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的重点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公平的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育改革 公平 质量
一、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教育改革原则
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导致农村居民在知识结构和经济水平上难以适应城镇的生活,这对于我国的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构成了制约(李淼,2011)。因此,推进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教育改革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同时,我国推进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教育改革也须满足如下原则,即教育法治化原则,通过立法保障教育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教育资源市场化原则,保证教育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教育公平化原则,保障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教育人本化原则,以道德教育为基础,摒弃标准化教育理念,尊重对人的教育选择权。
二、我国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教育改革的疑难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我国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教育改革发展脉络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也相继走过教育事业恢复及改革发展时期(1978年―1984年)、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及改革起步时期(1985年―1992年)、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及改革全面展开时期(1993年―1998年)、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及改革不断推进时期(1999年―2009年)等四个时期(石中英、张夏青,2008)。而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的正式更是标志着,我国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将一如继往地推进全国性教育体制改革,保障教育的公平性,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杨小薇,等,2011)。
由此可知,我国自1978年以来一直秉持以公平和质量为重心的教育改革。一方面旨在通过政策保证更多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整合教育优势资源,推进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通过多年的努力,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作为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对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成果与发展趋势具有代表性意义。
自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数量整体上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说明我国始终不断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进行高等院校的建设和研究生的培养,以从整体上提高高等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此外,普通高等学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从整体上保持逐年递增趋势,这说明,十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有经济保障地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2012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是达到了30%,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大众化教育,学生们已经能够享有比较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将继续推进更全面的以质量与公平为重点的教育体制改革,相信未来我国除了高等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等的教育质量也将会推向新高,不同阶层、起点的学生将能更加公平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我国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教育改革疑难问题
教育公平应该包括条件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褚宏启,2010)。30年的以公平和质量为重心的教育改革,我国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石中英,张夏青,2008)。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教育改革中仍存在一些疑难问题。
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当前,我国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等的教育资源的投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直接导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等的教育质量、办学规模、学生入学率和居民的受教育机会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根据表1,在政策规定的城市与农村的小学及初中师资配置上,城镇的师生配比明显要大于农村的师生配比(袁桂林,2013)。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学生的人数却反而比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学生的数量要少许多。因而,这种配比显然是对与本就趋于弱势的农村学生来说是不利的。
2、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与义务履行困难问题
在我国的农村及偏远地区,由于经济困难且缺乏社会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中小学入学率低、毕业率低、学历普遍较低等(李颖,王嘉毅,2007)。此外,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留守儿童入学难问题和入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等也是很好的证明。
3、受教育起点公平问题
一些教育发达地区的高校为了提高当地学生的入学率,而压缩外地学子的录取名额,提高相关的入学门槛,从而破坏了教育公平原则。以清华大学为例,2013年在北京地区每万人有中有50.6人会被录取,在大陆范围内平均每万人则仅仅只有3.8人会被录取,而北京地区的考生人数却只占全国当年总考生人数的0.82%左右(见表2)。
4、没有对道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顾明远,1990)而道德素质是一个人质量高低的关键要素之一(张晓平,2007)。当前,我国的教育仍是以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对于学生的道德塑造放在次要甚至是不重要的位置,对中华道德文化精粹的传播比较轻视,以致学生们普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道德未能给予足够的尊重。从而制约了学生在精神层面的全面发展,降低了教育的质量。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充分理解教育改革中问题的原因,是实事求是、科学推进教育规划与改革的基础(吴康宁,2010)。
首先,导致这些问题的一种重要原因是我国在推进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的教育政策、投资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刘世清,2005)。这使得城乡居民的经济水平、教育资源、知识结构等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扩大,从而极大地破坏了教育资源市场化原则和教育公平原则。比如在2006年提出进一步提高公共经费标准,要求2012年实现小学的公共经费标准和中学的公费标准达到300元和500元。而此时北京和上海的相应经费标准已经达到3000元和5000元。显然,两者差距巨大。
其次,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完善。比如,对于有经济困难的适龄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入学问题,我国仍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教育资源补偿制度,从而难以平衡受教育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并保障经济困难的学生履行其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教育督导和问责力度不强同样是造成改革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从省到县,从中央到地方,支撑教育全面发展的信息公开机制、问责奖惩机制和监督评估机制等还有待建立并完善,以使改革的目标、内容,教育资源的规划与运用等得到政府与全体公民的监督。
最后,我国庞大的教育人口和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公民对高等教育的强烈渴望之间的矛盾等同样给我国的教育改革带来重重困难。
三、推进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教育改革发展构想
(一)推进我国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教育改革发展措施
在我国城镇化与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的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我国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教育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这一历史时期,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教育改革在教育法治化原则、教育资源市场化原则、教育公平化原则和教育人本化原则等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须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监督与调控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证。同时努力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在政策上保障稀缺的教育资源具有独立性与民主性,并通过法律强制保证政策的合法性。
