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感觉对比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感觉对比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色彩 室内设计 生理 心理
有经验的设计师十分注重色彩在室内设计的作用,重视色彩对人的物理、心理和生理的作用。
他们利用人们对色彩的视觉感受,来创造富有个性、层次、秩序与情调的环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
一、色彩环境与气氛
“色彩环境与气氛”是探讨室内色彩搭配与人的生理、心理关系的问题,色彩是室内设计很重要很容易出效果的要素,也是造价较低廉和方便施工的室内要素。如果要改变一个空间气氛,从色彩方面我可以花很少的钱和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达到目的甚至可以改变空间功能。如买上好一点的乳胶漆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就把家具或墙面的颜色重做一遍。我们甚至可以春夏秋冬四季家里的色彩都随着季节和心情的变化而改变。 色彩可以左右你对空间和光线的感觉,可以表达冷热、新旧或远近。哪怕是最细小的色调变化也可使整个房间显得更温暖一些或更宽大一点。任何人都能将毫无生气的房间装扮上快乐、欢庆的色彩,产生欢乐、明快的视觉效果,使人心花怒放。巧妙地运用色彩可以改善你的周围环境,给你的房间注入生机,使普通的房间变得不一般,而彰显自己的个性。
二、室内设计的用色原理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要考虑主页底色(背景色)的深、浅,这里借用摄影中的一个术语,就是“高调”和“低调”。底色浅的称为高调;底色深的称为低调。底色深,文字的颜色就要浅,以深色的背景衬托浅色的内容(文字或图片);反之,底色淡的,文字的颜色就要深些,以浅色的背景衬托深色的内容(文字或图片)。
这种深浅的变化在色彩学中称为“明度变化”。有些主页,底色是黑的,但文字也选用了较深的色彩,由于色彩的明度比较接近,读者在阅览时,眼睛就会感觉很吃力,影响了阅读效果。当然,色彩的明度也不能变化太大,否则屏幕上的亮度反差太强,同样也会使读者的眼睛受不了
三、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的效果。不少色彩理论中都对此作过专门的介绍,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次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
冷色与暖色除去给我们温度上的不同感觉以外,还会带来其它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等。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两者相比较,冷色的透明感更强,暖色则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又很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
一般说来,在狭窄的空间中,若想使它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调。由于暖色有前进感,冷色有后退感,可在细长的空间中的两壁涂以暖色,近处的两壁涂以冷色,空间就会从心理上感到更接近方形。
四、室内环境中色彩设计的原则
色彩的设计在室内设计中起着改变或者创造某种格调的作用,会给人带来某种视觉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人进入某个空间最初几秒钟内得到的印象百分之七十五是对色彩的感觉,然后才会去理解形体。所以,色彩对人们产生的第一印象是室内装饰设计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室内环境中的色彩设计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以更好的使色彩服务与整体的空间设计,从而达到最好的境界。
(一) 整体统一的规律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的和谐性就如同音乐的节奏与和声。在室内环境中,各种色彩相互作用于空间中,和谐与对比是最根本的关系,如何恰如其分的处理这种关系是创造室内空间气氛的关键。色彩的协调意味着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之间的靠近,从而产生一种统一感,但要避免过于平淡、沉闷与单调。因此,色彩的和谐应表现为对比中的和谐、对比中的衬托(其中包括冷暖对比、明暗对比、纯度对比)。色彩的对比是指色彩明度与彩度的距离疏远,在室内装饰过多的对比,则给人眼花而不安,甚至带来过分刺激感。为此掌握配色的原理,协调与对比的关系在此显得尤为重要。缤纷的色彩给室内设计增添了各种气氛,和谐是控制、完善与加强这种气氛的基本手段,一定要认真分析和谐与对比的关系,才能使室内色彩更富于诗般的意境与气氛。
(二) 人对色彩的感情规律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心理带来不同的感觉,所以在确定居室与饰物的色彩时,要考虑人们的感彩。比如,黑色一般只用来作点缀色,试想,如果房间大面积运用黑色,人们在感情上恐怕难以接受,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感觉也不舒服。如老年人适合具有稳定感的色系,沉稳的色彩也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青年人适合对比度较大的色系,让人感觉到时代的气息与生活节奏的快捷;儿童适合纯度较高的浅蓝、浅粉色系;运动员适合浅蓝、浅绿等颜色以解除兴奋与疲劳;军人可用鲜艳色彩调剂军营的单调色彩;体弱者可用桔黄、暖绿色,使其心情轻松愉快等。
(三) 要满足室内空间的功能需求
不同的空间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色彩的设计也要随之功能的差异而做相应变化。室内空间可以利用色彩的明暗度来创造气氛。使用高明度色彩可获光彩夺目的室内空间气氛;使用低明度的色彩和较暗的灯光来装饰,则给予人一种“隐私性”和温馨之感。室内空间对人们的生活而言,往往具有一个长久性的概念,如办公、居室等这些空间的色彩在某些方面直接影响人的生活,因此使用纯度较低的各种灰色可以获得一种安静、柔和、舒适的空间气氛。纯度较高鲜艳的色彩则可获得一种欢快、活泼与愉快的空间气氛。
五、 结语
色彩是室内环境设计的灵魂,室内的色彩对室内设计的空间感、舒适度、环境气氛、使用效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均有很大的影响。色彩是富有感情且充满变化的,在设计中能把色彩因素精彩绝妙的利用,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色彩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赋予人类为整个世界“上妆”的权利,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色彩的功能特点,创造出充满情调、和谐舒适的室内空间。
参考文献:
[1]林明琛.艺用色彩学.海天出版社,1995.
[2]张绮曼,郑曙.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缪鹏.绿色家居(完全版).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联想心理学;联想律;联想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22-01
十七至十九世纪的联想主义心理学,主要是在英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笛卡儿、霍布斯是联想的机械模式的先驱。“联想”这个术语是洛克先提出的。贝克莱说明观念的形成依赖于联想。休谟探讨了联想的机制和法则。联想主义的缔造者哈特莱,坚持用联想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并力图用神经震动说来揭示联想的生理机制。
——引自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
1 联想律的溯源
联想律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通过与回忆相联系,亚里士多德设想了所谓的联想律。最基本的联想律是接近律,是指当我们想起某件事情时,往往想到和它一起发生的事情。相似律是指当我们想起某物,便想到和它相似的事物。对比律是指,当我们想到某物往往想起和它相反的事物。亚里士多德说,两件事物一起发生,若我们只经历一次,很少会对它们产生强烈的联想。而典型情况是,两件事同时发生的次数越多,它们的联系越密切,联想就越强烈。这里亚里士多德暗示了频因律的存在,也就是:一般来说,经验同时发生的频率越高,其联想越强。
2000多年来,亚里士多德的联想律俨然已成为学习理论的的基础。实际上心理联想的概念仍然是当今大多数学习理论的核心。
其实早在柏拉图时就已有了关于接近律和相似律的最初描绘。
2 洛克和休谟关于联想律的观点
欧洲心理学历史上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倡导者洛克最先使用了联想一词。他认为,观念的联想有自然的联合和习得的联合。他对习得的联合更为重视,认为习惯是使观念联合的一种力量。这是后来联想律中频因律的开端。
休谟最初提出联想的形成有三个法则:(1)相似律:指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很容易从一个观念转到任何另一个和它类似的观念。例如当我们想到一个朋友的时候,会想起其他一些朋友。(2)时空接近律:指由于感官在变更它们的对象时必须作有规律的变更,根据对象的互相接近的次序加以接受,所以想象也必须因长期习惯之力获得同样的思想方法,并在想它的对象时依次超过空间和时间的各个部分。例如,想到一件礼物的时候会想起送礼物的人。(3)因果律:指由一种事物观念想到与它有因果关系的另一种事物观念。例如,当我们看见闪电就会想起打雷。后来,休谟把联想律由三项改为两项,即把因果律归并到接近律之中。他把因果律完全看成是以时间先后和空间接近为必要条件、以“习惯性联想”或“经验推论”为主导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因果关系是最重要的联想律,因为“没有任何关系能比物体间的因果关系更能在想象中形成强有力的联结了,也没有任何关系能比之更容易地从一个观念产生另一个观念”(Mossner,1969,pp.58-59)。事实上,对休谟而言,因果关系无非就是一种连续观察到的关系。因而,因果关系并非联系上的必然,是一种心理经验。休谟描述了要得出两个事件有因果关系所必须作出的观察:
(1)原因和结果在空间和时间上是必须邻近的。
(2)原因必须先于结果。
(3)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结必须是永恒不变的,主要是这一本质构成了因果关系。
(4)同样的原因总是产生同样的结果;除非原因是同样的,否则永远不会产生同样的结果。(Flew,1962,p.216)
根据休谟的观点,并不是理性使我们过上有效的生活;而是经验,或者说是休谟所说的习俗。
而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
3 哈特莱、布朗和詹姆斯·穆勒关于联想律的观点
哈特莱对联想的法则进行了整理,把传统的三大联想律归结为一个接近律。在他看来,所有相似的观念,必然有共同的成分。如在两个相似观念的组成部分a、b、c、d和d、e、f、g内,d就是共同部分。因为d和这两个相似观念的其他部分有接近的关系,这样,第一个关念d成分的作用,就可以引起第二个观念。同样,所有对比观念,也必然有共同的部分。如“好”和“坏”这两个对比观念虽然是根本对立的,但都是用来表示评价的名称。如果两个观念没有任何共同点,那么它们就根本不可能发生对比的关系。由此,哈特莱把对比观念看作是接近联想的衍生物。所以,他说接近律是联想的根本规律。
布朗在承认接近律是基本联想律的同时,提出了联想的副律,用以补充说明一个观念在已经和它形成联系的观念中,为什么只引起其中的某一观念而排斥其他的观念。这些副律共九条,其中主要的有三条:(1)显因律。原始的感觉越生动,思想系列内的相应部分联系得越牢固;(2)频因律。思想系列重现的次数越多,在以后被引起的机会也就越大。(3)近因律。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被回忆到的机会越多。布朗所提出的这些副律,并不是由逻辑推导出来的,而是从一些实际观察中得到的。但它们又不是被动产生的,而是由心的主动作用形成的。这些规律已经成为心理学的永久财富。
詹姆斯·穆勒坚持“接近律”为联想的主律,并补充解释了生动性和频因律等两条联想副律。
这三位心理学家都承认接近律是主要的联想律,但是他们并没有停止对联想律的研究,他们分别提出了副律,竭尽全力解释一切。
4 约翰·穆勒的联想律
约翰·穆勒从整个联想历程的共同基础来着眼,研究联想律的问题。他认为,各个联想律是在联想的总原则下共同起作用的。他对联想律的具体论述,前后有所变动,到1865年,他提出接近律、相似律、频因律和不可分律(去掉了1843年他提出的强度律)。约翰·穆勒认为(1)相似的观念往往互相激发(相似律);(2)感觉或经验经常被一起体验,无论它们是被同时体验还是相继体验,它们都相互联结(接近律);(3)联结强度随着频率的不同而改变(频因律);(4)那些更为生动的感觉或观念所形成的联结强度更大(强度律);后来该定律被他删掉了。频因律的重要性经约翰·穆勒的规定逐渐为后人所接受。
5 我关于联想律的看法
笔者同意约翰·穆勒最初提出的关于联想律的观点。笔者认为布朗提出的联想副律中的“持久”即后来的强度律,是有实际意义的,应该加入到联想律中。从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留心一个对象的时间越久,记住他们的可能性就越大。还有布朗提出的“生动”,即后来的显因律。詹姆斯·穆勒也提出了副律-生动性。这个联想律是我们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我们会发现,事物给我们最初留下的印象越生动,则思想系列内的相应部分联想得越牢固。
十七至十九世纪的联想心理学家们对于联想律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研究,然而他们的观点又不是凭空而来,都是思想和实践的成果。接近律是被他们所共同承认的,但是每一个人对接近律的定义不尽相同。他们都提出了联想律的副律,这对于我们有所启示,不要满足于得到一条不变的定律而是要多维思考,勇于质疑权威。没有质疑,就不会有深入的探究,就不会有进步。但是我们不能轻易断言孰对孰错,因为每个观点都有其自己的道理。
参考文献
[1] 《西方心理学史》.车文博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2] 《心理学史导论》.B·R·赫根汉著.华东师范大学.
