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都有一个弊病,那就是很不愿意主动与别人交流。同样,人际交往也是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做好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实现自身价值和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1.团体心理辅导内涵。团体活动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从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并学会面对其在学习、职业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课题。同时,“学校心理辅导是本世纪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观念,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心理辅导的实践也证明,在帮助那些有着共同成长课题和有类似问题及困扰的人时,团体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大学生心理团体辅导旨在帮助具有心理问题的与人计较能力差的同学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到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使其逐渐适应帮助他人,学会如何与人交流的过程。一般而言,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是由1―2名指导者主持,如果有需要,可以增设一名助理,帮助使用道具等工作。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组成治疗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有的发展课题或心理障碍。在团体情境下进行心理辅导,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于情感交流,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重新建立理性的人际交往准则,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发掘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2.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团体心理辅导就是指帮助学生在团体领导的带领下,共同围绕同一个相互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交际,彼此诱导,形成共同的共识与目标,进而促成目标成员之间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团体辅导主要的内容就是帮助学生解决浅层次的认知、情感、行为障碍,利用课余时间或者是选修课的时间,老师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当前大学生的交往状况。有效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自我认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形成坚毅不拔的自信品质。团体心理辅导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帮助具有不同背景、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性格的人进行一个较为理想的相互交流,减少与人交流时的羞怯感。另外,可以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一个锻炼自身能力的场所,为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主体给予一个良好的自我多角度的分析场景,在活动中,可以观察别人的语言行为以及肢体行为,进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可以使得参与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与不足,帮助自我建立一个全新的自我,刷新自己待人接物的处事态度与为人习惯。这些特点都相当符合大学生的成长个性,适合大学生在团体中找到自我,然后进行自我领悟、自我成长,在团体活动中重建一个理性的认知,团体心理辅导课帮助大学生乐观向上,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的成长,纠正心理上的一些顽疾,提高大学生与人交际的技巧与改善心理状况。
3.改善大学生的情感体验。进入大学之后,没有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的紧迫感,管理上也相对自由,导致一些自知力较差的学生整日游戏,无所事事。长此以往下去,造成大学生非常怕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一味地沉溺在游戏中,无法自拔。所以急需要参加一些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具有人际交往弊病的大学生改善其情感体验,解决诸如焦虑、恐惧、孤独、情绪自控能力差、不善表达感情等问题。团体辅导主要教育的是一些具有共同特征能力与需求相同的人,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找到共同的生活特点与一些行为习惯上的相似点,进而感受到被别人认同的体验,使其感受到希望与改善自我交往能力的力量。在实际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大学生更加能感受到团体的凝聚力,促进成员之间共同协作完成某一件事,减少对别人的抵触感与心理防卫。通过彼此的互相帮助与理解,使得每一个成员之间感受到踏实与温暖,让其得到一种归属感。具有心理问的大学生一般都有的心理行为就是对于这种团体心理辅导都是抱着一种改善自己交往能力的态度加入活动,加上可以被他人轻易地接受、关心,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的信心,在团里活动中获得前进的力量,收获情感支持力。
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O计需要遵守的原则
1.理论构建是先决条件。一个成功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少不了各个环节的构成,但是首要的是理论的构件,其次就是要准备好此次团体辅导的方案,当然方案是针对所要达到的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比如新同学新同事第一次见面,就要选择适合大家互相熟悉减少大家陌生感的破冰类活动。如果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则需要有助理协助完成此次辅导。团体辅导中需要用的道具必须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之前准备好,在团辅完成后要清点和整理好,方便以后需要时使用。另外,团体心理辅导的指导者需要有较高的指导技巧与理论建构知识,理论的构建就是要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手段以及活动内容。活动内容与方案的确立要从参与者的一些心理问题入手,将其转化为可进行的干预活动,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进行的心理辅导,领导者始终要认识到对于大学生交往能力的辅导实质上是对个人人格的辅导。有关科学研究表明,一些在行为特征表现出热情、出色、经常能够观察别人习惯、欣赏他人的人,非常懂得如何与别人进行合作与分析,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是非常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生存技能。这些人往往能够为他人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并采取合理的方式让他人虚心接受。所以,塑造良好的个性和品行,加强对自身情绪的控制,不但是提高交往能力所必需的,同样也是良好交往的结果。
2.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一般情况下大学生都不能做到完全同质,总是有差异的,只不过有的大学生之间异质性明显,并且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或者影响了团体的整体发展,再或者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正常生活与学习,这个时候可以咨询教师或者专业人士是否需要做团体咨询,相关人员会对大学生团体进行评估,?_定其问题类型。但是对于一般的团体都可以做心理辅导,因为好的心理辅导本身是具有成长性的,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得到更好的成长。因此,在做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到团体心理辅导的科学性与可实现性,将艺术与科学结合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要知道的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心理辅导,而且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辅导的原则性问题,按照应用的规律去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符合人际交往的心理规律,不能为了单一的心理问题而违背心理规律去强硬的采取措施,这样只会得不偿失,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作为一门艺术来讲,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安排上要做到艺术性,注重情感的交流,活动内容不能过于程式化,提高活动的形象性与创造性等特点。要始终如一地将吸引力贯彻到活动中去,将心理品质转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活动组织上与活动形式安排上要注意身体活动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原则。团体、小组、个人之间都能够由一条明确的“引线”相串联,做到张驰结合,充分体现活动的艺术性。从活动的开始到成员之间彼此的相识活动,到最后的个人心理感受总结以及后期的交往情境演练都要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让每一个同学能够在团体面前锻炼自身的交际能力,体验情感交流时的真挚,进而突出辅导的情感性特点,将科学性与艺术性落实到心理辅导中去。
篇2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疾病关系的科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互结合,交叉渗透的一门学科,是许多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涵盖了许多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如心理学基础理论、心身疾病、心理应激、心理障碍及不良行为、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等。因此,在医学院校利用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为平台,以培养心身健康的医学人才为核心,实现专业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方便可行、操作性强、受益面广。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云南某医学院2008-2010级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的212名同学为被试,其中男生91名,女生121名。
1.2 方法
测量工具及内容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人际信任量表(ITS)共2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被试得分越高则人际信任感越强。SAS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4级计分法,被试得分越高,焦虑水平越高。SDS有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被试得分越高,抑郁情绪越明显。
干预内容及形式。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核心,在教学情境中实现并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积极性。本研究利用《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平台,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机结合。根据前期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医学生中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其原因为医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恋爱问题,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方面存在困惑和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结合专业课程学习渗透相关知识的讲解,如在讲认知疗法时会讲如何调整认知,重新看待失恋、挂科等问题。在讲到行为疗法时会讲解人际沟通的技巧,情绪宣泄的方法及专业学习的方法等。此外,增设“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和熟悉《医学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同时,系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自我调适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除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法外,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讨论法、体验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影片鉴赏法等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此外,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心理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问题咨询等,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干预效果的评价方法。测试之前对主试进行培训,统一指导语。干预效果评价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在开学授课前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前测)。第二步:对前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追踪其原因。第三步:根据前期调查结果,结合授课内容设计方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如进行学习心理教育、恋爱心理辅导,情绪管理训练、人际沟通指导、耐挫力训练等,使学生学会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针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个别心理咨询。第四步:课程结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后测)。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对各量表前后测结果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授课前后医学生焦虑状况比较
