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核心要素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核心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核心要素

篇1

关键词:瑞典;学徒制;核心要素;教育启示;工作任务

作者简介:彭柯凡(1991-),女,陕西汉中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与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面上项目“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编号:SM201210853001),主持人:苗耀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3-0092-05

近些年,我国开始了学徒制的试点与实践工作,2014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在2015年公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但在初步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难题,如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实施措施与制度保障不完善等。现代学徒制是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而出现的技术传承机制,学习和借鉴国外学徒制的经验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有启示意义。瑞典的学徒制已经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表现为学校和企业合作紧密、学习框架明确、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相对应等。因此,研究瑞典等欧洲国家的学徒制实施的核心要素对我国学徒制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瑞典学徒制教育体系概述

瑞典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了由经济衰退带来的失业率急速上升,越来越多的岗位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瑞典政府为改变这一局面,开始了职业教育结构的改革,逐渐开始重视实际技能训练,学徒制成为培养青年技术人才的重要方式。学徒制的实践缩小了学生与企业/工厂之间的差距,促使瑞典的职业教育向更灵活的方向发展。

瑞典的学徒制旨在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的实施方式有:三年制高等中学教育(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program),辅以至少15周工作场所的培训;高级中学学徒教育(upper secondary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简称USAE),在这个模式中,学生会花一半的时间在工作场所学习;学生以雇佣学徒(Employed apprentice)的身份在工厂生产、学习,工厂会根据学生的生产效率支付相应的薪水。

由于在工作场所产生的学习可以被看作是在社会环境中的持续性活动,那么这种学习就包括在工作目标导向下参加的各项实践训练。澳大利亚学者Billett认为学生所接受的支持和指导对他们的学习以及进入职场的准备都大有裨益[1]。除了学生能接受到的支持和指导之外,目标(学生个人目标,职业教育目标和工作任务目标)以及工作场所提供的活动都会很大程度上促进或者阻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

从新手到技能熟练的能手,学徒的培养必须经过一个严格的培养程序,才能保证其培养出来的就业者符合岗位的要求。在这个程序中,教育目标和工作任务目标、指导和支持、实践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三大核心要素,它们是学徒制能否在职业教育中产生效能的基础。把握这些核心要素,是我们在构建现代学徒制过程中,把握学徒制的现代性特征[2],构建基于现代职业人才需要的学徒制教育体系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二、瑞典学徒制教育过程中的核心要素

瑞典的学徒制教育课程框架借鉴了Stephan Billett提出的工作场所课程框架,如图1所示[1],这个框架展示了学徒从新手到能手(即从边缘性参与到全面参与)的学习过程,学徒在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接受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后,实际操作技能实现了从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的渐进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框架中,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达到以下目标:1.实现从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的提升;2.通过合作学习获得学生个体不可能学到的知识;3.接受学习过程中直接与间接的指导[3]。

图1 学徒制教育课程框架

从图1可见,无论是参加USAE项目的学生还是雇佣学徒,明确的目标、获取指导和支持、实践训练是在工作场所学习的三大核心要素。

(一)教育目标与工作任务目标

不同类型的学徒制项目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且目标的来源不同。瑞典的国家职业教育系统为USAE项目的学生制定了工作场所的课程大纲,而雇佣学徒需要遵守相应行业为他们制定的学习目标(如建筑业的雇佣学徒的学习目标是由瑞典建筑委员会SCITB制定的)[3]。在工作场所中,参与活动才是学习的主要途径。然而,USAE学生参与工作实习后的学习成果是由国家制定的课程大纲中的教育目标来评价的。在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大纲中的教育目标与自己个人目标不一致,在他们看来,参与学徒教育就是为了找工作,在毕业后找到工作就是达成了目标[4]。导致了课程大纲目标、学生个人目标与工作任务目标之间的互相矛盾。

与之相反,雇佣学徒的学习成果是由企业/工厂的同事(技术熟练且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的工人)根据其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定的。由于这部分学生已经被雇用,因此他们的学习就不是以找工作为目的,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工厂的任务需求。因此,参加USAE项目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总体来说是不明确的,雇佣学徒更多的是把学习目标与未来岗位的职业技能需求相结合,官方制定的目标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这就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教育系统的目标与工作场所活动任务的目标可能是相互约束的,且在工作场所中教育与工作的边界也很模糊。但从总体上来看,虽然过程中的目标有所冲突,但工作场所的学徒培养目标与国家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互相吻合的。

在学生进入工作环境后,企业/工厂的第一要务是帮助此类学生理解任务要求和岗位技能需求,树立对学习成果的期望和合适的职业发展目标。在这过程中,至少需要确定两个级别的目标:整体任务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目标,这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指导者的主要责任是为学生提供了解任务目标的途径,为学生明确每个岗位的技能与责任要求,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岗位的职业技能需求。这在学生实践活动中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在树立总体目标、了解岗位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实际行为不会与目标偏离。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使短时间的工作场所学习效率最大化。在学生了解工作任务的目标后,工作场所也应该在其实践过程中提供有结构、有组织的帮助。

(二)指导和支持

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在工作场所参与活动、获得指导与支持能帮助他们明确并理解工作目标,并且在难以独立完成任务时通过他人的协助而获取相应的知识或技能。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这种指导可分为间接指导与支持、直接指导与支持。

1.间接指导与支持。在参与工作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间接指导,如观察同事,学习相关任务的产品模型等。工作环境不仅仅是外部环境,它是工作中进行思维和行动过程中的重要组件[5]。间接指导最主要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其他工人提供的间接帮助,包括在专家、同事、同行或其他工人进行工作任务时或在讨论这些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所得到的指导,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的指导可以明确完成每个人特定任务所需的程序。这种形式的指导并不只是对新手学徒有价值,有经验的工人也会通过观察来使得自己的技能水平顺应岗位的需求变化而提升。第二种指导取决于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任务的性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的线索、线索的价值等构成了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6],但这种指导的功能性并不是确定的,大部分取决于学生能不能意识到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以及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利用率。工作场所在为学生提供间接支持应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参与活动和实践的机会、与他人互动的机会、理解任务目标的途径及参与同事之间的讨论等[7]。以上两种间接的指导还为学习者提供了测量自己学习进程的标准,学习者在间接学习的过程中会对比自己与其他经验丰富的工人的操作水平,从而纠正自己的错误或者提升自己的操作效率。

2.直接指导与支持。工人之间的讨论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讨论的过程就是经验和实践性知识的直接来源。来自有经验的同事的直接援助和指导为工作场所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这种帮助体现在不同的形式中,有经验的的同事能判断自身和学习者的水平并选择难度与之相适应的任务,他们能在适当的地方进行解释、操作指导和监督,以及给学生传授一些他们自己不可能发现的解决问题的“诀窍”。但前提是经验丰富的同事能理解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目前的学徒教育中,这样直接的互动方式为大多数接受学徒教育的学生所选择,当然,学生对这些经验的组织也是工作场所结构性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

根据指导者与接收指导者的互动水平,可将直接指导与支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指导包括帮助学习者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并且监督他们的学习进程;第二阶段的指导包括根据工作任务和目标帮助学习者获取所需的知识,这一阶段注重合作解决问题,合作完成任务后,在确定学习者能单独操作的基础上,逐渐撤销指导;第三阶段的指导旨在使学习者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不同的环境或者任务中,关注学习者知识迁移能力、自我预测及调节能力、自我监控评估能力[8]。

无论是直接指导还是间接指导,都需要为学生提供以下支持:1.帮助学生以合理的方式组织活动以适应他们的发展需求;2.工作场所应为学生提供一切可观察的机会,这是学徒学习的基础和主要的方式;3.活动之间的切换之前应确认学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9]。直接指导对学徒的影响不局限于引导实际操作,指导者与学徒之间的互动已经从简单的解决问题延伸到理解需求、应对需求、理解概念性知识与发展学习。

总之,在工作场所学习还是应该落实于活动的参与上,无论是日常还是非日常的活动,都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并且通过实践和指导进一步探索,这直接地决定了学生在工作场所学习的质量。大部分工作场所都可以为学徒提供这样的学习环境,但在其他地方很难创建或者模拟出能替代真实环境的学习场所。如有的大学为了让学校里的护士拥有实践经验,在学校创建了模拟病房,然而有工作经历的护士反映,模拟病房并不能完全表现出真实医院中的现况:如实习生一周工作70小时;护士之间的关系不友好;病人有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病人故意破坏医院工作秩序等现象,这些都不可能体现在学校模拟的环境中。真实的工作场所并不简单只是一个物理环境,而是社会环境中的一部分,特定工作环境中的活动是由以人与人相互影响为前提而进行的,这种互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三)实践训练

学习和实践是相互依存的,学生通过参与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日常实践训练不断学习,工作场所的实践训练由于学习者的⒂攵更加丰富。学习就产生于参与实践训练时的思维变化和认知矛盾。这种过程中学习质量的高低将取决于:个体参与的实践类型;引导个体进入工作情景的因素(支持和指导);在工作情境中个体如何参与实践训练,如何与他人互动,如何将学到的知识传译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10]。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影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成果质量。

在工作场所中,理解学习的中心在于学习者个人参与的任务与实训,包括各种已经熟悉操作的(“常规”)和一些新的(“非常规”)实训。“常规”实训在这里表示学习者日常生活或生产需要或依赖的活动,被视为是“常规”实训的一般都是发生频率较高的活动。“非常规”实训是指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生活中从未或很少遇到过的活动[11]。无论是“常规”还是“非常规”实训,都需要学习者的思维和行动上的参与,才能对构建、加强或者组织知识发挥实质性作用。

