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生态作文教学基本理论
1.1、核心理论
多维多参数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是生态作文教学的核心理论,重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差异,包容个性。只有将上述三种核心理论巧妙的运用到初中作文体系中,才能为初中作文体系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完善更新初中作文内容,呈现新的景象。
1.2、核心要素
生态作文教学中要以学生、平衡、发展为核心要素,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状况、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具体情况加以核心要素进行分析,以此来解决在教学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核心要素的含义旨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了解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在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而初中作文课堂一般呈现动态平衡的特征,以平衡为核心要素的生态作文教学旨在要在动态平衡中寻求统一,保证作文的稳定性。以发展为核心要素要求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紧跟时代的步伐。
1.3、核心资源
在生态学视角下,会看到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下看到的作文资源,所以要抓住时机,不断挖掘新的作文资源,丰富作文素材,提高初中作文文学功底,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在生态学视角下,作文资源呈现多元性,多层次全方面的展现了各种作文资源,要对作文资源不断开发,深度挖掘蕴含在作文资源中的丰富内涵,并将所开发出的资源进行创造,生成新的资源。
2、生态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2.1、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作文教学迎合了新课改的需求,在新课改下,不仅要求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基本掌握,更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自成体系。在生态学的视角下,不仅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了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地位。老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老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训练和指导,引导学生自成作文体系,顺应了新课改发展的要求。同时,生态作文教学也符合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改善初中作文体系。
2.2、是教学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化视角下的初中作文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感受生活的深刻含义,在生态化教学理念中顺应自然,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将生态化理念渗入到初中作文中,使学生真正能够融入到生活里,将生活中的点滴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实现教师教学平衡结构向生态化平衡结构的转变,和谐师生关系,建立新型师生理念。
3、生态化作文教学的基本框架
3.1、教学导语
教学导语是实现生态作文教学的前提。生态化教学中导语的设置及其关键,只有通过设置导语,学生才会通过简短的文字介绍,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及核心进行了解,提升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导语的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分为单元素导语、多元素导语、评论式导语等形式。
老师在设置教学导语时,需要灵活运用生态作文教学的核心观念、核心要素及核心资源,通过运用上述内容拉近教学导语与课堂内容的距离。导语要对教学内容充分概括,充分反映教学主题,真正发挥导语的作用。也要对导语进行实时更新,使导语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时代的发展。最后,在设计导语时要以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新颖有创造力的导语,激发学生对生态化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交流中去,形成良好的生态化教学氛围。
3.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现生态化教学的基础。根据上述所形成的教学导语制定教学目标,以此来开展生态化作文教学活动,是生态化教学的总纲领。并在制定目标时注意作文与应试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与方式比较死板,学生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而在生态化教学视角下,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形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对初中作文的要求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表达情感与交流的能力,所以在生态化教学中,让学生不仅有应对应试教育的能力,又有情感表达的能力。
另一方面,生态化视角下的初中作文要注意作文与做人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素质。在初中写作过程中,学生经常面临无事可写等问题,主要由于老师在讲课时没有将作文与做人联系在一起,作文脱离了实际生活,制约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老师在教学时就需要格外注意要将写作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提升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
3.3、教学小组
教学小组是生态化视角下初中作文教学实施的基本单位。老师要在教学中进行分组,但在分组之前老师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生态化视角下初中作文教学会有不同的教学任务,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对该小组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当然在分组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进行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划分。分完小组后要对每个小组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作文学习的重要性,以此增强小组的团队意识。最后,老师要对小组进行指导,并让小组进行明确分工,每位同学完成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在生态化视角下初中作文教学的任务。
篇2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学科教学的思想和目标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就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而言,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将其作为考试内容的一部分,将学生们的作文分数作为自身教学的目标和中心,这就使得初中作文教学丧失了对学生们的吸引力。而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兴起,人们对于初中作文的素质化教学进行了广泛地尝试和研究,并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学习状态提出了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为初中作文教学素质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笔者从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出发,结合对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为我国初中语文作文的分层次教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合理划分层次,促进作文教学发展
