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篇1

如何做到让学生既收获知识与技能,又在真实生活中获得对美术的切身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呢?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美术教学活动不局限于课堂上的讲解和创作,而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获得各种切身体验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开展融合美术学科各领域或跨越美术学科界限的实践活动。

一、基于活动课程理论理解美术学科实践活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推动了从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活动课程,“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想由此崛起,并形成了“活动课程”与 “学科课程”相对互补的课程关系。我国现有的教育学理论普遍将“活动课程”称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其定义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增设了活动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进一步将其明确为综合实践活动,这种课程形态体现了活动课程的优势,并用学科课程的形式将课程目标具体化。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综合培养其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生的既有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社会实际,体现了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完善了学科课程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建设。

从美术教育或艺术教育的层面看,国内外对活动类课程和综合类课程都有较多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对学科实践活动也有一定的涉及,但缺少对学科实践活动提法的专项研究与实践成果。

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北京市和北京市海淀区相关文件的要求,我们将学科实践活动定义为:“学科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实践活动以学科内容为主(也可以跨学科内容整合);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要突出学科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避免单纯的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避免以知识讲解为主的活动。”2我们提出的学科实践活动概念,综合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优势,试图通过活动课程完善学科课程的不足,通过学科课程体现实践活动课程所蕴含的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趣味性等特色。基于学科自身特点的实践活动和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将进一步丰富美术课程教育体系,从而促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美术学科实践活动框架的搭建

结合美术学科实践活动的特点,综合考虑美术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搭建美术学科实践活动的基本框架(图1)。

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细化各板块内容,注重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以美术学科实践活动《钟声的祈福――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为例,我们首先用简述的方式明确说明该活动适用于中学段,基本学时为2学时;接下来,通过第一个板块“主题简介”说明该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第二个板块“设计背景”从理论层面阐述本次实践活动的背景,重点说明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文化特色以及学生参与该实践活动的特点;第三个板块“活动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综合表述活动目标;第四个板块“活动内容整体规划”通过流程图整体展现活动的全过程;第五个板块“实施过程”是整个实践活动的关键板块,它具体细化为三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设置“实施目标”“实施流程”和“实施建议”三个环节,“实施建议”环节又细化为“师生准备”“具体操作”两个步骤;第六个板块“活动评价”分别对应各阶段设定评价标准;第七个板块“效果评价”汇总学生、教师和专家三方面的反馈意见形成对实践活动整体效果的评价。上述七个板块建构起美术学科实践活动的整体框架,为进一步开发实践活动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架构模式。

三、基于校内外资源设计美术学科实践活动主题

设计美术学科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开发实践活动的重点,好的主题应该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使其在真实的情境中厘清知识结构,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参与创新;好的主题可以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统一,聚焦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养成;好的主题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经验出发。为此,我们尝试基于校内外资源从以下三个角度设计美术学科实践活动主题。

一是利用学科资源,即整合美术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主题。美术教材与校本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可以直接转化为学科实践活动的主题。美术教材中包含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就是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并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进一步开发成美术学科实践活动。

例如,人民美g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全国)》在六年级中关于“家乡”的主题单元。借鉴这一内容,我们开发了《家乡特色家乡情》学科实践活动主题。在“实施过程”板块,第一阶段的任务是学习制作小胸章;第二阶段的任务是收集、整理家乡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美食、文化风俗等。第三阶段的任务是小组合作交流,设计一件最能够体现家乡特色的胸章;第四阶段的任务是小组之间汇报交流设计方案,提出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设计方案,最终完成胸章的制作;第五阶段的任务是集体交流、展示,推荐自己设计的家乡特色胸章。这一主题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家乡文化特色,并形成相互包容的文化氛围。

美术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起步较早,积累了大量的特色美术项目,如陶艺、面塑、皮影、剪纸、扎染等,因此,可以基于这些美术特色校本教材设计学科实践活动主题。如以改造废旧玩具为主题的《玩具再创意》美术学科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收集废旧玩具,重新组合、设计装置艺术作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的不只是艺术创作带来的审美提高,更多的是人文素养层面的变化。

二是利用学校资源,即跨学科开发、设计主题,建构“美术+”的活动形式。这种活动形式既可以综合两门学科内容;也可以从多学科角度出发,设定美术学科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主题综合”“兴趣综合”等美术学科实践活动主题。比如,“美术+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美术+语文”“美术+数学”等。