1.“常规”实训。“常规”实训是学徒进行学习的主要活动类型,来源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这种性质的实践训练实际上是巩固加强在生活中习得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去。这个过程几乎没有新的知识,即使是一些较为复杂的实践,如给汽车换轮胎,也是一个加强已有知识的过程。目的在于将学习者脑中的概念逐渐转换成单一,熟练的动作程序,这样的过程称为“编译”[12]。“常规”实训为学习者提供将头脑中的概念与实际相联系的机会,然而这种机会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里面是很少见的。在职业学校中,每个任务中学生只有一到两次重复练习的机会,他们常常将学到的概念囫囵吞枣,不能很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没有“编译”的过程来帮助他们理解并联结各个概念间的关系。

2.“非常规”实训。除了调整、加强自身的认知结构之外,参与工作场所的“非常规”实训是学习者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所谓的“非常规”实训是指学习者在工作场所参与的实践活动是他们以前从未经历过的,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实训的部分甚至全部都是新的体验。学习者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面临比预期更多的选择以及一些从未遇到的状况。但对其操作程序熟料以后,学习者在达到目标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新的东西,对实训任务本身的认识、新方法的学习等。随着知识的扩展,脑中的旧知识与新知识产生的新的联系。

在尝试新的任务时,学习者们倾向于利用现有知识和工具来缩小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差距。不同于已经程序化的“常规”实训,“非常规”实训需要有意识的思考。在进行新的任务时,熟悉任务中的所有变量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学习者不得不利用额外的资源(如模型,半成品,成品等)来更好地理解任务从而进行有效的尝试。

总之,在参与“常规”和“非常规”的实训后,学生应该体现出知识及技能上的变化,如能完成复杂性越来越高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强的责任感;在理解任务目标和了解任务完成程序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以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瑞典经验对于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瑞典已经将学徒制教育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并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上效果显著。瑞典学徒制教育中学校和企业/工厂培养目标明确,责任分明,针对不同的职业开发具有不同特征的学习框架,在实际的操作中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实践训练与全方位的指导。时下,我们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的构建。我国虽然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学徒制,但是现代学徒制与其的重要区别在于,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体现为:功能目的从重生产性到重教育性,教育性质从狭隘到广泛,制度规范从行会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利益相关者机制从简单到复杂;教学组织从非结构化到结构化。从核心要素的视角分析国外基于“现代工业人”塑造的学徒制,尤其是把握其核心要素可为正处于试点阶段的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带来系列启示。

(一)加强学校与企业或工厂之间的合作

瑞典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中的学徒制注重基础知识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责任分明。学校和企业在学徒制教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只有两者通力合作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帮助学生达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我国虽然目前颁布了推动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但实际上可操作性较低,仍然缺乏具体的制度上的合作机制。瑞典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为学徒制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导向和操作框架,在保证不偏离目标的前提下,高效地完成对学徒的培养。

目前我国企业参与学徒制教育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其根本原因是企业在不能保证实际利益的情况下需要破坏正常的运营秩序,并分配资源到学生身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直接影响了工厂的效益,因此很多企业都不愿意为学徒制培养提供支持。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就要在确保企业效益的前提下利用各项激励措施来激发企业的参与度。

(二)课程内容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实际生产任务为核心

学生参加学徒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具备未来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和企业应保证学生在工作环境进行实际操作的时间充足。在瑞典的学徒制系统中,大部分学生有1/3到1/2的时间都在工作环境中学习。学生通过参与难度不等的工作任务来将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组织运用起来,并渐渐熟练技能。与学校不同的是,工作环境能提供的不是教学,而是“强调个体参与实践的过程”。[13]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在强调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首先,在学习者进入工作环境之前就应该帮助他们清楚认识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学习的目标;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分配不同难度的工作任务,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任务难度应递增,最后达到职业标准;最后,在学习者参加工作任务时,企业应分配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工人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设可观察讨论的机会。

(三)制定工作环境学习框架,树立课程学习目标

瑞典将实行学徒制的目标明确定位为“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个总目标的导向下,不同类型的学徒制制定的不同的学习框架,各自涵盖不同的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无论是学校还是工作单位,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应该树立以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并含有促进职业知识能力、素质能力发展的总体培养目标,然后由教育部、学校、企业共同制定学徒培训条例与课程体系,建立注重实用性的不同功能的课程框架。

在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应建立各自的考核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熟练程度来考核是否达到培养目标。阶段性考核得到目的是企业和学生自身监督学习进程,避免偏离学习和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Stephan Billett.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Practice[M]. Australia: Allen & Unwin, 2001:30,126.

[2]关晶,石伟平. 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 教育研究,2014,10:97-102.

[3]Billett. S. Constituting the Workplace Curriculum [J].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006(1):31-48.

[4]Akkerman.S.F. Crossing boundaries between school and work during apprenticeship[J]. Vocations and Learning, 2012(2):153-173.

[5]Scribner, S. Studying Working Intelligence: Everyday Cognition: Its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9-40.

[6]Stephan Billett,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Practice[M]. Australia: Allen & Unwin, 2001:138.

[7]Metso.S, Vocational Students’ perspective on organizational factors enhancing workplace learning[J]. Education+Training, 2014(2):381-396.

[8]Magnus Fjellstrom Per Kristmansson, Learning as an Apprentice in Sweden[J]. Education+Training.2016(6):629-642.

[9]Aarkrog.V,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chool-Based Education: A Study of Learning in a Danish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m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005(2):137-147.

[10]Stephan Billett,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Practice[M]. Australia: Allen & Unwin, 2001:123-139.

[11]Jones.B, Enterpris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wards a comparative analysis[J]. 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ommunities: People and Places in the Global Economy,2014(1):34-50.

篇2

[关键词]工程人才 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肇立春(1966- ),女,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粮食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粮食工程教育。(辽宁 沈阳 11003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等工程教育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130-875)和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批准号:JG12DB33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31-02

近年来,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很快,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备受关注。现代工程的内涵已开始向着“大工程”和“系统工程”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工程专业属工程类的工科专业,在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主要围绕学制分段、课程体系、教师能力、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等部分核心要素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实践。以下本着明确定位、找寻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核心要素的创新实践加以介绍。

一、工程人才的规格定位

工程人才的基本特征可概述为三个方面:厚基础,指基础理论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发展的支撑;强技能,指强化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是工程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重要特征;重应用,指具有发现问题、辨识问题的敏感性,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是工程人才的显著特质。

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突出问题分析

粮食工程专业开办伊始,我们对专业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论证,通过运行与分析,总结了专业人才培养遇到的主要问题:

1.工程化课程体系构建不成熟。要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协同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实践环节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更重要的是按照工程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专业原有的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的工程特征探究不透彻,没有完全抓住工程人才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对三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没有进行整合;对支撑专业课程的基础课没有进行工程化论证;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强调完整性,使有些课程内容重复,部分内容偏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不到位。实践教学环节是工程人才培养的灵魂与根本。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距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1)实验、实习、实践环节的真题真做较少,验证性实验居多,开放性、综合性实验挖掘不够,实践体系没有自成模块。(2)面向全体学生能力培养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与强化不够,大学生课题也局限于部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不到位,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整。(3)教师与实验员的责任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欠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这些都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产学研合作”模式运行的问题较多。(1)产学研合作模式偏离本质。沈阳师范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过去是一种“以学校为主的模式”,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企业对合作缺乏积极性,偏离了产学研合作的本质目标。(2)产学研合作流于形式。企业视产学研合作为短期行为,学校的理论与实践脱离,使产学研合作机制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运行层面,产学研合作缺乏依据和潜力。(3)产学研合作渠道单一。产学研合作大多是单项的、不广泛的合作,合作渠道只停留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这一层次,缺乏合作内容与文化的融合,以及有深度的弹性学制等。

4.部分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不强。专业教学团队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呈现两种状况:一是高学历教师,个人定位主要以研究为主,对工程设计、工程改造、技术服务等内容比较陌生;二是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教师,因常年承担大量的理论授课任务,很少下到企业或参与企业的实践项目,教学能力较强、实践能力较弱。

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素的创新探索

近年来,工程教育提出“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理念,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使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得到新的诠释。工程人才的培养,核心在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培养模式的几个核心要素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并总结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素创新的经验。

1.实行学制分段,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工程型人才需要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术型人才需要高深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此,我们将培养方案中的四年学制分三个学习阶段:即一年半的通识教育课程,一年半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教育,一年的针对“行业性、应用性、社会性”的“准工作”实践。学生在专业基础和方向课程结束后可选择“人才培养类型”:选择工程人才类型,参加“准工作”实践;选择学术人才类型,参加“理论研究模块课程”学习,方向主要为考研。

2.课程体系的工程化解构与重构,是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整合的重点是打破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束缚,依据专业方向将专业课进行工程化解构与重构。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依据,将基础课程进行工程化重构,以够用为度,为专业人才的工程化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对专业方向课程进行整合,将各个专业方向共性课程内容集中为一门课,使其对每个方向的核心专业课均有支撑,将节约下来的学时与学分用于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以生产工艺过程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真实工作情境为依托,实施教学过程,并引入校企合编教材,及时引进学科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这样才能将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特色、人才特色进行有效融合,按照工程人才规格重构课程体系。

3.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人才培养的保障。要强化教师的实践意识,以工程能力强的教师为骨干与引领,充分利用教师的各方面资源,带领与指导全体教师开展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以提升教师的实践意识为内在动力、安排教师下基层顶岗实践为主要途径、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和为企业技术服务为有效措施、参加各级各类短期技术培训为有益补充、强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基础保障、深化教师引进制度改革(重视学历与工程经历)为辅助手段,以教师实践能力考核为最终评价,构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有效开展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