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对学生们的分层次工作,在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虽然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在初中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了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和步骤,但是由于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精神认识不足,以及对作文分层次教学领会不够,使得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层次划分的时候并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样不但发挥不出分层次教学的作用,反而会大大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实施分层次教学活动时,首先应当对学生们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每一名学生们的作文功底和性格特点,其次要根据这些特点对学生们进行合理地分层,尽量使作文功底和水平相近的学生们分在一组,这样在教师以后实施教学活动时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分组时格外要注意的就是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有些学生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矛盾,教师在分组时要及时地椭学生化解这些矛盾,使每一层次的学生们之间能够和谐、融洽的进行学习。为初中作文的分层次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教师观念。实施素质课堂教育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深,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考试分数,而不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积累。例如在作文教学中,作文是分为很多类型的,但是为了迎合语文作文考试的需要,这些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只注重对学生们进行议论文文体的讲解,对于其他文体有时不提有时一两句话直接带过,对于学生们写的其他文体的文章也常常要求学生们重写,只允许学生们在考试中写议论文这种文体,这就使得学生们在作文学习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阻碍了分层次教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将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作为初中作文教学的首要目的和核心要求,抛弃掉之前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唯考试论,真正地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作文的分层次教学。
三、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足是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中制约语文作文分层次教学的重要因素,分层次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实施的时候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们进行整体和个体上的把握,同时还要求教师对作文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有着透彻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发挥出分层次教学方法的作用,反观当前的语文作文实践工作,很多教师的素质达不到这一要求,使得分层次教学方法的实施举步维艰。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实施初中语文作文分层次教学方法的时候,应当加强对于教师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每年定期对教师们进行语文素质和能力的培训工作,使教师们能够跟上语文作文的发展,为分层次教学方法的实施奠定基础;其次从教师自身来讲,具备足够的文学知识和专业素养才能在面对学生提问时做到从容的回答,因此教师要在课余时间加强自身的学习工作,这样才能使自身在进行分层次教学工作时变得更加从容淡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应用多种方法。提升作文教学效果
篇3
一、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作文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大多是模仿+训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文,进行语言和结构的模仿。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过程并没有进行精心的设计,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中参与任何与作文有关的思考和探索,也就是说方法的单一性使作文课演变为一种形式课堂。
2.作文素材的雷同性
作文是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情感进行的个性化创作,也就是作文是艺术创作,需要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参与。但是,目前初中生的作文在内容上呈现出雷同性,暑期趣事不论地区和文化的差异,各地区学生的素材在选择上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二、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1.更新作文教学理念
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种主流思想,从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作文教学绝不仅仅是教学生作文技巧,获得高分,而是培养学生借助作文来表达自我认识、自我价值、个性思想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外显化方式。
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真实的内容和情感才是核心,作文的选材是学生经历或者看到并产生过思考的,而不是在其他范文中背诵的素材,作文的情感是学生自我独特思想的抒发,而不是一种大众化的价值观的描述,也就是说,作文更多的培养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学生个性化的认识和思想。初中生的作文应该具有初中生独特的特点,无论是教师还是作文的评判者都不应该以成人固定化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结构来进行给分和评价,这样的形式化会约束学生的思想、创作中的自由度以及初中生的创作力。
2.作文主题和素材的生活化和真实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文主体大多来自于教材,主题呈现出一种架空的状态,主题没有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和经历的思考,学生对主题呈现出无话可说的状态。与此相应的选材,也大多来自于其他论文中大多数初中生的选材,没有情感的选材,在内容的呈现上和细节的挖掘上就呈现出空洞,没有结合自我的真实感受。因此,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主题要在教材内容的引导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并主张选材的真实性。
例如,在《成长烦恼》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讲授作文的开头如何重要,素材应该怎样呈现,结果的深化等作文技巧,而是通过微视频的方式以有趣作为一个开头,打开学生的话匣子,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在成长中的故事,同伴的平等性和天然的无距离使学生的交流内容更加真实,而这个正是积累素材的过程。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交流的1~2个故事进行书面描述,完成作文的写作。
3.提高学生的兴趣
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提高,不仅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堂授课内容的生动性进行增加;还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积极地评价,这样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还能够增强其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在讲解《荒岛余生》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相关视频或者影视作品向学生进行播放,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更为直观地理解,从而加深对本文的印象;同时,教师可以就《荒岛余生》的内容提出1~2个问题,比如“为什么鲁滨逊在漂流到荒岛时没有马上陷入绝望,而是凭自己能力生存下去?”“在荒岛上生存的这些年,主人公有何心理变化?”等等,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应对其进行鼓励。
4.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使初中语文教学得到有效展开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性,并采取以下相应措施:在课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学习与生活方面的问题,了解其学习现状,从而能够依据学生的这些现状将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学生能够将自己心中的疑问进行有效地解决。若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有效地加强,语文课堂气氛则会变得更为活跃,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另外,教师还可以在临近下课时,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记忆,而且能够有利于其贯穿并衔接知识点。
