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类型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类型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参与体验;酒店管理;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技工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对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需要。围绕如何提高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课题,在校领导支持下,笔者进行了教改试验,先后将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应用于2008、2009、2010级星级酒店管理班的《饭店管理基础知识》、《饭店公共关系》、《前厅服务》及《饭店服务礼仪》等几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在合作企业的支持配合下,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教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实效。现结合教学实践对此作一些探讨。
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和设计思路
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又称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全过程的开放式学习活动。它的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题为内容,以参与为形式,以发展为目标。在沟通、参与、互动的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着力提高职业能力。在教学设计思路上,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同步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备课、选题、讲课、评课、分组活动、专题调研、考试命题以及成绩评定,使学生的能力在参与中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实施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具体实施如下。
学生参与设计课堂活动,以学定教教学设计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就是让学生参与备课,选择确定研究课题,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让学生参与讨论,将教材中易混淆、难定位的有关概念和理论知识设计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又便于学生理解的相关课题或命题来研究。例如,在《饭店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关于“饭店功能与饭店产品”的教学中,鉴于东莞有“中国酒店天堂”的美名,为加深学生对“优质饭店产品的定位和意义”的理解,笔者先指导学生分成6个小组,利用节假日走访东莞老牌和新兴的几家星级酒店,如东莞宾馆、东城会展国际、索菲特御景湾、凤岗金凯悦、厚街喜来登等6家酒店,了解其经营情况及经营特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学生集思广益,确定研究课题为“东莞星级酒店应如何准确定位自己的产品来满足东莞城市形象营销的需求”,并设计了该课题的整个课堂活动,包括相关调查报告、数据分析、业内人士评估、酒店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访谈资料的展示等。这样,学生人人都参与,个个有任务,大家胸中有数,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
学生参与讲课评课,彰显主体地位学生适当地参与讲课、评课,可以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获得丰富深刻的体验。(1)学生参与讲课的形式不拘一格,有时是让学生直接导入开讲,可通过演示图像或播出视频等来论述课题、呈现内容;有时是让学生担当活动角色表演节目,进行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还可以采取老生带新生的模式,教师只需在旁边观摩纠错等。例如,在《饭店管理基础知识》第五章关于“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就指导学生结合实际感受来讲述自己对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负责调研厚街希尔顿酒店的学生在自己准备的PPT课件里插入大量该酒店一线员工上、下班时的视频和照片,无论是在工作,还是休闲,他们面对镜头时,无一例外都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学生讲课时深有体会地说:“我在希尔顿酒店拍摄的过程中,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大堂,还是洁净典雅的客房,无论是精巧的茶品,还是丰盛的菜肴,都让我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但我更注意到这一切都是人劳动的成果,而且这些很显然都是要用心才能做出来的。”笔者因势利导和大家一起学习现代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明确饭店管理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管理。饭店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员工的切实需求,运用好饭店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员工准确定位、找准方向,与饭店荣辱与共,积极参与到酒店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去。通过这样的讲课,学生觉得由自己来讲与自己将来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十分新鲜有趣。教师就是要把他们尚未成型的构思和零碎收集的图文视频资料加以有机组合,明确课堂主题,分配教学任务,体现教学目标。(2)评课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评课只是教师的事,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对于一堂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如果没有学生的意见和声音是不完整的。为改变这种评课方式,提高评课的实效性,笔者尝试将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评课。这样,评课不但评价教师的“教”,也评价学生的“学”,包括自评、互评以及学生评价教师三个方面。自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和反馈,以此培养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及自我教育能力。互评是学习小组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评价教师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效果等提出意见或建议。一开始,学生不太敢发言,或三言两语,或语焉不详。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一般会引导学生从课题或任务的构思、完成情况、优缺点以及如何完善等几方面来阐述。当然,在评课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养成尊重、理解、宽容以及欣赏他人的习惯和态度。三个方面的评价,使教师从学生方面获得了最直接真实的反馈,对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大有裨益。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获得直接体验的有效途径。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校内组织的活动课,二是到社会参加实践活动。(1)校内活动课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其内容、形式、场景以及环节都围绕着教学目标而设定。师生合作构建场景,让学生主动热情地投身活动中去,做活动的主人,是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途径。例如,笔者在设计《饭店服务礼仪》中“接待服务”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完全采用活动课形式,在学校酒店实训室将全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他们分别承担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以及商场服务的接待任务。组内通过自由选举产生经理、部长、领班以及服务员等不同角色,部长以上职位还需自制名片,小组各自策划布置好相应的场景以及接待服务的程序,要求组织分工严密,接待服务到位。笔者和其他几位专业课教师扮演酒店消费者,在仪容、仪表、仪态、行为、语言以及表情等几方面对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实践证明,从策划、组织、完成到点评、总结,整个活动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投入的积极性。学生对这种既有现场体验感,又有参与成就感的活动课反响很好。(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让学生获得直接体验的又一种有效活动。每逢节假日,部分或全部酒店专业的学生都会被安排到酒店参与实习或见习活动。为避免盲目,每次实习前,笔者都会给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实习任务和要求。例如,在凯景酒店实习的2008级学生主要体验“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之我行”活动,作为高年级学生在完成基本操作和基层管理的切实体验后,更深刻地体验到:现代饭店的生存靠服务与服务质量,除了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之外,还需注意到人性化与个性化。“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之我行”体验活动就是要求学生细心体验,切实领会顾客心理的满足不仅来自饭店产品的品质,还与饭店体贴入微的细致关怀息息相关的道理。在东莞宾馆实习的2009级学生要体验的则是“饭店产品推销的策略和技巧”,他们分布在酒店的中餐、西餐以及会员俱乐部等不同部门,推销饭店产品是他们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在服务过程中,敏锐捕捉顾客的潜在需要,及时推荐适时适用的产品是酒店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逐步掌握了成功销售的策略和技巧。而对那些刚刚迈入学校不久的学生而言,安排他们的见习活动时,更要注重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吃苦耐劳的思想。他们先后前往铂尔曼酒店、金凯悦酒店以及东莞宾馆等企业参观学习,了解酒店营运的大致情况,同时,还邀请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前来组织专题讲座,鼓励他们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找准自己定位和成功的方向。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笔者每次都会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具体的活动方案,事后分析总结活动成果。学生都反映这样的活动体验深刻,对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篇2
关键词:体育课程目标;分类;内涵;意义;结构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102-03
体育课程目标的分类,一方面可以促进与体育课程目标有关的知识的沟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不同体育课程目标分类彼此间关系的了解,在实际运用方面还有助于通盘了解设计、开发的体育课程是否具有周延、均衡、适切的课程目标。
从科学性的角度来讲,体育课程目标的分类系统应该提出一整套范畴,范畴与范畴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且整个范畴体系必须能够涵盖所有体育教育的可能性。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是指示性的,其功能并不在于建立泾渭分明的界线,而是基于一定的逻辑层面,提供体育课程实施的焦点与重点,以指导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开发。