4.强化与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不单指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要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抓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这个关键。为此,我们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与创新,本着可行、必要、有效的原则,强化实践教学改革。(1)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控制在30%以上,学生累计在企业的工程实践时间达到一年以上。实践教学由课程实验、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实训)、金工实习、专业课综合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准工作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构成。在培养方案中,保证“校内实践教学”“假期社会实践”“企业专业实习”三环连动,贯穿始终。(2)加强校内实验的管理与改革。实验管理:实验学时达到课程总学时的40%以上的课程,将实验课时单列,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考核,提升实验课效果,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实验改革:将验证性、重复性、演示性实验的被动实验模式逐步向创新性、针对性、设计性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课程教学大纲中除了必要的基本训练实验项目外,还要安排开放性实验项目,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实验室坚持经常性的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应用性课题实验。(3)增强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自选设计题目,尤其注重选择实用性强、大小适中的设计题目。毕业设计要防止题目雷同,做到一人一选题,且设计题目来自生产实际,真题真做,设计内容不重复。(4)完善校内实践基地资源建设。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硬、软环境建设以及建设目标。硬环境包括:实践教学基地的硬件设施基础建设、实践教学环境的资源分配、建设经费来源等;软环境包括: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合作开发、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与保障措施等。校内基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和学生校内技能的培养,其装备与技术力量能够满足为企业提供生产服务以及实现校际间的设备资源共享这一目标。

5.产学研结合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我们本着先选好合适的企业(优选处于行业发展前沿的朝阳企业、拥有自身核心技术和原创成果的企业),再确定合作切入点的方针,按照互利、双赢的原则,寻求共同发展的有效模式。除了实习、实践基地之外,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题也结合粮油企业的生产、科研实际开展。同时,我们还设立了由企业冠名的诸如“中粮香雪杯”“佳玉米业杯”“嘉里金龙鱼杯”等各类实践活动,由企业评选实践标兵,颁发证书与奖品。

经过近几年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我们在以下几个切入点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如下图所示),丰富了产学研合作的内容,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的有效探索,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能够对工科院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银霞,纪献兵.国内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

[2]邓红星,孙凤英,张文会.基于现代工程理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Z3).

[3]李东森.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改革探讨[J].职业圈,2007(12).

[4]李志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思与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

篇3

论文摘要: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执教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着重阐述了高中教师如何应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所引发的“教学革命”。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所以,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高中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要灵活,要深人到学科教学的精髓所在。在钻研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同时,需要我们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对我们教学人员自身素质的一个考验和提高过程。

一、转变观念,做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者

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大保证。近几年我们学校特别注重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的投人,先后投入资金已经超过500万,具有了一定的硬件基础。从而保证了几年来我们老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促使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成熟,充分调动了老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性,迎接全新挑战,勇于创新实践。所以,作为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就要循序渐进,逐步转变自身观念,迎接挑战,做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者。

二、加强学习,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我们老师现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我们学校就组织每个学期都要搞一次培训,包括一些五十多岁的老教师也是积极参与。我们学校上百台计算机都是通过10兆光纤连接到因特网,学校近期又给每位教师买了笔记本电脑,所以具有机器多、网速快、容量大的很多优势,老师们几乎是已经离不开网络,各个办公室、多媒体班级、公共教室、多媒体大厅、电子备课室等共有近三百个网络端口,上网查询、下载已经是老师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了,全校200名教师已经超过一大半能够自己熟练应用软件制作课件了,很多老师都是利用网络、带着笔记本电脑或者优盘走进教室直接上课的。投影仪、大屏幕早已经遍布整个学校各个教室,老师无论在办公室还是教室都能轻松上网,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现代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使教育教学实现飞跃式发展,更有助于教师现代教育素质的提高,只要我们不断钻研实践就能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适应课改过程中对整合的需求

多媒体技术能够处理数字、图形、文本、图像、声音、视频以及动画。因此,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势必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篇4

关键词: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54-02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概念。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属于一种更广义的文化范畴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心智、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掌握能丰富的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

而对于科学素质教育,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Miller)提出:科学素质是对科学知识的基本理解、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理解、对科学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的基本理解;美国“2061计划”报告把“科学文化素质”解释为: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中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科学素质定义为“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是大学生的科学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素质’表示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固有的潜在质量状态概念” 。影响一个人素质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因素。高校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外部文化环境,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教育就是要承担起对大学生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的重任。这一切都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探索与实践。

2.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与社会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要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普遍的关注焦点之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社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普遍评价是:专业水平有所提高,但综合素质不高;分数很高,但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不强;学历虽高,但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不高等等。这些“高与低”不合谐地集中在大学生身上,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他们尽快成才。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已发生改变。为了改变和适应目前出现的问题,在培养和教育高等人才的时候,高校在注重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时候,开始加强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实践活动的磨炼,使学生既具有改变世界的知识储备,又具有修养身心,提高培养自身品格的能力与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可见加强大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十分必要。

而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在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方面也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近百部学术专著,发表了数千篇学术论文,召开了近百次学术研讨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又表明了大家的重视程度和提高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

二、常见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1.渗透到课堂,以开展多种公共课、选修课的形式为主。自然科学领域,以本校为例,主要有科学家素养,生物技术与现代生活,食品营养与保健,信息与信息能力,绿色化学等。人文科学领域,有:中国文学鉴赏,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社会心理学、摄影技术、中外美术欣赏、文学艺术赏析等。

通过在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外,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实际需要选择相关的课程,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的充实自己,提高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相关素养。

2.落实到丰富的课外活动中,以教授专家讲座,学生辩论赛,演讲,知识竞赛等的形式开展。学校定期会有专业教授,老师进行不同话题的讲座,覆盖的知识面很广,从英语演讲的艺术,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到电器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与突破,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领域有相关的最新的知识信息提供与扩展提高。校级科研项目给学生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很好的平台,系与系之间,校之间的辩论赛,知识竞赛与演讲,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从多方面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素质。

3.学生实践活动与相关社团。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创新能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与报告,各种竞赛等,学校也对教师和学生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政策。学校还成立基于不同兴趣爱好的许多社团如晨曦文学社、摄影家协会、口才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的丰富生活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

以本校为主的以上落实,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是有本校特色同时也包含高校实践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普遍方法。但是基于目前的有效活动,学习相关的方针与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还可以有更多创新、有效的方法。

三、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方法的思考

潘洵教授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一文中提出,“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既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方法。如陕西理工学院位于汉中,而汉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学生课余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历史以及人文的相关景点,参加相关的活动。以切身的经历体会,提高文化素质。可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开设地方历史文化课程,参观历史景点,了解自己生活周边的环境,组成文化小组,定期学习讨论,读相关的书籍等。

在科学素质方面,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增加客观的实际经验,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处理事务的点滴中去,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考察,撰写实验报告,参加与自己提高专业技能有关的工作实践,或实习等。

在创新、开展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过程中,还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其科学素质、实践能力,那么,能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社会型人才。

通过对大学生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的了解,对其重要性的深刻体会以及以本校为例,对目前高等学校常用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方法的诠释和列举,希望在落实与实践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中,吸取经验,总结不足,完善与探索一条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路。同时,提出了对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创新方法的思考。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各高校应该更加注重结合自己学校特点,结合地方特色,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创新出更多符合自己实际状况的、有特色的、有意义的活动与方针,这样,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更稳定、更灵活地前进。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2]谈新敏.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3]潘洵.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素质教育[EB/OL].西南大学素质教育雨僧网,2007-05-17.

篇5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不稳定型心绞痛;血小板活化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01-0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表现,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在不稳定型冠心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目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治疗药物,但低分子肝素抗凝及双联抗血小板联合治疗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则报道较少。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CD40L、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和CD62P均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指标。为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们对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并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及双联抗血小板联合治疗的患者,分别检测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CD40L、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GPⅡb/Ⅲa),以探讨低分子肝素和双联抗血小板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 对象与的方法

1.1研究对象:共入选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按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8.08±9.62岁(42-74岁)。患者均无以下情况之一: ⑴.6个月内出血,活动性消化性溃疡;⑵.血小板计数少于100×109/L;⑶.严重肝、肾、肺和血液系统疾病;⑷.近期(2个月)发生的脑血管事件、颅脑外伤、肿瘤、手术、动脉性颅内病变(动脉瘤、肿瘤);⑸.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20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⑹.妊娠;⑺.1个月内用过肝素或其他抗凝药物;(8).风湿活动等。

1.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凝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7天,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200毫克,每天早晨饭后一次)、氯吡格雷(75毫克,每天早晨饭后一次)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250单位,每12小时一次),其它治疗均按常规进行。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分别采血测定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CD40L、血浆CD62p和血小板膜GPⅡb/Ⅲa水平。于静脉内采集血标本时尽量不扎止血带,亦不拍打将要穿刺的血管,并避免反复穿刺,保证一针见血。一次性采集5ml静脉血,先取其中的0.8ml血液,加入含0.2ml的0.106mol/L枸橼酸钠的一次性流式细胞检测专用管中轻轻摇匀后即刻送检血小板膜GPⅡb/Ⅲa;自剩余的血标本中留取2.7ml,置于含有1/10体积0.019mol/L枸橼酸钠抗凝液的试管中,3000rpm离心10分钟,提取血浆,放入-200C冰箱中保存,并及时成批检测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CD40L、CD62P水平。

vWF、CD40L、CD62P: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原理定量测定血浆中水平。vWF正常值为60~150%。

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由我院血液科实验室专人测定,所用的仪器为美国BD公司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阳性表达率的正常值为