篇3
关键词:儿童玩具包装;优化设计;设计要素;调查问卷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1-02-0036-03
Study on the Optimal Design of Kid’s Toy Packaging Art
LI Ping-ping, JIN Gui-fang(Art and Design College,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China)
Abstract :For the kid toys, the purchasers and the users are different persons; the purchasers are often the parents and the users are the children. To get an optimal kid toy packag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kid toy packaging and purchasing behavior. The questionnaires are used to get the preference distribution of kid toy packaging elements in this paper.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ference to the packaging elements of the children and the parents are similar to each other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details, which were shown by a case study. Through the preference test of the kid toy packaging, the principals to choose the kid toy packaging elements were proposed, which can help to achieve optimal design for kid toy packages.
Key words :kid toy packaging, optimal design, visual perception, social cognition
Internet :.cn
一、引言
与市场上其它消费品一样,儿童玩具只有经历设计构思、评估测试、用户体验、加工生产、产品包装、市场销售等环节才出现在儿童手中。在这些环节中,包装因不属于产品本身的一部分而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包装除了保护玩具外还可以诱导消费者的购买欲。一般产品的购买者就是使用者,其包装设计的目标人群定位比较清晰,可从购买者消费习惯、心理动机、审美情趣等方面考虑包装设计①;而儿童玩具的购买者与使用者分别对应父母和儿童,注定儿童玩具的包装不同于一般产品的包装,设计时既要在经验感知上考虑父母的需求又要在生理感知上吸引儿童②。通常父母选择玩具会从玩具的色彩、结构、造型、材料、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③。在没有接触到玩具实物前,父母首先会考虑玩具包装。如果玩具包装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进一步的购买行为就很难发生。儿童选择玩具主要靠视觉感知,而视觉感知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包装,所以儿童玩具包装在视觉上不能刺激儿童就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由于父母的经验认知和儿童的生理感知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在包装要素偏好选择上存在一定偏离。如何在父母的经验认知与儿童的生理感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兼顾双方的偏好,设计出满足双方需求的包装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二、概念模型的建立
儿童玩具包装与用户购买行为建立桥接关系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该理论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同时考察构成事物各要素的分离性。完整儿童玩具包装不是靠单一的要素完成的,而是靠多种要素混合搭配而成。这里可以借助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解释包装要素对儿童生理感官反应的影响,从而可以科学地使用包装设计要素。二是销售心理学原理,在买卖过程中父母看重的是儿童玩具本身的价值和功能,如何借助包装效果让父母感觉手中的玩具符合自身心理需求是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三是设计原理,依据该原理可以确定儿童玩具包装采用的色彩、纹理、图案和文字等要素。
基于以上三个原理建立儿童玩具包装影响购买行为的概念框架,如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购买行为是否成功取决于包装设计是否符合认知心理。儿童玩具包装设计符合认知心理取决于儿童的生理认知(主要是视觉认知)和父母的经验认知这两方面。儿童玩具包装整体的吸引性与具体包装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可采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解释;销售心理学原理可以对包装设计符合儿童和父母的认知心理后,为了促使购买行为发生,强化儿童生理认知和父母经验认知到达统一的过程做出解释,即图1中虚线反馈过程;设计原理在儿童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表现在包装要素、包装质量和必要说明等方面,是儿童玩具包装设计的核心内容。
三、儿童玩具包装规范化设计的测试
认识到儿童玩具包装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关联后,以设计原理为出发点,基于包装设计不同要素,建立儿童玩具包装规范化设计的实验测试模型,这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玩具的安全性达标、父母具备购买能力的情况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影响儿童生理感知的包装要素和父母在玩具购买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包装要素包括色彩、纹理、图案和文字说明。对儿童测试采用儿童对不同实物包装的反应程度;对父母测试同样采用包装实物,但要从三个层面回答,分别为“侧重点”、“吸引力”和“品位”。第一阶段测试的实物包装为儿童玩具车、积木玩具、民间食品玩具、拼图玩具、毛绒玩具的包装。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测试要素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儿童食品玩具实物,用于测试第一阶段结果的合理性,测试对象包含儿童和父母,测试方式仍采用调查问卷。
(一)测试方式和被测试对象。以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为基础,测试方式采用实物包装的生理感官测试和调查问卷,测试对象为幼儿园和小学随机选取20名年龄分布在3-11岁的儿童和20名年龄分布随机的父母。儿童和父母被分成俩组,分别充当使用者和购买者。供儿童和父母测试的实物包装采用相同的实物包装,调查问卷的内容也完全相同,不同点在于父母的调查问卷内容要从三个层面去完成。
(二)测试要素。调查问卷的内容完全依据儿童玩具包装要素制定,具体项目为色彩中的色彩对比、色调、色彩强度;纹理中的光洁度或粗糙度、平整性、隐蔽性;图案中的几何形体、自由形体、天然形体和组合形体;文字说明的专业性和通俗性。为了严格测试使用者和购买者对测试要素生理感官反应的程度,采用“语义细分法”设置感官反应的等级和说明,其中“0”表示该项无关紧要、“1”表示喜欢、“2”表示比较喜欢、“3”表示非常喜欢;测试要素选用同类对比要素,比如色调中的冷色调和暖色调等。调查问卷的详细内容如表1和表2,表1和表2分别为儿童和父母调查问卷的语义细分样式。由于儿童的理性认知能力不强,对待玩具的认识是生理本能的认知,通过询问儿童填写调查问卷的回答简单直接。而父母接受实物包装测试时考虑的问题比较多,填写调查问卷会结合自身的经验感知从“侧重点”、“吸引力”和“品位”这三个层面去思考,这三个层面分别用“”、“”和“”表示,如表2。具体意义如下:“侧重点”表示父母作为购买者对玩具包装某个设计要素看重的程度;“吸引力”表示父母作为购买者被所列包装设计要素吸引的程度;“品味”表示儿童玩具包装体现的格调和档次。
四、儿童玩具包装要素测试与设计优化
(一)两组人群对玩具包装要素偏好测试
市场上同类儿童玩具产品在功能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微小的包装差异就能改变儿童和父母购买的决策。由于不同的人对事物的审美情趣各不相同,很难设计出符合所有人需求的包装设计,只要能设计出符合多数人审美要求的包装就是成功设计。鉴于此,从设计原理中的包装设计要素出发,依据实证分析法,设计了两组调查问卷,如表3和表4,分别适用于儿童和父母。
从表3中可知,儿童偏好暖色调和低亮度的色彩;在图案上喜欢天然形体和组合形体;在纹理上喜欢光洁面、开窗式包装;图形效果上更倾向于实物图;由于儿童认知能力有限,文字说明显得无关紧要。统计发现在色彩对比上的统计结果存在误差,20个儿童看待对比色和和谐色时存在两级分化,一部分人喜欢对比色,一部分人喜欢和谐色,而不是表3中的平均结果,即认为颜色对比在包装设计中无关紧要,这个问题同样出现在父母对儿童玩具包装要素偏好程度测试中。在玩具包装上的色彩对比中,有些父母认为对比色比和谐色更重要、更吸引人、更有品味;反之则认为和谐色更重要、更吸引人、更有品味,因而表4中的色彩对比的统计也不完全准确,需要进一步研究作修正。其他色彩要素、纹理要素、图案要素、文字说明的统计结果则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结合表3和表4,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儿童的视觉认知与父母的经验认知存在很多差异。在色彩强度上,儿童倾向于低亮度,而父母则喜欢高亮度。在图案上,父母喜欢几何形体,而儿童喜欢各种组合形体。其他没提及到的设计要素,儿童和父母的认识基本一致。
(二)儿童玩具包装设计优化的原则
前文对儿童玩具购买行为的发生所具备的条件作了分析,为了更好地设计儿童玩具包装,在符合儿童的视觉感知和父母的经验感知的基础上,儿童玩具包装设计的要素选取可以依据以下原则:
第一,色彩。针对同一款儿童玩具产品,从产品和包装上要设计两个系列,一个系列采用对比色,另一系列采用和谐色。目的是迎合对色彩对比要求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这样才有助于扩大销售。在色调选取上,务必采用暖色调,即红色、黄色、橙色、或者这三种颜色组合。在色彩亮度上,玩具包装设计要在两个主要展示面上选用不同的亮度,一面用于吸引儿童,一面用于吸引父母,协调购买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矛盾。
第二,图案。儿童玩具包装盒的图案设计要采用天然形体和几何形体,可以同时满足购买者与使用者的需求。对于组合类木制玩具,比如积木类玩具、场景类玩具等,由于父母和儿童的认识不一致,所以图案宜采用组合装配分离的几何形体。
第三,纹理。儿童和父母都比较钟爱光洁的凹凸面,因而玩具包装设计首选光洁度高,摸起来有质感的凹凸面。纹理款式最好采用开窗式,而不是封闭式。引起儿童兴趣的根本不是玩具的包装,而是玩具本身。通过开窗式包装可以实现不拆卸玩具盒就可以看到玩具全貌。另外儿童和父母更喜欢实物图而不是渲染的效果图、示意图等,设计过程中要优先选择实物图。
第四,文字。文字说明不是用来吸引儿童,而是帮助父母快速了解玩具的功能和注意事项,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儿童玩具的包装说明要言简意赅、通俗化,而不是复杂难懂的专业术语。
基于以上四条原则,设计了一款儿童食品玩具―“糖画”的包装盒做测试。由于糖画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儿童和父母都比较喜爱,因而可用于现场测试。包装盒上展现的糖画采用金黄的暖色调,背景采用红色作对比色,亮度偏暗,图案设计采用自然流线型设计,纹理上采用有质感凹凸面、光洁度高、开窗式、实物图,再配以简单的关于糖画的文字说明。以此包装作为测试对象,实验结果与表3和表4基本吻合,但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以红色作为对比色时,父母都比较偏爱。其原因是色泽金黄的糖画寓意甜美,再加上中国喜庆文化常用红色作为衬托,容易烘托喜庆气氛。
五、结论
购买者与使用者的分离注定儿童玩具不同于一般产品,因而它的包装设计不能采用普通产品包装设计以购买者的审美观念作为主导的设计理念,而是同时兼顾购买者和使用者的偏好。为了科学地建立儿童玩具包装设计模式和评估标准,必须从儿童的生理感知和父母的经验感知出发,通过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图案、纹理、文字等基本要素的实证分析,获得儿童与父母对儿童玩具包装设计要素的偏好分布,才能真正优化儿童玩具包装设计。
注释:
① 徐蓓. 包装设计中视觉文化传播对消费社会的影响[J]. 包装学报,2009,01:8-12.