“美术+”实践活动开发的难点在于找准各学科的契合点,将不同学科有机统一于共同的实践活动主题下,这样,学生的实际收获才能大于单一学科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开发的“美术+音乐”主题实践活动《渔歌唱晚》,在“渔歌唱晚”的情境中进行美术学科和音乐学科的交叉教学,让学生在古筝乐曲中感受韵律美,在国画水墨中感受情境美,从而使学生产生审美共鸣,提高艺术素养。

三是利用社会资源,即借用校外资源设计实践活动主题。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遗产、自然风光等,都可以成为开发美术学科实践活动主题的资源。近年来,我们在博物馆、美术馆课程探索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利用区域社会资源开发了《钟声的祈福――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颐和园文化遗产》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文化与生活情境中认识美术、了解文化、提高了审美能力,提升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四、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指导学科实践活动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4当前,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正在向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目标转变,“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成为美术教育的新目标。美术学科实践活动的建构、实施、评价等都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

因此,美术学科实践活动应突出“美术活动主题”“美术单元学习”“综合性与跨学科”“自主性与合作学习”“研究性与批判性思维”“自我反思与评价导向”等特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学科实践活动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美术学科实践活动应逐步形成包括课程目标、课程主题、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在内的完整课程体系,构建高效的美术教育创新模式,最终提高美术学科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⒖嘉南祝

[1]韩绍祥. 活动课程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制订. 海淀区实施《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解读[S].2015.

篇2

摘 要:从美术科目入手,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初中德育创新与美术课堂教学的契合性进行了探析,并就初中德育创新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德育创新;美术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期,而道德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应被渗透到基础教育阶段各个科目的日常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德育创新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是每个科目教师的重要职责。而初中美术课程,以艺术的形式向初中生展示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既具有美育功能也具备德育价值,这对德育创新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核心素养概述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核心素养描述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本地位。根据此文件的阐述,核心素养是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含德育素质、社会责任等九大素养。德育素质在核心素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将德育素质的培养和德育方法的创新融入课堂教学中,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二、初中德育创新与美术课堂教学的契合性

“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相符,然其力可渊函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从鲁迅的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德育和美术是相辅相成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是我国青少年应该具有的两大基本素质,将道德教育融入初中美术教学实践,是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美术作为一门开放性、启发性的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美术作品,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为德育的实施和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创新,对于扩大课堂知识容量和提升德育成效均大有裨益。因此,初中德育创新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初中德育创新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

1.在作品讲解中渗透价值观念

初中美术课程中,丰富的美术作品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深化对美术作品的讲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和挖掘作品背后的精神、思想层面的内涵,对于提升其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欣赏一些艺术家的现代建筑作品时,笔者不但将这些建筑作品的设计意图进行了分析,还对艺术家进行了介绍,对艺术家对未来世界的设想和期待进行了描述。同时,笔者还结合实际,向学生讲述了一些与建筑作品有关的科技故事和人文故事。如此一恚学生的眼界大大拓宽,对未来的建筑、科技、艺术、文化发展充满美好的期待,这对其正确世界观的树立和主人翁意识的形成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在美术欣赏中融入精神熏陶

美术欣赏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将接触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而其中不乏蕴含深刻思想和崇高道德的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接受崇高精神的熏陶,不失为德育创新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学习民间艺术内容时,我们不但可以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或当代民间艺术家们的杰出绘画、手工艺、雕塑作品,还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应艺术家的照片与生平,并搜集与艺术作品相关的史料、传说等,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艺术作品,深刻地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被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淳朴、善良、坚毅的品质所熏陶。

3.在美术实践中培养优秀品质

德育创新不应仅停留在理论上,也应与美术实践相结合。因此,美术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来渗透德育,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优秀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例如:在国庆节、劳动节等节日,学校可开展一些主题美术展览活动,通过展出与主题相关的绘画、摄影、雕塑等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内涵,并体会其背后的道德含义。此外,学校还应有计划地组织绘画、摄影、手工作品征稿和竞赛活动,并评选出优秀个人和班集体,借此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其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德育价值。初中美术教师应在充分认清美术课堂教学与德育创新的契合性的基础上,将德育与作品讲解、美术欣赏、美术实践等教学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然而“教无定法,贵在实效”,核心素养背景下,究竟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还需初中美术教师不断摸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5(9):17-18.

[2]魏国海.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渗透德育[J].学周刊,2013(4):58.