1.3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均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

2 结果

3 讨论

低分子肝素已长期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相对普通肝素而言,存在以下优势:①减少了出血的副作用,不明显延长APTT,不需要常规监测。②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更明显。③被PFⅣ中和的作用减弱,半衰期比普通肝素减少2倍,生物利用度提高(100%)。④皮下注射吸收好,无需静脉滴注, 3-4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抗凝作用可持续16-24小时。⑤可通过降低患者血浆(ET)内皮素水平,控制心绞痛。且低分子肝素很少致骨质疏松,特别适宜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血流高凝状态和凝血酶的持续产生,故抗凝疗法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已获确认,在临床工作中已达到共识。本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以逆转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高凝状态,抗血栓形成,从而改善症状及预后[1]。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较小。

vWF的生理功能主要有:①调节血小板黏附,促进止血栓的形成;②携带及稳定血浆Ⅷ因子的活性[2]。研究表明[3]在血管内皮下组织中存在分子量异常巨大的vWF,它是一种重要的血小板黏附聚集的介质,是血小板与胶原黏附的桥梁,是血小板黏附到受损血管壁上不可缺少的成分。当内皮细胞受损时,释放的vWF促进血小板与血管壁的相互作用,引起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并释放出过多的TXA2及各种血小板颗粒物。血浆vWF升高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情况,对判断血栓形成危险及病情轻重有重要意义。韩凌[4]等的研究表明,肝素抗凝治疗可影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活化,抑制vWF的释放,且低分子肝素作用明显强于肝素。本研究结果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低分子肝素抗凝及双联抗血小板联合治疗后血浆vWF的浓度显著降低,表明低分子肝素很好的抑制了血浆vWF的释放。

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是血小板膜上含量最多的糖蛋白,当血小板受到刺激时被活化,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在血小板膜表面,加速血小板的活化和释放反应。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结合是多种因素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共同途径[5],GPⅡb/Ⅲa可直接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6],其分子数量增高为血小板粘附性增高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冠脉缺血的主要原因。关于血小板GPⅡb/Ⅲa与冠心病的关系已有较多报道[7-8]。检测GPⅡb/Ⅲa含量可判断冠脉缺血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情况,观察其动态变化可判断血小板活化程度。

P-选择素介导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对活化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的粘附[9],它与血小板的活化、黏附、聚集密切相关,是血小板活化的一个特征性指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为血小板P-选择素介导血小板黏附于内皮细胞,激活中性粒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和氧代谢产物,导致血管收缩,阻塞小血管从而启动血栓形成过程。

CD62P是目前所知的反映血小板活化与释放反应最特异的标志物,具有介导活化血小板或内皮细胞与不同类型细胞相互黏附的功能,在启动和扩大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10],检测这指标可了解血小板活化程度[11]。CD62P表达在静止与活化血小板差别大,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可用于识别循环血中的激活血小板,是血小板活化的晚期标志物。有学者认为,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内血小板活化与凝血激活的严重程度[12]。刘明等[13]对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21例健康成人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vWF水平进行对比,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说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血小板活性增高,易于形成血栓。本研究结果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低分子肝素抗凝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7天后血浆vWF、CD40L、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及血浆CD62P水平显著降低,表明血小板的活化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因此,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抗凝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前后血液中血小板活化情况,对于指导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并可以及时发现药物的有效性及预防进一步进展为心肌梗死。

参考文献:

[1] 郭西民.低分子量肝素钙和肝素钠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比较[J]. 中原医刊,2004,31(17):17.

[2] 杨冀萍,张聪敏,刘怀军,等.CD62p、CD41/CD6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荟萃,2005,20(17):971-973.

[3] 杨冀萍.血小板活化与肺栓塞[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4,31(1):21-25.

[4] 韩凌,沈潞华,刘贵健,等.肝素抗凝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vWF水平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5):279-281.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6] 曹鉴平,胡志洁.低分子量肝素的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03,18(1):35-38.

[7] 田晓沂,刘志忠,张金麟.不稳定心绞痛冠脉病灶特征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表达率的联系[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2,21(1):22-23.

[8] Harrington RA. Overview of clinical trials of glycoprote Ⅱb-Ⅲa inhibitor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Am Heart J, 1999,138 (4Pt 2):276-286.

[9] 肖广辉,任美书,曹肇慧,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改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20(3):146-147.

[10] Merten M ,Thiagarajan P. P-selectin in arterial thrombosis [J].Z Kardiol, 2004, 93(11):855-863.

[11] 王晓艳,苏卓娃,杜冀晖,等.CD62P、CD63、vWF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3):199-201.

篇6

关键词:职校校园文化建设;职业精神;核心要素;意义;途径

校园文化是每个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一种需要全体师生恪守的理念,它是校园文化的最高目标,对全体师生的语言、行为等进行综合性的规范,代表的是整个校园的学风学貌,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等。职校在办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校园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学生对“职业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严格遵守。但是在职校学生进入工作后,“职业精神”的遵守存在一些误区,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中研究的是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精神”特色的路径,以下是本次研究报告。

一、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精神”的意义和核心要素

(一)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精神”的意义

职业精神是需要长期的实践磨炼而来的,职业精神是职业界对该职业的一种认可,也代表着该职业的人文风貌。职业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较为普遍,首先关系着职业学校的教育发展,职业学校想要发展就必须形成自身的“职业精神”,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宣传和教学水平,这样职校才能得到长期发展;其次是企业的持续良好发展,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人才实力的竞争,更是职员整体“职业精神”的竞争,近年来,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重要的是对“职业精神”的考查;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高职学生自身的发展,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精神”要求逐渐提高,这就要求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精神”进行培养和提高,使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更加出色。

(二)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精神”的核心要素

职业不同,相应的职业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但是职业的基本核心要素是一致的。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职业精神”的核心要素主要有敬业精神、协作精神、诚信精神、责任精神、吃苦精神。“职业精神”中最关键的是敬业精神,既是对学生的一种要求,也是对学生自身的一种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但是合作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分职业需要的是默契的协作精神。诚信精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道德素养,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职业都需要有一定的责任,有的职业对职员的责任感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虽然社会水平在提高,但是人们的吃苦精神不能改变,任何时候都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精神”特色的路径

(一)增加系部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由于职业院校的院系众多,专业数量更甚,因此,建立统一的“职业精神”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在统一“职业精神”的核心要素的基础上增加各院系自己的“职业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1]。各专业从自己的专业性质出发,针对性的总结出自己专业的“职业精神”。但是“职业精神”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培养的,需要长期的实践训练,因此,需要职业院校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学生牢记学校的“职业精神”以及自己专业的“职业精神”,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学习和领悟,甚至是创新。学校要求学生要养成使用“职业精神”来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充分认识到“职业精神”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并以此不断进步、发展。

(二)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发学生的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的学习离不开优秀的案例,“职业精神”在生活中才会更加真实,学生的感受才会更加深刻。在校园“职业精神”的学习中将一些优秀的企业文化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对“职业精神”的领会[2]。同时将社会职业中典型的具有“职业精神”的人物事迹给学生进行讲述,在学生心中塑造“职业精神”的良好作用和形象,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感染和激励。这也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学生会按照教师的一言一行来对自己要求,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周围的典型的具有“职业精神”的人物进行观察,向他们进行学习,并不断激励自己。职校也可以适时举办校园活动,增加各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各院系对学生“职业精神”的指导和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职业精神”的陶冶,从而提高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识和感悟。

三、结语

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对职校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发展和“职业精神”的提升。本文中对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精神”特色的意义和核心要素进行详细介绍,然后根据“职业精神”的特点,提出了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精神”特色的路径:增加系部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发学生的职业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作者:丁怡 单位: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精英;精英外流;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农村电子商务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其农产品国际、国内贸易的基本途径。自从1997年我国第一家电子商务网站开通至今,电子商务因其方便快捷等特点得到迅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网络等手段来进行农村商务活动的一种经贸方式。把农村贸易活动网络化,减少传统贸易方式中的中间环节,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见面,实现农产品跨越国界、省界的大范围,适时、及时的商务联系,缩短运输距离,快速抵达市场,适时进行交易,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效率,进而提高农村、农户的经济效益。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不局限于城市,最近几年农村电子商务也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尤其是淘宝村的发展。至于淘宝村这个概念想必大家并不陌生,2013年8月,阿里研究中心了《淘宝村研究微报告1.0》,2013年年底又了《淘宝村研究微报告2.0》,这一微报告指出截止到2013年12月,全国已发现各种类型的淘宝村20个,全国20个淘宝村网店总数约为1.5万家,带来直接就业为6万人,较去年同比增长 50%。规模日益庞大的农村网商群体,是淘宝村形成的基础。据阿里研究中心统计,截止到2013年11月30日,淘宝网(含天猫)上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的网店数为105万家,比2012年年末增长76.3%,净增了46万家农村网店。

二、农村精英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淘宝村为什么会迅速发展?下面将以淘宝村的几个案例来主要论证农村精英与淘宝村的关系。

首先是大学生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以江苏徐州沙集镇的淘宝村为例。就在几年前那里还是一个众多普通村庄中的一个,农民依靠土地生活。甚至一段时间里,回收废旧塑料成为了这里一个赚钱的主要营生。有村民这样形容当初的场景:“路北漏粉丝,路南磨粉面,沿河烧砖瓦,全村收破烂。”时至今日,东风村能走上发展电子商务的路子,成为全国著名的村庄,离不开3个年轻人开创的一场自下而上的“草根运动”。而孙寒是其中的领军人物。2006年,80后大学毕业生孙寒回家乡沙集镇东风村注册了第一家网店,成为睢宁淘宝村的起点。村民们看到他们网上挣钱的方法纷纷效仿,最后发展成现在的淘宝村。阿里巴巴研究中心的报告中指出睢宁县沙集镇以近2000家网店、2012年销售额8亿元的成绩,排名全国8省14个淘宝村第一名。