篇4
目的探析在神经心理学为指导理论下的潜意识与交互设计结合所能产出的设计方法。方法通过对原有的潜意识理论指导下的设计方法的研究,得出潜意识理论与设计学科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交互设计和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理论研究,得出该理论与交互设计结合的可能性及应用方向,通过对神经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对现有案例的分析,得出应用新潜意识理论的设计方法。结论在理论研究和案例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交互设计的两个方法,即习惯导向式设计和预期对话式设计。
关键词:
交互设计;神经心理学;潜意识;设计方法
交互设计由于其对人类认识和行为的关注,与对潜意识的渊源由来已久。此前人们对潜意识与设计的结合,其目的主要是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降低产品给用户带来的认知负担。而心理学领域中,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更新了潜意识理论。神经心理学是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学的问题的学科[1],它的提出将先前潜意识的研究方法从对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变为对脑部的科学测量。从目前的研究可知,潜意识这一概念的更新也将给交互产品带来改变,对这一理论的关注也将给交互设计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交互设计
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交互设计是指利用神经心理学中潜意识的理论来指导交互设计的设计思路。这种设计思路旨在关注交互设计及产品中对人类潜意识造成的效应,研究这种效应的原理从而得出新理论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
1.1潜意识设计理论综述潜意识与设计的交叉研究由来已久。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对设计学科相关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弗洛依德指出,人的心理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中能够为人意识到并能够把握的是意识,而另一部分潜伏在意识之下,成为了潜意识,人对它既不能完全认识也不能把握[2]。它的内在是最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以及与各种本能有关的欲望,受到理性意识的压制[3]。这一理论影响了大多数有关潜意识在设计中的应用。国内设计界对潜意识的研究兴趣,一定程度受到了日本的设计大师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理论的影响。他运用了传统心理学中潜意识研究的成果,达到了“产品与环境完美融合”的设计理念,从而引发了基于潜意识的设计方法的积极讨论与研究。除此之外,唐纳德•诺曼提出的Affordance概念,也与潜意识和认知联系紧密[4]。目前,基于弗洛伊德为主的潜意识理论的设计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通过下意识行为挖掘并满足用户的隐性需求,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5];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使产品和相关服务的所有特征属性信息,能够无阻碍地被用户准确接受、分析、认知和理解,顺畅、迅速地转化为用户的使用和操作行为[6]。两种思路分别针对设计产品对人的潜意识影响中的认知和行为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其局限性在于所参考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是心理学的临床研究成果,主观性较强,而在神经心理学的发展下,潜意识理论得到了更新。
1.2神经心理学视角下的潜意识交互设计指导理论
1.2.1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理论神经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神经学的交叉学科,它把脑当作心理活动的物质本体,综合研究两者的关系。它在理论上,对阐明“心理是脑的功能”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实践中,可以为神经科学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方法和依据[1]。在神经心理学的定义中,潜意识影响着人们的感知、记忆、社交行为、沟通方式、好恶、分类原则、情绪与感觉以及自我意识[7]。这一全新的定义很大地拓展了潜意识的概念范围和影响程度。神经心理学重视观察人脑的活动,对关于潜意识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科学拓展。现有比较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内隐联想测验、眼动测验、脑电测验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8]。这些方法使潜意识变得可定量,而通过这些技术,许多之前的心理学现象与假说得到了科学的解释和修正。这一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累积而逐渐形成的[9];而神经心理学对潜意识研究的贡献在于,将潜意识的研究从观察推断转变成对脑的测量,因此在新的潜意识概念基础上,对这一新领域的探索也一定可以为交互设计带来新的启示。交互设计将从挖掘和利用潜意识,转变为塑造潜意识。
1.2.2交互设计与潜意识交互设计作为一门关注交互体验的新学科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要素为人、动作、工具或媒介、目的和场景。这里的动作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行为,自然就有了执行动作的人、行为的目的、实现动作的手段或工具、行为发生的场景[10]。广义的交互设计定义表明,交互这一行为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根据潜意识的形成原理可知,交互设计产品必将对人们的潜意识产生强大的影响,在交互设计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关注潜意识是一个必然趋势。1.3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交互设计的研究意义现代认知双加工理论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由两种独立而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决定的。根据当前的认知双加工理论,内隐无意识和外显意识加工同时对人类的认知过程起作用。当两个加工方向一致时,内隐加工的结果与外显加工结果一致,只有当两个加工方向不一致、存在竞争的时候,往往内隐加工会取胜[11]。心理学中的很多研究都指出,人们平时意识思维的结果,往往在决策时被忽略,而一些被认为不重要的因素却成为重要的决策标准。由此可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与潜意识间的交流往往是更重要的,潜意识层面的认知明显对用户关于产品的整体认知有着更深刻且不易察觉的影响。将潜意识原理与设计相结合,可以深度挖掘用户的内隐需求,并顺应用户的行为习惯,可以创造出更易用、更具有深度的产品。而从塑造潜意识出发,依据神经心理学的理论成果,更可以使产品具有一定的行为和认知导向性,从而从伦理的、社会的以及健康的角度出发,创造更大的价值。
2潜意识交互设计方法
目前还没有关于神经心理学潜意识交互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更没有针对影响潜意识而进行的设计实践,但潜意识并不需要刻意的影响才能产生效用[7],因此一些交互产品影响潜意识的具体案例中,结合神经心理学原理的分析,便可得到切实有效的交互设计方法。以下是根据现有案例总结得出的新潜意识交互设计方法。
2.1习惯养成式的交互设计神经心理学证实,习惯的养成是塑造潜意识的一种典型方式。研究证明,外部或内部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在神经系统里引起一系列的变化,极易形成一条路径[12]。用户一定量的重复性的动作形成了下意识的回路,于是用户的操作越来越迅速,以至于可以超过思考的速度,此时新的潜意识行为已在用户脑中形成。如用户下意识地解锁手机,边思考问题边熟练地操作洗衣机,每到一个特定时间便有坚持跑步的冲动,这些都是重复培养习惯的例证。通过养成习惯而改变用户的行为和对产品的态度,此类设计手法目前在劝导式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但作为一个根据心理学原理产生的设计技巧,通过这一方法提高操作效率,增强用户粘性甚至提高产品竞争力,都得到了十分普遍的运用。
2.1.1习惯养成式的操作方式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关于交互设计中的操作习惯,最经典的案例就是Android系统手机与iPhone的实体按键区别。Android系统手机的实体按键一般有主页键、返回键和菜单键3个,而苹果手机只有1个主页键。这种按键设置上的不同,使得两种系统的设备在相同软件的操作上有很大的分别,因此用户在两种设备间的切换,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不同的操作方式。这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用户对不习惯的操作系统的反感和对已习惯的系统的拥护。同样的设计手法不但可以应用于实体按键,其在交互界面操作方式上的应用有着更大的拓展空间。例如,不同公司的类似产品在操作逻辑上的分化,可以作为提高用户忠诚度,从而成为增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1.2习惯养成式的功能设置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来增强用户体验和忠诚度,可以提高交互产品的质量。扇贝单词是一款基于移动端的外语学习软件,其中的“打卡”功能就是对潜意识交互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应用,扇贝单词“打卡”功能界面见图1。通过“打卡”这一激励式的操作,用户更愿意坚持使用,一定时间的规律操作就可以在用户的脑回路中形成习惯的潜意识,一旦这种习惯形成,用户就可以不通过任何提醒,完全自发地使用产品。这一功能看似浅显,但是其效用却是十分显著的。通过软件联结社交媒体的功能可以看到,此软件获得了大量的用户推广,使用评价也远超同类软件,扇贝单词在社交软件中的积极反响见图2(图片摘自社交网络)。
2.2心理预期对话式的交互设计期望式的对话也是通过引导潜意识认知来引导用户行为的一个重要方法。现代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发现,人类社会存在着很多隐形的规范。比如会自发地和陌生人之间有一个比较标准的距离;在交流中下意识地调整语调音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或给其他人表达的机会;不知不觉间使用一些身体语言等[7],这些被语言学家称作副语言。这些隐藏性的语言一般不会被注意,但是却对潜意识产生刺激并影响行为。人的潜意识可以精准地捕捉到对方对自己的期待,通过这个原理,在用户与产品的交互之中便可以对用户的行为进行适当引导。现在很多交互产品中都广泛地运用着引导性的对话框,如将鼓励用户使用的功能或选项设置高亮或者默认选择复选框中推荐的选项,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表达希望被使用的期望,通过按钮明暗对比的方式传递对用户的期待,见图3(图片摘自微博和behance客户端)。这种方式在神经心理学潜意识原理中,可以解读为对用户期待的有效传递。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及味觉上的巧妙设置,向用户传达出“推荐”和“提倡”等潜台词。这种避开意识和理性思维,直接与潜意识对话的方式与传统的说明式引导有着显著的优势,这种方式免去了用户阅读大量信息的需要,使交互的过程更加轻松顺畅,同时所倡导的信息也更易于接受。事实上,神经心理学证明,人们对预期的感知能力十分敏感[7],人们在交互产品上的行为会暗示人们什么样的行为是“可行的”,而这种行为规范往往会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因此某些交互产品的存在就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社交软件“无秘”的部分使用画面见图4,这种应用的定位明显地鼓励一种社交行为中带有争议的形式,其倾向性和暗示性,在不知不觉中使用户产生一种特定的行为倾向,改变用户的行为。虽然交互产品中对预期的体现各不相同,但是这种存在是广泛的,鉴于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交互设计产品功能设置中的倾向性值得注意和利用。
3结语
篇5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感情体验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29-01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对人的生理反应起着一种制约的作用,对歌唱也有一种制约导向作用。歌唱表演中感情状态应该是兴奋的、激动的、快乐的和美好的,也就是说,歌唱者在演唱时要用兴奋的感觉、激动的感觉去歌唱,或是用快乐的、美好的感觉去歌唱。有了这些情感感觉积累,我们在歌唱时,既可以根据歌唱内容的基本情感要求不断调整和控制歌唱状态的感情,既“投情”又“调控”,使歌唱者的自然感情状态尽快地转变为音乐表现所需要的感情状态,并在歌唱表演的过程中随时调控自己的感情状态,以适应歌唱过程中感情转换的需要,从而达到音乐表演的目的。歌唱者的感情状态对于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起着很大的能动作用。一切声乐技能技巧都是靠感情状态来控制发声器官的,使之能按照主观意识预定要求进行动作的结果。主观意识指令作用的大小,以及情感思维指导的正确与否,完全是通过声音效果和演唱效果进行判断和检验的。因此,学习声乐一定要使自己首先形成一个积极的感情体验再加上正确的声音观念,才能使歌唱器官灵活准确的进行。声乐歌唱一定要用脑子去想,一定要带有积极的感情态度。