被试在焦虑量表上的得分显示,经过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授课前(t=4.31,P<0.05),说明通过干预,学生的焦虑水平有所下降,对未来更有把握和信心。
2.2 授课前后医学生抑郁状况比较
被试在抑郁量表上的得分显示经过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授课前(t=5.88,P<0.05),说明通过干预,学生的抑郁情绪有所缓解,不良情绪得以矫正。
2.3 授课前后医学生人际信任感比较
被试在人际信任量表上的得分显示,经过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人际信任感显著高于授课前(t=5.22,P<0.05)。说明通过干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感、怀疑感有所下降,对他人的信任增强,在人际交往中更有自信。
3.讨论
焦虑是对未发生事件可能造成威胁的担忧,主观上表现为紧张、不安、忧虑、担心、甚至痛苦等紊乱情绪,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医学生的焦虑表现为考试焦虑、学习焦虑、恋爱焦虑、就业焦虑、生活焦虑等,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医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降低,说明该教学模式能缓解并改善学生的焦虑情绪和不确定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抑郁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凡事缺乏兴趣、感到前途悲观失望,可伴有失眠及身体不适感。自我评价低,常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严重抑郁者倍感悲观绝望,甚至有自杀观念及行为。抑郁使医学生身心受到影响,生活质量降低,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医学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降低,说明该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消极情绪有所改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
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互动对象的言语或承诺的可信度具有一种概括化的期望4。表现为一方能否大致预测另一方的特定行为及其对方是否可依靠、可信赖。
研究表明,人际信任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较高水平的人际信任可以使个体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建立长久稳固的人际关系,从而使青少年更好地发展。因此,国外心理学家在制定心理健康标准时一致认为,人际关系是评定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安全感,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
篇3
关键词:新课标;地理课堂教学;人际关系;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054-02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协调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每位教师及学生都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仅靠教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是不够的,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主体性则主要是通过课堂交往中有效的主体参与活动得到发展的。因此,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指导地理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一、课堂人际关系理论
1.课堂人际关系的社会学基础。西方关于课堂人际关系的社会学探讨主要从教师期望和师生互动两个方面展开。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通过研究得出:教师期望是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重要因素。1970年,里斯特提出“标签”理论,认为不同能力组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模式也不同。其中,师生人际关系起着十分微妙的作用。
2.课堂教学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基础。对师生行为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始于著名学者弗兰德斯。但他的研究重视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影响作用,却忽视了对个别学生的影响。其后的研究,以罗杰斯德的研究为代表,提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强调环境(气氛)的重要作用,认为人际关系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内心气氛,对于课堂教学人际关系的研究影响深远。
二、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不平等且单一。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多为师生交往,大多数由教师发起,且多表现为单方向的沟通。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的权威与非权威、施与受、指导与被指导、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师生间往往缺乏双向的、平等的合作沟通。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不平等、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影响教学效果。
2.学生主体性缺失。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明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学生参与,低思维量的、简单问答等无效问题充斥课堂,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质是形式参与、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同时,课堂上学生缺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多数的学生处于被动、机械接收的状态。
3.师生、生生交流少。就目前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情况来看,班级的容量过大,且每位教师要担任好几个班级的教学工作,这样,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势必分散教师的精力,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在课堂中,学生不注意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更不能及时做出补充评价,学习缺少相互促进,学生之间处于一种孤立和隔绝的状态,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地理新课改对课堂人际关系的要求
新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离开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无法进行。所以,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落实地理新课程的根本,需要:
1.转变传统的教师观。地理新课改倡导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权威,而是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指导学生,同时,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注重学生情感及价值观的发展。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发现学生的潜力。同时,教师应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探讨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倡导。
四、构建新型的地理课堂人际关系的对策
1.加强多方面的修养,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肯定是课堂教学和谐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教师要加强多方面的修养,以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一种人际吸引,因此,一个合格的地理
师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1)坚实的地理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综合知识,在教学中做到地理知识与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2)平易近人的个性,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3)关心学生,一视同仁;(4)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并可以灵活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民主的管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7)衣着得体,注重仪表。
2.树立新型的师生交往互动观。首先,教师应创建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向自主能动学习转变。其次,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朋友,应尊重每位学生,正确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最后,提倡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方位的交往方式,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
3.提高教学敏感性,把握互动因素。教师既作为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产生互动的一方,又应该是课堂互动的调控者。因此,教师应提高教学敏感性,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中的一切互动因素促进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为实施自己的“教案”而教学,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漠视学生课堂表现。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一切信息,巧妙设计,促进师生间的互动。
4.进行增强互动的教学设计,完善互动内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灵活的课堂组织形式,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与图片,仅仅靠语言的表述很难完成,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一边展示图片内容,一边讲解引导,声、茂结合,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形象化;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加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轻松掌握知识;同时,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有策略性,切勿“狂轰滥炸”式的提问,问题不在多,但要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5.充分了解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尽可能的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使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更好的了解学生。因此,在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关于这一地理内容的生活背景,寻找知识与学生经验的联结点,充分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在学生脑中对新知识进行重新建构。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程方平.课堂教学过程操作策略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上海:华东教育出版社,2002.
