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4: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陶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陶艺教育;问题;对策
我国的陶瓷艺术具有很久的历史,是我国的众多文明之一。陶瓷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只用在日常使用中,而是发展成为了一种艺术,深受大家关注和喜爱。如今陶艺教育越来越流行,已经被引进了除了艺术院校外的许多高校,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但是陶艺教育的重要性在得到凸显的同时,背后也有许多不足需要解决。
一、陶艺教育的重要性
一方面,由于陶艺教育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因此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通过陶艺教育,可以将自己的灵感融入到陶艺创作中,实现精神上的升华。而高校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也是倡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展现能力,这一点正和陶艺教育的特点不谋而合。另一方面,陶艺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于艺术的审美力。陶艺教育不是纯理论上的教育,有时要亲自动手制作陶艺作品,感受和体会其中的乐趣和精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指导,一旦创作出了能反映自己艺术观念的作品,那种成就感将是非常的美妙。
二、高校陶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陶艺理论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不足
如果陶艺作品没有文化的积淀,那么就只是徒有其形。但是在当前的许多高校中,为了急于求成地得出成果,往往都会忽略对陶艺文化理论的教育以及学生陶艺文化修养的培养。这种做法,表面上是成果丰硕,其实是舍本逐末。
(二)对学生的原创思维培养注重不够
创新是当前社会呼吁的一个口号,陶艺教育也不例外,尤其是这种艺术性质很浓的学科,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要求比较高,但是事实上,在陶艺学习中,很多学生都没有原创精神,只会机械刻板地临摹,这种作品做出来看似中规中矩,实则体现不出创新,弊端很多。过多的模仿,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原创力的迸发,和素质教育的思想也不相符合。
(三)陶艺教育过于商品化与行政化
陶艺作品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来交易。因为其艺术价值较高,因此价格也疯狂上升。当前市场上,陶艺家为了迎合市场行情,在制作陶艺时,陶艺作品的商品性和政治性质高于艺术性质,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陶艺家作为陶艺方面的领头人,如果这些人都不能以身作则,那么学生的思想认识也会有很大的偏失,学生也会以功利的眼光去看待陶艺教育,最终陶艺这门学科将和艺术偏离。
三、陶艺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陶艺教育理论知识及文化素质的培养
大部分的实践课程都是要有理论做支撑的,理论知识能对实际操作具有指导作用。当前的高校在开展陶艺教育课程时,不要光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而是要开设文学艺术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对陶艺的理论了然于胸。正所谓“胸有成竹”,只有心中有了陶艺的基本脉络和轮廓,那么从事实际操作时,才会随心所欲,对于陶艺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才能更好了解。创作的作品才更具有艺术性。
(二)吸收外国先进的陶艺教育模式,因材施教
在现代陶艺教育方面,美日等国家目前要领先我国,我们必须学会吸纳美日等国家关于陶艺教育的先进模式。高校在开展课程中,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进行不同的指导,不能一种模式施加到每个学生身上。比如对于绘画和造型较擅长的学生可以加强陶艺理论和技能的培养。对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但是对陶艺很感兴趣的学生,就应该开设选修课堂,增加他们的艺术知识。而对那些对陶艺一片空白的学生,则要注重其兴趣的培养。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使陶艺教育回归民族化、生活化
中国拥有几千年灿烂的陶艺文化。高校作为发展和传承陶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陶艺教育时,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陶艺文化,还要善于去接纳和传承陶艺文化,把发扬这项艺术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为陶艺作品拥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两个特点,我们在看待的时候,不能以片面的眼观去对待,要做到两个性质的综合,让陶艺作品既能回归生活,又能登堂入室。
参考文献:
[1]金文伟.我国古代陶瓷传授思想的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
[2]李正安.陶瓷设计[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篇2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一度发展低迷的工艺美术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复和发展起来了。随着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便成了工艺美术的时代课题。过去那种致力于观赏性传统工艺美术的教育状况显然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和时代要求。与人民生活需要直接关联的室内环境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商业美术设计、包装设计和日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等现代工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工艺美术事业的主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部分职业学校教育还没有真正完成从培养以设计为主的专业人才的教育向培养以制作为主的操作人员的教育的转变,依然是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导。再加上受国外现代教育观念和理念的影响,有些职业学校盲目引进外来文化作为支撑,没有和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这造成学生虽掌握一些理论知识、新理念,却不具有较强的技能而很难适应目前市场需求。而部分中等的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已从原来的完成型教育转变为继续教育的一部分,成为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的基础教育。近年来,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职业素质从整体上看均有所下降,而且参差不齐。生源现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应该将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培养掌握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技能、现代技术并具有时念的多技能型人才。
二、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应该着重抓好的几个问题
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僵化死板的固有模式,请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传艺,让学生走进民1''''4工艺美术作坊学艺,走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工艺美术积聚了优秀的艺术传统和卓越的工艺技术,凝聚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心血,从而处于显著的地位安定、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展现人的本能力量,有利于制作者与制造物的情感沟通,那么人情味和亲和感自然地融入到制作过程和制造物之中。”“父传子子子相传、师传徒徒徒相传”的传统工艺传承方式使得学校教育很难做到对传统工艺美术精湛技艺的发扬传承,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学习,往往只停留于表面了解而不能深入探究。这就使得我们应该对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重新进行定位,改变过去以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中过分强调以软件技术替代技能的局限性。首先,我们结合各地特色和民I''''4工艺美术资源,请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传艺。例如,在陕西我们可以请陕北民1''''4剪纸大师高凤莲进校园传艺,让学生学习陕北剪纸技艺,了解北方黄土地文化的质朴、粗犷。此外,户县农民画、耀J,I1窑陶瓷、宝鸡凤翔泥塑等更是我国民1''''4工艺的瑰宝,我们可以请它们的传承人进入校园,为我们的工艺美术教育注入真正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引入学院传承发展。如,苏州桃花坞木版雕刻艺术研究会就进驻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并设置了专门的工作室和桃花坞木版画展馆,与学院的木版画工艺课程紧密结合,使得面临衰落甚至消亡的传统桃花坞木版画在这里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展。其次,每个学院的设备和资源都是有限的,有的往往还受到很大的限制,我们选择校外的资源——“地方民间工艺美术作坊”作为基地,让学生直接走进民间工艺美术作坊学习,去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学习实用的技艺。同时,这也给地方民间工艺美术作坊带来了另一个发展的机遇——有了新的传承人,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承观念,开始普及化发展。如,笔者所在学院的陶艺课程就选择在陕西富平陶艺村作坊进行实践学习。
