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学校;体育教学;整合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学校体育教育领域亦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学校体育必须迎接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时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体育整合,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去,构建现代信息化的教学和训练环境,实现学校体育的更高的教学目标。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1)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需求。从教育角度看,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体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等技术特点。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利用网络体育教学资源平台,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素质情况和自身的体育兴趣选择相应的学习和锻炼内容,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也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从而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从教师角度看,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充实自我,才能站在信息时展的前沿,迎接网络信息新时代的挑战,真正成为实现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机整合,不仅是对贯彻落实学校教育科学发展观和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工程的高度诠释和集中体现,更是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2)利于多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明确要求,按照老师的讲解、示范逐一完成练习。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必须打破,要建构开放式,发展型的现代体育教学观,要利用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实施以图像、影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来直观逼真地反映运动技术动作的动态变化过程,构建各种高质量地体育教学模式。计算机、对媒体、网络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跨越时空限制的体育教学信息资源库,为传统的体育教材赋予了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内涵。(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整合,教师可以科学地设置学生练习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通过网络的即时反馈,获得多方面专家的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多方面地取得相关体育信息,使有价值的体育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可以得到体育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启发。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及各种优秀的体育教学软件可以把教学画面进行切换,声音效果叠加,动画效果处理,把体育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以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以慢动作、重放、停镜等手段结合讲解演示给学生,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看清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面、更准确的建立起动作表象,加深对动作的理解,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提高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二、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1)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学校体育教学观念已经形成,没有真正体现当代体育教学所要求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在实际的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持的教育观念还是比较落后的,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全面理解,仅把现代信息技术视为工具而不能与体育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融为一体。没有理解整合是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是作为体育教育资源、环境、内容等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2)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缺。计算机、网络、对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出现,对学校体育教师信息意识、态度层面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很低,信息技术基本素养缺失,缺乏对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制作、的技能。网络信息技术教学形式下,教师对学生的启发、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直接决定了现代化体育教学的效果。部分体育教师不能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信息应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去。单纯的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体育教学简单叠加。目前,国内学校体育教师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的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这些条件都极大制约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3)硬件设施和体育教学软件建设滞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但对于学校体育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而言,硬件设施的利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信息高速公路拥挤,网络传输速度太慢,宽带多媒体电信网等传输信息的质量和稳定性有待提高。与体育课程教学上所需要的教学交互平台、体育信息资源平台比较少,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力,各类体育教学的网络课件的设计是不合理、内容也不恰当,很难满足体育教学需要和学生自学的需要。
三、加快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措施
(1)树立信息环境下的现代教育观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明确信息化发展任务与管理职责,改革调整现行管理体制,建立与学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的管理体制和高效实用的运行机制。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先进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把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素养,摆在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高度来认识。同时,作为学校体育教师,要树立现代信息技术意识,转变相应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经常参加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经验交流会、学术研讨会,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基本理论,信息化体育教学手段、以及信息化体育教学软件制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充分认识新技术对教育教学所产生的作用,以体育课堂教学信息化为目标,更好得满足学生学习锻炼的需求以及终身体育的需要。(2)加大学校的硬件建设力度。计算机硬件环境是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物质基础,要改善体育教学的计算机硬件环境,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体育学科于其他学科不同,室外术科教学较多,所以最好给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配备较好的便携式计算机,以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要搞好校园网的建设,努力提高这些硬件设备的使用率,改革硬件设施的管理方式、合理布局、提高教师和学生课内外使用计算机的方便程度,为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创造良好的硬件境。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快开发适合信息化体育教学的各种软件的开发,构建一个适合各级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学校体育教育信息资源数据库,所建成的体育信息教育资源库的内容和范围要囊括所有的体育内容和知识,不仅有最新体育新闻和赛事报道。以满足现代信息化境下学校体育的教学。(3)开发适合体育教学的应用平台。体育教学数字信息应用平台,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信息化的辅助教学、自学、自练和体育教学管理及资源共享的网络体育教育开放式应用平台。根据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在体育、教育、信息主管部门的协调下,在软件开发专家和体育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建立大型或小型的区域数字化体育教育交互式教学平台,保证辖区内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目前,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己比较成熟,所以,根据平台开发设计遵循的需求,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在系统使用基于ASP的B/S模结构体系与Web数据库体系相结合的三层B/S体系结构。并对该平台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体育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找到所需要的体育学习资源,为教师的体育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锻炼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 考 文 献
