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 知识基础研究
一.引言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新任务,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为以后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下,核心素养引发了新一股研究热潮,不过,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培养途径、评价体系等,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①而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对学生学习成长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所以,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进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都是很重要的。本文基于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着重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二.关于核心素养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丰富,理论框架也比较成熟,我国有不少研究者都介绍了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重要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核心素养模拟建构的启示。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先前所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改变五大核心素养,后又把核心素养划分为身体健康、社会和情感、文化和艺术、语言和交流、学习方法和认知、算和数学、科学和技术七个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SeCo)项目,认为:“核心素养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它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总体参照框很具有代表性,是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参考依据。在这项目中,她们提出了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个一级素养,以及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等九个二级素养。欧盟则进一步提出母语交往、外语交往、数学素养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会学习、主动创新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等终身学素养体系。其后,有许多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参照以上三项核心素养体系,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适合的属于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这些都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比如,美国于2002年制订,2007年更新的《“21世纪素养”框架》,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分别是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要素要求。
国内一些学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也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己见解。比如:成尚荣教授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素养,“核心”即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决定着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他还强调了核心素养是发展的概念,既可以表述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还可以表述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褚宏启则具体描绘了21世纪核心素养所应包含的三大类素养,分别是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辛涛、姜宇、刘霞则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遵守素养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面向未来且注重本国文化这三个原则”②。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多借鉴国外成熟研究成果的基,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背景,提出自己观点,虽然表述不同,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核心素养主要是个体适应社会需要、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生存能力的必备素养,是满足终身学习的基本能条件,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③
三.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很重要,尤其在我国,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不过,具体到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相较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研究来说,是比较少的,在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则更为单一,偏重理科。自《意见》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也有不多学者对语文核心素养展开了论述,主要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和定义的探讨;二是结合教学,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1.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姜树华从语文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思维力、阅读力、表达力,三者之间,思维力又是核心。顾之川从宏观角度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具体来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养等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孙双金认为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可以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其中人文修养的内涵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底蕴三个维度;语言能力包含说写表达的维度和听读吸收的维度,孙双金老师的分类主要依据传统的语文能力分类方法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规定。也有不少学者从2011版课程标准所颁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是出于基础和主体地位的知识与能力。
2.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研究;另一种是基于某种教学形式的语文核心素养研究。关于第一个方面有林嵘春、刘仁增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大要素,并且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应该构建怎样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秦艳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了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主张,并分析通过三种学习方式与四种教学策略来构建语文助学课堂。还有张伟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王超群、韦冬余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这些研究多是依据学科特点从而提出语文核心养的内涵,基于此分析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意义,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较少结合实践深入展开。另一方面,丁文静、韦冬余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的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逐步形成能促进个人终身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通过梳理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肖芸从综合性学习的角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为我们如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经验,但是只从单一的教学形式出发,难以全面把握语文核心素养。
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开展语文教学顺应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潮流,为教育改革确立新方向;同时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只浅略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基础,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
4.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
5.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6.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7.辛涛,姜宇,王烨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8.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
9.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10.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J].中国教育报,2015(4).
11.张贤志.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 教育视界,2015(9).
12.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1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14.姜树华.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有三[J].七彩语文,2016(4).
15.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 中学语文教学,2016(3).
16.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七彩语文,2016(5).
17.王超群,韦冬余.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3).
18.林嵘春,刘增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建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2).
19.秦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5(11).
20.肖芸.基于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四川教育,2016(2).
21.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教学研究,2016(6).
22.张伟.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看小说教什么[J].语文建设,2016(1).