富平陶艺村是国内首家国际陶艺协会(IAC)会员单位、陕西省文化产业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现已建成2万平方米的7个国家馆及国际陶艺文献中心,展出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260位陶艺世家的3000余件(套)陶艺作品。在这里,学生受到了当地浓厚的传统陶艺文化感染,领略了国际陶艺作品与文化的艺术魅力,其相关文化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这对教师也是一个提高,教师的教学才能在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文化、技艺在这种相互碰撞中得到了升华。在我国,这样的作坊很多,而且各地的民间工艺作坊都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如乌镇林家铺子蓝印花布、贵州蜡染、陕西凤翔泥塑与木版画、户县农民画、陕北剪纸与布堆画、绥德石雕工艺等。同样是陶瓷,耀州窑工艺文化、景德镇瓷器工艺文化、定窑的瓷器文化等都各具特色。同样是漆艺,“北京以雕漆、镶嵌、刻漆、雕填为特色,以仿古家具为主;福州以脱胎漆塑、彩绘为特色,以瓶、盘、杯、盒等小型器物为主;扬州以平磨螺钿、镶嵌为特色,多为家具、屏风;山西平遥、新绛分别以‘堆古罩漆’、云雕为特色,以家具为主;四川成都以雕填、重庆以研磨莳绘为特色,产品多为小型器物;甘肃的天水、天津、陕西等地的漆器与北京的大同小异;上海、苏州的漆器与扬州的也无二致;还有贵州大方的漆器,以皮胎著称;安徽屯溪的漆器,以菠萝漆见长;中国少数民族的漆器,如彝族的食器、酒具和藏族的食器等,风格粗犷,富有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水平,和楚汉漆器一样,对发展中国现代漆器颇有启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蕴含着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知识,承载着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功用价值,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绚烂多彩的外在形式和深远厚重的文化内涵,彰显着我国各地特色。日本著名的民1''''4Z-艺研究家柳宗悦从民间工艺与人的生活质量的关系中得出结论,即“美的物品必然形成美的生活,必然培养美的情操”。他说:“工艺文化有可能是被丢掉的正统文化。原因就是离开了工艺就没有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只有工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从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们身着衣物而感到温暖,依靠成套的器物来安排饮食,备置家具、器皿来丰富生活。因此,如果工艺文化不繁荣,整个的文化便失去了基础,因为文化首先必须是生活文化。传统Z-艺因传统的造型语言和手工性质,能唤起我们对其无比的亲切感,这是现代工业的理性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应密切结合地方特色,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与工艺技术。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必须将传统文化和工艺的传承与现代技术和观念的时代性紧密结合。
这也正是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适应我国行业发展现状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网络技术不断完善,快餐文化等普遍流行,更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及现代人对本土文化和工艺美术的漠视,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许多工艺美术品种正濒临‘人亡艺绝’的失传境地,这造成了工艺文化链的断裂。那是因为虽然传统工艺美术文化具有东方文化所蕴含的含蓄、淡雅、空灵的美学趣味,但在工艺技术方面却不能适应目前工业科技高速发展时代的生产。”但是现代人们对于工艺美术生活物品、产品,不只需求其功能的实用性,而是越来越注重其情感因素,喜欢亲近大自然、返璞归真、具有个性的产品。“传统工艺美术在当代的发展应采取传承与适度开发相结合的策略,即在保留传统工艺美术审美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需求,进行产品的延伸性开发,使产品为普通民众喜爱,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和工艺,同时还要紧密结合现代技术和观念的时代性,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职业教育的具体教学永远不能离开实践与市场需求,特别是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应该以手工艺技能为基础,必须适应当今社会市场的需求,在教学中应时刻贯穿“探究、合作、自主”的教育理念。“项目教学法”、“主题教学法”是值得我们在课程教学中推广和实施的两种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虽源于美国并盛行于西方国家,但它同样适用于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工艺美术类专业课程已经有16年之久,过去强调学生造型基础的重要性,开设课时也比较多,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以理论为基础,以致学生没有多少机会可以与社会实际联系。我校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和技能上都不能很快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篇3
关键词:宜兴紫砂;文化;发展
1 前言
中国陶瓷具有悠久的历史,始于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制造实用且美观的陶器。宜兴制陶史查阅各类文献以及考古学者考证,亦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而宜兴紫砂陶文化起源于宋代,历经历史长河的洗礼,陶工先人辛勤耕耘、心血浇铸,文人雅士的附风参与,使之日臻完美,从而在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这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遗产极其宝贵的财富。近年来,随着宜兴紫砂热的兴起,紫砂陶文化的日益推广,有关宜兴紫砂陶文化的各类文章屡见报端,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纵观宜兴紫砂数百年的发展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文环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断地被熔炼、升华的壶艺文化独树一帜并流传至今。
2 宜兴紫砂陶文化的形成
宜兴紫砂陶文化的形成是历代陶工和民间艺人世代传承,并加以不断创新的产物。从发掘出和流传下来的紫砂壶、盆、缸、罐等紫砂器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朝代的造型风格以及发展轨迹。从宋代初的泥料粗糙、朴素简洁到现代的造型多样、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无一不凸显紫砂前人对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积极贡献。
3 宜兴紫砂陶文化的发展
历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的附风参与,造就和推动了紫砂陶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国众多的工艺品之中拥有古今众多名家题诗(词)镌刻的工艺品,唯有宜兴紫砂陶一枝独秀,自谓高雅的文人们自古以来对民间艺人各种技法从来都是不屑一顾,认为是雕虫小技,难登高雅之堂,唯独对紫砂器情有独钟。自北宋苏轼起,历代文人丹青高手如徐渭、沈周、扬州八怪、陈曼生、吴昌硕等纷纷参与创作,或镌诗文词画,或留陶刻款式,或作式样设计,留下了许多至今依然是启迪后世的不朽之作。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髓融于宜兴紫砂文化中,使其越发灿烂夺目、博大精深。不同时期的有识之士为紫砂陶文化的推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使之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的支脉。到了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政府为一些技艺精湛、德高望重的艺人评定了相应的技术职称,更大地调动了陶艺者的创作、创新激情。紫砂名家学者也不遗余力地著书论作宣传紫砂文化,多次到国外宣传紫砂陶史,弘扬紫砂陶文化,从而让世界认识宜兴,了解陶都。
4 陶艺家以身作则助推紫砂发展
优秀的陶艺家们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感召世人,促进宜兴紫砂陶文化进入一个良性地发展繁荣期。随着社会主义体制的改革,商品经济市场大潮冲击着各行各业,艺德高尚的紫砂陶艺家们以严谨的敬业精神、至上的人格风范向世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5 总结
篇4
传统陶瓷艺术教学中老师们应该适当的创新改革一下。首先,老师们应该以更加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样才能使课堂知识新鲜丰富生动起来,保持学生们的新鲜感,才能充分的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理论结合实践。陶瓷艺术课中如果只是空洞洞讲理论的话,即是兴趣多么浓烈迟早也是会消散的。老师们可以在陶瓷艺术课中适当的增加实践课的比重,使得课堂不那么乏味单调。最后,在陶瓷艺术理论课的讲解方面,力求把深层次的东西挖的更清晰明了,这样学生们才能更好的领悟和掌握陶瓷艺术的理论知识,才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2现代模式的陶艺教学