将体育课程目标分门别类,分列成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目标,它们反映了我们所重视的人类经验的某些面向。在教育学上,课程目标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指引教师以不同的教学途径来达致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知识的目标意谓着教学方法上的表现,技能的目标则需要学习者的实践。评量的形式通常也会随着课程目标的不同而改变,如:达标、技评等测验方法通常是用来评量可预测的、结果性目标,但用它来评量学习态度的改变却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对体育课程设计者来说,要想真正将体育课程目标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使得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组织形式的选定等,都围绕体育课程目标来进行,并使之有效实现,那么,就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目标的存在,尽可能地对其予以统筹安排。如果仅仅看到成文的、外显的、理想的、结果性的、可测的体育课程目标,而没有看到相反的其他类型,就有可能影响自己所倡导的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
1不同向度的体育课程目标分类
既然体育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发展目标体系,由一系列目标所构成,那么,这一系列目标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团体、不同的课程学者和教师,依据各自的不同的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观点,从学生、社会、学科的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课程目标及其分类方法。如果没有一个简约、明晰的课程目标分类框架适用于体育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专家、教师、学生之间就很难进行彼此之间的对话和经验的沟通。在此,我们从目标的表达形式、垂直分类、水平分类三个方面构筑一个体育课程目标分类的分析框架,以表征我们对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整体结构的理解。
1.1不同表达形式的体育课程目标分类由于人们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社会需求的重点以及知识的性质和价值的看法有差异,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也不同,基于不同的教育哲学、价值理念、教育理论,会形成不同形式的体育课程目标。
施良方教授将课程目标归为三种取向: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表现性目标。这里所讲的“取向”,施教授把它理解为课程目标所采用的表达形式,而不是指目标的实质内容。[1]行为目标是以行为方式来陈述的目标。展开性目的关注的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如果说行为目标关注的是结果,那么展开性目标注重的是过程。表现性目标也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但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
基于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Schubert)的见解,张华将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归结为四种:[2]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这些宗旨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这种目标的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与课程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运用于所有教育实践。其它的三种目标与施良方教授的分类观点相同。
这四种取向,有宝华则直接把它们称为课程目标的表征形式。[3]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达形式也可依次分类。
1.2垂直向度的体育课程目标分类垂直向度上的体育课程目标具有层次性、线性、累积性的特点,包含了特殊性的至一般性的、切近的至高远的、现实的至理想的一系列目标。这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层次性并不是界线分明、可以明确地划分的,而是连续的,“淡入”、“淡出”的。
从体育课程目标本身的层次来看,可分为:课程总目标(课程标准)、水平目标(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体育课程目标如此按层级排列,像一个金字塔。顶层目标是抽象的、整体的、普遍性的目标。底层目标是具体的、分化的、特殊的课程目标,数目繁多。底层目标逐步达成之后,课程总目标也就得以达成。
从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者来看,可分为:国家提出的课程目标、地方提出的课程目标、学校提出的课程目标、个人提出的课程目标。国家、地方、学校提出的课程目标,是在相应的体育实践中必须加以实施的,通常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当体育课程开发遵循审议制度时,这些课程目标的制定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个人提出的课程目标,是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等个人的课程目标,它们有时也可以转变为国家、地方、学校提出的课程目标,但在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对体育实践产生约束力。
从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否(实施)来看,可分为:理想的课程目标、实际的课程目标。这是一组与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对应的课程目标,这两类课程目标有时是统一的,当理想的课程目标得到课程实施者(体育教师、学生)的认同时,表现为实际的课程目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间是不统一的,尤其是当理想的课程目标借以形成的教育哲学、价值理念、教育理论得不到课程实施者的理解、把握时,两者的差异颇大,有时甚至是对立的。而且,体育实践的丰富性、复杂性,也使实际的课程目标在包容的内容上远远大于理想的课程目标。
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来看,体育课程目标可分为:发展性目标(指对少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的目标)、基础性目标(指课程标准的底线,大部分学生都能达成的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总得有一个基本要求,这就是“课程的最低标准”。它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否则难以保证学校体育质量。基础性课程目标就是这根课程标准的底线,是对每一个学生完成体育课程学习后的基本要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以这个最低标准为基础而展开的。当然,课程的最低标准不易过高,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都容易达到的。发展性课程目标则是在教育公平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原则下提出的,对少部分已达到基础性目标,学有余力,并对体育感兴趣、有需求的学生提出的课程目标。
1.3水平向度的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水平向度上的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是就某一层次的所有课程目标,依其领域的异同加以分类,以作为体育课程设计和开发的依据,其各目标领域之间没有先后层次关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中,按照体育学习内容性质的差异,将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
有学者将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身体发展领域(又分无病、健康两个层次)、认知领域(又分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动作技能领域(又分体验、模仿、组合、熟练四个层次)、情感领域(又分接受、兴趣、态度三个层次)。[4]其实这些都是基于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加涅的五种学习结果分类理论、霍恩斯坦的四种领域分类观点,加上促进身体发展这一体育基本功能提出的分类方法。
其实,就课程目标分类,课程领域的许多学者提出了他们的观点,值得我们划分水平向度体育课程目标时借鉴。波斯纳等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课程目标分为:[5]心理运动-知觉技能、认知(智力)技能、情感(情感技能和情感智力)、认知。其中“心理运动-知觉技能”(大致指说话和身体技能),“认知技能”(智力技能)和“情感技能”可归为“技能”类目;“认知”(概念化的知识)和“情感智力”组成“理解力”类目;“情感智力”和“情感技能”又可以在“情感”这顶帽子下组成一组。
蔡斯(Zais)等人将课程目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学习:[6]事实、技能、态度。所谓事实,包含了许多讯息,如资料、意见、概念等;所谓技能,系指能够表现或实行,如阅读、写作、表演、运动、语言沟通、批判地思考等;所谓态度,则指对于各种刺激来源的倾向或感受,如喜好、趣味、需要等。
龙渠(Rowntree)将课程目标分为三大类:[7]求生技巧目标、方法目标、内容目标。求生技巧目标来源于对社会未来需求的期望,包括认知的、情性的、动作的求生技巧目标;方法目标系指各个学科专门的探究模式和求知方式;内容目标系指学生在其学科领域内须能认识和解释构成学科实质内容的概念、通则和原则。
崔允教授在解释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套国家课程标准时,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目标领域:[8]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述各目标领域之间的界线是否如此清晰、还是相互渗透的?还有待于更深入地研究。但所有这些领域目标,又有可预期的目标(结果性目标)和不可预期的目标(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之分,其学习结果又有可测的目标和不可测目标之别。进而,从体育课程目标的表现形态来看,上述这些成文的、明确表述出来的目标可称为外显的课程目标,体育课程目标还应考虑那些未成文的、“缄默”的、未表述出来的内隐的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分类结构模型
从以上对体育课程目标分类理论(观点)的分析可知,如果我们从单个视角去认识体育课程目标,总是看不到它侧面和背面的事实。基于分析逻辑基础之上(分析思维以后),我们从整体性思维的角度出发,以体育课程目标的垂直向度分类、水平向度分类及其表达形式三个维度来理解体育课程目标的整体结构,建立了一个体育课程目标分类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用这样的整体性目标分类结构模型去分析体育课程目标,才能使我们确定的体育课程目标符合周延性、连贯性、层次性、多维性、均衡性、清晰性与可行性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所做的分析,所构建的整体结构模型,是在理论层面上的研究,若要证实其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待于实践层面的进一步深入具体地研究。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3-86.
[2] W.H.Schubert(1986),Curriculum: Perspective ,Paradigm ,andPossibility,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pp.l90-l95.转引自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53-181.
[3] 有宝华,著.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3-124.
[4]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4.
[5] 乔治・J・波斯纳,艾伦・N・鲁德尼茨基著,赵中建等译.学程设计:教师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7.
[6] R.S.Zais,Curriculum: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N.Y.:Harper & Row,1976.转引自黄政杰著.《课程设计》[M].台湾东华书局,1991:193.