注 释
①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②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篇2
一、审视语文地位
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精神力量主要是靠语文学科来支撑的。语文可以积淀文化、丰富内涵、陶冶情操和激发进取心。对语文教师来说,学科有了地位,教师才有地位。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要赢得他尊,必先自尊。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对学生来说,语文学科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吐气若兰,是因为心香如蕙,能让美丽的面庞焕发知识的光晕。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核心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是高考的首场,是人生的奠基,是立校的根,是育人的魂。
二、反思语文教学
现实中,不乏灵动的生本课堂,不乏高效创新课堂,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过分强调解题技巧、机械训练、套用术语、硬搬方法,企图以不变应万变,用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过度强调字词句法,忽视整体感知和品悟文本。
三、抓住语文的关键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要求学会表达交流,侧重“语”;人文性要求具有思想情怀,突出“文”。所以,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是阅读和写作,而不是字词句法和解题技巧。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在于训练听说读写能力,这既是能力目标,也是方法途径。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是学好语文的要害。
阅读要让读,写作要让写,就是说要在读写实践中感悟和提升。阅读,尤其是朗读,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不要生讲硬灌。写作,应追求个性化地表达,吾手写吾心。教师在课堂上要启迪思维,多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不能让课堂处于半哑、全哑的状态。而且阅读和写作也是相互作用的,阅读是基础,写作是关键。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是学,写作是用。学是用的基础,用是学的实践,用是最好的学,学是为了更好地用。
四、培育核心素养
如何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笔者认为重在做好如下几点。
1.促进教师成长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由谁指导,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重要源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学习,加强研究,深入反思。用丰厚的学养、渊博的知识和人格的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实,对语文教师来说,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在净化着自己的心灵,使自己飞翔的心时时享受着纯真的牵引。
2.打造生本课堂
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真正落实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为学而教,能学不教。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和学得更好。以知识第一转向能力为重,学生的表现和收获应成为课堂评价的首要因素。教师少直接讲解,多启发品悟;少填鸭灌输,多多元互动;少包办代替,多放手实践,努力打造生动活泼的开放性、生成性生本课堂。而现实中,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更多的是控制,而不是激发;是自问自答的讲解,而不是师生互动的对话。教学的内容(即教什么)基本能把握,而因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效果却打了折扣,甚或大打折扣。教师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不给学生阅读、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逐渐具有我们所期望的素质和能力。教师应多让学生去说去做,而不能抢夺学生成长提高的机会。
3.注重氛围营造
语文学科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和理科不同的是,语文学习是一个慢热的过程,需要静养浸润,需要熏陶浸染。如果理科是用“教”的方式,那么语文则需多用“育”的方式。就像种子和幼苗一样,给以适合的水分、土壤、温度和阳光,它就可以自己生长,并不断强壮。如果企图完全用“教”的方法来教语文,则可能事与愿违。所以就需要教师加强语文学习氛围的营造,提供“育”的环境,打造书香校园,让教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校园里书香弥漫。这些就需要学校倡导支持、年级积极推动、教师主动作为。具体的载体可以有:建立图书角、开设阅读课、推荐美文章、创办文学社和举办读书会等。
篇3
1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有效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要弘扬人文精神,首先自己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这是不争的事实。《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特点是这样概括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另一方面是语文教学的文化性。语文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语文课中就应当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语文教育就一定要弘扬人文精神。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人文性,语文课变成了字词句章的枯燥分析课和语文知识的死记硬背课。这种做法很显然不符合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把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语言是一种载体,它所承载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感内涵和审美意义。语文要进行有效教学,就要在重视语言工具的熟练运用的同时,不忽视语文所承载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的探究。这就要求有效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
2有效语文教师的特点决定了有效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
有效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能够进行有效语文教学的教师。有效语文教师要能够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构建“影响学生认知的、情感的、表现的、师生互动的”语文课堂模式。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是:①清晰地授课;②多样化教学;③任务导向;④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⑤确保学生成功率。要促成这些关键行为的实施,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要较好地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只有语文老师掌握大量的人文知识、透彻理解把握了语文形式中所承载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才可能做到语文教学中“清晰地授课”,才可能做到语文的“多样化教学”,才可能有效的进行语文课堂的“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和“确保学生成功率”两种关键行为的实施更是以教师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前提和保障的。一个人文素养较差的老师,就不会很好地理解、尊重、爱戴学生,更不会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和“确保学生成功率”就无从谈起。
3时代的发展要求有效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
篇4
一
语文学科发展规划是在对学科价值和学科使命的不断追问中诞生的,规划中的许多重要内容其实来自早些时候学校开展的学科教研中心创建活动。
2009年秋天,在学校的转型发展务虚研讨会上,创建学科教研中心被首次提出并成为学校各学科未来几年的建设任务。在后来跟进的创建学科教研中心诸项考核指标中,学科宣言成为考核的一个重点。语文教研组曾数次开会研讨自己的学科宣言,时任教研组长浦其伦不停地个别征求老师意见。当时,我们有一个基本共识:这个学科宣言既要有普遍的学科意义,又要凸显学校学科特色。这样,语文教师就必须回答几个问题:母语教育是干什么的?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联系与区别在哪里?锡山高中的语文教学有何自己的特色或追求?只有这几个问题想清楚了,我们才有可能找出自己真正认可的学科宣言并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中恪守它。