其次是村干部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宿迁耿车镇大众村村干部和党员、能人大户在时任大众村党支部书记周保平的带领下到沙集镇“拜师学艺”。红红火火的网络经济让他们大开眼界。回来后,他们就迅速召集村干部和党员开会,动员大家带头在网上开店。在村支部的鼓励下,村民邱杰和他的父亲邱永信首先在淘宝网上注册了自己的网店,成为村里“吃螃蟹”的第一人。大众村共有900余户,淘宝店就有283户。

最后是个别普通农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刘玉国是河北清河县杨二庄镇东高村人,他是第一个“吃羊绒制品网络销售这只‘螃蟹’”的人。在刘玉国的带动下,本村与他相交甚好的刘玉肖、宋富强等人也加入到淘宝的经营之中来,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之后,整个东高村开始掀起了在网上卖羊绒纱线的热潮。到2010年,全村开网店的数量达到350家,从业人员达到1500人,占到全村总人口的75%以上,其中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店铺超过50家,并涌现出了酷美娇、嘻嘻羊、布斯特等一大批网络店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淘宝村”。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淘宝村的出现以及发展最开始都是由个别敢于吃螃蟹的人所发起的。这些少数的人我们称之为农村中的精英。这里的精英可以是大学生、村干部,也可以是特定的农民。他们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眼光、见识和洞察力,是淘宝村得以形成的主要力量。

三、农村精英理论

(一)农村精英的概念界定

“精英”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法国,原意是“年收获中的最佳部分”,其转意是“经过挑选的合格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农村问题研究的深入,中国学者开始了对转型期不同农村精英进行了研究,并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给出了农村精英的概念。贺雪峰认为乡村精英就是在村庄中有着重大影响的人。在本文研究中所说的农村精英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他们可以是在村民中有威望的村干部,具有高中或中专及其以上文化的知识分子,率先富起来的农业专业户和乡镇企业家,也可以是一些农民。

(二)农村精英的角色功能

首先是农村政治精英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在这里的政治精英是指农村中的村长、村支书、大队队长等。这种熟人社会多是建立在血缘、地缘、业缘基础之上,在这种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村落有利于凝聚村民,更好的发挥政治精英的带头作用。作为农村中的政治精英,尤其是村长和村支书,他们两个人的素质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到村子的发展。作为农村中的政治精英,他们手中掌握着更多的权力,决定着村子里的资源分配和财务支出情况。一方面他们主导、统筹、规划着农村建设的方向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处理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关系的问题。村长和村支书之间是积极、主动与合作的关系还是消极矛盾的、相互对抗的关系直接决定了社区的发展建设。

其次是农村经济精英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作用。这里的农村经济精英主要是指农村私企老板、个体大户、种养能手等。农业发展方式主要是指实现农业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农村经济精英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村精英促使农村产业结构由传统的种植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迅速拓展。许多农村精英根据本村的发展优势承包山林,栽培大规模的生鲜水果,并实现了栽培、采摘、销售的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既美化了环境又实现了经济效益;或利用半山区地形,发展规模化的养殖。第二,农村精英促使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的转变。农村精英通过建立规模化的果园以及蔬菜基地,培养了一批懂农业技术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一些农村精英充当起专业的经纪人角色,成为买家和卖家之间沟通的桥梁,更好的代表了个体农户的利益。同时在农村精英的推动下,他们有了自己的协会,提高了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谈判地位。第三,在农村精英的影响带动下,新型农民正在形成。精英们大多见多识广,农村精英们的致富途径、经营管理模式对村民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导性。村民在精英的带动下,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眼界也逐渐开阔起来,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极大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农村精英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农村精英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又起到哪些独特的作用?下面主要通过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核心要素来解析农村精英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一)农村精英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核心要素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多种要素,比如说资金、技术、物流、政府支持等。核心要素就是在农村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要素资源,也可以说如果离开了这个核心要素,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很难成功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我们称之为要素,有了这些要素,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会更加的顺利。核心要素与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周海琴认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要素有两个:一个是农村电子商务领头羊的人物,一个是当地农民的本身内生力量。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要素上看,领头羊是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启蒙者,星星之火之所以可以燎原往往是领头羊带来和产生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另一个核心要素是当地农民自身内生力量,换句话说就是当地农民是否从内心里想要通过电子商务来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是否是农民自身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然而当地农民本身的内生力量这一核心要素却往往受农村电子商务领头羊的发展状况的影响,农村电子商务领头羊能否给自身以及大家带来巨大的利益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参与程度。总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两个核心要素是领头羊和当地农民的本身内生力量,然而内生力量有受制于领头羊的影响。

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称领头羊就是农村精英。既然他们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要素,也就可以说没有农村精英的带头作用,农村电子商务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二)农村精英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要素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除了核心要素外也离不开一些要素,这些要素包括资金、技术、网络设施要素等。农村中的一些政治精英,如村长和村支书等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利,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要素、技术要素、网络设施和土地空间等,他们可以通过与上级政府的沟通协商来完成。通过沟通可以加强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财政支持以及引进一些技术人才来村里对村民进行培训等。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村里的政治精英的作用,一般的农民是不具备这个权力的。在社会资本方面,农村精英是农村传统社会资本的维护者和传承者,他们大都是社区公众人物,出于对自身利益和声誉的保护会积极倡导社会规范;他们是农民组织化的组织者,农村精英依靠自身在农村社会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将农民组织起来更好的实现农民的利益;他们是农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中介者,他们充当着村民与外界联系的中间人,是村民获得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而这些因素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又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农村中的精英才能提供这些发展所需的要素。

五、农村精英流失及对策

(一)农村精英的流失

1. 农村精英流失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影响

本来农村人口素质就普遍比较低,而具有一定能力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村精英更是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农村精英的大量流失将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农村缺少“领头羊”。刚刚通过上文的论述可知农村精英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没有农村精英的村庄是很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

2. 农村精英流失的原因

首先,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精英外流。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源配置政策大都向城市倾斜,大部分的资源都流向了城市,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农村的整体面貌却没多大的改善,城乡差距的明显扩大使得大量的农村精英走向城市。有学者认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普遍没有开展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有些农村青年学生由于没有农业方面的知识,也不愿意从事相对辛苦的农业生产,毕业后都离开农村流向城市工作生活了”。

其次,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城市中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城市中的生活方式较之为农村更加的多样丰富,城市里的交通、信息更为的便捷。当乡村精英们在村里的发展受到限制时,他们就会离开村庄。

最后,精英流动机制不畅通导致农村精英大量流失。精英流动可以分为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横向流动是指精英之间在同一层面相互转化,比如说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之间可以相互的转化。然而精英之间的横向流动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已退休的政治精英与现任政治精英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前一届村干部由于没有带领农民走向富裕道路使得其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以至于在下届的村干部选举中落选。然而他们又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于是怀着不满的情绪处处针对现任干部。这使得一些精英无心竞选村干部,从而选择离开村庄寻求更好的发展。第二,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之间的流通不畅。由于政治精英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和资源,他可以迅速的通过这种资源致富,并成为著名的企业家。这种由政治精英向经济精英之间的流动比较容易。但是当经济精英向政治精英流动时就会遇到各种阻力,政治精英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排斥一些有能力的经济精英进入政治集团,导致经济精英对政治生活缺乏热心,很多有能力的经济精英转向城市发展事业了。

纵向流动是指由普通村民成为农村精英,是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流动。由于普通村民手中缺乏一些社会关系和政治资源使得他们在选举中很难获胜,也就不可能成为政治精英了。

(二)农村精英流失的对策分析

农村精英流失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是一般是因为农村的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想要解决农村精英的根本方法就是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

1.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土地附加值。世间的一切发展建设都离不开人,人是特别宝贵的资源尤其是精英。无论哪个人之所以离开农村进城务工是因为他们认为呆在农村发展无法挣钱养家,无法给自己提供更多挣钱的机会。在农村中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的收成,然而由于乡村土地的附加值过低导致农民很难单纯的依靠土地来过富裕的生活。因此,想要吸引农村精英再次回到农村首先应该提高土地的附加值,使得农村精英们看到依靠家中的土地也可以实现他们致富的想法。农村土地附加值低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结构单一造成的,因此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依靠本村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同市场之间的联系,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

2. 营造吸引精英回流的社会环境。如果我们询问一些年轻人问他们是否愿意回乡创业,我想大多数人对于这个问题都会犹豫的,他们会有很多的顾虑,比如说风险大、当地政府不支持、基础设施缺乏等,这些都会让他们感到回家创业不安全。因此,为了消除他们的顾虑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运用报纸电视等手段宣传精英回乡创业的成功案例,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一些针对农村精英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

3.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农村中的青少年是未来农村建设的希望,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关键在于教育。农村中的教育水平非常低下,既缺乏一些必要的教学设备又缺乏优秀的教师队伍,这些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大农村教育基础设备的建设、鼓励优秀教师到乡村去、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农村精英人才;一些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都选择留在城市,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学的专业在农村中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应该改革高等教育的模式,使得大学教育与农村建设相挂钩。

总之,对于农村精英流失我们应该从内外两方面来寻求解决的对策,既要吸引流失的精英再次回来农村,又要吸引一些优秀的毕业生投身于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8(6).

[2] 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 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J].社会科学辑刊,2000(4).