[5]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方元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篇4
初中阶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对上述问题熟视无睹或引导不当,就会对学生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是比较重要的一块学习领域。作为思品教师必须整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一、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心理阳光
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老师的人际交往80%是与学生交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心理自由的基础。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首先热爱学生。这是师生关系和谐的灵魂。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有“博爱”的情怀,让爱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人都获得平等的爱的权利,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和幸福。
其次要尊重学生。这是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支柱。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自尊心更强,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作为老师一定要把学生看成真正与自己一样平等的“人”,以平等交流的态度、语气;以耐心、细心、诚心、爱心去对待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更多的交流,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亲近老师。相信只要老师都去尊重每一位学生,就一定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也能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铺就一条崭新的道路。
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的心里就会充满阳光。
二、注重沟通反馈,进行心理辅导
思品教师有更多机会跟学生接触,比较了解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自已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和教材里的心理健康内容,积极引导好学生,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1.利用作业本进行问题沟通。思品作业本里有许多空档地方,我经常利用批改作业的机会与学生沟通,给予鼓励。“这几天听课很认真,老师知道你已从不愉快中走了出来,你已经成熟了。”“接连几天上课恍惚,发生了什么事?老师能帮你吗?”等等。学生也会在我的批语下写着“老师我会好好听课的,我会自已解决的”“老师,妈妈昨天偷看了我的日记,她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我们闹僵了。”等等。能通过作业本“传语”解决的,我尽量不见面谈。解决不了的,我就约她出来谈。这样通过老师上课、平时的观察能及时进行沟通或提醒,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化。
2.有问题主动找老师。每接一届学生,笔者都跟学生说: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跟老师说,老师会尽力帮助你们。或许跟学生的关系较和谐,学生反映的问题出乎笔者意料。有谈“师生之间矛盾的”、“朋友之间裂缝的”“谈异性朋友的”“家庭亲子矛盾”的等等,笔者尽量帮助解决。
三、挖掘教学因素,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要,初中思想品德则以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调适、情绪调控、自信心培养、学习能力提高、人格塑造等为主要内容。思品课堂教学中蕴藏着巨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不失时机的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学会沟通,关系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关系僵化。人际交往障碍不容忽视。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亲、老师、同学。鲁人版七年级上册《相逢是首歌》,八年级上册《让爱驻我家》《学会交往天地宽》就涉及到如何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相处,如何建立良好的同学人际关系:
(1)树立平等、真诚、主动交往的观念。爱默生说:“找到朋友的惟一办法是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在交往中建立,要培养自己对交往的兴趣,主动与别人交往。学会付出与给予,主动关心体贴别人,你会收获别人对你的认可和爱心。
(2)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交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学会微笑,学会批评,学会拒绝,学会妥协,在交往过程中,掌握并熟练运用七种学会,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的人际空间。
(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健康的集体活动中,你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交到更多朋友;也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此外,还可以帮助你加深对同学的了解,缩小与同学间的差距。
(4)培养自我调控能力。交往中可能会出现令双方不愉快的事情,此时就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矫正,必要时请教父母或老师,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能合情合理地宣泄、排解、转移、升华,经常保持愉快、开朗的心境。
2.驾驭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碰到的烦恼事肯定很多,靠老师指导往往是满足不了的。在教学中要经常教育学生: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而恶劣的情绪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破坏作用,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来。用理智驾驭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一是积极求助。这是一种积极对待不良情绪的方法,它的特点是能够妥善地保护自己,向家长、老师、心理咨询专业人士求助,及时解决不良的情绪。二是主动控制。可采用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互换、升华的方法,用自己理智这道“闸门“的力量,去控制不良情绪。三是合理宣泄。是人们最容易想到的解决办法。当精神处于痛苦状态时,可以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比如哭泣、倾诉、运动,书写等。但要注意不能影响或伤害他人。四是转移注意力。人而改变忘却烦恼,逐步转变心情。
存在心理问题并不等于有心理疾病,学生们出现心理问题不必担心,更不要恐惧,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调节,如果调节后仍效果不佳,再向心理老师寻求帮助。
3.积极实践,巩固效果
健康心理的培育,仅仅从理论及方法上讲是不够的,要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才能达到巩固的效果。每次上到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笔者都布置行为作业,鼓励学生有选择性地去参加一些竞赛和竞选活动,让自己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一下勇敢面对现实、不断进步的心态。当学生想打退堂鼓时候,鼓励学生坚持一次试试看。等学生尝试坚持到底而取得成功、柳暗花明的喜悦以后,就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更多的动力坚持下去。
篇5
关键词: 技工学校 学生现状 管理办法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和普通高中的扩招,更多的家长与学生希望能够进入高中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在此情境下,通过层层选拔淘汰之后进入技工学校的生源,往往存在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较差、纪律观念淡薄、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如何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的现状,采取切合实际的方法进行教育管理,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已经成为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1.技工学校学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1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自控能力较差。
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自以为是又缺乏面对现实的能力,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情感容易波动。在调查中发现,有42.86%的学生在受到外部影响时,无法静心学习,且烦躁。同时由于这些学生成绩不佳,可能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受到老师、同学的漠视,普遍存在挫败感,而社会和周遭的看法又不断印证了这类学生对自我的一种否定认识,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一些学生自暴自弃,对一切表现出毫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反正我就是这样了,没希望了”。但是,作为十五六岁的青少年,要接受这种现实很困难,所以心理问题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自卑情绪,而且是一种在极端自尊下掩盖的自卑,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但是自尊心又很强,如果其他人瞧不起他,他就感到非常伤心和难过甚至愤怒。技工学校的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可归纳为三个词:无奈、无望、无助。
