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2.6亿。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人口流动逐渐由分散的、跑单帮式向家庭整体流动方向转变,伴随着家庭化趋势的加剧,流动人口子女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子女或是被父母从家乡带到城市,或是在城市中出生继而留在城市。虽然这部分群体的生活、学习等都是在城市中,但是由于其本身没有城市户籍身份,再加上流动性相对比较大,所以出现了很多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主要探讨这一群体在城市受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针对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育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他们在城市中的受教育状况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一)家庭环境较差
流动人口的收入一般较低,子女的教育费用造成他们很大的经济压力,使得他们很难再有额外的收入去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相当一部分的流动人口租住在城乡结合部,条件较简陋,租住的社区不能为孩子们在家庭中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给子女的教育带来难度;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在对待自己子女的教育方式上往往采取比较极端的方式:放任不管、专制教育,忽略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导致两代人关系不融洽;家长们过于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了子女的心理素质、劳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的培养。
(二)学校条件有限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流动地就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入公立学校就读,另一种是到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开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但是不管选择哪种途径就读,都存着着不少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但是由于保障力度不够,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流入地学校教育资源的不完备,学校资源的有限制约着流动人口子女的入校,入校门槛的设置也直接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率;“打工子弟学校”的学校资源匮乏,在很多方面并不能满足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需求。
(三)社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政府和社区的支持力度也不够。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很难真正融入到城市教育体系中,享有与城市子女相同的待遇,即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力度不足。社区是流动人口家庭居住的基本环境,社区介入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社区是流动人口家庭接触最多的环境,因此社区应当把流动人口子女作为其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群体,让他们先融入到所生活的社区,进而融入到教育体系,最后真正融入到城市中。例如大学生志愿者所组织的对打工子弟教育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资源的不足,但是仅仅凭这微薄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将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才能满足流动人口子女对教育的需求。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伴随着流动人口的出现而出现的,所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政府、社区、学校以及家庭自身等方面寻找原因,最终找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政府管理不到位
从政府管理角度来说,政府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仍然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和实施意见,很多地方政府只强调经费、管理的困难,而忽视了流动人口的切实需求,再加上很多主管部门没能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落到实处,从而使得这个问题越来越凸显。
(二)相关制度不合理
从制度角度来看,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最根本的障碍是我国长期实行与户籍制度相应的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相应的义务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只满足了城市、乡村的教育,而对于这种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家庭来说,子女教育成了他们最大的心病,严重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公平性;除此之外,国家的教育投入制度也与城乡二元结构密切相关,而且政府在这一方面往往忽视了城乡差距的存在,实行的教育政策带有“城市化”趋向,这样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因为没有城市户口而享受不到教育的政策优惠。
(三)社区工作难度大
虽然流动人口家庭生活在社区中,但是他们忙于生计而很少有时间真正参与到社区中,并且流动人口所从事职业多为临时的,居住的社区也不固定,所以要针对他们开展社区活动难度较大。流动人口子女的流动性大还表现在参与时间的不确定上,且社区活动是建立在社区成员自愿和兴趣方面,不能强制流动人口家庭参加,如果他们对活动不感兴趣,社区无能为力。另外,社区即使开展了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活动,也不能准确的评估是否满足其需求,评估指标的缺失也加大了社区工作的难度。
(四)学校教育的不公平
学校是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在流动人口子女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流动人口子女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学校资源的限制,很多正规的公立学校设置了门槛,直接损害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他们即使进入学校后,也可能会因为学校、同学等存在偏见而影响其接受正常的教育,有些学校甚至不把流动的这部分学生成绩作为学校考核和教师考核的依据,这就使得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这些学生的要求,从而引发学校教育的不公平,进而导致学生融入学校的难度加大。
(五)家庭自身原因多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成员自身的职业、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等相关。首先,流动人口家庭的流动性强,使得流动人口子女与其他同龄人的相对隔离,容易让这一群体产生边缘化的倾向,这很不利于他们与城市同龄人的交往,而且流动也带来周围同龄群体的不断变化,更加不容易建立同龄群体关系,导致流动人口子女孤独感的加剧;其次,流动人口职位相对低,收入也较低,工作时间较长,家长没有足够的精力花费在子女教育上;第三,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这部分父母本身就没有受到多少正规的教育,导致流动人口在家庭中接受教育的家庭环境不佳。
三、对策建议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各方面出发:
第一,政府应该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首先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到正规教育体系中,以法规的形式保障其权利,各级政府也要明确公办学校接受流动人口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政府要加大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渠道,规范民办学校建设,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政府还要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保护流动人口子女的平等权利。
第二,加强社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生活的社区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教育有很重要的意义,城市社区应将这一群体纳入管理之内,以“社区服务”为主,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热心的为他们服务,从小处着手,积极帮助流动人口家庭解决他们的就业、权益保护和子女的入学问题,让他们及其子女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
第三,学校应公平对待。公立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切实做好流动人口子女的接收工作,积极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则要不断完善教育设施,不断争取达到合格学校的标准。其次学校要与学生相互尊重,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要用心的教育每一位同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必须要积极主动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作为孩子的父母,无论自己的工作有多辛苦,都要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当然家长也要不断学习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要教育错位。
参考文献
[1] 李伟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03):l-7.
[2] 朱纹壁.浅谈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2):109-111.
[3] 刘吟.社区教育: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社会关怀[J].黑河学刊,2010(12):152-154.
[4] 熊少严.流动人口家庭化子女教育影响因素与支持策略[J].青年探索,2010(4):85-88.
[5] 周娅.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教育,2011(3):32-33.
[6] 胡卫,张继玺.新观察――中国教育热点透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1.