现代陶艺虽然仍以传统陶艺为基础,但是经过现代的一些思想艺术流派的影响,在一些观念和部分技艺上已经大不一样了,有了自己的艺术审美,有了自己的工艺进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情感在现代的陶瓷艺术作品中融会贯通,对于同一陶瓷艺术作品,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所以在陶瓷艺术课的教学中可以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会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以各自的文化交流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多样化的历史文化产物具有极大的魅力。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片沃土的成功典型去发扬陶瓷艺术。陶瓷艺术技法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吸取经验,同时还要能够举一反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是陶瓷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所以对于现代的陶瓷艺术教学和学习亦是如此。老师们应该着重的去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其创新能力,而且在创新的过程中要有毅力。因为所有的创新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他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繁复实践才能得以证明。所以老师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挑选一些视频去给学生们看,让他们知道好作品的产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期间需要历经多少的风风雨雨,让同学们明白任何事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成功的,让学生们能有所领悟、有所感想,这样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还能从侧面达到育人的目的。
3总结
篇5
在手工业时代,对于制陶艺人而言,他每天所要做的只是通过劳动换取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因此,艺人的劳动与其他工种的劳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些产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生活陶瓷随着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以及审美的不断变迁,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作为传统手工艺的陶瓷制造发展又是相对缓慢的。特别是由于受传承关系的制约,手工生活陶瓷的发展难以突破旧有框架。从现在各地所生产的手工生活陶瓷的产品来看,基本是延用以往的造型和装饰。传统的师承关系一方面使传统的制瓷技艺得以继承,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制陶艺人创造性能力的发挥。由于要严格遵守传统技艺的一招一式,艺人们很难跨越既定的模式而有新的突破。但是作为造物活动的手工生活陶瓷的制造,是要不断适应和满足日渐变化着的生活的需要。
由于受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的局限,以及长期所形成的审美意识,制陶艺人很难突破旧有模式而形成新的理念。有时他们也明确地意识到产品要突破旧有的框框,只是找不到突破的创新点,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依靠制陶艺人的自身力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陶艺家的参与和实践。 “在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了的今天,仅仅重复过去同样的工作,并要将工作维持下去是困难的。因此,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有某些有创意的作家进行帮助的时期。”
事实上,从陶瓷的发展历史来看,历史上也不乏有文人参与陶瓷的设计。例如,景德镇自有官窑之日伊始,其产品的造型与纹饰(即所谓“样制”)都由在京的相关机构中的艺术家设计。如Ⅸ元史・百官四》记:元官窑(浮梁瓷局)生产的御用器的造型与纹饰就由将作院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中的“画局”所设计。《大明会典》也记载到: “宣德八年,尚膳监题准,烧造龙、凤瓷器,差本部官一员,关出该监式样,往饶州烧造各样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也就是说,其“样式”即器物的造型色彩和纹饰由宫廷画家设计之后,通过尚膳监下达景德镇御器厂按图烧造。再如,在紫砂壶的制作中,亦缕有文人参与,清代文人吴仕(宜兴人,字克学,一字颐山,号拳石,明正德甲戊进士)就好壶艺, “亦淘细土,抟胚以指,捏法制器”。正是由于这些文人的介入,偶尔寄兴,才使“俗”工之物的文化品位得到提高,方能见其匠心,多有韵致。
同样是制作,却因制作者的文化身份不同,作品所体现出的品位也不相同,究其原因,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人的修养。一方面制作者的修养能够左右具体的技术操作,另一方面制作者的制作动机也会不自觉地体现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技术环节。文人的介入可以改变陶瓷的艺术品位,而兼设计与制作的陶艺家更应该使“设计”的理念与工艺有机地结合。
陶艺家的参与是历史所赋予的使命。1919年由德国的格罗比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创办的包豪斯,秉承莫里斯的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相结合的思想,主张: “因为艺术不是一种‘职业’,在艺术家和手工艺人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艺术家是一位提高了的手工艺人。”打破了手工艺人与艺术家的身份隔阂,最重要的是艺术家能够投身于实用品的设计,开始关注生活。陶艺家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对于社会文化的推动方面。1951年5月在法国的瓦洛利镇举办毕加索的陶艺会,在会上巴黎诗人杰克・普列费尔说: “请看,各位朋友们,毕加索在瓦洛里斯(瓦洛利)这段时间的影响力。去年在这小镇的街坊还陈列的尽是陈旧不变的老式繁琐的陶器,今年就大不相同了。平庸的东西不见了,整个小城的陶器充满新鲜的造型和富有生命力的色彩,和满城盛开的紫丁香花一样美丽,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所起的作用。
由于受教育的背景和程度不同,在对同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是存在着差异的。 作为满足日常生活使用的手工生活陶瓷的意义不仅体现在物的“用”方面,更体现在器物的精神内涵方面。因此,器物的造型与装饰作为文化内涵的载体,最具有设计的意义。制陶艺人在生产过程中,是集中精力重复手中的技艺,并将技艺的运用发挥到极致,而很难上升到对器物进行思考和关注的高度。因此,产品的制造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重复再重复。而陶艺家由于受到过正规的文化教育和专业艺术训练,能够从更高的层面上,对于手工生活陶瓷的制造本质做出诠释,对于手工生活陶瓷在服务于当代生活的意义方面能做出正确的表达。
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 手工艺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48-02
民族文化和民族手工艺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通过在工艺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工艺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手工艺和民族文化的兴趣,促进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如何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民族艺术,并通过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受和学习,进而参与到文化和手工艺的传承、表达、创造上,推进民族文化和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工艺美术老师需要不断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一、民族手工艺文化进课堂的现状及意义
(一)现状
近年来,很多地区、学校都在尝试民族文化、传统手工艺在各学科中相互渗透的课堂实践活动,美术及手工艺教学作为一种手段和方向,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往往把重点过多地集中在培养学生的传统民族文化知识认知和单一的学习某些民间工艺制作,却忽视了让学生把这些传统民族文化和民间手工艺技术与专业技能和实用性联系在一起;还有的教师对本地区传统手工艺形式过分推崇,没有将本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置于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中进行综合考量和客观评价,回避和忽略传统手工艺中存在的缺陷,没有很好地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相结合,使传统手工艺品焕发出现代气息,古为今用。
(二)意义