[4] 周海琴,张才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要素分析[J]. 战略与政策, 2012(1).

篇8

[关键词]智力资源;区域竞争力;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78 ― 02

随着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间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保持并提高区域的竞争力,是当前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而智力资源开始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智力资源作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能够有效的提高区域竞争力,因此,探索智力资源优势开发,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智力资源与区域竞争力

智力资源是区域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通常情况下,区域竞争力构成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经济潜力、科技、政策、就业率、文化、区位、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等〔1〕。智力资源主要是指从智力活动效能方面对人力资源的一种特殊规定,指经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育以后,能够从事脑力劳动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个人或群体〔2〕。有关学者进一步指出,智力资源更多的是指从事各种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科研机构。因此,智力资源既包括具有各种能力的人的智力资源,还包括智力成果和智力载体存在的有形资源,以及那些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科研机构〔3〕。而对智力资源的开发及使用也是智力资源的一种,智力资源有易流动性、高增值性、递增性、长期受益性等主要特征。当前,对于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智力资源有着其它资源所没有的优势和特点,智力资源的形成伴随着较大的风险,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经费、时间和劳动。智力资源是建立不断的投入与开发基础之上的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并且流动性较大,是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机组合。智力资源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资源共享的独占性资源,企业拥有某种智力资源,就享有独占权,并且通过市场实现智力资源流通,使智力资源实现长期受益。

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4〕。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竞争力是对资源的吸引争夺能力,主要是同其它区域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支撑某区域长期发展的力量,并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本区域能够进行持续的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区域竞争力是地区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综合水平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一个地区创造财富,并且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随着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智力资源和区域竞争力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智力资源开始成为决定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吸引投资的主要因素,并且区域竞争的主要对象是智力资源。区域竞争力通过吸引和有效配置资源,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区域竞争力的竞争主体是具有相对独立发展能力的经济区域,根本目标在于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主要表现为相对于其它区域能够更多的创造财富、争夺市场份额强弱的能力,而该区域对资源的吸引、整合和有效配置是形成和强化这种能力主要因素。

二、智力资源对区域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区域竞争力的根本是对人的竞争,而竞争的人的根本是对智力资源的争夺,因为社会已经意识到智力资源对区域竞争力所取得的作用是巨大的,智力资源在区域竞争力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占主流地位的。首先,智力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它能够保证区域技术进步,智力资源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层次基础,制约着经济发展规模与速度。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人才等一系列相关的支持与服务。其次,智力资源是吸引投资与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域投资的新热点需要智力资源。对于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资将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需要诸多软硬件配套设施的供给,而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又会给区域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利益,而且这些利益的发展是良性的,可持续的。再次,智力资源对于地方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总体状况与区域收入水平成正比。智力资源需要同其它条件共同形成区域竞争力,是竞争力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与质量及其配置效率决定了区域竞争力。

1.智力资源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智力资源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它是由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共同合成的,在知识经济中智力资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知识创新是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所在,人才是维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首先,智力资源已成为科技进步的载体。在区域竞争力各个要素中,智力资源是首要因素,它在吸引投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有形的物质产品的竞争转向无形的智力资本的竞争。因此,国家和企业的决策层都将智力资本的开发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进行大量的投入,积极争夺和发展智力资本。当前,区域间的主要竞争已经不再是对传统资源的竞争,开始转化为在人才、资金和市场三方面,其中人才竞争处在首位,开始成为评价区域发展和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次,区域竞争对传统资源、资金等方面的竞争主要是在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停留在对有形资源的竞争上。而当区域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区域竞争开始逐渐转变为对人力资本的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表现在区域竞争力上的明显差别。

2.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

智力资源能为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竞争优势,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直接竞争优势的整合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智力资源发挥着这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特定智力资源是难以被创造和购买的,从而决定了企业强大的潜在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对智力资源的投入,能够科学的把握智力资源的特征,客观的评价智力资源价值,深入发掘企业内在的智力资源,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科学认识智力资源价值,判断现存智力资源的整体状况,分析现存智力资源的影响因素,科学合理的配置智力资源。要完善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对隐性知识的认识,加快隐性知识的转移和创造能力的传播与提高,充分体现智力资源的价值所在,引入企业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要重视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加大对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前提,要注重智力资源的引进和交流。此外,要充分认识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的重要性,将隐性知识引入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加大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的投入,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

3.高等教育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原动力

知识经济越来越影响着世界和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就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相加而和的智力资本〔5〕。因此,不断提高区域的智力资本,将是推动区域经济长期繁荣发展,促进区域竞争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功能,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原动力,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力资源是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高等教育通过人才输出,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促进区域内多层次复合型人力资源建设,为区域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高等教育培养出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些人才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智力资源。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高等教育通过大量的知识产出影响区域的技术创新。知识的发展为知识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而高等教育在知识的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重点研究型大学已成为研究中心和知识中心,都将自己的主攻方向定位在了科研上。知识资源积累和扩大的关键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复制,而是其中智力资源的积累和扩大,而这方面主要依赖于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本。因此,高等院校将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力量源,也是智力资源培养的核心机构。

三、结语

在构成区域竞争力的各种因素中,智力资源却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区域竞争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智力资源,但并不是说它就是充分条件。只有在充分地开发利用智力资源时,才能成为经济优势,反之亦是如此。而高等院校是培养和开发智力资源的主要场所,也是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责,加强对智力资源的正确认识和合理开发,适当加大对高等院校智力资源培养的投资力度,是政府和社会都应予以关注的是事业,对于智力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将会对区域的综合竞争力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而是通过智力资源的应用使其功能扩大到区域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为区域竞争力的提高给予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平宇,赵艳霞,马延吉.东北地区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竞争力〔J〕.地理科学,2003,(10).

〔2〕 王前.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J〕.公共管理学报,2004,(01).

〔3〕 王刚,李志祥.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力提升〔J〕.商业时代,2006,(25).

篇9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o average-centered direction, private higher unitary resource facing fiercer competition,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the competition to make a difference, it must implement br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y. Meanwhi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rand spread when whether really grasped the brand communication core elements in schools, is the brand construction can be the key to success.

关键词:竞争 品牌 品牌传播 核心要素

Keywords: competition Brand Brand communication The core elements

自1999年高等院校实行扩招以来,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从原来不到700万人增加到如今的3000万人,毛入学率也从原来的不到10%增加到25%,可以说是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化必然会加剧院校之间对教育资源的争夺,高校的形象、声誉与品牌效应就会成为就学乃至就业的重要参考标准,国内许多颇具眼光的高校早就在依托优势教育资源的条件下对学校品牌传播进行了研究与实施。同名牌大学和地方高校相比民办高等院校所面临的教育资源的竞争更为激烈,民办高校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品牌定位,加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从而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品牌与品牌传播

品牌是企业或品牌主体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全息浓缩,它是主体与客体,主体与社会,企业与消费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是通过一系列市场活动而表现出来的结果所形成的一种形象、感觉和品质认知,以及通过这些而体现出来的客户忠诚及满意度。

学校品牌传播就是学校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促进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人际、网络等传播方式,将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意识推广出去,以树立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知名度。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品牌传播能为学校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抓住品牌传播的核心要素

1、定位是品牌建设与传播的指南针

从战略的高度来讲品牌建设与品牌传播的关键是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指企业在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基础上,对特定的品牌在文化取向及个性差异上的商业性决策,它是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和结果。

民办高校品牌定位的目的就是将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意识转化为品牌,以利于潜在教育受众者的正确认识。民办高校的品牌定位一方面要从学校自身条件与发展的角度思考,另一方面要从当前的教育大环境出发,还要综合考虑家长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当今社会中,定位还要反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特点,这在信息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学质量是实施品牌传播的基础要素

教学质量是品牌传播的基础,如果教学质量出现问题,大学品牌就只是空中楼阁,雾里看花。许多高校之所以能够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赢得良好的声誉,本身在于依靠高质量教学水平及其被社会所认可的优秀人才。

民办高校的生存更要依赖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学生教育培养的目标、方法、内容、机制措施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进行优化规范,形成比较稳定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学生的成长与表现建立良好的品牌认知。其次还要求我们建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加强科研,使教学与科研真正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还有一点是深化教学改革,面向社会需求,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大、加强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服务意识是赢得品牌形象的心理要素

创建学校品牌就必须要增强学校的服务意识,在如今高等教育大从化发展背景下,服务意识的强弱已成为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主要看学生愿不愿意到这所学校来学习和生活,看家长对这所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是否满意,还要看社会对这所学校是否认可。学校要把服务意识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进而调整学校的诸多管理行为,把充分满足学生、家长和相关社会机构的合理需求作为学校工作的奋斗目标,并把服务意识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及教学改革的全过程,真正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结论

如今教育买方化发展,品牌是最有力的竞争手段,民办教育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间,民办学校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品牌传播的重要性,走出品牌建设的误区,梳理学校的教育理念,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品牌传播活动,逐步培育出有竞争力的学校品牌。

参考文献:

[1] 舒咏平 案例启迪与传播策划(课件)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詹周毅 学校品牌的反思与重构《基础教育研究》 2008.06

[3] 宣 捷 高等院校品牌传播策略探究 《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06年第1期

篇10

关键词:服务经济 人力资本 心力要素

一、社会发展阶段:不断凸显的人力资本

人或者劳动一直都是创造财富的核心要素,对于人的劳动或人力资本研究也是与经济研究一起展开的,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对之的要求不同,其表现出的要素也呈现出不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的价值或者人的要素或者人力资本是不断被发现、发掘和深化。