篇2
90年代以来,上海的流动人口增长很快,据最新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流动人口总数已经达到349万左右,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形式在增加,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人数也越来越多。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在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方式的今天,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中国的教育法规之一,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同样应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上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思路。
二、现状与问题
根据上海市1997年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全市237万外来流入入口中,15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有19万多人,流入人口中少年儿童和在校生约有34万人(这里的两个数字均包括15岁以上的在校生)。从表l可见,15岁及以下的流入人口中,在沪读中学(12一15岁)和小学(7—11岁)的人数仅占适龄儿童样本总数的38%和72%,有近四成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少年儿童不在学校学习,这不仅不符合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也为新一代文盲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表1上海市1997年15岁及以下外来人口少年儿童的在学状态
总样本数 其中:在沪读书(人) 在沪读书比例(%) 0—6岁 1877 397 21.15 7—11岁 701 506 72.18 12—15岁 354 135 38.14 合计 2932 1038
资料来源:上海市1997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造成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很多,除了与他们经常流动的生活方式有关外[有些流动人口居无定所(如船民),或者居住地和工作地变动频繁(如建筑工人和装潢人员),缺乏相对固定的落脚点,使得其子女难以获得必要的上学条件],主要的是以下三方面:
1、家庭收入水平低,制约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
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主要依靠父母或监护人提供教育费用,199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流动人口调查显示,家庭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最高,为2.39,比处于第二位的交通和通讯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0.74,反映了流动人口对其子女教育消费需求有比较强烈的倾向。但上海的流入人口以体力劳动者居多,他们来沪后从事建筑施工和加工工业以及商业服务业等,收入大多比较低。根据1997年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上海市经济型流入人口的月平均收入为680元,其中月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56.5%(见表2),仅相当于同期上海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二(根据劳动工资年报统计,1997年上海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952元)。较低的收入水平制约了他们对子女的实际教育投入。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家长不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不重视女童的教育。
表2 1997 年上海市经济型流入人口的收入情况 (单位:%)
月收入 所占比重 合计 100 300元及以下 12.2 301--600元 44.3 601--900元 27.2 901元以上 16.3
资料来源:1997年上海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2、借读本地正规学校的收费水平高制约了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
上海市政府为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了两条制度化的就学途径,一是取得蓝印户口或上海户口在本地学校正式入学,二是在本地学校借读。由于上海历来执行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只有买房、投资和紧缺人才引进等少数几条渠道才能获得蓝印户口或城市户口,因此对解决数量庞大的外来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来说,其作用甚微,借读为主要形式。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1996年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为9550人,借读生总数为7950人,占适龄人口的80.3%。2001年初上海社会科学院在上海全市的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在96个在沪的7—15岁外来人口子女中,有33个在上海本地学校借读,45个在民工学校就读,18个未上学,比例分别为34%、47%和19%。在上海本地学校借读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1)上海本地小学容纳能力有限,尤其在同时作为本市动迁人口和外来人口导入区的城乡结合部;
(2)在上海市教委关于借读的规定及其执行中,对借读条件从严掌握,致使大量民工子女无法利用这一形式;
(3)尽管名义上借读费用不高,约为每学期400元,但借读生家庭往往要缴纳数目不小的赞助费(每年1000—2000元)或给学校提供其它资源才能入学,许多处于低收入的民工家庭难以承受,表3反映的是流动人口子女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类型学校就读的每学期费用支出情况,显然,在家乡就读的费用低于在上海民工学校的费用,在上海民工学校就读的费用又远远低于在上海正规学校借读的费用;
(4)借读中突出的不同地区在教材、教学等方面的差异,也是一个因素。
表3 流动人口子女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类型学校上学的费用支出比较(2000年)
样本数 平均每学期费用 最低 最高 在上海正规学校借读 38 1830 250 6160 在上海民工子女学校就读 41 842 100 2200 在家乡学校就读 103 652 50 6000
资料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1年初的上海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平均每学期的费用中包括借读费、学费、书杂费、生活费、暂住费等。共调查了615个经济型流动人口家庭,共有544个孩子,其中192个孩子在上海,327个在家乡。在有孩子的家庭中,42%至少有1个孩子在上海生活。
3、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发展中缺乏规划和有效管理。
为适应大量外来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需要,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不少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上海便应运而生了。上海市最早的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出现在1992年,后来发展很快,到1997年已经发展到100多所,据估计,目前有500所以上,主要分布在徐汇、长宁、闵行、浦东、闸北、嘉定等区和一些郊县。以城乡结合部的宝山区为例,1995年开始出现民工子弟小学,当年有8所,1996年发展到18所,1997年36所, 1998年72所,至2000年9月有105所小学,27所中学,学生近2万人,其中有个较早开办的学校,分校也已经发展到了十几所。闵行区外来人口学校在最多时有108所,后来经过合并认证留下54所,目前在校学生有2万多人。
这类学校的创办者大多来自安徽省,安徽人在沪办学校的较多,这与流入上海的安徽人较多有关,也与安徽当地政府支持办学分不开。开办这类学校在满足外来人口子女上学需要的同时,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就是可以通过办教育来获得收益。一般一个学生一学期学费300多元,所以开办者积极性很高。
根据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性质,这些学校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是流动人口流出地教委或学校的跟踪办学点。此类学校主要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目的,在管理上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与家乡教委或学校关系比较密切。第二类是企业为解决本单位内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而创办。第三类是其它社会力量(多为个人)办学点。
这些学校的资金来源包括三种途径:学费、社会赞助及上级拨款。学费是民I子弟学校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许多外来人口子女学校都获得过社会赞助物品,一般为课桌椅、作业本等实物,如卉园教学点获友谊汽车服务公司捐赠的课桌椅80余套,广丰小学曾获旅游中专捐赠的课桌椅20套,拥有500多名学生的皖浦希望小学的校舍和课桌都是当地政府提供的;还有些得到流出地有关上级部门提供的拨款资助或实物支持。
从学校内部管理的情况来看,外来人口子女学校中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已有一定的管理规范化趋势,市场竞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的要求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加强师资管理、教学管理的动力,并有可能促进其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在财务管理方面,各校维持了收支平衡,并有节余,这无疑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存在的动力之一,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外来人口于女学校的师资来源是流出地的教师,教师工作量大,任务重,与此相比,教师的待遇偏低。月收入在500至1200元左右,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
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创办者都是从流出地获得办学许可证,然后到上海办学,上海本地教育部门会同上海市公安局在1998年颁发了《沪教委基(1998)59号》文件,提出了《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由于种种原因,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直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外来人口学校的主要问题是:1、办学资质问题。有些校长不具备办学资质,教师无教师证书。有个小学校长本人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教小学一年级。这些学生长大后就是“新上海人”,如此下去岂不误人子弟。2、办学条件不合格。教室采光、通风不好,有些是仓库、公房等,因陋就简。教室面积、课桌椅等不合要求,厕所、饮用水、饮食卫生存在隐患,不少学校操场、体育设施都缺乏,影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3、教材采用流出地,各省的不统一,缺乏统一的教材管理和统一的考核标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4、经费短缺,常见病防治、体检等都跟不上,对儿童的头、齿、眼、耳等常规检查项目无法开展,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类学校本来收费就低廉,办学者就尽力压低成本支出,一些最基本的教学器材都不舍得买,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学质量较难保证。
从总体上讲,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保障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应该得到肯定。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央虽然有规定要当地政府大力协助,就近入学,但并未形成法律法规条文,特别是经费问题无从着落。许多基层政府部门对于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预防保健和食堂卫生等问题普遍进行了监督检查,有些地方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江桥镇政府在近年来筹措了大量资金,加快校舍建设,使得所有居住在当地的外来学龄儿童都能享有求学的权利,考虑到外来入学儿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收取借读费,甚至免费入学,确保儿童入学的权利。机场镇道兴村对皖浦希望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校舍,捐献书籍,与当地学校进行教学交流,当地还与学校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开办家长学校,既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家长的素质,促进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三、改进对策探讨
上海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发展形势非常快,1998年本市颁布的《暂行办法》中原则性的东西多,而可操作性较差,缺乏量化指标,加强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规范管理迫在眉捷。
首先,需要提高对儿童受教育权利的认识。流动人口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也是他们应该享受的权利。如果不重视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工作,不但会耽误一代人,也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不利。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一些措施开展对外来人口中少年儿童的保护工作。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已在“九五”期间把外来儿童的有关教育保健的状况,列入统计分析的范围,进行一些跟踪研究,在“十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其次,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
1、放宽借读条件,降低赞助费用。
本地正规学校应放宽借读条件,适当降低赞助费用,吸收外来人口儿童入学,为在上海市打工的有稳定工作、固定住所的外来人口的子女提供义务教育的机会,这与国与民都有好处。
2、把闲置的学校资源用于外来人口的教育事业。
自60年代末以来,上海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到1998年总和生育率已降到0.87,远远低于2.1左右的更替水平。随之而来的是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减少,这部分人口的教育需求萎缩,造成了部分教学资源的闲置。从统计数据来看,1999年上海市共有小学1208所,与1990年相比,减少了一半多,招生人数也下降了7.65万人;同期幼儿园的数量减少了2/3,在园人数减少了42%。也就是说,随着生育水平的降低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上海市户籍人口中的少年儿童的实际教育需求有所减少。而以往教育投资形成的教育资源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场地、设备、师资都闲置出来,这些资源可以用于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教育。
3、广开筹资渠道,解决办学的资金短缺问题。
在经费的筹集上,可以参考民办学校的办法,同时注意办学对象的特殊性(即生源主要是经济并不富裕的流入人口家庭的子女),本着“政府拨一点、社会助一点、学校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原则进行解决。
这里所说的“政府拨一点”是建议政府从外地劳动力管理基金和每年外来流动人口缴纳的各种收费中抽取部分用以发展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另外, “政府拨一点”也包括流出地的政府补贴一点。因为这些流出人口虽然人在上海,但他们的户口却在流出地,他们在流出地缴纳的各项税费中包含了其子女的教育经费,既然他们的子女不在原地就读,理应把他们的教育经费转出来。
“社会助一点”是指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为贫困的外来人口家庭的子女受教育提供援助。
