音乐享受的感情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感觉能力,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注意发展学生的对比、想象和想象能力,培养对音乐的情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能够接受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的角色,在美的氛围中感受音乐,使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二)鉴赏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
鉴赏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使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到的音乐有独特的感受与见解,切实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在音乐鉴赏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最为重要。审美情趣是理解和评价音乐现象的审美特点的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是学生就美去丑、趋于高尚、排斥庸俗的思想武器。近几年来的流行音乐夹杂着一些不良因素,对于学生的音乐审美的趣味性冲击很大。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强有力的手段,自然担当着纠正学生不良的审美趣味,引导他们抵制低级庸俗的音乐现象,逐渐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对一定音乐现象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的责任。审美教育能让学生从形式、气质、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
其次要给学生音乐审美的标准。音乐审美标准,是学生鉴赏和评价音乐美的尺度,是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相应的美学知识的有机综合。音乐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实践活动。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聆听音乐、理解音乐、实现音乐美的判断与接受,从而陶冶情操,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完美的人格。
(三)表现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挖掘学生的表演潜力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进行情感交流,并享受到美的愉悦。
动是学生参与音乐艺术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表现能力的最佳方式。动,包括耳动――用心听、感知、听辨音乐;喉动――用心有表情地朗读、表达、歌唱;眼动――凭视觉看乐谱,有理解的神、情的表露;手动――有情感地体验音乐的起伏变化,即兴指挥、奏乐、动作表情,即兴编舞等;脑动――用脑去感知、体验、分析、理解、记忆、想象、联想、思维,用脑去指挥全身各器官按音乐的规律去感知,做到全身心和谐地投入,在音乐美的感染之中动情地唱歌、感人地演奏、协调地舞蹈、着迷地欣赏。
动的范围涉及思维、语言、形象等多方面。这就是表现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魅力所在,表现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创造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手段。
创造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在教学中应该通过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造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掘学生的审美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才能是音乐审美教育过程的归宿。学生音乐创造才能的培养和发展,都需要在丰富的音乐欣赏活动和音乐表现环境中得以实现,激励学生表现音乐,发展音乐创造才能,不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而且创造出具有丰富情感的音乐审美主体,还是对学生是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判断的极好检验。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该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各个不同的音乐教学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
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做到以审美为核心呢?
(一)“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它集中体现了音乐审美基本的特征和主要途径。
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的存在价值就是通过对音乐音响的聆听,给人以美的愉悦和陶冶,所以在音乐欣赏等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鉴赏,必须从聆听音乐开始,避免那些空洞的理论说教,必须让学生在生动优美的流动音响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感,并就此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发散思维培养创造精神。当然这并不是“天马行空”式的胡思乱想,而是在标题、歌词等确定寓意的引导下进行有内容、有目的的聆听。我们必须废止全面系统地阐述音乐知识时切入,然后以音乐验证和说明的教学方法,因为前者不仅否定音乐美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的一面,而且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妨碍了他们创造精神的培养。
为了实现审美的目标,感受与鉴赏的内容必须是学生乐于接受的,能够理解音乐的精品,应该通过多种题材形式、多种音乐风格与流派的作品,开阔他们的审美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特别要重视音乐的情感体验,善于将音乐的内涵转化为鲜活的情感激发效应。因此,感受与鉴赏的手段要尽量避免全部采用电声欣赏的方法,多开展教师与学生互动性的欣赏活动,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必要的音乐常识完全应该授权给学生,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动力,精选与审美感学习有关的音乐知识,这些常识既是实用的,又是简单的,学生不仅不会因为它的难度而影响聆听音乐的兴趣,反而有助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二)音乐是表演的艺术,音乐知识通过唱歌、演奏等实践活动才能体现,从而促使学生感悟音乐的美感。
在这个实践性很强的环节,首要的问题就是确定要唱的曲目的教材问题。要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必须有精品意识,尽可能选择经典作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从而保证以高质量的表演曲目为教材,为演唱、演奏奠定坚实的审美基础。
篇3
一、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与
西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相同吗?