严格来说,这个问题超出了音乐欣赏心理论述的范围,它所牵涉的音乐是否表现感情以及如何表现感情的问题,是音乐美学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要彻底说明它,是相当复杂困难的,在此,只能就这个问题与欣赏有关的方面作一些论述。
首先应该明确,感情体验不仅仅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在整个文艺欣赏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说,作者是由于感情的激动而奋笔疾书,写出名篇佳作;读者则是透过作品而深入体验其中所表面的感情。应该说,通过艺术表现感情,并且以此感染欣赏者,这是文学艺术中的一条共同规律。
既然各种文艺作品都是能够表现和激发感情的,那么,音乐与共它艺术相比较,在表现感情上有些什么不同的特点,为什么一般人都认为音乐更善于抒情并且最能以情动人呢?下面我们试图用对比的方法来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音乐与其它艺术相比较,表现感情时所运用的艺术材料以及表达方式是不同的。音乐所用的艺术材料是乐音,它主要是通过乐音的运动形态和感情的运动形态之间的类比关系来表现感情。人的感情是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的基本特性是:(1)它是一种时间性的运动过程;(2)它在运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力度的强弱和节奏的张弛。而音乐恰恰具有类似的特性,使它能够通过声音在时间中运动以及声音运动力度的强弱和节奏的张弛,来表现相应的感情运动。我们知道,语言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概念及其逻辑关系来表达人的思想。然而,当语言通过人的口头表达出来的时候,它又具有强烈的感彩,这种感彩主要是通过抑扬顿挫的音调来表达的。正是这种语言音调成为音乐的最基本的来源之一,并且在音乐艺术获得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对音乐,特别是对声乐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正是由于上述一些原因,使得音乐对感情的表现比起绘画、文学诗歌等艺术来有它自己的特点,而且要更直接、更真切和更生动些。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今中外的许多哲学家、美学家、音乐家都充分肯定音乐的抒情功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音乐与其它艺术相比较,感情表现在艺术整体中所占的地位更为重要。音乐既不具有绘画那样直接描绘现实对象的能力;也不具有文学诗歌那样运用概念来描述客观对象的能力,它在不借助其它艺术手段的情况下,很难直接表现客观形象与思想概念。音乐所能够表现的主要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感情反映和心理体验。因此,感情的表现在音乐中就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占据着首要的地位,这是在其他艺术中所没有或者很少有的。
篇6
无彩色系除了常人所理解的白色、黑色以外,还有黑与白所中和调值得不同层次的灰色。从摄影学的色彩概论所总结而言,可以替换成棚内摄影经常使用的白背、黑背以及灰背。使用这三种颜色的背景布,会使得人物的色彩突出,造成重点的视觉错误。
而有彩色系,则包括了色相、纯度、明度。色相当然不是我们口中所开玩笑的那种带有颜色的表情,而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征。所谓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别的名称,如玫瑰红、橘黄、柠檬黄、钴蓝、群青、翠绿……从光学物理上讲,各种色相是由射入人眼的光线的光谱成分决定的。对于单色光来说,色相的面貌完全取决于该光线的波长;对于混合色光来说,则取决于各种波长光线的相对量。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决定的。
从以上的概念就可以看出,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根据研究资料,二战时的德国和苏联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色彩的心理错觉。
秋天的落叶飘在平静的泉水上,水面倒映着树影和午后深蓝的天空。同样的场景出现在黑白照片里时,树叶就变得有些难以辨认,深蓝的天空不见了,水面的反射光有所减弱,连泉水本身也几乎看不到了。天空、树木和漂浮的落叶原本层次分明,但在黑白照片上,空间深度上的差异却几乎荡然无存。这两张照片的对比,让我们知道,一个失去色彩的世界错失了某些重要的元素。但是色彩也在哄骗我们的大脑,让我们被迫接受一些其他不必要的细节,反而忽视我们所希望重视的主体。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次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例如,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凉爽的感觉。颜料也是如此,在冷食或冷的饮料包装上使用冷色,视觉上会引起你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从而可以得出,在大脑受到颜色的欺骗性的暗示之后,我们的心理也随着大脑做出反应,让我们觉得冷、暖、厌恶、开心等等的心理范围活动。
根据一些不可考的资料描述,二战时期的德国就曾经研究过一些“色彩”武器,用一些含有强烈刺激的颜色的不停闪烁的射灯来照射俘虏,或者逼迫他们一直看着一种强烈纯色的色块,让俘虏产生恶心、呕吐、心理上的狂躁和绝望,折磨他们的意志和精神,从而获得所希望获取的情报。这就说明色彩和视觉的关系,是一种欺骗和被欺骗的关系而相互依存。
视觉始于对光的吸收,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从视网膜上的视锥和视杆细胞对一份份不连续的能量――光子的吸收开始。视锥细胞负责白天的视觉,视杆细胞则负责夜间的视觉。根据吸收到的光子数量的不同,视锥细胞的反应也不同,反应将被传递给两种不同的神经元――ON型和OFF型双极细胞(bipolar cell)。双极细胞又分别把信息输入视网膜上紧密排列的ON型和OFF型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
当感受野的中心比周围亮时,ON型神经节细胞最活跃(具有高频率的电活动);当中心和周围的光强相同时,它处于最不活跃的状态。OFF型细胞的反应恰恰相反:当中心比周围暗时最活跃,而中心和周围光强相同时最不活跃。中心和周围的这种对立意味着,神经节细胞会对光强反差起反应,并以此强化大脑对边缘和轮廓的认知。
回到冷暖色的实际案例来看,冷色与暖色除去给我们温度上的不同感觉以外,还会带来其他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等。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两者相比较,冷色的透明感更强,暖色则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又很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
除去冷暖色系具有明显的心理区别以外,色彩的明度与纯度也会引起对色彩物理印象的错觉。一般来说,颜色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暗色给人以重的感觉,明色给人以轻的感觉。纯度与明度的变化给人以色彩软硬的印象,如淡的亮色使人觉得柔软,暗的纯色则有强硬的感觉。
在闪烁不规则色彩对比中,放射线可能激活了局部区域的终末神经元。这跟前面提到的地中海地图一样,错觉能让人们误以为轮廓线的颜色延伸到空隙之上。但这种细胞的活动不能完全解释闪烁和互补色的共存。这种鲜活的颜色究竟是放射线直接作用于色彩对比的结果,还是放射线和灰色的中心圆面引起的光泽和闪烁间接导致的?我们现在还不清楚。
篇7
〔关键词〕逻辑;心理主义;反心理主义;逻辑认知主义
〔中图分类号〕B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1-0128-07
〔作者简介〕朱建平,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苏州215123。
一、逻辑、心理主义与反心理主义
在对哲学家进行二分法的划分中,没有什么比心理主义与反心理主义之间的裂痕更能表达最激烈的元哲学争论,以至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否以及在何种意义上逻辑(也包括数学、哲学语义学、认识论和形而上学)被解释性地联系到心理学一直是划分当代哲学基本立场的一个重要标志。
心理主义与反心理主义之间的论证路线在19世纪中期首次被划定。心理主义指各种不同的关于心理学和逻辑之间关系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逻辑的法则是建立在心理学事实基础之上的。逻辑规则依据我们的心理成分产生出思维法则。如果逻辑被认为是从思维到思维的推理模式,那么对某些哲学家而言,逻辑词汇的语义学内容在某些方面是人类心理学的一种特征。逻辑似乎是能够按照心理科学来理解,进而成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针对这一心理主义的逻辑观,心理主义的反对者论证了逻辑和心理学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调和的差异性:逻辑并不是人们实际上如何思维的描述理论,而是人们应当如何理想思维的规范性说明。逻辑的原理或法则是绝对必然的,而经验心理学的法则是一种偶然的概括;逻辑的是真,而经验心理学处理是人类信念;逻辑是纯形式的,或者是“题材中立的”,而经验心理学只关注种特异性或者精神状态的个体内容;逻辑知识是先验的,或者说是独立于所有的感觉经验的,而经验心理学的知识是后验的,或者说是依赖于经验的。逻辑的客观性要求将其自身解释为一门先验的理性科学,而不是后验的经验科学。为了保持它们的客观性要求一种先验的理性而不是经验的后验的科学。由此反心理主义者断然拒绝了逻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思想。
心理主义与反心理主义之争涉及逻辑学科性质的问题。从历史上看,亚里士多德通过发现三段论进而发现了逻辑科学。但亚里士多德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具体的三段论,而是被抽象化或模式化的三段论。特别重要的是,每一个归入这些模式的具体而完整的三段论都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在一个三段论中如果作为前提的陈述为真,那么作为结论的陈述不可能为假。换句话说,三段论是真必然保持的。
如果在三段论模式基础上再作进一步抽象,我们就可得到关于逻辑及逻辑性质的两点结论:第一,逻辑科学是关于可模式化语言的科学,即是关于通过由对出现于该语言中的逻辑和非逻辑常项的固定解释,而连接在一起的句子的有序序列的科学。第二,这种可模式化的语言表现为一个论证。其中被断定的语句是论证的前提,从已被断定的语句推出的语句是论证的结论。从前提到结论的真的必然可保持性的事实是论证的有效性。一个有效论证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序列关系。因而逻辑是序列的必然关系的科学。依据这一解释逻辑是一门客观的、必然联系的科学与经验的,偶然联系的心理学毫无关联的。
心理主义与反心理主义之争还涉及科学的性质问题。就我们的问题而言存在着两种相互冲突的科学品质,即科学既希望是客观的又希望是依赖于经验的。这两种品质为心理主义和反心理主义之间的争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并不是任何一门科学都完美无缺地将这两种品质统一起来。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天文学等众多硬性学科中这两种品质是并行不悖的,两种维度不存在价值冲突。而特别是在像心理学这样的学科中,心理体验的经验事实至少从传统上一直被看作本质上是主观的。这就出现了两种试图使逻辑成为科学的相互对立的方式。就此而论,作为一门科学,同时又作为心理现象的主观性的相对较晚发展起来的心理学被视为对心理主义和反心理主义之间的辩证冲突负有部分的责任。这两种属性表明了对科学心理学的根本不相调和要求的合法但却不兼容的兴趣。
在反心理主义的批判之下心理主义凋谢了。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被广泛地承认是科学和哲学合法的研究领域,既然如此,为什么心理主义从19世纪到当代哲学,特别是在逻辑、语义学、语言哲学和数学哲学,甚至在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领域都受到全面的阻截呢?如同这个名字所暗示的,心理主义并不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一种哲学意识形态。更为特别的是,心理主义包括了任何将哲学解释的基础置于心理现象之上的企图。心理主义是一种观点的汇集,它通过援引心理的出现的不同方面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发展了不同类型的哲学理论。反心理主义之所以激烈地反对心理主义是因为他们认为一个主观思想的经验心理学不可能期待它们能够对逻辑的必然客观真理做出解释,特别是不能对逻辑的、语义学的和数学的必然客观真理做出解释,这也包括了在其中客观真理和对真理的主观感受之间的严格区别被假定成立的那些话语领域。这或许是心理主义遭到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经过反心理主义的洗礼,反心理主义在哲学实践、哲学的适当方法和方向的自我形象方面,在什么样的哲学探索是合法的意义上发展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在《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分析哲学中的地位》中,哈克(P.M.S. Hacker)解释道:20世纪的分析哲学从其源头上被它的非心理主义的取向所区别。〔1〕