“学校让一点”,就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提供适合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需要的同时,通过内部挖潜,降低收费标准,使更多的外来人口子女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
“个人出一点”。按照我国的法律,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不让子女上学就是违法。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宣传和监督力度,强制某些不愿尽义务的父母送其子女去上学,或可采取不尽义务的父母取消其务工证等措施,避免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的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
4、把现有的“民工子弟学校”列入上海教育管理体系中,使其规范有序地发展。
许多社会现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有需求才会存在,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要审查这些学校校长有无资质,教师合不合标准,收费是否合理,教学的硬件条件是否达标,是否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教学质量能否保证,等等。各级政府允许办学的,要提供合适的场所,因为不是什幺地方、什幺人都适宜办学校,要把管理好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工作列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范畴。
篇3
关键词:流动人口;教育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62-02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各省份在中央的巨额投资和政策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口的流动性大大曾加,据不完全统计,定西市城区大约有四千名左右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为了给有关部门解决定西市城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我们认真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以供有关职能部门参考。
在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定西城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主要影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
流动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虽然对子女的教育很重视,希望子女得到良好的教育,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他们往往会忽视子女在情感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许多家庭教育应该完成的内容又被交给学校教育去完成。调查表明,30.5%的家长在子女的发展上更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56.8%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养,4%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9.4%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交往能力,4.5%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动手能力。其实,由于流动人口家庭不充裕和动荡不定,其教育功能更应注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因为他们本身的生活环境不够稳定,因而需要更多的关心、帮助和疏导。因此,应该多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而在调查中,69.2%的家长表示与学校老师只是偶尔联系,并不密切。这就更说明家长和学校及老师的互动有待加强。
2、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
这次调查选取了两个典型学校作为样本,目的是考察学校性质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通过对两个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公立学校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相对于私立学校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更容易适应目前的学习生活环境,比例分别为54.5%和47.1%。但由于私立学校的学生来源较为单一,所以在私立中学中一般不存在老师和同学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偏见问题,同学之间的相处也更为融洽。同时,流动人口子女人地生疏,缺少玩伴,每逢节假日只能呆在家里,或“流浪”在社会上,相比较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更能在组织课余活动时对流动人口子女“特别照顾”,让流动人口子女尽可能地选择参加书法、美术、舞蹈等双休日兴趣小组,组织开展有益的社区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一、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在公立学校方面
(1)公办学校收费高,许多流动人口家庭承担不起
尽管国家政府及地方政府三令五申,禁止公办学校向流动人口子女收取高额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但很多学校仍然照收不误,即使公办学校取消了这些费用,其他费用也仍然很高,对于收入水平低的流动人口家庭来说,是个很重的经济负担。据调查了解,目前在一般公办学校借读的流动人口子女,除了交学杂费和代办费两部分费用外,还要交一部分借读费(小学170元、初中250元),而在条件较好一点的公办学校就读的,还要交比以上三种费用更多的“赞助费”,一般在1000元到10000元不等,且往往是一次清。公办学校收费高,使流动子女家庭对公办学校望而却步。
(2)借读条件高,流动人口子女进不去公办学校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公办中小学借读还有严格的借读条件。
(3)使用教材不统一,不利于流动人口子女升学需求
定西地区的学校通常都采用人教版的教材,但流动人口由于来自各地,在流入地使用的教材版本五花八门。更大的问题在于,流动人口子女将来还面临回家乡升学问题。如果两地使用的教材不是同一个版本,这会影响他们的考试成绩,不利于他们的高考。
(4)政策刚性不足,公办学校以种种理由拒绝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尽管国家及流入地的政策要求,公办学校要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但都没有针对公办学校不愿意接纳外来学生的任何强制性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能不收的尽量不收,尤其是一些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更不愿意对流动人口子女网开一面。就目前来说,还只是普通公办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数量比较多,重点中学根本不接受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5)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增加了公办学校的教学难度
流动人口子女除了很少一部分从一开始上学就在公办学校读书外,大部分是在家乡读过几年书以后,又转学到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来自全国各地,到流入地后,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同时,由于各地区使用的教材不同,科目设计的多少也不一样,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千差万别,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另外,语言、习惯也存在差异。这大大增加了公办学校的教学难度。如许多外地学生以前在家乡上学的时候,学校没有开设英语、电脑等课程,到公办学校插班就读后一切要从头开始教起,从而增加了公办学校的教学难度。
(6)没有政府相应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公办学校教学经费紧张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颁布的,当时的流动人口不多,流动人口子女的异地入学问题也不突出。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也就是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主要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教育经费则按照户籍学生数下拨。对于招收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比较多的公办学校,因为政府部门没有相应的拨款,所以感到资金缺乏。以前公办学校依靠收取流动人口子女的赞助费或者借读费来弥补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但政府规定公办学校减免或不能收取赞助费、借读费后,“资金缺乏”问题将会更加严峻,如果这个负担一直由学校来承担,学校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公办学校就没有了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就不可能从长远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2、在私立学校方面
(1)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私立学校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师资上达不到办学要求,教学质量差。教师的文化程度不高,一般以高中、中师为主,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不多。教师教学的连续性很差,由于私立学校更多的是考虑招生的规模,在招生开始的时候可能聘请一些名气较大的名师用来招揽学生可这些名师通常只在学校教两三个月便离开,此时换来的教师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师范学生,既没有教学经验也不可能保证与前面教师教学的连贯性,对学生是很不负责任的。
(2)资金缺乏限制了教学软硬件条件的提高
资金缺乏是私立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与公办学校不一样,私立学校属于社会力量办学,政府不会对其投入资金,能否发展全靠自我经营。私立学校运营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靠收取学费来维持运转,还有少量以实物形式(如课桌椅、学习用品)为主的社会赞助,基本没有政府拨款。因而私立学校一般都面临资金方面的困难。资金缺乏,限制了教学软硬件条件的提高。一方面,往往很难再投入更多的资金用到增加教学的硬件设施上,如图书馆、音乐室、电脑室及语音室等;另一方面,也不能及时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水平,因此,很难吸引或留住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这就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其发展。
(3)地位尴尬
私立学校并未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它们仍然处于很尴尬的地位。由于社会对于私立学校的认识要么是贵族学校要么就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因此,举办者一般没有长远打算和相应的投资,不敢兴建校舍、不购买相应设备、不改善师资条件,只能是因陋就简,得过且过。另外,私立学校不能得到流入地政府的帮助和城管部门的保护,也享受不到学校用地租金的优惠政策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限制了私立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将伴随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而日趋严重,它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是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想出办法来缓解并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1、完善相关制度政府需要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首先,应该尽快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转换现在的二元社会结构制度,使外地来兰人员可以享受与当地居民同样的待遇,提高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从而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在当地就学的自卑心理问题。
其次,要认真落实国家和各部委的相关政策法规。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1 ]21号)规定,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2003 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03]78号)时强调,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收费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要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将其就学学校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强调完善以公立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机制
教育部关于九年义务教育以公办为主的规定、《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应以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在公立学校借读应该成为吸收流动儿童就学的主渠道,实现教育的公平。所以,从现阶段开始,应该建立以公立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机制,逐步形成一个公平的、灵活的、有效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体系。
首先,放宽流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进入正规学校学习的限制。不要把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许多做法照搬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孩子在城市的入学,不应该以其父母有没有三证为限制。根据调查,有相当多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三证问题丧失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其次,监督公立学校收取借读费等相关费用。由于流动人口在公立学校就学占用其教学资源,所以公立学校收取一定费用的作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少公立学校漫天要价,并且除了借读费用外,收取其他附加费用。很多流动人口子女就由于家庭无力承受过高的这部分费用,只能转去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私立学校或者被迫辍学。
3、支持多渠道社会力量办学
由于目前完全依靠公立学校不可能完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所以应该大力提倡并且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使之可以补充及支持公立学校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在社会力量办学的过程中,经费问题是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政府应该设立专项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基金,从中拨款支持私立学校的建设、教学设备购买及相关发展。其中,为了保证教育资源运用于流动人口子女,应该根据相关学校中接受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数量来发放发展资金。除此之外,政府应该牵头整合零散的社会教育资源,使私立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提高,保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质量。党和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执行,和以公立学校为主以社会力量办学为副的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资料
[1] 罗义. 流动人口基础教育的府际责任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1).