篇3
关键词: 高职教育;体育课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807.4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4-0331-04文献标志码: A
1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现状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普通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作出规定,即基础体育课、选项体育课、选修体育课、保健体育课4种类型[1]。2002年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作出调整,对体育课的内容和形式没有规定,使得高校体育课有了更大的自主性,使得体育课程的设置出现多样性和综合性[2]。体育教学内容在传统项目基础上有所拓展,深圳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课开设竞技类、保健类、娱乐类3种类型共23个运动项目的俱乐部;南京理工大学开设超过30个运动项目供学生选修;清华大学的体育课程有40多个项目供同学们选择[3]。但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基本上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简单重复,健身类内容匮乏,与社会体育脱节[4],体育课程的设计强调体育学科自身的逻辑与规律,忽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体育的需求。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一直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于高职体育课程中。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运作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高级劳动者。实践操作是高职毕业生工作的主要特征。现行与普通高校雷同的课程教学体系不能反映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为了顺利地掌握职业专业技能,必须发展某些对具体专业最为重要的身体素质,使用体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体适应劳动活动所必需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教学效果和在独立生产劳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采用根据职业活动特点加以改造的一般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中的各种身体练习是职业实用身体训练的基本手段,这些练习直接决定着具体职业活动的效果。高职体育课程具备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条件。
2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的组合与选择
2.1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的组合设计
高职体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依据高职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体育必修、职业相关体育必修和选修内容。基础体育必修内容选择以发展学生体育能力为核心,是与个人自主锻炼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内容从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能发展、体育态度、心理发展5个方面为学生后续身体锻炼和健康发展打下必备的基础。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身体活动”这一课程基本特征,帮助学生形成参与身体锻炼的行为和意识,发展终身体育能力,为学生现在及未来的健康服务,体现体育课程的健身特色。职业相关体育必修内容以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对身体发展的特殊要求为出发点,根据学生专业类别的不同,设置各专业选择的必修课程内容体系。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体育视野、增进学生对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兴趣。结合社会体育运动项目选择的特点,设置具有不同特点的3个选修课程内容,力求反映社会体育开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突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相互联系。
国内高职教育有3年制和2年制2种模式,其中3年制高职学生的第3年基本在校外进行专业实践。依据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育课程开设的规定,结合高职院校学制时间的特点,把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计为2年。一年级为基础体育必修课;二年级第1学期为职业相关体育必修课,二年级第2学期为选修课。高职体育课程开设时间、内容组合见表1。
2.2高职体育课程内容选择
2.2.1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体育文化素养、专项运动技能和职业身体训练3个模块的内容。体育文化素养模块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体育运动、促进身体发展的基本原理,认识体育运动对个体身体、心理及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5]。专项运动技能模块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某一项运动的基本知识,学习和练习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战术,为学生独自锻炼提供素材,发展学生终生体育运动项目。学习的内容为可供学生选择的各类运动项目。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每学期选择一个项目进行学习。同时在体育选修模块中分设专项技能提高、野外运动和水上运动3个子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主要考虑到学生兴趣的多样性,与现今社会体育运动项目的连接性,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职业身体训练模块的设计是从高职学生职业岗位的特殊性出发,目的在于协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相关身体素质训练、职业相似动作技能训练、职业相似环境适应性训练和职业要求身体形态训练。学生按专业类别限定学习。高职体育课程内容见表2。
2.2.2与职业相关体育必修课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2.2.2.1体育与职业实用身体训练
高职教育是技术型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特定岗位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突出专业技能课程,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和提升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中心工作。为了顺利地掌握职业专业技能,必须发展某些对具体专业最为重要的身体素质必然是高职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使用体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发展学生适应生产劳动必需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提高学生在独立生产劳动中的工作能力,这种专门化的教育过程即为职业实用身体训练。通过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的运动技能储备,强化发展对职业劳动重要的身体能力,保障身体活动水平的稳定性,提高机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保持和增进未来劳动者的健康。采用根据职业活动特点加以改造的一般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中的各种身体练习是职业实用身体训练的基本手段,这些练习直接决定着具体职业活动的效果。
职业实用身体训练的手段主要有:1)职业相似身体运动技能练习;2)预防职业活动对身体形态和姿势不良影响的职业实用性体操和运动项目练习;3)职业相近环境的适应性练习。职业实用身体训练的手段,主要采用一般体育运动中的各种身体练习,以及根据职业活动特点进行改造和专门设计的练习,有针对性地发展对于职业生产必要的身体机能能力、运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2.2.2.2高职体育课程职业相关体育必修课内容构想
俄罗斯1993年公布的普通学校学生综合体育教育大纲中,根据8类典型的职业活动对身体素质和技能的特殊要求,分别提出了体育训练的主要手段,改善各类生产劳动所必需的身体运动、身体体能和心理素质,提高机体对将来工作所面对的各种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6]。我国高职院校对职业实用身体训练的内容还少有涉及,现行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基本与普通高校雷同,高职教育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特点不鲜明。综合高职院校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对身体运动技能(操作技能)、身体体能素质和身体形态素养的要求,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相关体育必修课内容分为4大类,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锻炼,见表3。
车间操作类设备操作、检测、装配工业自动化,汽车检测维修,机械加工,机电工程等动作灵活性,动作精确性动作速度,反映速度,注意力转换能力乒乓球,器械体操,田径投掷,器械健身,保龄球,注意力游戏
户外活动类导游, 勘测员,港航管理员,建筑监理员旅游,楼宇,工民建,港口管理,航运管理,城市园林等平衡性,攀爬能力,体能,跳跃能力,应急能力野外生存,野营,游泳,攀岩,军事体能训练,体操技巧运动
办公管理类会计,文员,设计开发人员会计,设计,行政,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腰背力量,肩带力量,注意力集中能力羽毛球,网球,拓展训练,下肢力量训练,集体项目练习
办公交往类接待, 翻译,演艺人员文秘,外语,营销,艺术,表演等身体形态,个性气质,交际能力形体训练,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操,瑜珈,时尚体育项目
3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紧抓体育课程的主目标,体育课程的超学科目标是在实现课程主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意设计的身体活动内容达成的。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分类,学习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2大类。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体育相关知识和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2个方面。体育课程以学生承受一定负荷的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因此,在表述课程内容时采用认知内容和活动内容的方法分类,认知内容包括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内容,活动内容包含技能练习内容和锻炼内容。体育态度、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是学习的结果,是参与体育活动的结果,与他们对应的课程内容表述为活动内容。在组织内容时,应在体育知识和专项运动技能学习的组织设计中安排发展体育态度、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的活动内容。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
4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的实现
布卢姆等人将学习领域分为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领域和情感学习3个方面。每一领域由多个亚类别组成,子类间具有层次性。学习过程由低层向高层发展,低层目标是高一层目标的支撑。高校体育课习惯于被区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实践课又区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结合布卢姆学习分类法和高校体育课授课内容特色,把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分为3类:认知内容、技能内容和锻炼内容。认知内容和技能内容是学习内容,是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设计的主线索;锻炼内容包括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练习,是实现高职体育课程体育态度目标和心理健康发展目标的手段。
在课程理论领域,课程的实施不仅是预先设定的内容付之于实践的过程,更多的应该是课程参与者之间在教学中“互动”“对话”的过程[7]。体育课堂教学只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课余体育活动等方式达到体育课程目的。由于体育教学在课程实践中占有主导地位,谈及体育课程实施时,主要是指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课程内容的实施是课程目标的实现过程,要努力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实践过程。家庭的参与、社会力量的介入将为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带来了机遇,为高职体育注入活力。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设计要从整体上把握和贯彻教学目标的要求,以体育知识模块和运动技能模块的学习为教学计划制订的发展顺序,在教学计划中结合专项教学的特点穿插体能练习的内容。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的练习活动要依据课程体育态度目标和心理发展目标的要求,设计活动的组织和练习形式。锻炼活动内容的设计是课程教学的难点。强化学生职业相关身体素质和机能是职业相关体育必修课的本质功能,应合理设计职业体能训练路径,避免简单的动作模仿,注意动作技能的迁移性,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有的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
锻炼活动的内容要有机地融入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设置,多数是结合课堂教学过程而设计的,因而锻炼活动内容的处理必须融入课堂的教学过程。比如,在羽毛球步法学习的过程中,加入下肢力量练习,安排较大强度的练习。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又能发展学生坚毅的意志品质。锻炼内容的空间应延伸到课外,进入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相对于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来说,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当有限,而体育态度和心理发展课程目标的达成又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因此,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对课程情意目标的实现是必须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北京: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
[2]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北京:国家教育部,2002.
[3]杜光宁,赖炳森.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2):80-82.
[4]隋晓航.中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8,15(3):61-66.
[5]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4):124-128.
[6]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15(7):74-75.