管建华先生在其文章《“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中写道:“但有一点似乎让人迷惑不解的是,在21世纪中国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却提出了比审美的音乐教育更为极端的概念,即‘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概念。这种‘核心’的哲学根基是什么?”“我们没有看到音乐新课标中关于‘审美’界定的任何参考文献,也无任何新的理论阐释,从其理论依据来看,它基本出自对历史的沿用,如从席勒、康德美学理论中‘审美’的引用。再则,与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MEAE)有一定联系。”“它(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基本上将音乐教育禁锢在‘审美’的牢笼中,使音乐教育无法面向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世界敞开。因为,音乐生活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活动各领域息息相关。”很明显,管建华先生认为国内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与西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如出一辙,而国内这种说法甚至还要极端。
那么,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与西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到底相同不相同呢?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先来明确―下西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本质。
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产生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美国音乐教育主要以实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二战”后,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与之对照,美国发现自己教育的落后,由此调整教育目标,将学科教育放到了教育之首。面对音乐教育备受冷落的境遇,纳尔逊・亨利提出要发展一种注重音乐内在价值的音乐教育哲学,希望通过强调音乐学科的学习价值与独立存在价值,确立音乐学科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于是音乐教育出现价值转向,开始强调音乐中要素的、形式的、审美关系的感知和知识,以及对音乐学科的实在的体验,音乐教育由此开始进入一个审美教育哲学的时代。该哲学思想于20世纪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至1970年,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这一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这场审美教育运动达到了巅峰。80年代之后,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逐渐走向衰落,并开始受到其他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质疑与批判。由以上可以看出,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产生背景以及其美学理论基础(18世纪康德、席勒等人的“纯粹美学”)决定了它过分强调音乐的本体价值。该理论认为:音乐作品的价值是固有的和内在的,欣赏者要想获得审美体验,必须以审美方式聆听音乐作品,必须深入到使作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的那些创作素质中去――即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织体、曲式等音乐要素。很明显,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倾向于“为艺术而艺术”(审美),从而也就忽略了音乐的其他功能。
我们国内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哲学理念的确立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又是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与吸收。
回顾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儒学创始人孔子就提出“尽善尽美”的评价音乐作品的标准。说明,我国古人早已注意并感受到音乐陶冶性情之美,以至于孔子在欣赏了《韶》乐之后,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但我们注意到,音乐作品在此必先“尽善”,后才“尽美”。之后,由于宗法伦理社会的需要,更是过分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如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于是音乐渐渐沦为道德教育的附庸和政治宣传的工具。至1912年,任教育部长时提出将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张(这一主张深受康德及席勒的影响),并先后提出“五育并重”、“以美育代宗教”、“美育救国”等创见。在1930年为《教育大辞书》所写的“美育”条目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培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可见,的美育主张依然是以德育为最终目的的。后来,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贝内特・雷默在1985年与1998年两次来华访问,其《音乐教育的哲学》(1970年版)著作也被引入,由此对中国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音乐教育之所以容易与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立场产生共鸣,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传统儒学文化中的美学渊源;另一方面,便是社会因素促成了两种文化的结合。原因是,在刚刚经历了疯狂迷乱的十年“”岁月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对政治变得格外敏感,而由于音乐素来有为政治服务的传统,于是便认为就音乐论音乐没有任何政治色彩,可能会比较保险。最终在制定《标准》时,明确提出我国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笔者认为,虽然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理念源于西方,但由于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它很难成长为纯粹审美意义的哲学理念,它依然脱离不了通向德育教化目的的传统文化轨道。也就是说,与西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理念相比,实则名同而质不同,相通而不相同。春秋时期的晏子曾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中所蕴含的哲理用以解释这种现象再合适不过了。这也正是音乐学科在中国始终不被重视,而在美国能够成为基础学科的真正原因。
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是统一性、封闭性、排他性的吗?
我们先来看看功能论、语境论、实践论各自对审美教育哲学的批评。
李渝梅、李方元两位教授在其文章《解读“功能音乐教育”――读书札记:关于当前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之一》中对美国教授保罗・哈克博士所主张的功能音乐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功能音乐教育最核心的内在品质有两点:“一点是通过音乐多种功能的教育,影响学生的态度、价值和行为,以此发展出学生对多种音乐风格的判断力和抉择力,并获得明智的运用的能力;另一点是,希望音乐真正回归到文化之中,以此承载起更多的社会功能,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审美的和
非审美的交流,包括对社会、对仪式、对环境、对心理、对生理等全方位的贡献。”通过引用著名音乐人类学家A.梅里亚姆所指出的音乐的十种功能(情绪表现、审美欣赏、娱乐、交流、符号象征、身体反应、强化对社会规范的符合、树立社会机构和宗教仪式的权威、为文化的延续和稳定服务、促进社会的凝聚力),进而指出:既然音乐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具有多方面功能,那么,音乐的多种功能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得到充分展示。而“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总是倾向于孤立主义的‘为艺术而艺术’,这样就大大限制了音乐所能起到的功能,不能使音乐教育在广泛、多样、基本的功能方面表现出应有的作为。”原因是审美音乐教育存在局限性――“审美教育有三个将点:一是它与欧陆的传统美学的直接联系;二是其理论是建立在音乐学的知识体系之上的,与精英主义观念有着某些渊源;三是从时间上看,它可能还没有来得及与民族音乐学进行认真、深入的对话和对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做出必要的回应。”以上可以看出,功能音乐教育针对审美音乐教育孤立“审美”的弱点,提倡审美理念与实用理念相结合的观点,力求使音乐在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对音乐的文化语境也给予了关注。