[2] 莫怡文. 权利的贫困――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困境的原因[J]. 台声, 2007,(7).
篇4
[论文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策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这里的流动人口子女主要是指户籍在农村,并且在城市中从事生产性和服务性劳动的“农村外出就业者”的子女,年龄范围界定在6~16岁之间,即在义务教育范围内的这部分孩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跟随父母进城,在城市中的各类学校学习的这部分孩子,他们又被称为“流动儿童”。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环境影响孩子教育
1.贫困的家庭条件,直接影响孩子的教育。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正常的社会化进程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城市正常家庭相比,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要缴纳很大一部分费用。而对于现实中的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来讲,家长的经济收入低且不稳定,他们不仅仅要承受生存、就业的压力,也面临着子接受正常教育的经费压力。庞大的经济压力,使得农民工无法给子女同城市孩子同样的条件。
2.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当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中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父母自身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管理;另一方面有很多父母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受经济利益诱惑和封建小农意识、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与其花大把的钱让孩子读书,不如把孩子带在身边,帮自己挣钱,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农村孩子辍学打工现象的增长。
(二)学校条件有限,孩子就学难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就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当地公立的学校借读;二是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读书。
1.公办学校
近年来,虽然流入地政府部门对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但明显地保障力度不够,对于经过努力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来说,当他们的父母把他们送进校门时,问题也就接踵而来。主要表现如下:
(1)因成绩跟不上,面临老师不公正的待遇。由于经济收入、文化背景以及教学质量等构成的城乡差别,在农民工子女进城学习过程中,学习基础差,出现成绩跟不上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致使一些对农民工子女有偏见的教师,在对待城乡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上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如在处理城乡学生的矛盾冲突中,偏袒城市孩子;在学习辅导上,对农民工子女缺乏耐心,相反对城市孩子给予更多的照顾等。
(2)由于教育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公立学校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对公办学校来说,近些年来,新生入学人数和在校生的缩减趋势,使之具有了接受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的条件。但是,相比于外来人员子女的数量,公办小学可接收的学生人数有限,这就致使流动人口子女被公办学校拒之门外的现象频频出现。
2.农民工子女学校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出现是进城人口自立自救的结果。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给那些被排斥在公办学校之外的流动儿童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场所,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资金缺乏、校舍不稳定、课程设置不到位、师资力量单薄等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教育。
(三)地方政府支持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的户籍管理藩篱,流动子女很难享受到和城市孩子相同的待遇。虽然有很多流入地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来解决流动子女就学问题,但其实施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政府对于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仍然处于支持能力不足的现状。
二、造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国家相关制度形成城市壁垒
1.长期实行与户籍制度相应的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义务教育体制密切相关。户籍制度致使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相割裂。同时与户籍制度相对应,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体制,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的义务教育由政府财政担负,而农村的义务教育却由农民自己买单。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体制严重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性。
2.政府政策管理缺位。城市外来人口子女的大量流入,使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在法律上,《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流人地政府对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然而,由于没有具体的统一标准,使得上述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流入地政府的做法是盲目地将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出来,并对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致使外来人员子女教育出现很多问题。
(二)学校教育的不公平
一方面,由于公办学校资源的有限性,面对庞大的流动子女大军,城市学校只简单地以家长的经济实力作为筛选条件,直接损害了外来人员子女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虽然在城市中有很多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但是由于其是私人办学,不管是经费,还是师资力量都很难达到规定标准。与城市子女相比,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学校教育上存在着先天性的不公平。
(三)家庭教育的有限性
长期以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滞后于学校教育,家长在配合学校教育上处于被动地位。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家长们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民工进城后从事的职业大都为低层次的体力劳动,劳动报酬低且十分辛苦,父母也就没有额外的精力来管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家长会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教育方面就是学校的事了,而自己在教育子女上的任务就是为子女提供充分的经济上的支持。
(四)变更的学校环境。使学生很难适应
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环境、生活方式等与城里孩子有较大差别,同时流动人口工作的不稳定性,致使其子女在接受教育上也存在间断性和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流动人口子女不仅要去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环境,还必须不断地去适应变更的学校环境,这都严重影响了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使其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心理上出现厌学、抵触情绪。因此,在以城里孩子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流动人口子女遭遇了适应性障碍。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工作力度,解决流动子女就学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规模庞大,其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义务教育能否全面普及,关系到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公正,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1.加大就学渠道,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顺利实施创造条件。鼓励公办学校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挖掘办学潜力,使其扩大招生容量。同时鉴于城市公立学校在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方面的有限性,当务之急就是规范民间办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放松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审批条件,尽量简化入学审批手续,为其提供实际帮助。
2.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法制轨道。第一,应把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用法规形式规定下来,当地政府要把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纳入本地重要工作内容,明确公办学校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义务和责任。第二,应在全国范围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为保护流动人口的平等权利提供法律保障,真正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3.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功能,使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环境得到改善。作为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政府,必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歧视流动人口的做法。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更多的关于流动人口的正面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同时鼓励更多的社会工作者主动走进流动人口家庭,了解这个群体。从根本上给流动人口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真正使其子女在学校中树立信心,与城市孩子共享一片蓝天。
(二)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
1.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以公立学校为主,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应切实做好接收工作,积极利用教育资源,禁止在入学手续和赞助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设置障碍。同时农民工子弟学校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应该积极争取在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达到公立学校的标准,从而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为流动儿童创造一片新的天空。
2.教师尊重学生,帮助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这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尊重他们,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又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本身认知的有限性,这就要求学校老师更加关注这些外来子女,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帮助,同时在生活中还应注意组织城市儿童与流动人口子女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便他们能够真正融入班级中,在班集体中获得更健康的发展。
(三)建立良好家庭环境,保障孩子健康发展
篇5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子女义务教育权 受损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而在外地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口,或者说是居住在流入地而没有本地户口的人口。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流动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家庭化,即由原来的单身外出变为“举家迁徙”,于是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流动人口子女主要是指随父母到流入地的6到14周岁或7到15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人口。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在2003年11月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称:全国有流动儿童近2000万,一直未上学的占6.85%,辍学者占2.45%,合计9.3%,8~14岁流动儿童失学者占15.4%,12~14岁流动儿童中,超过60%的已经工作。流动人口子女理应获得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他们虽然“同在蓝天下”,但因种种原因,实际上无法享有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