1.2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教育的功能变成“筛选”和“淘汰”。据粗略统计约80%的技工学校学生是没考上高中而进入技工学校的,这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进而导致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失去信心。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对自己的未来和职业生涯感到迷茫,对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都不清楚。部分学生是在家长的逼迫下进入技工学校读书的,因而,学习被动,没有学习目标,态度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有时他们会心血来潮,认真听一堂课,理解教学内容,思路也特别活跃,但那只是昙花一现,下一节课就又放松自己,或趴在桌上睡觉,或开小差。大部分学生认为到技工学校读书就是混毕业证书,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学习,以戒备甚至敌视的态度对待老师。
1.3技工学校学生人际关系的正确认识与处理能力薄弱。
技工学校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与朋友、同学、老师及父母的交往。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意识和团队精神,无论什么事情或行为,都以自己的喜好作为判断的基本标准,面子观念重。如:同学间互相撞了一下,必须说“对不起”,否则就没完没了,甚至演变成群殴事件。对待同学、师长,喜欢戴有色眼镜,缺乏理解与沟通,要么清高自傲,要么嫉贤妒能,鄙视弱者,私下里胡乱议论,造成班级之间、同学之间不团结。此外,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在对待异往上容易陷入早恋的误区。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不仅无法处理好学习与恋爱关系,而且容易导致一些他们无法承担的后果。
2.新形势下技工学校学生的管理办法
2.1完善心理辅导和德育教育工作。
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的特性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当成立以学生科、辅导员、班主任、德育教师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从多个角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服务项目是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学习心理指导、心理健康咨询、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
对于技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忽略引导,否则就会事与愿违,教师要与学生沟通,了解、尊重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和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引导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使其正视心理问题的存在,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处理好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课外,学校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辅导活动。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开展军训体验、小品表演、角色扮演、团体讨论等活动,创设情境,引发问题,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训练,强化学生健康的行为方式,促其认识自我,锻炼心智,发展自我。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校园歌手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他们相互了解,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增强其自信心。
2.2以人为本,多角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2.1开设职业指导课,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看,“技工学校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在于类型而非层次”。一项对职校生智力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智能优势在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方面,恰好符合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心灵手巧的实用型人才的特点,他们的长处也许正是某些普通学校学生的劣势。技工学校学生与普通学校学生只是智力类型的差异,潜能有待发挥,特长有待发现,我们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使学生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开展职业指导课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进行实事求是的职业生涯设计,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动力。
2.2.2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部分技工学校学生是由于缺少目标的指引,在学习上不知道何去何从而迷失方向的。对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一个适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欲望。此外,技工学校学生大都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上课不记笔记、课后又不善于总结,也不能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所以,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抓住教育时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2.3立足学生特质,革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根据技工学校学生的现状,学生主要是中招考试中的落榜者,理论基础薄弱,层次不齐,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不大,如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因此改进技校的教学方法,是探索适应现代技工学校的发展需要,是构建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的技工学校现代教学方法的必由之路。技校的培养目标是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是使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教学过程主要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教师由“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时间和空间,适时地运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特别是对于技能课教学,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思考,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空间。
2.3正确引导学生形成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世能力。
2.3.1开设相关的课程,随时提供援助。
由于生活阅历不足,人际交往的经验有限,技校生人际交往能力往往不足,需要予以引导。可以开设公关礼仪和社交的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各种交往方法和手段,提高交际水平;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客观地对待网络交友,正确处理异往和人际交往中的挫折;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或团体心理辅导;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开通心理咨询电话和心理健康网站及时解答和诊治学生在交往中遇到的疑惑和问题。
2.3.2学校、老师、家长要齐抓共管。
教育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形成合力才会成效显著。学校方面,教师的言传身教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具备民主、平等的作风。教师在教学中应营造民主的氛围,忌武断专横,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只有教师以民主平等作风垂范,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将心比心,真诚与人交往。在家长方面,也应积极与孩子沟通,做好表率,协助学校的教育。现在有很多职业学校结合“感恩教育”召开家长会,为老师、家长、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促进了彼此的信任与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丽芳.中国教育先锋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与教育对策.