篇4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分类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分类教学的必要性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课程的繁多使学生难以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忽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近几年,学校存在严重的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运动时间减少、学习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现象使学生体质逐渐下降[1]。此外,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学模式落后,体育内容、设置单一,教师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特长难以发挥,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由于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他们在身心素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同一学时内,他们不可能同时学会同一技术,技术的掌握能力会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地、因材施教地开展体育教育就成为必然。
(二)分类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化科学教育、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过程,对培养人才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根据学生不同兴趣、认知水平,根据教师专业特长,根据学生身体情况等,实施学生、教学任务和器材的优化组合,进行针对性教学。分类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学生个体为出发点,充分了解学生特点与需求,以此弥补学生不足,促进学生优势的发挥,使学生体育兴趣、锻炼兴趣提升,推进素质教学的开展。此外,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分类教学模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身体健康是学生学习、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学生工作的保障。分类教学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在体育活动中培了学生乐观的心态,发挥了学生个性,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质,锻炼了职业技能与素养。通过分类教学,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有助于专业技能的获得,增加就业优势,实现教学目标。
二、分类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一)根据职业特色确定体育选项内容
在传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一般根据任课教师的专业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职业特点的考虑。在未来人才市场中,不仅需要人才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对职业体能的要求也较高。因此,高职院校对于体育课程项目的安排,应结合职业岗位的性质,了解岗位对职业体能的要求,根据专业类型、职业对人体的影响等,开展具有预防职业病和发展职业体能作用的体育项目[2]。结合职业特点确定选型内容、教学内容,讲解一些有关职业健康的知识,有效发挥高职体育教学的作用。
(二)细化体育教学内容
在推进高职体育分类教学模式中,细化教学内容是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课程和实践繁多,使学生体育时间减少,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降低。对于不同学生,其体育爱好不同,男女生对体育的兴趣也有较大差异。男生对竞技性项目具有较大兴趣,而女生更喜欢健美操、瑜伽、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质差异和兴趣差异,开设不同的小组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应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性格和体制确定运动类型,然后在运动类型内选择体育项目,开展多种样式的体育项目。
(三)健全体育设施
健全的体育设施是分类体育教学开展的保障。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其实践性强,对教学器材具有极大依赖性,多样的体育设施能推动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因此,分类教学的实施,需要高职院校配置多样的体育器材,以供学生选择,确保课程开展。同时,健全的体育设施也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可根据设施开设合理的、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加大对符合标准的体育场所的建设,加强设施体系的完善,以及对设施和设备的管理维护,丰富体育器材,为学生提供更多开放的体育场馆、体育器材,推动体育教学的开展[3]。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增加体育类多媒体资源与书籍资料,以此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培养体育兴趣。
篇5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类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201-02
随着中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渐被提上日程,体育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得体育教学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结合进行分类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在我国大部分的高中学校中,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基本都是球类的项目,像篮球、羽毛球、排球等等,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会逐渐降低,对于体育课程失去兴趣是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态度的一个首要的因素。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体育教育受到冷落,学校领导不是特别重视这门课程。此外,对于高中女生来说,影响其体育课程学习的因素还有认为体育课程更适合男生,还有的女生认为体育老师的教学态度不好,而对于高中男生来说,会认为教学内容毫无新意,枯燥无味,还有的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跟自身的期望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些都说明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这就需要认清现在的教学状况,在教学内容编排的时候要以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导向,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
二、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
1.体育分类教学观念。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一部分教师不是特别重视分类教学,或者是在进行分类教学的时候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打个比方,有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认真地备课,也没有认真地制定教学方面的计划,就可能导致体育分类教学形式化,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实践中。这就需要转变体育分类教学观念,作为体育教师,要立足于现状,找出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去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教师不但要具备体育运动的机能和基本知识,还有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项目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进行分类教学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跟学生进行了深切的交流,才能明确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才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师实施分类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这样能够增加学生跟教师之间的默契程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教学内容。教师还要分类优化那些学生不太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增加体育教学效果。
2.体育分类教学模式。(1)思想。在高一的时候,就开始向学生提供一些体育学习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来进行选择,选择其中的一项进行教学。要立足于现状,体育教师要明确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缺陷,引导学生去学习相关的体育技能。实施分类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个人特长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让体育锻炼不只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还要是高中学生生活中的一方面。高中学生由于高考的压力,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进行分类教学之后,能够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还能潜移默化地对其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产生影响,把健康的体育观念和运动观念带到了家庭中、社会中,使得学校和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生活化。要注重教师跟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只有顺利的沟通才能加深学生与体育老师之间的关系,这对教师实施分类教学起到很好的作用,能够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体育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不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行优化分类。(2)类型。在实施分类教学模式的时候,要先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制定合适的校本教材,引进一些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一般来说,体育教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几种大的类型:健康体育和基本的体育知识,武术、球类、体操等,在这几大类型中,还要细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必修课就是基础的体育知识和健康方面的知识,其他的一些诸如球类运动和武术运动等为选修课程。以球类项目而言,主要分为集体类和个人类两种,集体类就是排球、足球、篮球等,而个人类就是乒乓球、羽毛球等等。而体操类就分为艺术体操、绳、健美操等等,武术就是剑术、太极拳等等。(3)方法。可以选择一起上体育课的几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合并,这几个班级的学生对这些武术、体操或者球类运动项目进行选择,每个学生选择其中一项,体育老师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进行重新分组,根据这些重新分组之后的成员编成新班级,实施分类教学。教师根据每个新班级的具体选项,开展这个项目的体育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进行分类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的引导性,打个比方,有的学生如果不了解所要学习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塑造一个体育偶像,利用这种偶像的力量让学生进行体育分类学习,针对学生自身实际状况的差异,实施模块式的分类教学,找出适合学生实际的体育学习方式,更好地发展学生在这类项目学习方面的投入性。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可以穿插多种教学模式,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技能的训练,可以运用多元化相结合的方式,这是实施主体性教学的体现。除此之外,在进行体育分类教学的时候,要重视那些需要反复练习的技术动作,因为这些动作是比较枯燥和乏味的。比如在进行排球分类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安排人员把排球分配给每个学生,让他们机械地进行技术训练,估计几分钟下来,学生都会觉得索然无味。可以把这样的动作设计成课堂游戏,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这些乏味、枯燥的练习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游戏环节,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就可以安排学生组织游戏“扣球接力比赛”,这样就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让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动作要领。(4)作用。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改进,很好地弥补了传统班级教学中学生兴趣不足的缺点,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学的体育项目,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跟爱好,实施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实现了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之间的统一。此外,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是由形成期向稳定期转变的关键时刻,通过实施分类教学,把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汇集在一起,不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团结,利用共同爱好增进友谊。学生的喜好能对体育学习产生很好的效果,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处在一个学习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和体育教师都要给予正确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分类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让传统的体育教学转变为欢乐的体育教学,让死气沉沉的体育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培养其思维和创造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晋,邓日桑,王素珍.关于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2,(04).
篇6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堂互动;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0-0060-05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factor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eraction during sports classes
TANG Yan1,2,YU Zhong-gan1
(1.Postdoctoral Sta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factor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eraction during sports classes. The interaction during sports classes is provided with such 5 characteristics as highlighted scene emotion, obvious non official organization, natural and diversified types, diversified effects and instant feedback.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leading manner, the nature and attractiveness of teaching contents, the role and status of students during sports classes, and space setup for sports classes, ar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occurrence of interaction during sports classes. In the interaction during sports classes today,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students have an ambiguous recognition on class interaction scenes; the “directive - obey” type interaction in voc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is excessive; relatively there is a lack of recognition type interaction.