一、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权利的法律依据
受教育权是国际人权法保障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都有确认和保护公民受教育权的内容。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将受教育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固定下来。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一规定使受教育权成为我国宪法权利中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公民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提供了宪法保障。
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是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任何组织、团体或个人无权阻挠或干涉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二、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权利受损的具体表现
受教育权的平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平等、接受教育过程的平等,以及教育结果的平等。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权利是否得到了实现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的教育权利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害。具体表现在入学机会的不平等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1.入学机会的不平等。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在《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平等》中指出:应该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为达此目的应扩大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服务,而且必须采取始终如一的措施来减少差异。为实现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必须获得达到和维持必要的学习水平机会。必须积极消除教育差异,不应使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群体在获得学习机会上受到任何歧视。城市流动人口虽然用社会地位低下描述不很确切,但他们绝大部分确实是城市中生活处境不利的群体,让他们的子女获得入学机会是消除教育差异的重大举措。
2.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入学仅是就学的开端,入学只是通向就学的门户。教育结果的平等比教育机会的平等更为重要,只有在教育的各个环节而不只是入学环节给流动人口子女以真正平等,才能使他们得以享受真正的,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公平。即使交得起高额的借读费,能够在公立中小学就读,流动人口子女往往被视做特殊学生,与当地人口子女不能实现同等待遇。有一些学校把流动人口子女单独编班,不计入考评的对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教学和管理上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对于纪律较好的流动人口子女由于不影响他人,教师往往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对于纪律较差的流动人口子女,教师常常采取歧视的态度。同时,在平时参与活动、参与竞争上,流动人口子女评优被认为是资源的浪费。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致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吕绍青、张守礼在《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中就曾指出,北京有些公立学校对借读生的考试成绩不计入教师的教学考评中,借读生学好学坏都与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利益不相关,因此教师不拿借读生当自己的学生看,对其学习放任不管。由于借读生户籍不在本地,参加诸如学科竞赛之类的活动都顶替当地学生的姓名,得了奖也归当地学生。这就是说,借读生与当地学生待遇不同,教育权利不平等。
三、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权利受损的原因分析
1.二元户籍制度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这种特殊的户籍制度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社会的“断裂”,事实上将城乡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群体。这种户籍制度的实施为我国规范人口管理提供了便利,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二元户籍制度无疑成为城市与农村交流的屏障。其中对流动人口子女影响最大的就是以户口性质为基准规定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方式。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在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也就是说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责任只能由他们户口所在地的政府承担,非户籍地户口的居民不能享有与户籍地居民同等的义务教育的权利。虽然从法律上讲,享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与户籍制度紧密相连的就近入学政策,因此,流动人口子女尽管享有在流入地的居住权,但他们没有流入地的户口,也就不能享有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公民的户籍权与受教育权的不一致,导致了流动人口子女的不平等地位,身份上的差异导致了受义务教育资格的差异,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受到剥夺。
2.“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城市九年义务教育经费是由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的,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由乡镇筹集,近年来,县级财政对农村学校教育增加了投入,教师工资等大部分费用由县级财政开支,但是基础设施和许多办学经费主要还是靠乡镇自己来解决的,因此,这种财政体制势必会造成地方教育资源、教育要素的彼此不流通,使流出地政府和流入地政府在教育经费拨付上产生矛盾。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就学,从而会增加流入地政府的教育负担费用,对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压力。
3.《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一些规定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1998年公安部和原国家教委联合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部门规章,《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主要由流入地政府承担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责任,但是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在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也可由民办学校、全日制公办中小学附属教学班(组)以及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简易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就使得一些公立中小学举办“外地班”、“民工子女班”,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有法可依”。《暂行办法》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保障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这一规定越来越不适应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一方面流入地政府不能很好地贯彻其精神要义。另一方面,部分学校以收取借读费为名达到赢利的目的。
四、实现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权的建议
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法规上支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的实现。
尽管1998年3月由教育部、公安部联合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4条规定:“流入地人民政府应为流动儿童少年创造条件,提供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具体承担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职责。流动儿童少年就学,应保证完成其常住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有条件的地方,可执行流入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但是由于上述规定没有上升到教育基本法的层面,流入地多以经费困难等为由而未予执行。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义务教育法基础上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对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做出规定,加以规范。通过立法,进一步强调解决这一问题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在如何对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受教育方式、资金的筹措和物质的保障,教育责任的界定和划分,以及不遵守法规应受何种处分处罚等方面的问题上,给予明确具体的规定。目前北京市已正式出台《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提供了政策保障。
2.增强一切社会主体,特别是流动人口的教育法制观念,提高人们对义务教育的维权意识。
即使国家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健全了法律体系,如果人们缺乏相应的法律观念,那么它只能作为一纸空文,不能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有必要加强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增强一切社会主体,特别是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一切社会主体都应按照法律规范所设定的要求办学,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教育权利,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任何阻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的行为都是与我国法律制度相悖的,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流动人口应了解我国目前颁布的相关法律政策,维护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正当权益。
3.改革户籍制度,打破现行的以户籍为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原则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
农村人口的流动已经突破了以往的财政安排模式。流动人口进入流入地是作为劳动者和建设者,他们向所居住的城市政府缴纳了税收,为居住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所以他们作为纳税人有理由要求流入地政府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公平的义务教育机会。学校应向所有人开放,不能让户籍成为“先天赋有”的身份等级,成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屏障。为了使流动人口子女享有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权利,必须逐步改革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各级政府不仅应为本地户籍人口服务,而且应将在当地居住了一段时间,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和住所的非本地户籍人口,即流动人口纳入其服务的范围之内。因此,在义务教育领域,应将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当地公办学校招生范围,在教育财政拨款上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取消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上学要交纳借读费和赞助费的规定,使流动人口子女能和流入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
参考文献:
[1]陆波.关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3).
[2]赖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2).
[3]孙红玲.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科学,2001(1).