农业社会之中,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本生产过程。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以天生的体能为主要方式,部分会利用其智力。劳动者通常并不会有意识地积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与使用处于原始状态。生产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人力资本要素所占的比重也很小,人的体力和部分的智力成分,人力资本远非核心的要素。

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中,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现代工业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劳动者熟练运用机器,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最大化和提升社会的生产效率的目标。由此劳动者需要投入大量的体力与智力,使机器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劳动者开始有意识地积累与使用人力资本,并具有投资于人力资本的意识,劳动者人力资本的范围也日益拓展,更重视各种要素:资本、土地、劳动、企业家才能、信息、技术进步等。在这个工业社会中人力资本以智力为核心要素,但是资本依然支配着劳动,人力资本依然只是被当成是一种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工具或者投入。

服务经济时代或者是后工业社会中,“人”的价值更进一步的得到回归,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方面,服务经济时代本质上是以人力资本为基本生产要素形成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劳动者在创造社会生产力过程中进一步摆脱对自然的束缚以及对象物的依赖,而更多地依靠劳动者自身的力量,尤其依靠自身的智力去为自身、为他人、为整个社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服务型的社会,劳动的过程或者人力资本的积累与生产过程本身成为了这个社会生产过程。因此,人力资本逐渐超越了物质资本逐渐成为了这个社会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本通过知识生产与用心服务作用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成为服务经济时代的第一要素。

二、经济增长:人力资本视角

从宏观的社会发展阶段来看,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从经济增长来看,人力资本要素也日益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其是引致更高生产率,创造更好就业,提高收入,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从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来看,人力资本这一要素也已被纳入到经济发展中的生产函数之中,成为解释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源泉

实际上,早在古典经济时代,人力资本要素便已经进入到人们对经济增长的观察之中。对于人力资本的关注早在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亚当斯密也曾指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原本就是供给这国国民每年消费一切生活必需品方便品的源泉”,劳动要素已然被看做是财富创造的重要因素。

进入到20世纪之后,人类社会迎来了一个经济增长的长周期,经济的快速增长被创造出来并被人们所观察到。然而,对于如何理解或解释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希望寻求到是什么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以求在未来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由此,各类的经济的增长模式被用来解释和分析。早期以solow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将技术进步作为核心的要素,这一外生的要素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明确指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但是技术进步这一外生的变量之中却隐含着人力资本的影子,技术的背后潜藏着人力资本的因素。因为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能增加技术进步,其本身也能改变生产函数和增长路

径。

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观察美国经济增长现象之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人力资本是包含在个体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和工作经验等要素,这些人力资本的要素是超越物质资本的,是更为广义的资本概念和生产要素,人力资本要素能很好地解释“经济增长之谜”。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物质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人力资本有着边际报酬递增的规律,其持续的投资能够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1962年丹尼森在其关于增长核算中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的份额,美国实际gdp的年均增长率为3.4%,其中人力资本投资的贡献为0.4%,占12%。

随后的“新增长理论”则走得更远,进一步将人力资本内生化,将之放置为经济内生增长模型的重要要素。人力资本的积累日益专业化,从知识走向研究与开发,专业性的人力资本的生产部门在现代经济中作用日益凸显,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内生增长模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们发现,人力资本是通过技术创新这一中介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卢卡斯的分析框架中,人力资本也已被看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生产部门,整个社会有物质生产部门和人力资本生产部门,个体从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中获得人力资本的积累并从中获得效益并通过对外部的外溢性,提高人力资本自身和其他要素的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的增长。而在romer的模型中,人力资本走向更为专业化的积累,社会的生产部门分为研究部门、中间产品生产部门与最终产品生产部门,更具体指出知识作为一种独立的要素进入生产函数,成为内生的变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杨立岩、潘慧峰(2003)则构建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将知识划分为应用技术和基础科学知识两类,整个经济的长远增长率赖于基础科学知识的增长率,而基础科学知识的增长又是由经济体中的人力资本存量决定的,经济长远增长率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力资本。 因此,在解释、观察和寻求经济长期增长的过程中,新古典经济学家将人力资本引入到生产函数和增长模型中,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被发现。一方面人力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呈现规模报酬递增,另一方面人力资本具有外部的外溢性特征。由此,人力资本自身的积累,能够使得生产函数本身获得改变和获得增长。

虽然对于经济增长模型以及经济理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和变量,但无论是哪个,以及无论理论如何发展,人力资本都已经牢牢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因为人们日益认识到生产率的增长源于技术的进步,这又依赖于人力资本供给等系列因素,人力资本及其组织方式已经成为作为生产率增长和竞争优势的来源。

(二)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实证测算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我们往往不满足于此,我们希望能够获得对于人力资本内部更深入的认识。各种各样的实证测算也为我们认识人力资本的内部要素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如孙超、谭伟(2004)利用ai(生产函数,将生产者分为最终产品的生产部门、r&d部门和人力资本生产部门,并实证研究指出人力资本所带来的技术和知识的提高是非排他的、具有外部性的,技术和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的增长率和技术水平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具体到人力资本的内部要素方面,教育和健康这两个要素是核心的要素,也是经常被引用和研究的。杨建芳、龚六堂等(2006)把教育和健康看作两种资本,人力资本由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按照c-d生产技术组合生成,他们的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产出的边际影响远远大于物质资本,这意味人力资本在推动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方面所能发挥的潜力巨大的。

许多的理论也都以教育来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其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教育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kyriacou,1991)。甚至更具体一些,barro和lee(1993)将平均受教育年限、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数、识字率、全社会文盲率、技术(职称)等级等指标来计算和测量人力资本的存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世界银行的研究也显示增加教育投资,能使“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胡永远,刘智勇(2004)选取初中教育总年限和总小学教育年限、成人高等教育总年限和总中等教育年限、普通高等教育总年限分别作为一般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的代表性指标。王小鲁(2

000)用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总和衡量人力资本,推算了1952年以来的人力资本存量,并用生产函数模型计算1953-1999年问的各生产要素、体制和结构变动因素在改革前和改革期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健康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要素。健康投人包括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衣物、健身时间和医疗服务等资源。在这个意义上,居民户或个人既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健康正是投资的结果(贝克尔,1987)。每个人通过遗传都获得一笔初始健康存量,这种与生俱来的存量随着年龄渐长而折旧,但也能由于健康投资而增加(grossman,1999)。通常预期寿命、婴儿存活率、成年人的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营养状况、医院床位数等是反映这一要素的主要指标。bloom(2004)也以预期寿命为指标核算了美国的健康人力资本,并指出其产出贡献率为4%。

三、服务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本要素的新转变:心力资本要素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也已经成为了基本的共识。人力资本是包含在劳动者身上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素质等依附于个体之上的各种要素的总和。而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特别是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新的经济模式和形态之下,人力资本的要素呈现出新的特征,人力资本的要素逐渐从传统的智力资本向心力资本转变,人力资本的心理化特征以及相关的心理要素,这些心力资本要素的重要性日益显露出来。

(一)人力资本中“人”的相关要素的凸显:心力资本

随着社会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从事脑力劳动的劳动者的人员越来越多,逐渐超过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劳动者人力资本的范畴大幅度增加:文明、科学、知识、道德品质、合作与敬业精神等都成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智力资本之外,心力资本也成为核心。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将人力资本的要素理解为智力,而健康和教育成为了两种主要的代表性指标。早期舒尔茨也将人力资本投资列举为:医疗和保健,在职人员训练,学校教育,企业以外的组织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个人和家庭为适应于就业机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之后,一些非正规的知识和教育业被纳入到其中,人力资本也体现在“干中学”过程中,因为知识会在实际生活中逐渐积累,个体通过职业训练、学徒的方式也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形成人力资本(k.j.arrow)。

服务经济时代下,整个社会的各个行业及部门,生产与消费、经营与管理都是以服务为理念、以服务为手段、以服务为目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服务不仅普遍性地存在于服务行业,而且也存在于生产领域以及日常生活领域,使得服务成为引领社会潮流的标准。而与此相关的是,服务处理的实际是人与人关系,因为每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总是处于一定的服务与被服务地位(孙希有,2010)。

当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的真正核心,当服务产品成为满足人需要的最重要的产品,而与人相关的各种心理要素则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不仅如此,在服务经济时代下,心力产品也更多需要用心投入、情感体验等心力资本要素的投入。

由此,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相关的心力资本要素也自然成为了这个时代被关注的要素,因为,这些已不再是传统的智力和知识能够应对。不仅如此,现代经济学赖以建立的理性人的假设也不断受到挑战,经济人的心理特征日益受到关注,个体人力资本的心理特性也受到考量,因为在服务过程中,或者在经济行为过程中,是个体的智力和心力共同决定的,因此,个体的智力、脑力、心力等要素共同作用。 服务经济时代是心力要素,是心力、情绪、努力,是人与人之际的关系,这些心力资本的要素不是简单的正规教育能够获得,而是一种内生于个体成长之中的,是“干中学”,其强调是个体在服务过程中的生长而获得的,是一种同步的知识和资本。

因此,个体的心力资本要素的投入反映在多个方面,包括社会的就业率、工资、就业的稳定、工作满意程度或工作岗位、跨工作岗位或跨产业的就业能力方面,而所有这些心力要素的投入对于提高竞争力、增加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二)人力资本中“劳动”因素的转变