二是建立有效的教育资源补偿制度,加大对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稀缺的学校和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等的资源补偿,努力均衡政府资源投入、学校办学规模、地方经济水平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各相关方利益平衡并协调发展。
三是加强教育监督力度和问责力度。将教育责任由上到下进行细致地划分和明确,并通过建立信息公开机制,使教育改革与实施过程能够得到全体公民和政府的充分监督。此外,建立恰当的问责标准,对破坏教育公平等原则的相关机构个人进行合理问责,保障教育改革进程的公平、有序。
四是充分运用市场工具来引导学生行使其择校的权利。鼓励社会资源投入教育,建立私立学校,并引导私立学校参与同公立学校的竞争,从而不仅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教育发展,还能通过竞争促进教育的公平性、提高教育质量。
五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在对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中国传统道德(如仁、爱等)等精神文化的传播,从而培养出道德水准高的合格社会公民,促进我国经济、政治、精神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二)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教育改革发展效应分析
受教育权利作为国家规定的公民所具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它不仅代表着国家的意志,还象征着个人对自我实现的向往(冯光娣,2012)。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基数庞大、教育资源有限的我国,推进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改革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
首先,有助于科学地规划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分配,提高落后地区的受教育水平,从而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其次,能够为国家培养出道德素养高的高质量人才,提高全民的道德文化素质水平,从而不仅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能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最后,它还能通过社会良性互动,通过教育公平带动就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地位平等,从而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结论
教育权利是国家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应当是公民对国家对社会的一项基本诉求。30余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改革中仍存在着一些疑难问题。
本文一方面对我国30年来的教育改革脉络进行了细致梳理,指明我国未来的教育改革仍将秉持质量和公平两个发展基点。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些疑难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资源平衡及补偿制度、教育资源监督与问责制度等,并且有必要通过市场工具调动社会资源投入教育事业以解决我国庞大的受教育人口和有限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此外,以德为本,素质教育不应过重偏向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应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随着以质量与公平为重点的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相信在未来,我国的经济、政治、精神文化、国际地位、国际竞争力等均会推向更高的水平,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也将会向全面协调发展迈进新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李淼.和谐社会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石中英,张夏青. 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N].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 22―32
[3]杨小微.近五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研究的进展报告[J].基础教育,2011(3):5―19
[4]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J].教育研究,2010(11):3―11
[5]袁桂林.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2013(3):132―145
[6]李颖,王嘉毅.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29―31
[7]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4)
[8]张晓平.农村基层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7(10)
[9]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N].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4):10―19
[10]刘世清.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与政策建议[J].教育科学,2005(3): 21―24
篇2
教育公平既是我国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又是教育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教育哲学视域来看,当前我国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方面依旧存在诸多的教育公平问题,这既有区域发展差异、城乡发展差异,也有国家教育政策偏向,还有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问题的解决程度及公民追求教育公平的态度等原因。为此,需要从法律法规、教育投入、补偿机制、师资培养及公民自身意识等角度来考虑问题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
教育哲学 教育平等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历来为社会所广泛关注。当前我国政府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1]。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公平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重要的一类就是根据教育公平所试图调节的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或配置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划分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本文从教育哲学视域出发首先阐述教育公平的内涵及其与教育平等的关系,接着对当前教育起点、过程、结果公平进行审视,通过对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从多个方面给出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及其与教育平等的关系
概念作为理论建构的基本材料,是严密论证的基础。因此,在探究教育公平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对教育公平的内涵及其与教育平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和阐释。
1.教育公平的内涵
所谓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中政府在教育公共资源供给或配置过程中所坚持的“应得”原则和所应实现的“相称”关系,其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平等、均衡、合理安排与有效利用,以保障和促进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其所应得。一般来说,在公共教育事务上,凡是符合某一“应得”原则并实现了“相称”关系的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或配置方式就是公平的,反之就是不公平的。[2]教育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绝对的教育公平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大化,而追求这种最大化的过程又是永无止境的,需要不断地实践与革新。同时,当我们在实践教育公平时,有时不经意中又会造成新的不公平,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教育公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社会差异性发展中最弱势人群的教育公平问题。
2.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之间的关系
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始终无法绕开对教育平等的理解,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方面来看,努力实现各方面的教育平等,缩小教育不均衡、不平等或教育差距,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也是判断教育改革是否趋于公平、追求公平的首要指标。[2]从区别方面来看,教育公平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教育上的无偏袒、无偏见、客观公正,但并不是没有差别。公平的不一定是平等的,平等的也不一定是公平的。[3]教育平等则是强调教育的“相同性”“同等性”“无差别”,具有更高的教育理想性,因而也更难实现。[4]换句话说,教育公平更多的在于把握教育上的一个平衡,具有相对性、发展性,而教育平等指向的是一个绝对的、整齐划一的平等,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对教育公平的审视
教育公平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其也是衡量社会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当今世界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教育公平程度能够令人满意,对教育公平程度不满的抱怨此起彼伏,从未停息。因而,提高教育的公平程度,探求更加公平合理的教育,不仅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努力方向。
1.教育起点公平与否
教育起点公平是指不受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自然或社会条件的影响,每个人均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履行应尽的义务,均有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强调的是一种入学机会上的平等,这也是其他类型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5]如果连这一最起码的起点公平都做不到,何以谈论实现其他类型的教育公平。