那么,我们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是否对音乐的各种功能给予关注了呢?在《标准》中除了对音乐教育美育功能的强调,对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关注更是我们的历史传统,如《标准》中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另外,《标准》中对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四方面价值的界定,也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对音乐教育其他功能的关注。
管建华先生在其文章《“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中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提倡建构将“音乐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语境论)。指出音乐人类学家已提出将“音乐作为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的观点,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也已经公认“音乐是作为人类的普遍文化现象”。当今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重要潮流,“今天的音乐教育必然开始音乐文化反思与‘概念重建’。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不同文化音乐并置,承认它们是价值平等而表现方式不同的音乐,非洲音乐、阿拉伯音乐、印度音乐、东南亚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等等,都将进入我们音乐教育的视野。”所以“(1)我们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的与文化整合的音乐教育哲学,而非单一的、与文化分离的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2)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日益受到严重挑战,音乐教育不可能回避全球文化视野及其生活世界的考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人类未来音乐教育的现实基础。”进而指出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哲学是建立在自笛卡儿以来的认识论的普遍主义哲学基础上,在哲学史上有其历史局限性:“第一,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认识论哲学基础是普遍主义,它将‘审美’作为人类理解音乐的最重要的和共同的心理基础。第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认识论基础是反历史主义的。第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认识论哲学基础是反哲学语言学转向的。”特别是管建华先生的几个反问,更是有效击中了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软肋:“是否存在符合所有文化普遍的‘音乐’界定以及普遍的‘美学’标准或‘审美’概念?或者说我们能否找到一个音乐的共同本质的东西作为理解世界音乐的基础?”“我们是否能够先脱离各种文化或依据一种文化来创造一个普遍的、本质的音乐美学、概念理论,然后可以用这种普遍的美学理论去说明、去理解不同音乐?”“请问有哪一种‘音乐美’在历史上是永恒不变的?”从而得出结论:“当代音乐教育不是一种审美区分的教育,审美并非核心,它是文化功能中的一种,文化的概念可以包含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艺术的、政治的、教育的各个方面,但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把音乐教育的认识活动简单化或单一化了,并将音乐的生活世界的经验隔离或边缘化。”
而在我们的《标准》中,则将“理解多元文化”作为基本理念之一,指出应“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充分说明我们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已经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给予了关注,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多元文化意识。另外,《标准》中对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的明确界定,也说明了,我们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已经将音乐这一传承载体归属到其文化母体之中,赋予其深厚的文化意蕴。
前面两篇文章都提及了美国大卫・埃里奥特的实践哲学。在埃里奥特看来:只有实践才是音乐的本质,音乐在实践中存在,音乐人也是实践意义上的存在,音乐欣赏只是音乐实践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审美只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实践包括了审美。音乐教育的主要价值即MusIc(指包含了许多种不同的音乐实践的多样化人类实践)的主要价值:自我成长、自我认识以及最佳体验。因此,音乐教育的目标,以及每一个音乐教学情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在精选的音乐实践中平衡他们的音乐能力和音乐挑战,使他们获得自我成长、自我认识及音乐愉悦。埃里奥特认为,音乐的审美概念以四个基本的假设为基础:“第一个假设是音乐是客体或作品的集合。第二个假设是音乐作品存在而且以一种且只以一种方式聆听,即审美的方式。审美地聆听音乐作品意味着完全专注于所谓的审美特征。音乐作品的元素和结构特征:旋律、和声、节奏、音色、力度、织体和组织过程(如变奏、重复),这些为审美特征提供了形式。审美概念的第三个假设是音乐作品的价值总是固有的和内在的。大多数(而不是全部)美学理论家相信音乐的价值只在于音乐作品的结构特性。第四个假设是假如听众审美地聆听音乐作品,他们将获得(或经历)一种审美体验。术语审美体验指一种特别的情感发生或无私的乐趣,它们似乎来源于听众对音乐作品审美特征的完全关注,不包括任何道德的、社会的、宗教的、个人的或其他特征可能表现、指向或代表的实际联系。”
在《标准》中同样体现出非常明显地注重多样化音乐实践活动的倾向。如《标准》中明确规定将“重视音乐实践”作为音乐教育基本理念之-,并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功能论、语境论、实践论三种哲学观点各自所坚持的不同立场、各自的合理内核,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虽然在广度与深度上不及各种观点更广泛、更深刻,但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与西方统一性、封闭性、排他性的审美音乐教育是不同的,它有着一种非常明显的追求多元化、开放化的倾向。
那么,为什么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还会受到人们的质疑与批评呢?笔者认为,首先是因为国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与西方的审美音乐教育是同宗同源,是建立在具有历史局限性的18世纪康德、席勒等人的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并与19世纪的精英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观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这一天生的劣根性,自然会成为人们的众矢之的。其次,便是因名之故。以“审美为核心”这一命名,很容易误导人们去过分注重音乐的本体价值,从而也就容易忽略音乐的非本体价值。如前面所述,不论是实践论的观点,还是从功能论的角度,审美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且各种功能并不存在“核心”与“边缘”或“主”与“次”之分。正如保罗・哈克所说:“无论审美功能如何重要,具备怎样的基础性质,我们应该同时记住音乐的其他功能也是同样重要的,也具备着同等的基础性质,当我们在涉及审美的价值以及实现这种价值的必要性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孤立地考虑审美自身。”。而且,在音乐人类学家看来,并不存在一种符合所有文化的普遍的“美学”标准或“审美”概念。如此一来,以“审美为核心”这一命名确实有些让人匪夷所思。这应该正是管建华先生认为:“有一点似乎让人迷惑不解的是,在21世纪中国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却提出了比审美的音乐教育更为极端的概念……”的原因。
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该如何发展?