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和民间工艺只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我们要发掘传统、继承传统、立足现实、面向世界,着眼于提高学生对民族手工艺文化的审美素养和情趣,依据工艺美术学科的特点及学习特点,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结合时展的新元素,通过工艺美术这个载体,不断创新民族手工艺美术,让民族手工艺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接轨,跟上世界艺术发展的步伐。在实践工艺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作为一种工艺美术教学资源,适时渗透,让传统文化为教学服务,开辟工艺美术教改的新天地。让学生对艺术的学习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而成为一种文化渗透下的学习,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民族艺术,并通过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受和学习,进而参与到文化和手工艺的传承、表达、创造上,推进民族文化和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二、本地区民族手工艺文化进课堂的多种途径
(一)将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到工艺美术课堂教学中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少数民族各自的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各具特色的艺术和文化资源,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从中汲取相关传统文化内容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和审美情趣,通过在工艺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工艺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为文化的渗透,作为工艺美术教师,不但需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讲解、教学,在平时的德育课和基础课程中同样可以随时渗透。特别是在德育课上,对于本地区民族文化和重要节日的内容以参与活动设计为形式进行游戏式的教学,学生会更有参与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让传统手工艺注入新元素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的各种特色手工艺,各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汲取其中的艺术审美情趣,通过在工艺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工艺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手工艺和民族文化的兴趣,促进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只有不断地创新和改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当代社会对艺术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被需要。我们一直希望通过创新使传统手工艺及文化恢复活力,创造性地使之更加具有现代气息,转为现代型,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民族文化传播形式,并使之生生不息,世代绵延。
1.民族人物形象变卡通图案
广西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壮族少女头戴三角帽的形象。对于老一辈来说,这些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和现实代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个充斥着卡通、漫画的时代,电视银屏上播放着大量的卡通剧,生活中到处充满着卡通形象的图片,对于民族服饰,现在的孩子实在是太遥远了。所以,将壮族人物形象设计成年轻人容易接受的卡通图案,就可以更容易的让他们去接受和喜爱,从而对这一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有新的认识和兴趣,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2.在产品设计艺术中,民族符号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
在广西,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家里多少都遗留着一些民族文化的印记。一套母亲亲手缝制的蝴蝶衣、一只竹编的渔篮、一顶漂亮的银头饰、一对妈妈手中的绣花鞋、一块家里织布机上的织锦……当每个学生把一件件自己平时身上穿的、生活用的各种物品汇聚在课堂上的时候,整个课堂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民族文化博物馆。这样的活动,是让他们发现民族文化及手工艺在生活中最直接的途径。
通过从家中发现的民族文化用品,将它进行再设计,让产品能够与现代美学设计相结合,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我们工艺美术课堂在进行民族文化渗透教学中应该达到的目的。
3.民族手工艺融入现代美术课堂
如何在美术课堂里结合教材渗透家乡的民族艺术,把当地的陶艺、银器制作纳入雕塑造型课,剪纸、木雕p编织纳入手工课,刺绣、扎染、织锦纳入图案设计课,木楼、歌会成为绘画创作课的素材,并且定期地开展走进民族手工艺人工作室,与民族手工艺人们一起玩泥巴、织织布、试着剪剪纸、唱唱山歌,亲身体验民族艺术的创作过程。通过这样形式多样丰富的课程融合,不仅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更重要的是创新性的为民族艺术的推广和传承走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做到了有序性和长效性。
(三)走进自然去寻根,走进节日去体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满着民族文化的元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发现民族文化艺术的身影,随时用手机收集、记录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民族艺术。哪里有木楼飞檐,有石刻木雕,有竹子水车,有侗寨山歌,有织布纺线……把生活变成我们的民族文化大课堂,这也是学习民族文化艺术最有效的方法。
另一个从生活中学习民族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莫过于走进节日去体验了。节日的热闹、节日的欢庆是所有人热爱的。广西有很多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艺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各种民族活动,亲身去体验民族艺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莫过于“过大年”,唱山歌、做祭祀、抢花炮、斗马、吹芦笙……活动丰富多彩,简直是民族艺术的“满汉全席”。
篇7
关键词:陶瓷文化旅游;共赢;发展
近年来,各地陶瓷产业发展迅速,陶瓷行业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开发文化内涵,将陶瓷与文化旅游结合在一起,开创了独特的陶瓷文化游,对陶瓷行业或则所在城市的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中国陶瓷旅游现状
中国陶瓷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把陶瓷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尚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在开发陶瓷旅游中如何打好“文化”这块牌,提升陶瓷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仍是今后旅游开发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国内而言,陶瓷旅游发展仍集中在几大陶瓷产地。
江西景德镇为发挥“陶瓷之都”的特色优势,让旅游资源变为经济优势,景德镇市创新思想观念,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出十条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同时推出了古今陶瓷艺术游、陶瓷古迹寻踪游、传统制瓷工艺游、现代陶瓷工业游、陶瓷文化交流游、陶艺研修体验游等六条精品线。为使陶瓷王牌景点名扬天下,该市实施了立体化推介战略。在突出宣传“认识CHINA从这里开始”和“赏瓷品茶观山景”的主题下,吸引各方游客。
被称为,“佛山陶,景德瓷”的广东佛山打造著名的陶文化旅游区,它将以500年窑火不息的南风古灶为核心,北至季华三路,东南与江湾路、和平路相接,西至东平河,占地面积1100亩,分为陶文化观光旅游区、商贸展示购物区、度假娱乐运动区和大型户外游乐区等四个特色功能区。同时,将重建陶师庙、建设大型的陶文化研究院、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美术馆以及陶文化广场,并结合民居保护,在旅游区内形成大型的国际艺术家村落、陶艺酒吧街、特色民居酒吧等等。使古窑(南风古灶)、古庙(陶师庙)和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共同构成南风古灶的三大灵魂。该项目建设期预计为五至八年,总投入超17亿元。
20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泉州德化县开发了福建唯一的陶瓷文化旅游区。2005年5月,泉州又出台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开发“德化瓷都生态旅游区”作为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包括兴建城关洞寨山公园、古窑遗址、德化陶瓷博物馆、陶瓷工艺厂、陶瓷旅游商品购物中心(街)、民俗文化表演中心、九仙山风景区等。
综观中国南北陶瓷产地的旅游开发,仍然停留在陶瓷工艺品的售卖和陶瓷模型的观赏等方面,旅游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仍待加强。
二、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