当前我国的教育起点公平实践的较好,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学前教育中的入园难、入园贵和公立幼儿园少等问题依然存在,在许多落后的偏远地区,学龄前儿童入园率依旧很低;我国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也并没有确保适龄学生百分百地接受此阶段的教育,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对于教育起点公平,则应更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益。
2.教育过程公平与否
教育过程公平是指每个人在进入到某一阶段的教育系统后受到公平的对待,享有同等的学习权利、同质的教育资源和同样的教育关怀。比起起点公平,这种过程公平更加隐蔽,更加不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2]
从客观方面来看,教育过程不公平主要指教育资源方面配置的不公平。当前我国相关教育资源的投放比例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投放到东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为不足。从各地区的城乡差异方面来看,城市的教育投入要比农村多得多,并且还有进一步拉大差距的趋势。而从主观方面来看,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平等对待学生的问题,这些都会直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公平现象。[6]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也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其所衍生出来的过程不公平无处不在,如学校分为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重点班与普通班、重点专业和非重点专业等。
3.教育结果公平与否
教育结果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最终目标,强调的是每个人走出校门时获得大致相同的学业成就,能够消除不同社会出身的人在教育起点上和学校体制外的差别,从而在走出校门时能够获得同等的就业机会,各尽其才。然而对教育结果公平的关注是建立在教育起点公平基本确立起来、教育过程公平不断加强的基础之上。
虽然,我国当前也特别注重教育结果公平,但依然存在诸多教育不公平现象。教育结果不公平首先表现在区域差异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亦有不同,在教育资源投入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也就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不尽相同。特别是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上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质量明显偏低。其次表现在性别差异上,男女生在同等的学业水平上,面对就业现实,女生往往处于下风,很难摆脱传统不合理的性别角色定位。最后,处于不同家庭教育环境下的学生的成功机会也是不同的,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可能影响其取得成功。实现真正的教育结果公平,不管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各国其实还是很困难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教育结果公平的追求。
三、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分析
不论是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还是结果公平问题,影响它们的因素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也没有必要去单独区分,且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及结果公平的实现都是相互依赖的,对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这三者的实现缺一不可。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所追求的侧重点不一样而已。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
1.区域发展差异
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仍然很大,这使得不同区域、城乡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在接受教育的机会、质量以及教育程度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家对东部地区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这无形中导致了东部、中西部教育投入差距的加大。[7]可以说区域差异是影响教育公平的最大因素,因此怎样去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也是今后我国政府所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城乡发展差异
影响教育公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城乡发展差异。这种发展差异也必然导致了城乡间在教育领域上的差距,我国农村教育资源、教育效果长期落后于城市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教育公平越来越为国家所重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得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远落后于城市。[8]另外,由于城市发展速度过快,人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不断增加,许多农村富裕家庭把他们的子女送到城镇接受教育,而另一些贫困家庭的子女不得不继续留在乡村接受教育。然而,此时的乡村教育问题更多了,如乡村学校的学生更少、学校教育资源更加贫乏、教师数量少且师资质量不高等问题也越发突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弱势群体在教育公平问题上越发处于不利地位,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帮助。
3.国家教育政策偏向
国家教育政策偏向也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教育阶段,国家往往会出台相应的教育政策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政策的出台都以服务教育为宗旨,其本身效用的利与弊往往也是共存的,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最终结果也有很大差异。国家教育政策在解决某些方面的教育公平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造就新的不公平,而在实施这些政策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些政策是否真的能够给弱势群体带来公平。
4.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问题的解决程度
当前,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尚未得到充分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数逐年增加,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办学条件不达标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而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技能和公立学校的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的教育不均等且质量偏低。同时,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益也得不到充分保障。[7]我国政府这些年越来越重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相应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在一定条件下取消对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户籍限制等,但总的看来,改革依旧举步维艰,进展缓慢。
5.公民追求教育公平的态度
公民追求教育公平的态度也往往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一直以来,我国公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受儒家、道家“中庸之道”“无为而治”等思想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的维权意识淡薄、安于物质满足、缺乏对理想及真善美的追求等现象日益明显。面对生活中的教育不公平,大多数人以抱怨代替了革新意识,缺乏追求公平的勇气与信心。长此以往,这类现象不利于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更不利于我国在理论、制度、实践上的创新。
四、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
我国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是有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任何举措都是在一定范围内才行之有效的,我们应具有革新观念,勇于开创新思路、新局面。力求教育公平不是追求所谓的教育平等,也不可能实现绝对的教育平等,根据对教育公平的审视及对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以往对教育公平的反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1.加强与完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加强与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但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有待加强。缺乏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方面的立法,这些都会对教育公平的实现产生影响。法律是实现教育公平最可靠的保障,由此急需加强教育立法工作,逐步形成内容全面、结构合理、方向明晰的教育法律体系,以增强其可操作性。对于那些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人民受教育权益,扰乱公共教育秩序的行为,要依法对其进行严惩,要用法治的精神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9]在具体制定法律、法规时,还需偏向于弱势群体,这部分群体更需要立法来确保他们的各项权益,我们要明白教育公平为的是更好地保障弱势群体接受教育。
2.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合理化