讨论是艰涩的,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个命题太大。母语教育这个话题是一所学校的语文教师说得透的吗?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区别与联系本身是一个重要科研命题;在现实教学情境下,锡山高中的语文教学与其他学校会有本质不同吗?许多人觉得我们一开始就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是这样吗?我们集体回头再思考后还是觉得,要找到自己的学科宣言,这些问题绕不过去。这时,有人提出,问题可能出在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上:母语教育这个命题不是我们一所学校的语文老师所能说透的,但不等于我们不能追问母语教育的本质性问题;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区别和联系用不着条分缕析,我们需要回答的依然是原则性的异同;在现实教育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可能与其他学校没有根本性的不同,但这并不排斥我们会有区别于他人的实践建设和理想追求。
争辩和研讨的结果肯定了我们最初的方向性判断,学科使命与学科价值成为我们重点思考的内容。教育即人,母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构成部件,同样承载了成全人的基本任务功能。然而,我们更关注母语教育的另一个原则性任务:母语教育的民族。从这一点上来说,汉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又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比如,我们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各学科都要培养,它们之间的差异只是学科间思维方向、思维性质的差异,并不是根本性的区分;如果我们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教育上的原则区分,那么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就无法为学习者提供族群的文化认同。如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汉语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对人类文明的普遍认同能力外,还要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精神皈依。尽管一切地域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但民族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于保证了人类文明形态的丰富性,语文学科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当然,一个人的精神归属不是中小学教育的必然收获,但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承担起这样的学科使命,才能区别于其他学科,凸显其学科价值。此外,锡山高中的语文教学与其他学校比较,到底有哪些是自己的特点?这一问题并没有太多的争论,因为结论很简单:没特点。这也是最初受人诟病的原因。但是,我们已经有了有别于他人的努力方向。
我们在形而上的思辨中似乎找到了学科宣言的内核,然而如何表述?我们是表达结论、路径,还是表达追求?要不要把学校因素也表达进去?想法不一,学科宣言自然表述不同。几经反复后,语文教研组的学科宣言拟为:提高阅读品位,培养终身阅读者。
这个表述既是路径,又是向往,涵盖了我们对母语教育的基本思考,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学学校特色的一个基本回应。在这一宣言中,锡山高中语文组以阅读为核心要件,把学校的语文学科特色建设、语文教学的原则性追求和实现路径表述出来,表达了一种学科自认和学科教学理想。不论这种学科宣言在学科教育理论上能否完全站得住脚,但它至少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一所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的人群开始自觉整体思考学科使命和学科责任,他们要通过阅读打通一条学科特色和学科价值之路。
二
“提升阅读品位,培养终身阅读者”的最终提出是在2010年春开学后。那时,学校正轰轰烈烈地创建学科教研中心,全校各学科的教研组长会被不停地叫到专门或不专门的全校性大会上作创建活动汇报。就是在这些汇报中,许多后来成为语文学科规划重要内容的东西逐渐形成。
没有人问过,我们的学科宣言是否间接促成了2010年暑期后学校“百万百卷读书行动”的开展。但事实是,学校的“百万百卷读书行动”直接呼应了语文学科组的学科思考,全校师生开始了超越学科性质的阅读。这是一种文化风景,更是一场真正的教育行动。唐江澎校长在与语文组老师的交流中,不止一次地表示,阅读是一个人不断被放大、清晰的过程,中国教育的所有问题都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其核心是我们缺少普遍的人道主义的启蒙,阅读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组的学科宣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可以体现学科使命与学科价值追求。
然而,“提升阅读品位,培养终身阅读者”并没有最终成为语文组的学科宣言。2012年的春天,语文学科教研中心在学科规划中把自己的学科宣言最终确定为: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表达者。
这一改变基于我们对学科教学的进一步认识,也缘于我校成为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后的学科建设思考。2011年8月,我校成为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基地建设面临学科建设的方向性问题。学校请专家论证,内部展开广泛的研讨,最终语文基地建设的理念确定为“用改变的环境改变师生”,直指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根本任务――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环境”是指改变教师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环境,通过环境变化逼迫师生教与学的变化。我们重点在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改变阅读环境,二是增加体验性学习环境。改变阅读环境对接了最初的语文学科宣言中“培养终身阅读者”的理念,我们建设了图书馆浅阅读区(学生无需任何借阅手续可随时进入阅读)、新华书店阅读区(新华书店进驻学校,其中另辟一个区域供学生免费阅读)、班级书屋(学校在三个年级和国际部建设有70间班级书房,每间书房配置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书籍300余本),学生可随时就近根据需要自由阅读。增加体验性学习环境,建设了实验剧场、演讲厅和辩论厅。课程理论和语文学科教学实践经验一再表明,有意义的学习主要来自有体验的学习,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无法从丰富的渠道保障学生的学习是有体验的。现在,我们就想用一些带有强烈体验性学习色彩的环境鼓励教师从事体验性教学,鼓励学生体验地学习,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方式和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课程基地建设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体验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表达。配合语文整体教学,学生阅读后也存在一个表达问题,而语文课程中的写作同样是一个表达问题。无论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我们都面临表达能力、表达规范、表达伦理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奠定了一生葆有阅读热情与兴趣的基础,奠定了一生拥有良好表达素养的基础,语文教育不就是成功的吗?此时,我们猛然发现,原先的语文学科宣言漏掉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即语文教学中的表达。这样的反省与追问在语文学科组内部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2012年春天,语文学科教研中心正式把自己的学科宣言修订为“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表达者”。
三
2012年下半年,语文学科在制定学科规划的过程中,对学科宣言的内涵又作了具体深入的思考,让学科使命和学科价值得以进一步彰显。我们认为,这个学科宣言既基于教育本质,又基于学科性质,同时还基于学校培育终身学习者的办学理念,是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学科教育思考。锡山高中语文学科中心的全体成员自此有了统一的学科行动纲领,今后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会有更好的自觉行为。
语文学科宣言及其内涵具体内容如下:
宣言内容: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表达者。
宣言内涵:
培养终身阅读者:语文课程要培养有终身阅读习惯的阅读者,这是一个教育常识。在一个没有阅读的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不可能的;在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培养人格健全、精神优秀的学生,是不可能的;在一个没有阅读的语文课程里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精神成长,只能是妄想。