哲学家威尔什指出:后现代是一个告别了整体性、统一性的时代。后现代是一个彻底的多元化已成为普遍的基本观念的历史时期。的确,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多元化”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领域内,音乐教育哲学基础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刘沛先生在其文章《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历史演进―兼论多维度音乐课程价值及逻辑起点》中就系统梳理了西方音乐教育的六种主要哲学观点:所指论、表情论、形式论、语境论、实践论和功能论,各种哲学理念既对立又统一,有效地促进了我们对音乐的本质以及音乐教育价值的深入认识。各种哲学理念虽然各执一词,但相互之间也存在互相交融的情况。比如,功能论者保罗・哈克指出:“无论是实用的理念还是审美的理念,偏取一家之说都不能为全社会认可音乐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论证。我的动议着眼于中庸的立场,强调音乐的整体价值……”“在这里,我提出一种‘社会的/功能的音乐教育’,或简称做‘功能音乐教育’,它可能有助于我们认识审美观与实用观之间的关系,不是截然的对立,可能有助于我们及时地为当代社会的音乐教育树立起一种更为宽广、更为全面的观点。”对于外部社会的声音的认识,功能音乐教育亦采取了音乐人类学的立场,即音乐是文化中的音乐,必须从文化中认识音乐的立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功能论与语境论以及审美观相互融合的一面。实践论者大卫・埃里奥特则主张:审美只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实践包括了审美,可见埃里奥特所主张的实践包括能够给人们带来音乐体验的所有音乐实践活动,它已经涵盖了审美实践。另外他亦指出:语境性和过程性是实践的特征,脱离了一定的语境,音乐也就不成其为真正的实践了。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实践论与语境论相互融合的一面。而音乐人类学家(即语境论者)则将视野拓展到全球文化视野,坚持文化相对论,并认为音乐作为文化对于人类可以起到多方面的功能,审美并非核心,它只是音乐文化功能中的一种。在此我们亦可以看出语境论与功能论、审美观互相交融的一面。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各种哲学理念之间有着相互融合的趋势。
那么,我们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理念面对哲学基础多元化以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与挑战,又该如何去发展自己呢?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审美音乐教育的掌门人贝内特・雷默是如何应对的,或许会给予我们以提示与启发。
面对多重挑战,雷默在其2003年版的著作《音乐教育哲学:提升的视野》中谈到:“审美教育并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法则,而是提供一种过程指导,就其本质而言,必须是正在发展的过程中而且是开放的,……我所理解的审美教育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是灵活的,试图去捕获有关音乐的最佳思考,并将其运用于音乐教育实践。”对于各种哲学观点,雷默采用了“融合”的观点:“融合是与多元主义和平共处,而不是超越它……但是,它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试图与多样性共存合作促使事物多样性,试图去做哲学工作应该做的事情……融合是多元主义的一种思考、研究和分析方式。”。最终雷默的建议“以体验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哲学。对于“体验”一词,他做出界定:音乐与人类的其他体验一样。他认为,这种体验哲学关注和珍视所有方式的音乐体验,关注和珍视能够提供特殊音乐体验的所有音乐。任何单一的哲学都没有这种哲学的内涵全面,体验哲学包括所有的音乐以及参与音乐的所有方式。可见雷默的最终目的是试图建立一种多元化、开放化,包容性极强的音乐教育哲学体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多元化的哲学观点都有着明显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这就启示我们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也应该以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国际音乐教育领域的各种新成果,以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取其“精髓”,去其“糟粕”,进一步补充、完善自己,并以一种坦荡、开放的胸怀,随时准备接纳、吸收人们在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这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为避免固步自封,思想滞后,追求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有感于此,笔者在此提倡一种“求善论”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点,此观点中的“善”既是对儒学创始人孔子所提出的“尽善尽美”艺术标准中“善”(德)字含义的继承,又是对它的一种超越,乃是取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中“善”字的含义。在该著作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在所有的目的中,应该有某种首要的或者最高的目的。这是一种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它,而它却不以其他东西为目的的目的,即其自身就是目的的目的,这就是最高的善。很明显,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善”字的含义是指人们的愿望与理性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藉此含义,来建立我们的“求善论”,实是与我们音乐教育的终极目的再相符不过了,它包罗万象,所有美学的、哲学的、宗教的、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含义等等,都为它的胸怀所容纳,它是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人类不断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同时我们清楚地知道,由于人们认识过程的过程性与无限性,决定了一切认识和理论都天生具有着某种历史局限性。换言之,任何理论学说都不会是完美的,人们对事物终极本质的认识与关怀,只不过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与理想,它始终在我们认识的彼岸,我们永远走在不断探索的路上。但为了关注我们的内心世界,更为了深层关怀人类自身,我们愿意为之付出、不断跋涉,因为幸福、乐趣就在路上。
《文系音韵――第三、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
由《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辑、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文系音韵――第三、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一书是国内具有权威性的音乐理论与实践指导工具用书。该书选用的论文覆盖范围全面、研究课题广泛、理论性强,收录了包括中小学、高师以及幼儿音乐教育的论文。对音乐教育工作者和音乐专业人员研究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了解国内外音乐教育动态、学习论文写作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现杂志社还有少量存货,欲购从速。每本定价18元(邮费另加10%)。
汇款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内大街甲55号人民音乐出版社522室
篇4
一、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在音乐教学中,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二、强调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入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比如:为了指导学生树立创造探索精神,我给学生欣赏了谭盾的《水》、《破铜烂铁敲起来》等“另类音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看似不可能发出乐音的,不是常规乐器的东西居然也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
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要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