[1]李继文.论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7)
篇2
关键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高校数学;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02-02
一、高校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优势
1.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传统的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一堂言”教学模式的存在,学生的参与性较低,导致学生的学习需求与高校数学教学模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矛盾,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高校数学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可能。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具有多样化的输入输出手段,就使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高校数学教学过程具有了更强的交互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挖掘并发挥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过程犹如视频游戏,所以经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过程普遍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这对增强高校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提高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的容量与密度。抽象知识较多以及知识点烦杂是高校数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在传统教学中,讲述法的教学手段难以适应进一步提高高校数学教学质量的需求,同时由于传统的高校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板书开展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教学节奏并减小了教学容量,从而导致高校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时间难以得到良好分配。而通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进行高校数学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能够容纳较多的信息量并且具有速度快和图文并茂的优势,可以在高校数学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传达更多的教学信息,从而使高校数学教师能够利用其余的时间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并获取更多的反馈信息,所以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能够在提高教学信息容量以及密度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有利于促使高校数学课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课件与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板书有本质的区别,在高校数学教学中以板书为核心的教学需要学生花费很大的精力做笔记,而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中的课件通过下载就能够查阅和利用,并且不会出现传统教学中因为笔记不全而难以顺利巩固和复习知识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对课件进行进一步的合理化与完善化并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完全摆脱课程设置的限制并按照自身数学实际水平找出学习侧重点并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所以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与传统高校数学教学相比具有更强的教学针对性,对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数学教学整合的方法
与传统的高校数学课堂教学相比,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拥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如果在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对多媒体进行合理利用,则容易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在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的优化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几种关系,从而在正确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校数学教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对高校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所具有的推动作用。
1.确保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关系的协调。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校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高校数学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科学素养、思维能力等,所以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利用,使学生的智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并实现高校数学教学的目标。在此目的的指导下,教师必须在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以新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开展教学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不能做到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而导致了事倍功半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突出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的主线作用,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如果二者存在冲突则应当舍弃这种教学手段;其次教师要以教学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对多媒体的表现手段做合理选择。如多媒体的表现手段包括声音、动画等,在高校数学教学中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高效率的表现手段,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包括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以及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2.确保多媒体演示与教师讲授关系的协调。在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课堂情境的塑造。但是在高校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不能舍弃的,所以有必要将多媒体演示和教师讲授良好地结合起来,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发挥辅助教师授课的作用。在现代的教学理论中,高校数学教师被认为是高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学生是高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多媒体是高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辅助工具,其中教师本身主导地位不容忽视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教师交流的过程,通过这种交流,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高校数学知识,也可以利用自身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品质素质,教师的这一作用是多媒体教学技术不可取代的;二是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依赖教师的操作,无论是可见设计,还是教学演示,都需要教师进行,所以教师的主导地位实质上没有变化。
3.确保情感交流与知识传授关系的协调。在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是双向的互动关系,这个过程既是传授知识和反馈信息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教师、学生与多媒体之间是单向的没有情感的交流,所以人际之间的交流是无法发挥与师生交流同等作用的。这就要求在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控制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使用时间,从而突出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主导地位;其次要选择合理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使用的时机和方式,从而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后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充满情感的体态和话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在关注学生情绪变化的基础上对学生在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合理地引导。
参考文献:
[1]计正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J].网络科技时代,2007,(02).