提升一个民族的精神品级,要从改变这个民族的阅读习惯开始;优化一所学校的教育生态,要从浓厚这所学校的阅读氛围开始;突破语文课程的困境,要从为学生提供大量亲近文本的阅读机会开始。语文的知识与能力在阅读中获得,方法与习惯在阅读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中养成,阅读是人的智慧之源、精神之根。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们的共识是,让学生去阅读,就是语文课天堂般的模样。
培养负责任表达者:说与写是信息表达的基本手段,也是参与公众交流的基本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读写能力”曾有过一个定义:“能够辨识、理解、解释、创造、交流、计算和使用与不同情形有关的印刷和手写材料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学习和获得“使得个人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潜力,充分参与到一个更广泛的社会当中”。
篇5
1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内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生活的整体联系,它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以问题为教学中心,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1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能用计算机排版、制网页、编辑等基本操作,还要激励学生运用学校有限资源如图书馆、微机室等查找资料。同时,教师应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听说读写贯穿在实践活动中,并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学习语文,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提高。
1.2 倡导研究性学习
初中语文综合性不是作语言学、文学、社会学、伦理学、写作学、阅读学等的简单加法运算,它是综合运用语文、艺术、科学及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和解决语文学习上的困难。师生间语言的交流,共同拓宽语文学习范围,开阔视野,进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1.3 重视言语实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看重学生的言语实践,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来及时内化课堂知识,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等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写调查报告,使学生课堂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1.4 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审美境界和人格品味。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认知和经验,让学生的思维和感情得到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2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潜在价值
2.1 适应学生整合知识技能的内在需求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融会贯通,注重语文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语文学科内在的知识构建,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教会学生语文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语文技能,而且关注学生阅读、鉴赏、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语感和四维的发展,从而增强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2 激发学生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础和核心,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当于自主学习的两翼,是自主学习的拓展和外延。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能自己设计主题、组织专项活动,注重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设定学习目标,是一种认知性学习。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兴趣为核心,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性学习。
2.3 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课堂知识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语文学习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社会、人文等领域,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学习中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这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综合运用文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初中语文综合性有利于综合运用个学科的知识,“淡化”学科边界,形成流动鲜活的、跨学科式的语文课程体系。
2.4 倡导活学活用
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在重复和循环的实践中逐渐生成与发展的。教师在语文综合性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听说读写思的时间和条件,学生只有将课本的语言实践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时,学生的语言能力才会逐步得到提高与发展。因此,学生不仅应广泛阅读课外书籍,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亲身去体验语文,并在实践中运用语文,从而提高自己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 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全面培养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会注意到个体的原有基础、发展方向的不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增强了课程的选择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学习条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3.1 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语文教材中大多数“综合性学习”是穿插在阅读、写作、口语中的,只有极少数是以专题的形式单独列出。在一定程度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潜在的课程,它渗透并落实在语文课程的理念和操作中,若独立出来,反而会丧失“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与价值。此外,语文教材中设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可能不适合某些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这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对活动作一些变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3.2 全面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
较大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般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展开、成果展示、反思总结四个环节。一般的,大家对活动准备、成果展示两个环节比较重视,而对活动展开和反思总结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活动准备和成果展示两个环节多在课堂上进行,教师直接参与,便于指导;而活动展开、反思总结环节往往在课外进行,由学生自主组织,教师的介入程度低,也不便于指导,因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篇6