Key words: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class interac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2001年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1]。“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2]。近8年来课程改革的多方反馈表明,新课程改革的这一强调无疑是正确性。不过,方向上的正确能否带来实践效益的产生,必须取决于各科课程能否结合自身的实际来践行方向的引导。具体到体育课程而言,当利用“互动的教学观”来提升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时,首先应当对体育课堂互动的相关问题有所认识和把握,否则,互动将可能流于形式。体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看似场面热闹、互动频繁的教学之所以受到“好看不受用”的批评,就与对体育课堂互动的认识和把握不当有关。此外,在一些有关体育课堂互动的研究文献中,也存在着明显的认识偏差。例如,以往研究把“体育课堂互动特点”归纳为:体育教学目标的制约性、体育课堂环境的效应性、体育教学交往的相互性和体育教学过程的动态性4个方面[3]。这种归纳显然没有抓住“课堂互动”的本义,更没有体现“体育课堂互动”的特性。这些情况表明,对于当前的体育教学研究而言,加强对体育课堂互动之认识的深化和完善确有必要。
1体育课堂互动的特征
1.1互动情景:情感性成分突出
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的,情景不同,人们的互动方式也会不同,互动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从师生关系的角度而言,课堂互动的情景通常是“工具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混合并存的情景。工具性关系主要体现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书”职责,情感性关系则主要体现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育人”职责[4]74。不过,相对于一般的“文化课堂”而言,体育课堂互动情景中的情感性成分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在一般的“文化课堂”中,其课程内容主要以内隐的“认知性知识”为主,这决定了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主要以中性的“思维引导”来进行;而体育课程内容则主要是以外显的“操作性知识”为主,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除了要进行必要的思维引导外,还会伴以频繁的“情感鼓励”。而且,这种“情感性鼓励”往往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学懂”到“学会”的桥梁。例如,在跳箱教学中,体育教师为了让那些胆小的学生完成练习,除了进行动作讲解展示外,通常还会使用诸如“大胆一点,不要怕”、“来,大家一起给他鼓掌加油”等言语鼓励。事实证明,在体育课堂中,这种“情感鼓励”往往比单纯的“思维引导”更为有效。体育课堂互动的这一特征表明,对于学生而言,体育学习过程不只是一种掌握体育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
1.2互动组织:非正式组织贯穿始终
从制度化的角度而言,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正式的组织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处于组织的高位;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被指导者和被领导者,处于组织的低位。另外,就课堂教学活动的性质而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常有着明确的“游戏规则”和预期目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行为都要求围绕预期目标并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下进行。因此,体育课堂中的互动有着鲜明的组织特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体育课堂中的互动又有着不可忽视的“非组织”特征。这是因为,体育课堂空间不像“文化课堂”空间那样具有固定性,而常常处于变换之中。学生因课堂空间位置的不断变化,其学习活动并不总在教师的“监控”之下,并且,分配给学生一定时间比例的自主练习本身也是对体育教学的一种常规性要求。这就为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私下”接触,特别是同辈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私下接触提供了条件。体育课堂互动的这一特征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进行多种角色体验成为可能,而这正是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3互动类型:多样类型自然统一
有研究表明,在一般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以言语符号为媒介进行的,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所占比例甚少。在本已甚少的学生互动中,也主要是学生个体与全班学生的互动,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很少,学生个体与小群体之间以及小群体与小群体之间的互动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4]84。
相对于一般课堂单调的互动类型而言,体育课堂互动的类型则丰富得多。首先,从教学交往行为的使用来看,非言语行为是体育课堂成员必备的交往行为之一。一堂缺少非言语行为的体育课甚至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体育课”。其次,从交往活动的外在形式来看,许多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要在交往对象之间的竞争或合作中来进行。如各种集体性项目的学习,离开学生之间的竞争或合作,几乎就无法进行。最后,从交往对象的构成来看,不同的教学任务又需要不同数量的成员来共同参与。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既有以言语符号为媒介进行的互动,也有以非言语符号进行的互动;既有成员个体之间的互动,也有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并且,不同类型互动之间常常会随着教学进程自然而然地进行转换。体育课堂互动的这一特征,表明它本身就是一个天然蕴含着丰富互动的教育场所。也正因为如此,在体育课堂中,才会出现学生“随时会面临如何适应‘社会’的问题”[5]。
1.4互动效果:“身、心、适”共同发展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身体活动来展现的,因此,从表现形态来看,互动的结果在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某种形式的身体行为。但是,这些身体行为的发生并不是建立在简单的“条件反射”原理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大脑对来自互动对象一方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的基础之上。同时,由于体育活动在很多情况下是依靠群体的共同行为来进行的,而且,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通常是以“功能联系”较为紧密的群体成员的身份出现。这种身份要求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不仅要分析加工来自互动对象的与知识、技能有关的“认知性”信息,而且还要求学生分析加工来自互动对象的与态度、情感等有关的“非认知性”信息。例如,在篮球这一集体性练习中,学生个体的技术运用不仅要受制于合作方或竞争方成员的技术运用,而且也要受制于他们的情绪变化。在体育教学的具体场景中,经常可以看到情绪变化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这种影响作用。因此,在体育课堂中,学生通过参与课堂互动,不仅能使身体得到发展,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同时得到发展。可以说,在学校的常规课堂中,体育课堂是唯一可能使学生“身、心、适”同时得到发展的课堂。
1.5互动反馈:信息反馈即时把握
体育课堂与一般课堂有一个明显不同的特征,那就是教学行为的外显性。通过这种外显的行为,教师能够立即知道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学生也能立即知道教师在某一项目上的能力和水平。因此,从信息反馈的角度来讲,体育课堂互动是一种“即时性反馈”的互动。
从教师的角度看,这种“即时性”能够为教师在课堂中把握教学节奏、调整教学重点提供现实依据,从而有助于教师顺利推进教学。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即时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体育课堂教学的运行带来消极影响。首先,由于体育老师在掌握项目技能上的有限性,使得他们在教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体育项目时很难为情。正如一位体育教师所言:“不做示范吧,学生又搞不懂;做示范吧,又怕学生笑话”。体育老师的这种两难处境,使得他们很难与自己所教学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其次,从学生的角度看,这种“即时性”成为部分“体育差生”的学习障碍。一方面,“体育差生”害怕自己做出来的动作遭人讥笑而不敢或不愿做练习;另一方面,体育课堂中大量的竞争使得“体育差生”在面对面的竞争中常处于“失败”境地,进而使他们对体育课产生抵触甚至厌恶心理。
互动反馈对体育课堂的这种消极影响反映了当前体育课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一是体育教师个体技能的有限性与教学要求的全能性;二是学生个体体育需要的多元性与课堂教学任务要求的统一性。体育课的这两种结构性矛盾是从内部制约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推进的重要原因,此矛盾如果得不到有效化解,未来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将难以焕发出持续的活力。
2体育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
2.1体育教师的领导方式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李克特在勒温的研究基础上,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强硬集权、仁慈集权、放任和民主4种类型,在不同的领导类型下,学生的反应(即互动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不同[6]。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这4种领导方式中,采取前两种领导方式的体育教师更像是训练场上的教练,其主导下的课堂气氛相对沉闷,课堂上学生之间互动较少,互动的积极性不高。采取第3种方式领导的教师实际上是山坡上的“牧羊人”,在这种课堂中,与其说学生是在学习,不如说学生是在“设备简陋的游乐场”玩耍。在那些能够从“简陋设备”中找到快乐的学生之间,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互动持续不断;而那些对此不感兴趣的学生,要么三三两两坐在操场边聊天,要么就溜回教室,对这部分学生来说,这里所说的“课堂”已经失去意义,所谓的“课堂互动”根本就不存在。在第4种方式领导下课堂的,由于师生之间在人格上处于平等地位,课堂气氛不仅活跃而且和谐,学生不仅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帮助,而且也乐于帮助同伴,与同伴积极合作。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出“建立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背景下,第4种领导方式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一条道路。当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能在操作层面实现体育教师对课堂的民主领导,尚需通过广泛的教学实践。