篇3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能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明确任务,并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并将其运用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同时还应获得学科观念、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技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在知识了解、技能掌握、情感生发中,运用学习方法,拓展学习成果,并让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效果等得以个性化地提升。

让学习在文化熏陶中发生。艺术教育不仅包括艺术创作的学习,还包括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等知识的学习。1994年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包括从文化、美学、历史的角度分析、欣赏、评价作品的能力和智慧。而艺术作品往往诞生于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美术教学如果缺乏文化背景,就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感。在美术课堂中,教师适当、适时地渗透与美术作品、艺术流派、创作背景等相关的知识和常识,会让课堂更生动,让学习更有活力、更有韵味,如此便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向往,同时也更能体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

让学习在多种方式的培养中发生。虽然课改多年,但仍有很多人认为美术学习就是绘画,而美术学科强烈的工具性,也让不少的美术教师和学生,甚至家长省去麻烦的准备过程,承袭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美术的创新不仅表现在作品内容、形式上,对学习和表现方式也要求有其创新之处。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无论是教师教授,还是学生自学;无论是作品整体感知,还是局部细节观察……都应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学习方法,积累经验,并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方式、方法迁移运用。

篇4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作品;评价现状;有效评价方法

一、以基本问题为导向的探索式美术教学的内涵

(一)基本问题产生的背景

纵观整体,学校美术课程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在“双基时代”(1949—2001年),美术教学的课程目标更倾向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二时期,在三维目标时期(2001—2015年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开始)注重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当中的过程与方法中进而培养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时期,从2015年开始,“核心素养时期”登上中国课程的历史舞台,美术课程目标的有所改变与进步,美术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进,形成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美术教学。其关键的美术教学方法是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学会解决问题,着重于如何通过基本问题使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起来,以一种探索式统整美术教学的方法去全方位地塑造人、进而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问题的含义

基本问题的概念是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所提出的,以基本问题为导向的探索式美术教学,是具有确定性目标在现有情境下结合学习者个人在生活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所存在的。首先,问题需要一个存在的平台,需要呈现在一个真实的问题情景当中,这是一种学生持续性思考的过程。日常生活、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当中处处需要美术,小到同学之间互赠贺卡,大到楼房建筑的设计。所以基本问题在美术课堂的提出需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应该是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所遇到的问题。

(三)美术教学中的师生的角色定位

21世纪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高素养精专业的高水平人才。一个人的素养结合了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养成,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中都是素养提高的一个过程。针对美术学科而言,一个学过美术的人和一个没有学过美术的人在观察方法和能力、美术欣赏方法和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上都会有差别。[3]现代社会竞争最需要的是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开拓性人才,一切美术教育都是以培养学生适合社会生活能力为主要目的。美术教师要具备探索式统整美术教学的能力,具有概括基本问题与剥离小问题的能力,美术教师要把那些在生活中看起来不起眼而又时时困扰同学的有价值的问题统整为有利于开展美术教学的基本问题从而简化成学生可以理解的小问题,不断给学生有新信息的刺激,基本问题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强调美术教师的“引导”,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增加解决问题中美术知识使用的连贯性、系统性,保证教学内容上的统一性、灵活性与启发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案,确认教学目标的适合性,使学生提供解决小问题的方案彻底落实到基本问题的源头上。力求做到所统整的基本问题目标具有伸缩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理想状态。这无疑是师生之间探究合作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以基本问题为导向的探索式美术教学的意义

在以基本问题为导向的探索式美术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循环体,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解决问题当中实现其本身的价值。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不仅涉及到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也会涉及人际交往、审美能力的体现、信息检索的能力以及各项学习的能力等,在这种美术学习过程中无疑是一种对跨学科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学生分析与归纳的能力

提高学生面对生活中实际问题存在的敏锐程度以及运用美术学科知识去剖析、思考与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能力。可把发现的难点细节书面化,让同学们针对难点逐一突破分析,制订解决的问题策略,归纳整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课外阅读、信息搜索、理论联系实践的综合能力。

(二)提高学生叙述与论证能力

在学生为同学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对同学提出解决方法的看法、建议与质疑进行讨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训练着有条不紊的叙述能力与论证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以美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为载体所习得得隐性能力。

(三)提高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通过多种实践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美术,这不只要求美术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形式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围绕着主题对制订解决方案进行不断修改,更好的体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化学生的思维。