时至今日,哲学、逻辑和心理学已经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绝大多数哲学家放弃了经典分析,而代之科学自然主义。在后者看来,所有的形而上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最终都能够通过自然科学的方式给出回答,而无需诉诸于超自然的事实。大多数逻辑学家也从认为所有的逻辑都是经典的或者是一阶的到认为逻辑能够被保守地“扩展”,或者根本地“变异”或者甚至是“次协调的”和“辩证的”。与此同时,大多数心理学家也放弃了心理主义和行为主义而接受了认知主义:认知主义认为理性人的心智本质上是一个内在活跃的特定的信息处理器。换一句话说,哲学家、逻辑学家和心理主义者不约而同地放松他们原有的立场,而向着一个彼此更趋近的目标前进。但是古老的神话难以破灭。即便是在当代,人们依然把逻辑和心理学本质上是不兼容的作为几乎不受任何挑战的传统哲学智慧的公理加以看待。心理主义已经成为一个不洁的语词,以至于一个公开心理主义身份的人注定是不受欢迎的。
二、反心理主义的论证及其答复
这里所包含的对心理主义的反对并不是穷尽性的,或系统性的。而是仅在于证明与人们所理解的相比,心理主义与反心理主义之争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同时也希望表明这场争论并不是像许多反心理主义者不加批判假定地一边倒赞成反心理主义。相反,在简要回顾了哲学文献中已经出现的反心理主义的基本论点之后,本文也给出了反论证。并且意在表明,如果这些反论证是言之成理的话,那么传统的争论必须沿着不同的路线,通过更加仔细的、更精心阐述的争论方式来进行。
这里提出了八种相互关联的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其中的先后顺序大致是根据理论的强度,按照从易到难的反驳原则排列的。本文对每一批评提供一种简要的评述,以解释它们是如何与更加一般地出现于心理主义的主观性相联系的问题
论证1:逻辑是精确的;心理学是非精确的。这一对心理主义的批判是逻辑不可能被还原为心理学,对它的批判是逻辑不可能被还原为心理学,因为它们在各自所能达到的精确性程度方面是不同的。论证直接反映了在逻辑的永恒客观真理和心理学的偶然主观真理之间存在的基本对立。这种类型的反对在心理主义的早期年代更具影响力,因为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精确科学的前景在那时几乎看不到。
在当代,心理学的术语,实验方法和经验发现的解释在某些方面与物理学或者化学同样的精确。心理主义者在获得结论的普遍性方面可能无法与物理学相比,但是这一问题与它们相对精确的问题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果心理学的法则只是统计学的,那么原则上它与量子力学的统计学法则相比并不具有任何的劣势。并且,统计学在形式严格的精确性方面丝毫也不逊色于发展严格的形式符号逻辑。如果我们从认知科学转向现象学,我们能够解释胡塞尔和梅洛・庞蒂在心智哲学理论方面所做的探索,如果这些探索获得成功,它们也能达到像符号逻辑这般的精确性。尽管按照不同的科学范式,它们精确性标准是不同的。
在任何情况下具有相同的精确性并不是将一门科学还原为另一门科学的先决条件。与化学相比生物学是不精确的。是否生物学研究中的抗菌素是生物现在尚不清楚,但是在化学中人们却难以发现一个可比较分类的灰色区域。但是绝大多数理论学家认为生物学可完全地还原为化学。同样,逻辑也不是像当代人们所理解的那样之所以赞同反心理主义是基于元理论的理由。按照哥德尔和丘奇的证明逻辑是演绎的不完全的,存在着不被判定的问题,甚至是不可判定的现代逻辑的问题。就像其他精确科学在它们发展的早期阶段一样,在心理学中也存在着不可解决的问题,未经证明的和不可反驳的假设。
最后,逻辑如何是精确的,以及它如何提供精确的核查程序的问题被逻辑的精确性本身是一个被思想所判断的质的事实所软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仅能反映某些心理出现的精确性,这些心理的出现必须至少原则上能够翻译为相应的精确的心理学理论,而这些理论对于解释如此精确的心理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必定是充分的。
论证2:逻辑是先验的;而心理学是后验的。与逻辑的必然真理形成鲜明对比的心理学的经验性质在某些时候对心理主义提供了决定性的反驳。撇开精确性问题不谈,如果逻辑涉及其证明是独立于经验的必然判断,如果心理学是关于其证明要求经验的逻辑偶然的经验判断,那么逻辑还原为心理学的前景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一反对间接地与作为逻辑的客观性相对立的心理学的主观性有关的。因为它是思维的主观性,借助于这种主观性它仅仅在经验的第一人称主题的意义上是可达的。这蕴涵着与逻辑不同心理学只能是后验可知的。在解释这种类型的反对时人们习惯于将获得(或发现)的概念语境和辩护(或证成)的概念语境区别开来。这种区别承认尽管所有的概念可能是后验获得的,但像逻辑这样的概念在对它们进行辩护时,后验的经验并不是绝对必要的。
就像对心理主义的其他反对一样,在逻辑和心理学之间是否存在着建立在先验和后验基础上的差别的问题被认为是循环的。如果逻辑是心理学的一部分,或者可还原为心理学,并且如果逻辑是先验的,那么至少心理学的一部分是先验的。概念获得的语境与概念辩护的语境之间的区别在心理主义的某些形式的辩护中仍能进一步被使用。的确,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它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测试,证实或者反驳假设的后验的假设方式来进行的。这并不是说心理学不可能被通过后验的研究概念所获得或发现。如果心理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并不能提供一个先验的证明,那么是否逻辑能还原为心理学的问题又引出了是否心理学是一门纯粹的不包含逻辑作为它的心智研究的形式理论的一部分的纯粹经验科学的问题。
论证3:逻辑是规范的(规定的),心理学是描述的。这一论证寻求确立逻辑和心理学之间更强的区别。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心理学描述心理的出现。在这方面逻辑不同于心理学,因为逻辑不仅仅描述我们如何推理,而且还规定正确思维的标准,即我们应当或者应该如何推理。同样,是否心理学是纯粹规定性的依赖于我们是否有一个独立的理由来决定逻辑是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如果逻辑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如果逻辑是规定性的,那么心理学也不是纯粹规定性的,而是部分规定性的。当然,人们会说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不可能意味着是正确推理的标准。在这种反对中隐含着对心理主义主观性的反对,因为心理学仅能够描述个体心灵的现象内容。无需多说,这恰好就是心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然而它也出现于更加科学的“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神经心理学,以及信息科学等那些教会我们如何思维的学科的情况中,而逻辑看上去更多地像是我们应当如何思维的指导的规范集。
作为一种答复,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现象学的和科学的心理学并不是纯粹描述性的,而是像其他科学那样,它们通过引证类似定律性的规则,以及一般原理和法则来解释现象。就心理学在提出一般原理的成功性方面而言,与形态学和分类学这些纯粹描述性的学科相比,它更像是传统的逻辑学。通常认为我们将期待一种完全的心理学而不是完全的逻辑学来包括所有的主观上偶然出现的逻辑错误。然而传统逻辑学中也包括了各种非有效性推理以及形式和修辞学的谬误的讨论。更进一步地说,逻辑能够理解为描述了一些推理――至少包含了某些逻辑学家的推理――是如何出现的。如同通常所表达的,假言律令和逻辑中的规定元素是不可否定的。如果我们要正确推理,那么我们必须接受或者使我们的推理符合比如说肯定前件律,而拒绝或者避免使用肯定后件的谬误。在纯科学和在其他并不妨碍理论的还原的知识领域中的对实践的建议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机械学和医学是两个明显的例子。在机械学中人们学会如何正确地建构桥梁,使得它将负荷适当的重量,能承受飓风和其他种类的压力,最小化金属的疲劳等,就像在逻辑中人们学会如何正确地推理,以获得可靠的和避免谬误的推理。医学中的情况也是这样。当我们学会建构桥梁或者实施心脏手术或者正确的推理,我们也学会了那些与特定的实践目的无关的知识。我们希望桥梁安全地跨越峡谷,不使其坍塌。病人恢复并改进健康,以及不要死在手术台上。我们同样也希望扩展我们的推理以改进我们做出决策的能力,希望不要使得我们从真推出假。现在,一般认为大多数理论家对机械学和医学不能还原为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结论是不情愿接受的,而是宁可说它们各自的实践将这些科学与他们能够假定的关于目标的假定结合起来,这假定能够帮助他们的实践者获得成功。为什么对逻辑作为一个建立在推理心理学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就是不可能的呢?
论证4:逻辑是普遍的,心理学是种上特异的。通过辨识有关它们相对种之间的差异将逻辑与心理学区别开来似乎是足够清楚的。逻辑的客观性和心理学的主观性在不同的种水平上是明确的。
这种论证的意图是更加难以评估的。逻辑的普遍性与心理学的人类种上的特异性的对比意味着什么?心理学仅应用于人类,而逻辑学对人类、猿和长颈鹿,甚至对天使和外星人也是普遍适用的吗?动物心理学当然是当代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更具体的说,我们今天已经知道关于人类的心理依赖或者最初是受着对非人类的动物的观察和实验的启发的。它们中的某些涉及非人类的问题解决和超语言的推理能力。进而言之,我们尚不清楚是否并且在何种程度上我们的标准逻辑能够被看作是对其他不能够使用我们的或者任何其他语言的其他物种是适当的。
无论如何,与反心理主义全盛期相比,今天逻辑的情况变得更加的不同。人们不再认为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被假定对所有的推理都是正确的逻辑。宁可说逻辑学家已经发展了一个不同逻辑的家族,它们中的某些甚至谈不上是协调的。逻辑学家试图将它们看作是个别的适合于特定论题的推理。存在着布尔和非布尔逻辑,外延和各种非外延的内涵逻辑,模态逻辑、道义逻辑、二值和多值逻辑等等。就这一点而言,逻辑已经像黎曼和罗巴切夫非欧几何使传统几何学增生一样,使经典逻辑得以增生。在当代,如果我们发现外星人并不使用我们使用的逻辑,而是使用不同的,甚至可能与我们的逻辑完全不同的更高级的逻辑,那么大多数逻辑学和逻辑哲学家将不会感到奇怪。外星人独特的推理可能仍然可辨认为是一种逻辑构造,我们可以仅通过研究表达在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中的心理学,作为对他们的非人类的心理学的反思而了解他们。
论证5:逻辑是发现的,而不是发明的;因而与心理主义的主张相反,逻辑被它在思想中的发现所预设。逻辑作为已经存在对象是被发现的,这与表达永恒逻辑真理的逻辑系统的主观发明是截然不同的。然而,我认为反对的预设有一个窃取论题的问题。按照目前可使用的许多不同的逻辑系统,逻辑到底是某种思想的产物,还是有待于在思想中被发现或表达的必然真理的系统,这一点尚不清楚。这对于非教条的逻辑哲学研究的确是一个最有趣的问题。
如果不考虑关于这些问题到底有多少不同的观点。这种批评并不能够确立任何相关的借以确定逻辑必然独立于心理学的区别。理由是心理学的真理其本身并不是发明的,而是通过现象学家,或者更为传统的科学的心理学家诚实艰苦工作的努力被发现的。与逻辑学一样心理学是思想的客观研究,在其中逻辑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有可能是一种思维的特定类型或者思维的特定方面的客观研究。这是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的。
论证6:逻辑被任何一种理论所假定,其中也包括了心理学理论,而不是相反。所以逻辑不可能被还原为心理学。这里逻辑与心理学的不同被假定为逻辑作为先于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其他学科这一非常终极的意义上被认为是客观的。
作为逻辑必须首先被考虑的科学的皇冠的思想在许多方面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和无偏见地对待逻辑可能是心理学的一部分的建议,那么由此推出的唯一的结论就是心理学的某些部分必定先于其他的部分。或者存在着某种顺序上在先的东西,凭借这种在先性心理学的原理被确定。我们用一个与化学的类比来说明这一问题。如果我们认为化学主要作为分子行为的科学,那么我们不可能将原子理论作为化学的一部分。因为分子实体上预设了原子。基于这一理由,人们可能错误地假定化学不可能将原子理论包括在内,因为原子理论是被化学所预设。但是如果原子理论被正确地理解为化学的一部分,那么化学作为整体满足其解释的职责,前提是它所包含的原子理论首先解释原子结构的化学,在这一结构的上面,分子化学能够建立它的更加复杂的物质理论。同样的关系可能对于被心理学归为一部分的逻辑也同样成立。逻辑明确地表达这些原理,通过这些原理可靠的推理得以形成。借助于此意味着特定的推理类型被心理学的其余部分的发展所预设。
论证7:逻辑涉及不同思想的同一个对象,所以不可能被还原为个体心理的内容。这是对心理主义非常流行的一种反对。如果心理主义是真的,并且逻辑所蕴涵的只是心理的,那么任何两个不同的心理科目将因为拥有不同的思想而内在地拥有不同的逻辑实体。依据这种论证心理学的主观性蕴涵心理主义立刻导致关于其他心智的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甚至唯我论和怀疑论。
在数的情况下这一问题能得到最容易的说明。如果数是心理的实体,那么就没有诸如数2这样的单独实体两个不同的心理主体加以思考的可能性――我有一个属于我的思想的数2,你有一个属于你的思想的不同的数2。这似乎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我们假定逻辑和数学必须处理是独立于任何特定主题的实体和关系,但是却能够被许多不同的思考者作为相同的事物来思考。按照这一批评,从心理主义可推出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这一点在这一描述中是显而易见的。
唯我论可以进一步地被下列事实所蕴涵,如果即便抽象的逻辑和数学实体是主观的,那么借着思维内容的隐私和认识论的不可通达性一个人的心智与另一个人的心智便隔绝封锁起来。那么似乎在心灵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它能够被不同的心灵所确定满足。因而无法证明其他心智存在的信念。
也许满足反对的最好方式是坚决放弃任何具有唯心主义涵义的心理主义的表述。假定逻辑能够被心理学的词汇所解释对于试图将逻辑实体还原为心理学的实体不是必然的。一个关于自由女神的思想并不能够使得自由女神成为一个精神实体。一个解释知觉工作的心理学理论不需要蕴涵在知觉中遇到的对象是主观心理的实体。那么为什么逻辑的心理学理论将蕴涵逻辑的实体是主观的心理的实体呢?