2.2体育教学内容的性质与吸引力
同“文化课”的教学内容相比较,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不是由书本来体现的语言符号,而是由各种具体的场地和器材来体现的实物。随着实物在类型或构造上的不同,也就形成了性质各不相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方式(或以多人协同活动为主,或以双人互助为主,或以个人单练为主);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而言,学生兴趣越浓烈,表明教学内容对他的吸引力也越大。
有关研究表明,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及其对学生的不同吸引力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的情况也明显不同。例如,于涛[7]在对初中体育课堂中5项不同教材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在以群体性活动为主的足球、篮球、排球课中,其“课堂互动指数”明显高于以个体活动为主的田径和体操课,而且学生在前者课堂中的“肯定情感互动指数”也要比在后者的课堂中高,相反,“否定情感互动指数”则要低。此外,庄弼[8]的研究也发现,学生对教材认同程度的“一致性”也往往影响学生间的互动,学生兴趣较一致的项目,其课堂互动的频率和密度较高,相反,则较低。
积极的课堂互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而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在外部压力下迸发出来的动力,如在升学压力下产生的积极性学习行为;另一种则是通过内心认同而自动产生的动力,即心理学上所说的内部动机。对于体育课而言,学生在其中感受的外部压力并不大,因此,通过其内部动机的激发来促进其积极性学习行为的产生,就成为有效开展体育课堂教学需要首选考虑的问题。
2.3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地位与角色
课堂如同社会,其间的成员(学生)也会因各种原因被划归为不同的“阶层”。在课堂中,较明显的“阶层”区分有两种,一是学业成就标准下的“优生”和“差生”之分;二是学习行为标准下的“乖孩子”和“调皮蛋”之分。前者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高低,后者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类型。
马艳红[9]62在2004年的研究指出,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与体育优生的互动明显多于与体育差生的互动”,同时,“在体育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中,体育教师对体育优生和体育差生采取的评价方式截然不同,对体育优生表扬的比例远远高于体育差生,而批评的比例则相反。”
笔者曾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体育教师自身权威的高低,将学生的课堂角色类型分为“乐学者”、“苦学者”、“自学者”和“弃学者”4种,并通过课堂观察总结出不同角色类型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特征(见表1)。实践观察表明,体育教师的确更乐于与表1中的前两种学生进行互动,而与后两种学生发生互动的几率较少。并且,在互动的态度上,也的确存在与马艳红研究结果相类似的情况。
2.4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空间位置
学生在课堂队列中所处的空间位置也会对其参与课堂互动产生影响。马艳红[9]63在同一项研究中指出,“88.4%的体育教师和65.9%的学生认为,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中所站立的位置影响他们参与互动的机会。体育教师同处于队列中间位置的学生发生更多的互动,同处于排头的学生次之,处于排尾的学生同体育教师的互动最少。”尽管在课堂观察中确认了这一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对体育课堂互动中这种现象的出现却有进一步的原因解释。
空间位置导致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教师的教学习惯问题,即教师喜欢与就近的学生发生交往;二是因为那些不喜欢或不愿意与教师交往的学生本身会选择远离教师的位置站立,特别是在体育教师让学生自然站立进行动作讲解或评价的时候更是这样。因此,在空间位置造成学生课堂互动差异的背后,有时候体现出的是不同学生对体育课的不同态度问题。事实上,第2种原因常常在客观上强化了第1种原因中所说的“体育教师的教学习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由空间位置因素造成的学生体育课堂互动的差异,其实是“学生课堂地位和角色”因素影响下的互动差异的延伸。
3体育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
3.1学生对互动情景的辨识模糊
体育课堂作为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常规性的教学活动场所,其社会影响广泛存在。对于任何学生而言,在他们进入具体的体育课堂接受学习之前,都会对课堂情景存在着一种“前提性”认识。在逻辑上,对互动情景的前提性认识决定了互动过程的结构和类型。一般来说,这种前提性认识越清晰、统一,互动过程就会越趋于有序,反之,则越趋于混乱。
然而,就现实的情况而言,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既不清晰,也不统一[10]305。体育课堂对他们而言,到底是学习知识的严肃性场所,还是缓解“学习”压力、调整情绪的娱乐性场所?在这里,他们是该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体育技能,还是根据各自的兴趣“把玩”自己喜好的项目?他们并不清楚。用互动理论的话语来表述,那就是他们对体育课堂互动情景的辨识模糊。对互动情景的辨识模糊,必然导致互动过程的“失范”。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一种广泛而典型的“失范”现象就是,如果学生得不到教师留给一定自由活动时间的承诺,他们就会很不情愿地配合教师的教学。
3.2师生言语互动中“指令-服从”型互动过多
从互动过程中所传递信息的性质来看,体育课堂中师生的言语互动可分“要求-遵从”、“提问-答复”、“评价-改进”等类型。其中,“要求-遵从”类互动又可根据教师要求类言语行为的性质分为“建议-参考选择”、“模糊-自主选择”和“指令-服从”3种子类型。在“指令-服从”型互动中,学生在进行行为应答时基本上没有思考的余地和选择的机会,而只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机械反应。因此,从本质上讲,这种互动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互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这种互动一定程度的存在有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持,但多则无益,至少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然而,在笔者对36名小学5年级体育教师的课堂观测统计发现,“指令”恰恰是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言语行为。在纳入统计的教师9项小类言语行为中,“指令”所占的比例比处于第2、3、4位的“建议性要求”、“肯定性评价”和“事实性提问”分别多出20余个百分点,而其它类言语行为所占的比例还不及它的零头[11]。
3.3认知性互动相对缺失
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具有多种意义,但说到底,课堂终归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一种课堂如果在发展学生的认知上无所建树,那么,这种课堂便失去了最为根本的意义。而体育课堂恰恰在这方面表现得有些无能。20年前,于涛就曾在其研究中指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互动大多数是情感性互动,而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认知性互动很少,“暴露了我们在知识、技术、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0]294,[12]。最近几年,一些学者对不同对象的访谈报道也表明,认知性互动在体育课堂互动中的缺失相当严重。事实上,在大学新生中,不会“前滚翻”、“蹲踞式起跑”、“三大步上篮”等基本技术的现象年年都不少见。体育课堂互动中认知性互动的缺失,使其作为一种学习场所的意义大大受损。对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并必须着手改进的问题。否则,体育课堂将失去其作为一种正规性教育教学活动存在的根据。
以上分析表明,体育课堂在学生“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确具有学校一般“文化课堂”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这也说明了体育新课程“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目标的设置有其充分的合理性。对于未来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而言,强化课堂互动意识、完善课堂互动形式,进而充分展现其在学生“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天然优势,是应当继续坚持和深化的主题之一。但是,尽管如此,本文还是要再次强调体育课堂应当尽快弥补自己在学生“认知性”发展方面的缺失。因为,后者才是体育课堂之所以可以称为“课堂”的存在之基。也就是说,当我们积极利用体育课堂互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之时,必须要保持“互动”过程中的体育知识含量。不如此,“互动”就只有形式上的意义。本文开头所提到的一些场面热闹、互动频繁的体育课之所以遭到“好看不受用”的广泛批评,盖其原因,也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 钟启泉,崔云,张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2.
[3] 马玉芳. 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特点分析[J]. 体育与科学,2001,22(6):82-84.
[4] 吴康宁. 课堂教学社会学[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季克异. 树立健康第一思想 深化体育课程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1999(5):1.
[6]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24.
[7] 于涛. 初中生不同教材体育课社会互动过程与教材互动指数探讨[J]. 山东体育科技,1988(4):80-85.
[8] 庄弼. 体育教学中人际交往的频率与密度[J]. 中国学校体育,1991(6):29-30.