篇3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结合的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结合的内涵就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工具,为思想品德教学提供资源,使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有效地融合,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系。我们不能只给学生播放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而把教学内容闲置一边;同样也不能舍本逐末,片面追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忽视学科内容的深度挖掘。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传播者,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个媒介、一种工具,它只能辅助、服务于教学,我们不能为了应用它,而忽略老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结合的原则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适度”的原则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增加课堂容量,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会出现“填鸭式”的教学。如教师课堂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代替了教师的讲解,使思品课变成了“放像课”,教师成为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实际上,多媒体的运用并非多多益善,常常只是在某个阶段才使用。因此,教师课前要周密思考,哪些内容、哪几个环节运用最适宜、最有效。
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有的老师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冗长而枯燥的信息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对学生毫无吸引力,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说,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选材应适当、典型、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掌握好分寸。
2、“实效”的原则
“实效” 是指信息技术的课件设计要达到教与学的整合。一方面,课件设计要和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并且能准确反映教学内容。一个非常精美的动画,如果和教学内容无关,则毫无价值;反之,一个简单的图片,若能准确的反映教学内容,就会成为一个亮点,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一方面,课件设计要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恰切”的原则
“恰切” 是指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要恰当。信息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图片到动画各有不同特点,未必最复杂的就是最好的,一味追求高层次可能是一个误区,在使用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恰切的表现形式。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结合的优越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非智力的源泉。古今中外的许多科学家,他们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就是对某一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但思想品德课由于自身较强的理论性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疑问或展示习题,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后,积极反馈,教师通过计算机及时给予评价,并输出相应的信号加以强化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等特点,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说教,使教学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中创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愉快、满意、企盼等肯定态度的极大热情,唤起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使之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动性、扩散性和求异性,这些效果是传统教学媒介难以完成的。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在这个素质的核心——创新素质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把学生培养成善于思考,富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人才。
篇4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小学语文;结合
现代化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信息技术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认知工具,以便实现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教师必须要能够从教学目标出发,从实际需要出发有的放失地运用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媒体设施技术、教育心理技术、教育信息和传播技术、教育管理技术、教育系统技术和教育计划技术的有机综合。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应用,可以全面促进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生角色、教育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变革。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促进课程、丰富教学资料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能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和高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人类的阅读方式、书写方式、计算方式都与过去大为不同,从不同途径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成为对学生的第一素质要求,这就要求课程内容作相应调整,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课程体系方面,现代教育技术能根据教学和学习需要,组织结构性强的课程内容,满足对知识相关性、连续性、重复性的要求,使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在传统课程中受到实验设备、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开展的活动课程,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完全可能实现。
现代教育技术还使综合性、创新性和决策性的内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不受学科限制的众多、新奇、快速的信息,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综合性的信息和技术,因而课程必须提供给学生学会判断、决策和创新机会,促使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