一、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活跃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的内容繁杂,从字、词、句、篇到语法、修辞、逻辑、文采,这都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的主体参与,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心理学家指出:高中生的持续注意的时间一般不太长,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课堂节奏慢,学生就会出现做小动作等精力分散的不良现象,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刻,采用快节奏的、多样式的教学方式。如:趣味问答、诗歌朗诵、辩论比赛、文学作品分析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课堂既紧张又活泼,既轻松又刺激,也使学生一直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在牢固知识的同时,课堂质量也大大得到提高。同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基点,向写作迁移,向课外延伸,向生活拓展,让学生在丰富语言知识同时,提高包括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在内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法,活跃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学科是一门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学科,其间蕴含着大量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想象力、超强的理解力、旺盛的创造力的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内涵,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1.转变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语文教学是咬文嚼字、品析语言的过程,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优势,创设新的教学策略,采用以课堂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只有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发散思维,勇于创新。作为语文教师,拥有雄厚的文化底蕴,也掌握了顺应时展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将竞赛、辩论机制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语言的特色。事实上,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语言情感和文字艺术的魅力,逐渐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2.语文教师应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善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艺术。
成功的语文教学,不能只瞄准教材中几个动词、形容词或者描写抒情的片段,更要引导学生从那些看似平淡细小的、比较容易疏忽之处,品味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所以教师的任务是如何指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体会作者的语言艺术。教师不能把自己认识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要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质疑、发问,对教材作出自己的分析、鉴赏、评价,提倡师生间、学生间不同认识的辩论和不同情感的交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总之,教师要扮演好自己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善于引导学生体会和分析语言的文字艺术和语言魅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语言层次和文化修养。
3.利用语文的文化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学科其最独特的魅力在于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则是以语言表达能力为向导的。语文的文字魅力在于可以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作者丰沛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极富内涵的语言点,不断激励、引导和启发,将学习者逐渐导入文章的内容里,尤其是语言的深处,在学生的揣摩、研讨和分析过程中,巧妙点拨,力求让学生探究出语言之外的神韵。而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是语言创新艺术能力,这是由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上具有的两大优势所决定的:一是语言优势。语言是创新能力的基本因素,一切创造及其过程都需要语言的参与;语言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来表达;二是思维的优势。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而语言只是思维的直接表现,但是创新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分析并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隐蔽性、曲折性、间接性等等。因此把握好思维方式,才能完美的呈现语文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从语言实践中感受美育。
篇7
一、人文教育理念的内涵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人文教育可以从三个层面上理解。第一层面是人文主义教育,第二层面是人文学科的教育,第三层面是“成人”教育。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主要体现在以上的层面上。
二、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课程安排的不合理,语文课程中对于人文素养提升的实践活动太少。语文的课程安排相对较零散,教师的备课和组织课堂活动不能达到积累延伸的作用。尤其是高一课程的繁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相对不够重视,把语文仅仅置于“听、说、读、写”的境地。这样只是凸显了其“工具性”的特点。加之在高考的压力之下,高一的学生就已经过早的进入备战状态,使得教师不敢“浪费”时间组织一些“人文性”的活动。比如,学习保护大自然、组织慈善活动、义工服务等等。学生置身于书海之中,自身建构缺失,使得个别学生的素质令人堪忧。
第二,语文高考卷中难以考察,高考仅仅考的是学生的文化水平,针对个人素养的考察缺失,不能像美国高中生一样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必须有一项:社会服务的项目评分,这是我国的高考制度使然。
第三,社会需求使得学生在选择时“重理轻文”。对语文的不重视,学生更愿意学一些实际能应用的学科,而忽视语文的学习。究其根本就是学生对语文学科地位的认识不到位,教师的引导重视也不够。语文“人文性教育”仅仅是出现在教学目标中,而没有落实在课堂上。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会导致以下不良后果:首先,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人际交往能力不够。对于象牙塔的学习,最缺乏的是对身边实际生活及社会的认识。与社会脱节,与身边的友谊、亲情脱节。比如,笔者的班级中,在一次月考过后,同桌两个学生A、B针对谁分数高的问题有了争执,不懂得互相学习,却反而相互嫉妒。其次,学生的性格可能会有一定缺陷。语文教育人文性的缺失,对孩子成长中价值观的培养就会出现漏洞。例如,现在学生中有部分不够关爱自然,不够关注弱势群体,没有同情心,没有责任心等等问题。当他们走上社会时,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最近的新闻中发生的“个别青少年在路上因心情不好飞踹老人”等负面新闻。
三、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1.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基础
目前,功利性的教育和功利性的学习,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只有“分数”。如果我国的高考制度能在考察学生知识素养的基础上,添加人文素养的考察项目,如建立“社会实践”科目,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城市建设、家乡建造中去,感受人与人的关爱,感受情感的流动与传播。关爱弱势群体、关心朋友家人、学会体谅他人,增强学生的信任感、责任感。建立考察学生“人文素养”的制度,并建立监督机制。
2.重视传统文化科目的选择
首先,学校要重视语文教育。其次,语文课本内容要做调整,精选篇目,可以选择与时代相结合的篇目,进行学习。对于《诗经》、名著等的优秀篇目多选。再次,要给任课语文教师和学生一定的权利,可以有一定学习语文篇目的自由选择权。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学习中多设定课堂活动和情感教育环节。使得“人文教育”在语文课本上,也在?W生生活中散发光彩。
3.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
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在教学中,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要真切的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语文教师更要在不断教学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自己的提升带动学生的提升。只有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提升了,才能带动学生的提升和发展,“爱的教育”才能发生奇迹。