[9] 马艳红. 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C]//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 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
[10] 卢青. 站到学生的后面去――思考学生心目中的体育[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类别,工作形式和工作环境等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预防“职业疾病”教学内容构建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高职体育;职业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1.026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跃居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都处于生产、服务第一线,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1]。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各职业岗位劳动强度密集、负荷加大,导致工作人员都有不同的“职业疾病”,这些职业疾病的出现给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如何围绕职业特征开发体育课程体系,更好地为学生职业生涯服务;如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教学模式[2]。为此,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应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未来从事职业岗位所需的身心素质及将来可能会出现的“职业疾病”入手,构建适合预防不同职业疾病的教学内容,实现终生体育目的,延长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服务。
1 研究方法
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文献资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等文件;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考察、专业老师交流及职业岗位技能调研,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支持。
2 研究结果
2.1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工作种类与工作特点
根据专家访谈、实地考察和岗位职业技能调研,把工作时的身体姿态相对地分为五大类:伏案类、站姿类、交往类、工厂车间类和户外类,这个分类基本上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分类目录相吻合[3]。分析和总结了各类别的工作特点、身体机能需求和易患职业疾病。具体内容见下表1。
2.2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工作的环境
本次调查主要是在花都、增城、从化和佛山等工厂企业实地考察和调研,理工科类高职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多数在工厂车间、户外类工作,而文科类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坐办公室的较多,这对不同性质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很重要,要根据各自院校的特点有序推进教学改革。
2.3 预防“职业疾病”教学内容的构建
2.3.1 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高职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即为职业岗位服务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4],发展学生与职业岗位劳动相适应的身心素质和职业能力。构建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各专业岗位服务的特点及工作方面的实际需求:(1)类型:伏案类、站姿类、工厂车间类以及户外类;(2)做功特点:动作的近支点远支点、幅度大小、速率、强度、力量、协调性等;(3)环境:平原、高山、地下、噪音、化学污染等;(4)职业疾病。
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人体机能影响不同,不同的职业对身体机能要求也不同。比如,一个技术熟练的老油漆工,他的工作效率可能比一些年轻人还高。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定位在发展专业所需的职业体育能力素质,为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服务,突出预防“职业疾病”。
2.3.2 根据职业需要构建教学内容
由以上的依据和需求,针对各职业岗位对身体机能的要求,预防职业疾病的需要,尝试构建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具体内容见下表3。
2.4 教学内容的实施对策
2.4.1 依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课程标准与选择教材
随着人才劳动市场需求的增多,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也相应增多,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不同的专业岗位对人的身体素质要求也有不同[5]。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教材选择必须与专业课教师互相沟通,了解专业课教学内容及要求,观察专业劳动的特点,分析职业劳动所需要的体能及职业疾病,开发和选择职业实用性体育教材,促进学生终生身心健康。
2.4.2 确定教学模式
依据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育课程开设的规定,结合高职院校学制时间的特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计为2年[6]。具体开设模式见表4。
2.4.3 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
当前,我国体育院校培养的人才与高职院校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脱节,多数教师在大学期间学习传统体育项目,针对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职业身体训练和体能需求并不了解。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上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和滞后性,为了适应高职体育教学的要求:(1)各大体育专业院校要转变教学理念,为职业院校培养合格的体育专业人才;(2)教师要有不断持续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素质,尽快适应高职实用性体育教育的要求;另外,学校要鼓励和培养青年教师,组建老中青结合的科研团队,以科研成果提升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质量。
2.5 通过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预防职业疾病
不同的职业岗位,工作形式和特点都不同。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多数从事简单劳动,工作形式的总体特征:动作机械性、单一性和反复性,长期这样工作必然会导致身体姿态变形,骨骼、肌腱、肌肉和韧带劳损等职业疾病,缩短职业生涯。高职教育高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按照专业岗位核心素质培养的要求,分析专业的特点,整合教学内容,以实用性为基础,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适当地增加体育保健内容,通过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达到预防职业疾病的目的,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谭丽清.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9(5):87-89.
[2] 孙永梅.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改革高职体育课程[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8, 27(4):112-114.
[3] 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973-974.
[4] 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 15(7):75-76.
[5] 吴慧倩.突出职业特色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8(3):110-112.
篇8
摘 要:学生的兴趣是存在的,关键在于怎么启发、引导,教师应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因地制宜来激发农村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体育课;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浓厚感彩的志趣活动,是人类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既可以引导人,又可以培养人,人们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是上好体育课取得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前提。日常教学只有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认真的组织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
通过全面系统的体育教学,使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具备参与和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和兴趣。体育兴趣是认识和从事体育活动的一种倾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育(或某一个项目)产生了兴趣,表现出了一种求知欲望,这对体育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体育兴趣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应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体育兴趣与课的类型无关,我们知道,体育课一般分为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和考核课四种类型。新授课是学习的新教材,授课方式是以“练”为主,任何一项教材学生要掌握它都必须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以其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课的类型只是体现了本节课的授课方式,并不能体现教材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对某一教材发生了兴趣,不管哪种类型课都是愿意学习的,都是有兴趣的,因此,不管那些学习内容,都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认认真真的学,并且认认真真的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体育课要时时刻刻,千方百计的增加学生上课的兴趣,并且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运动会,更要激发学生们对它的兴趣,锻炼他们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艰难的道德品质。
二激发体育需要,唤醒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兴趣最重要,但于课的类型无关,那么兴趣是怎样产生的?我认为体育兴趣的产生来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的需要。所谓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学生被某项体育活动本身所吸引而想学习或参与的体育活动的过程。学生如果有了这种需要,就会对某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而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通过让学生充分认识练习的意义,使学生对学习体育的效果感到需要。这种间接的需要并不完全是说服教育下产生的,它的产生离不开学生平时的努力,学生有了这种需要,同样会产生体育兴趣。比如中长跑课,又单调又累,大多数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可是中长跑是激发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学生激发自己的健康水平,以利于精力充沛的从事学习,情愿克服困难,进行中长跑锻炼,这样的体育需要就是一种见解的需要,因此说需要是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基础。
三改革体育课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
体育课程的改革,必须围绕终身体育这一中心目标进行,脱离了这一目标的改革只能治标而为能治本。体育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体能和技能的发展过程,对体育教育多方面功能的认识,必须指导着我们体育课的改革。
在终生体育教育理论的认识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不妨将这一终身目标按照各个教学时期的特点化分为一个有序的,递进的目标体系,在制定各个时期的工作目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等相关的因素,在不断增进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着重考虑在现有的文化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强体育文化教育和体育意识的培养,使体育课程在安排上能够逐渐诱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不断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其各方面同步发展。在实施有序的递进的目标体系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对个别项目的喜爱把握,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可采用分类指导的方式,譬如学生以自愿方式组织起来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这一社团性质的兴趣小组不仅可满足学生对某一体育项目的喜好,而且还可以培养其团队精神和自制能力。
另外,中考考试体育也是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的强有动力。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凡是列入中考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劲头要比其它科目大得多,体育考试一列入中考的行列,很快就会增加学生体育的兴趣,因此,中考考试体育是学校强有力的动力机制。
所以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激发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贯彻全民健身的精神。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公共课程;发展趋势;课程改革 一、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执行状况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执行状况。1、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的起点就是体育课程目标,而评价体育课程的标准也是以体育课程目标为基本依据,实施体育课程的最终归宿也还是体育课程目标。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人们都认为体育课程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锻炼身体,促使学生体质得到增强。而笔者认为,最全面、最具体的体育课程目标包括了两个层面目标――即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和五个领域目标――即参与运动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健康身体目标、适应社会目标及健康心理目标。2、当前课程结构的设置。笔者通过对大量的资料分析发现,在现行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置中存着定位混乱的问题。还有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结构仍然沿袭着传统的课程结构,过分受制于大纲,设置课程盲目,具体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彰显出特色与个性。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类型常常设置有普修课、选修课、专项课、提高课、重修课、保健课等等。在目前的课程改革中存在着两个最大误区。第一,课程设置盲目性。课程设置不考虑学生实际需要,不考虑学校特色和区域特点,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认为多设置运动项目或是多开几种类型的体育课就是践行健康第一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使得定位课程结构不够清晰,也对所要完成的既定目标以及所要实现的效果也认识不够深入。第二,只注重形式上的改革,并没有将学科本身的需要与社会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结合,单纯地强调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3、课程内容的组织及教学方法的应用。笔者认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为课程目标服务,因此,体育课程的内容必须具有多样性和综合特点。通过研究发现,开设体育课程的基本意义并不仅在于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还必须重点强调将终身体育理念贯穿在其中,以保障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高质量学习体育,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课程的重点内容就是运动项目,不过在很多情况中却又不能直接将运动项目引入课堂,务必对运动项目进行二次加工与改造,使竞技运动实现教材化。体育课外活动必须是在体育课内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的,使体育课内外能够有机结合,这也是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体系重点要求的内容。4、对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分析。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是编制课程结构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确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高校体育课程的结构、组织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和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等都务必要将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作为其基本依据。在目前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中,存在三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综合性评价和注重评价学生体育过程。通过实践证明,只评价学生最后取得的体育成绩是不客观和不全面的,这样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通过学习而在其基础上所得的成绩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会产生负面影响,评价意义不大。虽然体育学习的结果很重要,但是笔者认为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本身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如何通过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促进其发展。