[2]程正方.学校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0.8.
[3]邬志辉.现代教育管理专题[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4.10.
篇6
1.1对象随机整群抽取首都医科大学某学院二年级2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7人、对照组35人。实验组按照设计好的情绪智力培养方案对其进行团体培训,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在干预前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前测,两组医学生情绪智力的前测结果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以接受7次以上干预的被试为接受后测的入组标准,共25人;对照组全部接受后测,共35人。
1.2研究工具
1.2.1自编一般状况调查问卷包括姓名、性别、班级、学号,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等人口学资料。
1.2.2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采用Likert自评5点量表法,共74个条目,5个主因子(情绪觉知力、情绪评价力、情绪适应力、情绪控制力和情绪表现力),18个次因子。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5,总量表和各主因子的克伦巴赫α系数均在0.5~0.95之间,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同时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1]。
1.2.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采用Likert自评5点量表法,共27个项目,6个因子(幸福体验、人际和谐、积极乐学、情绪调控、目标追求和勇于挑战)。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87,分半信度系数为0.889,重测信度系数为0.648,所有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均在0.585以上,并且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相容效度[5]。
1.3统计学处理问卷采用EPIDATA双份录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处理,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情绪智力前后测结果比较。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情绪智力问卷前后测结果差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的差值间存在显著差异。经过情绪智力团体培训后,实验组在情绪觉知力、情绪评价力、情绪适应力、情绪控制力、情绪表达力、情绪智力总分上前后测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
2.2心理健康前后测结果的比较。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问卷前后测结果差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的差值存在显著差异。经过团体心理培训后,实验组在人际和谐、积极乐学、目标追求、心理健康总分上前后测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
3讨论
3.1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培训设计是提高情绪智力的基本保证
Kunnanatt认为,一个精心设计的情绪智力培训项目应包含:对情绪的描绘和诊断——以此来加深对自身情绪的认识;对情绪的评价和管理——以此来加深对情绪的调控、管理和使用;训练移情和自我表现力——以此来培训人际交往、社会关系管理能力[6]。前期大面积调查结果[7]显示:医学生的情绪觉知力显著低于大学生总体水平,情绪表现力是5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而这两种能力对于医疗工作中的医患沟通、一般的人际沟通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本研究参考了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及前期调查的结果,设计了情绪智力团体培训方案。通过第一次破冰分组等活动,使组员间建立联系,打开僵局,通过系列的体验式活动加深组员对自身情绪体验的觉察;以团体沙盘的形式进行团队建设,提升组内凝聚力,并增强组员对自身及他人情绪的认知,体会在团体中如何合理真实地表达自我;通过开展情绪理论的专题讲座,使组员在获得情绪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对自身及他人的情绪的识别与评价能力;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及专题拓展活动,使组员学到了在团队合作中觉察并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在形式多样的沟通训练中培养组员的移情、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控制他人情绪的能力;在涂鸦训练中,训练组员们正确觉察和评价自己的情绪,并在团体中交流情绪管理的方式与手段;通过展示会鼓励组员勇敢自我表达,展现自己的情绪,表达彼此的感情,提升班级成员间的情感与班级的凝聚力。研究结果证实,有针对性的团体系列培训使得实验组比对照组情绪智力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情绪智力的团体培训是提高医学生情绪智力水平的有效手段。
3.2情绪智力团体培训有助于改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学家巴昂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证实,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与积极情感呈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负相关[8]。大学生情绪智力既可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缓冲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9]。个体越是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并适当的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则越有助于有效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10]。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经过团体培训,医学生在人际和谐、目标追求、积极乐学及心理健康总分上都有显著的提高。首先,在人际和谐交往方面,为期10次的团体培训在分组之初就打乱了宿舍的原有组合,为参与者创造了与班级中更多同学交往的机会,使原本不太熟悉的同学在共同的活动中熟识,并发现了彼此的优点,体会到交流的快乐;随着活动中情绪智力水平的提升,他们能更好地觉察彼此的情绪与需要,恰当地自我表达,人际沟通也更加顺畅。其次,在目标追求方面,部分培训采用了游戏竞争的形式,使组员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与感召力,迅速形成明确的团队目标,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们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限制,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使每个参与者都体会到向既定目标努力的快乐,从而能够把这种感觉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促使了目标追求维度的提升。第三,在积极乐学方面,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创造了轻松欢快的气氛,也激发了组员积极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热情,在培训中既学习到了新的知识也获得了快乐的体验,强化了组员的学习探索精神,使积极乐学维度也得到了提高。人际交往的愉悦、更加坚定的目标追求和积极乐学的精神促使医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也获得了提高,这些变化与以往团体培训的研究结果是相符的[11-13],也可为情绪智力团体培训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初步的证据。但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培训次数较少,这可能是心理健康其他子维度不显著的原因之一,也是今后的研究中应当改进的部分。
篇7
网络迷航 学习信息迷航 网络社交迷航 原因 对策
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和社交环境中,由于网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学习资源和人际网络得到极大丰富,从而为人们提供了平等、开放的学习和社交条件,特别是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无处不在,学习工作、社交、购物等等。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和总结,对当今大学生网络的学习信息迷航、价值观、认知行为及社交等社会化行为的迷航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使当今大学生对网络学习与生活中的优缺点有全面的理解和的认识。
一、大学生常出现的的网络迷航现象
(一)网络学习信息的迷航
学习信息迷航是指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注意力无法集中,导致偏离网上学习的目标,认知效率降低,从而影响学生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现象。①学习者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学习者被屏幕上新鲜而与学习无关的视觉刺激所吸引,长时间回不到学习目的上来,不仅造成学习者学习时间的浪费,更造成了学习者有限的注意力资源的高额耗费,是上网学习的最初目的大相径庭。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信息迷航加大了学习的时间成本。
(二)网络价值观及行为认知的迷航
在网络的世界,网友可以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种族,具有不同的政治态度、伦理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所以在网络的世界里,可以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展现的淋淋尽致。有些人难免会利用网络作为工具来试图诱惑网友背离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达到他们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目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及行为认知成熟的过度时期,不少学生是非观念还比较模糊。所以有些大学生不能完全正确地对信息进行理解和判断,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选择,思想常常处在矛盾中;有些学因上学期间没有合理安排时间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情绪行为受游戏所控;甚至有些大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技术知识在网络上从事一些违法活动,如网络病毒等等。