三、以基本问题为导向的探索式美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采用主题单元式的教学方法

以基本问题为导向的探索式美术教学是从“基本问题”为源头,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作为载体,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学习探究过程中,来完成对专业问题的深入认识和精确理解以至于可以灵活的运用知识与技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需要区别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这个问题应该倡导的教法是主题单元式。试想一节美术课40—45分钟,对待美术知识的深度学习程度是极其不够的,学生由原有水平到达教学目标的整个过程,是需要通过一个个课时的完成和一个个单元目标的积累使其提高原有水平达到质的提升。主题单元式学习内容相对集中,结构化强。在以基本问题为导向的探索式美术教学中教师是充当主题内容、基础问题提出的组织者,学生是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探究者与主动学习者。

(二)掌握好基本问题的教学过程

在进行主题单元式的教学之前,美术教师应先提出问题,制订教学目标,在上课之前提前将小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查阅资料、熟悉上课模式、充分思考与讨论相关问题。在授课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具有前瞻性,积极帮助学生定义问题,预判出学生在探索问题中所遇到的困难。充当课程主题的把关者,使整个课程内容具有灵活性与伸缩性,时刻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基础问题这个核心点做讨论分析,以防止学生偏离本课主题。在授课之后,要注意每组学生对本主题内容的学习反馈,布置下一节课的任务,做到课程内容之间的首位呼应。

篇5

自教育部于2014年3月提出“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后,核心素养便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教育界已普遍展开关于实施“核心素养”的探讨。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教育部目前只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还没有制定该学科的课程标准,其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没有界定,导致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无法具体落实,本文试图弥补该领域的空白,着重阐述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一、中小W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指个体的综合素质,包括为人处世的态度、性格、知识和思想达到的境界等,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按照学科分类,分为语文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等;按照需求程度分类,分为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两类。在此两种分类标准基础上,可以得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通过掌握学科关键知识来把握学科本质,学会学科思维和方法,在该门学科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序列和范围两个维度能得出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纵向链接中小学心理知识和技能

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不是指一些针对中小学生心理特点而具体设计的心理知识和心理技能,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是中小学心理知识和技能的上位概念。《纲要》将中小学生应掌握的心理知识归为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这些心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倾听、宣泄、情绪调节、换位思考等心理技能。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以心理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是两者的升华。

(二)横向聚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基本素养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很多心理素养来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发展关键期,其中本学科所固有的且最有价值的素养被称为“心理核心素养”。《纲要》明确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可以视为心理基本素养的构成,即心理保健常识的掌握,但与心理核心素养还有一定区别。某一存在物能称为核心,首先应根植于一个体系中,其次能对事物起到持续帮助作用且地位不可替代。

结合序列和范围两个维度,可以得出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以中小学各阶段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知识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心理能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心态并为后续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帮助的动态系统。从心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应包括心理能力、心理品质和思维品质三大方面。

二、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构成

(一)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指学生在认知和适应两个层面所达到的水平。在认知层面,包括感觉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等。适应能力包括适应自我的能力,适应他人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能力的水平制约着学生的行为表现,一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出乐观的心境,能有效避免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出现,从而增加积极行为出现的频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学生潜藏的心理能力即心理潜能的培育不容忽视。《纲要》明确指出,开发心理潜能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育目标并不仅仅是实现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还肩负着唤醒学生心理潜能的使命,要把学生潜在的心理能力转化为显性的心理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达到实现自我的个人发展目标,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心理品质

《纲要》提出“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将心理学的关注点从治病转为预防,注重个体的美德,这与《纲要》的精神相契合,并把美德分为智慧、勇气、仁慈、正义、节制与精神卓越这六种,积极心理品质是由这六种美德构成。通过幸福感、满足和希望等积极情绪的体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抵御心理疾病的力量,进而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思维品质

作为心理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思维品质,是本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例如,在聆听他人倾诉时,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感同身受,提升共情思维;将课堂所掌握的心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升迁移思维;进行认知归因时,能够正确找到导致自己行为结果的归因方式,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根据课堂所掌握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篇6

[关键词]垦牧文化;美术;校本课程;开发

一、挖掘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我们在将垦牧文化引入美术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其所蕴含的垦牧元素,用图片、文字等将其记录下来,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生动展现通州湾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涌现出的杰出人物,让学生在触摸垦牧文化的同时产生地域文化自豪感,真正激发他们对垦牧文化的兴趣。经过调查,我们决定开发“灶花”系列课程。

1.了解灶花

过去,本地区乡下人家为了避免柴火燃烧时产生的烟灰溅到锅中,往往会在前面砌上一堵墙,能工巧匠们在上面现场创作,描摹出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装饰图案,就是我们常说的“灶花”。