篇4
创新教育的时代要求决定了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精神,新的世纪,竞争激烈,知识爆炸,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是能打破常规,积极发挥主体意识。近几年国家也认识到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提出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宜于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体现学生的主体原则,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实在是一个科学的命题,指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可是,我们的教育却违背了“三主论”的精髓:“主体者”的“主动”。教师的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的领导。由于教师过分主动,压抑了“主体者”的主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还沉睡在四周禁闭的“铁屋子”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现实是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写作教学,随意性大,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中,虽有几篇好作文,但总体情况不能令人满意。学生作文要么人云亦云,缺少自我;要么内容空洞,胡编乱造;要么词汇贫乏,错别字连篇。作文是反映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境地依然尴尬。步入这种难看处境的原因是作文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最根本的就是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让学生真正表达自己的思想,发挥自己的见解。因此,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提高中学生“自主式”创新教学应该是当前中学生作文教学的首选突破口。
二、对中学生“自主式”创新作文教学的探究
1.探究的内容
“自主式”创新写作教学与语文教师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写作教学中兴趣的培养;课程写作资源的开发;利用网络写作;写作英才的发现和培养等。
2.探究实施策略
本课题以自主探究为作文理念,以学生生活感悟为基点,以课堂作文教学为中心,以课外阅读和练笔为两翼,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放飞学生的心灵世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提出了“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正如叶圣陶所说:“要我手写我心。”因此,应该把握好作为写作主体的不同心理,以及在不同状态下的心理特征。“自主式”创新作文追求学生写作的最好心理状态,尽力寻找学生写作的最佳兴奋点,并努力使学生在有兴趣写作的时候写作,尽可能让他们有自由写作的空间,激活写作才思,发扬他们的写作激情,培养写作兴趣。
(2)实现作文教学的开放
写作是最具开放性的,但传统的作文教学拘泥于书本,往往先传授作文“套路”给学生定规矩,使学生失去“自主性”,开放的作文教学,教师不预设刻板的教学目标,不勾画教学流程的运行轨迹,而是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进多彩的生活空间,积极指导学生上图书馆或上网阅览,开阔视野,不但开放空间,还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创设民主化、立体化的思维场景和和谐的思辨氛围,放开学生手脚,张扬学生个性,拓宽写作空间,写出新意作文。
(3)提创作文的全程指导
“自主式”创新教学作文就要将写作指导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包括写前、写时和写后,写前指导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准备写作的材料和培养构思能力,写中指导主要是指教师在作文过程中指导学生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它能发现学生作文的不足,比写后写前更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另外,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给学生提供鲜活的经验,提高作文指导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写后指导一般是指批改和讲评,教师认真组织讲评,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并对每篇作文给予热情的鼓励,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4)建立新的作文批改模式
传统的批改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都是老师批改,二是写作周期长,作文数量不足。作为“自主式”创新作文教学,强调学生作文的主动研究精神,采用多种批改方式。除教师有选择地重点批改外,让学生自批或互批,更多地是让学生把文章发到校园网或中学生网站上,大家一起来评论,提高作文水平。
篇5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对生活、社会、人生等的体验、感悟和表达,做到“我手写我心”。还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学生作文要具有独特的体验、深刻的认识和个性化的表达等特点应是我们教者孜孜以求的复习备考的最终目标。据此,笔者着力在复习过程中通过转变思想,唤醒潜能;强基固本,优化能级;因材施教,分层提升等具体措施进行高考作文的精细化备考,使学生能够坦然应对高考并提升写作能力、积淀语文素养。
一.转变思想,唤醒潜能:高效复习备考的迫切愿景。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人才,作文教学的宗旨也是人的个性化能力的发展。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老师们高三作文教学的重心是提高高考分数,作文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学生中重理轻文、怕写作文的思想尚比较突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学观念,唤醒老师的教学潜能和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迫在眉睫。
首先改变作文教学观念,加强研究,努力提升自身素养。老师的思想观念、作文教学水平、研究能力、指导水平甚至写作能力等均是影响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关键要素。于是,笔者和老师们一起从改变自身做起,大家依靠个体研究和集体智慧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现状,研究江苏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明白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不只关注作文分数,重点提升自己的作文教学素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作文理解能力、教学能力、指导能力、下水作文能力等,切实把握作文教学的关注点和落脚点,明白作文教学老师要教什么、怎么教。
其次,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唤醒学生写作的主体潜能。本着“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思想,笔者和老师们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作文教学对学生素质提升的作用上,不再只盯住学生成绩,不再为作文而作文,不再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仍进行盲目的训练;通过激趣、引导、动情等多种方式激发写作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写作的欲望。如通过佳作推荐、小组评比、表扬为主、定期展示、校内外报刊发表等多种方式奖励先进、鼓励后进等。创作来源于生活,学生怕写作文主要在于缺乏写作素材。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我们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将所见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明白:自然、社会、自我、亲人、同学、朋友等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均是作文写作的源泉,用心体悟,真情实感自然流露,老师再辅之以适当的写作技法指点,从而帮助学生改变畏惧作文的心理,改变无米下炊等写作困难。由此,学生不再害怕作文,并且逐渐敢写、愿意写了。
二.强基固本,优化能级:高效复习备考的根本途径。
进入高三,从现实操作层面的作文技巧看,需要进一步解决学生高一、高二作文训练中的突出问题:如写作不动脑筋,满足于平均分;习惯套仿背编,文风不正;审题困难,结构混乱;立意低幼,语言苍白等等。从学生主体发展看,要从提升学生的发展等级入手重点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写作素养。但如何具体落实呢?