其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丰富了课程内容的存储表现形式。传统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以用抽象的文字、图表符号作为载体的教科书为中心。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息的传播、存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各种视听材料及多媒体教材的出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不但为学生认识外部世界提供了具体生动形象的观察经验,而且还提供一种近似的模拟环境,使学生与模拟外部世界直接发生作用,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丰富、深化和扩展了学生的直接经验范围,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和坚持精神,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系统设计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的层次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能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系统的结构,促进教学内容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用现代信息手段分析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多要素、多个环节的系统化、综合化和最优化。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还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系统分析方法来找出社会需要与学习者目前状况之间的差距,确定学习的需要,分析学习者的具体特征和初始能力起点,从而确定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充分重视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及时调整培训目标,改革课程内容,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学生的认知方式、丰富教学资源
一方面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信息的储存密度增大,教学信息传递的速度、规模增强,教学信息的检索变得极为方便。从时间角度看,信息社会迫使每个人必须终身接受教育,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教育终身化、个体化创造了最佳条件。从空间角度看,地球上任何有技术装备的角落都可以同步地以多媒体形式从世界各名牌大学、博物馆、大图书馆获取各种的信息资源,教学形式将不仅是课堂、板书、讲解、课本、习题、考试,而更多的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支持下的一种个体或群体的交互。教学程序由单一课堂讲授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智能方法为教育者选择各种模式、方法进行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法,有利于改革不适应时展要求的教育方式方法。例如教师要进行多媒体教学,就必须掌握各种媒体的特性、功能,并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需要去选择、设计、评价和组合运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现代教育系统技术不但注重分析学生的认知风格特点,还注重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学经验,使教育者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优良的态度情感,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三、运用多媒体营造浓厚的师生学习氛围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观念教育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和速度,使信息的处理功能远远超越了人类自身的能力,达到了信息存储、传递、处理、利用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延伸了人的大脑功能,拓展了人类的智力,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革。
1现代信息技术引起教育观念的变革
1.1教学观念的变革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的意义通常是狭隘的,指的是校内教育,而且是阶段性的,而教育对象也往往仅限于青少年。教师通过课堂、实验室等特定的教学环境,运用语言、姿势、表情、文学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总是被假定为知识渊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桶水”;而学生则是学习主体,他们往往被比做海绵、白纸,或者他们的头脑被假定为空空的容器。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流动,是一种单向注入式的,缺乏双向互动,这种传统的线性封闭式教学方式,往往能达到一种知识的继承性,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培养学生的一种共性化的人格,却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首先给传统的教育观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以信息网络为传输技术核心,拓展到课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对象也突破青少年的圈子而向中老年延伸,由阶段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真正实现了“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借助新式的信息化、多媒体工具,采用动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栩栩如生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信息,由传统的线性教学转变为非线性的资源型教学理念。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计算机和网络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不再仅是盛水容器,他们还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和信息的能力,在接受和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作为信息时代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
1.2课程观念的变革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课程的设置、课时的要求以及授课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教师按大纲要求备课,按照规定的授课时间授课,课程与课程之间也缺乏交融,每门课的老师基本上只是讲授本门课的知识,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支离破碎,不能达到学科间的交叉和融汇贯通。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课时与课程的要求相应地较为灵活,教师借助教学支持系统和备课系统,可以采集到各学科的大量相关知识信息,用以支持自己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大大地丰富了自己授课内容,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
1.3教育评价观念和人才观念的变革
传统教育模式属于应试型教育,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评价标准,它通常表现为及格率、优秀率、上线率百分比的高低。因此,传统教育模式下对人才的定位就是脑筋灵活、记忆力好、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善于应付考试,能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得高分。这种教育模式和人才观念往往造成传统教育的畸形产物———大量高分低能儿的存在。信息化教育模式则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不再单是高分数,而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的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应是精神、智慧、毅力与创建性的综合体,他们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还须具备应对高科技发展的高能力、高素质,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
2现代信息革命引起的教材变革
与教育观念变革同步的是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使传统的以纸版等印刷品为主的教材向多样化的信息载体过渡。传统的纸版类印刷教材,虽具有稳定持久、使用方便、容易携带、不需相应设备等优点,但信息传递单向,不能实现交互;且信息承载量少,也仅能提供抽象的、静态的信息。传统的音像教材,能通过声音和影像使信息真实再现,却需相应的播放设备或受特定播出时间的制约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代信息化教材以CD-ROM教材和Web教材为主。CD-ROM教材包括计算机课件、专业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等,可依靠计算机巨大的存储容量、开发功能强大的软件,兼容了音像教材和纸版教材的功能,不仅能实现真实再现,还能模拟真实过程,使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使抽象概念形象化。Web教材则可利用Web传播媒体,以最快速度推出新的教材或对现有的教材不断翻新充实。目前越来越多的教材实现了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括文字和图形,还是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三维图像,通过超媒体链接,使得画面、声音、文字融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一改过去“活人读死书”的状况,使本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3现代信息技术引起的教学环境的变革