在服务经济时代下,服务的生产过程需要的是一种知识和心智服务结合的人力资本。因为在服务经济

阶段,服务提供者以愉悦的心态、接受者以合作与共享的精神,共同完成服务过程,是服务的最高境界,这个过程需要的是“用心服务”。由此,在这个服务过程的完成中,需要劳动者投入其体力、智力与心力,而且需要服务接受者的配合,双方通过共同完成服务过程,达到快乐传递、幸福共享的目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不再是被异化的对象,而真正成为了劳动的主人。甚至可以说,服务经济阶段是一种需要劳动者用心提供服务的经济形态。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人力资本的要素中与“人”的内心相关的要素不断得到彰显,这不仅包括智力,也包括心力资本,包括那些能够体现出劳动者个体内心价值、个体尊严以及自我存在的感情因素和感性因素。所有能够体现出这些的因素,都是服务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心力资本要素。

(三)人力资本传导机制的新变化

现代工业社会中,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是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工业社会的核心范式,而那个时代的人力资本也正是通过推动知识、技术的积累和创新,进而带动个体生产技能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经济的增长。由此,那些能够推动技术进步,提升生产效率的人力资本要素如智力、知识、教育等成为了核心的要素。

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或者后工业社会之中,社会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生产效率和数量已经不再是这个经济的衡量标准。贝尔指出,如果工业社会是以商品数量来定义社会质量的话,后工业社会就是以服务和舒适——休闲和艺术——来定义社会质量。服务型社会里,服务质量的核心是服务产品的体验性过程及其所凝结的心力,通过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人员的心力和情感投入以创造顾客满意。由此服务经济时代所关注的核心是人力资本中的心力要素。

不仅如此,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是经济的主导,而对于服务业来说,其劳动生产率并不能实现更快的增长,甚至是“停滞”的。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几乎每个发达国家都出现了服务业相对比重上升的同时实际增长率下降的现象。

富克斯(fuchs)很早就发现,无论是以劳动力投入还是生产要素总投入的单位产值服务业的生产率的变化率都是最低的便指出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缓慢是服务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鲍莫尔(1967)认为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在生产方法和技术方面存在差异,服务业而成为了那个“非进步”的部门,但这是由其自身生产性质决定的。因为如同“乐队五重奏半个小时的表演要求2.5个小时的人工费用,而任何试图提高生产率的打算都会受到在场观众的批评”。

一方面,对于服务本身来说,服务是劳动过程,其要求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消费者直接交往与接触,节约劳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对于服务是没有意义的。更为重要的是,这类服务作为交易品就是人的劳动过程,其劳动本身就是最终的产品,因此无法如其他工业商品生产那样通过标准化和技术的进步和改进来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且服务经济时代更多的是定制化的服务。如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1967)指出的那样大多数服务的定制化程度较高,“它们的生产难以利用先进技术,于是服务业的技术变革速度、规模经济水平均落后于工业”。

另一方面,服务产品本身直接通过劳动来体现,劳动力投入量本身是判断产品质量好坏的关键标准。如在医院,平均每个病人享受到的治疗时间是判断一次就医质量的指标,一个医生花在这个病人身上的时间越长,病人所能享受到的服务质量就越高,与此同时,如果一个医生所投入的劳动力越多,那么从生产效率角度看,这个医生的服务生产率当然就越低。

因此,服务经济时代,服务成为了社会的核心形态和要素,产品转向了服务,由此劳动性质和人力资本要素也在发生变化。对于服务业来说,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并不一定在于个体的智力和知识,并不在于科技和技术。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也不一定在于通过这一智力要素来提高技术和技能,来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生产率的发展。因为相对于工业时代的制造业来说,服务是主要的形态,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并不是判断经济的标准,也不是服务业所追求的关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劳动本身的投入都是一个质量的关键。

为此,服务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在发生新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联系、协助、互动传递和交流信息与知识始终是消费者和用户要

求的重要内容”。所有这些决定我们需要转变劳动生产率的视角,将那些能够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有助于改善服务过程,以及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的人力资本要素,而不是传统的知识和技术这些能提高生产效率的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四)人力资本的新群体

服务经济时代下,心力资本要素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要素。而这类与人的心力相关的资本要素有着自己的新的特性,其更多的是与个体的心理相关,有着更强的递增型和积累型。由此,使得新的服务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本的群体范围在扩大和延长。

首先,心力资本与个体的年龄是呈现正相关性。个体的心力资本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积累起来,不断丰富起来,进而发挥出更多的效用。其并不如现代工业时代一样,对于年轻劳动力的偏好,相反时间积累的经验以及心力资本却会在年龄增长过程中获得扩展。

其次,心力资本其并不像知识和智力的生产一样,需要天生高智商,需要正规的教育,相反,任何一个正常的个体,甚至是那些被称为“怪才”的个体都有着适宜的或者契合的个体心力资本,能够在服务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由此,心力资本的拥有群体也呈现扩大特征。再次,人力资本中心理化特征的增加,使得女性在服务经济时代中,在心力资本要素上呈现出更强的优势,其天生的性别特征,使其能够拥有更高的心力资本积累,也能够在服务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和积累心力资本,女性将成为未来心力资本要素的重要的拥有者。

(五)人力资本回报的新机制

关于人力资本的回报机制,在古典经济时代下按要素价格分配的方式以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将劳动力看做一种生产要素,将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看成是同质要素,实行同样的分配原则。即使是在工业时代下的人力资本观念下,人力资本的价值回报都是基于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将人力资本只是作为一种与物质资本一样的普通生产要素,是被动的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是作为一种工具参与贡献,而个体也是通过劳动来获得工资和报酬,进而实现其人力资本的价值。在这一逻辑之下,人力资本的收益或者回报只是获得了基本的劳动力价格或者是工资,其是被动的参与进而获得一种回报。即使是这样人力资本的回报也没有得到正确评估。赖明勇、张新、彭水军、包群(2005)人力资本通过增强吸收能力而提高经济增长率的间接效应则无法通过工资率变化来反映。总体上,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

更为重要的是,在服务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特别是其中的心力资本要素,就不再是简单地被动地参与到服务生产过程中。因为服务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人力资本中心力资本要素更多是一种主动性的资源和要素,参与到服务过程中,为服务的完成和实现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服务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的心力资本要素的地位是决定性的,那么其就不应仅仅获得单一的被动的劳动价格或工资,而应有着更多的“剩余利润索取权”,以真正体现其人力资本的价值。

从另外一个组织的视角来看,服务经济时代下,心力资本相比于知识、智力资本更加地内生于个体之中,更加地依附于个体,其很难通过简单地外在的传播而剥离出来,不仅如此,人力资本中的心力资本要素更加的难以度量,难以获得一次性的定价。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人力资本的产权性质和或者是人力资本的“资产专用性”更强了,其理应获得更多的风险回报。因为,既然劳动者与股东一样把自己的体力、智力、心力作为资本投入企业,那么就不仅应获得相对于要素价格的固定收入,还应有对投资风险的补偿及对自己人力资本产权权益的保护。

与此同时,人力资本中的心力资本要素也不像其他的人力资本一样具有确定性的价格信号显示机制,其价值有着更多的不确定和波动性,这就决定其回报机制应该更多地与其特定的产出相一致,其理应获得更多的企业剩余权。对此,奈特(2006)指出利润来源于不确定性,分配问题的存在,取决于新产品制作过程中实际起着不同作用的投入要素的协作,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取决于在价值成果的贡献中,几种确定的服务量的等价。

换句话说,传统的人力资本报酬是工资这一直接的回报机制,而服务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本的回报应该转向更多的剩余索取权和反馈形式,不仅仅是获得工资的报酬,而且还要有对于企业剩余索取权。分

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是人力资本的一种新的定价机制或回报方式。

四、心力资本要素的“星星之火”

毫无疑问,进入后工业社会,在一个服务型的社会中,面对新的消费特征和各种要求与挑战,仅仅强调人力资本明显是不够的,新的变化都要求“人”的参与,都要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共享合作,而所有这些都不再是传统的人力资本,传统的技术,甚至是智力所能够支撑的,更多的需要深入挖掘“人”因素,更多的是需要有极高的心力资本和心智要素的参与。在服务经济时代,心力资本的元素的重要性也将日益突出。

dale w.jorgenson and marcel p.timmer(2011)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的组合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整体经济中,熟练劳动力与ict资本的应用日益密集,提升了服务的需求。服务质量的核心是服务产品的体验性过程及其所凝结的心力,通过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人员的心力和情感投入以创造顾客满意。王述英(2002)认为服务经济时代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它所关注的核心是人力资本中的智力和心力要素。

情绪资本日益凸显。情绪资本是指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能够实现价值增值并激发人积极行动的情感、情绪和信念等方面的价值存量,它是由感觉、信念、认知和价值观等隐性资源所构成。情绪资本可以激发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行为经济学家乔治·洛文斯顿说:“大脑中绝大部分的工作是自发进行的,而不是有意识地思考。大脑中的活动大都是由感性引导的”。英国管理学者凯文·汤姆森认为由感觉、信念、认知和价值观等隐性资源所构成的“情绪资本”(emotional capital)是未来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本。

努力成为新的人力资本要素。总体上看,人力资本的内部要素可以分为能力和努力。能力是人力资本的潜在形态一能力,而努力是人力资本的现实形态,是在良好的心态条件下,人力资本创造社会财富的自觉度。个人努力既决定于个人能力,也决定于个人能力之外的个人的态度、志向、兴趣、情绪、品格、觉悟等心理因素。努力成为了在智力之外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人力资本要素。

走向更高级的人力资本。周坤(1997)认为人力资本可以分为初级人力资本和高级人力资本。初级人力资本是健康人的体力、经验、生产知识和技能,通过劳动换取一定量的报酬而使其“资本”价值实现。而高层次人力资本是人的天赋、才能和源源被发掘出来的潜能的集中体现——智慧,社会的人力资本的重心正在走向高级的人力资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