(三)网络社交的迷航
学生长时间沉溺于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引起了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和退化。经调查统计,大多数学生每天睁眼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微博、人人、微信等社交软件查看新鲜事等。特别常见的现象是即使大家出去一块玩,依旧人手不离手机,甚至友人就在自己旁边还会刷微博在网上聊天。过多的虚拟交往给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带来了诸多危险因素,网络过多地牵引了学生注意力,使不少学生不再关注现实生活中真实情感,出现了冷漠、自我封闭的现象。
二、大学生网络迷航的原因
(一)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研究
早期研究互联网成瘾现象时发现,互联网成瘾者具备特定的人格特质林绚晖等人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主要差异表现在推理能力与支配性上,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智力水平相对较低且较为退缩。
(二)网络成瘾的社会因素研究
社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生活时间、人际关系等。陶然等在对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父母长期不当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如果长期采用高压策略,情感表达多为负性的家庭教养方式更容易使子女对人产生消极认知,不能关心理解他人、行为倔强并因此不能适应外部环境;而理解、情感温暖性的家庭教养方式能促使子女性格的平衡发展。
三、解决学生网络迷航的对策
一直以来很多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疾病,多采用心理学疗法对其进行治疗,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系统家庭治疗方式、焦点解决短期疗法为主结合家庭治疗的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森田疗法等均可以显著减少上网时间。很多研究也尝试用药物、物理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治疗。我国目
前对于网络成瘾的治疗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行为干预: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学习理论用强化法、厌恶法、替代法等等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干预治疗。
(二)心理疏导:采用行为疗法、短程心理治疗和家庭疗法治疗等方法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互联网和互联网信息。通过以上方法改变青少年成瘾性网络心理和网络行为以达到治疗目的。
(三)团体治疗:用团体治疗的方法对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治疗,在团体中给青少年创立―个无压力的环境,让他们在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的环境中通过集体的力量来对网络成瘾行为进行矫正。
参考文献
[1]安素平.网络学习中的信息迷航成因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0(6):3-4
[2]闫科学.承认网络迷航成因分析及行为控制[J].继续教育研究,2011(9):7-8
篇8
当前,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效率较高;他们有较稳定的情绪,乐观自信,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满怀憧憬;他们有较健全的意志,不怕困难,果断、顽强,有自制力;他们人格完整统一,敢于竞争,努力向上,积极进取;他们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他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广泛;他们对社会现状有较客观的认识,善于进行自我调节。但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据不少学校的调查统计表明: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2002年卫生部召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显示:我国大学生中16.0%至25.4%的人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等为主,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其中因为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已经占到因病退学的总人数的64.4%。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此外,专家估计中国近年来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学生轻生,而且这个数字呈上升趋势。我们应该意识到,随着当今中国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人数正在不断地增加,这无疑对学生本人、家庭、学校教育和国家建设等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二、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任何心理问题都有其诱发的原因,那么,诱发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因素有哪些呢?我认为可以分为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外界因素主要有社会历史、学校、家庭三个方面,个体自身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心理品质。外在因素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三者:
1.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是容易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时期很长的国家,封建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的小农经济,形成了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对个性心理少有关爱和研究。这种“内向型”性格,有其优点,但也极易诱发心理疾患,并且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心理疏导。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激起大学生心灵的“振荡”,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随着西方文明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给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很大的冲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得大学生们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感到彷徨,在拼命拿各种证书的同时,却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命运。人们很难对什么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久而久之,成为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诱因。
2.家庭原因。事实证明,父母感情和谐、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反之,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经常吵闹、打骂,则易使个体形成粗暴、蛮横、孤僻、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有的大学生父母婚姻的不幸,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阴影。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对他们的生活溺爱、包办过多,但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升学、成才期望又过高,这样,一方面使他们养成了任性、依赖,骄横的心理,适应生活能力差、社会交际能力弱;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目光,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内疚的心理,唯恐考试成绩不好、不能升学而无颜面对父母。
3.学校原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教育的力度不够。多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以“学科本位”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其实质就是专业教育的模式。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模式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弊端。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多是秀才,少有人才,往往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不太健康,意志品质脆弱,很难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4.个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初入大学校门,课程及学习方法等较高中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不断升高,生活上习惯的不适应,比如南方和北方的生活习惯、方式改变比较大。许多学生不但没有从高中应试教育走出的放松感,反而觉得学习压力加重,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因此而导致心理障碍。
(2)环境不适。很多学生都是只身在外地读书,而且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庭。曾经受家长溺爱的学生,缺乏生活的实际能力和技巧,导致无法适应新环境,不善于和同学、老师进行正常的人际交流交往。环境的变化,在角色转换与适应中,产生一些障碍。许多学生都会由此而感到环境生疏,人际关系淡漠,一些学生会因此而产生孤独、焦虑、自闭,严重者甚至产生自杀倾向等问题。
(3)情感困惑。当今大学生拥有激情和活力,殷切的希望和异性展开交际交流,并且急于在这种交往中表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然而一旦受挫,如果不能很好的调节自己内心情绪,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自杀。