国家应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农村、贫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充分发挥教育公平中的补偿性、差别性原则,是使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得到充分落实及改变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落后面貌的重要物质保障。国家还应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合理化,旨在进一步缩减城乡、区域以及校际间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差距。如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的整合带动城乡逐步形成统一的、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系统,教育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对于这一策略的实施,需要国家透明、公开的进行并不定期进行检查验收,以防教育投入资金被转做他用,甚至是滋生腐败。
3.建立与完善对城市流动人口、贫困阶层子女的补偿机制
弱势群体不仅仅存在于农村地区,城市也依然存在,如城市流动人口(农民工子弟为主)、城市贫困阶层人口等。国家也应该重视和解决城市流动人口、贫困阶层人口的教育不公平问题,特别是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要把对他们子女的教育纳入到当地的教育系统中来。虽然我国近年来也加大了对这部分人群的教育投入及政策支持,但总体来看进展缓慢。纵观各省出台的相关政策,尤其是北上广地区,异地高考条件要求依旧很严格,在对待农民工子女学生的入学的问题上,解决的问题大多还在入学机会上,对于其接受教育的教育质量的保障上关注较少,学校、教师在对待这部分学生上也缺少必要的关注。然而,对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保障弱势群体的教育质量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国家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也要防止被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钻空子,放宽异地高考政策更多应偏向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因此国家还需加强对政策享有者进行监督,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4.加强师资的培养,促进地区师资力量均衡发展
国家应该大力加强师资的培养,促进地区间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激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逐步提升当地的教育教学质量。国家在对待这部分教师上,应该给予更多的补助,解决其后顾之忧,如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为教师兴建标准化公寓等措施,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荣誉感与责任感。然而,目前我国在对待这些优秀教师的问题上做的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5.培养公民的教育公平意识
国家还应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提升公民的教育公平意识。只有让公民认识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凝聚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来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我国当前缺少的是一种引领全民一起为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的向心力,为此,我们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教育公平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更好地在实践中实现教育公平。
综上,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育公平追求的侧重面有所不同,教育公平的实现旨在实现教育起点、过程、结果上的全方位的公平,最终体现在教育结果公平的程度上,结果公平是以起点、过程公平为基础的,三者循序渐进、缺一不可。当前我国在教育起点公平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今后应重点关注教育过程、结果公平的实现,对于实现教育起点公平方面的不足之处也仍需进一步改进,从而维护好我国人民所具有的受教育的权利,使人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http://[2010- 02- 06].
[2] 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尚靖君,王小溪.教育公平实现的困境与出路[J].外国教育研究,2012(4).
[4] 袁同凯,郭淑蓉.回顾、评述与反思: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2013(6).
[5] 冯琦.新一轮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J].教师教育论坛,2014 (3).
[6] 文丰安.关于当前教育公平的理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14).
[7] 汤力.中国教育公平现状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2.
[8] 龙安邦,范蔚.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及特点[J].现代教育管理,2013(1).
篇3
一、改制校应运而生,却拉大校际间教育资源分配
1.背景回眸
“改制校”最早发端于1994年,国务院有关意见提出,基础教育主要由政府管理办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实行“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办学,于是这些年来将这些学校统称为“改制校”。
不同地区的重点学校和示范性重点名校,充分利用公办重点学校的师资、校舍、教学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并要求按照办学成本,收取昂贵的择校费,经历十多年成功运作,大多改制校如今已拥有条件良好的教学资源和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依傍的名校本部也就随之发展更加迅猛。
2.“改制”的利与弊
可是“改制校”的多年存在,却逐步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原本教育资源薄弱的边远学校,由于十分缺乏发展资金,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不能及时得到政策扶持。于是,普通学校和重点名校之间在经费、师资、生源等方面更为不均衡,彼此办学效益此消彼长,义务教育阶段不可避免陷入“好学校更好,弱学校更弱”的恶性循环。
改制校最初出现,确实可以化解竞争激烈的择校压力,补充了国家进行教育投资的严重短缺,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教育改革实验,而居高不下的择校费成为一道高门槛,将大量综合素质优秀但又无法缴纳择校费的学生群体无情的拒之门外。
因而,我国今天正处于迅速发展的经济快车道,时展倚重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优势,需要依靠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加快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的快速实施,有效将取得的经济成就惠及到教育发展的正常轨道,此刻呼吁立刻要求取消改制校和择校费,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一致共识。
二、“改制”回归是教育公平与和谐的需要
取消改制校和择校费,既可以化解不合理的择校现象,又能体现政府机构的高度责任,政府部门运用“有形之手”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促进教育公平的顺利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体系的完善,教育公平才是重要的社会公平祈求,是社会公平的出发起点。
教育福利事业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未来希望,事关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得以长足发展始终不懈的追求目标。
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体系的顺利建设,首先要从教育公平的起点重点做起,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就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改制学校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回归为公办形式,是教育和谐发展和公平实施的最终愿景。而教育公平的实施原则应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公众接受教育的机会要公平分配,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基础教育阶段财政投资应该全部由充裕的政府财力开支“买单”,适龄青少年都应当享有公平地受教育的权利,这就要求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科学、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和愿望。
二是每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要公平设置,让每个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要能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每一所学校都应在资源配置上体现公平的配给原则,使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校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时需要政府机构担当起必要的政府责任,主动伸出“有形之手”进行政策框架下的行政干预,加强宏观调控的监管力度,积极引导基础教育的制度创新,将教育事业作为民生大计的福利事业来抓,加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效应的进一步提高,成为教育公平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均衡发展,要求政府主持的财政预算加大教育投资,全部归属国家管理的教育实体公办形式,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在向教育公平的发展方向前进。同时还必须加大考试制度改革的力度,还要进行组织考试和录取招生的配套教育改革。
三、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教育公平”的教育改革施政纲领,教育公平机制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功能调节器,促进社会各种群体都有公平晋升的机会,改制校“寿终正寝”受到社会好评和广大家长的欢迎,从根本上要解决择校的制度困境,合理解决教育资源的均衡问题。
合理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校际共同发展,才是保证教育公平实施的有力策略,才可以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消除社会不同阶层因经济收入差距,居住区域差别而造成的歧视现象,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教育机制改革目标。