篇6
“流动子女”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色彩,让他们本身就不存在安全感,尤其是在儿童和少年期,他们内心是急需要安全的时候,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被父母带着从这个城市飘向另一个城市。他们内心是孤独的和无奈的,他们也需要朋友也需要关注,靠父母的关注吗?不,靠朋友同学之间的关注吗?也不一定,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安全的环境,他们也需要真正地安定下来。因为这样至少从环境上给了他们安全感。对于农村那些孩子我们应该真的很同情和关注,我知道如果父母不给带出来,他们将永远只能待在农村,受那种没有任何水平和条件的教育,而带出来至少可以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这个世界。我希望能从内心上帮助他们,给他们一些建议,让他们更加坚强,更好地适应这个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也让自己更快地成长,其实他们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他们的淳朴和善良才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
大约有一半的流动人口子女会随着父母的迁移选择在当地学习,因此这部分人群的义务教育问题就成为了当地教育部门以及社会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如何构建和谐校园,真正实现让流动人口子女同享一片蓝天;如何大力实施关爱工程,为学校的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让他们融入新的环境快乐成长、学习?这些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困扰流动人口个人的家庭问题,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方热土。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同样渴望知识的海洋和明媚的阳光……”这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特殊群体孩子的殷殷求学之声。他们稚嫩的肩膀承受了太多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称的沉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其受教育的程度和状况将影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为一线任课教师,现将我任教的班级流动人口子女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一、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居住环境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流动人口能够在当地买房的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流动人口采取租房居住。甚至通常几个外来工友家庭合租一套民房,在蜗居的房间中孩子很难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在乌烟瘴气的嘈杂声中完成作业。因此,作业本常常油渍斑斑,卷着边角。就居住的大环境看,流动人口一般住在城乡结合部,人员混杂,治安较差,一般是刑事案件的高发地带。孩子在社区内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在鱼目混珠的环境中极其容易沾染不良习气。
二、流动人口子女父母的文化程度
流动人口本人或配偶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比例最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指导和帮助程度,间接影响孩子的入学机会和学业成就。
三、流动人口子女父母的职业地位
从调查的流动人口的职业状况来看,他们大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劳动或知识成分较低的商业活动,多为当地人不愿干的脏、累、重的工作,职业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大多数流动人口所从事的工作,只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除了在经济上给下一代提供一定的支持,在其他方面对孩子的帮助是微乎其微。
四、流动人口子女父母的经济收入
篇7
【关键词】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动人口数量激增,同时,流动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家庭化过程,即由原来的单身外出变为“举家迁徙”,于是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现在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完整的复制了中国城乡之间的不平等的关系,也损害了基础教育的义务性、公平性、完整性的原则。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解决办法。
一、建立符合社会现实需求的教育管理和户籍管理服务机制
在教育管理服务机制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合理整合资源,竭力增加投入,尽量降低成本,全面提供援助,为农民工流动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在户籍管理服务机制上,将从建立平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处理好农民工问题,提高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组织程度,解决他们的市民身份和待遇,从而加快推进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社会制度体系改革。在户籍制度上,将实行一种户口;在迁徙上将降低门槛,逐步让已经在城市里就业多年的农民工转化为城市市民;在社会管理上将让农民工参与社区的管理,同时向他们开放社区的服务设施,促进他们与当地居民的融合。总之,就是要给予农民工以“国民待遇”,机会、权利将是平等的、制度将是统一的、身份也将是一致的。这样能够大大减少给农民工带来的各方面困难,从而使农民工流动子女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完善。
二、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完善九年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自1985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过三次改革: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三次改革,都始终坚持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正因如此,导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城市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教育农民办”。农村税费改革和第三次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由县级政府为主的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可是,在现实中,农民工流动子女离开农村时,并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随之流转,其就业所在地也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预算。这样,农民工流动子女接受教育就没有了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三、兴办和扶持农民工子弟学校以及经济型标准化学校
流动人口子弟学校虽然条件差一些,但低廉的学费(一学期约需几百元),让大部分流动人口家庭还是愿意使他们的孩子在城市受教育成为现实。所以要允许在城市里专门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基本教育的民办学校存在,不能以降低城市教育水准为借口关闭这些学校,使大量农民工流动子女失学。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尽快使薄弱学校达到各地的办学标准。
四、充分发挥正规学校的主渠道作用,要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进入正规学校学习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不断下降,这造成许多城市学校的在校生数逐年减少,从而出现一些教育资源闲置、半闲置现象。只要正规学校适当降低收费标准,才能使流动人口子女可能接受正规教育。借读费用偏高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必须严格实行“一费制”,国家明确规定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流动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必须和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一费制”是指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收费总额,然后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一费制”已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试行了三年,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推行。推行“一费制”的主要目的是规范管理、减轻负担、治理乱收费、确保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依法从严治教,规范管理,进一步强化学校财务管理和收费审计,加大财务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各地教育、监察和纠纷部门要坚决把住学校开学的关口,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顶风违纪的乱收费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仅要追究有关责任者的责任,还要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对借教育收费和中饱私囊的,坚决依纪依法从严查处,决不姑息,决不手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一些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乱收费案件,坚决予以曝光。
人口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在发达城市的反应,也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教育问题,我们必须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参考文献
1 焦健全。流动人口的权利视角[J].人口与经济,2002, (3).
2 李荣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实然和应然[J].教学与管理,2004,(8).
3 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
4 王映。给流动人口子女以真正的教育平等[J].教育导刊, 2004,(1).
篇8
现代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经济呈现出与日腾飞的势态,人口流动现象愈演愈烈,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也带来了很多流动儿童问题,特别是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子女教育断链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够得以妥善处理,必然会影响新一代接班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那么,断链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一、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断链现象产生的原因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迁徙,农村人口流动现象越来越频繁,流动儿童也随之产生,这是断链现象产生的最直接原因。究其根本,流动儿童的产生还是源自于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导致城乡经济水平相差甚远,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村的教育支出不足,使得断链问题愈演愈烈。流动人口的频发,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也使得断链现象日益瞩目。
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常见的断链现象
1.学校教育出现断链
学校教育断链,是比较常见的断链现象。农民工入城,流动子女也进入城市的教育体系,但是存在明显的差异化,无论是在学习成绩还是学习氛围,无论是文化触感还是人文环境,都使得很多流动儿童难以适应。很多农民工子女入城入学难,城市学校并不能给予接纳和认同,繁琐的手续和相关证明让很多儿童不能如愿以偿地入学。很多私立学校因为昂贵的教学收费让很多农民工望而却步。因此,很多流动儿童只能就读条件比较差的学校,知识内容不能有效衔接,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也影响了教育知识的传输,学校教育断链现象较为严重。
2.家庭教育出现断链
家庭教育也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迁入城市,从家庭环境到经济状况都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家庭由于条件较差,子女也受到排斥和歧视,父母又忙于赚钱养家,疏于和孩子的交流,也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农民工由于其本身知识层次的缺陷,也影响了孩子的家庭教育。
3.社会教育出现断链
社会教育断链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教育。很多农民工迁入城市,大多居住在城市较差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差,治安乱,对孩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很多迁入城市的农民工处于社会的底层,收到不公平的待遇,也影响到了子女的成长,很多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戒备心强,归属感缺失,进而产生了很多心理问题,影响孩子发展。