通过对《纲要》的分析,可知,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是以整体方式进行的,突破口应该是针对课程结构的改革,笔者在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后,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社会需要以及学科本身需要的基础之上,重点探索了构成形式多样且又交叉组合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基本途径。1、对必修课实施弹性修学,对学分进行限定。体育必修课指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执行《纲要》是其重要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不限学期,学生必须修读完规定的学时,达到限定的学分。实践课必须要将学校特色项目与学生自选项进行有机结合,要求人人必修学校特色项目,而学生自选项目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分类,不过所选择的项目必须有益于学生终身锻炼。另外,在确定运动项目时还必须对学生的体质进行综合评定,以利于学生选择,笔者建议可侧重于那些有氧体能类的运动项目。体育理论课,必须包括体育健康教育、体育人文社会学、营养与保健理论以及终身体育理论。2、体育活动课必须层次分明,用学分制管理。体育活动课涉及课外俱乐部与教学俱乐部,其中教学俱乐部则涉及任意选修课与限定选修课。限定选修课可以实施弹性修学,其具体措施就是可以规定学时和学分,可以不规定修学年限,可固定课程内容,侧重于那些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或者是具有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的体育项目,其内容具有计划性。任意选修课可以固定学分,同样面向所有大学生,其目的则侧重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和爱好,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课外俱乐部是针对某项运动项目的专门俱乐部,以学分形式管理,体育教学部与学生社团共同动作,受学校体育职能部门统一领导,从中体现出高校体育教学的多层次、立体化。在单项俱乐部中可将学生按实际水平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以体育困难学生为主,其目的是促使其基本运动素质以及体育兴趣得到有效提高;第二层次,以大部分学生为主,其目的是强化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健美性和健身性。第三层次,以具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为主,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学校培养能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的运动员。3、辅修课着眼于市场,使人才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开设辅修课程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其对象是那些学有余力和具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从中也反映出了我国严重缺乏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当然,这也给高校培养体育人才提供了一个极大的空间。4、针对特长生的运动训练课,必须把握多重效益。与传统课程管理存在较大区别,针对特长生的训练课在新模式中是纳入课程管理的,由全国很多成功实例证明了推动学校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就是推行体教结合。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第一,统一管理,专业相对集中,修学年限弹性管理;第二,对学生开设二学位相关课程,为学生就业拓展渠道;第三,把竞赛、运动训练与成绩、学分严格挂钩,做到优胜劣汰。5、明确定位康复课和保健课,使其服务于终身体育。以《纲要》为基本依据,对传统保健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对象进行改革,不仅要求残疾和体弱的学生必须学习,还可以要求那些以后有兴趣从事康复体育工作的学生进行选修。在其中,必须充分把康复医学知识与运动医学知识结合起来,将体育医疗、体育康复及体育保健的综合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还在教学中引入保健按摩师的技能知识,促使学生对自身身体进行充分了解,且还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总而言之,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是改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突破口,其中务必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要、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学科本身实际需要,形成多样交叉组合的课程结构,必须打破以前的平面结构,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贡和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J].人民教育,2001
[2]钟振新.试论构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J].西安体院学报,2003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50-02收稿日期:2016-05-10
作者简介: 成国华(1987―),男,广东广州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一、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课程定位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办学呈现出生源充足、学校扩招扩建的特点。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并且在办学过程中,有些高等职业体育教学盲目向普通高等体育教学模仿,致使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培训目标模糊。
2体育课程课时无法保证
高职院校的培养特点是强调实训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课时数一直在缩水,甚至有的和实训课时呈现一比一持平的现状,很多院校用削减公共基础课的课时,来弥补和保证专业理论课的课时,体育课首当其冲,体育课课时被裁减,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无法满足。并且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学生人数和体育老师的比例也一直不协调,体育课程的课时和上课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
3体育课程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从教学内容来看,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基本类似,仍以竞技体育中的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为主体课程内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缺乏长远性与针对性。
4体育课程资源缺乏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如教材、网站、有针对性的加强身体锻炼的设施比较缺乏。如体育课程教材单从数量、品种上来说有很多,但其中的内容与普通高校体育教材雷同,对体系梳理并体现高职特点的极少。各院校、出版社往往各自为战,大多数院校是自编自用,质量不高。
5体育课程成绩评价方式落后
目前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依旧还是采用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即为学生各项体能测验与学生平时出勤率的综合。在评价中采用绝对的终结的评价标准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而且评价内容单一,对学生的体育兴趣、情感、习惯等方面严重忽视。
二、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高职体育课程属于整个学校体育课程范畴,不仅具备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共性,它自身也有其鲜明的特性。但每一位教育工作首先必须认同高职体育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许多学者和体育工作者对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有了较大共识,即认为体育课以掌握运动技术为主的教学思想应该改变,尽快建立以健身为目的的终身体育指导思想。“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教育”,依据人体生长发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系统地、完整地将体育贯穿于人生全过程。
3围绕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
学校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课程改革都不能背离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根本,高职体育课程更是如此。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把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必备条件,通过体育课程改革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三、高职教育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体育课程目标
坚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并把它作为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高职教育目标的确定,明确了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起点和方向,在体育课程建设和内容体系安排方面表现为岗位针对性,确定体育课程开发的重点和教学发展的方向,并通过设计建立一个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体育课程设置,突出体育课程的职业培养能力和体育职业教育特点,并贯穿于整个职业体育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的实践教学大纲,提高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需依据高职教育的要求,结合课外体育锻炼,设置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目标,使学生学有所依、练有所照,从而保证课程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2体育课程内容
一般来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和习惯。高职院校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类型,掌握一些从事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学习职业保健等职业核心的体育素质,有效将体育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融合。体育课不仅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结合学校实际,可创新体育教学计划,对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进行研究,加强体育课程的针对性和独特性,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课程学习内容要着眼于对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体育课程设计方案,使其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动力,也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在内容、时间、形式上都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更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在专业特色具有时代性的生命力。
3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在体育课程的安排上要充分体现连续性,学生对技能的掌握遵从由浅入深的原则。在选修课程的安排上,应重点凸显课程的大众性、趣味性以及普及性,以便有利于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加入学习。在对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全面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要强化对新型体育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应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专业的特点,积极研究和使用与之相适应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例如:把与职业岗位有关的身体素质练习“嵌入”普通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去;合理将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引进”体育教学中,更能够贴合学生未来职业的特点;“针对性”设计一些身体练习内容,借助体育项目的练习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课后为学生搭建多姿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舞台,完善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例如通过早操、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富有特色的体育讲座和报告会、体育节、体育表演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4体育课程评价
评价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学生的入校基础及录取质量、智能水平及教学环境等。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确立,必须考虑到以上诸多因素,力求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体育课程评价指标应反映学生的体质、知识、技能、能力的状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体育教学也应侧重评价对学生职业能力的促进效果,采用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来考查学生的成绩、技能掌握程度等。
参考文献:
[1]施伟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探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
- 上一篇:计算机学科发展方向
- 下一篇:网络工程市场分析报告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