1.尽早出台教育均衡发展的全新规划,要求校际之间进行教师轮岗,主管部门对教师资源进行重新分配,组织优质师资大流动,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重点学校向普通学校流动。经历一轮周期,可以实施不同地区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2.顺利形成重点名校、示范学校的“连锁效应”,政府协调组建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办学规模“名校航母”,将同一地域的普通学校纳入管理体制之内,设置重点名校的分校区,整体调配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包括先进的管理理念、师资培训项目等。
3.强制推行“电脑派位”或抽签方式分配生源的招生政策,按照区域内每个学校的综合实力,公开分配不同层次高一级学校的招生指标,打破了录取不公平、不均衡的多年招生坚冰,合理解决招生资源不均衡问题,这样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的人生起点。
改制校回归为公办,完全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是倡导以人为本的社会背景大势所趋,既要体现教育公平的制度创新,又要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其先决条件是努力提高区域内每所公办学校的办学质量,全面改善暂时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积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篇4
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且分配不合理
首先,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不足。从教育经费绝对投入水平来看,目前全世界年人均教育经费已接近500美元,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六倍,而我国2005年人均教育经费还不足10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其次,三级教育所占份额不合理。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过多地用于高等教育,对义务教育投资不够。最后,教育经费的地域分配也极不合理。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经费投入不均衡状况十分突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教育投入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和城市。
2.教师资源配置失衡
首先,多年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区别对待的教育政策偏向于城市。如教师编制政策等,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农村教师配置编制理应等于或高于城市。其次,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其他因素,导致中东部地区的师资远远优于西部偏远地区,形成新的不公平。
3.学校教育之间的不公平
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不公平。重点学校一直是各级政府投资的重点,而非重点学校则因政府不重视、投入少而无人问津,师资队伍较差,教育质量低下,人为地把学校、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就近入学”和愈演愈烈的“择校”大战,很大程度上是家长在经济实力和社会背景的竞争,固化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别,使教育资源配置人为地出现倾斜。
4.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教育的不公平
如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不公平;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教育的不公平;女性教育与男性教育之间的不公平;穷学生与富学生教育之间的不公平,等等。
5.教育政策不尽合理
高考录取中的“分省定额”、“划线录取”,人为地造成高考录取线的地区差异,违背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神圣原则,这是一种省际间考生的严重“教育不公平”。
二、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1.法律保障
为了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平等,许多国家注重通过立法来保障教育的平等和公正,在其宪法和教育法律中,都明确规定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实施平等公正的理念。我国也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以权利为基础的教育,确保每个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均等。
2.经费支持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近年来经过努力,虽有较大改善,但情况仍不乐观,极大地阻碍着教育的发展,进而阻碍着实现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所以,现阶段必须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
3.合理安排教师资源
目前的择校热等现象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师资源的不均衡。薄弱学校之所以薄弱,除了教育基础设施薄弱以外,教师不足、学科不配套、教师素质偏低、教育质量不高,是其薄弱的主要表现。所以,要制定和执行特殊的优惠政策,鼓励并支持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比如提高同类别地区薄弱学校教师的岗位津贴标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职数比例向薄弱学校倾斜,并适当降低薄弱学校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的论文数量和教育科研成果标准,新招聘的教师一律到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任教一定时期,城镇学校及中心学校教师评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有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或支教的经历,或定期安排教师校际互换,一帮一结对子等政策,逐步实现教师资源的平衡。
4.政策保障
对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采取补偿措施。在教育中,处境处于劣势的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这些群体和地区的扶助应该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在这方面,韩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韩国政府首先将有限的公共资金用于收益率最高的初等教育,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达到教育的普及和均等化并举的目的。我国也在不断地学习借鉴,如,“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两免一补”政策等。在政策上体现了一定的倾向性,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城乡二元治理结构、分级管理体制和重点校政策和质量评价标准不合理等多种原因,导致目前我国的教育公平还存在严重的问题。
综上所述,优先发展公平公正的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本,是人民安定和谐之本。我国实施教育公平应当借鉴世界上成功的经验,建立相关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明确实施教育公平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各级政府在实施教育公平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师资、经费等保障措施,明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机制,真正把实施教育公平纳入法制轨道,从而保障教育公平的持久、健康、有效推进。
篇5
论文摘 要: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特别是近年来,伴随转型期的复杂局面,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凸显,高等教育在进入、过程两环节都存在大量的不公平。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求一个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统筹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长期性综合性的解决途径。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
高等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较高层次的教育,高等教育公平自然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讨论教育公平的内涵对高等教育公平概念的界定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观念层次的教育公平,是以人们对教育市场公平和教育社会公平的合理性的判断作为评判标准。教育市场公平必须实现机会平等、交易平等及竞争平等,而机会平等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教育社会公平也即财富和收入的平等,是指学生已有的受教育程度和一定时期内所受教育程度的平等。结合以上对教育公平概念的界定,高等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平等,即任何人不论其民族、性别、家庭出身、财产状况和宗教信仰如何,都应平等地享有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获取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即在高等教育资源尚不丰富、无法向所有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机会的情况下,应通过制度和规则保障人们通过公平竞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三是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即大学生取得学业成功并被社会所接纳的机会均等,各级各类高校都要保障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二、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
结合上文对高等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本文将试从高等教育入口、过程两环节的视角来分析高等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入口面临的公平问题
高等教育入口面临的问题指进入高等教育系统的机会不均等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有: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高校招生配额分配的不均和不同的家庭背景。