一想到教室,我们的眼前马上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教室的墙上嵌着宽大的黑板,黑板前是一台一桌;桌上摆着教科书、备课本和圆规、三角板之类的教具;台上站着一手拿粉笔,一手拿教鞭的老师;台下是手拿钢笔,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使单调枯燥的教学环境向多样化、新颖活泼迈出。多功能教室配置有电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即信息的接收和输入、输出装置,可连接学校有线电视系统和各种国际因特网、学生校园网以及大屏幕和音像系统,面向教学把各组件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呈现系统,对多媒体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展示,从而突破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资料限制,向学生展示最大信息量。除了课堂教学环境外,还包括实验教学环境的变革。虚拟实验室的出现,为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创造了仿真和模拟的教学环境,给实验教学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实验室里堆满各种实验器械及各种有毒、有害的溶液和放射性物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性;而对于有些周期长或在真实世界里难以观察到的实验,传统实验则显得无能为力。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解决了人类视觉的时空盲点和生理极限所带来的实验困难、实验过程和结果瞬间呈现在眼前;同时,虚拟实验使得实验的进行不再受场地、器材、时间、自然环境的限制,为学习者创造了更多实践机会。现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课堂和实验教学环境的变革,有助于促进教师开展创新教育,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知识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
4现代信息技术引起的教育方式变革
传统的教育方式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以文字化的教案为授课内容,进行面对面的正规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使之得以创新和发展。在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基础上,在像原先那样采用文字教案的同时,教师开始利用教师备课系统和教学工作支持系统,筛选与授课内容有关的信息制成CAI课件,学生也可自主制作CAI。现代信息技术还使得另一种教育方式———网上远程教育,越来越多成为当今网络化时代不可缺乏的教育方式。1999年,经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其中还明确规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并首次在浙江大学建立远程教育中心,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现代远程教育所采用的基本授课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网上异时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材通常被组织成超文本和超媒体链接结构,学生通过网上浏览器获取学习材料进行自学,通过Internet或其他异步通信工具,向导师提问和与同学讨论;其二是网上实时教学。在这种方式下,师生通过网上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室等同步通信工具来传递教学信息或进行讨论。网上远程教学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网获取信息、进行学习,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自主性,同时网上远程教学优化配置了网上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扩大了共享面。
现代信息技术由影响教育观念到影响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到教学教育的整个系统,使学校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以校办为核心,学校教务处、后勤处、政教处等各个部分组成的综合体转化为一个以信息网络为支持结构,由教学活动、学校管理、信息资源、课外教育、信息网络等子系统构成的多功能的信息系统,将学校的基本功能和外延功能融为一体。目前,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存在地区间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软件研发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尤其是青少年上网行为难以控制性;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对网络的应用存在能力和学科的限制等方面的不完善。而传统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自身的许多优点,如教学的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针对性较强;注重对青少年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师生面对面交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可以将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远影响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影响还会继续扩大和深化。未来的教育变革我们无法预料,那么如何将传统教育的优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整和起来,寻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6
1 应以学生为主体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整合,绝不是仅仅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新的英语教学手段或演示工具,更重要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主动发现、研究、解决英语问题创设条件,学生应该有更独立的思考空间,更多的探索和交流机会。
2 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整合,能否取得更好的收益,现代信息技术的实施是关键,是核心。教师应该为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探究英语问题,提供更多的英语资源,更好的网络平台,更多的交流协作机会,更优的反馈途径,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教育教学技术。
3 应以相互交互为生命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整合的生命在交互、在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探究英语问题的欲望,才能使学生自主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英语问题。
3.1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教师将英语教学的知识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力求图、声、文并茂,特别是一些直观形体知识或一些教学重难点,能够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以动画等形式动态地呈现知识点,突破难点,同时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化解教学难点和直观教学的演示工具,目前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不过,现代信息技术如果仅作为演示工具,也存在很大的弊病,就是学生参与性不强,往往跟着多媒体课件转,仍然是被动型的学习,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最低层次。
3.2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资源工具
如教学“Star signs”,可以让学生到因特网上去了解星座,然后主动地探究各星座代表什么性格等。通过因特网或教师提供的资源,学生培养了筛选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3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反馈工具