2.欣赏灶花

在对灶花有基本了解后,让学生回家观察民居里土灶台上的灶花,上网搜索灶花图片,在课堂上集中欣赏,讨论灶花的艺术特色,体会其独特的美,感受其所包含的丰富的区域文化。

3.创作灶花

随后在课上讲解灶花的创作流程:工匠们在创作时主要以黑线勾勒为主,一般是“现粉现画”。掌握首先墨线打底稿、随后上色的基本流程后,学生试着自己在纸上创作灶花。有了前面的积累,学生的创造力被充分激发,一幅幅特色鲜明的作品展示出优异的学习成果。在“灶花”系列课程的成功开发后,我们总结成功的经验,充分挖掘资源,先后开发出“芦扉花布”“芦花靴”“蓝印花开”等系列课程,为孩子们的美术学习创设了广泛的垦牧文化情景,从中学习美术知识、绘画技能,成功加深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对垦牧文化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审美素养,树立了新一代通州湾孩子的家国情怀。

二、学科融合,拓宽实施途径

融探究性与综合性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是核心素养时代课程整合的重要实施途径,为此,在美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入开展跨学科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各方面素养都能得到发展,成为垦牧文化传承的生力军。课题组统筹规划,利用校园内的部分场地,开辟了实践基地———“垦牧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实践基地中的美术元素:活动伊始,孩子们参与班级垦牧园的命名、美化,他们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园徽,童趣盎然、匠心独具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自己的美术才能。在垦牧园开辟过程中有的孩子自己设计、制作的稻草人,每个班级都制作了植物名片,孩子们抓住自己班级所种植的植物的主要特征,以水彩画、水墨画、素描等不同方式呈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靓丽的风景。孩子们观察垦牧园里的昆虫、植物的生长、劳作的方式真实的体验、有趣的实践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冲动,在美术课堂上、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我们的学生以泥塑、绘画等不同形式的作品精彩呈现垦牧文化的独特魅力,赢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我们的垦牧园既是实践基地,也成了学生艺术创作基地。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发挥本学科优势的同时,博采众长,注重与其他学科充分整合,让学生在综合性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多维度的情境体验,这样,在有效加深他们对美术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促进他们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全面提升,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全新的平台。

篇7

关 键 词 中小学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3

21世纪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又是经济全球化、国际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时展的改变势必给教育带来重要挑战,教育要能够帮助年轻人为适应未来变化做好准备。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与此同时,小学品德与生活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一系列变化都可视为教育对时展的积极回应。那么,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作为德育主渠道的品德课堂应该如何回应?以下,笔者试以今年秋季刚刚投入使用的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册教材为例,作一探讨。

一、尝试跨学科主题教学,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整合”

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跨越文化差异、观点差异,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具备批判和创新思维……都至关重要,而这些素质无一例外都是跨越学科的综合素养。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让学生具备这样的素质,就需要有超越学科教育的“大教育”观念。[1]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品德课程逐渐融合了品德、历史、地理、心理等多个领域,成为一门综合性课程。2016年秋季起,新启用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将法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当前的课程内容结构,超越拼盘式的综合课程状态。

2015年下发的《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围绕立德树人,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全面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提炼课程整合主题,整合相关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实施的综合性。实践中,我们也在不断深化对综合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有教师在教学“美丽的校园”一课时,打破学科思维模式,尝试以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整合,引导儿童进入广阔的综合课程生活。

【教学片断】

活动一:结合学校入学教育活动,领着孩子们参观校园。从校门口(认识校名)――操场(活动设施)――教学楼(各年级教室、专业教室和教师办公室)――学校的其他场所(厕所、图书馆、医务室、体艺馆等)。

活动二:我是小小安全员。与班主任一起开展班队课,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出示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这样做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活动三:画一画学校最美的地方。与美术课整合开展教育,先组织学生说一说“我心目中学校最美的地方”,然后画下来,在全班展示。

活动四:“啄木鸟小队”活动。组织全班分组成立校园安全护卫小队,讨论决定小队称号。然后,组织成员分工合作。午间,教师实地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对校园中学生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提醒。[2]

于是,在这个美丽的入学季,孩子们开心地探究,惊奇地发现,快乐地学习,充分体验着新校园、新生活,而乐于观察探究、善于团结协作、注重亲身实践等多种素养教育浸润其中。这样的教学,我们很难将其定义为品德课、美术课或是其他某一门单独的课程。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科知识的灌输,通过整合各学科教学内容,找到了入学教育、班队课、美术课等学科的连接点,由此赋予学生无限的空间、无尽的欢乐和无穷的创意。