1、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造成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原因。由于学校所处区域不同、省份不同和城乡不同,学校无论是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还是在教育理念和开展素质教育能力上可谓天壤之别,导致升学机会严重不均。
2、高校招生配额分配的不均进一步加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地区差异。中国自2003年起开始在高考中尝试的“分省命题”不能实现评价标准的一致,考试不统一,就没有一致的衡量标准,客观上造成不同省份学生升学机会的不均。
3、社会分层对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不容忽视。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阶层逐渐分化,贫富差距逐渐拉大,阶层之间的教育差别开始显现,高等教育成本的升高也严重影响弱势群体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高等教育过程面临的公平问题
高等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指进入高等院校之后受教育质量的差别及学业的保持问题。
1、高等教育的院校差异加剧,形成了事实意义上的高校“阶级化”。在教育投入本就不充分的情况下,重点高校的高投入必然以牺牲其他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为代价院校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平台,院校之间的极差将进一步拉大。最终的结果就是同属高等教育,但因为院校的不同,接受教育的质量却天壤之别。
2、高等院校内部专业选择空间的严重不均。来自社会不同经济阶层的学生不是均匀地分布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各类专业。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来自社会下层的学生主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而在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学习者比例明显偏低。
3、由于学校的或人为的操作失误,即使在相同学校的学生也可能享受不同的资源。学校掌握的资源透明度不够,造成学校资源利用机会的不均等,如各类奖学金助学金资源、就业信息等。这对来自底层的学生至关重要,关乎其学业的保持问题。与其他学生相比,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辍学率较高。
三、改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途径
针对高等教育入口、过程两个阶段的机会不均等问题,在相应的采取适当措施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从宏观综合的层面上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考虑。这涉及到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协调与合作。而且,这也必然是一个协调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长期过程。
(一)解决高等教育入口机会不均等问题:首先,国家应该统一不同地区、城乡基础教育投入标准,制定统一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对教育经费做出统筹安排,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教育拨款体系。使不同地区、城乡基础教育获得教育投入的机会更均等。其次,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再次,改革高考制度和招生制度,建立更公平的全国竞争平台。探索合理的客观公正的考试制度和招生制度,构建更均等的高校地区、省级名额分配指标,增强招考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促进各地区入学机会的公平性。
(二)解决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的途径:首先,加强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干预。国家要采取积极的行动,如政府制定综合、连贯的政策,加强公平机会和反歧视的立法,成立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机构,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构等,加强中央决策的执行力度。其次,健全教育资源分配指标体系,推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宏观调节力度,逐步缩小高等院校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还要禁止以任何名义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弱化院校之间的阶级化。最后,制定面向全体高等院校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及配套的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协调。完善高等教育阶段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积极推行学生贷款制度。增强底层学生学业保持能力,提高底层学生的毕业率。
参考文献:
篇6
一、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教育历来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一个“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是人的发展起点的公平,是人的发展机会的公平。只有坚持教育公平,赋予每个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才能使社会成员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公平正义、充满关爱、和谐共处的社会。没有教育的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没有社会的公平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会失去必备的基本前提。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主体。和谐社会必定也是一个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打破身份、地位、性别、民族、年龄、区域等界限,不分对象、不加限制地赋予每个受教育者以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不但能够大量培养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而且有利于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因此,教育公平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教育制度公平合理,是实现民族复兴、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保障条件。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历来被看作是人们发展提高、缩小社会差别的重要手段。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的首要价值追求
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很多,其中教育政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目前众多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最终可以还原为政策和制度问题。教育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何有效解决当前众多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是教育政策不容回避的现实。教育公平具有独立的价值,是一个独立的发展目标,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是公共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因此,我国的教育政策应努力将教育公平作为其首要的价值追求,进而实现我国教育整体的均衡协调发展。
教育公平主张人人受教育、人人受同样的教育,所以,教育公平运动经过了追求教育机会均等到追求教育过程公平再到追求教育结果平等。在区域教育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主要矛盾表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但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也有特殊性。在基础教育阶段,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不仅没有矛盾而且是高度一致的。政府应首先保证最基本的公平,教育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到各种因素,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因此,教育政策只能明确地以公平为其首要的价值追求,进而靠政策力量来缩小区域教育发展的差异,促进教育相对水平。
三、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思考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教育为人民服务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政府是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当然主体,保障教育公平,政府责无旁贷。从政府角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1.建立健全新的教育投资体制。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财政分配体现的是政府对不同事务重要性的优先次序。现在国家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除杂费、免除书本费并对住宿生实行生活补贴的政策在一些地方已经实施了,的确是件大好事。
2.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逐步缩小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教育政策,打破“城乡二元”的传统格局,打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二元格局,对中小学实行平等的教育政策,根本改变教育资源配置向重点学校倾斜的扶强抑弱的做法,转而加大对弱势学校的政策护持力度。
3.加快高考制度改革。正如人们意识到的,被视为“公平”的统一高考制度有欠公正的主要方面是录取制度。应改变目前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额配置,逐步过渡到大致按照考生数平均分配各地招生名额。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招生名额的地区分布,也应改变向学校所在城市倾斜的不公,逐步改进那些可能成为腐败温床的不公平的制度和政策,保证招生环节的公正性。
篇7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
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中国的实践[J].东方文化,2000,(6).