英语教学注重及时反馈,以检查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学生的学习情感是否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反馈形式更丰富,反馈时机更恰当,反馈结果更真实。因此,教师在新授知识结束后,可以安排一些巩固性的人机对话练习或模拟测试练习,学生当堂练习,当堂反馈;也可以应用网络技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交互,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练习进程、掌握情况,同时可随时了解其他学生的状况。如教学“Wild animals”时,在学生认识各种动物的特征后,笔者让学生用一些绘画软件(如画笔等)绘制各种动物,学生反馈积极性很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英语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
3.4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如在教学“Films”时,笔者首先在论坛中发起投票:“你最喜爱的电影是什么?”学生在论坛中愉快地投票,投票结束,数据马上反映出来。经过一番讨论,导入新授内容,同时笔者留给学生的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在Word中制作各种影星图案,并截取屏幕保存为图片,上传至英语论坛中,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发表看法。
3.5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如教学“Travelling”,笔者安排基于网络的竞争性练习,学生在练习前先选择竞争对手,在线抢答,看谁先说出游玩的方式最多和游玩的地方最多。角色扮演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虚拟情景,由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一角色的协作学习的过程。虽然实施起来技术难度比较高,但英语互动性强,学生积极性特别高,效果也最佳。如中学英语活动课“Going Shopping”,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虚拟2个商场,每个商场有不同的促销手段。由学生扮演不同的顾客,虚拟购物篮,根据不同的购物要求设计最佳的购物方案。
3.6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工具
这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最高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不仅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发现、探究、解决英语问题的能力和英语的创造性思维。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工具,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非常高,难度相对也较大。
篇7
一、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思品学科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思品的学习需要注入生活素材,要有一定的实效性。因此,我们需要利用当前信息资源的跨越时空的特性,将小学思品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将各类信息资源引入课程教学中,从而与生活实际产生联系,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生活化与多样化。此外,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也能拓宽教师的视野,促使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根深蒂固于学生脑海中的“死”教材 “活”过来。
比如,在进行小学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的教学时,我事先拍下了一家成员一天的活动过程的录像,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一生活实例中学习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每位成员需要为这个家做的事情。我还在课前就本班学生的家庭现状做了一些调查,然后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来介绍自己的家庭,比如家庭成员的兴趣、家庭成员的感情等,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寻找感兴趣的素材,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二、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思品学科的教学形式
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学校实行的教学形式主要为班级授课制,也就是说,所有学生在校集体参与授课,这就受到了教学时间的限制。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思品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得思品学科在进行教学时也逐渐改变了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如让他们自己去查阅学习资料或者做一些有意义的社会调查等,把以往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模式逐渐引向课堂之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最主要的是,学生能通过实践学习来感受生活、了解生活。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克服了教学要求“一刀切”,教学进度“齐步走”,“已经会了的还要继续听;没有学会的也要拖着跑”的弊端。
教育的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当信息技术真正融入思品教学之后,我们便可以自由运用丰富的网络信息,做到及时传播与便捷读取知识,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改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制度的真正革新,提高教学质量。
三、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思品学科的教学方法
在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尽管我们提倡自主合作学习,很多学校也都深入实施了,但学习的方式依然存在被动、单一、缺乏自主与合作学习等现状。若教学方式中引入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将变为:学生的学习更加开放,同时具有全球化(网络资源全球化);学习过程可以同步交互;教学内容、形式可以多媒体化。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实践,效果非常明显,不失为一种革新的优秀教学方式。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多媒体进行慎重选择,要充分考虑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以及培养他们的积极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的选择,使得多媒体的发挥更加合理,最大化地突出了多媒体的优点与作用。如对于思想品德课中许多学生无法感知的内容,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学习“我的成长……”时,将“孕育中的生命”进行动画演示,就能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四、恰当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形式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除了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多样性、情境性与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之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兴趣,发挥他们学习主体的作用。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思品教学后,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使其成为主动“参与者”,积极投入到知识的探索当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如何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小学思品学科和信息技术结合时应注意的问题
篇8