1特色原则。特色即与众不同,强调的是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的创新与差异,开发的资源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陶瓷文化旅游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在全国的旅游资源中这一条件比较明显。在开发中。应将陶瓷的知识文化性和旅游的休闲娱乐性结合起来,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和项目。
2市场原则。市场原则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求,为此,在陶瓷旅游开发过程中,首先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准确掌握旅游者需求和同类企业竞争状况,结合资源状况,积极寻求与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场,确定目标市场,以市场需求变化为依据,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3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强调陶瓷旅游开发要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同时也不能为了发展旅游而对陶瓷工业的投入有所减弱,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要注意与其他部门和行业的协调,加强区域内外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合作,产生共赢的良好效果。
三、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
(一)陶瓷生产制作流程旅游开发
对于任何一个陶瓷生产地来讲,存在着大量陶瓷生产作坊、企业,它们是发展陶瓷旅游特色经济的基础,也最能代表当地的陶瓷工艺特色。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和工艺技术保密的前提下,将陶瓷生产、加工,交易地点开辟为陶瓷旅游景区。陶瓷加工制作原料、陶瓷坯料、陶瓷釉料、原料处理、坯、釉料制备、坯体干燥、粘接、修坯与施釉、烧成与窑具、陶瓷装饰陶瓷制品造型设计与成型模具进行开发与挖掘,让旅游者熟悉和了解陶瓷生产的全过程。在陶瓷旅游开发中,不仅注重其观赏和趣味性,还要培养旅游者的参与热情,对参与性强的陶瓷工艺项目如陶泥、撂泥、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等适当予以开发,鼓励旅游者动手参与到具体的制作工艺中去,对陶泥、撂泥、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等制作工艺予以开发,鼓励旅游者动手参与到具体的制作工艺中去,旅游者通过现场亲手制作,能够尽情领略陶艺创作的乐趣,增强对陶瓷文化的感性认识。
(二)陶瓷工艺品旅游开发
陶瓷文化旅游是特色旅游的一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尤其是针对陶瓷旅游本身来讲,要增加多种收益,就需要开发经济价值高、游客喜爱的陶瓷旅游工艺品,它在陶瓷旅游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旅游策划中可以开发一些旅游者喜爱的工艺品,如唐三彩,各类艺术瓷盘、小花瓶及黑陶小工艺品,宜兴紫砂壶;仿古瓷花瓶及茶碗、茶盏,青花瓷工艺品等。像北京珠市口礼品一条街、亮马河工艺品市场、天津的南市及广州文昌路工艺品市场等,都成为在国内外闻名的旅游工艺品销售店。在陶瓷工艺品开发中,首先,应注意艺术瓷产品品种、花色,手法的创新,根据旅游者喜欢新、奇、变的心理以及购买能力和消费倾向,设计和制造出适销对路的工艺品。其次,对陶瓷工艺品产品要加强包装装潢及广告宣传的投入,同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和协调,避免各厂商相互模仿、重复,在销售时相互压价等不良现象。
(三)陶瓷实体文化旅游开发
陶瓷文化旅游的开发,让旅游者认识、了解陶瓷生产只是一个层面的内容,任何一种劳动或成果都是人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中国陶瓷还是中华书法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在陶瓷文化旅游开发上,不仅让旅游者学会看陶瓷,学制作,还要懂得品文化。这就需要开发一系列有关陶瓷文化的实体景区,以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中国五千年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原始的彩陶、秦砖汉瓦、唐三彩、青白瓷,反映着每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生存环境与人文空间,琉璃的上釉及窑烧技术,直接催生了现代釉面砖的诞生。秦砖、汉瓦,一路的传承与演变,成为中国建筑最具特色的元素,为当代建陶产品提供了珍贵的文化宝藏及设计源泉。陶瓷博物馆、陶艺街、陶艺广场就是体现这些陶瓷文化的重要实体形式之一。
1陶瓷博物馆。陶瓷博物馆是“陶瓷”产品的集中展示区。
该博物馆应具有展示、教育、宣传等复合功能。“陶瓷”产品的历史渊源、历史地位、产品特色、陶瓷文化将通过陶瓷博物馆得到宣传与展示。如号称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展品最全的淄博中国陶瓷馆展示面积4000多平方米,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后李文化至今8000多年以来,淄博出土、生产和收藏的各类陶瓷精品2500余件(套),其中古代展品249件。展厅分前言区、综合展区、古代和近代展区、现代展区、陶艺创作区、陶瓷精品销售区和广告区七大部分。古代展品中有享誉海内外的北朝青釉莲花尊、宋代雨点釉、茶叶末釉、绞胎瓷、粉杠瓷等淄博陶瓷名品,也有龙山文化蛋壳陶和宋代的影青执壶、定窑碗、哥窑碗等稀世珍品。现代展品按不同用途和艺术风格分建筑陶瓷、园林艺术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现代陶艺、刻瓷和高科技陶瓷几大部分进行了分类陈列。
2陶艺街。陶艺街是“陶瓷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空间依托,具有空间的集中性与外观的艺术性。通过陶艺街创办,实现游客以陶艺体验、陶艺文化熏陶与陶瓷物购物。陶艺街应具有观瞻、购物、餐饮、娱乐、住宿等多种功能。号称“台湾的景德镇”的莺歌镇就有条举世闻名的陶艺街,镇上有800多家陶艺工厂和陶艺店,旅游者来到这条街上,能感受到浓浓的陶瓷文化氛围。
篇8
一、栉风沐雨———五十余载悠久办学历史
星光斗转,时光嬗递,人类已跨入21世纪,历城二中建校已有50余载。
1958年春天,第一任校长尚一率筹备小组来到董家村,开始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筹建学校。二中师生拉地排、扛石头,掏井、帮炊,垒院墙、建校舍,用双手建起了一座占地97.4亩,12间砖木平房,18间土坯房,拥有12个初中班,31名教职工的农村中学。
学校的发展与时代的大环境休戚相关,二中的师生们经历了生活极度困难的,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演绎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抒发出一份份刻骨铭心的情感,更凝练出自强不息、勤恳治学、坚忍不拔的学校精神,即便是在教学停滞的动荡时期,这种精神洗礼并支撑着每一个二中人的灵魂和行为,在教育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不止不息。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洗礼,学校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升,1997年,学校成为历城区第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
2002年,历城二中成为济南市教育局“五个一”优化升级工程的第一所高中学校,学校规模迅速扩张。
规模具备了,内涵提升尤为重要。优化升级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在第一时间做出重大决策,管理、科研、教学、文化等内涵提升载体同步启动。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魏书生、任小艾、吴昌顺等百位国内名家走进二中校园,思想引领、专业点播、信息互动,加速了一批年轻人的成长。电子备课、网络教研,让教师转变观念,尽快适应信息时代的高速运转。科技创新教育、陶艺教育已成特色,深化了素质教育内涵。
近年来,学校更是以大手笔优化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文化内涵:确立“人生在勤、志达天下”的立校之魂,夯实“精细管理、制度保障”的兴校之基,坚持“深化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强校之路,体现“彰显特色、打造品牌”的荣校之本。一所质量与效益并存、规模与内涵并重的齐鲁名校处处展示着大校的风范,时时缀满教育的硕果。
二、细微之处———彰显文化特质
如今,矗立于虞山脚下的是一所集人文化、信息化、生态化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学校,占地面积420多亩,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有100多个教学班,学生有7000多人,教职工430余人。
走进校园,就会被其经典且精致的人文气息和厚重且温馨的儒雅之韵而吸引。
徜徉在校园中,你会时刻感受到现代化教育的气息:造型别致的体育馆、明亮宽敞的教学楼、雄伟气派的综合楼、精致美观的学生公寓楼。校园广播里飘来悠扬的音乐,花园草坪散发着沁人的清新,在这个充满学府气息的氛围里,不由不有种宁静致远的心态,不由不有种修身达学的愿望。
“中华文明长廊”由15块大约5平方米的陶瓷板块组成,每一板块有一个主题,古朴多姿的构图和鲜艳明快的色彩,讲述了既古老又现代的陶艺故事。教学楼门厅的陶瓷书法壁画《沁园春·雪》与《兰亭序》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成为校园靓丽的文化景观。
文化建设需要内涵挖掘,更需要融入群体智慧的内涵。在李新生校长的眼里,学校文化需要历史积淀,更需要全员参与。曾经,几座楼的命名引起了全校的轰动。为期两个月的楼名征集活动,是历城二中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一次尝试。在楼名征集过程中,师生逐渐学会如何用一种语言来阐释大家共同的追求。几年来,历城二中就是利用类似楼名征集的领导方式,使学校的精神与每一位师生的价值观和理想联系起来,为学校创造了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