三、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断链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提高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与支出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了城乡的教育水平,城乡教育水平差异化越来越明显。改善断链现象,提高农村教育支出很有必要,是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的经济基础和重要条件,并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农村教育支出,必须基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扶持,提高教育经费分配的合理性,照顾落后地区的学生教育,才能够从学校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为教学相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巩固教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缩小城乡教材差异化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使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很多地方甚至还没有统一义务教育学制,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就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以来,社会对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出现了教材版本层次不一,内容不统一的情况,甚至知识层次存在明显的偏差。缩小城乡教材差异化也是改变断链现象的重要举措,有助于知识的衔接性,更符合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和知识层次。
3.改善农村的社区环境
对于儿童而言,学习不仅仅来自于学校,更是源自于社会实际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的社区环境显然也是必要的,能够缩小城乡之间硬件的差距,为儿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善社区环境,加强网吧和游戏场所的监管,能够净化儿童生长空间,合理利用互联网环境,汲取健康的知识,为儿童的学习保驾护航。
篇9
关键词: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087-03
十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兴国家兴,少年强国家强。在大力倡导“中国梦”的当今,维护教育公平,让生活在城市边缘的随迁子女享受与城市里的孩子同等的教育,拥有同样的圆梦机会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努力和奋斗的方向。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难”问题得到解决,以及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群体的客观存在,合理认识其发展变动趋势,满足其义务教育阶段后继续教育的需求,作为链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初中后教育则是现阶段需要关注的焦点。
学者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做出了界定。吴霓从户籍属性分析,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两个群体,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的随迁子女[1]。桑锦龙等认为,目前各界关注的随迁子女的高中阶段教育问题主要针对群体是指具有“落户”特征(在流入地完成或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有的甚至没有回过户籍地)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高中阶段教育问题,特别是其中生活水平较低、主要从事一般性经营活动或艰苦行业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高中阶段教育问题,这部分人群在流入地正常接受初中后教育有着强烈的诉求[2]。
因此,本文关注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主要针对的是在流入地生活超过一年以上,经济条件、生活水平不高,处于城市边缘的进城务工者的随迁子女。他们社会地位不高,对他们而言,教育是社会流动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比较公平的方式。
一、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现状
(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后继续教育的意愿分析
吴晓燕、吴瑞君在对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现状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初中毕业的随迁子女及其父母继续接受教育是普遍的意愿,并且大部分学生都希望留在上海继续就读[3]。此外,他们调查发现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对就读学校的选择意愿差异较大:就读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初中毕业后,主要选择在公办高中借读,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主要选择在“三校”继续就读[3]。
杨东平、王旗(2009)在对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的教育意向调查中也发现,绝大部分随迁子女希望继续在北京接受教育读普通高中[4]。中央教科所2008年的一个调查表明,“由于公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较好,农民工家长更希望子女在流入地高中学习,享受城市优质教育”[4]。
上述两个对京沪两地随迁子女就读意愿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毕业学校类型是公办还是民办,随迁子女父母对子女的希望都是继续接受教育。但在选择学校方面出现了略微差异,希望就读普通高中的随迁子女父母公办学校比例要比民办学校或者自办学校高。
(二)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类型与特征
叶庆娜指出在现实中,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的问题与其能否在流入地参加中考相关[5],吴霓根据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中央教科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开展的专题调研发现,在城市继续上高中是随迁子女家长对孩子未来出路的首要选择,而且异地中考政策的实施影响着学生初中毕业后的“去留”选择[6]。
叶庆娜以“高中教育开放度”、“高中教育开放路径”及政府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三个维度,将有关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问题的政策文本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附条件的完全放开型。这一类型的中考招生政策门槛较低,普通高中也面向随迁子女开放,如江苏无锡、安徽合肥等;第二,中等职业教育优先放开型。部分流入地政府采取了有序放开的路径,即允许农民工随迁子女报考当地的中等职业学校,主要省市包括天津、上海等;第三,积极探寻型。部分省市虽然仍未向随迁子女放开高中教育,尚未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但该问题已引起流入地政府的重视,如北京等城市;第四,消极等待型。大部分地区对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问题持观望态度,消极等待中央政策的出台及相关的财政支持[5]。杜永红、陈碧梅也对目前中考政策总结出四种类型:严格限制型,对农民工子女进行户籍限制;附加一定条件型,对农民工子女报考当地高中设置一定的报考条件;完全开放型,完全开放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突破口型,放宽农民工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条件[7]。
吴雪娅、杜永红和周正、周佳认为在当前流入地普通高中接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作为与普通高中教育同等并行的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对提升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促进城市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初中后教育必不可少的支持力量,开放中等职业教育是流入地解决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重要途径[8][9]。
吴霓总结了各省市中考政策,指出主要存在以下特点:第一,政策大多由劳动力流入相对较多的省、市出台,以地级市政策为主,而国家层面尚未出台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第二,异地中考政策的探索最早始于2003年,在2008年这一政策的出台最为密集;第三,各地异地中考政策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大都设有一定的报考条件,例如需要提供暂住证、原籍户口、流入地初中学籍证明和父母务工证明等材料;第四,异地中考限定开放本地高中阶段的某类学校,例如天津、上海等地只允许将中等职业学校向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开放;第五,异地中考政策均未与高考制度挂钩[6]。
可以看出,各省市地方政府为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问题相应出台了具体政策,但是大部分省市仍没有完全向随迁子女放开高中教育,同时,国家并没有出台统一的政策和指导意见,实现教育公平仍有一段长路要走。而在过渡期,中职教育政策也许是目前较好的实现途径。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困境
刘善槐、张源源指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初中毕业后,如果想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无论选择继续在城市上学或回原籍上学都会影响他们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特别是影响其升入普通高中的机会[10]。不同学者就两种不同的选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一)随迁子女流入地继续接受教育存在的困境
1.流入地担心引发“变相高考移民”
桑锦龙等认为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普通高中教育是连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许多城市担心如果目前单方面向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开放普通高中教育,极有可能在三年以后形成一种新类型的“变相高考移民”,尤其在目前我国教育发展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城乡和区域差距情况下,许多拥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机会丰富的城市对于开放高中阶段教育是否会引发外来人口的迅猛流入存在疑虑[2]。
2.中高考制度尚未衔接不利于随迁子女回原籍高考
吴霓和桑锦龙等认为中高考制度没有衔接,仅仅在流入地读高中并不利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就读高中,也未必有利于其今后回原籍参加相关的升学考试,从2010年开始全国各省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实施新课程,独立高考或自主命题的省份日益增加,跨省高考的难度正进一步强化[2][6]。
3.流入地财政、教育资源压力增大
刘洁认为由于二元城乡教育体制的存在,城乡教育处于一种非均衡发展的状态,特别是从教育经费的投入、学校条件或是师资力量上,城市教育都处于优势。大量农民工子女的涌入给流入地公办学校财政、管理、教育资源等方面带来多方面、多层次、持续不断的沉重压力[11]。
4.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对随迁子女存在某种程度的隐形歧视
刘洁对流入地放开中等职业教育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良好的意愿不一定产生预期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放开中等职业教育存在可能的隐性歧视。中职教育的个人认可度低,在我国,人们特别是底层人民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向上层社会流动,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留在身边无奈选择让子女就读中职学校[11]。
吴晓燕、吴瑞君对上海市初中后教育调研中总结:若打开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通道,势必会出现政策的放大效应,即理论上存在四级放大效应:一是将在短时期内引发流动人口子女在上海初中接受教育数量的较大幅度增长,增加初中教育资源的压力;二是对上海就业的高预期将引发较大规模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在沪接受初中后教育;三是更多流动人口的留守儿童随父母流入上海求学;四是在短期内将会有更多的农民工家庭为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涌入上海[3]。
(二)随迁子女回原籍上高中面临的困境和难题
刘善槐、刘洁和徐丽敏都提出随迁子女回原籍考试参加高中教育面临适应家乡教育和家乡生活习惯的难题。由于现行的中考制度中明确规定,中考试题由各地区自主命题,流入地城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与流出地均有所差别,若随迁子女回原籍参加中考,这不利于他们与流出地学生的公平竞争。不仅仅在学业上会对随迁子女造成困扰,回原籍地生活的随迁子女也要面临重新融入当地生活的难题,由于他们缺少了监护人的教育及变化了环境,到高中阶段学习困难,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就选择了干脆辍学。这段过程并不利于他们成长和考试[10][11][12]。
可见,随迁子女目前初中后教育存在两难选择,无论是回原籍还是选择留在流入地就读对他们而言,都不是一个完美的选择,徐丽敏指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后教育机会获得上的不平等,不仅造成其接受高一等级教育的困难,还预示着其在将来就业进而在未来收入分配中也有可能处于弱势[12],要解决好这一阶段的随迁子女教育需要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共同协商合作。
三、随迁子女流入地升学问题难解决的原因
龚宝成等认为户籍制度、考试制度、城乡教育资源差异以及农民工及其子女对义务教育后选择什么样类型教育的困惑是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能否上学、上好学、在流入地的融合以及义务阶段后继续升学等问题的主要原因[13]。