论证8:逻辑是客观的,而心理学是主观的。最后,逻辑不可能被还原为心理学,因为逻辑是客观的而心理学是主观的。弗雷格也许是提供了对这一反对的最著名的表达。在《算术基础》中他提出了他的方法论的启发法:“让我们不要把思想的起源描述为一个定义,或者一个精神的或者物理的条件的说明描述为对它的证明。一个命题可以被思想,它可以是真的,让我们不要混淆这两件事情。我们必须提醒我们自己,似乎,一个命题当我们停止思考它的时候,该命题并不是就不再为真了,就像是当我们闭上双眼太阳并不是就不复存在了一样”。〔2〕后来弗雷格概述了他的反心理主义的解决:“在随后的探寻中,我将保持3个基本原则:总是明确的将心理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区别开来,将客观的东西与主观的东西区别开来……”〔3〕
心理学的主观性是作为反对心智独立的客观逻辑的心理主义还原的最后一条防线而出现的。尽管心理学体验的内容可以是主观的,但是作为思维的科学研究的心理学却不需要一定是主观的。以下事实至少有怀疑逻辑的客观性的嫌疑:即有时不同的逻辑学家对在局外人看来是最不可置疑最基本的命题逻辑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个例子是关于在经典和直觉主义逻辑学家之间的争论。在其中经典逻辑学家承认逻辑真理是合理的,而直觉主义否认双条件句命题――一个句子是真的当且仅当它的否定的否定是真的――的合理性。直觉主义者仅承认如果P,那么非非P,但是却不承认如果非非P,那么P。显然,不能说一方或者另一方必然是错误的。在对不同事物的不同推理的逻辑建模中不同的分析目的有不同的逻辑。其结果,反心理主义的心理主义在逻辑哲学上是不可救药的,因为逻辑是内在客观的,而心理主义是内在主观的反对似乎是非决定性的。
上述所罗列反对的清单并不是完全的,也不假定对反心理主义的标准反对是决定性的。心理主义与反心理主义之争包含着更多的东西。如此心安理得地沐浴在由弗雷格、胡塞尔和其他的反对者已经击败的心理主义的温暖的阳光里不思进取,乐观地认为对心理主义的打击是如此彻底,以至于心理主义已经死亡,被埋葬,不可能再复活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如果本文在任何程度上表明心理主义看上去并不像它的批评者所描述的那样遭到毁灭性打击,那么就存在着一种重新复活心理主义与反心理主义之争的可能性。逻辑认知主义便是体现重新点燃对这一论题的兴趣,恢复争论双方的平衡,以期出现一个更开放,更有活力,更丰富,也更具有启发性的争论的新的证明。
三、结论:逻辑认知主义
逻辑认知主义的核心观点是(1)逻辑是理性动物的一种认知构造;(2)理性的人类动物本质上是一种逻辑动物。由这两个核心主张所表达的双重思想――逻辑是内在的心理的,人类心理是内在的逻辑的。在所有的并且只有理性动物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表征逻辑的认知能力的意义上,逻辑是理性动物的认知建构,因为这种逻辑包含了一个普遍通用的“原型逻辑”,即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逻辑观的再抽象模型。它在结构上与所有的经典的和非经典的逻辑系统不同,它被用于所有的逻辑系统的建构。这样一种论点我们姑且称之为逻辑能力的论题。逻辑能力的论题是批判地建立在康德〔4〕、布尔〔5〕、蒯因〔6〕、乔姆斯基〔7〕和福多〔8〕的观点基础之上的。逻辑能力观点的必要性就在于它能够回答逻辑性质的问题:即,逻辑是理性动物的一种认知建构。
显然,隐藏在这一论题之后的基本概念是理性动物。就我们的问题而言,理性动物是有意识,是遵循规则,是意向性的(即拥有指向对象的认知和目的的能力)、有意志力、能够自我评价、自我辩护、自我立法,能说明理由、对理由敏感、具有反思的自我意识的动物,简单地说是“规范性反思”的动物,他们的内在和外在生活大部分受着他们所拥有的表达严格模态性的概念的制约。在哲学的意义上,模态性包括了必然性、可能性和偶然性概念。严格的模态性概念包括逻辑必然性概念(在所有的逻辑可能世界中为真)、认识论的必然性(确然性或者无可置疑性)、道义必然性(无条件的“义务”,或者“应当”)。所以,逻辑认知主义的第一个中心论点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为,逻辑是并且仅仅是那些具有规范的反思能力,且拥有表达严格模态性概念的动物的认知构造。
这一对理性动物的处理实质性地调用了理性概念。然而,理性哲学的一个不幸但却普遍的特征是它既不能运作于一个单义的,也不能运作于一个一般的可接受的理性的涵义。即便是关于研究理性的专业人士,对理性人的概念也是含糊不清,对理性的概念充满着尖锐的对立。所以,为了避免歧义,我们需要做出一些基本的区别。第一个基本的区别是理性的心灵主义涵义与程序涵义之间的区别。在前一种涵义上,理性是一种逻辑推理和逻辑洞见的复杂的心理能力,也是实际的审慎和决策的心理能力。相反,在程序的涵义上,理性是某种复杂的机械的、数学的、计算的,或者逻辑程序的形式性质,即是一种良构的;或可证的和递归的(图灵可计算)、有效性(真保持)。这里至关重要的不同是,心灵涵义上的理性所展示的是意识本身,反之某些程序能够相当容易地在程序的意义上而非在意识的意义上被看作是理性的。
第二个基本的区别是在满足最低标准的涵义上,非理性意味着缺乏作为理性的基本必要条件,因而是非理性的;反之,在满足最大或理想标准的涵义上,非理性仅仅意味着完美理性的匮乏。
第三个基本区别是理性的原理涵义、理性的整体涵义和理性的工具意义的区别。在原理意义上,理性意味着拥有产生或者认识必然真理、先验信念,严格的普遍规范规则、非后果主义道德义务,以及绝对“应当”的主张的能力。用一种历史词汇来表述就是康德的理性概念,按照这一概念,“理性是一种先验原理的能力。”相反,在整体论的涵义上,理性意味着拥有跨越信念、欲望、情感、意向和意志之网,系统地寻求和谐的能力。历史地来表达就是黑格尔的理性概念。按照这一概念,“真就是整体”。最后,在工具论的涵义上,理性意味着拥有一种产生或者认识偶然真理、后验信念、情景化的规范规则、后果主义的义务,以及假言的“应当”主张。历史地来表达就是休谟的理性概念,依据这一概念,“理性是欲望的奴隶。”
三种方式的关键性不同是在原理的意义上,理性意味着产生或者认识绝对或者非条件的规则,而在整体论的意义上,理性意味着产生或者认识仅仅是彻底的相互依赖的或者互为条件的规则或者法则(因而,与在规则或者法则的总体整体之网中模态的或者认知的最弱的命题相比,这些规则和法则没有一个具有更大程度的必然性或者确然性,或者具有更大的约束力)。最后,在工具论的意义上,理性产生或者认识的规则仅仅是经验的规则或者条件的(因而这些规则或者法则没有一个是完全必然,或者确然,或者具有绝对约束力的)。
除非另有说明,在下面我们将主要关注理性的心灵主义、满足极小标准和原理涵义。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以任何方式拒绝或者贬低理性的程序的、满足极大或理想标准、整体的,或者工具的涵义。相反,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要把我们主要感兴趣的理性与其他理性的基本不同的涵义混为一谈。
拥有表达严格模态性概念的规范反思性动物类似乎至少外延上等同于理性动物类;即便它不是内涵上等同于对于拥有表达严格模态性概念所要求的认知能力的简单理性。然而,那些是理性的人构成了中心案例和典范情况。我们假设这是一个初始的事实,它是由读者具有存在着有理性的人的反省能力所直接产生的。所以,我们建议通过认真对待人类理性进而解释逻辑的性质。更准确地说,我们建议通过认真地对待理性来解释逻辑的性质,通过认真地对待人类理性进而认真地对待理性。我们到达这一解释的终点是某些原型逻辑是内在地建构于人类理性自身这一论题。这导致我们重返到第二个核心论点:在理性动物被定义为是一种具有为认知逻辑内在建构模块能力的动物的意义上,理性的人类动物本质上是逻辑动物。这种逻辑认知能力也可理解为是一种自然语言的有能力的认知者,一个现实世界的逻辑推理者,一个逻辑规则的遵从者,一个通过逻辑直觉对逻辑真理的知晓者,一个逻辑道德主义者。这也可以理解为人类理性面向逻辑的概念。
不管是否除了人之外还存在着理性动物,理性的人的动物作为一个事实构成了被认知心理学所研究的认知者或者思考者的基本的类。所以,如果在关于理性和逻辑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上述观点是正确的,由此就可以推出逻辑的性质通过认知心理学而得到了极大的揭示。因而,我们将本文的两个中心论点总体的表达为逻辑认知主义。
逻辑认知主义有两个重要且相当有争议的结果。首先,哲学家必须重新打开他们的门,谦恭地邀请心理主义者返回。就像有些人所说的逻辑学家和心理学家是在同一个元学科:认知科学内工作的同事。按照这幅图画,分析哲学本质上与理性人类认知的哲学是相同的。其次,也许是更加富有争议的是,通过逻辑认知主义的方式逻辑哲学和心理学的重新协调也必将使认知科学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参考文献〕
〔1〕Frege,G.the foundations of Arithmetic〔M〕.2d,ed.Frans.J.L.Austin.Oxford:Basil Blackwell Press,1974:Ⅹ.
〔2〕〔3〕Hacker.P.M.S.Wittgenstein’Place in Twentieth-century Analytic Philosophy〔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6.
〔4〕Kant,I.The Jschel Logic〔M〕//Kant,I,Lectures on logic.Trans.J.M.You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531.
〔5〕Boole,G.Logic and Reasoning〔M〕//Hus Studies in Logic and Probability.London:Watts,1952:212.
〔6〕Quine.W.V.Q.Philosophy and Logic〔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81.