4.结合最新发展理念,创新高中语文教育
篇8
关键词: “去语文化”现象 知行合一 专业渗透 课程建设
一、“去语文化”
1.狭义层面的“去语文化”,是从语文学科的功能来讲的。
语文学科承载的育人功能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借助文本的解读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基本能力;领悟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内涵,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人格的教育。前两者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突出的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属性;后者注重对人的熏陶与教化,突出的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去语文化”是出现在语文教学中的两种偏向:一种是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训练,把富含人文精神的文本分割成支离破碎的字、词、句、段、文体、写作技法和艺术特色,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语文课堂没有了文化味。一种是致力于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涵,对文本做大量的引申和发挥,将教学内容切换成社会现象和生活现象,语文课上成了思修课、哲学课,结果是使语文教学离开了言语实践,失去了工具性的基本属性。“去语文化”实质是语文的“工具性”属性与“人文性”特性的剥离。
2.广义层面的“去语文化”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近年中国社会出现的传统文化地位日益下降、母语教学被冷淡的现象,特别是语文课程在高职培养体系中被边缘化的现状。语文本来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肩负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重任,但是目前在各职业院校普遍都处于“边缘化”状态。有的甚至连“边缘”也挨不上,某些职业院校已经取消或根本就不开设语文类课程。在我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公共基础课中,思政类课程量最大,其次是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语文类课程已难觅踪迹。与其他兄弟院校交流,情况大抵相似。替代语文类课程的一般是应用文写作,课时极少,且再无其他训练语文技能和提高人文素养的必修或选修课程。
在高职学生看来,语文在中小学就学过,认为语文实用性不强,高职教育阶段对语文能力也缺少硬性要求,学生自然把大量精力用于专业课学习。对于人文类课程的学习,学生态度上应付了事,语文教学犹如戴着镣铐在小圈子里跳舞,僵化刻板,缺乏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鸡肋”。
二、高职教育中“去语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广阔的社会背景因素。
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产业化、商业化。“功利性实用教育”成为教育的显著特征。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现有劳动者素质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瓶颈。市场需要大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时而生,且不可避免地带上“功利性实用教育”的光环。职业教育培养的产品――学生,也打上了功利性实用的烙印。语文学习作为一门基础课,耗时长,外延广,收益却并不明显,更突出不了学了即可操作的技术性特征,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追求效率和实用的现代社会,必然被学生和学校所忽视。整个社会表现出的文化浮躁,加剧了语文教育的边缘化。
2.高职院校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割裂,导致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严重缺失。
“技能型人才”的提出是高职教育对以学科或以知识为本位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反思与突破。但把职业技能训练代替“人的会面发展”、“把有限的价值当做人生的终极价值”,是高职人才培养中重技能轻素质的一个普遍误区。不可否认,面对现代经济生活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职业能力”绝不是某种职业技能或就业能力的拓展与架构。它至少包括: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体系,二是基本岗位标准要求的技能或实践动手能力,三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即常说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如合作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创新开拓的能力,等等。虽然强调的是“实践动手能力”,实质却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这体现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即是基于人的全面持续发展的素质体系。促使“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也应是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但纵观现在的高职院校,已蜕化为制造职业工具的培训机构,将培养高尚人格情操、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充满理性思维而富有人文关怀的人文课程边缘化,淡化素质教育,是对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忽略,是重实用轻素质的教育短视,是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割裂。
3.高职语文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
(1)高职语文课程定位混乱。高职语文教学有侧重文化素质培养的,有侧重读写说能力培养的,有侧重鉴赏能力养成的,很难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笔者认为,高职语文与高中语文相比,挣脱了“应试”的限制,应更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高职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同时,侧重人文教育与审美情趣的培养。与大学语文相比,降低知识的系统性,弱化理性思辨,突出其读、写、说的实用价值,增加实践性材料,强化能力的训练与情趣的培养。因此,高职语文定位有明显的特殊性。
(2)教材不够专,针对性不强。首先,适合高职专科的语文教材开发较少,一类是由本科教材改编而来或由高中教材加以填充,在文本选择上重复篇目多,或难度过大。一类是综合型,或多或少地选取文学名篇、添加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书法、文学理论、文化常识等内容板块,全而不专。其次,教材文本与专业的结合不强,通常是一本教材适用于各个专业,无法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的结合、渗透。再次,职业教育特色体现不够,缺乏职业性和时代性。职业教育是顺时而生的,在语文文本选择中,经典文本要具有时代性主题,要关注当今大众文化语境,如通俗歌曲、影视传媒、广告文化、网络文学与文化、企业名人传记等,教师必须对诸如此类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作出文化阐释,培养学生理性看待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
(3)教法上重灌输少启发,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的激发与引导;重知识少能力开发,学生难以学以致用,无法实现“知行合一”。
(4)评价机制不合理:学业评价以笔试为主,重语文知识考查,轻能力测评,更无法考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素养。
三、语文教育的前瞻
1.端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导向,认识高职语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素质发展和技能提高两个内涵应是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在和谐共振的过程中,把“人的全面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推向极致。
语文教学绝非简单地听说读写,而是通过课堂和文本有机渗透相关的人文信息,融丰富的人文内涵于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训练之中,让学生深思明辨,提高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自觉关注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它包括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锤炼逻辑思维、塑造文学审美和情趣、丰富人格情操等或立竿见影、或潜移默化的综合素养的养成。对于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和提高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基础课程。