(4)缺乏疏导。我国部分院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心理门诊或诊所,有的只是摆设。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够及时被发现,也不能及时接受心理辅导,部分学生的心理疾患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行为方面的问题。许多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一是因为参与咨询的教师生理、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尚欠缺,所以难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出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处方;二是心理咨询的一些手段、方法落后、陈旧,适应不了学生的要求,以致学生一旦有了心理问题,也不太愿意去心理咨询中心解决。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避免
1.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当水平的理想。一个人如果有正确的人生观,就会有豁达的胸怀和健康的心理。要教育学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乐观开朗的情绪有益人的身心健康,遇到不愉快的事要及时找人倾诉,不可闷在心里;要教育学生降低期望值,帮助学生树立适当的抱负水平,大学生往往自视较高,期望值越高,一旦目标达不到,失望也越大,很多烦恼是由于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期望值太高造成的。因此,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少了很多烦恼。
2.参与体育运动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尤其是从事自己喜欢或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在运动中体验到心理安慰和满足。在运动中人与人之间容易产生亲近感,使人的社会交往需求得到满足。运动还可丰富业余生活,减轻由于学习和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体育运动给人带来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坚强的毅力,开朗乐观的性格,培养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运动后能减轻和消除神经紧张,比如太极拳、健身操等运动项目被证明是治疗抑郁症、神经衰弱的有效手段。
3.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调查研究。定期开展心理调查工作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比如:新生入学时,可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建立心理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矫正和治疗。另外,还必须从国际国内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注意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重大影响)、高校周边环境以及高校教育自身等视角出发广泛调查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大学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应在高校建立常设的心理咨询和医疗机构,给学生以安全感、信任感,疏导学生内心的痛苦和烦恼,把积聚的负面心理能量释放掉,以缓解心理压力。
篇9
论文摘要: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重。本文描述了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现状,并从大学生本身的特点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管理对他们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以期能为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互联网以其传输快捷、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特点已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网络新生代”的大学生更把网络作为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感知器官的延伸。随着网络和大学生的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网瘾问题在大学生中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各大高校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因网络成瘾而荒废了学业,甚至有高校学子因沉迷网络而轻生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剖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深层原因具有现实意义。
一、网络成瘾
1.网络成瘾的概念。网络成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Goldberg提出,随后美国匹兹堡大学的Kimberly Young博士发展完善了这一概念。他指出网络成瘾症,是在完成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在临床上也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
2.网络成瘾的界定。网络成瘾与吸烟、饮酒、赌博等行为有很多相似点,在判别标准上与赌博成瘾最类似。因此,Beard在Young的量表基础上进行修订,制定了“5+3”的诊断标准。其中前5个标准为:(1)是否沉溺于网络;(2)是否为了满足需要而增加上网时间;(3)是否不能控制、减缩和停止使用网络;(4)当减缩和停止使用网络时是否会
感到疲倦、忧郁和痛苦,或易怒;(5)上网时间是否比最初想要上网的时间长。这是网络成瘾的必要条件。除此以外,还必须至少满足后3个标准中的1个:(1)危及到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学习和职业;(2)对家庭成员、临床医生和其他人隐瞒真实的上网时间;(3)使用网络是为了逃避
现实生活或减轻精神困扰。只要满足“5+1”个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圈。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
1.大学生中网络成瘾问题的基本情况。互联网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以其便捷性、交互性、丰富性、广阔性等优势,备受大学生的青睐。面对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课堂、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等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已布满了网络的触角。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7月的报告,全国35岁以下的上网用户总数已达8397.9万人。历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网络用户的构成中,大学生的比例始终占50%以上;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高达6~13%。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成瘾行为主要可以划分为网络游戏成瘾行为、网络交际成瘾行为、网络信息超载成瘾行为和其他成瘾行为。网络游戏成瘾者将大量精力和金钱花费在网上赌博、游戏、购物和拍卖等活动中,并且往往丧失工作职责,破坏重要的人际关系,游戏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实质上使他们得到了现实生活中自我实现过程的满足感。网络交际成瘾行为是指过度卷入网络人际关系中,如在聊天室或QQ中结交的网上朋友替代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网络信息超载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致力于在网上查找和收集信息,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工作效率两个典型特征。其他成瘾行为是指不以某种特殊的成瘾类型为主,可能是多种行为的复合。
2.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危害。网络成瘾已经对大学生的学业生涯、人际关系、道德观念、身体健康等多方面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在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237名退学和留级生中,有80人以上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湎于电脑游戏和看碟片;2004年上海大学一次性退学的81名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游戏成瘾导致的学业大幅度下滑。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2005—2006学年,浙江大学有90名学生退学,其中60多人是因为网络成瘾,几乎占退学人数的80%。成瘾的大学生长时间面对机器,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封闭,患上“情感冷漠症”。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驰骋空间、缓解精神压力、填补精神空虚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更大的道德失范和心理、精神危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交际骗取大学生的信任,转为现实中的接触,造成人生财产的侵害。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
1.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主观原因。大学生沉溺网络往往与他们个人的人格特点,如孤独、抑郁、内向、敏感、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差、纪律性不强、渴望成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特质有关。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形象逐渐清晰的青春发育期,他们渴望言论自由,向往感情自由和思想自由,追求自我设计的理想人生。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难免会受挫,而有的大学生抗挫能力较弱,在他们的内心就会自觉产生种种不安、孤独与恐惧的情绪,因而,容易形成自我封闭,继而寻找转移、倾诉和宣泄自己不良情绪,表达内在心理感情的补偿平台,就可能把情感满足和压力释放转向计算机网络以寻求支持,这种依赖不断强化了他们的“虚拟人生”,使真实人格和现实生活异化。
一些大学生为了忘却现实中失恋的痛苦或是为激情为倾诉,与网络对象形成固定化交流习惯,这种随行所欲、风险低的交流过程能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舒适感和依恋感,他们从而转向过分迷恋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来建立彼此的友谊或爱情,并以此关系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成为网络交际成瘾者。网络交际成瘾者往往情感丰富,但在感情表达上不是积极向外,而是选择压抑和内囿的方式。在人格上,一半以上成瘾者表现为内向和交往被动者,有自卑感,属易感素质,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弱势;而网络的匿名性、平等性、隐蔽性和有限的感官接触等特点,能使他们在网上社交很容易获得成功,这种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不断遭遇挫折和在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