首先,强化写作基本要求,巩固写作基本技能,确保基础等级。对照2012年江苏语文高考考试说明,笔者从审题、立意、文体、内容、结构、书写等方面切实抓牢写作的基本要求,确保人人拿稳基础等级分。并分阶段逐一解决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典型问题整体集中纠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解决。明确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态度端正,书写工整,文体规范,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其次,优化具体实施环节,促进能级发展,提升学生作文素养。考试说明中对发展等级的要求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发展等级”要求提升学生细致观察梳理生活、深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丰富积淀从而真情表达凸显语言张力等方面的素养。我们从以下环节着手优化发展提升:
占有素材是能级发展的第一步。从历史、生活、自然、社会、课本等多个角度系统地配给学生一些名言警句和美文专题阅读,如亲近自然,守望家园,保护环境,呵护心灵,敬畏生命,守护良知,弘扬美德,谦卑做人,常怀悲悯,心系天下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材料、引发感悟,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积累运用素材的习惯。要求学生作文时务求做到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丰富、新颖、优美、大气。
锻炼思维是能级发展的第二步。多角度、多层面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的锻炼至关重要。笔者每周挤出一些时间通过推介一些美文、时文,关注热点,进行社会考察等有效方式坚持让学生鉴赏、品评,分析得失、美丑,探求本源,考量道德,追问心灵,产生共鸣,启迪心智,积淀情感,以期提升学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挖掘根源、对客观现象进行本质的理性概括的能力,最终锻炼学生的思维,形成深刻的思想,使作文见解富有深刻性、创见性,说理具有逻辑性,思想具有哲理性。
语言富有文采是能级发展的第三步。多看多记、灵活运用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笔者鼓励学生坚持每天读、记优美语段,这种方式可帮助一些语言极其苍白、匮乏的同学迅速储积好的语言。但关键是灵活运用,我们坚决杜绝原封不动地照搬的做法,提倡“吸收是基础,化用是技巧,思考后成为自己的是关键”。老师们再辅之以一些技法指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多用排比、比喻、拟人、对比等,多用成语、短句、疑问句,多用描写如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动作描写,多一些环境、氛围、心理烘托渲染等,真正达到用词贴切、句式灵活,文句有表现力等能级要求,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三.因材施教,分层提升:高效复习备考的有效方略。
作文教学更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创作,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但高三时间紧,任务重,学生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也带来了他们作文水平的差异,怎样使作文评讲、指导更具有针对性,防止泛泛之作、泛泛评讲、泛泛指导,如何兼顾到所有学生是复习备考的难点所在。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早已为我们提供了依据,因此,绝对熟悉你的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老师只有充分了解学情、分层施教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真正学有所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师生间爱的传递可以产生极强的教学互动效应,作文教学更需要师生间面对面、一对一的情感互动交流。于是,笔者暗中将学生按写作水平分成优、中、低三类,在教学时区别对待。对于有较好的语言功底的作文有优势的学生,笔者就个个跟进、及时提点,给他们更多的施展空间。鼓励他们在稳中求新,在审准题的基础上尝试着灵活运用多种文体,如记叙性、议论性散文,富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观点鲜明、语言深刻、富有真知灼见的思想的议论文等,还要求他们在立意、语言上多加锤炼,以期能更多地提升发展等级。中低层次学生作文教学的重点不是教他怎样写好文章,而是教他如何避免写作中的错误,完成这一基础性的任务后根据学情指导进一步提高。对于作文成绩屡屡滞后的学生,笔者总给予更多的付出,每次的作文,逐个进行面批、纠错、指导,再进行二次甚或是三次作文,并不断鼓励,激发斗志,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写作激情成了笔者工作的主旋律。渐渐地班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喜欢写作并主动请老师帮忙指导的学生,笔者也总是倾心点拨。过程中,笔者付出了倍于常人的努力,班上的学生时时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兴趣大增,逐渐愿意写作、爱好写作,写作水平也提升很快。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用;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34-01
一、转变教学理念,实现多媒体技术与作文教学方式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么在教育教学领域也是如此。为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师一定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做大与时俱进,融入新思维,自觉的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两者,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做好准备。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拥有自身的优势,可以实现声文并茂,利用自身具备的信息存储、删减、播放、编辑等功能,把理论性和抽象化的知识转变为直观的形象化知识,实现知识呈现方式的多元化,图片、视频、音频、图形等呈现方式,这与传统的教师口授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实现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式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教学设计,紧扣教材内容和学情,自觉的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设计,做到学以致用