1.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习作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乐学”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体现,“乐学”是在育人的理念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地位从被动走上主动。这样的学习状态才会有成效。就目前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出现了“说假话”“写假事”……内容空洞,不实在,没有个性和特点。原因是他们缺乏观察,对身边的事物观察太少,没有亲身体验,当然他们写不出真实的东西和感受。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想到,把信息技术应用到习作教学中。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习作教学,可以利用制作多媒体课件,产生主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生活习作以“秋”为主题的习作中,说说秋天变化时,展示课件。这时,学生们个个都瞪大眼睛,聚精会神地观察秋天的变化,还情不自禁地为秋天的美发出赞叹,仿佛身临其境,这时,让学生回答:“结合你的生活来说说秋天的变化?”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老师又问:“在秋天里,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学生又马上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之中,通过同学们不同的叙述,同学们都了解了秋天就在身边,秋天有它自己独特的美。这样,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对习作的内容和范围有了直观的了解,让他们感到习作原来并没有那么困难,不知不觉对习作产生兴趣,原来的被动走上主动。
2. 运用信息技术,开阔欣赏视野
多媒体计算机能储存大量教学信息,为习作教学提供了丰富、详实的阅读材料,同时又提供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点,针对习作内容,选择一些同类的习作来欣赏,从欣赏中学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又提高了欣赏水平,当然对他们的习作水平也是有一定帮助的。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3. 运用信息技术,拓宽了展示平台
学生在习作中,在口语表述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示,丰富了语言上的苍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迸出创新的火花。
比如:在习作“秋”时,学生用语言已经无法表述自己心中对秋天的美,就想把它画下来,同学们用画笔把自己心中最美的秋天画下来,并把它展示出来,这种劳动成果及时地反馈,对学生来讲是一份鼓励,更是一份成功的快乐,让他们体验到了习作也同样有趣。
4. 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习作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引入,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转变了原有的传统观念,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加强,教师在课堂上改变了满堂灌的传统做法,而是着力于综合采用各种有效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充分利用校园教育网,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篇9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教育资源;高中美术教育;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被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之中,相应的,新时期下的教育环境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体现出了新的特点。网络信息教育资源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一种,当它与高中美术教育进行有效整合时,就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新的影响,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一、网络信息教育资源分析
网络信息教育资源的特点就是知识量巨大且所覆盖的领域相当广泛,是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库与保障,其资源具有极高的共享性与开放性,可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比如不直观、较抽象、教学枯燥等。
在高中美术的课堂教育中,网络信息教育资源能起到“现场”图片库、美术展览馆、博物馆的作用,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搜索引擎快速地找到相关的图片、作品及相关资料,同时可将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下载或编辑,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综合能力发展的平台,同时加强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时性、直观性,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网络信息教育资源与高中美术教育的整合研究
以高中美术欣赏课为例,利用网络信息教育资源能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脱离传统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标准答案”模式,教师应在此时充当“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课题可由学生讨论后产生,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标准答案”也就荡然无存,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包括指导网络信息资源来源、指导研究方法、指导研究思路以及指导课题选题。
如在中国山水画的教学过程中,可先将几个研究性的课题列举出来,比如:古典音乐与山水画的联系、山水画中的树木对现代环境保护的启发、诗情在山水画中的体现等。而学生则能够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课题进行选择或启发性研究,有的学生就得到启发,将课题自定为现代家庭装饰中山水画的品位、寻找山水画中的名山大川、现代旅游资源在山水画中的表现等等,体现出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自主研究的积极性。
完成选题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引导应体现在对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来查询、下载相关资料进行指导,资料下载后继续对其分析,最终形成相关的研究报告。选择名川大山课题的同学,在网络搜索引擎上遍览了具有代表性的山水名画,如《华山图》《庐山高图》《华夏山河颂》等,同时将这些资料下载后,与网络资源中的实地图片与文字资料进行对应比较,再通过对其的编辑研究分析,得出了我国名山大川不仅有着极佳的自然景观,而且还带有浓厚文化背景的课题。随后,有兴趣的学生更对这个课题进行了延伸研究,对与之相关的山水诗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他们自身的审美情趣与品位。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可借助对比与联系的方式实现引导。比如,将山水画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由于两者之间的精神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共通处,引导学生在网上查阅我国著名园林的结构、图片、地域分布、文化背景,同时下载了相关的山水画图片,随后将两者的布局、陈设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整个过程中,指导学生以积极性的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从这方面就能够看出,利用网络信息教育资源能够使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课题,并对自己的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评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使其在学习的方法与自主性上有了更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网络信息教育资源不仅为高中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数据,而且为高中生开展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高中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方法的最佳途径,另外还相应地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效率,减少了教学工作量。
与此同时,高中美术教师还要顺应这一发展,及时地提升自己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对高中生进行网络资源教育与美术教学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更为共享、开放的环境下创造美、鉴赏美、欣赏美。
参考文献:
[1]王成.探析网络教育资源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J].教育信息技术,2008(1).