1.多媒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效果也不佳,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节奏,体会音乐的意境。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丰富的想象,身临其境,定会激发起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小提琴协奏曲里面的各种乐器的形状结构和音色特点,我通过电脑分别插播每一种乐器演奏的MIDI音乐片段,然后利用电脑展示每种乐器的图片给学生看,使学生对每种乐器从形状到音色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地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在《梁祝》的欣赏教学中,我曾经对不同的班级做过这样的尝试:听磁带录音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仅占百分之六十,教学效果一般;而通过多媒体欣赏音乐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地调动主观能动性。
2.发挥多媒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有了美好的视听感受,能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乐曲所表达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不少学生所描述的语言比音乐、画面本身还要优美。比如:学生在欣赏完尾声部分音乐之后,说出这样的感受:“我在欣赏过程中思绪很集中,脑海里浮想联翩,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自己好像沉浸在幽静的夜色当中。夜深了,江水平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迷人。此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沉浸在醉人的夜色当中……”学生在赏析每段音乐的时候,能很容易地区分每一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由此可见,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发挥了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视、听、想等方面综合地去欣赏音乐,从叙述的角度去分析音乐,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感受、想象、理解及表达的能力。假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学生只是单一听磁带录音,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只凭单一的听觉、想象去感受音乐,远不及运用多媒体欣赏音乐的效果显著;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欣赏教学则调动了学生的欣赏积极性,极大地发挥了作用,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运用多种方法启迪创新
学生都有表现欲和被认可的心理,教学时可以采用为听到的乐曲起名字的方法来吸引学生欣赏音乐。如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时,边听边提示他们,听到了些什么声音?有哪些乐器可以模仿发出这些声音呢?音乐给你的感受是快乐的,紧张的,还是悲伤的……由此逐步引导学生,达到让学生主动欣赏音乐的目的。
听音乐取曲名仅仅是启迪创新教学中的一种。课程标准中的“创造”章节里有丰富的表述,这里就不多谈。我们把“听音乐取曲名一类教学”也视为“主体进行音乐创作的自我欣赏”,它是教学效果较好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音乐作品的产生是一度创作,演唱演奏是二度创作,音乐艺术丰富的创造,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无法体验的。从“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创造是审美教育的中心”的理论来看,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参与创造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很难有真正意义的音乐教学。因此,主体进行音乐创作的自我欣赏是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了音乐的二度创作,体验了音乐审美活动必然产生的赏心悦耳的心理效应,就会在体验中自我欣赏。显然,这种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参与创造音乐的过程,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五、以讨论式教学激活学生思维
篇5
一、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
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包括情景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比如一首好的歌曲教材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孩子的心声,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呈现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这种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心灵萌发美的种子。同时,好的歌曲教材还应具备“动听”、“好唱”的特点,只有优美的曲调,才能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唱不厌。
音乐教师要关于发扬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溶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
二、音乐教法的审美原则
1、情感原则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更能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力的动力。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之中享受美感、得到快乐。
2、形象性原则
形象性是音乐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由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语言所创造的音乐形象,具有声态、情态、形态、动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音乐审美教育正是借助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受教育者,因此,在音乐教学化原则下,以美引真,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3、实践性原则
音乐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学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对音乐做出积极的反映。例如:在教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一课时,充分调动学生多重感官,使之投入。首先,我设计了诗一般的语言描绘美丽而辽阔的草原景色。学生边看着我精心编辑的录像资料,边听着画外音:“银色的帐篷装点着绿色的原野、蓝天、白云、马儿跑,这景色多么优美,气象多么祥和,这如诗如画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草原美景。”学生的思维被教学语言调动起来了,视觉和听觉被画面调动起来了。这时,学生的学唱欲望已被完全调动起来,他们带着歌词的意境和画面引起的联想,表情投入地开始学唱了。 转贴于
4、相互交流性原则
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诚挚的爱生之情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微笑,多一点鼓励。在授课中,教师应从鼓励角度评价学生参与,让学生从教师的夸奖之中产生投入学习的快乐与感受。
三、音乐教师的审美规范
1、教学仪态
教学仪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展现的符合礼仪要求及审美规范的仪容、服饰、表情、姿态、手势、举止等。作为一个美的使者,音乐教师应十分看重自己的仪表及服饰,除注意整齐、大方外,还应该尽可能讲究些。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表情姿态亲切、自然,手势准确、自如,能够充分展现教师的审美修养,给学生以优美感、高雅感。
2、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板书。音乐教师的口头语言应当发音标准清晰、语调适中、表达规范,而且要充满情感色彩、富于感染力。所以,音乐教师语言要特别注意有启发性。板书方面,文字应端正秀美,写乐谱要整齐规范、设计精巧、布局合理。