未来的教学除了讲授必要的知识之外,更多的需要传递的是学习方法,也就是“授人以渔”。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设计,给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规避以往那种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学的局面。针对学生熟悉的问题或者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学习等方式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究,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让他们养成突出常规思维和跳出俗套的能力与意识。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领略到语文的魅力所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写作格式、语法知识、字词组合等等。语文作文的学习不是对语文作文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积累,应该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作文知识之后能运用到生活之中,为小学生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小学生的学习欲望是非常强烈的,他们内心对知识是充满渴望的,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渴望需要教师认真的研究学情,其中有一条是共通的:那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知识的魅力,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语文作文魅力折服学生,激活内心的学习冲动和学习兴趣。小学语文的学习和主要教学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对语文作文知识的习得,文学素养的熏陶,日常生活问题的探究等,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之中,为此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学以致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在解决问题和学习知识的同时收获喜悦,获得成就感,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浓厚。
三、缩短作文课堂中的师生距离,构建宽松的教学氛围
打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提升学生创作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总是喜欢得到老师的褒奖,如果教师能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宽松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学生肯定会大胆创作。语文课堂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知识性贵在知识的学习,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趣味性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得当,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在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过去那种教师高高在上的角色定位,摆正自身的位置。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小学生语文作文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学习效果如何就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新形势下,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一切教学目标的设定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一切教学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学语言还是教学行为都要谦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这样的氛围之下,学生才感觉到放松,也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活跃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
四、转变以往滞后的教学方式,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
小学语文作文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紧扣教材,不能超纲也不能脱纲,在采用信息技术的时候也需要紧扣教学大纲,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整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次新革命,也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思维和新方向。例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那些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知识,过去教师都是颇费一番口沫,即使这样学生也不一定能有效的理解和掌握。那么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完美的转化这部分知识,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把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内容,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依据学情、教情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班级,面对不同的学生也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主要的作文知识展现给学生,那么在教师讲解的时候就可以针对不同的班级、学生群体进行有差异的授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教学的层次化,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能关注到不同的学生群体,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促进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新形势下,多媒体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特别是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以自身的优势,促进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教学思维、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优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作文教学的发展,提升了作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静静.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J].中小学电教,2014(10).
篇7
关键词: 高中作文教学 返璞归真 有效措施
作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工作等角度,写作表达能力是学生一生都需要具备的能力。与此同时,写作教学是为了能够增强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高中写作教学重点在于进行准确的表达,不同的写作文体等同于准确表达的不同形式。高中作文教学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准确的表达,除去最外一层的装饰,使作文教学返回最原始、最真实的状态,这是现阶段高中作文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高中作文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一)高中作文教学主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和说明文等。通常,学生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时,经常会忽略真实情况而凭空捏造,为没有价值的事情而故作感慨,缺乏真实的情感流露。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进行详细的分析,而是一味说空话、假话,并没有领悟到作文写作的精髓,仅仅流于表面现状,缺乏真实的作文体验,导致程式化作文盛行。