篇8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强调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从而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
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篇9
关键词:教育公平 课堂 学生观 教育评价 师生关系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当前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创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在教育领域阻碍创建和谐教育的最大因素就是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之所以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关系到新一代国家主人的发展,乃至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到人心向背问题。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应包含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起点的公平就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教育过程的公平是使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教育;教育结果的公平是使所有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二、课堂教育不公平的现状
(一)师生互动交流的不公平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喜恶偏好,如有些教师往往喜欢“百分+绵羊”式的学生。而对其他的学生有所忽视,从而造成课程中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也就是说,教师出于主观上对学生的选择性偏好或客观上希望课堂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实现教学计划的目的,总是对自己喜欢的或成绩优秀的学生充满积极期待,会给他们更多的教育教学的机会。而对于成绩稍差、行为表现不佳的学生来说,教育机会的偏少,使得这些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最终导致了教育不公平的出现。由于教师在交往过程中的支配地位而使师生交往中教师的主观选择性占据绝对的优势。教师会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选择性地与学生进行交往。被选择的学生表现出较高的互动频率,与其他类型的学生存有较显著的交往差异。
(二)学习内容、任务分配的不公平
在许多老师心目中,往往会把学生分成三种,“好学生”、“中等学生”、“差生”。教师经常在课堂中将不同知识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比如,在课堂提问时,教师总是把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给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把一般的,书本上能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交给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对于那些不爱学习又不爱听课的学生,教师提问往往只是希望他能遵守课堂纪律,而不是激发他的学习。教师在对带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觉得学习好的学生的问题更有价值,对学习好的学生的提问更为重视,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
三、课堂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学生观及情感因素
课堂上的不公平现象有许多,我们发现,引起这些不公平因素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是否存在平等意识,即教师是否真正地认为每一位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能否创设一个适合每一位学生学习的课堂学习环境。我们不希望教师每一节课都要请每一位学生来回答问题(这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只希望让每一位学生获得适合他自己的学习的课堂学习环境。这才是课堂的真正的教育公平。我们知道,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教学任务的执行者,他的一行一动在课堂内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个人理论素养、道德水平、知识水平都可能影响到课堂教育公平的实现。而在这其中,教师的学生观又是影响课堂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
(二)班级规模因素
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教育公平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因素,尤其是现存的城市取向、重点校取向的择校现象,使许多学校班级规模膨胀,更加突出了受教育者的教育公平性问题。班级规模过大,教师在单位时间里与每一位学生的交往互动效率下降,教师难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对不同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不利于因材施教,造成教学不公平。
(三)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性格气质。所以,坐在同一课堂的学生其发展程度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也参差不齐。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常常力不从心,想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很困难,又不知道应该偏向哪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无论偏向哪一部分学生都是不公平的,教师们常常处于两难选择的境地,造成课堂教学的不公平。
四、促进课堂教育公平的策略
(一)树立公平教育的理念,端正自己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精神境界。
(二)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五、结语
对教育微观层面不公平的漠视,将使我们教育宏观的政策努力付之东流。推进课堂“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贯彻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关系到我们整个教育事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在促进课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有着责无旁贷使命的教师,要正确认识课堂教育公平,牢固确立课堂教育公平的理念,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真正实现对生命的敬重,对学生教育的公平。同时要完善“教育公平”、“课堂教育公平”保障制度,让“教育公平”落到实处,从课堂抓起, 从每一位教师抓起,从每一位学生、家长抓起, 从每一个教学细节问题着手,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优秀学生,才能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 吴建成:中学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对策,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2. 王中华:关于课堂公平的思考,淄博师专学报,2009年第1期.
3. 姜雅珉: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如何体现教育公平,成都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年第2期.