3、教学气质
教学气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聪慧、自信、幽默、雅致等。一个音乐教师的优秀教学来源于其心理品质及知识基础,对学生有着真诚的美好感情,有着良好的审美修养,对生活的美和教育的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与经验,在教育实践中创造美。要充满爱心——爱学生、爱音乐、爱教学工作;心灵总是那么年轻,兴趣广泛,视野宽阔,知识丰富。
篇6
信息技术将电视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而且可以立即得到反馈的人机交互方式。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可见信息技术对音乐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
音乐是一门情感性艺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师一本书、一架琴的教学套路,集声、光、色、影于一体的优势,设计出具体、生动、形象的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情感体验、获取知识。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彻底改变了教师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二、把抽象的说教变为形象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最主要的特色
由于多媒体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所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清晰化、拟人化,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使得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音乐是情感艺术,也是听觉艺术。音乐教学中,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既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在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一课中,如何让学生从众多的音乐片段中分辨出乌龟与兔子的音乐形象是教学的重难点。本人制作了乌龟和兔子跑步的动画,分别配上大管、单簧管的乐曲。通过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单簧管音域宽、高音优美动人,善于演奏快速的曲调,好像小兔子,活泼轻巧、蹦蹦跳跳,情绪欢快;大管音色低沉、浑厚,音乐速度慢,适于表现乌龟的沉稳笨重。学生们对大管、单簧管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两种音乐形象也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随着音乐童话故事的发展,准确地判断并做出乌龟及兔子跑步等不同动作。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艺术形象、理解音乐作品。可见,恰当地选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数千年来,人类创造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教材只是选择了其中极少的一部分优秀作品。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显然是不够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拓展了音乐教育的时空界限。影视、广播、网络上关于音乐方面的资料更是应有尽有,并且在形式上更加生动,方法上更加简便,范围更广、效率更高,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师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还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借助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音乐理论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单向注入式教学。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个性化的学习,也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演唱演奏技能教学又是一对一方式,不仅手段落后、效率低下,而且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创新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例如一首歌曲或乐曲,我们配上不同的画面、不同的图案让学生自己想象创编故事、创编动作等。比如本人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查尔达什舞曲》时,播放了一组自制的动画,剧情发展和音乐形象正好符合,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欣赏过后学生又创编出更好的符合音乐特征的剧情,他们在讲述中体验到了想象的乐趣。可见,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使得学生音乐创作能力得以实现和发展。改变了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双向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信息化社会里,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就会有被信息淹没的危险。教师应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引导和指点学生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
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但信息技术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使用。尤其在音乐这门情感艺术的教育中,教师的情绪、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是信息技术无法胜任的。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将网络中的对教学有利的资源利用起来。有的可以完全采用,有的还需自己进行加工利用。只有这样,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实践使本人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力;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和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多媒体音乐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全盘否定和排斥,而应该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的生动启发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它只有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信息技术;音乐;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084-02
根据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和需要,要重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整合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具有乐观向上审美能力的人为目标,以充满艺术与情感的音乐内容为载体,深入了解学生的音乐内存和审美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大大优化教学环节,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实在在地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创造充满快乐的人文化、艺术化、个性化的音乐课堂,让音乐课堂成为学会快乐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中发现音乐的魅力,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拥有鉴赏美的能力。另外,音乐教师要让音乐教育延伸到生活之中,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信息媒介走进生活中的音乐世界,成为善良的、快乐的、会欣赏美的人!