(二)事实上,很多高中学生十分抗拒语文写作,写出的作文大都敷衍了事,并没有投入精力和真实的情感,这与返璞归真的作文教学理念相违背。同时,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带有明显的随意性特征,缺乏有效思考,对作文素材的选择不尽如人意,虽然文章写出来了,但文章水平并不高。
(三)现阶段的高中作文教学,学生懈怠作文写作现象的日益严重,教师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使得整个作文教学课堂表现出强烈的随意性特征。同时,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仅仅是通过教师授课、学生上课听讲这样的教学模式,显得过于死板,缺乏实用性、系统性,导致学生写作学习兴趣严重丧失。
二、促进高中作文教学返璞归真的有效措施
(一)还原作文写作规律,进行教学。立足于整个高中教学的大背景,极端功利主义占有很大成分,当然,语文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很多作文教师都将考试放在第一位,强调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教学,而忽略了作文教学的本真和写作规律。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对提高学生写作成绩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但如果仅仅是片面追求写作技巧的教学,则显得过于功利,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想象力。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住作文的写作规律,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对此,教师要不断增加阅读量,用心体会,并进行详细的思考、对比,以此选择写作素材。与进行写作技巧的教学课堂相比,还原作文的写作规律显得尤其复杂,但只要教师坚持下去,勇于创新,大胆进行思考,就一定能够摆脱写作教学的功利性特征,还原真实的高中作文教学,从而深层次地培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
(二)贴近真实生活,开展作文教学。受到高考的影响,高中教学基本都是以高考作为教学中心。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开展了相应的改革。近几年来,高中语文作文命题越来越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一般高中作文有两种问题,即议论文和记叙文。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两种文体的写作方法,虽然这两种文体的写作难度系数基本一致,但通过实际检验,学生很难熟练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这是由于议论文主要就是对文章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外在矛盾,最后得出总结性的判断,这对学生实际的人生经验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换言之,学生需要牢牢把握真实的生活,才能写好议论文。高中生基本都是18岁左右,并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因此很难进行正确的议论分析,导致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水平并不高。因此,高中作文议论文的教学要紧紧围绕“真实生活”这四个字开展,不断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议论文写作方法,写出水平更高的语文作文。
(三)回归记叙文体,提高写作水平。事实上,高中作文中的“记叙文”,是针对“单项描述为主”的“小作文”来讲的。换句话说,记叙文的写作需要头尾相结合,同时要注重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学生要想写出优质的高中作文记叙文,就必须回归记叙文体,注意文章结构、情节的完整性。对此,在高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生认真审题,在充分理解命题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写作。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记叙文必须围绕记叙、描写进行,不能涉及议论。因此,高中作文记叙文的写作要注意以情动人,回归真实生活中的题材,最好是能够打动学生的写作材料,选择的文章材料必须是真实的才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这样才能打动阅卷教师。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中作文教学退去表面的装饰品,返回最原始、最真实的教学中,改变一贯的教学方式,认识到作文教学返璞归真的重要性。对此,可以通过还原作文写作规律、贴近真实生活、回归记叙文体等有效路径,展示高中作文教学的最真实的一面,以此培养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为学生日后在语文作文道路上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东.营造高中作文教学的绿色生态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3(12).
篇8
【关键词】语文素养 作文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正在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内在身心品质,从美学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内在心理品质可分为三个领域:一是认识领域;一是伦理领域;一是情感领域。三个领域构成了学习主体知、意、情的文化心理结构,每个学生有知、意、情的内在品质,就会产生相应的主观欲求活动。“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喜欢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好境界。”(朱光潜《谈美感教育》)写作的过程和本质,就是坦露自己至真、至善、至美的心灵世界,而作文教学,就是要顺应每个学生求知、向善、爱美的心理欲求,使他们在知、意、情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协调、和谐、健康的发展。“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是叶老对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他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立足于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自能作文”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独立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历练”(叶圣陶语)。作文指导时不限制学生思维的空间,不束缚学生想象的翅膀。独立写的训练形式主要是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观察笔记以及课外自由练笔等。这种训练没有命题的限制,没有材料的束缚,没有主题的定位,可以让学生远离规矩,忘怀得失,充满自由超越感的激情,可以使学生的文思灵动而畅达,表现出决堤而出,飞瀑直下的酣畅和尽兴,因此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展示学生写作的创造性。②自己改。改作文,不能认为只是教师的事。文章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文章,才能较快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修改文章的训练形式可以是学生改自己的文章,也可以互相修改同学的文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改,也可以在教师批改的基础上修改,在自改作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求知,主动练习”,“自奋其知,自致其知”(叶圣陶语)。在修改训练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对老师的批改也可以评头论足,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般规律是:积累――模仿。想象――创造。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要积累而拥有祖国优秀的语言,积累而拥有较多的文质兼美的诗文。写作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拥有语言的多少,所谓写作功底深厚,就是占有语言的丰富厚实。拥有语言就是要较多地占有诗文,拥有准确生动高雅的语言,拥有对诗文语言的深切感受,拥有语言所富含的美的境界、情怀,美的形象、形式。“拥有”就是把语言溶化在血液里,积淀在心灵中,并且能述之于口头,流之于笔端。对语言拥有的过程,就是从一字一词,完成一个个量的积累,形成一次次质的飞跃。如能让每个学生做到“唐诗三百首”“熟”在口上,“文选”“烂”在心里,名篇“活”在脑中,就能够奠定比较坚实的作文基础。