4. 章明超 卢微敏:尊重学生“隐性”权利 营造课堂教育公平,成才导报,2007 年5月30 日。
篇10
关键词: 教育公平 现状 原因 对策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教育公平越来越被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所关注和不断探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是和谐社会视野下涉及伦理、教育、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性课题,更是当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公平包括教育外部公平和教育内部公平,我仅从教育外部公平的角度分析其现状、成因及对策措施。
一、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大国,加上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和一些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由于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异引起的城乡差别;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区域差别;由于贫富悬殊、家庭背景等引起的阶层差别;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造成的性别差别,等等。
1.城乡差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农村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教育机会、教育质量上极不均衡。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等,高等学校大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分布极少;在义务教育方面,城市地区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并向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迈进,而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低、完成率低。城乡在办学规模、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差距,我国现行的教育经费城市由国家承担,农村由县级统筹,这样在政策上就存在地区间的不公平。
2.区域差异。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倾向等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区域差异特征最明显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各地区教育的持续发展,地区间的差异日渐突出,主要指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西部地区经济贫困,政府用于教育的投入十分有限,从而使得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均存在很大差距,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倾向导致东西部地区在教育投资上的差距。
3.阶层差异。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变迁,职业结构的变迁,以及市场因素等的影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三大社会群体:权势群体、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受教育对象所处的阶层不同,所拥有的入学机会也不均等,强势群体占有优质教育资源已成普遍现象。在基础教育上,“择校热”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沦为各阶层间的权利和金钱的竞争;在高等教育上,具有更多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优势阶层子女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机会,较多地分布在重点学校和优势学科。而教育不公正将会使弱势阶层的下一代还是处于弱势地位,使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继续延续发展。
4.性别差异。性别歧视是我国五千年封建思想遗留下来的痼疾,目前在社会生活当中依然普遍存在。现实社会中,女性的受教育权利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失学、辍学现象十分严重。同时,在教育结果上,女性也处于劣势,女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实现就业比男生难。教育起点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相互牵制、相互影响,导致性别歧视的恶性循环。
二、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我国导致教育外部不公平现象的因素非常复杂,有些是社会深刻变革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的体现,有些是发展中伴生的问题,有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尽管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加上个人环境、条件不同,不同地区之间,特别是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的落后导致一些地区和家庭陷入贫困,贫困又导致其用于教育的经费有限,教育落后又导致更加贫穷,以此往复,陷入恶性循环,使得受教育者承担了教育不公的后果。
2.教育政策的非公平倾向。教育制度的非公平倾向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失衡、教育政策和规则的不公。长期以来,在以“城市为中心”、东西二元体制的作用下,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公平的实施。加上国家教育资源分配过多注重效率,强调教育的直接经济价值,在资源配置中重视高等教育,轻视义务教育,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另外,我国各教育阶段实行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高考分省划定录取分数制、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等人为因素加剧了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使得受教育者升学的关键由本身努力与否演变成家境、人际条件的竞争,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
3.社会文化习俗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民族,社会文化习俗对教育的影响十分巨大,也束缚着教育的发展,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施。重男轻女思想仍普遍存在,同在一个家庭,女性受教育的机会要远低于男性,并且这种现象与经济水平直接挂钩,经济越落后的地方,这种思想越严重。精英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国家对大多数普通院校、普通中小学关注度远低于重点院校,从而使得教育资源、教育经费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也大大影响了教育发展的均衡化,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另外,由于受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等思想的影响,由上而下均出现重普教轻职教、重公办轻民办的观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造成教育失衡,导致教育的不公平。
4.教育腐败的干扰。腐败是造成社会不公的重要因素,同样教育腐败也是造成教育不公的主要因素之一。权学交易、钱学交易、乱收费、考试舞弊、招生猫腻等现象突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得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造成教育结果和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三、完善教育公平的对策
作为社会公平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公平的实现,并不能仅靠教育部门自身的努力,而必须依靠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完善教育公平的途径有:优化教育投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完善立法,加强教育腐败监督,等等。
1.优化教育投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政府应遵循公平的分配原则,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构建合理的公共教育财政制度,遵循弱势补偿原则,适度向农村倾斜、向中西部倾斜。同时,优化教育类型之间的投资比例,重视基础教育。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来源十分紧缺,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级财政政策和宏观调控手段,积极采取政策导向机制,采用合适的市场机制拓宽教育经费来源。
2.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民办教育是解决教育资源紧缺与教育需求增长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方式。各级政府应落实国家政策,保障民办学校权益,积极借鉴古今中外民办学校的办学经验,逐步强化管理,提高办学效率。同时,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积极开展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多种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3.完善立法,加强教育腐败监督。在推动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规范教育管理,遏制教育腐败,建立教育法律体系,推行教育行政执法和监督。在教育立法时,应注重公民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以及权利的救济,保障弱群体的教育权利不受侵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应鼓励舆论监督,用舆论的力量来防止和惩罚教育腐败,坚决取消教育特权,保障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特征决定了教育公平的相对性和永恒性,它是实现教育发展和社会公平公正的动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炜.从教育公平看农村教育信息[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07).
[2]朱磊.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