1 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有机整合,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为紧跟现代化教育的步伐,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力度,以便更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之中,整合的细节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备课环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多媒体应用、师生互动、实践活动、发展性的评价等方面,都是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加工,进而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发展的过程。整合也不应是单一意义的教师对于教学进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更应该有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展开对于音乐学习的探讨与思索。
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留一个话题:探索“国之瑰宝——京剧”。提醒学生去和家中的老人或是利用网络资源、影像作品去了解京剧,通过探寻京剧的发展历史,了解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等,感受京剧的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去了解本地音乐文化的发展。学生通过搜集和整理准备了非常好的课程资源。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或者网页为大家展示讲解,在师生共同欣赏中度过快乐的一节课,学生兴趣很浓厚,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充分利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地音乐资源,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同时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还大大提高了他们对于音乐信息的提炼和了解能力。这样的整合也让音乐教学模式从单一的教师传递信息,变为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学习的乐园,提高了学习兴趣,加强了利用信息手段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有甄别地进行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延伸到生活中的有效策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需要在不断的应用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能最大化激发学生进步与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培养出能适应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
2 整合信息技术资源,有利于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大大改善了课堂教学环境,打破了原来沉闷的课堂气氛,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轻松愉快、感官刺激的教学环境下愉快地自主地学习。电教媒体可以活灵活现地再现各种音乐素材,让音乐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地渗透到学生心里,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多媒体能直观形象、色彩鲜明地揭示音乐的本质。音乐教学离不开多媒体的展示功能,不论是音频歌曲范唱,视频欣赏,还是乐理的讲解等,利用多媒体课件能轻松解决教学的重难点。那些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辽阔的草原”时,笔者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辽阔草原的歌曲的视频,学生欣赏着大草原的原生态的美,听着嘹亮的歌声,情随此境而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他们对音乐产生极大的热爱,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进而深刻理解草原歌曲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珍爱大自然的情感,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
3 整合信息技术资源,改变音乐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为课堂注入新的血液,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变革了传统的教学结构,教师也作为普通一员参加到学生活动中,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进行活动,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探究、体验、感性活动的主体。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实践为中心,教师是学生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
例如,在欣赏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水浒传》的片头,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观看影视资料,让学生欣赏完后说出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节拍等,通过学生的讨论式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整体水平提供平台。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影视资源,使学生的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学习效果极佳。
4 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人才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创新能力是人类迎接未来挑战的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突出要求。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被提到很高的位置。学生可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创作教育体现在创作上,对高中学生来说,这种创作实为各种富有创意性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转变师生角色,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尽情发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进行北京民间乐曲《童谣》的教学时,笔者根据这首调子的特点让学生自行编制一首体现本地特点的童谣,童谣的节奏感要强,主题要鲜明,要考虑到运用哪些乐器来完成效果最佳。这些任务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发现困难可以是小组合作来完成,遇到问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答疑解惑。这样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5 整合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篇8
一、领会新理念借助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去美化人生的前提。”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音乐课中恰当运用多种形式,(多媒体音效视频、游戏、卡通图片)以形达意,不仅可调动学生的情感,活跃他们的思维。而且能创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其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从而使教学寓教于乐。
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深,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写上符号与同学交朋友,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生学起来就不会如食鸡肋一般索然无味。对于不同音符的教学则采取多媒体技术。通过钟楼的钟声、电子钟秒针的跳动声和机械快摆表秒针的跳动声用来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产生丰富情感和想象的空间。
二、善用媒体用心启迪,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把教师自身的思想情感强加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们渐渐丧失了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音乐感受本能。无论是欢快的,还是深沉的音乐,不管你怎样的让他欣赏,都会有不少学生无动于衷,毫无感觉。其实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启迪孩子的心灵。例如在教学《唱大戏》一课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我便启发他们:“每年都过春节,谁能说说你家都是怎样过节的?过节都吃什么?品味美食你的心情怎样?”同学们一下来劲了,纷纷举手回答。我又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过年,一起来品美食,唱大戏。”接着利用多媒体将农村过年那一幅幅欢乐祥和的图片视频展示出来,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唱着刚学过的歌曲,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三、巧用媒体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课之所以被大多数学生所喜欢,是因为它集唱、跳、表演、欣赏为一体,多姿多彩的内容让学生身心愉快。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巧妙地把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把视、听、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同时接受到美的熏陶。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全体学生亲自体验并参与其中,我在对高年级学生教学中进行唱、打、念、吹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如在学习《在草原上》这首歌曲时,我先让学生用学过的音乐知识观察分析,找出节奏规律作练习铺垫;然后进行视唱练习,待唱熟练流畅后进行二部合唱,最后进行竖笛合奏练习,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草原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涵,达到了和谐的效果。
篇9
关键词:音乐 教学 创新教育 高职高专
一、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
世界的发展需要创新,社会的进步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一个民族的进步要靠无数个人的创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音乐实践课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学校教学应重视各学科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思想的创新。发展实用性音乐和实践性音乐是转变学校音乐教育思想观念的体现,也是当前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特征。