中学生作文,积累模仿和想象创新都是必要的。经历模仿并善于模仿,至少可以从中获得营养物,避免走弯路,更何况,如果能站在巨人肩上,那就可以遵循“原则启发”律,取得突破,或有所创造。积累模仿是手段,是入门,是作文大树之根;想象创造是目的,是出门,是作文大树之果。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拥有智力资源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作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必须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当代思维科学的研究表明:灵感,也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谈及灵感,人们总以为它是神赐天赋不可企及的,是艺术家学者所专有的,中学生作文不可去奢谈什么灵感。其实不然,灵感不仅热恋诗人,不仅钟情学者,也同样喜爱思维敏捷初学写作的莘莘学子。只要承认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就应该承认学生作文是要灵感的,就必须重视作文教学中的灵感思维训练。科学,已经揭开灵感身上的神秘面纱。灵感的出现,是长期观察和思考的结果,“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艾青认为,灵感是诗人面对新事物产生的激情。从心理学角度解释,灵感触发之时,直觉忽然接通大脑储存的信息联系,重新组合连接生发而叠现一幅幅新颖美妙的形象画面。由此可见,灵感思维是可以培养训练的。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训练观察感受,积学储宝,发展有意识的理性思考;二是训练临场诱发,快速作文,诱发运用潜意识思维。
第一种训练着眼于平时,要练三种功力:眼力、心力、笔力。眼力就用是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感受生活。训练出敏锐而有透视力的眼光,才能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增加生活积累。积之愈厚发之愈佳,一旦诱发的火花闪现,就会文思泉涌,顺畅如流。经常写观察日记、生活素描、时事评论等都是很好的训练方式。心力训练是学习思考,培养感情。作文中的灵感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广阔深刻新颖独特的思维品质,尤其注意发展联想、想象、幻想能力,例如编故事、续写、改写等。心力训练中不可忽视情感的培养,只有多情善感的人才能和灵感思维握手言欢。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的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最深层的动机。写作尤其需要热爱生活的激情,需要培养学生的父母情、师生情、儿女情、山水情。笔力的训练指言语训练、练词造句、积累语言材料等。摘录美文佳句,建立分类词汇卡片等都是笔力训练的有效形式。第二种训练侧重于临场诱发。快速作文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训练的难点是培养创造心境。力求训练这样一种思维品质:专注迅捷,一接融文题就能进入角色,耳目皆融,心领神会,用心灵去感知和领悟,进而情动于衷浮想翩翩,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种训练在限制时间的同时,还要注意命题和指导的启发性和趣味性。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聪明的大脑,思维的通道一旦打开,就会涌动川流不息的创造活力。
作文育人,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知识经济时代和创新型社会的到来,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开掘写作潜能,激发写作兴趣,营造创新空间,探索实施作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作文教学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沃土。
【参考文献】
[1]朱光潜. 谈美感教育. 上海文艺出版社.
篇9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重视了写,忽视了读,学生厌写
在教小学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并不关心学生是否拥有写作兴趣,只一味地应试教学,重点讲解生字、词语、造句等基础语文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在进行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给的是统一固定的写作主题或题目,告诉学生以现有素材及格式进行写作,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使学生写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多数学生在写作文时懒得打草稿,根本谈不上组织材料,谋篇布局,写到哪里算哪里,不会字斟句酌地修改,何来兴趣?
2.重视了教材,忽视了生活,学生不露真情
很多教师严格按照教材要求进行作文教学,不考虑所在的地区实际,对作文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加以变通。作文次数也是按照教材,一学期八次,没有结合平常生活安排作文教学。部分教师的作文教学是封闭的,除了作文课外,很少进行日常阅读练笔和课外练笔。正因为缺少对生活的观察,缺少对生活的积累,学生则在作文中表现着“伪情感”:一副老气横秋的“长吁短叹”,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低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
3.重视作文课堂,忽视创新尝试,传统教学过于死板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艰难、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极大的耐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对作文课的备课却不像阅读课那样用心,写来写去总是老掉牙的题目,把写作变成了程式化的东西:头怎么开,尾怎么结,什么地方要过渡,抛出一堆诸如文体、字数、语言、书写的要求,或者应该说是限制。没有观察生活、选取素材的引导,更没有对学生理性逻辑思维、感性的形象思维的训练,致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结构逻辑、语言逻辑混乱,内容干巴巴的没有感染力。
二、对策
1.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自身形成优良的学习写作习惯,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着手。在学习过程中,应通过引导让学生多观察生活细节,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实际经历来进行创作,使学生的作文生动、形象,富有活力,感情真挚让人深有同感,提升学生的作文创作能力。
2.拓宽作文的写作范围