篇10
一、体育教学应该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他们才会重视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小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有赖于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引起。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作为教学信息的载体和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体育课程的应用,创设情境,它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先播放一段NBA的精彩片断,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先放上一段精彩足球射门集锦,学生看了录像后,可以发现他们眼里流露的不仅仅是惊叹,还有兴奋好奇和跃跃欲试,使学生们学习的兴奋因子激活,这时他们已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较好的发挥。另外,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它能使师生之间增加了一些新的联系渠道和方式,把学生还未感知到的或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社会生活、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二、应用多媒体工具制作成教学课件,在上课的过程中播放,利用信息技术的载体将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育的效果,优化教学模式。借助媒体,激发中小学生的联想。中、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感官功能,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课堂气氛。
但是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信息技术教学形式,是为完成现代教学内容、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的,它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现代教学本身,所以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必须摆正。如果运用不正确,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不能强化教学内容,更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它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学生,要在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与信息技术之间架起桥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体现人机的完善结合,所以说,它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教师是驾驭信息技术的主人,其主导性不言而喻。
三、利用计算机模拟自然、社会的规律和现象进行教学活动。它特别适用于常规教学方法难于实现或控制的微观过程、环境复杂的动态过程、抽象概念或过程的视觉化等。它将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画面活动化,使学生能更形象、更生动、更易理解地进行学习。如在教蹲踞式跳远时,可利用多媒体优势,将正确的示范动作在大屏幕上反复播放,让学生们感知。也可将多种错误动作演示出来,学生进行正误对比。本来教师的示范是无法分解和做慢动作的,现在有了多媒体,就可以用慢动作或定格来细致地演示,蹲踞式跳远的各个环节都一清二楚,使学生很快建立了清晰的表象。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又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鱼跃前滚翻动作有一个腾空过程,而教师的示范只能是完整联贯的技术动作,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让学生看清楚了空中的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示范在脑中只能留下支离破碎的模糊印象,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学生比较清晰的建立动作表象。这样既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让学生就自己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消化健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切都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反馈巩固和激励评价这一特殊功能来实现。多媒体具有双向交流的反馈功能,所谓"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入"以影响信息再输出所起的调节控制作用。在理论课的教学中,计算机能及时在实践课的教学中,利用摄像机与投影大屏幕连接,可以把学生练习时出现的正确与错误动作实录下来,反映在大屏上,便于学生自己作正误对比,发现和纠正不足。在理论课的教学时,计算机能及时提供正确答案,及时判定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学生在这友好的激励和鞭策情境中,不断愉悦身心,及时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它集科学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一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其次,多媒体技术于体育课程的应用,能开阔视野、拓展教材。在新课程标准下,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将突破以往所规定的竞技运动项目内容,更加注重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更关注内容的实效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内容都应该成为体育课的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方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