如果说楼名征集集中了大家的智慧,而宿舍文化则是小集体智慧的展示。每个宿舍的不同与别致,更让这所寄宿制学校有了“家”的味道。“家缘”“小玖窝”“八度空间”“情逸舟”,不拘一格,尽显特色,有的小家以柳叶点缀,进屋后春意盎然,有的小家以小手工制作作垂帘,婉约精致,闲暇之好去处,有的小家墙壁上说话,书法作品气势宏大,激起凌云壮志。更让人视觉上有触动的却是一角的盆架,八块毛巾分别中间对折,齐刷刷地搭在八个脸盆上,每张床上的被子犹如豆腐块一般,有棱有角。宿舍文化折射出的是一种管理的理念,这种理念已经渗透到孩子的言行之中,并内化为他们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是一种定力。
校园的角角落落,一草一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细细雕琢之后所呈现的。走廊的汉语名言警句,路边的英语名言警句,花丛中“手中的花稍纵即逝,心灵的花朵永远绽放”的温馨提示,楼梯口学生环保画的警示:“地球就是我们的家”“水是生命之源”。120多亩的生态园,成百上千的植被,四季常青,小路蜿蜒掩映在林中,小花娇小绽放于草间,山楂树的余味吸引着馋嘴的孩子,月季花的花香让爱花之人驻足,园林景致,漫步休闲。不远处,一池清水,蜻蜓点水,金鱼戏游,假山倒影。生活在一个有爱的校园中,有品味的环境中,谁都会留恋,谁都会珍惜。
更让人钦慕的是,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二中人在这方净土上成就着他们教育的理想与学业的收获。一份平静淡漠了欲望,一个希望升腾起超越的激情,在书山中攀登,在学海中遨游。
三、励精图治———勤字当先
五十余载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二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植根于稼轩故里的历史文化氤氲了二中浓郁的人文气息,经得起岁月的历久陈香,能让一代代二中人传承的是“人生在勤,志达天下”的立校之魂。
学校地处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故里,深受稼轩文化之熏染。稼轩文化中的“立志”和“勤勉”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怀,对学校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历城二中的学校文化根植于积淀千载的稼轩精神,学校要以大气概树立大志向,以培养民族栋梁之材为目标,以让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己任。“志达天下”源于稼轩精神,穿越亘古,熠熠生辉,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
校风“志行高雅、勤朴中和”,教风“修身立人、博学笃业”,学风“勤学善思、知礼乐行”都是以“勤”为主线,与校训“人生在勤”是一脉相承的。
除了理念文化的提炼,学校还深入挖掘稼轩文化内涵,稼轩广场、“明月亭”及辛弃疾铜像,使“人生在勤”的精神潜入文化氛围。另外,学校开设了“稼轩诗词”校本课程;每年4月的爱国主义教育月,都组织初一、高一新生徒步参观辛弃疾故居;围绕稼轩文化组织的班会、征文、演讲比赛及校友报告等系列活动将“人生在勤”的哲理悄然深植于师生心灵,这正是学校给予学生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几年,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青年教师不断涌入,但是没有谁因为这样那样的困难而离开,他们被这个团队的敬业奉献精神打动了,他们留了下来,感受着来自这个团队的激情与力量。有人说教育是发自内心的,是一份“良心活”,历城二中的教师团队将这份“良心活”演绎成了教育的爱与感动。
每天,班主任都会在早自习前赶到教室,都会和学生一起跑操、参与体育活动,晚上直到学生们睡着了才会悄悄地离开学校回家休息,周六、周日休息的时间,他们也坚守在学校,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和家人的团聚。
学校组织的每一次外出学习活动都会让领导为难,当有的学校在为教师有偿家教等问题而无奈时,历城二中的领导却在绞尽脑汁地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青年教师成长迅速,不仅是业务上的,还有思想上的成熟与进步。在周末休息时间,教师也主动辅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他们用无私的爱心与良知影响和教育着学生。地处偏僻的农村,远离了大都市的喧嚣,这里却不乏先进的思想、勤奋的身影与朴实的作为,历城二中的每一天都记录着爱的教育,成就着生命的美好。
俗话说,勤能补拙。没有一流的生源,学校却创造了整体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的教育奇迹。前几年,近200位年轻教师涌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面临严峻挑战,他们却以勤奋来弥补经验不足的劣势,很多年轻教师毕业才工作几年,就能在省市区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宋安帅老师喜获山东省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成永胜老师、左斌老师、李娜老师是山东省音乐、美术优质课评比的一等奖第一名。在全国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已经不是梦想,李安强、吕其来等教师获得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00多人次在省、市、区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四、特色教育———以人为本
历城二中有“三张名片”:科技创新教育、陶艺教育和毽球运动。这三大特色之所以受到追捧,就是因为这种全员参与的阵容引起广泛认同。从课堂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从认识到理解,从观望到参与,莘莘学子在三大特色的教育熔炉里得到氤氲、滋养和浸润,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思维得到活跃、心灵得到熏陶。在每一张“名片”背后,都融入了二中人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
历城二中陶艺馆展厅里,摆放着学生、教师制作的作品,有色彩精美的陶盘,造型各异的花瓶,栩栩如生的人物,憨态可掬的动物等。走进陶艺楼,更是进入了陶瓷的天地,有棱有角的陶瓷柱子、可爱的陶瓷小熊、个性张扬的陶瓷塑像……陶瓷那质朴的色、凝重的材、灵动的韵与二中的人文特质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校长李新生认为,“学生们捏泥的过程是一次次的演变、细化,不断求异、求新的过程。自由的陶艺课,可以让学生们主动探索、大胆创新、体验成功。我们开设陶艺课,并不是要培养艺术大家,而是通过这个过程为学生的发展搭建阶梯。育人比艺术创作更有价值。”
基于这样的认识,2005年,历城二中把陶艺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与山东艺术学院合作,在全市率先将陶艺纳入正常的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了较大的投入,建起了陶艺楼,设置了陶艺室、展列室、材料室、烘干室、窑炉等功能室,还编写校本教材、陶艺画册,让学生系统地接受陶艺文化的熏陶。
丰富多彩的陶艺活动,使学生的课外生活更加多样化。优秀陶艺作品展、外出观摩、团队交流、现场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陶艺课程体系日趋完善。
李新生校长担任历城二中校长十多年,他始终坚定地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并不会影响高考,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应该能够提高高考成绩的”。在他看来,高考的竞争绝对不仅仅是智力的竞争,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意志毅力、行为习惯、思想方式、价值观念、为人处事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课堂的深入挖掘也是受这种现实价值观的影响,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对于当前并且未来学习力乃至发展力意义重大。于是,经过探讨、反复论证,历城二中开设了“发明创造课”校本课程。
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也由“发明创造课”这个点延展开来,组织科技节,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制作,成为中国首个青少年太阳能研究基地,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学生太阳能实验室,投资200多万元的科技馆,包括科技创新工作室、展览室等多个功能室。
现已毕业的赵帅同学,在汶川地震时,动员全家齐动手,将自己发明并转化为成果的1000个爱心雨衣式书包捐献给了四川灾区,奉献了一片爱心。
与此同时,学校也积极承办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科技创新教育氛围,鼓励更多学生利用好科技创新教育的平台,进一步展示才华和提高能力,学校先后承办了历城区小名士颁奖大会暨历城区科技创新成果展示评比活动,济南市中小学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学生现场竞赛活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总决赛,第四届、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山东赛区选拔比赛等。
科技创新教育有几个数据让人震撼:四年来,历城二中收到学生创意20万份,其中2158项获得国家专利,学校在各级创新创意大赛中获得奖励153项,一大批学生脱颖而出。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有了丰硕的成果和回报,这不仅是数字上的,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改变,他们愿意去钻研、去创造、去付出,他们不经意间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科学、走向未来,学生潜能、思维和智慧得到有效运用,个性、能力和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为学校题词:“教书育人楷模,创新创意先锋”,这份鞭策和鼓励,让历城二中坚守着真做教育的信念,继续在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多元育人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懈追求。