学生写作能力之所以遭到阻碍,是由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基础知识低浅、观察生活粗略造成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这种现状制定相应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充满写作热情,提升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各种语言训练,包括词语造句、根据已有范例进行缩减或者扩充句子,使学生在训练中奠定结实的基础知识来提升写作能力。也可以以教学的内容为基础,要求学生诵读优美的段落与语句,让学生积累文化底蕴,在创作文章时体现出高水平。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适用课外读物,各国名著,优秀文章等等,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品读,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从而在进行写作时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篇10
关键词:作文 教学 探究
一、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学生阅读量小,知识和思想贫乏。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广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特别是农村学生更谈不上有多少阅读时间和数量;多数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竟然根本没有读过“一本”名著。知识贫乏,已经不仅仅限于语文本身的问题,而是最基本的常识问题。作为一名中学生,许多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常识,诸如历史常识、地理常识、社会常识、生活常识。由于最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常常出现一开口就错、一下笔就错的低级错误。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十几年时间里,很少阅读,或者是读了,却没有读精品,语言词汇就贫乏,思想、情感更贫乏。一个各方面都贫乏的人,对写作自然没有兴趣,自然“没有写的”。所以要写好作文,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而且要读精品,有丰厚的积累。
2、现在许多语文教师怠于写作,老师很少有写作的习惯。如今的事实是不仅学生怕写作,而且老师也怕写作,怕作文教学。再者,也有很多教师本身缺乏写作能力,一拿到纸笔思路阻塞,笔下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故教师不写作,不能写作,又如何能真实地把握写作经验呢?更谈不上去指导学生作文。同时,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重视不够,无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3、目标的功利性
作文教学的功利性表现为:作文教学主要为应付各级各类考试服务,考试拿高分成了作文教学的最高目标,教师组织的写作训练都是围绕着考试进行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了学生作文目标的错位,说假话、唱高调,迷失自我,抄袭成风……使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由于高考、中考指挥棒的作用,试题及命题趋向实际已经成了作文教学的“圣经”。这种极强的功利性甚至波及初中的作文教学。现在初中高中的话题作文渐渐淡化了文体,作文的专项训练也随之淡化,这种作文的功利性直接导致学生作文“四不像”——既不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也不像散文,严重损害了作文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影响了作文教学的序列性。
二、高中作文教学的对策
1、模仿和借鉴
模仿和借鉴是写作者提高写作能力的成功之道,这一点应成为众人共识。连主张“惟陈言之务去”的唐宋家之首的韩愈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窥陈编以盗窃”。北宋江西诗派的开创人黄庭坚也说得明白:“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矛盾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作的第一步,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高明的写作者就是善于借鉴他人的文章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思想情感和认识体验;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
当然,模仿和借鉴不是照搬照用,不能依样画葫芦,不管三七二十一,实行拿来主义,而应融于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否则模仿和借鉴就失去了提高写作水平的意义和目的。
2、引领学生思考人生关注社会发展
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与人生,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优化考生思维与语言,进一步开阔考生的写作视野,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特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作的本质目的即是为生活服务,即表达思想。《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作文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应当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积极思考、真实认识和独特体验。
高考,是为高校选拨优质生源。现代社会,优秀所包孕的核心价值,其中之一便是要求考生能够积极吐纳社会空气,面对我们的现实社会与现实生活,引发富有价值的思考,构成自我独到的发现。面对反复活跃的社会生活,寡思冷淡的青年人,一味沉浸在自我中的考生都够不上现代意义上的“优秀”。高考既为选拔服务,更为平时的教育教学服务。引导学生思考自身,对自我的青春状态与成长状态进行关注与思考,这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进行成长校正,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意义,发挥出巨大的能量的。因此,高中作文教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关注社会发展。
3、重视阅读和积累
语文教学的最为显著的也是最为本质的特点就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福楼拜教莫泊桑写作时说:“我劝你不要忙于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温总理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忙于希望的。”用到这里,也可以这么说,一个不读书的人,是不可能写好作文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也正是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曾为读书发出充满激情的呼吁:一个不喜欢阅读的民族很难成为远离贫穷和平庸的民族,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只有善于阅读的人,才能从各种读物中吸取需要的信息和精神养料,拓展文化视野,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4、实施有效作文教学策略
首先,作文教学要常规化、有序化、效率化。张志公先生认为:“语文训练应当并且可以有科学的方法。学习不是循序渐进的吗?那么就需要一个明确的、合乎科学的序,教与学有所遵循,循着这个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教下去,学下去,才能有好的效果。”要改变语文教学学年、学期作文教学无计划、无序化、无效化的“三无”现象。
- 上一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 下一篇:自媒体盈利模式及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