刘善槐、张源源是从流入地政府角度分析,认为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遇到困境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制度改进相对滞后,随迁子女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后的升学问题依然没有可供参考的政策,流入地政府责任意识不强,没有把随迁子女的高中阶段教育纳入到当地的教育规划中;高中教育阶段特别是普通高中的教育资源并不充足,流入地居民考虑到子女升学率问题,很难愿意接收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流入地政府担心开放高中阶段教育将引发教育移民[10。
吴霓则具体分析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目前面临不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障碍:国家高考招生政策明确要求按户籍报名;高考政策中关于考卷相同允许借考情况的政策也不涉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国家对于在流入地参加中考的政策在指向上不明确;各地出台的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政策的状况参差不一,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1]。
刘佰合对清代异地科举的历史考察中得出户籍不是限制异地高考的根本性因素。当前影响异地高考的根本性因素是各地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及在此基础上所施行的分省录取制度,户籍只是相关制度缺陷的替罪羔羊[14]。
此外,朱冠楠对农民工子女教育与问题综述中表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难,源于农民工的非市民化,这种对农民工的歧视进而转嫁到其子女身上[15]。
综上,我国在各地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城乡差异巨大的情况下,户籍制度、考试制度等阻碍着随迁子女在流入地获得同等教育待遇,各地政府考虑到各自利益不愿完全放开高中教育,许多随迁子女虽然像户籍地居民子女从出生就在城市生活,但是面对教育升学问题依旧处于城市的边缘受到了非市民的待遇。
四、小结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随着义务教育阶段问题的解决,随迁子女升学问题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尚未完全形成系统解决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法律政策体系,各地政府只是把重心放在了义务教育阶段上。初中后教育与户籍制度、高考制度以及就业制度密切相关,触动各地地方利益,要从根本上解决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仍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随迁子女继续升学的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在教育上的反映,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仅仅依靠教育部门政策一蹴而就,需要通过渐进的改革和推进,从逐渐缓解到彻底解决[1]。过渡期保障随迁子女获得公平的升学机会,可采取建立基于成绩折算的异地考试制度、相应的奖惩和补偿制度以及构建城市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信息平台[10],逐渐放开流入地中高考政策。
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处于一个不断探索阶段,希望本综述能为未来研究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的学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吴霓.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高考的现实困境及政策取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2):107-111.
[2]桑锦龙,雷虹,郭志成.我国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入学问题初探[J].教育研究,2009,(7):69-71.
[3]吴晓燕,吴瑞君.大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现状、问题及难点分析――基于上海市的专题调研[J].教育导刊,2008,(12):25-26.
[4]杨东平,王旗.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1):50.
[5]叶庆娜.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政策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8):54-55.
[6]吴霓.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1,(11):4,8-10.
[7]杜永红,陈碧梅.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研究[J].教育政策研究,2012,(5):21-22.
[8]吴雪娅,杜永红.中等职业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重要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1).
[9]周正,周佳.中职“扩招”:农民工子女高中教育的实现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0,(7):38.
[10]刘善槐、张源源.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困境与破解思路[J].教育探索,2010,(11):20-21.
[11]刘洁.义务教育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可行性研究[J].价值工程,2011,(25):212-213.
[12]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后教育: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6):76-77.
[13]龚宝成,胡志琦,殷世东.农民工子女义务阶段后教育: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2,(7):46-47.
篇10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教育问题 人力资本
一、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规模庞大的流动群体,数量也越来越多。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82年我国的流动人口总数为3000万,1995年为8000万,2000年已超过1.2亿,2003年突破1.3亿,2005年超过1.4亿。[1]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在1.4亿流动人口中,民工约为1.2亿,[2]而且将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而不断增长。伴随农民工而来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也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他们的入学受教育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合作。
二、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
尽管大量农民工流动人口出现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数量庞大,再加上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就决定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其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都是可以预见的,同时这个问题的出现又有其必然性,这些都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个问题。
1.复杂性、长期性。
(1)户籍制度的制约。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的分配是基于户籍人口的,城市里的各种国民待遇(比如教育权、劳动保障权等)与户口捆绑在一起。[3]当农民工子女随父母从农村迁入到城市以后,他们的户籍并没有随着他们迁入到城市所在地,即他们的户籍所在地仍然是农村。由于不具有城市户口,他们就不能享有城市所提供的各种优惠条件,不能同城市学生一样享有同样的教育。迁入地政府也不愿意拿出额外的财政来为这些农民工子女学生付费,那样会加重他们的财政负担。迁入地政府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不会给予重视。农民工子女学生很多进入了和城市学生不一样的学校,比如专门的农民工子女学校。
(2)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处于人口统计的“盲区”。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农民工流动人口一直在增加,农民工子女的数量也在跟着增加,而且会持续增加下去。我国公安部门统计的人口数目是以户籍人口为依据的,但是在农民工迁入地的户籍上根本就没有农民工子女的踪迹。到底农民工子女的数量是多少,有多少农民工子女到了法定的入学年龄,这些都不得而知,也无从查起。不仅要对这些农民工子女的数量作一个调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保障,而且要持续地不断进行,显然是不经济的。我们所知道的农民工子女的数量都是那些入学统计在册的,而实际上到底有多少人应该入学,是不是有到了法定年龄而没有入学的,都无从知道。要做到让农民工子女按时入学,就必须做好统计工作,有计划地执行,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要做到这些,还有一段路要走。
2.必然性。
(1)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借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东风已经保持了近30年的强劲势头,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到城市里谋生。中国的经济还将继续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农民工的需求也会持续增加,也就是说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一个问题,要求社会各界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是农民工聚居的地方,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对这些地方的挑战更大。
(2)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城市化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在国际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要提高城市化水平,就是把农村人口转向第二、第三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口从农村大量涌向城市,出现了短时间内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局面,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据第五次人口调查的结果,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从1978年的18%提高到1990年的26.23%,2000年提高到了36.09%。[4]但是,尽管我国城市化水平提升得很快,但和发达国家的70%、80%水平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生存的压力。一直以来,农业被视为高投入、低产出的产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却不能收到相应的回报。虽然国家减免了农业的许多税,但是高额的农药费、肥料费等,加上天灾,使得农业的收入很不稳定,往往忙碌了一年,所得不过几千元,甚至一无所获。同从事从事农业相比,进城务工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农民放弃经济效益较低的农业生产,到城市追求更高的效益。
(4)出现了“举家迁移”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式出现了携家带口的举家迁移方式。[5]举家搬迁的直接结果就是其子女将来很可能留在城市里,这样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进入21世纪,20多岁的婚后青年再也不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将心放在农村,在城市生活成为他们的理想。举家迁移的潮流在21世纪会变得更加频繁。
三、使农民工子女都能上好学的建议
要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国家制定法律法规,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社会各界要予以监督。
受教育权是适龄儿童、少年的一项基本权利。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就有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包括“随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也就是说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应该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当地政府有义务、有责任让农民工子女入学。
2.当地政府应该积极地转变思维,接纳农民工子女。
农民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入城市,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农民工的进入为城市经济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受到足够的尊重,他们的子女就应该和城市孩子一样,接受同样的教育。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很明显,农民工子女将来回农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城市里留下来,适应大城市的生活,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曾经有人对上海流动子女中初中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这些学生中,88.6%的希望今后在留在上海工作。[6]农民工子女会成为城市未来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反之,如果他们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就不可能为城市发展很好地服务,很有可能成为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
- 上一篇:网络工程市场分析报告
- 下一篇: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