“道德与法治”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尚以分科教学为主的今天,我们应该具有这样的意识和行动:要从“学科人”中走出来,升级为“教育人”,或尝试学科间整合,或进行跨学科教学,或与各类活动、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统筹安排教学。比如,两位不同学科教师配对研究一个教学主题,讨论制定教学计划,讨论每个主题的素养发展目标等。以整体的视野把握教学,开拓全新的教学时空。

二、促进深度体验与探究,变“落实知识”为“养成素养”

19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0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谁的知识最有价值”;21世纪,经典问题成为“什么知识最有力量”。而核心素养的提出,正在促使老师们重新审视课程价值,即从关注知识为本的教学观真正转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这要求我们必须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新课程实施多年来,体验探究等学习方式逐渐为品德课教师所熟悉和运用,但是往往并不深刻,甚至流于形式。比如,学生可能会在品德课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往往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些只需要低阶思维,并且对活动参与要求不高的任务。而真正指向核心素养的品德课教学必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以“身”体之,以“心”悟之,实现深度体验与探究,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我们一起做”教学片断1】

师:请同学们两两并排站立,将两人靠近的左腿和右腿在脚踝处绑住,变成“两人三足”。请大家听口令一起出发,比一比哪两人最先到达终点。

学生开始游戏。

师:游戏结束了。请参赛同学谈一谈比赛心得,获胜者说说成功的秘诀。较慢到达终点者可以分析问题所在,并讲一讲从中吸取的经验与教训。

生分享略。

师:我们请较慢到达的同学再做一遍,我们一起为他们鼓励加油。

师:接下来,请同桌一起画一画刚才的比赛。

同桌合作画画。

师:请同学们讲一讲画作的创作过程,哪部分是自己画的,哪部分是同桌完成的,哪些是一起画的;并为自己的画打分。

师:同桌一起和画留个影。老师来拍照。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教师以游戏和画画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引导学生在“一起做”中学习与合作,从中认识和体验“规则”。对于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不急于纠正,而是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一起做”才能做得更好,引导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总结提高。难能可贵的是,教师让在第一次游戏中较慢到达的孩子吸取经验后再次做游戏。在这样的深度体验与探究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思考,寻找问题解决方案。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与运用过程,更是儿童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过程。它指向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等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与法治》第一册教材中,有诸多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与探究的课题。如“亲亲热热一家人”可以结合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一起参加,从而为整个单元学习创设温馨、愉快的氛围,有利于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欢天喜地过新年”一课则可将元宵节的活动和体验作为寒假社会调查,开学后作主题交流……

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我们必须深度思考品德课堂的学习方式,真正促进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追求技能、知识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位、多层次目标的综合发展。这要求我们改变教师讲解分析、技能逐项训练的模式,甚至可以更大胆些,让学生来设计课堂体验和探究活动等。如此,才能真正转变品德课堂的学习方式,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归还学生学习自,变“课堂控制”为“共享学习”

朱小蔓教授曾说到:“只会统一化、标准化教学的老师,不远的未来可能会被互联网取代而‘下岗’,只有有独特魅力的老师才符合未来教师的标准。”这句话在推动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有着特别的意义。[3]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网课、慕课、网易公开课……正在深刻地改变教育模式。它不仅是对学习者的冲击,也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这势必要求教师归还学生的学习自,扭转“知识人”的“专家”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我们一起做”教学片断2】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小花。这里有一些信封,每人一个,请每一小组的组长发给组员。每个信封里都有制作小花的材料。老师也是其中一个小组的一员,和大家一起做。

电子白板出示要求:

(1)在两分钟之内完成一朵小花,音乐停止时结束。(2)完成后请组长举起小花,其他组员坐端正。(3)大家一起把桌面整理干净,把垃圾放进垃圾袋里。

采访环节:一位学生采访做得最快的一组:你们为什么做得这么快?是怎么做的?一位学生采访做得慢的学生:为什么慢了?一位学生采访老师:老师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合作者。对于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不急于纠正,而是通过让学生采访同伴和老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悟,在交流中反思和总结提高。如此,变“课堂控制”为“共享学习”,老师和学生“一起做”。他们互相配合、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一起解决问题,感悟规则,领悟合作需要合理分工,体会合作的快乐。这样的品德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分享与获得,更有温暖贴心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

核心素养时代的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思考课堂之于学生的意义与价值,转变自身角色,与学生分享学习与成长。当能力、情感等成为教师着重关注的课堂学习内容时,“就有了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教师将自己置身学习之中,把学生‘代入’共同学习的状态,教师可以有情感表达,可以有质疑和追问,更可以坦言自己的未知,甚至求教于学生,只有这样以学习共同体的身份出现的最本真的教师,才会真正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 [4]

参考文献:

[1][3]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N].人民日报,2016-11-24(17).