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语文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生活。语文课程的开设与学习将影响我国文化的传承。试想,自己的文化都没有了,何谈民族复兴?何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语文教学向“知行合一”转变。
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的“知”要紧贴实际需要,学生能用得上,“知”不与“行”错位;教给学生的“知“要具有可操作性,能付诸实践。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需要改进教学中“知”的内容,按照学生的“行”选择教材和组织教学。
3.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语文课程。
(1)教材校本化。结合学情、校情、区域特点,从现有的教材出发,从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出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教材进行“修订”,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适用于职业院校学生和本校现状的内容,编写校本教材。探索建设与专业适应的应用性语文课程,实现基础课向专业课的渗透与倾斜。从各系特点出发,结合专业,将语文课程细化,比如设置与各系专业关涉的实用文体写作、文秘写作、自然科技文献选读、地方文化概述、普通话教学、口才训练等基础课程,多开设选修课程,以供学生遴选。
(2)构建适应学生就业需要的语文能力体系。构建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为核心的语文能力体系。从可“行”的角度吸引学生,达到求“知”的效果。提出“多证培养的”目标,要求学生考取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如普通话等级证、秘书资格证、汉语言运用等级水平证,成为求职的硬件。
(3)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多方位开放式评价体系。削弱单纯的语基知识考试分值比例,增加文学修养和整体语文能力的考核,如指定书目的阅读情况及效果。形式上采用笔试+口试、终结性考试+平时大量的作文练习、阅读笔记。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把过程与结果放在同等地位,将考试变成考评,并将考证纳入课程评价。
(4)建设隐性课程。从校园文化的营造入手营造语文学习氛围。即生活语文化,如开展读书会交流或讲座,成立文学社、广播室、话剧社;举办原创作品比赛、演讲比赛,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建议
一、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不够清晰。自语文学科分化以来,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一直存有分歧。语文独立设科之初提出语文教育工具观,改革开放后提出语文教育人文观,还有诸如“认识论与存在观”“语文唤醒教育观”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语文教育的多重特性,促进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困惑,特别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非语文”“泛语文”等问题,都与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不够清晰有关。与此同时,对语文教育的目标与任务、语文教育的内容与特点,同样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尤其是对语文教育内容的选择各执一词。
(2)中学与小学语文教育脱节问题突出。目前,中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在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方面还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纵向上,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语文教育缺少统筹;二是横向上,语文教育诸环节未能有效贯通,课程、教材、教学及考试与评价等方面缺少相互照应;三是诸环节内部之间各自为战,缺乏统筹意识,表现为教育目标与内容不一、语文课程与相邻课程分离、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四是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与实践者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
(3)语文教师培养缺乏有效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语文教师选拨制度与合格语文教师标准缺失;二是缺乏对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机制,目前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科能力整体偏低;三是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缺乏特色,实践课程少,专业训练针对性不强;四是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脱节,缺乏整体培养规划;五是缺乏专业发展的认同感与成就感,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职业情怀趋淡。
(4)语文教学没有很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一是语文教育目标与具体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三维目标”被任意分解;二是教学内容不够具体,语文知识学习、语文能力训练及人文素养熏陶未能有效体现;三是教学方法使用不够恰当,“教”的方式游离了语文教育本体,“学”的方法有违于“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课堂教学过度使用多媒体,语文课变成了音乐课和表演课;四是课堂教学形式化较重,语文教育的审美鉴赏、情感熏染、思想启迪等作用被忽视,使极具诗意的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削减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5)考试与评价没有很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评价观念偏离学生;二是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手段与方法不够明确;三是考试与评价缺乏有效机制;四是评价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二、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建议
(1)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让教师实实在在地教语文,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语文。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是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前提。针对语文教育观认识上的分歧,我们提出――从语文教育本体出发,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教育理念,让教师实实在在地教语文,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语文;强调学语文就是为了用语文,必须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教学目的,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指向和基本立足点。
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语文教育目标:一是语用目标,即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能力;二是素养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这两个构成要素是融于一体的,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这里所指的“语言文字素养”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的“语文素养”有重合,但又有区别。前者限定于“语言文字”,后者是没有限定内涵的泛语文概念,可有多种阐释。“语言文字素养”更适应于语文教育目标的核心指向,以避免语文教育目标的虚化和泛化。
(2)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科学安排各学段的教育目标与内容,使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统筹规划,整体设计,整合语文教育的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贯通语文学科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打通语文学科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壁垒,使其有效衔接、有序过渡。一是要以正确的语文观为指导,借鉴语文教育历史经验,遵循人的成长规律、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规律以及语言学习规律,对语文教育进行整体设计,使其形成纵横交叉、互为一体的语文学习体系。二是纵向上,从语言学习出发,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教育目标与内容,使语文能力训练有序上升,阶段性目标清晰明确。小学阶段侧重语言的积累及其习惯的养成;初中阶段侧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及其能力的训练;高中阶段侧重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批判精神的培养。三是横向上,课程、教材、教学和评价之间相互协调与统筹。语文课程建设要科学、合理,课程内容要与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和考试评价内容互为一体,语文教育实践诸环节之间有效贯通。四是创建协同机制,搭建语文交流平台。促使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和实践者之间有效沟通,确保语文教育观念相益、成果共享、步调相协,提升协同能力和教育效果。