2.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客观原因。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前我国大学生中属独生子女的比较多,且绝大部分远离父母来到异地求学。成瘾学生的家长往往忙于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子女内心需求,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不少家长总是用物质和金钱来表达对孩子的爱,从而把亲子关系物质化,并一味地把自己愿望强加到子女身上,教育他们一定要出人头地。这种教育方式更多地显现出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很少显现出应有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支持,导致子女不愿向家长倾诉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而是选择网络作为他们精神寄托和压力释放的途径。特别是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他们的家庭教育负面影响尤为突出,家长固有的长辈为尊的传统观念较重,对网络游戏缺少理性认识,在得知子女接触网络游戏时,常以粗暴的方式加以禁止,使得这些学生对家长失去信任,同时,出于青春期高度的叛逆心理,他们更加亲近网络游戏。有的学生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管教比较严格,当他们远离父母后,觉得少了父母的约束,可以独自处理自己的时间,追求一种没有家庭监督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留恋于网络的虚无缥缈。也有一部分学生生活在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环境中,使他们的心理、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会使其心理和性格上容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比较内向、孤僻、自卑,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以上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状况不容乐观,网络成瘾的形式多样,原因复杂,我们要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措施矫正已成瘾者的行为,更应该从问题的源头来遏制问题的发生。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Beard K W.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J].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3).
篇10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主要造成因素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文化价值等息息相关,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视。本文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前言:
健康是人类的第一大财富,没有健康,就没有后续的人生。高校大学生作为当今时代的重要人才,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促进其学业有成、事业辉煌、生活丰富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对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冲突,如对学校环境与专业的不适、人际关系的处理、恋爱矛盾、对未来职业的选择等。这些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高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学习与学习环境问题是高校学生常见问题之所在,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更加自主、灵活,在学习方面主要靠学生个人的自主能力。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出现困惑的心理,如理想与现实产生的落差,不知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一个重点问题,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人的人际交往经验不足,部分学生因性格、爱好等个人原因无法很好的处理与同学、朋友、老师等人之间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显得被动。恋爱问题,大学生恋爱属于热门话题,进入自由、开放的大学校园,对异性的追求的欲望加强,但由于缺乏经验,在恋爱关系中往往容易出现矛盾,无法正确认清爱情的责任。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情况较差,大部分高校学生知道学校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但参与其中的为数不多,主要原因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许多高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没有很好的发挥心理辅导中心的作用,没有具体的实质内容与措施,使其流于形式。再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性不强。据统计,我国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缺少专业教师引导学生。一般高校近设有两个专职心理教师,且大多无实际操作技术,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心理老师无法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只是简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简单的讲座不能对全部学生与所有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覆盖,如讲座场地的限制,不能让所有同学参加,且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经历等各有迥异,心理问题表现不一,教育课程缺乏针对性,效果不理想。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针对我国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设置专业人员,主要包括心理学专业人士、精神医学人士,负责帮助解决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设置心理课老师,安排每个班级至少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心理辅导课,保证每位学生得以参加;设置辅导员,其主要责任是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内容,根据学生心理困扰程度与心理问题类型进行辅导。
(二)增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形式
可适当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座谈会;开展大型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心理健康宣传中去;每个月组织学生观看心理电影、宣传片等;为学生订发心理健康书籍、报刊、杂志等;适当开展心理健康趣味活动,如答辩有奖、同学互动等。增加高校心理咨询形式,如个别面对面进行心理咨询、校园电话热线咨询、来信咨询、团体辅导等,可加强发展网络咨询的方式,同时保证学生的隐私安全,降低心理辅导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三)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
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建立一套评价学生受辅导情况与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工作水平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能够从学生的评价中全面反映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学生问题的所在,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学生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在大学生的评价中改善高校心理教育机构的不足,加强教育水平。
(四)搭建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
高校学生远离父母,交流变少,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媒体,建设网络互动平台,发挥家长的资源作用,优化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使家庭、学校、学生三体之间形成多维度、多层面的信息交流,让父母及其他亲人分享经验于学生。高校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开发多种渠道的沟通平台,如微信、腾讯QQ等社交软件,通过此类渠道共享心理健康经验。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进行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关注与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只是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做好高校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还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育水平,促进国家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相信通过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而提高高校学生自身的知识与素质,定会为国家输送专业知识扎实、身心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雪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43-145.
[2]余秋梅.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03):180-181.
[3]林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10):84+92.
- 上一篇: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组成
- 下一篇:教育考察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