2.教学内容的创新。应选用一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地域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的音乐科目和教学内容,以改变音乐教材单调、枯燥的弊端。
3.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以突显“学”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能够发展创新意识。还要用发现法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传教法使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统一起来,学生自学和教师引导相结合,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成为音乐教学的主人。
4.音乐考核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音乐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音乐考核也应该是多样的、立体的。素质教育绝不能忽视正常的考试,关键是如何将素质教育与考试相结合,原则是既不压制音乐特长生个性的发展,又要看到音乐差生的进步,这就必须要创新出可行的音乐考核办法和不同的激励体制和评价体系。
二、创新教育的作用
现代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和素质转移,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创新教育的教育思想与方法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可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则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个性的发展相辅相成,发挥创新能力的过程正是体现个性的过程。创新教育以先进的教育观念切入现行教育体制,推动教育改革。总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促进了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水平。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和创新性人才的支撑,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具备适应发展、改造现状和创造未来的能力,这是高等教育社会职能进化的必然。2l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科技为支柱,因此,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能。
三、音乐教学中影响创新教育的主要因素
1.内在因素。学生是否经常参加音乐活动,是否保持对某种音乐活动的兴趣,直接影响音乐创造力的表现。如果学生不参加任何文艺活动,即使有再好的创造天赋也难以表现出来。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学生文艺活动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学生的活动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力和愉快、紧张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力。
2.外在因素。文艺活动中创新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则是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协助他们发挥创造力的指引者,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生创造力能否发挥的关键。所以,教师必须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从而实现创造性教育。
四、创新应立足于活动、兴趣和能力的结合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单纯知识的教学融于兴趣浓厚的系列活动中,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合唱指挥的教学时,可安排学生做一些基本的指挥动作,可提高学生的指挥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演唱教学时,可安排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演唱能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有了极大的参与积极性,也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展现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并在教师不断的鼓励下和感受成功的喜悦中,完成一个又一个教学任务,这一过程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化和发展,校园文艺活动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而音乐实践教学又是和文艺活动完美的结合,所以,广大从事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同仁们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学生发奋努力地学习,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结语
篇10
【关键词】小学音乐 信息技术 “创新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09-02
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阵地,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为目的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但是,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仍将“讲、唱”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只能作为参与者的身份来被动地接受音乐教导,这就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以此用精美的图画、精彩的画面和视听结合的方式来为音乐教学增添活力与魅力。那么,如何才能将信息技术引入到音乐教学中呢?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音乐不仅是由音符、乐章构成的,在音乐表达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来说,由于受到年龄、认知、思维的限制,他们很难通过歌曲演唱来体味作曲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寓情于景是多数作曲者最善于使用的手段。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需要将音乐中所描绘的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我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通常会利用所媒体来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悟音乐的魅力。比如,在我讲授《蒙古小夜曲》这一乐曲的时候,会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现这样的情景“在一片一望无边的内蒙古大草原上,蓝天、白云、蒙古包……太阳在缓缓地降落,模样的姑娘正在一边敲竹棒,一边呼唤小羊们赶快回家。小羊羔们跟在羊妈妈的身后,欢快地往回跑,在草原上留下了一串铃铛声。太阳消失在天际,天空暗了下来,月亮出来了,星星在夜空中眨着明亮的小眼睛,小青蛙鼓起肚子欢快地唱起歌来。这时候,牧羊姑娘走出蒙古包为小羊们点亮一盏油灯……”通过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直观的情景中感受到音乐中所描述的美景,还会在情景体验中感悟出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这样就为音乐知识充实了丰富的情感,使音乐真正成为情感交流的手段。
二、利用多媒体发散学生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只是进化的源泉。”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节省有限的上课时间,基本上一上课就直入主题,拿出教材直接翻到要讲授的内容来带领学生进行演唱。在这种枯燥、机械化的教学环境里,学生不仅不能了解到作曲者作曲的背景、乐曲中的含义等基本内容,还会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丧失主动性,其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乐曲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此体味到乐曲中的美。因此,我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利用多媒体有声有像的特点来向学生展示音乐中的意境,以此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来想象一下乐曲中的故事。比如,在我讲授《小鸡过河》这一内容的时候,会先利用多媒体来展现一幅小鸡、小鸭欢快玩耍,鸡妈妈要小鸡去给外婆送礼物的画面。此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小鸡会给外婆送什么礼物呢?”。接着播放小鸡在河边叽叽叫的画面,让学生思考“小鸡为什么会叽叽叫”。然后,呈现小鸡在湍急的小河前止步不前的画面,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小鸡,你会怎样过河”……通过这种多媒体画面播放和问题解答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可以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实现音乐教学的德育、美育
众所周知,音乐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伟大的音乐家,而是要在音乐的熏陶之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和道德价值观。在音乐教育界有这样一种共识:音乐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养成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审美教育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充好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探求出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德育内容,让音乐来净化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比如,我在讲授《义勇军进行曲》这一内容的时候,会先利用视频来为学生播放期间,我国英雄儿女们的大无畏抗争的画面,让学生在激情燃烧的画面中感受到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然后再向学生一些国庆阅兵典礼、天安门升国旗的画面,以此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之情。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再需要我做过多的讲解,学生会自发地站起来以自豪感来进行演唱。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音乐与画面的完美融合,还可以在视频观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总之,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不仅要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利用多媒体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外伤急救的技术
- 下一篇:数学建模常用模型及算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音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