篇9
1.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江苏传统工艺种类繁多,但不是每种工艺都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部分种类的传统工艺,如宜兴紫砂陶艺、苏州刺绣、扬州漆艺、南京云锦等因为有历史悠久、影响范围广,其发展呈现出蓬勃繁荣的态势。而更多种类的传统工艺门庭冷落、发展萧条,甚至濒临灭绝。另外,地区之间的传统工艺产业发展也很不均衡,部分地市,如苏州、扬州、无锡拥有较发达的传统工艺产业基础,其他地区则相对滞后,这固然有包括历史文化在内的多方面因素,但对文化产业认识方面的欠缺也是重要原因。
2.人才梯队结构不符合行业健康发展需要
以前传统工艺的传承是在父子、师徒之间进行,时至今日,这种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因为熟练地掌握一门技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带来丰厚的物质回报,所以,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学习传统工艺。而在高校中学习传统工艺的大学生因为学习时间短、实践量不够,毕业后独立从事某种传统工艺且取得一定成绩尚需时间。所以,在很多传统工艺行业中,后继者跟不上,不能形成健康的人才发展梯队。
3.作品创作缺乏创新意识
部分传统工艺太依赖于“传统”,缺乏对大环境的观察与审视。现代人的审美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需要也是多样的。传统工艺如果固守传统,就会失去很多市场,而设计创作新的题材和形式,又需要深厚的设计功底和多次的比较修改,所以很多从业者不愿意尝试创新,这就进一步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4.政府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够到位
传统工艺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一般的制造业,传统工艺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保护。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利的法律法规和鼓励政策,对传统工艺行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力度和作用还有所欠缺,比如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条件,从业者被侵权的例子屡见不鲜,整个市场对知识产权的尊重程度不够。知识产权所有者如果维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侵权者的违法成本低、惩罚力度小,这种现象挫伤了从业者的创作积极性,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传统工艺教学的优势及问题
江苏是个文教大省,高校数量与密度居于全国前列。作为专业教育的上层平台,很多高校开设了传统工艺类的相关专业或课程,这种培养方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父子、师徒相传的传授方式,也打破了行业内知识共享的壁垒。高校中的传统工艺教学的优势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学生有较好的专业功底和艺术素养、素质更加全面、知识结构更加综合
有利于创作出更具有创新性、更符合时代审美、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作品。宜兴紫砂陶是江苏省著名的传统工艺之一,如江苏大学艺术学院装饰系学生在“中国陶都城市文化形象创意设计大赛”中,就紧密联系当地文化内涵,提交了一系列打破旧有形式的作品,如紫砂陶制的窨井盖设计、公共汽车站台设计等。
2.高校教育相比原本的传统工艺教学方式,有一定资源上的优势
高校能够比较方便地集中优秀的教学力量和资源,如可以聘请专职或兼职的行业内专家进行教学、演讲等。学生可以接触到众家所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也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更容易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另外,学校通常有比较好的资金优势,能够提供比较好的设备和场所,使学生能在一个相对从容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3.在人们的固有观念中,从事传统工艺的人往往理论弱于实践
但在高校相关专业中,通常有专门教师进行理论研究、梳理发展沿革、分析产业走向,为行业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高校传统工艺教学也有一些问题,如一个专业的总学时是固定的,因此学生通常只能做到学会而很难做到学精。在动手能力方面,学生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另外,学校环境相对封闭,学生对行业动态把握不如社会人敏锐,学生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也有欠缺,不能很快地了解产学研的渠道,费时、费力设计创作出的产品如果不能进入市场,就无法调动其创作积极性。
三、高校传统工艺教学如何发挥积极影响
高校教育这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正,其中重要依据就是产业发展政策和现状。那么,在当今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形势下,江苏省内高校教育怎样才能把握文化产业的脉络,对传统工艺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影响?首先,明确传统工艺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本土化。传统工艺之所以流传到现在,因为有其适合的发展土壤,其中包括地域文化、教育环境、自然资源以及长期形成的口碑等。高校传统工艺教学必须立足于本土,将各项资源优势最大化,如苏州大学染织专业的良好发展就和苏州地区优秀的苏丝、苏绣传统分不开;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就依托宜兴著名的紫砂陶艺,发展陶瓷工艺的特色专业,而这些当地的传统工艺产业也从高校中获益,他们能够便捷地享受知识成果,并满足自身人才储备的需要。其次,高校中,产学研通道需要更加顺畅。关于产学研的政策、活动的信息传递应更加及时。学校需要更加积极地架构产业和知识产品相互交流的通道,帮助学生将创作转化成产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产学研信息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命题创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完成后向企业或者某项赛事提供作品。企业通过组织活动或赞助赛事,可以得到形式多样的作品,对自身产品创新也有一定帮助,例如江苏省政府、各级地方政府,都发起过以地方风景、文化为题材,面向高校征集旅游纪念品方案的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在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具体产品的同时,也改善了江苏各地旅游产品“千人一面”的情况。再次,高校传统工艺的教学需要做到传统与创新齐头并进,高校教学应尊重传统。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但创新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传统,包括传统材料、技法、题材与形式。尊重传统也不是说要固守传统,而应该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传统工艺的创新可以归结为传统的材料和技法加当代的意识和形式。所以,在高校传统工艺教学中不能偏废这两者任何一个,教学生打好扎实基础的同时启发创新思维。没有创新的传统工艺作品容易让人审美疲劳,但脱离了传统基础的创新也会失去原汁原味文化的吸引力。
篇10
5月的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绿色掩映,生机盎然。
驱车行驶在宽阔洁净的柏油公路上,鳞次栉比的黔北新式民居,功能完善的休闲广场、亭台楼阁,方兴未艾的乡村旅馆、电商网点、生态农业园区……一道道靓丽的新农村景观映入眼帘,令人流连忘返。
“环境变美了,交通变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来花茂村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花茂村“第一书记”周成军介绍,2016年1月,花茂村登上“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产业荣誉榜”,并获全国唯一“2015最美红村”奖。
花茂之变,正是贵州补齐民生短板的生动样本。
“对贵州而言,适应新常态、贯彻新理念、开创新局面,就是要把短板补齐补全,把长板做强做优。”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多次指出。贵州补“短板”,主要是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
近年来,重点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贵州发力“1+7”民生工程和“十件民生实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事业及创业就业等惠民项目,推进发展成果共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兜底设施 筑牢小康社会基石
作为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也是民生服务的重中之重。“十二五”以来,狠抓现代基础设施建设,贵州收获颇丰――
随着贵广高铁、沪昆高铁贵阳至新晃段正式开通运营,贵州开启“高铁时代”,接入全国高铁网络系统,极大缩短了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中原地区的时空距离。
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100公里,提前三年实现88个县(市、区)通高速的目标,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