篇8

关键词 多媒体;美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081-02

1 高中美术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基于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著名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不仅束缚着众多知识性学科的教学,也影响着如美术等艺术性学科的教学,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美术课就是让学生“学会画图画”。实际上,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我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1.1 美术素质教育呼唤创造性教学

高中美术课程纲要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形态,改变以往的学科本位,在美术课堂中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与均衡性。美术教学的综合性与均衡性是指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即重视不同知识间的整合利用,发展学生均衡的智力结构。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方面,美术素质教育立足于强化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锻炼交流与合作能力,突出教学实践功能,培养学生美术创新素养。

1.2 美术素质教育主张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美术课程无疑是人文课程,它不单是美术技艺的展示,还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人类情感的释放与交流。高中美术素质教育要求展现了当代全新的教育理念,即使教育关注学生人格与人性,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看待世界万物的思维方式。美术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

1.3 美术素质教育重视审美情趣的提升

我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专门设置了美术鉴赏教学内容,将其定义为运用感知、经验与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表达内涵,获得对美术作品的基本判断与审美享受的教学过程。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可分割,传统智力训练在素质教育中表现为一种逻辑认知思维,而审美教育则侧重于学生的情感性体验,使学生在美的规律中获取美感与生活情趣。美术在创造直接的可感知的美的形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通过熏陶、感染等基本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人性需求,是学生心理素养与情感素养教育的主要渠道。

2 多媒体应用在美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普遍应用于美术教学领域。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技术与人的关系,为美术教学形式与内容带来重大的革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美术课堂围绕多媒体课件展开,既改变了传统教学手段,又优化了教学课程,从以下三方面体现了美术素质教育的核心精神。

2.1 多媒体应用与美术实践创造

高中美术素质教育的创造性教学模式指向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实践创造,现代多媒体教学软件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特征,强化了美术教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质量与效果,提升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文本、动画、声音与图像的结合运用,让学生在听、看、说、画中观赏美术作品、讨论美术认知、发现美术问题、锤炼自己的画笔,使教学过程极具交互性,扩大了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启发与锻炼了学生的美术创造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

2.2 多媒体应用与美术人文熏陶

美术教育应让学生当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教育纽带,以“思”为教育核心,以“生活”为源泉,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受到熏陶、启发、激励。高中美术素质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基于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获得的人文熏陶,多媒体教学通过技术环境,充当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信息组织与传递角色,建立在人机关系上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体现了新的特征。一方面,多媒体应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资源摄取的丰富与便捷性,有利于人文学科之间的互补与整合,为培养学生均衡的人文知识结构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多媒体应用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时空的开放与灵活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在广泛的人类历史文化时空中自由获取教义,接受人文熏陶,发展健康身心。

2.3 多媒体应用与美术审美鉴赏

高中美术素质教育对审美情趣的提升立足于美术审美鉴赏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帮助学生感知美术作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一方面,多媒体应用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系统,多感官的激发有利于构建学生主动自发的学习感知动机;另一方面,多媒体对鉴赏材料的呈现方式更具艺术感染力,而艺术感染力是唤醒学生鉴赏情绪,形成学生审美体验的关键力量。在美术审美鉴赏中,多媒体可以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很多世界著名美术作品,通过书本图片或者教学挂图,很难让学生全面、直观、深入地去感受作品的魅力,但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结合声、光、色、影,能让学生获取更深入、更切实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3 高中美术素质教育中的多媒体应用策略

3.1 多媒体在高中美术创作课堂中的应用

在高中美术创作课堂中应使用多媒体软件改变美术课堂的创作技巧展示方法。高中美术教学内容的缺乏,即展示素材的单一性限制了教学本身,不利于提升学生对美的创造力。因此,多采用多媒体软件,使图文声像并茂,能有效改变美术创作技法的直观形态,比如对Photoshop、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综合应用。

3.2 多媒体在高中美术学科整合中的应用

虽然高中美术学科容量增加了很多,但单纯的课本知识依然极为单薄,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通过整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升知识的共享性。高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容量猛增,构建知识的交互渠道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时代计算机成为美术教学的新媒体,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基础,有机组织美术与其他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知识的横向拓展,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比如在分析美术作品创作技巧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使美术知识与历史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合二为一,突显美术学科的人文思想内涵。