篇8
关键词: 高职体育网球教学 意念训练法 上手发球技术
1.引言
在新的世纪里,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将更加丰富。新颖化的训练方法正是迎合了学生对体育活动多样性的要求。意念训练法是集体育学、心理学与运动于一体,融体育锻炼与艺术修养于一身的新型体育项目训练方法。体育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给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意念训练法教学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训练方法。它是以身体动作为基础,通过想象或回忆某种运动动作,反复、有意识、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已形成的运动表象,并充分利用其表象进行训练的方法。它是一种靠想象来调节大脑皮层的机能,达到准备或放松的目的,最终使身体、心理迅速进入练习状态或者彻底恢复、放松的方法。我对高职院校网球上手发球教学中运用了意念训练法进行实验研究,旨在探索意念训练法在网球教学中对初学者上手发球技术的影响。
2.实验对象与方法
2.1实验对象
2010年3月―5月,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网球俱乐部众多班级从中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班。两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一个学期的网球学习基础,试验前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统一测试,学生整体水平相当。
2.2实验设计
将网球教学大纲中的难点内容网球上手发球作为实验的内容。实验班和对照班同一教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完全相同,练习时间也一样,不同的是对照班只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而实验班则在采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意念训练法进行练习。
2.3实验方法
对照班: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且听其讲解,并进行模仿练习,然后完成完整动作。练习的时间按照教学计划安排的时间进行,每周1次课,一共练习8次课。
实验班: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后,教师叙述的完整动作过程―学生闭目听教师的讲解―想象动作要领―进行徒手练习―完成完整动作。练习的时间在第一次上课时的前30分钟进行练习,后面每次课安排在课程内容的最后30分钟进行练习,练习次数同对照班。
3.实验结果
3.1考核成绩
经过8周的教学,对两组班级各45名学生进行其中一项目的考核,考核内容是上手发球。考试规则是要求把球发到发球区内,左右区各发10球,共20球。计算有效球的总数,有效球总数在12球为及格,14球及以上为良好,17球及以上为优秀。考核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不及格率较对照组低8.9%,优秀率较对照组高13.3%。
实验结果表明,在期末考核中试验教学班的成绩与对照教学班的成绩相比较,其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3.2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学习过程中情绪的表现
由表2可见,对照班学生感觉学习过程中枯燥乏味,情绪降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实验班,意念训练法的组织形式更具多样性、趣味性,学生在学习时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集中了注意力,增加了学习的欲望。
4.分析
4.1运用意念训练法的作用
4.1.1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从一开始就对学生的信息接受过程做到了如指掌,并因势利导,达到学生能接受所学知识的目的。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学习基础、现状、心理、生理、动机等,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教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之外,还要教会学生自我学习。意念法的练习通过心理定向对学习者心里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它通过想象将注意力集中在练习上,使学生在练习中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心情也会格外舒畅,在这种情景和自然相结合的心理状态下,学生通过独立的思维能力练习时,会格外的认真、仔细,其动作也能准确到位,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动作的熟练度,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4.1.2学生在学习动作技术的开始,主要靠听和看来调整身体部位的运动,随着技术动作的熟练,转而靠肌肉感觉和运动感觉去调整。意念训练法练习正是在建立了正确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将语言暗示、肌肉感觉和运动感觉结合在一起进行练习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意念训练法是教师教学技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初学网球上手发球阶段,学生对技能动作表现出空白现象,教师进行讲解―学生仔细聆听教师讲解的内容―闭目想象技术动作要领―进行徒手练习―完成完整动作练习,帮助大脑初步建立技术动作的框架,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的准确度,同时也加强了对正确动作的控制能力,这样便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前进入了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巩固阶段。
4.1.3意念训练法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发球练习过程中清楚自己错误的技术动作并加以纠正。在接受新的技术动作时,很容易因自身习惯或其他运动技能动作,如羽毛球的扣球的干扰,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教师在给学生加强意念训练法练习后,学生多次重复正确动作的实践练习,在不消耗大量体力的情况下,针对练习中所出现不正确或变形的动作进行自我过滤和调整,并将错误信息加以纠正,有利于正确动作的定型。
4.1.4意念训练法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了学生练习时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在练习时,头脑中呈现出的是最好的运动表象,从而形成一种体育意识,这种意识能够支配或调节学生对网球上手发球的情感体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在选择最舒适、放松的姿势状态下,注意力会慢慢集中到老师的反复叙述中,与此同时,学生一面进行自我暗示,一面在头脑里井然有序地回忆整套动作,在想象中进行“比划”,不仅提高了对上手发球的认知技能,而且准确地了解了动作要领,对动作有积极的、正确的练习意向,这也是获得较好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点。
4.1.5通过意念训练法,学生可以掌握此训练法,不但增强运动信心,而且成为终身体育锻炼的一种手段。在网球的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内容的潜在教育性,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另外一种教育形式,这种教育给学生精神上的启迪而赋予人生的积极意义,远比体育运动本身要深刻得多,这不仅增添了学生的学习手段,而且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体现。
4.2意念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
4.2.1教师在讲解网球上手发球动作的概念时,若学生对其动作要领不清楚明了,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此时,教师应找适当的时间加以正确的辅导。
4.2.2学生在意念训练的练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干扰。往往学生对自己期望过高,在进行意念训练法练习,当动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时,便产生消极的情绪。这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处理,细心开导,正确示范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5.结语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所以国内外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一直是体育科研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教学中运用意念训练法训练学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球的教学中,意念训练法对学生快速掌握技术技能,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作用,所以意念训练法是很新颖和先进的教学法。但此教学法只是体育教学方法中的一种,绝不能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有将意念训练法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9-229.
篇9
[关键词]高职学生 学习 学习困惑 学习心理 探究
一、高职学生的学习困惑
大二学生张某来自农村,从小就很努力学习,也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但事与愿违,高考成绩不理想,他被录取到一所高职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心都凉了,只觉得理想顿时化作泡影。他没有别的选择,怀着抑郁的心情来到大学。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他糊里糊涂过了大一。大二开始学习专业课,发现学习起来很费劲,于是,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越来越觉得心灰意冷,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有时候他也恨自己不争气,可他的确找不到奋斗的目标与学习的动力,他该如何摆脱这种纠结的心理状态?
朱某,在高中时成绩一般,上高职学院后更觉得解脱了,没有家长和老师在身边唠叨学习了, “终于可以休息了”,虽然自己也知道不应该有这种想法,但这种想法却常常冒出来,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只想玩。后来,他觉得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但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专业课学不懂,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考试焦虑,为此很苦恼。
据调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有环境适应困惑、学习困惑、人际关系困惑、恋爱与性心理困惑、性格与情绪困惑、神经症困惑等,而学习上的障碍与困惑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在高职学院中,类似张某、朱某因情绪低落,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行为消极,存在明显的学习困惑、学习障碍和考试焦虑,甚至有违纪等不良现象的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众所周知,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考录取分数普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于是,人们理所当然会质疑生源质量,质疑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质量,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会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有的学生认为毕业后不好找工作,没前途;有的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后悔当初没有努力考一所更好的大学,读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甚至有时还会想到退学重考;有的学生来到高职学校后感觉和自己想象的大学不一样而变得无心学习;还有一些学生想好好学为了今后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基础较差,又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为此很苦恼。
调查还发现,对比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高职学生对“学习”存在更大的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知,心理困惑更加突出,而学生一旦出现了这种不良的认知和心理困惑就必须进行学习心理的疏导调整,绝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了解“学习心理”,从而坚定学习信念,顺利完成三年的大学学业。
二、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状况分析
1.学习适应心理
习惯于中学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及已经养成的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与大学阶段课程内容多、教学进度快、抽象性较强,强调学生自主学者之间的矛盾,导致许多学生表现出种种学习不适应。
2.学习动机心理
上大学以前习惯了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外部压力,使得学习外部动机强烈,却忽视了内部动机的培养。这往往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自身似乎已经“自我实现”,难以产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因此往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有的学生不满意学校,不满意自己的所学专业,厌倦刻板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产生一种“混”的学习心态;还有的学生因考取高职院校而感到非常自卑,觉得前途渺茫,对学习无热情、无兴趣,等等这些都表现为学习动机不足;亦或者学生对自己期望过高,期盼有所成就,使得学生学习心理负担过重,引起心理疲劳,这是学习动机过强造成的结果。
3.学习策略心理
学习策略是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学习者对学习方法选择和综合运用的意识和倾向,是学习方法正确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很多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习惯于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对不同学科、不同内容所采用的学习方法雷同、单一,满足于机械记忆、题海战术、被动学习,很少去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除了好的学习方法以外,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学习策略。
4.学习焦虑心理
学习焦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学生感到来自现实的或预想的学习情境对自己的自尊心构成威胁而产生某种担忧的心理反应倾向。 我们必须正视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知识经验储备不足,进入大学后面对难度、深度和广度都增加的学业,因茫然无绪、缺乏自信、学习效率低而表现出情绪焦虑、考试焦虑。
此外,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压力仍是是造成学生学习焦虑水平过高的外在因素。
5.学习疲劳心理
高职学院的学生学习疲劳更多表现为心理疲劳,对学习感到倦怠、情绪烦闷、精神涣散、反应迟钝、注意力不能集中,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漠不关心,对集体和同学态度冷淡,对自己的学业和前途漠然置之,似乎自己已看破红尘,超凡脱俗,于是,把自己游离于集体和社会之外独来独往,对各种刺激无动于衷。
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许多高职大学生其实并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对学习及其学习心理的认知存在误区和不解,难以对学习目标、方法、策略和过程等进行深层反思,难以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难以有效调节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当高职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学习障碍时,他们表现出苦恼、焦虑和困惑等心理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帮助高职学院大学生正确认知学习和对自己学习心理进行客观评价及正确分析才是有效解决他们学习困惑和学习障碍的根本。
三、认识学习和学习心理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一词最早的来源是《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就是动脑,习就是动手,学习就是脑和手脚的共同使用,学习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尤其要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中对学习的定义也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桑代克(Thorndike,E.L.)的“迷笼实验”表明,学习是通过试误而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巴浦洛夫(Ivan Pavlov)的经典条件作用认为学习是由条件刺激引起反应的过程,写成公式是SR(Stimulus Reflex)。
斯金纳(Skinner,B.F.)的操作条件作用认为学习首先要做某种操作反应,然后得到强化的过程,写成公式为RS。
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狭义上讲: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指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指导下,受教育者读书求知并获得一定结果的实践活动。
(二)什么是学习心理?
学习心理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映、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学习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调动人的学习积极性及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心理学问题。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探究性,其实这是他们长期体验学习失败后对自己失去学习信心的必然结果。美国学者麦克利兰(D.C.McClelland)在成就动机研究中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认为,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不到成功这种心理,那么,时间长了,学生还会觉得学习有兴趣吗?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吗?学生学习还会有积极主动性和探究性吗?