(3)注重各学段教材编写的整体性,让语文教材成为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语文教材必须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出发,系统安排语文教育的内容,使中小学语文教材一体化;协调与统筹教材中语文能力维度之间的关系,形成以“读”为中心,以“写”为出发点,使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一是关于选文。选文是语文教材编写的首要环节,也是评价教材质量最重要的标准。选文首先要文质兼美。其次,选文形式要丰富多样,兼顾各类文体,涉猎古今中外。再其次,选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认知特点。二是关于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阅读知识、写作知识、口语知识和文学常识等,它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中小学语文教材要科学安排语文知识的学习。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语文素养的培养已占据着语文教育教学中核心的位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科学途径和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形成一些惯有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耐心给予学生必要的培养。
一、核心素养的意义
素养是指一个人品德修养和素质的体现,素养包括的范围很广,比如:个人的道德品质、言谈举止、知识水平和能力等还有为人处世的能力或技巧、对人的态度或情谊等多种方面都可以统称为素养。小学语文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比较稳定的、基础的、适合当今社会和时展要求的语文素养,学生能够必须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把这些基本素养表现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格魅力得到修养。这就要求当今教师能够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阻力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为宗旨而进行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一种培养。语文素养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我们可以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这两方面作为切入点来进行语文素养的引导,顺应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培养,从而能够更好、更快、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同程度的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升学率的压力
升学率的压力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和绩效评比等。所以有些教师就不得不用“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来评估学生的成绩,从而提高升学率。使学生对枯燥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失去原有的兴趣,进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小学语文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
1.具备必要的语文知识
当人一旦离开知识的怀抱后果是不敢想象的。在小学阶段,教学中主要以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基本的语法知识和修辞方法、常用的段落和文章的整体结构、基本的阅读写作方法等知识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师要对以上内容进行适时恰当的引导,让学生主动自学、乐学、研学,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准确合理的培养学生小学语文知识能力的素养。
2.积累语言能力
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能力培养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中的具体内容,摘抄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等,使学生在长期积累和生活经验中收获许多新的词和句子,从而能够使学生能够拥有自己的“小题库”。这样不H能够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知程度和背诵能力的提高,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对阅读课外读物感兴趣,最终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精神,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学习语文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好习惯。
四、小学语文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1.利用情感体验教学法
语文学科是一门注重情感交流和表达的学科。从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学习内容能够体会到,语文学科是情感表达和生活经验引起共鸣的过程。例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设疑入课,让学生阅读全文后进行解疑,使学生理清关系中,体会到小蝌蚪和妈妈的情感故事,从而能够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而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2.延伸课堂教学知识,使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当今教育下新颖的教学模式,它能够通过同伴之间交流与沟通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同学之间能够相互进行学习和进步。这种方式还有利于学生把自己理解的知识和掌握程度分享给其他学生,大家团结互助,各抒己见,共同进步和共同成长。例如:教师在讲《四季》一课时,先交流已知生活知识,再分组讨论,接着画四季,最后代表上台讲。这样的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而且还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能够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拓宽自己学习语文知识的思维模式。
3.学生才是教学中真正的主人
语文素养的教学有时也可以被看作是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和教师对外界事物采取探索的教学方式,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知到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例如:在讲解《春天来了》时,可将此课改为课外活动课,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孩子们零距离的与自然触摸,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变化。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发现进行探讨,最终得出呵护、保护大自然的建议。使学生在触摸、观察、发现中学会语文知识,最终形成语文的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从学生的内心和情感入手,从而能够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所以,培养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使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教育发展中势在必行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唐珊.试论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6,17:39-4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病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