3.3 多媒体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的应用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应采用多媒体技术增强美术鉴赏的感染力,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实现美术作品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高中美术作品鉴赏课堂要求教师提升PPT课件制作的水平,在追求感官效果的同时也应过滤掉无用信息,使学生在美术鉴赏过程中不至于“眼花缭乱”,分散注意力。另外,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美术视觉效果是强化艺术感染力的有效途径。比如Photoshop中的艺术笔触就能呈现碳画、浮雕、水彩等不同的艺术效果,而使用马赛克功能可以使作品失去具象,展现抽象构图。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有针对性地对作品进行变化,提供对比欣赏与优质的精华部分展示,对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具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堂新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文精神;培养;价值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强调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关心社会、关心自然、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如英国的怀海特所说“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智慧和美感”。

(二)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三)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教学中的体现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所以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的变化现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发挥美术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3.开扩学生美术文化视野,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美术教学的根本是以体现学生发展为中心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学习方式。

三、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美术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体验生活的情感和乐趣。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感不断得以陶冶,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的目的。

3.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

所以美术教学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教育影响,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欣赏、认识自然美和各类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对比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差异性,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画派的了解与尊重。

4.整合美术与其它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篇10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人文精神培养生活世界人文知识学科综合

近年来,人文精神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强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使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发展。美术教育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因此,美术教育的人文学科属性必然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易经》贲卦的象辞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之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很显然。这里所谓的“人文”,是与“天文”相对的,是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区别的标志,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人文是有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亦即人文精神。现代意义的人文精神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以及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等,它对于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不仅仅是一门技艺,它还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它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教育通过使学生掌握形体、结构、比例、线条、色彩等造型因素,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美术欣赏能力等,以及通过美术活动去发展情感、兴趣、气质、性格、审美趣味等个性品质。美术教育既是对美术技术的学习,更是对美术中的形式美的思考、理解和创造。其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单纯地掌握多少美术的技能技巧,而是通过把美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来启迪个体存在意义,关注人的知、情、意和人格的建立。学生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将自己情感生活用美术方式进行表达,使学生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性情的目的。

人文精神的培养反过来又会促进美术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使美术教育的受众群体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陶冶精神情操,形素养,提高生活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同时,也可以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从而使审美水准得到提升,并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的欣赏水平。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斯菲德所说:“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美术作品去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气质、修养,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文化素质。

美术教育是一种文化学习,而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但我国的美术教育长期以来深受技术理性的影响,强调美术技能的学习,而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从而进人重技轻文的教育误区。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一些教师仍认为美术课堂教学就是“图画”,美术作品就是简单的“涂鸦”。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长期处于单一和陈旧的境地,缺乏创新。一些教师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审美感受和体验。一些教师甚至只是给学生改改画、自己做做范画,很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更谈不上将人文精神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美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简化成了学生机械地模仿的过程。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高中美术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

一、强调美术教育中的生活世界意蕴

美术教育不是一种灌输和说教,对美术作品的审美和文化理解不能脱离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运用对比、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对生活世界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现实中的美感联系起来,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体验。从生活世界进行美术教学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生活世界这一取之不尽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美术活动从课堂走人生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贴近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美术活动带来的愉悦。

二、注重美术教学中人文知识的学习

美术不仅仅是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所组成的作品。这些绘画要素中都蕴含着一定的人文知识。这正是美术学科作为人文精神组成部分的要义所在。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触及美术作品的表层描绘.对作品给出的评价也比较肤浅,特别是对一些表现人物、风景的写实作品。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深度.教师不能脱离美术作品中的人文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术欣赏必须和人文背景、人文精神等知识结合起来才能焕发美术的魅力。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语言、教具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进行课堂教学的特定情境创设。以此来交流情感、传达审美。也就是说.教师利用学校既有教学设备的精心准备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创造出一个能够触动学生内心世界的,进而起到积极互动作用的课堂教学情感体验的环境,并以此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涉及生活情境、游戏情境、实物情境、音乐情境、视频情境等诸多层面。

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入取决于美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文素养。因为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素养,它体现于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也体现在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其最高形态是人文精神,即审视人生,以人为本,达到对人生进行终极意义的探索,对人类命运进行深层关注。它包括人对完善自己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的同情、对遭受不幸者的怜悯等。美术教师不能仅仅追求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人文知识的累积,这样必然会造成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因此,美术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理论素养,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学生丰富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提倡学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