黔中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竣工,马岭水利枢纽工程等42个骨干水源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贵州水利建设掀起又一轮新。
……
成绩可喜,但从整体上看,基础设施尤其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仍然长期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全面小康的一大掣肘。补齐短板,填平弱项,贵州并不讳疾忌医。2013年11月,贵州全面启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建设,推进乡村基础设施联通化。两年多时间,投资超过千亿元,受益群众上千万。
“现在整个花茂村的生意都好起来了,一到周末我们简直忙不过来,还得请人帮忙。”5月18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花茂村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的陶艺作坊,只见店主母先才一会儿给游客介绍工艺品,一会儿指导游客陶艺体验,忙得不亦乐乎。
母先才告诉记者,自从花茂村改建了黔北民居,新硬化了通组路串寨路,并新建了生态污水处理、生态河道治理等工程,整个村庄就如公园一样,吸引游客不断前来。让母先才更兴奋的是,花茂村还实现了WiFi全覆盖,他的土陶产品也因此上线农村电商,打开了销售市场。2015年,土陶工艺品销售和陶艺体验两项为陶艺作坊带来了十多万元的销售额。
田园变公园,公园变田园。基础设施建设让花茂村不少村民看到了产业前景,纷纷开办农家乐、乡村旅馆和特色小吃店,一时间,乡村旅游热火朝天。
贵州兜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通农村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除了完善硬性的生产生活设施,发展具有文化体育等服务功能的民生基建也是题中之义。为更进一步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今年年初,贵州省政府明确提出,把“要求建设5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新建12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新建和改造320个全民建设路径工程、5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纳入“十件民生实事”。
基础设施的建设,民生项目的完善,为贵州城乡群众从生产生活到公共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乘数效应”不断凸显。
力挖“穷根”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现在吃住在校园,还有老师、同学的陪伴,感觉就像在家一样。”
14岁的刘萍萍是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撒拉溪中学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由爷爷奶奶照顾。自从学校逐步推行学生寄宿制管理后,刘萍萍和另外242名学生一起寄宿学校,融洽相处。
“对于不少留守儿童而言,父母外出带走了家的温暖,学校则是他们寻求庇护最多的地方,尤其在心理诉求方面。”刘萍萍的班主任孙泽国老师表示,学校还开辟了心理辅导室及亲情聊天室等生活空间,旨在满足学生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关爱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在校园“吃、住、学、乐”。
这是贵州补齐教育短板的缩影。
近年来,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贵州积极推进农村幼儿园、乡村少年宫、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目前,全省共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3015所、学生宿舍403万平方米、食堂14955个、乡村少年宫1116所、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2629个。
为补齐教育短板,2013年,贵州启动“9+3”计划,连续三年压缩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5%共计12亿元用于教育发展,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截至2015年底,全省小学、初中辍学率下降至0.16%和1.1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升至87.6%。2016年,贵州继续发力教育,压缩行政经费6%用于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补助贫困家庭学生。与此同时,启动基本普及15年教育,19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不可偏废。
“像抓教育一样下更大决心抓好医疗卫生事业”“举全省之力打造健康贵州,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促进全民健康、筑牢幸福之基,贵州奏响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最强音。
“医疗费用总共8万多元,我自付只需要2000多元。”对于六枝特区平寨镇平寨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朱林来说,这样的结果让他意外。朱林因患大病于2015年1月至8月住院治疗,医疗费共计80424元,通过新农合报销、大病补偿、民政救助共报销7万余元,报销补偿比例达96.7%。
这得益于贵州省“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促进精准扶贫试点工作”。为遏制和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发生,贵州省开展了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促进精准扶贫试点工作,构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助“三重医疗保障”,试点地区受益贫困人口23.55万人次,减轻了贫困群众的就医负担。
补齐医疗卫生事业短板,除了医疗保障的完善,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也是重中之重。2015年,全省新开工和在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健康医疗产业发展项目2774个。其中,省级医疗机构12个,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46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53个,乡镇卫生院717个,村卫生计生室1846个。在建项目规划总投资284.5亿元。
为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等问题,2016年,贵州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五大建设工程”,确保到2020年,建成“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
搭建平台 打通就业“绿色通道”
把手工艺作品变成文化产品,将“指尖技艺”转为“指尖经济”,2015年,贵州把“实施锦绣计划,培养绣娘1万人”项目列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帮助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妇女群众利用刺绣、蜡染等传统手工艺就业增收。
“在家门口就近就业,还能照看小孩读书,比在外打工强多了。”2015年,雷山县绣娘李绍春参加了由雷山县扶贫办、妇联及杨阿妮公司共同举办的“锦绣计划”培训,原本就有刺绣功底的她,一经点拨,几个月后便成为了公司骨干。如今,依托刺绣就业,李绍春每月创收3千多元。
和李绍春一样,贵州有近20万绣娘受益于“锦绣计划”。
“‘锦绣计划’已成为引领贵州‘绣娘’致富的惠民工程。”正如贵州省民政厅厅长、原省妇联主席罗宁所说,“锦绣计划”推进实施一年以来,不仅带动了留守妇女和返乡女农民工实现创业就业和脱贫增收,传承和发展了民族文化手工技艺,而且还缓解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目前,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妇女特色手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家。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达到30万人,带动了100万人脱贫。“美丽脱贫”“手工脱贫”变为现实。
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劳务输出大省,除了“锦绣计划”,贵州在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方面也做了诸多探索。
2015年,贵州省出台《“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雁归兴贵”行动计划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拓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空间、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健全创业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等举措,强化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让更多农民工就近就业、安居乐业,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创业就业政策体系。
“过完年不打算再出去了,特意来这里看看有什么工作可以干。”2月17日,在安顺市举办的2016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雁归兴贵”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活动上,来自六盘水的赵师傅分外高兴,在浙江打工十多年的他,在招聘会上填报了两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