可见,学习和学习心理密不可分。学习就是一种以学习心理为基础的一系列质疑—释疑的心理活动过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以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和心态来学习知识,才能慢慢体会学习中所蕴含的思想、信念、价值,才能解决好学习中的困惑、迷茫和障碍,才能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四、影响学习心理的因素分析
(一)智力因素对学习心理的影响
什么是智力?这是一个长期争论而且众说纷纭的概念。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智力是学习的能力”、“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力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是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等等。心理学上定义:“凡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对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记忆力是智力的根本。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 而注意力又被称为记忆的门户。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和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它是智力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注意力不良是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注意力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学习结果。
研究表明,每个个体的智力发展存在差异,心理学家一直不断地研究影响这种差异的因素,即,遗传因素和环境、教育因素,这种差异决定了个体学习心理的发展也同样存在差异,作为教育者必须清楚这种差异,并深入探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材施教,解决学生的学习心理困惑。
(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心理的影响
一般而言,对非智力因素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等。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态度、意志、人格(气质、性格)等,其中人格是核心。
在心理学研究中所讲的非智力因素,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1.兴趣与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对象,并伴有喜欢、愉悦的感情体验的心理状态。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结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会去主动学习思考。需要指出的是,兴趣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
2.情绪与学习
情绪作为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对人的学习行为有双重作用,既能促进、增强学习效果,也能削弱、减低学习效果。
一般说来,高兴、快乐、喜悦,推动着学生积极自觉地去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痛苦、忧伤、愤怒,抑制着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会使学生拒绝接受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学生起阻碍作用。但是,因高兴过度而得意忘形也会削弱学习效果,而“化悲痛为力量”、“化压力为动力”也可化消极情绪为积极力量,从而促进学习。
3、态度与学习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态度ABC模型”,C代表认知(cognition)、A代表情感(affection)、B代表行为倾向(behavioral tendency),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行为。
4.意志与学习
对于意志在学习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学者都有深刻认识。
荀子提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苏轼也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意志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学生,不仅能促进其情感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主导和支配自己的认知活动,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勤学苦练,克服困难,向科学知识的高峰不断攀登。
5.气质、性格与学习
2000多年以前,罗马医生盖伦(Galen,C.)在古希腊医生、哲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气质类型说”的基础上提出“气质”概念,气质类型虽然不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但却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性格是在气质的基础上由环境和教育因素共同决定的。性格是非智力结构中的核心成分,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性质。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其学习效果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良好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学业成功,而学习上的成功又会增强学习者的信心,产生良好的心境,提高学业上的抱负水平,学习更加勤奋,进而促进“开朗、乐观和积极进取”等性格特征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探究高职学院学生学习心理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本质,从认识学习和学习心理着眼,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生的学习困惑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上获得大发展。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职业学校学生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12]GSGXG067])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姚梅林.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周家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图形;背景;外语多媒体;认知;文本
一、引言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知觉场总是被分解为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部分具有高度的结构,它是认知概念或感知理解巾的突显部分,因而处于中心位置,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未分化的部分,它起着衬托、突显图形的作用。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这种二元分立,来自于人类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诉求。在视觉上,人们总是有对清晰、简洁、完美形象的追求;在心理上则总是要追求一种平衡,以改变在探索中紧张的心情。从而免除各种猜想和想入非非,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之为“完形压强”。正是这种“完形压强”,促使认知主体追求图形―背景的关系明晰化。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认知场中支配“完形压强”的主要因素有(黄匡宁2000:294):
1.图形必须要从背景分离出来。
2.通常把较小的面积看做图形,较大的面积看做背景。
3.图形和背景不能同时被觉察。
4.邻近的相似视觉结合成为图形。
5.对称和封闭的形状通常倾向于被看作图形。
把图形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是至关重要的。至于具体的分离规则,也即知觉场巾图形的确定问题,普雷格郎茨原则(the principle of Pragnanz)提出了类似的看法:通常是具有完形特征的物体、小的物体或运动的物体用作图形。
近年来,图形一背景分离原则也被用于对语言结构的研究。譬如,在英语中我们只会说:The book is onthe tablc或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不会或很少说:The table is under the book或There is a table underthe book.为什么呢?图形―背景理论认为,在book与table组成的认知场中,book只能充当图形,table是背景。正由于像介词这样的语言表达法可以用图形―背景分离原则来解释,因此,这一理论引起了认知语言学的极大关注(匡芳涛、文旭:2003),同时也成为当前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
二、图形――背景理论在外语多媒体设计中的应用
人类知觉是通过不同的感觉道(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加工各种信息的。但在外语多媒体中,信息表征主要作用于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官,涉及到的有语言(包括字幕文字与声音文字)、图像与音乐等。外语多媒体被认为是“文本、图形、动画、声音”等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体,这种组合体对学习者来说就是一种直观、生动、形象的知觉场。如何使这种知觉场的信息构成与呈现方式都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方式,从而真正能达到与体现所谓的多媒体效果呢?图形一背景理论对此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首先要清楚的是,由于外语多媒体是以语言为教学内容、以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为日的的,闲此课件中的文本内容是“图形”,无论它是以字幕文字形式还是以声音文字形式呈现,而其,卜的情景背景则是相应的“背景”。只有图形没有背景,或只有背景而没有图形的话,都不称其为外语多媒体(当然,可以认为传统印刷教材也包含有“背景”,但只是单调的白色纸面)。外语多媒体是图形与背景(文本与情景背景)的整合体,其背景的多样性与动态性是传统印刷教材所无与伦比的。正因如此,它才成为一种生动、有效的教学工具。
图形与背景不能同时被感知和理解,这反映了人们视觉选择的基本特性。传媒学者黄匡宇(2000:296)解释说,当人的视觉处于无意状态时,譬如走在大街上,这时他的视觉印象是“什么都看得见,但又什么都看不见”,此时的视觉只是帮他辨别方向,而若他注目于一辆汽车或一个行人,其他车辆与行人就往往视而不见了,这就是图形与背景不能同时被察觉的具体阐述。所谓的“鸡尾酒效应”也是这个道理,不管鸡尾酒宴会上有多喧闹,人们往往能淡定其中、听而不见。但如有需要,又可很快从中辨听出熟人的说话声出来。因此,在外语多媒体整合体中,文本与情景背景要被明确地分离开来。图形和背景的关系模糊,学习者就会犹如行人逛街或宾客赴宴,什么都可能看不到、听不见。
具体来说,为了取得良好的图形与背景分离效果,外语多媒体构建者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色彩。色彩是多媒体图形与背景得以构建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为界面的个性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计算机里的颜色版中(见图1),可供选用的色彩就有40种(见图2),“其它颜色”框中有211种,还有“自定义色”。对于外语多媒体而言,颜色版中的40种色彩一般已完全能够满足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可供选择的色彩很多,考虑到外语多媒体图形与背景的分离效果,则文本与背景不宜选用相近的颜色。以“鲜绿色”为例,以其为中心,颜色版上与其距离靠近的海绿、宝石蓝、青绿、浅青绿、浅绿、黄色、橙色等(见图2)因其色度相近,它们之间难以形成明显的视觉对比效果。如果使用相近色彩去构建外语多媒体的图形与背景的话,文本与背景的关系就会不清晰,因而也就会影响到学习者对文本的习得,削弱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2.色度。从色彩学的角度来讲,上述颜色版里,其中有一些是属于同一色彩的,只是色度不同而已,但这里我们不作严格区分。就像不同色彩一样,同一色彩的不同色度对比也可作为图形―背景分离的有效手段。试看以下几种多媒体文本的界面设计:
在图3中,此页面上需强调的内容被以深颜色衬底而显得很醒目,因为图形―背景对比强化了它的深色调与背景大片相对浅色调的反差。
在图4中,框内的部分和它周围的文本区域显得很突出,因为它有一个黑色边框。事实上,框起来的文本可能会过分地吸引学习者的注意,以至于设计者经常把边框减细或者用淡灰色边框来弱化这种图形―背景对比。
在图5中,在同一页面上使用灰色背景会稍微弱化段落块的图形―背景对比。但是,如果在这个页面上插入白底文本,它就会显得很突出――同样是因为图形―背景对比。
在图6中,上面的数据展示图因其黑色和空间分割而在白色背景中显得非常醒目。下图中由于数据条与背景的颜色对比小。因而就削弱了对其所展示数据的强调。
在图7中,黑色条块的图形―背景对比因为灰色背景而减弱,相反,底部的白色条块却复活了。这个相反的效果――暗背景中的白色条块或文字――完全源自图形―背景对比。
3.背景图案。适当的图案会增加背景的视觉效果,也使界面呈现多元化。但设置太过鲜艳的背景图案会削弱图形与背景的分离效果,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易于被颠倒,背景反而有可能成为被注意的部分(如图8)。经常被人所提及的Rubin“花瓶―脸谱”图实验,证明的就是“图形”与“背景”二者在视觉场巾切换的可能性。
4.动画。有人为了增加所谓的“动画效果”,或为了使课件操作方便,在页面的下方会设置一些闪烁的按钮,那些动态的按钮因此成为了背景中的图形,从而会分散学习者对文本内容的注意。
当然,多媒体适当强调“动画效果”是对的。但如上所述,动态的对象往往被视为图形,因而将外语多媒体的情景背景设计成动态的是不妥的。多媒体界面与电影、电视画面不同,电影、电视体现的主要是画面语言,观众关注的主要是故事情节,也就是说它主要以动人的画面去打动观众。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电视画面就是“图形”。但外语多媒体始终应将其文本内容设置为学习者所注意的焦点所在。也就是说,成为“图形”的应总是文本,而不应是其它。同理,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文本内容需要强调的部分,如重点、难点内容设汁成动态的,这样可增加图形―背景的分离效果,使有关内容突显出来。
5.字体。不仅颜色、色度及动画会影响到图形―背景的分离效果,外语多媒体文本中的字体设计,也经常成为影响图形―背景分离效果的因素。看下列不同字体的文字:
字体勾边、阴影、园体形等看上去可能很华丽,但可能对图形背景之间的对比产生干扰,因为与常见字体比较,它们并不简洁,反而有些晦涩。也并不是说这些字体没有用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字体形成的图形―背景对比效果还是有的,问题是这些字体本身的结构特点,导致它们要被分离出来反而不那么容易冈此,这些字体除了用于特殊用途以外(如广告、请柬),一般不宜用于外语多媒体中。
另外,改变字体大小也是可以突出有关“图形”效果的一种常用方法。加大字号表强调,缩小字号则相反。文章标题的字号总是比正文部分要大,就是这个道理。同样,文本里重点、难点内容也可使用这种方法予以强调。
6.版式。文字排列太紧密,就像图9所示的不留行间距的文本,行与行之间没有喘息的空间,看上去密密麻麻、乱糟糟的。学习者可能需要尽力从背景中区分文字(“图形”),同时也得从其它行的文字中去辨认。
以上,我们以图形―背景理论为指导,从色彩、色度、背景图案、动画、字体、版式等方面,分析与讨论了在外语多媒体设汁实践中体现获得图形与背景的分离效果以及相应的方法。图形与背景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比较就是差异。原杭州大学心理学系朱祖祥、曹立人(1994:2)曾用试验的方法,对电脑界面黑、深篮、绿、浅蓝、红、紫、黄、白等常用8种颜色组成的56种图形―背景组合方式与显示工效的关系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界面背景色有以深色为好的趋势,图形色以浅色为好,具体以白―黑、黄―黑、绿―黑等对比度较大的图形―背景组合显示工效最佳。然而,也并不总是差异越大效果就越好。以上面所述利用色彩或色度来构建图形与背景的对比关系为例,并不是对比度越大越好。假若背景采用浅色,字体采用红色,这样“图形”无疑是被突显出来了。但学习者对文本的感知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因为红色并不符合人们对文本的视觉习惯。因此,影响构建符合人们认知模式的外语多媒体图形与背景对比关系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还有一个因视觉习惯所引起的舒适度的问题,这使得外语多媒体设计者在实际设计中应该予以适当注意。
至此.我们讨论了外语多媒体图形与背景都由视觉符号来表征的情况。事实上,在外语多媒体中,文本信息有时不是由字幕文字而由有声文字来表征的,那情况又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传达文字信息的声音成了“图形”,与之伴随的音乐、声响则成了“背景”,这种情况下的图形―背景分离效果须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去考虑。在背景音乐的内容选择方面,应避免太流行的音乐,名曲或大家很熟悉的音乐容易使其本身被突显出来而成为“图形”,学习者因此容易被带人音乐的意境,也就搞不清楚是在接受知识抑或是娱乐活动或者音乐欣赏了。外语多媒体必须传达规定的、准确无误的教学信息,体现教学目标、教学规律和教学价值,这是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性所决定的(翟孟宪:1997)。背景音形式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要注意音量的控制。机场候机楼里的气氛一定是喧闹的,有时还伴有飞机起落的凄厉声,许多多媒体听力教材里都设置了类似的“场景音”以求逼真的语境效果。但是,如果背景声音的音频增加到一定程度甚至超出了文字声音的强度,那么图形―背景的关系就可能改变,背景会与图形竞争。背景音太杂太强,会使外语多媒体下的学习者难以辨别出哪是文本内容(图形),哪是背景,从而对学习者形成感知障碍。因此,文字声音伴随有背景音时,背景音的高度应该控制在不影响文字声音的清晰表达为宜,从而维持其为“图形”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